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8篇

时间:2023-10-11 10:03:45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篇1

高校网络建设信息安全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网络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高校网络建设是现代教育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网络建设系统的重点建设区域,一方面,高校网络建设要做好网络资源的综合开发,为高校网络建设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高校网络建设也要加强UI安全管理,保障网络信息的整体应用安全性,为现代网络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保障。

一、高校网络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的作用

1、高校网络结构的完善

高校网络建设是高校软件建设中的一部分,是我国教育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的主要结构形式,加大高校网络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治理,是高校网络建设结构逐步拓展与优化的发展新途径,实现了高校网络建设结构体系内部结构之间合理性对接,进一步拓展现代高校网络资源的综合完善性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完善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2、高校网络信息的畅通

高校网络建设是现代高校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加强校园网络安全治理,实施网络系统内部及时更新,网络信息资源安全应用,制定合理有序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保障校园网络应用的信息畅通性,同时也可以提高高校内部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发挥的辅助优势,促进现代教育资源的管理结构逐步紧凑发展。

3、高校信息系统的良性循环

此外,高校信息系y的信息安全治理也是实现高校网络资源良性循环的必要保障。一方面,现代化教育形式的开展注重,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作为主要的技术载体,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课件,研究成果以及校园日常工作的管理等部分,加强网络安全治理,降低校园网络受到其他网络的干扰,保障校园工作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是校园网络应用的主体,加强高校网络建设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实现大现代学生网络应用的正确引导,实现现代高校网络建设中的信息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高校网络建设中信息安全治理的途径

1、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

高校网络建设是现代高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升高校网络建设的治理,逐步开拓现代高校网络建设安全管理的途径。高校网络安全信息管理不仅注重安全信息治理的技术措施,同时也要做好现代网络安全资源的理念引导,例如:某高校为了提升高校网络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治理,积极做好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为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为现代高校网络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进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治理子在高校信息应用的综合性引导。

另一方面,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制度管理与综合性融合,也要开展网络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例如:某高校为了实现网络建设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开发大赛,善于发挥高校大学计算机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创新研发能力,同时也为高校网络建设信息信息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高校充分应用现代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治理这一实际环境,灵活应用,促进现代高校学生的发展。

2、网络传输地址独立管理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治理,做好网络传输地址的独立化管理。现代网络信息传输的建立,是依托以太网为基础,在同一网络地址的基础上,分为多个子系统,从而逐步构建网络传输结构,高校网络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治理的进一步开展,高校可以在基础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实施网络传输IP地址的创新改革,最终确定完善的信息网络安全结构。例如:某高校为了提升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在现代社会网络传输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模拟信号建立校园IP地址的综合保护,数字模拟信号可以保护校园网络安全传输,避免外部对网络内部数据传输的盗取,即使网络校园网络信息受到病毒干扰,IP地址的安全网络也会及时对网络信息进行数据保护,最大化降低校园网络信息受到病毒侵害或者干扰。

3、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升级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信息数据资源库,拓展现代高校网络的信息安全治理措施发挥安全管理作用,实现现代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升级。一方面,高校安全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结构可以定期进行系统内部资源的综合升级,保障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能够对抗现代网络应用领域的信息病毒或者信息窃取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融合计算机系统信息智能化管理,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传输与应用的安全性。例如:某高校为了实现网络系统管理的信息安全管理发挥保护作用,实施高校网络信息系统登录安全管理,采用指纹登录和密码登录同时应用,教师或者学生应用校园网络数据库资源时,必须先登录信息数据库,确认信息资源传输环境安全,计算机信息资源才能够登录,体现了现代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治理系统升级。

4、网络治理的安全制度实施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配合高校网络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高校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传输管理,从高校管理实际出发,制定与高校实际情况相互吻合的网络安全治理制度。例如:网络安全操作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以及信息资源传输管理规定等,逐步引导现代高校网络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内部系统与外部保障系统的同步融合。

高校网络建设是现代网络结构逐步优化与完善的必然发展趋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结构发展趋势,同时,加强现代高校网络建设的安全管理,是实现网络信息传输与教育完美结合的必然要求,从而引导高校网络建设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浩.浅析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及其治理[J/OL].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3).

[2]王全民,陈智博,李华.信息安全防范视角下高校网络管理员队伍建设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01:27.

[3]谭辉军.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2:251-252.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篇2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高校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在高校教育以及运营管理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其中,高校安全管理是肩负着高校安全保卫、秩序维护、交通消防安全管理重要职责的重要日常工作。同时,伴随着各个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人数的增加,高校安全管理内容与范围不断增加与扩展,高校安全管理的难度也不断提高。因此,传统的人防措施与物防措施已经难以满足高校安全管理发展需求,因此将高校安全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单单可以提升高校安全防护的几乎是含量,提高安全管理的可靠性,还能够给高校教师与学生创造更加优良的工作与学习环境。

一、安全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安全体系规划是建立高校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础,规划的目的是对安全问题进行识别与判断,从而建立高校安全管理组织。建立信息化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从管理与技术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并且将其划分归纳为8个步骤,分别为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识别保护对象、评估现有措施、考虑长期需要、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建立安全工作机制、平衡新旧技术使用以及关键设施重要布局。这8个步骤主要的即为将高校行政、业务、安全保卫等部门的人员集合起来,对当前高校存在的风险与潜在威胁进行分析,并且探索其原因,在获得准确结果后将其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当中[1]。对高校的安全管理措施效用进行评估,然后在考虑长期需要的基础是上来建立能够满足长期安全管理需求的制度,选择相应设备。了解高校的新建工程项目,判断其是否会影响到目前高校的安全管理,如果存在一定影响应该将其纳入高校安全管理中进行考虑。形成文件形式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工作管理条例,明确分配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应该提供的服务,进而保证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切实落实。在需要的时候平衡信息化建设与传统技术之间的衔接,使新技术与传统技术能够相希特。关键设施重要布局即为关注高校中需要可靠运行并且涉及面广泛的设施,这些设施对高校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

(一)治安管理信息化

治安管理主要工作包括发现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解决重要安全问题,将安全事故的苗头遏制在萌芽的时候[2]。在高校的重点场所进行巡访、盘查。对于外部来访人员以及高校内的商业区域进行重点管理。将治安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装配监控设施、门禁系统以及车辆管理系统、报警系统等方面着手。

(二)消防管理信息化

消防管理主要工作包括消防设备的安装、定期更新、规划校内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定期开展消防设施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对消防措施进行安检与更新,以消除消防安全隐患[3]。将消防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消防设备管理信息化、使用信息化等手段开始,对消防设备的使用状态做到实时掌控,转变以往需要依靠人工记忆的消防管理模式。

(三)户籍管理信息化

户籍管理主要工作包括配合当地派出所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学生入校、户口申报、审批、换发等各种工作。将户籍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户籍档案信息化管理、计算机技术辅助户籍管理实体工作等方面入手,以全面提高户籍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安全教育信息化

安全教育主要工作包括学校采用多种方式来强化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与意识,让教师与学生能够拥有自救能力。安全教育工作是最为容易取得效果的工作之一。将安全教育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扩大安全教育渠道入手,让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和渠道来接受安全教学,全面延伸安全教育的覆盖面。

二、信息化建设在高校安全管理中改革

(一)纵向上,完善信息化安全管理层次体系

完善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就需要对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重新的优化改革,形成包括决策、管理、维护、应用四个方面在内的网络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体系,使得每个岗位的职责更加明确更加清晰。首先,决策层。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责任,由高校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分配资源使用。其次,管理层。建立安全管理小组作为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执行部分,该安全管理小组由信息化技术部分领导与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最后,应用层。明确安全执行小组的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使得其成为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的基础支持力量。

(二)横向上,强化信息化安全重点工作

首先,强化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在以往高校安全管理中安全保卫工作偏向体力劳动,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来实现,这一观念从本质上限制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因此,要强化高校信息化安全保卫工作最为基础的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安全保卫队伍,安全保卫员工要做到专业技能强、思想坚定、作风硬派、能够熟练应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系统。其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安全信息化建设的作用[4]。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建立完全的安全保卫系统预警机制与应急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重视安全预防工作,对高校潜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强化信息的搜集、选择与归纳,并且在工作中部段的完善当前的信息化安全制度[5]。再次,优化硬件建设。提升安保信息化建设的效率。目前高校安全保卫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开展,车辆管理、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已经投入运用,但是各个系统平台之间缺乏互动与统一。因此,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从硬件方面着重,注重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化与系统化,提升安保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不单单可以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还能够给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因此,高校应该更加重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物质来支持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詹凤兰.浅谈目标管理理论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学与管理,2010,(02):75-77.

[2]孙静.信息化建设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现状和对策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 (09):34-37.

[3]李晨光.关于信息化建设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作用与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329.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篇3

关键词: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

我国近二十年来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都在提高,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标志。目前,信息技术在高校建设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数据中心作为高校办学核心技术所在更是早就向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由此导致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建设日趋重要,以此提高数据中心对信息风险的防范能力。

1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及隐患

高校数据中心是保障校内多个应用系统安全运行,保证学生身份认证和管理、日常办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图书资料管理、教务选课等工作的前提条件,另外数据中心内存有学校各种重要的资料和关键的数据。保证这些资料数据的安全,保障各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是数据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所以进行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建设是确保高校数据安全的必然选择,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保证数据中心信息不丢失或者被盗[1]。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中心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除了来自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外,有来自于现有网络各种攻击技术手段,未被授权的访问可能会导致数据整体性和私密性遭到破坏,还有一些数据中心内部的操作,如新业务系统上线,系统升级等带来的网络宕机。各种安全产品、安全技术的简单堆砌并不能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所以只有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建立有机的、智能化的安全防范体系,才能有效地保障校园数据中心的关键业务和关键数据的安全[2]。

2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建设的主要内容

2.1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建设的主要技术手段

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建设的主要技术手段有:防火墙、防病毒系统、入侵防御、漏洞扫描、CA认证、数据备份与容灾、个人桌面控制系统、监控与审计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等。这些手段联合起来才可以确保组建成一个较为坚固的安全运行环境。

2.1.1防火墙

防火墙是信息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对高校数据中心来说,它可以为内部办公的局域网以及外部网络提供安全屏障。它对流经的网络通信进行监测扫描,只有选择指定的网络应用协议才可以通过。另外,防火墙还强化了网络安全策略的配置和管理,对经过它的各种访问进行记录并做出日志,利用它提供的网络使用数据统计情况,当有可疑的访问发生时,能自动进行报警。我们还可以通过防火墙对内部网络进行划分,实现对内部网中的重点网段的隔离(如服务器的DMZ区),从而防止局部重点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伤害。

2.1.2防病毒系统、入侵防御、漏洞扫描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多,同时具有非授权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可触发性等多重特点,杀伤力极大,不但能攻击系统数据区、文件和内存,而且还能干扰系统、堵塞网络等,单凭防火墙是无法保证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的,因此,部署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防御)、漏洞扫描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网络中部署网络杀毒软件,定期对内网中所有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杀毒,并实时更新病毒库。还需要在网络入口处部署入侵防御系统,阻止各种尝试性闯入、伪装攻击、系统渗透、泄露、拒绝服务和恶意使用等各种手段的入侵。部署漏洞扫描系统就是每天定期扫描网络和操作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并立即告警,及时打补丁,把各种攻击消灭在萌芽状态。

2.1.3CA认证系统(身份认证、数据传输加密、电子签名、电子公章、时间戳等)

为数据中心信息的安全考虑,尤其是机密数据的电子政务系统必须采用CA认证。CA认证可以解决网络环境中可信的身份认证,并且可以解决信息机密性、信息完整性、身份认证实体性、行为不可否认性、授权有效性等问题。只有本人凭电子钥匙经过CA认证后才能登录系统访问机密数据,数据也只有经过CA加密才能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接收方也必须经过CA认证,所有操作必须经过电子签名并加盖时间戳。这样,通过CA认证,数据中心中的数据的安全系数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1.4数据备份与容灾

为了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和持续稳定运行,在大多数模式下可以建立服务器集群,就是集群中所有的计算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这样集群内任何一个系统上运行的服务可被所有的网络客户所使用。另外要建立容灾备份系统,这是对数据做好保护至关重要的,也是保证提供正常服务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有影响数据安全的情况发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受损的数据。备份的方法也很多,有手动备份、自动备份、LAN备份、双机热备等。对于海量的空间数据,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利用广域网进行数据远程异地备份,建立容灾中心,来确保数据的安全。

2.2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的制度建设

想要建设成供任何一个系统,除了要配置较为完善的技术设备、软件支持外,还要建立一个与之适用的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成立校内的信息安全小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整体上规范安全建设,制定数据标准,贯彻执行和完善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并且对日常工作进行认真检查、监督和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研究各种相关制度,不断的对当前制度进行更新和完善,进一步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

2.3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建设的其他方面

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建设除了要建设各种软件防护系统、制定完善的制度外,安全管理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安全管理贯穿整个安全防范体系,是安全防范体系的核心。代表了安全防范体系中人的因素。为了保障数据中心信息的安全,必须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工作,而这一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做好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能够落实到位,其高水平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建设高效的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系统,必须要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安全管理不仅包括行政意义上的安全管理,更主要的是对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的管理,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是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校园数据中心用户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服务是整个安全体系中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实施的时候,首先对所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要求所有相关人员对数据中心的安全有一个最充分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加主动、积极的去关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尽早消除各种隐患因素[3]。

3对目前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建设的建议

3.1建立信息安全框架及安全组织机构

高校应建立信息安全框架,即制定系统安全保障方案,实施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监管和安全服务。在大多数高校,网络信息管理中心是信息安全的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身兼管理和技术两项职能,但学校往往赋予网络中心的只有技术支持的职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职能,出现安全事故只解决技术问题,遗留的很多问题得不到明确的解决。因此,高校还应该建立专门负责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该组织机构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并由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人员构成,其中包括网络中心的负责人,并由网络中心负责各部门间的协调和联络,制定安全政策和策略以及一系列体现安全政策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真正的发挥这类机构的作用。另外应该重视网络中心的人员配置情况,引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分别负责网络建设、管理和维护、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安全治理等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

3.2加强信息安全的思想认识培养,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要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与学校保卫处、学工部、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有关信息安全的宣传活动,邀请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对师生、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定期举行关于信息安全的学术报告,将一些信息安全的实际案例放到中心、校园网站等等,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扩展为一种氛围,努力提高和强化校内的信息安全观念意识,确立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思想与策略,加快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这就从强制性的安全策略转换为自主接受的安全策略文化,当然这也是实现信息安全目标的基本前提。

3.3确保信息安全得到成熟有效的技术保证,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审核和评估

环境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信息安全工作的性质是长期的、无尽头的,因此要求使用的安全产品在技术上必须是成熟的、有效的。对于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从技术角度来说,主要涉及到网络通信系统的保密与安全、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平台的安全、应用软件系统的安全等三个方面。所以必须对网络系统进行科学的安全分析,结合具体应用,将上述三个方面密切结合,在网络信息系统中建立了一整套安全机制,实现从外到内的安全防护。另外,必须定期的对学校的信息安全过程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对学校的信息安全进行新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适合现状的信息安全策略。

4结语

校园数据中心是校园信息系统的核心枢纽,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是一个包含安全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管理、技术保障、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社会先进的安全保护技术和高水平的安全管理技术对数据中心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真正提高高校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系数,同时,积极促进行业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全面提高,为信息化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邵美科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顾瑞,张珍义,卢加元.高校数据中心的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职教育,2008(11):59-60.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篇4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高校图书馆;共享性;即时性

1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1.1 网络软硬件问题

网络信息建设过程中是离不开软件系统和必要硬件设施的,现阶段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本身存在较多的漏洞,这些漏洞为黑客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便利,如果高校图书馆网络被侵蚀,不但会造成网络堵塞,严重的会使得整个图书馆服务器瘫痪,图书馆内部的数据也会消失,最终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严重的后果。而高校图书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硬件设备的质量以及后期维护的到位与否都会影响高校图书馆的运行。除此之外,主控机房的环境安全,以及配电系统、空调设备等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用和稳定。

1.2 运行环境的安全威胁

互联网和计算机等设备都是高精度的电子设备,他们在运行过程中对温度、供电的稳定性以及电磁干扰等都提出了要求,但是这几点要求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没有达到要求,也没有在机房建设过程中考虑到这些因素。由于外在因素的不齐全也就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器、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和稳定等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给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可能产生了影响,例如,地震、火灾、雷电等一些不可控制因素,都可能伤害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所以需要高校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伤害。

1.3 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图书网络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对于图书馆信息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管理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对于网络信息安全还不够了解,也不了解信息安全的维护技术,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以及计算机设备应用上都还有所欠缺。更不能及时发现高校图书馆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就算发现了问题,也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都会增加高校图书馆网络系统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

2 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2.1 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现阶段,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忙于数字化和网络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性兼顾不到,更没有认识到现阶段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的安全,所以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监测水平、防护能力以及抗击能力,就必须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能够在面对图书馆信息安全系统问题时,做出快速和灵敏的反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高校图书馆信息的安全。

2.2 做好高校图书馆内部软硬件设备的完善工作

强化各网络软件硬件设备,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工作,在软件应用时一定要购买正版软件,做好更新工作,从而弥补软件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漏洞。还有就是要确保高校图书馆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工作用机等硬件的稳定性,及时解决发展的问题。还有就是要提升对主机房环境的重视,做好图书馆内配电系统、空调设施和消防系统等工作,避免出现一切不可能的安全隐患。例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图书馆内部就是安装了烟雾感应消防系统,并将主机房的位置设在了二楼,在整体机房内安装了ups不间断电源,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人员则每天进行空调的切换以及图书馆内部设备的检查和运行状况,确保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高校运行。

2.3 强化高校图书馆网络管理人员的培养

好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和控制工作,高校要让更多的图书馆网络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的培训工作,甚至可以安排他们到网络信息建设较为优秀的行业去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专业能力。此外,还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有关的管理制度,成立专业的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处理。同时还需要做好用户账号和权限的分级工作,尤其是系统管理员的账号和密码,需要进行特别的设定,并做到定期更改工作。更是要结合不同岗位用户的需求进行权限的设计。提升高校图书馆网络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并严格遵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

2.4 提升高校图书馆网络的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和杀毒软件,这两者对黑客的阻止和病毒的抵制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阶段较为普通的网络安全防火墙只能是对网络数据的网络层进行把控和管理,但在网络用户的审核和管理上却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更是很难适应现阶段网络安全和管理的复杂性。所以在这种网络安全背景下,需要提升防火墙技术,采用最新的防火墙技术(NGFW),并确保其是基于网络ISO7层模式的最高层。该防火墙技术具有几点突出的特征,一是可以识别和有效控制网络应用层面的网络数据;二是可以对网络内部存在的病毒和黑客的攻击进行防范和抵制;三是能够对接入网络的人员和数据进行身份的准确识别、授权以及审计;四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对可能出现的威胁进行有效防范。所以需要高校图书馆不断提升自身的防火墙技术,采用最新的防火墙技术,这样能够避免管理系统和病毒的入侵,确保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

3 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系统也步入了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高校图书馆很多工作做的不到位,使得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在运用和发展中受到了诸多的威胁,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提升高校管理者的隐患意识,做好全方位的防范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最终确保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钰曼.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浅论[J].无线互联科技,2014(12).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篇5

【关键词】高校;安全保卫;信息化

0 引言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在校学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便,高校大部分实行的都是开放式管理,从事各种后勤服务的社会人员和其他人员基本上可以自由的进出校园。而现在的大学生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法制观念淡薄,安全防范意识较弱,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这就造成高校经常发生贵重物品失窃、敲诈勒索、人身伤害、火灾等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1]。为此,各所高校都设置保卫(公安)处(科)等安全保卫部门。这些职能部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力量,在打击犯罪、预防安全事故和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为高校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高校目前安保工作的管理对象不仅包括在校大学生、教职员工、校内保安队伍,还包括广大师生的驾驶证和机动车辆,以及遍布校园各处的监控设备和消防设施等。安全保卫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所以安保工作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高低对于高校的维稳工作至关重要。虽然信息化管理已经渗透到我国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显著提高了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保卫工作,在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发展却十分缓慢。大部分高校的安保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效率低下,这严重制约了高校安保工作的健康发展[2]。

1 高校安保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必要性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来管理高校安保工作中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能够迅速提高安全保卫工作的效率。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迅速提升安全保卫工作为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的能力。

高校安保部门担负着本校的政治保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户籍管理、消防管理、交通管理和外来人员管理等多项服务职能。每所高校从事安全保卫工作员工的编制,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应为本校常住人口的3‰到5‰,但实际上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达不到这项标准,有的高校甚至都不到1‰。如此悬殊的人员对比,难以顺利完成安全保卫部门的服务职能。并且安保部门的业务工作,既繁琐又复杂,所以,要向科技要力量,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才能克服以上种种弊端,为师生员工提供更为高效更为便捷的安保服务[3]。

信息化建设可以开辟对高校师生进行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的新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为老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信息技术在高校安保部门的应用相对却十分滞后,部分高校的安保部门甚至连自己的网站都没有。高校安保部门要进行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工作,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建设信息化工作平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2 高校安保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工作内容

根据我国高校目前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情况,安保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监控系统、消防设施、人员信息、交通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工作的实际需求[4]。

2.1 监控系统

高校的安全防范工作以前是以人防为主,学校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场所主要靠保卫人员定期巡逻来进行保卫工作。但由于人防的疏漏,和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等原因,造成发生在高校失窃案件越来越多,案值也越来越大。所以,大多数高校都在校园内的主要场所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在重点部位安装自动报警装置,使用监控报警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种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正在成为所有高校进行安全保卫工作的防范手段。

2.2 消防设施

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消防设施不仅包括各种报警装置和灭火器材,还包括消防管网和信号线路、控制机柜等电气设备。高校内的火源种类比较多。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许多高校内都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的危险品,火灾隐患随处可见。而高校又是一个人群特别密集的场所,向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地方,都是在火灾中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点场所。所以,这些场所也都是各所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重点部位。在这些重点部位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并建立一套消防设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才可尽最大可能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挽救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3 人员信息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为学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校园内的人员更加庞大。在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仅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高校安保部门应使用的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各类人员信息的数据库,对学生、教职工、后勤服务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高校内的所有人员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够满足目前高校发展新形势的需求。

2.4 交通管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的高校中,不光教师拥有驾驶证和机动车辆的比例在不断地增长中,学生拥有驾驶证和车辆的比例也在快速地增长中,不少高校交通管理部门登记落户的驾驶证和机动车辆的数量都不下1000本(部)。如何为这些数量众多驾驶员和机动车辆提供高效优质的审证验证服务工作,是摆在高校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道难题。传统的服务方式由于信息量大,人工检索记录的效率低下等原因,经常发生漏检漏验的事情,给师生带来一定的损失。高校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管理驾驶证、车辆的审验信息,能自动提醒驾驶员及时审证、换证和检测车辆,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5 宣传教育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的高校都建立了校园内部网络。高校安保部门在对师生进行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时,应该通过校内网络对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建设安保部门自己独立的网站,通报校内治安案件信息,宣传法律法规常识,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维护校园稳定。通过与师生们的互动,安保部门还能及时了解掌握校内各种安保信息,有的放矢的开展安全保卫工作。

3 结束语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既为高校安保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也为提升安保工作效率提供了新手段。现代社会高科技安防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安全保卫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高校又是一个知识密集的场所,所以高校的安保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安保工作的科技含量,更加有效的预防犯罪和打击犯罪。同时,从事高校安全保卫的工作人员,则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努力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掌握信息化技术,提高自身科技素质,使用好高科技设备,提升自己保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能力,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李秀颖.论新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 2012,32( 4):94-95.(下转第260页)

(上接第111页)[2]韩海兵.高职院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111-112.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篇6

关键词:高校网络建设;信息安全;网络控制

引言

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广泛普及与应用,高校网络被广泛应用,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只有有效地确保高校网络的信息安全,才能保障网络技术为各所高校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也能有效控制由于网络出现安全问题,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等不良后果。

1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在计算机、数学、应用通讯等众多应用领域,确保信息自身的保密性,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可以获取处理信息的权限,在对信息的处理和保护过程中中,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在授权人需要查阅各种信息的时候,可以随时的获取信息资源。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的网络诈骗、盗取隐私机密信息等非法行为,对网络程序进行的恶意性破坏等相关问题,都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对网络信息安全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的网络建设中,信息安全涉及到高校的核心资产管理、学校的科研、教学成果等重要活动,校园网络遭受威胁,将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加强和完善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建设,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2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网络入侵的攻击

在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实施保护过程中,通常会面对各类试图从外部非法访问内部网络的用户。这类用户中黑客、破坏者等,使网络中断服务,或是不施好意地更改或删除有关的信息造成网络无法运行;也有的是对校园网络信息内容好奇的学生。高校的网络要与校园内的教学和科研相适应,一般时期的管理是很松散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开放性与软弱性,所以较易受外界的攻击。不管是什么样的目的,入侵者都会给校园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影响及威胁,不利于安全保护。

2.2网络病毒的侵袭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病毒也在渐渐地成为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原因。网络病毒一般通过U盘、硬盘等传输,能进行自我复制,对网络程序实施破坏。在破坏系统和数据信息的同时,还会给网络的运行效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一些病毒还会给设备造成不小的破坏。学生的信息和学习成绩的信息如果丢失,将会给学校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2.3教育人员和学生的不正确操作

一些教育人员在操作校园网络信息的时候,因为操作失误,或是因为好奇,导致校园网络重要的信息被泄露。一些学生在操作校园网络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或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有意地侵入校园的网络,更严重的还会获取比较重要的信息。

2.4网络系统自身所存在的缺陷

网络科技快速发展,一些高校网络未适应其发展的形势,还在采用传统的系统技术,造成了技术方面的滞后。以往的系统在操作时一般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尽管一些高校推行了相关的补丁程序,但还是防止不了病毒及人为行为的破坏,从而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另外一些校园还因软件及硬件配置不当,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缺陷,给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不小的影响。

3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治理的措施方案

3.1网络系统的防御攻击措施

一般通过防火墙防止外界用户非法、随意地进入内部的网络,确保内部的网络体系的安全,保障内部的网络关键性的信息不被盗用。尽管防火墙并不足够预防外界的网络攻击,但能够及时的防止与阻挡部分的攻击。高校在本校内的网络建设中,配置一些具有高性能的防火墙,并且构建有关的安全措施方案,从而可以预防外界网络的侵入,确保校内网络的正常服务。在高校的网络保护中,可在网络的出口位置设置入侵防御程序,在出现攻击的时候,可以自动地阻隔危害行为。

3.2针对访问实施控制的措施

运用对用户名称、用户的指令及用户的账号识别和验证,设置访问控制策略,管理用户是否可以运用校园网络,及可以取得哪些信息资源。在用户对校园的网络进行访问的时候,要设置相应权限,一些用户及用户团体对其授予权限,让其可以访问指定的信息内容。在校园的网络系统内设置目录的安全管理,操控用户对于目录与文件等的访问权限,从而管理控制教师和学生对本校网络资源的访问。

3.3针对病毒应采用积极预防的措施

为了预防病毒的传播与感染,高校应采取有效的防毒措施,在校园的网络服务器与每个办公室的计算机上安装能够进行深度杀毒的软件,随时地对网络服务器展开病毒扫描,并及时地清除病毒,修复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实时掌握新病毒的查杀技术,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在选取杀毒软件的时候,要清楚各类杀毒软件是否合格,参照所用电脑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杀毒软件。固定时间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备份,如此在系统受到破坏的时候可以恢复信息数据,从而防止无法挽回的严重损失。另外,还需定期的对系统实行更新,降低系统中的缺陷,防止病毒的侵犯。

3.4以虚拟局域网为基础的安全设置

校园虚拟局域网不仅把分布于校园每个地方的用户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还使其成为单独的工作组,经过对同一种VLAN的相互交换端口实行连接,使用户进而达成广播的共享,从而构成了广播域,而且VLAN能够在操控流量、供给网络安全性、移动网络装置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支持。一般情况下,VLAN被分成两个形式,第一种是物理的分段,通过物理层及相应的数据连接层,对网络实施众多分段的划分,各网段间很难相互进行通信。第二种是逻辑的分段,这是在网络层面对全部的网络系统进行分段管理。

4结束语

在高校网络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多种多样,各高校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为此,可通过网络系统防护措施、访问控制策略、预防病毒、虚拟局域网等措施进行有效的安全防御。此外,还要持续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构建完善的安全组织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安全有效的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治理目标,确保高校网络系统可以正常良好地运行。

参考文献:

[1]万君.浅析高校网络的安全运营及其管理[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2]付宏海.浅析高校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张玉芳.网络空间的信息安全治理模型浅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

[4]段秀红.浅析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篇7

关键词:信息安全专业;特色建设;高等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目前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我国政府已将信息安全列为今后十年优先发展领域。我国过去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课程,而且不能涵盖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因此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很少,而金融、商业、公安、军事和政府部门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根据现阶段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规模测算,比较保守地估计高级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在3万人左右,一般人才的需求是15万。而现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不到1万人,这样就造成了在企业和机关工作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要解决供需矛盾,必须加快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近年来信息安全专业在高等院校中得到了充分重视与快速发展,2001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新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招收了第一届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班。随后的几年里,上海交大、北邮、南邮等70多所高等院校也先后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学科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建设有特色的信息安全专业是众多高校面临的难题。由于信息安全学科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群体系,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数学、密码学,电子工程等诸多学科的内容。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建立大而全的信息安全专业,进行全方面的人才培养。进行信息安全专业特色建设一定要有特色,要利用学校的优势,发挥学校的长处。有些高校因为定位不明确,信息安全专业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目前已经停止招生。沈昌祥院士指出“由于我国系统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工作刚起步不久,存在着学科体系不完善、教材及实验室建设的基础条件不足、师资队伍缺乏等一些薄弱环节。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国际上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国信息化建设需求,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结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学科条件和优势,积极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学校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理念,重点发展有特色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安全,电子取证,嵌入式系统安全这三个主要学科建设方向,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

2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在2001年申报信息安全专业获得批准,2002年在江苏省内高校中首次设置信息安全专业,拥有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2007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特色专业,是全国信息安全专业首批十五个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信息安全专业结合我校的传统优势领域,确定该专业的特色为网络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专业从2002年起招生,每届招3个小班100人左右,2006年7月,该专业有了第一届毕业生,目前在校学生达399人。

“信息安全”是一个工科专业,所培养学生除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外,还要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初步完成由中央与地方财政下拨专款360万元的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实验室设立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教二号楼西侧和三牌楼校区的无线楼,面积共达800平米,实验室建设以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为主,兼顾专业课实验与科研的需要,结合专业方向,注重专业原理,加强设计和综合实验。目前有多个信息安全实验平台供教学与科研使用,如网络攻防综合实验平台,计算机病毒综合实验平 台,网络管理综合实验平台,电子证据取证综合实验平台,无线安全综合实验平台,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平台等。

3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专业建设的特色在于结合南京邮电大学在通信与信息工程方面的优势,将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和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紧密结合在一起,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利用与电信运营商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直接为我国电信事业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目前和国家机关(部队、公安)的良好合作关系和科研计划,挑选政治合格、思想过硬的优秀学生进行反计算机犯罪和信息对抗的人才培养。

在专业建设中,确定重点建设“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安全,电子取证,嵌入式系统安全”三个学科建设方向。本文将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方面介绍南京邮电大学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工作。

3.1人才培养

(1) 建立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江苏省第一批设置信息安全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从2002年起正式招生,每届招收学生100人左右,学校还设置有信息安全专业硕士和博士点,形成了信息安全专业本、硕、博的全面培养体系。这对于有进一步学习深造意愿的优秀学生,提供了优良的条件。通过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在本科层次培养信息安全方面的专门人才绝非易事,同时这也决定了信息安全学科本科阶段的教育不可能贪高贪全。在本科人才培养时要讲究务实,要注意抛弃旧的、烦琐的、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不断跟踪新技术,并把最新的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并要强调实践环节。

(2) 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和实践基地教学两者相结合为目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从目前人才市场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市场对信息安全人才的要求不单只是要求他们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借鉴以上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应结合当前实际情况,采用“模块化教学+实践基地教学”的模式。教学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确立核心课程模块,保证信息安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同时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除核心课程外的专业必修课依其内容联系、应用需求等划分成三大课程模块:计算机与通信网安全,嵌入式信息安全技术和电子取证,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主修方向。计算机与通信网安全注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侧重网络知识的学习;嵌入式信息安全偏向于硬件安全与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电子取证以操作系统分析为基础,侧重电子取证技术,为国家部门(军队、公安、安全)输送专门的反计算机犯罪和信息对抗人才。在经过大一的基础课学习后,在大二、大三学生中建立兴趣小组,根据模块化教学的思想,由老师对不同兴趣组的学生进行引导,由学生自由挑选三个模块中的一个方向进行选课与学习,这种建立在自身兴趣基础上的发展选择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见表1。

3.2课程建设

(1) 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建设保证基础、突出特色,一方面保证开设教育部高教司所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所列的全部课程,另一方面在基础课设置上,考虑到学校通信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增加通信学科基础课程。同时增加双语教学专业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直接查阅英文文献和使用专业词汇的能力。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在专业方向课程部分,注意“宽、新、浅”相结合。“宽”指知识面宽,“新”指知识更新快,“浅”指知识讲解能做到深入浅出,符合本科教学特点。在实验课程建设中,要重点研究各类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的设置,使这些实验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综合知识的能力。

(2) 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从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来看,无论是信息安全技术人员,还是信息安全管理维护人员,实际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是强调程序设计能力,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平,二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信息安全产品的配置和使用技能。在主干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实践过程的训练并保证质量。南京邮电大学在2006年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90%以上的专业课程设有实验环节,要求学生完成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南京邮电大学已完成由中央财政与地方在2005年共同投资360多万元的“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室”建设,并建设了多个专业实验平台,目前已经具有优良的硬件环境,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软环境,进一步探索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的新方法。

(3) 专业教材的建设,精选经典教材,结合自编教材,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现有的涉及信息安全的书籍多是技术类和专业理论的图书,如黑客攻防、密码学理论等,这样的书并不完全适合用作大学生的普及应用型教材,因此需要及时建设和更新教材内容,需要联合相关专家来编撰适合信息安全专业需要的教材。实验教材方面,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实验仍然停留在一些简单的加密/解密、防火墙或者入侵检测等方面的实验,而对于网络攻防等更进一步的实验没有涉及,无法完成这些复杂的信息安全实验。准备利用“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室”,研究具备一定规模、难度,示范性强的组合实验系统,并编制相应的教材。

(4) 加强实验室软环境建设,软环境包括实验平台建设与大型复杂实验设置。目前南京邮电大学已经具有硬件条件良好的信息安全实验室,在实验软环境建设中,已经初步完成了多个实验平台的建设。在今后要加强实验室软环境建设,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对外连接因特网,内部设置几个相对独立的网络群,安装一些常见的信息安全系统和设备,并根据普遍存在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现象,组成模拟信息安全实验环境。要能满足完成网络攻防、反向追踪、电子取证等复杂的信息安全实验。设立创新实验室,多形式延长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机会,创新机会。

3.3师资培养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基本保障,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师资队伍中包括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等二十多人,但在学科建设中依然感受到师资力量的不足,迫切感受到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南京邮电大学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师资培养。

(1) 新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吸纳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一方面引入知名学者和安全公司的高级人才,学校提供优惠的条件来吸引这批人才,他们拥有最新的信息安全知识、较强的信息安全技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于专业建设是有力的新鲜补充。

(2)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制定政策鼓励教师交流与学习,设有专用的经费,保障教师参加学习与培训,参加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对现有的信息安全教学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将现有的教学人员就近分批送到各地信息安全培训中心进行短期进修,如进行CISP、NCSE或CISSP等相应的信息安全认证的培训,鼓励教师取得信息安全认证资格。聘请信息安全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作为顾问,这样不但可以直接培养高级信息安全人才,还可以指导青年教师,定期举办一些有关信息安全的讲座也可以使广大师生对信息安全增加了解。

(3) 强调教师的科研工作。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两大任务,做好教学、搞好科研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方向的科研工作可以加强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学校制定了完备的科研政策和管理制度,鼓励和督促教师参见各种科研工作。

3.4校企合作

高等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输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掌握应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信息安全专业更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学科,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实践基地的建设,实现实践基地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培养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要保证实践时间,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应花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具体到某一实践基地去实习信息安全应用的方方面面。二要保证实践基地,使学生有固定的实践地点,南京邮电大学将与更多的信息安全企业和事业单位合作,签订协议保证学生有更多的实习基地的选择,重点遴选若干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特征相符、适合大学生创新实习的友好企业作为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和科技研发伙伴。从提供实践基地场所的企业来说,去实习的学生,为企业提供更好更多的人才选择机会。

在计算机与通信网安全方面,南京邮电大学已经和绿盟、瑞星等知名专业安全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定期交流,开办讲座,了解新技术和新产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江苏电信、南京电信和江苏网通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已签订了合作协议的实习基地已达8家。在嵌入式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已经和上海双实科技公司合作成立了教学实习基地,除了常年在学校里面设有实验室,每年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去上海双实公司进行实习。在电子取证方面,每年均有部分学生参与政府安全、公安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在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三要保证实习师资力量,在实习基地应保证有固定的老师指导学生实习,可聘请实习单位经验丰富之士为学生作现身说法,现场讲授、现场演示。同时加强对本专业老师的实习培训,以便让其对学生的指导能有的放矢。

4结束语

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新兴而充满潜力的交叉学科,但由于其发展刚起步,各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困难。对于多数高校而言,无法建立大而全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需要依据学校自身优势,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形成具有特色的信息安全专业体系,这才能有助于改善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本文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方面介绍南京邮电大学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工作,我们的工作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还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进一步提炼,使得信息安全专业特色建设的质量继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昌祥. 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7,(19):6.

[2] 张焕国,黄传河,刘玉珍,王丽娜. 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J]. 高等理科教育,2004,(02).

[3] 杨义先,钮心忻. 信息安全类学科建设―体会与案例[J]. 信息网络安全,2008,(01):19-21.

[4] 张焕国,王丽娜,黄传河,杜瑞颍,傅建明. 武汉大学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23).

[5] 邱卫东,陈克非. 信息安全数学教学的新型互动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7,(19):19-21.

[6] 王海晖,谭云松,伍庆华,黄文芝. 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06,(03):143-145.

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篇8

1.1网络信息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威胁也在不断加大,一些钓鱼网站、黑客、木马、间谍软件、网络漏洞攻击等各种形式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经常出现。随着社会各界对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2005年一年内我国相关部门接受的国内外网络安全事件已经超过了12万件,使我国计算机用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2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的要求

高校是国家培训专门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也是社会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实验教学硬件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实验教学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需求,高校应该不断加大对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实验的建设,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实验的硬件条件,从而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对实验的需求,提升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

2、关于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实验室建设原则的分析

2.1遵循层次性原则,满足不同层次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实验的需求

网络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涉及面十分广阔。但是,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技能和理论需求都不相同。因此,网络安全实验室的构建要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让更多层次的学生受益。

2.2提升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可扩充性,满足时展的需求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因此,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实验室平台要满足升级、更新的需求,要跟得上时展的步伐。实验室的构建要保证实验室能够具有较强的可扩充性,从而保证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能够满足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的时代性特征。

2.3保证实验室软硬件设备先进性和实用性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是以网络通讯协议为技术基础而构建的。而当前使用的基于IPv4的IP网络正处于向IPv6转变和过渡的过程中。这次转变极大地提升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为网络计算机提供了大量的IPv6地址。针对这一系列变化,高校在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实验室设备与IPv6协议的兼容性。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要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实验环境的基础上,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需求,因此,实验室软硬件设备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从而保证实验室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3、关于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项目设计的分析

3.1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应满足高级实验的需求

对于网络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在掌握常规的实验基础上还应该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相关的实验能力。当前高级的实验和技术主要包括:VPN技术和相关配置、数字证书发放的实验、身份认证实验等等。数字证书发放实验就是使用服务器网络中的CA证书服务器,实现对实验小组发放数字证书。通过这个实验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公钥密码运行机制以及相关技术,提升学生对数字证书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在进行数字证书认证的过程中,以发放的数字证书作为身份的依据,完成对网络服务的访问。服务器为使用者提供相关服务之前,需要具有合法的身份才能够获得系统提供的有效服务。

3.2建设网络平台

建设网络平台是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实验室建设的第一步,高校在建设过程中,要在原有的实验室基础上补充一些网络信息安全设备,包括每个试验台布置一台防火墙,一台IDS,在核心处布置一台安全隔离网闸、一台UTM、一台APM应用安全管理系统;高校实验室建设人员在已经补充好的网络信息安全设备上,设置安全管理平台,并对设备日志进行审计和分析,以便更好的对网络安全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同时,每个试验台可以根据情况防止IPS入侵防护系统和安全隔离网闸。

3.3为学生提供网络安全创新实验的平台

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信息安全实验室的要求很高。而当前我国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基本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相对较少,学校的网络安全实验室条件很差,实践课程很难高效开展,导致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教学环节之后,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社会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因此,配备一个合格的网络安全实验室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在完成一般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为更高层次学生提供创新实验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现有软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对当前的软件进行创新和改进,优化软件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创新能力。

3.4全面模块化的网络安全实验室解决方案

模块化的网络安全实验室解决方案把防火墙设备,WEB应用安全设备,非法信息检测设备,舆情分析系统,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防御整体,架设到高校信息安全专业的实验室中,使师生全面地对网络安全的多样性,复杂性从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了解。一方面使学生毕业后真正走向网络安全方向的学生不会再和现行的网络攻击和威胁脱节,不会单独依靠简单肤浅的理论知识对繁琐复杂多样的攻击摸不到头脑,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深入地了解网络安全问题,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的理解,同时最重要的是在整个网络安全实验室中,实验者通过学习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安全设计,避免网络风险的发生以及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如何有效地解决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李晖,尹钰.网络安全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J]_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

[2] 容治.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

[3] 陈峰,沈雅婕,冯朝辉。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7(07)

作者简介: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