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急诊老年护理8篇

时间:2023-10-09 10:48:05

急诊老年护理

急诊老年护理篇1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在就诊时的临床表现,分析与研究整体护理方法。方法 将本院近两年时间内134例年龄较大的急腹症就诊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对照组64例。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方式,对照组在病情观察上加大全面护理力度,对其进行整体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65.6%,实验组及其家人对整体护理的满意程度在95.7%;对照组并发症几率在28.1%,实验组为4.3%。实验组患者并发症较少,患者治疗后承受疼痛程度较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急腹症的老年人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

关键词 ] 老年;急腹症;就诊特点;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025-02

急腹症是一种腹部疾病,常见病情表现为急性胆道感染、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溃疡穿孔等,严重时还会引起胆石症、宫外孕破裂、胰腺炎以及泌尿结石等[1]。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临床上的病症在反应时间上要长于年轻患者,这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疼痛的感知反应时间延长引起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急腹症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就诊时除了腹痛之外,其它体征并不明显。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治疗后承受的疼痛,提高治疗质量。本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就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展开对比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两年时间内入住我院治疗的13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在59~78岁之间,男性平均年龄比女性偏高,总体平均年龄为67岁。这些患者在就诊后均使用B超、X线、CT等方式确诊。在这13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中,胆囊炎患者34例、阑尾炎引发穿孔患者8例、消化道穿孔患者31例、泌尿结石患者61例。按照随机分组,将这13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实验组70例。两组由于是采用随机方式分组,一般而言具有可比性,没有发现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传统护理,对实验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并在两组患者出院时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处于衰退状态,整体护理不能够采用对年轻患者护理的模式,应注重老年人特点,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整体护理干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病情观察 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这类人群对疼痛的敏感程度较低,因此护理过程不能只根据病人描述作出判断,应该结合观察与深入询问来作出评估。询问应将重点放在病人病史、治疗史方面,详细了解患者在发病前后用药状况,并进行必要的体检,保障病情评估科学合理[2]。只有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病情观察,才能够为治疗提供依据,保障护理的准确性,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得到最适合的护理。

1.2.2血压测量 老年人的血压要略高于年轻人。例如,在血压测量结果为14.7~9.3kPa时,这项看上去标准的数值对于急腹症老年患者而言已经是低血压状态,若没有及时发现极易引发患者晕厥、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问题。护理过程需要严谨对待,让患者在体征异常时及时得到救治。

1.2.3腹部护理 急腹症治疗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在体位方面严格控制,由于是腹部急症,护理时要确保动作的轻柔,减少患者承受的痛苦。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的不敏感性,对疼痛感知能力不足,过重的操作容易让患者病情加重而不自知。另外,护理需要对患者腹痛情况详细观察与记录,包含腹痛程度、时间状态、位置等方面,且腹痛时是否有呕吐物产生也是了解病情的有效方法。呕吐物的颜色与呕吐的程度与时间都是判断病情的标准。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时,可以同时观察有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的有无和强弱。按时按压患者腹部,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腹胀及腹肌紧张现象,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保障治疗效果。另外,护理人员应准确告知患者家属急腹症容易引发的常见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不适,要立即与护士联系,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1.2.4心理护理 加强对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不如年轻人,由于这类患者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加上自身身体状况较差,容易在治疗后产生焦虑以及恐惧情绪。这种状态是由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较差引起的,严重时还会表现为拒绝治疗的悲观状态。对于这类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应从自身态度以及操作来改善。在态度上,应对老年患者笑脸相迎,言语温暖体贴,不应表露出厌烦、嫌弃的感情状态,操作上动作轻柔、熟练稳健,让患者信任护理人员,同时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请家属做好经济与精神支持工作,这样才能够让老年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更好的配合治疗与护理。

1.2.5针灸护理 对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老年急腹症患者,行中医针灸护理常规。多选用对患者曲池穴、足三里、合谷、内关等中医穴位进行中度乃至重度刺激,以强化腹部机能,提高急腹症治疗效果。

1.2.6中医疗法 根据中医中“通则不痛”的观点,急腹症是由“六腑不通”引起的,因此,“通”成为了中医治疗急腹症的重点内容。对于老年急腹症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可采用中药护理方式调理气血、补虚泻实,以此来祛除体内病邪,让患者脏腑生理机能逐渐恢复[1]。

1.3 效果评定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绝大多数都没有强烈的感受到治疗带来的疼痛,并且患者心情能够保持在预先期望的状态,很少出现抵触治疗的情况。而采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组老年患者在护理中情绪易出现波动,肺部感染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切口感染率较高,治疗时间延长[3]。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记录数据进行汇总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取常规传统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两种方式进行对照,能够发现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治疗后的有利影响。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5.7%,对照组为65.6%,对照组并发症几率在28.1%,实验组为4.3%,实验组患者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承受疼痛程度较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护理的过程需要建立在敏锐的观察之上,对于老年人急腹症急诊患者的观察要把握好患者年龄状况,对测量数据的分析需要结合老年人生理特征状况进行,以保障数据运用到治疗中的有效程度。观察病情能够保障救治机率,为治疗后病情的缓解提供有力保障。老年患者的急腹症整体护理需要护理人员通过心理与生理两方面的工作来展开,通过积极主动的服务与高超的护理水平让老年患者感受到病情治愈的希望,让其不会在治疗后产生抵触情绪。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分组对常规传统护理方式与整体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急腹症患者护理方面的有效程度。实验组在病史、发病前后用药情况等方面资料的收集力度加强,对患者在心理状态、生命体征、腹部反映等方面的观察更为深入,相较传统一般护理而言虽然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更多,但对患者病情的缓解有很大效用。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在一般护理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治疗后护理的满意程度并不太高,可见一般护理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例如让患者感受到的治疗后的疼痛、治疗后有切口感染现象发生等情况;而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式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较高,虽然没有达到完全满意的状态,但相对于一般护理而言有很大改进,且切口感染情况极少,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腹症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治疗后承受的疼痛,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对于急腹症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参考文献]

[1] 甘志锋.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23.

[2] 张书丽,雷丽芳.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分析与急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4):119.

急诊老年护理篇2

【关键词】老年急诊;特点;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59-01

就目前来看,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老年急诊患者的数量也随之上升,从老年急诊的特点、老年疾病的类型以及老年急诊人数等多个方面来看,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高,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显著增多[1]。老年急诊患者中,病情严重,疾病种类复杂,发病时大多数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加上患者家属的恐慌与烦躁,对老年急诊患者的情绪造成严重的影响,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有一些老年患者的疾病发作比较缓慢,在就诊的时候虽然没有出现急症表现,但是在就诊过程中病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变化。为了提高老年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80例老年急诊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急诊室收治的80例老年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62-9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9±9)岁。41例心血管疾病,19例单纯高血压发作,12例脑血管疾病,5例急性胃肠炎,3例外伤;合并肺部感染25例。

1.2 老年急诊特点

1.2.1 症状特点

本组大多数老年急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典型。将疼痛作为特征的疾病,经常缺失疼痛症状,例如:急性心肌梗死13例,其中4例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25例,其中有16例没有明显咯痰、咳嗽症状,而以消化系统、精神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就诊;脑梗死8例,其中2例无神经症状。

1.2.2 夜间急诊多且重

本组80例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显示,老年急诊患者夜间疾病发作的数量要多于白天发作,61例夜间发作,占76.25%;19例白天发作,占23.75%。41例心血管疾病中,13例急性心肌梗死,占31.7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1例夜间发作,占84.62%。其他疾病经常于夜间加重,例如:心脏病并发心功能衰竭,主要在后半夜中出现无法平卧、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发热现象的患者,在夜间的发热温度更高,通常情况下均>38℃;将疼痛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夜间的疼痛程度相比于白天更加严重。

1.3 护理方法

1.3.1 加强夜间护理

根据老年急诊患者的夜间急诊多且重特点,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夜间护理的力度,在夜间重点时段中,应当安排急救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值班,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应当重点进行护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当老年急诊患者在夜间出现病情加重情况时,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告知主治医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避免老年急诊患者由于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

1.3.2 认真、仔细的巡查

急诊护士应当对老年急诊患者进行认真、仔细的巡视,观察患者的面色、行动是否存在困难、精神状态以及神志,对于呼吸困难、面色差、神志不清以及自诉病情严重的患者,立即采用担架或者轮椅将其送至急诊室,并且优先进行救治,必要时给予患者吸氧,防止治疗延误,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1.3.3 及时抢救

急诊护士应当实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严重病情,立即告知急诊医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护理人员应当了解与掌握急诊抢救知识与技术,熟练抢救器械的应用方法,熟悉不同类型急救药品的用途与使用剂量,还要熟悉中毒所需要使用的拮抗剂与解毒剂,在抢救老年急诊患者中能够快速准确的使用,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为老年急诊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3.4 重视急救设备管理

护理人员应当确保各种急救设备仪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及时补充耗材,派遣专人对急救设备进行管理,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制定合理的急救设备保养操作规程。合理的抢救护理措施与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提高老年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条件,分工明确、科学合理的抢救护理流程是保证老年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护理人员应当确保抢救设备仪器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防止由于抢救设备仪器出现故障而造成老年急诊患者抢救出现延误,导致抢救失败。

2结果

本组80例老年急诊患者,经过良好的抢救护理,均抢救成功,无1例出现死亡,抢救成功率为100%。

3 结论

老年急症患者中,大多数为慢性病,由于长期受到病症的折磨,造成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其次,一些老年患者由于小病而不愿意到医院中进行诊治,不愿意麻烦自己的子女,主要通过自行服药控制病情,当病情突然加重的时候,大多数老年患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患者出现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增大,产生恐惧、忧郁、绝望的心理;当候诊时间与检查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会加剧患者的焦虑、紧张,这个时候就有可能造成患者疾病的发作。因此,老年急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十分迅速,护理人员应当充分的重视。

大多数老年急诊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均呈现随机性[2]。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巡察力度,实时关注患者病情出现的变化,并且依靠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用尽一切方法挽救老年急诊患者的生命。

本组研究中,80例老年急诊患者经过良好的抢救护理,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与王春燕[3]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老年急诊患者的病情变化十分迅速,病情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充分重视病情的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迅速将抢救器械仪器准备到位,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护理人员对老年急症患者采取的正确抢救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老年急诊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晋华,郑秀云.老年急诊的特点与抢救护理[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8(05):395-396.

急诊老年护理篇3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急诊 护理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明显改善,人均寿命逐年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显著。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我国目前以60岁为界限[1]。随着老年人比例的增加,老年患者需要更多的护理健康服务,临床上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具有特殊性。对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为急诊护理工作提供了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0月1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患者206例,其中男121例,女85例;年龄60~90岁。内科病例140例,外科病例66例。

1.2 方法 采取自制的急诊病例信息登记表进行资料收集, 对急诊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恰当地实施相应的护理。

2 结果

2.1 急诊老年患者内科病例中心脏疾病患者所占比例最大,然后依次为脑血管疾病、copd。见表1。表1 急诊老年患者内科病例前3位的疾病

2.2 急诊老年患者外科病例中急性阑尾炎所占比例最大,然后依次为急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见表2。

2.3 急诊老年患者患病及心理特点

2.3.1 急诊老年患者患病特点:①主诉少,与客观病情不一致:典型病例:男,70岁。WwW.133229.Com主诉恶心,无其他不适就诊。查体:神表2 急诊老年患者外科病例前3位的疾病清合作,血压100/6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08次/min,呼吸21次/min,心前区听诊心音弱,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急查心电图,经查体诊断为心力衰竭(心衰)。立即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强心利尿,住院治疗。②临床表现不典型:一方面老年人自我感觉迟钝,对冷热痛觉反应差,自觉症状轻;另一方面由于多种疾病可以相互掩盖症状所致[2]。尤其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例如,心肌梗死时较少有剧烈心绞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表现为牙痛、腹痛、腰背痛、肩部痛等,往往通过心电图检查才能发现。典型病例:男,67岁。主诉胃痛2 d,口服胃药无效就诊,查体:血压110/60 mm hg,心率100次/min,呼吸20次/min,在急查心电图患者平卧时,突然发生心跳骤停,心电图示心电机械分离,提示心肌损伤非常严重,故抢救无效死亡。③容易发生多脏器衰竭:由于生理功能发生改变,老年人发病的原因有时不同于一般人,容易发生脏器衰竭。典型病例:女,73岁。自述咳嗽咳痰就诊,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查体:神情,呼吸急促,半卧位,血压130/70 mm hg,心率100次/min,呼吸22次/min,听诊双肺干鸣音。立即氧气吸入,就诊30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大汗、四肢湿冷,呼吸困难,血压80/40 mm hg,心率120次/min,呼吸26次/min,提示发生急性心衰。立即给西地兰0.4 mg,速尿20 mg,入壶。30 min后病情好转。住院进一步治疗。④多种疾病共存:由于老年人体内调节能力差,应急、防御、代谢功能减弱,往往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当某一种疾病发生变化时,其他疾病有原来相对稳定状态而发生急剧变化,造成病情发展迅速、复杂、多变且并发症多,不易控制。⑤老年患病后病情易急剧加重:老年人往往多种疾病共存,表面是一种疾病,实际上其他几种疾病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可发展为器官衰竭,病情迅速出现不能控制的危象,发生猝死。⑥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因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多脏器功能减退,饮水减少。患病时很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⑦容易出现意识障碍: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电解质紊乱等有关。⑧老年急诊患者就诊时间晚:老年急腹症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多较晚,12 h就诊的占全部病例的43.5%,而同期青、中年12 h就诊率为89.6%[3]。

2.3.2 急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①悲观失望:多数有慢性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对疾病治愈丧失信心,心情极度悲观,甚至拒绝一切治疗护理。②多疑恐惧:由于疾病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的恐惧感,对疾病估计过于严重,对他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③孤独忧郁:老年人多数赋闲在家养老,子女忙于工作,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病态心理,心理上特别需要关爱安抚,但同时又自觉累赘,担心他人嫌弃。

2.4 护理对策

2.4.1 针对急诊老年人患病特点及护理对策:①我院急诊科针对急诊老年人患病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就诊及抢救护理程序。②接诊老年患者时,不能只听患者的主诉,应详细询问病情,特别是对既往史、治疗史、发病前后用药情况要详细询问,并进行必要的体检,对病情做出全面的评估。提高分诊准确率,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③急诊护士必须掌握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思路要敏捷,接诊时要注意测量生命体征及体格检查,及时发现患者患病体征,为病情诊断提供依据。④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的微小变化。作为急诊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有对病情危重信息的敏感性,准确判断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⑤老年患者病情易急剧加重,提示我们对老年患者,即使就诊时生命体征平稳,也应提高警惕,不应忽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⑥掌握老年人生命体征的特点。老年人血压一般比年轻人高,患有高血压病史时,平时收缩压170~180 mm hg,如测得血压110/70 mm hg,看起来很正常,实际上和老人平时相比已经降低了30%以下,已经出现了低血压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病情就会发生变化。提示我们一定要结合老年人生命体征的特点来判断病情。

2.4.2 针对急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其护理对策: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护理要从就诊开始,微笑相迎,服务热情周到,护理操作要熟练、轻巧、稳健,使患者心情舒畅,感受到护士的亲切关怀,内心充满信任感。②交谈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谈心,做其知心朋友,多与患者倾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树立治疗的信心,引导患者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要特别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说话要温和有礼貌,语言要通俗易懂,以免造成患者理解的不便,不能良好的沟通。③重视老年患者珍惜生命的心理:临床观察老年人尽管失去健康,仍十分珍惜生命。作为护理人员,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以最大的热情拥抱生命。④应与老年患者的家属保持多方面的联系:要求家属密切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以保证老人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2.5 护理效果 针对急诊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老年患者自就诊到出院整个过程中处于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达到早日康复出院的目的。经问卷调查,老年患者对我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7%以上。

3 讨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做好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不但要有丰富的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知识,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敏锐的观察力、对病情危重信息的敏感性,准确判断病情, 而且,还要有善于驾驭老年患者心理的能力,有的放矢地开展护理工作,能使护理工作事半功倍,取得最佳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兰,孙智晶.关注老年女性身心健康.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817.

急诊老年护理篇4

作者:郜海霞,谢少清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急诊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关键词】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也有了普遍的提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也与日俱增,急症的手术率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水平,降低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社会化问题。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90例老年急腹症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591例老年急腹症患者,急诊手术290例,手术率49.8%。合并高血压182例,ⅱ型糖尿病43例,慢性支气管炎24例,脑梗塞34例,各类心脏病72例,前列腺疾病33例,肾功能不全5例,前列腺增生7例,帕金森6例。

    1.2  护理方法

    术前对病人进行及时、细致和全面的评估,尽可能消除或纠正已发现的各种可逆性危险因素,并与病人和家属做好沟通。术后则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对于老年患者应重点注意的有关事项要多次告知和强调,并辅助患者咳嗽、排痰、翻身,以及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活动。

    2  讨论

    2.1  术前护理

    老年病人由于病情急、年龄大,病人无完整心理适应过程,加之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足,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从接触病人开始,护士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要用最短的时间对病人做出心理分析及心理诊断,耐心、热情地对待病人,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某些必要的手术步骤和大致的手术时间,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由于老年人心血管代偿功能减弱、呼吸功能进行性减退且伴随疾病多,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必须与患者家属做好细致的沟通,若沟通不到位,家属不理解,极易酿成医疗纠纷。

    2.2  术后护理

    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反应差,在应激情况下病情变化更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持续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尿量、血糖、血氧饱和度值,检测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如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1]。老年急腹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如果术前缺乏充分的呼吸道准备,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加强老年急腹症患者急诊手术后呼吸道的管理至关重要。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不敢咳嗽,使分泌物停留在支气管内,易致呼吸道感染,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2]。镇痛是术后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及急性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护士应正确评估伤口疼痛的程度,观察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和护理。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伤口拆线时间比中青年应迟2~7 d,因此要及时纠正引起切口裂开和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必要时补充适量的新鲜血液。帮助病人咯痰、打喷嚏、排便时都要用双手保护切口两则腹壁向切口挤压,减少对切口的冲力和疼痛[3],选用高效能的抗菌药物避免切口感染。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一般肛门排气时间较青壮年晚1~2 d,术后腹胀较为突出,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如术后3 d尚未有肠蠕动,在排除因腹腔感染或低血钾等所致的肠麻痹后,可予腹部热敷、肛管排气、针灸等。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早期活动还可预防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但活动量应循序渐进,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的患者因切口疼痛拒绝下床活动,此时应向患者解释早期下床活动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配合,注意活动时防止引流管的脱落[4]。

    随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多,如何使老年患者安全的度过手术前准备阶段,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康复,痊愈出院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本文通过290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到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结合其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治疗,加强护理措施,保证手术成功起到积极作用[4]。

【参考文献】

  [1] 周艳平.老年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7,157(9):79.

[2] 商月侠,刘继东,尤素杰. 老年急腹症的护理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4):258.

[3] 邓海琴.老年急腹症168例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20-1421.

急诊老年护理篇5

作者:郜海霞,谢少清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急诊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关键词】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也有了普遍的提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也与日俱增,急症的手术率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水平,降低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社会化问题。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90例老年急腹症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591例老年急腹症患者,急诊手术290例,手术率49.8%。合并高血压182例,ⅱ型糖尿病43例,慢性支气管炎24例,脑梗塞34例,各类心脏病72例,前列腺疾病33例,肾功能不全5例,前列腺增生7例,帕金森6例。

1.2 护理方法

术前对病人进行及时、细致和全面的评估,尽可能消除或纠正已发现的各种可逆性危险因素,并与病人和家属做好沟通。术后则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对于老年患者应重点注意的有关事项要多次告知和强调,并辅助患者咳嗽、排痰、翻身,以及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活动。

2 讨论

2.1 术前护理

老年病人由于病情急、年龄大,病人无完整心理适应过程,加之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足,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从接触病人开始,护士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要用最短的时间对病人做出心理分析及心理诊断,耐心、热情地对待病人,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某些必要的手术步骤和大致的手术时间,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由于老年人心血管代偿功能减弱、呼吸功能进行性减退且伴随疾病多,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必须与患者家属做好细致的沟通,若沟通不到位,家属不理解,极易酿成医疗纠纷。

2.2 术后护理

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反应差,在应激情况下病情变化更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持续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尿量、血糖、血氧饱和度值,检测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如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1]。老年急腹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如果术前缺乏充分的呼吸道准备,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加强老年急腹症患者急诊手术后呼吸道的管理至关重要。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不敢咳嗽,使分泌物停留在支气管内,易致呼吸道感染,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2]。镇痛是术后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及急性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护士应正确评估伤口疼痛的程度,观察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和护理。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伤口拆线时间比中青年应迟2~7 d,因此要及时纠正引起切口裂开和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必要时补充适量的新鲜血液。帮助病人咯痰、打喷嚏、排便时都要用双手保护切口两则腹壁向切口挤压,减少对切口的冲力和疼痛[3],选用高效能的抗菌药物避免切口感染。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一般排气时间较青壮年晚1~2 d,术后腹胀较为突出,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如术后3 d尚未有肠蠕动,在排除因腹腔感染或低血钾等所致的肠麻痹后,可予腹部热敷、肛管排气、针灸等。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早期活动还可预防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但活动量应循序渐进,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的患者因切口疼痛拒绝下床活动,此时应向患者解释早期下床活动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配合,注意活动时防止引流管的脱落[4]。

随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多,如何使老年患者安全的度过手术前准备阶段,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康复,痊愈出院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本文通过290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到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结合其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治疗,加强护理措施,保证手术成功起到积极作用[4]。

【参考文献】

[1] 周艳平.老年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7,157(9):79.

[2] 商月侠,刘继东,尤素杰. 老年急腹症的护理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4):258.

[3] 邓海琴.老年急腹症168例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20-1421.

急诊老年护理篇6

【关键词】 低血糖; 昏迷; 老年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6-0096-02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而升高[1-3],在糖尿病的治疗期间,因药物或其他原因会使血糖降至正常值以下,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与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易引起昏迷,即为低血糖昏迷[4-5]。文献[6]报道低血糖昏迷病因复杂,持续6 h昏迷则会导致患者大脑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严重者可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对低血糖昏迷的鉴别诊断、急救及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旨在探讨临床鉴别诊断低血糖昏迷症状的方法及对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3~78岁,平均(70.5±9.3)岁。

1.2 院前的急救与护理

1.2.1 出诊急救 在接到出诊指令之后,尽快赶到患者病发地点,快速熟练的使用血糖检测仪对患者血糖进行测量,排除其他疾病,考虑低血糖立即给予急救药物。建立静脉通道,以50%葡萄糖注射液推注40~60 ml,然后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使患者处于平卧位,尽可能的使其呼吸顺畅;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及时纠正缺氧。

1.2.2 转运护理 返院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脉搏、血压、呼吸及意识等变化。部分患者因烦躁、抽搐等易发生意外伤害,注意看护。低血糖昏迷发病较急,家属缺乏心理准备,应做好安慰、疏导等心理护理。仔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抢救措施、用药名称及剂量、效果等。

2 结果

经过实施合理及正确的急诊急救后,30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均解除危险症状,安全转至院内,其中22例在5~15 min内逐渐苏醒。

3 讨论

3.1 低血糖昏迷院前急诊急救的重要性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器质性慢性病,一旦血糖过低则使其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尤其是脑[7]。人体脑部不能产生、储存葡萄糖,需求主要来自于血糖,持续供应不足会使脑功能障碍并可引起不可逆的脑器质性损害,甚至死亡[8]。及早发现并补充外源性葡萄糖,可缓解患者的脑神经损害,减轻患者痛苦,以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9]。因此院前准确诊断低血糖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3.2 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

(1)机体功能下降: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及代谢功能均呈降低趋势,肾上腺受体的兴奋性降低,血糖拮抗调节激素缺乏,若再加上植物神经、微血管等病变,患者体内胰岛素异常增多,肝糖原储备减少,容易发生低血糖[10]。(2)合并慢性病:老年患者常合并的慢性病诸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因此需长时间服用对应病症的治疗药物如倍他乐克、氨茶碱、利血平、阿司匹林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上述药物与磺脲类降血糖药物合用后,阻滞了降糖药物在肝脏及肾脏中的代谢与排泄,加强了药物的降糖作用,或其他药物作用掩盖了低血糖时的交感神经兴奋[11]。(3)老年患者的病程较长,就诊坚决性及意识较差,对医嘱的依从性差并且服药不规律,不能定时监测血糖,遇到病情急剧变化,常恐慌,不能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12]。

3.3 鉴别诊断方法

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且血糖低于2.8 mmol/L,排除中毒、心脑血管并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在急诊室应严格区分低血糖昏迷和急性脑血管疾病,尤其是与急性脑梗死区分开来。临床常见误诊的原因主要有:(1)低血糖因干扰中枢神经与交感神经,而使患者表现出虚汗、心悸、躁动、紧张、肌张力增高、颤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昏迷等症状;(2)昏迷患者不能诉说病情,家属对病情概括不清;(3)部分低血糖患者昏迷时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定位症状体征,若临床医生临床经验欠缺,易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

对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院前急诊急救的先决条件必然是血糖监测,掌握患者血糖变化,对症抢救才能为患者正确治疗抢救争取时间,为院前安全转运提供安全保障,为进一步院内治疗打好基础并争取机会。因此对于昏迷原因不详或其他原因诸如脑血管意外、酒精中毒、安眠药中毒的经治疗后血糖及临床症状未得到有效改善的老年患者,无论其是否有既往糖尿病史,在院前急诊急救、院内治疗时均应行常规的快速血糖分析,以防误诊。出诊时必备血糖检测仪及配套的急救药品与工具,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防不可逆脑损伤的出现,改善抢救与治疗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Ter Braak E W,De Valk H W,La Bije Y F.Response to training in blood glucose awareness is related to absence of previous hypoglycemic coma[J].Diabetes Care,2000,23(8):1199-2000.

[2]周国花,俞静,林碎钗.重度低血糖昏迷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原因分析与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18(8):765-766.

[3]刘宏利,景流芳,张中东,等.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河北医学,2011,17(2):146-148.

[4]邱芙蓉,邱雪梅.91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9,8(4):38-39.

[5]翟冬梅,高宝侠.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20):3293.

[6]刘丽梅,么焕新,柴颖.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护理策略[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4):405-406.

[7]韦耀丽.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30例临床分析[J].内科,2013,8(3):270.

[8]欧美荣,李梓.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37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3,31(2):142.

[9]邝慧芳.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434-1435.

[10]郝艳.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6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439.

[11]王学芳,刘琳华.老年低血糖昏迷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4例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715-716.

急诊老年护理篇7

关键词:老年肺心病;急性期救治;护理观察;预防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94-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多导致恶劣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且反复发作。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是现代内科领域中的一个新的临床综合征,老年COPD所致肺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慢性肺心病的早期表现是长期咳嗽、咳痰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特别是活动后或在寒冷季节里症状更为明显;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右心衰竭症状,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肝肿大伴压痛,肝颈反液压征阳性,水肿和腹水,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我院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期心力衰竭,加之科学的护理措施,取得了可喜的疗效,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急性期心力衰竭患者40例的病历资料,男28例,女12例,年龄59-84岁。其中心功能不全Ⅱ级28例,Ⅲ级12例,肺功能不全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患者均有咳嗽、咯痰、胸闷、喘息、水肿等症状。将患者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平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40例患者首先接收常规治疗,均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利尿消肿、低流量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45ml,鲁南欣康针单硝酸异山梨酯针20mg,5-8ml/h,用微量泵泵入,每小时监测血压、心率,根据血压调整输液速度,如血压低,加入多巴胺注射液20mg,1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护士每日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咳嗽、咯痰、喘息、水肿等症状和体征及副反应;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脏彩超等检查。

1.3护理措施

1.31护理人员做好严密护理观察。按时、准确记录24h尿量、尿色;观察水肿,并于心衰引起的水肿相鉴别;关注尿比重、尿素氮、肌肝、血气分析的检查结果;观察患者食欲,巩膜是否黄染,肝区是否压痛;观察面色是否苍白,呕吐物颜色,柏油样大便;给患者肌肉注射1.32加强重要器官的护理

输液严格控制滴速,以不超过40滴/min为宜, 根据医嘱及时使用强心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利尿药。首先要是防止发生肺部感染,应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做好口腔护理,注意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加强对吸痰管、氧气导管、湿化瓶、雾化吸入器官等的消毒;要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如病情确实需要,也应减少剂量,并注意观察用药过程中患者尿量、颜色的变化、对需要导尿或保留导尿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损坏的药物,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预防性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硫糖铝类制酸或胃黏膜保护药,以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应密切注意患者神志改变,禁止使用镇静剂,以防止发生呼吸抑制。合理正确氧疗以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发生医源性高碳酸血症;保持干燥、光滑,用爽身粉或滑石粉涂于肌肤,即时更换床单,定时翻身,防止损伤及褥疮;由于COPD肺心病患者病程长、优质差、易反复发生、住院次数多、医疗费用高,给家属带来经济负担,部分患者存在有忧郁、焦虑、失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1]。因此,护士应重视患者心理变化对疾病影响,做好心理护理。热情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和劝慰,鼓励患者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取得他们的合作,使之利于疾病的转归。

2.治疗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中15例患者显效,患者咳嗽、咯痰、胸闷、喘息、心悸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缺氧、肺部音、肝大、水肿等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心率100次/min以下;5例患者治疗有效,患者咳嗽、咯痰、胸闷、喘息、心悸等症状减轻,缺氧、肺部音、肝大、水肿等体征减轻。显效率75%,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率26%,有效率50%,24%的患者治疗无效,患者咳嗽、咯痰、胸闷、喘息、心悸等症状减轻不明显或加重,缺氧、肺部音、肝大、水肿等体征减轻不明显或加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为二硝酸异山梨酯的主要生物活性代谢物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单硝酸异山梨酯释放氧化氮,氧化氮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细胞内的环鸟苷酸增多,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外周动脉和静脉扩张,对静脉的扩张作用更强。静脉扩张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和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减低。动脉扩张使外周血管阻力、收缩期动脉压和平均动脉压减低。冠状动脉扩张,使冠脉灌注量增加。总的效应是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供氧量增多,心绞痛得以缓解。老年人、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及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清除率与健康年轻人无区别。单硝酸异山梨酯在血清中脱硝基后形成异山梨醇和右旋山梨醇,由尿中排出。肺心病患者年龄普遍偏大,体质交差,反复发作较多,心功能受损严重,常伴发心衰;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临床用于肺心病的长期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可以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供氧量,从而改善心衰,副作用小,用药安全。

急诊老年护理篇8

老年急性脑卒中是老年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在患病后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在接受治疗的第一周内就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现象,致残率及死亡率很高,患者若未接受及时的护理,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与心律失常有较大影响,我院的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律失常现象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其实施急诊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31例。所有患者在经过临床CT扫描或MRI扫描后均诊断为急性脑卒中,且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存在异常现象,脑梗死患者68例,脑出血患者34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心律失常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并且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为病情评估分析、吸氧、吸痰、开放患者气道、输液等。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急诊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急救处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急救处理,为其建立静脉通道。脑卒中患者容易陷入昏迷,舌部肌肉比较松弛,极易发生后坠从而堵塞咽喉,影响患者的呼吸,还会导致患者脑缺氧等。护理人员应当让患者行右卧位,及时清理患者口内异物,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护理人员让患者进行吸氧,监测患者心电变化情况,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此外,护理人员可以适当抬高患者的头部,可利用脱水剂等降低患者颅内压值。

1.2.2 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着重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晰、瞳孔状态是否异常、是否出现呕吐现象及抽搐现象等,还要观察患者的血糖值与血压值。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颅内压护理,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防止患者出现坠床。

1.2.3 指标监测

护理人员需要利用多功能监护器对患者心电、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严密监测,若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现象,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避免患者发生猝死,还要在必要时应用起搏器、除颤器等设备[1]。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心律失常现象并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患者痊愈且没有出现致残、致死即为护理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加以检验,若两组患者数据经对比后差异P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心律失常现象分析

由上表可看出在102例患者中,频发早搏例数最多,窦性停搏例数最少,多源早搏例数也较多,医护人员需要重点观察这类患者。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后痊愈例数49例,护理有效率达到96.1%,致残率与致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经对比后P=0.0457

3 讨论

老年患者在患上脑卒中后,病情比较危急,病势反复无常,带有极强的变化性。心律失常、死亡等多发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患病5―6h后,患者若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救治,就会有生命危险[2]。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心律失常现象进行分析后发现,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有早搏、心房颤动、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供血不足现象,患者的脑干等部位会受到严重影响,儿茶酚胺增加从而影响心肌,造成T波发生改变,导致心电图出现异常。这一现象与本研究结果中表1的数据相对应。

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分析之后,就需要判断患者需要接受何种护理方式,对于病情极为严重的患者,需要接受急诊护理。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5h之后,仍处于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期。因此,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在接诊时对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急救处理,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患者呼吸顺畅,还要利用监测仪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的监测,在必要时候可以让患者服用药物,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值。患者在接受急诊护理后,护理人员需要在30min内将患者送往专科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急诊护理,最终的痊愈例数为49例,护理的有效率高达96.1%。与此同时,接受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致残例数与致死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急诊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