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培养德育的方法8篇

时间:2023-09-06 09:30:29

培养德育的方法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1

[论文摘要]公民道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 教育 阶段。在小学阶段公民道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 自然 和社会环境中的环境潜移默化法,树立权利意识法,重点时机培养法,爱国主义教育法, 网络 教育法,人际关系法;学校教育中的岗位服务法,课堂教育法,宣传引导法,创设情境法;家庭影响中的榜样启迪模仿法,劳动体验法。要想发挥这些方法的最好效果,还必须建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 发展 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 历史 革命纪念馆等有 教育 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 网络 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 论坛 ,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 法律 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3.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利用节日和生日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小学生有大幅度增长,由16.2%上升到44.3%。虽然数字仍然没有过半,但是只要加强教育,我们要在活动中培养公民道德水平的目的不难达到。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2

 

关键词:公民道德;培养;方法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3

[论文摘要]公民道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 教育 阶段。在小学阶段公民道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 自然 和社会环境中的环境潜移默化法,树立权利意识法,重点时机培养法,爱国主义教育法, 网络 教育法,人际关系法;学校教育中的岗位服务法,课堂教育法,宣传引导法,创设情境法;家庭影响中的榜样启迪模仿法,劳动体验法。要想发挥这些方法的最好效果,还必须建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 发展 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 历史 革命纪念馆等有 教育 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 网络 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wwW.133229.COm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 论坛 ,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 法律 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3.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利用节日和生日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小学生有大幅度增长,由16.2%上升到44.3%。虽然数字仍然没有过半,但是只要加强教育,我们要在活动中培养公民道德水平的目的不难达到。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4

关键词: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以职业选择为指导,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充分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利用理论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选择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认清德育工作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将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打好基础。

1.德育教育是职业素养提高的理论基础。

德育教育是指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德育教育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养教育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结合职业素养培养视角的德育工作可以理解为“将学生专业特色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贯穿至德育的整个过程,包括思想政治、职业生涯、心理健康等等”[1]因此在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有很强的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培养要与德育工作相联系。首先,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都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需要相关科目的教师和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两手抓。其次,职业素养培养和德育工作针对的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它们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职业素养和道德教育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进行的工作。德育工作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一致性决定了在高职院校中可以从职业素养培养的角度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

二、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会根据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实践性、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有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特性引入职业素养知识,将道德理论知识运用于职业规划、职业选择中。如果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缺少正确方向的指引、缺乏理论与实际职业规划的结合,那么德育工作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而且对于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2.涉及的内容不全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德育工作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引导。但是现阶段对于德育工作没有真正理解它的重要性,也未树立正确德育教育的理念。所以在现阶段德育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社会的新变化,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且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3.德育方法落后。

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相关教师的讲授,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以及理论空洞的讲授。而且对于高职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中更需要深入实践,和自己今后从事的工作结合。

三、职业素养培养视角下探索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1.在德育教育内容上与职业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上融合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职业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关职业道德素质、道德规范的培养。在职业创造力的培养中,运用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要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从学生刚进入学校就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价值和职业道德观,使其正确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客观真实地定义自己,牢牢掌握求职以及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2]相信依靠这种德育工作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育工作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2.丰富德育教育的方法增强实践性。

在日常的德育教学中,不仅要采用讲授的方法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采用讨论法和实际调查法,丰富德育教育方法,增强其实践性。比如在德育教育中定期举办职业素养的讲座,向学生普及相关职业素养知识,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或者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德育学习的课堂上,深入相关职业岗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3.重视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加快,这要求人们在职场中学会调整心理情绪,增强心理素质。高职院校学生处在学校和社会交接处,需要在德育工作中培养职业素养,更需要在其中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因而在德育工作中,校方应该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调整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结语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5

【关键词】私德 私德培养 私德培养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私德的涵义

私德的形成和发展。所谓私德,普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家庭生活以及朋友交往中遵循的道德都属私德范畴。私人生活领域指除对社会有整体义务和责任的范围,包括与父母、爱人、孩子、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的相处。

在孔子时代,虽然没有私德准确的定义产生,但在当时,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无不体现着私德培养的实体。《论语》、《大学》等儒家文献所倡导的德行大多都是私德,其中所教授的修养方法都是增进私德的方法。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文明论》中提出,“凡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纯洁、谦逊、严肃等叫做私德”。①梁启超将私德归纳为:正本、慎独和谨小,即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蔡元培提出的修身养性之概念、方法,大多都包含于私德的涵义之中。陶行知在《育才十二要》也提及私德教育,如“要诚实无欺”、“要坚韧沉着”等。

私德在现代有了新的发展,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辛勤劳动、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等都是新时代私德的内涵。新的时代赋予了私德新的涵义,摒弃了一些与时展脱节、阻碍社会发展的内容。由于经济的急速发展要求社会的进步,忽视了私德的重要作用,但私德的中心内容―慎独和独善其身还是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

私德培养的内容。一方面是传统观念中的私德培养。《论语》中几乎涵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忠、孝、仁、义、恭、宽、信、敏、惠等体现个人道德的内容。《三国志・蜀志传》中有典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梁启超在《新民学》中提出:修己身,造新民,并提倡从正本、慎独、谨小三方面进行私德培养。孙中山提出,知耻、重厚、耿介、必信的人生信条。

通常来讲,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由于他人的监督和舆论的压力而遵守道德规范,而在私人生活领域无人监管,并不能完全自觉主动的遵循道德规范。所以将慎独作为私德培养的中心内容,是评标个体自身品德修养的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是时代主题中的私德培养。时代在发展,主题也在不断地变换中,私德培养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国现在的社会改革和转型处于关键时期,社会稳定的任务更为繁重,潜在道德问题更加凸显,端正人民的思想意识尤为重要。我国当前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人民思想的发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更要重视网络中私德的培养。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行私德培养,首先是对传统私德培养的扬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赋予了传统私德培养丰富的内涵,但其中有与时代相应或脱节的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传统私德中的“言忠行,行笃敬”,“好学、力行、知耻”等内容是可以被传承的,在现代被涵盖为辛勤劳动、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等。传统私德的内容有些是可以改造的,如“克已复礼”,如果将“礼”中“三纲六纪”删去,并重新赋予其时代内涵,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私德教育。传统私德中有些内容是需要摒弃的,如“寡尤寡悔”、“父罪子瞒”这样与时代脱节、阻碍社会发展的内容。同时对私德在现代有所创新,增加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私德培养内容,如团队精神、网络道德等。

私德培养的特征。一是利己性。私德培养首先对人自身具有助益,通过私德培养能够提升人的自我素质,改善内心的向善,使人更好的、自由的发展。私德培养有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约束个体的行动。提高人们自身的慎独程度,使人们自觉地养成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利他性。私德培养在对自我进行德育方面提升的同时,也对其他人具有助益。个体的道德修养形成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在私人领域德育已经形成,与他人在一起时这样的修养会显得更加突出,进而影响他人,促进他人道德的提升和社会健康的发展。

三是针对性。私德培养不同于其他的德育培养,其针对性十分明显,是在私人生活领域对个人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私德培养的内容具有针对性,人群也具有针对性。私德培养所针对的是私人领域中的家庭、朋友中的个人,而不是社会中的个体。

四是自律性。私德的养成不仅需要依靠教育来完成,更是需要自身的自律性。私德的环境决定了私德的性质是在私人的生活环境中,活动也是私人的。没有他人的监督,是否还能养成私德,需要的是个体独处时内在的约束力,靠个体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

私德培养的当代意义

有助于德育基础的牢固。私德是德育中的一个内容,私德培养包含在德育教育之中。私德培养相对于公德培养更为基础,传统私德培养中的自强、坚毅、正直、忠实等内容涵盖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为德育教育做了扎实的铺垫。而现时代的私德培养结合时代主题及新兴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德育教育添加了丰富的内容,更是牢固了德育教育的基础,坚实了德育教育的方向。

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法治。和谐社会是我们一贯的要求,依法治国是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社会和谐依赖于个体的个人素质,只有人们内在的思想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都相互一致,每个个体之间保持和平,达到和谐的状态,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够变得和谐有序。法治不仅仅需要依靠强制力来执行,人们如果有好的私德,比如诚实守信、和睦平等,就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前进。私德培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现实需求和精神动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支持,使得私德培养得以重视和发展,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依赖于自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才能够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②共产主义社会尤为重要的特征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私德培养能够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使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摆脱人对其他物的依赖性,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等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浓缩了共产主义道德精髓,而这正与私德培养的内容交叉重叠。

私德培养新路径选择

私德培养的传统路径。一是儒家理论的灌输教育。传统教育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进行灌输教育。通过教育者的讲解,以及受教育者的聆听和背诵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灌输是私德培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私德培养中所包含的思想、认知、行为习惯等内容,要在受教育者理解接受的情况下,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认知,并外化为一种能够表现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增强他们的私德。但传统灌输教育是非启发式的教育,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知识,教育者也只是进行重复教育,二者都没有提高,知识也没有更新。

二是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传统的私德培养注重于将私德的内容直接讲解给受教育者,停留于显性教育。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往往停留于课堂和字面意思,并没有真正理解,更难做到确实的实践。在现代,教育更加偏向于应试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应该运用隐性教育,使受教育者感受良好的道德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道德规范才最为重要。

私德培养的新路径。一要构建外在制度保障机制。一方面,构建规范管理制度。私德作为个人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其培养并没有完整完善,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探索私德培养新路径,就要从制度方面入手,制定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私德培养的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私德培养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按照6W原则(即Why,what,who,when,where,how)制定私德培养的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计划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构建监督协作制度。首先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大环境监督。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都负有私德培育的责任,但同时他们也负有相互监督培养成果的责任。三者将其培育和监督的结果进行汇总反馈,有助于私德培养的完善和改进。其次是个体自身与他人的监督协作。个体在进行私德培养之后,能够比较自觉的养成慎独等思想和行为,但在他人的监督下能够巩固培养的成果,使个体更快地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协作监督。不同于一般情况下教育者监督被教育者的教育成果,在私德培养过程中,受教育者也要同时监督教育者是否有良好的私德,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二要构建内在教育强化机制。一方面,构建“多位一体”教育机制。家庭对孩子的思想和知识进行了启蒙,是私人生活领域的主要阵地,因此家庭是私德培养的重要领地和主要实践基地。在家庭中进行私德培养更具有渗透性、针对性,利用家庭成员的亲和性和权威性,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能够更全面系统、更具有导向性的对青少年进行私德培养。在学校中开设的思想品德及类似课程,都是从概念入手对青少年的私德进行全面讲解,通过群体的实践活动深入理解,能够使青少年的私德逐渐定性,并且有极为明显的提升。

同辈群体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际关系,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互相影响着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对私德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少年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融入一个团体,在与同辈群体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友爱、独立等私德,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独立、开朗的性格,脱离家长不必要的约束,而且使他们产生极为重要的情绪安定感。

社区作为私人领域的扩大范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私德具有监督作用。除去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与社区中的人相处不具有亲和性,也有陌生感。所以在私德方面会更加谨慎,处在别人的监督之下,更有利于个人自律。

虽然社会组织的范围属于公共领域,在此领域形成的道德是公德,但公德内化即为私德。要将个人在公共领域遵循的道德内化于心,进而形成内在的德行,在私人生活领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转化为私德。

另一方面,构建“多维一体”教育机制。道德与哲学本就密不可分,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而道德也是人们世界观的一种。人们私德的形成,依赖于对世界的认知。通过哲学的学习,能够使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增进良好的私德。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可与私德之间互相扶持。私德本属于人的内心活动,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达到认识内外世界、调整和控制行为来培养私德的目的。伦理学为私德培养所借鉴,伦理学中的亲子伦理、师生伦理等都与私德密不可分,为私德培养的德育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西方行为科学和管理学中的激励原则,帮助人们在有精神或物质奖励的基础上,更快速全面地养成私德。国学中的私德是中华民族私德的基础,六艺、诸子百家、诗赋等内容都对私德有所涉及,学习国学理论可以了解私德的形成以及发展。

三要构建重点对象培育机制。一方面,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私德培养。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在此阶段对其进行私德的培养,能够使其正确的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进行私德培养,有助于青少年人的成长,增进其健康人格的塑造,保障其学习、生活、工作能够在有良好的自我监督的氛围中进行。培养私德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自我认识,有利于青少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另一方面,加强领导干部的私德培养。领导干部是我国建设的主要引领者,做好领导干部的私德培养为在全社会进行私德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领导干部肩负着改革的重任,在面对问题、法制观念问题、脱离群众问题时,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本身找原因,领导干部处于特殊地位,他们个人的品德更应受到重视,其中私德尤为重要。

四要构建自省反馈机制。任何一种教育和培养都需要一种反馈机制来检验教育的成效,私德培养也不例外,这是最切实的检验方法。私德培养的特殊性,要求个体在接受他人检验的同时,进行自我检验和反馈。两种检验同时进行,更有助于检验成果的有效性,更好地为完善私德培养而服务。在自省反馈的过程中,要注意反馈信息的实效性、真实性,及时反馈的信息才能够对自省有所帮助,才有助于达到检验的目的。

合理调节私德培养与社会利益冲突

正确处理私德培养与公德培养的关系。私德培养为公德培养打下基础,公德培养巩固私德培养。只有将二者更好地融合,才能将德育教育发挥真正的实效。我国现阶段,私德培养主要集中于家庭亲人以及朋友相处中应遵循的道德,而公德培养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私德是一个人的基础道德,如果一个人没有私德,那么公德在他内心也是不被认知的。私德培养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自律性,自律使得私德获得人内心的认知,并提供内部动力去实践这些认知。公德培养的“他律性”使得人在行为上有更多的认同,这种外部动力才促使人对公德有更深入的认知。

正确处理私德培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私德培养依靠法治,法治保障私德培养的有效进行。在私德培养的过程中,有些内容与当今法律相抵触,这就需要一些应对措施。一方面,现代私德培养对传统私德培养扬弃的过程中,要去掉与时代不符的内容。如父罪子瞒,孩子作为家人应该保护自己的父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样的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当私德培养的一些内容与法律冲突时,应以法律为准则。私德是一种价值认同,而法律是一种规矩,是明确的规定。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陆英:“私德与公德在传统与现代中的定位”,《文学教育(上)》,2010年第12期。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6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培养体系 思想 主流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的十报告首次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简称核心价值观)是指引和规范社会的行动准则,是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中极其重要内容。

1 构建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面临的影响与挑战

1.1 高职学生德育水平的巨大差异对德育培养体系的影响

通过对327名黄冈的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2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这么一个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得到该高职学生的回答却是:有的高中一学年后开始分文理科,有的高中高一入校时就分科。经过详细调查发现,高一分科后的部分学生中,其德育水平停留在高一时期的水平,高一一进校就开始分科的学生中,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德育水平停留在初中阶段,原因是分科后,学生出现两至三年的德育教育空当,这部分学生入校后,出现了以下一些想法:第一,不愿再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思想停滞不前,学生中的部分人,德育水平停留在入高职前的教育阶段,第二,部分理科学生对高职的德育教育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冷漠。由于这些问题,造成高职部分学生德育教育存在先天不足、入学时德育水平差距大的现象,给高职的德育教育带来巨大的阻力,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

1.2 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挑战与威胁

(1)反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挑战。尽管高职学生中主流仍然是支持核心价值观的,但是部分高职学生价值观念中存在的反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的不断调整、变革, 使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发生深刻而急剧的变化,高职学生难以驾驭核心价值观、德育观的崇高性与德育行为市场化的矛盾,部分高职学生将德育知识、德育劳动成果也看成为纯粹市场化的商品,而人们对商品的交换与选择,第一强调的是其使用性,如果使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被迫参与市场流通,其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越高,影响甚至动摇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地位和作用的危害性就越高,因此,反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构成严峻的挑战。

(2)反主流价值观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威胁。笔者认为,主流价值观既包含一般的价值观,也包含核心价值观。伴随文化意识观念、道德价值取向等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不断变化,文化中的反主流价值观、反主流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德育培养影响恶劣,导致变味的网络文化、职场文化站在了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前列。他们认为,追求个性化、技术化、标准化、市场化、职场化的发展就是追求新自治主义的社会变革,这种社会变革背后所反映的是反核心价值观思潮、反主流价值观在不断蔓延与扩散,严重威胁着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2.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公序良俗得以维系的重要精神依托。我国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构建全方位育人的高职价值观、德育观,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为高职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才能真正解决好“培育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承担起高职文化启蒙的使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在构建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过程中要坚持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为己任;要坚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做人理念,使其成为广大高职教师、学生的行为准则。

2.2 以核心价值观弥补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不足,健全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

鉴于高职部分学生德育教育存在入学时德育水平差距大的现象,以及对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造成的巨大影响,笔者认为,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不断从人才培养模式上予以改革和创新,反对不平等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职学生德育水平的差异设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与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增强学生德育教育过程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弥补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不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职德育教育,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形成健全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

2.3 遏制反核心价值观思潮,建成科学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

第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我国最崇高的价值选择和价值理想。在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指导思想。第二,努力建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其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在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坚决遏制部分高职学生将德育看成纯粹市场化的商品的错误思潮,强化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认同,强化高职学生认知核心价值观与德育行为市场化的辨别能力。第三,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做人理念,以社会主流德育观与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染个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高职德育教育,建成科学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让高职学生成为德育培养体系的自觉主体和核心力量。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7

目前,法学教育在我国已有很大发展,全国有法学院系620多所,每年毕业约8万法科学生。从高等院校的法学院的教育课程设置我们不难看出,在1999年之前我国所设置的法学教育课程中没有设置《法律职业道德》、《司法伦理》等关于法律职业道德培养的专门课程。而在法学本科必修课程与法学硕士和博士阶段教育课程中没有也没有法律职业道德培养的课程。中国教育部明确的法学核心课程主要16门法学课程,这些课程中没有关于“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直到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正式开设《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在本世纪初期,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反思如何使中国应试教育转型成为素质教育,实现以素质教育培养为主的教育形式。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使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学教育形成极大反差,一直处于边缘位置。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而系统的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培训机制能够帮助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反之,法律职业道德的缺失会影响法律的正确实施,甚至会对法律职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职业目录》我们了解到法学教育的培育方式主要是学习法学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最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在实践课程中能够运用法学理论与法学方法能有效的做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法学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忽视了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要求。这样在课程主要设置方面人们不能从认识上和行动上了解关于法律人才职业道德的培养的重点,即便我们设立了有效的法律职业道德课程也仅仅传授规范条文方面的知识性,缺乏有效的法律职业道德教化。

二、法律职业道德品格养成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影响法学教育目标定位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间属于相互对应的关系:一方面,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为我国法律事业服务,而法律职业的发展一定不能脱离法学教育的有效推动。另一方面,法学教育必须依靠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才能体现其价值,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之间共生共长,这样我们不难看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两者之间的主要作用。法学教育必须结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学教育,但是有一些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法律职业人才相脱离,法学教育的培育目标重点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走着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化、学院化的自我发展道路,且只注重知识本身的掌握和考核,导致法学教育呈现出功利现象,忽视学生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直接导致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我国法学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

(二)对道德教育的望而却步

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法律职业道德实际上是自身的态度教育,具有其本质的独特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伦理教育与法学教育的结合,既要让学生理解法律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又要让其伦理意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这就不能通过一般的传授教学方式来实现,对此人们常常持怀疑态度,而且有部分人认为,“在第一学期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还是第一学年法律实践课程,基本上不能改变学生自身价值观。”认为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没有办法直接教,这就使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教育中被淡化或流于形式,使其在法学教育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三)教条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法律职业道德课程采取传统的试卷考察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大批的法科学生之所以学习这门课程,往往在于为了应付书面的考试,而机械性地死记一些法律职业道德相应的规范,这样的方式直接违背了当时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初衷,导致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不能有效落实。对于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在法律职业人员选拔方面更多的是关注选拔对象对于法律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应用的程度,却无从关注选拔对象的实际道德素养。难道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选择试题都做对了,就是道德良好,都做错了就是道德不合格吗,显然这样的逻辑关系不成立。正如张文显教授所指出的:“司法考试再怎么考,只能考出知识和部分能力,但考不出人的信仰、人格、修养。”因此,这种教条化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法律职业道德在今后法律工作中的养成。

三、关于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对策

法治国家建设与法律职业道德素养之间具有关联性,决定着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进程。而我国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能否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以培养“法律人”为使命的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通过法学教育培养具备高素养和职业道德“法律人”。

(一)法学教育目标的改革单一化

我们在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缺陷,我们要改变现行的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显得尤为迫切。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法律职业者,这就需要依靠法学教育来实现。法学教育我们首先要做到体现服务法律职业的目的性,然后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变化保持一致,要及时有效的关注法律职业方面的变化,积极参与和回应法律职业方面的变化,使其达到良性互动,创造优越的法治发展条件。“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法学教育中一直存在一些争论,学界认为我们要以人为基础进行全面发展培养方式,为社会职业培育出具有创造性的法律人才”。通过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以看出“德”排在“智”的前面,位于最首位。这就凸显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法学教育仅仅只注重法学学科方面的知识教育教学,而直接忽视职业道德方面养成教育、职业伦理方面的理解、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将直接导致法律学科中学生出现头重脚轻根底浅,由于法律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导致其法律职业不能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我们了解,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包括法律职业道德品格的养成教育和法律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

(二)更新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理念

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注重素质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道德无法教”、“教育无用”的观念影响,通常认为法律职业道德仅仅属于一些规范,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将规范中的具体规定当作条文知识传授给法学专业学生,使法学专业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职业道德,记忆法律职业道德都包含哪些东西,便于应付国家司法考试中法律职业道德相关知识方面的考试。但是在法学教育中主要是培养法律职业道德信仰的培养,它主要要求的远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一种对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态度、观念的培养。因此,在现代法学教育中必须明确法学教育目标,抛弃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培养“德”、“智”双全的法律人才。

(三)构建法科学生道德品格评价体系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8

关键词 法律诊所 法律人 职业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76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of legal personnel training is the basic orientation and direction of law education. The position and advantages of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compound and applied talent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s the ultimate goal and the organic component of legal education and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s the basic quality and character of excellent legal person.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of the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purpose of the clinical educa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legal law education tasks and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path of legal professional ethics.

Keywords legal clinic; legal person; professional ethics

多年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作为舶来品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法律诊所式教育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法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教师的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诊所法律教育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相比,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更为突出和重要。诚然,诊所式教育的实践及其实践教学中的法律诊所模式越来越发挥了理论联系实际,在法学实践中培养高素养法律人的价值和功能。尤其作为职业教育导向的法学教育,诊所法律教育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愈加明显,并且经过多年实践已然成为比较成熟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法学教育与法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和推行法律诊所教学方式,同时应在实践人才培养中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育。

1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兴起

作为以民权运动为背景发展起来的法律诊所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诊所课程已成为所有美国法律院校的必修课程。民权主义者意识到国家颁布的法律并没有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穷人因为没有钱打官司而无法接近法律。于是,法学院的学生通过提供免费服务的方式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成为他们的代言人。毫无疑问,法律诊所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取得的双赢的功效:一方面,穷人开始接近法律,其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另一方面,法学院的学生通过法律援助服务,实现了抽象、静态的法律与实践法律的衔接与转换,学生也在实践中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由于认识到司法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在提供法律服务上的不力,在诊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实务界认识到法学院系的不仅仅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更应当培养学生为处于不利地位或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诊所”固然与医院联系起来,诊所法律教育借鉴和引入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学会面对实际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技巧。但是,从诊所法律教育兴起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即是其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内容。法律人是具备重视法学专业知识,同时兼具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精神的法律群体或个人。作为职业教育定位法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法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而法律诊所又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发端于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因其“实践导向”与“能力导向”的目标定位而成为被众多法学院校认可和推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并且在发展中影响不断扩大。

2 诊所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任何历史发展阶段和任何类型的社会无一例外。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不同时代和社会是不同的。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不同时代对人的需要不同,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人具有不同的素质,体现不同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培养目标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培养系统掌握法律知识,胜任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复合型法律人才几乎成为所有法学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事实上,法学教育最终培养的是法律人。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学院是要教法律,要培养法律人,但它要以一种宏大的方式教法律,它要培养的是伟大的法律人。”作为法律人,一方面应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更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具备责任意识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人员应有的特质。

“良好的法律秩序的确立,不但需要良性的法律规则,更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人的存在。”[1]法学教育的业化倾向使其体现着对法律基本价值与理念的追求,要求法律人秉持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效率的价值观,具备高尚的情操,宽容而理性的精神,关注社会现实的品格和情怀。法学教育应以培养法律人为目标,从课程设置和课程讲授内容都可以看到,我们更关注于对学生法律技能的培训,而对法科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培养远远不够。事实上,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应因精通法律而危害社会,或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相反,他们应成为时代的声音,成为千万人利益的代表,成为新的时代精神的呼喊者与领跑者。

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在于:第一,教授学生学会如何去做律师所做的事情,即律师的基本技能;第二,教授学生遵守律师的基本准则,树立律师的职业责任心;第三,提供法律服务;第四,推动法律教育改革。[2]“法律诊所教育事实上成为对法律人的公民教育,然而,我们正在进行的诊所法律教育偏重于强调学生操作法律的能力,而不是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我们的法律诊所教育更主要的是一种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而不是公民教育”[3]

对一个仅仅掌握了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的法科学生而言,还算不上真正的法律人;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尚的法律道德。所谓法律道德,第一点应当时守刚正不阿的精神,不徇私情,抱有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第二是有牺牲小己的精神,所谓牺牲小己,便是什么议案或法律,既经合法的手续以产生,那么无论如何应当牺牲个人的意见,来拥护这法案之实行,不应当固执成见,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来。[4]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看,实践是培养法律职业伦理道德和伦理精神的最佳途径。诊所法律教育恰恰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实践平台,法律诊所与当事人的实际接触,学生不仅直面真实的法律事实,而且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个人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和知识背景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法律诊所式教学方式正是以实例、案例为载体,将法律知识、原理、价值观、价值判断融于鲜活的个案,使学生在处理具体案件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的同时,强化法律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坚守法律人的职业良知,培养法律人的职业情怀。由此可见,法W教育除法律技能的养成外,还包括法律人品格的形成。诊所法律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其目标在于通过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观念和职业精神。

3 法律人职业伦理的塑造

就我们现有的法学教育而言,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是法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尽管通过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办法,教学中注入伦理道德的课程内容,但法学专业毕业生面对具体问题时的态度与做法让我们看到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捉襟见肘。“法学教育的功能就是:根据理性的和认知的需要传授严谨的道德作风。”[5]从法学教育早期的学徒制度到哈佛式教学方法,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争论到最终达成通过实践(实验)找寻更多有效的办法来加强律师公共责任感之共识的努力,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成为法学教育无法回避且尚需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转型时期积累的多元矛盾和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面临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激荡,面对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的繁重任务,特别是法治国家建设和新发展理念下,重塑道德建设尤为重要,而职业道德是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法律诊所应成为培养法律人职业道德和精神的舞台。

3.1 从教的视角,教师转换观念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书,二是育人,育人是重心。育什么样的人则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即育人与一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相联。诊所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为目标,这固然与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同时,诊所教师也在朝着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方向努力,培养的学生可能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但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作为职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法律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法律人,而诊所教学法正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望、闻、问、切”的特殊方式在培养法律人,教师首先应改变诊所教育主要是培养律师职业技能的错位观念,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并把职业伦理教育渗透在诊所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教学活动的始终,从教书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职业伦理教育的认识。

3.2 从学的视角,学生提高认识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而多样的教学环节为主体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提供了平台,为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因为“现在普遍认为,法律道德规范最好利用法律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难题来教学”。[6]学生通过诊所教学中的模拟演练法、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的活动(包括真实客户和虚拟客户)认识到面对鲜活的个案和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时,所学书本上的法律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处于失灵状态,而个人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和道德观念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多样的社会问题要求一个法律职业者要超越法律。诊所法律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方式,恰好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使其真正学会如何超越法律,在虚拟场景的模拟和真实办案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职业责任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的法律人。

课题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复合型、应用性”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H14053)

参考文献

[1] 包万平.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中国教育研究论丛.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124.

[2] 甄贞.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11-12.

[3] 强世功.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2003:8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