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8篇

时间:2023-09-21 16:35:12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篇1

⑴主要内容: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原水输水管与给水管网设计计算;净水厂处理工艺设计;二级泵站设计;城市给水工程总概算和成本估算。

⑵设计要求:

a.设计说明计算书:

概述,包括设计依据、自然状况及原始资料、设计要求。给水工程规划,包括水源、水厂位置选择、输配水管网定线,调节构筑物确定。给水管网,应包括水量计算,用水曲线,供水曲线绘制,管网平差,平差校核计算,选泵,清水池容积计算(方案中设水塔或高地水池时,包括水塔、高地水池容积计算),方案比较、选定。给水处理,应包括给水处理方法的阐述,处理工艺流程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说明、水厂总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及卫生防护带的确定。水泵站,包括水泵与电机的选型、布置,吊装设备选择、泵房设计计算。总概算和成本估算,根据概算指标做城市给水工程的总概算和成本估算。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应分别编写。

b.设计图纸

给水工程规划总平面渲染图。

净水处理厂工艺平面图。

水处理厂总平面及高程布置图。

主要净水构筑物平、立、剖面图。

一泵站工艺图。

给水管网等水压线图。

滤池平剖面图。

2.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2000版,第1、3、4、9、10、11、12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986版,第1、3、4、9、10、11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7(1997年修订版)。

[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6].《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修订版)。

[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修订版)。

[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0].《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11].《总图设计标准》GB/T50103-2001。

[12]《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13].《给水排水工程项目概预算及经济评价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姜乃昌、陈锦章,《水泵及水泵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6].李圭白、刘超,《地下水除铁除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周金全,《地表水取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严煦世、赵洪宾,《给水管网理论和计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何寿平,《移动冲洗罩滤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徐彬士、李同德,《虹吸滤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许京骐、陈培康,《给水排水新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23].许保玖、安鼎年,《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篇2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教学改革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环境、建筑、土木类、建筑电气等专业的必修或限选课程。作为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校,针对传统的教学方面存在的很多缺陷,本文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初步探讨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1. 学科特点

1.1发展迅速。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设立至今,其内涵和外延均有很大的变化,由初始设立的简单室内上下水管道及设备,发展成为由建筑内部给水排水、建筑消防给水、建筑小区给水排水、建筑中水处理和特殊建筑给水排水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建筑给水排水学科体系。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崛起,住宅小区的兴建,节水技术的普及,绿色生态小区、绿色住宅、健康住宅等新概念的提出为本学科注入了新的知识点,使建筑给排水工程学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涌现推动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1.2实践性强。作为一门工程类学科,“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学科。对理论知识掌握得好坏最终要表现为实践能力大小。在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考试的三门课程中,该门课程占40%的比重,由此凸显出其在实践性环节中的显著地位及重要性。

1.3与其他学科交叉多。作为建筑的附属设备之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暖通、电气、煤气等学科在设计、安装、施工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交叉,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具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材内容陈旧。目前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在内容设置及形式上均沿用20世纪40年代末前苏联的高等学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编写大纲和各章节内容安排,虽然经过多次修编,但是许多内容仍需进一步改进。当前新型建筑水系统及其技术不断涌现,设计和施工规范也在不断地修订,以往陈旧的概念亦在慢慢隐退,旧的教材内容及其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2.2课程设置不满足实际需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既是给水排水专业的主干课程,又是建筑设备工程的组成部分。目前的课程设置与相关学科交叉、覆盖的知识较少,培养的学生仅仅具备单一的建筑给水排水的专业知识,远不能满足市场各单位所需求的具备水、暖、电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3师资力量单簿,教学手段单一。大多数课程教师因其观念和经历所限,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重教材轻现状,重设计轻施工,重讲授(理论)轻示范(实践)。尽管目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教学手段已从过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方法,逐步转化为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但目前教学课件的制作只限于PowerPoint形式,过于单一,还有待改进。

3. 解决办法

3.1完善课程结构,拓宽教学内容。

首先,注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与本专业前接课程及后续课程有机地衔接。学生在对前接《建筑概论》、《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后,进行本课程的讲解,其中穿插讲授上述课程在本学科中的应用。在课程的后期应加强对本学科的法律规范、标准、文件的学习。

其次,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在建筑给水排水课程中应增加工程安装、工程概预算、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编制工程设计文件等内容,并对课程作进一步的精选、整合和精简,做好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3.2丰富教学手段,加强理实结合。

教师应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方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本课程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和思维。收集工程实例并精心穿插到各教学章节中,将一些典型工程实例作为课外补充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学生课下思考完成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与方法,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教学方式上尽量采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其能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形、图象、活动画面等方面的信息,使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缩短了学生的实践认知过程。开发多媒体研究课件作为真实研究的补充,在原有的PowerPoint课件形式下,增加采用Flash、3DMax等课件制作软件,使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丰富多彩。通过多媒体课件能收集大量的课堂讲授的素材,信息量加大,讲授效率提高,并能及时更新内容,改进备课方式,从而能很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强化课程的工程训练环节,重视实习环节,拓展课程设计类型。根据教学进度和安排,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走出教室,参观水加压泵站、室内游泳馆、室外景观水等,调研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等,对工艺及运行管理中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看法,撰写调研报告。针对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信息,合理调整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3.3提高师资水平,促进校企合作。

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能在工程一线从事项目管理和施工的技术人才。作为专业学科的教师,首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必须掌握本行业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尤其是施工安装知识和经验。因此,就要求专业教师与设计、施工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相关的技术攻关成果,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引人到专业课教学之中,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学科发展的前沿紧密结合。同时,结合目前建筑给排水学科,对教学内容上进行及时的更新、引入,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不断充实、完善授课内容,更新、再版教材。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改革与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实现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和能力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观”转变。

参考文献: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排水;排水设计秒流量;亨特概率法

【中图分类号】TU12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05-01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展开,居民对高质量、高品位生活环境的追求也在提高,但在室内排水方面,大多数住宅建筑都还是在采用传统的室内排水做法。虽然传统的室内排水技术在我国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一些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像噪音问题、废水溢出问题、滴水和渗漏问题等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又凸现出来,如卫生器具摆放受限制等。这些问题轻则影响居民生活,重则会引起民事纠纷、疾病扩散,造成严重的后果。独立、完整、自由、节省、健康是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传统的室内排水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愈来愈显示出迫切性和重要性,加强室内排水系统的改进和优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传统排水设计流量计算存在的问题

排水设计秒流量反映了室内生活排水管道的设计负荷,是确定各管段管径的依据。因此研究合理的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内部排水设计秒流量有三种传统计算方法:经验法、平方根法和概率法。我国目前采用平方根法。

我国现行的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反映的因素不够全面,公式适用的范围小,在理论上及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式 (2.1)和式(2.2) 都没有考虑生活排水的随机性;

②式(2.1)对影响排水量的各种实际因素如卫生器具使用频率、卫生器具组合形式、单位器具负荷人数等,反映不够充分。

③计算管段上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qmax是式(2.1)的修正项,它体现了公式的经验性,但当卫生器具较多,Np较大的情况下,计算结果比较大,qmax也就失去了相应的修正作用。

④按式(2. 1)计算设计的工程有时出现管径偏小、排水不畅的情况,反映了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

⑤根据规范规定,卫生器具较少时,式(2.1)计算结果有时会大于该管段上卫生器具排水流量的总和,则应按卫生器具排水流量的累加值进行计算。这也反映了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

三、建筑室内排水设计流量计算的优化和改进

1、亨特概率法

假设某给水管段上连接有N个卫生器具,各个器具的开启和关闭相互独立,每个卫生器具的额定秒流量为q0,则通过该计算管段的最大给水秒流量为q0N,最小给水秒流量为零,任意时刻通过该管段的给水秒流量为q(0≤q≤q0N)。设计系统应降低管材耗量,并保证不间断供水,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可以只研究极限情况,即最大日最大时的用水量。假设最大时每个卫生器具的使用概率为p,则不被使用的概率为 (1-p),对于只有一种卫生器具构成的单一系统,表示如下:

(3.1)

其中:Pm―至多有m个器具同时的概率值,即给水保证率,为0. 99;

m ―卫生器具同时使用个数设计值;

p ―用水高峰期单个卫生器具的使用概率;

N ―管段连接的卫生器具数。

根据3.1式在已知N、p 的条件下,可求出满足Pm≥0.99的m值。卫生器具同时

使用个数设计值的概念是与设计秒流量的概念相对应的,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为:

qg=mq0(3.2) 式中,q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

q0―单个卫生器具的额定秒流量,L/s。

2、结合亨特概率法计算室内排水设计秒流量

(1)模型的建立

由于每个卫生器具的排水都是随机过程,卫生器具在使用中互不影响,若每个卫生器具类型相同且服务人数相同,则卫生器具在用水高峰期所观察时段正在排水的概率p 是相同的。假设有n 个相同的卫生器具,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卫生器具在每次观察时只有排水和不排水两种情况,若把第 i 个卫生器具在观察时的使用情况用随即变量 Yi表示,卫生器具使用和不使用两种情况分别用 1 和 0 来表示,则有下面的表示式:

(2)卫生器具排水概率 p 和排水保证率 Pm 的确定

在用亨特概率法建立的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模型中,计算管段的同种卫生器具的个数 n 和卫生器具的排水额定流量 q0都可以确定,但要想求得 m 值,还需要确定单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概率 p 和排水保证率 Pm。

① 卫生器具的排水概率 p 的确定:

器具排水概率p是重要的设计参数,其值直接影响设计秒流量的大小。建筑的性质、居民生活习惯、气候、使用人数和集中用水时间的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p的取值。根据下式来确定p:

(3.3)

式中,t ―卫生器具单次排水时间,s;

s ―用水高峰时间段人均使用次数,次/人;

r ―使用人数;

T ―用水高峰时间长度,h。

② 排水保证率 Pm的确定:

排水保证率Pm决定卫生器具最大排水个数 m,Pm值的选定对排水设计秒流量有直接影响。在亨特概率法中的给水保证率取为 0.99,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管段出现实际用水流量大于设计用水流量的可能性是 0.01。在建筑排水中,若实际排水流量若大于设计排水流量(即有超过 m 个卫生器具在同时排水)时会造成建筑内部排水不畅,污水外溢到室内地面,或管内气压波动,有毒有害气体进入房间,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室内环境卫生,其危害性很大,从影响程度来讲,排水保证率的取值要高于给水保证率,综合考虑Pm取为 0.998。

(3)计算管段的总设计秒流量

确定排水概率和排水保证率后,逐个求出计算管段各种类型卫生器具的同时排水器具最大数 mi和设计秒流量mi ,则计算管段的总设计秒流量:

式中,k―计算管段卫生器具的种类。

四、结论

本文从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方面对建筑室内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筑室内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应采用概率法来计算。本文结合建筑室内生活排水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概率论二项分布理论的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1]王增长.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张俊岭. 一种新的建筑室内排水系统方案.建筑技术开发,1999,Vol.26 No.6

[3]俞文迪. 关于水封式地漏和磁性密封反斗式地漏的比较.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排水分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宁波.2005.

[4]姜文源. 隐蔽式安装系统同层排水技术简介.给水排水,2004,Vol.30 No.9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水力学课程教学和实脸教学两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水力学教学质的方法。

1水力学课程特点

水力学是给排水等非力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运用性均较强的课程。水力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推导比较多,在学习中需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其运用条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才能对整个课程的知识有系统而连贯的认识;实验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环节,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力学课程与《排水工程》、《水泵与泵站》等后续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在实际工程运用中许多环节都需要《水力学》知识,这些对该课程的实际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水力学教学过程中,发现水力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水力学研究的是以水为代表的液体,由于水流运动多变,研究边界条件复杂,水力学基本理论通常借助许多假定来简化复杂的问题,因此公式中往往有许多系数待定,这给水力学教学带来许多学生难以理解、感到疑惑的地方;水力学课程内容安排中实践性教学内容不太突出,习题和例题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十分紧密,章节中相应的工程实例应用问题较少,也没有专门的课程设计或综合练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向工程设计过渡起不到积极作用;目前开设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和演示型实验,限制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不适应工程实际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水力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水力学教学的以上特点,本文就如何提高水力学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施,认为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课程与实际工程的联系以及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切实可行的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理论教学改革

2 .1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涉及难以理解的基本概念,主要是公式推导的教学内容,例如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等的推导和应用,采用传统板书和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跟随教师思路,逐渐理解掌握方程的推导过程,同时也可根据推导过程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某些抽象的概念,仅仅依靠板书和教师的口头解释是难以让学生顺利理解的,如真空的概念、气穴的现象、急流与缓流的区别等,则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相应的动画演示。

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学生自己进行一些流动演示实验,如边界层分离,漩涡,射流紊乱扩散等,这样使得非常抽象的流动概念变得十分具体而容易接受。

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为使学生注意听讲和主动思考问题,常采用教师主讲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并将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留作专题讨论,增强学生敢想、敢问及敢于动手实践的信心和勇气。

课后结合实际生活中碰到的水力学问题布置思考题,增加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伯努利方程时,让同学思考为什么足球运动中高速飞行的球能够在水平方向做曲线运动,即所谓的香蕉球;在讲解气穴的时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潜水员每次深潜上岸后,需要在减压舱内呆几个小时以防止潜水病;在讲解层流紊流的时候考虑心血管疾病的成因及其防治等。通过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水力学问题的思考,学生学习水力学的兴趣大为增加。

2.2充实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学生上水力学课前没有参加过工程实习,缺乏对工程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的理论在理解土有一些困难,为此在授课的过程中经常为学生补上这部分的内容。在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有了一定的基本概念后,组织学生观看水力学原型水流录像片,并进行详细的讲解,画面中的水流现象真实可信,并清楚的展示了实际水流现象与理论描述的差异,让学生对实际水流现象有直观的认识,利于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常用的一些工程应用问题,着重在原理上进行深人讲解,如能量方程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将水力学课程的知识点与专业课相结合,并在教学中结合专业课的特点深化和丰富水力学课程的内涵,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结合工程实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结合隧洞、涵管、给水管道讲授管流的水力计算;结合渠道、排水管道等的水力计算讲授明渠均匀流;结合闸门、挡土墙的设计讲静水压强及其分布规律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等。

3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水力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又和理论教学密切相关,在理论知识的验证和理解方面有着理论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国内外经验证明,要培养高质量人才,必须加强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学生主动深入的钻研理论,认真深入实验,是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是实验教学的首要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安排形式多样的实验项目,包括验证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使学生在水流现象的观察、理论的验证和量测水位、流量、流速、压强等基本技能上获得足够多的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对于验证性试验,实验过程中不直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是多引导、多启发、提出分析问题的方法,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并强调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设计性实验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设计能力为目标;综合性实验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水面曲线实验、堰流实验等,把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各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可行化分析,研究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定期组织实验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动手能力。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篇5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质工程学;教学改革

伴随教育改革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实施,水质工程学教学也受到极大的冲击,使其教学模式不断发生转变,而且社会对于人才要求也在不断变革,实践能力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因而对于水质工程学教学而言,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过程不断完善,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任务剖析

针对水质工程学来说,其教学任务相对较为明确,就是让学生通过较为全面的掌握下述知识:水的性质、给水与污水特征、水质标准、水体污染等等,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对水处理有全面的了解,包含概念、方法、发展,与此同时,还需掌握工程技术方式,应用条件,还有新工艺及技术的应用,这在某种程度为之后的工程设计给予良好的基础,并且对之后的科研及运行也有极大的帮助,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完善水质工程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水质工程学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应用实际操作,因而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水处理涉及到的知识相对比较广泛,比如数学、物理、化学、水力学等,因此本学科知识面较广,且理论及实践性较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完善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获得应有的效果。

(一)创新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水质工程学教学主要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这也使得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死板,课程教学效率低下,而且教师通常是理论教学为主,较少涉及到实践教学,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是非常不利。水质工程学生而言,基本原理及理论是教学的重要组成,这部分知识适用传统讲授,学生能够有效理解上述知识,掌握抽象知识与概念;借助条理清晰板书,让寻能够对公式及定理推动有全面的认知,一目了然,

而随心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多媒w教学设备被引用至教育领域,并且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网络辅助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强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修能力。网络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具有自身的优势性,比如视频、图片、多媒体课件,这些教学资料的应用,从某种层面上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课内及课外学习能够有效的融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课内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将教学与课程设计有效融合,并且对实习及创新实验给予重视,这可以极大的改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现状,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水质工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而针对创新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从而化被动为主动,继而能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水质工程学来说,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主要涵盖以下方面:水质及其标准、水处理方法概论、混凝与絮凝、沉淀与过滤、水质预处理等等。从目前情况分析,该学科教材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没有相对应的练习题或是思考题,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主要发挥辅助功效,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需要实施习题与思考题的编制,并且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学科属于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必须将理论知识、方法及设计计算等,与工程设计联系到一起。

水质工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完善教学内容:第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写教案,教师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知识点,从全局角度出发,将各章节进行有效排序,从而促使所有章节原理实现了有效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并且通过知识点关联有效理解记住所学知识。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穿插例题解析,与此同时,在课后向学生布置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思考题,还需规范阅读内容编制,将其放置在学生课后学习中,由此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第三,补充教学内容,分别是工程设计方法、构筑物计算,让学生能够规范水处理具体计算,掌握单体构筑物计算方案,这未后续的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第四,创新水处理工程设计,更新设计案例,近些年来,水处理工艺发展速度较快,可谓是日新月异,而污水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设计标准随之改变,很多老工艺已经不能适应现展需求,因而需要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案例教学对学生而言起到了极大的帮助,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体现形式,是非常关键的学习环节。而对于案例教学来说,教师不仅仅是从工艺参数、运行结果方面着手,还应该在进行案例引入过程中,对比不同的工艺参数,获取最佳的参数值及运行方案,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具有全局挂念,把握问题的关键。

三、结语

总体来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质工程学教学存在极大的弊端,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因而必须对水质工程学生教学进行改革,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景伟,陈慧,袁守军,胡真虎,苏馈足.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宿州学院学报,2011(08).

[2]张建锋,黄廷林. 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3]魏娜.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篇6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工程; 概预算编制; 意义; 问题; 有效管理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概述

建筑工程概预算指的是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定额、指标以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整个建设项目所需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编制概预算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在计算过程中发生漏项、缺项还有重复计算等问题。计算所采用的标准也必须符合规范或定额。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意义

工程概预算工作在整个建设工程中都是尤为重要的,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也不例外。工程概预算最重大的意义就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总成本,并且提高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有时候由于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施工量较大,施工工期又相对较长,施工成本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产生很大的波动。并且施工成本总是因为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等因素而受影响,所以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由此使得给排水施工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施工单位的利益。通过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对于给排水工程的总成本进行估算,并制成相应设计报告,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浪费,使得建筑工程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三、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定额问题

很多的单位往往由于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在前期准备阶段不到位,使得最后工程概预算工作中会产生预算定额问题。工程概预算编制最重要的依据即是工程预算的定额,定额的是否正确对概预算的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工程预概算编制过程中常会发生借用定额的现象,也就是说,其他项目的定额标准会被借用到给排水工程的预算中,这对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准确性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2.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不详细

为了做好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首先要熟悉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图纸、定额,并且还要熟练掌握相关规则,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利用表格把概预算的数据呈现出来。但是由于当前很多给排水工程在概预算方面并没有做的非常详细,经常出现项目内容计算不完整,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多算或漏算的现象。某些建筑施工单位在给出给排水概预算编制的要求时,并不是非常明确,甚至在委托中存在漏洞,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给排水概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给排水概预算编制工作中一直缺乏一种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不能够有效地审核和监督概预算的数据,就很难发现概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给排水概预算工作的效率。

3.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对于概预算的工作人员来说,不仅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能够保障自己所做的概预算工作的合理性。但是在给排水工作中,大多数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经常导致自己做的概预算工作的数据不够准确的现象。另外,有时候还会因为工作人员数量不够,导师工作质量不高,使给排水概预算工作不能够顺利的进行。虽然说,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概预算工作人员出现工作失误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一些概预算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使得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不到保障,这直接影响到了给排水概预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有效管理

1.合理编写工程概预算,优化设计方案

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的时候要适当的结合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为了做好给排水概预算工作,就必须完善相应的准备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是概预算定额法。概预算定额法是通过概算定额编制出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方法,是根据工程设计的图纸资料和概预算定额的项目划分算出工程量,然后根据概预算定额单价计算工程概预算的造价。具体做法是先要列出整个工程中的分项工程,计算出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然后确定个分项工程的概预算单价,根据单价计算出分项工程的直接费用,汇总得到工程费用的总和。根据一定的取费标准计算间接费和税费,得到工程概预算的造价。

第二是概预算指标法。概预算指标法是通过直接工程费用标准,用拟建管网的长度或者规模乘以技术条件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概预算指标得出具体项目的直接工程费,然后按规定计算出其他费用,得出工程概预算的造价。

第三是类似工程算法。类似工程算法指的是在没有可用的概预算标准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条件与具体项目类似的方法预算出工程费用。具体做法是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税费等具体情况按照类似工程中的做法算出工程费用。

2.提高概预算工作人员的素质

近年来,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对概预算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行概预算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给排水概预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首先,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完善的概预算工作规范,对工作人员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不仅需要通过计算机完成数据统计,而且更多时候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地收集相关资料,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概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其次,概预算工作人员应该时刻注意自身责任意识的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概预算工作人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得到不断地提升。不仅如此,为了减少给排水概预算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工作人员应该对工作具有很强的耐心和积极性。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引进高素质的概预算人才和对概预算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地培训来完善概预算工作人员的队伍。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才能够保证给排水概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得给排水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3.完善概预算工作的管理制度

整个给排水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工程的概预算,它对于控制给排水工程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完善概预算工作的管理制度,使其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为了建立完善的概预算管理制度和提高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概预算管理责任制度。概预算管理责任制度就是对于概预算的各个部分采用专人管理的办法,一旦任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只需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就行了。当然,如果对概预算某一部分完成效果较好的时候,应该适当给予责任人奖励。这种奖惩分明的责任制度对于提高概预算的工作效率定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除了采用责任制度的办法,还需要完善概预算管理模式。因为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费用项目是各个方面的,其中有些费用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更多的费用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建筑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等等。针对这些变化的费用,在进行概预算工作时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进行详细地动态监督,才能够保证概预算工作的准确性。为了更好地完成给排水工程的概预算工作,概预算工作人员可以和建筑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互结合,这样能够显著地提高概预算工作水平。

五、总结

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是管理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对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的建设总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概预算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它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在今后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管理制度中,要不段完善概预算的工作方式,加强对概预算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概预算的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篇7

关键词:教材;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修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27-02

收稿日期:2009-12-28

作者简介: 李敬苗(1978-),女,河北保定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给排水管道、水污染控制、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教材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三大要素之一,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维护教学秩序稳定的基本环节,也是体现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的主要形式,更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教材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人从事过多年室内外管道工程的设计工作及多年的教学工作,所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现有教材的特点和缺点,对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的修订提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特点

(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特点

1.与其他专业课程的不同之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建筑内部和居住小区的给水、排水、热水供应和与之密切联系的消防给水,水景、游泳池给水排水,建筑中水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从它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来,这门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等,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给水工程》侧重于给水处理工艺和市政给水管网设计,《排水工程》侧重于污水治理技术和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所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目标比较单一,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对基础理论要求较低。

2.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我们知道,一栋建筑物如果想正常发挥其使用功能,需要水、电、暖等各种建筑设备共同协调、共同工作,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正是讲述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的,所以它构成了建筑设备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与其他部分又密不可分。所以,这门课程与电气、暖通空调和燃气等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与《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等课程在知识上相互衔接、互相呼应。

(二)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特点

1.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开设情况概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原来只是在本科院校的给水排水专业和建筑设备等专业开设,近些年来,有一些专科学校和高职院校也开设了给水排水专业、建筑设备专业、水务工程专业、物业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也都开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程。

2.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教材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和定位不一样,高等职业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以,高职高专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一般本科院校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应该是有区别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的内容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一些旧的教材由于与我们高职高专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匹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授课的效果,相应也影响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目前,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快,有更多的高职院校和更多的相关专业不断产生,对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编写适合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教材。

二、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存在的问题及修订的建议

1.目前,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数量很少。据笔者调查,目前市场上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非常少,只有有数的几部。其中包括,199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邵林广主编的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2004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嘉辉主编的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200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平、邓爱华主编的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可见教材的数量是很少的,这样不利于我们在选教材的过程中更好的比较,优胜劣汰。而且,我们从教材的出版年限可以看出来,有的教材出版年限已经很久了,所以里边一定有过时的、不符合现在技术发展要求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根据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建筑给水排水教材进行修订,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高职高专学生和教师服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建议删减理论内容,增加实践内容 [1]。传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侧重于室内给排水的计算、设计和基础理论的讲授,实践内容较少,而且理论内容繁杂,所以需要很长的课时才能讲授完。而高职高专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根据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应该简化理论及公式推导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实践教学,使学生理论知识够用,实践知识扎实丰富,这样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更快实现角色(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换。

3.建议各章例题要前后连贯,互相呼应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每一章都有计算实例,但大部分的教材各章的例题都是单设的,前后不连贯的。我认为,修订教材的时候,最好把各章的计算例题统一,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识图。例如:同一栋教学楼,既需要给水系统,又需要排水系统,还需要消防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在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建筑消防系统三个章节里边以同一栋教学楼为例,分别进行给水、排水、消防管道的设计计算,这样几章节下来,一栋建筑物的一整套给排水计算就完成了,最后再统一复习一下,学生一定会对例题有更深刻更完整的理解。

4.建议课本中附加一套简单的实际给排水工程图纸。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出路是参加工作,而与这门课程相关的工作就是工程安装、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工作。要做这些工作,主要不是需要学生掌握太多的设计知识,而是要掌握扎实的识图知识和实践技能,所以本人认为课本附录中附带一套简单的工程设计图纸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对施工图有完整的、直观的认识。

因为我们好多任课老师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所以老师自己对真正的工程图纸都不太懂,甚至根本就没见到过。因此,如果课本中没有这一项内容,老师便不可能教懂学生。而如果我们在课本中附加了图纸,我们的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后,便能利用基础理论进行识图。能看懂和识别真正的工程图纸是将来从事管道施工、给排水概预算、给排水监理和给排水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实践技能。所以,从就业方面来考虑,在课本中附加一套简单的给排水工程图纸是很有必要的。

5.建议每章增加课后习题,包括理论和实践习题。因为好多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包括高职高专的和非高职高专的)都没有课后习题,所以笔者提出了这条建议。课后习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每节或每章内容讲完后及时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加深理解。虽然我们这门课程,强调实践,但基础理论还是需要掌握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有人进一步研究得出: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学习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学习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两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根据这个研究结果,没有习题,学生学完后没有及时巩固的过程,学的东西很快就忘记了。所以,根据每章的内容制定合理的理论和实践习题是很有必要的。

6.课本内容要跟上相关规范和图籍的修改,要跟上经济技术的发展。首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都会用到规范――设计和施工规范及各种图籍,而设计规范和图籍,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逐渐更新的。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为例,从《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 到《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再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已经经历了多次修订,每次修订都会有新的内容加入,也会有过时内容的剔除,甚至某些内容会发生很大改变。

例如对于居住建筑室内给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

在《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中用式(1)

qg=0.2Nαg+KNg(1)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中改为式(2)

qg=0.2α(根号下Ng)+KNg (2)

公式(1)和(2)都叫做平方根法,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我们采用了和前二者完全不同的概率法进行计算。其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我们会用到管材和一些设备。而这些管材和设备是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逐步改进的。例如,给水管道的材料,解放初期主要用灰口铸铁管和钢管;20世纪60年代我们开发了自应力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开发引进了球墨铸铁管,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灰口铸铁管和钢管;现在应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国家建设部要求管材选用逐步向化学管材转变,包括PVC-U、PE、玻璃钢管、塑料金属复合管、PP-R管等,逐步限制淘汰镀锌钢管和传统铸铁管。从2000年开始,新建小区内户外给水管必须使用塑料管,城市新建供水管工程应优先选用管径400mm以下的塑料管,到2005年,塑料管道在全国各类管道中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所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的倾向性不同,我们在给水管道材料的选择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同样,对于排水管道的材料及水泵、水箱等设备及各种阀门的选择,也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其他条件的变化而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的教材就要根据规范和图籍的变化、根据其他各相关方面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否则就会与社会脱节,与市场脱节。

7.课后附录内容一定要齐全。建筑给水排水教材中的附录内容包括很多,例如:各种管材的给排水流量和水力计算表、水表等设备的参数表等。因为内容太多,不可能都附在教材中,但必要的内容一定要有。例如,有的教材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建筑给水系统章节中室内给水管网计算的例题中,选择的管材是塑料管材UPVC或PPR,但附录里边却没有这两种管材的水力计算表,所以造成了学生进行水力计算时,没有对应的水力计算表查阅,因此理解例题有困难,所以我认为修订和编撰教材一定要前后呼应、前后连贯。

综上所述,现有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存在的问题很多,作者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了几条,希望能够应用到教材修订实践当中去,作出适合高职高专使用的优秀的教材。

参考文献: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考试改革

作者简介:刘胜兵(1976-),男,湖北天门人,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70-02

自从1998年国内各高校按新的招生目录实行“大土木”招生以来,原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等8个专业被新的土木工程专业所覆盖。为适应新专业的教学,全国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其中以上海大学开设最早,该校于1996年即开始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创立与建设工作。[1]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已成为全国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特别是作为很多高校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效果。为适应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和考试改革探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2]武汉工程大学自2011年以来,在全校掀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浪潮,与此相配套的教学和考试改革也相继展开,目的在于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和活力,通过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必须申报、其他课程自愿申报的形式组织各课程试行教学和考试改革,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笔者自2009年至今已连续承担三年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值此学校开展教学和考试改革之机,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体会,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进行一点探讨。

一、选择合适教材,精心设计教案

1.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条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有所差别。武汉工程大学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一学期学生军训结束之后,共32个学时,此时学生还没有进行过任何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应选择一本知识面广、通俗易懂的教材作为教学用书。武汉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以前采用过丁大钧、蒋永生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作为教材,[3]也采用过罗福午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第三版)》。[4]丁大钧等主编的教材内容相对过多,而罗福午主编的教材出版于2005年,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将近年来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些最新技术成果收录在内。笔者自2009年开始承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以来,一直选用的是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第三版)》作为教材。[5]该教材知识覆盖面较广,并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2005年被列入部级精品课程。近三年教学实践证明,选择这本教材是合适的,学生反映良好。

2.精心设计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安排和设计的教学文书。教案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在上课前除了精心准备教学PPT课件外,都会精心设计教案。有些教师认为现在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既然都准备了PPT,再准备教案是多此一举,对教案设计不够重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因为PPT课件只是教师教学用的辅助素材,而教案则是教师为讲好这些内容所进行的设计和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程教学同样如此。

二、介绍重大工程和土木大师,激发学生专业荣誉感

对于刚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和陌生的。学生们强烈渴望快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了解,比如什么是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包括哪些内容,土木工程专业需要学习哪些课程,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毕业以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等。这样的疑问需要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中得到解决。此外,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些重大工程和有重要影响的土木大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6]笔者特意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安排在晚上,并三节课连上,前两节课以讲授为主,同时和学生进行互动,第三节课则给学生播放国内外一些重大土木工程和土木大师的相关视频,比如三峡工程、哈利法塔、水立方等重大工程,又如国内结构大师孙芳垂、国外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等。这些典型的土木工程和土木大师的视频,极大震撼和强化了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会从心底萌发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一种自豪感:原来土木工程专业如此伟大,土木工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如此紧密,以后一定要学好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