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8篇

时间:2023-10-09 09:28:10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疮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是临床中发生压疮并发症的主要群体[1],伴随我国老龄化加剧该类病患的压疮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压疮主要由于活动障碍、肢体与神经功能退化以及循环功能下降所引发,发生压疮后病患的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2],如并发症程度严峻甚至会引发致命性感染事件,一直是临床护理学领域中所面临的的主要研究课题。本院为进一步改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针对部分病例开展了预见性护理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84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均为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干预组中有男23例,女19例,年龄62~84岁,平均(73.4±1.7)岁;对照组中有男22例,女20例,年龄61~86岁,平均(74.1±1.4)岁。两组样本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病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采用气垫床,定时对患者进行1次翻身措施,为每位患者均设置翻身卡,保证良好的护理交接。卧床期间保证干净、整洁的病床环境,采用左卧位、右卧位与平卧位三种不同交替,并且增加营养干预内容。

1.2.2 干预组 干预组病例则在病床环境、心理干预与营养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开展内容如下。

1.2.2.1预见性健康教育 定期对老年患者开展访视工作,给予详细的压疮预防知识宣教,将并发症的主要发生部位与防治方法详细交代,增加对并发症危害的灌输增加患者自身对并发症预防的重视程度。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以示范的方式将预防方法详细告知,完全掌握防范内容后增加主动预防意识,进而确保降低压疮的发生机率。

1.2.2.2 预见性风险评估 应用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并发症风险评估,评分结果在16分或以下者则提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压疮风险,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风险程度的了解来针对性的给予预防干预处理。

1.2.2.3预见性皮肤护理 经常对老年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工作,患者如存在呕吐与排便失禁等情况则立即给予相应的处理,确保皮肤干燥、清洁。采用气垫床,并每隔2h完成1次辅助翻身,卧床变换依次为左卧位、平卧位与右卧位的方式。给予适宜的肢体摆放,经常给予背部与受压部位的按摩措施,促进局部的血运循环,避免长期压迫下引起并发症。

1.2.2.4家庭养护干预 要求患者家属保证老年患者家庭居室环境的干净与整洁,采用盆栽或花卉等植物进行室内装点,以此增加室内的良好生活气氛,进而促进患者面对疾病的良好心态与信心。

1.2.2.5预见性运动干预 长期卧床状态下患者肌肉组织存在萎缩的风险,会影响到正常的肢体功能,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床上运动的鼓励机制,自行运动受限者则要求家属给予一定程度的协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实际例数,计算不同组别的发生机率,并给予统计学比较与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病例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压疮是老年卧床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3],主要由于老年患者肢体、神经以及循环系统障碍而引发,其多发于患者的肩胛、尾骶、髋部以及椎体隆突处等[4]。疾病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状态,也会引发继发性感染等危险事件,存在一定的生命威胁程度[5]。

良好的护理干预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最有效方式,为进一步探寻最佳护理方法,本研究针对42例老年患者开展了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其护理内容主要在常规病床、心理与营养干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预防宣教、风险评估、皮肤护理与床上运动等措施。本组患者经过临床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其压疮发生率仅为4.76%,而同期常规护理患者的发生率为16.67%,两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充分降低压疮发生机率,减轻病患痛苦程度。

综上所述,针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机率,减少患者的生理损伤,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慧,郑聪,彭晓玲,等.泡沫敷贴在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13,1(9):788-789.

[2]胡佩芬,张凌.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卧床患者院外压疮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9):6147-6148.

[3]张慧雪,陈秀珍,苗兰,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91-92.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 昏迷卧床;压疮;危险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121-0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护理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工作中压疮发生率为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昏迷程度深、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营养摄入障碍等多种因素易致压疮的发生。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我科1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Waterlow's评分表)对其压疮因素进行评估,针对性地采取个体化、综合性护理措施,有效预防了压疮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8月~2007年9月共填写评分表136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32例,年龄14~85岁,平均44岁。格拉斯哥≤8分,排除醉酒及住院期间病重死亡者。住院时间4~425 d,平均48 d。

1.2方法

1.2.1 Waterlow's压疮危险评估表根据评估累计分值,10分为危险、15分为高度危险、20分为非常危险,分值越高,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病人入院后24 h内责任护士及时逐项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并针对评分结果实施护理措施,见表1。

1.2.2减压护理入院后即安置在气垫床或高密度的泡沫床垫上;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合理使用翻身枕,定时查看受压部位的皮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安置正确卧位,平卧位时床头抬高不超过30度;侧卧位时,屈髋屈膝,两腿前后分开,翻身时避免拖、拉、拽、扯,尤其是臀部要抬高。对病情严重病人采取间隙性解除压力,使用小腰枕,以使骨突处悬空。

1.2.3做好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家属翻身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压疮形成的原因、好发部位、预防措施等并示范,使其了解预防压疮的知识,积极主动配合,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实施。加强督促指导,使家属在病人住院期间掌握翻身、叩背、按摩的要领。

1.2.4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病人由于昏迷,不能自主进食,伤后3~5 d根据病情、经济状况选择肠内或肠外、静脉营养等互补结合的方法补充营养,尽快恢复内环境的平衡。

1.2.5 有效的大小便护理根据病情采用留置尿管或保鲜袋接尿,保持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腹泻或大便失禁者便后软纸擦拭,及时清洁并在肛周涂紫草油或氧化锌软膏保护。保持床单元的平整、清洁、干燥。

1.2.6 肢体功能锻炼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24 h即可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3次/d,15~30 min/次,同时由远端至近端轻柔、缓慢、有节奏地进行四肢肌肉的拍、揉、按摩,被动活动各关节时,顺序为先小关节后大关节,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1.2.7 促醒护理病情稳定后采用听觉刺激[2],可戴耳机听广播、音乐和亲人的呼唤声,录制病人最喜欢的歌曲和音乐,音量轻柔,3~4次/d,10~20 min/次。抚摩刺激和语言刺激同时进行,由病人父母或爱人对其头部、体表进行抚摩、握手,交流平时熟悉的话题。光照刺激,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用红或绿或蓝色纸包盖手电筒,对病人头面、侧面和正面进行照射,6次/d,10下/次。疼痛刺激,用棉签杆刺激足底、十趾,强度以不损伤表皮为度,6次/d,每次8~10 s。温热水擦浴3~4次/d,泡足以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忌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2 结果

入院时病人Waterlow's压疮危险评分均>20分者136例(100%),出院时>20分者38例(27.94 %)。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压疮。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压疮危险评分比较见表2.

3 讨论

压疮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局部因素有持续压力、摩擦力、潮湿。潮湿可由皮肤出汗、大小便污染、引流液污染引起,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切力和摩擦力所伤。全身因素有感觉丧失、营养不良、年龄、组织灌注不足、体重、体温、制动等。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急性期和康复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综合功能障碍,被动时间长,从表2显示,入院时病人运动/感觉缺陷评分为5.32分是本组病人发生压疮的第1危险因素,由于不能自行变换或手术时间>2 h,垂直持续压力是导致压疮发生最重要原因;运动功能障碍是发生压疮的第2危险因素,被动变换时的剪切力、摩擦力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性别和年龄以及禁食期间营养素摄入不足和排便功能异常是发生压疮的第3危险因素,其中女性和老年病人在皮肤受压、潮湿部位易发生压疮;随着治疗的实施或病情的进展,入院时不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会产生并表现出来。因此,对昏迷卧床病人应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及时跟上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修改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

在以往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中,翻身后对骨突受压部位常使用红花酒精按摩,而现代观念认为,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 min退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需按摩;按摩易使骨突组织血流量下降,组织活检显示该处组织水肿、变形、分离,局部皮肤损伤,故发红部位禁用按摩[3],而酒精可造成皮肤干燥,降低局部皮肤的抗病能力。

压疮的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的关键是预测。以往对可能发生压疮的预测是凭护理人员主观临床经验考虑,没有一个具体衡量的标准来系统评估压疮发生的各项因素。应用Waterlow's评分量表可对有压疮危险的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此表简单易懂,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卧床病人采用Waterlow's评分表及时评估病人多项综合因素,评分在10~14分之间,有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可给予个别健康指导;评分在15~19分,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必须尽早采取预防措施;评分在20分以上者,分析病人的相关资料,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受压,定时翻身,在翻身的同时给病人安置正确,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加强支持疗法,加强对病人家属健康教育,严格交接班,护士长负责检查督促护理措施的落实,对潜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层层把关,使干预措施更具针对性,有效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真正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疾病康复。本组病例研究结果显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虽然存在引发压疮的多种危险因素,但只要及时准确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严格管理就能有效预防压疮。同时,评估量表的过程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培养护理人员标准化、系统化实施护理,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6.

[2]史月田,王碧艳.呼唤治疗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促醒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6):3-5.

[3]得永惠子.压疮病人禁用按摩疗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1):39-40.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 舒适护理;长期卧床;便秘;压疮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4.151

当前临床许多患者因骨折、脑卒中、脊柱受损等疾病需长期卧床静养, 易因血流不畅、微循环受阻而导致压疮发生[1], 该类患者并发便秘风险也高出一般患病群体, 与其预后不利。本次研究为探讨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 选取106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6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卧床时间≥2个月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精神正常且意识清醒者;护理依从性理想者。排除标准:器质性便秘者;未成年者;随访期失联者;中途退出护理干预者。其中男52例, 女54例;年龄18~77岁, 平均年龄(52.8±6.2)岁;平均卧床时间(3.2±0.6)个月;卧床原因:脑卒中30例, 骨折44例, 脊髓损伤14例, 帕金森综合征13例, 其他5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患者予以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病历记录、按时随访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者家属则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实行舒适护理方案:①排便指导干预措施。a.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定期排便的重要性, 采用相关知识普及等方式帮助其认知排便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b.护理人员可有意识地培养患者定期排便的习惯, 督促其排便3次/d, 使其形成条件反射, 增加每周排便频次, 降低便秘发生风险;若患者仍存在排便困难、粪便以球状干便或条形干便为主等症状, 可通过督促患者每日晨起服用适量温水、多食粗纤维或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粗粮等食疗方法[2], 改善其便秘症状;c.需在患者排便时充分尊重其个人隐私, 尽可能让与其关系亲密的同性亲属指导或帮助其排便, 为其营造私密的空间, 以此减轻心理压力, 改善便秘症状;②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压疮多因患者长期卧床, 受力面的皮肤血流受阻引起, 护理人员为防止患者出现压疮症状, 可指导其看护亲属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变换, 以增加受压面积、减少受压时间等方式预防压疮发生[3];对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予以积极的干预护理, 包括按摩、热敷、推拿等, 促进患处血液流动, 减轻患者痛苦。

1. 3 观察指标 进行为期1年随访, 记录两组患者便秘及压疮发生率, 对比其每周排便频次及粪便性状差异。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排便频次及粪便性状情况比较 护理后, A组每周排便次数超过3次2例, 粪便性状为软便3例, 明显低于B组的44例和49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1年内, A组患者每月压疮发生超过5处27例(54.0%)明显高于B组的2例(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80, P

3 讨论

本次研究为探讨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便秘等并发症的影响情况, 选取106例患者为受试对象, 发现采用舒适护理的B组患者接受干预措施后, 约78.6%每周排便频次达到3次以上, 平均排便每2天1次, 仅2例患者受年龄、护理干预接受度等因素制约, 每周排便频次

综上所述, 对长期卧床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措施, 临床干预效果理想, 可有效降低压疮及便秘发生风险,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肖永红.社区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及护理.中医药导报, 2010, 16(5):120-121.

[2] 杨静.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卧床患者便秘.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4):287-288.

[3] 王秋燕.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分析.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16):2550-2552.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 坠积性肺炎;预防措施;护理对策

所谓坠积性肺炎是指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呼吸道分泌淤积在中小气管所致的一类疾病, 此病症的出现常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 极大程度的加重了肺部感染的可能。该病常以卧床患者为主要人群, 发病率较高, 且危险性较大, 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现将本科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均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6例, 年龄在67~86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74.3±2.5)岁。试验组中男18例, 女17例, 年龄在65~8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76.1±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 方法如下:①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部分患者因疾病诱发的生理及心理问题,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采用温暖贴心的语言给予患者关怀, 或发放图文教育手册, 播放音乐等, 以达到放松患者心情的目的, 同时加强护患之间的信任[2]。②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病史及治疗情况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与评估, 并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排便性状等进行记录, 若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③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将患者的床头垫抬高, 时常为患者更换, 不仅可改善皮肤受压情况, 同时保证了呼吸道顺畅[3]。④卧床活动护理:定时为患者进行叩背及翻身的工作, 且注意在叩背及翻身期间注意动作轻柔, 避免造成皮肤的擦伤及破坏。⑤吸痰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注意吸痰的顺序, 应先确保先将气管内的痰液吸出后再将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吸出。另外, 在插入导管时同样注意动作轻柔, 避免损伤气管黏膜。⑥保证清洁:保证室内环境清洁及室内外通风正常, 并进行定期空气消毒, 更换床铺[4]。

1. 2. 2 试验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在进行一般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以下措施。

1. 2. 2. 1 口腔护理 每天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1~2次,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1. 2. 2. 2 防止呛咳发生 ①饮食呛咳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决定进食形态, 并保证摄食的, 防止在进食过程中出现下滑, 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②鼻饲护理:确保导管通畅, 注食前注意观察是否有胃内潴留, 摆正, 抬高床头30°, 防止误吸, 限制每次注食量不超过200 ml。

1. 2. 2. 3 雾化吸入 使用雾化面罩使气雾随患者呼吸缓慢吸入, 可根据病情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抬高床头), 对于神志清的患者, 嘱其做深呼吸, 达到利于排痰的目的。雾化吸入后配合翻身、叩背或使用多频振动排痰机。所选药物遵医嘱选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氨溴索等。

1. 2. 2. 4 中医护理干预措施 ①使用多频振动排痰机:餐前1~2 h或餐后2 h, 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接上扣击头。初次设置频率15赫兹, 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情况调节需要频率, 方向从肺底部, 由外向内, (下肺)由下往上、(上肺)由上往下。每次10~20 min, 2次/d。②穴位按摩:选择孔最、太渊、尺泽、足三里、丰隆、定喘、天突等穴位进行1~2次/d的按摩, 每次10~15 min。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与统计两组患者三个月内长期卧床原因以及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感染例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以均数± 标准差( x-±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 以 P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等病例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出现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数明显较对照组少, 少22.85%, P

坠积性肺炎作为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常见病, 发生率极高, 主要发病原因可归纳为: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同时, 伴有各个器官功能障碍, 其中最为严重的即是肺部活动功能受限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而引起的肺部感染,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 据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出现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数明显较对照组少, 少22.85%, P0.05)[5]等人于2012年的研究结果相符, 证实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综上所述, 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 提高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参考文献

[1] 蒋颖,顾娟.坠积性肺炎的成因及相关护理对策.齐鲁护理杂志, 2009, 25(23):2341-2342.

[2] 郑东升,何丽欢.老年坠积性肺炎的特点和治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 15(11):980-982.

[3] 崔晓媛,邓敏.坠积性肺炎的护理管理.黑龙江医药, 2011, 9(03):547-548.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

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免疫力差,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而且需要长期卧床,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很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1]。我院为改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实施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包括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62~87岁,平均(75.6±2.4)岁;卧床时间2~35个月,平均(14.2±2.3)个月;疾病类型:骨折14例,脑出血34例,脑梗塞33例,恶性肿瘤9例,心脏病10例。观察组100例患者,包括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61~88岁,平均(74.8±2.8)岁;卧床时间3~37个月,平均(15.1±2.5)个月;疾病类型:骨折15例,脑出血32例,脑梗塞35例,恶性肿瘤10例,心脏病8例。所有患者均因病情较重、年老体弱而长期卧床。年龄、卧床时间、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应当对入院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向其讲解吸烟的危害,并指导其练习扩胸运动、深呼吸,正确咳嗽,使肺活量增加,避免发生坠积性肺炎。病房保持空气清新,加强消毒,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变化,确保其摄入足够的水分与营养,使机体抵抗力增强,避免痰液黏稠。如果有必要可超声雾化吸入抗生素,从而起到稀释痰液与消炎的功效[2]。

1.2.2褥疮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由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较低,皮肤弹性和营养也不断下降,长期压迫局部皮肤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时,就可能引起褥疮。护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长期压迫局部皮肤,每隔1~2h帮助或提醒患者翻身,定时更换,记录翻身次数、时间等以及局部皮肤受压情况。经常使用温水为患者擦背、擦澡,进行局部按摩,使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得到促进。此外,患者可能合并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身体皮肤弹性不高,这也是导致褥疮的原因之一。所以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营养充足,按照医嘱给予新鲜血浆、维生素、白蛋白等,使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强。

1.2.3便秘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养成定量定时的饮食规律,以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为主,如有必要可给予缓泻剂。对腹部进行按摩,嘱咐患者多饮水,形成排便习惯,对其排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1.2.4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加强会护理,使尿道口保持清洁,擦洗患者的会,约2~3次/d,嘱咐其着干燥清洁的内裤,饮水超过2000ml/d,并且有意识的定时排便,若患者由于不习惯床上排尿而引起尿潴留,应指导其在床上正确排尿。若患者需导尿,必须坚持无菌操作,观察其是否存在发热、尿痛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若患者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应加强管道护理,若已患尿路感染,需密切观察尿液情况并定期冲洗尿路膀胱。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包括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便秘等。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评分在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按照分数高低将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0~59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8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其中满意例数与非常满意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即为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并用χ2检验其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x±s)的方式表示,并用t检验其组间比较。如果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在我院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的褥疮发生率、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便秘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P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经过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63.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得到了更多关注。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尽快痊愈,预防其他并发症,使患者的痛苦减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大于观察组,P

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科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15-01

一、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82岁,因车祸致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于2011年3月23日入院,医嘱予骨科Ⅱ级护理,低盐饮食,监测血压及血糖,低流量吸氧,输液抗炎补钠,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7-8年,高血压、心脏病史5-6年,冠心病加重3-4年,平均每月发作3-4次。左股骨干骨折行保守治疗,患肢支具外固定,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于3月25日7:40诉心前区疼痛,医嘱予硝酸甘油30mg加生理盐水44ml,以2ml/h持续泵入,于11:30血压降至80/50mmHg,未做特殊处理,于13:00测血压为120/80mmHg,考虑患者心肌缺血,造成心排出量不足,导致阵发性低血压。查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壁心肌梗死,急性或再发心梗;查电解质示钠为123mmol/L,医嘱予生理盐水200ml加浓氯化钠60ml静点日一次,患者病情逐渐平稳,患肢支具外固定牢固。

二、护理问题及措施:

1.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支具固定有关

措施:床单洁净、平整,经常为患者擦浴,定时改变,按摩受压皮肤,促进血液循环,由于患肢支具固定,应注意松紧度适当,防止局部压迫。

2. 疼痛与骨折[1]与心肌缺血有关

措施:经常巡视患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发绀情况,患者身边备速效救心丸,有喘憋、胸部疼痛时,及时按呼叫器。

3.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骨折有关[2]

措施:帮助患者进行患肢向心性按摩,双下肢一起做踝泵练习。此患者存在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患者足部护理,每天测量双下肢周径并记录,如发现患肢肿胀明显、颜色转深、疼痛加剧,应警惕血栓的发生。每日检查患者床上功能锻炼的主动性,达到主动预防效果。

4. 沟通障碍 与听力下降有关

措施:患者年龄大,听力严重下降,语言沟通困难,尝试用其他途径,如将功能锻炼分解图给她看,指导患者进行;并请患者家属协助沟通,演示功能锻炼的方法由其家属给予讲解,患者也易于接受。

5. 睡眠障碍 与长期端坐卧位,输液时间过长,吸氧时间过长有关

措施:患者端坐卧位,且吸氧输液时间长,及腿部疼痛,导致睡眠受到影响,给予促进睡眠的药物,采取舒适的卧位,可将床头抬高70-80°,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病人可伏桌休息,注意加床档,保证病人安全。根据病人的病情,减少吸氧的时间及静脉输液的液量及滴速。

6. 便秘[2] 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缓慢有关

措施:患者应食纤维素高的食物,预防便秘,同时患者有Ⅱ型糖尿病,可食蔬菜,如菠菜、芹菜、南瓜,也可食少量瘦肉以补充营养。

7. 心梗的危险 与冠心病有关

措施:应勤巡视病房,注意心梗的先兆表现:约半数患者发病数日或数周有新发生的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发作频繁且程度加重,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效果不好,或有乏力、胸闷、心悸,发作时伴恶心、呕吐,血压波动等症状。一旦发生上述情况,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和血压的变化,观察尿量,陪伴安慰患者,急性期绝对卧床。

8. 并发症的护理 与长期卧床有关[1]

措施:因年老体弱,心肺功能退化,易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所以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保留导尿时,定时液,保留膀胱收缩功能,勤翻身,拍背,鼓励健侧肢体做自主运动。

三、体会

总之,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由于创伤和刺激,可诱发或加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脑血管意外。对于此例高龄病人,我们加强巡视,尤其是夜间,密切观察,血压、脉搏、、血糖、呼吸、神志变化;同时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及疼痛情况,且不断完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尽快行功能锻炼,恢复肢体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效果满意[1-2],并尽快达到伤前自理的生活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长期卧床老年病人;社区;家庭护理

本文选取社区长期卧床老年病人60例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长期卧床老年病人60例分析研究,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年龄在65~80`岁之间,对照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年龄在60~85岁之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观察组采取社区家庭护理。社区家庭护理具体措施是:(1)基础护理。1)晨间护理。晨间护理主要护理病人的头发、口腔、面部、皮肤等,并协助病人排便。有效的晨间护理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的血液循环,还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2)晚间护理。晚间护理主要包括口腔、面部、足部等。晚间护理是在晚饭后进行护理的。3)协助进食。在病人进食之前,先给他们洗手,进食时使用枕头托住他们的腰部,并协助其进食,在餐后,给他们洗手并整理物品。对于不能做起来进食的病人,采取侧卧的方法进食。4)环境护理。房间经常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度,经常整理床铺,以保证室内清洁、干净的环境,同时注意室内流动的人流量,给病人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于病人休息。5)作息护理。督促老年病人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以防止病人昼睡夜醒,在白天护理人员多与他们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多多的听音乐,在他们睡前给予热水足浴,对于夜间失眠的病人,适当作出调理,但不能让他们长期的服用安眠药[2]。(2)并发症预防护理。1)预防肺部感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护理的具体措施:①对于有肺部感染的病人,需要经常帮助翻身,对于有一侧肺部感染的病人,需要让他们侧卧,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痰液积聚。②帮助病人坐位、曲膝以协助病人有效的咳痰。③护理人员手空心握拳。有节奏的自上而下、由外向内轻轻的拍打病人的背部,反复的拍打十分钟左右,最后让病人用力咳嗽,以便将痰排出体外。2)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护理的具体措施:①鼓励老年病人多多的饮水,每天饮水量最好保持在两千毫升范围内,对于昏迷留置胃管的老年病人,可以同时胃管给水。②经常换洗床单,对于女性病人每晚需要清洗外,以保持病人外的清洁、干燥,对于男性病人可以使用套将尿液引流至尿袋内,并且定时取下套,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从而很好的防止尿道口、包皮糜烂及感染[3]。3)预防压疮护理。预防压疮护理的具体措施:①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极易发生压疮,因此需要选取合适的垫子,以减轻病人的身体的压力,保证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②定期的帮助病人翻身,一般情况下,白天两个小时帮助翻一次身,晚上三个小时帮助翻一次身。在翻身的时候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有发红的情况,可以使用京万红软膏涂抹发红的部位,并按摩五分钟。③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皮肤极易干燥、干裂,因此需要经常用温水擦拭,擦拭后按摩十分钟的皮肤。④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在清洗后更换护垫,并保持肛周及骶尾部皮肤透气,同时使用锌氧油保护肛周及骶尾部皮肤。(3)大小便护理。①为了避免病人在排便时损伤皮肤,给予的便盆需要保持清洁、干,在病人便后,及时的用温水清洁,清楚异味。②对于大便干燥的病人,记录他们大便的日期,并在每天的晨间给予淡盐水或蜂蜜水;对于五天没有大便的病人,适当的使用缓解药或开塞露,对于使用药物仍不能排便的病人,在使用乳胶手套的情况下,由食指插入由浅入深抠出大便,以便病人养成排便的习惯。(4)康复锻炼指导。在床上协助病人训练关节,以防止病人肌肉的萎缩。对于全身瘫痪的病人,翻身的时候适当的给予功能位,以防止关节变形。(5)心理护理。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情绪波动较大,需要护理人员适当的安慰和鼓励病人,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尽量动作轻柔、准确,并指导应用意念、深呼吸等方式,从而保证他们平稳的情绪,适当的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使病人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1.3 护理效果评价

观察对比两组老年病人出现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统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社区家庭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 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知,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常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30%,预见性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社区存在因各种原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他们在卧床期间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病人接受治疗、护理和康复的主要场所就是他们的家庭,在治疗、护理、康复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社区的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病人及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的质量。

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老年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庞洪梅.长期卧床病人的社区干预和家庭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9(24):4867-4868.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篇8

2005年1~12月,我科共收治长期卧床患者350例,脑出血患者152例,脑梗死患者198例,其中男192例,女158例,年龄45~86岁,卧床时间3~135天,平均23天。

护理

评估:①患者的评估:询问患者的起病方式、速度及有无明显诱因,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既往史。做好神经系统的评估,重点注意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吞咽、咳嗽反射是否存在,它是导致坠积性肺炎的重要原因。本组患者昏迷有149例,最长卧床时间135天。循环系统的评估重点在于了解发病前有无心脏方面的疾病,有无肺瘀血,本组病例发病前有心脏病史者79例。特别是要做好呼吸系统方面的评估,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了解X线检查的结果,发病前有无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有无长期吸烟史,有无呼吸功能方面的检查与测定。本组患者发病前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者52例。其次全面评估患者的全面情况,以确定该患者是否为坠积性肺炎的高发人群,为做好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②护理人员能力的评估:根据本科护理人员的学历、资力和工作等特点,合理选择安排人员,选择业务技术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高学历或高年资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及时发现护理的潜在性问题,保证高质量的整体护理的实施。③可利用护理资源的评估:了解护理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对疾病、健康、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及态度,以及经济状况,以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法。同时注意评估本科室具有的预防坠积性肺炎的仪器设备、药物等资源情况,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护理诊断: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诊断侧重于患者的意识、行为、认知、心理等方面。与坠积性肺炎有关的护理诊断为:①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咳嗽反射丧失有关。②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平衡能力低下有关。③吞咽障碍:与意识障碍或延髓麻醉有关。此外还有语言沟通障碍、知识缺乏等。

护理措施: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评估时易发生坠积性肺炎的高危人群,在护理时将这部分人群作为重点观察护理对象。因此,我们应予患者加强翻身、叩背、雾化、咳痰。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乎呼吸系统的屏蔽功能被破坏,容易导致细菌的侵入和呼吸系统干燥,可增加或加重坠积性肺炎。因此,我们重视了保持气道的温湿化和无菌技术操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吸痰,根据双肺听诊来确定吸痰的时机,防止痰痂的形成引起呼吸困难,应1~2小时从气管内滴入湿化液保持气道湿化,有利于痰液的吸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预防了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②: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患者躯体移动障碍,长期卧床应尽量协助翻身活动,鼓励其进行深呼吸训练,2次/天,5~10分钟/次,尽量取半卧位,无论患者有无痰液,每天早上晨间护理时鼓励患者进行2~3次的有效咳嗽,以使肺部充分膨胀,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能下床活动尽量协助下床活动。③口咽部的护理:口咽部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开口处,口咽部的细菌极易移行至呼吸道而导致肺部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2~3次/天,并注意漱口液的选择,同时对有吞咽功能障碍者,应及时指导患者作吞咽功能训练,防止误吸误咽,如有食物滞留口内,鼓励患者用舌的运动将食物运送以利吞咽。④健康教育: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必要的知识、长期卧床患者护理要点、康复指导,以取得配合。

评价:通过1年的实践证明,将护理程序应用于长期卧床患者,对预防坠积性肺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组患者无1例坠积性肺炎发生,患者及家属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翻身、叩背、咳嗽在预防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使我科在护理部组织的护理质量检查中获得好成绩。

讨论

护理程序在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坠积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中,不仅要求科室护理人员具有牢固的专科护理理论、技能,还要求有系统化整体护理理论和具体的实施经验。

将护理计划表格化,简化护理记录,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病房指导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咳嗽,给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增加医患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给予处理,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标准护理计划是针对相同疾病的患者提出存在的护理诊断、预防目标,基本的护理措施和评价标准所制定的最基本的计划,虽然患者的疾病诊断都相同或类似,但不同的个体其病理、生理、心理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在制定护理计划时,注意了个体的差异,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更改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能切实地针对每一个患者,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我们鼓励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评判性思维的作用,灵活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总之,通过将护理程序应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大大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无1例坠积性肺炎发生。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