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与艺术教育8篇

时间:2023-10-30 10:28:52

艺术与艺术教育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1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术馆

在我国积极倡导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美术馆这样艺术公共建筑可谓在我国的土地上遍地开花,同时也迎来了我国艺术蓬勃发展的新的高潮。艺术的不断发展和美术馆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美术馆不但承担了大量的艺术作品的展出,还极大提高了公众的艺术素养和新形势的艺术教育。

我们现在的生活像在大海之中,这些形象承载着诸多不同形式的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展现。现代艺术的表现出现了很多光怪陆离的媒介来展示,这样的日常生活被大量的视觉图像和背景充斥着生活,人们已经无法更多的体味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美的区分和判断,也对这样“色彩斑斓”的世界习以为常,他们慢慢的丧失了对艺术的欣赏力和感受力。当今,任何人都想让自己充满着艺术气息,他们会买一些所谓的艺术品来对自己的空间进行装饰,以提升自身的品位和艺术素养,殊不知,其是否真正的注意到这幅画的构图,人物,表情,或是带给你的感受呢?而对于美术馆里陈列出来的艺术品则不应该走马观花的浏览,更多的是以学习,沉淀自身的艺术情操,提升艺术趣味来进行观赏,这就是一种自助式的艺术教育。

我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场所在建国初期由国家开办到当今民营美术馆的发展,私人美术馆的崛起同时画廊的星星泛起,都是美术馆的特殊形式存在,虽然在经营的理念和达到的目的上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对艺术的教育同艺术的传播与推广。

美术馆是艺术教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和场所,面对公众展示陈列艺术作品实物为主;而艺术教育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传授艺术知识提高公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蔡元培先生提出过“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止能以美育代宗教”①。可以看出艺术教育是完善人格,感情陶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二者的异同,就自然的将艺术教育和美术馆连接在一起,其关系清晰又复杂,但总体上是相辅相成的。当今的中国在大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努力建造城市美术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美育能力。这种相辅相成的发展为艺术教育和美术馆在不同层次上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以我国的情况为例,我国古代虽有流传千古的大量的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作品,但古时都没有进行相应的以沙龙或者一个场馆来展出。古人所谓的“展览”也是较为小型的“雅集”②形式,一些人来共同探讨学习艺术技艺,例如“兰亭雅集”、“西园雅集”。到了20世纪初,有识之士看到欧洲等国美术馆纷纷建立并向公众开放,这不但有利于艺术知识的普及也极大的提高了国民的艺术素养。到20世纪30年代,徐悲鸿等著名的艺术家为美术馆的兴建奔走,这也是在为公众学习艺术提供平台和展品。1929年,天津美术馆的建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国立美术馆。到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美术馆才算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慢慢的从最开始的单一的陈列展出作品的形式向国际美术馆的模式发展,集收藏、保存、展示陈列、教育、推广、学术讲座等社会服务一体的全面的发展形式,也将我国美术馆对艺术教育的全面引导和普及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今的美术馆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和全面,并且其艺术教育的受众群来自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背景的个人或群体,通过美术馆的不同的展览和对艺术品的欣赏,都从不同的方面来接受了艺术文化熏陶和艺术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对公众的艺术教育。美术馆展出的大多数展品有收藏的藏品、有现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品还有一些高品质的艺术佳作,这些作品的展出不但可以让公众看到作品最真实的最精美的部分,为一些专业的研究学者提供了最详实的文献和图片来进行学术研究。美术馆提供的这种高品质的展品是其他教育场所无法比拟的,在这种宽松的场所内,形成这种自主吸取、探索、发现的方式更容易使观众获得艺术讯息并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艺术教育的扩展和推广也有力于美术馆的建立和发展,会让更多的公众注重对艺术的关注,也会得到社会各界对美术馆建立和发展的关注,这是一个双方共赢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美术馆所办的展览也是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是市民艺术素养整体体现。这种社会性的艺术教育,是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健全人格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提升自身的艺术情操,鼓励大众多进到美术馆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殿堂,学习美、体验美、发现美。

注释

①《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第一版第180页

②“雅集”是中国文人士大夫为追求艺术格调与生活情操的集中,讨论诗歌绘画的集会。这种集会没有任何条件的约束有极强的随意性,只要志趣相投便可以相约一起探讨诗词歌赋,赏画谈艺追求生活之美并达到精神享受,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样的聚会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书画鉴赏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因“雅集”而激起灵感创作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美食乐舞都不胜枚举。对于中国艺术发展而言,“雅集”是促进交流品鉴绘画切磋技艺的活动。

参考书目:

[1]《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2

所谓审美意识的教育,能对儿童起到陶冶情感、训练感官、培养高度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审美教育过程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儿童产生不由自主的愉快情绪,乐此不疲地进入学习状态,甚至将认知过程本身作为一种快乐活动的过程,并由此更自由、更自觉地去获取认知信息。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学校就注意教育过程中美学思想的灌输,他们除了直接设立缪斯教育(即音乐、戏剧等艺术教育)外,还通过其它教育环节和教育本身的行为规范、讲授、课堂氛围、人际关系等,来使儿童养成自制和摒除一切过失的习惯,从而喜爱和谐与美的节奏,习惯于温顺与亲和等等,同时通过优美的教育过程,让学生接受教育者要传输的各种知识、德操、技能等。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维多利诺不仅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还注意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其它因素来影响儿童,他所创办的“快乐之家”学校位于优美的环境之中,在校内墙上描绘了壁画,周围栽上了各种花卉,让儿童在一种审美的境界中完成学业。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许多人文主义教育家对此问题愈加重视。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非常强调以艺术化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审美感觉,以促进教育过程的审美化。他说:“教学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法国文学家、教育家卢梭认为除了以艺术来发展学生的视、听、触觉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内在感觉。他称为“共通的感觉”。他这种“共通的感觉”指的就是审美想象力。卢梭认为儿童如果没有审美想象力,他们面对日出的彩霞、灿烂的黄昏,就不能看出这些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能理解这些美。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通过艺术化的教育,可使每个人都获得充分和全面的发展。”斯宾塞则认为,没有审美价值,教育过程就失去了一半的美好意义。蒙台梭利则强调为学生提供一个美好的环境等。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般说来,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所以要通过美,并在美之中为了美好的生活而进行教育”。他说:“我一千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美与活生生的实际,如同太阳与花儿一样有机联系在一起。”

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就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而六艺中的“乐”即专门的艺术教育或审美教育,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乐是用来“修内”陶冶情感的,是用来增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孔子通过本身的审美体验和教育艺术实践,认为艺术不仅可使个体感到快乐,获得精神享乐,而且更能使人顺利地学到知识,获得教益,提高内在修养。因此,虽然礼教是当时的主要教育内容,但他不是以枯燥无味的说教和强制性的训练来达到目的,而是借助于诗歌的激发和音乐的熏陶,借助于美的形式和感染力来实现。为此,孔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教育理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宋代朱熹强调“乐教”的重要性,注意以歌舞、吟诗、讲故事之类使儿童“乐学”。明代的王守仁也曾主张围绕伦常道德给学生讲历史故事,故事书则要配有图画,诗歌要有韵律才易于记诵。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西方教育家们,还是东方的教育家们都非常注重施教于乐,在教育过程中融进审美意味,既能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又可促进儿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和伦理道德的塑造。

艺术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之重要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同,本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各国对艺术教育空前重视。在日本,近年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并称三大科学。许多综合大学都开设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在美国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大学达上千所。我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艺术教育必将越来越能被社会和人们所重视。

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生艺术教育的开端。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即受先天遗传的影响,同时又是在后天的实践和经验中建构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动力结构,而在这个动力结构中,教师是一个重要链条,因此教师本人的艺术素质直接影响到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而我们的艺术教育更多地停留在表面化和形式化,而且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中过多追求技巧的传授而没有把潜在的艺术素质纳入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了隐性的审美熏陶对儿童的影响。一个教师内在审美要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它既包括教师的一般知识素养、教学技巧、能力,也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风貌、情感、意志等。要真正把艺术教育落到实处,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使幼儿的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幼儿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应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以能胜任培养儿童艺术素质的重任。首先,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其次,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论修养。再次,提高幼儿教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幼儿教师的艺术素质是幼儿艺术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而教师的艺术素质不应单纯停留在艺术表象上,而应挖掘更深层的内涵,我们应该从观念上提高对幼儿教师艺术素质的要求,切实保证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和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全民族艺术教育之根基。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3

一、认清当代艺术发展与高校艺术教育之间的联系

当代艺术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当代艺术具有显著的跨界与多媒介特征,因此传统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已不符合当代社会对当代艺术人才的需求标准。目前,当代艺术的发展与高校艺术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仍采取保守的教育方式和固定的教育内容,其原因有二:一是办学理念僵化,教学内容的不拓展;二是学校管理闭塞,接受外来信息较少,基本为课堂教学,很少走出校园放眼社会。在这样一个闭塞的教育环境中,只有少数学生和一些教师通过网络、书籍、展览了解当代艺术的新观念、新发展。而当代艺术发展需要具有独特艺术能力的顶尖艺术人才推动,这些人才的培养多数来自高校的艺术教育。因此,艺术教育的改革就需要强调当代性,设置当代艺术相关内容的课程来补充艺术教育发展的当代性特征,进而完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和当代艺术教育的学术体系,使艺术教育体现时代效应。

二、当代艺术植入艺术教育的意义

将当代艺术植入艺术教育具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时展对艺术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培养的艺术人才要想适应当今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就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适应当代艺术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标准。二是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当代艺术以其观念与形象的创新性和大众审美性,在塑造我国文化艺术形象、弘扬中华文明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艺术已成为国家发展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当代艺术更应该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参与其中,完善已有的艺术教育体系,适应当今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三是完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的需要。目前,中国的艺术教育中以传统与古典艺术为基础的教育体系相对比较完整,而多元、多变的当代艺术在教学运用方面相对滞后。尤其当代艺术已成为表现当下中国的重要文化载体,是中国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教育体系中亟待拓展当代艺术的内容,通过艺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对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历史性蜕变进行理论上的梳理,特别是在教育学层面上的当代性研究。

三、艺术教育的当代性手段

(一)走出课堂、开阔眼界

当代艺术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化等特点,强调个性的观点与认识,对其他艺术观点不予排斥且可共存。在表现形式上,当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和媒介的综合运用,如光、电、数字影像信息等。从当代艺术的表达上可以看出,艺术形式之间在不断地融合与创新中进行交流,给予了艺术更为广阔的发挥和表现空间,艺术学科之间不再进行界限分明的分化,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成为当下的艺术教育的趋势。基于这一发展趋势,教师应该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艺术市场,去领略各式各样的当代艺术;多参加艺术沙龙、艺术论坛以及各种主题性当代艺术展,让学生在近距离地接触中加深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从而扩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领略到以前在学校课堂教育中不曾看到的广阔艺术天地。

(二)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

任何的艺术创作,最重要的环节不是制作而是构思,考量的是艺术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突破思维的惯性,才能创作出广受欢迎的优秀作品。艺术教育也要创造性地塑造艺术人才,塑造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而不是把学生看作原材料,把学校看成生产线,制造出标准化的“机械产品”。在艺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应学习西方艺术教育中先进的教育思想,按照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自愿选择,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超脱惯性思维,通过多方面的联想与想象寻找到多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将对余下的较为独特的事物进行深入分析。收敛思维的训练则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收敛思维过程中,要想准确发现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须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因此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利用这些训练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打破习惯思维的桎梏,冲破局限,开拓无限的思维空间。

(三)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实践

在艺术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通过理论研究,促进艺术创作的提升。一些艺术高校的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缺乏艺术理论内涵,当然也就较少关注当代艺术评论。其实,对于当代艺术的学习与理解,不仅可以通过观看当代艺术作品获得,也可以通过分析当代艺术作品获得,即当代艺术批评。当代艺术批评往往分析的是现阶段比较主流或受业界推崇的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以及创作手法,或者是受到贬斥的“反面教材”,这些批评性的文章真实反映了当代艺术的前沿问题,给予学生以最新的创作指导信息。因此,在艺术教育中除了实践教学外,学生还要加强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讨论活动,让学生对最新的艺术评论信息对应作品进行讨论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对当代艺术创作思想与形式上的理解和运用。在思想观念上对当代艺术有了透彻的理解,必然会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领悟能力,教师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引导方式。

(四)艺术教育理念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当前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时代,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使教育格局由传统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全方位开放式的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获得知识,同时,也能从社会活动中获取最新的艺术信息。在教育过程上,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展。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不仅指向艺术专业的学生,更指向艺术专业的教师和广大的艺术爱好者。要培养出优秀顶尖的艺术创作人才,艺术教育者需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库和知识结构,才能提高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对于广大的艺术爱好者,要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发展,通过终身教育增强大众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

四、结语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4

一、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表现

众所周知,民间艺术是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文化的活力,而与“韩剧”热潮、“韩流”文化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出现了不容忽视的衰落现象:首先,艺术团队经营管理乏术,年复累积让维系运作变得举步维艰。其次,部分民间艺术门类的市场潜在价值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间艺术的发展不平衡,部分已显绝迹。再次,民间艺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1.民间艺术从事者大多为老年艺人,而老一辈艺人由于年龄、精力和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局限缺乏剔旧创新的动力;2.民间艺术队伍在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有的建设混乱、管理疏漏,部分艺术表演内容浅显,更有甚者语言粗陋、演绎水平低下。

二、我国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一)民间艺术的流失

我国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如民间美术的“剪纸王”“泥人张”“毛猴孙”“面人汤”等。然而诸如此类的许多民间艺术都由于保护不力或传承乏术而流失严重,且民间艺术的艺人大多是老一辈,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逐渐减少就会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

(二)认识的不明确性

1.管理者的不重视。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大力投入和研究的持续关注。

2.年轻人的认识模糊。现如今的年轻人可接触的文化和艺术门类越来越多,而对我国的民间艺术却只停留在打耍卖艺上面,没有正视民间艺术的地位、作用,这种认识上的模糊与片面客观上导致了民间艺术人才流失和断层,也加速了我国民间艺术的衰落。

(三)大众媒体的导向

大众媒体是以最大的目标受众群体为追求的,这个“法则”多少会使文学艺术家感到悲哀,也必然使传统民间艺术的部分种类因无法适应观众市场而失去吸引力。大众传媒接受并迎合市场的引导,鼓动和宣传受众面最广的文化来源和表现形式,韩剧的渗入便是这种舆论导向的典型反映,而传播滞后的部分民间艺术门类因缺乏此种市场号召力而逐渐走向衰落。

三、从艺术教育途径对民间艺术保护的思考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以教育为手段,旨在培养人的艺术能力和艺术境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同时还发展了人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更可以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加强管理者的重视程度

艺术教育在民间艺术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开发受教者的智力及创造力,陶冶其审美情操,因此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尤为重要。譬如提升艺术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增加艺术教学课时量、扩大艺术教学科目的门类等,利用民间艺术丰富的种类扩充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审美鉴赏,将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结合起来。

(二)培养青年人的正确认识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培养青年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力,更能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中理性判断自己的审美选择。通过学习和实践民间艺术活动,深入其中认识与了解民间艺术对我国艺术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转变青年人对民间艺术“过时、落后”的错误观念,以教育促认识,让民间艺术的魅力深入其心。

(三)努力促进对民艺艺人的塑造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5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设计教育;跨界;融合

当代艺术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处在传统艺术和未来艺术相交碰触之处,如何正确欣赏、分析、理解和评价当代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艺术的发展打破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在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双重融会中,大学生对自己身处时代的艺术更容易感同身受,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目前国内大学设计专业教育对当代艺术普遍着墨不多,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艺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发挥当代艺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是目前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需要迫切思考的课题。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艺术设计的包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诚如清华大学教授李砚祖所剖析的:“艺术设计具有包罗万象的兼容性,它既涉及材料详细表达技术,又涉及方法和观念,既是艺术又是技术,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与自然科学相关,既有实用功能的限定又有审美心理要求,既有文化的传承又要求创新。”①因此,基于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艺术设计的相关课程应具备丰富性和系统性的统一。丰富性是指艺术门类包罗万象,既包含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也囊括古典及现当代艺术,还涉及民间、民族和国际艺术;系统性体现在艺术的繁复性和矛盾性,艺术设计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的技能,还涉及艺术的欣赏、批评和阐释,需要学生全面整体地予以掌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防止学生因专业划分导致的知识结构片面性和狭隘性,培养学生全面、深厚的人文素养,这也是“宽口径、厚基础”教育理念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体现。具体到当代艺术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当代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辨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对艺术与生活的理解、体验能力。目前,我国众多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正在摸索中办学,经历了20余年的艰难探索,形成了一种相对主流的教学理念。大多数艺术设计院校重视适应市场发展和产业的需要,积极吸收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加强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注重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设计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目前高等设计院校的现状来看,设计学科提倡设计实践,注重与市场需要的有效结合,具有明显的短期成果优势。但从长远角度来分析,学生在职业工作中的成长能力不足,很多学生都反映自己能够适应不同的技术材料,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设计。可见,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全面、深厚的人文素养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源泉,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思辨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二、当代艺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缺失

目前,很多艺术设计院校已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予以修正和调整。笔者考察目前设计院校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发现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设计概论和中外美术经典作品欣赏,关于中国和西方的当代艺术较少涉及。笔者曾在课堂提及中国的几位当代知名艺术家,学生大多对他们并不了解或一知半解。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专业学生。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在《谁来承担我们的当代艺术教育》一文中谈到,国外研究西方艺术的人有90%在研究西方当代艺术,而中国却相反,研究中国艺术的人中只有10%的人在研究中国当代艺术。事实上,当下世界当代艺术的活动非常丰富,国际和国内的三年展、双年展等艺术展览会比比皆是,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美术馆也在增加。很多人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普遍会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对当代艺术仍然处在基本不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的状态。当代艺术不再存在一个标准的创作艺术方式,也没有统一的表现手段和形式。美国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认为:“不管艺术是什么,它不再是被人观看的对象。或许它们会令人目瞪口呆,但基本上不是让人看的。”②当代艺术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增加了对其诠释的难度,在艺术欣赏、教育的过程中,人们侧重于对艺术的消费和享受。从认知的对象到被消费和享受的对象,艺术对很多人而言仍然是陌生的客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当代艺术的接触有限,难以发生共鸣。三、当代艺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作为现代设计教育起源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即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这种艺术与工业结合的教育模式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分割的旧有教育观念,完成了艺术与工业之间的连接,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近些年,我国的设计学院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纠正了一些向包豪斯设计学院学习过程中的误读,不再一味注重标准化、技术化和功能化等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提倡素质教育,加强了艺术设计与艺术素质教育学科的联系,从根基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期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如笔者所在的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有如下举措:第一,调整了一年级入学后立即分专业的做法,要求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综合学习之后再进入分专业学习;第二,细化和优化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除了艺术概论和中外美术史欣赏以外,还开设了设计美学、当代艺术思潮、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当代艺术评论等课程。具体来说,当代艺术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提高其在美学、艺术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跨界融合能力,从而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造能力。当代艺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当代艺术有助于设计专业的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和培养跨界创作意识。产生于西方的现代设计,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审美泛滥和一元化。在迅速发展的中国,“以往个性鲜明的城市被千城一面所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用品趋同……设计如何在改变这种现实中发挥作用,仅依靠产生于现代社会的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是无法应对的。”③可以说当代艺术设计正在寻求着一种多元的、有活力的新的设计思维,而当代艺术的多元与复杂正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突破藩篱。当代艺术的创作从架上绘画、注重视觉效应的作用向其他领域跨界,同时当代艺术也希望其他领域和自身跨界交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波普艺术。波普艺术大量采用设计艺术中的商品招贴、广告符号、电影广告和大众传媒的图像做拼贴组合,其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更是采用丝网印刷,试图取消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直接挪用商业设计的符号,唤起大众关注现代社会的商业现实,以及艺术与商品的关系。对于当代艺术的跨界创作,美术理论家皮道坚认为:“当代艺术在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便是拓展了艺术的领域及其语言方式,而对于观众来说则是拓展了审美的感觉力,发展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元和跨界可以产生新的思维角度,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生活品位和情感诉求,并以解决这些多元的问题为核心来创作,有利于脱离设计师先入为主的概念设计和同质化设计。其次,当代艺术有助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认识设计、艺术、文化与生活的融合思辨关系。当代艺术证明美与艺术的本质并没有关联,艺术不一定是观看的对象,观念艺术的出现表明艺术品甚至不需要是可以触摸的物品。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评价和认识各种形式的当代艺术,必须从感官经验转向哲学反思。当代艺术比以往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更加注重意义和价值,追求艺术的深刻性、普遍性和永恒性等真理。尤其是对许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而言,他们不希望人们把他们的作品当作物品来看待,而是将其作为媒介来认识和改善社会大众的生活,让个人的世界乃至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与艺术设计的本质追求完全一致。从表面上看,当代艺术拒绝表现美的视觉世界时,设计艺术却承担起了美化生活的责任,建构起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世界;从本质上看,这表明人们的生活既需要感性的美的愉悦来创造理想的空间,也需要用哲学思辨的观念来帮助人们认识繁复多变的世界。在对当代艺术学习和认识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认识和把握世界,丰富自己的人格世界,把情感与理智完美结合在自己的设计中。最后,当代艺术有助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认识到自由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和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是统一的。多元化和跨界融合并不意味着、反人类甚至反文化的自由。但是,在当代艺术中有一小部分的艺术家因为社会政治体制的相对宽松,走向了狭隘和极端。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正处于一种多元文化互相交融也互相博弈、彼此合作又彼此批判的局面,正需要人们积极地展开讨论、研究和批判。正如丹托所说:“今天的艺术批评更关注这些意义是否同时具有真实性,而不是关注传统的视觉愉悦的观照。艺术家已经成为哲学家过去担任的角色,指引着我们思考他们的作品所表达的东西。这样,艺术事实上就是关于经验了艺术的那些人。它也是有关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④

当代艺术中美丑混杂,真理与伪善并存,每个欣赏当代艺术的观众同时也是阐释者,越自由的创作环境也意味着越需要自律的社会责任感。设计的范畴不仅是物质产品,也涵盖了设计理念和价值,最终的指向也是人的生活和人性。学习当代艺术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作观,从而能设计出人们真正需要的作品,为国家设计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付蓉 单位: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注释:

①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53.

②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9.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6

【关键词】艺术市场 艺术教育 对接

传统艺术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创作方面的艺术人才,与当今社会大环境的脚步相脱离,针对这一现象,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指明方向,即文化行业应当将艺术与管理相结合,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使艺术人才更快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必然要涉及和研究艺术市场与艺术教育的互动关系,也只有在艺术市场中,艺术品才能爆发自身独有的震撼力和价值。

一、艺术市场

1.艺术市场的概念

市场,即商品交易的场所。艺术市场广义讲就是具备商品属性的艺术作品在社会上流通的行为、过程和场所的统称。

2.艺术市场的特点及现状

艺术作品作为特殊商品,其市场必然有与其他市场不同的属性和特点。一是艺术市场具有公允性,任何个人或团体对艺术品的流通交易中必须按照市场特有的规则进行操作;二是艺术品市场具有时尚性,艺术品市场随着欣赏者和收藏者的兴趣及媒体导向是易于变化的;三是艺术市场具有竞争性,竞争力来自于艺术家及艺术品的共同提升。

当前,中国艺术市场中呈现出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各种企业并存的局面,画廊、拍卖行、艺术博览会越来越重视自身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艺术经纪人在市场中也越来越活跃,收藏品的范围也多角度地扩展,艺术品市场呈现规模化、精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的学术研究在市场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面对艺术品交易的日益频繁及其产生的巨大财富,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理性而又务实地分析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基本态势,设立科学而又严谨的发展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法律条文,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呈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此外,一个艺术市场的产生和蓬勃发展要有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基础与外部环境,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担当起这一重任。

二、 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对接的探索

1.艺术教育的概念及作用

艺术教育是指挖掘和涵育人的艺术文化素质,从而实现意义化生存理想的社会化行为。简单说,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认知能力、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文化创造能力、艺术文化传播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艺术文化素养,其主要有促进人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助于学生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的创造力、提升人的生存质量等多方面作用。

2.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对接探索

(1)加快高校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艺术作品都是按照创作作品——参加展出——束之高阁这样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完全没有后续对作品的推广、销售环节,这种思想与方法既不利于艺术的全面发展,又不利于艺术家创造才能的全面释放,更不利于艺术市场的发展。这种观念上的转变首先必须得到艺术教育者的接受才能逐步影响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全方面的改革与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家生存的价值标准也在商品社会的今天发生转变,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艺术市场的惠泽,利用好这一平台,使艺术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2)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体制的改革

艺术市场与艺术教育本身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艺术市场对艺术教育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可以及时敏锐地发现、更新当下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潮、艺术创造、艺术批评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调整高校艺术类培养方案,促进艺术学科的健康有序发展。

以往的艺术教育体制就是单一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的是艺术修为的教育。然而在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培养艺术大师不再是高校教育的唯一目标,也是很难实现的理想目标,而艺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据估计,全国每年有20多万艺术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在一个容量有限的艺术文化市场中各尽其所、各尽其才,是一个美好而又很难实现的事情,大部分学子迫不得已背离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结合艺术市场人才紧缺的现状,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这需要我们按类别培养学生:第一类是艺术作品创造者,界定就是以具有深刻艺术思想、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娴熟的技法展示和具有创造经典艺术作品能力的人。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艺术生源,加之学生的低龄现象和阅历不足,把全部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是不切合实际的。那么,具有绘画热情,但艺术情感不够丰富的学生如何成为创造艺术的主宰者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在《艺术的涵义》这本书中,奥班恩分析说:“画匠是一个学习过绘画职业的人,一个手艺人。他的职业知识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他们照相般地模仿现实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超越的。……画匠一旦学到了他所掌握的东西后,只有技术上的责任”。虽然奥班恩把画匠缺乏艺术文化的学养和艺术创造性指出来,但也给画匠在技术方面的肯定。所以我们不要按世俗的理念把艺术与技术完全割裂开来,非要分出等级。

在当下艺术市场的牵引下,教育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深圳大芬油画村就是很好的例证。“大芬”已经开始从一个低端复制品产业基地走向原创、中高端艺术品的生产地、集散地和销售市场。所以,顺应市场的发展脉络,当下做一个技巧娴熟的画匠也未尝不可;第二类是艺术作品鉴赏者,就是通过专业艺术学习,能够识别、鉴定艺术品的好坏、价值高低,有敏锐的艺术视角,能对艺术作品予以评析、鉴别、界论,并负责向广大爱好者、艺术欣赏者、艺术收藏家进行宣传。艺术作品的鉴赏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认知能力,其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感官上,要从表象内容上升到理性高度,同时还要独具慧眼,具备发掘判断能力及良好的道德素养。这一类人才培养是艺术市场建立与构成的重要因素;第三类是艺术作品经营者,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艺术作品的各组成核心要素,大体能区分出作品的质地和档次,并且能够了解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作为艺术作品流通的桥梁和纽带,活跃艺术创新市场,提升艺术市场价值,创造品牌,提速发展。一个艺术市场的建立、完善与有效地运转成功与否,艺术作品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必不可少。

总之,在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的对接中,教育者应在做好传统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充分认知和运用发挥好教育和市场之间的互动作用,树立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艺术市场对人才及艺术产业和产品的需求来调整教育行为,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就一定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增添亮丽色彩。

(注:本文系201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扶持共建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黑龙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对幼儿教育的渗透研究,项目编号:10E045)

参考文献:

[1]梁玖.新编艺术概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3.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7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的作品、多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页.

②(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

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

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2](美)沃尔夫 吉伊根著.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3]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74-02

艺术的价值和艺术教育的价值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的价值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对人产生教育作用。艺术教育是以美的对象和美的存在形式,按照艺术教育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文就艺术及其教育价值进行探讨。

一、情感方面的价值

每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都饱含着艺术家最为充沛的情感,而观赏者之所以被这些艺术品感动,也是因为被艺术品所表达的情感所感动。故情感价值是艺术及其教育的基本价值,也可以说是本质价值。而其他的价值功能都是以情感价值为前提和基础的。而情感价值系统又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一)陶冶情操

每个人都有情感,而情感的陶冶就是联系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检验方法和表达方式。情感的陶冶其实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感发志意”,所谓感发志意,就是指每个人的情感是其志向和意志的体现,可以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求。因此,情感的陶冶是艺术最基本以及最本质的价值所在,也是艺术及其教育的本质功能,其他功能与价值都是在这种功能基础上产生的[1]。西方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很早就认识到音乐可以随着节奏的起伏引起欣赏者相应的情绪波动和起伏,与此同时使得性情发生变化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发展到现当代,艺术作品更是注重艺术表达的情感功能,更向着情感的表达宣泄方面发展。美国著名的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人的内在生命中有一些复杂、微妙或是强烈的真实感受。而这些感受必须要借直觉和体验方才可以得到,类似语言、数字这类理性的符号是难以驾驭的,而这些只能由艺术这类表达性的符号才可以胜任。

(二)与人格的关系

每一件艺术作品与人格的关系都是极为密切的,一般理论认为从一件艺术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质、品味以及修养。每一个功成名就的画家都有他自己的绘画风格,这种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位画家的个性化的、内心化的体现。因而才会有“画如其人”这种说法,指的就是从绘画作品的风格面貌中可以看出这件作品的作者内在的气质修为和精神面貌。正如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所说:“艺术的美,就是性格和表现。”[2]气质、品味以及修养等等构成了每一个人的人格。人格这个概念从其广泛的内涵来讲,就是指这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等,是构成每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的综合统一模式,就教育范围来讲,人格相当于人的“个性”和“身心”等概念。在心理学中就是指每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体现在个性倾向中的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在哲学概念中的人格则是感觉、情感、意志等的同义词。在艺术中,人格的价值意义必定也是存在的,好比中国书法就十分讲究人品对书品的影响作用,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不过艺术创作与人格的联系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心理结构的特征方面。性格是涉及各个层面的心理结构的总特征,它与艺术风格有密切的关系。性格通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综合地体现出来,其中包含着态度特征、意志特征以及情绪特征等诸多方面。人的心理结构在成熟以后便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不再发展变化了,性格会随着逐步的、深入的学习以及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艺术风格不可能非常全面地反映人的各种态度和行为方式,它也只能集中地体现心理结构中与形式有关的方面。

而其中还有一种更加稳定的因素,一种即使受到心理结构变化的影响而变化,也会保持不变的因素,这是由很多成功的艺术家的风格发展所验证的。正如毕加索的风格面貌有过一些变化,如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时期等,但再变也能看出是毕加索画的。这就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始终透露着他的气质和性情。赫伯特·里德认为:一切艺术风格的差异都最终归结为气质上的差异。人的各种精神活动都是一种运动,而气质就是基本的精神运动的动力特征,具体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耐久性等方面,这与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的精神上的强度、运动感和刺激性等是相应的。可以说艺术风格是作品中所体现的内在精神的动力特征。但是特征毕竟是特征,它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决定性的东西还是人的生存与行为最深层的动力本身。在审美经验中,人的基本需要是作为内在的精神动力而起作用的。这种基本需要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以不同的面貌体现出来。而这种以特定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基本需要,就是艺术家们所孜孜以求的内在精神。这种内在精神能激发人们的艺术潜能,而人的气质是内在精神的体现,艺术表现风格与人的性格气质是一致的。如果注意研究一下美术史上的各种风格流派,不难发现美术发展史亦可按照内向型、外向型或理智型、情绪型等性格类型来分类。

艺术的发展都会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性格,有热情奔放的和冷静淡然的。如徐渭的大泼墨花鸟和的花鸟画,就是典型的豪放派和冷静派。而艺术风格的特点就体现了艺术家的性格气质,或者说是艺术家个性的直接体现,正如徐渭的癫狂和的冷峻。这种审美与艺术风格不仅在纯艺术中需要,在实用艺术中同样需要,马萨诸塞州教育局的艺术教育专家史密斯就学院的职责说过:“不管什么人,只要看一看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审美趣味和艺术修养而被积压在仓库中的任何一种工业产品都能发现,尽管我们在产品设计上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和劳动力,但是其美观方面的不足却是显而易见和令人痛苦的。只要那些承认艺术感染力的外国工厂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艺术个性而我们的没有,那么我们在竞争中不可能拿出什么有效的保护法。”[3]这说明审美与艺术风格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与心理的关系

人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艺术体验可以调节人们的心情从而潜移默化地调节人们的性情,从而形成乐观健康的心态。常常有这种例子出现:奶牛养殖户通过放音乐来使奶牛多产些牛奶;葡萄庄园给葡萄放音乐使得葡萄增产;养猪场定期给母猪播放音乐促进母猪多产等等。这种生理上的关系虽然尚未得到科学验证。但是,在心理上的关系早就有所研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艺术体验是一种“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指“对人的最美好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的概括,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乐的体验的概括”(转引自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译序,三联书店)[4]。而这种高峰体验可以使人的身心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艺术是可以使人心情愉悦的,可以启发增强人的自信心,因此在欧美国家一些医疗单位治疗癌症时通常会加入艺术的欣赏,使得病人增强对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对生活仍然充满希望。因此,在医院的墙壁上经常挂满了优美的画作,就是用来陶冶情操调节心理的。

二、认知能力上的价值

(一)开发认知能力

在认知能力上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应用于幼儿教学上。音乐、绘画、舞蹈、诗歌寓教于乐,这些都是培养幼儿的重要手段。幼儿两三岁以前的涂鸦是没有主观控制的肌肉活动,经过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练习后这些活动就可以逐渐变得有所控制,而这种无意识的涂鸦和有意识的锻炼正是幼儿智力成长的重要过程。就像人类刚刚开始的岩画和原始舞蹈以及有节奏的喊啸,这些可能不算是真正的有意识的艺术,但是现代的艺术正是由这些渐渐转变而来的。这是一个随着人们的智力和感受力全面增长的过程。

(二)身、心、手、感官的协调

在绘画基本功写生的练习中就强调眼手心的统一,也就是眼睛看到的要通过自己的审美取向进行取舍再通过手表达出内心所想,这就需要长期的练习来协调好眼睛、心以及手,所谓的“眼高手低”和“手低眼高”都是没有协调好这三者的关系导致的,由此可见绘画练习可以加强人们的感官协调,加强感官之间的对话联系。

三、与创造力的关系

(一)培养创造力

“只有创造性劳动,才能创造知识和文化,才能发展人的智力,使人更加完善。”[5]“天才是指进行一种没有明确法则可循的创造活动的能力。”[6]由此可见,艺术是自由的创造,艺术这种性质在教育过程中肯定会对培养人们的创造力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诗歌需要按照平仄要求进行创造,音乐需要按照调子进行创造,戏剧需要按照故事的发生、高潮、结束进行创造,绘画需要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这些艺术能力的培养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因而艺术及其教育是可以培养良好的创造力的,而现今国家也正强烈号召建设创造性新中国,可见艺术及其教育在创造力培养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二)培养创造技能

这是随着创造力的培养必定带出的,无论是学习绘画也好还是音乐也罢,任何艺术的创造都是需要相应的创造技能的,在培养创造力的同时,创造技能是随之逐渐形成的。

四、对社会价值的贡献

人类在远古时期会将生活刻画在岩壁上,会围绕篝火跳起收获的舞蹈,会因为需要交流而进行有节奏的呼喊和嚎叫……这些都是艺术的最初模式,虽然当时没有为艺术而进行这种创作,但是这些渐渐发展成为了现今的各种艺术门类。与此同时,对人类的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人类正是通过这些艺术性的创造活动逐步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渐渐地向着文明发展,从而使得社会生产力逐步快速发展起来。从而使得人类社会从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进步。这就是艺术及其教育的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4]王志明,许笑松.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艺术教育价值系统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20,21。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66.

[3][6]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M].邢莉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