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急诊分诊方法8篇

时间:2023-05-28 08:21:36

急诊分诊方法

急诊分诊方法篇1

[关键词] 心血管;急诊分析;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213-02

心血管急诊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并且疾病具有较高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性,因此必须要抓紧时间对其进行治疗,提供治疗效果[1]。本研究就我院68例心血管急诊患者为例,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心血管急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22~77岁,平均(49.2±3.6)岁;体重39~75 kg,平均(58.1±2.6)kg。39例患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伴急性心肌梗死,19例患者为二尖瓣置换术后人工瓣失功急性左心衰,10例患者为马凡氏综合征急性左心衰。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其调整血压、改善心功能、营养心肌等治疗,同时对其并发症进行积极的处理,并督促患者卧床休息;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Z44021269)和路路通治疗,如果患者有冠心病,则每天1次对其静脉滴注250 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如果患者有脑血管疾病,则每天1次对其静脉滴注20 mL路路通+250 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3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心脏复跳率及死亡率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然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的软件包是SPSS18.0,各种数据的标准差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8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心血管急诊患者的病情特点

(1)具有较急的发病速度和较快的变化,将“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出来。这就要求心内科医师迅速作出判断,给予患者及时的救治;(2)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心内科医生无法对下一个患者的具体系统或器官疾病及轻重程度进行有效的预见;(3)具有较复杂的病情和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2]。这就要求心内科医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积累有益的临床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对心血管疾病的疑难急诊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将误诊和漏诊的几率降低到最低限度;(4)通常情况下,患者并不是以某种疾病为主导,而是以某种症状或体征为主导;(5)具有较大的病情轻重差别。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并发普通感冒,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并发多器官衰竭、心跳骤停等症状;(6)患者及其家属不理解。通常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给予症状的缓解和病情的稳定以极大的期望,没有抓好治疗的时间,从而造成瞬间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

3.2 心血管急诊事件的发作特点

(1)首诊突发。大部分患者在首诊时,并不认为心血管时间的发作隐患存在于自己身上,或即使知道自己有心脏病也没有进行清晰的诉说;(2)其他疾病或症状掩盖了心血管事件的发作隐患,比如,急性腹痛腹泻等;(3)医院医护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常常在面对突发的心血管事件时不知所措,特别是在留院观察患者身上体现在尤为明显;(4)医护人员缺乏相关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急救专科知识。所有这些极易延误抢救时机[3]。

3.3 心血管急诊的防治对策

(1)医院医护人员应该对医疗核心制度及岗位责任制进行严格的执行。医院相关领导应该对心内科急诊医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进行严格的强调,包括急诊工作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从而保证严密观察患者,使医疗质量和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2)给予病历书写制度以充分的重视。应该简明扼要、准确及时、清晰明了地书写急诊病例,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应该对抢救记录进行及时的书写;(3)不断更新思维模式。应该积极运用降阶梯思维方式,对急性心血管时间进行及早的识别[4]。同时,将多向思维模式有效树立起来,全面掌握各系统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多发急危重症;(4)树立勤会诊、勤请示汇报的良好工作作风。一个医护人员,不论经验怎么丰富,知识面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怀疑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就应该给予患者认真详细的会诊,同时,还应该养成勤请示汇报的习惯,从而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减低到最低限度;(5)对心内科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心内科护理人员应该严密观察有心血管基础的患者病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病情及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情况,则应该及时将其汇报给医师;(6)对急性心血管时间的发生规律进行有效的掌握。冠心病在心脏性猝死中居于首位,同时心脏性猝死率与患者的年龄是呈正比例关系的,在一些地区,55~64岁的冠心病患者具有最高的猝死率[5]。在性别比例方面,男性猝死率显著高于女性,而在猝死率增加的趋势方面,男性早女性20年[6]。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路路通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单纯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心血管急诊事件具有独特的病情特点和发作特点,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良好的防治。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心脏复跳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佩燕.独特的急诊临床思维-降阶梯式鉴别诊断[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3):1828-1829.

[2] 孙海涛,赵子彦.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昼夜节律及其临床意义[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8,27(1):26-27.

[3] 马岩.常见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症状识别[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10):73-74.

[4] 王仲,寿松涛,计达.降阶梯思维是科学的急诊临床思维方式[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4):1997-1999.

[5] 张虹儿,周淑萍,贺宏艳,等.急诊心血管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284-285.

急诊分诊方法篇2

【摘要】 急诊医学在维持人类健康事业中拥有重要地位,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急诊科护士长期坚守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是患者病情突变的第一承受者,在工作中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不公平的待遇,护士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从而使护士对工作和患者失去热情。通过对急诊科护士压力源的分析探讨,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但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护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应对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也是各种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及治疗的首要场所。急诊科护士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出现职业疲倦,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必将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护患纠纷增加,甚至严重影响医院的效益。

1 压力源分析

1.1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不足与患者高质量护理要求存在着矛盾,特别是急诊科工作繁重,患者流动性大,病种复杂,这种矛盾更加容易激化,给急诊科护士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1.2 睡眠紊乱 护士工作三班倒,频繁的夜班使护士的生物钟紊乱,有时连续抢救、护理患者数小时,精神高度紧张,因工作原因而疏于对家人照顾,产生焦虑情绪和内疚心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差影响护士身心健康,从而产生对职业不满意甚至厌恶的负性情绪反应,直接影响治疗护理质量。

1.3 行业风险大 急诊科是一个多学科的科室,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医疗纠纷好发。由于急诊患者的病情危急多变、突发性强,急诊科护士工作强度大,专业技术要求高,知识面要广,急诊护士在临床职业性接触存在潜在的传染性,一不小心造成职业性暴露,使护士缺乏安全感,久而久之应激能力相对低。

1.4 不公平待遇 护士为患者的康复付出辛勤的劳动,有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社会地位低。工资及褔利待遇相对较低,晋升及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护理工作在医疗活动中不被认可,也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 应对方法

2.1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合理安排人员,适当增加科内人员编制,以人为本,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个护士的特长,激发护士的潜能,提升护士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护士长要关心和了解护士的困难,及时地解决护士工作上、生活上的难题。培养护士的团队精神,加强同事间紧密合作,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环境,增强护士的归属感。

2.2 科学排班 由于护士三班倒,尤其夜班时人员少,突发事件多,尤其遇到大抢救且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时,容易造成护士精神压力大、急躁不安、焦虑等。护士长在排班时对于工作强度大的班次应给予当班护士充分的倒休,使其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整,以减轻压力。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放松心情,倾听音乐、参加朋友聚会、瑜伽静坐、健身等均可减轻精神负担。乐观面对生活,适当的压力可转变成进步的动力。

2.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参加院内、外的各种护士继续教育讲座;科内的特殊病历讨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积极参加护理专科或本科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工作中严格遵守查对制度,熟练掌握抢救的各种仪器、技术及程序,提高应急能力,提高护士的自信心成就感。在急诊科工作应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被锐器损伤,应立即做局部3%碘酒消毒。怀疑有乙肝病毒感染时,即应肌注高价免疫球蛋白。工作中应勤戴口罩、手套。有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危重患者尽量在病情稳定后送射线检查,检查中护士应暂时离开,需监护在旁时,应穿上防护服。

急诊分诊方法篇3

[关键词] 亚急性猪丹毒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69-01

从临床诊断症状方面分析,慢性型猪丹毒主要表现是关节炎与心内膜炎;急性型猪丹毒主要表现是败血症;亚急性型猪丹毒主要表现是皮肤上出现疹块[1]。近些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猪丹毒。所以,一定要深入研究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为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一、病原

猪丹毒病原是红斑丹毒丝菌,也就是猪丹毒杆菌,属于革兰氏染色阳性菌,是一种微需氧与兼性厌氧菌。按照菌体抗原差异,主要将猪丹毒丝菌分成25个血清型,我国出现的主要就是1a型与2型,猪丹毒杆菌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室温条件下,可以耐干燥几个月,在阳光下可以生存10-14天。在死后埋在地下1.5米处的动物尸体内,230天之后还有活菌。将污染的垫草与粪便堆肥发酵半个月之后,就可以杀死猪丹毒杆菌。同时,此菌抗热性较差,在50℃的条件下加热15-20分钟,或者在70℃的条件下加热5分钟就可以杀死猪丹毒杆菌,煮沸后很快就会死亡。

二、临床症状

我国猪丹毒主要以急性型与亚急性型为主,同时伴有较少的慢性型。亚急性型猪丹毒是此类疾病中较轻的一种,主要就是在猪皮肤上出现一些疹块。一般而言,猪体温均不会超出42℃,在发病的1-2天之后,在患病猪的背部、颈部、胸部、腹侧以及四肢皮肤上出现一些黑紫色、深红色大小不一的疹块,其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圆形、菱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出现疹块的位置稍有凸起,并且边缘呈现红色,中间较为苍白,具有明显的界限,与烙印非常相似,因此,有“打火印”之称[2]。在发病的时候,白猪容易看见,黑猪不容易看见,经常在宰刮毛之后才看见。随着疹块的出现,猪体温也会随之下降,病势也会逐渐减轻,在疹块消失之后,凸起的位置也会逐渐下陷,最终产生干痂,脱落自愈。此病病程大概为10-12天,其死亡率较低。个别病例会转为慢性型或者急性型猪丹毒。极少数病例中,猪背部、肩部皮肤会出现坏死、发黑、发硬的症状。

三、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试验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抗体试验、SPA协同凝集试验、凝集试验等[3]。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可以对猪体中是否含有此细菌予以直接检查。SPA协同凝集试验,主要就是鉴定细菌与分类菌株。凝集试验主要包括试管凝集试验与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血清培养凝集试验,主要用于检测血清抗体与评价免疫水平。其具体方法就是:在含有抗丹毒的血清培养基中接种纯培养物或者被检组织,保证其温度为37℃,培养18-24小时,出现凝集现象为阳性。在对猪血清进行检测的时候,凝集价在1:20以下为不发病猪,在1:320以上为发病猪或者有免疫力猪。

四、防治方法

1.治疗方法

在发病之后进行治疗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早期确诊,并且对病猪进行隔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而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而言,在治疗猪丹毒的时候,青霉素是首选抗生素,在经过相关治疗之后,病猪体温会逐渐下降,精神与食欲也逐渐转好,此时,还需要注射2-3次青霉素,以此来巩固治疗效果,避免其复发,或者转为慢性型与急性型。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抗猪丹毒血清进行治疗,一般而言,进行皮下或者肌肉注射,仔猪注射5-10毫升,体重在50千克以下的猪注射30-50毫升,体重在50千克以上的猪注射60-100毫升,此血清主要为牛源或者马源,在注射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需要仔细观察。如果可以和青霉素一起注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3]。

2.预防方法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而言,必须对猪舍、周围环境、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同时,还要注射预防疫苗,如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G4T10弱毒疫苗等,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猪丹毒的发生。现阶段,我国具有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以及猪瘟、猪多杀性巴氏性杆菌三联活菌疫苗可供使用。

五、结论

首先,在亚急性猪丹毒防治中,按照免疫计划予以预防接种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方法,当猪群中确诊患有此病的猪时,一定要马上进行隔离治疗。其次,一定要重视对猪舍、周围环境、用具等方面的定期消毒,并且将垫草、粪便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堆肥发酵,灭杀相关细菌,同时还可以作为肥料使用。其三,对于病死的猪以及病变内脏器官而言,均要进行深埋处理;急宰猪血液与废弃病变器官或者组织均要进行化制处理,在经过兽医检查之后确认没有病变的肉体与内脏器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处理,经常高温处理之后能够利用;运输工具、急宰场地等在完成工作之后,需要进行彻底的冲洗与消毒,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其四,饲养人员一定要和兽医进行紧密的配合,对猪群发病情况进行认真的观察,一旦发现病猪就要马上进行隔离治疗,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损失。当同一猪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时候,需要采用青霉素注射的方式进行预防,保证猪群的健康。其五,屠宰、解剖、检验等人员一定要强化防护措施,避免受到猪丹毒丝菌的感染,如果出现病症,就要马上就医。

总而言之,猪丹毒具有广泛的流行性,并且还会传染,在危害养猪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因此,一定要对此病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在确诊之后,马上进行隔离治疗,恰当使用药物,保证病猪能够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孙薇,杨林,王成达,等.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J].吉林畜牧兽医,2011,32(11):32-32.

急诊分诊方法篇4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急诊分析;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38-01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急诊患者往往发病较急,病情变化较快,很难预测患者治疗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经在2亿人次以上,患病率高达20%左右,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健康安全。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研究一种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有利于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探讨、总结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急诊患者60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加用路路通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急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2],同时对于患有其他全身疾病者予以排除。现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24-75岁,平均(42.9±6.4)岁;男18例,女12例;疾病类型:4例急性心肌梗死者,5例心绞痛者,5例急性高血压者,6例心律失常者,10例急性心力衰竭者。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23-74岁,平均(42.3±6.1)岁;男17例,女13例;疾病类型: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5例心绞痛者,6例急性高血压者,6例心律失常者,8例急性心力衰竭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3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营养支持、改善心功能、合理运动、卧床休息、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措施,若患者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则积极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及护理。

1.2.2 观察组 所有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路路通与丹森注射液治疗,静脉注射路路通注射液(由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分公司生产,国药准字:20120121)250mg(加入500ml浓度为8.5%葡萄糖注射液),1次/d。同时应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由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37021120)10ml( 加入5% 葡萄糖注射150 ml稀释),1 次/d,连续治疗14-21d为一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心脏复跳率、并发症、死亡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心脏复跳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3.3%),而观察组并发症(10%)、死亡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0%)、(16.7%),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经过本次分析研究,结合临床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病情发展较快,病情非常复杂,且不稳定,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患者预后结局[3,4]。因此要求内科医师必须具备深厚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接待患者后,应快速、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尽可能减少漏诊或误诊,严格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加强有效的防治措施,应严格按照急诊工作制度以及相应的抢救规范策略,若患者高度疑似心血管疾病,应认真、仔细检查,及早确诊。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紧急处理。

常规的血压控制、心功能改善的治疗疗效难以令人满意,路路通是一种通脉活络、活血化瘀的良药,而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活血通络,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调节患者心律失常症状。两者联合应用可将药物治疗疗效发挥到极致,也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充血现象,使左心室充盈压降低。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了16.6%,心脏复跳率提高了23.4%,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分别降低了20%、16.7%。与临床大多数文献报道相符。因此,笔者认为路路通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庆东.急诊心血管事件的防范及对策[J].临床急诊杂志,2010,11(3).

[2] 马岩.常见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症状识别[J].中国临床医生,2012,36(10).

急诊分诊方法篇5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理;常见问题;防范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9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96-02

急诊科作为医疗单位抢救任务最重、病种最多、重危急症患者最多、患者抢救量最大的科室之一,在患者的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危害,进而产生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等事故。所以,针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本次临床研究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方法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500例急诊输液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329例,女性171例,患者年龄在18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23.4岁。

1.2护理过程常见问题

第一,护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一方面,护理人员穿刺操作熟练程度较差,血管选择不合理,操作前准备不足,无法一次穿刺成功,易造成皮下疼痛、肿胀,穿刺过深或是过浅。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对输液注意事项、药物配伍和药学性质不了解,易造成输液操作,造成药液变色或是浑浊,导致医疗事故。

第二,服务流程不规范。首先,患者完成输液后,护理人员未以正规方法按压穿刺点,导致穿刺点出现。其次,护理人员在用药前,未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再次,输液前护理人员未详细核对患者资料,造成输液错误。最后,护理和就诊程序不规范,护理人员存在严重的早退迟到问题,未能坚守岗位,未能准确详细记录患者护理和就诊情况,无法查对有关资料,导致患者家属来回奔波划价、拿药。

第三,护患之间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由于急诊科室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较大,护理人员穿刺和配药工作量较大,因而未能有效、及时地与患者交流,不了解患者基本需要以及身心状况,患者随意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和位置,进而造成输错液体、渗漏、回血堵塞等问题,引发患者家属易怒情绪,最终增加护患纠纷发生率。

第四,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较差。部分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未能遵循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解答患者疑问时过度急躁,与其生硬,漠视患者的各项需要,服务不热情,害怕麻烦,进而激发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

第五,输液环境较差。急诊科室患者通常为老年人或是儿童,年龄跨度较大,且陪护探视人员数量较多,加之输液室面积较小,导致输液环境嘈杂、混乱、拥挤。同时,各种传染病、外伤和发热等基本患者同处一室,易造成院内感染问题。一般情况下,输液高峰时段,急诊输液室患者数量较多,但急诊科护理人员数量较少,这就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拥挤排队现象,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发生不满心理,进而降低医疗质量。

2结果

所有500例观察对象中,450例患者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90%,25例患者投诉护理服务,约占5%,整体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3讨论

3.1防范措施

第一,规范输液护理流程。医院急诊输液室应建立和实施系统、一致的输液管理流程,由专人配置液体和药物。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护理操作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和无菌操作规范,对各种药品的数量和类型进行仔细检查,并严格查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1]。

第二,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医院管理人员应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整体提高护理人员在形象、专业技能和语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指导护理人员主动、及时、耐心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

第三,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首先,护理人员应定时巡视输液室,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观察和判断。其次,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穿刺成功率,由临床经验丰富护理人员为老人和儿童提供服务。拔针时做到一轻、二快、三按压。最后,针对护理人员学历、工作经验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讲座,提高其业务熟练程度[3]。

第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首先,对输液室护理人员进行弹性排班,适当增加输液高峰时的护士数量,避免患者等待时间过长,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产生不良情绪。其次,输液室应设置可调节式输液椅,从而提高患者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最后,保持输液室环境的干净整洁,增强输液室空气流通性,并配置传呼系统、健康宣教图片、报纸及电视等设施[4]。

4总结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工作量最大、任务最为紧急的科室之一,能够直接反应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输液治疗是急诊室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技术,并会对患者生命产生直接影响,一旦输液过程出现错误,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急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综合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良好的输液环境,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从而改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5]。

参考文献

[1]蒋丽娟,崔秋霞,崔杨红.门急诊输液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57-58.

[2]张玲,叶文琴,席惠琴等.门急诊输液室现状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3-64.

急诊分诊方法篇6

关键词:急诊 护理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97-02

本文对2012年4月~2012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763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急诊急救患者的心理特点。急诊患者大多数都是危、急、重为“三大”特点,在抢救过程中,医疗机构不仅需要熟练地医疗技术水平,还需要医护人员了解各种病人的心理特点。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达到加强急救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治效果。

1 对象与分类

1.1 对象。收集本科室2012年4月~2012年6月接诊的急救患者763例。其中男432例,女331例,年龄4~82岁;病因分类:车祸伤253人(33.2%),突发疾病89人(11.6%),慢性疾病急性发作140人(18.3%),酒精中毒113(14.9%),打架斗殴致伤68人(8.9%)人,服药自杀20人(2.6%),意外致伤61人(8.0%),自然灾害致伤19人(2.5%)。

1.2 分类。通过有近十年工作经验的急诊科护士人员临床观察,根据患者较典型的语言行为和表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型:①紧张、恐惧型:此类病人多为意外伤害引起,如车祸,自然灾害;②急躁、易怒型:此类病人多为醉酒、打架斗殴致伤引起;③悲观、绝望型:此类病人多为慢性疾病、服药自杀、意外事故等。

2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比较复杂,由于急诊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再者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水平、心理抗压能力不同,当遇到疾病的时候,其心理反应均有较大的差异,分为以下四类:

2.1 焦虑与急迫救治的心理。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大咯血或车祸、失足坠楼、CO或农药中毒等。这类病人病情急,病势险恶,躯体症状(呼吸困难、疼痛、肢体活动障碍等)明显。这类急诊病人缺乏思想准备、心理应对能力较弱,思想上与身体上产生强烈的求生欲望。

2.2 恐惧与紧张心理。主要是由于意外事件或疾病引起的,比如意外事件,忽然遭受意外或得知病情或原有病情急剧恶化以及对医院的环境、医疗技能水平不了解等原因而到院就诊,这类病人的思想准备大多不够充分,特别是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病情与病因不了解,对术后的身体状况过分担心。

2.3 易怒、烦躁心理。这类病人主要是由于自身病情原因或医院环境与医护人员态度不满意引起的。比如一些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严重,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病情产生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失落,对外界采用攻击态度、把情绪发泄给医护人员。

2.4 悲观绝望心理。病人表现出忧伤、悲观、绝望、无生活信心、沉默寡言、不愿外界打扰,这类患者一般常见于服毒病人或慢性病病人或发生意外事件,比如忧郁症、感觉社会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另外,有些患者因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意外失去亲人或亲友,受到过度的心理打击而处于不愿意接受现实状态,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不与医务人员合作,拒绝各种治疗和护理。

3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3.1 护士积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急诊科护士首先接触患者,并进行有效沟通,护士的语言方式、采取的行动都会对患者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接诊护士应敏捷、冷静、沉着、和蔼、有序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在护患的接触时间里,护士在观察病情的同时了解其心理状态,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对患者及时诊断治疗。

3.2 较高的业务素质与良好技术水平。对急诊病人,急诊护士应积极主动并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准确及时地给予各种抢救措施,如:吸氧、输液、输血、包扎、止血、固定等措施,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解除患者痛苦,减轻疼痛;娴熟的护理技术它会使病人信任你、依赖你。

3.3 善于忍耐和自制。在急诊患者前来就诊过程中,有的是意外事故受伤,有些患者或家属难以接受,出现暴躁、偏激的行为时,要学会理解与忍让,切忌争吵,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与照顾。

3.4 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医院应本着一些为了患者、方便患者、关心患者为原则,提供干净、整洁、安静的就诊环境;医院应简化入院手续、通过便捷的服务,尽可能减小病人对医院的不满意度。

4 总结

4.1 本文首先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描述与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

4.2 急诊患者对于疾病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要同情、体贴、爱护,“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提供便捷、温馨的服务,耐心劝导,语言要艺术,待患者如亲人,加强护患沟通,患者如有过激言行,不要计较,要以诚待人、克制忍耐、用心劝导,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充分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陈蓓敏.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3,23(3):279

急诊分诊方法篇7

关键词 心肌酶谱 急诊检验 心肌梗死 脑外伤

心肌酶是心脏内各种酶的总称,心肌酶谱是检查心肌酶的检查项目,通过心肌酶的变化,可以有效反应心肌病变和细胞膜通透性[1]。主要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临床上用血清AST、LDH、CK、CK-MB、α-HBDH反应心肌损害程度,根据不同的结果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列入急诊检验项目,现将2011年6~12月诊治情况回顾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12月收治急诊患者10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60例,急性脑外伤46例,分为心梗组和脑外伤组。6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按照WHO制定的心肌梗死标准进行诊断。46例脑外伤患者根据Glascow标准评估。极重度16例,重度12例,中度18例。两组年龄18~65岁,平均43.35±15.11岁。

方法:①仪器和试剂选择:心肌酶谱检查均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配套生化检测剂,心肌酶谱正常值62~174U/L。②检查:入院后均根据患者情况做相应检查配合心肌酶谱检测。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心肌酶敏感度:经过急诊积极检查和入院后辨别,心梗组60例,CK明显升高59例,敏感性95.33%,脑外伤组46例,CK明显升高46例,敏感性100.00%,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心肌酶CK检查对两组患者同样有效。见表1。

心肌酶谱:通过心肌酶检查,两组患者心肌酶各项指标对比,均差异明显(P<0.05),可见,心肌酶谱检查同样实用于心梗患者,见表2。

讨 论

心肌梗死和脑外伤患者,是急诊科常见病变,心肌梗死早期心肌酶谱检查对于早期心肌梗死诊断治疗,都有重要意义,这个是临床医生早已明确的内容[2]。其次是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可以引起心肌损害的病变,都可以起到心肌酶谱改变增高,受到重视。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在急性脑外伤组,AST 253.03±30.21U/L、CK 546.14±32.09U/L、CK-MB 122.02±10.13U/L、LDH 422.21±35.12U/L、α-HBDH 56501±4612U/L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高;心肌酶敏感性分析也高达10000%,说明对于急性脑外伤患者,心肌酶谱检查早期也可以出现明显增高情况,敏感性高。

总之,心肌酶谱检查对于心肌梗死等有心肌损害病变有明确诊断意义,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通过上述对比发现,心肌酶谱检查对于急性脑外伤患者,同样有早期确诊作用的,配合其他检查,可以更好地指导早期治疗。通过资料发现心肌酶谱检查还可以用于新生儿窒息等检查,效果都是显著的。

综上所述,心肌酶谱检查,价格相对不高,但对于诊断价值很高,应用范围较广,因此有必要把心肌酶谱列为急诊检验项目。

参考文献

急诊分诊方法篇8

【关键词】静脉血糖;快速血糖仪;生化分析仪;急诊危重患者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45-02

基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的高发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增多,测定即刻血糖目前已纳入急诊危重患者处置的首要护理措施中。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是公认的测定方法[1] ,但采血量大,测量时间长,不适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即刻评估。近年来,各种毛细血管血糖测定仪及试纸不断应运而生,可适用于糖尿病的筛选、普查、患者床旁监测或家庭使用,也可用于急诊诊断[2]。而急诊危重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快速血糖仪测定静脉血血糖以替代毛细血管血糖?本文对急诊危重患者使用快速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静脉血糖所得到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10月―12月,随机抽取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100例,其中男71例,女29例。年龄20~89岁,平均年龄(56.70±9.84)岁。

1.2 材料

快速血糖仪为强生稳步型(LifeScan surestep)血糖仪,使用同厂血糖试纸,每周由强生公司进行检测校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雅培(Abbott C16000)生化分析仪,由门急诊化验室及雅培公司定期检测校准。

1.3 方法

3 讨论

目前对使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的准确性业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杨少娜等人《指尖及手臂部位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和静脉血浆血糖的对比研究》[3]和韩云等人的《血糖仪测量值与实验室结果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4]均说明在标准化操作下,快速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法和化验室采用生化分析仪法获得的血糖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的研究,都是基于化验室的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为准。而处置急诊危重患者时往往要求护理人员动作迅速、流程简化,在第一时间开通静脉通路的同时,还要进行指测血糖的操作,无疑不仅使患者又受一次痛苦,还拖延了护理措施实施的步伐,尤其在危重患者指端水肿、末梢缺血的情况下,更无法快速准确地进行血糖采集。鉴于以上的因素,本研究直接采取静脉血进行快速血糖的测定,所得的数值也与化验室生化仪的测定值相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危重患者可以在开通静脉采集静脉血的同时进行血糖的快速测定,避免再一次有创操作。而在静脉血采集的过程中,因为抽取的是肘正中大静脉,只要以静脉采血的标准操作,即可获得满意的血标本。而快速血糖的常规测定方法有严格的质控要求,如采血部位、方法、量、深度[5]。相较于后者,开通静脉时顺带采集静脉血更省时省力,在急诊危重患者的处置中操作性强。当然,在遇到静脉条件差的不明原因昏迷病人时,需要适时调整测量方法,使用快速血糖仪测量毛细血管血糖是此时的首要选择。

但由于采血量多、测定时间长,不适于糖尿病病人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小型血糖仪特点是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行,随时可进行人体血糖检测,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和家庭。

参考文献:

[1] 施保华.不同检测方法测定血糖在临床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1,17(9):63.

[2] 杜春兰,王秀丽,董解菊.血糖监测仪性能评价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3):1426-1429.

[3] 杨少娜,高晓丽,龚丽新,等.指尖及手臂部位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和静脉血浆血糖的对比研究[J].护理与康复, 2008,7(4):243-24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