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8篇

时间:2023-09-25 15:59:20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篇1

【关键词】大学生;电影美学;艺术素质教育;性道德;性心理;

正文:

电影被公认为人类的“第七门”艺术,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体现。大学生作为电影的观众主体之一,具有接受速度快、受影响程度深等特点。特别是,电影作为艺术传播手段之一,在对大学生的“性意识”、“性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不可小觑。随着艺术素质教育的推进,很多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电影美学”等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悟力。因此电影与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关联。

一、电影之于当代大学生

1、缺乏选择性的海量电影信息

从摄影术以及电影的发明起,人类逐渐进入“图像时代”。“图像时代”的电影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对人们的影响之泛,无可置疑。在观众收益颇多的同时,也存在着因电影信息过于泛滥而缺乏选择性的问题。大学生能够获得的电影太多,但几乎是没有选择性的获得。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电影的标准主要集中于热门电影、“大片”以及与他们生活相近题材的电影。总体而言,他们选择电影的方式是“他人导向”,且这个“他人导向”多是商业利益驱使的主流媒体导向。因此,大学生获得的电影很大一部分是“顺大溜”而非真正对他们有教育意义的。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网络电影往往未经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审查,难免良莠不齐,其中难免有不利于大学生健康道德观的电影出现。

2、个人消遣缺乏指导性

电影之所以成为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因为电影在今天是最为大众化、平民化,也是最容易传播的艺术形式。电影对于观众而言,不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过高的艺术修养,甚至无需昂贵的获取方式(雕刻、绘画这些艺术的真品鉴赏对于交通、语言、鉴赏等方面的要求显然苛刻得多),只要是身体和意志基本健全的人都可以“看电影”。

更重要的是,电影离奇的叙事、光怪陆离的影像以及梦幻般的观影体验都是使它无可置疑地成为大学生在业余时间最愿意接触的艺术,甚至很多大学生将电影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对照,想象着电影里的剧情在生活中“上演”。绝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目的在于消遣。

3、沉迷其间缺乏鉴赏能力

应该承认,当今的社会竞争力大,就业问题困扰着很多大学生及其家长。相对宽松的校园生活决定了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业余生活的方式,很多大学生宁愿沉迷在电影所营造的虚幻空间当中,不能自拔。这种现象虽然有其社会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电影鉴赏能力和艺术感悟力。

大学里面有许多电影“发烧友”,即便是这些对电影较略有“研究”的学生中具有较高艺术品鉴能力者也屈指可数。大部分学生“看电影”、评价电影仍是建立在感性认识、个人喜好的层面,少有科学和系统的鉴赏、评价体系和能力。这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对电影痴迷却没有选择性的观看,对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影片也是没有丝毫的抵御和屏蔽的能力,不能不令人担忧。

二、电影艺术素质教育之于大学生教育特别是性道德教育

源自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对国人形成影响,90年代末达到顶峰,至今方兴未艾。综观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状况,大部分采取说教、批评等传统的方法,专门开设各类性教育课程的比较少,将电影等美育教育和性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教育者更是少见,“性”的话题在大学生教育领域依然是讳莫如深神秘所在,可以说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性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为了避免的随便和性道德的缺乏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必要摸索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方法。

以电影为媒介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运用的渠道,它具有大学生接受面广和影响程度深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阵地。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利用电影传播广泛的优势并积思考电影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探讨可行的解决对策,帮助大学生意识到正确性道德观建立的重要意义,并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三、以《电影美学》课程为例助推大学生性道德教育

1、以电影课普及科学的性道德知识

认真看待电影对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喜闻乐见、具有普世价值、立意高尚的电影作品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性道德观是通过电影课助推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关键。在大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美育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相结合,从优秀电影作品中发掘正确的性道德观,鼓励大学生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性别意识,尊重女性,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营造同学之间互助有爱,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2、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意志能力

当代大学生中不乏性道德意志薄弱,判断能力、防御能力低下,感情脆弱,性道德认知紊乱、失衡等现象,因此需要重视大学生人格教育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加强,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力,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正确面对成败,勇于接受新生活的考验。这就需要专业教师通过介绍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更为广泛的美学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道德观。

3、加强性道德的自律性教育

性道德具有社会性和自律性。健康的性道德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性心理和趋于完善。培养兴趣和自制力是规范青年学生的行为和道德的有效方式。鼓励学生多接触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养成与优秀电影作品对话、交流,从优秀电影中获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自律的能力,进而培养大学生在性心理和等方面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生活的、道德的、理性的规范来约束、驾驭感性的、本能的、生理的冲动。唯有自律才能他律。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2](比利时)伊•普里高津《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英)赫伯•里德著,吕延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4]姜敏《影视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年。

[5]周星《略论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艺术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第12卷第6期,2000年。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篇2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教育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

1、当代大学生具有总体向上的价值取向

当前,在我国各方面都在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总体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拥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祖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上不断提升的地位感到骄傲与自豪,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表现出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创新开放的特点,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同错误的行为作斗争,关心祖国命运和世界风云,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努力创造机会,来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但我们也能够清楚地看到,由于受社会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表现出以下不尽人意的方面。

2、自我意识过分的膨胀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过分的追求个性,标榜个性。然而由于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不够,生活的阅历不足,导致其辨别能力比较的差,自控能力比较薄弱。因而在没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准确的分辨善恶是非、公正和偏私、真诚与虚伪。进而导致其自身的道德观念不强,容易做出一些有失道德的事情。

在个人的举止文明方面,一些大学生过分的追求个体行为的随意性,错误的将蔑视法律和道德的叛逆行为看成是有个性的表现,逆反心理膨胀。

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利益方面,一些大学生忽视了其作为一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时常做出一些有失大学生风貌的行为,例如,考试作弊、随意损坏公共设施,随地吐痰等等。

3、过分的追求物质享受,安图享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供人们选择的东西也是越来越丰富。面对那些不断出现的新奇的事物,在现代社会消费意识的熏染之下,大学生们开始纷纷的追求生活中的各种新潮的东西。

在生活方面,一些大学生崇尚及时享乐,吃穿讲究排场和高档,在各种节假日中,他们狂欢宴饮,挥霍人生;在学习方面,一些大学生不求上进,安图享乐,逃课有时往往是家常便饭。这种种的行为都表明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比较低,与社会和国家的期望和要求相差很大。

二、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充分的发挥各方面的力量。

1、发挥辅导员在班集体中的作用

辅导员除了需要负责班集体里的一切事物以外,还担负着班集体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而,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提高他们的法律制度观念。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实现的,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因而辅导员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可以不定期的向学生宣传一些社会上感人的事物,让每一名大学生充分的了解社会中的善恶是非,从心灵和思想上感化他们,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并引导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

2、发挥班干部在班集体的作用

班干部需要发挥带头作用,经常性的组织一些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活动,让大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自觉的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

3、发挥学校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学校的方方面面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因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在校园内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全校园文化,文明执教,科学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之上,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4、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大学生处于脱离温室,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关口,其的感情在此时十分的细腻和敏感,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将关心事和关心人充分的结合起来,真切的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深入的了解他们所面对的困惑和困难,从而让大学生在感受到真正关心的过程中,逐渐的学会感恩,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正应该追求的,进而促使其自觉的改正以前错误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注重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良好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大课堂,因而培养和提供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真正的世界。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以及一些社会调查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经济繁荣的、生活安定的政治局面,通过亲自目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时候,组织者需要引导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参与中贡献,从而真正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热情,自觉的在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篇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呈不断提高的趋势,其主流是积极、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致使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价值取向趋近功利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中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学生理想信念越来越淡漠,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甚至厌学,追求享受、追求“名牌”,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更多的是追求近期的、有形的价值日标,而忽略远期的、无形的价值目标,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2.道德意识不高。一是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升华的教化作用。二是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相信自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命不凡;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三是一些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补课。

3.知行不一现象较为严重。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着重表现为言行分离。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道德观念日趋模糊,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上课时发短信、打游戏、通电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粗话等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缺乏整体意识,团结协作观念差;清楚诚信的重要

性,但诚信意识却逐渐淡漠;懂得艰苦创业的精神,但艰苦奋斗精神逐渐淡化。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

1.西方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新的价值思想体系是在对旧的价值思想体系的批判和改造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

2.对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免疫力不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3.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大学生的心灵。

4.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现实中存在种种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三、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有效途径――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要求高校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针对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有针对地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教育大学生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努力培育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现实特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功夫,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四有”新人。在成才教育上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铁杵成针的精神,信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志当存高远”格言,表现了前人为实现理想甘愿吃苦的决心与恒心,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必须与之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入进行中国优良传统教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爱国志士感人事迹,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天下为公”“克己奉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美德教育来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和文明修养意识。“责己严,待人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这对教育、引导学生严格律己,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必须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尊老爱幼、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严格校纪校规,使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逐渐由“他律”向“自律”过渡;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校园内外的不良风气,尽量杜绝厌学、抄袭、作弊等现象,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艰苦朴素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于世,“艰难困苦,玉汝乃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勤俭自强,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练意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仍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2.采取切实可行手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两课”教学教书育人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可塑性强,要充分利用课堂,加强教育。改进“两课”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确保世界观从量变到质变。

积极推进“二进”工作。使思想品德工作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把社团建设成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重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学生公寓,通过寝室这块阵地,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促进学生宿舍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和团队观念。

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将思想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统一起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校报、学报和校园网络,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充分利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创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 德育 思想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12-01

1 引言

党的十七大新明确表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大学生是构成社会生活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未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必须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主要任务,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大学生。

目前,我校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中大部分身上均具有良好品德,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和学校的骄傲。但是,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中仍存在一些有失文明的现象,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调查,主要现象有:言谈举止和穿戴打扮有些失当,吸烟、酗酒现象越来越普遍,宿舍卫生脏乱差,尊老爱幼意识淡薄,对老师和同学不礼貌,不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低龄恋爱以及由此引发的打架斗殴、自杀等恶性现象逐渐增加,同学之间缺乏理解和支持,诚信缺失。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国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尤为重要。

2我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07年12月,我院提出了“知荣明耻重礼 争做文明大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并根据学院德育工作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的实施方案。目前,各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系主任及各班主任组成该主题教育活动工作小组,全面部署和落实该项工作。各班也积极配合学院、系活动的主旨思想,在学院上下掀起了一股争做文明大学的浪潮。结合我系学生特点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双十”行为规范,对学院下一步学生工作、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1)以学生德育教育为主体,全方面、多层次实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程。德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存在而发展。德育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议题,在教育方针中,把德育放在首位,客观上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地位[1]。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全面提高和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自踏入校门的第一天,学校要根据大学四年不同年级的思想行为特点,结合各系、各专业学科特点,统筹制定合理的教学体系及总体规划。尤其是要将心理学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两门课”的教学体系要创新优化,充分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实用性,而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应付性学习;其次,学院、系要开展有一定知识和教育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举办模拟法庭、周末沙龙、辩论竞赛、案例分析、计算机技能大赛等活动,既能使学生们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打下基础;再次,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和道德教育。要建立专兼职的心理健康咨询员,及时解答、交流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避免一些学生思想压抑无法排解,从而导致违反校规甚至法律的事件发生。同时学院可以不定期举行学生道德教育讲座、组织灵活的以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文明的精神风貌。

(2)我们应该意识到培养一个思想和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是在外部社会、学校教育的双重作用下,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经由认识向行为逐步转化,最终形成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一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2]。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许多研究结果都显示,我国当前多数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他们的情绪稳定,乐观自信,充满朝气,人际关系良好,善于自我调节。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影响因素有:生理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3]。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主要注重学校及社会两个因素。目前我校每年坚持举办大学生暑期及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做法,对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形成服务社会、艰苦奋斗的良好素质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因此学校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坚持下去,让学生经常走出校园,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以人为本,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和法律素质培养的有效机制。首先,各级领导应认识到以这两种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对于协调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作用,并将之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议程,在人、财、物等方面切实给予支持;其次,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关爱帮助。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从事心理、法律素质教育的高水平的专兼职教育工作者。另外,学校要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力度,对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并进行年终总结,对于业绩突出着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正确引导,避免挂其职而不行其事。

(4)加强责任心教育。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他们的诚信品质,事关重大。但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助学贷款到期不予归还、求职材料弄虚作假、网络欺骗、言行不一等等。这些不良现象正在侵蚀和扭曲着大学生纯洁的灵魂,损害着大学生的形象,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这种畸形思想的存在必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尝到苦果,反过来会对学校的就业和声誉产生连锁反应。因此,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摇篮-学校应尽快认识到他的长远影响,从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到各班班主任应提起高度重视。通过与同学们交流、开班务会、组织相关主题的团日活动以及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潜移默化净化同学们的心灵,培养他们成为新时代真正需要的高素质的大学生。

3 结论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价值理念,它一般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部分。德育即高校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向大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活动[4]。当前在我国高校中,道德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长期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工具理性至上,学生以及教师、家长只着眼文化知识技能的价值,却对如何做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缺乏认识,更谈不上去身体力行高尚的道德。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教育不可懈怠的工作,通过学校、社会和自身三方面的努力,广泛、深入、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成为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原理[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2] 刘毅玮,高等教育心理学[M].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篇5

【摘要】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整体不高,对于艺术行业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普遍不足,而且职业追求有时过于急功近利,此外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思想道德问题。为了促进艺术类高校学生综合发展,必须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整体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道德素质教育;对策

【立项课题】浙江音乐学院2016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6SZ008。

目前,艺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属于高收入行业。很多青年为追求表面的“亮丽光鲜”,加入到艺术学军中。相比之下,抱着“一夜成名”心态的学生众多,而真正热爱艺术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受到社会、家庭、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普遍下滑。因此,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对于纠正以及调整他们的心态、思想乃至价值取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应是积极向上的,应该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拥有很强的责任心与崇高的理想抱负,具有明白是非的思想观念,具有持久的学习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不高的问题较为严重。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例,他们所接触的环境以及文化熏陶形式多样,部分家长与学生将艺考作为回避文化课高考的“通幽曲径”。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其中包括理想信念问题、道德观念问题、道德行为问题等。这对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特点

(一)金钱观念不够成熟

中山大学针对大学生网络信贷进行了课题研究。调研报告显示,在各专业当中,艺术专业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对于网络信贷的意愿最为强烈。调查显示,超过20%的受访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平台或者亲友推荐了解网络信贷的,10%的受访大学生则是通过平台宣传和媒体广告等途径得知,7%的受访大学生是通过微信与微博等平台了解网络信贷的,超过50%的受访者之所以有网络信贷意向,主要是因为短期缺钱。其中部分学生最后发生还不起钱的情况,将债务转化给父母,可以说是变相啃老。武汉女大学生裸贷5000元最后利滚利欠26万元的新闻炒得火热,而且媒体相继爆出多起女大学生裸贷新闻。新闻当事人多用贷来的钱购买化妆品,旅游等。裸贷现象并非单独指向艺术类大学生,而是基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网贷现象。由于艺术类专业特点与接触人群,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更加重要。在实际生活中不乏学生为了接触不同的圈子进行网络信贷,这是现实存在的现象,是当下高校开展道德素质教育,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1]。

(二)业道德认知水平浅显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艺术类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素质对于自身未来的就业与发展有着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影响,而近39%的艺术类大学生对自身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不甚了解,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虽然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在心理上认识到这一问题,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努力加以改变。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水平才是工作能力的最重要考察标准,而非职业道德素养,因而在日常学习中出现了只注重学习专业技能而不注重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的情况。艺术类大学生在高校都接受过道德素质教育,理应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是当代高校道德素质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理想信念时而动摇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种价值观充斥,网络文化冲击,加之家长与学校的管理存在“盲点”,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困惑,难以树立并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受到市场功利性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人生目标与正确的价值判断,过分贪图物质享受,关注自身利益,导致道德水平低下。

三、影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分析

影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总的来说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因素。当下,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某种程度的认识误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观念。艺术类学生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难以抵挡外界诱惑,奉行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道德观念出现偏颇。

二是学校因素。部分艺术类高校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未能做好学生道德思想的及时纠正。

三是家庭因素。学生进入高校后,摆脱了父母的监督和约束,与父母的沟通变少;而父母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减小,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知之甚少,没有做好教育引导。

四是学生自身因素。学生思想不坚定,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缺乏社会经验,难以正确取舍,使得理想信念与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问题,甚至犯罪[2]。

四、加强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时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人生的轨迹。对此,教师首先要了解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心理等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发展水平,做好道德素质教育,引导学生重视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正视自身的不足。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时下热点话题,如“多位老艺术家的片酬抵不过一位当红明星‘小鲜肉’的片酬”,让学生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和发掘老艺术家们的艺术造诣与职业道德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业内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为学生举办讲座,面对面交流,这样更具有教育意义。此外,艺术类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艺术家的世界,利用教学设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很多知名艺术家早年的奋斗史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为学生形象立体地实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二)注重价值观念教育

无论是基于思想价值观,还是职业价值观,艺术类高等院校在开展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时,需要特别注重价值观念的引导。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甚至整个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或多或少都暴露出一定的价值观念问题。在校园内,艺术类学生追求多元化的发展与个性化的审美,有的学生无视纪律,甚至质疑道德的意义。虽然一小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拥有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拥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此,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时,教师一定不要去搜索宽泛且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或者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举例教育。例如,可以利用优秀学生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其实艺术类学生普遍很努力,不仅参与专业训练,而且要学习文化知识。因此,加强对他们的道德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学生的道德观念淡漠,除了社会因素外,家长与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家庭教育不只是中小学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更是高等教育所提倡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居多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必不可少。对此,学校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中来。学校与家庭要协调统一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和家长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通过言语与行为来影响学生,感动学生,使其能够自觉端正言行。大学生已经迈向成年,逐渐形成独立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但是其思想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因此道德素质教育正如登珠穆朗玛山,在于不断地坚持,不断地渗透,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必然会有相应的收获[3]。

(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用

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可以说都是外力,只有学生内在真正意识到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之后,才能由榷外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遵守纪律与规范行为等方面入手,做好基础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理念理论教学,使其明确艺术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同步提升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目标,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4]。

五、结束语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入手,做好道德素质教育常态化,营造教育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灿平,王思思.浅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21):74-75.

[2]林畅,刘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90后”大学生道德现状与教育对策探析――以三峡大学为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6(01):94-99.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篇6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道德;公务员

公务员应当是道德的先行者,其德行操守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务员这一职业本身具有的稳定性、地位性,吸引了众多社会各界人士应考,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作为公务员队伍中的中流砥柱,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以及社会信任度,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将直接决定着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有着重要作用,也将对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和现状

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公务员在行政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及价值理论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公务员职业道德通过道德规范,控制公务员的公务行为且可以检验,它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中保持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处理问题方法的基础。国家公务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组织管理各项行政事务,肩负着“治国”的历史使命。当前公务员道德状况,从总体上看,主流是积极的、上升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1)公仆意识淡化,认为自己是“官老爷”,处处高人一等,办事脱离群众,脱离实际。(2)个人利益至上,。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和家人谋私利,官员腐败的案例时有见诸报端。(3)不思进取,认为捧着了“铁饭碗”,于是过着安稳日子,在工作上不思创新,不思突变,害怕担风险。

二、应届大学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职业

近些年,公务员报考热中报考者以应届大学生居多。2011年6月,沈阳日报网举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志向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愿意报考公务员的占61.40%。大学生选择公务员作为自己的职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公务员社会地位较高;二是公务员五险俱全,工作环境和条件好等;三是现在很多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衰退,追求稳定,害怕冒险,也成为公务员报考热的一大因素。而很多报考的大学生对于公务员职责、工作特点并不了解,在报考时本着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思想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三、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

现代社会各种诱惑增加,社会化生活越来越频繁,大学生职业道德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利益至上,功利化趋势严重。诚信意识淡薄,毁约现象时有发生。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精神缺乏。2004年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60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位的是“敬业精神”,可这一点却被用人单位视为当今大学生最欠缺的。

目前,有些大学生不按照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办事,总是“一山望着一山高”,把刚毕业找到的工作当成是跳板,遇到薪水待遇更高的工作就毁约甚至一走了之,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少工作和经济损失。还有些大学生毕业工作后仍然不改其上大学时的散漫作风,上下班不遵守时间,迟到早退,也不遵守规章制度,或是不遵守工作的操作规程,不服从工作调动安排,工作如果稍不顺心,就到处宣传消极言论,影响其他人工作。

2.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消除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给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既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更看重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再次,许多高校和大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度关注形成巨大反差。大学生是今后各类高级人才的后备军,担负着整个社会的期望,对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对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完善自身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关系到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期间是人生方向逐渐确立、个性品格逐渐形成的时期,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和期望,对未来事业道路也有相对明确的计划。因此,积极引导使学生确立合理的道德观念,是使其形成良好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关键,是个人能力全面提高的关键。其次,培育学生诚实信用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点。在实际的两课教学活动中,多结合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违背职业道德的实际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去分析判断,明辨是非。在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教师也可结合专业特色,从职业规范的角度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2.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感受真实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体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一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多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兼职,感受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优秀的职业道德对于企业等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优良品质的具有,会给他们自身的发展带来什么。二是利用专业实习期间,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不同行业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如医生、教师、财务人员、记者有什么不同,让他们树立起“职业人”的概念。道德不同于法律,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通常是凭借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这些方式实现的,而不是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因此,社会大环境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3.重视家庭对学生职业道德形成的深远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始发站,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举足轻重。虽然读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远离父母,但长期的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行为和道德选择对孩子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父母应该在生活中表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引导孩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家长见利忘义或损公肥私,其对子女的正面教育的作用必然荡然无存,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能够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和模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女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4.加强行业规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

在社会转型期,法制化是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性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不同行业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各自的特点,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往往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用法律这种“硬”约束机制来填补因惯常道德约束机制弱化而留下的空白,以控制和干预各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篇7

【关键词】当代社会;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一、当代社会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式的应用

我国高等教育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中的艺术教育也逐渐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大众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造就高水平的艺术专业人才,而且更需要的是艺术人才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心理与其他普通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相比表现为更加敏感与偏激。其中个性张扬是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现象,针对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特点,准确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活动形式。在新的时期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有了新变化,所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的方式也有了新变化:

1.利用媒体网络信息进行教育的方式。随着各种高科技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也含有了科技成分,媒体网络已经深入到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的艺术观造成巨大冲击。因为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们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渴望了解掌握它,这种冲击波既有积极一面,又不可避免地有消极影响。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要成长为优秀的艺术人才,就必须有正确的艺术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互媒体网络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艺术观,使这些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能真正担负起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对大学生们进行教育影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教育。

2.组织展开座谈讨论的方式。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上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更加务实,讲求实际。他们努力在大学里、社会中完善和发展自己,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实际,重视现实。他们更加重视人际关系,努力开拓交际范围,重视社会实践,渴望成才,所以希望自身能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生活上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开放、自由、自立、浪漫的生活。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思想顾虑,不畏人言、敢于离经叛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确实特别想得开,衣着注重性感、生活无拘无束、乐于模仿影视中的浪漫情调等。通过组织展开座谈讨论的这种方式,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以及向往而言,可以说是投其所好,使大学生们相互教育。但我们选择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时要有明确讨论的主题,抓住艺术类大学生们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切记不要离题,否则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对他们影响更不好。

3.运用演讲、报告的方式。这是一种传统方式,是中国革命年代时期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在当代社会这种方式仍可实行,不过已具有了新时期的气息。

鼓励动员报告。由于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们情感丰富且不稳定,但他们有关心人民幸福、振兴中华的愿望,所以对他们进行动员报告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如新时期抗洪救灾,无偿献血,这都需要动员报告,一个好的动员报告,能鼓舞起青年人土气,振奋青年人的精神,激发他们的热情。因而对艺术类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动员报告是不可缺少的。

登台演讲报告。艺术类的大学生们具有开拓性和积极上进的精神,他们重视个人价值实现,追求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思维活跃,渴望成功,善于表现,我们便可因势力导,采取一些激励式的教育手段,通过组织开展文化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艺术类大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空间,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让艺术类大学生们登台演讲或作报告,一则可教育引导其他青年,二则也教育了他们本人。学校或其他单位经常组织这种真挚、动情的“演讲比赛”活动,可以促使艺术类大学生们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可以加强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

4.开展综合评比竞赛、奖励惩罚的方式。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激发鼓励青年上进和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综合评比竞赛方式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的增强以及好胜心、好学心等基本特征展开进行的。对大学生们采取综合评比竞赛的教育方式,能激发起他们的热情,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如学校每年度在各班级评选优秀党、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就是这种典型方式的应用。同时,大学生们的经济头脑比较发达,他们往往注重经济效益。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大多在中小学时代就接受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其中不少学生参加过艺术比赛,获得名次,然而其往往陷入追求名利的实用主义。艺术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对社会现实认识较为深刻。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所以精神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既达到教育目的,又防止了他们认为金钱至上的观念的滋长。我们应适当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配合精神奖励,来达到奖罚分明的目的。

二、当代社会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法的应用

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法的应用,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是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随着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必要的思想工作方法的具体应用。

1.民主讨论法。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采取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这也是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决定的。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老师宠爱,同学羡慕,往往使他们自我感觉极好。可是他们进入大学后,以往的那种核心地位和优越感都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心里失衡、经济焦虑、学习焦虑、对艺术的理解偏颇等等。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与青年人平等的位置,以同志,朋友的态度平等交流思想、交流意见、共同磋商,以换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

2.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心理与其他普通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相比表现为更加敏感与偏激,个性张扬是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写照。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要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说服教育。要联系他们的思想情况、关心的热点,否则道理一大篇,实际不沾边,“隔靴抓痒”,可能会引起反感。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准确把握艺术类学生的心态和行为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情感感化法。工作中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动人,情感感化法。运用尊重,理解、关心、信任等态度以情感上影响青年人,感化青年人。我们所说的“情感”,主要指具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朋友同志的情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结合,才能打动人心,达到教育效果。再结合艺术类大学生们的文艺方面的特长,使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通过各种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在大学学习之余,得到情趣和精神上的享受。

4.实践锻炼法。艺术类大学生们个人品德的形成,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这就必须强化实践锻炼环节。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义务劳动等社会活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德育环境。主动走进社会、走入社区,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识和行为的统一。

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看成是自己工作的“生命线”,视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或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过去它在党的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党的传家宝,现今我们仍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决不能丢弃这个传家宝,它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们的生理、心理、思想基本特征的新变化、新趋势、对之做恰如其分的评价,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当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去教育、引导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而归根到底,振兴中华民族,创造美好未来,是要靠广大青年们继往开来、脚踏实地的艰苦努力。因此,把大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肩负着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编.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6(1).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篇8

论文摘要:在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时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和精髓融入到高校学生工作中进行研究,发现加强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其使命感、时代感、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衔接,以期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民族自立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从未中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按照儒家文化,个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不仅个人要服从道德,国家也要服从道德。所以,儒家处事的根本原则就是道德考虑高于并优先于功利考虑。早在孔子之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以"修德 "作为君子的最高追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直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左传· 襄公二卜四年 》) 所以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突出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人与禽兽区别的根本,"内圣外王"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要 "有德"。 《大学》 篇更是把"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作为个人的社会与政治理想,而"修身"是基点,也是以德性为先,以求知学文为后的中国儒学传统。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造成理想人格。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学校教育更应植根于富有底蕴的传统文化之中,以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质的人才。因此,当代高等教育应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核心。

通过以上回顾看出,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方面,研究的重点无外乎这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髓又有糟粕,当今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汲取优秀的道德资源,积极主动地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思想,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 要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学生德育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可以看出,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方面,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重点无外乎这几个方面:首先,都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髓又有糟粕,当今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汲取优秀的道德资源,积极主动地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思想,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要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诚然,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但是,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与我国当今所弘扬的主旋律相匹配,需要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需要与我国文化建设相统一,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才能更好的开展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但是,他们的研究缺少从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等学科的角度分析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缺乏从这些学科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他们只是浅显的描述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且大致的甚至是严重的描述了大学生存在的一些负面思想,缺少理论支持,论述显得比较空洞。另外,他们提出的建议也缺少制度的保障,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缺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单一的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机制,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会比较小,更与学校的初衷相背。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大学生整体上来看,他们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地对待个人利益,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其一些负面影响着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理想追求淡化,强调个人本位,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道德观念淡薄,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对道德、纪律的蔑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贪图安逸享乐,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精神;诚信缺失等等。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培养具有深厚学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能遵守社会运行秩序、明礼诚信、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帮助他们树立"诚信"、"公平、正义、宽容"的理念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趋势。

学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认识到优秀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只是,绝大部分只是简要的描述,而没有具体可行的措施。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要改。革课程设计 、增加古典文化经典学习的力度、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等措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此外,有些学者从建立规章制度,增强法律制约,建立高校诚信测评机制视角出发,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树立教育及教育者的诚信形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诚信教育方法。但是他们无疑都忽视了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教育学生的固有模式,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实施面临诸多困境,此外,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只从学校的角度去实施,难度较大,效果较差。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制定使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有制度保障、的和激励机制的措施,充分合理科学的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蔡炎武,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6,1(1):45-47.

[2]刘绿丝.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管见[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18)22-24.

[3]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