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8篇

时间:2023-10-07 09:14:44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篇1

论文关键词:韩国语,教学,网络资源,资源运用

1 韩国语网络资源对韩国语教学的意义

韩国语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韩国语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各个高校为了大量培养人才而进行的扩招,还有很多的高校学生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韩国语专业的人越来越少,学校也开始不重视韩国语的教学,再加上韩国语专业的学生普遍是零起点基础较差,老师的知识面也有限,学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专业好的韩国语专业的人才,韩国语专业老师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了。而且,就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学生认为,高校学生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让自己可以尽快参加工作。韩国语专业的学生人又比较少,学校对这个课程也不太在乎,于是他们便开始在有关韩国语知识的课上睡觉、聊天、玩手机甚至逃课出去玩,不把有关韩国语知识的学习放在心上,忽视了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而很多高等院校为了扩大招生,满足学生的需要,主要开设利于学生就业的专业课,一切以学生毕业可以顺利参加工作为主。然而,学生想要步入社会,除了要有专业的技能外,也需要有良好的综合能力,现在社会对外发展也格外重要,培养韩国语专业的学生学好韩国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全新的21世纪,步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接触的知识内容更加地丰富,也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的学校开始在韩国语的教学中加入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在韩国语资源课程的开发上,韩国语课件暴露出了教学信息不充足,在教学上不利于老师对资源灵活运用等问题。而丰富的韩国语网络资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强大的网络资源可以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也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建设。

2 韩国语网络资源介绍

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各个学校为了促进韩国语的教学,开始把网络资源应用于韩国语的教学中,韩国语网络资源的应用主要是在操作系统Windows XP 的使用下,使用这个操作系统可以采用韩文输入法来查询韩文资料,韩文的软件也可以下载使用。韩国语网络资源在网站上的学习可以分为中文版本的韩国语学习和韩文版本的韩国语学习。

3 韩国语教学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

3.1 在韩国语教学中采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想要加强韩国语教学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就要在韩国语教学中采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在韩国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非常重要,可是学校一直面临着听力材料陈旧以及缺少的现象。利用网络资源来对听力材料的不足进行补充。而对于学生来说,韩国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就是多听、多练,不仅要广泛地听素材还要大量的练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学习,学习之旅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旅程,在不断学习中获得生活的经验,并且不断增加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经验,使自己在处理事情时的方法、行为更加合适、得体。对于韩国语专业的学生提高听力水平来说,是韩国语教学中重要环节。

3.2 课后利用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料来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

想要加强韩国语教学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就要课后利用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料来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利用课后的学习时间,不仅可以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一些新的知识,让同学们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使得学生们所学到的韩国语知识点牢记在心。采用网络资源获取知识,可以方便的找到一些重点语法的解释方便、快捷节省时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学校在韩国语方面的教学开始从大量的阅读韩语文章和学习大量的语法为重点,向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转移。面对这种情况,采用网络资源来让学生们大量的听、读韩语文章,这样就可以使得同学们在保证大量阅读韩语文章的同时,提高了韩语听力和阅读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们对韩国语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陈述的模式,可以让同学们在互相交流中,对韩语知识或韩语文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互相讨论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课堂上对韩语文章或知识点来发表自己的想和意见,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印象,并且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韩国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3 提高韩国语任课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

想要加强韩国语教学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就要提高韩国语任课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在韩国语教学中,一个学校韩国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比较滞后,在对网络资源应用方面的能力差。这样不能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不能给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环境来促进他们更加进步,使得孩子们,不能在更加优秀的教师团队的带领下学习知识,这种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学校地发展,一个好的老师,是在对一个学生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一个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们从学生现在学习、生活甚至到将来求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韩国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网络资源的运用能力,在讲授韩语时,不仅仅是要给孩子们讲解课本上,他们不明白的知识,还要让孩子们把韩语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同学们通过课堂上解决的几个问题来对整个问题解决的经过进行了解、学习,培养学生们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韩语知识,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还可以让它们自己进行体验,做到可以适应问题的变化,以及对问题的举一反三。

4 结语

在这个全新的21世纪,是一个以经济和科技的力量为主宰的时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经济和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的进程下,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非常快,我国需要大量的综合素质水平较强的人才,可是近年来,我国在韩国语教学方面很薄弱,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强网络资源对韩国语教学的应用,通过研究得出:韩国语教学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要遵循在韩国语教学中采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课后利用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料来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提高韩国语任课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放琼,徐绍军,王艾伦.构建《工程制图》双语教学环境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1-103.

[2] 李宝鸿.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现状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102-104.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篇2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初中生需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培养学生的能力、意识、精神等,为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我国所需的综合型人才。就以初中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应当合理而有效的应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意识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实践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

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学生自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各种媒体搜集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料,运用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知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经过与学习同伴共同探讨、分析,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习过程。它具有开放性、丰富性以及实践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1)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的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效的语文知识结合,达到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充分的利用生活资源,将生活中的事物有效的与语文知识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充分的利用课外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以上充分的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

(2)丰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将其他课程、生活、环境等合理地融入到语文知识学习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语文水平。这一表现充分的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丰富性。

(3)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改变以往填鸭式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灵活的运用语文知识,真正体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这一点充分的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

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方面较多,如情感世界、世界认知、兴趣培养、民族文化等等,这充分的体现初中语文课程的全面性、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之有很多相似之处,相信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用于初中语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了验证这一事实笔者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探讨和研究。

1.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应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达到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为此,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用到初中语文中希望能够实现的目标是使同学能够养成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正确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明确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开放性、丰富性、实践性特点的一种方法,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语文知识综合学习。在进行具体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之前明确课程资源是非常必要的,其有利于与初中语文的特点有效的结合,合理的应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能够利用的资源是:(1)自然资源。(2)社会资源。(3)人文资源。(4)学校资源。

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

对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笔者通过从教材衍生和开创个性化课程资源两种方式展开。

3.1从教材中衍生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安排的内容比较丰富、宽泛、开放,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有很大帮助。以最基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衍生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用,对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有帮助。具体的做法是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有效的合理的将相关联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衍生出新型的、有结构的、有计划的综合性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2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探索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

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探索是充分利用初中语文的丰富性、开放性,将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合理的进行规划,从而创造有利于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的课程,实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促使此种方法真正走入初中生的生活中,积极的影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生活周围语文知识或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当然,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最终的目的是合理而有效的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非常重要。

对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计划阶段

在具体的实践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前进行规划,制定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在计划阶段进行实施主题的确定、学习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的规划、学习任务的明确、学习小组的成立等等,为有效的、合理的、规范的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做好铺垫。

2.实施阶段

在具体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严格按照计划有序的展开,并加强监督,尽量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实施效果。通过拓展信息渠道,开发学习资源;密切关注,优化指导方法等方式不断的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优化和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此来逐渐实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用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3.展示阶段

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效果进行展示,全面的、详细的、深入的分析其应用效果的优缺点。展示阶段的工作是由语文教师独立完成的,针对学生参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的优点、缺点以及如何优化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小组存在的不足和其他小组的有点,从而改善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4.评价阶段

就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是考察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一个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水平进行分析,合理的评价及说明评价理由,相当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明白综合考虑问题的重要性,一次来提升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深度。

结束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它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实践性,能够有效的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家庭资源等,有效的与语文知识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笔者就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探讨与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认为从初中语文教材特点出发合理的规划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方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实施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龙梅.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难与实施策略——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为研究个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1).

[3]申宣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走向课程的视阈——2009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十[J].中学语文,2010(28).

[4]周步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校本化实施——宁波市泗洲路小学的个案研究[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

[5]刘万荣.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现状与分析——对杭州市下城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研究[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篇3

一 正确认识教材资源

1.教师和学生要转变观念,明确考纲与教材的关系

现行语文教材就功能和性质而言,更多的是要体现人文性,就教材的理念而言,更多着眼于提高语文素养。但语文“工具性”的性质不能弱化,只能强化。对于考试而言,教材是提供知识的工具库、素材库,其重要性不容置疑。

因此,笔者认为考纲与教材是同位的关系,两者可以互相交叉,即教材可以成为考试的内容,而考纲可以作为教材内容的浓缩。知识是语文金字塔坚实的塔基,技能是语文金字塔坚固的支撑,而素养则是建立在知识的塔基和技能的支撑上高耸入云的金字塔顶。没有了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支持,素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随时可能轰然倒塌。

由此可知,高考复习中,要力图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才能得到双赢。

2.高考语文复习莫丢教材,化教材资源为备考资源

多年的实践证明,高考复习不能丢弃课本。注重回归课本、回归教材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保证,因为无论高考试题怎样变化,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需要的基础知识和进阶技能。

只是现行教材并不是直接把高考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摆在我们面前。教材固然是一座资源库,但它不会自动变成应考的资源,只有深入其间去发现、寻找,才能变为珍贵的备考资源。这就需要教师不倦地发现、挖掘与创造,把分散的知识点系统梳理,使之形成有用、有序的考点、练习点,从而将教材资源改造成丰富的备考资源。

二 化教材资源为备考资源的方法

1.通览全局,梳理知识

教材要分册,但高考复习利用教材要通览全局,统揽知识。笔者根据所在省份的高考考查点,从课文教材的大分类上提出几点参考建议:(1)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梳理。约120个重要实词;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固定句式;名句典故。(2)古诗鉴赏知识点梳理。如常用意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题材内容;主要诗人生平和风格;名句典故等。(3)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梳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警句、妙语等。(4)客观题类知识点梳理。如课文中字音、字形;成语等。

以上所述知识点梳理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梳理时可适当参考教材外的资源,但范例应尽量引用教材的内容。

2.活用教材设题演练,在教材中提升能力

高考语文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考生复习若只是停留在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层面,势必要吃大亏。能力的提高又需通过科学有序、持之以恒的训练方能见成效,而这恰恰是教材所存在的巨大欠缺。为此,要想方设法应用或改造教材中的资源,甚至要创造性地设题,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以提升能力。(1)文言文设题:按照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知识板块综合性设题是应有之意,在“文章的分析和概括”设题方面也可做相应的探索尝试。(2)诗歌设题:分项设置若干简答题。(3)现代文阅读设题:选取教材中适合设题的课文,按照高考命题的方式,设置3~4题,可以就重要词语和句子、主题思想、方法结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等设题,此为常规题;也要选择文本中最有探究价值的角度或问题设题,此为探究题,多为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最后一题,对语文的能力考查层级最高。此外,课后现成的习题就是很好的题目,我们不妨借用。

3.建议作文与教材相结合,从课文中转化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是写作的素材宝库。考场作文一怕审题,二怕缺少素材,而写作素材的积累有赖于平时主动积累整理课文素材,考场上灵活地将课文中的素材与作文的话题结合起来,找到契合点,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篇4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学习资源 多元化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运用多元化的思维来优化课程学习资源,能够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运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学资源的丰富优化,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载体,便于学生学习运用,另一方面,能够拓宽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更为课堂教学的丰富提供了可能。

1.借助网络搜集资源,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现代英语教学中,网络资源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该种教学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多种语言学习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好网络资源等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一方面,符合语言教学的时代性发展特点,便于学生进行学习运用,另一方面,能够优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宽语言学习知识视野,满足学习发展需要。

在教学中,利用好网络资源的优势,就是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够让学生更为轻松和自由地学习和使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语言学习感官,满足他们的语言学习的发展需要。教师应该发挥好学生的语言学习主观能动性,注重搜集整理信息资源,鼓励学生根据这些语言学习信息灵活安排运用,激发语言学习兴趣潜能。

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点进行设计安排。像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六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Stand-up for your health!”教学中,就“Welcome to the unit”中的相关内容,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搜集“What’s the character about laughter?”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Reading”中的阅读要求进行思考探究,以此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运用思维的方法。

2.利用课件展示资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立体化,能够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通过教学,能够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优化组合,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的学习探究过程中。该种形式的展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还能够达到师生互动的探究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需要,更是增强学生语言学习情感体验,满足他们语言学习发展的必然需要。我们可借助课件资源的直观和高效特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发挥好课件资源的引导示范作用。在教学中,可运用展示的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背景知识介绍、动漫语言的形式呈现来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和过程。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Unit 2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的“Reading”美丽笑容,让学生明白:Why do we need happiness?”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的认知感悟。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运用英语,就“My happiness”话题阐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利用读物深化资源,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课外读物的运用,不仅是对课内教学的有效补充,更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些课外读物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语言文化知识,增强学习信心,还能够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增强他们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通过课外读物的引导示范,从课外知识读物中汲取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素养,不仅符合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更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理解记忆。这些课外读物的运用,就是要求学生在有效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写笔记和感悟的形式来对所学习内容进行概括,能真正感悟其中的内涵。通过课外读物的引导,不仅为学生跨文化语言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可能,还为学生的灵活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促进了学生语言知识技能运用的有效内化生成。

综上所述,优化学习资源,不仅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必然需要,而且是拓宽学生语言文化知识视野的必然途径和方法,更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载体,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

[2]牟永女.英语教学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9,(10).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篇5

1. 优化利用学生熟悉的网络资源

在利用网络资源过程中,网络学习动机至关重要,教师要全方位分析高中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以他们熟悉的网络资源为切入点,不断激发学生的网络学习动机。就网络教学而言,需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教学资源,不断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英语阅读教学主题,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英文电影、英文歌曲,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英语阅读教学中,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已有的阅读背景知识面,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猜测练习的准确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阅读教学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些优质的网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这些网站,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加强英语阅读方面的练习,还要适当进行“听、说“等方面有针对性的练习,为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整体水平做好铺垫。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优化利用各种网络媒介,比如,微博、电子邮件,多鼓励班级学生学习网站中的阅读资源,进行针对性的阅读训练,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优化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是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2. 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素养。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优化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在一系列英语阅读活动中顺利实现学习目标,也就是说教师要结合阅读主题内容,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探索正确的答案。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英语阅读时间,调节好阅读速度,选择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不断拓宽自己的英语知识面,提高自身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博客、空间等,上传一些有针对性,以某话题为中心的英语文章供学生阅读。比如,以“Friend”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合理划分小组,让学生相互讨论,客观地分析关于“朋友”的英语文章,分析文章中重要的词汇和词组、语法特征、文化背景等,教师还可以借助章节内容,巧妙地融入一些关于高考知识点,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逐渐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查看关于新课题―“朋友”的相关知识点,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留下直观印象,为更好地融入新课题学习中做好铺垫,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示相关的PPT课件,予以客观地评价。以此,促使学生 优化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素养做好铺垫。

3. 提高教师应用网络资源能力

就网络而言,是一个强大的资源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必要的技术支持,高中英语教师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想要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理念,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更需要多参加一些网络教学培训,把所学的新知识灵活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优化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老教师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和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督促自己自己学生专业化的网络教学方法,构建更加高效的英语课堂,向学生传递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兴趣。以此,逐渐提高自身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为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动态结构,任何一个环节都关乎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网络资源的重要性,要优化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引导他们在海量网络资源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资源,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扮演好协作者、引导者等角色,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逐渐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自主阅读学习能力,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以此,改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温丹萍. 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6(02).

[2] 黄丽美. 浅议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青年作家, 2014(18).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篇6

[关键词]高校 双语教师 国际合作

[作者简介]黄秋萍(1975- ),女,湖南湘潭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英语教学;赵明(1957- ),男,广西百色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教育、英语教学。(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84-02

高校推进双语教学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具备适应国际竞争能力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双语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主要资源与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推进双语教学目标最终实现的主要力量,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学之关键。当前,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可资借鉴和利用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多,为高校双语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一、高校双语教学目标与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高校双语教学目标解析

我国高校目前推行的双语教学的内涵已逐步明晰,概括说来就是指运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学科和专业课程内容。教学的整个框架依托于学科与专业内容,而外语的使用则围绕学科内容而进行。有专家对双语教学的目标做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概括:(1)知识目标,即通过外语的学习增加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广度与深度;(2)语言目标,即学生通过对学科专用术语与语句、独特语言结构和表达的掌握,能够读懂该学科的英文教学资料,进而用英语进行口头与书面的交流,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3)思维目标,即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最终使学生形成英语思维能力,养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①

(二)高校双语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根据教育部对“双语教学”的定义,双语教学的重点,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是外语。“在专业双语教学中外语是教学媒介语,是先进专业知识和另种文化(异于母文化者)的载体,外语和专业都应该成为专业双语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只不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最主要的最直接目标。”②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用外语进行专业思维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合作及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人才。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把双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通过目的语向学生讲授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等。如此看来,作为双语教师,应具备特殊的知识结构,首要的是精通学科内容,其次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的讲授,是专家型的教师,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对双语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样也适用于我国高校双语教师。

1.精深的专业知识。由于双语教学是针对专业的教学,因而双语教师首先需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能系统地掌握所教课程的专业知识,对学科体系及课程体系有明晰的思路,且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充分把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理论与实践前沿知识,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深入浅出地将学科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2.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双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外语来表达与解析本专业知识,在贯穿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使用外文教材、用外文备课、写教案、课内外辅导学生及进行考试等,这些都要求双语教师具备较全面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并能在课堂中自如地把学科知识点讲解透彻。除此之外,还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教学资源,多途径与国外同行进行专业交流与探讨。

3.宽厚的双语文化知识。由于双语涉及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东西方教育理念及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如何加以融合,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应拥有丰富而宽厚的双语文化知识,不能停留在熟知一些外文词汇、理解一流外文教材的层次上,而应在此基础上加深和拓宽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深入了解本专业相关文化,熟悉“目的语”文化,并努力成为双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平衡者。

4.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技能。由于我国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外文教材大多从国外直接引进,自编、摘选的教材等也存在,但不一定考虑到国内高校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水平,这就需要双语教师具备较强的双语教学设计能力,能对课程内容加以整合和优化,切合学生现有的水平,达到国际交际型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本身也不能只会一些语言技能和学科专业知识,而应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中协调好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不至于顾此失彼。此外,双语教师还应具备系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二、制约高校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纵观国际双语教学队伍的发展形势,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双语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而且队伍不够稳定难以优化,这些都是高校双语人才培养的一个制约瓶颈。相比较于高校双语教学的迅速发展,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明显滞后。

(一)内在因素:双语教师知识结构不平衡

根据双语教师的素质要求,双语教师既是双语双元文化者也是专家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需有较强的英语读写与交流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熟悉运用英语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表述和对专业词汇进行解析。另外,双语教师也应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本学科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以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高校选择双语教师,最理想的群体莫过于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或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外语能力和专业水平上具有双重优势,但目前这样的人才缺口较大,分布不均,且主要集中在重点高校,一般院校很难与其竞争。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双语教师普遍现状来看,双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普遍比较单一,复合型人才还十分短缺。受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及模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语言知识与学科知识相对独立。专业知识精深又接受过系统的外语培训的复合型双语教师较少,大部分双语教师虽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外语读写能力,但应用能力不够,难以灵活自由地运用外语组织专业课教学;或对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缺乏了解,知识更新慢,掌握不到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因此也无法向学生提供与时代同步的外语材料供以参阅和拓展,这与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双语教师的这种知识结构的失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空间。

(二)外在因素:专业化的培训和认证体系的缺乏

双语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双语教学的培养质量。由于我国双语教育起步较晚,目前高校双语师资培训和认证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如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出国研修项目,近些年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针对高校教师的留学资助项目。当然,出国培训并不是唯一有效途径,教师也可在国内接受专门的双语教学培训,但目前专业化的培训还是比较少,“没有自己原创的双语教师培训和认证体系,仅有一些对国外的双语认证体系的引进和修改。”③规范性的双语教师培训体系也尚未建立,高校没有专业的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机构,也缺乏正规的职后培训机构和配套的制度、规划及设施等,双语教师得不到长期而系统的培训与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专业发展。实践中大部分双语教师是经过短期外语培训后上岗的专业教师,未接受过正规的双语教学培训。虽然也有一些高校开设了专门的双语教师短训班,集中一段时间对即将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语言强化训练,但这样的培训仍停留在语言能力训练层面,很少能够将专业知识融合进来,而且培训内容和方式都较为单一,对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作用甚微。

三、依托国际合作与交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加快高校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高双语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多层次多渠道的双语师资培养计划应运而生,我们需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做好双语师资培训工作。依托国际合作与交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对双语教学开展专业教师培训,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双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

(一)重点引进国外智力,提升双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士将参与到以教育为载体的文化交流之中。借助这个良好的发展机遇,高校要加大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树立开放的观念,更多地融入国际化环境中,借鉴和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方法,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理解力和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同时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拓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采用直接引进、名誉聘用、短期合作或项目依托等多种途径,建立畅通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共享平台,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建立科学的引智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引智信息。有选择性地邀请外国专家、学者到国内高校来讲学、参加学术讨论,合作研究、合作举行国际学术会议或专题研讨会,将国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等引入到国内高校,这有助于双语教师获得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吸收到前沿性专业知识,并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引入到双语课程教学中来,更新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双语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组建含外籍教师参与的双语教学团队,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加速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组建团队开展合作教学是实现教师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出现,校际间既有长期合作的战略规划,又有具体的合作实施细则,从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到资源的共享等,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目前,我国高校和国外许多大学签署了协议,建立教师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使更多的外籍教师走入我国高校课堂,通过他们的教学示范,使师生耳濡目染外国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外籍教师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老师,而且也是文化交流中的交际对象,是异国文化的代表。”④因此,在组建双语教学团队时,可吸收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外籍教师参与进来,代表不同文化的外籍教师的加入促进了师资结构的优化,增加了教师间的专业知识交融、文化交流的机会。通过业务学习与交流,开展国际课程合作研究等形式,吸收国外大学在教育理念、教学的形式与方法、教学管理上的宝贵经验,切实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开展双语教学的教研观摩活动,举办双语教学授课竞赛,或以双语教学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不断探索双语教学的规律,逐步提高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增加教师境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强化双语教师培训效果

教师赴境外学习是一个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在全国公开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这一点从政策上保证了高校教师国际交流学习活动的机会在增多,鼓励更多的教师走出国门,深入国外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与国外专业教师就教学和科研进行直接而全方位的交流。这种培训不仅能直接有效地提高双语教师的外语水平与教学技能,而且能使他们习得国外教师先进的双语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开阔视野,了解多元文化。通过境外学习,双语教师的国际交往能力明显得到提高,并引进了大批新教材及新的教学方法,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依托一些基金项目分批派出了不少专业教师到国外高校访问、进修、讲学,学习和吸取了大量最新的知识,提高了外语水平,了解和接触了当代最新的教学实验设施,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带回许多新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并运用于课堂,适应了高校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双语教师培训与认证机制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和师资培养亟待规范,需规范双语师资培养模式,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双语教学评估体系。这方面可借鉴国际的双语师资培训模式,如加拿大的许多大学都开设了“浸入式双语教师进修班”,专门承担在职双语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设置合理的双语教研课程,主要目标在于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水平、双语教学能力、技巧与策略等。国内高校在引进国际先进师资培养模式的同时,需建立一套科学而合理的双语师资培训体系,设定培养目标,选择有弹性的培养方式,做好培训效果的跟踪调查。也可设立上述类似的研修班,在培训内容及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涵盖双语教学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并尽量做到与当前高校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相接轨。结合高校实情,在培训模式上主要采用“校本培训”,利用高校已有的外籍教师资源,专门面向双语教师开设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课程。并结合双语教师的教学实际和专业背景,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指导,将培训、教学与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并坚持培训的经常化与制度化,通过有效组织将各种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并加以利用,以保证培训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注释]

①陶小青.强化英语、实验双语、探索多语――新世纪上海外语教育改革探索[J].上海教育,2001(17):37.

②何云辉,肖爱.我国高校专业双语教学师资的素质要求、构成现状及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8(3):70.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多维开发;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4-02

新课程以改革传统教育教学为出发点,其核心理念是“促进人(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强化课程资源的多维开发和有效利用,切实改变过去语文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的弊端,以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促使高中语文学习成为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学习。那么,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呢?

一、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因此,探究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多维开发的途径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1.以教材为基点,重视文本资源的开发。教材是学生和教师共享的学习材料,是课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敢于并善于对教材下剪刀,通过对教材的重组与整合,理清和利用教材中纵向的联系,深入开发文本资源。把教科书的内容变成适宜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适宜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比如教学《过秦论》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识记文章中的文言语法现象,学习古人写文章的严密逻辑,更要深化拓展,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事件的评鉴能力。

2.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只有承认学生本身是一种教育资源,才可以说真正建构了现代学生观,这是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新视点。首先要从学生的现状中捕捉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其次要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个体资源互相激发,让学生各自发挥资源优势,达到学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第三要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捕捉课程资源,明确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把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第四要从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中捕捉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触发学生的情感,实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充分依托网络平台,拓宽学习空间,已成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多维开发的重要驱动。我们应该积极面对信息时代给高中语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延伸到广阔的网络空间。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们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搜集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文字、音频、视频资料,使得原本略显枯燥的课文变得直观生动起来,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和问题意识,开辟了一片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展丰富课程资源。在课堂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知识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等多元多维的呈现,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能够拓展丰富课程资源,提供较学科课程更宽松、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课程资源相对于人来讲是外在的,具有价值潜隐性,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活动,课程资源隐藏的价值就难以被认识,更谈不上有效利用。

1.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指导的作用,对于业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融合自身智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落实遴选、组合、改编等加工处理,将动态的课程资源演化为新的教育增长点。使课程资源的利用促进师生多向互动中的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率落实,让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产生1+1>2的效应。

2.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觉利用课程资源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宽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发现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性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并通过具体的训练形成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例如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我们规定查阅的资料必须和课文内容相关,最多用五句话讲完。这就促使学生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从零散的课程资源中提炼出知识的关键和精华。

3.恰当处理教材文本与其他资源的关系。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看,教材文本与其他资源的关系是本与末的关系,其他课程资源提供的各种信息包括图像、画面、声音等,应该是源于文本、高于文本和服务于文本。教师要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按学生认知发展的要求,对资源合理利用,以课堂为桥梁,立足教材,以生活为基点,重视应用,将语文知识与相关资源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两者主与从、服务与被服务、学科与工具的关系。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构建新的开放型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回避的要素。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潜心研究学生和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经验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动静态资源的生成与合理应用。引领学生在浩瀚的资源大海中乘风破浪,奋勇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胡明强.试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篇8

关键词:高职;语文;微课

1 困境: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该怎么办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在此背景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推进速度很快,但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则相对停滞。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呼吁高校加强和改进母语教学,虽然高职院校业已认识到职业教育缺失不了人文教育,但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表明:多数学生在理智上承认语文价值的同时又认为现有课程教学并没有多大效果,不仅不能达到个人成长、提升职业能力的期望值,而且传统单一的理论授课模式无法与其兴趣和学习习惯相吻合。

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普遍认为高职语文服务于整个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需求千差万别,使得公共课在纵向深入、横向拓展的程度上都很难把握;且高职语文大都大班授课、互动有限,教师往往应付教学任务而忽视教学质量;加之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态度对教师教学热情的打击,这些都对教师追求高效课堂产生了消极影响。

简言之,近年来的高职语文教学的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被学校所耽搁、被学生所误解、被教师自己所荒废。解决高职语文教学困境,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一是应对于学生,须主动教改,把课上好、上出质量、上出特色自然能赢得口碑;二是应对于学校,须主动融入,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和职能部门、学生社团合作,主动融入才不会被边缘化。其中通过教改复活语文课堂,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微课:启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改的钥匙

如何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国内外教育者当下都在探讨的热门话题。在众多资源形式中,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迎合了时代要求和学生心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就国内来讲,微课业已被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一种手段迅速推广,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迅速升温。目前,国内微课主要以教学视频为呈现方式,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整地呈现出教师针对某个典型知识点的教学。其依据即在于心理学、传播学的研究结论:10分钟左右的时长符合当今网络时代信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面对当今学生 “数字时代原住民”的特质,高等教育教学形式需要适应数字一代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基于上述背景,项目组在面向高职学生的调研中发现:在全面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同样呈现出信息知识碎片化、审美标准多元化的特征;但是各院系各专业对于大学语文的要求则呈现出听说读写应用化、人文教育专业化的要求。因此,在这两端诉求之中,教师倘若满足于自我欣赏、脱离学生兴趣、无视专业诉求开展语文教学,其效果无疑是刻舟求剑。反言之,把握住学生端和专业端的两点诉求,开发并用好微课资源,微课完全可以成为启动高职大学语文教改之门的钥匙。

3 实践:卫生类高职语文微课建设的案例评析

笔者所在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卫生类院校,素来重视语文课程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的背景之下,该校语文课程启动微课建设。其做法包含了两个主要阶段:一是微课资源的开发,根据课程标准,针对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制作微课资源,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查询、复习;二是微课资源的应用,腾出有限的课堂时间,以微课资源为基础,开展广泛的阅读、思考和交流,促发学生思维,带领学生思考与表达。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第一阶段侧重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借助微课资源,积累起基本的语文知识;第二阶段则是侧重于引导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掌握的微课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文本阅读,帮助学生逐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逐渐提高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逐渐实现医学人文素养的升华。

1.微课资源的开发。从教学规律分析,绝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切片化以制作微课。鉴于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微课开发过程中,在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需要呼应专业诉求的课程标准,另一方面要定位于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选择“点”而不是“专题”。因为微课时长不过15分钟左右,主题太大、内容庞杂难以讲清楚。对此,比较好的形式应该是围绕某一主题的“微课系列”。比如,该校大学语文课程微课开发中,围绕课程标准中的“传统思想文化专题”,选择“孔颜乐处”、“人生出处”等核心概念制成一个“儒家的人生观”微课系列,该系列包括3-4个微课,各不一样但又有一定关联,可以形成集合;而若干这样的集合又统属于某个专题,从而形成“微课――微课系列――专题”的知识层级。其中微课所表达的无疑是有助于深刻理解专题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只不过它以镜头语言更生动地展现出来。

2.有效课堂建设。由于高职语文课时的极度有限性,传统大学语文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虽然也根据所讲专题给学生开出书目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并借助读书报告对学生学习情况实施考核,但事实上学生很少深入阅读,甚至根本不读,而是借助网络截取或拼凑完成作业。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环节的丧失,是造成语文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而要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势必要加强阅读环节。然而阅读的增加必然消耗课堂宝贵的时间,面对这一矛盾,微课的价值得到了显现。借助于微课资源,教师可以将知识的讲授前移至课前,从而让渡出足够的时间开展课堂内的集体阅读,并通过对话与反省来开展深度阅读,以纠正碎片式阅读产生的思维惰性、增加学生阅读过程中自我体验,从而真正实现语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比如,该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思想文化专题”,由于学生通过微课已经基本了解了儒家“孔颜乐处”、“人生出处”以及道家“逍遥”、“淡泊”等基本概念,课上教师便能够集中精力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汪曾祺的小说《钓鱼的医生》、东山魁夷的散文《听泉》等经典文本,而学生有了必要的知识积累,所以在阅读研讨中面对“你如何理解莫道渔人只为鱼?”“作者夜半听泉领悟了怎样的人生”等问题时往往能够比较聚焦、比较深入,课堂教学效率效果也都明显提高。

4 结论

如上所述,高职语文以有效课堂为中心的教改,核心在于节约课堂的有限时间充分地展开人文阅读、交流和思考。结合了信息技术的微课开发和应用,呼应了时代的教育改革浪潮,呼应了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诉求,而且在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中,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必须深入的理解课程标准、分析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方案;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文化的养成,学生必须追加课前的自学时间、释放课堂的参与热情、延展课后的思考反省;并最终突破传统课堂,形成了师生基于微课资源的阅读、对话、反思的“有效课堂”。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