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华文化的基础8篇

时间:2023-09-06 09:30:29

中华文化的基础

中华文化的基础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和谐社会;精神家园;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32-01

十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在我们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到建设和谐文化。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此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传统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建设方向 广泛开展和谐文化创建活动。

一、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这是党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以及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基础。不管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涵义和标准做怎样的理解,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有历史的和文化的根基,才能彰显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

二、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人们多从现代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方面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谐”与“和”古义相同。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的社会。最早将“和”与“谐”联系起来的文字资料是《左传》:“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意思说八年时间,九路诸侯,像一曲美妙的乐曲,和谐动听。由此可知“和谐”的本意是指音乐的合奏旋律。各种器乐与声乐,在同奏同唱时创造出来的美好动听的共鸣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称之谓“和谐”。由此又逐渐引申为自然与社会等诸多事物协调共处,相融一体、创造美好的状态,就是“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否定了单一排他所造成的发展机能萎缩。所以“和”又有反对绝对同一,反对简单服从,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意义。

根据“和谐”的涵义,我们可以对和谐文化这个概念下一个定义: 协调共处、相融一体、创造美好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及其成果。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

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

中华文化的基础篇2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课教学;高职;实践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养料和来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不足。更由于当今社会急剧转型以及各种不良思潮日渐汹涌。广大青年特别是高职学生对来自传统文化的熏陶甚少,传统文化根基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令人堪忧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解决“基础”课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及行动中存在的问题,从传统文化汲取精华,以提高“基础” 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一、高职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为了了解高职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也为了让高职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以“传统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高职生的理想信念、高职生的爱国主义、高职生的人生价值、高职生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为模块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当代高职生对于传统文化尤其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排斥,甚至愿意学习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大范围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还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上认可,但了解掌握有限

我们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包括丰富的文字性的文化形式,也包括传统节日、风俗、艺术以及其它无形的文化等。如在是否赞成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的问题上,绝大多数高职生表示赞同,但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占少数;对于国学、国画、书法、民乐等艺术,广泛的认可度很高,但是掌握的程度很浅显有的甚至为零。例如,知道《弟子规》的超过80%,但能完整背诵它的只有3%;又如,会背诵《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句子,了解其主要思想的达到90%以上,而真正完整读过《论语》的不到5%,能背诵其中几个章节的几乎为零。认知是践行的前提和基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虽然思想上认可,但认知不深、了解掌握程度很有限,这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第二,内心向往,但兴趣热情不高

从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心是向往、总体是认可的,并且对拥有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人心生佩服,但由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古板生冷,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有畏难情绪,实际表现为兴趣热情不高。调查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或基本没有兴趣的有近三成,有购买传统文化书籍意向的只有20%,近期有阅读传统文化书籍意向的不足40%。这些都不同程度的表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够、热情不高,这是造成他们传统文化缺失的内因。

第三,前景乐观,但现实道德缺失

当前高职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的看法具有多元性。尽管有一半的学生持乐观态度,但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不清楚,约六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乐观。调查还表明,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传统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责任感、诚信缺失;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不强;与人共事、和谐相处的能力不够等现象。如只有一半多点的学生认为恶意拖欠学费、考试作弊、旷课等不文明现象是可耻的,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大多习惯于按时上班、到点下班,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在维护单位声誉、承担份外工作方面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明显不足等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的文化,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崇高道德人格,有重大的现代价值和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关注,并尝试着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单就教育部门来说,不仅政治老师在运用,美术老师、数学老师以及学校管理者也在运用,但总体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尤其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基础”课结合起来研究的更少,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建立“以德育人”、“以文引航”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为进一步增强“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开拓新的领域和途径。具体说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A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的教学中,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曾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与我们整个民族的血脉融为一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长河里,已成为历代前人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标准。它很多的名言、哲理和典故都可以作为我们“基础”课教学的素材。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和道德操守等都可以在它那里找到生动的注释。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情感、行为,让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优秀价值观,懂得如何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人格,有重要的酵化作用。也势必会增强“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为创新“基础”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

要增强“基础”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就需要政治课教师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创新模式,改进教法,开拓途径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为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除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相关名言、思想和事例外还把课堂向课外延伸,尝试新的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如“课前五分钟经典诵读”、“呼上课、下课经典铭记语”、“名言选编”、“爱国主义故事会”、“经典知识竞赛”等等,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今社会急剧转型、道德滑坡及各种不良思潮日渐汹涌,很多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甚少,而传统文化根基的薄弱,不仅导致一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令人堪忧,而且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缺失,以至于一些学生有知识没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华,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代高职生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对“基础”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教育主题,比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付出奉献”(人生价值)、“呼唤公德”“寻找私德”(家庭美德)“职业操守”等等。针对教育主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结合点和支撑点,并创造性地制定出系列具体的实现不同教育目标的实施方案。

《基础》课程分绪论和八章,内容丰富,尤其是前五章,章章可以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且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主题是“理想信念”,可以引用孔子:“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不降其志,不夺其身”。《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分析和论述志向和自强对一个人成就事业的作用,它既是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提出的一种道德规范。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其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可结合历代的爱国故事和诗篇,如屈原的《国殇》,歌颂为国捐躯的勇士“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汉代除苏武北海牧羊外,还有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代柳宗元“海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始得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主题是“付出奉献”,可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鹤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不断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利用这些优美的诗句,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以及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这两章是集中讲社会主义道德及道德修养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今高职生的思想实际和心智特点,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其主题就是“呼唤公德”“寻找私德”和“职业操守”,下面我们概述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用。

1、优秀传统文化在杜会公德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内,这些规范只要剔除糟粕,经过加工改造,对当下的公德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象孔孟主张以“仁爱”、“友善”待人的思想。在当下仍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民风美善的精神力量。再比如《中庸》曾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境界的追求和敬畏之心的培养,在我们现在的公德建设中,有重要的价值启迪。

2、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家庭伦理教育,并把它看成道德教育的开始,从《尚书》中最早提出“五教”,到孟子提出“五有”,再到《礼记》中所强调的“十义”,从不同方面规定了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尽管其中不乏糟粕,但从总体上来看,其主旨无疑对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其他社会、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由清朝的李毓秀根据古圣先贤的教导编写而成的《弟子规》,正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教的集大成者。是我们现在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经典。我们在这部分教育的做法是:(1)先让学生查找资料,熟读并抄写《弟子规》;(2)课堂上集体诵读;(3)按事先的布置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典精句子分析讲解,或分角色扮演中华传统孝道故事,比如:黄香暖被、卧冰求鲤、鹿乳奉亲等;(4)记《弟子规》践行日记、写作《弟子规》学习心得等。从中使学生接受和吸取道德与礼仪廉耻的教育与反省。

3、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中关于职业道德的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如为政者的职业道德,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思想对今天为政者形成正直、清廉、刚正、公正的职业道德无疑有重要意义。又如教师的职业道德,韩愈在《师说》中把师德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基本规范,这对今天的师德建设有启迪意义。《孙子兵法》中对军人有如下的规定:“将者,智、信、仁、勇、严”。还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流传着这样的典故:古代医者学徒期满,师傅要送徒弟两样东西,即一把雨伞和一盏马灯,意寓着对患者的求医风雨无阻、日夜兼程,这些对今天的医德建设显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六、七、八章――三章为法律基础部分,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与之相对应,不过可根据中国法制史上的相关例子体现出来的现代法治精神加以结合论述。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的渗透力、穿透力和影响力是长远的,是让人难以低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础”课程恰当结合,成为培育高职学生德性素养过程中的一个有效手段和切入点,这对于我们切实提高“基础”课程的实效性,加强高职生道德修养、充实自我、以及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精神和德性方面的保障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春晓,徐莎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黄志远,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结合的教学研究[J],大观周刊,2012(6);

中华文化的基础篇3

以调查研究为主,采取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形式,于2011年10月~12月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的不同专业、年级、生源地的海外华裔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情况等。在广东省随机选取了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5所综合性大学的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306份,有效回收率为92.2%。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基本情况、受访者接受情况,受访者对现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看法和建议等。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forwindows进行处理,采用均值T检验和方差比对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结果

1.受访者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06份。受访者中男性1,122人(占总人数48.7%,后同),女性1,184人(51.3%);其中生源地为港澳地区的有1,568人(68.0%),台湾地区的有207人(9.0%),外国及其他地区的有531人(23.0%)。从年龄上看,受访者集中在18~32周岁,其中18~22周岁的有2,003人(86.9%),23~27周岁的有275人(11.9%),28~32周岁的有28人(12.1%)。从所受基础教育的情况来看,受访者中中学之前在大陆地区受教育的有726人(31.5%),在港澳地区受教育的有1,002人(43.4%),在台湾地区受教育的有186人(8.1%),在外国及其他地区受教育的有392人(17.0%)。从第一语言的情况来看,第一语言为汉语的有2,010人(87.2%),第一语言非汉语的有296人(12.8%)。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基本情况

(1)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感兴趣程度的情况

调查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示“非常感兴趣”或“较感兴趣”占受访者中的62.0%,觉得“无所谓”的占34.9%,觉得“完全不感兴趣”的占2.7%。在大陆和台湾地区接受基础教育的海外华裔青年明显较在其他地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为感兴趣(P<0.05);同样情况出现在不同的第一语言的组别之间:第一语言为汉语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示“非常感兴趣”或“较感兴趣”占受访者中的82.7%,明显高于第一语言非汉语的28.6%(P<0.001)。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具体爱好情况

从爱好内容上来看,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各种形式的爱好分布较为广泛,但也不难看出,他们对于舞蹈、音乐相对于其他形式更为喜爱,而对戏曲则比较陌生。

(3)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情况

对于任意一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情况而言,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一点不懂”或“有所了解”,而“有所掌握”或“精通”者显得较少。另外,我们发现在基础教育背景和第一语言不同的组别中,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程度有着明显的的差异。其中,在台湾地区接受基础教育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所掌握”或“精通”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5)。同样,第一语言为汉语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所掌握”或“精通”者占32.4%远高于第一语言非汉语者的8.1%(P<0.001)。

(4)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态度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态度上,针对文化传播和个人发展这两个方面,海外华裔青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大多数人认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益(P<0.001)。但就个人发展而言,则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其自身发展“没什么作用”,这一点对在外国或其他地区接受基础教育者尤为明显(P<0.001)。

3.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认知情况

(1)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海外传播情况的评价

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海外传播情况总体并不满意,其中认为传播情况“非常好”和“较好”的只占总人数的25.7%,认为“一般”的占66.3%,认为“不好”的占8%。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途径我们发现,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途径

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各种方式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3)海外华裔青年认为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主要问题

海外华裔青年认为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以及传播方式的选择上。

三、讨论

1.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海外华裔青年还是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定兴趣,尤其是基础教育背景在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第一语言为汉语的的受访者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可能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基础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较港澳地区及外国及其他地区更为重视的结果。这也充分说明了基础教育背景中比较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对形成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不难理解,语言对文化兴趣度影响的重要性,因此第一语言为汉语的海外华裔青年自然会更乐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另外,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爱好的内容来看,大众化、非语言类的艺术形式更容易为海外华裔青年所喜爱,这可能也是音乐和舞蹈在所有形式中更为受欢迎的原因。针对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台湾地区接受基础教育的青年相对其他地区基础教育背景者而言更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从台湾地区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中所渗透的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不难看出以上结果产生的原因。近年来,大陆地区基础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加之英语和“奥数”教育这类功利性质的教育大行其道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造成了冲击;而长期的殖民文化对港澳地区的影响亦不是数十年可以轻易改变的,在外国及其他地区,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更加难以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针对文化传播和个人发展这两个方面,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大多数人认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益;但就个人发展而言,则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其自身发展“没什么作用”,这一点对在外国或其他地区接受基础教育者尤为明显。这是充分说明了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很不足,生活和教育环境中中华文化越淡薄的地方,此处的青年就越倾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没有很大的作用。没有来自自身的需求作为动力,海外华裔青年就很难主动去接触并了解中华文化。由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语言、教育和文化背景对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方面,大陆和港澳地区应该借鉴一下台湾地区的经验,在中小学更多的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注重“从小抓起”。最近,大陆地区将书法课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并进一步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高考制度等都是有益的尝试;港澳地区在中小学积极开展并强化的普通话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相信也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良好的效应。至于在外国,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和数以千计的中文学校正成为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的基地。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教育形式多面向的是年龄较大人群,没有覆盖到基础教育年龄段的海外青少年人群,今后应该更多的将触角向低龄华裔学生延展。另一方面,对已经回国并在中文环境中学习的海外华裔青年来说,大学应该抓住教育的最后良机,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方式让华裔青年增强对祖(籍)国文化的认同感,并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以艺术为手段和桥梁的方式应该成为这种文化教育的首选,因为艺术是能够突破语言和文化习惯障碍的唯一方式。大学应该重视针对在校海外华裔青年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

2.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认知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现状并不满意,虽然了解途径十分多元,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结果显示,海外华裔青年普遍认为目前学校教育以及传播方式的不尽如人意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现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体验环节。变“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为亲身体会的艺术实践,充分发挥学校学生艺术团的作用,让海外华裔青年参与其中,并有意识的排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节目,并培养一批熟悉中华文化的“青年艺术使者”,让他们回到原居住地发挥文化传播、朋辈教育的作用,使得中国文化艺术走下神坛,走进海外千家万户寻常人家,充分调动青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中华文化的火种深植于他们的内心,使华裔青少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火炬手,让中华文化借助中国传统艺术的翅膀走向世界。

四、结论

1.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一定兴趣,尤其是基础教育背景在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第一语言为汉语的的受访者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在基础教育背景中应该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这对形成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不强,应该加大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度,注重对海外华裔青少年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介入。

中华文化的基础篇4

关键词:中华文化;满足各国;消费需求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国际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集中优秀人才,增强中华文化对外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一、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要有利用世界各国先进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中华文化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才能增强在世界文化中的竞争力。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先进文化资源更是短缺的。要想使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成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拥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先进文化,必须要有利用各国文化资源意识,尤其是要有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文化资源来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观念。只有文化开放,才能带来文化繁荣;只有利用世界先进文化资源,才能把中华文化建设成世界优秀文化。

唐朝文化能够成为当时中国和世界最繁荣、最灿烂的中华文化,与唐王朝实行开放和兼容的对外文化政策是分不开的。唐王朝十分重视各民族文化交流,实行开明、兼容的民族文化政策,努力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如吐蕃医书《四部医典》代表了少数民族医学对汉文化的丰富,唐朝乐舞也吸收了少数民族乐舞等等。同时,唐王朝与亚洲、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的文化往来频繁,吸收了众多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如唐朝吸收了西亚和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周边邻国的艺术、音乐、舞蹈、服饰等优秀文化。

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也与大量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分是分不开的。早期移民把欧洲各国文化带到美国,形成美国独有的移民文化。而移民文化实际上是各国的精英文化。移民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容纳能力,他们不断移民到美国,实际上就是把世界各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移植到美国,汇集成美国现代文化。这也是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的主要原因。由移民文化演变成的当今美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折扣”就低,“文化亲近”度就高。这是美国文化产品容易被各国民众接受,称霸世界文化市场的主要因素,也是“天生”因素。而其他国家文化在这一方面与美国文化相比却“先天不足”。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文化产品要进入国际文化市场,首先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思路。大胆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文化,在消化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再创新,形成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后发优势。

二、要有在世界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基础,也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机制是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文化产品要走向世界,只能通过文化竞争进入各国文化市场。因此,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任何一种文化的竞争力都来自两大因素:一是能够生产出不断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产品;二是能够创造出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的文化需求市场。满足世界文化市场需求和创造世界文化需求市场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硬条件”、“硬道理”。

从文化水平来看,世界文化又分为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生存性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调,维护传统、维持现状成为人们生活观念的主流意识。发展性文化以兼容文化为主调,在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发展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竞争性文化以创新文化为主调,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发展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如对这三种不同发展层次文化的特性进行比较,生存性文化较为封闭,甚至拒绝外来文化;发展性文化较为开放,善于消化外来文化;竞争性文化善于创新、创造,不断输出新兴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包含着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但是,在一般发展中国家把生存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新兴经济国家把发展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发达国家把竞争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三、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要有实现把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转变为以现代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首先要明白,中华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当代中国人的现代文化走向当今世界,并不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绝对不是当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走向当今世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主要内容,更不应该成为现代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

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不足,理由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使中国强大起来,说明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是现代价值是十分有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中国曾经成为对周边各国有很强影响力的封建帝国,但是并没有使中国成为对当代世界有很强影响力的世界强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局限性,影响力是有限的,世界各国不可能完全接受。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只能让世界各国感兴趣,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世界文化的点缀,但是,不可能成为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文化。

在中华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并不完整,不是所有的民族文都能自动成为对世界文化有影响力的、并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主流文化;也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就应该成为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文化。只有对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对本土文化进行国际化的改造,形成能够满足现代文化生活所需要的新兴的现代文化产品,民族文化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世界性文化产品。

当代世界文化的新知识、新技术含量较多,代表着当今世界的高水平、先进水平的国际文化潮流。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建中华文化、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四、要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向。从发展规律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物品、技术、资本、人员等经济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而且包括文化产品、文化资本、文化信息和文化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等现代传媒设施日益国际化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艺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在国际范围交往碰撞,推动了文化全球化。

随着全球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贸易数量增大,导致了一种大量的文化交换和适应。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增长将不断促进世界范围内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文化消费种类、文化消费时尚、文化消费价值观念日趋国际化。这些文化情形的产生有利于各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产品全球化推动着中国产品文化全球化。产品出口既是一种货物出口,也是一种文化出口。产品出口含有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的出口。各国消费者在接受中国产品的同时,意味着同时接受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理念。中国“春节”正逐渐演化为世界“中国年”。目前,春节正成为中国传递给世界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在2008年春节,巴黎的家乐福超市挂起“吉祥如意”的横幅,纽约帝国大厦用代表中国的红黄两色灯光点亮自己,巴西总统为华人朋友的儿子包起了红包,这些意味着中国年文化已进入世界各国[1]。

如何借助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产品全球化,来推动中国文化全球化,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如何有效地把货物出口和文化出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货物商品出口带动文化产品输出,推动观念、思维、文化出口。这是中国文化界和产业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五、要有在世界文化强国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要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而且在文化发展水平上也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要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意识,大胆制定开发国际文化产品市场的战略思路。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拥有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雄心。同样,我们应该拥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决心,来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路。

同样,在促进中华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这个战略问题上,我们要像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那样,制定中华文化发展战略;要敢于开放国内文化市场,要敢于进军世界文化市场,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只有文化开放才能带来文化繁荣;只有文化繁荣才能聚集走向世界的文化能量。中国文化产品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使中华文化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现代文化发展的发动机,拉动世界文化水平不断提升。

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确实是由美国文化支配,但未来的世界文化不一定完全由美国文化来支配。中华文化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文化的支配力量。因此,我们既要有成为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也要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中华文化的基础篇5

 

关键词:中华文化;满足各国;消费需求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国际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集中优秀人才,增强中华文化对外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一、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要有利用世界各国先进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中华文化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才能增强在世界文化中的竞争力。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先进文化资源更是短缺的。要想使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成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拥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先进文化,必须要有利用各国文化资源意识,尤其是要有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文化资源来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观念。只有文化开放,才能带来文化繁荣;只有利用世界先进文化资源,才能把中华文化建设成世界优秀文化。

唐朝文化能够成为当时中国和世界最繁荣、最灿烂的中华文化,与唐王朝实行开放和兼容的对外文化政策是分不开的。唐王朝十分重视各民族文化交流,实行开明、兼容的民族文化政策,努力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如吐蕃医书《四部医典》代表了少数民族医学对汉文化的丰富,唐朝乐舞也吸收了少数民族乐舞等等。同时,唐王朝与亚洲、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的文化往来频繁,吸收了众多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如唐朝吸收了西亚和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周边邻国的艺术、音乐、舞蹈、服饰等优秀文化。

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也与大量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分是分不开的。早期移民把欧洲各国文化带到美国,形成美国独有的移民文化。而移民文化实际上是各国的精英文化。移民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容纳能力,他们不断移民到美国,实际上就是把世界各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移植到美国,汇集成美国现代文化。这也是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的主要原因。由移民文化演变成的当今美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折扣”就低,“文化亲近”度就高。这是美国文化产品容易被各国民众接受,称霸世界文化市场的主要因素,也是“天生”因素。而其他国家文化在这一方面与美国文化相比却“先天不足”。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文化产品要进入国际文化市场,首先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思路。大胆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文化,在消化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再创新,形成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后发优势。

二、要有在世界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基础,也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机制是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文化产品要走向世界,只能通过文化竞争进入各国文化市场。因此,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任何一种文化的竞争力都来自两大因素:一是能够生产出不断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产品;二是能够创造出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的文化需求市场。满足世界文化市场需求和创造世界文化需求市场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硬条件”、“硬道理”。

从文化水平来看,世界文化又分为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生存性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调,维护传统、维持现状成为人们生活观念的主流意识。发展性文化以兼容文化为主调,在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发展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竞争性文化以创新文化为主调,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发展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如对这三种不同发展层次文化的特性进行比较,生存性文化较为封闭,甚至拒绝外来文化;发展性文化较为开放,善于消化外来文化;竞争性文化善于创新、创造,不断输出新兴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包含着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但是,在一般发展中国家把生存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新兴经济国家把发展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发达国家把竞争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三、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要有实现把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转变为以现代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首先要明白,中华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当代中国人的现代文化走向当今世界,并不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绝对不是当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走向当今世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主要内容,更不应该成为现代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

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不足,理由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使中国强大起来,说明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是现代价值是十分有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中国曾经成为对周边各国有很强影响力的封建帝国,但是并没有使中国成为对当代世界有很强影响力的世界强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局限性,影响力是有限的,世界各国不可能完全接受。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只能让世界各国感兴趣,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世界文化的点缀,但是,不可能成为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文化。

在中华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并不完整,不是所有的民族文都能自动成为对世界文化有影响力的、并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主流文化;也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就应该成为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文化。只有对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对本土文化进行国际化的改造,形成能够满足现代文化生活所需要的新兴的现代文化产品,民族文化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世界性文化产品。

当代世界文化的新知识、新技术含量较多,代表着当今世界的高水平、先进水平的国际文化潮流。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建中华文化、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四、要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向。从发展规律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物品、技术、资本、人员等经济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而且包括文化产品、文化资本、文化信息和文化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等现代传媒设施日益国际化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艺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在国际范围交往碰撞,推动了文化全球化。

随着全球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贸易数量增大,导致了一种大量的文化交换和适应。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增长将不断促进世界范围内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文化消费种类、文化消费时尚、文化消费价值观念日趋国际化。这些文化情形的产生有利于各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产品全球化推动着中国产品文化全球化。产品出口既是一种货物出口,也是一种文化出口。产品出口含有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的出口。各国消费者在接受中国产品的同时,意味着同时接受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理念。中国“春节”正逐渐演化为世界“中国年”。目前,春节正成为中国传递给世界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在2008年春节,巴黎的家乐福超市挂起“吉祥如意”的横幅,纽约帝国大厦用代表中国的红黄两色灯光点亮自己,巴西总统为华人朋友的儿子包起了红包,这些意味着中国年文化已进入世界各国。

如何借助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产品全球化,来推动中国文化全球化,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如何有效地把货物出口和文化出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货物商品出口带动文化产品输出,推动观念、思维、文化出口。这是中国文化界和产业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五、要有在世界文化强国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要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而且在文化发展水平上也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要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意识,大胆制定开发国际文化产品市场的战略思路。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拥有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雄心。同样,我们应该拥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决心,来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路。

中华文化的基础篇6

关键词:中华文化;满足各国;消费需求

中图分类号:F7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136-02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国际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集中优秀人才,增强中华文化对外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一、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要有利用世界各国先进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中华文化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才能增强在世界文化中的竞争力。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先进文化资源更是短缺的。要想使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成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拥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先进文化,必须要有利用各国文化资源意识,尤其是要有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文化资源来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观念。只有文化开放,才能带来文化繁荣;只有利用世界先进文化资源,才能把中华文化建设成世界优秀文化。

唐朝文化能够成为当时中国和世界最繁荣、最灿烂的中华文化,与唐王朝实行开放和兼容的对外文化政策是分不开的。唐王朝十分重视各民族文化交流,实行开明、兼容的民族文化政策,努力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如吐蕃医书《四部医典》代表了少数民族医学对汉文化的丰富,唐朝乐舞也吸收了少数民族乐舞等等。同时,唐王朝与亚洲、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的文化往来频繁,吸收了众多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如唐朝吸收了西亚和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周边邻国的艺术、音乐、舞蹈、服饰等优秀文化。

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也与大量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分是分不开的。早期移民把欧洲各国文化带到美国,形成美国独有的移民文化。而移民文化实际上是各国的精英文化。移民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容纳能力,他们不断移民到美国,实际上就是把世界各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移植到美国,汇集成美国现代文化。这也是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的主要原因。由移民文化演变成的当今美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折扣”就低,“文化亲近”度就高。这是美国文化产品容易被各国民众接受,称霸世界文化市场的主要因素,也是“天生”因素。而其他国家文化在这一方面与美国文化相比却“先天不足”。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文化产品要进入国际文化市场,首先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思路。大胆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文化,在消化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再创新,形成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后发优势。

二、要有在世界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基础,也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机制是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文化产品要走向世界,只能通过文化竞争进入各国文化市场。因此,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任何一种文化的竞争力都来自两大因素:一是能够生产出不断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产品;二是能够创造出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的文化需求市场。满足世界文化市场需求和创造世界文化需求市场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硬条件”、“硬道理”。

从文化水平来看,世界文化又分为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生存性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调,维护传统、维持现状成为人们生活观念的主流意识。发展性文化以兼容文化为主调,在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发展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竞争性文化以创新文化为主调,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发展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如对这三种不同发展层次文化的特性进行比较,生存性文化较为封闭,甚至拒绝外来文化;发展性文化较为开放,善于消化外来文化;竞争性文化善于创新、创造,不断输出新兴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包含着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但是,在一般发展中国家把生存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新兴经济国家把发展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发达国家把竞争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三、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要有实现把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转变为以现代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首先要明白,中华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当代中国人的现代文化走向当今世界,并不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绝对不是当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走向当今世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主要内容,更不应该成为现代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

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不足,理由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使中国强大起来,说明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是现代价值是十分有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中国曾经成为对周边各国有很强影响力的封建帝国,但是并没有使中国成为对当代世界有很强影响力的世界强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局限性,影响力是有限的,世界各国不可能完全接受。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只能让世界各国感兴趣,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世界文化的点缀,但是,不可能成为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文化。

在中华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并不完整,不是所有的民族文都能自动成为对世界文化有影响力的、并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主流文化;也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就应该成为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文化。只有对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对本土文化进行国际化的改造,形成能够满足现代文化生活所需要的新兴的现代文化产品,民族文化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世界性文化产品。

当代世界文化的新知识、新技术含量较多,代表着当今世界的高水平、先进水平的国际文化潮流。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建中华文化、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四、要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向。从发展规律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物品、技术、资本、人员等经济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而且包括文化产品、文化资本、文化信息和文化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等现代传媒设施日益国际化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艺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在国际范围交往碰撞,推动了文化全球化。

随着全球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贸易数量增大,导致了一种大量的文化交换和适应。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增长将不断促进世界范围内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文化消费种类、文化消费时尚、文化消费价值观念日趋国际化。这些文化情形的产生有利于各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产品全球化推动着中国产品文化全球化。产品出口既是一种货物出口,也是一种文化出口。产品出口含有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的出口。各国消费者在接受中国产品的同时,意味着同时接受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理念。中国“春节”正逐渐演化为世界“中国年”。目前,春节正成为中国传递给世界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在2008年春节,巴黎的家乐福超市挂起“吉祥如意”的横幅,纽约帝国大厦用代表中国的红黄两色灯光点亮自己,巴西总统为华人朋友的儿子包起了红包,这些意味着中国年文化已进入世界各国[1]。

如何借助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产品全球化,来推动中国文化全球化,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如何有效地把货物出口和文化出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货物商品出口带动文化产品输出,推动观念、思维、文化出口。这是中国文化界和产业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五、要有在世界文化强国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要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而且在文化发展水平上也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要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意识,大胆制定开发国际文化产品市场的战略思路。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拥有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雄心。同样,我们应该拥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决心,来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路。

同样,在促进中华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这个战略问题上,我们要像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那样,制定中华文化发展战略;要敢于开放国内文化市场,要敢于进军世界文化市场,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只有文化开放才能带来文化繁荣;只有文化繁荣才能聚集走向世界的文化能量。中国文化产品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使中华文化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现代文化发展的发动机,拉动世界文化水平不断提升。

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确实是由美国文化支配,但未来的世界文化不一定完全由美国文化来支配。中华文化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文化的支配力量。因此,我们既要有成为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也要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中华文化的基础篇7

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摘要]中国文化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国家。中国文化渊源流畅,从而间断,具有着极大的考察价值。中国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与政治、经济充分的融合,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展中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为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思想基础,在时代的发展中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本文就主要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研究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文化与政治、经济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发展的水平对国家的凝聚力和亲和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其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着重要的考察价值。而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保持,就需要相关的人员积极的探索,利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及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主要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丰富博大的有机构成体系。其中儒、道、释三家是撑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而儒家思想又是其核心和精髓,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框架。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各种思想相互融通,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鲜明特征和突出表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的鲜明而不朽的“民族精神”或“民族个性”。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论析,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鲜活的生命力,特别是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基础,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1.“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有生命力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中,提倡和谐和大同,其希望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能够在遵守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统一。而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除了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之外,也受到来自刀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虽然与儒家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道家思想也提倡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也提出了和谐的观点。从这两点中国传统的思想理论大家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主要就是和谐,和谐观念的提出,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和谐文化思想的提出,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使得社会能够更加的和谐,人际关系更加的融洽,而且其也为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是时展的价值所在。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分支。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价值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文价值,其提倡塑造高品格的人,在儒家思想中,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就在于仁,同时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人文思想包含了人格价值观,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注重沟通和关爱,人要懂得尊重他人,能够为他人多考虑,心中充满人文主义情怀,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国家相处值周,需要人格价值观的指导,只有怀有人格价值观,才能够使得各个国家之间以及民族之间可以更为融洽的进行交流,实现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颠倒的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危机显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力宣传儒家思想以及人格价值观,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先进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使得现代的社会可以想着文明社会的方向发展,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社会能够更加的文明和和谐,从而实现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和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特征,是这个民族意识中的精华,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支撑和促进民族进步和发展的思想观念。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倒,战胜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经五千年风雨浩劫而传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各国的宝贵财富。因此,挖掘、利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全世界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当今世界,虽然大环境是和平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局部的战争和冲突,仍然不太平。而儒家学说为主的和谐思想,是在解决各类矛盾和冲突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无疑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合适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问题,采取相应策略,调和矛盾,求大同存小异,缓和局势,最终达到世界和谐的目标。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的共同发展。目前,“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各国的多样文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碰撞、破坏,甚至导致遗失。而具有五千年文明史、从未间断,极富生命力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和合的特性,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三、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凝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是,在我们继承、利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正确把握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当庞杂,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我们要辩证统一地将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全面认识、分析批判、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和吸收传统文化,使其自我更新为现时代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突出了时展的具体内涵,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我国文化的复兴,同时也有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使得世界形成和谐统一的局面。然而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也需要摆正观念,科学的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去粗取精,并且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从而为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保障中华文化的崛起。

参考文献

[1]夏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历史先进性及现代演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

[2]关静.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之我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中华文化的基础篇8

[关键词]“一带一路”;石油专业;留学生教学与管理

一、来华留学生石油工程专业的发展背景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产业和重要引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分布着多个重要能源生产国,如俄罗斯、中亚五国等。几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为主的中国石油企业已在海外50多个国家拥有200多个油气投资项目。由此可见,来华留学生“石油工程”专业的产生与发展顺应了时展的需要:一方面,这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的要求,是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这是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迫切需要,为能源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当前我国许多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当地企业建立项目开展合作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诸多差异,遇到了不少问题,专业基础扎实、知华友华的当地石油工程师对于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事半功倍。

二、来华留学生石油工程专业教学管理现状与问题

当前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存在很多共性问题。(一)从教育客体即留学生自身看,主要有生源质量问题、语言问题、文化背景等问题。来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来华留学的入学考核往往以语言(HSK即汉语言能力水平)为主,留学生本国的高中毕业证书、成绩单及相关材料为辅,缺乏统一的入学考试和衡量标准,录取的留学生在入学后的知识能力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有些国家的基础教育水平偏低,难以达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准,导致在给留学生实际授课过程中不得不降低标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留学生,其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少来华留学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后都遭遇到了“文化冲击”,面对陌生的文化环境和自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留学生同学,产生了诸多语言习惯、行为认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了交际困难乃至学习困难。(二)从教育主体即高校来看,存在师资队伍建设、留学生管理机制问题等方面的问题。因为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任课教师和留学生辅导员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除了必备的专业能力素养外,还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外语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当前,很多学校的专职留学生辅导员尚未配备到位,专业教师不具备专业课的双语授课能力;留学生管理机制方面,常见的管理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集中管理留学生招生、教学管理、日常事务等工作,优势在于“特群特对”,针对留学生实现“一条龙”服务,效率较高,问题是在“趋同化”管理要求下,学生对其专业分属的各个学院归属感不强,难以融入学院的各项教学活动;另一种模式,如常州大学尝试“趋同化”管理,实行“校院两级、以院为主、全校联动”的工作机制,由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牵头,以留学生分属的各学院为管理主体,学院和学校各部门(教务处、后勤等)各尽其职,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留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石油工程”专业因其专业特点,也有其个性问题:该专业生源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不均,中亚国家占据了极大比例,其语言为本国语和俄语,留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且基础教育水平与我国存在差距,学生理科基础偏薄弱,“石油工程”专业又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专业,语言问题及基础薄弱问题导致该专业许多留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存在较多困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