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扶贫培训班个人总结8篇

时间:2022-12-15 01:06:55

扶贫培训班个人总结

篇1

“一间茅房三石灶,一条野藤挂家当,一把镰刀砍大山,一碗谷种养全家”,这曾是五指山及其周围地区100多万黎、苗、回等少数民族同胞凄苦生活的真实写照。不过,如今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下,这一情境正逐步成为历史。

4月初,海南省省长卫留成指出,“十一五”期间,海南省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对11个贫困市县实施近200个重点项目,投入资金500亿元以上,力争2010年实现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5万贫困人口和15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的目标。

海南省副省长符桂花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海南省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

扶贫,近年来已经成为海南省政府主抓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农村贫困地区修建水库、新增和恢复灌溉农田、修筑乡村公路和桥梁,解决农村用电难、饮水难问题,以及帮助农户将茅草房改造为砖瓦房等等,大大减少了贫困人口,降低了贫困率。

不过,据介绍,目前海南全省仍有贫困乡镇45个,而五指山市更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市。

近日,海南省副省长符桂花就海南省扶贫工作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专访。

财力支持与教育培训

实现扶贫有效性

《中国经济周刊》:缩小贫富差距,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对于海南省来讲,扶贫工作的现状如何?选择了什么样的扶贫内容和扶贫方式?

符桂花:海南省委省政府自1998年起,就组织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海口市、琼海市、驻琼军警等136个单位与全省45个贫困乡镇联手,对应扶贫。

每年联手扶贫单位选派400多名优秀干部轮驻帮扶点,开展以“帮思想、帮门路、帮资金、帮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联手扶贫活动。到2005年底,联手扶贫单位共筹措资金33226万元,改善了贫困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海南的少数民族同胞大多生活在茅草房里。到1994年海南贫困地区尚有茅草房14.6万户。针对这个现状,海南省委、省政府从1995年起,每年从财政拨款1000―2000万元事实茅草房改造工程,采取“省里拨一点,市县安排一点,社会帮一点,农民出大头”的筹资方式,以自然村为单位,按照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要求,集中精力改造贫困地区茅草房。

截止2005年,海南省共完成茅草房改造达到11.7万户,房间面积752.9万平方米,受益52.65万人,人均达到14.3平方米。

《中国经济周刊》:贫困地区要脱贫,首先是转变人的观念。除了财政投入,海南省在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方面作了哪些工作?

符桂花:海南省自1998年起开始在贫困地区举办“小康班”和“9+1”职教班。“小康班”是指在全省45个贫困乡镇中每个乡镇每年选择10名高、初中毕业回乡农村青年,到海南农业学校、海南农恳中专学校等7所中专学校开设的“小康班”学习实用技术专业,学制二年。“9+1”职教班是指九年义务教育后,未能上高中的贫困地区农村青年,组织他们到本市县职业中学学习实用技术,学制一年。

“小康班”和“9+1”职教班自创办以来,至今共招收学生20135名。这些受到专业培训的毕业生20%外出打工,80%回到农村到生产一线发挥特长,成为当地扶贫开发的技术骨干,有些成为奔向小康的领头羊,有些走上乡、村领导干部的岗位。

“三集中”原则

保证扶贫资金的高效率

《中国经济周刊》:贫困地区大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生活环境较为恶劣。改变这一局面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在解决资金问题上,海南有什么经验?

符桂花:针对海南过去扶贫资金使用分散,无法解决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建设重大瓶颈问题的现状,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三集中”原则:即“集中贫困人口、集中资金、集中解决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严格按照“条条立项、块块申报、集中审定、专款专用、部门验收、财政监督”的原则,组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重点解决了11个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的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中小学危房、民族地区危房改造、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等6项基础建设以及培育贫困地区支柱产业。

实践证明,实行“三集中”原则,有利于合理分工,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资金投入的整体效益,有利于集中有限资金解决制约贫困地区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海南扶贫纪实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梅芳顾升元/海南报道

海南省各县市的自然情况、经济现状等都相差较大,因此,“因地制宜”成为海南省扶贫工作中坚持的原则之一。

五指山市:

扶贫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五指山市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城市,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城市。这里山清水秀,有“翡翠城”的美誉。有人说不到五指山就等于没到海南,五指山的山之美绝不亚于三亚的水之秀。但美景下的五指山市却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市。

“五指山市的扶贫工作既要开发扶贫项目,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二者并重。”五指山市扶贫办黄雪梅主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对于五指山市来说,扶贫工作最大困难是贫困人口主要居住在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科学文化落后。针对现状,五指山市扶贫办首先致力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建公路、建设桥梁、涵洞,为农民脱贫创造条件。

在农业产业结构上,扶贫办将过去橡胶、水稻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根据不同地区的优势,重点发展林业经济、林下经济和特色经济。种植橡胶、胡椒、竹子、槟榔、芒果、龙眼、荔枝、树籽菜等。并举办橡胶新割制、水果栽培和防治病虫害等科技培训班,为农民脱贫提供技术保障。

五指山市松山乡什邱村是一个黎族村寨,世世代代生活在茅草房中,市扶贫办公室为他们修通了山路,并帮助他们种植橡胶。2004年整个村庄的草房因火灾被付之一炬,但后来在地方政府扶持下,家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漂亮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只要有橡胶树在,我们什么困难都不怕。”

此外,形式多样的联手扶贫工作为五指山市的脱贫工作注入了新血液,特别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简称“中海油”)、省联手扶贫和省驻五指山市单位挂钩,积极参与“双基”教育与文教卫生等扶贫工作,每年派出干部250多人次轮流驻点,投入扶贫资金上千万元。这不仅推动了五指山市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城市、乡镇的落后面貌。

琼中县:

“六个一工程”量化扶贫目标

琼中县位于海南中部的五指山区。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山区,且分布比较分散。大的自然村有十户八户人家,小的只有两三户人家。因为人数少,这些山区贫困人口的通水、通路、通电问题,投入大收效小。

地处山区,与外界的通道只有山路。“这里的山路必须硬化,否则天一下雨,便被冲得沟壑纵横,无法行驶。”当地一位扶贫办的官员告诉记者说,没有修路以前,山里的人们几乎没有走出过大山,而山里的许多土特产也运不出去。

所以,“通路、通水、通电依然是当地今后好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了基础设施,才谈得上让农民脱贫致富。

海南省也非常关注该县的扶贫工作,如硬化和修缮道路、修建新房等。在黎族同胞居住的村子,昔日低矮的茅草房变成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扶贫办还帮助村民发展农业经济。如帮助开辟了一片绿橙基地,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引领他们自我致富。

在总结扶贫实践经验基础上,目前县扶贫办已经将扶贫工作量化―提出了“六个一工程”,即为农民盖一间住房,一个厨房,一个厕所,一个猪圈,一个沼气池,负责一个山头。

保亭:

科技下乡“授人以渔”

“保亭县的扶贫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几年,十几年的扶贫建设已经大大改变了保亭县的基础设施状况,也为保亭县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亭县主抓扶贫工作的黄鸿光副县长、保亭县扶贫办公室吴主任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过去的扶贫工作中,保亭县扶持农民开垦荒山种植了荔枝、龙眼、芒果、红毛丹等果树,但是由于农民缺少技术,种植的果树只长叶不结果。久而久之,农民对种植果树失去了兴趣,以至有些农民开始砍掉果树改种其他作物。

为了让农民尽快脱贫,县扶贫办也曾经把猪崽、山羊等送给农民饲养,但是猪羊养得越来越小,最后都变成了盘中餐、口中肉。以至于农民们开玩笑说:“扶贫办送给我们活猪不如送给我们死猪。”

对此,县扶贫办开始调整工作思路,决定采取“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走科技连结之路。即把农业技术人员请来向农民传授种植养殖技术。

在种植业方面,保亭县改变过去“大帮哄”的科技培训形式,采取有重点、针对性的科技培训。在不同的季节举办不同的培训班,召集不同的人员参与培训。例如开展荔枝种植培训班就专门召集荔枝种植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现场指导,而不召集种植其他水果的人员。

这种培训做到了有的放矢,而且成绩显著。很多经过培训的农民恍然大悟:原来种植果树还有这么多学问。农民尝到了甜头,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在一个芒果园里,一位农民非常专业地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科技培训的好处和芒果种植技术,说自己每年的果树纯收入达3―5万元。

除了果树培训外,县扶贫还举办有关养猪场和养猪培训基地培训班,为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实行全免服务。“目前,县扶贫办已经举办了18期养猪培训班,人数一次比一次多,效果也一次比一次好,”黄副县长介绍说。

什示巴村:

中海油扶持建新村

什示巴村是保亭县新政镇一个特别贫困的黎族村庄,人多地少,发展困难,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90%的村民一直居住在20多平方米阴暗潮湿的茅草房里,居住条件相当困难。

2003年10月18日,海南省委领导到什示巴村调研时发现这一情况后,向中海油提出希望公司帮助该村村民改善居住环境。中海油领导高度重视,决定投资建设一个新村,进行易地搬迁扶贫,以彻底改善什示巴村民的居住条件。

2004年9月8日,什示巴新村由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按照文明生态村标准和黎族建筑风格动工兴建,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起了86户、建设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平顶房,同时硬化村道,并配套了厨房、卫生间、自来水、文化室和篮球场等文化娱乐设施。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整个项目工程总投资306万元人民币。

篇2

郑文凯在讲话中指出,从扶贫新纲要颁布实施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呈现举国重视、各方协作、全面行动的良好态势,新阶段扶贫开发开局良好。面向贫困地区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定点扶贫第一次实现了对592个重点县的全覆盖,东西扶贫协作工作进一步深化,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扶贫开发的热情空前高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进一步确定。

郑文凯表示,金融机构在定点扶贫单位中数量虽然不多,但历来是扶贫开发工作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参与定点扶贫的各个金融机构和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帮扶领域不断扩宽,帮扶形式不断创新,帮扶机制不断健全,涌现出很多新典型、新经验、新做法。

首先是更加注重发挥行业优势,坚持自身优势与定点县实际相结合。如人民银行组织青年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金融知识的宣传活动,并采取无息、低息贷款的方式,扶持重点县贫困村种养产业发展。其次更加注重开发式扶贫,不仅为贫困地区提供资金项目的支持,也带去了改革开放的新思路和市场竞争的新理念。如农业发展银行大力培育和扶持定点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再次是更加注重全员扶贫。光大集团、中信集团、民生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单位普遍组织动员全系统职工参与扶贫捐赠、献爱心活动,不断加大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将定点扶贫工作融入企业党建、群团工作和文化建设。最后是更加注重机制建设。许多单位在深入定点扶贫县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和本单位行业的特点优势,依据各级扶贫规划,专门制定了新一轮帮扶规划,出台了有关文件或与定点县签订帮扶协议,指导本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

郑文凯介绍,近年来,扶贫部门、有关部委和金融机构为破解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不足、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08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全面改革了扶贫贷款贴息管理制度。五年以来,共安排了1800亿元扶贫贴息贷款;承贷机构多元化的局面也基本形成,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6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该试点是以财政专项资金为引导,以村民自愿缴纳一定数额的互助金为依托,以其他资金为补充,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原则,在特定区域建立生产发展资金。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有1339个县,17700个村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资金总规模40.93亿元。

篇3

__年,在市扶贫办的领导下,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共同帮助下,我县坚持以“政策引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的方针,努力做好社会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各级帮扶部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__万元,为50多个贫困村实施街道硬化、水利、电力、技术培训等项目近100个,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一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__县关于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各级定点包扶部门对定点包扶、定点扶贫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同时,分别组织召开省、市社会帮扶工作对接会,加深各扶贫单位与贫困村的联系沟通,认真搞好对接工作,促进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措施得力。1、根据省、市扶贫办的有关社会扶贫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帮扶力量,加强对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进,同时结合“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培训转移”项目,采取捆绑式项目实施扶贫,做大做强帮扶项目;2、建立健全“县级领导联系点”制度,每位领导干部联系一个乡镇,对包村部门能否完成承诺事项进行跟踪督查;3、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县委政府把各单位各部门帮扶工作,作为年终考核评先的一项依据,对帮扶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效果差的单位和领导予以通报批评。

二、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中直方面:今年以来,中、省、市直定点帮扶工作取得成效明显。国家安全部自__年帮扶__县以来,主要领导多次到__调研指导工作。特别是去年5月3日,国家安全部部长亲临__检查指导工作。__年投入__万元为11个贫困村实施街道硬化、改水引水、农村电力改造、蔬菜大棚种植等帮扶项目;同时,继续协调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及省交通厅等有关部门为我县积极争取引淀入盐、朔黄铁路、__国道绕城段等重点项目。

省直方面:省国税局、省发改委等7个省直帮扶单位对口帮扶我县__个贫困村,纷纷深入贫困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去年以来,省国税局、省发改委、__供电公司等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共计__万元为所帮扶的贫困村实施修路、引水等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市直方面:32个市直帮扶单位已投入帮扶资金__万元,为帮扶的__个贫困村实施扶贫项目,其中:市扶贫办投入帮扶资金2万元为小营乡后陈村修路,__银行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为庆云镇黑牛王村修路,市人社局投入帮扶资金10万元为小庄乡赵庄村修路,其他省、市直对口帮扶单位纷纷根据自身实际,为贫困村实施帮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县直方面:我县积极开展县直单位对口帮扶工作,安排123个单位对口帮扶全县123个贫困村。截至目前,已投入帮扶资金__万元为10个贫困村实施修路、引水等帮扶项目。其中,县财政局、民政局、市管办、县医院以及__天元钢管有限公司等单位纷纷投入帮扶资金实施了扶贫项目。县委宣传部协调资金10万元为所帮扶的贫困村实施了修路项目,取得显著成绩。

__年,在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县扶贫办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着力抓好扶贫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__年上级下达我县扶贫培训资金60万元,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7万元,实用技术培训资金28万元,扶贫干部培训6万元。现将一年来扶贫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为扶贫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思想保证

我县始终坚持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谋划开展全县的各项工作。同时,将扶贫培训工作作为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县扶贫办适时研究扶贫培训工作,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强化措施,明确了“以贯彻扶贫开发规划为主线、以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和政策理论为重点,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培训原则,为顺利开展扶贫培训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思想保证。

二、坚持“两并重”扩大培训规模,注重实际培训效果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提高贫困群众素质和提高扶贫开发队伍素质并重,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并重”的原则,针对广大贫困群众思想意识落后、信息闭塞、科技素质和基本技能低下等问题,我们先后采取办班、讲座、指导等多种手段,注重实际培训效果。__年,共举办养殖技术、 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17期,培训人员340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贫困群众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的能力。依托市培训基地和县职教中心,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活动,培训贫困劳动力200人。组织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及贫困村干部参加的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100人次。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扶贫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多形式,广角度,使扶贫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实用技术培训方面,采取集中办班、印发明白纸、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外出参观等方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乡一计,一村一策。在集中办好培训班的同时,为贫困群众印发农、畜、林知识明白纸8000份;进村入户进行实地指导13次,受指导群众达20__余人;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分别带领12个村的120余名群众参观学习养牛、养猪、养羊、大棚蔬菜种植和食用菌种植技术。在内容上,紧密联系广大贫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因村施教,有的放矢,先后培训了小麦、玉米、枣树、棉花种植技术,秸秆青贮技术,食用菌种植技术,牛、羊、猪、鸡养殖技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了扶贫开发的有关方针政策,培训了贫困群众的艰苦创业精神。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上,涉及的主要专业有电焊、数控机床、车工、电工、计算机、美容美发等。

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一是组织贫困劳动力到劳动技能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并由基地负责安排到外地就业;二是结合我县管件、体育器材等产业较发达的实际,由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实行定单培训,并由基地安排学员到本县的企业就业。

四、__年扶贫培训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丰富培训内容,配合产业扶贫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贫困群众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农业科技素质。

篇4

一、科技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一)目标任务

按照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产业扶贫基本要求和脱贫目标为统领,统筹整合农业科技资源,针对我县深度贫困县脱贫工作,充分发挥部门、技术、人才优势,紧扣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科技扶贫培训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三大工程,推进“星创天地”建设、三区科技人才服务、产业技术转化引导、农村技术承包、科技扶贫培训等工作。通过顶层设计,服务产业,扶持企业,培植人才,提高素质,使科技领域扶贫攻坚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今年计划实施“三区”人才计划3项,引进15名专业技术人才;构建星创天地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申报1-2个“星创天地”,实施1个市级农村技术承包项目;组织推荐5名基层乡土人才到高等农业院校进行专业培训,实施1项科技产业扶贫引导示范项目。

(二)重点工作

1、实施科技产业扶贫引导项目计划

面向全县,集成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计划、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三区”人才计划,以及忻州市科技研发计划,正在实施市级科技产业计划项目1项,即迭台寺乡彦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的“羊品种改良示范推广项目”。示范引导产业科技扶贫。 同时组织宁武县怀道乡白马崖村兴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申报省科技厅精准扶贫200万专项项目,现已经过省级专家实地勘察,等待资金下拨。

2、建设“星创天地”

进一步加强“星创天地”建设工作,营造有利于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专业高效”的原则,重点依托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企业、创投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作用,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在全县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星创天地”。在已有的1家省级“众创空间”(宁武县青年创业就业园)的基础上,成功为山西高源薯业申报成功市级“星创天地”,进一步加强运营管理,大力支持提质升级。

同时组织宁武县康仁药草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星创天地,已通过初审,有望申报成功。

3、构建科技扶贫行动科技服务体系

围绕农村技术承包和科技特派员,构建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正在实施1个市级农村技术承包项目(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同时推荐该技术承包项目申报市级农村技术承包奖,目前已上报市科技局。以鼓励广大科技特派员继续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搞好技术推广服务。并依托技术承包做好贫困地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4、“三区”科技特派员人才服务

响应上级精神,积极开展人才扶贫战略,大力实施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与市科技局及有关科技专家联系,完成了3个2018年度《“三区”人才专项计划项目申报书》的填报工作,统筹安排3个“三区”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的实施,引进了15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我县农业发展。同时组织推荐我县12名乡土专家到山西农大为期42天的深造学习。

5、科技扶贫培训

5月9日,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专业研究所一行6位专家来我县蔬菜种植大棚和黑枸杞种植进行了现场指导和培训,培训50余人。5月17日至23日,以系列“宣传周”活动为载体,积极做好科普工作。我们结合农科院食用菌科技活动周活动,开展了以“科技创新 强忻富民”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活动周期间,我们开展了座谈、咨询、专项培训等项活动,培训80余人。6月11日,在宁武县交通宾馆举办山西农业大学“三区”科技人才中药材培训班,培训农民技农技人员50余人。

6、指标完成情况

(1)、高新技术企业数(任务数1个) 

我县一直无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我县已经组织推荐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两次省科技厅专家评审,今年只能入库培育,暂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先进装备引进数量(任务数2台)

  目前完成数为1台,需等待省科技厅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3)、先进装备引进投资额(任务数50万元)

目前完成数为120万元,需等待省科技厅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4)、技术合同交易额(任务数0.0515亿元)

目前完成0.005亿元,占任务数9.7%。

(5)、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任务数1个)

 目前已结组织1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需等待省科技厅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6)、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总额 (未下达)

(7)、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增长速度  (未下达)

(8)、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数(任务数1个)

目前已结组织1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需等待省科技厅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9)、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新增在孵企业增长比例 (未下达)

(10)、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数(任务数1个)

现有省级众创空间1个,运营正常。

(11)、省级及以上新增入驻企业/创新团队增长比例(任务数20%) 

目前完成5%。

(12)、高新企业培育库入库数(任务数1个)

我们组织了1家企业参加了高新技术企业入库评审会,已入库。

(13)、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任务数1个) 

目前已结组织1家企业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需等待市科技局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1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任务数4个)

 完成4个,任务已完成。

(15)、发明专利申请量(任务数5个)

 完成5个,占任务数100%。

(三)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县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所承担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指标稳步推进,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科技中心对考核指标完成企业缺乏监管权限,企业上报数据不及时。主要表现在先进装备引进、技术合同交易额、省级及以上新增入驻企业/创新团队增长比例等指标上,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对企业没有监管权限,企业完成情况没有向科技管理部门报送的必要。数据依靠关系了解,造成有些数据不准确不及时。

2、补齐短板仍需加大工作力度。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仍是制约创新发展的短板。

二、全面技能培训工作完成情况

    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省政府2018年确定的“六件民生实事”之一,为确保完成我县今年全民技能提升工程2690人的培训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于2018年4月26日制订出台了《关于印发宁武县2018年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8]10号)文件的实施办法,为全面贯彻落实好这项工程,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王卓任组长,副县长李俊、杨丽琴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劳动就业局,统一协调推进,现将其完成情况和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市给我县下达的任务

     总培训任务2690人,其中,农村进城务工培训人数2030人(含山西护工100人、家政服务50人专项培训任务),城镇失业人员培训660人。

    (二)目前完成情况

     截止2018年11月25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5个,培训2835人,完成培训任务2690人的105.39%。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2067人(精准贫困劳动力609人),完成任务2030人的102%,城镇失业人员培训768人,完成任务660人的116%,培训后就业人数1144人,就业率达40%,超额完成了培训后就业要求30%的任务。到目前因资料手续正在审核中,各培训机构均未享受培训补贴。具体培训情况如下:

创业培训4个班,培训101人;医疗护工6个班,培训 267人;电子商务5个班,培训204人;机电3 个班,培训 143人;矿井通风与安全2个班,培训97人;采煤2个班,培训 90人;美容美发6个班,培训 270人;母婴护理 1 个班,培训 49人;美容化妆师 2个班,培训 96人;家政1个班,培训 50人;旅游客房服务1个班,培训37人;旅游餐饮服务1个班,培训25人;安全保卫1个班,培训42人;护林员4个班,培训 197人;中式面点5个班,培训244人;保育员1个班,培训50人;刺绣6 个班,培训277人;电工1个班,培训41人;中药材种植1个班,培训34人;中式烹调5个班,培训245人;缝纫班2个班,培训82人;茶艺1个班,培训27人;餐饮服务4个班,培训167人。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1、培训工种(目录)与县情实际不相适应。2018年我县在全县经济工作和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中药材、食用菌、种养殖、异地搬迁、小杂粮、旅游业、光伏发电等7大主导产业。在实施全民技能工程中,我县计划着重培育与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但市里确定的45个培训工种(目录)中没有以下专业:猪、牛、羊、驴等畜禽养殖技术专业;食用菌栽培技术专业;中药材种植技术专业;农作物栽培技术(小杂粮种植)专业,无法组织上述专业的技能人才培训。建议增设这些培训工种或出台相关政策,由各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具体的培训工种。

篇5

一、科技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一)目标任务

按照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产业扶贫基本要求和脱贫目标为统领,统筹整合农业科技资源,针对我县深度贫困县脱贫工作,充分发挥部门、技术、人才优势,紧扣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科技扶贫培训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三大工程,推进“星创天地”建设、三区科技人才服务、产业技术转化引导、农村技术承包、科技扶贫培训等工作。通过顶层设计,服务产业,扶持企业,培植人才,提高素质,使科技领域扶贫攻坚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今年计划实施“三区”人才计划3项,引进15名专业技术人才;构建星创天地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申报1-2个“星创天地”,实施1个市级农村技术承包项目;组织推荐5名基层乡土人才到高等农业院校进行专业培训,实施1项科技产业扶贫引导示范项目。

(二)重点工作

1、实施科技产业扶贫引导项目计划

面向全县,集成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计划、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三区”人才计划,以及忻州市科技研发计划,正在实施市级科技产业计划项目1项,即迭台寺乡彦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的“羊品种改良示范推广项目”。示范引导产业科技扶贫。 同时组织宁武县怀道乡白马崖村兴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申报省科技厅精准扶贫200万专项项目,现已经过省级专家实地勘察,等待资金下拨。

2、建设“星创天地”

进一步加强“星创天地”建设工作,营造有利于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专业高效”的原则,重点依托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企业、创投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作用,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在全县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星创天地”。在已有的1家省级“众创空间”(宁武县青年创业就业园)的基础上,成功为山西高源薯业申报成功市级“星创天地”,进一步加强运营管理,大力支持提质升级。

同时组织宁武县康仁药草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星创天地,已通过初审,有望申报成功。

3、构建科技扶贫行动科技服务体系

围绕农村技术承包和科技特派员,构建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正在实施1个市级农村技术承包项目(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同时推荐该技术承包项目申报市级农村技术承包奖,目前已上报市科技局。以鼓励广大科技特派员继续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搞好技术推广服务。并依托技术承包做好贫困地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4、“三区”科技特派员人才服务

响应上级精神,积极开展人才扶贫战略,大力实施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与市科技局及有关科技专家联系,完成了3个2018年度《“三区”人才专项计划项目申报书》的填报工作,统筹安排3个“三区”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的实施,引进了15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我县农业发展。同时组织推荐我县12名乡土专家到山西农大为期42天的深造学习。

5、科技扶贫培训

5月9日,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专业研究所一行6位专家来我县蔬菜种植大棚和黑枸杞种植进行了现场指导和培训,培训50余人。5月17日至23日,以系列“宣传周”活动为载体,积极做好科普工作。我们结合农科院食用菌科技活动周活动,开展了以“科技创新 强忻富民”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活动周期间,我们开展了座谈、咨询、专项培训等项活动,培训80余人。6月11日,在宁武县交通宾馆举办山西农业大学“三区”科技人才中药材培训班,培训农民技农技人员50余人。

6、指标完成情况

(1)、高新技术企业数(任务数1个) 

我县一直无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我县已经组织推荐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两次省科技厅专家评审,今年只能入库培育,暂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先进装备引进数量(任务数2台)

  目前完成数为1台,需等待省科技厅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3)、先进装备引进投资额(任务数50万元)

目前完成数为120万元,需等待省科技厅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4)、技术合同交易额(任务数0.0515亿元)

目前完成0.005亿元,占任务数9.7%。

(5)、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任务数1个)

 目前已结组织1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需等待省科技厅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6)、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总额 (未下达)

(7)、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增长速度  (未下达)

(8)、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数(任务数1个)

目前已结组织1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需等待省科技厅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9)、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新增在孵企业增长比例 (未下达)

(10)、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数(任务数1个)

现有省级众创空间1个,运营正常。

(11)、省级及以上新增入驻企业/创新团队增长比例(任务数20%) 

目前完成5%。

(12)、高新企业培育库入库数(任务数1个)

我们组织了1家企业参加了高新技术企业入库评审会,已入库。

(13)、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任务数1个) 

目前已结组织1家企业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需等待市科技局年底统一审核认定。

(1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任务数4个)

 完成4个,任务已完成。

(15)、发明专利申请量(任务数5个)

 完成5个,占任务数100%。

(三)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县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所承担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指标稳步推进,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科技中心对考核指标完成企业缺乏监管权限,企业上报数据不及时。主要表现在先进装备引进、技术合同交易额、省级及以上新增入驻企业/创新团队增长比例等指标上,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对企业没有监管权限,企业完成情况没有向科技管理部门报送的必要。数据依靠关系了解,造成有些数据不准确不及时。

2、补齐短板仍需加大工作力度。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仍是制约创新发展的短板。

二、全面技能培训工作完成情况

    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省政府2018年确定的“六件民生实事”之一,为确保完成我县今年全民技能提升工程2690人的培训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于2018年4月26日制订出台了《关于印发宁武县2018年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8]10号)文件的实施办法,为全面贯彻落实好这项工程,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王卓任组长,副县长李俊、杨丽琴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劳动就业局,统一协调推进,现将其完成情况和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市给我县下达的任务

     总培训任务2690人,其中,农村进城务工培训人数2030人(含山西护工100人、家政服务50人专项培训任务),城镇失业人员培训660人。

    (二)目前完成情况

     截止2018年11月25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5个,培训2835人,完成培训任务2690人的105.39%。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2067人(精准贫困劳动力609人),完成任务2030人的102%,城镇失业人员培训768人,完成任务660人的116%,培训后就业人数1144人,就业率达40%,超额完成了培训后就业要求30%的任务。到目前因资料手续正在审核中,各培训机构均未享受培训补贴。具体培训情况如下:

创业培训4个班,培训101人;医疗护工6个班,培训 267人;电子商务5个班,培训204人;机电3 个班,培训 143人;矿井通风与安全2个班,培训97人;采煤2个班,培训 90人;美容美发6个班,培训 270人;母婴护理 1 个班,培训 49人;美容化妆师 2个班,培训 96人;家政1个班,培训 50人;旅游客房服务1个班,培训37人;旅游餐饮服务1个班,培训25人;安全保卫1个班,培训42人;护林员4个班,培训 197人;中式面点5个班,培训244人;保育员1个班,培训50人;刺绣6 个班,培训277人;电工1个班,培训41人;中药材种植1个班,培训34人;中式烹调5个班,培训245人;缝纫班2个班,培训82人;茶艺1个班,培训27人;餐饮服务4个班,培训167人。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1、培训工种(目录)与县情实际不相适应。2018年我县在全县经济工作和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中药材、食用菌、种养殖、异地搬迁、小杂粮、旅游业、光伏发电等7大主导产业。在实施全民技能工程中,我县计划着重培育与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但市里确定的45个培训工种(目录)中没有以下专业:猪、牛、羊、驴等畜禽养殖技术专业;食用菌栽培技术专业;中药材种植技术专业;农作物栽培技术(小杂粮种植)专业,无法组织上述专业的技能人才培训。建议增设这些培训工种或出台相关政策,由各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具体的培训工种。

篇6

一.整村推进

今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以整村推进为主要内容,在全县12个重点村全面展开。为确保工作顺利展开,群众满意,扶贫资金发挥出更好效益,我办在做好项目规划编报的前提下,把资金管理和项目实施作为重点来抓,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和报帐,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和完工,同时,注重村两委班子能力建设,结合工作展开,积极组织相关培训。

1.项目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民意。编报规划时,根据资金总量和使用原则,各村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磋商讨论,对通过项目进行了公示,制订完成了2012—2010重点村三年整村推进扶贫规划,规划中项目均得到群众认可。

2.对资金项目管理,我办结合强农惠农资金检查,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展开业务培训,强化责任、明确要求、规范管理,对扶贫资金,注重时效性,设立专户专帐,实行分期拔付、封闭运行、报帐制管理;对扶贫项目,注重实效性,实行责任制,项目实施之初,与村主要负责同志签订责任书,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年底验收;对资金和项目变化情况,在村实行定期公告公示,在县及时录入扶贫信息监测系统。

今年实施的58个项目现已全面完成,实际投资304.5万元,其中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2万元。重点开发水梨产业基地2500亩,茶菊400亩;发展水面养殖100亩,发展畜禽养殖200头;维修水利设施1处,新修、扩修公路10.9公里;帮助13个自然村展开三清三改,修建了村小学3所;开展了400人次的科技培训。通过多重汇报争取重视,县级配套资金18万元也全部落实到位。

2012年扶贫资金运行畅通、管理规范。我县12个重点村不仅能按照要求实行专户专帐、封闭运行,村还相应建立了项目资金台帐,资金拨付和报帐手续齐全,及时规范。至本月20日,全县扶贫资金拨付率100%,总报帐率达到100%。

一年来,我们结合项目实施,召开学习培训班五次,主要学习扶贫业务知识,共培训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及业务骨干近200人次,村两委班子素质及战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二.社会扶贫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1.定点扶贫

按照上级要求和安排,省、市、县今年有2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我县1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其中省级3个,市级10个,县级9个,确保了每个重点村有一个以上定点扶贫单位。

一年来,县办、各乡(镇)、各贫困村都能主动上门,到定点扶贫单位汇报工作、联络感情。各定点扶贫单位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好省市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帮扶村实际,以扶贫开发工作为重任,将其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全年总体工作计划,一同部署,一起安排,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制定目标任务,不断推出新的举措,为帮扶村的整村推进、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贫困地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贵的支持。省政协办公厅定点帮扶温泉镇庐山垅村,5月22日,傅克诚主席在百忙中亲临实地,对该村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并协调省民政厅资助20万元支持村扶贫开发,随后,科教文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华东又于10月28日到村督促检查工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东有,多次到关帝庙村检查指导扶贫工作,亲自协调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市政协主席程来安、市检察院院长韩德胜、市人防办主任张红军、市商务局局长颜小平等单位“一把手”也经常来到帮扶村了解民情、调研指导、现场办公、走访慰问,办好事,做实事。据统计,一年来挂钩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机关干部和工作组成员到点工作710人次,共计投入帮扶资金95.4万元,扶持生产发展项目11个,帮助建设修复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9个,资助贫困学生22人次,助学资金2.1万元,走访党员群众76人次,发放慰问钱物折金2.8万元。除了资金帮助外,还从人、财、物以及科技、信息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帮助,为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对定点扶贫单位开展工作情况和实绩,我办按照业务要求,统一格式收集信息,建立实绩档案,按月汇总上报,做到工作有日志、会议有记录、物资有帐目、事迹有记载,信息上报及时准确。

2、包户扶贫

根据九开发(2012)3号《关于开展党员干部包户扶分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号召下,我县积极做好党员干部包户扶贫工作,全县共有116人与贫困低收入户结对帮扶。这些包扶的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互帮互助精神,把贫困户和低收入安危冷暖挂在心头,帮扶期间,党员干部深入对象家中,走访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扶贫和惠农政策,从资金、物资、劳力、技术、信息等各方面提供扶持和帮助,尽力解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一年来,全县党员干部投入结对帮扶资金18万余元,解决问题200多起,帮助贫困学生上学16人次,有近百户农户在结对帮扶中创建了适合自已的生产发展项目,家庭情况渐渐好转,正在逐步摆脱贫穷,走上致富之路。

3、争取社会帮扶、引进项目资金

在举国上下全力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条件下,由于我办主动出击,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争取重视与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沟通一些重点村的个体户、企业老板,也非常关心家乡建设,对所在村组的修桥补路、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支持。

据我们统计,一年的社会帮扶资金到位82.4万元,捐赠实物折合人民币计21.5万元。例如县外商协会个私企业老板今年再次捐资10000元用于蓼南乡南阳坂村部公路建设,浙江苗木老板潘小友捐资10000元帮助关帝庙村小学扩建,改善办学条件等。

另外,我办还利用与县山江湖办二块牌子、一套人马优势,通过省山江湖办争取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投资1.3亿元,在我县新建鄱阳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和鄱阳湖研究发展中心,其45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全部结束,十月份,研究站正式挂牌运行。该项目作为县委、县政府今年“四个对接”唯一重点项目接受了市委组织部的年度考评,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推动我县今后项目、资金、科技、人才等引进工作,能促进我县社会、经济快速有序发展,对于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意义重大。

三.雨露计划

1、工作部署情况

为搞好工作,我办将其当作一项常年性工作常抓不懈,县办确定一名副职专门负责,明确一名责任心强的干部专职抓;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省、市扶贫办要求,我办多次召开了“十一五”期各重点村书记、主任会议专题学习,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明确责任,部署工作,一是明确各重点村支部书记负总责,二是将省市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分配到各重点村,从而使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为摸清底数,我办组织力量对培训对象展开排查,对本地工业园区用工需求情况进行走访调查,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界定对象,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园区用工需求台帐和基本定向培训管理台帐;为扩大影响,使转移培训工作深入人心,我们积极组织宣传发动,重点宣传国家对参加培训对象优惠政策,介绍省、市、县培训学校的情况,尤其是学校所设学科及专业对培训人员学后就业的好处,以及一至二年的中专生对口就业情况,使贫困农户都能认识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为强化管理,对培训基地办学条件实行定期检查,督查开展培训情况,帮助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指导建立培训档案;对培训资金严格管理,使用培训券实报实销。另外,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村进行工作督查和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对抓得好的给予肯定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主动、进度慢的给予批评,限期补课,有效地推动着工作向好的方向发展。

2、完成计划情况

通过调查摸底,全县12个重点村16岁至45岁月的中青年有8766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也有1136人,并且在读初、高中毕业生较多,招生潜力很大。对这些对象,我办全部列入了转移培训范围,并建立了定向培训台帐等相关档案。

我县挂牌培训基地一所,即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2012年培训人员250名,另外,我办向省、市基地输送学员41名,组织开展实地短期培训二期,培训人员105人,从而使我县今年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达到396名,超额完成了市下达我县380名的任务。

四.产业扶贫

重点发展扶贫支柱产业,注重实用技术培训和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1、扶贫支柱产业发展情况

按照市办要求,结合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办把早熟梨开发作为扶贫支柱产业来抓。在去年制订的“十一五”期万亩早熟梨开发计划基础上,根据市办任务,调整了各重点村、示范点年度开发目标任务,把各村任务底线提高到150亩以上,2012年开发计划达到全县2500亩。同时,自行组织了三次技术培训,结合农业局、林业局、科协等部门开展了五期大规模的培训,培训人次超过500人,印发资料千余份。目前,各村按照任务和技术要求,基本完成了打穴、埋肥和回填土等工作,可望在春节前后全部栽植到位,其中以蛟塘新宁村景家山集中连片开发荒山面积最大,达到350亩,成为今年我县早熟梨开发的示范。至此,全县早熟梨累计达到一万亩,该项目已覆盖我县12个重点村70%贫困户、低收入户,产业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当地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

2、龙头企业带动情况

天鹅湖大米加工厂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年销售收入超过七千万元。依托该企业,08年带动沿湖的苏家当、蛟塘两乡近万户农户种植优质水稻,年户均增收近千元,通过该企业招收贫困户子女就业43人,人均年收入接近万元,起到“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作用。另外,依托嘉鸿食品加工厂带动80余户贫困农户参与生产经营,户均年增收达到万元以上。

篇7

一、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塑造了领导班子新风貌

在班子建设方面,始终把“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和廉洁自律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总要求,强化理论政策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围绕中心,步调一致推进工作。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纪律,落实“一岗双责”,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领导班子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明显增强和提升。

二、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开创了扶贫工作新局面

(一)扶贫资金投入明显增加。2014年,我办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加快“跑部进厅”步伐,密切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争资争项工作取得大力突破,全年共争取专项扶贫资金3761万元,与去年同比净增993万元。

(二)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通过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引农进城等工作举措,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升,贫困对象明显减少。据统计部门初步测算,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4338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2%;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5379人,脱贫率达18.8%。

(三)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观。通过强力实施整村推进及库区后扶项目建设,覆盖全县29个贫困村及23个库区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4年,投入整村推进及库区后扶项目资金1222.86万元,实施项目123个,新修水泥公路53.96千米、新修水渠23.642千米、修建山塘水库6座、修建桥梁4座、新建活动中心3个、硬化群众活动场所15000平方米、绿化公共场所7800平方米。

(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把扶贫与扶智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积极开展“造血式”扶贫,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建设。通过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新生代农民”等扶贫培训和教育,全县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14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00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匠培训3000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1760人、“雨露计划”培训215人。

(五)移民搬迁步伐明显加快。按照“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总体目标,结合我县搬迁对象实际,创新移民搬迁模式,采取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向城镇、工业园区集聚,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实现了282户1319人移民的顺利搬迁,并精心打造了木兰乡街上,高田镇金叶,丰山乡大桥山,大由乡幸福、草岭、祥瑞,小松镇白露前,横江镇共大,琴江镇大畲共9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大大改善了贫困群众居住环境。

三、创先争优,措施得力,营造了干部干事新氛围

(一)开展“每周一主题”工作汇报,稳步有序推动工作落实。我办将争资争项、整村推进、搬迁移民、社会扶贫、“三送”工作、机关效能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热点工作确定为汇报主题,原则上由各业务股长每周一上午例会举行汇报。通过汇报,不但促进了大家创新创特抓落实的干劲,而且提高了干部总结提炼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坚持“四考一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继续实行了以“考学、考勤、考绩、考廉、一评”为主要内容的考评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推进机关作风大转变,力促各项工作提质提速提效。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及向县委推荐重点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四考一评”,明晰了工作责任,加强了过程管理和绩效监控,营造了比学赶超氛围,变“要”为“我要干”,极大地激发了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四、存在不足

篇8

一、目标任务

2017年,以全县整村脱贫贫困村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为重点,同时统筹安排其他有培训需求贫困劳动力,开展各类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560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4650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省级示范培训600人(配套班50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培训示范工程职业技能培训100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50人。

二、培训分类和资金来源

培训分类为: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省级示范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培训示范工程劳务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资金来源为就业专项资金。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资金由省人社厅和县财政共同筹集,其中省人社厅补贴10万元用于省级示范培训,配套班资金自筹解决。“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补贴资金来源为专项资金和扶贫资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培训示范工程劳务技能培训经费由省扶贫办安排。

三、责任分工

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由县人社局联合县扶贫办、县农牧局、县教育局、县妇联共同组织实施。

(一)县人社局负责实施全县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示范培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培训示范工程劳务技能培训。县扶贫办、县教育局负责实施“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雨露计划)。县农牧局负责实施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县妇联负责实施省妇联下达的劳务品牌培训。县扶贫办负责向相关部门(单位)提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础数据。

(二)县人社局、扶贫办、农牧局、教育局、妇联等部门要结合本计划制定本部门的培训年度实施方案,健全培训台账,定期向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实施办公室汇总上报培训进度情况,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培训工作。

(三)县人社局、扶贫办、农牧局、教育局、妇联等部门要建立精准到人到户的培训台帐,细化培训计划,负责本部门培训人员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审核录入,组织实施精准培训工作。

(四)承担培训工作的职业学校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具体开展精准培训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精准实施培训。各部门要结合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需求,以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方面的技能和创业培训为主,科学制定2017年精准扶贫培训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对照培训进度和项目安排,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意愿和技能需求,开展现场示范、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校企联合等培训方式精准实施培训,确保精准扶贫培训取得实效(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示范工程职业培训按照《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甘农牧〔2017〕14号)执行。

(二)精准填报培训数据。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和相关数据的填报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培训信息的录入审核和情况上报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把关审核,确保大数据平台数据精准客观有效。根据培训进度,各部门每月底填报《2017年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进度汇总表》(见附件2),经县人社局汇总后,于每月底前报送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实施办公室。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