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8篇

时间:2023-07-23 08:21:46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篇1

一、 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

数学本身充满了趣味,问题的阐明、结论的推演、抉择的形成和发展适当的工具,当中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及创造力与想象力于一身,解题后获得的成功感、满足感令人自信陡增。

1.通过多种途径,挖掘教材中的“趣”

平时注意挖掘,就可发现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好的提问是有效组织好课堂提问的前提,并且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提问设计得好,不仅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还能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提问要有目的,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具有针对性、启发性。

2.把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苏步青说:“要学好数学,方法不外是打好基础、多做习题、多加思索和分析。同时,学习数学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数学在生活、生产等方方面面应用广泛,实际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也离不开实际生活。

二、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凡事都要讲究方法,往往方法选对了就能事半功倍。进行教学活动亦然,教法对于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多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而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师的作用是要让学生充分发展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多些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者,感受到获取新知识的成功感,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辅助手段

建构知识的意义是了解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建构的实质是鼓励发散思维,让学生自主建构。但这种自主建构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充分的资源让学生去建构。这些资源除了文字教材外,还需要各种现代教育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工具等。在信息传播工具日益先进的今天,学生对新事物很敏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方法和设备,为学生创设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客观条件。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习有兴趣

少年儿童在听课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色彩,表现在喜欢哪科老师就对哪科比较有兴趣、不喜欢哪个老师就不想听那个老师的课。这种主观情绪也影响了学科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到:

1.教师本身要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愿教乐教是学生愿学乐学的“催化剂”。一名教师不管是否乐于从教,在其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流露出自己意愿的情绪。要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本身必须热爱教育事业。

2.对学生不要过多责备,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

韩愈说过,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只不过是比学生年纪大一点,早一点明白道理罢了。面对学生做错事,教师应采取宽容、豁达的态度,以大朋友的身份帮助他们改正,尽力为学生创设出民主、安全和自由的学习环境,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成绩,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3.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探索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探究新的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现提出与同仁共勉。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照本宣科地直接导入新课,殊不知,这样生硬的导入只会使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实,新课的导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助力。如在教学“几和第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饼。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结果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吃到第四个才觉得饱了。这时,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唉,早知道吃第四个能饱,先吃第四个该多好啊。”故事到此教师可提问:“大家说那个人说得对不对呢?”有些学生能很快想到答案,但有些学生却不大明白为什么。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学完了本节课的知识就会明白了。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被牢牢吸引,学习起来十分认真。

二、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实践表明,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过程

中,学生很容易将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产生混淆。这时,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进而主动学习[1]。

创设游戏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训练时,教师可组织120秒的抢答游戏让学生抢答,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答对的题目数量最多即为获胜,同时该生获得一面小红旗。结果表明,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榜样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在古今中外的数学史上,有很多数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而废寝忘食。如陈景润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而带病推理、演算,草稿纸成吨的故事;阿基米德为验证皇冠是否由纯金铸成,在浴缸中浸泡而忘了洗的故事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插入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一定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那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鼓励他们介绍自己学习知识的经验与方法,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更加乐于学习、敢于学习[2]。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广大教师在教学时能够适当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化难为易,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在课下陪父母去超市观察商品标价。又如,学习完“统计表”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各班级为“希望工程”所捐图书的数量、类别等信息,制作统计表。结果表明,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五、体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模仿与探索,其一切行为往往希望得到师长和同龄人的肯定。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地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各种展示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这一点,如对于有绘画才能的学生,时常让他(她)画一些课堂上要用的图画;而有动手制作才能的学生,通常让他(她)制作一些教学用具,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层次,时常根据某位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要求,因材施教。结果表明,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建立了自信,学起来劲头十足。

六、加强数学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适当组织与开展一些相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更好地提升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然后要求学生试着将每个图形对折,并保证对折后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讲“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充分利用了剪和拼的方式,将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使复杂的新知识变成了简单的旧知识,最终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几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见,在枯燥的数学知识面前,只有加入一定的数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一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适当地调整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争取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参考文献:

[1]邵开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19).

[2]欧应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菏泽学院学报,2014,(S1).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兴趣;保持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会态度积极、行为主动地去学习,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是没有兴趣,就会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就不好。那么,小数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尊重学生的特点,遵循适当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尊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结构达到协调和一致,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所在。首先,必须遵循适应性原则。所谓适用性原则是指,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能力发展特点规律相适应,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如今,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出现了一种错误的趋向,教师总认为课本中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单纯学习课本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因此,把奥数水平的题作为日常练习之用,使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自身实际相脱离。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基本知识学得不扎实、不牢固,在练习中得不到巩固,而做难度大的习题又使得他们感觉力不从心,产生挫折感,甚至丧失自信心。久而久之,不但培养不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反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数学。其次,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既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又要使学生有所发展,不然只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这一原则,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难度适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日积月累就会取得长足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施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教师帮助培养和保持。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师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1.生动引入,激发兴趣。成功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向学生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在我们的周围呀,它的兄弟姐妹有很多,猜猜看,它是谁呢?”我的话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纷纷环视四周,好奇地猜测起来。在学生极度渴望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时,我拿出了一个用若干长方体和正方体拼成的“变形金刚”。这一举动引爆了整个课堂。在我的解释和引导下,学生们带着探究的浓厚欲望,深入到学习情境中,去认识、学习这位新“朋友”。2.创设情境,强化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教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运用教材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教学,而不“为教材是瞻”,敢于“跳”出教材的条条框框,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期集中的特点,创设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动手实际、开展小组比赛、观看动画演示等等,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地投身到数学学习过程中。3.加强训练,发展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强训练,学习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例如,在进行“圆柱的侧面积”教学时,我找来了几个大小不同的易拉罐,并在罐体粘贴了五颜六色的包装纸,然后要求学生把包装纸剪开,观察能够得到什么形状。学生或沿着竖线剪开,或按着斜线剪开,分别得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后我引导学生分别研究得到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长、宽,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圆柱的侧面积的求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不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圆柱侧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4.实践引导,保持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具体的,是可感知的。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在学生对“对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让学生的思想脱离开课本,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一切,找出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从学生的铅笔盒、圆规,到教室的黑板、课桌,再到街上的楼房设计、天上飞的飞机,甚至人的身体等都存在着对称性质,都可以称之为对称图形。学生通过对各种实际事物的比较,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认识得更加深刻。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得到了发展。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篇4

【关键词】语文;兴趣;教材;教法;体验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主动发展的心理基础。因为,有了兴趣,才有更多的自觉。自觉求学,才能得到主动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从如下方面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进行培养。

一、充分发掘教材的趣味。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其本身就趣味性很强,很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发掘和利用它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揭示课题前,我形象地描述课文中引用到的古罗马故事:“狄杜处决俘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了解死海的海水浮力这一特征。在揭示课题后,我利用题目的对立统一特点,设置悬念:既然不会游泳的人掉进这海里,也不会被淹死,那它为什么又叫“死海”呢?让学生自读课文,进行讨论,积极主动地认识死海的海水无鱼无虾无草这一特征。再利用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明确死海的真正成因。最后利用文章的结句与题目呼应的特点,理解题目中的“死”、“不死”与结句“死海真的要成死海了”中的第二个“死”字的含意。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时,我利用题目与内容的密切联系,先叫学生将题目这一介词结构拆做两个介词结构来表述。接着问,课文中哪几段内容是写“在烈日下”,哪几段是写“在暴雨下”。课堂上,学生对这类问题也很感兴趣,思维十分活跃。阅读课文时就很认真,思考问题也积极,发言也踊跃。只花了几分钟时间,就弄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和作者如何围绕题目谋篇布局、突出主题等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学习知识,学而不厌,兴趣浓厚。

二、适当变换教学的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要因材施教,教得灵活而得法,充满乐趣。《最后一次讲演》和《中国石拱桥》这两篇课文,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时,我采用的是“听——思——议——赛”的教法。先让学生听朗读录音磁带,要求学生边听边打记要点,体会爱憎情感。接着有表情的朗读课文。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竞赛的准备。在分组讨论后,由教师从各组中请一位学习成绩同等的同学到黑板前,进行汇报板演比赛。师生对板演答卷从卷容、速度、准确度等方面进行评议,并排列出名次。在明确写讲演词的要求后,开展写讲演稿、讲演比赛等活动。课堂上,学生乐于参加这样的听、思、议、赛活动,个个动脑、动口、动手、气氛十分热烈。使这篇格调悲愤豪壮的讲演词,学起来也不乏趣味性。而在指导阅读《中国石拱桥》时,则采用“听朗读——记要点——说层次”的教法。重点训练仔细听,记要点的能力。凡此种种,不断变换教法,让学生感到教法新颖有趣,学习就更会积极主动。

三、教会体验成功的乐趣。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篇5

一、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大力气,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第一章时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演示实验,在教授完本章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形式自由的讨论会,针对学好物理等各种问题开展讨论,以诱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教授“测量误差”时,化难为易,只讲目前学生普遍使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来记录测量值的方法,至于最小刻度是其他单位的留作思考题,不作普遍要求,这样学生不会觉得学习困难了。物理起始阶段教学,侧重在消除畏惧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以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教师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

二、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授课艺术

物理学蕴藏着无数历史故事、自然现象和无限发展的前景,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了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

1、注重课堂的引入环节

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新课引得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引入新课时,采用整体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授课开始,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热烈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一些教学表演活动。

教师可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以师生共同演练或教师导、学生演的形式组织教学。如讲授“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让两名学生或站立不动,或速度相同、或速度不同行走,由此引导学生对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参照物进行讨论。这样,通过简单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应的情境下,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在此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让学生参与实验及电化教学的操作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教材针对初中生喜欢看实验、做实验的特点,安排了大量实验,要求尽可能利用教学设备优化课堂结构,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实际操作,使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我,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重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观察与思考、实验、读读想想、议议等栏目。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在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学法指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阅读习惯

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答辩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的学生,使学生阅读有收获,从而产生兴趣,养成习惯。

2、培养讨论习惯

教师通过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物理情境,促使他们积极地探讨物理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习惯。例如讲“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会发现“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然后观察,通过牛顿管演示不同物体的下落运动。然后继续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认识自由落体运动,并且认识落体运动。由此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3、培养观察习惯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有兴趣,但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以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练的环境中去观察。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

根据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默写评比,或以出黑板报形式将几个学生的小结张贴到墙上,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讲,从章节小节慢慢发展到课时小结。由于强调自己归纳、小结和集体评价,学生强记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遗忘少。教学实践证明,正确的学法指导,能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物理学科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教材的提示与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举办物理知识猜谜会、小制作比赛、自编物理实验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领略成功的欣喜。

五、情感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篇6

关键词:中学生 物理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09-01

一、前 言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习这东西感兴趣。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物理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观念以及方法等各方面问题的认识倾向。它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是学生在认知活动方面个性倾向的具体表现,是物理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很大帮助。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物理学习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对这门课程主动学习。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是何等重要。

二、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1.自我发掘 激发兴趣

物理学有自身的趣味性,物理学本身的兴趣源就在于它和我们周围发生的一些事以及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联系很密切。若把这些兴趣源与物理知识传授相结合,把蕴藏在知识之中的浓厚的兴趣源给它发掘出来,从而可以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摩擦力时,可首先提出,车为什么能跑?若所有公路全是光滑的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材一提出,学生立刻就想象地讨论起来。又如在电磁感应时,讲授前,用一导线把一灯炮接成回路,然后提出,这个灯会亮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电子表源不会亮后,教师若演示灯亮了,这又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迫切地想知道其原因,于是开始授课,效果当然就很好。

2.横向联合 激发兴趣

如果把物理学本身的兴趣源叫做纵向源,那么,相对纵向源来说还有一些横向兴趣源,也就是物理学还具有跨学科联系的特征,它和数学、化学、语文、哲学、历史、音乐、诗歌、地理乃至体育都有联系。这给物理兴趣教学又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兴趣源,如果在教学中能利用好这个“横向联合”,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经济效应”。例如在讲相对运动时,给学生唱一首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学生在兴趣中解释了“游”和“走”的参照物。这是“音乐和物理”的联合,如在布朗运动时提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与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有矛盾吗?这是“哲学和物理”联合的问题。当然还有许多横向联合的例子,实践告诉我通过“横向联合,多种经营”的方式,使用使学生感到物理不是枯燥无味,而是津津有味。

3.深入浅出 激发兴趣

所谓“深入浅出”就是把难以理解的概念,有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易理解,牢记忆,快解题。例如物理课本中的左右手定则,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水平上可以说这个定则是淋漓致尽地把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安培力(洛仑兹力)方向间复杂关系通俗地表达出来,非常好记,受益几代人。例如在讲横波波形图上对应质点的振动方向时,经进分析后提出一个判定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之间关系办法:波上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在质点处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划一条线段a,再划另外一条线段b垂直于线段a, 两条线段之间直角没有波穿过,则质点的振动方向为线段b方向,如图所示:

这样在机械波上的质点的振动方向通俗易懂的表现出来了,非常记住,在做这方面的相关题时,更是方便又快捷。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深奥,也不难学,做题也简单,从而消除了心理上的障碍,自然地对物理的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

4.把握心理 激发兴趣

中学生都具有探求知识的好奇心理,可以创设一些与此同时学生常规认识相反的情境,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去激发兴趣。例如可以在黑板上写上这样的算式: 0.5L+0.5L=1L吗?学生立刻对此深感疑惑不解,产生好奇心,急待着教师去解释。就在这时,完成0.5L水与0.5L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在看到混合液的体积小于原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后,学生的兴趣已经委浓厚了,再让学生追其原因,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另外还有些学生,把一些已有解的难题拿来问教师,其心理是想考一考教师,实际上是想和教师比高低,让教师看得起他。这样老师可以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出答案,使学生感到在老师面前难题也可以做出来,这样也是激发兴趣之源。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激发出学习物理兴趣,这样,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三、 总 结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寻找兴趣源,而兴趣源又得靠每个教育工作者去发现、去挖掘、去创立,并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大脑系统充分得以开放,使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得到培养,学习得到进步。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通过对这篇论文的描写和总结,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的重要性,更清楚懂得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参考文献

[1] 彭忠学.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J].资阳报,2005-10

[2]《心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魏龙渝,2007-05.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篇7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从全方位多角度来领悟音乐的神韵与真谛,主动自觉地表现自己的兴趣,促进高效率教学。

【关键词】音乐兴趣方法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的。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认为以下一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1.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有利于兴趣的培养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这种氛围包括课内与课外。课内,指课堂教学氛围。课堂内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课外,泛指校园氛围。如,利用课余、课间、广播等途径,播放优秀的中外儿童歌曲、世界名曲。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定期讲座、音乐欣赏等活动;在橱窗、教室张贴音乐图片;定期开展歌咏比赛、集体文艺比赛、学校艺术节等活动开创设学校音乐氛围。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和潜移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2.游戏的运用有利于兴趣的激发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身理特点,设置富有生活节奏,生活情趣的游戏,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他们爱玩,好动,如果在音乐学习中加入一些游戏、竞赛活动,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愉快的、有目的学习,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音乐节奏训练中,可采用 “ 动物园 ” 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学习兴趣。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然后,请学生根据节奏的形态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并加以动作表演。表演要求节奏正确、动作富有创意。 在游戏中,学生很希望能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前表现的好一点、表扬多一点。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学生,如果大家关注了他,尊重他,他会学得很认真,很投入。如:在上京剧这一教学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回家寻找关于京剧的音像资料、人物脸谱等知识和材料,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并根据学习内容,请学生相互协作进行表演。学生兴趣十足,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好极了。这样的活动即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当然,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要巧妙设计并组织好。

3.变抽象为直观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篇8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环境;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294-0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其学习英语的动力,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本文主要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进行探讨。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兴趣

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十分重要。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环境可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丰富、真实、自然的语言运用条件和良好的英语习得环境,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语言环境,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有利条件,这可采取以下措施: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让学生有听和模仿的机会,如果学生不理解,可通过手势、画画、表情等方式帮助理解,必要时用汉语翻译;在教室内外墙壁上,结合教学内容张贴一些英语图片;购买一些英语图书、音像资料等,让学生阅读或观看等。

教师也应指导家长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如督促孩子将学过的单词做成卡片张贴在相应的物品上;督促孩子听与课文配套的磁带或观看光盘;让孩子观看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少儿英语节目等。作为家长,应予以配合,加强孩子的英语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心理行为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事实,教学心理环境是在教学活动中所能感受到的环境,如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班级风气、教师期望等,具有无形的环境力量和精神力量,是隐性课程,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看法与体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使小学英语教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一定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注意自身的情绪状态,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心理氛围 教师也应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在教学过程或课外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尽可能减少学生的焦虑,如有的学生发音不准确或说错时,应坚持宽容原则,否则,会伤害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不要责备,应鼓励,慢慢纠正,当学生表现好或有进步肘,及时给于肯定和表扬,满足学生受尊重的需要,学生自信心增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英语的动力。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中,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激发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乐于学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做什么,兴趣都是很重要的。要学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对英语产生兴趣。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教师要营造和创设学习英语的环境及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实践、大胆交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快乐学习。

三、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兴趣

兴趣是孩子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感兴趣,就会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利用直观教具、动作、表情等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在课堂上,一方面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自信心就增长了,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让他们树立信心,对英语的学习充满希望。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和朋友、老师进行会话,要让学生树立敢于开口说的信心,敢说,敢练,然后再逐步实现由部分使用英语到全部使用英语的过渡。这样,逐步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巩固兴趣

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强,应以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针对小学生喜说爱动、争强好胜、善模仿等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巩固活动。如:唱英语歌曲、小笑话、童谣、小诗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小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很多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有助于激发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这一点,可设计游戏情境,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境,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作,使学生乐而好学。小学生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歌配上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一边说一边自己做动作,乐在其中。在学动物这些单词时,我用歌谣来教学,小兔rabbit跑得快,国宝panda最可爱;小猫cat喵喵叫,小狗dog把家照;小鸭duck左右摇,小猴monkey爱蹦跳。歌谣轻快且节奏感强,学生对单 词的记忆就不会产生厌倦。

总而言之,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玩玩笑笑中展开英语教学,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