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10-30 07:06:26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 田径比赛 赛场展示 工作意义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关注体育比赛。但是在我国,田径项目的受关注程度远不能同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相比。从赛事组织角度来讲,为了改变田径比赛不受关注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加强赛场展示工作,这对促进田径运动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赛场展示的定义

赛场展示,又称体育展示,是将比赛现场的精华内容,展示给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的过程。

二、赛场展示主管

《2006田径竞赛规则(第124条)》最新规定:“赛场展示主管与竞赛主任共同策划赛场展示计划,并尽可能与组织代表和技术代表合作。他将确保展示计划的实施,与竞赛主任和有关代表一起解决发生的问题,他使用通讯系统联系和指挥全组每个成员的工作。”

《2006田径竞赛规则》中提到的“赛场展示主管”是整个赛场展示工作的负责人,既工作指挥中枢,他需要与竞赛主任、组织代表和技术官员等人员的协调配合,制定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计划,控制实施整个比赛过程的展示过程。

目前,在我国各级田径竞赛中,设立“现场指挥”这一职务,他的职责是:在竞赛主任的领导下,协调指挥各项比赛的进程,掌握发奖仪式的进行,控制大屏幕显示和宣告员的宣告。笔者认为,这些工作是未来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过程中的组成部分,赛场展示工作有着更多的内涵、任务和深刻意义。

三、赛场展示团队

根据规则的要求和比赛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硬件和软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团队主要包括这些成员:赛场展示主管、赛场展示主管助理、赛场宣告员、赛场主持人、音响师及助理、比赛信息统计员、信息传递员、视频工程师及助理、大屏幕文字控制操作员、摄像师、电视联络员等等。

基层举办田径比赛,提供的条件有限,硬件方面也许只能保证话筒和简单的音响设备。由于人力、财力有限,不可能保证更多的成员设置。为了保证赛场展示工作的开展,至少应设置一名赛场展示主管、一名音响师,宣告与主持工作可以交由两名工作人员完成。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派遣二到三位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协助赛场展示团队的各方面工作(工作指令、信息传递、成员联络)。

基层和学校田径比赛(运动会)中,除了运动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互动,因此赛场展示工作的重点应倾向于赛场气氛和观众活动,这样对推动人们积极参加锻炼、增进健康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赛场展示工作的意义

1.提高田径比赛的观赏性

田径运动是一种个人性比赛占多数的项目,而且比赛过程多数是重复、单调的。各种体育比赛项目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各项体育运动的优势特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体育比赛和从事体育运动,这是我们应该长期思考的问题。田径运动和比赛是运动员身体极限的挑战,不但能高度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比赛精神,而且有时候比赛过程的千钧一发、比赛现场的扣人心弦的程度,是其它比赛无法达到的境界。所以,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的特点是提高田径比赛观赏性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通过赛场展示工作,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2.挖掘潜在观众,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专业观众最为稀缺。所谓专业型观众,是指那些能够欣赏高水平竞技比赛,懂得规则,适时鼓掌,同时又能遵守赛场各项要求的观众,这种有素养的观众,不是在赛场上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组织引导下培养出来的。通过加强田径赛场展示工作,对观众进行科学引导,可以完成非专业观众向专业观众的转化,逐步发掘培养潜在观众。这样,专业观众就会逐渐多起来了。

而另外一方面,从田径运动自身来说,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参于田径运动的人无处不在。从单纯地以健身为目的的散步、健身走、跑步,到参与其它运动项目前的热身运动,都属于田径运动的基本范畴。这些平时不知不觉中就参与了田径运动的人能走进赛场或者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并在现场主持人和展示手段的引导下通过一些基本的田径运动的常识进行科学锻炼,这样田径运动的群众基础就厚实了很多。

3.宣传主办城市、主办国家,提高知名度

一场田径比赛在一座城市举行,主办城市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代价,当然举办体育比赛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回报,除去体育商业化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方面的收益。这就要求赛场展示工作充分发掘一座主办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并通过多种手段展示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

如今,不少城市和国家都开始靠体育打造自身的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形象。体育,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打出的一张“屡试不爽”的名片。通过这张名片,外面的人可以了解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4.为赞助商提供良好的宣传机会

田径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社会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并受经济的制约。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主办者将社会对奥运会的经济投入由非商业性转为商业性为主的机制。田径运动在奥运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一直是商家青睐的对象,他们的产品需要借助田径运动来提高知名度,以树立国际形象,扩大销路。田径比赛则需要商家提供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来源,双方互利互惠。诚然,赞助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赞助比赛,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投入后的回报,组者者可以通过赛场的展示工作给商家进行宣传,从而扩大商家的影响力,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当然,这些宣传是有限度的,因为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则》规定,比赛场内所有广告都要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并且烟草的广告是绝对不可以出现的。

5.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在体育竞技过程中,赛场文化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调整有一定的影响,对竞技者的水平发挥亦有影响,对竞技结果也就会产生影响。同时,赛场文化还反映了群众对竞技体育的热情与参与程度,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窗口。因此,通过赛场展示工作的纽带作用,可以将运动员和观众联系起来,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五、结束语

总之,重视赛场展示工作,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意义,从而为促进田径运动发展添加砝码。

参考文献:

[1]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唐芳武.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新趋向――2005华南师大南海校区田径运动会综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

[4]张旭光.说出城市的味道――著名体育解说地域风格分析[J].中国体育,2005,(06).

[5]张建国.人文奥运与赛场文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田径比赛 赛场展示 工作意义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关注体育比赛。但是在我国,田径项目的受关注程度远不能同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相比。从赛事组织角度来讲,为了改变田径比赛不受关注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加强赛场展示工作,这对促进田径运动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赛场展示的定义

赛场展示,又称体育展示,是将比赛现场的精华内容,展示给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的过程。

二、赛场展示主管

《2006田径竞赛规则(第124条)》最新规定:“赛场展示主管与竞赛主任共同策划赛场展示计划,并尽可能与组织代表和技术代表合作。他将确保展示计划的实施,与竞赛主任和有关代表一起解决发生的问题,他使用通讯系统联系和指挥全组每个成员的工作。”

《2006田径竞赛规则》中提到的“赛场展示主管”是整个赛场展示工作的负责人,既工作指挥中枢,他需要与竞赛主任、组织代表和技术官员等人员的协调配合,制定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计划,控制实施整个比赛过程的展示过程。

目前,在我国各级田径竞赛中,设立“现场指挥”这一职务,他的职责是:在竞赛主任的领导下,协调指挥各项比赛的进程,掌握发奖仪式的进行,控制大屏幕显示和宣告员的宣告。笔者认为,这些工作是未来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过程中的组成部分,赛场展示工作有着更多的内涵、任务和深刻意义。

三、赛场展示团队

根据规则的要求和比赛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硬件和软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团队主要包括这些成员:赛场展示主管、赛场展示主管助理、赛场宣告员、赛场主持人、音响师及助理、比赛信息统计员、信息传递员、视频工程师及助理、大屏幕文字控制操作员、摄像师、电视联络员等等。

基层举办田径比赛,提供的条件有限,硬件方面也许只能保证话筒和简单的音响设备。由于人力、财力有限,不可能保证更多的成员设置。为了保证赛场展示工作的开展,至少应设置一名赛场展示主管、一名音响师,宣告与主持工作可以交由两名工作人员完成。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派遣二到三位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协助赛场展示团队的各方面工作(工作指令、信息传递、成员联络)。

基层和学校田径比赛(运动会)中,除了运动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互动,因此赛场展示工作的重点应倾向于赛场气氛和观众活动,这样对推动人们积极参加锻炼、增进健康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赛场展示工作的意义

1.提高田径比赛的观赏性

田径运动是一种个人性比赛占多数的项目,而且比赛过程多数是重复、单调的。各种体育比赛项目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各项体育运动的优势特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体育比赛和从事体育运动,这是我们应该长期思考的问题。田径运动和比赛是运动员身体极限的挑战,不但能高度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比赛精神,而且有时候比赛过程的千钧一发、比赛现场的扣人心弦的程度,是其它比赛无法达到的境界。所以,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的特点是提高田径比赛观赏性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通过赛场展示工作,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2.挖掘潜在观众,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专业观众最为稀缺。所谓专业型观众,是指那些能够欣赏高水平竞技比赛,懂得规则,适时鼓掌,同时又能遵守赛场各项要求的观众,这种有素养的观众,不是在赛场上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组织引导下培养出来的。通过加强田径赛场展示工作,对观众进行科学引导,可以完成非专业观众向专业观众的转化,逐步发掘培养潜在观众。这样,专业观众就会逐渐多起来了。

而另外一方面,从田径运动自身来说,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参于田径运动的人无处不在。从单纯地以健身为目的的散步、健身走、跑步,到参与其它运动项目前的热身运动,都属于田径运动的基本范畴。这些平时不知不觉中就参与了田径运动的人能走进赛场或者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并在现场主持人和展示手段的引导下通过一些基本的田径运动的常识进行科学锻炼,这样田径运动的群众基础就厚实了很多。

3.宣传主办城市、主办国家,提高知名度

一场田径比赛在一座城市举行,主办城市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代价,当然举办体育比赛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回报,除去体育商业化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方面的收益。这就要求赛场展示工作充分发掘一座主办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并通过多种手段展示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

如今,不少城市和国家都开始靠体育打造自身的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形象。体育,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打出的一张“屡试不爽”的名片。通过这张名片,外面的人可以了解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4.为赞助商提供良好的宣传机会

田径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社会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并受经济的制约。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主办者将社会对奥运会的经济投入由非商业性转为商业性为主的机制。田径运动在奥运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一直是商家青睐的对象,他们的产品需要借助田径运动来提高知名度,以树立国际形象,扩大销路。田径比赛则需要商家提供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来源,双方互利互惠。诚然,赞助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赞助比赛,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投入后的回报,组者者可以通过赛场的展示工作给商家进行宣传,从而扩大商家的影响力,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当然,这些宣传是有限度的,因为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则》规定,比赛场内所有广告都要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并且烟草的广告是绝对不可以出现的。

5.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在体育竞技过程中,赛场文化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调整有一定的影响,对竞技者的水平发挥亦有影响,对竞技结果也就会产生影响。同时,赛场文化还反映了群众对竞技体育的热情与参与程度,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窗口。因此,通过赛场展示工作的纽带作用,可以将运动员和观众联系起来,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五、结束语

总之,重视赛场展示工作,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意义,从而为促进田径运动发展添加砝码。

参考文献

[1]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唐芳武.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新趋向——2005华南师大南海校区田径运动会综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

[4]张旭光.说出城市的味道——著名体育解说地域风格分析[J].中国体育,2005,(06).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篇3

赛场展示,又称体育展示,是将比赛现场的精华内容,展示给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的过程。

二、赛场展示主管

《2006田径竞赛规则(第124条)》最新规定:“赛场展示主管与竞赛主任共同策划赛场展示计划,并尽可能与组织代表和技术代表合作。他将确保展示计划的实施,与竞赛主任和有关代表一起解决发生的问题,他使用通讯系统联系和指挥全组每个成员的工作。”

《2006田径竞赛规则》中提到的“赛场展示主管”是整个赛场展示工作的负责人,既工作指挥中枢,他需要与竞赛主任、组织代表和技术官员等人员的协调配合,制定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计划,控制实施整个比赛过程的展示过程。

目前,在我国各级田径竞赛中,设立“现场指挥”这一职务,他的职责是:在竞赛主任的领导下,协调指挥各项比赛的进程,掌握发奖仪式的进行,控制大屏幕显示和宣告员的宣告。笔者认为,这些工作是未来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过程中的组成部分,赛场展示工作有着更多的内涵、任务和深刻意义。

三、赛场展示团队

根据规则的要求和比赛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硬件和软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团队主要包括这些成员:赛场展示主管、赛场展示主管助理、赛场宣告员、赛场主持人、音响师及助理、比赛信息统计员、信息传递员、视频工程师及助理、大屏幕文字控制操作员、摄像师、电视联络员等等。

基层举办田径比赛,提供的条件有限,硬件方面也许只能保证话筒和简单的音响设备。由于人力、财力有限,不可能保证更多的成员设置。为了保证赛场展示工作的开展,至少应设置一名赛场展示主管、一名音响师,宣告与主持工作可以交由两名工作人员完成。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派遣二到三位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协助赛场展示团队的各方面工作(工作指令、信息传递、成员联络)。

基层和学校田径比赛(运动会)中,除了运动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互动,因此赛场展示工作的重点应倾向于赛场气氛和观众活动,这样对推动人们积极参加锻炼、增进健康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四、赛场展示工作的意义

1.提高田径比赛的观赏性

田径运动是一种个人性比赛占多数的项目,而且比赛过程多数是重复、单调的。各种体育比赛项目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各项体育运动的优势特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体育比赛和从事体育运动,这是我们应该长期思考的问题。田径运动和比赛是运动员身体极限的挑战,不但能高度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比赛精神,而且有时候比赛过程的千钧一发、比赛现场的扣人心弦的程度,是其它比赛无法达到的境界。所以,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的特点是提高田径比赛观赏性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通过赛场展示工作,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2.挖掘潜在观众,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专业观众最为稀缺。所谓专业型观众,是指那些能够欣赏高水平竞技比赛,懂得规则,适时鼓掌,同时又能遵守赛场各项要求的观众,这种有素养的观众,不是在赛场上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组织引导下培养出来的。通过加强田径赛场展示工作,对观众进行科学引导,可以完成非专业观众向专业观众的转化,逐步发掘培养潜在观众。这样,专业观众就会逐渐多起来了。

而另外一方面,从田径运动自身来说,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参于田径运动的人无处不在。从单纯地以健身为目的的散步、健身走、跑步,到参与其它运动项目前的热身运动,都属于田径运动的基本范畴。这些平时不知不觉中就参与了田径运动的人能走进赛场或者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并在现场主持人和展示手段的引导下通过一些基本的田径运动的常识进行科学锻炼,这样田径运动的群众基础就厚实了很多。

3.宣传主办城市、主办国家,提高知名度

一场田径比赛在一座城市举行,主办城市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代价,当然举办体育比赛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回报,除去体育商业化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方面的收益。这就要求赛场展示工作充分发掘一座主办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并通过多种手段展示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

如今,不少城市和国家都开始靠体育打造自身的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形象。体育,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打出的一张“屡试不爽”的名片。通过这张名片,外面的人可以了解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4.为赞助商提供良好的宣传机会

田径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社会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并受经济的制约。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主办者将社会对奥运会的经济投入由非商业性转为商业性为主的机制。田径运动在奥运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一直是商家青睐的对象,他们的产品需要借助田径运动来提高知名度,以树立国际形象,扩大销路。田径比赛则需要商家提供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来源,双方互利互惠。诚然,赞助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赞助比赛,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投入后的回报,组者者可以通过赛场的展示工作给商家进行宣传,从而扩大商家的影响力,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当然,这些宣传是有限度的,因为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则》规定,比赛场内所有广告都要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并且烟草的广告是绝对不可以出现的。

5.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在体育竞技过程中,赛场文化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调整有一定的影响,对竞技者的水平发挥亦有影响,对竞技结果也就会产生影响。同时,赛场文化还反映了群众对竞技体育的热情与参与程度,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窗口。因此,通过赛场展示工作的纽带作用,可以将运动员和观众联系起来,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五、结束语

总之,重视赛场展示工作,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意义,从而为促进田径运动发展添加砝码。

参考文献:

[1]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唐芳武.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新趋向——2005华南师大南海校区田径运动会综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

[4]张旭光.说出城市的味道——著名体育解说地域风格分析[J].中国体育,2005,(06).

[5]张建国.人文奥运与赛场文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6]顾哓艳.现代田径运动竞赛商业化的趋势[J].体育学刊,2003,(03).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初中阶段;学校课余田径训练;方法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2.06.00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必然导致人们的压力增大,学生们也亦如此。初中生的压力不仅来自文化课,还来自体育课的压力,但学校分配在体育上的时间又很少,所以课余体育运动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课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秀田径运动员成才的基础阶段。这些年笔者对初中学校课余田径训练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希望能为现阶段其他学校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中学最近五年的田径队学生(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为研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等专著书籍30余部。

1. 2. 2 实地考察法

跟队参与组织与训练,随时和学生、家长及其他科任教师沟通。

1. 2. 3 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 2 各方社会影响对参与田径训练学生的介入情况特征

由表3可以看出,家长和体育教师对参与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科任教师和身边的同学,所以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和学生及家长多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及时解决学生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3 初中阶段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方法与对策

3. 1无私奉献精神和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体育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故在工作中一定要树立起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进行工作。体育教师要有敬业精神。体育教师工作辛苦,社会上对体育训练仍有偏见。特别是与某些主科比较起来,社会、家长、学生仍存在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轻视体育的思想,这对开展业余训练带来许多困难。体育教师还要有吃苦奉献精神,体育训练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目前从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来看,绝大部分是“露天作业”,“夏天太阳猛,冬天西北风”,而且工作量大,除了每天上了2~4节课外,清早要晨炼,傍晚带运动队训练,此外还有各项体育竞赛的训练、组织和实施等,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没有顽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成败得失,勇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光有“老黄牛的精神”是不能适应当今教育需要的,故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是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关键所在。

3. 2重视敏感期,认真选好体育苗子

由于中学生身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发展某一素质的敏感期,既在一定年龄阶段发展一定的身体素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8~9岁以前,骨骼有机物质多,无机盐类少,因而骨骼柔韧,富有弹性,各关节韧带柔软松弛,关节活动范围大,这时可以多做些柔韧性练习,并掌握一些田径项目基本技术的练习。到8~13岁,可增加速度素质与协调性训练,12~14岁加强一般力量和灵敏素质的训练,15~16岁可以采用较大量的练习来发展力量。在训练时注重敏感期训练,对提高专项成绩起到良好训练效果。我把选苗的工作看作是训练的前提,有了好苗,就有成功的希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事倍功半。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不辞劳苦地深入到各班,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等活动场所,处处留意,一旦发现好的苗子,一定要重点培养。

3. 3科学的训练计划,新颖的训练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周密地制订训练计划。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工作,既要提出明确的各阶段训练目标和任务,又要有解决训练目标和任务的措施,规划出符合要求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既要有基础训练的内容,又要有发展个人技术特点的手段;既要有整体训练的要求,又要有因材施教的措施;既要按训练计划达到预定负荷,又要制定负荷后的相应恢复措施。二、训练前要尽可能地布置好整洁的训练场地,使运动员一到场上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起训练的热情。三、整个训练过程要科学、新颖、合理。(准备活动要新颖, 符合学生运动员特点;不要拘泥于常规的方法,要给运动员充分的自主,使他们能在较轻松的氛围下进入训练环境;专项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训练要有重点和目标;不可忽视恢复性放松训练。)

3. 4严格管理,求规范

一个好的班级,需要规范的管理,同样,一个好的田径队,也需要严格的管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运动员。如运动员训练制度、奖励制度、带操制度、定期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规范了运动员的不良行为,提高了训练效果。

3. 5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争取班主任和家长支持

要带好学校田径队,首先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例如经常讲一些优秀运动员是怎样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创造好成绩为国争光的事例。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认真训练,为校争光的信念。当然,仅有学生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取得班主任和家长们的支持。

4 结论与建议

1、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在短短的三年(初中阶段或高中阶段)里,如何利用有限的训练时间,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专项水平,是每一位指导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2、要不断探索课余田径训练,寻找出一条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初中课余田径训练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班主任的协调合作,学校要有专人管理,要尽可能地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协调好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的时间。

4、呼吁社会多关注中(小)学体育老师,关注那些战斗在第一线的老师和学生(体育特长学生、学校运动队学生),给予他们肯定、鼓励和大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 体育科学研究研究成果汇编[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5( 1): 81- 83.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篇5

(各部门主办活动,须由分管主席带领共同策划组织)

时间

部门

活动

完成时间

九月份

各部门

根据第一次例会内容要求,各部门做好迎新准备工作,学生会招新、助理培训工作,院、校运动会准备工作,以及活动结束后总结教训。

主席团

召开主席团内部会议制定本学期团委学生会整体计划

鼓舞士气领导各部门完成各项任务

组织部

收集各部门新学期学习活动计划

9.1

配合生活部完成迎新准备以及当天工作

9.1-9.15

进行团委学生会招新筹备工作

9.16-9.22

配合体育部完成院运会准备以及期间工作

9.14-9.23

组织进行团委学生会助理面试

9.25-9.29

宣传部

做好迎新期间商院的宣传工作、配合生活部完成迎新准备以及当天工作

9.1-9.15

做好商学院团委学生会招新宣传工作

9.16-9.24

配合体育部完成院运会准备以及期间工作

9.14-9.23

学习部

继续晚自习考勤、课堂到课率统计工作

配合生活部完成迎新准备以及当天工作

9.1-9.15

配合体育部完成院运会准备以及期间工作

9.14-9.23

面向新生开办学院学风建设宣传大会(待定)

体育部

配合生活部完成迎新准备以及当天工作

9.1-9.15

组织完成院运会以及当天工作

9.1-9.23

田径队训练后勤工作、成员值班表

新生杯球赛

文艺部

配合生活部完成迎新准备以及当天工作

9.1-9.15

配合体育部完成院运会准备以及期间工作

9.14-9.23

外务部

进行迎新赞助工作

院运会赞助工作

生活部

策划组织迎新工作

9.1-9.15

院运会后勤工作

田径队训练后勤工作

科协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工作及整理资料

社团

开办社团展示会(待定),社团招新

时间

部门

活动

完成时间

十月份

各部门

助理培训工作、校运会工作

组织部

策划实施助理培训工作

10月上旬

助理管理考核制度制定

10月上旬

内部活动

宣传部

校运会及田径队宣传工作

校园十大歌手

“师说”论坛后续工作

学习部

继续晚自习考勤、课堂到课率统计工作

学风建设活动——英语演讲活动

10月中旬

“师说”论坛后续工作

体育部

田径队训练及校运会工作

秋季联赛

生活部

田径队后勤工作

校运会后勤工作

协助筹备“十大歌手”比赛

外务部

校运会赞助

文艺部

“十大歌手”选拔

各社团

助理及会员招新

学术实践社

校内erp选拔赛

时间

部门

活动

完成时间

十一月

各部门

文艺部

女生节

外务部

女生节赞助

组织部

策划新的团日活动(待定)

宣传部

宣传两委活动,更换宣传栏海报

宣传包装“女生节”

时间

部门

活动

完成时间

十二月

各部门

组织部

内部考核

材料整理

宣传部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篇6

跳高作为田径竞比赛项目之一,自然在田径运动中占有一定分量,因此,在田径运动这个大的领域中,各国田径运动项目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段对跳高的技术、训练、心理,本身所具有的生理机能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比较透彻的研究,也得出了一些很有说服力的结论,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研究中也得出了在跳高运动员日常训练中素质(包括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性)专项训练,对跳高成绩有相当的作用,甚至有些可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是不是日常训练中的耐力性训练对跳高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呢?

当今世界跳高比赛的显著特点就是极力的高度竞争,其展现出比赛中激烈,竞争场面和令人振奋的白热化程度,因此比赛前训练安排及赛中技术的运用容不得半点闪失。高水平跳高比赛成败与否取决于运动员的实力、持久作战能力及赛前心理准备,要与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取得优异成绩相关。因此,针对跳高比赛特点,提高跳高水平,对影响跳高成绩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

构成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概括为:身体形态、体能、技能、智能、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身体形态在后天训练中可变性较小,其它因素可变性较大。协调能力是掌握多项技能和高难技术动作的基础,13-15岁的少儿正处于协调能力的成熟期,灵活性、柔韧性、平衡性、弹性、准确性、反应动作的稳定性、节奏感等都比成年人好,在身体结构的改善和机能的发展方面较成年人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潜力,是学习复杂技术动作和跳高基本技术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应先发展协调能力。

跳高运动员所必须的体能和专项能力比协调性能力发展要晚,重点训练一般在15-16岁开始,在训练中必须结合跳高技术动作结构及特点进行,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否则欲速不达。

在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训练中通常采用的耐力性训练是以有氧训练为主的慢跑和长距离跑来进行的。今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在比技术、比素质的大赛中起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洲一些国家的跳高训练别重视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耐力性的训练对运动员成绩有着不可估力的作用。赛前运动训练计划安排是不是合理,是运动员取得优秀的比赛成绩至关重要的环节。资料表明:在最多2~3个星期的消极性恢复以后的赛前过渡阶段中期,运动员应进行耐力性训练,起行每周可进行多次各种不同距离的耐力跑(4-10公里),以后每周6次,在过渡中期,运动员不应该承受爆发性负荷,尤其是伴有多次加速和急停动作的比赛性负荷,因为这些方式不仅阻碍被动运动装置的恢复,而且会过分地引起肌肉紧张,同时还可能使主、被运动装置产生新的创伤。在过渡阶段中期快结束时,运动员可增加一些距离较长的速度跑,以此使非专项的长跑逐渐向专项长跑过渡。

一般跳高运动员在过渡阶段中期常采用以下训练内容:

(1)游泳,骑自行车。

(2)耐力跑6-12 公里。

(3)低强度间歇跑。

(4)距离较长的上坡跑。

(5)各种体操练习。

在过渡阶段的结束期,跳高运动员应采用下列训练内容:

(1)跑:耐力跑,改进技术的跑以及提高跑的基本动作质量的练习。

(2)跳:低强度负荷跳跃,改进技术的跳跃练习。

(3)力量:各种各样的低强度的力量练习。

(4)身体训练和伸展练习:增强躯干力量的练习,体操和实心球练习,各种各样的伸展练习。

美国田径运动员在秋季喜爱进行距离较长的速度跑。D・斯通斯常作330~350码速度跑。T・麦坎在冬训初期每天早晨都作耐力跑(3-4公里)。R・宗在1988年秋季同样也是以大强度耐力跑和低强度速度跑(每周20-30公里)的训练计划开始训练的。P・弗罗迈耶由于足膝 受伤,整整一年没有进行训练,仅坚持跑步(直至25公里)伤愈后,其跳高成绩为2.23米,而第二年成绩就上升到2.34米。下面看看一些著名跳高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表。

从以上三位运动员周期训练计划中可以看出,耐力性训练占据周期训练计划的相当比例,特别是T・麦坎茨,周一至周六都以4-8公里耐力跑(保持有氧水平)、150-300M改进技术的跑、改进跑的基本动作和加速度跑三种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练习,不仅有了速度的保持和增加,而且更使体能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因此,他便能成为纪录保持者。

鉴于对强者的借鉴和对耐力性训练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成绩影响的研究,结合跳高的基本技术特点,根据广州体育学院田径系对番禺中学田径队跳高运动员及体校跳高组男女运动员近60 名进行问卷调查及跟踪测试的资料显示:在发问卷58份中有33份认为耐力性训练对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成绩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从测试结果中发现:在同一训练队内的两小组(一组除休息日外,每天安排适当的耐力性训练,而另一组按常规训练)虽然后一组同样也进行专项技术训练,但在一个训练周期之后的成绩差异令他们惊讶,最大相差8.0CM,最小相差4.0CM。

在探索耐力性运动对青少年跳高成绩影响的初期,笔者对参加县运动会跳高项目的运动员贾灿梅在准备阶段安排系统的耐力性训练(技术训练照常),4个周期后,测试跳高成绩提高了3.2CM,县运会比赛中,该项目获取第二名。

结论:从现代跳高比赛特点、跳高技术的特点以及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周训练计划的安排,结合问卷调查跟踪测试和实践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今竞体能、比技术的赛场中,除了一些个体差异外,无论是世界名将还是青少年运动员,优良的体能、技术和合理的训练计划安排,对运动员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耐力性训练对跳高运动员潜力的发挥有着不可诂量的效果。因此,在跳高运动员训练安排上,我们应当做到科学、实效、理论联系实际,使跳高运动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天祥,谈背越式跳高技术特点。(田径指南)

[2]跳高训练的基本体系。(田径译文.)

[3]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训练计划。(青少年田径训练)

[4]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和技术水平。(田径译文)

[5]青少年跳高运动员训练之我见。刘建国、高建新、刘国庆、汪静会编(青少年田径训练)

[6]跳高运动员的训练和测试性练习。(国外体育科技)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初中田径;业余训练;途径

田径业余训练是初中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些具有天生运动禀赋的体育人才进行针对性训练,为更高一级的体育专业学校输入人才奠定基础。在初中学校范围内广泛开展田径业余训练活动,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往纵深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迎合。

一、重视田径业余训练的选材

1.抽选队员应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意识,热衷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学生只有对体育具有一定的认知,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体育运动空间,促进内因与外因的完美融合。

2.所选队员应在田径某一方面有专长。田径运动包含的内容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训练教师必须根据训练情况,选拔一些整体素质稍强的体育苗子,然后进行专人专项训练,进一步催发体育幼苗的茁壮成长。

3.抽选队员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在选拔田径业余训练队员时,还要对其文化基础知识进行适度考量,体育成绩再好,如果文化成绩达不到要求,也一样不能入队训练。

二、做好初中田径业余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到文明体育、团队运动。田径业余训练队是一个友爱互助的集体,训练教师应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团队精神灌输,同时,制定严格出勤和管理制度,增强训练队的凝聚力。

2.培养队员的服务精神,采取以大带小的形式。每次训练完毕,要制定专人,最好的是年龄稍大的队员,帮助训练教师收拾器材,做好训练场地的卫生清洁工作。

3.在节庆假日要组织队员开展春游或爬山之类的活动。训练教师用相机拍摄大家在一起游玩的生动画面,放在训练队专属QQ群的空间里,方便大家随时“翻看”,使大家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惬意。

4.建立竞争发展机制。日常训练中,要适时插入一些体育竞赛活动,落实奖惩制度,但要控制好度,起到鞭策的作用即可。这样一来,队员之间的竞争意识增强了,会自我增加训练强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个队员的田径素质会有一个大幅跃升。

总之,田径业余训练工作在初中体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学校及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确保每个田径队员都能学有所长,促使本校田径训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后奥运 田径运动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093-02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1991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再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金5银,三破世界纪录,1996年第26届奥运会获得1金3银2铜,2004年雅典奥运会1金l银,2008北京奥运会0金0银2铜的现实,中国田径一步一个脚印地曲折之路向着胜利的巅峰攀登。但近几年,随着刘翔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希望,使相对停滞和衰退的局面得以再展生机。为此,本文从多视角探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三、分析与讨论

1.加大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首先,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采取更加科学的训练手段,延长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激发现役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激情,充分挖掘其潜力,继续提高竞技能力,为培养优秀接班人赢得更多的时间。其次,加速培养新手,使之成为中国田径新一代的中坚力量。为了使中国田径顺利通过断层,取得新的突破,对后备力量的培养要做到科学性、计划性、梯次性。更快更好更多地培养田径后备人材,提高我国选手在比赛中夺金牌的保险系数。第三,要加大田径的普及工作,田径是一项成人运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打好雄厚的基础,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急于要成绩,杜绝昙花一现,功亏一篑现象。加大田径运动的普及工作,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办少儿田径训练班,并建立网络体系,经常派有经验的专家下去讲学和指导训练;要建立激励机制,对青少年训练工作有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第四,加大资金的投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政府拨款已是杯水车薪,因此利用田径运动的社会影响,一方面是寻求社会赞助,增加比赛机会,提高竞技水平,拉动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有偿服务,培养田径人才实行有偿输送,拉动后备人才培养的需求关系,激活体育人才市场化的竞争力。

2.建立以小学、中学为基础,大学为提高的台阶式培养方式。

田径运动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在普及中发现人才。中、小学生占我国人口1/4,如果有1/3的中小学生喜爱田径运动,普及面就是在亿万人口中进行。形成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人才梯队培养网络,成立国家、省、地、县田径各级协会。以链环形式环环相扣,田径项目的竞赛活动、培训活动均由协会牵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田径活动。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使小学、中学、大学的各级竞赛互为联系和促进,扩大田径基础,发现和培养田径后备人才。

3.多方共建田径人才培养基地,走“体教结合”之路。

中小学是基础阶段,应试教育体制形成的“重文轻武”思想严重地制约了体育运动的开展。因此,实行教育部门给政策、体育部门给组织、学校给人才的三家互助合作形式,走“体教结合”之路,有助于田径运动的积极开展。将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纳入县(市)教育、体育评估内容,提高教育、体育部门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健全、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形成领导重视,大家关心,国家和社会共同培养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田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首先,开发市场潜力、改善输送渠道、建立田径有偿培训机制。市场经济制度将使各行各业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越来越浓,开发市场潜力将成为竞争人才的战场。田径项目的健身性使之在体育市场的开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利用其商业价值,开发市场潜力,加强竞争力。生产出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其次,改善运动员输送渠道,打破以往在竞技体校选拔运动员的狭窄格局。将田径选拔拓宽至中学、大学,充分合理的利用人才资源;同时提高了田径运动员的文化层次,有利于退役后在社会上立足。

4.合理布局田径基地,大力挖掘后备人才。

国家和各省、市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布局,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田径运动项目。以免造成浪费。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平均每个省都有几千万人口,从“奥运争光”目标看,应该集中精力抓好传统项目优势好的省、市、自治区的各级田径训练,对于运动队水平高和后备力量强的田径基地,国家应在后备力量培养和场馆建设等方面重点投资,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运动员。

5.继续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全运与奥运协调发展,强化奥运战略意识。

中国田径运动要坚持走举国体制的道路,亟待解决的就是成立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的国家队,协调好省、市和国家的利益,解决全运会与奥运会之间的矛盾,让为国争光真正上升为头等大事。在建设队伍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启动高水平科研课题,调动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打造出一支能担负起为国争光任务的有实力的队伍。

全运会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历时40余年共举办了10届。现在的问题是,它作为竞技体育的盛会,怎样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和市场接轨,与奥运战略相协调。不能只顾了全运会而不顾奥运会。为了全运会拼尽了一切,到了奥运会再拼就拼不动了。要解决好这一难题,首先,国家要调整好利益的天平,进一步加重奥运会的砝码;其次,要在训练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再次,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广大教练员、运动员,从思想上自觉服从国家的利益,强化奥运战略意识。

6.摒弃“松散联邦制”的训练体制

延续了多年的国家队“松散联邦制”的训练体制,其弊端是:训练小组分散在各省、市,各自为政,没有了国家队的权威;在人、财、物资源配置上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国家队就是要集中全国最好的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并集中财力、物力,把国家队的尖子运动员训练好,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田径是一项以个体行为为主的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的周期性很明显,又没有球类那样的联赛。所以,把全国最好的教练员、运动员集中到一起,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有利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运动科技项目的攻关,有利于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国家队的训练基地,要不断改善训练、科研、食宿、医疗、学习的硬件设施,为国家队的科学训练提供优质服务。

7.走科学训练之路

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在我国合适的地方建立集科研、训练和教练员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基地。组建包括运动生理、生化、心理、生物力学、训练学、营养学和生物工程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联合课题攻关组,深入训练现场,和教练员、运动员一起,解决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对世界田径前沿科技的跟踪研究,掌握最新动态进行分析处理,为教练员训练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减少盲目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将科学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一定要将田径奥运备战建立在一个高科技的平台上,尽快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运动员特点的科学训练新路子。

8.建立完善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培养科研型教练队伍。

美国竞技体育的成功证明了教练员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他们进行科学训练的能力,也决定了运动员成绩的好坏。为使我国田径运动得以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重视教练员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田径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在逐步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练员不能让人满意。目前,我国田径教练员大多来源于退役的运动员,他们普遍存在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理论水平低,特别是科研能力不强,容易产生创新能力差、学习掌握新知识慢、科学训练能力低的通病。为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在培训的形式上可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国家应在继续办好和完善现有培训班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教练员自学教材,供广大教练员自学使用,同时,应逐步建立教练员上岗制度,定期对教练员的文化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及格的教练员,应暂停其担任的教练工作。此外,要在招纳人才方面出大手笔,不搞论资排辈,敢于启用年纪轻、学历高、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型的教练人才,把他们尽快充实到国家、省、市一级的运动队中去,使全国田径界形成科学训练的局面。同时,还要加强在岗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工程,不断更新知识,交流心得,进一步提高执教水平。

四、结 论

中国田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捷报频传,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夙愿;但是,自从广岛亚运会以后,中国田径运动开始出现不尽人意的滑坡状况。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能够培养一批与世界田径强国争金夺银的高水平运动员的发展策略:必须采取加大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延长田径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建立以小学、中学为基础,大学提高的递进培训方式;实行教育、体育、学校共建田径人才培养基地,走“体教结合”之路;合理布局田径基地,大力挖掘后备人才;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奥运战略意识;摒弃“松散――联邦制”的训练体制;加强科学训练;建立完善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培养科研型教练队伍等。目前,田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体育运动总体水平继续提高的一大薄弱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由于我国现有的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缺陷而引起和导致的。那么,如何保持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使之得到持续提高,使之与欧美田径运动员一样,保持较长时间的运动生涯?这就需要用科学发展观,研究并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田径发展和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出路和模式,是田径界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田径打好翻身仗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杨 洋.从第28届雅典奥运会试析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77

2 叶仲淼.我国田径运动现状剖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4(3):87~90

3 王跃新.限制田径运动比赛成绩的因素[J].体育科研,2003(5):39

推荐期刊
  • 田径
    刊号:11-1287/G8
    级别:部级期刊
  • 警察天地
    刊号:36-1162/D
    级别:省级期刊
  • 天津经济
    刊号:12-1255/F
    级别:省级期刊
  • 经纬天地
    刊号:14-1732/P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