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传统文化的普及8篇

时间:2023-10-11 09:57:53

传统文化的普及

传统文化的普及篇1

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国传统音乐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为依据,在充分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演变、传承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特征,探讨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其内容及形式意义的拓延,目的在于以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为阵地,在充分厘清中国传统音乐内涵、外延及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洞悉其特殊传播形态下的文化实质,以拓展其传承方式与途径,发掘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延伸

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的划分既包括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目的的“专业音乐教育”,又包括侧重音乐能力培养为目的和归宿的“普通音乐教育”两种主要类目。仅就普通音乐教育而言,除去“社会音乐教育”存而不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尚且分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及大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本文仅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国传统音乐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为依据,在充分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演变、传承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特征,探讨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其内容及形式意义的拓延,目的在于以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为阵地,在充分厘清中国传统音乐内涵、外延及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洞悉其特殊传播形态下的文化实质,以拓展其传承方式与途径,发掘其文化内涵。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及《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设置概谈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概谈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简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其学科称谓早在1986年即已确立。1878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在今山东蓬莱设办的“登州文会馆”[1],因其受教育对象的知识层次及教学内容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故而被视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端。后历经百余年的探索及诸如王国维、蔡元培等著名教育家的致力贡献,于上世纪90年代后步入繁荣发展期。特别是199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1996]5号),“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完善了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使其从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入手,抓好艺术课程的开设等工作”[2],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使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进入21世纪之后作为一个新学科迅速崛起。著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家、理论家冯兰芳先生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科的定位和教学宗旨归结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音乐学与哲学、美学等学科交叉的一门复杂的学科。它的宗旨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研究艺术与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培养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3]可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以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音乐为手段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音乐的本质特征;通过音乐教育的施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传承优秀的文化与科学创新精神”;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进一步开拓音乐学专业中音乐与科技、音乐与人文等音乐与多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分析和揭示人与音乐的关系”[4]。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以音乐教育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升艺术修养、陶冶性情、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美育教育,美育教育的核心在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对塑造和健全大学生完美的人格有着重要意义,而音乐教育又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调整和深化音乐的素养和水平,还能通过对音乐文化的溯本探源,体味其中深刻的文化意义,这或许也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加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育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生源地属于不同的地域范围,且世界观、人生观都已基本形成,知识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认知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好,因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迅速突显了其优势特征,也赋予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以特殊的意义,具体概括如下:

1.地域范围的优势:社会学研究中关于地缘的概念,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就曾以气候山川之特征差异,对住民性质、习惯及思想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5],可见地域性特征的差异对人的影响,尤其是思想行为上的差异性的影响巨大。而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乡籍差异已成常态,由此可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受教育对象也会在意识形态上由于地缘的差异而产生相互的差别。散分于各地的音乐形式既是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组成,倘若在课程教学的思路上将地缘差异上的特征转变为教学设计上的优势,针对性的借助这一优势资源发掘地域文化的内涵意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

2.知识结构的优势:因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特性使然,来自各地的大学生聚首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堂上。虽然除了地缘关系形成的差异外,专业方向、学识结构、思维方式的相异,也导致了他们在知识结构上差异的客观存在,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都达到一定层次,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较好,故而有能力在音乐本体的背后,通过深入发掘传统音乐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哲学、美学等背景,探究传统音乐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发挥不同专业间的学科知识构建,以学科的多样化为研究团队组建的优势,实现学科知识的互补,以利于综合研究的开展与深入。

3.研究与创新优势:“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培养大学生思辨、评价和批判各种文艺思潮的能力。”[6]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除以施行素质教育的本初目的之外,在全球化和各类思潮频频涌动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以知识为基奠,充分地发挥能动性和创新性,培养独立思考、分析与评价的研究能力。大学生均处风华年少之时,思维的敏捷与精力的充沛是人生其他生理年龄阶段无可比拟的,如此时加之精神食粮的给养及有意识的方向引导,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学识修养,而且为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当然,我们在乐观的同时,也需明确事物的两面性同样适用于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公共选修课中音乐课程虽为必选课,但学生在专业上、知识结构、音乐素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样不容小觑,如不妥善引导亦会成为教学设计的羁绊。因此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要开动脑筋,“变问题为优势”,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化问题为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实施效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三)普通高校《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设置情况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崛起的历程中,用大量的实践证明了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艺术能力与修养、提升想象力、激发创造性方面不可估量的作用。“传承先进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并保护传统文化,使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对社会文化起到引领的作用,并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7]因此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不断地根据教学实际,从最初过于专业化的倾向,调整为依据教育对象知识背景的多元,强调综合性课程的开拓。就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与传统音乐相关的课程而言,据笔者在北京、安徽、山东、江苏4省抽样调查的32所高校初步统计的结果显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开课率近97%,较之2006-2007年笔者完成硕士论文之时所做的调查数据有了极大的提升,有名无实的现象基本杜绝;已开设相关课程的名称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导学》《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民歌演唱与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间歌曲赏析》《中国传统音乐》几种;课程名称虽然不尽相同,但教学内容都在学界界定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类目之中,区别在于教师于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的侧重,多数院校侧重民歌和民间器乐的赏析教学。调查结果显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经历90年代后的稳步发展,已成为各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的重要组成,发展的形势喜人。不足在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仅限于冯兰芳先生分层次逐层深入总结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中相关音乐本体的教学,未能深入至文化层面、音乐美学与心理学层面、哲学与史学层面、社会学层面的相关理论[8]。缺失在于:就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而言,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是通过审美的方式引入音乐本体及其基本形态,只讲了传统音乐典型的基本样态而未将传统的流变、发展、遗存等问题深入探究,仅关注了音乐的“表象”,未能发掘“表象”背后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无异于忽视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潜在优势,白白地浪费了优越的教学资源。扼腕叹惜之余,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思辨则显得更为必要。

二、中国传统音乐在共时性与历时性双重体认

基础上的文化认知“任何一门科学或者学科,都必须界定其研究领域,明确内涵,还应寻求有秩序的框架对它进行科学的、有逻辑的分类,弄清其外延。明确内涵的方法是定义,弄清外延的方法是进行划分。”[9]“中国传统音乐是在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成形、积淀;在历代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及和外来音乐文化的交融中创新发展;是数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10]“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或少部分)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11]从上述不尽相同的概念界定上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中国传统音乐的总体特征:1.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大背景之下;2.成形于各民族音乐文化长期的积淀中;3.丰富于各民族音乐文化以及外族音乐文化的(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交融中;4.流淌于民族的血脉中且具有随势而变的特性。“学者们的已有成果显示了传统音乐是在由文化意识与制度体系构成的既定框架下为适应时代变迁而动态存在的象征符号。”[12]从这几个层面上来讲传统音乐自产生之时即在发展之中不断地变化,会随其文化土壤之变而变,会随多方交融的环境而变,会随积淀中与外界共生关系的相互调适而变。对传统音乐的概念做了概略性的总括,对外延的认知同样需要厘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音乐类分的归纳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著的《民族音乐概论》(1964年)中总结的五类论(即民歌和古代歌曲、歌舞与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1990年王耀华先生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提出的四类论(即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袁静芳先生在五类论的基础上增添了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祭祀音乐而形成的八类论[13]。从上述几种主要的分类法中五类论及八类论的关系一脉相承,区别在于八类论中融含了宗教和祭祀音乐,四类论中以民间音乐囊括了五类论的5个部分,加上部分民间音乐形式兼具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征而补充进了综合性乐种,6个部分将其统称为民间音乐归于一大类目,据此也帮助我们理解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名称的纷杂性的根源所在。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别是以传统音乐产生和使用的场合、创作和欣赏群体、音乐的功能性意义的差异等为依据。就传统音乐的功能性而言,其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的过程而产生,随着社会的演化而产生、消解、变异着某些功能。如原始状态下的作狩猎、交流、鼓舞的呼喊状的实用,衍生作表达悲喜、陶冶性情的审美,还有早期以礼的形式存留在宫廷,后又流转到民间作祭祀音乐的社会。“虽然在社会的演化过程中,某些功能可能减退,某些功能得以凸显,但是功能性的一直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在延续了数千年的祭祀文化、礼乐文化中,音乐的功能性意义显而易见,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14]

三、普通高校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融愈加深入。自20世纪20、30年代后西方音乐文化以强势的姿态植入于学校音乐教育之中,虽然那是当时社会形势环境下国人的主动选择,但回观传统音乐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西方音乐文化在历来最容易产生文化变异的城市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5]。当西方的观念与西方视角大举“侵犯”我们看待传统的眼光时,“当西方音乐文化进入的时候,强调的就是‘为人’的、作为审美功能的音乐”[16]对音乐的审美功能性的关注逐渐消解了我们对音乐社会意义的思考。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传统以“礼”的形式转移到了民间,中国传统音乐的“大传统”由至20世纪初止“在农耕文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其音乐文化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的特征逐渐消解[17],在几千年来中国音乐“大传统”的社会意义逐渐消退、审美意识渐次增加的现实环境下,其发展开始转向当下民间的仪式用乐之中。在功能性意义的背景下延续着几千年来的遗存,显现于今天具有逐渐消解之势的礼俗仪式用乐之中。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精神层面”全面科学化的背景下,传统音乐无法再继续生存于现代语境之下,虽传统究竟是将部分变形发展还是消亡于其中我们不得而知,可我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传统未来的命运堪忧。在所谓先进文化理念中以审美为先导的意识观念支配着传统音乐教学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主流传统、现在以非主流的形式存在于乡村社会的音乐文化,一直是多重功能性并存的,这种多重功能性的存在恰恰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大传统”[18]。因而从这个层面分析,“礼失而求诸野”的命题并非空穴来风,“诸野寻乐”亦是历史赋予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普通高校中国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要突出和强调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文化意义,引导大学生在认知传统音乐本体层面“表象”的基础上,深挖“表象”背后的意义。作为文化传统的生成、发展、变异、演变的内驱力和原动力,从共时性和历史性双重认知的前提下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脉络,认知传统音乐社会的消解、关注传统依存环境的变迁、洞悉现代语境下传统消解无力感的原因、承担起传承中国音乐传统的责任,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文化的深度体认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方是在普通高校实施传统音乐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视域下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延伸及实施途径

(一)传统音乐课程教学理念的延伸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犹如一条数千年绵延不息的河流,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发展形态与内容。“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总是连贯古今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民族文化形成的历史长河中,都伴随着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衰亡的过程。传承性的运动规律是音乐文化延续、生存的根本条件与特征。”[19]因而传统音乐的文化属性中既有艺术形式所共有的实用功用和审美功用,又兼具重要的社会功能性特征。1987年邵光琛先生即提出“传统音乐并非音乐传统”,学界对此多较为认同。“传统音乐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或是历史上产生而又流传至今的具体乐种和乐曲;音乐传统则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开放系统,既源自远古,又指向未来。”[20]既然音乐传统的涌动是推进传统音乐之河汇流发展的动力源,那么作为教育行为的实施者,教学理念假如仅仅局限于对音乐本体的表层的鉴赏与教授,则有舍本逐末之嫌,割裂了音乐本体、音乐现象与音乐文化间的联系,也忽视了传统音乐与音乐传统的互通共融性。“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被限制在音乐理论知识性传授和形式的抽象分析方面,使音乐教育成为悬浮在表层的纯技术操作,……在普及教育中,它只能使人们获得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音乐深层的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将音乐与文化分离。”[21]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同样需要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的地域优势、学识优势、精力优势、创新优势,“把握中国历史和当下‘民间态’客观存在的关联相通,理念调整很有必要,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学界提供给学子的就是不完整的传统音乐文化样态,难以对音乐文化传统产生认同。”[22]此处“学子”置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语境下的意义性更加凸显,当代大学生施以传统音乐教育目的之一就是“立足于音乐的本体,向相关文化拓展,使大学生认识音乐艺术形式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沿革和发展过程,音乐对时代和社会所产生出的深刻影响,理解音乐中广阔的精神内涵”[23],引导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以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研习和思辨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让更多的学习者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文化的感知,体认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延伸

不可否认,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中国传统音乐经典作品的学习的确不失为让大学生尽快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增强大学生对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的好方法,然而,倘若在普通高校音乐课堂中仅仅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局限于此,则未免太过保守,亦有悖于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对象知识能力水平提升发展的规律。故而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既要关注传统音乐中多类分的经典曲目的教学,又要关注音乐本体所蕴涵的文化传统,还要关注中国传统音乐发展与演变的脉络,关注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倾轧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环境的演变中传统音乐的消解、演化、嬗变的过程与规律,关注“失于诸野”之传统的前世与今生,以文化的自觉关注传统之未来。

1.品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音乐的方式塑造更加美善的“人”,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其要务之一,学会对艺术价值的品评乃是要领所在。“中国的传统音乐实在并不是一切都好,许多传统音乐出现危机,甚至濒临淘汰的边缘,那是它们不能适应今天中国人的需要,是无可奈何的事,当然我们今天完全有可能将这些祖传的宝贝都原封不动的保存起来……只要对今天的中国人的文明发展有利,该淘汰的由他淘汰,该继承的认真继承,该吸收的努力吸收,该借鉴的大胆借鉴。”[24]与封建社会制度有着密切共生关系的传统音乐,在内容与形式上必定有在制度的缺陷和弊端下衍生的“糟粕”,其现实样态必定有良莠杂陈之态的呈现,因而普通高校在传统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谨慎鉴别和挑选。课堂教学内容上对经典作品的介绍与教学安排无疑秉承了去粗取精的要旨,倘若能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加入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与演变的现实与分析,借助对这一问题的引入和分析,为大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传统音乐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全貌与发展大有裨益,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传统音乐在形态上的变化与融流,学会甄别与品评传统音乐中的精华与糟粕。

2.辨析:环视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文化土壤,其本初样态是与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封建制度长期并存的,但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时代的进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其有着共生关系的中国传统音乐在内涵和外延上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传统不仅存在于广义上被赋予的音乐形式之内,也以仪式等形式存在于广袤的田野之间,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其样态的呈现一定是同传统音乐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连,随其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衍生与嬗变,故而对中国传统音乐在概念上的理解应该是变动和发展的。对传统音乐本体的关注固然是基点,但却不可固步自封,止于基点,而要以基点为中心发散辐射至传统音乐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学会分析,就是要通过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理念与内容的延伸,使大学生能够以清醒的头脑认识到传统音乐形态的蜿蜒与嬗变,清晰明了的洞悉我们的传统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的传统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的传统音乐究竟又是怎样的,清楚而自觉的探寻保护传统音乐的方法。

3.创新:创新是教学形式上的创新,重视学生主动性的提升。当然上述对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延伸会给教学本身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安排、教学的准备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准备教学的工作量会无形增大数倍,而且对传统音乐本身前世今生的清醒认知也成为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师的必备知识。但作为普通音乐教育的实施者通过这种方式“授之以渔”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的教学效果意义巨大。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除了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通过激发大学生的多重潜能而促其自发、自觉地实现自我修养的提升与完善。通过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手段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大学生利用地域优势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等有利条件,自觉地将传统音乐与文化联系起来,与民俗联系起来,提升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传统音乐教师不妨突出课程内容的主题性引发学生思考,使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为介质围绕教师预设的传统音乐相关主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类获得阶段性心得,通过课堂讨论、成果展示与教师方向性的引导,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潜能的开发,通过实施传统音乐教学的过程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双赢目标。如果说高校教育是育人、树人的重要手段,那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则是完善人的重要途径;如果说传统音乐的本体样态是陶冶大学生艺术情操的有力工具,那么传统音乐随其文化生态环境嬗变的样态则是帮助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有效手段;如果说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在内容上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是教学的根基之上繁茂的大树,那么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延伸则是枝繁叶茂之中累累的果实。通过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反思,意在以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堂为阵地,充分利用普通高校教育对象所具的地域等优势,在明晰中国传统音乐“前世”与“今生”的基础上“诸野寻乐”,使大学生在学习了解的同时,以文化的视角深入对其的认知,在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考量下,达到传承之目的,探寻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未来”之路。

作者:党兆曌 单位:宿州学院 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再生.近现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7,23.

〔2〕冯兰芳.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0):31-32.

〔3〕〔4〕〔6〕〔7〕〔8〕〔23〕冯兰芳,孟维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一个新学科的崛起[J].人民音乐,2007,(12):76-77.

〔5〕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4,(01):2-37.

〔9〕〔17〕〔18〕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教学[J].中国音乐学,2006,(01):3.

〔10〕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0,4.

〔1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07):45-46.

〔12〕〔19〕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0):6-7.

〔13〕〔15〕〔16〕项阳.中国音乐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天籁,2006,(03):4.

〔14〕齐琨.论传统音乐的两种时态———以徽州礼俗仪式音乐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02):30.

〔20〕李西安.对音乐传统传承、变异与创新的再认识[J].人民音乐,2003,(12):19-23+63.

〔21〕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的人文阐释[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0.

传统文化的普及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为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

二、活动主题

本届推普周主题定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用普通话诵读经典,写规范字传承文明。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引领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加热爱和亲近经典,不断增强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主要活动安排及要求

(一)紧扣主题,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今年是推普周活动举办20周年,也是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开局之年,又适逢“八一”南昌起义、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七·七事变)80周年,各校要紧扣主题,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革命传统,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相关活动。

(二)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学校是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推普周期间,各学校要开展“五个一”活动,各中小学要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在学校显著位置悬挂一幅推广普通话的标语,举办一次主题班会,办一期推普宣传黑板报,举行一次以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题的国旗下的演讲,组织一次面向社区群众的推普宣传。

(三)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经典诵读活动。各学校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普及工作相结合,要将经典诵读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要根据自身情况,邀请文学、语言文字和朗读艺术等各方面的专家,通过面授、校园广播电视系统、远程网络教育系统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诵读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和指导;要发挥教育的特有优势,在诵读好教材课本中的经典诗文外,做好经典诵读的诗文篇目选编工作,确保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与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有机结合。结合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创建活动,各校要面向社会、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师生语言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能力,扩大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五)开展好校内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为贯彻落实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全区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结合学校特色和实际,组织学生开展汉字听写大赛活动。

传统文化的普及篇3

关键词 城市化;新型社区;科普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029-02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例茨认为,新世纪对中国有二大挑战,居于首位的是城市化。推进城市化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农民从土地、农业上分离出来,逐步地转向非农产业,转向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社区,它保留了部分农村特征,又区别于传统城市社区。因此,如何应对新型社区科普建设工作,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科协工作来说是一项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1 城市化进程中新型社区的特点

此类社区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与农村社区、传统城市社区相比除了共性特点外,具有其独特点。

1.1人员身份多元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整体搬迁型还是拆分合并型的社区,由于前身大多是农村改造而来,社区居住人口的身份复杂,有本地常住人口,有从事体力劳动人员,有公司职员,有小作坊老板,有小商小贩,有公司创业者等等不一而足,比传统城市社区及传统农村都要多样化,是两者的交集之处。同时因为城市化进程,这些人员还会发生大量变迁。

1.2经济形态多元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型社区的经济结构与形态发生变化,居民的收入来源已不是依靠传统的农作物,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又有所不同,他们的收入呈现多元化。有部分自谋职业的,但大部分经济收入依赖于出租屋租金,以及政府或开发商征地补偿金,这样的经济形态导致了居民“寄生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动态,在精神上和经济上有着过强的依赖性[1]。

1.3风俗习惯多元化

居住在城市社区内的人,一般是依据业缘与趣缘等因素,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群体之间血缘与血亲关系很淡甚至没有。而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虽然在管理体制上、地理位置等方面与城市社区相同,但习俗却与传统城市社区有很大区别。

社会交往还是局限于原来的村落,社会生活圈子较小,生活环境是较稳定和封闭的,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中仍局限于自己本来的血缘或血亲关系之内,居民之间的交往主要限止于以亲属关系、乡里乡亲等传统关系,而其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的观念、习俗也与传统城市社区迥然相异[2]。

2 城市化进程中科普工作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相应的新型社区也在增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科协科普工作的发展。但长期历史文化的影响,还有城市快速发展中带来的文化、观念冲突等给科普工作还是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科学文化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一直存有“经济优先发展”的思维模式,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经济建设,致使农村科普建设十分缓慢。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政府主导地位缺失、农民文化主体意识淡薄、农村文化精英外流、科普基础设施简陋,直接导致农村科普建设困难重重,科普内容和形式皆亟待改进。

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物质生活得到保证的同时,转变身份的居民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生活方式的要求日益强烈,他们越来越渴望获得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生活。

2.2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我国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其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不平衡的特征,乡村地区的科普文化设施建设严重脱节。有些没有或者缺失科普活动中心及设施,使得这些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无地可种的农民在突然很有闲暇的时候却没有地方去、没有报刊书籍读、没有科普文化设施使用。部分人群在这个过程中较易发展出一些不良风气及习惯。

2.3 科普宣传教育缺失

科普宣传教育的缺失有几方面的原因,有主管部门对科普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科技意识不够强,缺乏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有刚转化成居民身份的居民还部分沿袭农村的陈规陋习,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伪科学、迷信愚昧活动的蒙蔽和危害;有科技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不畅,宣传科普、科技培训的手段还较为落后,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开展科普活动的比例不高等。

2.4 科普工作创新不足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区域经济社会形态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工作观念落后,在科普工作中仍然依照从前、一成不变,针对性不强,科学性不够,内容花样不多,没有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纯粹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缺乏创新意识,自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对于科普工作来说,要发展、要进步,同样要依靠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3 城市化进程中科普工作的举措

城市化进程对科普工作也是一个机遇,在这个推倒重建的过程中,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进行渗透。依据新型社区的特点,在以往科普工作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加以创新。

3.1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科普是一项提高国民科技素养的长期的、基础性的公益事业,需要社会的关怀,需要众多人士积极参与。建设科普队伍是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建立科普长效机制,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3.1.1 科协牵头组

要以上级单位为指导,以乡镇基层政府为依托,以社区为单位,充分发挥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科普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财力、人力、物力的工作,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指导方针,培养专职科协人员,统一协调,安排工作。

3.1.2 整合社会资源

科协与教育、卫生、环保、团委等系统密切合作,遴选出一批擅长于做科普报告的专家,建立科普活动工作机制,定期以不同主题进社区开展科普宣讲活动;与各学校、医院、培训等机构及各类协会紧密联系,利用这些机构的支撑,建立专业科普工作队伍,充实科普工作力量。

3.1.3 拓展科普队伍

征集热心人士作为科普志愿者,设立科普志愿者服务站,根据人员的不同专业,建立不同导向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如教育工作者志愿者、医生医疗志愿队、生活服务志愿队等定期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同时,也要为这些科普志愿者定期开展包括区域情况、专业技能、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科普服务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3.2 完善科普设施,推进科普平台建设

科普基础设施是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物质支撑平台――为公众提供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有效平台。

公众通过利用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及科普平台,了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观念,崇尚科学精神,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提升应用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普基础设施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

3.2.1 完善传统科普设施建设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很多社区前身的科普设施就不是很完善,因此这段时期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完善科普设施的契机。传统的科普设施有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配套科普图书、光碟、挂图、音响设备等。

这些基层科普设施形式多样、简单易懂、使用方便,是科普工作必要的配套设施,只用硬件设施与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

3.2.2 推动新型科普平台建设

在传媒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将媒体纳入科普平台建设范畴,加强电视电影、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体的科普平台建设,同时大力拓展新媒体(移动媒体、网络传媒)科普服务能力的开发,尤其是要发挥手机流媒体的移动科普功能。

由于网络没有地域限制,对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部分处于迁徙状态的群众来说尤为适合。同时加强社区网站的科普宣传和服务,扩充普通公众接受科普服务的渠道[4]。

3.2.3 支持科普文化阵地建设

依据地域特征以及人文资源,建设科学工业、医学、自然科学等科普馆,尤其是可以利用农村前身的特征建立农学科普馆。

建设科普示范基地,为农业、工业等做好示范教育作用。成立科普交流站,专家、学者等可以在站内寻找志同道合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碰撞出科技创新的思想火花。科普文化阵地建设对科普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和支撑作用。

3.3 普及科技知识,创新科普活动形式

科普工作的目的就在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了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要求科普工作不能单一地灌输,要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3.3.1 注重品牌性

建立常态化科普主题活动机制,培育科协的科普“品牌“活动。如实施低碳家庭、节能减碳、生态环境、健康卫生等主题科普活动,采用报告会、座谈会、文化活动等方式,运用影片放映、图片展、宣传资料等介质,让群众了解有关知识,推进生态、文明、低碳城区建设。

3.3.2 注重时效性

根据重大时事,专项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如在高温酷暑,则在学校、社区等处开展消防演练及培训;在暴雨、台风预告前期,开展救灾、防台宣传;在食品卫生方面,进行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知识普及等等。这样的科普活动,及时有效,时效及实用性都很强,必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3.3.3 注重创新性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科学普及不但要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如利用文艺汇演、科普知识比赛、现身说法、文体锻炼、生活服务、科普作品展览等各种形式,并使用宣传标语、传统媒体、移动视频等各种手段增加互动性、趣味性。

3.4 立足基层实际,开展工作技能培训

开展科普工作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就是要讲究实际、实用和实效。符合实际就是要符合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 符合特定群众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实际,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科普工作[5]。

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社区居民来说,除了出租房屋所得的经济收入外,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培训教育工作将成为科普事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先进适用技术为切入点,以现场培训、远程教育结合的方式,根据实际需求,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后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将是科普培训工作的主要方向。

总之,做好城市化进程中新型社区的科普工作,是一项虽然复杂但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歆.浙江“撤村建居"后新型社区文明的创建[J].浙江学刊,2008(6).

[2]金莉.城市新型社区管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协. 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 2010- 2015)[Z].

传统文化的普及篇4

【关键词】西兰卡普 数字化 传承 保护

一、西兰卡普概述

民族风格独特与乡土气息浓郁的西兰卡普俗称“打花铺盖”,史称土锦,也叫“溪州斑布”,是土家族姑娘在古老的木制腰机上,以棉纱为经线,各种彩色的粗丝或棉、绒线为纬线,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技法手工挑织而成,在我国各种绵织中是独一无二的技艺。2006年6月西兰卡普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它源于土家族所在的地域环境及土家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在其产生、发展和变迁的悠久历史中,充分体现出了实用性、艺术性和手工性的完美结合,并成为承载土家族文化、心理、精神和艺术的物承文化。西兰卡普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一部分,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织锦图案在多个方面均有较大成就,魅力独具,价值独特。具体表现为:

(一)题材内容广泛

西兰卡普的图案题材内容广泛,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植物花卉,如梅花、岩蔷花、梭罗花、藤藤花、韭菜花、荷花、牡丹花等。2.飞禽走兽及虫类,如石必花、阳雀花、猫脚迹花、马必花、猴面花、蝴蝶花、螃蟹花等。3.民俗,如迎亲图、老鼠嫁女。4.日常生活用具,如桌子花、椅子花、粑粑架花、桶盖花、梭子花等。5.字花、勾花及吉祥类,如万字花、喜字花、单八勾花、双八勾花、二十四勾花、满天星花、福禄寿喜花等。6.现代题材,如受汉族刺绣的影响,有野鹿衔花、双凤朝阳、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及土家风光、毛古斯、摆手舞等现代题材图案。

(二)价值丰富

西兰卡普文化艺术价值突出,其造型生动,纹样粗犷、朴实,用色尚红、尚黑、忌白的突出特点传达出土家人的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意识。土锦图案的文化象征丰富,如以“花”象征美好,以“卍”标志吉祥,龙凤呈祥代表高贵、体现爱情等,充分体现了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热爱。另外,西兰卡普还兼具社会历史价值、民族学价值、科学价值和传承利用价值等。

(三)艺术特征独特

1.图案抽象化

抽象性是鄂西土家族织锦造型的主要艺术特征,其形成因素有多种,但主要因为受限于所应用的织锦工艺手段。由于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技法使得曲线很难表现,多用斜线和直线取代。如在老鼠嫁女的图案中,我们看到直线和斜线取代了老鼠的肢体曲线,使得老鼠的图案接近几何符号,成为抽象化图案。

2.图案程式化

图案程式化主要表现在织锦图案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以及共性大于个性。它也是土家世代对织锦图案造型、表现方法、象征意义等的一种认同。

3.色彩装饰化

“黑配白,那里得!红配绿,造不出。蓝配黄,放光芒”。这是土家人关于用色的精辟表述。西兰卡普用色大胆,色彩斑斓,极具装饰性,堪称土家文化的活化石,

二、西兰卡普传承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等发生变化,人们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民族传统技艺和习俗受到强烈冲击。西兰卡普是以母教女学的家庭传承方式自织自用,满足自身的审美和生活基本需求的民族手工技艺,传承面临困境,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已呈衰落和蜕变之势。所幸政府高度重视,土家织锦技艺2006年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当地政府成立保护专班,制定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并派出专家小组,深入乡村农户,收集整理原始素材,努力保护土家织锦。当地也通过创办土家织锦编织技艺传承人专业合作社,不断拓展西兰卡普海内外市场,使这项土家族传统技艺在与市场对接中得到传承和传播。可是目前西兰卡普的保护与传承形势在以下三个方面仍不容乐观:

一是西兰卡普织锦技艺传承后继乏人。西兰卡普传统技艺要求织锦艺人应具有民族传统技艺与民族传统艺术的多重修养。高要求给土家织锦的学习带来较大难度。目前,土家具有代表性的织锦艺人总共不过50人。织锦工艺面临失传,保护变得刻不容缓。

二是西兰卡普的传统工艺实物和传统图案流失与消亡严重。土家织锦技艺及图案是土家民族文化和艺术风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态,而土家织锦的学习主要靠“摹仿记忆”。传统织锦原物和图案的流失也将导致传承的困难。

三是旅游等商业形式对土家织锦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不利影响。日渐扩大的产品需求使得其生产集约化、简单化,消减了其原有地域民族的独特魅力。为了吸引外来者的青睐,众多西兰卡普织绣出来的图案脱离了原来的创造源泉,取而代之的是世人所熟悉的且与土家族文化无关的图案。这使西兰卡普失去了原有的土家人将对生活的憧憬与热爱通过一线线织入图案当中的艺术魅力。

三、保护与传承对策

针对目前保护和传承西兰卡普的尴尬现状,笔者认为多种方法多管齐下才是解决西兰卡普保护与传承难题的最佳对策。

(一)加大对传承艺人的保护和培训力度。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实施充分的鼓励政策,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对传承人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如为相关活动提供设施与资金、简化项目申报手续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人们的学习积极性,逆转传承人“人绝艺亡”之势,使土家织锦的传承成为可能。

(二)进一步加强对土家织锦的记录和整理,努力避免传统实物和传统纹样的流失与消亡。将西兰卡普进行生产性开发,使其与市场和时代相结合的同时,我们应该头脑清醒,不能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丢失民族工艺中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三)数字化——西兰卡普传承和保护的新手段。当前,数字化技术兼具有记录、保存、检索、共享、仿真、虚拟等多项功能特点,我们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制作与存储,建立数据库,通过搜索引擎,实现数字化再现。这无疑对西兰卡普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渠道,有着革命性的作用。

1.基本思路

西兰卡普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程,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将艺术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交叉融合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主要内容

西兰卡普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拟建立一个土家织锦的数字化虚拟现实演示及交互式系统;对西兰卡普的原始素材(如代表艺人及其作品、作品图案、工具、材料、制作工艺流程、作品文化内涵等)进行标准化数据采集与记录;对采集到的大量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图形优化、图片压缩、科学分类、造型分析、作品赏析等研究与实现;对已分类的素材建库检索、展示传播的技术研究,成立数字博物馆与网络传播厅;开发土家织锦的多媒体虚拟场景、多媒体虚拟织锦制作过程的体验型交互游戏开发平台。

3.预期目标

(1)对西兰卡普各种素材进行精确完整收集、数字化处理,建立信息数据库;制作DVD、VCD宣传光盘,内容包括织锦艺术的生产背景、艺术特征、传承方式、工艺流程、代表艺人及其作品等;建立数字博物馆。

(2)织锦艺术展示系统。在虚拟场景中,应用织锦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素材建立混合虚拟模型场景展示系统,支持织锦艺术的介绍、代表艺人及其作品的选择展示、工艺流程的详细表达、虚拟织锦制作的游戏体验等交互功能;设立网络传播厅。

(3)计算机虚拟织锦制作和创新系统。在软件自带的织锦素材库中,通过系统检索到所需素材,进行虚拟制作与创造。

总之,数字信息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是当前一个趋势,并且有着现实的技术基础和可操作性。它必将推动西兰卡普的保护与传承的进程,必将为西兰卡普带来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西兰卡普如今闻名海内外,正是因为有一群热爱土家织锦的人,传承和保护着这一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好西兰卡普也必将让更多的人了解、响应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加强大众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与利用的最大化,促进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

参考文献:

[1]王卓敏.湘西土家织锦图案的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周丽娅.论西兰卡普图案的艺术特征及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4).

[3]彭浇.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土家织锦考察与发展现状思考——以湖南省龙山县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0).

[4]马丽,陈明珍.论西兰卡普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J].纺织科技进展,2010(1).

[5]古怡,周丽娅.解读西兰卡普织锦的文化特征[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2).

[6]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传统文化的普及篇5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普通高校,发展,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论文参考网。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迈向社会建设中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完成大学生价值的升华。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民族体育的内容,对继承发展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再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诸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及特征

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经济、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各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活动具有相同的功能,如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制约和影响,并被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包围。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以下特点。(1)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它是由特定的地域的民族所创造出的具有特定民族文化特征的不同精神形态。(2)传承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纽带,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被每个民族自觉加以继承的。(3)某一地区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所处的区域环境以及由区域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各个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4)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历史进程,给民族传统体育造成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也间接地反映时代的特点。

2、普通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体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养成科学合理文明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已经成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受到资金、科研水平、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仍然面临诸如专业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等多种方面的问题。如目前出版的学科专业教材还不是很丰富,而赵长征对全国不同地区共50所高校开展的9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针对从事教学的教师及所具备的场地、器材进行了调查统计, 发现部分高校只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课外活动中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没有纳入教学内容。用于传统体育的教学经费只占3%左右。应该认识到,不论是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认识方面,还是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普及的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存在相当多的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3、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开展对大学生在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增进身心健康以及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了各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丰富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民族传统体育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符合大学生纯真、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作为现有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民族体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从而有效地壮大学生体育锻炼队伍,扩大体育人口。面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材缺乏等问题,普及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龙舟、跳绳、踢毽、拔河等,可大大减轻学校对体育教育投入的负担,既经济又具有实效性。论文参考网。

学生阶段是各种技能形成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人的协调、灵敏、柔韧和速度等身体素质正处在发展敏感期,只有相应地学习、训练多种技术,掌握各种技能,身体素质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包含的类型繁多,其中适合于学校开展的项目很多,十分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技能。在学校体育中充实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极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强调的是人体技能的全面掌握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仅仅是衡量人的运动经历,而非是体育水平的标志,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运动技术加以较大程度地改变,摆脱了技术规范对人的制约,使人在活动过程中更加自由,心情更加舒畅。论文参考网。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终身进行民族文化规范教育的最好载体,各民族文化的规范要求凝聚在运动项目之中,被纳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生活中良好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人的一生,为其健康服务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能够终身得到教育。学生在掌握这些技术的同时,形成相应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形成之后,极易形成人的运动习惯,对终身健身活动很有帮助,便于人们向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化。学生步人社会后民族传统体育的终身教育作用还将始终发挥它的效能。

4 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措施和建议

4.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的珍品,是构成民族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努力继承民族传统体育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给予民族传统体育应有的地位。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大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民族文化,明确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学生在对技术的掌握、规则的学习、理论的了解过程中,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包含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成分的影响,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行为。弘扬民族意识和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面,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的是灌输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面向新世纪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身心俱健的合格大学生。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更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为此,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都需要重新转变,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应做出相应的变革。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教育。在普通高高校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知识和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的修养和思想道德的修养都很有益处。

4.2 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普通高等学校

目前在不少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和体育教育专业课中,已经开设了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开设的面还不够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将其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体育院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当地主要的民间传统项目,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师资队伍的培养。

4.3 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离不开一定的经费投入和物质基础。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积极支持各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4 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通过借鉴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知识基础上,将不断成熟的体育文化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伦理学、体育民族学、体育人文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方面的自然学科理论充实其中,不断地吸纳交叉学科的成熟理论知识,逐渐完善和充实学科体系。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依托的、开放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体系是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学校体育必须结合地区实际,吸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髓来充实学校体育,必须选择代表各个民族体育文化的内容作为学校教育中民族体育的技术主干和框架,并以次建立起不同技术分枝,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要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服务。要健全学校体育文化,使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较强身体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人力资源。

5 结论

5.1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最具民族文化代表性。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5.2 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的发展目前还非常薄弱,需要不断加强经费投入和师资培养的力度。

5.3 要不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芦平生.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100

[2] 赵长征.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 赵玉娟.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173-175

[4] 黄银华.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54-157

[5]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6):8—

传统文化的普及篇6

一、“精英艺术”

所谓精英艺术是指:专业的,专业作曲家创作的、专业画家绘画的、专业演员表演的,符合当代专业艺术基本体裁规范和艺术规范的,以舞台形式与运用文化传媒的各项社会功能进行传播的艺术范畴。如:绘画作品、绘画展览、交响乐、室内乐、合唱艺术以及运用各类软件MIDI、会声会影、Cu-base、Nuendo、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成形的艺术范畴。当然也包括新音乐体裁的艺术。就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而言有以下特征[2]:其一,从艺术创作和表演的特征上看,精英音乐是按照西方艺术音乐的规则而创作表演的。其二,从创作表演的主体上看,这些音乐体裁是由专业作曲家创作和专业演员表演的。他们大多数都在专业院校进行过训练。其三,从受众消费的主体来看,此类音乐是为有一定文化品赏能力的人们所赏听,它要求其受众要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其四,从传承和展示的途径上看,精英音乐通过现代专业音乐体制渠道进行传承,以专业舞台和文化传媒的各项社会功能进行传播为依托和展示平台。其五,从时间上看,蒙古族精英音乐是新生体裁,是蒙古族社会与文化现代化的结果。具体来讲,精英音乐是现代社会的衍生物。传统社会里都以“传统”现象存在。“传统”现象是指长期以来相对独立、自闭的状态发展。

二、“传统艺术”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非常丰富,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古文、诗、词、曲、赋、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汇聚几千年积累的伟大的创造和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拥有着它本质的浓郁乡土气息、淳厚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不断引起世界人民的重视。中国传统音乐可分为如下几类。国乐是从古代流传下来,创作时间是在古代,在近代又有所发展的属于“国粹”的音乐。“新音乐”是那些学习过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创作时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如学堂乐歌。“中国音乐”不仅指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以它本质的浓郁乡土气息、淳厚艺术内涵以本民族固有方法和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包括古代作品和当代作品。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最具现代社会发现发觉挖掘传承保护的重要内容,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相对精英艺术而言,传统艺术内容十分广泛。蒙古族传统音乐包括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中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类型。它包括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器乐音乐四种。当然这四种也可以延伸很多种类型以声部的多寡、艺术表现特征、民歌演唱的文化内容和民俗功能等等方面进行延伸。蒙古族传统音乐基本特征[3]:其一,民间音乐孕育民间,传承于民间,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文化传统。其二,民间音乐与民俗社会特定时空的群体生活及其民俗传统相关,其表演依赖于特定的民俗语境。其三,民间音乐是特定社会成员情感意愿的表现,因而对它的持有者有鲜明的代表性。

三、“精英”与“波普”———“精英”与“传统”概念的区别

上述谈论过的“精英”与“波普”现象。其实与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精英”与“传统”现象是具有差别的。所谓“精英艺术”如前所述,是指专业作曲家创作的、专业画家绘画的、专业演员表演的,符合当代专业艺术基本体裁规范和艺术规范的,以舞台形式与运用文化传媒的各项社会功能进行传播的艺术范畴。如:绘画作品、绘画展览、交响乐、室内乐、合唱艺术以及运用各类软件MIDI、会声会影、Cu-base、Nuendo、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成形的艺术范畴。当然也包括新音乐体裁的艺术。在这里笔者认为《安迪•沃霍尔哲学:波普启示录》这本书中的“精英艺术”与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精英”概念是一致的。主要差别体现在“波普”和“传统”概念上。所谓“波普”:是指“流行艺术”,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以英国伦敦和美国的纽约为中心出现的一个艺术运动。1956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urenceAllo-way)所提出的。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波普艺术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波普艺术是大批量的复制印刷。其二,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其三,它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其四,它不是以“作品”的形式来确证自己的存在。其五,它的原作收藏不具有艺术价值。其六,事实上它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集中地、强烈地加深了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各方面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或道理。所谓“传统”:首先它不是经过大批量的“印刷”,不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古文、诗、词、曲、赋、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它的历史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它有本质的艺术的主题。其次它不是没有原作收藏不具有艺术价值,甚至它不会作为一种行为瞬间就消逝。

相反它的原作收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会是一种行为瞬间消失,如果说消失它只是濒临灭绝。“传统”的意义它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各各层面都具有历史的见证以及它存在的痕迹来诉说它们的重要性。然而在现今社会的鱼龙混杂中也不排斥《安迪•沃霍尔哲学:波普启示录》这本书中的“波普”现象。就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而言,“波普”现象比比皆是,最终只有一个特征:它不被审美性地欣赏,它不可作为某种范本供学习者临摹,它经过大批量印刷丝毫不会造成效果的衰减,它的原作收藏不具有艺术价值,甚至它作为一种行为瞬间就消逝了。

传统文化的普及篇7

关键词科学普及;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75-0130-02

自2014年年底中国科协制定的《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印发以来,全国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以及各有关科普机构等积极响应中国科协文件内容,高度重视科普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政府相关部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关于大力提升我国科学传播能力,切实提高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政策的支持下,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到极大的推动。在科普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促进下,科学传播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科普信息化及科学传播两个方面对推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技馆作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科普场馆,在科普信息化的推广下,科技馆的科学传播功能的发挥以及科普影响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受到社会大众的一致欢迎。

1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

1.1科普信息化建设简况

1.1.1科普信息化

科普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或者是通过网络科普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1]科普信息化所要达到的科普教育目的与科技馆的建馆宗旨以及科技馆所要履行的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是相一致的。

1.1.2科技馆科普信息化的展示方式

1)科技馆官方网站的建设。科技馆科普信息化的第一展示形式是自我科普场馆官方网站的建设,在绝大多数的科技馆官方网站里面包含有科技馆场馆活动介绍、科技馆动态、科技馆服务管理等,通过网站可以让参观者初步了解科技馆最新动态以及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网站的展示可以让参观者有主动性、目的性地开展科普信息的浏览。

2)科普网上渠道的多样性。科技馆除了自己官方的网站外,还通过时下盛行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微博、微信等开展科普信息的科学传播,通过建立公众号可以将科技馆的最新科普消息第一时间及时地推送到关注者的客户端,甚至有的部分科技馆还专门研发制作了自己场馆的手机App软件,软件里的功能可以实现更全面、更充分地发挥科普信息化传播的展示。

3)数字科技馆的运营。数字科技馆的建立给整个科技馆行业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以及交流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在科技馆行业业界范围内可以互相了解与学习不同科技馆的科普资源,而关注该平台的社会大众也可以在数字科技馆里对森罗万象的不同主題科普展览以及科普知识有全面的认识,甚至在这个数字科技馆的平台上还有虚拟科技馆的参观,观众可以借此直观地了解、网上导览参观科技馆,充分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科普展览项目。

4)场馆展览展示方式的信息化。科技馆的展品展示方式除了传统的机械、互动式的体验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热门的新媒体技术、互动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不断涌现并走进大众的视野,作为科学技术展示的窗口,科技馆在展品展示方面无可厚非地融入了此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增加科技馆展品展示的吸引力以及丰富展品内容起到重要的作用。

1.2科学传播概况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这么定义科学传播,科学传播主要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2]通过从科学传播的渠道和手段进一步分析科学传播的目的,科学传播从过去到今天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2.1传统科学传播

传统科学传播与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有点类似,是一种相对单向的传授过程,早期的科普场馆在科普展品展示的基础上加上借助相关的科教书刊,利用宣教、科普知识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这样的科学传播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当然这跟早期信息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背景是相一致的,但是传统的科学传播效果由于它的方式简单而直接被观众所认可,观众认可此类科学传播教育方式,就算在今天还是有不少观众群体认可这样的模式。

1.2.2信息化科学传播

信息化科学传播比起传统的科学传播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以及科学知识传播观众的接受性不同。信息化的科学传播方式摒弃了传统的教具、教条化方式开展科学传播,借助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科学传播;另一方面,信息化科学传播观众的接受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过程,而是一种双向的过程,观众至科技馆参观并不是被动性地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对展品进行体验、对展品信息化展示方式进行互动参与。当然,信息化的科学传播还是始终离不开传统的科学传播中人为引导与相关的答疑解惑,两者之间必须做到有效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传播的功能。

1.3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的关系

1.3.1科普信息化是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科学传播正因为它对于提升公共科学知识水平与科学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做好科学传播。随着科学技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科学知识的方式逐渐电子化,在教材上在科普方面传统的书刊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要做好科学传播,首先应当做好科普资源的信息化,它是开展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管是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还是满足大众获取信息的需求都是一种趋势。

1.3.2科学传播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把科普做成信息化,虽然直接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科普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但最主要的功能与目的是利用信息化让更多的大众接受科学、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科普信息化可以更好地助力科学传播的发展,这也是科普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作用。

1.3.3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相互促进

科普信息化可以推进科学传播的发展,科学传播的发展反过来也可以推动科普信息化的进一步优化与提升,两者之间的建设与发展都能起到共同促进的效果。

2科技馆科普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科普信息化建设结构单一

不止在科技馆行业内,在整个科普行业、在社会大众眼里科普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科普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备设施,而现今的结构相对单一,创新程度不够,信息化的应用不充分,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逐渐体现。

2.2科学传播信息权威性不足

科技馆作为开展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先驱者,在信息化知识内容大爆发的今天,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科技馆馆方要做到正确、科学、规范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网络上一些欠缺严谨性的科学内容资源、伪科学现象等问题,科技馆应当履行起监督及纠正的作用,但在科技馆行业间却存在缺乏科普知识的专家、科普专业性的人才不足的问题,科学传播信息的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3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受限困境

2.3.1资金投入困难

科技馆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在软硬件、通讯技术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资金的不足一直是开展科普信息化的一大瓶颈。

2.3.2信息化技术人才紧缺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开发与推动,现在科技馆的网站建设以及各类系统很多都依靠第三方软件公司技术的支撑,虽然第三方软件公司专业化水平较高,但也只局限于后台软件技术的支撑,科技馆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这方面人才队伍的加入与支持才能真正在科技馆科普业内专业化开展科普信息化工作。

3科技馆如何充分发挥科普信息化助力科学传播发展

3.1科普信息化人才培养

3.1.1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

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有效对网络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伪科学现象进行监督与改善,一些虚假科学信息缺乏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些信息的传播目的有些仅为了吸引大众的目光,甚至通过借由大量的观众来达成营销的目的,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遏制这类伪科学信息的傳播是十分有意义的,权威性的科普专家对于达成科普信息化过程中真正的科学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1.2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对于科学信息的展示方式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人才的保障与支持,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进而扩展科普信息化展示模式,比如在图文的基础上增加展品的互动参与性,利用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增添科普吸引力,科技馆的科普信息化需要此类人才的加入丰富科技馆的科学传播方式。

3.2科普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

3.2.1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平台的建立

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的平台可以基于网络的基础开展,对原有的科普网站、科技馆平台上对科普资源进行有机融合,搭建一个专门为了科学传播与发展的益民益馆的服务平台,科学传播不再是单一科普机构的主要职责,而是在整个科普业界范围内甚至是大众范围内全民学习、全民参与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3.2.2拓宽科普内容的表现形式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科普带来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3]传统科学传播方式的授课型、灌输式的方式不适合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的科普传播,科技馆网络时代的科普传播除了展示形式的多样化,还衍生了包括虚拟网上科技馆、三维科技馆等各种数字化展示方式,而且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图文展示,融入动感的立体画面、音频、特效等各种特色的表现形式。

3.3其他支持项目

3.3.1政府政策的持续引导与支持

相关部门除了在对加强科普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及指导外,地方财政也应该对科普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有资金的保障对于加快科普信息化的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3.2科技馆科普信息化方式的创新性发展

科技馆作为推动科学传播的主要科普机构,它所履行的科学教育功能以及科普传播功能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科技馆在科普信息化方式的创新除了在科技馆展览展示教育方面的应用融入新的信息化技术展示外,对于网络传播、科学传播方面也可以与时俱进地应用科学传播工具,不断创新并引入新型展示与传播方式,走在科学传播的前头,做科学传播的领头军。

4结论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科普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科普升级,科普信息化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科普信息化是对传统科普全面创新的有效途径,可见科普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那么,在中国科协相关政策的指导以及支持下,在科技馆行业内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信息化以促进科技馆科学传播的发展成为科技馆履行科普场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职责的一项主要科普工作,相信在借助科普信息化的推动下,科普信息化将成为科技馆科学传播高速腾飞发展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王延飞.推进科普信息化应突出五个着力[J].科协论坛,2015(11):8-12. 

[2]詹正茂,舒志彪.中国科学传播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传统文化的普及篇8

1.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幸福观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转型、经济转型和各项改革开放事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消极、抱怨的声音不绝于社会各个层面,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就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期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直面和解决这些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针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拿出有针对性、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百姓解疑释惑,使全社会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要求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

2.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要实现文化强国之梦,不是依靠少数人就可以将国家的文化做强,而是要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核心性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始终坚持“普及人文知识、传播人文思想、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国民素质”的科普工作宗旨。

二、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特点

1.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更具互动性、开放性和平等性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选择性和匿名性大大增强,使社会科学普及对象的主体性凸显和理论权威性弱化,交互性成为社会科学普及的显著特征,受众不但随时收听、收看传播内容,而且能够通过新媒体技术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与传者或其他受众产生互动,因此其开放性、平等性更强。

2.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更具广泛性和辐射力新媒体技术可以海量存储,所以它的传播内容信息量大且丰富。如登陆国家图书馆在线视频就可以随心所欲观看828讲座,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等许多方面。而且,新媒体的超时空、全天候性,有利于社科普及工作的经常化;新媒体的等时共享性、即时播发性和快速传播性,也将大大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效率和辐射力。

3.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更具针对性传统的社会普及工作由于社会群体存在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阅历和文化水平,所以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社科普及。而新媒体技术使受众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要,这样社科普及的针对性更强,普及效率更高。

4.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社会科学普及的社会成本传统社科普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普及对象的范围还有限,普及时效性也较短,同样的普及内容面对不同的对象还需要重复组织、社会成本高、效率低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社会科学普及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却大大缩减,而且通过新媒体技术还可将普及内容反复使用,扩大了传统社科普及成果的影响范围。当然,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社科普及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一,新媒体增大了舆论管理、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控制的难度;第二,新媒体传播方式对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第三,新媒体传播方式要求社科普及工作者转变传统的普及工作理念和思维。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在社会科学普及中的作用

1.高等学校有着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所需的丰富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目前高等学校仍然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和立项数分别为28678项和3826项,其中高校系统均占比86%。高校除了拥有强大的社科研究师资力量,还有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年轻学子。带有科学普及性质的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并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的网站———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在2004年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开始撰写科普文章,2008年在复旦大学读博士期间即创办了果壳网的前身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目前开设了MOOC学院、流言百科等栏目,涵盖了科技、人文、娱乐、生活等多方面的科普网站。到2012年11月,该网站每月有600万用户访问,拥有1000名科学作者,在新浪微博拥有近60万粉丝。在物力资源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65所高校拥有自己的博物馆,还有众多的科技馆、文化馆。如大连大学博物馆是大连大学实现多学科文化素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于2004年9月正式挂牌开馆以来,现已分别被辽宁省、大连市认定为“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大连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10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高校虽然拥有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的优势,但普遍不够重视,因此需要处理好社会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的关系。社会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科学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产品的供给端,处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上游。社会科学普及则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处于社会科学研究下游,是消费端。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方式主要有:第一,公开,出版著作,在报纸、网站等发表文章,通过读者的学习而吸收转化。第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提供资政报告、研究决策等。这两种是目前高校主流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专家学者普遍重视。而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高校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很多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被公众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价值无法最终得到实现。由于社会科学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来实现,所以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具有长期性,并且是不可或缺。只有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科研工作不断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能欣欣向荣、永葆生机。

2.高校有着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之际,中国的大学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声音2010年11月1日,网易推出了“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来自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共1200集课程上线。用户可以在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免费观看这些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些集西方发达国家最高水平的哲学社科类课程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意识形态的烙印,在这个平台上,作为我们国家社科研究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来展示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

3.各级政府和教育、宣传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在传统观念中,高等学校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有大材小用之嫌,教授、专家更多关注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开展有深度的科学研究,认为科普更多则是科普工作者的事情,他们只是偶尔为之。而从民国时期的张元济、叶圣陶、丰子恺等大师亲自参与撰写的小学课本至今畅销不衰可以看出,用最浅显的文字写最重要的文章,很多时候是非大家所不能为的。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社科司面向全国著名学者、教育部社科委委员、承担过部级及教育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知名专家设立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两年来先后资助了75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厉以宁、温铁军,顾明远等耳熟能详的专家学者的名字。辽宁省、大连市社科联从2004年起组织在连高校、学会等单位,于每年五月举办“社科普及周”宣传活动,已成功连续举办十一届。各级政府部门适时调整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的教授、学者走向社会,为人民群众普及社科知识。这些政策包括借鉴教育部社科普及专项基金的办法设立省、市社科普及专项课题,选取对此工作有兴趣的教师,在其研究的专业范围内、在课题进行阶段完成一定量的讲座等科普活动。另外,在省市各级社科进步奖的评选中,也可专门划出几个名额向优秀的社科普及读物倾斜,鼓励教师在这方面能出精品。

4.应充分调动社会中的社科普及资源,利用高校优秀人才,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社科普及新模式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国图讲座,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文津街七号,一流学者的公益性学术讲座,就启迪了众多年轻学子,使他们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现在国家图书馆利用国图网站开设了在线视频讲座,主讲人或为德高望重、岳峙渊清的学界前辈,或为风华正茂、学术精到的学术中坚,均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讲授他们毕生研究的菁华。截止目前,已推出文津论坛、中国典籍与文化等系列讲座共828部,其水平之高、范围之广,使如此优秀的文化盛宴为大众所共享。又如,大连图书馆的白云书院,从2000年8月创办至今已有13个年头,截止2013年8月底,已经成功举办了传统文化、寻找大连记忆、“开卷”市民读书会、市民文化系列、视频讲座5个系列一共75场讲座。再如,大连市甘井子区图书馆利用其先进的设施条件也定期开展外语角、文化大讲堂等活动,尤其是针对少年儿童和家庭教育的热点专题开展了系列讲座,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