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8篇

时间:2023-09-12 17:01:53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篇1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7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业市场的需求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和突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因此,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语文学习中要创设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应该具备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为教学中创设职业情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和就业素质的教育,不仅注重对学生技术的培养和训练,还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学校语文课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素养的最好方式,通过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品质,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地基础。它的设置,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主要内容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主要作用具体表现为:

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源于现实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增强自信心

目前,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根本不在乎。来到中职学校后对自己所学专业也不大了解,对专业要求的技能和素质、将来的就业去向、专业的发展前景等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喜欢自己的专业,当然就没有什么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了。因此,在就业时自然会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以后频繁离职而浪费时间,耽误自己的前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积极的专业学习兴趣和过硬的技能本领。学校课程的开设没有专门针对专业认识培训的内容,只是上课老师在适当的时间说说而已,在学生头脑中没留下深刻地印象。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W专业,使学生热爱专业,并树立学习的信心。

比如,《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的实践活动是:求职书和自荐信。在活动前老师先给学生分好小组,学生设计好步骤及场景,应聘的同学准备好应聘简历和相关资料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实践,最后总结存在问题,从而掌握求职书和自荐信的书写要求和求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求职书和自荐信都是向用人单位自荐谋求职位的书信,前者是不知道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招聘新人,或不知道需要招聘什么人员的情况下主动自荐,对自己介绍就比较全面。后者是在知道用人单位招聘什么人员的情况下写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侧重地介绍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应聘的理由。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这样的求职过程是帮助自己找到合适职业的一种方式,对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实践活动必然会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坚定学习专业的信心;同时,激发营造学习专业知识的浓郁氛围,增强学习的兴趣,强化专业意识和竞争意识,练就过硬的技术和本领,去迎接未来的就业和创业。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比较自私,没有规则意识,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学生会逐渐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以及集体力量的强大,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认识到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位成员的贡献,自己也可以在集体中不断的进步和提高。

比如,《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调查报告。在开展采访、问卷调查和收集材料之前,我会和学生先讨论好调查的主题,然后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同时让各组成员分工明确,并要求他们在相互配合中完成任务。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所做贡献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荣誉中有自己的功劳,体验到集体合作的快乐,分享集体成功的愉快,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锻炼和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更加顺利,更加得心应手。

另外,把调查报告和《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认识自我,分析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对自己以后的发展进行定位,认识将来的职业。学生可以调查所学专业在一定范围内的市场需求度,分析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认识社会,与同学一起搜集一些关于社会职业道德的资料或者案例。在老师的帮助下寻访本专业的优秀人物或者创业成功的人士,更好地认识本专业并了解本行业的特点。这样,既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规划,又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信息能力;培养

在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猛速提升,科学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在这样一个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且全面开放的时代里,来自于广播、报刊杂志、电视广告、互联网等文化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而能够及时、合理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并从众多文字符号、广告宣传、视频中提取到科学的、最有利用价值的信息知识是每一个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必须拥有的能力之一。接下来,我具体分析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信息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能力的主要体现

1.获取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及时、合理地通过适当的方式,从周围的信息资源中寻找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这样的获取途径可以是各大网络、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报刊杂志……

2.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寻找到或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之后,还要学会对各类信息进行对比、分类,进行去伪存真,从而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此外还要把分散的知识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以此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3.应用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最终目的是进行对它的应用,想要正确地应用所收集到的信息,就必须先要学会观察和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提取到的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比较和知识总结,从而得出新的观点、结论和定律等等,让这些信息成为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工具。

在了解了信息能力的主要概念以后,让我具体分析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信息能力的培养途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信息能力的培养途径

1.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的意识

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首先就要加强学生对各种语文知识信息收集和处理、应用的兴趣,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语文知识信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他们习惯于对在学习、生活中所接触到和文字、文章、诗词有关的知识信息进行观察和思考,以便更好地领悟到语文这门学科的形成及表现规律。其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利用到的学习资源有很多,比如n外书籍、教学视频、文学名著……这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成语故事、诗辞以及写作方面的用词造句,这些都是和语文应用能力有关的知识信息。其中的关键是需要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信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让他们加强对这些知识信息的重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在课堂内、外寻找和语文有关的知识信息,并把它们作为学习工具。

2.让学生学会语文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学生具备了收集语文知识信息的意识,还要教会他们具体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方式。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多元化教学,同时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此外也可以鼓励他们合理地通过互联网查询、观看语文教学视频等方式来丰富他们的知识视野和学习体验,让其深刻体验到语文学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外,还有更多有效的方法途径,比如学生在预习类似《鲸》的科普性的课文之前,可以通过阅读知识百科全书或者互联网等方式,收集和鲸相关的知识信息,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记录信息的习惯,通过下载、粘贴、摘抄等方式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很好的保存。其次,要让学生学会从大量的信息描述中提取到最有利用价值的内容。众所周知,信息的表达方式有文字、图形、符号、表格等多种,而学生最初收集到的信息往往是零碎杂乱的,而且有的文字信息描述十分复杂冗长,这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能有效地联系到已学的知识经验,对大量的知识信息描述进行很好的辨析、归纳总结,去伪存真,从而形成正确的信息处理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文字段落的理解归纳能力。

3.提高学生对语文信息的利用效率

积累的语文信息最终要被应用到具体的知识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语文信息的有效利用。比如教师在进行人物描写这一知识块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大量描写人物的优秀文章,并对其中的人物描写内容和描写方式进行背诵、模仿。俗话说:“熟能生巧。”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积累和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到的和写作有关的语文信息就很好地被利用了起来。同理,为了扩大学生的成语词汇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有趣的成语故事,看谁收集得最多,并且能够正确地应用到相应句子中去,这时候,学生收集到的成语故事也很好地体现了其应用价值。

不论是在哪一专业、哪一科学文化领域,都离不开对信息的应用能力。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语文信息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篇3

一、语文+语文的综合

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教师唱主角的教学模式。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包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教材中提取主题,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建立起点或面的联系:可以是课文中某个知识点的补充,或是对某一单元语文知识的拓展,甚至是不同阶段某个方面语文知识的延伸。如学习《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诗词时,从教材中提取了综合实践的主题“吟月大赛”将教学环节设计成四个部分:(1)让学生背诵与月亮有关的古典诗词。(2)根据音乐节奏配诵吟月诗句。(3)通过辩论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4)用手抄报的形式搜集有关月亮方面的知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再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再如,教学《变色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同学合作表演这个故事,学生积极性很高,对动作的设计,人物语气的揣摩,神态的细腻的变化都编演很到位,学生通过编排,表演课本剧,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合作,使全体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完善自我。

二、语文+其他学科的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纽带,学生借助语文学科了解了其他课程的知识,反过来又促进了语文水平的提高,但是应注意的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不是拼合,杂烩。我们要找准关联点。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把握好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了能力的发展。例如“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学习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地貌,黄河断流的地貌,黄河断流的现状及原因等资料,学生综合社会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以及一句公益广告语,通过调查实践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调查报告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是知识、能力、情感的融合。

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学科整合,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的。无论在活动中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都要用语文知识去解决问题,如前文提到的“黄河——母亲河”让学生搜集黄河的地貌,若一味地强调黄河的地理位置,那就不是语文学习本身的事情,也不符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三、语文+综合实践的综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的天地,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样式就有多丰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要懂得从生活中开发和利用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为学生寻找语文实践的机会。比如马路两旁的招牌,买东西与他人的交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都可以学习到语文。

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一文后,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本地的民风民俗——过年了,家家户户贴对联,了解本地人喜欢哪一类春联,你最喜欢哪一类春联,春联有什么特点?然后组织汇报调查结果,再让学生寻找所搜集的对联的特点,学生利用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写对联。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视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动手、写作水平,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教会了学生向生活学习语文的方法。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篇4

2015年第3期(No.3,2015)图书馆界(Library World)周亮:语义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聚合模式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逐步向大数据时代迈进,信息资源也逐渐拥有多样异同的结构、纷繁芜杂的内容、丰富多变的形式以及庞大广布的储量,同时图书馆的资源也由传统的实体迈向数字化以及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因资源的数字化而面临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不能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字资源,而且在数字资源的异构和分布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有效的形式出现,在服务形式上数字资源的利用仍是被动的,不能利用现有资源主动地满足用户的文献需求等等[1]。当前传统的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是针对纸质文献的藏阅,而以上矛盾促使知识服务向多元化、深层次以及开放性发展,由纸质文献藏阅向数字资源推送发展,由被动提供服务逐步地转为面向用户需求。这一过程的实现,其基础是聚合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通过分析、选择、标引和处理各种类型资源的内容特征,从学科、主题、分类和著作等维度出发,进行信息资源的融合、类聚和重组,在信息资源有序化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关联的揭示,最终实现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聚合信息资源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层次性、技术性,还对其可展示性的特点进行呈现[2]。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网络资源的语义化已经成为第二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更是资源聚合与知识发现的内在根本。只有实现了网络资源的语义化,才可能透过资源的外在形式从多个维度对资源进行内涵式集聚与融合,进而实现基于资源聚合的知识发现与创新。基于此,本文开展了语义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聚合模式研究,以期能够促进当前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的发展。

1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研究现状分析

1.1 基于实体文献整理的聚合模式面临的问题

实体文献的整理在图书馆信息资源聚合中属于最低的层次,是传统的资源聚合模式,从聚合实现效果角度来看,其粒度较粗;从聚合的实现方式来看,通常基于文献编目以及元数据的实现。

基于文献编目的资源聚合主要是针对实体文献进行手工著录,在著录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则,并对文献实体进行解释内容实质和描述外部特征,以满足用户对文献实体资源的需要,其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对文献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揭示,还可以在文献的检索中提供途径和方法,更可以为文献的管理提供支持和依据。在编目规则的制定以及图书分类方法上,程长源先生首次提出要进行新方法和新规则的制定,而著录规则的制订方案被审议通过,则为文献著录在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对实体文献的整理聚合不能有效地满足用户需求,Greenberg等学者认为可以在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中进行语义网的应用,比如在文献编目和检索中运用语义网技术进行语义网的选择、表达以及服务,完成基于语义网的信息资源合理使用[3],但是目前来看,两者的融合力度还有待加强。

1.2 基于数据集成的聚合模式有待改进

基于数据集成的资源聚合就是对异构资源系统在逻辑上或者物理上把异质、异类的数据库进行有机集中,把表示方法和操作手段统一化,最终互联与共享多种异构数据资源。基于数据仓库的聚合方式用于实现多种数据源数据信息的多维集成。在英国,有关人员利用这种方式完成了建构数据集成系统的开发,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和数据的集成。在国内,毛燕梅等在信息资源中利用数据集成进行描述、整理和资源的控制;徐荣华等通过数据集成完成了数据的格式化存储,并多维分析数据最终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统一检索。虽然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4]。

1.3 基于知识集成的聚合模式需要完善

在知识集成领域,对信息资源的聚合主要是语义聚合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内容,通过知识关联的挖掘,多维度揭示文献资源中的知识,不仅包括显性知识,还能把蕴含的隐形知识也发掘出来,最终达到知识的融合和推送。黄如花等在数字图书馆中利用了语义网技术和知识地图,实现了数字图书馆的可视化知识组织;张振海等解决了知识获取、重用和共享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运行环境;York Sure和Rudi Studer等通过通用模型的建立解决了分布式异构知识库的互操作问题,并提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语义网和数字图书馆有效融合,把多知识库的统一视图提供给用户[5]。但是目前这两者的融合技术还有待完善,而且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下手对聚合模式进行改善。

2语义网技术对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的促进作用

在语义网对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的实现中,其三大关键技术分别为XML、RDF以及Ontology技术。其中作为语法层的XML能提供资源内容和结构的表示;作为数据层的RDF能描述和处理元数据,在Web上提供交互信息;作为语义层的Ontology可以把概念的定义精确化。

2.1 语义网XML技术增强图书馆资源的深度聚合

在语义网关键技术中,XML语法功能相当强大,用户使用XML可以自行进行标记或字段集合的定义,这些标记或字段集合能把数字图书馆中的特殊信息方便地表达出来。在网页的编写中,HTML不仅不能进行信息与元信息的区分,而且不支持信息嵌套结构,XML技术则克服了这一缺陷,大大增强了全文搜索功能,使得检索结果更准确,使文献查准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2.2 语义网RDF技术促进图书馆数据集成

在数字图书馆中,RDF技术主要在网络导航中发挥作用,RDF的应用使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功能更佳。作为语义网关键技术的RDF技术,主要用于描述内容与内容的关系,便于知识共享与交换的实现,可以描述逻辑形式独立的文档为Web页面集,而且在Web网页中,可以进行知识产权的说明。在管理、维护和使用数字图书馆时,RDF技术的以上功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数据集成。

2.3 语义网Ontology技术促进图书馆知识重用

在传统的图书馆中,信息检索的实现主要基于简单的关键词检索进行研究,缺乏语义级或知识的支撑,而且通常在数字图书馆中,网络资源有其分散性,导致信息服务的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高。从数字图书馆用户的需求角度来看,数字图书馆的系统在信息的识别和处理中,最好能灵活地应用,以便进行知识的挖掘,通过用户信息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服务。本体技术即语义网中Ontology技术的引入,可以使语义得到共享和重用,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交流和共享,使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重用方面得到有效促进。

3语义网环境下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3.1 领域本体集成技术

在整个检索系统中,领域本体是基础,作用于多个模块,在整个体系结构中贯穿始终,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实现各模块的功能,是整个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在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中构建领域本体时,根据构建需求,引入了螺旋模型的思想,即在迭代过程中不断对本体进行完善,在进行系统开发时采用周期性的方法进行若干次的迭代,其迭代路径是沿螺线进行的,这种模型还适用于需求不明确的开发情况,在需求变更时能更灵活地应对。在进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领域本体的构建时,遵循以下流程[6]:首先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展开本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体的编写,即本体的构建;在建立初步的领域本体之后,还要验证与评价本体,不过截至目前,评价方法和测试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最后是对已构建的本体不断完善,以适应实际应用。

3.2 大数据挖掘与集成技术

随着馆藏信息资源的激增,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给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聚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体现在对图书馆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寻找其背后隐性知识方面。在数字图书馆中,对馆藏资源的聚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理论与技术优势,采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完成知识模型的构建,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度聚合,提高知识发现服务能力,达到提高知识服务能力的目的。

3.3 语义知识与信息资源转换技术

在语义网环境下,首先通过高速的互联网把不同分布位置的计算资源进行集合,组成充分共享的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的资源,这个过程称为网格化。网格和语义网的融合,能使语义知识的语义更高,计算能力更强。语义网格架构与数字图书馆相比,其分布式环境与信息环境是一致的,在承认环境无序的前提下,数字图书馆寻找的解决方案是跨语义的,而在Web环境中,语义网格还要再进行中间环境的构建,使信息体在符合环境的同时还要具有语义互操作功能。数字图书馆和语义网格的共同目标是形式化地描述信息,把信息中的语义信息通过机器进行认识,实现语义和信息资源的相互转换。

4语义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模式的构建

4.1 基于关联数据的深度聚合模式研究

关联数据技术与传统的信息聚合技术相比较,其聚合方法更为灵活易实现,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只需要关心信息本身即可;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通过数据的关联进行本馆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资源范围得到扩展,用户服务得以改进,图书馆价值得到提升。图1给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深度聚合模式,该模式共分三层,其中数据层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本地数据源以及外部的各种数据集,这些数据集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转换成连接到数据网络中的关联数据;在聚合层中,首先图书馆进行关联数据网络的访问,在访问时遵循统一的规范,然后对关联数据和本馆资源进行本体映射之后进行实体识别,在实体识别时是自动或半自动的,最终形成集成数据;在应用层,图书馆主要是在聚合信息的基础上对原有应用进行拓展,在聚合层中生成的集成数据,实现了数据融合与检索,为用户提供新的资源,另外,还在学术交流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参与进去。

4.2 基于主题模型的深度聚合模式研究

在语义网环境下,基于主题模型的深度聚合模式目前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图形图像,二是文本知识处理。在文献资源生成过程的模拟中利用了主题模型,词项在共现信息中有很多主题集合,从中进行语义相关的主题集合的抽取,并进行参数估计,进行文本挖掘。通过主题模型转化成新的主题,并在低维空间中进行表达。在主题模型中,多采用LDA模型,这是一种生成模型,在隐含变量里该模型能进行生成文本过程的描述,又被称为层次概率模型,其模型图如图2所示。

4.3 基于信息整合的深度聚合模式研究

在异构、异质资源中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技术进行物理或逻辑上的互联互通,在多种资源中实现一站式的搜索就是数据整合,但是数据整合通常没有揭示和组织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户在信息环境下,既希望能实现一站式搜索,又想在获取关联资源时能做到一步到位,这就需要有效地组织和整合信息的实体关系。这种基于信息的资源整合,其方式主要基于信息门户。基于语义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集成模型如图3所示[7],该模型共分为五层,其中数据源层中要进行元数据标准的制定;信息描述与组织层中主要使用了RDF技术;在语义整合层中运用了语义规则进行本体一致性检测以及语义推理的实现;最后经过整合的信息提供给用户交互层,为用户提供服务。图3基于信息集成的深度聚合模式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篇5

陕西省淳化县淳化中学 711200

【摘要】 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变过去单一、同步的教学为多元、异步的体系教学;变过去单向传递为多向传递。声画同步、运用课件等方式激趣染情,激发思维,拓宽知识视野,开启心智,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学软件;使英语教学不断延伸。更广泛、灵活的从文章、体裁、异国风情等方面切入,全面整合教学资源,将英语教学与多媒体,教材与现实紧密的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合为一体。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 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自学能力 教学模式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效率

1.1 研究表明人类刺激的渠道越多

越有利于联想思维的发展和认知结构的建立,新信息就越容易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画、声音、影像的有机结合,给学生创造立体的语言环境和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把抽象的、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交流。课堂气氛比传统教学活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动起来,从而激发英语学习的热情。

1.2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使得教学节奏加快,信息量加大,信息重复率增高,准确性加强,不仅能做到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还能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立体化、多样化。词汇、语音、语调等综合教学变得充满趣味性。另外,真实的语言环境,地道的语言语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改善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教学的软件具有及时反馈的功能,学生做完练习后,可以立即得知答案,并能及时加以改正,不必等待老师批改,从而达到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论语?雍也》)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就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但根据青少年心理结构分析特点显示,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喜欢表现自我的想法,展现个性,在英语学习上,他们不只是想把英语作为一门死记硬背的课堂来学,更希望能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兼有的内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在游戏和活动的英语课堂上学习到文化知识。多媒体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电影、音乐、图片等方式从不同程度的感官去刺激学生的学习情趣,把学生带进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所以,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3.增加了课堂传授知识的容量,突破了重点、难点,提高了课堂利用率

多媒体教学比常规教学输出的信息量更大, 通过多媒体软件可以将重点、难点、词汇、课文朗读、课文内容提要,总结的知识要点,练习题等都编制成课件,利用其超文本功能,任意调用,也可反复出现。因此教师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深入浅出,例句例题要相衔接,讲练结合,并适当增加图片或音乐或视频来加深印象。下课前再进行回顾总结重点,对一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忆,使学生清晰意识到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4.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种感官活动的综合运用过程。不同的感官所需要的刺激信号各不相同,如视觉接受图像,听觉接受声音。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组合多种多媒体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训练学生的听力,集声音与动画于一体,视听集合,声像并茂,给他们创设一个易于接受信息的氛围,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而且还使学生从视觉上了解更多有关英国的知识,扩大了知识视野。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化素质教育强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本身。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规律的教学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创造的是开放式教学方式,形成了知识的双向传播及师生互动,让学生的英语学习由课内扩展到了课外,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链接国内外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将英语课的材料以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学生通过可以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的构建知识。

6.培养学生合作,创新和学习处理知识的能力

合作、创新和学习处理知识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新型人才须具备的能力。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些素质的培养营造理想的环境。科学的研究发现,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采取合作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计算机网络的特性有助于合作性学习。目前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合作方式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是最有利于2l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同时,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实力型、创新型人才。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无限制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剧增,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学生往往难以搜集到恰当的信息,所以教师可以以课堂内的学习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搜集处理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布置给学生搜集任务时,要结合课堂内容,提出具体的搜集目标,搜集内容,搜集方法,从而提高探究的效率。这样,学生有了目标和方法后,逐步减少了搜集的盲目性。搜集完信息后,学生还应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保存下来,方便以后提取使用。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这些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7.提高教案设计的质量

教学活动的成功与教师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很大。教师的备课越充分越好,相关的信息越多,越能编排出高水平的教案和教学活动。这样教师才能在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信息传达给学生,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成功。而计算机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因此,教师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英语备课可以使得课程准备的更加丰富,更加的有特色,将教学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使用,是教育改革教学手段变革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技能层面,而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热情,激活并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教师作为现代英语教学的主导者,需要积极探索和寻求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形成新的语言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松美,英语教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2] 李晓媛﹒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篇6

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小学语文教育将新型的创设情境教学方式与知识可视化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将其运用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知识可视化教学方法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图片、影像与表格大纲等可视性元素,二者正为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构建起语文知识系统,让学生们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小学教师在利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引入新课时,可以适当的利用可视化教学中的可视元素,让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增加语文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并培养学生们观察问题、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新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关键词语图形结合的方式将整篇文章的知识框架勾勒出来。促进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分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将语文知识归纳成知识网络,形成“集体大脑”图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只是可视化教学手段进行运用时,运用的手法比较灵活。教师利用分组教学方式将学生们分成了一个个语文学习小组,同学们通过将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绘制出自己的语文知识可视化图表,并且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小组内其它成员进行交流与分享,形成一个汇集所有学生优点的“集体大脑”图,调动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效率。

语文教师在此基础上要对学生们的活动进行指导与纠正,再将班级学习小组的语文学习成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整个班级组的语文知识“集体大脑”图,使学生们能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与深刻,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表达创新能力,为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小学生处于智力与认知能力发展的初期,并且其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再加上语文知识的复杂性强、较为晦涩、知识多为隐性的,小学生不易于理解与掌握,因此,语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篇7

关键词: 集中教学法 英语教学 重要性

作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在小学阶段没有学过英语,或未系统地学过英语,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如何教好他们英语,对于我们是一个挑战。学好英语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先决条件之一。很多学生反映单词的学习和记忆的问题,今天学了,第二天就忘了;或是记住了单词,却不会使用。因此,教师该如何教单词,促进学生有效地识说英语单词呢?针对这些普遍性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集中教学法,以下是具体做法。

1.语音集中教学

语音集中教学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集中了解背景知识,打下英语教学的基础,避免使学生出现“一头雾水”的情况。然后,教师要让学生集中了解语音的整体轮廓,让学生对语言有一个整体认识。教学时要注意读音、写法的标准化,区分英语与汉语在语音方面的不同,并通过具体的英语单词讲解节奏、音节、强弱、语调、连读等知识点。集中教学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避免欲速则不达。在学生熟练掌握后,由易入难地拼读单词,并让学生掌握语音规律和拼读节奏感。语音集中教学可以使用归类法、比较法、讲练法等教学方法。

例如,归类法可以对长元音、短元音进行区分,让学生掌握嘴形、舌位、牙齿等部位的动作和发音长短,然后学习双元音,最后学习辅音,起到归类的作用;比较法可以对清浊辅音进行对比,由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比较二者的不同,比较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认识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练法重视学生在教师讲解后的练习,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熟能生巧。大部分单词是符合拼读规则的,让学生提早掌握音标,提早掌握拼读单词的要领,具有独立认读单词的能力。同时掌握发音规则,用发音规则来记忆单词,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集中学习完字母和音标后,按发音把26个字母分类,学生能够根据分解出的字母音素,掌握正确发音,既有利于掌握字母的拼读规律,又有利于下一步集中学习单词。

2.识词集中教学

虽然英语的字母只有26个,它们却可以组成成千上万个英语单词。识词集中教学就是将一个单元的英语词汇利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利用词汇表,根据英语单词记忆的规律,按照拼读―英译中―中译英―拼写―使用的五个步骤,对单元内单词和词组进行集中教学。完成五步教学后,给学生适量时间进行当堂巩固,并当堂检查。另外,教师还应该适当增加课外词汇,尤其在进行课外阅读前,让学生记忆相关的课外词汇能够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英语词汇测试,对课内、课外的词汇进行必要的检测,使学生时刻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检测学生的词汇时,可以采取词汇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查,不及格的学生允许重考,鼓励后进生赶上教学节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识词的步骤、方法和技巧,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并结合听说读写,最终形成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孤立、封闭地进行识词集中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复习音标知识,集中讲解字母组合的相关规律和知识,让学生试着读出生词,根据构词法记忆单词,然后根据单词表记忆英语单词,并根据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的类别进行分类记忆,根据读音、词形、含义进行分类记忆。记忆单词可以采取朗读、背诵、默写等形式,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单词卡片、单词手册等帮助学生记忆,最后根据单词拼写题型进行考查。以一周、两周、一月、两月的频率再次进行识词考查,以防学生遗忘。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单词识记的难度,提高学生识别单词和词义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中有很多词是通过合成、派生、转换词性等方法得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把这类词汇分类集中教,方便学生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helpful―careful―thankful―useful―playful;relaxing―interesting―exciting―boring―confusing;bored―interested―excited―surprised―annoyed―relaxed;dislike―disagree―discover―dishonest;unhappy―unknown―unlucky―unimportant。还可以利用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词语之间的关系,集中收集这些词汇,归纳一起教学,便于学生对比联想记忆单词,记忆效果好。如:big―small,heavy―light empty―full―hungry,happy―sad―unhappy,below―above,expensive―cheap―inexpensive,等等。

3.语法集中教学

语法集中教学需要跨越几个单元,集中一个体系的语法项目开展集中教学。在语法集中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语法卡片、语法小册子等,写上语法知识并印制图表,配备相应的例子,鼓励学生分组自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带动后进生,实现优差互补。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发表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从旁引导,最后给予解答。语法集中教学能够用比较短的时间(通常在两周左右)让学生掌握几个单元甚至该册教材的语法知识,系统、全面地认识、理解、掌握、运用语法知识,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听说集中教学

听说不仅是语言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更是我国英语教育迫切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受知识内容和学习规律的影响,听说集中教学不能长时间的集中,而应该根据教学任务进行专题性、短期性的小集中。听说集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英语听说课。在听说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安排学生做好课堂准备,熟读对话材料,找出常用的句型,然后编制学生生活相关内容的对话材料,尽量创设真实的英语对话情境,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

另外,我国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比较低,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加重视听说课教学,在听力课上精心设计听力内容,教授学生听力的方法,让学生听数字、句子、故事,教会学生掌握重点、领悟全文的能力,并采取补全对话、回答问题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做好听说课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竞赛、英文歌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听英文歌、看英文原音电影,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英语、说英语的条件和机会。

5.阅读集中教学

阅读集中教学是增强学生语音、单词、语法掌握能力的有效手段,还能够提高学生分析文章逻辑关系的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阅读集中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推敲细节,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限时阅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并要求、鼓励学生在课下多阅读英汉对译的英文报纸、杂志、小说,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

首先,树立自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很棒地完成任务,不要有压力,轻松上阵。只有轻松冷静地做阅读理解题,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其次,通读全文,掌握大意,从整体上理解短文的大意及中心思想,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切忌人为地将短文搞得支离破碎,逐词逐句地感知材料,看一句或几句做一个题目。掌握阅读理解短文大意后,认真看短文后的选择题,此时可选择跳读的方法。因为初中阶段大多数阅读理解题相对简单,很多选择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只要跳读短文,寻找所需正确信息,并在文中勾出重点句,就能顺利完成选择题。最后,学会推理,正确解题。如果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遇到较深层次的题型,在短文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那么首先要排除自身的生活经验、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等主观因素的干扰,然后要冷静分析推理,研究细节暗示,推敲作者意图,理解文章寓意,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6.写作集中教学

教师在英语写作集中教学中,应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多种范文,帮助学生分析、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区别和特点。教给学生基础的写作步骤,按照句子―段落的顺序进行练习,并对学生的英语作文采取面批、互批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建立优秀作文簿和错题簿,记录优秀作文和典型错句。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英语写信、记日记等。考生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审好题目。英语和汉语一样,每种文体都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和特点,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格式及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在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后,便可根据所列要点进行答题。所写的语句要通顺、流畅,并符合英语语法的习惯。看图作文中即使没有文字提示,也应能看懂每幅图的意思。书面表达有较大的灵活性,但不能发挥太随意。某一要点会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法,只要表达正确,哪一种方法都行。答完题后要抓紧时间把所写内容从头至尾看几遍,查漏补缺,边查边改,修正答案。写正式稿时,需要特别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7.结语

集中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强化实际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结合集中教学法和分散教学法,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略。通过适当集中、创设情境、复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构建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优势,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事实上,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只要善于积累,勤于反思,我们就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培养出更多新型的英语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宁杰.浅谈集中教学法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1(03).

[2]张健.张思中集中教学法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2010(02).

高中语文集合知识篇8

摘要: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在集成电路专业本科生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学生的择业、就业密切相关,是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为例,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集成电路专业英语课程出发,简要介绍现阶段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开设、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存在的问题,指出造成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给出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集成电路;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02-02

一、引言

英语教学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2005年、2007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相关文件。文件中一再强调高等院校要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科研工作[1-4],接受先进学术思想和理念,掌握前沿的知识和科技。专业英语课程承担起将普通大学英语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重任。研究表明,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如何真正发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科研工作,接受先进学术思想和理念,掌握前沿的知识和科技”的作用需要更多认可和努力[3-5]。

本文将以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浅析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现阶段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二、现阶段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现状

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专业英语课程逐渐发展起来,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英语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服务于科技、军事等相关领域的科技精英。现阶段,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首先,在授课内容方面。现阶段的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授课方式是通过一些常见词语的英文说法,使学生了解基本词汇;课程内容是单纯的词语翻译,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专业英语课程在总的培养计划中被放置在大学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差的一年)甚至放在选修课程中。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平衡大学四年每学期的学分分配,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认识定位在“学无所用”的假象之上。

最后,在授课形式和教学理念方面。现阶段的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主要是通过教材的单纯翻译,同时敦促学生理解专业英语与普通大学英语的区别和它们的相关性。而在实际应用中,即使是相同的专业术语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也具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和理解,需要结合前后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三、现阶段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要想真正实现国家“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科研工作,接受先进学术思想和理念,掌握前沿的知识和科技”的目标,现阶段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亟需解决以下一些问题[5]:

首先,专业英语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不合理。专业英语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宽广知识面,同时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现阶段的专业英语课程主要作用更多地集中在均衡课程学分、增加专业特色部分,显然有悖于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初衷,是普通高等院校必须正视的问题。

其次,专业英语课程对后续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性被忽视,课程在大学生四年的培养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太过于微弱。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专业英语是后续学生继续深造或工作中必须处理的内容。培养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性人才必须摆正专业英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刻不容缓。

最后,专业英语与普通大学英语衔接不足,跨度较大,学效果大大减弱。Krashen[5]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取必须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而现阶段的普通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完全脱离,毫不相干,互相没有衔接,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效果极大减弱,这也是当前专业英语课程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首先,从培养目标出发,充分考虑集成电路专业特点,修正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的培养方案,摆正专业英语课程在集成电路专业本科生大学四年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只有从源头确立专业英语课程的主干地位,才能从思想上给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一个指导。

其次,开设相关辅助课程,加大大学普通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的衔接,做到“有的放矢”。专业英语课程需要借助普通英语课程培养起来的听说、阅读和理解能力。而另一方面,专业英语课程由于具有专业特色所以不能完全照搬英语课程的学习方式。因此,普通高等院校应在普通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之间通过合理的总课时、上课时间、授课内容等方面做好全面衔接。

第三,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集成电路类相关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容,在授课方式方面做到“因材施教”、“沉浸式”教学等。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补充最新的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同时通过研讨、小组学习等方式开展授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师资力量的强弱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科研工作,接受先进学术思想和理念,掌握前沿的知识和科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教师队伍。

五、结论

本文以集成电路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出发,详细探讨了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呈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种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专业英语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各种主要问题。针对现阶段涌现的各种问题,本文给出了集成电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可行建议。我们相信专业英语课程必将实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科研工作,接受先进学术思想和理念,掌握前沿的知识和科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守宏,刘金玲,付文平.“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专业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4):97-101.

[2]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2-11.

[3]李丽洁,施瑞,陈树森.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的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93-97.

[4]郑军霞.双语课程的准备课程――专业英语(ESP)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实证研究[J].林区教学,2015,(4):41-43.

[5]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Second Languages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收稿日期:2016-11-2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