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酒店管理培训8篇

时间:2023-09-24 10:36:12

酒店管理培训

酒店管理培训篇1

在酒店管理培训期间,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我感觉确实是受了很大的启发,受益匪浅,既开阔了眼界又增强了信心,以下是本人的酒店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一、企业环境的营造

酒店管理培训期间人事部经理带领我们参观了酒店的总统豪华套房、商务标间、女式房等,酒店规划别具匠心,尽显尊贵高雅。201间装修豪华、宽敞舒适的客房,品味出众的室内布置,一应俱全的客房设备设施加上人性关怀的服务必为宾客的居停创造完美效果。

装饰考究、雅致谧静的行政楼层,提供了宾客所需求的个性化服务。17间华贵绮丽的中餐贵宾包厢及格调清幽的散座大厅,典雅清新的西餐厅,朝气蓬勃的动感酒吧,气派豪迈的宴会厅及功能齐全的会议室再配以巧手烹制的创新美食,加上专业体贴的服务,定能为宾客提供时尚餐饮新享受。酒店专设健身房、全天候室内游泳池、丽花皇宫夜总会、芬兰湾桑拿洗浴中心等缤纷多彩的休闲娱乐设施,辅以细致入微的专业服务,定能为宾客的下榻带来全新体验。

二、企业的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来到酒店,穿梭于电梯里、餐厅道、员工活动室……满意、服务与微笑、速度、诚意是他们的理念,特别是他们的员工餐厅有这样两句话:“注重细节,提升服务。加强巩固,提升服务”。酒店的员工热爱酒店,关爱客人,体现了酒店宗旨,管理注重细节,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经营方式。

淋漓尽致。

三、企业的管理

企业管理要满足顾客,实现营销目标,不能孤立只是考虑某一因素和手段,必须从目标市场需求和营销环境特点出发。通过与各位同仁的交流学习,我有所领悟:

1、环境营造对消费环境不断创新,要有严谨、细致、敬业、专业的理念。

就像员工餐厅管理,天天处理、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每个岗位都有责任人,相互监督、督促,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足以营造出良好的消费环境。

2、市场营造“心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把蛋糕观念变成面团观念,主动征求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需求,通过座谈、听取意见、沟通信息来和客户联络感情,借用顾客的言语为酒店做免费的宣传广告,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客户市场。

四、企业信誉的提升

酒店管理培训篇2

“四位”指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个主体。人才培养“主办方”为政府,“承办方”是学校,企业为“协办方”,而对象则是学生,四个主体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1.1政府保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强政策倾斜和扶持,通过立法、政府补贴、免税、减税等形式,积极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1.2学校主导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承办方”应为学校,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起主导作用。高职旅游院校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探索与本校、本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尽量为企业提供方便,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1.3企业协作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对企业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校按照行业发展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使学校朝着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办学;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工学结合政策,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自觉担负起共同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氛围和环境,增加工学结合岗位,配强配足兼职教师,服务和回报社会。

1.4学生参与

将学生作为工学结合的主体来定位具有积极意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其需求和积极性是工学结合能否取得实效的基本动力和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将学生视为工学结合主体之一,所有活动才能更好地展开,满足学生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技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四位一体、八举齐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相结合的一种“高层次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主体。其中,企业与学校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企业与学生是一种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学生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教育和管理。工学结合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该模式的推进必须使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方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和动力,并达到高度统一,形成合力,实现“多赢”。

2“八举齐抓”

2.1革新教育理念

变革传统教育模式,首先要革新教育理念。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实践、重技能。一项对14家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星级酒店“选人用人时最看中的素质”专项调研结果表明,专业服务技能并非企业在选人用人时的首要因素。专业服务技能在九个因素中仅排第八位,企业普遍认为学生在学校只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便可,而更纯熟的技能可在实际操作岗位中不断改善,学生应重视职业道德与礼仪方面的提升,培养综合能力。

2.2改革办学模式

传统的学校自主办学的模式已难以适应酒店专业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改革办学模式。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1)推行订单式教育。订单式教育是指高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实习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方面合作,在学院和企业两个教学场所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实习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了人力资源质量,并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解决了学校招生和就业的压力,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对学生和家长而言,有了实习和就业的保证,学习目的明确,同时企业也会提供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联办二级学院。高职院校可与企业密切合作,联办二级学院。依靠企业的力量建立各类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由企业投资100万元设立奖助学基金、建设专业实验室;与香港蒙妮坦国际集团合作,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蒙妮坦学院。

(3)成立校企合作专门机构。加拿大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国内旅游高职院校借鉴。加拿大的高校大多设有合作教育部,主要负责校企合作教育的宏观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各院(系)教师负责。学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专门机构为实施合作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4)共建实验实训中心。学校提供场地,与各类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实训中心。企业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员工,既可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又能解决师资缺乏的难题;学校则可以充分解决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实现双赢互利的目标。学校还可以邀请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投资建设实训酒店,学生充当服务员,专业教师参与经营管理,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

2.3整合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四大体系,课程设置死板,与实践和行业需求脱节。酒店专业很多课程有着共通性,酒店行业需要的也不是诸如客房、餐饮、前厅等一个部门的专才,而是熟谙酒店各部门操作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有必要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实行模块式教学。其中有些专业课程可采用项目化模块教学,如将饭店前厅运作实务、客房运作实务和餐饮运作实务三门课优化整合,采用模块教学,三门课的基础服务部分称为酒店业务,管理部分称为酒店运营管理,分前厅、客房、餐饮三个模块。模块教学使学生能对这些专业课有一个宏观系统的了解,同时和后面的实践实习环节相结合,酒店业务课在第二学期开设,第三学期去酒店基础岗位顶岗实习;酒店管理课在第五学期开设,第六学期去管理岗位见习。

2.4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酒店人才培养侧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职业道德和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重视不够,在英语口语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更加匮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重点应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礼仪、职业意识、行为习惯等的培养;二是职业认同感、自豪感的宣贯;三是语文、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性机能的应用;四是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营销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五是酒店前厅、餐饮、客房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熟练。

2.5改进教学方法

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型教学方法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增强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讲解和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与职业素质;创新作业形式,通过“小组项目作业”形式,让学生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完成大型作业,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如大学生营养食谱设计、菜单设计、美食节策划;某酒店客源市场调查、服务案例编写等。改革考试方法,减少背诵性的试题,把实践能力纳入考核范围,逐步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可采用笔试、口试、模拟、综合作业、项目评审、毕业实习考核等方法,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

2.6深化实践教学

目前,绝大多数旅游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采用“2+1”或“2.5+0.5”的模式,即两年校内学习、一年企业实习或两年半校内学习、半年企业实习。两种实践教学模式都有其缺限,前者由于酒店出于成本考虑,一年实习期基本都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很难实现轮岗,学生普遍感到实习期漫长,工作单调且辛苦,导致实习结束后多数学生选择跳槽甚至脱离酒店行业,造成人才流失;且两年的学习期内专业课势必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至实习时学生已忘记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脱节。后种模式实习期仅有半年,学生才刚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便草草结束,收获甚微,且同样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校内实训、短期见习、基层岗位顶岗实习、管理岗位见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形式,采用”1+0.5+1+0.5”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先学习一年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三学期去酒店基层岗位顶岗实习,第四、五学期再回校进行管理方面的学习,最后一学期去酒店基层管理岗位见习。

2.7优化师资结构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师资不足,可以用“走出去”、“请进来”,建立专、兼职教师梯队的方法优化师资结构。“走出去”指的是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请进来”指的是学校聘请企业有较高学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培训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2.8加强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学校可邀请企业参与到教学评估中来,共同为人才培养出谋划策。

3“四位一体、八举齐抓”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保障

3.1政府:完善外部政策环境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个涉及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商务、劳动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联系和协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政府部门应对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健全有利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教育政策,加强政策倾斜和扶持,完善外部政策环境,积极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3.2学校: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

通常改革的阻力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来自内部。“四位一体、八举齐抓”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必须依靠学校自身的努力。高职旅游院校应充分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改革和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3.3企业: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先进的管理将是中国旅游业、酒店业提高竞争力的唯一手段,饭店企业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改变用人机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加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力度。

酒店管理培训篇3

摘 要当今社会,管理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发展势头良好的酒店行业,管理者应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良好的管理素质。本文就是围绕从管理培训生到管理者的过程,阐述管理培训生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关键词管理培训生酒店管理者自我定位素质与能力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管理者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管理者的培养也成为了每个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课题。发展势头良好的酒店行业对其更加重视,管理者应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良好的管理素质

二、管理培训生与管理者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培训生

管理培训生是一些大企业自主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计划。通常是在公司各个不同部门实习,了解整个公司运作流程后,再根据其个人专长安排。最后通常可升任部门、分公司负责人。训练对象一般是毕业三年之内的大学生,主要是应届毕业生。

针对于酒店行业,管理培训生是酒店为了培养更适合自己酒店特色,文化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而实行的人员储备计划。酒店的管理培训生要在酒店的餐饮部、客房部、前厅部、康乐部、后勤部等多岗位工作学习,了解酒店运作流程,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根据其个人专长及酒店需要,成为一名中高层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监督和指导他人的人.在酒店中,管理者至关重要。管理者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当时的客观条件对酒店的工作做出决策、分配资源已达到酒店的发展目标。高层领导的重视同样重要,需要部门总监与经理共同研究制定适合自己酒店,适合自己部门的培训计划,以便于让管理培训生更好的适应和学习酒店工作与文化。酒店应该有计划的,自主培养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人才。在酒店各个基础岗位上,了解、学习,再根据个人兴趣,特长以及酒店的需要来合理化安排。

三、管理培训生到管理者的过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定位不明确

大部分管理培训生都存在着自我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原因在于,社会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各色人等思维各异、所求不同。而大学时段过得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与走进社会之后需要自己打拼的生活必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工作中许多培训生都没有及时调整自己职业转变的角色,还没有从象牙塔的生活转变适应到职业人的心理状态,甚至认为制度不能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导致无法适应酒店人际关系。

(二)培训生对基础工作不够了解

培训生在刚刚来到酒店的时候,对酒店的基础工作流程的认识还局限于书本上的了解,与实际工作有着较大的差距。首先培训生要先了解酒店的品牌文化,管理模式,然后了解所在部门的内部结构,产品构成与组合,如酒店餐厅,就需要了解餐厅有多少个餐位,有多少个包房、适合人数及其包房的名称,餐厅菜品的风格和搭配。之后要了解部门物品的摆放位置及规格。最后培训生还要学习更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服务技能,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三)素质与能力不够完善

作为酒店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但在一些中小型的国内连锁酒店当中,对于管理培训生的要求相对较低,这部分酒店培养出来的管理人员可能在服务上无法将周到、细致、个性化做到实处。而且,酒店行业会接触到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顾客,所以,要求培训生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上能与外国顾客交流,掌握基本的酒店服务用语,耐心周到的替外国客人解决问题。

四、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心态的调整

首先,要学会适应社会,学习相关制度,更要学会用制度保护自己,以一个社会人的角色去看到周围发生的事情,这样心态或许会平和很多。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的过渡阶段,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准备是必要的工作。管理培训生应充分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正确定位发展方向,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酒店基层工作

酒店一线员工的工作能力代表酒店的形象,而酒店的工作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能力。除了酒店给出的培训计划之外,作为管理培训生本人也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酒店的基层工作。只有掌握了酒店的基层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的领导下属。一个有说服力的领导一定是一个基本工作扎实的领导。作为一个酒店的管理培训生,要多与老员工沟通交流,在工作伊始多多实践,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扎实工作,领导下属。

(三)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和学习

酒店管理培训篇4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职业意识;养成教育

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心态不稳定等现象,这与高职教育忽视职业养成训练密切相关。

一、职业养成训练的内涵及作用

1.职业养成训练的内涵

“养成训练”不仅是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还指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修养,即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行为。职业养成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并将良好的职业习惯融入其思想中,最终形成无意识的本能反应。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训练是指学校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利用各种场合,长期坚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便其今后在就业时一方面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定,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合格员工。

2.职业养成训练的作用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技能等诸多方面。其中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的涵养;而职业习惯、职业技能可以说是一个人涵养的外在的表象形式。

养成训练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二有利于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养成训练体系的构建

职业养成训练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单靠一两门课或某几项实践环节可以造就的。它需要贯穿高职酒店管理学习的全过程,需要一个系统的职业养成训练体系进行培养。

通过“三段式交互成长型”的职业养成训练体系,即以酒店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学校“理论与实训教学”和基地“实践与熏陶”相结合,构建“学校一基地一学校”的人才培养路径。(见图1)

第一阶段是第1—3学期,主要以学校教师训导为主,家长和企业专业人士的训导为辅。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基础职业理论的学习,同时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在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职业礼仪习惯、团队意识以及责任心和爱心。通过到企业的参观和专业讲座,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爱岗敬业的理念。第二阶段是第4—5学期,主要以基地实习指导教师训导为主,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训导为辅。学生通过到基地的实习锻炼,在全真的职业环境下,在实习指导教师的训导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

第三阶段是第6学期,主要以学校教师训导为主,家长和企业专业人士的训导为辅。学生完成基地的实习回校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职业素养训练的方法和形式

1.职业氛围的营造和职业形象的塑造

职业素养的训练需要一定的职业氛围和塑造职业形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校后在上课时必须着酒店行业制服,同时专业教师在授课时也要按照酒店行业的要求着制服,通过塑造职业形象感受职业氛围。

新生入学即接受职业礼仪的训练,并通过贯穿三年礼仪训导师的跟踪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营造微笑、友好、友善的学习环境,感受良好的职业氛围。通过职业礼仪的训练,培养学生化淡妆、盘发、站立、行走等符合酒店职业标准仪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酒店从业者的气质和修养。

2.建设仿真实训教学环境

建设酒店行业展览室,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感受现代酒店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配备电子资料,让学生点击资料系统就可查询当今最著名的酒店企业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在感受酒店工作氛围的同时,正确认识酒店行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通过紧密型合作基地的参与将专业实训室建设成仿真的实训基地,按照高星级酒店的要求建设标准客房、模拟中西餐厅、模拟前厅,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在较好的职业环境下开展职业规范、职业习惯的训练。

3.开展情境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

专业教师在讲课时开展以情境教学为主的教学,使学生在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养。

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开展,打破了传统的个体和书面作业形式。积极开展团队作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同时积极拓展课外或户外作业形式,培养学生沟通交际的能力。超级秘书网

4.引导和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模式

按照当今高星级酒店管理模式,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实行酒店管理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独特管理模式。采取教室管理前厅化、宿舍管理客房化的“两化模式”营造职业氛围,提升学生生活品位。运用酒店的管理理念管理班级,开展班级活动和开展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5.建设隐性课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建立充分利用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和大型的节事活动等隐性课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

组织优秀实习生实习报告会、毕业生返校座谈、行业专家的讲座以及组织学生参观高星级酒店等方式开展职业素养的培养。

6.学校、企业、家长三方参与训导

酒店管理培训篇5

1、培训内容

(1)员工培训应根据其所从事的工作,以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为主;

(2)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政府的有关文件,政府法规,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提高市场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决策能力;

(3)专业技术人员,如财务人员、网络管理人员接受各自的专业技术培训,了解政府的有关决策,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方法,从而提高专业技能;

(4)基层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充实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5)基层工作人员须学习酒店及本部门各项的规章制度,掌握各自岗位职责和要求,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6)酒店的其他人员也应根据本职工作的实际需要,参加相应的业务培训。

2、培训方法

(1)由专业老师讲课,系统地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酒店内部业务骨干介绍经验;

(3)组织员工到优秀酒店参观学习、实地观摩。

3、培训档案

(1)酒店办公应建立员工档案,将员工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成绩及时记录在案;

(2)取得培训证书的人员的考核成绩应与工资、晋级、提拔任用相结合,对于取得优异成绩者酒店可给予相应的奖励;

酒店管理培训篇6

[关键词]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酒店这一行业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也有着较多的国际连锁酒店在中国开设了分支机构,就比如说重庆的艾美酒店、希尔顿酒店等。也正是因为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酒店教育这一专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酒店专业国际化发展这一需求,酒店教育过程中也需要设计出国际化的人才培训模式。

1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1.1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就酒店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对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以及范围都是概略性地进行说明,很少会对教学培养目标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些则是在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目标定得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今后毕业之后就很难适应从酒店基层做起。而上述所提到的问题都表现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起到国际化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最终学生就业效率也就较低。[1]

1.2没有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就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没有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也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内容,而其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国际型酒店岗位标准不相符,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片面地对学生进行双语授课,或者是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对学生进行培训以及教学,认为这种教学课程体系就是国际化,没有真正将国际化实质内容渗透到人才培养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中,也就很难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1.3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就目前酒店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情况来看,课程设置过程中,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职业素质偏低等现象,而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理想等方面还是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最终也就和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

1.4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存在问题

就目前酒店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中文教学为主,就算是开设了双语教学的课程,教师英文教学以及学生英语回答的比例较低,不足课堂教学时间的50%,这样,不利于所引进的先进教学内容和理念的传达以及课后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此外,很多老师还是采用之前较为被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课堂讲解为主,重理论、轻技能这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只能单纯地学会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但是,和国际型酒店实际工作过程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也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及进步。[2]

2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构建

2.1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在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在目标确定过程中,可以借鉴他国实践经验来确定培养目标,比如,美国的“康奈尔模式”、瑞士的“洛桑模式”,就是真正地将产教结合在了一起,并且还要求学生对国际化要求进行全面的掌握,以此来培养学生酒店岗位服务技能,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在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可以将国际化理念和跨文化体验、掌握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具备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内容作为培养目标,以此来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国际性。

2.2构建国际化课程培养体系

在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还需要积极构建出国际化课程培养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推行“课证融合”的双证制度,让学生在学习完酒店服务管理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融入教学实践当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能掌握职业证书考试的相关内容。其次,在课程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还可以增加跨文化交际以及人类文化课程,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酒店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增设人文与社会科学、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体系,比如说跨文化交流、世界品牌酒店管理、中外民俗等内容,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3加强校企联动,积极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

在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该模式应用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改变之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校企联动,通过这一方式来为学生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针对这一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国际化模块教学基础上开展工学交替,将之前传统的初中后五年一贯制“4+1”教学模式,变成“3.5+0.5+0.5+0.5”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当中,3.5年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其中的一个0.5年则是到国际品牌酒店来进行认知性实践,还有一个0.5年则是回到学校学习,最后一个0.5年则可以深入到国际品牌酒店来进行实习,通过这一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全面化的培养,这样就能更好地保障学生具备较为良好的酒店国际化能力。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主题化、情境化教学,为学生构建一个虚拟的“国际化酒店”,这样学生就能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体验式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应的营销能力以及国际型酒店管理的知识。[3]

2.4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

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其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所以在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构建过程中,学校还需要加强对酒店专业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通过这一方式来打造出一支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国际事业以及国际沟通能力的酒店师资队伍,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真正培养出酒店国际型人才。针对这一点,学校如果具备较为良好的资金条件,可以让教师直接到一些较为优秀的国外酒店进行学习以及培训,也可以从国外聘请一些专家来对学生进行酒店教育,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国际化酒店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进学校酒店专业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

3结论

酒店专业在时展过程中也有着越来越高的作用,而目前时展环境下,酒店国际化人才才是这一领域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院校在对学生进行酒店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构建出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以此来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从而才能让学生成为市场所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锡军.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探索[J].科学咨询,2013,14(26):93-94.

[2]王红丽.区域经济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15):89-90.

酒店管理培训篇7

一、是关于班组长的定位:

1. 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层负责人,是企业的执行层;

2.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企业目标达成的最直接责任人;

3. 是主管人员的左右手,辅助、协助上司的工作,形成配合和互补;

4. 在下属员工面前,则是他们工作的领路者,指出工作的方向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对班组长所提出的工作要求

1. 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我们酒店行业来说,就是按照酒店的规范和要求,带领和督促下属员工努力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为酒店赢得好的口碑,创造好的品牌。从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2. 降低成本;在酒店工作中,力行节约。对于水、电做到人走灯灭,客人走后及时关闭不必要的电器,控制易消耗品的使用量,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品等,达到降低酒店经营成本的目的;

3. 解决和预防问题;这是作为管理者的价值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妥善、合理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在员工例会上讲解以后出现类

似事件的处理方法,并记录在案。严格规范和要求员工遵照就得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预防和减少有损酒店声誉和经济效益的事件发生。

三、是班组长处理工作关系的技巧和方法

1. 对下属坚持高度的要求,达成良好的沟通,形成共识,共同完成工作;对于下属工作上的失误要提出批评,但要多给对方说明的机会,给对方留下退路,不可让对方难堪;和员工需要多交流、沟通。

2. 读上司要多倾听上司的意见和看法,了解上司的处境和想法,随时向上司汇报工作的进度;在同事中不能散步不利上司的言语和抱怨上司,认同、服从上司;正确面对上司的批评,不推卸责任,知错能改,保全上司的权威。

3. 与同级同事要及时沟通,相互支持,减少误会,共同努力。

四、自我成长和提升

酒店管理培训篇8

一、工作的整体回顾:

也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唯一保证,一个企业赢利是第一目标。一个部门的工作也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做文章。客房部做为一个服务性部门,做好清洁给客人提供一个清洁、恬静、舒适、温馨的休息环境是首要工作,但同时我还担负着为企业创收、节支的责任。一年来,经过全体员工及部门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有经营指标的局部都完成了山庄领导在去年工作会议上给我下达的任务。努力创收的同时我也不忘节约,部门全年把节约工作贯穿始终,保证工作质量、不影响对客服务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努力降低本钱,深知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集团的利润。

二、年我完成了以下工作:

努力提高对客服务质量。为了体现从事酒店人员的专业素养,学习、规范岗位的服务用语。针对我自己对各岗位服务用语存在不熟悉、不规范现象,同事中、负责本集团客房的主管经理的培训中学习岗位的服务用语,进行留精去粗,而后吸收为已用,做为我对客人交流的语言指南。自自己规范服务用语执行以来,对客交流上有了显著提高。以致在工作的任何时期,好东西贵在坚持,贵在温故而知新,将对此加大学习应用的力度。

降本增效,.开源节流。从点滴做起。客房部是公司的主要创收部门,本费也很高,本着节约就是创利润的思想,和同事们本着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杜绝一切浪费现象,主要表示在①回收客用一次性低值易耗品,如牙膏可做为清洁剂使用每日早晨要求对退客楼层的走道灯关闭,夜班六点后再开启;查退房后拔掉取电卡;房间这样日复一日的执行下来,能为公司节约一笔不少的电费。

领导经常对我打扫房间技能和查房技巧进行考核和评定。从中发现作时有无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为了做好客房的卫生和服务工作。针对存在问题,管区领班级以上人员专门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对员工进行重新培训,纠正员工的不良操作习惯。也利用淡季不时实践,认真打扫和检查好每一间房,通过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房间卫生质量提高了查房超时现象少了。

促进了员工酒店意识得到较大提高,领导采取对员工集中培训、专项培训、个别指导培训等方式。服务理念进一步深化,有声微笑已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对什么是个性化服务,从感性到理性已有了形象的认识,整个集团形成了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客人满意”良好氛围。从而加深了员工对前期的岗位培训、部门培训、班组培训从理论到实际的全面梳理和提高。

三、由于各种原因。

高兴时热情周到不高兴时有所怠慢,容易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以后在工作中尽可能克服这种情况,思想中真正树起:顾客就是上帝的意识。

房间和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各个岗位的服务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

设施设备维保计划未落实到位。

认为小问题不须特意交接清楚,交接班时由于考虑不周。致使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生,塾不知小事易酿成大错,今后一定严加防范,以免出错。

计划是四、关于明年。

认真做好每一天的每一项工作。

提高宾客满意度。细化服务措施。

强化员工队伍素质。加强教育培训。

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规范管理。

不时调整客源结构。加强市场营销。

认真做好上门散客的销售工作。

最大限度地提高销售额。7做好旺季的合理预定。

使客人感到专业的管理水平和酒店服务档次。规范留言服务。

空虚自己。多学习其他东西。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