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防雨雪灾害知识8篇

时间:2023-09-22 09:30:07

防雨雪灾害知识

防雨雪灾害知识篇1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1

当突发事件(事故)发生时,为了将环境影响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为下一步的环境整治、全面医疗救治作必要的处理和准备,特制定本应急方案

本应急方案适用于冬季雨雪天气项目部所有在建工程发生突发事件(事故)时的应急处理。

1、编制依据及方针原则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本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2、危险源分析

现场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紧急事故有:

1.雨雪机械伤害

2.雨雪触电伤害

3.坍塌事故(深基坑、高边坡挖方作业)

4.雨雪冰冻天气交通事故

5.雨雪临建防护

3、应急准备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制定本项目的应急预案,组建本项目专业救援队伍,在发生事故时,临时组织救援,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工程部、安质部现场技术员、安全员:负责现场统计,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上报救援小组的指挥长(组长)。

组长:负责本项目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工程部:负责研究制定事故控制措施制定抢险措施及实施。

物资设备部:保障设备物质调配,保证物质供给。

办公室:负责现场组织救援伤者及护送转院等具体工作,并调动本项目人员进行现场救护。负责运行对外联络、车辆调配工作。

架子队:负责现场救护与处理,在现场处理完毕后,及时对生产恢复、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项目部应急救援专业队伍:队伍成员由各部门联合抽调组成。包括工程抢险队、医疗救护队、通讯保障队、安保队、物资供应队、运输队等,其任务分别为:

工程抢险队:由项目各工区抽调人员,负责事故发生后的抢险补救工作,降低危险,减少事故损失、恢复生产。

医疗救护队:由项目部劳资部门牵头,由工地医务成员及其他部门抽调数人组成,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处理及转院保护工作。

通讯保障队:由工区电工及其他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对外通讯保障工作。

安保队:负责现场治安、保卫工作。

物资供应队:负责抢险物资的保障工作。

运输队:负责伤员的运送及物资调配的运送工作。

救援专业队伍进行训练和模拟演练。

项目部负责对本应急方案的实施。项目部负责督促检查各组对本应急方案的落实情况,其它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协助落实本应急方案。

物资准备

4、应急响应

当发生事故时,现场发现人员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蔓延或扩大,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指挥部。

项目部接到通知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准备预案,组织有关人员、设备、物资、设施及器材,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险伤员和财产,防止事态蔓延和扩大,与此同时:

①在事故调查小组未进入现场前,应派专人看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而需移动部分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摄影或录相,并详细说明,清理事故现场,要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

②事故发生后,应通过传真或电话立即报告公司及当地安全生产监控局及有关部门。

③当事态不能有效控制,在应急救援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必要时要疏散人员。

5、应急措施及运作程序

对雨雪天气在工作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清扫道路积雪、结冰,保持道路清洁。对以下突发性事故要采取积极的应急方案:

5.1冬季雨雪天气防机械伤害应急方案

(1)加强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雪天过后及时检查机械设备,及时对机械进行积雪、冰碴清理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3)施工前再进行进一步检查,确保施工机械工况良好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4)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作业人员应及时向公司项目部汇报,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急救人员应迅速到达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

(5)如出现重伤等情况,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与医院取得联系,将伤者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5.2冬季雨雪天气防触电伤害应急预案

(1)及时听取天气预报,对事故现场的电闸箱等提前做好防雨雪的保护。雨雪天气之前必须对不使用的设备拉闸断电。

(2)雨雪过后要及时清理积雪、冰碴,检查电源、电线是否损坏漏电。如发现用电设备存在损坏,及时修复,避免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3)当施工现场有人触电时,应及时通知现场电工及急救人员,必须在确保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抢救,或使用干燥的木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5.3坍塌应急预案

(1)雨雪过后,及时清理基槽、方沟上方的积雪,防止积雪过多发生基槽坍塌现象。

(2)对当发现有坍塌迹象时,发现人应立即招呼其他人员及时撤离坍塌区。

(3)如发生坍塌事故,立即封闭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立即组织人员清理坍塌土方,并对土体脆弱部位加固。

(4)如发生人员伤害,应立即联系现场急救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5.4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雪后发现路面有积雪、结冰现象,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清理事故道路,并对重要路口路段进行清理。保证施工道路通畅的同时,确保社会交通的安全,避免发生社会交通事故而影响工程施工。

(2)根据现场情况,主要路口路段要安排交通疏导人员,指挥交通,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3)雪后对设备机手要进行针对性单独交底,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4)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组织交通疏导人员,将交通恢复,避免影响施工及社会车辆通行。

(5)如发生人身伤害,现场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初步救治,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5.5临建防护应急预案

(1)及时听取天气预报,降雪之前,将不必要的设备收起,防止积雪负重。

(2)雪后及时清理临建设施上的积雪,防止发生坍塌事故。

(3)施工人员清理积雪期间,必须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发生人员伤害。

(4)如发生临建设施损坏,施工人员不能在进入建筑物内,且要及时清理积雪及损坏的建筑物。

6、应急预案保障措施

1.加强值班和信息沟通。在雨雪、大风、降温天气期间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联系渠道,随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随时报告。

2.物资保障。后勤保障组要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做到周到细致、及时到位、保障有力。

3.技术保障。及时准确了解天气情况,及时做好防雨雪技术准备工作。

4.宣传教育。对各施工人员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工人安全知识、自我防护意识。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2

针对学校临近放学时,突降雨雪,学生未带雨具,而大量家长集中在校门口接学生的情况,适用此项预案。(如果连续雨雪天气,家长学生们已经做好应对准备,学校将执行常规放学安排。)

(一)各校门口家长进出方向安排

1.东门:所有家长从东门进入,家长接到学生后,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走东门或西北门。

2.西北门:只允许家长和学生出校门,禁止家长从这个门口进入校园。

3.北门:临近放学,突发雨雪天气时,北门要关闭。

(二)各年级错时放学安排

1.各班班主任在教室内组织学生,一律按照大队部的广播统一安排;不允许因学生做值日或个别辅导等原因留学生在校园内逗留。

2.大队部利用广播系统按照学校放学错时安排,分不同时段通知相关年级和家长组织放学。

3.校门口的家长要按照学校广播的要求,在不同的时间段进入教学楼接走学生。

4.如果家长晚到,班主任要组织相关学生在教室内等待。

(三)其他注意事项

1.雨具使用引导:为避免学生因个别雨具锐利,倡导、鼓励家长为学生配备雨衣。

2.对于使用雨伞的学生,提醒学生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进教学楼时要做到收伞;二是持伞时,伞尖要朝下;三是严禁用雨具打闹。

3.如果连续雨雪天气,家长学生们已经做好应对准备,学校将执行常规放学安排。

扩展阅读:雨雪天步行出门安全注意事项

1、防滑:雨雪天气造成路面湿滑,因此应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宁可踩在厚厚的积雪上也要避开浮冰和积水,不要因为湿滑就蹭着走反倒容易滑倒,跟滑冰是一个道理,尽量抬起脚,实在的踩下去,这样就减少了鞋底和地面的向前摩擦力,会大大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2、防摔:建议平常骑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人们,要选择步行或者公共交通出行。

3、防砸:另外由于部分地区降雪较大,树木存在被压倒的危险,行人应该尽量远离树木等高处建筑谨防因坍塌被砸伤。

4、防偷:由于大雪的出现公共交通压力骤增,我们就要格外警惕不法分子趁机作案,上车前应将提包拎在手中而不是挂在肩上,男士不要将手机和钱包放在腰间和裤兜,上车后还应时刻注意自己财务的安全,如遇故意拥挤的人则要格外小心,有情况时应高声喊叫乘务员或者司机并报警。

5、防撞:路面湿滑开车出行的朋友们千万要小心驾驶,一方面要保持车距及时踩刹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道路上的行人做好躲闪的准备,开车的朋友除了注意以上几点在遇到上坡路段时应保持车速换低档,如遇熄火应及时拉手刹。

6、防雾:天气的变化必然会受到影响的还有航班,选择外出飞行的朋友要及时了解机场航班的动态信息,并跟踪飞机可能起飞的时间以免误机或被迫滞留在机场,耽误您的行程,并时时关注航班情况,在等候的同时还应注意及时补充身体的能量。

7、防磕:由于雪的覆盖,道路上许多“陷阱”会被遮住,因此应千万小心,注意低洼、井盖、建筑材料上的钉子等。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3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平安工作,打造和谐校园,防范雨雪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有效降低雨雪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从我校实际出发,制定本预案。

一、学校雨雪天气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责任分工

校长: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全盘工作。

副校长:直接责任人,负责牵头组织召开会议。

办公室:负责工作协调。

总务处:负责对校内校舍、食堂、设施、厕所、围墙及校园周边建筑等进行地毯式的排查和登记,做好与老师、家长的沟通工作,悬挂安全警示牌或标语。

教导处:负责做好特殊时期的课程调度、安排工作。

德育室、安管室:负责校大门口、车辆等安全摸排工作,并拟写应急方案,整理相关资料及学生安全纪律要求等。

团委:协助开好雨雪天气应对工作安全教育广播专题会,做好宣传工作。

职责:特殊时期,人人有责;尽职尽责,责无旁贷。

三、应急措施

1、召开学校领导组应急工作会议,成立雨雪天气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对学校校舍、食堂、设施、厕所、围墙及校园周边建筑等进行地毯式的排查。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布置和安排好召开雨雪天气安全教育专题班会。

2、各班召开雨雪天气安全教育专题班会。

3、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员工雨雪天气应对工作专题会。

4、召开全校雨雪天气应对工作广播专题报告会。

5、根据雪情,学校随时调整课程,采取推迟上学时间、调课、停课等措施。

6、针对排查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

7、雨雪一停,及时组织师生清理校园内主要道路和场所的积雪。

8、加强值守应急工作,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按照日常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联系电话:

四、具体要求

1、学校领导组成员,应明确责任分工,值班领导需尽职尽责严于职守,搞好校内值班巡查工作,做到妥善处理应急事件。

2、教职员工及家属应做好雨雪天气的安全防范工作,注意出行安全,尽量少骑或不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更要防止室内用电、烧煤、烘火、燃气的安全,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有重大事故发生,应及时向学校反映,以求稳妥的解决和处理。同时应及时清理房前屋后、树上房顶等处的积雪。

3、班主任在遇到雨雪等特殊天气,一定要迅速深入班级,及时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并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进行有序放学,督促学生按时回家。上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授课老师应在放学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希望学生在途中注意安全。

4、全体学生在雨雪等特殊天气情况下,应注意:

(1)上、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尽量结伴而行或家长接送,同时应尽量少骑或不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不乘三无车辆,行走时应主动避让车辆。

(2)不得在屋檐、广告牌、大树、电线杆等易落、易断的建筑物下行走、逗留、玩耍,以免发生落物砸伤等不必要的伤害。

(3)在校内行走、上下楼梯、走廊、教室等场所,应小心跌倒摔伤,更不能打闹推搡,须注意安全。

(4)雨雪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患流感。

(5)协助家长搞好家庭的安全防范工作,特别应注意室内用电、烧煤、烤火、燃气的安全,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有重大事件发生,应做好自救、求救等工作,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同时应帮助家长清理房前屋后、树上房顶等处的积雪。

(6)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上、放学途中,都不能打雪仗、滑雪、滑冰,以免砸伤、摔折、溺水等。

六、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制定之时起开始实行。

未尽事宜,以当天紧急通知为准。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4

一、总则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冰雪天气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冰雪天气发生时,单位应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紧急行动起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早部署、早落实,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地做好防御和减轻冰雪灾害工作。

(三)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四)适用范围

辖区内出现影响交通的冰雪天气。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应急指挥机构

设立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冰雪天气指挥部。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工程办、安全办、供应办、机务办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职责:

(1)负责防御本项目气象灾害性天气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

(2)上报、收集、分析气象灾情及发展态势,及时提出启动或停止本预案的建议;

(3)组织、协调各部门落实本预案,并监督实施。

2、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办公室

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灾害性天气突发时指挥部的指挥平台。办公室主任由项目副经理姜晓岩兼任,成员由主要责任单位人员组成。

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开展气象灾害性天气防御工作;

(2)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信号的制作工作;

(3)开展灾情调查,对灾情做出全面评估;

(4)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监测设备、作业器材、交通及通讯工具等;

(5)评估灾情防御及补贴所需资金,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3、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成员部门职责

(1)财务办职责:调拨灾情防御资金,确保防灾储备物资等经费足额到位,并监督资金使用。

(2)后勤办职责: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灾情信息,制定灾害性天气发生期间和发生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做好疾病防疫工作。

(3)安全办职责:宣传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实施科学防控;做好空气质量、污染指数等方面的预报工作。

(4)工程办职责: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沟通灾情等信息,为防灾减灾等提供决策服务。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灾情信息监测

建立气象灾害性天气信息监测网络。

(二)预警支持系统

建立气象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利用该系统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分析预测及预警信号的制作。对灾情上报实行网络化传递,确定专人、专机,一旦发生灾情,通过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逐级上报,为指挥决策提供快捷、有效的支持。

(三)预警级别

雪灾预警信号

雪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是雪灾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降雪。

二是雪灾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三是雪灾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四、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程序

一般(Ⅲ级):上报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由各部门具体指挥应急工作。

较重(Ⅱ级):由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具体指挥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全力配合。

严重(Ⅰ级):由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指挥应急工作,动用社会有力力量配合。

(二)常规和紧急灾情信息处理

1、常规灾情信息处理

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负责本区域灾情的调查收

集、分析处理,并按时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办公室报送灾情信息。

2、紧急灾情信息的处理

对天气形势进行了认真的会商分析后,预测将有冰雪、天气影响我区域时,应立即向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报告。气象灾害发生后单位和个人都应迅速将掌握的灾害情况向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报告。

灾情报告形式:在报告、传送紧急灾情时,应当以网络传输形式,并同时将书面材料以最快方式逐级上报。

灾情报告内容:冰雪天气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及发展趋势;预警信号情况;灾害性天气发生后造成的气象灾害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灾情报告的单位和个人及其联系方式。

灾情报告程序:发现气象灾情时,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单位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赶赴现场,并应在2小时内向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报告。

(三)紧急处置

1、Ⅲ级、Ⅱ级灾情的应急处置

冰雪、冰雹天气发生并造成气象灾害后,所在区域应立即召集会议,启动灾情控制应急措施,同时将灾情按规定迅速上报。有关部门要做好灾区生产、生活安排,保证气象灾害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2、Ⅰ级灾情的应急处置

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接到灾情报告后,应迅速派员赶赴现场了解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程度,分析灾情发展趋势,启动相应级别灾情控制应急措施,同时将灾情按规定上报。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立即召集会议,通报情况,决定启动预案,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及时调集人员、物资、资金,督促各村各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措施。

(四)及时预报

按规定程序及时预报及相关信息。

(五)应急结束

冰雪、冰雹灾害性天气形势过境,突发气象灾害处置工作基本完成,次生灾害已基本消除,灾情主要信息已经采集,善后工作已有序展开,单位经研究报情指挥部门同意后,宣布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重新调整到应急准备状态。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在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救援物资的保管发放、污染物的收集、清理与处理等善后工作。

(二)调查和总结

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及时做好突发气象灾害的技术调查和评估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内容包括突发灾情的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和社会心理评估等。

六、保障措施

(一)信息保障

各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根据灾情处理的实际需要,积极做好相应的信息保障工作。

(二)物资保障

搞好防御冰雪、冰雹气象灾害所需经费、物资、设备等储备。

(三)宣传、培训和演习

1、公众宣传教育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广大职工宣传防御气象灾害的基本常识,增强公民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2、培训

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应急处置人员、救援人员的岗位培训,并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3、演习

有计划地开展突发灾情应急演练,并及时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和修订预案。

七、附则

(一)预案

经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

(二)预案修订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适时修订。修订需上报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应急预案原则上每两年修订1次。

(三)奖惩

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对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建立健全突发气象灾害责任追究制度,对灾情处理工作组织不力,措施不落实,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四)解释

本预案由防御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五)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之日起实施。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5

为了保证恶劣天气下应急处置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水平,发挥最大潜能抗灾救灾,确保储备仓库、储备物资、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江铃物流有限公司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单位抗灾救灾的'组织领导工作。其成员组成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抢险救灾组、人员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通讯联络组,各自担负抗灾救灾的具体工作。

(一)抢险救灾组:具体负责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抗灾期间的后勤物资保障工作。

组长:

成员:

(三)人员救护组:负责抗灾救灾期间人员受伤时的急救工作。

组长:

成员:

(四)安全保卫组:负责抗灾救灾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组长:

成员:

(五)通讯联络组:负责向当地有关部门、联防单位联络,请求增援。向各小组传达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精神。事故结束后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部门上报有关材料。

组长:

成员:

三、适用范围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连阴雨、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龙卷风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储备仓库和储备物资损失、职工伤亡的气象灾害。在本单位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应当遵守本预案的规定。

四、灾前准备

及时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了解灾害性天气情况,及时获取当地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做到有备无患。

(一)对库区、货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清理,疏通涵洞,确保涵洞、水沟畅通无阻。

(二)检查仓库、站台库,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确保仓库、物资安全。

(三)检查专用线路基、护坡及周界围墙,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四)对电力线路、通讯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采取应急措施。

(五)对办公楼的避雷装置、配电、供水设施、车辆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做好抢险救灾物资和生活物资的储备。

(七)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和巡逻工作,发现险情,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

五、抢险救灾

(一)在上班期间,职工或巡逻人员发现灾情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有关禁令,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紧急行动起来,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同时领导小组应及时报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管理局。

(二)在下班后、双休日、节日期间,值班巡逻人员发

现灾情应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一方面命令值班领导立即启动抗灾救灾预案,组织在处人员对灾情进行抢险;另一方面立即安排车辆,组织不在单位值班人员赶赴单位,进行抗灾救灾。

(三)受灾现场指挥人员、救灾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灾情,接受指令,协调和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四)对压坏的仓库屋面要及时组织修复,使物资受损降至最低限度。

(五)对突发灾情,在岗人员没有接到相应指令,一定要坚守工作岗位,并根据灾情情况采取相应的抢险保库和自救措施。

(六)灾情特别严重,抢险救灾力量有限时,应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争取支援。

(七)抢险救灾中如遇人员受伤时,应立即进行救护并送就近医院救治。

(八)加强日常的治安管理和保卫工作。

六、善后工作

(一)做好受伤人员和家属的安抚和慰问工作。

(二)及时动员全体人员恢复生产,做好受损工程的修复。

(三)做好其它善后处理工作。

七、奖惩

(一)参战人员表现突出的由单位给予表彰或向上级请功嘉奖。

(二)抢险救灾中无故不到场,不服从命令,不听从指挥,临阵脱逃者视情节轻重以予经济、行政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八、预案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安全管理部编制、修改和释义,本预案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6

为确保师生安全,就雨雪冰冻天气,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年级主任班主任

二、安全措施与要求

1、组长、副组长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准备好防滑用的地毯、工业盐、铁铲、推把等物品,一旦出现雨雪冰冻天气,启动此应急预案,采取铲除、撒盐、铺设防滑地毯手段,消除危险地段致滑隐患,防止摔跤伤害事故的发生。

2、遇冰冻雨雪天,各年级主任、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并按任务安排组织学生完成规定区域的铲冻雪任务。任务分配是:高一年级负责向善楼、臻美楼向外的所有路道,综合楼前后台阶;高二年级负责求真楼、食堂之间的路道,教学楼与综合楼之间的一二层楼道;高三年级负责大报告厅内侧通道,教学楼与综合楼之间的三四层楼道。未涉及到的易滑地段,届时听从安排与指挥。

3、冰冻雨雪天,当日行政值日人员和年级值班人员要加强巡查,在放学之前15分钟到教学楼出口和校门口,引导学生安全有序疏离。

4、遇到雨雪天气时,各班主任应提前通知走读生不骑自行车、电瓶车上学。

防雨雪灾害知识篇2

为认真吸取去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教训,针对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情况,国务院应急办先后两次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防范和应对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的各项工作。对此,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批示要求各市州、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1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雨雪冰冻灾害及暴风雪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政办发密电[2009]1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急办《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应对雨雪冰冻以及暴风雪等灾害工作的通知》(应急办函[2009]2号)精神,进一步加强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防范和应对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市州、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地震灾区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可能发生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灾害的严峻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灾与救灾相结合”的方针,把防范和应对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建立健全防范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因防范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定期开展分析研究。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的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加强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精细化预报预警网络建设。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定期分析会商,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千方百计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预报度,进一步加强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天气的中短期预报、预警信号工作,及时为党政部门提供最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灾害影响评估和对策建议,切实提高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和综合防护能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预警方式的作用,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提供及时、高效服务。

三、强化防灾减灾管理,完善各项防范措施。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各市州政府要统一协调部署本地的防灾减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要认真做好应对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事的准备工作,确保交通运输畅通。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强化事故多发点段的治理措施,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杜绝超速、超载、超限、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交通部门要增加冬季养护设备、物资及人力投入,准备充足的防滑料、融雪剂等材料,做好除雪化冰各项准备工作。在应急状态下,高速公路要实行统一指挥和管理,处理好保安全与保畅通的关系,采取安全可靠的行车办法,防止高速公路阻塞。铁路部门要针对低温降雪天气、春运客流骤增等情况,加强设备设施检查整修,加大运力配置,做好相关防范工作。民航部门要做好机场和飞机的扫雷除冰工作,提高飞行保障能力。电力部门要加强输电线路和重要输变电设备的巡查,及时采取除雪融冰措施,防止出现因输供电中断造成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加强电网运行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确保重要用户和居民生活用电。加强燃煤供应管理和调度,合理储备燃煤,保障发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通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断电和线路中断情况下的通信保障。安监部门要高度重视恶劣天气下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监控与监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加强监控监管,防范次生灾害。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提示和劝阻游人不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冒险出游。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受灾市州特别是地震灾区危旧房屋、自建房屋、简易过渡房的除险加固加厚工作,增强防风、保暖功能,及时清扫积雪。特别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院和敬老院等建筑物的安全,一旦发现隐患,要立即组织转移安置。民政、商务、粮食等部门要做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新闻媒体要加强防雪防冻知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发动群众做好防灾抗灾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组建临时应急队伍、配备除雪破冰工具,适量储备食品、药品、饮用水、御寒衣被及应急照明设备,在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群众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四、监持以人为本,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各市州、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地震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以赴做好灾害应对工作。一旦发生灾情,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灾情的统计、核查和报告工作,及时调拨救灾物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公路、铁路、民航部门要切实做好滞留旅客及司乘人员的食宿、医疗等服务工作,确保被困人员不挨饿、不受冻、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市政部门要加强重要管网、线路的巡查维护工作,对受损的供水、供暖、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要抓紧抢修,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中断现象。商务、粮食、交通等部门要做好农产品产运销衔接工作,力保农产品运输畅通,确保市场供应充足。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卫生部门要组织做好卫生防疫和医疗救助服务工作,满足群众就医需要。农牧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农牧业生产防雪防冻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抓紧制定种植业、养殖业灾后复产工作方案。防疫部门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严密防范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流行。地震灾区要严格按照省上关于做好当前灾区群众生活安排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落实灾区后续救助政策,尽快发放各类救助救济款物,加强督促检查,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吃、穿、住、医等问题,确保受灾群众有保暖房屋、有御寒衣被、有冬春口粮,让每一位灾区群众吃得饱、穿得暖、不受冻、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确保灾区群众安全越冬。

五、加强应急管理,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确保通信联络畅通,随时关注气象信息,及时研判处理。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灾害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的应急联动,组织专业队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及时开展处置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资金物资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处置工作高效有序。重要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防雨雪灾害知识篇3

关键词:桂林地区;雨雪冰冻灾害;恢复重建

中图分类号:S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20-2

桂林位于桂东北,背靠越城岭,侧依都庞岭,面临岩溶、丘陵,山地辽阔,土壤肥沃,类型多样,又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6℃~20℃,冬天的桂林1月、2月天气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一般最冷时会结冰,气温抵达0℃~2℃,历史极限气温为-4℃。年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4~7月是桂林的雨季,雨季降雨量将近1000毫米,而6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0%。桂林最热的时候是7月与8月,月平均气温28℃,一般三伏天时气温最高达36℃~37℃,历史极限最高气温接近40℃。水热丰富,十分有利于多种林木的生长和林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桂林地区有时会发生冰冻霜雪灾害,本文就在雨雪冰冻雪灾后森林恢复工作做如下探讨。

1 桂北地区森林在冰冻雪灾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1 清理采伐工作秩序有待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森林在遭遇到雨雪冰冻灾害后,会有一部分林木受损,对这些受损的林木要进行处理,有很多林农会利用这个机会,加大采伐的力度,无论林木是什么种类,无论林木的具体受损情况如何,全是“一刀切”,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方部门如果对清理采伐秩序不能加强,就会出现竹笋被采挖,松树被采脂,一些珍贵的树种,例如天然阔叶林也会被采伐,毛竹也会出现被过度采伐。清理采伐工作还应严格做到“三砍三不砍”。“三砍”既砍冻死、压死的,不砍活,砍倒伏的、折断的,砍主干爆裂的;“三不砍”是指不砍能够恢复生长的;不砍被雪压弯曲的,不砍断梢、断枝的。这“三砍三不砍”的原则应切实的贯彻于灾后的清理采伐工作中,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这样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1.2 审批制度不严格

林木的采伐审批制度是十分严格的,但是在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有一些工作人员对林木采伐的审批工作就不能够严格执行了,一些林农会借机提高采伐的数量,这就会对森林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对于林木的采伐审批工作要做到有灾无灾一个样,克服灾后审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能够采伐的要切实维护林农的利益,及时审批,不能够采伐的,也要有合理的依据,给林农合适的理由,解除林农的心理障碍。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只允许采伐受灾林木50立方米以上的;采伐毛竹和受灾林木50立方米以下的,为提高审批效率,可使用林木采伐申报卡。对于那些清理采伐的受灾木竹需要外运销售的,应凭证直通车,按规定办理运输手续。而对于那些然保护区内林木、野生珍贵植物、古树名木、天然阔叶树、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林木以及纠纷山场的受灾林木,一律不予审批采伐。

1.3 灾后林区重建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后,要注重重建工作的进行。灾后林区的重建工作能够将灾害给林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也能切实的保护林农建林护林的积极性。雨雪冰冻灾害灾后重建工作是林区能否继续发展的合理保障,也是提高林区整体管理水平的考验,还是完善林区工作管理体系的一个机会。灾后重建工作是对现代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值得林区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的一个题目。灾后的林区重建工程要有计划性,首先应该进行整体规划,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其次是要根据计划对于不同受灾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植补造工作;再次,对于清理工作也要有序的开展;最后,要注意重建工作,要保护林农的切身利益。灾后重建工作应在完成后分析林区受灾原因,并对灾后林区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回顾,为今后应对林区的抗灾、救灾保留宝贵的经验。

1.4 灾后防火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由于桂林地区地属广西东北部,即使发生雪灾,气温仍不是很低,且桂林地区空气湿度较大,在雨雪冰冻雪灾发生后,会产生较多的枯枝落叶,由于灾后重建工作的需要,进山作业的人员与林农增多,这也就增加了野外用火的机率,因此发生火灾的隐患也就会有所增加,灾后防火工作切不可掉以轻心。林业部门的防火工作大多放在林火频发期,却忽视了灾后防火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加强防火工作主要是注意对进山工作人员与林农的教育与管理,强调在灾后林火的易发性,让其意识到在林区内用火的危性。对于灾后的枯树枯枝也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免发生火灾,为灾后林区带来更大的损失。

1.5 林区疫情控制措施应加强

灾区的林木是防疫的主要地区,是疫情的多发区,自然灾害后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发生疫情,会为林区带来更大的危害,例如松材线虫病疫,相关部门应建立疫区疫情防控预案,加强疫情的预防与控制,首先就要将监控疫区受灾林木的清理,以防止疫情蔓延,其次是加强对灾后疫区的补救,最后就要加强疫区的管理。对特别是对区受灾松木的清理采伐,采伐后的林木要按着相关规定严格进行审批,经过检疫合格后才允许放行。

2 解决桂北地区森林在冰冻雪灾后恢复工作存在问题的探讨

2.1 加强防冰冻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灾害防范意识

近些年,雨雪冰冻灾害在桂林地区频发,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降低灾害的发生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积极的预防,预防的措施得当、及时不但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甚至可以避免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防范冰冻灾害的宣传教育,让林农及林业工作者预防灾害的意识得到提高,为了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宣传工作人员要采取多种方法,例如,可以收集一些雨雪冰冻灾害为林业带来较大损失的影像资料,让人们认识到冰冻灾害不容忽视,还要收集一些通过各种防范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灾害的破坏性资料,让人们学习先进的、科学的防范方法,更要让人们知道,灾害是可防可控的,增强人们在灾害面前的自信心。

2.2 注重林区林木种类选择的科学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林区抗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

混交林是指林冠由两个或多个优势乔木树种或不同生活型的乔木所组成的森林。近些年,某些地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多以单一纯林树种植为主,但这样林区林木单一化的做法,由于树的高度相同,且承载力相同,不能起到很好的抵抗冰雪压的能力。混交林的营造最好是选择针阔混交树种。同时,种植树种还应本着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什么样的土壤条件下种植什么样的树种。以具有速生、抗雪压、抗低温、耐贫瘠能力较强的深根性乡土树种为首选,同时引进有一定栽培经验的树种。

2.3 抓好灾后补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相关部门应有序的展开灾后的补救工作,灾后重建工作展开的及时性与有序性、科学性是降低损失的必要保证。灾后补救工作主要分为三步:第一,及时清理冰雪,被冰雪压弯的林木和林竹要第一时间清理出来,以免继续发生折断的现象,减少了经济损失;第二步,防火、防疫。灾后的防火工作也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就是森林病虫害的滋生蔓延要进行控制。没有疫情,要控制疫情的发生,出现疫情,也不必惊慌,果断的采取手段进行控制。第三步,及时的进行林区的补植与补造。对于那些幼小的林木,能够继续培育的尽量要继续培育,而已经死亡的林木在清理过后,要第一时间进行补植。林木的补植要有计划,有规划,落实调剂方案,采取合适的补救措施。在补植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林区的整体平衡性。

2.4 森林的恢复与重建是消除雨雪冰冻灾害的要本途径

加大植树造林,尽快恢复植被,南方地区林业受损,植树造林是主要补救措施。造林时应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尽快的植被恢复是防止滑坡与泥石流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受损苗圃的恢复和重建,抓紧搞好苗圃基础设施修建维护工作,尽快恢复苗木生产。种植当地树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主要保护野生动物食物树种、防火树种和对病虫害有抗性的树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要尽可能保留原有本地树种,慎重使用外来树种,尽量减少对原有土壤和植被的干扰、减少的地面出现和水土流失。最大限度保护已经形成的森林环境,补植时建立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避免营造纯林,注重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把生态系统恢复与生境改造结合起来。

桂林地区是林业种植较多的地区,近些年,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为当地的林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在灾害发生前与发生后,相关部门及林农在应对灾害的发生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灾后的林区采伐工作不够规范,让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灾后的防火、防疫的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冰冻灾害的危害,让更多的人了解预防灾害的措施,更要注重灾害发生后森林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参考文献

[1] 武涛.仙宇山林场雨雪冰冻灾后重建营林措施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18期.

[2] 刘振强.冬季降雪及黑白灾预测[J].内蒙古草业,2009年2期.

[3] 张利梅.关于营造混交林的探讨[J].河北林业科技,2008年4期.

防雨雪灾害知识篇4

1.总则

1.1 目的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传播办法》、《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陕西省气象条例》、《陕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汉中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汉中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传播管理办法》、《xxxxx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xxx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暴雨、暴雪、寒潮、大雾、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1.4 灾害分级

气象灾害按影响种类、区域、程度以及危害程度等,分为特别重大气象灾害(Ⅰ级)、重大气象灾害(Ⅱ级)、较大气象灾害(Ⅲ级)和一般气象灾害(Ⅳ级)四级。相关标准之一达到即为达到该等级的级别。

1.4.1特别重大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失踪,或产生生活秩序受到特别严重影响,或造成特别严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4.2重大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大风、高温、冰冻、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10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较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4.3较大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大风、低温、高温、冰冻、大雾、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较大影响,或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4.4一般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低温、大雾、霾、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一定影响,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5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的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依法规范、协调有序。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各县(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做到资源共享,并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使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运转协调。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根据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气象灾害实施分级管理。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2.组织指挥体系

镇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2.1 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xxxxx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2.1.1镇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赵志刚。

副指挥:周  涛(镇政府副镇长)

成  员:朱锁锁(镇人大主席)

陈海彦(镇党委副书记)

杨艳霞(镇组织委员)

潘  毅(镇纪委书记)

李  欢(镇政府副镇长)

黄新云(镇武装部长)

马志鹏(镇维稳办主任、司法所所长)

高建平(镇食药所所长)

各村(居)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务大厅,由周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康伟负责日常事务

2.1.2镇指挥部职责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

(1)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镇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和建议

(2)负责气象灾害应急体系与设施建设,组织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警及有关信息的收集和传播。

(3)负责调集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等资源,协调解决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关问题。

(4)指导和督促各村、单位开展相应工作。

(5)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2.1.3成员单位职责

按照分工,各成员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并确定应急工作联络员,及时向镇指挥部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动态和灾情信息。

(1)镇气象工作站:参与镇镇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承担镇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2)镇农经办: 配合协调各村、企业防御和抗击气象灾害工作,负责对全镇水利设施进行有效的监管,尽可能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负责农业防御气象灾害和灾后农业救灾恢复生产技术指导;负责镇级抗灾种子储备和区域性应急调用安排;做好抗灾救灾柴油安排;负责农业灾情调查核实。

(3)乡企办:组织抢修被气象灾害损坏的自来水管道设施,保障自来水的供应;指导受灾地区做好灾后房屋和基础设施的修复等工作。

(4)民政办:统一审核气象灾害灾情和救助工作;组织、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救助、救济和救灾工作;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工作;指导灾区做好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5)综治办:协助做好气象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救助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参加重要设施的重大险情的抢险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

(6)横县河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盗窃、哄抢防御气象灾害物资和破坏防灾减灾工程设施的违法行为;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气象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负责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与秩序;防御气象灾害紧急期间,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协助提供部分道路实景信息。

(7)财政所:负责防御气象灾害和救灾资金的筹集,及时下拨并监督使用。

(8)横县河国土资源所:负责提供气象灾害时的地质实况,地质灾害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气象灾害造成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必要的应急防治工作,减缓和派出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9)电信所:负责指导、协调和督促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防御气象灾害通信保障和相关信息传递工作;及时指挥、协调相关电信运营企业调配应急机动通信设施,保障应急指挥通信的畅通。

(10)供电所:负责保障应急重点部门用电的供应;及时组织电力受损线路的抢修,保障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电力供应。

(11)卫生院: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提供气象灾区疫情和防治意见,组织医疗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病治病工作;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12)教育组:负责全镇各类学校防御气象灾害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13)广播电视站: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气象灾害情况,及时向公众气象、灾情信息,做好防御气象工作的宣传报道。

2.2 日常办事机构

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机构。

主要职责:

(1)承担镇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气象灾害防御的日常工作

(2)组织编制全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负责传达镇指挥部工作指令,即使掌握气象灾害及应急工作动态,编印相关应急简报。

(4)组织、协调各村、单位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5)负责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鉴定、审核和上报工作。

(6)镇指挥部要求的其他保障事项。

3.监测预警

3.1 灾害普查

建立以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2 预警信息

3.2.1制度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快速传播”的原则。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并按《汉中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传播规定》执行,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制作和向社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气象此生、衍生灾害的预警信息,可以由有关监测部门会同气象部门联合。

3.2.2内容

根据气象灾害的种类、影响程度、影响时间和发展态势,适时气象灾害性天气消息、警报、紧急警报及预警信号。按照气象灾害分级标准,镇指挥部综合预评估分析确定预警级别。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机关等。

3.2.3途径

建立和完善公共媒体、应急广播系统、移动通信群发系统、无线电数据系统、中国气象频道等多种手段互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等相关媒体以及一切可能的传播手段及时、准确向社会公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涉及可能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预警信息通过有关信息共享平台向相关部门。

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重要道路和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桥梁、涵洞、弯道、坡路等重点路段,以及各村、山区等建立起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由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3.3预警准备

各村、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灾害发展趋势,有关责任人员应立即上岗到位,组织力量深入分析、评估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尤其是对本村、本单位风险隐患的影响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做好起动应急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3.4预警知识宣传教育

各村和相关部门应做好预警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应急处置

4.1 信息报告

镇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收集和提供气象灾害防御以及损失等情况,在2小时内向镇指挥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及较大突发事件信息,镇政府向县政府报告,必要时向市政府、省政府报告。

4.2 应急启动

按气象灾害程度和范围,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类别,有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预案启动响应。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 灾害且分别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起动应急响应。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4.3 分级响应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遵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气象灾害的种类、级别和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4.3.1一般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

发生一般气象灾害,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1)镇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主持召开会议,动员部署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工作。确定防御目标和重点,根据需要向灾害发生地派出工作组指导工作,组织指挥重大险情的抢险救灾工作。

(2)镇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掌握灾害天气发展趋势、灾害影响动态、抢险救灾情况等;做好灾情汇总、核查和信息上报。

(3)灾害发生时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议,根据上级指挥部要求,动员部署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及时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加强电网、通信、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巡查,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营救被灾害天气围困的群众。及时将气象灾害情况报县指挥部办公室。

4.3.2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气象灾害,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出支援请求。

4.4 分部门响应

当气象灾害发生时,根据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灾害类别,相关部门牵头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

4.5 分灾种响应

当启动应急响应后,各村和单位要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针对不同气象灾害种类及其影响程度,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新闻媒体按要求随时播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应急处置相关措施。

4.5.1暴雨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暴雨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南,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

农办负责组织指导抗洪抢险和水毁防洪工程的修复工作。做好农业生产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民政办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教育组根据防御指引、提示,通知幼儿园和中小学做好停课准备。

供电所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交通中队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城建、农业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

4.4.2暴雪、低温、冰冻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低温、雪灾、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

交警中队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提示车辆防冻、积雪路段减速慢行;加强交通秩序维护,注意指挥、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实行道路警戒和交通管制;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积雪情况,及时组织力量或采取措施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教育组提示学校做好防雪、除雪准备,停止室外教学活动,保护已经抵达学校的学生安全。

农办组织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主做好防雪、防冻等有效防御措施。

民政办根据需要开放紧急避难场所,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供电所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城建部门加强危房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动员或组织撤离可能因雪压倒塌的房屋内的人员。

媒体应及时传播气象局的有关天气预报信息。

4.5.3寒潮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寒潮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寒潮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民政办采取防寒措施,开放避寒场所,实施应急防寒保障,特别是贫困户以及流浪人员等采取紧急防寒防冻应对措施。

企业、农业、林业等部门指导果农、菜农和水产养殖业主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做好牲畜、家禽的防寒保暖工作,以及树木、花卉等防寒防冻。

卫生院采取措施,加强低温寒潮相关疾病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媒体应及时传播寒潮预警信号。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5.4高温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高温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高温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供电部门注意高温期间的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保证居民和重要电力用户用电,根据高温期间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和电力供需情况,制订拉闸限电方案,必要时依据方案执行拉闸限电措施;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

水利等部门做好用水安排,协调上游水源,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建筑、户外施工单位做好户外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工作,必要时调整作息时间,或采取停止作业措施。

公安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提醒车辆减速,防止因高温产生爆胎等事故。

卫生院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事件。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紧急预防高温对农、林、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各单位加强本责任范围内检查,停止集体露天活动;提醒群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减少使用电器。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5.4干旱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干旱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干旱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适时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干旱影响。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农牧户、林业生产单位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加强监控,做好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准备工作。

水利部门加强旱情、墒情监测分析,合理调度水源,组织实施抗旱减灾等方面的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旱灾导致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民政部门采取应急措施,做好救灾人员和物资准备,并负责因旱缺水缺粮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5.5雷电、冰雹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雷雨大风、冰雹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灾害发生后,有关防雷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做好雷击灾情的应急处置、分析评估工作,并为其他部门处置雷电灾害提供技术指导。

城建部门提醒、督促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户外作业。

供电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农业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各单位加强本责任范围内检查,停止集体露天活动;提醒群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减少使用电器。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5.6大雾、霾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大雾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大雾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供电部门加强电网运营监控,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发生设备污闪故障,及时消除和减轻因设备污闪造成的影响。

交通部门加强对车辆的指挥和疏导,维持道路交通秩序。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6 现场处置

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按照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组织营救、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及时上报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查明并及时组织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灾害,组织公共设施的抢修和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4.7 社会动员

气象灾害事件发生时,各村可根据气象灾害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

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各村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审计监察部门对捐赠资金与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

4.8 信息公布

气象灾害的信息公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灾情公布由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

信息公布形式主要包括权威、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

信息公布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种类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等。

4.9 应急终止

气象灾害得到有效处置后,经评估,短期内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已减轻,气象部门灾害预警降低或解除信息,镇指挥部视情况宣布终止应急响应。

5 后期处置

5.1 调查评估

灾害结束后,镇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气象灾害的起因、性质、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与总结,分析气象灾害应对处置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灾情核定由民政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应报送上级人民政府。特别重大灾害的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应逐级上报。

5.2 征用补偿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归还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的,应依法给予补偿或作其他处理。

5.3 保险理赔

鼓励通过保险形式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和灾后自救能力。气象部门应无偿为保险理赔等活动提供气象证明材料或者组织有关专家对气象灾害进行调查鉴定,提供气象灾害调查鉴定报告。保险部门应根据灾情,主动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

5.4 恢复重建

镇指挥部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尽快组织修复被破坏的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及交通、水利、供电、通信、供排水、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使受灾地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通信管理部门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及时采取措施恢复遭破坏的通信线路和设施,确保灾区通信畅通。

6.2 交通运输保障

综合办会同有关单位保障人员转移以及救灾人员、物资运输和车辆调配。

6.3 资金保障

财政部门负责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抗灾救灾资金保障。

6.4 物质保障

各村、有关单位,特别是水利、民政、农业、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并督促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的专用物料、器材、装备、工具等的储备,加强生活、医疗、防护用品类救灾的储备,加强农业救灾物资、生产资料的储备。

6.5 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加强灾区和社会治安管理,做好重点部位的警卫和人员聚集场所秩序维护,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防灾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

6.6 避灾场所保障

民政、城建等有关部门确定本镇各地的避灾(避险)场所,设立标志,确保防灾避灾的人员转移安置需要。必要时,可依法征用学校及社会公共场所,用于人员转移安置。

6.7 电力保障

供电部门负责落实抗灾救灾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7. 监督管理

7.1 宣传、培训和演练

(1)各村、有关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媒体,对社会公众开展气象灾害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知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气象放在减灾能力。

(2)各村及有关单位要把气象灾害、预警知识、应急处置知识以及工作管理、救援人员上岗和其他常规性培训工作,纳入总体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的培训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应急人员的素质。

7.2奖惩

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玩忽职守、处置不力,或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等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8 附则

8.1 名词术语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暴雨、暴雪、冰冻、霜冻、低温、大雾、龙卷风、大风、沙尘暴、灰霾、高温、干旱、雷电、冰雹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灾害。

8.2 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之日起实施。

9 附件

9.1.1 Ⅰ级预警

(1)暴雨:过去48小时持续出现日雨量100毫米以上降雨,或过去24小时出现日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

(2)暴雪:过去24小时出现25毫米以上降雪,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10毫米以上降雪。

(3)干旱:大部分出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9.1.2 Ⅱ级预警

(1)暴雨:过去48小时持续出现日雨量100毫米以上降雨,或过去24小时出现日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责任区域将出现250毫米以上降雨。

(2)暴雪:过去24小时出现10毫米以上降雪,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5毫米以上降雪;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责任区域出现15毫米以上降雪。

(3)大风:预计未来48小时责任区域沿海将出现平均风力10级以上(含10级)或阵风12级以上(含12级)大风天气,内陆将出现平均风力8级以上(含8级)或阵风10级以上(含10级)大风天气。

(4)高温:过去48小时持续出现最高气温达38℃及以上,且有3个以上自动站达40℃及以上高温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将持续出现最高气温为38℃及以上,且有成片40℃及以上的高温天气。

(5)道路结冰:过去48小时责任区域已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道路结冰。

(6)干旱:大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9.1.3  III级预警

(1)暴雨:过去24小时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将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且有单点超过250毫米的降雨。

(2)暴雪:过去24小时出现5毫米以上降雪,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5毫米以上降雪;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将出现10毫米以上降雪。

(3)大风:预计未来48小时责任区域沿海将出现平均风力9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大风天气,内陆将出现平均风力7级以上(含7级)或阵风9级以上(含9级)大风天气。

(4)低温:过去72小时出现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最新气候平均值)偏低5℃以上的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上述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偏低5℃以上(11月值翌年3月)。

(5)高温:过去48小时持续出现最高气温达38℃及以上,预计未来48小时仍将持续出现38℃及以上高温天气。

(6)道路结冰:预计未来48小时将出现对交通又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或者过去24小时内已出现并可能持续。

(7)大雾:预计未来24小时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且有成片的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

(8)干旱:大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中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9.1.4  IV级预警

(1)暴雨:预计未来24小时将出现50毫米以上阵雨,且有单点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

(2)暴雪:预计未来24小时将出现5毫米以上降雪,且有单点超过10毫米的降雪。

(3)低温:过去24小时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最新气候平均值)偏低5℃以上的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持续偏低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

(4)大雾:预计未来24小时大部分地区(按照分级标准)将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雾,且有成片的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

防雨雪灾害知识篇5

相关人士认为形成这次雪灾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赤道西太平洋水温偏高,水量蒸发加大,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加之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弱。于是,使得北方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我们知道,此时东亚地区正受到亚洲高压的影响。所以加强了源于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迅速南下的势力,冷空气过境后,气温骤降,向南经过秦岭以及大巴山等高大地形区的阻挡影响,长时间停留在这些地区。此外,西南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断增加湿度,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持续的地形雨或雪。

那么由于这个原因发生的雪灾又给南方人们带去了什么呢?此次雪灾是从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六日开始的。这是第三次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再次袭击我国南方。此次雪灾是五十年以来最重要的,冰冻灾害给人们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断电塌房道路结冰......

此次雪灾造成皖,湘,鄂,川,贵等十个省份3287万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数千头牲畜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造成部分县城停水停电十天十夜。

湖南下雪了,贵州下雪了,安徽下雪了,广东下雪了...安徽的灾情最严重。安徽灾情严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试生产设施损失严重,有33%的蔬菜大棚冰雪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第二个因雪灾造成交通运输十分困难,产品运不出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另外未来的农业生产将遭受严重影响。安徽因灾损失93.9亿,发放救济款7472万。三成蔬菜大棚倒塌,十万亩小麦减产10%。广西受灾人口1365万,1951年以来时间最长灾害天气。贵州雪凝天气持续20余天。韶关遭遇严重冰灾,受灾人口超50万.风雨阻挡回家路程,不知多少人不能回家与家人相聚。

听了以上这些消息,不知大家有何感受。既然有了教训,我们该如何预防雨雪冰冻次生灾害呢?

此生灾害是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具有隐蔽性,灾发性的特点,如疫病等。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影响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重大气象灾害更多的是天灾,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存在,而无数次经验教训则表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此生衍生灾害等所造成的损失,常常更甚于直接的原生灾害。比如,冰雪融化以及降雨,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此因而可能引发矿难,井难等事故灾难;灾民倒房会进一步增加,而且倒房的民众多是困难户,因此可能引发灾民生灾难;大量使用融雪剂,产生大面积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还可能会产生食品安全污染,甚至会引发疾病;重大基础设施受损,交通运输被破坏,会对百姓的生活,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等。

防雨雪灾害知识篇6

相关人士认为形成这次雪灾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赤道西太平洋水温偏高,水量蒸发加大,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加之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弱。于是,使得北方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我们知道,此时东亚地区正受到亚洲高压的影响。所以加强了源于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迅速南下的势力,冷空气过境后,气温骤降,向南经过秦岭以及大巴山等高大地形区的阻挡影响,长时间停留在这些地区。此外,西南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断增加湿度,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持续的地形雨或雪。

那么由于这个原因发生的雪灾又给南方人们带去了什么呢?此次雪灾是从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六日开始的。这是第三次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再次袭击我国南方。此次雪灾是五十年以来最重要的,冰冻灾害给人们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断电塌房道路结冰......

此次雪灾造成皖,湘,鄂,川,贵等十个省份3287万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数千头牲畜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造成部分县城停水停电十天十夜。

湖南下雪了,贵州下雪了,安徽下雪了,广东下雪了...安徽的灾情最严重。安徽灾情严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试生产设施损失严重,有33%的蔬菜大棚冰雪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第二个因雪灾造成交通运输十分困难,产品运不出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另外未来的农业生产将遭受严重影响。安徽因灾损失93.9亿,发放救济款7472万。三成蔬菜大棚倒塌,十万亩小麦减产10%。广西受灾人口1365万,1951年以来时间最长灾害天气。贵州雪凝天气持续20余天。韶关遭遇严重冰灾,受灾人口超50万.风雨阻挡回家路程,不知多少人不能回家与家人相聚。

听了以上这些消息,不知大家有何感受。既然有了教训,我们该如何预防雨雪冰冻次生灾害呢?

此生灾害是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具有隐蔽性,灾发性的特点,如疫病等。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影响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重大气象灾害更多的是天灾,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存在,而无数次经验教训则表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此生衍生灾害等所造成的损失,常常更甚于直接的原生灾害。比如,冰雪融化以及降雨,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此因而可能引发矿难,井难等事故灾难;灾民倒房会进一步增加,而且倒房的民众多是困难户,因此可能引发灾民生灾难;大量使用融雪剂,产生大面积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还可能会产生食品安全污染,甚至会引发疾病;重大基础设施受损,交通运输被破坏,会对百姓的生活,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等。

防雨雪灾害知识篇7

为防范电力线路因冰雪灾害出现运行故障,导致人民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与损失情况的再次发生,这就需要做好电力线路防冰雪灾害工作,除冰不是解决冰雪灾害的根本,防冰雪灾害对电力线路的破坏才是重点。因此,有必要对电力线路防冰雪灾害设计策略展开研究,增强电力线路运行能力,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1 冰雪灾害成因

1.1 极端气候的影响

导致电力线路被冰雪覆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极端气候的影响,典型事件是2008年在南方发生的冰冻事件,通过调查研究得知,是由于大气环流异常致使冷暖气流在长江中下游不断交错,出现了不间断的雨雪天气,部分中低海拔还出现了冻雨,降低空气温度发生凝冻,雨水在接触到其他物体以后就立即结冰,加之受各种因素影响最终形成了冰雪灾害天气[1]。这次冰雪灾害影响范围较大,涉及了全国17个省市,冷空气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同时凝冻天气的出现更是促使电力线路覆冰形成,在诸多致使电力线路覆冰的因素中,雨凇覆冰影响最严重,直接威胁到电网安全。

1.2 导线覆冰超出原设计边界

导致2008年南方电力线路发生冰雪灾害发生的因素还与导线覆冰厚度超出原设计边界有一定关系,部分地区输电线路的覆冰过于严重,致使杆塔倒杆、线路断线,一些地区还出现了闪络的情况。同时,部分地区导地线因张力不足出现了被拉到的情况,再加上线路覆冰过重,也发生了因荷载超出绝缘子金具串承受能力,引发断裂等情况[2]。

2 我国线路设计现状

我国在电力线路设计所使用的标准并不是统一的,而是根据电压等级线路情况确定的,一般来讲,电压等级越高,就意味着越重要,因此该电力线路的可靠标准也就越高,面对相同的环境发生故障的机率也就越低。

之所以在2008年会出现大面积覆冰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覆冰成因较为复杂,统计数值难以确定,很多气象台站基本没有相关资料,这样也就导致没有相关的防范措施,致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天气。

3 冰雪灾害给电力输电线路造成的损害

首先,存在于输电线路上的冰块容易被风吹动,由于输电线路上的冰块并不能均匀的分布,形状也各部相同,如果风向站位正好与冰块角度一致,输电电路就会被风吹动。其次,冰块引起闪络。覆盖在输电线路闪的冰块很容易引起闪络,虽然不会破坏输电线路,但却会给输电线路绝缘子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弱化其绝缘性能。同时,闪络发生以后,并没有起到消除冰块的作用,输电线路的重量也没有减轻。再者,导线在接地以后发生短路。由于冰块过重,导线因承受不了重量势必会出现弧度不断增大的情况,达到一定弯度以后线路就会与地面相接触,进而造成短路。最后,输电线路结构被损坏。尽管输电线路自身有一定张力,然而,在被冰块覆盖以后,线路张力会不断增加,加之输电线路原本缺乏平衡性,在达到一定距离以后,张力也会对达到极限,如果没有及时调整杆塔,便会出现输电线路崩断的情况,更会因冲击荷载致使电杆倒地甚至发生连锁反应,严重的导致整个输电线路倒杆。

4 电力线路防冰雪灾害设计策略

要提高与增强我国电力线路防冰雪灾害设计能力,首先,应认识到灾害气候的影响,做好覆冰灾害防范工作,其次,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抗冰雪灾害技术,完善与优化我国输电线路覆冰薄弱环境。最后,做好输电线路防冰雪覆盖强化工作,设计合理的施工建设标准,减少冰雪灾害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4.1 优化输电线路设计标准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输电线路都可以很好的应对各种天气,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对抗暴风雪的冲击中还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南方地区的输电线路,面对异常冰雪天气依然会出现线路损毁的情况,因此,这就需要优化输电线路设计标准,不断提升输电材料性能,增加输电线路抗击风雪的能力。同时,在设计输电电力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抗击冰雪天气的防护工作,建立健全抵御冰雪灾害天气的标准,做好电网设计标准与改革工作,结合以往电网线路在冰雪天气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好输电线路覆冰总结,适当调整电力的覆冰能力,不保证输电线路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4.2 设计好输电线路走向

一旦出现冰雪灾害天气就会出现输电线路覆冰,而覆冰形状的与风向有直接关系,不同的覆冰形状也会给输电线路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没有风,那么冰块分布也将更加均匀。所以,输电线路设计时应避免在风口处或山林上,这也是减少线路受损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冬天,越高的位置风力越大,气温也就越低,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就会出现输电线路覆冰,且厚度过大,所以,应做好设计工作。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尽管雨雪天气相对较少,相应的防护措施也很少,因此,一定要加强防范,以便减少异常天气突袭,导致线路故障。此外,输电线路的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应做到细致入微,尤其是树木茂盛地区,要及时清理树木积雪,树木与输电线路并不相同,如果数据积雪过重,就会出现线路杆塔倾斜,人民生产生活用电也就受到影响,所以,输电线路检修人员一定要及时清理树木积雪。

4.3 应用防止输电线路覆冰技术

为防止输电线路覆冰过重,导致大面积停电,电力企业还需要将防覆冰技术应用其中,如热力融冰、短路融冰以及过电流融冰[3]。同时,电力企业也要做好直接融化冰雪的设备,这样不仅可以将冰雪直接去除,还可以减少除冰雪设备对输电线路自身的威胁,利用这样的技术也可以大大提升输电线路安全性。

4.4 输电线路预防与检修

首先,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关注天气情况,实时做好防范工作,经常巡查输电线路,如果发现输电线路上存在覆冰,应立即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其次,提高除冰人员的技术,电力企业应经常培训除冰人员,做好冰雪天气的应对工作中,保证输电线路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之所以近年来我国并没有再次发生冰雪灾害导致的电网事故,主要是由于相关预防措施较好,所以在除冰人员的培训中,可以将模拟除冰方法应用进来,使除冰人员在面对冰雪灾害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与安全完成除冰工作。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做好除冰记录,以备日后使用。此外,在检查输电线路是否存在覆冰的过程中,还要检查杆塔性能与规格,并做好维护工作中,如果发现杆塔出现损坏,应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要求立即更换杆塔,这些都是提高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

防雨雪灾害知识篇8

今年,我县遭受不同程度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经全县奋力抗灾救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这次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造成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并有引发次生灾害的可能。为切实做好雨雪冰冻次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县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结合本县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气温回升后可能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问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扎实做好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要迅速部署对重要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防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做到分兵把口、责任到人,确保预防到位、处置及时、应对有力。

二、突出重点,严密监控

重点抓好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次生灾害防范。

一是冰雪融化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中高山地区冰雪融化后容易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要加强对山地丘陵、采矿工地、尾矿坝、铁路公路沿线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控和防范。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纳入当地群测群防体系。对已经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的隐患点,要加密监测频率,确保一旦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能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撤离;要切实安排好值班工作,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立即向县国土房管局报告,不得瞒报、缓报;要确保应急人员、车辆、经费和相关设备到位,尤其是春节期间要坚决做好用车、用人、用物保障。同时,加强与气象、民政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县国土房管局要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工作组在协助抢险救灾工作时,要注意自身安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和简明防灾避灾办法,提高广大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干部和人民群众面对灾害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是保障受灾群众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源污染,防止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和中毒事件发生。医疗机构要认真研究制定应对措施,调整充实门急诊等一线人员,确保伤病员能得到及时救治;急救医疗机构要确保在第一时间出车、第一时间救治、第一时间转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等均要做好应急准备。同时,时值春运时期,不少旅客滞留在公路、车站,交通运输面临着严峻形势,可能导致发生各种公共卫生问题。卫生部门要在有旅客滞留的汽车站和宾馆设立抗灾医疗点,免费为滞留的旅客送医送药,保证旅客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杜绝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三是消除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加大重大基础设施的巡查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公路、桥梁、供水供电供气设施、水库堤坝、河道堤防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市政公用设施和建设施工安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供水、供气企业加强管线巡查,组建抢修队伍,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工棚、围墙和工程的基础围护结构、土体的观测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工程复工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塔吊、井架、用电线路等重点部位进行认真检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重新施工。同时,要高度重视危旧房屋、棚架结构的农贸市场、加油站、候车室和建筑边坡工程的安全,对受损严重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及时加固或重建,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四是要继续加大对客车超员、公路车辆超速、货车超载、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避免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三、完善预案,健全机制

国土、建设、农业、林业、卫生、环保、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完善应急预案,实行专业监测和群防群测相结合,建立灵敏的信息报告沟通机制。要切实做好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地带的检查排查工作。一旦发生次生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