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当代文学思潮8篇

时间:2023-10-09 09:28:07

当代文学思潮

当代文学思潮篇1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流,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其发展受到政治以及社会的影响。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文学创作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模式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重构文学思潮史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想要促使文学思潮史持续发展,相关者在构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本身,在充分考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科学的把握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问题分析

1.叙述方式墨守成规。对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先宏观整体(不涉及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的叙述方式是我国文学思潮史最常采取的叙述模式;再对比今夕写作的环境、背景及原因;最后分析文学作品本身”的模式,文学思潮史被圈定在这样一个固定的框架中,很难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是人们经过长时间总结、归纳出的既定模式,是前人叙述思路的模板,具备一定的先进性。然而正是这种“先进因素”的存在导致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方式仍然建立在现有的文学思潮史叙述基础上,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继而严重的限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拓展与发展。

2.思考方式、思维模式缺乏创新。因为编写文学思潮史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文学史家,这些“大家”们熟知某些时段的文学作品、文学创造理论,正是这些思维主导了他们的编著思想,使他们认为文学主体与文学形式是构成文学创造思想的两个因素,文学形式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文学创造。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史家在编著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就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尽管20世纪文学界就已经发现了这种问题,也就解决此问题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运动,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新的文学思潮史分析了作品的主旨、人物的形象以及文学作品的成就,然而作品的个性却被一笔带过,严重者甚至完全被忽略。

二、分析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措施

1.从作品的风格地位出发讨论。20世纪早期,学者们在研究文学思潮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作品作者”当成重点,研究围绕着作者的背景、环境展开,详细地罗列了这些内容之后才会延展至作品本身,开始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文本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作家中心”的写作模式,作品本身的特点、个性难以展现,文学思潮变成了舍本逐末的“架子工程”。基于以上,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关注点应被放在文学作品本身上,从作品本身出发,研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影响力,充分的感悟作品内部蕴藏的意义、精神,尽可能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而不是主观的、过度的、片面的“替作者”阐释作品的外部特征。例如,在论述《阿Q正传》时,应以小说的艺术成就为始论点,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讽刺、议论以及古典与文言句式杂糅方面,再研究主人翁的性格、形象,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再在最后的阶段内指出小说的内涵及作者想要唤醒民族的英雄血性。

2.从宏观角度出发分类文学思潮。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和著作都以时间为论述的轴线,这种论述方式的优点在于条理清晰,脉络清楚,方便人们快速的查找相对应的时间、历史、事件。然而这种以时间为轴的论述模式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因为太过于看重时间的先后顺序,因而极易导致社会史与文学思潮史相混淆,并最终使后者变为社会史的“复述”。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著作人应立足于宏观角度,分类文学思潮,使得文学思潮能够形成“块状结构”,继而能够专题化。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从追求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感性价值出发,利用作品内容展示历史、时代的变迁、发展,并揭示人性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3.兼顾各种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需要兼顾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思潮,继而形成互补的发展生态以及呼应的叙述张力。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作品本身上,在论述具体的某个思潮的时候,要严格的遵循历史的流动发展规律,按时间顺序描述作品,自然而然的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而不是以论述社会史为方法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4.打破文学研究中惯用的文学史概念。虽然惯用的文学史概念与文学史的论述模式一样具备某些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现阶段已经展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以全面了解现有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和作者环境,然后采用全新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打破原有的概念体系约束,进而更加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思潮史独具特色的意义和价值。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构建离不开敢于打破现有文学史的勇气、意识,要在充分尊重作品本身,尊重时代背景、尊重客观环境的基础上,以“异文体同”思潮的概念为借鉴依据,构建专题化的文化思潮总体框架以及新的思潮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流行线索,也才能实现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岚.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浅析[J].青年作家,2014

[2]康小红.关于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研究[J].读书文摘,2015

当代文学思潮篇2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存在的问题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二、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

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

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具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入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并兼顾着各种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分为三类,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种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兼顾文学思潮,去除时间化,避免文学思潮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并不可完全将时间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学思潮的叙述当中,对时间意识做适当的调整,使用互见性的叙述方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兼顾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类思潮,并顺应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保证其符合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意思就是在文学思潮重构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确保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顺应思潮史的发展规律,另外,还需要对现当代文学史重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思潮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高文学思潮重构的质量。

当代文学思潮篇3

一、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要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先得考察现有的文学思潮史是怎样的,我们首先来看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实际上,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变体,是基于现有的文学史观基础之上的文学思潮史模式。这种模式只是在文学史叙述模式的范畴内进行微调或者上升,而并不存在超越或者本质的区别。这自然限制了文学思潮史的拓展、改变和创新。当然,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到底是如何限制的? 现有文学史叙述模式基本是按这样的体例进行的,即由三大版块加起来构成的文学史。一是文学背景 + 文化与文学运动 + 理论主张等构成的历史。不论是以阐释文学作品为主导的文学史,还是以介绍文学史知识为主导的文学史,基本是以文学创作思潮和文化与文学运动为主要线索来串连具体文学作品的,由此就形成了这样层层推进的体例,即在一定的文学背景之下产生了相应的文化与文学运动,从而出现了某种理论主张。例如叙述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1917 - 1927) 的文学史,大多数是先介绍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的情况,再谈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流派的蜂起,最后介绍胡适、周作人和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等。二是文学体裁史。现有的现当代文学史,多考虑文学体裁的布局,并以文学体裁来划分章节。为了区分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状况及各自的创作特征,往往是先介绍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之后,再按照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体裁进行排列阐释。三是重要作家作品论( 包括某些重要创作流派) 。这种呈现常常是将在特定的社会/时代环境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 或创作流派) 当作这一时期的主导精神/文化现象加以考察,像鲁巴茅、郭老曹、艾丁赵、沈从文、张爱玲等所谓经典作家及其创作几乎是每部文学史著作讨论的重中之重,而如京/海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伤痕/反思/改革/寻根文学等创作流派或现象也是重点论述的内容。无疑,这已经成为了固定的文学史思维模式。

我们具体来看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呢? 从两个方面而言,一是已有的文学史叙述是按照从外到内、从大到小来叙述的。所谓从外到内是指先叙述远离文学创作的外在社会背景、历史事件,再叙述文学创作。而从大到小是指文学史叙述总是先叙述一个时代的文学,再叙述这个时代的文学流派,再叙述作家。先看从外到内,正是在这种认为人及一切思想观是社会环境底产物[2]( P. 297)的思维模式影响下,现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篇必然绕不开先交代第一次文代会与所谓的新文学体制建立的问题,以相当的篇幅叙述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及社会背景的变化,然后再从这个由现代到当代所谓跨越的框架之中来叙述具体的文学创作状况。即使是以解读文本为切入的某些尝试重构新文学史的著作( 如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突出的是对具体作品的把握和理解,文学史知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时代背景和文学背景都只有在与具体创作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才作简单介绍[3]( P. 6 -7),但是这种文学史叙述在追寻文本研究和历史语境( 包括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等) 关系的时候,不仅没有完全跳出由外到内的传统路数,而且还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了所谓的内外互动的叙述道路上去了。

再看从大到小,这种思维模式先是宏观或整体把握时代背景,然后细化并筛选出与之相关的流派,最后是阐释具体的作家作品。为了呈现这一问题,我们以艾青的《向太阳》、《我爱这土地》等诗歌为例,大多文学史著在叙述这些诗歌时,往往先以相当多的篇幅叙述在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的整体面貌,接着分别叙述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上海孤岛文学的各自创作情况。再转到在解放区文学的大背景之中,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了,然后重点叙述艾青和田间等七月派诗人的诗歌创作状况,最后指向的才是艾青的《向太阳》等诗歌的创作情况。尽管不同的文学史著作在文字叙述或标题设置上稍有不同,但是遵循的仍然是这样一种从大到小的思维模式,并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区别。无疑,这种思维模式混淆了文学史与社会史/历史的关系,研究者习惯性地把文学史当作了社会史/历史的某种变体。但实际上,文学史并不是恰当的历史,因为它是关于现 存 的、无 所 不 在 的 和 永 恒 的 事 物 的 知识。[4]( P. 305)

二是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的思维模式。所谓先理论后创作是指文学史家叙述文学思潮史时先认定一个时代文学创作必然是由一种文学理论或者文学主张引发的。所谓先思想后形式指的是文学史叙述者在叙述、介绍、阐释、研究创作现象、作家作品时,先在的持有一种观念,即认为文学创作是由思想主题和文体形式两个层面构成的,而文体形式是为思想主题服务的。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发现现在众多文学史叙述中总是先分析一个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然后再分析它的艺术成就,包括语言、结构、文体色彩等等。如叙述鲁迅的《阿 Q 正传》,基本是先分析以精神胜利法为基本特征的阿 Q 形象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病态、缺陷、弱点乃至劣根性的画像,并指出这部小说国民性批判的基本思想主题,接着叙述小说的艺术成就,如讽刺、议论、古典和文言句式介入的语言,开出反省的道路的叙述方式等。当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也无意一一列出,但不可不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即自 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文学界掀起重写文学史热潮至当下,我们仍见不到足够令人满意的文学史著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先理后创、先思后形的思维模式至今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事实上,文学和艺术的全部特点在于它们的特殊性。文艺作品都是一些鲜活的经历,而并非抽象的教条。这些作品赏心悦目、精致优美,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而,这些抽象概念难道不就是把这些都消灭于无形吗?[5]( P. 72)在某种意义上说,伊格尔顿的这种质问倒是指出了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思维模式的不合理之处。由此,我们也可洞见这种思维模式必然表现出文学史家在叙述文学史时先在地具有一系列基本的文学理论观念:第一,社会背景决定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决定文学创作,由此也说明了文学理论、文学主张是与文学创作同步的和同构的; 第二,文学创作的思想与形式之间,认为思想决定形式,同时也说明任何文体的思想、形式可具有可分性。

当然,现有文学思潮史与文学史叙述相比有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比文学史更多的加大了文学背景、文化与文学运动在叙述中的比重; 二是更加突出了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在文学思潮史中的地位; 三是减少了作家论的比重。拿近几年新出版或修订的文学思潮史著来说,像杨春时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李运抟的《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新论》、刘中树和许祖华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刘增杰和关爱和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李扬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等不同程度呈现出了这些变化,而且这些文学思潮史著在写作方式或思想观念上也有所创新,但是其叙述仍然没有超出传统意义上划分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等范畴。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这些文学思潮史的叙述已经与文学史叙述有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不足以与文学史叙述模式区分开来,不能够从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定势中逃出来,更不能摆脱理论先在的固定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文学史叙述模式及思维定势再加上理论先在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中同样存在。

二、对现有文学思潮史存在问题的理论反思和批判

上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存在问题主要是描述性的,以下从理论层面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以便为我们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廓清理论上的障碍。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反思和批判。

第一,社会背景决定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决定文学创作是不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是不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一方面文学理论的嬗变、文学主张的更新有时候是按照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引起的,并非完全因政治、社会、时代背景的改变、压迫、逼迫而完全改变,这也是艺术理论相对独立之所在。也就是说,就文学的理论形态而言,一旦形成一个或多个自足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它可以不受文学运动的牵扯和制约而独立存在,也可以不需文学创作的印证而自成系统,也就是说文学理论形态能够摆脱文学史纠缠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别于文学史的自身价值。[6]实际上,恩格斯在1890 年 10 月 27 日《致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曾就这样指出: 凡是存在着社会规模的分工的地方,单 独 的 劳 动 过 程 就 会 成 为 相 互 独 立的[7]( P. 485)。毋庸置疑,文学( 理论) 也是社会规模中分工的单独的劳动过程,因此,文学( 理论) 与其他单独的劳动,如法律、哲学和道德等一样都具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当然,这种相对独立性在文学创作中正明显体现出来了,譬如,关于文学表现人性的问题文学要不要表现人性( 或人道主义) ,而人性到底是人类普遍存在,还是要区分人的动物性与社会性,尤以阶级性为要? 尽管这一文学主张因具有高度敏感性,在建国以来前三十年的理论界和文学界屡屡遭禁,但这并不表明人学理论就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这一理论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自始至终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呈现,像《小巷深处》、《红豆》、《百合花》、《达吉和她的父亲》、《波动》等小说和《白雪的赞歌》、《野兽》、《故园九咏》等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延续或发展了人学理论。

另一方面,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文学理论、文学主张不完全一致的,由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本质区别所决定,文学创作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审美意蕴总是远远大于理论的框定。甚至有些时候,文学创作的形象和叙事伦理的指向与来自同一作家或者同一流派的文学理论追求相矛盾,不仅不一致,而且是彼此否定的。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 克伦威尔 序言》中这样宣扬:没有别的规则,只有翱翔于整个艺术之上的普遍的自然法则,只有从每部作品特定的主题中产生的特殊法则。[8]( P. 126)无疑,这个宣言不免是偏激的,但是也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文学创作的独立价值和意义。当然,文学创作的这种理论意义上的独立价值并不是孤立的,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或文学现象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像钱钟书的《围城》本身就有着多层意蕴,我们不仅难以用哪一种具体的理论/主张来框定,而且这部小说所表现出的现代文明的危机、现代人生的困境等意蕴也不是某种理论/主张可以相对应的。再看文学史著中所谓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社,两者的文学创作实践则呈现出与其所宣扬的文学理论主张相矛盾之处,即前者在写实追求之中又有着浪漫或唯美色彩,后者在坚持所谓的纯粹艺术之中却往往有着相当比重的写实内容。这种矛盾的现象同样出现在某些作家的创作中,如丁玲的文学创作一度代表的是解放区文学的成绩,但是她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创作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在医院中》( 甚至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等小说所显现的自我表现等因素,不仅仅与当时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文学理论规范不一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更是对当时主流理论要求的某种否定。

第二,根据现代语言哲学的观点,文学创作的思想主题与其艺术形式之间不应该由文学思想决定文学形式,不应该先有文学思想,然后再由形式把思想表达出来,更不应该把思想与形式分裂开来进行二分。因为是形式创造思想,而思想本来就寓于形式之中。在论述历史时,恩格斯在 1890年 9 月有这样的论断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7]( P. 461 -462)在这里,恩格斯论述的是历史的创造,他把历史事实的生成解释为多种力量共同起作用的产物。尽管我们不能将文学创作完全置换成历史事实,但是这一论述对我们不无启发意义,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又何尝不是有着这种相似性? 我们可以认定的是,文学也同样并非某个人或者某一社会/政治集团意志的产物,而是由许多意志和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相融合或者相冲突,最后形成的一个总的合力。可以说,文学思想和文学形式是形成一个总的平均数的主要方面之一,形式与意义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关系很容易确定: 意义全部存在于形式之中。[9]( P. 124)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则说得更为明确,他认为思想( 或思想主题) 并不成为抽象的思想,同时,并没有僵死的形式,有的只是活生生的创造,一部文学作品的形式的生动的美正是文学作品( 不仅仅是诗歌)具有庄严思想的证明。[10]( P. 52 -53)在别林斯基看来,文学作品的思想与形式本来就是融合的,两者是一个完整、统一而有机的整体,并不存在所谓的思想与形式的分野。

然而,文学史家习惯于把文学作品当作是某种思想的实践产品,甚至有时当成是思想的附属产物,这种阐释作品的方式显然是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在当代的遗产。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思路就会不可避免地让文学思想成为了文学( 不仅仅是文学形式) 的决定性力量,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将文学创作当作是概念化或图解化的结果。当然,这样的思路在文学创作中并不鲜见,像茅盾在上世纪 30 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子夜》便呈现出了这方面的倾向,这部小说是对当时思想界正在展开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讨论的某种回应,也算茅盾以文学创作形式开辟的论战。当然,这种将思想观念转移到文学创作的做法导致了小说在艺术形式上的缺失,即人物形象塑造呈现出概念化倾向,情节也显得过于戏剧化等。更为重要的是小说所表现的艺术却是落后于当时的现实时代的,这也与艺术的职责,是揭示在一个生气洋溢的时刻,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由于人类总是在种种旧关系的罗网里挣扎,所以艺术总是跑在时代前头,而时代本身总是远远落后在这生气洋溢的时刻后面[11]( P. 233)的艺术本真追求相背离了。可以说,这种创作实践上的偏离倒与现有文学史著的写作思路趋于一致,但是这种做法误解了文学思想进入文学的方式,更是颠倒了文学形式对于文学思想的创造价值与意义。

三、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方法和途径

毋庸置疑,在谈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其实是在谈论社会思潮史、文学史、文学运动或者社团史等等,并在自觉、不自觉中将其作为一种进一步谈论的知识前结构。在此情况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研究,很难避免不进入非文学思潮的误区,而且进入了这一误区却并不自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彻底走出这种误区? 又应该如何在林林总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建构之中,来重构一种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呢? 我们以为应从这样四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首先,重心应该落到创作思潮上,我们需要建构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思潮史,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据( 单位) ,而不能以作家或者流派为依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研究者在研究文学思潮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能够生产作品的作家作为研究的基点,以此出发而延伸到作品文本、写作风格的研究。虽然也有一些敏锐的研究者指出要以文本为基础,但是由于对此并无自觉认识,导致了在研究时并没有摆脱作家的束缚,实际上还是以从作家出发的文本为基础。对此,我们还是需要再一次反思与清理,破除文学研究中作家对文本的奴役。事实上,文本一旦呈现,我们就该将其当成一个相对自主的研究对象,而不再是依附于作家的附属品,作家的阐释对文本意义的呈现有补充作用,但是文本却不是作家后续意义的某种延伸。罗兰巴特认为文本只在作者大脑里未呈现之前才具有一义性,当文本一旦呈现,便具有了独立阐释性,此时作者的创作意图已无关紧要了,即作者已死[12]。对于作者的边界在哪里,作者是否真的有权主宰自己的作品,福柯曾有这样的论述:作者不是一种灌注一部作品意指的无限源泉,作者不能优于作品作者是人们用以阻滞虚构作品的自由支配、自由传递、自由处理、自由构筑、自我解构和重构的呼应。[13]( P. 292)因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必须解除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奴役关系,将文学文本从作家那里解放出来。文学思潮研究的起点和主体,应该是文学创作这一活动的结果即文学文本,应该在一个相对严谨的意义上将作家、社会思想等放在文学之外。

另一方面,得到解放之后的文本,是相对独立的而并不是孤立的,即不依附于作者但是也不割裂于作者,应该是一种互相独立、互相拥有自主性而又互相关联的有机关系。自主地呈现意义倾向而不是外部的过度阐释,思潮史的重构,正是要着眼于这种文本自主呈现的意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文本意义的释放应该以语言为基点,在语言的多义性之中形成一个宽松、开放的体系,也只有这样,整个文学研究的视野才能够真正地打开。第二,在宏观的建构上,应先对文学思潮进行大致分类,此为大类,然后再对每一类进行历时性的论述。每一种思潮事实上都是一种历史性的流变,都存在着自己的历史逻辑。传统上的文学思潮史研究和著述,无论是以什么标准,在架构上都是总体遵循时间的线索,这样的安排自然有其好处,即思潮横向看,条理清晰,而纵向看脉络也清楚。但事实上,这种安排有重大缺憾,因为循时间先后而动,所以很容易被社会史所规训。在这样的架构中,思潮史研究很难摆脱被社会历史事件所切割的命运,因为人们对时间的概念往往被重大的历史事件所规范。最终的结果是文学文本不可避免地被吸入社会变迁甚至被社会事件所规训,这样,所谓的文学思潮史其实是某种社会思潮史。为了避免文学思潮成为社会思潮的奴隶,我们在研究中就必须要打破这种总体上的时间架构,先对文学思潮进行分类而不是分期。总体架构上的分类,显然能够让文学思潮的研究回到文学思潮本身,因为去时间化的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分类,而分期则是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寻找文学思潮变动的理由。因此,整体结构的专题化有利于将属于某个专题的文学思潮,按照自身逻辑走向论述清晰,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思想的大量入侵,从而尽量避免文学思潮被社会化。当然,遵循这一思路,我们主要从这样三个大类( 专题)来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即社会/革命文学思潮、人性/启蒙文学思潮、审美/感性文学思潮。简而言之,这三类文学思潮分别对应的是文学文本在内容上的宏观化,展现较为阔大的图景和追求某种广度的表达; 文学文本对人性的发掘及人性弱点的揭露与启蒙的内在需要的体现; 文学文本对审美价值和文本丰富感性的追求等。

第三,在叙述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必须同时兼顾各种思潮( 主要是上述的三大类的文学思潮) ,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叙述张力、一种互相补充的发展态势。关于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以往的叙述并非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注重依靠作家这一要素,所以作家的本身的思想倾向往往决定思潮的属性,这样一来,在不自觉中使得一些思想复杂的作家也会被分割在不同属性和不同分期的思潮里。不过,这种情况毕竟不多,自觉的意识也不明显,并不能形成一种总体上的论述特色和有意识的研究模式。

适应思潮史总体架构的去时间化,在叙述方面可采用这种互见性的总体叙述模式。互见性的叙述方式在我国早有传统①,同时也完全可以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中,为思潮史的重构提供一种新的整体化模式。事物都是纷繁复杂的,在专题化之后,文学思潮固然回归到了文学思潮本身,但这又带来一个很难避免的困境,专题化的思潮往往容易走向单一化,但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以语言的多义性为基础的文本应成为思潮史研究的基点,那么我们的研究就不得不是完全开放的态势。一个文本,既可能呈现出一种思潮倾向,也可能同时呈现出两种或三种思潮倾向; 有可能两种思潮在文本中并行不悖、同等重要,也有可能以其中某一种为侧重点,而另一种或两种则并不突出。因为总体上的分类架构安排,在叙述时不可能同时表述一个一个文本中的各种思潮,只能先表一支,而在另一种思潮的叙述中再互见其另一个思潮侧面。显然,这种互见性的叙述模式可以让对思潮史的叙述更加富有张力。

然而,我们都是处于历史的流动之中,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脱离历史而成为一种绝对性存在,所以,去时间化的架构只是总体上的,而在具体的每一种文学思潮叙述中,依然是要突出时间意识的。总体上专题化的目的在于,首先要让文学思潮研究回到文学研究本身,但我们并不是要做思潮的横截面研究,不能也不可能一直是共时性的姿态,在具体的思潮叙述中,还是要遵循历史的流动。只不过,我们这里讲到的历史,依然不是社会史,而是文本自身按照线性时间自主呈现出的思潮流变,这才是我们所需要重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第四,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该拒绝现有文学研究中习惯使用的各种文学史概念,同时也拒绝使用不同历史时期偶然出现,然而又被文学史接受和强化的概念。一般而言,如果要进入某种特定的语境,无论这种语境专业与否,首先接触的便是能够打开这个语境的概念,在文学领域同样如此。进入文学思潮史的语境,即是从接受文学思潮史的概念开始的,思潮史概念是文学思潮史的表征。因此,无论是在读者对文学思潮史的接受上还是在研究者对文学思潮史的解读上,概念都在对接受或者解读起着规范作用,如果从既定的概念出发,那么我们很难突破对文学思潮史的既定观念。当这种思潮史观念已经固化,且不能体现文学思潮本身的流变甚至与文学思潮渐行渐远,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更新概念开始。文学概念和文学观念显然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文学思潮史观念的固化和非文学化,与概念的表达失效密切相关。

事实上,当下文学思潮史叙述中构成思潮史学术架构的概念,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将创作方法或创作原则当成创作思潮,比如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等等,文学思潮史应该以文学创作思潮为主体,即文学文本所体现的创作上的内在思想流变而形成的一种思潮,而不是创作原则方法等理论思潮。其次,现行文学思潮史概念本身就是社会思潮的概念,如左翼文学思潮、左倾文学思潮、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文学思潮等等,通过这样的概念首先进入的便是大社会思潮语境,而很难进入文学思潮的。最后,现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概念中存在着一些偶然出现,却又被文学史接受并强化的概念,如伤痕文学、朦胧诗、新写实小说等。不过,所谓的伤痕文学并不伤痕,而称之为朦胧诗的诗歌并不见得就朦胧,这些偶然出现的概念没有经过文学史的长期沉淀与选择,不仅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而且也不能有效地对文学思潮进行准确的表述。

因此,要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就必须打破现有的概念体系,重新启用一套概念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们进入文学思潮史的入口,不一样的入口自然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文学思潮图景; 也只有这样,才能置换我们审视文学思潮史的途径,不一样的途径才可能寻找到不一样的思潮史意义与价值。

四、重构思潮史在学理上的必要性及其学术史意义

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从政治伦理的规训下获得相对的自主权之后,就一直在试图寻找某种途径回归文学研究,还原文学研究的本体意义。应该说这个意图在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上,有了某种程度的突破,而在现当代社团史和文学运动史尤其是现当代思潮史的研究上,人们依然没有太多的进展。这种状态不应持续下去,走出文学思潮史构建的误区,以文本为基点,以内在流变为线索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学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一,如此构建,既可以避免理论思维的干扰和先在的框定,又可以避免放大社会、文化背景对文学创作的内在价值的支配性作用。就文学创作而言,在理论家这里,就是对存在价值的激情的灵感式的言说( 书写) 。[14]( P. 103)在作家看来,文学创作是一种燃烧。[15]( P. 214)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文学创作( 及其内在价值) 本身就与理论思维、社会/文化背景存有某种距离。因此,我们尝试从文学文本出发,以创作思潮为主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试图突出的是文学文本自身所反映出的思潮轨迹,注重这种轨迹的流动性,不陷于文学思潮之所以兴起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而是探究在这种原因和背景下,文本思潮的自在走向。如此,可以避免先在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思潮史轨迹的探求,还思潮史的文学本性;另外,也可以阻止外在于文学的各种社会史、政治史等对文学思潮史的入侵,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应该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内到外的自主阐释而非从外到内强制解读。然而,这种构建基于文本却又超越文本,分析文本但并不过多地对作品进行评价,而是在对文本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其创作倾向和内在思想指向,并试图展现这种倾向与指向的走向和内在逻辑脉络。

其二,如此构建,方可抓住文学思潮的本质,突显文学思潮的能动性、个体性、自律性和创造性,因为文学创作思潮史既不能是被外在社会历史理论或社会思潮完全框定的,同时又有着不可取代的创造思想、重构伦理的创造力量和多元性的本质。文学终究是一种感性的、审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是由被动的知觉构成,而是一种知觉化的方式和过程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的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16]( P. 192)当然,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种动态的构造性的文学并不是某种社会改造的现实工具,因此,任何想给文学创作和文学阐释负载过度重量的做法都是与其本质相背离的。过去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工具理性往往主导构建者的思维,习惯性地着眼于文学的现实改造性,而忘却了文学虚构与想象的本质,从而使得文学思潮史失去了自己的文学本然个性,远离了作为一种生命体验的文学诉求。无疑,构建文学的创作力量本应该是思潮史研究的重要目的,但是事实上我们从未真正有过这种意识,自然也从未做到过,构建思潮史的目的仅仅是对过去文学思潮的历史做出符合某种特定思维模式的确认,并予以传播,大多与文学本身无涉。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其重要意义便在于激活文学的创作力量,重构文学创作的开放性体系,还原文学的多元性本质。

其三,这一建构,由于唯创作思潮马首是瞻,还可避免放大文学流派对作家的限定,文学社团对作家的规约,即这种重构可消解创作思潮以外的力量对作家的束缚。一直以来,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构建的问题在于,是作家而不是作家的创作本身在构建中一直以来都处于支配地位。外在于作家具体创作的各种属性,譬如文学流派、文学社团等,都被组合进了思潮史并受到重视,这种普遍性的现象也又一次导致了文学思潮史的非文学化。然而,重要的不仅是应着重指出文学流派中的个别和一般的统一,而且应该指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在审美的共同体形成中的作用。文学流派的形成不是由于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具有少许独特性的结果,恰恰是由于其中每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一定艺术原则的作家具有创作的独特性( 文学流派的,论者注) 主导倾向不是以失去个人特点 的 形 式 出 现 的,而 有 其 个 人 的 表 达 方式。[17]( P. 188 -189)但是,实际上,我们多见到的是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对作家的限定,在特定文学流派的先在视野里和文学社团的某种规训下,我们看不到有个性的、感情丰富的作家,而是在流派理念束缚和社团主张规约下的某个符号,最终作家思想的复杂性、作家创作的多元性指向都被遮蔽。当然,对文学流派和文学社团的强调,有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文学知识,也能让人们快速进入文学语境。然而,这些始终是一种僵硬的文学知识,而不是文学创作者想传递的生命体验,这种文学语境也是一种破碎的理性场地,而不是真正的文学世界。确立文学创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构建中的核心地位,还原创作思潮在思潮史构建中的主要力量,可以消解非文学创作思潮力量对作家的束缚,回归创作,回归文本,这样才能真正进入文学思潮史。

其四,这样一种以创作思潮为主体的文学思潮史构建,有利于打通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避免过去文学思潮史过多受到文体史影响的弊病。乔纳森卡勒认为: 体裁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式和期待: 知道我们读的是一本侦探小说还是一部浪漫爱情故事,是一首抒情诗还是一部悲剧,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期待,并且会对能够说明意义的东西做出判断。[18]( P. 76)也就是说,文学文体的区分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学认识框架,根据表达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文体,而除创作上的方便以外,文学研究也可以根据文体的划分来了解文学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等等。然而,对事物的任何分类都是有危险的,对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都是一种障碍。过度强调文体的框架功能,或者说,正是研究者习惯于这种约定俗成的程式和期待的时候,更容易给文学研究带来很大的弊端。实际上,无论是文学思潮史还是文学史,都长时间地受到文体分类所带来的困扰,人们习惯于从文体去看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是从文学的创作意图上。这样无疑肢解了文学发展的整体性,不管是文学史还是文学思潮史,其实都是以文学文体史为前提的,甚至直接就是文学文体史,这显然是一个已经被忽视了许多年其实却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然,我们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就是要以文学创作思潮为主体,无论是哪一种文体,只要在共时性上创作思潮一致,就应该归于一种思潮范畴,在论述上也一并进行; 在历时性上属于一种思潮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敢于打破文体的限制,将其视为一种思潮流变,并加以结构。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摆脱文体的束缚,回归文学思潮史本位。 最后,这一建构最终的目标,是要呈现出文学思潮史的流动线索,主要是理清思潮史内在流动的线索,从本质上与理论史、社团史、流派史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学史区别开来,并从逻辑上加以超越。无论是在研究上以文本为基础,还是将思潮在总体架构上专题化; 无论是在论述上采用不同文本相同思潮的互见法,还是拒绝所有的现有文学研究所使用的概念,都是为了确立创作思潮的核心地位并形成一种自身内在的流变,即都是为了这一目的: 要构建一个文学本身的思潮史。规避社团流派对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理论、制度的限定,回归文本,从作家创作的文本探讨思潮倾向,又避免过度的作家作品的介绍品评,而着重于文本本身的内在逻辑变化,即文本在历时性向度上体现出来的、具有逻辑性的文学思想流。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 一切皆流[19],而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即是要呈现出这样一条清晰的文学文本自身的内在流变。

注释:①互见法的源头可追溯到《吕氏春秋有始览》,而司马迁的独特贡献在于将互见法与纪传体两者结合起来,并为其后纪传体史书的撰写提供了有效经验。关于这一点,可参见章沧授的《论 吕氏春秋 的文学价值》,《文学遗产》1987 年第 4 期;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等。

参考文献:[1]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俄]普列汉诺夫. 论一元历史观之发展[M]. 冰夷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7.

[3]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 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英]特里伊格尔顿. 理论之后[M]. 商正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6]朱德发.三大板块: 现代中国文学史的重构[J]. 淄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1) .

[7][德]恩格斯. 致康拉德施米特[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7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

[8][法]维克多雨果.《克伦威尔》序言[A]/ /雨果论文学[M]. 柳鸣九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9][法]米歇尔杜夫海纳. 美学与哲学[M]. 孙非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0][俄]别林斯基.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作品( 第五篇)( 1844 年) [A]/ /别林斯基论文学[M]. 梁真译. 上海: 新文艺出版社,1958.

[11][英]戴赫劳伦斯. 乡土精神[A]/ /袁可嘉编. 二十世纪文学评论[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2][法]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随笔选[M]. 郑法清,谢大光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13][法]米歇尔福柯. 什么是作者? [A]/ /王岳川编.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董学文. 文学理论学导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王蒙. 王蒙文集[M]. 北京: 华艺出版社,1993.

[16][德]恩特斯卡西尔. 人论[M]. 甘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7][苏]赫拉普钦科. 赫拉普钦科文学论文集[M]. 刘捷,刘逢祺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当代文学思潮篇4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 高校学生; 思想; 影响; 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90-04

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它通过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达到对社会存在的调控、改造和导向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消极的社会思潮可以扰乱人们思想,破坏社会安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进步的社会思潮则能增强思想凝聚力,引导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文化保守主义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的主张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有选择地吸纳外来文化以适应时代需要的思想倾向或思想派别。作为当代主要社会思潮之一,文化保守主义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对高校学生思想影响如何,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试图通过真实的了解文化保守主义对高校学生思想影响现状,适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弘扬积极影响,化解和抵御负面影响,将高校学生思想引导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正确轨道上来,这既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思想内核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有着不同于西方的背景,它的出现是中西文化“双重”危机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映,是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由来已久。它始于明清之际的“西学中源”、清末的“中体西用”,又经历了“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优越论”、20世纪30年代的“本位文化建设论”,到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出现了“文化热”、“国学热”,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重新崛起,甚至有些人在国学研究中公然扛起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大旗。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通过反思20世纪80年代的“全盘西化”、“新启蒙”、激进的反传统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潮,进而反省自“五四”以来的整个近现代史。其反思中具有一种回归传统的倾向,试图凭借自认的在传统文化上的正当性与延续性,借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方略和海外的“文化寻根”热潮,力主儒学复兴。在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复兴儒学”说已经俨然成为一派显学。[1]

在文化保守主义者看来,文化演进是一个由新而旧,由旧而新的递嬗过程,新旧不能彻底分开,文化的变革不是外来文化的移植,而是本土文化的更新。在东西文化的比较方面,保守主义者重在分析中西文化的民族性差异,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特殊价值。他们没能理会中西文化之间的时代性落差,以民族性的比较取代了时代性的分析。在西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一方面,文化保守主义者反对西化派所持的那种“西化就是现代化”的错误观点,反对他们不顾中国具体国情而对西方模式的照搬照抄。但另一方面,文化保守主义者又一再强调“道德为立国之本,经济为治国之用,实现现代化,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必须以中国的伦理道德为主体。”主张以儒学为主体,以儒家的文化价值“作为政治运作的轴心”,在“中体西用”的命题下,“统一现代化的建设与传统文化的创造”。[2]文化保守主义倡导一种“中国文化优越论”,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价值,主张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民族主义作为转型时期的政治文化资源。在经济上要求发展经济事务时,首先考虑伦理价值和人的尊严,实施藏富于民的经济政策以及奉行适度干预的自由经济思想;在政治上要求回到中国历史中、回到儒家传统中寻求重建当代中国政治秩序和心灵秩序的思想资源,断言中国只有走“儒化”之路才有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思想上则要求在吸纳西方文化、巩固“道统”的基础上重塑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以补救当前的信仰危机。[3]文化保守主义批判一切“左”的和右的激进主义,否定一切革命,如谢武军所说:“他们的批判锋芒所向,他们的‘新意’所在,是要告别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包括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至社会主义革命。和西方资产阶级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一样,他们也否定法国大革命和俄国的十月革命。”[4]

文化保守主义者强调“传统”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发,发挥和颂扬了传统文化,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证明中国文化存在的特殊价值,揭示文化变迁中的量变和渐变性,揭露和批判了西方文化的弊端,反对照搬西方文化,强调文化的变迁原则――必须择善而从。这可以说是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精华及进步之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作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全盘西化思潮的直接理论对立面,可以说是表现出了与全盘西化论者相似的偏狭文化心态。当代文化保守主义对现代新儒家等早期文化保守主义的完全认同、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保守主义基本思想纲领的充分肯定就集中地表明了这一点。与此相关联的是他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偏颇态度。一方面,他们不承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融入了中国民族文化之中。另一方面,在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激进主义的批评中,有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实际上是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在整体上归结于“文化激进主义”,这显然不符合历史实际。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最大的缺陷是,一方面,离开经济与政治这个历史和社会的大环境,孤立地对待文化问题;试图以产生于封建社会的儒家学说或经过改造的新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解决现代社会问题,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没有很好地揭示文化发展中的质变和飞跃以及新陈代谢的过程;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暗面,说明中国人要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等方面有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马克思主义传播,暴露了文化保守主义落后的一面。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高校学生思想产生的影响

为了深入分析高校学生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认知程度与认同程度、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以及对某些问题的情感取向等,以此了解文化保守主义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情况,本课题组成员针对三所不同性质院校(分别以教学型、研究型、职业教育型为主)的在校大学生按照1/1000比例进行重点抽样调查,获取有代表性的资料信息。本文拟采用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对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主要了解学生对文化保守主义的认知和态度,了解文化保守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状况,文化保守主义的传播机制对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由此得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应对措施。

此次访谈时间为2010年5月16日至6月15日。为便于分析研究,并基于对接受访谈者相关信息保密原则,笔者对36名受访者进行随机编码,依次为01001至01036。36名受访者的基本情况是:女18人,男18人;中共党员8人,共青团员24人,其他4人;出生于农村的18人,城市的18人;文科类14人,理工科类11人,农科类6人,其他5人。

1.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影响高校学生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此次访谈反映出,青年学生了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主要渠道是教师授课、学术讲座和互联网,也有学生通过杂志、民间传播等渠道得到一些了解。访谈中,青年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教育、“国学热”传播、电视讲坛以及学术讲座等方式对他们的思想有较大的影响作用。01002:“学校教育当然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都是在学校中成长起来的,学校正是积累思想理论的地方。由于受学校、社会环境、自身情感和就业等方面压力的影响,青年学生往往都会有不少的迷茫和无助。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对有关社会思潮的传播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价和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01004认为:“在当今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通过读《国学》,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启迪,有所受益,我们要用心去读,认真品味,才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01006认为:“我主要通过国学典籍和互联网等渠道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及有关西方社会思潮的内容。”可见,在充分运用电视、电脑、光盘与网络的今天,能自觉而迅速地实现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与大众化,电视节目中各种蕴含文化保守主义意味的人文讲座,以其既理性又生动的形式,给在校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2.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认知和态度上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大学生是拥有较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在校大学生对文化保守主义的认知和态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文化保守主义对知识青年群体的影响状况。此次访谈,在36名受访者中有25名听说过“文化保守主义”。这表明在校大学生普遍了解文化保守主义,对其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其中6名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并且作为学生干部偶尔参加过文化保守主义活动;19名受访者的回答是“基本了解”,但未参加过相关活动。另外11名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也不太关注这个问题。但是,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并不是简单的赞同或否定,而是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完全接受者1人,占2.78%;部分接受者16人,占44.4%;不太接受者6人,占16.7%;完全不接受者13人,占36%。这项结果,一方面表明了当前我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的增强。

(2)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的普遍认同在问及“文化保守主义对你思想影响最大的部分是什么”时,受访者普遍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提高及增加了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在文化取向上,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作为今日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承认西方文化的积极价值,要求吸收欧美文化,但他们对西方文化有强烈的批判意识,认为西方文化有很多缺点,不能全盘接受,要有所选择。01005认为:“我接受文化保守主义,主要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逐渐强大,而西方国家问题不断,使我们开始从心理上更加认同中国本土文化”;01009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经久不衰的优秀部分深深吸引了我。”在对人类未来文化发展趋势问题上,01015认为:“我赞同‘21世纪是儒学的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优越于西方文化并将在未来引导世界潮流,中国只有诉诸传统才能实现复兴。”

(3)对传统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意义的普遍认同在受访者当中,学生普遍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01012认为:“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认为很有必要倡导儿童读经、创办书院讲学、推动建立大学国学班、国学院、国学专业,使儒学教育进入正式学校教育体系。” 01016认为:“从国家角度看,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对待传统文化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01019:“实现现代化,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的伦理道德为主体。”01024:“针对当今部分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虽然存在一些可取之处,但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理想道德最有效。”

同时,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也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是有必要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01017:“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我想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开拓认识世界的视角,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3.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富于理想,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较强的使命感,参与政治的热情较高,而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发展恰好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提供了契机。大学生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这决定了易受各种各样社会思潮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也使他们极易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不可否认的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传播在大学生思想上产生了本土主义、复古主义和消解主流意识等负面影响,造成一部分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政治观产生变化,甚至发生理想信念动摇的情况。大学生通过接受社会思潮参与政治、改造社会的主观愿望往往可能由于政治上的幼稚和思想上的偏激而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和操纵,从而起到相反的效果,甚至改变着大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及政治领导的评判标准,出现思想混乱、精神颓废,甚至出现的行为,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1)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造成的负向牵引一是“复古主义:过多的肯定传统,认为传统文化是优秀的,传统道德是优秀的,传统习俗是优秀的,传统社会是优秀的;二是“本土主义”:认为儒教要进入日常生活,要成为全民性宗教;国家要支持儒教,将儒教定为国教。三是否定革命,认同李泽厚的“告别革命论”:认为20世纪的革命方式带给中国深重灾难,中国应该走改良和君主立宪的道路;四是认同民间文化――世俗文化,要求以大众文化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五是不愿“讲政治”:少数学生主张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统一中国,不要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淡化意识形态,不讲阶级分析,不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甚至不讲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区别,其实质是模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2)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性意识形态地位的否定态度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课题。虽然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儒学资源可以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但绝不等于“把马克思主义儒家化”,或者“把儒家马克思主义化”。近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儒家化”的主张在大学生中有一定影响。部分学生认为,中国迫切需要被压抑太久的人文主义传统,运用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来解决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认为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文化,使之成为我国当代文化的主体;要着力提倡经典教育制度,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

(3)在推动当今社会发展力量问题上的偏颇笔者认为,历史的演进是由经济、政治、文化诸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某一社会系统来说,各种思潮、各种文化主义都只是受经济、政治决定并反映经济、政治的历史的现象。在问及“当前推动社会发展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时,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几方面改革相结合,协调发挥作用。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和文化的改革应优先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改革”;“只有进行道德说教,用儒家思想统一中国人思想,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国家要支持儒教,将儒教定为国教”;“是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偏离了近代文明的主流”;“中国现代化要以英美为师”;“针对国内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多变,为了更好地发展建设我国,我们必须坚持‘中体西用’这一基本思想纲领。”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应对措施

由于今天的文化保守主义直接切入到中国人当下最为关注的政治问题、人生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与社会生活、与广大民众有了直接的联系,从而促成和推动了时下的读经热、儒学热、国学热,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成熟阶段,实现人生价值是他们最强烈的愿望。但是由于他们思想政治上还不成熟,容易陷入价值选择的困境,不时会出现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失落感和迷茫情绪,而社会思潮的传播恰恰为迷茫中的大学生提供了某种解决现实问题的参考。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当代社会思潮,正确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5]

1.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等课程载体,对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进行讲授和评价

由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最高层面,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对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态势,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由于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课堂教育,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施行最正规的影响,为了消除大学生对当代社会思潮的误读,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有关社会思潮的正确介绍或组织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对当代主要社会思潮进行正确的解读,才能帮助青年大学生全面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批判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从理论认识根源上消除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2.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熏陶作用是强烈的和潜移默化的,而这种力量是可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正确地引导的。由于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不仅兼具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能加快信息汇集,加速信息的传播和扩散,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这些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的功能,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校园网成为了解学生情况和建议的有效渠道,及时占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广泛组织融思想、文化、娱乐、学术为一体的品位高雅、哲理深刻、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让青年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意,了解历史与现实,了解外国与中国。由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元思想体系,因此,在厘清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之间的相互关系。要通过组织平等、自由的对话和讨论,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自己来阐述对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能从更多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得出对当代社会思潮的正确认识。

3.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当代社会思潮的认识

研究表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在青年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和生存市场,重要原因之一是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较少,因而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认识和理解脱离了社会现实。高校德育工作者通过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他们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加深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而且切身体验社会生活、感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使青年大学生摆脱书生意气、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体察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当代大学生既要有立足于民族利益胸怀祖国的民族精神,又要拥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理性对待国内与国际间的冲突和摩擦。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如何在开展东西文化交流的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使大学生辩证地看待“当代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全球化和民族化,民族化是全球化发展的基础,全球化是民族化发展的条件。过分强调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就会演变成搞全球一体化、模式化、美国(西方)化,因为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毕竟是以欧美为主导的全球化,走向极端就是否定民族特色,阻碍民族化发展步伐。”[6]因此,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使他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培养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投入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克立.要注意研究90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J].高校理论战线,1996(2):33-36.

[2]原道(第一辑)[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31.

[3]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106-114.

[4]谢武军.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保守主义思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3):103-109.

当代文学思潮篇5

论文关键词: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

 

女性作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崭新的面貌迅速崛起,其作品在数量质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是新时期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也是中国女性写作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对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思潮进行简要评述。

一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张洁发表于1982年第2期《收获》上的《方舟》是有意识探讨女性问题的作品,其目标直指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对待。女主人公们为了捍卫自己的事业,几乎都是反传统角色的化身。然而这个“方舟”也不是真正的避难所,她们躲开了丈夫,却逃避不了整个社会,这就女性作为一个整体的悲哀,正如小说题记中所说的:“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1]]

张辛欣1983年发表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反应的则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纯粹的“性别问题”。它更集中的体现男女两性在需要通过竞争获得自我实现机会之时,实际可能遭遇的两性空间冲突。认为女人对于“天赋平等”、“竞争”机会同样有充分的权力意识中国当代,要求实现自我而不愿意做出牺牲。

二 男权文化传统的解构

在《玫瑰门》里,铁凝试图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角度阐释女性的历史命运,发现女性的悲剧是超政治的“性别”悲剧:司漪纹年轻时的意外失身使其从此沦入罪恶深渊,接纳了丈夫的一切折磨。文革时她献出房子和财宝,但无人理睬。这一切表明,女性在主流社会和文化中根本没有自己的位置,揭示了男权文化中女性生命的无地位无价值。司绮纹一生都在努力进入传统家族和现代社会秩序,却不断地被排挤拒绝,究其根源是男权社会对底层妇女的压迫。这预示着女性作家们试图摆脱或改变男性历史对女性存在的漠视,开始用逐渐强大起来的笔,自觉的书写自己的历史论文服务。

王安忆的“三恋”率先突破禁区,肆意言说女人真实的“性”体验,大胆书写女人的性爱意识,颠覆了男权社会里两性关系中男人处于操纵、主控地位的性别秩序。小说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的笔触描绘女性的私生活,是女性作家文革后以性爱题材为主的小说首创,也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为唤醒女性意识的充分表现。三 私人欲望写作的狂欢林白是个体性别意识很强的作家,《一个人的战争》中的多米与外部世界的战争,是女人自己的战争,即作者所谓的“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2]]这是一份新颖独特的自白,以极其坚决彻底的女性姿态刺激着文坛。在林白笔下,性意识的反复强化使其作品不可避免地成为“个人”的经验,一种呈现出女性英雄叙事特征的书写方式中国当代,这种书写方式执著于女性个体的突围。

“新新人类”作家卫慧、棉棉则“用身体检阅男人,用皮肤思考”,以女性私人化的笔法和“身体写作”的态度,来直露地宣泄女性的欲望,描写女性的性心理和性行为。卫慧的《上海宝贝》描写了女主人公倪可情感爱情和生理需要的对立和颠覆,体现了纵欲、虚无颓废和无法自持的生存观念。躯体写作的出现是女性中国封建文化反抗性压抑的产物。女权主义作家反叛男性主义文学传统,认为只有女性自己的性话语这把闪着寒光的利刃,才能刺中男性叙事中心的要害。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深远而强烈的。女性在被公众的注视中满足了自己融入公众空间的欲望,反过来这又满足了男性窥视欲,背离了女性拒斥男性及男性文明的最初目的。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文坛上横空出世的一道触目而亮丽的风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实现了自五四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之后的又一轮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女权启蒙,借助其强大的思潮推动,女性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以及社会进步是女性主义文学价值追求的最根本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荒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的演变[J],广东社会科学,2005,1.

[2]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当代文学思潮篇6

关键词: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当代文学;影响

一、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综述

(一)自由主义文学定义

社会学是这样定义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为主要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第一个给自由主义文学明确定义的是刘川鄂,他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是“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功利色彩,专注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则是指发生在20世纪20和30年代以自由主义的人生理想为追求的一股文学思潮。自由主义作家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创作的独立性。这一时期文学的最大追求是“自由”,作家思想上的自由,文学作品反应文学与人生的密切关联。虽然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众多,但是他们普遍表现出“远离政治,贴近艺术”的价值追求。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代表流派和作家

自由主义文学旗下流派众多,可谓各有特性,各流派包含的作家更是多如繁星,著名作家辈出。他们倡导的“自由”、“为人生”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流派有:“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语丝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京派”、“自由人”等。在众多流派下包含了庞大的作家群,如梁实秋、林语堂、闻一多、徐志摩、朱光潜、沈从文、等知名作家。对自由主义学者的研究也一直不断,如叶向东对梁实秋的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族救亡的形势使梁实秋对自由主义文学现代化剪口的努力,成了一种个人的呐喊。他坚持的文学自由和主张抗日救亡的无产阶级文学成为难以避免的矛盾。”李明清着重探讨“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他认为:“这两个流派提倡文学的自由品格,主张艺术多样性和艺术真实论。不可否认他们的一些观点存在偏颇地方,但是他的价值不能否定。”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当代文学

(一)当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学走过了六十年,其发展和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繁荣是作家推陈出新的硕果,也包含对众多流派、作家经验的吸收。文学是自由的,包容的,只有开放的文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幻。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正是这种文学,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都是如此丰富。当代文学迅速发展在借鉴传统文化的方面,现代自由主义是功不可没的。那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主张让更多的文学理论得以绽放,“自由”和“为人生”的主题也是当代文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当代文学对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吸收

1.为人生的写作态度与目的。

在“五四”文学启蒙时期初始,周作人就提出“人的文学”这一经典理论。对于什么是“人的文学”,周作人这样解释,“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他鲜明地指出新文学改革的本质,必须是实现思想内容的革命。这一文学观点在当时升华了白话文学的精神,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深度,对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潮流,是对“人的文学”最直接的复苏和致敬。其中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洁的《方舟》等等,他们在表达对愚昧时代控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唤醒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灵魂的尊重。“人的文学”对当下的作家和文流也有很大影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大众需要的文学是百姓的、日常的、实用的文学,相应的要求作家的文学创作也要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2.反映日常生活,突显平凡世界

文学自由主义并不是自由文学,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甚至连文学自由也不能充分做到。那一时期,文学与政治是缠绕一起的死结,任谁也打不开的。很多作家既不愿卷入政治,又不想放弃文学,只有寄居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处。沈从文的著名作品《边城》是典型的描绘自己故乡的作品,文章着重叙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代年轻人的感情纠葛。其他如张爱玲、徐志摩等,他们的创作部关乎天下大事,不去进行任何的批判,有的就是小桥流水的已经和简单朴素的表达。这样的作品不会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他们始终在坚持自己的个性化创作,游离于文学边缘地带,但却是对文学审美最真的追求。八十年代中期,新写实小说异军突起,成为当时文学界一支实力新军。新写实小说继承了现代自由主义“反映日常生活”的主旨,并将琐碎苦恼的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中的很多作品看上去渺小甚至卑微,可拥有可以打动大众人心的巨大力量。《一地鸡毛》是新写实小说中的佼佼者,刘震云通过对豆腐、菜篮子、孩子、妻子、保姆之间的恩恩怨怨的描写,反映了小林家庭遭遇和心灵轨迹演变。当然他所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夫妻间的争吵,邻里间的猜忌,他要反映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八、九十年代的生存状态。刘恒的《粮食》,池莉的《烦恼人生》,都是以琐碎事件表现人生的经典之作。这样的作品是大众化的,赢得读者的喜爱,让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切。

3.自由主义文学与文学自由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强调的自由,是突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文学革命,是“人道主义”、“为人生”等从西方吸收来的新思想。此时自由的范畴是有限制的,在其众多理论中成果不少,但终不能做到彻底自由。说起文学自由,没有严格的定义,有的人理解为文学创作上的内容和思想的自由,有的人认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是文学自由。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网络写作成为一种职业,网络签约作家和网络自由如牛毛搬出现。何为文学,何为文学作品,也就日渐模糊。网络文学把文学自由给无限扩大化了,出现了过度泛滥的后果。网络红人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木子美的《遗情书》、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等,在他们作品中最常见的是灯红酒绿的夜店、宣泄欲望的酒吧。对于主流道德思想,他们是排斥的,他们努力争取用自己的作品呼喊出大众心中的无聊、空虚与堕落。这种自由是扭曲的自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文学自由表面上更加完善,其实却在很多方面走向了偏激和不归路。虽然当代文学已不同于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有着明显的痕迹可以看出。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关注人的自由,反对各种压抑人性的现象,并关心一些社会问题。现代自由主义作家的理论积累和创作经验,对当前文学的发展进步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下文学,是多元化的文学,是更迭频繁的文学。当代文学借鉴现代自由主义合理成功的部分,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不好的文学现象。但是,现代自由主义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呼喊文学的自由、人性、为人生,是永不过时的文学主题。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当代文学思潮篇7

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多元文化;主流意识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通过网络、媒体和人员往来等方式在我国迅速传播并对在校学员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学派林立,学说纷呈,内容庞杂,对我军青年学生的影响十分复杂。如存在主义思潮曾导致部分军校学员一味追求个人自由、反对军队约束,非理性主义思潮更使许多青年人理想丧失、实用主义与利己主义滋生等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这种变化,必须作出及时的回应。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日趋深入,西方文化思潮对军校学员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现状

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影响,各种新思潮、新流派层出不穷,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和空前的灾难。战后,面对废墟和混乱,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反思、探索的氛围中,西方文化思潮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和演变,力图在痛苦的反思中寻求使西方社会摆脱精神苦闷的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客观上看,新的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也成为大众精神新的寄托。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不但促成了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更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更新。权威可以被挑战,正统可以被颠覆。大量的非理性思潮对传统的理性文化模式提出了抗议,否定传统成了新文化的思潮。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物质追求至上,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大量浪费社会资源;以自我为中心,纯粹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从不顾及这种自我满足会给自然、社会和人类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享乐主义至上,过分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和低级庸俗的文化生活,对腐蚀人类心灵的垃圾文化趋之若骛、如醉如痴;忽视商品的实际效应,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在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中显示等级差异等等。

二、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军校学员的影响

第一、传统的文化认同在部分军校学员中逐渐弱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怎样去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如何去认识我们的军队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自己民族的本色?如何巩固和发展我们的军队文化特色?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文化传播借助于科学技术和产业形式,使文化传播的手段、技巧与策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外来文化对军校学员的影响也逐渐深入,如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受到学员的好评,美国好莱坞电影深得军校学员的热捧。在我国,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一直是批判多于继承,百年的文化断层造成了中国知识阶层的集体失忆。军校学员们宁愿去读外文原著而不去读诸子典籍,原因竟是因为前者比后者易懂。军校学员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和自豪,而对西方文化逐步走向认同和依赖。

第二、传统的文化观念在军队学员中受到挑战。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选择方面,部分军校学员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一些学员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还有一些学员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特点。有的军校学员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受国家、民族、文化价值模式和价值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军校学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意志、兴趣、价值观念等作出一定的判断。应该说,多元文化为当代军校学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价值享受和感知愉悦。但部分军校学员往往停留于对活动的享受,而缺少对文化的反思。

三、防止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军校学员不良影响的对策

第一,坚持姓军为战、筑牢“军魂”的原则。属党姓军为战是军队院校的根本价值属性。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始终突出“军魂”文化的根本性地位,筑牢军校群体“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保证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不偏移、目标不易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军事斗争准备尽职尽责,作为育人的校园文化,其灵魂必须由党的先进性铸就,形成强烈的以党的纲领为纲领,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灵魂为灵魂的政治意识。只有在这样的文化母体滋养下,才能使所育之人具有先进文化观念,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对我军校学员思想的侵蚀。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主流意识的原则。我们必须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军校学员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要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要让学员认识到,虽然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要加强军校学员文化自觉的培养,引导军校学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主流意识的正确导向。使军校学员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成为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军校学员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三、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优化文化氛围的原则。要想让学员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离不开对中华全部历史及其世界背景的认识。可以说,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财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让军校学员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对中华民族予以热爱和关注。既要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光荣史,也要让他们清楚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对那种蔑视传统文化、企图割断中国文化命脉,使中国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错误行为自觉进行抵制。新时期的军事院校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必然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就要求各高校主动吸收和借鉴各种文化成果,包括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双向互动中,保持开放态势,不断强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多元性,使军校学员保持客观、辩证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增强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文化思潮侵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科,杨敏.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探悉[J].青少年研究,2006年第2期.

当代文学思潮篇8

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多元文化;主流意识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通过网络、媒体和人员往来等方式在我国迅速传播并对在校学员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学派林立,学说纷呈,内容庞杂,对我军青年学生的影响十分复杂。如存在主义思潮曾导致部分军校学员一味追求个人自由、反对军队约束,非理性主义思潮更使许多青年人理想丧失、实用主义与利己主义滋生等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这种变化,必须作出及时的回应。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日趋深入,西方文化思潮对军校学员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现状

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影响,各种新思潮、新流派层出不穷,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和空前的灾难。战后,面对废墟和混乱,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反思、探索的氛围中,西方文化思潮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和演变,力图在痛苦的反思中寻求使西方社会摆脱精神苦闷的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客观上看,新的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也成为大众精神新的寄托。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不但促成了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更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更新。权威可以被挑战,正统可以被颠覆。大量的非理性思潮对传统的理性文化模式提出了抗议,否定传统成了新文化的思潮。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物质追求至上,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大量浪费社会资源;以自我为中心,纯粹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从不顾及这种自我满足会给自然、社会和人类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享乐主义至上,过分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和低级庸俗的文化生活,对腐蚀人类心灵的垃圾文化趋之若骛、如醉如痴;忽视商品的实际效应,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在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中显示等级差异等等。

二、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军校学员的影响

第一、传统的文化认同在部分军校学员中逐渐弱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怎样去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如何去认识我们的军队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自己民族的本色?如何巩固和发展我们的军队文化特色?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文化传播借助于科学技术和产业形式,使文化传播的手段、技巧与策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外来文化对军校学员的影响也逐渐深入,如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受到学员的好评,美国好莱坞电影深得军校学员的热捧。在我国,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一直是批判多于继承,百年的文化断层造成了中国知识阶层的集体失忆。军校学员们宁愿去读外文原著而不去读诸子典籍,原因竟是因为前者比后者易懂。军校学员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和自豪,而对西方文化逐步走向认同和依赖。

第二、传统的文化观念在军队学员中受到挑战。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选择方面,部分军校学员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一些学员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还有一些学员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特点。有的军校学员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受国家、民族、文化价值模式和价值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军校学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意志、兴趣、价值观念等作出一定的判断。应该说,多元文化为当代军校学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价值享受和感知愉悦。但部分军校学员往往停留于对活动的享受,而缺少对文化的反思。

三、防止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军校学员不良影响的对策

第一,坚持姓军为战、筑牢“军魂”的原则。属党姓军为战是军队院校的根本价值属性。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始终突出“军魂”文化的根本性地位,筑牢军校群体“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保证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不偏移、目标不易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军事斗争准备尽职尽责,作为育人的校园文化,其灵魂必须由党的先进性铸就,形成强烈的以党的纲领为纲领,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灵魂为灵魂的政治意识。只有在这样的文化母体滋养下,才能使所育之人具有先进文化观念,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对我军校学员思想的侵蚀。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主流意识的原则。我们必须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军校学员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要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要让学员认识到,虽然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要加强军校学员文化自觉的培养,引导军校学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主流意识的正确导向。使军校学员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成为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军校学员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三、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优化文化氛围的原则。要想让学员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离不开对中华全部历史及其世界背景的认识。可以说,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财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让军校学员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对中华民族予以热爱和关注。既要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光荣史,也要让他们清楚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对那种蔑视传统文化、企图割断中国文化命脉,使中国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错误行为自觉进行抵制。新时期的军事院校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必然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就要求各高校主动吸收和借鉴各种文化成果,包括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双向互动中,保持开放态势,不断强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多元性,使军校学员保持客观、辩证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增强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文化思潮侵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科,杨敏.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探悉[j].青少年研究,2006年第2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