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8篇

时间:2023-09-18 17:02:12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1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湖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具体的实践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学生礼仪素质正是其身心素质的基本内容,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迫切性。而社会转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必要创新方法,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养之效,这样才能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有助于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质专题教育,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养机制,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学生礼仪素质养成,能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内容中,各有不同层次。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礼仪素质养成的需要,就属于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通过礼仪的交际,让人得到爱,得到尊重,获得自我实现,所以,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利益素质培育当然也是素质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系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不确定性本质在社会哲学上的展现。他们说的都意在说明,人还在发展过程中,人需要继续发展。而经过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的培养,正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此外,礼仪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提升认识,明确其意义,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由于社会理念多元多样化竞争、价值观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各种结果,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也可能是封建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甚至是反动的。尽管我们认同对主体的价值理念的多元现实给以包容和谅解,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即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各种价值观。因此,相关的人格构建、素质培养,就显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社会思潮并不会自动退出社会舞台,需要下大力气,创新方法,才能确立正气,扶正祛邪,才能逐步确立主流价值理念。事实上,多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价值观培养、礼仪素质培养,不是放弃或抓得不紧,而是下了很大功夫,但效果不是很显著,要么过于严格,成了“病梅馆”的人为折梅,不但为人诟病,也让结果适得其反;要么过于放任,使得学生失去传统精华的陶钧,导致基本素养不尽如人意;或者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礼仪素质方面的后滞局面,目前的状况是,形式主义盛行,只注重报告、讲话宣传,或满足于只发文件、贴标语、呼口号等,礼仪培养没有多少实质内容。方法上,满足于政治说教、简单压服,结果是学生反感,使得礼仪培养经不起实践检验,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发散而不可收。教育效果低,学生在校园内养成的礼仪,经不起外界的污染,一出校门,基本礼仪就丧失殆尽;让人感叹世风日颓,令教育工作者汗颜。所有这些,都说明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下苦功不可。尤其需要在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目标之后,必须深化教育方式改革,创新策略,优化方法,构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培养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基本模式,这样才能提高礼仪素质教育的效益,提高育人质量,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那么,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培养应该如何操作,其基本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二、构建礼仪素质培养立体综合模式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过程和效果,统筹兼顾,规范实施,使礼仪素质培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一)模式建构的整体构想。

我们设想,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应该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礼仪教育的目标确认、规制建构、礼仪规范的制定、硬件投入、总体规划、任务安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结果评估验收等等,也包括学生的各种关系和交际方式,这些具体的因素,关涉到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必须以人为本,以育为纲,以养成为目的,以方法创新为要务,抓制度、抓过程、抓反馈,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才能收效。基于育人规律基础上的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为礼仪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给出了基础条件。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都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共同重视,把礼仪素质培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当作育人的要务来抓,在这基础上,权衡全局,构建起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教育与管理并重,激励和规范并行,力使过程完善、效果彰显。

(二)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作用机制。

该培养模式由培养机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组合成基本因素,共同指向培养对象,再加上培养过程的流程运作最后达到培养目标,再经过流程中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各个因素,使之与时俱进,符合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和育人需要。这些基本的因素,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生存的子系统。其中,培养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如中学、中专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中的班级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单位,活动小组是基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而组成的机动机构,着重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教育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层次的学生道德品行、礼仪要求、行为准则等,是礼仪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培养方法则是育人的总体范围和宏观要求,包括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和具体尝试实践等。机构、内容和方法共同发挥作用,通过规划、制度、人力资本、投入经费资本等体现出来,并一起组合成整体培养机制,共同作用于培养对象(学生),再通过具体实施的流程体现出来,这个流程包括了启发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的尝试、学生尝试的矫正和学生礼仪行为的规范化、熟练化等等;经过培养过程的具体运作,最终达到培养目标,那就是学生道德品行和礼仪素质的形成,学生体现出文雅的气质、讲究礼仪的行为和诚信待人的风貌,这就达到了礼仪素质培养的目标,实现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基本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等。

礼仪准则的具体条款、礼仪规范培养的具体要求,都需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所以,规划、发展战略和基本制度的制定,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内容。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具体规划、计划、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其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既承担着管理督导任务,还承担着制定学生礼仪素质规范培养的战略、策略、规划和计划安排等宏观任务。要制定礼仪规范培养的目标、任务和统一的操作规则,以便有规可依,有仪可行,有任务驱动。就是说,不但要具体制定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更要制定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基本制度等,以便保证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日程,并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加大礼仪素质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校园礼仪素质规范养成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二)强调礼仪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礼仪内容是礼仪素质培养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切实强调礼仪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以满足教育培养过程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其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古往今来,礼仪规范和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实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某一阶段公认的规范准则,可能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否定,被扬弃,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增加进来,如此发展变化充实提高的结果,使得礼仪规范常学常新,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文明。所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也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更新礼仪内容,剔出一些过时的内容,网络交际要求、网络文明规范等则是新的活动领域的礼仪内容,需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培养。类似这些,都属于礼仪素质内容的创新,需要我们关注时代的变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展,及时修订、充实、丰富现代礼仪规范的内容,以便保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三)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在落实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首要形式。学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把礼仪规范的条文转变为学生的尝试行动,学一条,用一条,并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样就易于巩固所学,使礼仪规范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我国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基本模式的建构,符合教育实际,更为具体的培养过程创设了可以遵循的范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培养效果,以促成广大中小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 2003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2

(一)人才培养模式界定

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这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内涵是一种教育思想和体现教育思想的教学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其外延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和非教学培养途径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的问题: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第一个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第二个问题主要涉及知识层面的课程计划和教育内容,第三个问题主要涉及行为层面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由此可知,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三个关键要素:一是目的要素:培养目标,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结果的依据。二是内容要素: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总体,一般以课程的形式体现。三是方法要素:培养方式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掌握教育内容而采用的程序、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培养方式既包括教育活动的方法,也包括教育活动的程序。

二、中外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外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

(1)美国。在人才市场上作为供给方的大学,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必须密切注意市场需求,向社会提供符合需要的会计人才。正因如此,美国大学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密切注意社会需求。在20世纪的绝大多数年代中,美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致力于知识的传授。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认为传统的会计教育目标无法满足会计职业界的需要,在1990年发表的第一号公告《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其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会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二是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育,更注重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美国各个大学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不尽相同,但为了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AECC在第一号公告《会计教育目标》中规定,本科会计教育课程包括:一般教育、一般商业教育、一般会计教育三类课程。一般教育课程的目标主要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具有抽象逻辑思维、续密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积累一定的历史、国际和跨文化知识,提高对科学与美学的欣赏品味并能运用适当的价值进行决策。一般商业教育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财政、市场、经营、组织行为等一系列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的活动及部门设置特点,了解总经理如何整合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一般会计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在本科教育阶段,主要应当以信息的辨认、衔接、沟通与使用为中心,表现出会计作为一种信息发展和沟通过程的本质,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三是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四是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教材中所附的习题或案例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变得非常多样化,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会计教材不再是作为教学材料的主要依据,而仅只是作为若干教学材料的一种,如《华尔街日报》、《财富》杂志、《商业周刊》等也成为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日本。与其经济发展的历程相适应,日本近代的会计是在19世纪后半期,以引进西欧近代会计方法为起点,并通过制定商法、公布财务报表准则和制定企业会计准则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日本会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对有关计算和传递经济信息的基本结构和结论提供初步理解;培养计算、分类、传递经济信息的能力;以培养未来的会计师为目标。使之具备有效的计算、比较、传递经济信息的专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培养敏锐的分析能力和调查能力。日本会计学本科专业基础教育阶段所开设的课程由一般教育科目、外语科目和保健科目三部分构成。其本科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课程内容多、容量大,尤其是对企业营运方面的课程较多;如经营学总论、经营分析论等课程的开设;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选修科目多,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大。课程设计注意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会计学科与相关学科相结合,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3)英国。英国各个大学的会计人才培养有不同的模式,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会计课程设置比较科学,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结合非常紧密。会计专业和课程设置紧扣时展的脉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学年进行的会计课程的总结、修改和替换。每当出现会计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老师也都会将其及时加入到授课内容中,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需要脱节。二是灵活的会计教学方式。英国会计教学方式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学生上课的时间较少,有许多时间自由支配,这样可以通过阅读、查资料来拓宽知识面,并且教学主要采用讲授、辅导和研讨兼容性模式。三是会计考试评估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成绩的评定不单纯依靠期末考试,而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作业、小测验或演讲等形式组成,一般占总成绩的30%~50%,期末考试一般占总成绩的50%~70%,多为闭卷考试,试题多为综合性的主观题,即使是会计核算也会要求相关的分析和决策。

(二)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会计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目前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显得落后,教学计划的内容多年未变,无法适应会计实务不断发展的需要。

(1)培养目标。据调查,目前我国各高校大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会计基本理论及实务能力的培养。高等院校本科会计人才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外资所)、保险机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及外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但各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大部分院校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范围过广;各高校大都过于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非专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忽视经济全球化所需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目前我国会计本科课程内容及课程的设置过于狭窄、陈旧,过于关注技术规则及职业考试。会计课程未能及时适应会计行业变化的需求,未能适应会计人员能力变化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政治理论课所占比重过大,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开设的课程过多、层次不清等现象较多,而学科基础课的比重过小。二是会计专业教材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不同课程间的重复现象严重,同一课程教材的不同版本之间存在着内容、体系的重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与学的方法。会计教学过于强调课堂讲授和记忆,教学过程过于依赖课本,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创造性的学习。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个人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知识,在目标上只注重“应知”、“应会”,不会去主动思考、探索书本以外的知识。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和必要的信息交流,完全是一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此外,会计是一门实贱性很强的学科,由于缺乏实贱教学的辅助,学生往往只是掌握教材上的内容,掌握一些很抽象化的概念、原理和准则,往往形成理论与实贱严重脱节的局面。

三、中外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一)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外比较

目前国内外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差异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培养目标。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1990年发表的第1号公告一一《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指出: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国外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证明如此,因此,本科会计人才培养并不是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将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应具有的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是应教会其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的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长期以来定位于“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宄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一种目标定位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使学生片面地认为经过四年制的学习,就已经成为了会计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导致在工作选择上盲目攀高。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还必须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压缩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导致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繁多,而基础理论学习明显不足。

(2)培养方式。国外很多国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育,更注重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学生的能力。教材中所附的习题或案例的答案不再是惟一的,而是变得非常多样化,强化会计的职业判断意识,以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会计课本也不再是作为教学的惟一依据,而只是作为若干教学材料的一部分,一些商业材料起到了更好的补充作用。而我国会计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手段方面还比较落后。表现为教学内容是“制度加解释”或“准则加解释”,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方法以“满堂灌教学”或“填鸭式教学”为主;两者结合的结果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3)课程设置。国外大多把本科会计学系所学课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教育、企业管理教育、会计教育。一般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洞察力、判断力。企业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营销的概念、过程和机构,以及企业和其他形式组织的筹建过程。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特别强调一般教育,注重会计个人的修养胜于专业技能。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很合理。不同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同时给学生以死记硬背的错误导向,学生学完之后,只知道大量的会计科目,缺乏对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专业的了解。在课程的安排上,普遍存在着专业课程太多、基础课太少,重视制度准则的讲解、忽略会计理论学习的现象,致使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工作适应性较差。

(二)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重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美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必须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使会计人才的供给者——会计教育部门能够根据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订立教育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我国要将会计本科教育的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上,以全面提高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能力。我国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在于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中级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价值观,强调全面发展,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培养充分具备会计知识与各项技能的通才,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外会计师事务所、证券、银行、保险公司及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等专业工作。

(2)改革会计教学方式。要适应现代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放弃课堂讲授和死记硬背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方法,增加原创性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借鉴国外经验,我国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即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在互动式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报告或演讲、小组作业、专题报告等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3)加强实贱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加强实贱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贱操作能力。会计是一门实贱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教学中系统的理论讲述和讨论是必要的。但学生如不具体操作和实贱,是很难真正掌握好会计知识。只有通过实贱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进行运用,才有利于学生在实贱中培养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并且通过实贱性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技术知识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在实贱性教学中,应强调会计教师和实务界人士的合作,将实务经验和当前最新的发展引入课堂。

(4)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会计课程的设置应提倡以能力为基础而不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及个别课程的设置,其强调在会计教育中对会计人才能力的培育,此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一是拓展宽口径的商业知识;二是培养一个成功的会计师需要的各种能力。在课程总体目标下包括三个层次:基础课程(哲学类、文学艺术类、法学类等)、商业课程(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会计专业课程。

四、结论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本质特征 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林小星(1958- ),男,湖南新宁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长沙 4102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1JKB0801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26-02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特定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①尊重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加强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推动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包含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全过程。”②尽管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多种多样,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必须包括七个基本要素。

1.人才培养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方向是人才培养的方位指向,即为谁培养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任何一所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按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培养服务于当地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方向。

2.人才培养目标: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即学校对培养对象(人才)所要达到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预期结果。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必须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总目标为基本依据,再根据专业的设置情况,明确各个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3.人才培养内容: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内容即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的总和,主要以课程的形式体现”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容中的课程,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合作开发的,突出职业素质和技能,强化职业能力和团队胜任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项目化的课程体系、模块式的框架结构以及全程项目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内容的基本特色。

4.人才培养过程:工学结合贯穿始终。人才培养过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使培养内容得到贯彻落实的教学活动过程,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付诸实施的关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双师型”教学团队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使培养内容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付诸实现的过程。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始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特征。

5.人才培养途径: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人才培养途径是人才培养的道路,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完成培养任务、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通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校企合作的平台,“校企合作被公认为职业教育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最有效方式。”④校企合作的目的是构建职场化的教学环境,在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下,使教学环境尽可能地接近职业环境,从而完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

6.人才培养制度:弹性化的制度体系。人才培养制度是“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⑤,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修业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高职教育应建立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事业发展为导向(即市场导向),以弹性学制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载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尤其要按照“制度程序伦理”的要求,加强制度程序化(包括制度制定、执行和评价)的管理,使弹性化的制度体系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

7.人才培养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绩效等进行测量、考核、评定和判断,以检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的教学方式。高职教育应构建一种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实施人才培养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除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必须参与评价外,还需要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乃至社会相关机构的共同参与,以保证人才培养评价的综合性、客观性、公正性、适用性。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包括评价内容及评价组织形式的多元化两方面,其中,评价内容多元化又有综合性评价和多维度评价两部分。“综合性评价,就是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⑥要改变单纯的结果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进展的评价,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多维度评价,就是将学业成绩、证照考试、技能竞赛成绩相结合”⑦,改变以卷面考试或技能考核为单一标准的方式,重视综合素质修炼以及个人特长和优势的发展。评价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即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学校自己组织的各种考试、考核以外,还包括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相关机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如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毕业生信息反馈、信誉度评价报告等。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即评价指标的多样性、综合性。评价指标是人才培养评价的基本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特征,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多元指标体系,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来全方位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具备一般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条件性、操作性、开放性、结构性等特征以外,还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专业设置的行业性。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行业(产业)办学,为职业(行业)培养“职业人”的教育,其专业设置必然是以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高职教育通过专业的设置、调整和改造,在适应行业需求、服务行业建设的同时,还要起到引领行业发展和创新的作用,从而使高职教育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2.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它是由高职教育本身的“应用性”属性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以“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特别重视培养应用能力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如“双师型”教师队伍、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

3.教育主体的多元性。由于高职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多个主体参与人才培养。可以由高职院校牵头,吸收行业专家、企业骨干、用人单位相关人员、毕业生和在籍学生代表以及学生家长等有关人士的共同参与,组建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如校企合作委员会、职业教育集团、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委员会以及学生就业与职业指导委员会等。

4.培养过程的实践性。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决定的。高职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双师型”教师、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条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手段,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途径的多样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是“工学结合”,而工学结合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所处行业的性质、所开设专业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选择最佳的培养途径,构建最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⑧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第二次社会转型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秩序的新变革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任务。高职教育要更好地完成“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就必须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既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也是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只有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上实现八个对接,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1.专业与产业对接。按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做到“专业跟着产业走”;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处在第二次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必须“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为导向,推进专业设置的改革……专业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在继续紧跟区域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密切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⑩,尤其要注重服务于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等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做到“标准跟着市场走”,把人才培养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引入“市场营销理念”,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总前提下,根据“市场细分化”原理,将行业(职业)的具体情况与自己的办学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确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按照“项目式的课程体系”要求,确定人才培养内容,做到“课程跟着行业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源于其所面向的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11“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职业知识、技能、素质完全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中”12,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按照工学结合贯穿始终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过程,做到“教学跟着生产走”。通过实境再现,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很好地融合起来,实现“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13,以凸显高职教育特色。

5.学校教育与顶岗实训对接。按照校企合作搭建平台的要求,选择人才培养途径,做到“方案跟着企业走”。顶岗实训是训练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最佳途径,只有实现学校教育与顶岗实训的无缝对接,才能培养出真正“适销对路”的职业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操相结合、仿真演练与顶岗实训相结合。

6.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按照弹性化的制度体系要求,设计人才培养制度,做到“学业跟着就业走”,这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要做到实训设施与生产设备、实训场景与生产环境相统一,将产业技术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结合起来,14让学生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提前上岗、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中掌握岗位技能、了解行业背景、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15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

7.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按照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求,进行人才培养评价,做到“资格跟着职业走”,关键是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16,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8.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按照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做到“学习跟着发展走”。我国在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要“告别过去以GDP为导向的‘增长主义’发展阶段,转入更注重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阶段”17。人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终身学习,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终身学习的教育。要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也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18,为学生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注释]

①毛才盛,吕慈仙.高职人才培养机理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7):53.

②成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判断、困境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9.

③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70.

④施丽红,全.和谐共生: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1):68.

⑤杨宗仁.论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嬗变[J].江苏高教,2012(1):95.

⑥⑦徐云松.试论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02,102.

⑧王晓玲,范魁元.学生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J].教育发展研究,2012(5):10.

⑨17陈先哲.我国社会第二次转型与高等教育秩序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2(1):6,6.

⑩18王炎斌.高职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2012(3):扉页,扉页.

11胡家秀,倪勇,丁明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教探索,2012(2):109.

12桂芳玲,黄鑫.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2(4):75.

13欧汉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52.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4

小学教育与学生思维培养

【摘 要】全球一体化形势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使我们更加清醒的意识到,不管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大力发展教育是国家建设中的重要目标。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开展的基础,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小学教育与学生思维培养的研究,可以帮助各小学以学生思维培养为目标,实现教学的科学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生思维;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相对不成熟,很多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都没有形成,因此是进行科学引导的关键时期。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方向的培养,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教育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了,但是在几十年的小学教育发展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一直存在着问题,以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天的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缺乏必要的重视

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更多的小学把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目标,虽然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明显的减轻。可以说,对于我国的小学教学来讲,“考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检查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评估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就另一方面来讲,它完全禁锢了我国的教学模式,这对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思维培养的影响最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并没有形成成熟,但由于学校过于重视成绩和分数,忽视思维培养,这样学生很有可能变成高分低能。所以说,过于重视考试,使得学校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缺乏必要的重视是目前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之一。

2、思维培养没有针对性

在有些小学中,已经注意到了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且为此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思维培养没有针对性。小学教育过程中涉及到一至六年级(个别地区一至五年级),年龄从六周岁到十二周岁左右的学生,可以说跨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不同,他们的各方面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他们对于事务的理解能力等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学校在思维培养过程中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方式基本都是一样的,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措施,也就是说,整个思维培养过程没有针对性。这样的思维培养方式可能对于部分学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都是没有作用的。因此,思维培养没有针对性也是目前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培养的问题上存在的一个障碍。

二、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直接对象就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特殊的年龄以及成长情况确定了小学教育对于他们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他们思维形成的重要性:

1、小学教育指引学生思维形成

虽然家庭教学对于个人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在逐渐减少,这样,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指引作用就在不断增大。在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眼中,教师是非常神圣的,因此对于教师的讲授内容,他们更愿意接受,因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只要教师方法恰当,那么他们对于学生所传授的内容,学生一般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所以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指引就会很容易的实现。

2、小学教育纠正学生思维错误

由于小学生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生活中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但是家长与学生处在同样的生活环境内,所以很难发现学生的这些思维错误,而学校是传授科学,教育真理的过程,所以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错误思维,因此就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这些错误的思维。由此可见,小学教学对于纠正学生思维错误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对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思维培养的几点建议

既然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思维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教育过程中确定合适的思维培养内容

确定合适的思维培养内容是小学教育过程中进行学生思维培养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基础性环节,只有确定了思维培养内容,整个思维培养过程才有开展的可能。确定合适的思维培养内容时需要注意:

首先,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有选择不同的思维培养内容,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处于完全的被动接受阶段,整个思维的模式基本还没有形成,对于这些学生来讲,最主要的就是选择简单的、基础性的思维培养内容,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引导他们形成思维意识,而对于高年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对于教师所传授的教育内容已经有了筛选性接受的意识,这样,在思维培养内容确定时,就必须考虑到什么样的思维培养内容他们感兴趣,乐于接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高效的思维培养过程。

其次,思维培养内容要有目的性,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思维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保证他们在以后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所以整个思维培养内容确定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的。

再次,思维培养内容要有创新性,这也是小学教育过程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要求。创新是所以事物发展的源动力,而小学生时国家的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就是对于国家未来的创新性建设做准备。缺乏创新是目前我国很多行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来讲,通过培养内容的创新性进而实现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培养内容确定过程中注意创新性内容的确定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2、在教育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思维培养方式

在确定了合适的思维培养过程以后,建立起科学的思维培养方式就变得非常重要。思维培养是一个过程,不是瞬间即可完成的,而实现这一过程的目标就需要科学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于培养内容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一个生动有趣的培养方式与古板木讷的培养方式相比,显然学生更愿意接受前者,只有学生接受了思维培养方式,才有可能对思维培养内容进行掌握。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确定思维培养方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习惯,争取思维培养方式与小学生的生活能够融合。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5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素养;融合教育

一、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极易被学校、师生及广大家长所忽视。学生将体育课作为放松心情和释放压力的途径,而许多教师、学校和家长则将其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并未意识到其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2]。近些年,随着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内涵在不断延伸,体育教育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革,但在取得进步的同时却也凸显了其存在的问题,即针对体育课程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作为培养专业型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同样存在注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现象。笔者在对本地区及周边几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进行观摩和调研后发现,其存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内容枯燥、体育器材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不能积极有效地完成提高身体素质的课时目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3]。此外,教育观念落后、方法落后、目标模糊、课程单一等一系列因素,也是导致体育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较差的原因。在体育教学中师生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体育教学的目的仅是为了增强体质,教师教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并督促学生进行运动,在德育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渗透通常较少,距离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差距甚远。且传统体育课程以教师讲解为主,过程乏味、手段陈旧、教法单一,无益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培养。课程单一则主要体现在教材落后、质量差、数量少,不符合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综合培养的要求,同时,教材不具备创新性,与普通高校相似,缺少针对性与适用性,与专业脱节,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融合教育

(一)深化融合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首先,学校、师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充分认识到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融合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针对教与学的观念、方式进行调整,摒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以技能讲解与实践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进行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探索研究、设计开发,引入具体工作、项目、任务等元素,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与当代职教理念充分地契合,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4]。其次,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灵活掌握,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满足学生多维度、各层面的素质发展需求,这符合社会发展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最后,要加强体育与职业相关联的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对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例如,培养学校自己的体育形象大使、体育之星;邀请热爱体育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毕业生举行座谈会、见面会,宣传体育对其职业成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企业,感受企业的体育文化氛围,举行校企体育交流比赛等互动活动[5];通过网络、自媒体、体育明星励志影片等宣扬体育教育对职业素养提高产生的正能量,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掌握多种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提高认知度,将体育运动自觉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仍然坚持运动和锻炼,使学生始终能够保持岗位所需要的良好身体素质,实现体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相辅相成和融合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授课方法单一、授课内容呈现形式缺乏吸引力,是影响学生发挥其主体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信息爆炸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中,高职体育教师也需要充分认识到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学习和调整教学方法,加强专业技能与教育知识学习与培训,改变自身教学观念与方法,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体质状况和运动水平及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充分了解其对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确定授课的方法和内容,并融入职业素养培养因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利用时间和距离控制和影响学生的体能分配,以及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对其进行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训练,培养其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精神。对于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难度,增加鼓励,使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均能有所提升,并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避免因学习难度过大或过于简单而影响学生主体意识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其体育教学与专业素养融合培养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依据学生专业的特殊性调整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引导、启发、情境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巧,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练习时间,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专业性质及专业素养的需要,教师可以在旅游管理、建筑设计等专业开设定向越野教学内容,教学中可设定一些像寻宝或解救人质之类的趣味型任务情景,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地图识别、指北针使用、线路选定、人员与体能的分配等定向越野知识完成所受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最后,教师可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依托,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积极组织各类团体赛事,如花样轮滑、定向越野、篮球、排球、足球、体育舞蹈比赛等,让学生组织、设计、宣传、筹划活动,依据兴趣爱好在活动中承担不同的职业角色,如营销、策划、组织、竞赛、宣传等,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提升其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教师可通过第二课堂,将设计、筹划、组织、宣传、营销、服务、管理、竞争、协作等职业环节要素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完善体育教学内容,适应职业需求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因其工学结合的特殊性,教师应将其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区别开来,在教学内容上积极探寻适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校本教材[6]。学校可依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对传统体育教材进行整编,使体育教材与学生所学专业具有一定的联系,从而达到辅助效果,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需求。例如,根据本校学生专业和其未来职业不同,教师可以在选编教材内容里增加职业病预防和其运动保健内容,不同的专业有其相对应的职业病预防保健措施,如动漫、财会等伏案型职业和护理、旅游等站立型职业,教师要对其进行区别授课,促进学生职业健康意识的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同时,教师要设置选课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使其能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和专业需求选择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因为其针对性强、实用性广,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了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融合教育。除田径类、球类等基础运动方式和教学内容外,教师还可安排形体训练类、户外运动类、局部力量锻炼类等体育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充分满足学生专业需求,提高体育课堂的适用性,促进学生更好地调节身心状态,使学生的各项素质更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便于转换角色,适应工作需要[7]。例如,文秘、管理、财会、空乘、旅游等专业学生可选择形体训练等培养良好形象和气质的体育教学内容;汽车、机电、化工、数控、农学等专业学生则可选择一些力量性、协调性、耐久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融入人际沟通、团结合作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培养元素,使其更契合职业需求,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

(四)强化细节教育,培育职业素养

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不仅表现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更体现在个人素养方面。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更应注意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育,从各种细节处入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这有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同事、领导的认可。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地对器材进行管理和规划,在课堂开始前准备好相应器材,并在课堂结束后将器材一一整理归还,保持器材室整洁;在上课时保持良好的纪律,不能嬉戏打闹,认真完成课时任务;要求学生着装整齐,不乱丢垃圾,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其未来的工作岗位,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开展一定的体育教学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在班级进行体育技能展示,使学生在众人的瞩目下保持从容冷静,提高心理素质,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在紧张状态下的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避免一紧张就大脑空白的情况,同时,适当地增加一些挫折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良好地应对工作岗位中的各类紧急问题,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优化教学评价,提升职业素养

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需要,高职体育教学应采取综合评定方式,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动态评分,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的,细化评价规则。学校可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并将学生参与赛事及赛事成绩纳入综合评定细则,使学生既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力,其团队合作能力及集体荣誉感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职业素养,还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动作技术、单项运动成绩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优化了体育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6

关键词:尚法理念 职业道德 结合培育

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实用人才,而高素质包含众多内容,其中基础素质是其中基本的构成素质,而基础素质中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应属于底线型的基础素质。高职教育阶段,教育者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授辅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与人沟通的技能,适应环境的技能等,而维持一个实用人才生存的基本素养中理应包括维持其正常生存的尚法理念和保持其事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职业道德。

尚法理念是指人们基于对法律的理想、精神深刻理解而形成的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并心悦诚服地认同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态度。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一、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高职教育共有三年时间,而在校教育一般不超过两年半时间,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教育者不可能包办所有教育的职能,必须有选择地布局学习内容、分配学习时间。因此,把培育学生法意识的尚法理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为一门课程,有利于压缩课程数量,节约教育时间,而且这两项内容都属于基础和长期形成的内容,仅仅依靠课堂教授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还要和大量专业课实践、课外实践等结合,在活动中体验、领会,才能真正取得良好培育效果。

2.可行性

一是两种教育内容具有结合的先天基础,均带有底线教育、基础教育的特点;二是实践中,过去和目前多数院校开展的“两课”课程的基础模式既包括了法律内容,也包括了德育内容,虽有一定不足,但也有一些成功运用的实证,只要略加调整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三是两种教育内容都要围绕高职教育的培育目标展开,尚法理念作为公民基础素质在高职教育中体现职业法理念特点,与学生职业道德虽同为职业行为基础素质,但尚法理念为最底线素质,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行为持续性底线素质,分属两个层级,共同构成高职实用人才的就业、发展的基础素质体系,违法则往往意味着职业行为立即中断或终结,职业道德缺失则意味着职业行为难以持续或发展高度、空间受限。

二、科学开展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的培育方式

1.合理界定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边界

目前很多院校的法律基础课、品德课等,但就一门课程而言似乎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不强,与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发展目标缺乏直接的联系,往往是搬到本科院校、成人院校,甚至公众教育中都能通用。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基础素质,简单说起码应包括把学生培养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具有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规范的专业人士,只要符合这两个基本标准,高职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就达到了教育目标。而目前多数院校的法律、品德教育实际仅将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定位在培养一个有一定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的人,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一个高度差,这直接导致这两种内容教育的目标泛化,模糊了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边界。因此,应首先明确界定高职教育阶段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合理边界,要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使基础素质培养成为专业素质培养的合理助力部分,共同构成高职教育培养实用专业人才的整体。法律教育应着重进行尚法理念培育,努力使学生形成崇尚法律、自觉守法、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和行为模式,同时侧重传授与职业行为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技能;道德教育则应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明晰的界限,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本内容,结合职业习惯、职场环境的适应、职业纪律、职业交往的技能等内容。

2.明确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1)结合培育的主要方向

一是采用目前比较普遍的“两课”模式,在课程内容方面加以改进,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将职业行为必须的法律内容与职业道德内容与职业行为加以有机融合;二是在毕业前的就业教育阶段将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内容列为必要内容,强化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培育;三是开设专门的职业技能、就业技巧方面的课程,将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内容作为课程内容进行结合培育;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或开展各种相关主题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培育。

(2)培育的主要内容

要突出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课程内容应涵盖尚法理念的主要内容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有所侧重和选择,重点是要通过学习培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尊法意识、守法习惯和职业法律底线意识,对职业法律边界有敏锐的警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精神。

(3)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有效形式

①改进课堂教学

首先要改进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增强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要改变单纯的理论为主的模式,要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注重实践价值。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入大量实践案例。其次,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要把以讲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领会、体验、操作为主的模式,要根据学生的组成结构、兴趣爱好、职业取向等进行科学分析,并设计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②丰富课内外实践

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要求,采取主题实践活动、对抗性竞赛、生存体验、职业体验、社会调查、职业环境、职场人物模拟等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实践活动。

③加强就业教育

要将就业教育作为专门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要在充分分析当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建立合理就业预期,要通过聘请有经验的职场人士和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和就业的质量,在这项教育过程中要包含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内容,但可以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④规范实习期间的结合培育

很多学校的学生实习流于形式,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效果难以评估。要提高教育质量,实习是很重要的内容,因此首先要重视实习的作用,要规范实习行为。

(4)科学建立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体系

一是形成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方案;二是组成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组织;三是明确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内容;四是根据评价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并评价结果合理运用到教育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邓立强.法律基础与公民道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树青.《法律基础》教师教学参考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7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23―01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与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不断重视,学前教师的入职培养也得到了广大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视,但具体如何进行入职培养,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对每个幼儿教育机构都有一定的挑战性,如何将新教师的入职培养做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最优化结合,是教师入职培养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幼儿园教师入职培养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教师入职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大量的引入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从事幼儿园工作,这部分教师的加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整体师资力量的提高,但作为高学历水平人才重理论轻技能的高校培养模式导致这部分教师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幼儿园重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及重全面发展的用人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入职培养使得这部分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幼儿园入职教师培养目的

1. 以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为基础。在学前教育的专业发展中,首要的是教育理念及教育理论的素养。其次,还需要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再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具备美术、音乐、舞蹈等多项技能技巧。最后,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还需要具备全方位的知识及能力素养。

2. 以入职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及发展特点为基础。学前教育专业入职教师根据毕业专业及个人发展特点不同,具有不同的风格及特点。所以在进行入职教师培养时,要对入职教师的基本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并同时考量幼儿园专业发展需要与教师个人发展需要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推动与内部激励结合的良性发展机制。

三、参与式的学前教师入职培养模式

1. 培训计划制定的参与性。即由入职教师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个人培养计划,园方结合教师的个人培养计划根据园方需求,制定出既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又符合园方教育人才需求的培养计划。

2. 培训活动组织的参与性。对一所幼儿园而言,并不具备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组织这种专门性的培训,所以,在培训中,园方仅仅作为培训方案的提出者,而组织者则由园方、培训活动参者两方面组成。园方在提出培养方案后,由园方和培训参与者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及负责任务,从而使得培训参与者同时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到活动的组织中,进而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 培训活动的参与性。在培训活动中,有在专业理论方面的培训,也有在专业技能技巧方面的培训。每个参与培训的教师不仅仅是培训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培训活动的支持者,培训教师根据自身特长与专业发展特点,在进行自我培训的同时,对其他有需求的教师进行第三方培训。

四、教师入职培养课程的建构

1. 课程建构的依据以幼儿一日生活发展规律为主。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而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即教育,所以在幼儿园教师入职培养的课程设计依据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制定,如晨间活动的组织;间操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集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区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

2. 在课程的体验形式上以教育实践为主。在入职培养课程中,课程的体验形式摒弃以往的作业、论文等形式,而是以幼儿园教育实践为主,即在课程中介绍到的内容,入职教师均可以通过在教学班的教育实习、见习活动得到内化与实施。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8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生思维;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相对不成熟,很多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都没有形成,因此是进行科学引导的关键时期。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方向的培养,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教育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了,但是在几十年的小学教育发展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一直存在着问题,以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天的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缺乏必要的重视

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更多的小学把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目标,虽然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明显的减轻。可以说,对于我国的小学教学来讲,“考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检查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评估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就另一方面来讲,它完全禁锢了我国的教学模式,这对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思维培养的影响最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并没有形成成熟,但由于学校过于重视成绩和分数,忽视思维培养,这样学生很有可能变成高分低能。所以说,过于重视考试,使得学校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缺乏必要的重视是目前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之一。

2、思维培养没有针对性

在有些小学中,已经注意到了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且为此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思维培养没有针对性。小学教育过程中涉及到一至六年级(个别地区一至五年级),年龄从六周岁到十二周岁左右的学生,可以说跨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不同,他们的各方面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他们对于事务的理解能力等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学校在思维培养过程中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方式基本都是一样的,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措施,也就是说,整个思维培养过程没有针对性。这样的思维培养方式可能对于部分学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都是没有作用的。因此,思维培养没有针对性也是目前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培养的问题上存在的一个障碍。

二、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直接对象就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特殊的年龄以及成长情况确定了小学教育对于他们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他们思维形成的重要性:

1、小学教育指引学生思维形成

虽然家庭教学对于个人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在逐渐减少,这样,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指引作用就在不断增大。在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眼中,教师是非常神圣的,因此对于教师的讲授内容,他们更愿意接受,因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只要教师方法恰当,那么他们对于学生所传授的内容,学生一般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所以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指引就会很容易的实现。

2、小学教育纠正学生思维错误

由于小学生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生活中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但是家长与学生处在同样的生活环境内,所以很难发现学生的这些思维错误,而学校是传授科学,教育真理的过程,所以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错误思维,因此就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这些错误的思维。由此可见,小学教学对于纠正学生思维错误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对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思维培养的几点建议

既然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思维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教育过程中确定合适的思维培养内容

确定合适的思维培养内容是小学教育过程中进行学生思维培养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基础性环节,只有确定了思维培养内容,整个思维培养过程才有开展的可能。确定合适的思维培养内容时需要注意:

首先,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有选择不同的思维培养内容,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处于完全的被动接受阶段,整个思维的模式基本还没有形成,对于这些学生来讲,最主要的就是选择简单的、基础性的思维培养内容,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引导他们形成思维意识,而对于高年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对于教师所传授的教育内容已经有了筛选性接受的意识,这样,在思维培养内容确定时,就必须考虑到什么样的思维培养内容他们感兴趣,乐于接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高效的思维培养过程。

其次,思维培养内容要有目的性,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思维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保证他们在以后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所以整个思维培养内容确定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的。

再次,思维培养内容要有创新性,这也是小学教育过程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要求。创新是所以事物发展的源动力,而小学生时国家的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就是对于国家未来的创新性建设做准备。缺乏创新是目前我国很多行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来讲,通过培养内容的创新性进而实现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培养内容确定过程中注意创新性内容的确定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2、在教育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思维培养方式

在确定了合适的思维培养过程以后,建立起科学的思维培养方式就变得非常重要。思维培养是一个过程,不是瞬间即可完成的,而实现这一过程的目标就需要科学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于培养内容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一个生动有趣的培养方式与古板木讷的培养方式相比,显然学生更愿意接受前者,只有学生接受了思维培养方式,才有可能对思维培养内容进行掌握。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确定思维培养方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习惯,争取思维培养方式与小学生的生活能够融合。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思维形成与小学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通过小学教育实现学生思维的培养对于我国整个教育建设、人才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