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矿产资源8篇

时间:2023-11-03 10:15:06

科学矿产资源

科学矿产资源篇1

一、基本情况

*县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解放后,历经*省地质矿产局等地质单位、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勘查,到目前为止,基本查明的矿产资源共26种,分别是:能源矿产2种,即煤(包括烟煤、无烟煤、褐煤)、油页岩;金属矿产9种,即铁、铜、铅、锌、锰、钴、银(伴生)、钼(伴生)、钛砂矿;非金属矿产12种,即岩盐、芒销、石膏、石英砂、硅石、高岭土、白云石、石灰石、页岩、粘土、普通建材石料、普通建材砂料;水气矿产3种,即二氧化碳气、矿泉水、地下热水(温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是,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一直存在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不合理、采富弃贫、经营粗放、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与管理,是我县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而且社会密切关注。近几年来,我们以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县化工产业的发展,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着力点,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省、州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整合矿产资源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是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同时,资源整合工作又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因此,*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政府负责、统一部署,协调配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整体推进,稳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一)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资源整合工作的关键。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主线是资源,对象是矿山企业,目的是解决资源配置和矿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既涉及历史遗留问题,也涉及现实的经济利益再分配等问题,情况错综复杂。因此,只有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二)坚持整顿先行,“治乱”与“治散”相结合是搞好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前提。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先整顿,再整合,坚持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三查”工作,全面查处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越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和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等各类违法行为,为顺利开展整合工作创造条件。以整顿促整合,以整合促规范,促进和推进了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规划控制,努力从源头治散。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我县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以此规划为依据,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制度、分类分区勘查开采制度、开发利用方向管制制度、最低开采规模制度和矿产资源储备制度,严把矿业权设置关,努力避免出现新的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

科学矿产资源篇2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直接推动下,从20xx年起,我县以治乱为目标,在全县开展了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根据国务院部署和省、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意见要求,我县国土资源部门如何按照国家和省、州的要求,充分结合我县实际,不断优化全县矿产资源市场配置和逐步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布局及开发利用,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工业企业,积极推动全州发展工产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我局本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列入调研的重点课题之一。对此,根据我局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安排,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解放后,历经**省地质矿产局等地质单位、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勘查,到目前为止,基本查明的矿产资源共26种,分别是:能源矿产2种,即煤(包括烟煤、无烟煤、褐煤)、油页岩;金属矿产9种,即铁、铜、铅、锌、锰、钴、银(伴生)、钼(伴生)、钛砂矿;非金属矿产12种,即岩盐、芒销、石膏、石英砂、硅石、高岭土、白云石、石灰石、页岩、粘土、普通建材石料、普通建材砂料;水气矿产3种,即二氧化碳气、矿泉水、地下热水(温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是,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一直存在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不合理、采富弃贫、经营粗放、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与管理,是我县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而且社会密切关注。近几年来,我们以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县化工产业的发展,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着力点,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省、州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整合矿产资源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是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同时,资源整合工作又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因此,**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政府负责、统一部署,协调配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整体推进,稳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一)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资源整合工作的关键。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主线是资源,对象是矿山企业,目的是解决资源配置和矿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既涉及历史遗留问题,也涉及现实的经济利益再分配等问题,情况错综复杂。因此,只有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二)坚持整顿先行,“治乱”与“治散”相结合是搞好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前提。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先整顿,再整合,坚持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三查”工作,全面查处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越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和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等各类违法行为,为顺利开展整合工作创造条件。以整顿促整合,以整合促规范,促进和推进了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规划控制,努力从源头治散。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我县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以此规划为依据,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制度、分类分区勘查开采制度、开发利用方向管制制度、最低开采规模制度和矿产资源储备制度,严把矿业权设置关,努力避免出现新的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

(四)科学编制整合方案,夯实整合工作基础。我们在全面调查摸底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全县矿产资源整合初步方案,并根据需要编制了石英砂、石灰石、钛矿资源整合方案。通过分级制定整合方案,明确了整合目标任务、整合范围、整合标准、政策界限、工作进度,将矿山压减指标落实到了各重点矿区,并将分类处置意见落实到了每一个矿山,为整合工作的实施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加强领导,部门联动。积极争取政府领导支持,加强与发展改革委、安监、环保、水利、林业、工商、公安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整合主体为主,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合工作机制。二是暂停受理矿业权设置申请,集中力量抓整合。列入资源整合的矿区及其地区,在没有实现整合之前暂停了新立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申请,以促进资源整合。三是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明确资源配置导向。明确要求,新建矿山必须满足最低开采规模、符合安全生产条件、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达到综合利用和开采回采率等条件,否则,一律不予准入,不得设立矿业权;现有矿山在办理延续、变更手续时,必须比照新建矿山要求进行整改,并纳入资源整合范围,否则,不 予办理延续、变更手续,责令退出我县矿业开发市场,使“参与资源整合、走规模开发、综合利用、采选加工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成为矿业开发投资者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同时,通过矿业权设置和调整重置、定向转让,使资源配置向鼓励项目倾斜,使优势资源向云铜集团、云冶集团、**德胜钢铁、**燃二化工、勤攀磷化工、**亦标等优势企业集中。四是开展专项治理整顿,以整顿促进整合。我县坚持治乱、治散一起抓,以整顿促整合,采取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对各种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了全面排查;对正在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全县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全面清查。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排队,全面整改,严厉打击了无证勘查开采、滥采乱挖、超层越界、盗采盗运等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利于实施资源开发整合的社会环境。五是明确政策,激励约束并举。坚持“存量利益不变,增量利益共享”原则,通过整合后矿山企业在当地注册、建厂,税收在资源赋存地缴纳等途径,保证整合后地方政府税收不减少甚至有所增加;允许整合矿山在符合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前提下,适当扩边增储,调动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参与整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应纳入整合而不原参与整合的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后,政府相关部门不再为其证照办理延续、变更手续,依法关闭无偿收回。

(六)创新整合模式,以多种方式实施整合。按照“四个一批”(即:淘汰关闭一批、有条件保留一批、合并重组一批、整改提高一批)的思路与要求,采用收购、兼并、入股等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矿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因矿制宜,采取不同形式,同步推进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采用“矿山合并重组”、“采选加工一体化”、“采选加工联合体”、“采矿与加工企业战略协作”等多种形式推进整合。

通过资源整合的探索和实践,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已初步呈现资源规模化开采、集约化利用和链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矿山总数大幅减少,全县矿业权总数从20xx年的166个压缩到了现在的126个,全县共注销了40个矿山采矿权,矿业权总数压缩了24%;二是一矿多开、大矿小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矿山开采规模、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生产均达到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三是选矿缺位、采用分离的局面得以扭转,多数矿山开发企业由单一采矿或加工企业向采选加工一体化联合企业发展,依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产业链结;四是优质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龙头企业长远发展有了坚实的资源保障;五是采富弃贫现象得到初步遏制,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利税得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在矿产资源的开发整合过程中,总结形成了以勘查开发利用全程监管和以资源配置引导产业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新模式,使全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整合矿产资源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总结完善,整合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支持,整合工作涉及矿山企业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资源整合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二)对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宣传的广度、深度不够。一些矿山企业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还以不同形式抵制整合工作推进。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保护和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意识还需加强,破坏矿区生态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体现在矿产资源较集中的开采区,一些规模较小的矿山在落实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要求上还有差距。

(四)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不够。由于经济发展需求引导了资源开发方向,目前矿山布局不够合理,矿山设置数量多,但生产规模偏小,生产模式仍停留在落后的粗放式加工上,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还有差距。

(五)打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存在一定难度。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而现行执法手段落后,调查取证难度大,执法效果不佳。尽管依靠基层干部和群众,发现了一些非法开采现象,但实际国土资源部门单方面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控制能力及其有限。

(六)多部门共同监管的协作机制还需加强。在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案件查处中,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配合,没能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合力。

四、改进办法和措施

(一)积极研究和探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资源整合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总结整合工作经验和办法,进一步理清整合工作的方法、步骤、程序,研究整合过程中发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解决好各矿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资源整合的认识问题。通过不同形式,广泛宣传资源整合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克服各种困难,坚定不移地抓好抓实资源整合工作。

(三)认真落实各项要求,加快矿产资源整合进度。要按照省、州、县人民政府工作要求和确定的整合范围,积极对辖区内的矿区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参与制定本辖区内各整合矿区的整合方案,逐级报批。同时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全面实行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制度。努力实现在政府统一调控下,以市场化配置为基础的矿业权设置制度。

(四)进一步强化整合措施。整合期间,不再受理新立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不再受理探矿权、采矿权人变更矿区范围的申请,对以各种手段抵制资源整合工作的,其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坚决予以关闭,并取消其参与整合的资格。

科学矿产资源篇3

我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正确处理好矿山企业与地方和矿区群众的利益关系,对于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析各方利益失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中,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通过开发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加快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好耕地、环境和生态,积极探索建立矿山企业、当地政府和矿区群众的利益共享机制,在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中民生也得到不断改善。但同时,仍有一些问题亟需研究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对地方和矿区群众利益兼顾得不好、利益分配不公和生态补偿机制缺失,未能形成环境和资源开发利用者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支付环境容量费用的格局,从而造成乱挖乱采、粗放开采和掠夺开采,部分地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出现“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特别是我省持有采矿许可证的绝大部分是小型及以下的矿山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资源开发的综合开发和节约利用水平低,更加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煤炭、电力等资源价格计划色彩浓厚,在磷矿、铝土矿等资源上存在很大程度的垄断问题。由于资源获取成本低,使得企业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下也能获取高额利润,因此缺乏对资源进行深加工的内在动力。

三是资源地利益未能得到相应补偿。我省许多地方的矿区资源被外地或外省企业收购和控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这些企业的所得税在其总部所在地缴纳,资源开发地的税收利益得不到相应补偿。现有的资源开发利益补偿分配层级中,唯独缺少乡镇一级,使资源地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并不因开发而增强,而开发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弊端都留给了资源地基层党委政府和矿区群众,由此引发了一些困难和纠纷。

四是资源开发地居民的合法权益被忽视。资源开采的安全成本、发展成本、退出成本特别是环境成本并没有从资源开发收益中给予有效补偿,矿产资源开发受益者与土地权人之间利益关系缺乏规范机制,矿区征地搬迁补偿标准不一,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地质环境灾害没有统―规范的治理方案。由于资源税费的使用和灾害治理项目的门槛偏高,如列入省级地质灾害点的项目要求涉及农户达到500户以上,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导致许多灾害治理项目难以实施,客观上造成需要项目的基层无钱可用,有钱的上级却无项目可投。

正确认识利益分配的原则、主体和形式

国内外补偿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要实现利益共享和利益兼顾,解决好上述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从明确共享的规则、主体和方式这三个基本要素人手,建立和完善基本利益共享体系,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参与利益分配的原则、主体和形式。

关于利益分配的原则。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贵州”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并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引发、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等原则。

关于利益分配的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参与利益分配的主体有三个:一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人民政府;二是开发企业及投资者,包括国有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三是开发地居民,主要包括被征(租)土地(荒山)的居民、没有被征(租)土地的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的居民,以及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荒山荒坡)、基础设施受到影响的村民委员会。

关于利益分配的形式。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中央政府凭借为经济活动提供公共服务行使国家资源所有权的身份参与利益分配,主要分配形式体现为税费和矿产资源的有偿出让收入;各级地方政府凭借提供公共服务和接受中央政府委托对部分资源行使管理权的身份参与分配,主要体现为参与税费分成和收取一定管理费;开发投资者凭借依法获取的矿产资源开发权,在资金、技术、人才具备的情况下进行开发获取的利润;开发地群众由于因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和土地荒山荒坡被占用而获得的补偿,利益分配主要体现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荒山荒坡占用及拆迁补偿,参与劳动获得的利益,业主创办公益事业获得的利益,以及通过各级政府二次分配获得的利益。

如何建立各方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

要合理分配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利益和成果,核心是建立健全要素齐全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以推动实现“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群众”为要求,以“开发一方、发展一方、环保一方、富民一方”为目的,实现科学开发、和谐开发和安全开发。

第一,建立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和惠民利民长效机制。一是资源开发企业需占用耕地、林地、草场和其他土地的,要依法、及时、足额补偿到位。二是因资源开发造成当地群众财产、健康和环境损失的,造成当地交通、电力和供水设施损坏的,企业应当全额赔偿。三是可将资源开发项目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林木等作价入股,参与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四是政府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其价款收入的分成所得部分要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解决其长远生计问题。

第二,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一是建立外部利益关系调节机制。上级政府可通过征收生态性、环境性税费,对恢复生态环境、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一定的补偿,使生态环境成本内在化。二是建立内部利益关系调节机制。开征矿产资源使用补偿费,对资源提供地与用资地之间的生态性补偿和资源性补偿,通过提高各种涉及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税费征收标准,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阻止破坏性的开发活动。三是建立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征收相关税费,将矿产资源所有者收益主要用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包括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的技术研发、公共设施建设、社会发展和替代产业发展,以解决公平问题。对于因条件限制不宜在当地深加工或者总部不设在当地的,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资源产地以外的县(市、区)、跨市(州、地)进行资源深加工,或将资源供给省内其他地区企业进行深加工和资源转化的,该企业上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市、县两级应与资源输出地共同分享。四是规范调节矿业企业与集体土地产权人的利益关系。对于矿业企业与集体土地(含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之间的土地利益关系应出台政策规定予以明确,以有力地解决矿产开发给相关权益人带来的损害。五是调整矿产资源所有者和开发投资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可在生产环节收取矿藏使用费,以代替矿产资源补偿费;在矿产权转让环节收取矿业权签约金和矿藏占用费,以代替矿业权使用费。、

科学矿产资源篇4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规划管理 信息化建设

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矿产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管理,就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规划管理的水平,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信息化建设是以现代计算机软件为基础,对整个矿产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地规划,以此来确保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化地开采运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如何使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都将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意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建设在矿产资源管理规划中的运用,应该要以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科学化为主要目标,确保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性。要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数据技术来替代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对矿产资源规划成果进行管理,最大化地发挥了作用[1]。

要加强规划管理与矿政管理的交流沟通,实现规划管理与矿政管理之间有效地资源信息共享形式,进一步实现规划管理的指导作用。综合的利用GIS技术、数据技术以及软件技术来对矿产资源规划管理软件的开发,形成统一的资源网络管理规划布局网络模式。

二、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对矿产资源实行科学合理化的管理是实现矿产资源有效规划管理的重要举措,对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具有积极意义,能够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对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要保证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来对系统设计进行规范,才能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高效作用。

2.1实事求是原则

信息化建设是矿产资源管理规划系统的基础,其设计要遵循立足实际原则,只有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以及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这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注意环境的应用要求,结合矿产资源自身的开发应用程度,才能够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2立足总体效益原则

矿产资源的利用应该要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要遵循总体效益原则,以国家矿产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效益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整个系统,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基础,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进而实现系统管理设计与使用价值实现的最大化,获取最大的总体效益,促进矿产资源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2]。

三、矿产资源管理规划系统信息化建设设计

矿产资源管理规划系统信息化建设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的设计应该要对数据库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对矿产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合理就科学地分析,对这些数据采用多比例尺、多数据源,多时态化的资源情况大集合形成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高效科学地筛选,建成包括矿产规划文档、图片以及附表等多种内容的矿产资源数据,并应用科学的手段对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

矿产资源管理规划信息系统主要实现系统维护、辅助办公、数据处理、查询检索、数据分析以及数据输出6个方面的功能实现。

系统维护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核心,它是系统控制和数据联系的桥梁[3]。辅助办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矿产业规划的审查。

数据管理主要是对系统内的各项数据实现高级化管理,为数据提供高级的查询能力,并根据主要数据对矿产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及时地对数据分析结果输出,为矿产资源副业业务的开展提供决策数据依据。

四、结语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规划系统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规划和决策水平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而有效地实现我国矿产资源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对我国各类矿产资源的规划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申胜利.任效颖.基于GIS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13,12(25):12-13

科学矿产资源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 地质勘查 找矿技术 重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P24[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101-1

0 前言

过去我国矿产的开采技术落后,原始的粗采,导致一些稀有珍贵的矿产的浪费。现在我国正在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产业更加科学、可持续化发展。对于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也应该寻求产业科技化,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利用高新科技寻求技术突破,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1 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1.1 生产矿山的勘查

对矿产地质的勘查应遵循科学合理先进的勘查方法进行,特别是对矿山的勘查。首先,应合理地规划,利用高新科技对其成分,地质面貌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矿山周围环境的保护,综合考虑过去开采的记录、矿山的水文等因素。其次,对矿山服务年限的合理规划,遵循节约资源,有效科学开采,不要一次开采完,留给子孙后代一些资源。最后,利用高新科技寻矿,提高勘查效率,注意寻矿的范围、资源的储存量、开采情况作详细的记录和备案。

1.2 闭坑矿山的勘查

闭坑矿山的勘查,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进行,应仔细检查闭坑周围的环境,天气水文等,勘查要重视周围环境的保护。首先,闭坑的选址,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开采之前,必须知会有关部门,必要时必须备案,请相关专家进行评估、论证。其次,遇到废弃的闭坑,要谨慎,注意安全,务必请专家进行考证,安全可靠情况下,做好必要的勘查准备才可以进行,以防人员伤亡事故。最后。政府要重视对矿山的周围环境保护,对于废弃的矿山要加强治理,保护居民的居住环境不受污染,合理科学地进行废弃矿山的矿产资源再次利用。

1.3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这些危机矿山往往由于过去不合理的规划,没有进行科学的开采,导致矿产资源浪费严重,矿产资源利用率低。遵循国家科学发展观,合理有效地节约利用资源,为了更好地对过去因危机而无法再继续勘查的矿山的利用,就必须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首先,要对那些日常生活中大量运用的矿产资源的重点勘查,比如,铜、锌等矿产资源。其次,对那些贵重稀有稀缺的矿产资源的勘查。最后,对那些地质好等特殊的危机矿山的勘查。

1.4 综合评价和勘查共伴尾矿和生矿

矿产资源的利用还包括那些尾矿和生矿的利用。要对这些矿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勘查,摈弃过去只是对主要矿产,对那些高纯度矿产资源的利用,而忽视轻视对尾矿和生矿的利用。对于这部分资源,要合理地进行分析利用,采用高新科技,遵循节约高效利用的原则,珍惜我国矿产资源,确保矿产资源的高质量的利用。

2 找矿技术的重点分析

找矿技术就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找那些极具市场需求或潜力的矿山资源。对于那些暂时市场需求不大的矿山采取按量开采。找矿应该以科学规划的要求,使矿山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矿产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常用的找矿技术有以下几种。

2.1 甚低频电磁法

甚低频电磁法就是针对那些埋藏地表深处不易开采的矿产的一种寻找矿产的新技术。因为以往的寻找矿产技术,只是对那些位于地表浅部和表层的矿产进行开采,这样就导致位于地表深沉的矿产资源没有被采,这样无疑降低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甚低频电磁法,操作方便简单,灵活,矿产资源利用这种方法利用率也很高。这种技术,首先,利用位于地表深处的矿产的磁性和电性等物理特性,用特定的工具进行追踪,分析矿山深处是否存在矿产。其次,利用先进的地震预测技术,初步对矿产位于地表深层处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但甚低频电磁法只是能简单初步地确定是否存在矿产。对矿产的位置和分布不能进行精确地确认。

2.2 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的技术方法

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的技术方法相比甚低频电磁法技术,更适合对矿山深处矿产的勘查。它能利用矿产磁、电等特性来确定位于矿山深处的矿产资源位置的确定。特别是利用具有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对埋藏在深处的矿产有更强的勘查能力。另外,利用先进地震预测技术,通过对矿山深处的地质结构的分析,大致清楚埋藏深处矿产的位置确定。

2.3 X荧光技术

X荧光技术,因为操作方便、灵活等特点,利用对X射线荧光分析而来寻找矿产。我们知道,矿产一般都具有辐射、磁性等特点,能很好地通过X射线来确认。这种技术当收到矿山深处矿产波长的刺激后,就可以准确地通过极端元素X发射出特征线,模拟位于矿山深处的矿产,对矿产的范围和深度能精确地认定,极高地提高了矿产的利用率。

2.4 GPS感应技术

GPS感应技术,俗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就是利用卫星、无线电对特定的物进行导航定位,然后发送精确的位置坐标信息。这种技术十分适合运用在寻找矿产中,因为位于地表深处的矿产的地质一般比较稳定,不同的矿产混合物虽然成分不同,但不同矿产都有稳定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也就是说,这些矿产具有稳定的光谱吸收特性,可以用波普仪对矿产进行光谱分析,然后就光谱曲线测量,这样就能地表深处矿产混合物的组成成份。

3 结语

虽然我国矿产的勘查和寻找矿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但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矿产的勘查和寻找矿产技术一定会越来越先进。对于政府来说,应该积极指导相关企业科学开发矿产资源,制定科学开采矿产资源法规,政府遵循矿产分布的地质规律,强调市场哪些矿产资源的需求,要求企业突出重点地开采矿产。其次,政府要加强企业和市场的监督,积极规范企业开采矿产的行为。最后,政府鼓励企业进行勘查和寻找矿产技术的创新,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矿产开采的高效。

参考文献

[1]王华政.地质勘测中的综合物探技术应用分析.2008.12.

[2]杨拓,徐建平.浅议多种找矿手段与成矿新理论的综合应用.南方国土资源.2009.8.

科学矿产资源篇6

关键词:矿产资源;找矿;矿山;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危机矿山企业在接替能源找矿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获取了大量的新矿石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存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在整个矿山效益中占据着重大的比例。同时,在目前的矿山开采中,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进行找矿对于实现矿山工作的持续、科学和低碳要求极为关键。

一、矿山资源现状分析

矿山资源是当今工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无法替代的社会基础能源。在目前的矿产开采工作中,做到合理、科学、节约的开采矿产资源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主要途径,是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1、矿产资源分析

所谓的矿产资源主要指的是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产生的一种含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其所在位置经常都是埋置在地表、地下的一种有色矿体结构。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矿产资源,同时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对矿产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储存量是有限的,其在大范围开采的同时也必然造成后续补给不力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做好有关的找矿思路探讨。

2、矿产资源现状

矿产资源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一种具备着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质或者有用元素的集合体。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矿产资源可谓是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资源。但是就矿产资源分析而言,其本身是非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存储量极为有限,这也就使得矿产资源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大而缩小,导致整个矿产资资源水平受到极大的限制。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得出,截至目前世界上工业制品原料中大约有七成以上都来自于矿产资源,而生产能源中更是有九成以上来自于矿产资源。由此可见,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多么重要的,其地位是多么突出的。就我国的矿产资源现状而言,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具备着矿种齐全、矿产配套的优势。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有近两百种,探明存储量的矿产资源也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一数据猛然一看还算不错,但是结合我国众多的人口和铺张浪费的社会现状分析,其中人均拥有资源与世界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仅仅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二、以找矿新思路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工作要点

面对矿产资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现状,在当前的矿山工作中做好找矿新技术、新思路的研究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提高矿山工作的主要手段,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关键所在。在工作中,主要的工作要点如下:

1、加强地质和采场管理

在当前的矿山开采工作中,我国大多数的矿山都有着矿床和矿体规模大、矿山开采不科学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矿床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矿体产量的因素所导致的贫化损失较为严重,同时这种问题的出现也正是以为内地质和采场管理不科学而造成的。为此在工作中做好矿山采场和地质的管理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通常都是采用随时采样化验、及时的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场地进行规划等。

2、启动危机找矿工作要点

在本世纪之初,我国很多的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使得资源频临枯竭,或者因为开采过渡使得资源所剩无几,这不仅影响到国家资源保障,也给矿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影响。在目前的工作中,根据有关规定逐渐实现了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有关中直企业、有关地勘单位与项目办公室紧密配合;矿山企业和勘查单位积极协作;地方政府努力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环境,形成了“政府企业共同出资、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勘查开采紧密结合、一流专家监审指导、突出技术方法创新、严格项目全程监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中央财政投入潜力大、资源危机程度高的矿山,增强了矿山企业投资的信心。同时,通过专家现场指导、技术把关,科学布置工程、合理安排工作量,提高了找矿效率。通过制定管理办法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了省级项目主管部门和专家监督管理的作用。坚持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和科研单位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调动了各方的找矿积极性,开创了新时期地质找矿工作的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找矿效果。

3、危机矿山找矿工作内容

国土资源部通过对煤、铁、铝、铜等30个矿种1010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的现状调查,得出结果:开采年限不足15年的危机矿山有632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金等矿类(种)矿山危机程度相对较高。

在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分期分批实施了230个危机矿山找矿项目和96个矿产预测项目和新技术新方法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查明了矿山资源潜力家底,从而对开展危机矿山找矿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成果对科学部署矿山地质工作、制定矿业城镇发展规划、了解国内矿产品可供情况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寻求找矿突破 延长服务年限

实际上,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地质找矿工作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土资源部确定,“十二五”期间,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老矿山深部和接替资源勘查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包括矿山企业、地勘单位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学会等。二是大力推进和全面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充分发挥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拉动矿山企业开展接替资源找矿工作,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三是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对比研究和有效性试验,充分利用新的成矿理论,拓展新的找矿方向和矿床类型。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找矿思路研究工作中,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矿山基础性地质工作,拉动矿山企业开展矿山深部和找矿,实现矿山深部和找矿重大突破,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矿山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增加国家紧缺矿种和战略性矿种接替资源储量,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林会.运用成矿规律 开展边外找矿工作[A]. 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 2006

[2] 蒙永坚,雷振东,苏伟红.来宾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A]. 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科学矿产资源篇7

党的十七大以来,自治区党委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实施“十大惠民工程”等重要思路和切合实际的工作部署。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班子认真细致的贯彻落实,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区上下团结协作,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新的精神风貌。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综合实力快速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我区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赢得了区内外特别是全区各族人民的肯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我们到各地调研时,大家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工作部署,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富民强区、建设和谐家园”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注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继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注重在反思和调研中集思广益,不断加深对世情、国情、党情特别是区情的认识和把握,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引领科学发展的理性思维;注重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以人为本,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注重在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际能力;注重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中加强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经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调研,认为我区国民经济增长是典型的依托矿产资源优势靠投资拉动和以农畜产品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保持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合理适度增长,农牧业快速发展,是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并且解决好以下问题:

在资源开发方面

一是矿产资源总体储量仍不足,底子不清。

二是矿产资源总体利用率低。

三是少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还存在一些问题。

四是矿业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建立。

五是有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相对滞后于矿业经济发展需求。

六是矿产资源就地转化率不高。

七是地质勘查投入不足和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制约了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是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任务艰巨。

九是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矿业权划分不尽合理。

十是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十一是现行煤炭资源税费征收标准偏低失去了原有功能。

在农业方面:

一是提高农作物单产,确保农畜产品供应;

二是巩固农牧区税费改革成果,保证农牧民利益;

三是下大力气推进新农村牧区物流建设,解决农村牧区买难卖难。

四是切实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牧民纯收入;对此,在资源开发方面:

(一)制定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科学矿产资源篇8

关键词:内蒙自然资源矿产开发综合利用

受国家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技术的应用还十分的落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矿产资源的浪费利用现状,不久的未来,我国有些矿产将会出现短缺甚至枯竭。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内蒙的地质勘查工作还有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勘查工作的先进程度与其具有的巨大矿产资源潜力相比还相当滞后,资源基础地质勘查程度还非常低,在矿产综合利用上效率低等问题仍急需得到解决。

1内蒙古自然矿产资源具有的特点分析

1.1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各省份中属于资源大省,该区4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有22种列前3位,7种居全国之首。据科学测算内蒙古各类矿产保有储量潜在总价值大约在13.41万亿元左右,整体矿产资源居全国第三位。可开发的能源矿产占11.52万亿元,为总价值的85%;金属矿产大约0.7万亿元,占总价值的5.2%;非金属矿产大约1.19万亿元,占总价值的8.8%。内蒙古人均拥有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为56.73万元,居全国之首。

1.2共生矿较多,单一的矿床少。内蒙古矿产分布大多为常伴生多金属矿床、多种矿物或有用组分共生或伴生,这种现状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让矿产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

2.1工作薄弱,资源储量家底不清。与国家先进的省市相比,内蒙古地质勘查工作先进程度与巨大的矿产资源潜力相比还不相符,甚至可以说还相当滞后,在技术应用上相对还比较低,甚至其资源家底不清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2矿产开发结构比较单一。由于内蒙古的综合经济基础的薄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程度还十分低,区域内单位矿产资源采掘的成本相对其他省份较高。产业形式长期以来基本上形成了以煤炭生产为支柱的单一产业,这与资源大省的特点是特别不符的,受这种形式的影响,必然不能使资源优势得到发挥。

2.3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内蒙古目前虽然矿山数量多,但整体上规模较小,企业在矿产综合上必然回收能力较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浪费严重;开采规模仍未能与矿区的资源储量相适应。目前据可靠数据显示,内蒙古虽然单一产业为煤炭业,但煤炭资源开发的回采率也不突出,在综合利用回采率也仅为45%,与国家规定的65%的水平相比差距仍不容乐观,铁矿的回采率为65%左右,也低于全国水平。

2.4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调控能力弱。目前在矿山的采矿权确认上,内蒙古绝大部分矿山是多数仍然是以无偿划拨方式取得的采矿权,其结果必然会使采矿者缺少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在采矿过程中过多的是采用掠夺式的开采,从而使矿产资源不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并且会造成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

3矿产综合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3.1在矿产资源利用上要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在国家产业政策与规划的引导下,科学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以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

3.2要始终坚持保持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正确处理资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国有矿山企业与非国有矿山企业的相互关系,规模开发与小矿开采之间的关系。确保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规范化、有序化。

3.3要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上,坚持利用技术的方法不断进步与创新,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利用手段,达到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及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成果攻关的推广应用。

3.4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上要坚持依法严格管理矿产资源,积极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长效机制,综合运用技术应用手段,科学推进矿产资源的依法行政管理力度,从而强化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

4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用率的措施

4.1 政府引导,政策保证。国家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资源综合利用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并且还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考察奖惩制度,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杜绝废矿产生,使矿产资源受到破坏。

4.2综合回收,科学利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伴生矿产资源。要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新建项目的审批关,将单一经营向采选冶联合经营过渡发展,同时针对伴生矿产资源制度完善合理的利用措施,最大化的提高伴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4.3工艺探索,稳步提升。要提高金属矿产资源尤其是贵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发单位必须要加大技术力量投资,提高金属回收率的工艺探索。同时要积极研发切实可行的处理加压浸出渣等提炼贵金属的工艺处理技术,加大设备投资力度,提高贵金属回收率大幅度提升。

4.4培育企业,鼓励科研。内蒙古当地政府要根据企业的综合开发利用率进行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相挂钩,从而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同时要加强基础研究制定相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奖惩措施,坚持有效确保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为核心,高效率、低排放进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内蒙古地区要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力度,根据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实际,大力实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才能有效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徐明,陈超,等.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