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2-07 10:54:05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1

为了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医学科的沟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将美国病理学会实验室认可体系(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laboratoryaccreditationprogram,CAP-LAP)员工培训程序、培训内容、评估时间、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培训档案管理及培训过程监控指标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及其在科室通过CAP认可过程中建立的员工培训与评估模式的成功实践经验运用到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中,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及带教老师岗位职责的界定、《轮转培训手册》的编写、入科培训、入组培训、出科考试、反馈及改进机制和培训档案管理等具体环节,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基于CAP-LAP员工培训质量标准建立的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所有完成轮转培训临床住院医师的高度认可,荣获2008-20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名。

【关键词】

CAP-LAP;培训;质量标准;临床医师;检验医学科

实验室员工培训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模糊的质量标准容易造成培训程序缺乏系统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评估时机缺乏严密性、评估内容缺乏依据、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培训档案管理缺乏条理性及培训过程缺乏监控指标等一系列问题。美国病理学会实验室认可体系(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laboratoryaccreditationprogram,CAP-LAP)的质量标准则对实验室的员工培训程序、培训内容、评估时机、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培训档案管理及培训质量监控指标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描述[1]。2003年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遵循CAP-LAP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一种“谁负责谁编写,谁编写谁培训,谁培训谁评估,培训评估有记录,所有记录要归档,培训质量要监控”的员工培训与评估模式[2]。这套模式历经CAP三个检查团的严格检查均获得较高评价。临床医师到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可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掌握与检验医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临床医师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另一个是了解检验医学科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增加临床与检验的信任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检验医学科是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的科室之一,而我国尚未制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轮转培训的相关制度。基于上述原因,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吕元主任多次向医院呼吁进行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探索。2008年起,在医院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下,检验医学科开创性地将CAP-LAP员工培训的质量标准和科室通过CAP认可过程中建立员工培训与评估模式的成功实践经验运用到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的实践中。

1CAP-LAP员工培训质量标准

1.1培训程序必须先培训后评估;评估不合格必须进行再培训和再评估。

1.2培训内容实验室必须针对每位员工完成其岗位职责的能力进行培训。《员工岗位能力培训手册》必须详细而准确地描述每个岗位不同的培训要求,必须包括检测结果的判断和解释等技能。《员工岗位能力培训记录表》必须包括培训人及被培训人签名、培训项目和有效期。

1.3评估时间①新定岗人员(半年一次);②定岗一年以上在职人员(每年至少一次);③启用新的操作项目、新方法及新仪器时;④工作轮调前一个月内。

1.4评估内容必须针对已培训内容进行评估。

1.5评估方法①直接观察常规操作,包括标本准备、标本处理和测试等环节;②监测化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③审核检测中间结果或工作表、室内质控记录、室间质控结果与分析和定期检修记录;④直接观察仪器保养和功能检查的操作;⑤通过已知结果的标本和CAP室间质量评估及室内盲样标本检测来评估操作能力;⑥评估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员工岗位能力评估记录表》必须使审核人员能够明确什么技能已被评估和如何评估。

1.6培训档案管理《员工岗位能力培训记录表》存入组室培训档案。《员工岗位能力培训汇总表》和《员工岗位能力评估记录表》存入《员工档案》。

1.7培训质量监控指标实验室质量改进计划必须包括合适的质量监控指标以保证质量的持续性改进。可选择培训与评估等记录为培训过程的监控指标。可选择CAP员工室间质量评估标本检测结果反馈表为培训结果的监控指标。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

目前,我国尚未制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轮转培训的相关制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借鉴CAP-LAP质量标准和科室通过CAP认可的成功实践经验建立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并根据培训过程的反馈意见持续完善。

2.1入科前准备

2.1.1建立培训团队1)教学管理人员由检验医学科主任及教学主管和教育处继续教育办公室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负责:①确定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住院医师数量、批次和时间(与放射医学科相同);②制订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住院医师的轮转进度;③督促带教老师编写《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经科主任审核后由教学主管汇编成册;④监控并记录各培训与评估的环节;⑤实施反馈及改进机制;⑥管理培训档案;⑦严格执行检验医学科和教育处双重管理的考勤制度。2)带教老师由检验医学科主任、主管、组长和检验医师组成,具体负责:①针对临床住院医师岗位需求制订培训内容;②培训并评估相关的培训环节;③根据临床住院医师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培训质量。

2.1.2编写《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制订培训内容的依据是临床住院医师岗位职责中与检验医学科相关的部分,主要包括:①网上查阅《标本采集和运输手册》;②指导患者、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标本采集和运输工作;③网上选择和组合检验项目;④正确解读检验数据;⑤合理使用检验报告;⑥掌握与检验医学科交流的方式。手册由轮转进度表、入科培训、入组培训、自评表与评估表等四部分组成。每批更新一次。

2.2入科培训由科主任和各职组室的主管主讲。科室领导介绍科室的概况、通过CAP的过程和规章制度并参观科室。医疗副主任讲解检验科的全程(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与临床的关系。医疗主管(检验医师)讲解临床医生在检验科的学习要点。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主管讲解检验流程与LIS管理。文本主管讲解文本管理制度。安全主管讲解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教学主管讲解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培训模式及注意事项。《入科培训记录表》由教学主管负责记录,每位授课老师和轮转住院医师签名后交科主任审核。

2.3入组培训由各临床组室的组长和检验医师主讲。

2.3.1标本接收室及抽血组1)理论讲解,包括CAP-LAP对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与临床关系的要求,探讨临床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标本运输工作人员和检验科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2)现场介绍,包括门诊抽血组工作流程,标本接收和拒收工作流程,标本接收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3)示范,包括整个抽血操作、标本接收和拒收流程。4)专题讨论:如何做好分析前质量保证的工作。

2.3.2生化组1)现场介绍,包括生化组工作流程,生化组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及正常范围,项目标本采集要求(包括注意标本送检时间、标本拒收范围),急诊项目要求和危重患者项目急诊检验及危急值报告项目,生化项目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生化检验项目的合理使用。2)轮转各组,包括LIS系统标本前处理小组、出凝血小组、自动生化分析小组、电泳和杂项小组。3)专题讨论:如何做好生化检测的临床沟通工作。

2.3.3免疫组1)现场介绍,包括免疫组工作流程,免疫室检测项目及相关临床意义,免疫检测项目及分析和应用免疫检测结果,免疫室检测项目的分类及开单要求(包括开单路径),免疫检测项目的特殊要求(包括患者准备、标本的采集、送检时间等),主要是激素、甲状腺、药物浓度等,免疫检测可能存在的干扰(包括患者自身问题和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免疫检测过程中的全程质量控制。2)专题讨论:如何做好免疫检测的临床沟通工作。

2.3.4PCR室1)现场介绍,包括PCR室工作流程(以HBV为例),HBV病毒载量与肝炎的预后、转归以及肝癌患病率之间的关系,介绍HBV检测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点、局限性,乙肝病毒YMDD基因突变以及检测的意义,我国标准化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建立的意义和基本设置。2)专题讨论:PCR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

2.3.5门诊、急诊组入组培训1)现场介绍,包括门诊、急诊组工作流程,常规检测项目所使用的仪器、方法、操作、质量控制、检验目的和报告方法,门诊、急诊生化检验项目的正常值、临床意义、危急值、标本采集与运送的特殊要求和干扰因素等。2)专题讨论:门诊、急诊组等窗口单位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方法。

2.3.6微生物组1)现场介绍,包括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流程,怎样开出正确且有意义的培养单,各种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储存的具体要求,各种临床上常见细菌的革兰染色形状,痰标本培养合格痰的判断标准,血培养流程,抗酸涂片及分枝杆菌培养标本采集、送检的要求,读懂微生物报告表达内容、药敏结果。2)依次轮转标本接种、痰标本鉴定、其他标本鉴定和药敏试验等岗位。3)专题讨论:微生物检测项目的临床沟通和科研价值。每组轮转培训结束时每位住院医师填写轮转体会,组长填写组室评语,由教学主管汇总后交科主任审核。

2.4出科考试带教老师依据实用性的原则针对培训内容出题并依据得分标准阅卷,阅卷后签名。评估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教学主管负责监考和试卷分析。教学主任审核评估结果。

2.5反馈及改进机制将培训内容和培训进度列为培训质量持续改进的监控指标,每批学员在出科考试时针对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内容和进度也进行适时的不署名反馈调查。科主任定期主持召开检验医学科教学会议。教学主管汇总并汇报反馈意见。教学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根据反馈意见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完善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培训模式。

2.6培训档案管理《入科培训记录表》、组室评语和出科考试试卷由检验医学科教学主管汇总后交教育处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出科考试结果由检验医学科主任录入每位受训医师的《临床住院医师华山医院轮转手册》(华山医院教育处编)。反馈表和改进措施在所有授课老师和科主任签名认可后,由检验医学科教学主管一式两份交检验医学科和教育处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

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的成效和体会

3.1培训成效检验医学科按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培训了10批共100名临床住院医师。受训完毕的临床住院医师针对轮转培训的内容和进度提出了97条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检验医学科召开相应的教学会议,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和建议,集体讨论合理的改进措施并付之实际行动,取得2008-20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图1)。

3.2实践体会

3.2.1《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的重要性《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针对提高临床住院医师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编写,受训医师普遍反映实用性很强,可作为工具书长期使用。手册是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与评估的依据,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有利于临床住院医师消化培训内容,开卷考试的形式有利于临床住院医师归纳总结培训内容。

3.2.2反馈及改进机制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不署名的反馈调查反映出临床住院医师的真实想法并能实时监控培训质量。检验医学科定期召开相应的教学会议,集体讨论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合理的改进措施,有利于及时发现培训过程的问题、解决问题并保证培训质量持续改进。

3.2.3检验医学科与医院教育处共同管理的重要性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系统的轮转培训在国内缺乏先例,作为医院住院医师轮转培训的管理部门,医院教育处响应检验医学科主任的呼吁并给予具体行动的支持:①将检验医学科列入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的科室之一;②将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的建立作为医院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③医院教育处定期进行专项培训质量调查并及时与检验医学科交流和沟通。检验医学科吕元主任对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方面的前瞻性和医院教育处的务实作风有力地推动了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系统的轮转培训模式健康发展。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 检验科;感染;管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b)-0127-02

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越来越被重视,已经成为衡量医院管理水平以及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检验科发生医院感染往往被忽视[1],检验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的患者,并且直接接触患者的血、尿、痰、粪、组织等,在检验过程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很容易发生感染[2],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因此,要加强对检验科的管理,预防检验人员感染。本文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预防策略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1.1 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

检验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不强,对检验标本所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或者抱有侥幸的心理,检验员处理标本后,对使用过的废弃物不予处理,检验血液标本后,微生物气溶胶散播在实验室内,废液未加处理后直接排放,对检验员造成一定的损害。

1.2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检验员在工作中未佩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工作服;穿着工作服进入休息室,在实验室吃食物、饮水等;工作台面以及地面未及时消毒,标本随意放置。

1.3 交叉感染

检验员经常与患者接触采集标本等,未及时清洗消毒,与其他人员相互接触后发生交叉感染,或接触检验单时,使检验单表面带菌,其他人员接触检验单后发生交叉感染[3]。

1.4 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检验科的废弃物主要为固体以及液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要经过消毒后放入医疗包装袋内,运送至指定地点处理;液体废弃物经过严格消毒达到无害后排入下水道。有些工作人员对预防感染的意识不强,将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放在一起,或直接将液体废弃物排入下水道。

1.5 实验室的工作环境

实验室布局不合理,标本采集区、仪器设备区、办公区、医疗废物处理区、更衣间布局不合理,不能达到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的合理划分。

2 预防措施

2.1 健全制度

院内感染涉及医院各个科室,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完善制定有关制度和方法,制定可行性计划,做好监督、检查、指导,预防措施落实到个人,相互监督,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坚决落实相关制度和法规,使检验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自觉提高防护意识,将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对紫外线消毒灯、生物安全柜等配置配备齐全,对检验科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要布局合理,详细合理的划分[4],在工作区内禁止存放私人物品以及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将感染概率控制至最低。

2.2 加强人员素质

定期组织检验科人员进行培训,定期进行考核,提高对感染的认知水平,加强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提高人员的责任感,自觉做好预防措施,控制发生感染的各环节,同时也要做好自我防护,日常工作中佩戴好帽子、口罩、穿好工作服和防护衣,在使用刀、针等锐利物品和接触体液、排泄物时要戴手套,避免赤手接触,用过的锐利物品要立即放入利器盒内,一旦伤及皮肤立即挤出损伤处血液,清洗伤口,用碘酊和酒精消毒,并作相应的处理,注意日常工作中的清洁和消毒,在操作中被检验标本污染的地方要立即用消毒剂擦拭,每日对空气、地面、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化验报告单经过消毒后再发出,防止出现交叉感染[5]。

2.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无菌技术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具有侵袭性的操作做好器械消毒灭菌,加强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使用前检查一次性用品包装有无破损、失效,棉签、棉球、纱布开启后在24 h内使用,接触患者前对手部清洗或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带、一针一带”,避免交叉感染。

2.4检验人员手部清洁

检验人员每日都要接触不同的患者,手上带有较多的病原菌,手是各种细菌病毒的传播媒介,所以检验人员要注意手部清洁,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在接触患者以及标本前后都要进行手部清洁,一般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15 s左右冲洗,对手背、手心、指腹、指尖、腕部要仔细清洗,最后用流动水洗净。用七步洗手法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用消毒毛巾擦干,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2.5医疗废物的处理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因此,医疗废物要严格消毒,分类收集,贴好标识运送至指定地点,避免回收物流向市场。对于液体废弃物以及血、痰、粪等标本用漂白粉搅匀,2~4 h后倒入厕所或粪池内,对于传染病患者的标本,应在6 h后倒入厕所或粪池内;盛标本的容器煮沸 15 min,用含氯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高压灭菌。废弃的标本以及容器置于黄色塑料袋内,运送至指定地点,检验仪器的废液放置于指定的容器内,集中消毒处理后再做废弃处理[6]。

3 讨论

医院大量聚集着易感人群,尤其是检验科。检验科是较为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场所,因常与患者以及患者的标本接触。因此,对检验科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意识。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增强检验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操作要规范化,做到“一人一带、一针一带”,预防感染[7],降低感染发生的概率,加强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手部的清洁,防止交叉感染[8];对医疗废物正确处理,避免传播疾病,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总之,对检验科医院感染要有足够的重视,规范化管理,提高检验人员的预防意识,减少检验人员和环境的污染可能性,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将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朱庆华,金雨琦,范秋萍. 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处置与管理[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7(16):852-853.

[2] 时玲.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人员预防感染措施的见识[J]. 江西医学检验,2007,4(25):369.

[3] 王文平,周敏,杨进波. 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9(7):7025-7026.

[4] 王菊英,雷静月,陈丽萍. 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预防控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6(17):710-711.

[5] 周渊,郑萍. 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消毒管理的探讨[J]. 中华当代医学,2006,4(4):109.

[6] 朱小燕,崔江龙,王四利,等. 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4(28):408-409.

[7] 宗浩杰. 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 7(24):853-854.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问题;手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基层医院的检验科的现代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为我国各基层地区的患者身体健康检查做出了准确的诊断,大大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质量作为检验科室的根本,直接关乎患者的诊断结果,是检验科室建设工作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然而,就我国基层医院目前普遍情况来看,其质量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作为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文件,能够对工作行为产生管理、指导作用。然而,由于基层医院忽视制度的意义,因此并没有建设完整的医院管理制度。检验科室的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其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失去了应有的指导、管理与约束,或者制度建设缺乏可行性,导致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大大降低了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水平。

1.2检验人员的素质不够高从普遍上来说,我国基层医院检验科的检验人员多是中专生,其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其中检验专业的学生也为数不多,许多人都是改行而现学现用的。从职称上来看,基层医院检验科绝大部分是初级、中级技术职称,高级技术职称的检验人员几乎没有。检验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是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

1.3责任不明确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基层医院检验科室的一大难题是责任的不明确性。在基层医院中,由于规模较小,个人身兼数职,各级人员的工作内容往往不明确,尽管存在着高级、中级、初级技术人员的级别差异,却做不到“因才制宜”,较难的技术应用可能让初级人员去完成,较简单的检验工作让中级人员去完成,不仅不利于个人能力、专长的发挥,而且还是一种资源浪费行为。

1.4相关科室管理脱节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联系也日趋紧密。然而,在基层医院,检验科室却没有与临床科室做到紧密的结合,导致检验科室在工作的过程中,专业性目的较为模糊,检验结果不如人意。

1.5不重视质评活动室内质控是室间质控的基础,然而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检验科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往往会不开展室内质评活动,或者只是流于形式,对于返回的质评结果也不甚重视。这种工作态度,不利于本科室人员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改正,严重影响了基层医院检验科工作水平的提高。

2新时期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手段

2.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基层医院应该在参考国家、省、市要求以及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地区以及医院的实际,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制度。例如,值班制度、工作制度、实际操作制度、化验单发送制度以及差错事故制度等等,使检验科室内部的质量管理做到有法可依。这样一来,在完善制度的管理下,检验人员就可以以制度指导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水平。

2.2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检验质量由检验人员直接决定,因此要提高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水平,必须要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例如,加强检验人员对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培训,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各个项目的原理、检验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技术操作的规范流程以及检验仪器的专业使用、维护方法等等,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加强组员内部的互相学习,彼此交流工作经验,同时还可以介绍国内外检验科的前言动态信息,以拓展基层医院检验人员的思路,开阔视野。

2.3认真落实责任管理落实责任,是管理手段的重要一环。在基层医院的检验科室,由于相关基础制度的漏洞,医疗责任往往难以真正落实到责任人身上。为此,为了提高检验科的质量管理,防止检验差错乃至医疗事故的出现,检验科室应该认真落实责任管理,做到事出有人、记录完整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手段能促进检验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2.4加强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检验科室的工作质量。例如,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可以逐步培养检验人员的临床意识,在检验的过程中,就会注意检验工作与临床医疗工作的结合,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具有更大的实用性。除此之外,检验科还可以及时收到临床科即将开展的检验项目的反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出改进,提高工作水平。

2.5落实质控措施检验科室必须提高工作觉悟,认真落实室内质控措施。例如,维护、保养检验科的工作设备,并完善登记工作;购买一次性度量器具、检验试剂时,要坚持合法、经济、质优的原则;对于质控的反馈信息,要组织全科室人员认真分析、总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3结束语

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不仅影响着一个医院的运行,而且直接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新时期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认真落实责任管理工作,同时注意加强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的联系,落实质控措施,从而促进基层医院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安民.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5).

[2]刘玉兰.加强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7).

[3]曾红儒.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7).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检验科进行标本采集的患者5650人,检验科医护人员19人,其他接触频繁科室人员58人,保洁人员8人,共计5735人。其中男1863人,女3872人;年龄0-53岁,中位年龄27岁。

1.2 方法

通过收集检验科采集标本患者信息,对比医院感染发生记录,并将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其他相关科室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对发生医院感染的人员进行感染溯源,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分析

数据用SPSS17.0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用率或相对比表示。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时间分布

调查的5735人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23例,感染发生率2.14%,其中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度分别发生32例、38例和53例,发生率分别为1.86%、1.97%和2.55%,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时间分布

2.2 医院感染人员分布

调查的5735人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1例,感染发生率1.96%,占感染人数的90.2%,检验科医护人员感染发生率36.8%,占5.7%,其他科室医护人员感染发生率6.9%,占3.3%,保洁人员感染发生率12.5%,占0.8%,见表2。

表2 医院感染人员分布

2.3 医院感染途径分布

发生感染的123例中,57例来自血液感染,19例来自粪便感染,33例来自其他体液感染,14例来自试剂及其他感染,见表3。

表3 医院感染途径分布

2.4 感染性疾病分布

发生的医源性感染中,共观察到7大类感染性疾病,其中4大类肝炎共计发生96例,占总感染人数的78.0%,其分布见表4。

表4 医院感染感染性疾病分布

3.讨论

本次回顾性调查发现,我院检验科2012-2014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4%,感染发生率低于全国医院平均水平[3](2001年5.2%,2003年4.8%,2005年4.8%),这可能和近年来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提高有关,与其他报道接近[4]。2014年比2012年和2013年其感染发生率反而有所上升,说明我院在防控医院感染方面还有很多漏洞,应当引起重视。

我们在调查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同时,也结合专家咨询、自身纠错、征求患者意见等,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总结如下:(1)检验科使用面积严重不足,分区、布局不合理。我院检验科总面积不足60平方米,近年来病人数量急剧增加,而医院整体用房面积没有扩增,使检验科使用面积不仅未增加,反而压缩部分空间用于其他用途,导致空间狭小,通风不畅,细菌滋生等;功能性分区不明确,由于总面积小,各区域分区不明,尤其是污染区和清洁区无严格界限,容易导致交叉污染;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医院的检验科布局近20年来未作修正,规模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医疗服务的需求。(2)检验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我院并非大型医院,同事间关系较为密切,各科室人员互相“串门”现象普遍存在,而检验科部分区域属于生物危险区,其他科室人员原则上不能进入,尽管制定了管理规范,但碍于情面并未阻止其他科室人员进入,有时连患者也能顺利进入,管理松散,并未将实验室管理规范落到实处。(3)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淡漠。作为专业医护人员,深知医院感染的危害,大多数医护人员却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淡漠,医院也未经常组织防控医院感染的专业培训,医院上层管理人员只注重效益,并不关心技术科室的管理,导致工作人员不严格遵照标准规程操作,极易造成锐利器皿和器械划伤,存在着被感染的风险。(4)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当。检验科的医疗废物较多,排泄物容器、一次性采血器械、残留样品等都可能带有致病菌或病毒,采血器械中还有锐器,容易导致划伤。本次调查发现保洁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12.5%),这可能是因为保洁人员多数没有医学背景知识,尚无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意识。医院虽有特定的区域进行废弃物及污染物的处理,但工作人员图省事,对于废弃物和污染物随便处理,出现卫生死角,造成污染物的堆积蔓延,使清洁区退缩,如若消毒不当,造成污染区扩大。

鉴于目前防控医院感染形势的严峻性,我们结合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报道[5,6],提出如下防控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1)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问责制,科室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发生医院感染后对责任人进行处罚,起到警示作用。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程序、安全操作标准流程等,制定并实施医院感染应急处理预案,建立病原微生物的标本采集、运输、储存、使用、销毁的标准流程,在实践中逐步完善。(2)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功能性分区。因目前条件所限,在不能扩大使用面积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功能分区预防感染。明确划分三区、三通道,使人流、物流分开;配备空气消毒器和生物安全柜等;安装感应式水龙头,提供速干手消毒剂和抗菌洗手液等;改善采光条件,减少锐器划伤;加强房间通风和清洁消毒,防止病菌滋生。(3)增强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认真学习并落实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培训,提高自身防控感染的意识;进入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在进行操作时,穿防护服、戴护目镜,避免接触患者标本导致的感染;生活和工作共用物品应注意消毒并加以防护,防止被污染;对传染病患者的标本必须进入生物安全柜操作。(4)加强医疗器械及废弃物的处理。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实验室消毒,明确消毒方式和消毒次数,对不同分区采取不同的消毒方式;严格管理实验室内的无菌环境;严格区分生活垃圾与医疗器械、废弃物以及污染物;禁止随意处理废弃物,对医疗器械、废弃物以及污染物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Jin YH,Gong JH,Quan LF. The effect of fiber bronch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cheotomy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in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 2010,16(5):539-541.

2. Xiong CL,Liu HL,Chen WG.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in clinical laboratory.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2010,20(15):2280-2281.

3. 宋璇.某县医院医院感染调查和致病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D].泰山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4-5.

4. 魏世刚,汪亚丽,张姚.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472-474.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检验科;医院感染;原因;对策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54-02

医院感染现象出现概率最高的地方,主要为检验科,这是因为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每天均接触大量临床标本,并且其还会直接与患者接触。由于某些临床标本存在传染性很强的微生物,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承受的职业风险也很大[1]。详细分析检验科医院感染现象出现的因素,并且进一步探讨相关的预防对策,对于医院来说非常重要。我院对近来3年检验科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取得良好的结果,现对其开展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检验科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总共收集与检测医院每个科室标本13万份,患者年龄0―86岁,平均年龄为(40.5±2.5)岁,其中男女比例为1:1。13万份标本中,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有20起。

1.2 方法

使用描述方法对感染事件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相关文献对感染事件开展比较分析,最后实施归类总结。

2 结果

经过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后,我院检验科20起医院感染事件中,由职业暴露致使的为8件,由利器或化学试剂损伤致使的为4件,由废液、废物、废气处理不当致使的为4件,由生活物品及污染物品交叉致使的为4件。

3 讨论

3.1 医院检验科感染事件出现的原因

3.1.1 废弃物处理存在问题

检验科每天均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品,比如针头、吸管以及试管等,使用后工作人员应该将其装入相关废弃物包装袋中,并且统一由处理厂进行处理,液体废弃物则在完成消毒等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但是我国不少医院没有将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清楚,因此存在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装一起仍在地上的现象,严重污染医院的环境,从而致使医院感染出现率越来越高。

3.1.2 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检验科感染管理工作长期得不到医院的重视,并且部门制定的预防对策存在缺陷。一般来说,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会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增加个人职业危险[2]。此外,科室还存在不少类似剪刀等物品,致使患者存在利器刺伤的可能性,污染区、半污染区以及清洁区物品随意摆放也会造成交叉感染现象,因此,致使医院感染事件出现几率被增加。

3.1.3 医院监管力度过低

虽然目前医学技术发展速度迅速,国家也加大了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但是,大部分医院均将工作重点放在临床科室感染控制上,检验科得到的重视度极低。再加上检验科工作人员几乎不可以得到培训机会,因此,在突然事件出现后,难以及时进行处理。

3.1.4 生物安全存在极大的危险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感染出现几率最高的地方,工作人员主要与生物性危险标本接触,例如患者的分泌物和体液等,具备很多医源性原体,致病性很高。工作人员经常会接触标本,存在极大被感染因子污染的可能性,给工作人员埋下隐患。另外,大多数医院的检验科没有对检验报告单进行消毒或者二次打印,致使患者与检验人员承受极大的医院感染危险。

3.2 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对策

3.2.1 加大医疗废弃物管理力度

检验科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对医疗废弃物开展有效的处理,同时完善生物安全设备,把污染区、缓冲区以及清洁区三者具体划分出来,并且严格控制一次性检验用品质量,待其完成使用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开展高压灭菌,再按照物品种类放入黄色医用垃圾袋内经相关负责人统一送到有关公司进行处理[3]。至于像针头等具有刺伤危害性的物品,则需要安放在防穿透利器盒中进行处理。完成垃圾回收工作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以及交接工作,并且共同签字。

3.2.2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医院感染学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并且知识更新换代强。所以,医院需要按时给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机会,促使其掌握更多的新知识与新技术,从而使医疗行为得到规范。医院特别需要加强对新人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防御意识,使其养成工作习惯,在工作过程中开展感染预防对策。检验科工作人员应该遵守有关的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技术,其在操作前需要对双手消毒,用完的采血针、吸管以及注射器等均需要进行消毒,完成高温与高压消毒后,集中进行废弃物处理。

3.2.3 提高医院监管力度

医院应该完善检验科的消毒管理、预防感染以及操作等制度,同时还应该组织经验丰富人员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检验科工作进行管理,并且检查预防对策的落实情况。另外,医院还需要给检验科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法律法规的机会,增加其对医感染事件的认识度。新人员需要开展岗前培训以及相关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给参与工作。

3.2.4 增加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预防意识

医院需要多次强调生物危害的严重性,使工作人员能给自主遵循生物安全对策以及相关的操作流程,同时使用娴熟的处理技术,避免医院生物感染事件的出现。同时,医院还需要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生物感染培训,使其正确掌握仪器设备的要点以及操作步骤,并且详细了解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方法,从而降低生物感染出现的几率。

综上所述,随着检验科医院感染事件越来越多,对其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探讨相关的预防对策,是各大医院的重要工作。为此,医院需要提高对检验科的重视度,完善各种制度,成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从而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出现,为患者及检验科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洁,郑钧丰,宋云彩.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0(36):123-124.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6

爱的奉献——他工作中热忱服务,真心奉献,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总是随叫随到,与科室人员共同履行着“24小时服务”的承诺:那是一个下雨的冬夜,夜色已深,有位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急需输血,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他骑着自行车沿着那条泥泞的小路,立即赶往医院,在路上摔了两跤浑身是泥,伤处疼痛难忍,咬咬牙坚持到医院,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先为病人检验,结束后才去清洗伤口,病人家属握住他的手说:“你真是个好医生”;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感激之情。然而更多的时候,在抢救病人的功劳薄上没有他们的姓名,他们只是幕后的耕耘者,没有鲜花和掌声,有时迎来的还有患者的少许误解,但他选择了就无怨无网悔。他不仅立足本职,热忱为患者服务,更关心群众疾苦,开展慈济服务,开展关爱生命爱心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一位血液病患者因长年医治而家境贫困,他知道后与科室人员共同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利用业余时间陪同他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使病人的生命得以暂时延续。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高的质量——他热爱检验工作,以“以病人为中心”严守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每一项结果,始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在扬州市室间质量评议中连续多年受到扬州市检验中心的表彰。业余时间加强学习,苦练内功,相互协作,拓宽服务视野,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检验工作中,先后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50多个,完全满足基层临床的诊断需求,检验实现全中文格式化报告,使检验科内在质量年年提升。他总是主动与临床交流,征询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温馨服务活动,要求自己对患者尽量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冷漠,多一点解释,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按时把检验单送到医生手中;遇急诊病人他总是争着做,抢着干,分工合作,立求准确快速服务临床,对异常结果及时复核,减少差错的发生。

精的业务—他在检验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已成为检验科网的骨干学科带人,他以精湛的技术给临床提供了确切的诊断依据,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昏迷的患者来我院治疗,我院的经治医生及会诊医生初步诊断认为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他以精湛的技术快速检验,结果显示血糖浓度为2.1mmol/l,经补糖治疗后患者很快苏醒;还有一位患者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经兄弟医院治疗后未见好转,于是来我院治疗,经检查血钾浓度为2.9mmol/l,经补钾治疗后症状立即好转,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标本经上级医院复核,确认是低血钾。工作中他以大局利益为重,少计较个人得失,少休假,多奉献,遇困难总是勇往直前。在抗击非典中他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别人,主动请战承担检验工作,其中因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被隔离10天,解除警报后又不顾个人安危执着地重新投入工作。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 病案系统 计算机化 医院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健康普查作为防患于未然的主动预防措施在人们思想中已有很深的认识。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成立了专门的体检科,工作量越来越大,但是管理方式仍然很落后。 我院在2003年成立体检中心,年体检量40 000人次,当时在检前申请单的准备及检后资料汇总方面均用手工操作,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编号重复,漏号,检查结果收集不全、不及时等。为了提高体检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我医院体检中心于2006 年1月开始应用适合我医院体检中心特点的医院体检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rment system,IMS),它是利用计算机对体检工作流程、结果收集、结论汇总、报表统计及资料保存进行运作与管理的系统化方法[1],通过1 年的探索与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系统的运作方法及功能

1.1 运作方法

IMS共设20个站点,网络体检登记处—医师工作平台—检验、放射等功能检查传出导入系统。先在指定系统中录入受检单位或个人的基本资料,选择检查项目,打印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受检人持指引单到各科室进行体检,各科医技人员检查后将体检结果录入电脑。待全部检查结果输入到位,电脑自动生成体检报告和智能化总检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总检医师浏览修改确认后,护理人员打印体检报告交给受检单位或个人。

1.2 系统功能

1.2.1 单位信息管理

包括对单位代码、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银行账号及体检时间等信息的录入,并可进行增加、修改和查询。登记人员将体检单位资料输入系统,并由系统自动分配一个6位数代码,即可在查询系统中查询单位基本信息,以便沟通和联系。

1.2.2 人员信息管理

主要是对受检人员原始资料的管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所属部门、既往病史、检查项目等信息的录入、增删、修改和查询。 系统自动分配的个人代码则保证唯一性,可避免手工编号出现的漏号、重号。

1.2.3 医师工作平台

医师工作平台为三种界面(医师检查界面、功能检验界面及总检界面)。医师对各科室各项目的检查情况,系统已进行概括并以关键词的形式列出,供其选用。操作基本可以不需逐字输入,鼠标点击即可。检验项目,由护士采集血标本于贴有条形码的试管内并扫描录入电脑,受检人信息即传出至检验科,次日导入检验结果。

1.2.4 信息查询系统

包括单位资料查询、预定历史查询、体检状态查询、完成情况查询及体检报告查询。通过选择查询可得知每个人的受检时间,当日受检结果录入有无遗漏,各项结果是否及时导入,总检时间,打印报告日期等。还可查询已预定的体检单位、项目及人数,以便安排充足工作人员,进行宏观调控,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有错即纠。

1.2.5 统计报表工作

统计报表包括医生工作量、科室工作量、体检收入、单位体检小结、计划生育查环查孕、单位结算等。为各项工作报表和年终总结提供数据,也为常见病多发病资料收集提供依据。

2 效果评估

2.1 方便医护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手工作业过程非常繁琐,重复性强,工作量大,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易出错。申请单准备方面:需在7~8张申请单上编号、填姓名、性别、年龄等并盖项目章,准备1000人申请单需要2~3人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 现系统1人操作直接导入名单,1h即可完成。资料汇总方面:过去需将各科体检报告一一取回,对照预定项目进行汇总装订,现体检人员只需在系统上导入查收即可自动汇总。总检报告方面:过去将汇总好的报告本交医师手工书写总检和建议,体检量大时,医师常需加班来完成,现系统智能化完全替代,医生只负责查对,点击确认即完成。

2.2 避免未检、漏检,及时纠正错误

手工操作时,检查单多、散,易丢失,未检、漏检项目也不易被发现。现体检结果自动汇总,资料管理员负责每日在电脑中检查(未检项目有明显标志),发现未检项目则及时查找。如属漏查、漏录的,与有关人员联系,进行补检、补录。及时纠正了错误,提高了满意度。

2.3 字迹清楚易辨,减少查询投诉

手工填写的检查申请单和检查结果,字迹不易辨认,现体检项目不但打印在指引单上且有提示,简单明了地起到了导检作用。体检报告单及总检意见同样清楚易辨,减少了病人对医生书写方面的投诉和询问。

2.4 资料永久保存,健康有效管理

过去,体检资料全部交给病人,结果无法保存,且无法对每个单位的体检情况进行小结汇总。现系统不但可以永久保存体检资料,而且可对每个单位的体检情况进行总结!使体检单位对员工的健康状况有了全面宏观的了解,有利于复查和追踪,真正做到有效的健康管理。

2.5 动态掌握运作,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运用各项查询功能,动态掌握科内工作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存在问题,真正为受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6 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IMS的应用,医护人员自觉加强了计算机基本功的训练,为了解答咨询,她们更是强化了再教育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士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的护理管理督促护理教育的多渠道全方位发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

3 讨论

为适应越来越大的体检工作量,我医院体检中心应用了IMS。只有把工作需要的管理内容融入计算机管理中,才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提高管理水平,为我们的工作带来高效率、高质量。在此过程中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理顺了体检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之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目的,也为体检管理人员节省了时间和减轻了负担,使体检工作更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3]。通过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IMS是一项较先进的体检运作及管理方法。但如何保证IMS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只要我们在今后的应用中充分肯定其优点,制定有效措施,消除IMS在应用中的缺陷,增进与医技人员的合作与沟通,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就能较好地为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的人造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静文.预防性健康体检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J].广东卫生防疫,2000,26(1):94-96.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8

 

一、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共召开**市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3次,建立**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体系,设定质控指标60多项;建立**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市民营医疗机构的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

2、组织开展**地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地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管理人员培训500人次。

3、2015年4月16日-19日,举办了2015年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暨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负责人及骨干药师培训班。全市73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5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完成后发放了学分和培训合格证。

4、2015年10月23日,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药品风险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研讨》暨“汇聚药师爱的力量”安全用药科普骨干培训活动。全市20余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及骨干药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有效促进了我省药品风险管理,为建设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药学科普骨干队伍,以及我省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用药药学服务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化基础。

5、2015年12月2日下午-12月4日,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级医院评审—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班》暨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班,共有近30家市属医疗机构,120余名相关专业医、药、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事药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

6、组织**地区优胜杯药师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遴选工作,派出优秀青年药师参加省级、部级竞赛工作。

7、组织专家对**地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2015年共完成5家医疗机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分别是:**市儿童医院、石林县人民医院、富民县人民医院、禄劝县中医院、**昆钢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

8、 完成**市卫计委委派的指令性活动,组织专家参加等级医院评审指导工作,多名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9、 初步建立了**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0、为更好的促进**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升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质控中心承担并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市区域性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拓展项目》。

11、完成质控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如:(1)**地区麻醉药品电子印鉴卡管理。(2)**地区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月报表报送管理。(3)**地区民营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备案管理工作。(4)**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工作。

二、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市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

2、与全国儿童医师协会、市延安医院、市儿童医院联合举办医院感染培训班。

3、汇总总结2014年组织的市县区医院现患率调查及结果分析及反馈。

4、组织市县区医院、部分民营医院开展2015年度现患率调查。

5、授市卫计委委托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埃博拉、禽流感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题培训。

6、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等级医院追踪检查工作。

7、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改善服务行动计划的检查工作。

8、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医院现场验收工作。

9、参与市血透质量控制中心质量管理标准制定。

10、参与完成市卫计委委托**市民营医院人才培养项目系列培训班工作。

11、授云南省**空港经济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委托做**空港经济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12、联合市药事质量控制中心参与静脉配置中心验收工作及质量检查工作。

13、组织并联合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完成对富民县区域《富民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14、组织完成《呈贡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三、临床病理质控中心总结

(一)主要完成工作

1. 全面开展并分级完成全市各级医院年度室间质控评价工作。

2. 积极加强全市各病理科室间联系,加强上级医院对地区医院的指导与监督。

(二)存在问题

 1.少量单位和科室领导依法行医、依法执业理念仍淡薄,对病理科的整体管理不足。

 2.**市各病理科普遍存在科室房屋面积严重不足,很难符合三级医院≥500㎡,二级医院≥250㎡的标准,直接影响到科室生物安全布局与有毒、有害试剂的存放,同时造成病理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科室财物的安全存在隐患。

 3.各级医院病理科人材短缺、人材难求或人材难留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尤其在基层县级及以下病理科更为突出,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关注和支持,使病理科的人材培养和梯队建设落到实处。

四、病案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质控中心组织对全市所辖医疗机构(病案管理现状和病案信息统计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全市病案质量控制和病案信息利用现状。

2、通过QQ联络平台转发病案管理新进展、相关规定标准、评价情况等信息,同时答疑解惑,增进各医院间的联系交流,进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3、2015年借卫计委等级医院复审的东风,对寻甸县人民医院、东川区人民医院、晋宁县人民医院、晋宁县二院、西山区医院、五华区医院、石林县医院、宜良县医院、宜良二院等9家医院进行了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病案管理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4、为**市卫生信息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提出病案管理相关要求和建议,为信息平台涉及病案管理指标的建立提供帮助。

5、在**市卫计委的领导组织下完成了对民营医院进行的病案管理专业的授课培训任务。

6、2015组织举办市继教项目“病案管理质量提升与病案信息利用”培训。

7、市质控中心成员作为督导检查专家,参与了省卫计委组织的病案首页填报质量督导检查,为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推进DRGs工作取到积极作用。

8、延安医院作为**市病案管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对我市多家医院提供了学习培训条件,本年度接受了市辖区内的6家医院的参观学习,对1家医院进行了现场人员培训。

 

五、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质控中心自身建设情况

2.质控中心活动开展工作情况及承担政府委托相关工作

3.科研工作及其他工作

六、传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申报云南省传染性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

2.完善规章制度,扎实推进中心工作

3.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

4.开展对基层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提高基层医院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5.积极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和医疗救援工作

七、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2.积极参加**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相关工作会议,认真完成指令性任务

3.承办继续医学教育

4.履行监管职能,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省市医院进行检查、验收及指导

5.发挥医院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强化对口帮扶,支持基层医院共同发展

6.设计调查问卷,积极开展护理科研

八、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质控中心成员会议,讨论健全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2.成功举办《**市第二届危急重症诊治新进展暨急诊护理安全培训班》

3.邀请省级医院急诊专家共同探讨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加强与省级质控中心和市内各级医院的联系

4.定期由高年资医师到县区级、民营医院进行急诊急救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重点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指南和急救流程进行具体培训和指导,保证患者在基层医院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

5.召开质控工作研讨交流会,探讨现有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不足之处:对我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现状调研工作,急诊科人员、 设备、 技术、 制度、 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尚未完成,需在下一年继续完善。

九、口腔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 组织本质控中心成员不定期学习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指南和标准,同时对口腔疾病诊疗新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

2. 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年第1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1版”, 组织**市口腔疾病诊疗质控中心成员继续完善制订与修订口腔医学专业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为**市区域内口腔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2015年3月举办部级医学教育项目1项(现代根管治疗临床实战,参会学员近百人)促进了**区域口腔临床医生对现代根管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4. 2015年8月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咬合功能与美学修复统一的合学研讨会,参会学员百余人),介绍与修复紧密相关的临床咬牙合风险管理问题,包括前牙磨耗的美学修复方案,种植修复的美学重建,颞下颌关节的临床检查,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修复中的咬合设计及影像学防控咬合风险,影响椅旁系统修复疗效的因素,提高了参会口腔临床医师对修复相关牙合学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5. 2015年8月与常青藤培训合作举办了“日本口腔咨询师论中国口腔医疗机构发展及未来”培训班,内容涵盖了“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分析报告、CPTP口腔机构管理体系说明”等内容,参会学员近70人,使学员在口腔机构管理水平方面得到了提高和进步。

6.2015年9月,我中心根据市卫生局工作安排和要求,制定了2015年**地区民营口腔医院(诊所)疾病诊疗质量控制培训方案;2015年11月,受市卫生局委托,为了进一步提高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加快发展,我中心于2015 年11 月30 日至12 月1 日举办了**市民营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口腔疾病诊疗专业人才培训班。

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继续推进了“依法依规、规范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重点培训国家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南、等级医院标准等,提高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与认知,实训质量控制操作技术。

2.开展了部分综合性二级甲等和三级甲等医院检验科的临床检验质量现场调查和实地指导工作

3.为科学规范管理检验质量并得到有效的持续改进,中心2015年积极开展检验质量指标管理软件平台,由于所涉及的管理范围广,内容多,目前该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了比较难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自动提取与与自动分析模块的开发,处于试运行阶段。下一步将进入国家卫计委要求的其它质量指标管理模块的建设。

十一、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和**市延安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医院定位、人员基本配备、肠内外营养及饮食管理及营养科会诊、查房、门诊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完成了**市临床营养科现状调查报告,针对我市营养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2.编制了《**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手册》,完善了临床营养专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改进了临床营养专业质量控制,督查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路径。**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在对每一个医疗单位临床营养工作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及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市临床营养工作逐步规范,促进了临床营养工作的发展。

3.2015年9月通过讲座培训方式,对临床营养从业人员及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了六步洗手法培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使工作人员学有所用,为今后医院食堂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4.2015年12月召开了年度成员会议。完善本年度中心工作制度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对象、中心成员汇报本年度质控中心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中心工作。

十二、内分泌疾病诊疗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成立并完善质控中心专家组

2. 协助**市其它医院内分泌专业建设,有效促进内分泌疾病诊疗水平。并加强技术队伍人才建设,全面实施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工作。

3.**市内分泌诊疗控制中心为加强对基层医院支持,全面有效开展内分泌科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派专家到基层医院指导协助工作。对**市内分泌科的管理、质控、运作进行调研,采用多形式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4.在修订质控标准方面,建立内分泌科专业医疗、护理方面各种诊疗常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并不断修订完善;落实执行有关的技术标准、准入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手术分级授权制度; 目前已完善的有2型糖尿病诊疗的质控标准。目前已开展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Graves病)和单病种管理,规范医疗行。

十三、眼科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2015年工作总结

1、已经召开质控中心成立大会,正式任命质控中心成员并发放聘书,组织学习《**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本中心的定位和职责,制定《**市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度》;

   2、积极准备建立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医疗质量监控网络和信息点,准备进行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现状调研工作,制定《**市眼科医疗机构现状调查表》,对全市范围内眼科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研结果书写**市眼科专业医疗质量评估报告,提出客观的建设意见,并上报医院管理局。

3、积极准备本中心信息数据上报系统(拟设立群QQ号或微信号),准备开展本专业数据及资料的建立工作,准备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人员、设备、技术、制度、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制定《**市眼科医疗质控分析表》。定期向市医院管理局上报质量分析评估情况并同时向各医疗单位反馈,通报全市眼科医疗质控情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