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学艺术的属性8篇

时间:2023-11-14 10:19:53

文学艺术的属性

文学艺术的属性篇1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文化

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市场经济的浪潮,大众文化、草根文化来势凶猛,精英文化日渐式微,无论是诗歌文学还是音乐的创作原动力严重缺失。困境二:迫切想改变当今中国艺术歌曲“雅”而受众小的局面,将“艺术歌曲”等同于“艺术性的歌曲”,仿佛只要对“艺术性”的标准足够主观,足够大胆,便能够在音乐市场、音乐比赛的推广中突破甚至规避一些限制而“为我所用”,中国艺术歌曲之名俨然成为了一张廉价的商用标签。此种做法在国内来讲,可谓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甚至在国内学界,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的认知与界定,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困境三:过于自信的民族文化心态,强调中国艺术歌曲的个性,忽视其文化属性、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导致一部分人忘却对中国艺术歌曲“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追问。困境四:主张采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艺术歌曲,其概念和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时展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导致以“当代艺术歌曲”回避中国艺术歌曲本质文化属性和艺术特征。困境五:长期形成的政治思维定势,中国艺术歌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失衡,导致中国艺术歌曲缺乏能真正引起听众情感共鸣的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中国艺术歌曲发展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1.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

艺术歌曲因其意趣深邃、格调典雅,集人文性、思想性和音乐性于一身而闻名于世,并且有其特定的受众阶层。文化属性应当是艺术歌曲的根本属性,也是遵循艺术歌曲发展规律的前提条件。想要清楚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需从艺术歌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入手。第一,艺术歌曲的歌词通常选自著名诗人的诗歌,诗歌的文学意义先天就赋予了艺术歌曲高层次的文化品质。因此,与民歌及其他创作类歌曲相比,艺术歌曲的歌词在美学要求上,需要有更深刻的文学内涵和更独特的诗情画意,更能激发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第二,艺术歌曲的音乐包括声乐旋律与器乐伴奏两部分,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往往会运用音乐的整体性思维对二者同时进行构思。通常情况下,器乐伴奏以钢琴为主或者少量乐器的组合,它与声乐旋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富有歌唱性,常常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而存在;第三,艺术歌曲的演绎往往活跃于音乐会和某些沙龙性的小型室内场合,一方面它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演唱技巧,包括演唱者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力、声乐技巧的控制力,以及与钢琴伴奏的融合力。(国际声乐比赛中,通常设置艺术歌曲的演唱环节,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另一方面,它要求伴奏者与演唱者同样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演奏水平,二者能够“心意相通”,共同演绎音乐。因此,艺术歌曲理想的表演境界,是诗人、作曲家、演唱者与伴奏者之间的“心灵合一”。通过上述艺术歌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可以看出,艺术歌曲在文化属性层面属于精英文化,这一点毋庸置疑。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面对精英群体的小众艺术,它是诗人、作曲家富有强烈个性的、真挚而又细腻的情感抒发,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以及社会责任。因此,个体感性美与诗化意境美就构成了艺术歌曲的基本美学特征。艺术歌曲这种美的由来其实就是其历史和文化属性的由来。各国艺术歌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本都沿袭了这一基本美学特征。对于受众而言,他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底蕴、音乐修养和音乐鉴赏水平,才能够真正走近艺术歌曲。

2.“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关系之追问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它是伴随着西方音乐理论、作曲技法以及浪漫派音乐的传入和“西体中用”思潮的兴起而产生。初期代表人物是青主和萧友梅,二人均在德国有过长期的音乐学习经历,而且青主的夫人华丽丝就是一位德国音乐家。因此,二人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深受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包括20年代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也是如此。也正是在此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先行者们开始走上了一条“借鉴、运用西方和声并使之中国化,尝试旋律音调与汉语言特点的结合”的道路。从中国艺术歌曲的整个发展进程来看,20至40年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歌唱。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艺术歌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欧洲艺术歌曲的“舶来品”,更是东西方文化融合所产生的体裁形式。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的关系其实类似于中国歌剧与歌剧的关系。一方面,中国艺术歌曲符合前文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特点及三个基本艺术特征,这是二者的共性,必须遵循。正如陆在易先生所讲“艺术创作的规律之一就是限制。如果没有限制,也就没有体裁之分了……”1另一方面,因为我国自身文化特性的缘故,艺术歌曲自传入中国之日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走上了一条与我国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融合的道路,进而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的中国艺术歌曲。这是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之处,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个性之处。其主要表现在于三个方面:就歌词而言,“中国诗歌一字一音的汉语言文字,天然地具有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排列整齐的形式之美,使中国诗歌富有声色双绘、意境深远的美学风范。”2以音乐来看,中国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们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运用民族传统音乐元素,探索创作符合富有民族风格的、中国人审美情趣的音乐作品的最终结果。具体来讲,声乐旋律上注重与我国汉字语言特点的结合,展现五声性民族旋律的线性美;结构上多采用较为传统的二段式、三段式等结构,歌曲段落的划分常以诗歌作为依据;器乐伴奏的和声配置上多采用较为传统的大二度、小三度和声音程以突出民族五声性风格。中国艺术歌曲“中国化”的风格特征也正是由于它的个性之处才予以显现。因此,追求中国艺术歌曲的个性和特色,乃是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3.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学界目前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尚未取得较为明确的共识,可谓是众说纷纭。国内各类研究著作、论文、中国艺术歌曲集,各级有关艺术歌曲比赛和研讨会,分别存在将中国古代歌曲中的文人自度曲与琴歌、近现代创作歌曲、群众歌曲、合唱歌曲、电影歌曲、流行歌曲、民歌改编曲等纳入中国艺术歌曲范畴的现象。仿佛只要对“艺术性”的标准足够主观,足够大胆,便能够在音乐市场、音乐比赛的推广中突破甚至规避一些门槛和限制,许多歌曲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地收入艺术歌曲之囊中,中国艺术歌曲之名俨然成为了一张廉价的商用标签。为此,学界也有学者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主张采用审慎的态度。例如,对中国艺术歌曲有突出贡献的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在学界普遍将他创作的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归属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情形下,陆先生却表示:《祖国,慈祥的母亲》是否属于艺术歌曲,他自己还不敢确定。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关联问题的复杂性,显然不利于中国艺术歌曲自身的发展与与创新,这也正是笔者继续对此问题作一阐述的必要之所在。窃以为,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需要遵守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关系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知。否则的话,艺术歌曲最基本的艺术特征、美学规范和创作规律终将被打破。无论是将某些流行歌曲、抒情歌曲等划归到艺术歌曲,还是将“艺术歌曲”等同于“艺术性的歌曲”,其实质都是在泛化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是以牺牲艺术歌曲独有的美学范式为代价来迎合文化娱乐市场的需要。它最终的结果是淡化甚至抹杀中国艺术歌曲的精英文化本质属性,进而导致中国艺术歌曲这种精英文化的异化。根据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文化的异化理论”,异化后的精英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朝着通俗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追求感性娱乐,不论在内容、目的等方面均已经具有了大众文化的特征,反过来侵蚀着精英文化,同时吸引着更多的精英知识分子转变为“明星”。异化后的精英文化与它本身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正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进程曲折、缓慢的症结之所在。因此,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及创作发展,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去降低标准迎合大众,那样做,不仅不会有助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相反,只会带来伤害。事实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所言:“艺术最根本的责任是去不断地去提升人们欣赏的水平和欣赏的趣味。”在现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艺术不是要去迎合大众口味,仿佛只要迎合了大众口味,什么都可以去做,其实是忘掉了艺术最根本的责任。艺术家要做的恰恰不是去迎合,而是去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水平。综上,笔者以为,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及创作发展等问题,离不开也不应该离开四个条件之语境。第一、文化属性方面,中国艺术歌曲作为艺术歌曲的一个分支,符合前文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及三个基本艺术特征;第二,出现的时间上,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第三,体裁的界定上,中国艺术歌曲由专业作曲家创作并且与民歌和流行歌曲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3第四,情感表达上,中国艺术歌曲系个人情感的抒发。即使是表现集体意志,也是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

三、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当下中国艺术歌曲需要发展,但路在何方?怎样发展?这是每一个中国艺术歌曲人所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绝不是仅仅加了“当代”二字就可以掩盖其本质文化属性和艺术特征的。我们需要为中国艺术歌曲这种精英文化做些什么?首先,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应该也必须正视其精英文化的属性,而不应回避它作为小众艺术的存在。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是为人民服务,但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发展却应该是多元的,它既要有大众文艺的繁荣,也应有精英艺术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割裂对立。正如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从民族文化心态来看,要如费孝通先生所讲,处理与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的大同。5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中国艺术歌曲无论是对于诗词作者、曲作者还是演唱者和伴奏者,都需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对诗词较高的鉴赏水平。国家层面应该积极培育有利于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土壤。其次,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核心是创作,即诗歌文学的创作和音乐的创作。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原创力不足的原因,与作曲家的文学修养不足,当代优秀文学诗作的匮乏也是重要原因。恰如杨燕迪所说,“‘艺术歌曲’的理想境地──起点是文学的优秀诗作,终点则是音乐的独特诠释。”6实现诗歌与音乐两大元素在其艺术本体形态中的彼此依存、相互渗透和高度融合,需要文学界和音乐界的联手合作,目前来看,依靠文学界和音乐界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政府层面的积极引导和促成,要在年轻人中扩大艺术歌曲的创作队伍与欣赏群体。一方面加强音乐院校作曲系人才培养中艺术歌曲创作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注重各级各类学校中欣赏群体的培养。文学家和作曲家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艺术歌曲的创作元素,使中国艺术歌曲在艺术歌曲共性化的创作规律之下,文学内涵更加深刻,音乐更加优美、色彩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风格也更加多样。从而使中国艺术歌曲在走向世界、与国际艺术歌曲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真正呈现出自己的价值和魅力,并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做出不懈的努力,也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注入持久的文化支撑力。再次,普通听众对一门艺术形式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不完全取决于该艺术品质的高低,它与时代的审美趣味,审美者的水平、习惯、流行元素以及趋同心理等诸多方面有关。因此,勇于抛弃不屑大众文化的偏见,既不要高高在上,“高处不胜寒”,也不要急于降低标准,迎合大众,丧失其艺术本质特征,进而导致艺术歌曲体裁的最终消失。我们应当俯下身子,积极积极培养听众,不断提升听众欣赏的水平,提供有益于中国艺术歌曲成长的土壤。大众的文化艺术修养上来了,中国艺术歌曲自然就可以接受了。金湘先生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要让观众跳起来摘桃子。首先至少要让观众知道这是桃子而不是其他,至少不要对他产生误读与偏见,这就需要艺术的引导人,让他们知道这是一只甜润可口的桃子,才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因为观众群体就是艺术所赖以生存之根。没有观众的艺术是失败的艺术,这种艺术充其量仅仅只能作为孤芳自赏的一种形式。”7精英文化的现代使命,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加强现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培育和辐射,培养和提高欣赏者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审美情趣。

文学艺术的属性篇2

关键词:传统金属;传承创新;高校;培养模式;再设计研究;花丝工艺

一、传统金属工艺概述

(一)传统金属工艺时展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效率及经营速度都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提升,随之而来的也有传统手工劳作在市场内部应用占比缩小,使我国历史发展以来形成的传统手工劳作技巧和方式趋于式微,加快了手工劳作模式退出市场的速度。传统金属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得到的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时代历史性特征。但根据我国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财政部在2017年3月共同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未来工业生产应该重点关注传统工艺具有的文化传承、工艺美学和匠人精神等文化元素,达到促进我国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应用的需求。这就要求新时期必须要积极寻求传统金属工艺创新设计方法,寻求解决传统金属工艺传承困难的局面,使传统金属工艺中蕴含的各种文化元素和精神内涵,能够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美学构造得到展示,是弘扬与传承中国人民文化智慧结晶的重点要求[1]。

(二)传统金属工艺传承的时代碰撞

1.文化性与民族性传统金属工艺是我国古代群众利用金属材质制作成品,用以观赏或者实际应用得到的生产及加工技巧。纵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归纳记载的大量传统金属工艺,可以看出,金属工艺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基础上能够作为某一固定的文化现象代表传承至今,必定离不开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性特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因此传统金属工艺就其性质划分上兼具文化性和民族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及精神的重要展示[2]。2.时代性和局限性同时以传统金属工艺制作的特点来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传统金属工艺制作方式,从制作材料到结构工艺等多项因素上,都需要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与现代社会高效率社会生产需求不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点,这也是传统金属工艺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最基础的原因[3]。此外,以地方为特色的传统金属工艺传承模式基本上以师徒或者父子相传的模式,工艺传承简单,产品设计单一化,借鉴抄袭传统首饰较多,并不能适应市场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基于以上判断,传统金属工艺的发展进入到了认识上有高度,但保护传承上又缺乏有效手段的尴尬阶段。因此,立足工艺美术的历史特点和工艺技法,结合工艺美术类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探寻出一条集合“传承—保护—再研—提升—入市”的路径显得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关意义。

二、传统金属工艺结合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再设计的可行性

(一)传统金属工艺发展的需求

根据传统金属工艺在新时期生产过程中,受到金属加工工艺生产效率低下等因素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及加工的特征,必须有效结合现代创新及设计优势资源,在确保传统金属工艺制作成品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具体结合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和再设计研究,对传统金属加工方式进行改进,根据高校完成传统金属工艺创新培养和再设计发展的具体研究,以高校文化创新及工艺优化的优势,将传统金属工艺应用在高校教学培养体系内,能够从传统金属工艺历史沿革、所需材料、工具和加工工艺等多个层面着手,实践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分析及创新应用,在其意义上不但能够达到促进学生掌握工艺技法,拓展传统工艺的传承模式,增强手工艺的生命力,也能够借助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以培养人才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教育特色,对传统金属工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工艺更新等内容上有所发展,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有机结合迸发的全新产学研项目[6]。

(二)传统金属工艺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模式的契机是传统金属工艺传承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高等艺术院校教学的重点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融汇了中华传统文化科学性、实用性、审美性、教育性等多种特性,特别是其独具华夏特色的审美价值,使其具备了进入工艺美术设计领域的合理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大类别,其中的传统美术以及传统手工艺两大类别,展示了中华民族手工劳动所承载的生活文化,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杰出的代表作品中,更体现在手艺人的工具中。因此,如果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工艺与美术设计相融合进行产教融合的模式,不仅为工艺美术专业设计增添了一份厚重而亲民的文化底蕴,更彰显佩戴者独特的传统文化审美能力与气质。所以,传统金属工艺可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工艺美术设计课堂中,将传统工艺引入现代设计中,不仅是工艺延伸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新思路。因此在金属工艺具体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当前教学体系内原有的金属工艺课程进行全方位调整以外,还需要强化教学过程实践应用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积极训练,以优化和更新加工内容的需要,对金属加工工艺创新发展进行转变[7]。

(三)传统金属工艺创新应用的市场优势

以花丝工艺作为首饰制作主要金属加工方法来看,现代首饰设计趋向于人的个性化与参与性,人们对首饰的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外部装饰性转向注重内在意蕴与情感表达。虽然现代首饰设计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对传统首饰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但是大规模的机械复制使得设计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颖与个性,极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使得该产品在视觉上与反观上的惊艳感降低。因而机械复制与产品同质所造成的审美疲劳,使得传统手工工艺运用于现代的首饰设计之中成为可能。再加上传统金属工艺加工方法其独特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能够提高商品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具有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三、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养教学融合意义

(一)理论层面

将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和高效创新培养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创造性传承。首饰设计作品具备文化底蕴与内涵,才能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质,才能更好地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该项目的研究,将传统金属工艺中的首饰设计的创作空间与历史维度相结合,极大地拓宽了首饰艺术的创作空间与创作维度,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开拓更多的可能性[8]。

(二)学科意义

传统金属工艺的拓展与创新是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比如说首饰花丝工艺虽存在工艺繁琐,样式老旧的问题但是可以在现代设计语境存活的,面对新的语境挑战,以一种科学系统的传承方式存活下来是花丝工艺在现代设计语境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实现传统工艺由传统的传承模式向现代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花丝等传统工艺进行现代转型的基础。该项目的学科意义就在于拓宽了首饰艺术创作空间和教学内容,深入研究传统手工艺术的创新性,将工艺传承与高校学科课程体系相结合,在教与学中,不断发扬和传承传统花丝工艺。

(三)现实意义

随着大众对金属工艺和首饰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看重内涵和各异性在首饰中的体现,追求首饰中个人情感的承载以及首饰创作材料的与众不同。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花丝工艺应用于现代首饰中,与大众市场上那些设计毫无新意但工艺技术上无可挑剔的商业首饰相比,无疑提升了花丝首饰的差异性和竞争力。作为从事珠宝设计行业的我们应该努力结合时代的特点,将首饰花丝细腻别致的工艺特点发扬光大,吸收多元化设计元素的同时注重花丝工艺的传承和创新,让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从而推动我国现代首饰设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四、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养教学融合的实现路径—以花丝工艺为例

(一)关注融合教学成果的导向性作用

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火热开展的时代条件,将传统金属工艺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内容展示在社会群众面前,通过传统金属文化工艺,比如花丝工艺在首饰类文创产品制作和生产过程中具有的独特设计内涵和结构美学内容,有效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属工艺与现代化经济品结合发现的目标。要求高校在首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积极关注到金属工艺从传统加工方法寻求新时期创新改革的迫切性和时代性特点,在提供认知和方法建议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传统金属工艺文化元素,作为新时期生产和设计的灵感来源,在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上为其提供基础性应用平台,以高校作为教育传播者的重要功能,凭借教育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在社会内带动传统金属工艺加工方法的技巧优势和文化内涵形成,以精神文化内核传承为核心,强调文化和工匠精神,也是积极转化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实现传统金属工艺文化发扬和传承的重要展示。

(二)保证传统金属工艺的核心特质

传统金属工艺区别于其他金属工艺最本质的体现就在于传统金属工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寻求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养模式结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学校是作为文化和公益保护者的身份出发,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划分,选择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和有利于弘扬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及民族精神的教学主题,通过文化内涵深入研究的途径对如何推广传统金属工艺,利用新媒体时代信息化和网络浏览的便捷性特点,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传统金属工艺特点展示,实现新时代传统金属工艺及生产方式上,生产文化功能展示进行转变,以生产文化元素为主要资本优势,但同时要关注生产产品的质量,绝非为突出文化元素而忽视整体生产质量作出规整,要实现传统金属工艺文化性、民族性和创新应用的时代性特点。以花丝工艺为例,将此工艺的传承纳入高校培养体系,首先要重视工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要避免直入主题,直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一定要有理论讲述作为先导,使学生明晰花丝工艺的发展历史,以及随着时代进步所产生的内在变化,要立好民族性的旗帜,使学生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操阶段,要保留传统技法的学习,要尊重历史和传统,特别是工艺美术大师的地位和作用。要创设条件开设以“大师进课堂”“大师进高校”等为主题的课程,让大师进课堂现身说法,将以往父子传承的模式,变为大师教授,学生学习掌握,掌握技法和工艺毕业后辐射影响更多人的传承模式;要高度重视新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采取视频摄录的方式,完整呈现传统花丝工艺技法的方方面面,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打造更加扁平的教学体验过程,采取线上呈现的方式,将创作或制作的过程延伸到其他高校,将传承意义的覆盖面做到最大化;要鼓励或支持跨系、跨校课程选择,探索学分互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重视传统金属工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疫情期间互联网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金属工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创设了条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工艺设计教学流程再造,打造“线上线下三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保障学生线上理论学习,线下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实现“手、脑、眼”沉浸式教学效果,促进创造性思维、设计技能等高阶能力的发展。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珠宝首饰花丝工艺》为例,该课程是2019年开始建设的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创设背景是传统花丝工艺面临失传,工艺制作步骤复杂,短时间较难掌握,具有教学和传承两方面的严重局限性。课程着力从以下方面进行破解:一是更新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从传授工艺知识转向培养设计能力为主转变,从单一实践制作向多种学习方式融合转变”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二是改革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花丝工艺复杂,短期工艺无法掌握,通过首饰案例录制视频线上进行制作分解,学习形式更为灵活,学习效果更为扎实。三是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在线课程,增加理论学习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制作技能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线下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设计实操问题。四是强化教学实践,将工艺与文创衍生品设计相结合,拓宽了首饰艺术创作空间和应用场景,为深入研究工艺创新和继承发扬传统花丝工艺提供可能。课程依托山东省高等学校开放课程平台和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上线教学视频,实现校内混合教学。目前应用四个学期,跨校累计在线学习3000余人,14所高校使用,初步实现了“继承工艺文化、拓展工艺价值、传播工艺美学、助力工艺振兴”的建课理念与使命。通过线上学习,促使学生全面了解传统花丝工艺特点,辅以创新创意思维教学引导,使学生掌握传统工艺创新要点,同时启发线下的设计方法转化,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线上造型美学传播,线下造物技艺体验。通过线上学习,促使学生掌握传统花丝工艺造型规律和美学价值,线下通过对材料、工艺的实操体验,启发学生由概念创意拓展到设计实践层面,体现审美与工匠精神的统一。线上以学定教,线下因需促学。线上教学突出学生中心、自主学习和育人目标达成,线下教学突出企业、展赛及培养规格需要,体现不唯教、只唯学的混合式教学观,形成线上技法保护、强化指导学习、线下技艺实践、工艺传承创新的传统工艺学习流程再造。

(四)关注传统技术工艺产学研模式一体化发展

借助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育模式及再设计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当前传统金属工艺生产的工艺品种类和形式有所限制,不仅在产品多样化特点上不能得到应用,传统金属工艺本身具有的低效率生产问题更是其教学创新发展的重大阻碍。设计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美育教学内容,对原有加工产品的设计理念进行完善,同时突破原有的设计方式,积极关注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需求,以文化对比作为传统金属方法文化内涵深入拓展的需要,找到最符合现代化审美和工艺发展的设计想法。在有效的市场调研数据前提下,以高校为具体产业形成主体,基于传统金属工艺为核心实现打造具有高度审美和符合市场消费需要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产品加工和培育模式,以满足传统加工工艺在具体实践优势最大化获取需要。以花丝工艺为例,花丝工艺是来自基层的原创生态工艺。首饰作品的实现价值在于佩戴和进入消费领域,进一步推进花丝工艺产业化,需要政府、社会和各方的共同合作。通过相关政策措施,提高了花丝工艺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制定实施鼓励花丝工艺发展的专项工作优惠政策,并建立了专项资金,以强化政府财政扶持力量。依托网络资源优势,公司积极拓宽经营途径,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电商平台为主、以传统销售手段为辅的现代市场营销网络,逐渐形成并健全了流程工业电商平台,以此提升花丝工艺发展的品牌化程度。当前,更需要通过基础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花丝工艺的认识,加强对传统花丝工艺人才的保护和培养。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现代教学体系取代传统的师徒教学模式,有利于传统花丝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它还可以将传统花丝工艺纳入国家教育体系,通过加强研究和创新获得消费者市场的认可,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同时,应该看到,创新并非标新立异和割裂传统,而是在保持对传统花丝工艺精华与艺术本质的"恒久品味"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唯有提高人们对传统花丝文化和传统花丝技术等内容的认识,才能立足传统传承,提升花丝工艺质量,让当代创新技术成为对传统的继承。

总结

文学艺术的属性篇3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广泛的内涵,在现实社会中,那些在生产、生活、组织制度、精神信仰等各个领域以具体形态体现的民俗,因着某种程度的审美性而具有文化和商业价值,均有可能被认为是民间文学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如口头文学、传统工艺、风俗等多种多样的民间文学艺术,这些都是我们的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是集体族群的独特标志,是需要给予特殊保护的财,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经济和人文价值。正是民间的存在,才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才为热爱、创新和传播民间文学艺术的个体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很多民间文学艺术受到了现代信息电子的冲击,有的甚至没能继续传承下来。所以,必须加大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力度,切实维护好民间文学艺术生存发展的环境,使得民间文学艺术得以长期传承。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问题的研究存在着法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人文学等多种观点,之所以确定它的权利归属,是为了使民间文学艺术的所有者得到更好的保障,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民间文学艺术创作者更好地创造和传播民间文学艺术,从而使民间文学艺术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从而实现其应有的艺术价值。

一、该如何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

民间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民间这一特殊土壤,很多流传多年的民间文化艺术都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问题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保障利益的均衡。民间文学艺术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大多涉及多个个体,他们在其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承担着创造、表演、传承、记录等职责,都为民间文学艺术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这就需要在确定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过程中采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依据规定确定到个人头上。但是在确认权利归属过程中,一些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难以确定到个人,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给予保护,但是要把握好保护程度,因此,必须确保公平,确保利益均衡。二是保障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民间文学艺术成果保护的意识日益提高,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以此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所有者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三是保障促进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民间文学艺术作为多年以来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财富,确认其权利归属必须以保障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为前提,促进它在新时期新环境下继续发扬光大。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分析

理论界始终未停止对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问题的争论,一直以来存在国家主体论、集体主体论和个体主体论三种观点。个体主体说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早期理论,其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问题的研究也处于启蒙状态。个体主体论认为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人对其保存和促进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应将主体难以确定的民间文学艺术归传承人所有。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着一定的狭隘认识,这是因为所有的民间文学艺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是集体协作而产生的,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传承人的变化,也就是传承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甚至存在多个传承人,且每一个传承人也都是在固定的范围内经过认真挑选产生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学者在对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问题争论的过程中又提出了国家主体论。他们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广泛的拥有性特点,而且一直以来,民间文学艺术都是在共有领域使用,因此认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人应为国家。这样既可以使存在的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的争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又可以使民间艺术真正实现让每位国民共同享有。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确认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问题的方式实质上并未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属于公权还是私权的问题。不利于民间文学艺术所有者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利。近年来,集体主体论逐渐兴起。这一理论提出的观点是,对于主体难于确定的民间文学艺术,应由它的集体族群作为它的所有者。这一观点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较为封闭的环境,由整个集体族群掌握。集体族群中众多成员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和发展做出贡献。基于此,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应为集体群族,而非某个个体传承人,也非国家,这种观点更加科学,也更加符合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性,有助于民间文学艺术得到有效保存和传承发展。那么集体群族作为民间文学艺术所有者具有什么可行性呢?它可以成立民间文学艺术的专门管理组织-社团组织,承担本群族内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传承和发展职责,促使民间文学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社团组织作为诸多民间文学艺术群体的代表,便于组成社团组织联合体,共同发挥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作用;社团组织对于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在法律体系中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作为主体进行诉讼维权,确保其被合法利用。

三、结语

文学艺术的属性篇4

春秋战国时期工艺著作《考工记》记载着工艺的本质:「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在工艺中分为三个层次:创造发明的为智者,能够了解技术并讲述为巧者,而熟悉并守成技术是为工匠。从事工艺的人必须具备智与巧,结合观念创意的精神层面与手工技术的制造层面,并且藉由世袭而传承工艺才能称为工艺人。中国美术中的「技术往往为文人与艺术家鄙夷,视为阻碍精神性发展、一种形而下的劳动。美学家蒋勋在《器·手作》推荐序中指出:「中国在唐宋之间所形成的文人阶级,主导美术动向,开创文人画水墨意境,成就优雅的文人美学。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原来强大的民间工艺传统受到压抑,阻碍了「技术的发展,使「美失去物质技术的基础支撑。两三千年以来,不论东西方,「工与「艺历经从合一到分离甚至刻意强调艺术家的「创造与工匠的「制造之间的不同,也形成「工艺与「艺术的分流。「工艺一辞,原本就涵盖两个概念。「工是技术,「艺是精神内涵,工艺指的是技术与材料在创作者美学思维下的表现与掌握。技术、材料与工法在工艺创作上为缺一不可的条件;同样是手的劳动,在工艺的创作中为创作者精神与感官实践的不二法门。因此在探讨工艺创作中的表现性方面,必须兼顾「工与「艺的部分,否则「技术的发展,反而使「美失去物质的支撑,连带使精神性的追求也落于空洞贫乏。台湾金工创作教育重要推手的徐玫莹,在她的创作集《阅读金属》书中也明确地指出「技艺与技法关系密切、当技法被学习、理解、熟练后,才有可能进入技艺的殿堂。技艺是超越技术性、物质性、知识性的,它是一种境界。技艺是一座可敬的高山,技法则是帮助登山者锻炼本事的利器。更说出「工与「艺二者不可分离的重要性,从事金属工艺创作之人不能空有观念而无驾驭材质与技术的熟练能力。

技术与材料的创新、研发或使用方式也关系工艺作品的表现性,新的样式与材质带来造型或使用上的多样性,随着时代演变,工艺发展与日俱增。对于金属工艺而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生产与制造的冲击,工业上的技术与动能制造的方式渐渐为工艺界所使用,手工制作不是工艺唯一生产的方式;材料科学与科技进展促使新材料不断制造出来,旧的材料也被开发出新的使用方式。面对二十一世纪数字与信息的时代,笔者自己经常思考新的材料与技术带来的可能性,因此,在近几年以工业上常用的材料-铝或铝合金、工业技术-阳极处理与染色与技法作为工艺创作的材料与技术,探索工艺创作于艺术表现、材质表现与实用功能在当代应该呈现的面貌。

有别于古老的「五金,铝至十九世纪初才被发现,由于当时取之不易,使铝的价格高于黄金。随着科技与材质特性的研发,铝展现了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和阳极处理后可上色的极佳外观,因而受到很大的应用发展。铝本身为灰白色金属,但通过阳极处理产生屏障膜的过程当中,使得金属得以染色的表现吸引了笔者对铝材进行创作的动机。中国水墨画中墨韵渲染与留白那种写意中,其偶然中的必然性一直令我着迷,铝表面流动的色彩使流动的想法有了呼应。除此之外,反光为金属材质的重要特征,色彩占据的金属表面还能够有光的重要特质而与纸张或画布的表现有了差异性。然而金属毕竟不是画布,要在铝材上施色,必得通过阳极处理并在屏障膜封口之前层层迭色,一旦出错或者不满意,所有的过程都要重新来过,如同写意画的一次性机会,必得聚精会神、意在笔先。

为了使金属光与色彩能有最纯粹的表现,造形采低限的「圆或「方等几何造形作为器形。「圆在视觉上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有着极佳的聚焦效果,在哲学意义上被认为是最完美与完整的图形。作品「落雨系列、「晨暮、「白露、「秋分、「秋实、「冬至来自对天空与大自然色彩的观察,四季与阴晴靡雨、晨昏暮色皆为取材的对象。生活中的幸福发生在行、住、坐、卧中可以感受到的美好,将天空中的色彩幻化成阳极处理后的染色盘器中展开。每组器物上或敲槌、或磨刷出不同质感,以丰厚不同主题下材质与色彩的相辅相成。

「方常被视为「圆的相对,有「正直之义。作品「不守规矩联盟系列-大云吞皮容器,意图打破金属给人坚硬的感受而赋予柔软的像云吞皮(馄饨皮)可以揉捏的假象,同时也藉以破除

制式器形的规矩而展现器物的随意性;「不守规矩联盟系列—线容器是创作者的留白,留给使用者介入,整个容器是以同心圆方式切割出线段,透过拉扯与撑张,使用者可以随心造出容器形体的变化;此外,也容许光与影的介入。拉扯所产生的金属与金属间隙成为透空,光线穿透并造成线性般的变化,「实的发亮反色光彩的金属线性表面,与「虚的黑色影子线条成为观看的重点。

文学艺术的属性篇5

关键词:新时期;古筝艺术;文化;审美属性;探究

中国古筝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一些经典的古筝曲目、古筝技法等通过历代中国艺人的继承与发扬逐渐被流传下来。同时,中国古筝艺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与积累,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然而,新时期的中国艺术家并未停留在先辈的古筝艺术水平,而是始终坚持不懈地探寻新的技法,创作新的曲目,力求艺术水准与古筝作品的精益求精。[1]本文以新时期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为核心进行认真分析与探讨,以期为中国古筝艺术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1 新时期古筝艺术文化审美属性的基本内涵

音乐本身的文化属性不但包括音乐在现实社会中的诸多表现,而且包括音乐对多个领域的重要影响。与音乐作品相比,音乐的文化属性内涵更为广泛,特别是在中国民族音乐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新时期古筝艺术,无论是其文化属性的构成内涵,还是其音乐表现力,都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2]与此同时,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也随着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历经不同历史时期的重重考验之后,新时期的古筝艺术必然蕴含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审美属性。

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作为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种完整表现,其重要功能是陶冶人类的性情以及记录现实的生活。所以,从一定角度去分析,中国古筝艺术形式就是一个系统的审美过程。具体而言,古筝艺术作品就是审美对象,古筝艺术的听众就是审美主体,由于不同听众的身份、地位、经历、爱好、受教育水平等不同,致使其对同一古筝艺术作品的审美反映也不尽相同,直接决定了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而新时期的中国古筝艺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所表现出来的美学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对应的文化审美属性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与表现。

2 新时期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

2.1 技术美

与西方的贝斯、吉他以及中国的琵琶、扬琴、柳琴等诸多弦乐器相比,新时期中国的古筝艺术演奏需要多种演奏技巧,在演奏难度方面也远远高于其他种类的弦乐器。古筝的演奏需要应用到多种手法与技法,具体的表演形式也十分复杂,这就对古筝演奏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标准。古筝指法分为左手与右手,其中左手包括颤、滑、按等,右手包括挑、打、托、抹、勾等。这一系列指法经常被古筝演奏者应用,即便是最为轻微的指法变化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古筝演奏效果,因而新时期古筝演奏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指法技能。另外,除去古筝指法技能以外,新时期中国古筝演奏者还必须具备精准把握古琴力度、音色等方面的能力,即能够将一首古筝作品进行准确到位以致完美的演奏。新时期中国古筝技术的所有要求,体现了古筝演奏的难度,与此同时也使得古筝艺术在演奏技术方面体现了文化审美属性,不管是欣赏者还是演奏者,都能够通过古筝演奏技术深切感受到中国古筝艺术所蕴含的技术美。因此,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领域中,技术美是最为突出的属性之一。

2.2 现代美

中国传统古筝艺术历经两千年的悠久发展历程,其演奏技法与曲目作品等并非一成不变,历代古筝演奏者都不同程度地对古筝艺术进行了传承与创新,发展至今的古筝艺术已经融入了大量的现代化元素,为中国传统古筝艺术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任何文化艺术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与支撑,伴随着新时期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文化艺术也随之取得了明显进步。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在传承与发扬传统古筝艺术的基A上,在一系列现代文明的不断影响下也赋予了古筝艺术极具时代元素的现代美。[3]从宏观角度去看,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中文化审美属性的现代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古筝艺术演奏技巧层面的现代美;另一方面,则是古筝演奏舞台表现方式层面的现代美。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的现代化演奏技巧为广大古筝爱好者带来了集传统、现代于一体的完美音乐艺术,尤其是现代舞台艺术的诞生更是为古筝艺术增添了全新的舞台元素,进而让新时期的广大观众享受到了中国古筝艺术的视听盛宴。所以,现代美是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文化审美中的重要属性,也是推动中国古筝艺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2.3 民族美

民族属性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以及各个地区的所有艺术类型的生命所在,同时也是中国古筝艺术的根本与生命。中华民族的古筝艺术历史由来已久,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古筝艺术的发展历程长达两千年左右,已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古筝艺术作为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重要代表,必然会被深厚的民族美所浸润。从一定视角去看,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的民族美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古筝乐器的制作工艺、外观设计、曲目编造等,无不彰显出浓浓的东方文化韵味。[4]从某种层面上讲,民族美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的立足根本,也是中国古筝艺术最为突出的特色,更是中国古筝艺术走向全世界的主推力。因此,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中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一种属性就是民族美。

2.4 艺术美

古筝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更是组成中国传统艺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而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同,中国古筝艺术必然具备艺术方面的文化审美属性。与此同时,凡是艺术都有一定的技能,新时期中国古筝艺术也不例外,其对古筝演奏者的演奏功底、指法技能以及表演技能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扎实的古筝演奏能力,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古筝乐器的艺术属性,也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古筝的艺术美。另外,新时期的中国古筝演奏者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只有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文化以及国外的文化艺术文化有着深入了解,才能准确把握曲目的核心与灵魂,才能真正地演奏出充满艺术美的古筝作品。

3 结语

新时期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直接决定着其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中所占据的地位及所发挥的影响力。对中国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进行研究,不但是对中国古筝艺术精髓的继承,也是对中国古筝艺术的有效保护。中国的传统古筝艺术很好地传承了我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而新时期的中国古筝艺术不仅延续了传统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而且融入了一系列现代艺术文化元素。由此可见,中国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拓展新时期古筝艺术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双燕.探究新时期下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和艺术创新[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5(04).

[2] 王科奇,王亮.观念与时代的谐音――简约主义建筑[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文学艺术的属性篇6

【关键词】金属艺术 审美价值变迁 城市发展

金属艺术是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一种。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这样写道: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金属艺术承载艺术本身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愈来愈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认可的文化符号。在历史进程中,人们对金属的艺术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发生着改变。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那么人们对金属艺术审美价值的改变相应地展现了城市发展变化的缩影。因此,笔者将在文章中从金属艺术审美价值的变迁为出发点,来探究城市变化发展进程。

一、金属艺术审美价值及其变迁

美的根本功能,是能使审美者产生快乐感。拥有让审美者愉悦特性的艺术品才具有审美价值。每一个历史时期,金属艺术都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体现着不同的技术工艺与表现理念。早在夏商周时期,我们便进入了“青铜时代”,据考古调查,出土了当时大量的青铜工具、礼器、货币、武器等。著名的商代“四羊方尊”即为杰出的青铜器代表,是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的礼器,采用了浮雕、圆雕、线雕以及分铸技术,将龙纹与四头卷角羊巧妙地融为一体雕于容器上,线条优美,活灵活现,其整齐匀称的方口造型都暗含着这是奴隶社会时期权力、地位、财富、身份的象征。进入封建社会,金属冶炼创造技术进一步提升,其艺术作品的受众是居于高位的统治者,因此无论金属艺术作品形式如何改变,都变不了受众功利的审美视角――集权力、地位,财富象征于一体的金属艺术作品就具有当时的审美价值。

金属艺术审美价值受到影响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西方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材料、新理念与新工艺。工业革命成为人们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窗口,设计思维观念出现短暂矛盾――想要进行形式上的革新,却无力摆脱传统的束缚。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在那一阶段的建筑风格上――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美国在1850年到1880年的“生铁时代”,建造了大量用生铁框架结构的建筑物,用纤细的生铁梁柱代替了沉重稳定的古典建筑形象,并且出现了众多高层建筑,在高度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外形还未完全摆脱古典形式的束缚,仍旧保持着原来的比例。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现代艺术传入中国,文化之间的极大碰撞交融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为我国金属艺术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使金属艺术在我国进入了大繁荣、大发展时期。现如今,金属艺术作品主题多样、类型繁多、技术先进、做工精细,成为一个结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领域。在考虑用于交通运输业以及建筑业的金属制品质量性能的同时,设计师们也在向着美的方向改进,使之前存在城市中冰冷的建筑也被赋予了美的光环,如北京奥运会的主体场馆“鸟巢”,主体是由混凝土结构与先进的钢结构建成,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陶瓷纹路、镂空手法等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简单大气、朴素端庄,成为国家的地标性建筑,堪称金属艺术中的极品。

二、从金属艺术审美价值的变迁中看城市发展

综上可见,金属艺术审美价值基本上经历了原始崇拜、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理念的矛盾冲突、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观念的融合与发展这三个阶段的变迁。城市是由软件设施,硬件设施共同构成的一个社会场所,伴随着金属艺术审美价值的三次变迁,也可以探究出城市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在金属艺术审美价值仍处于原始崇拜、权力财富崇拜的时期,当时的社会单位为古代的诸侯国。众多青铜礼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礼制的逐渐健全。各种祭祀活动的盛行透露了奴隶社会时期,较低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落后的生产力,人们还处于靠天吃饭,对天地等自然事物盲目崇拜的蒙昧时期。统治者对权力、财富的追捧,揭露了当时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专制与强权,社会的黑暗与落后。

在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理念矛盾冲突的时期,即工业革命时期,西方社会处于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阶段,工业飞速发展,城市不断壮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艺术审美观念的进步,人的认识具有滞后性,仍受到古典观念的束缚,但高层的钢化结构建筑、桥梁等的出现都成为迈向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一步,比如伦敦的老火车站、商店、交易所等都采用了金属制品。

到了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观念的融合与发展的时期,城市发展趋于完善。在城市硬件设施上,金属艺术审美价值体现在众多的地标性建筑中。另外,几乎成熟的钢框架结构应用于城市建设: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公路、铁路、桥梁四通八达,将各个点连成网,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每位艺术家都在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一时期的信息文化大爆炸,每座城市都在用开放的胸襟容纳多元的文化与思想。在这一时期,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观念能够和谐地融合并且共同发展创造出更丰富的艺术享受,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极大包容性与城市的开放性。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尊重艺术的多样化,是城市文化内涵的核心,也将成为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结语

金属艺术的审美价值是艺术存在的根本,昭示着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与民族特色的审美观念与社会理想。城市的发展为金属艺术的存在提供了空间,为金属艺术审美价值提供了广大的受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金属艺术审美价值与城市的发展共生共荣,唯有二者和谐,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文化艺术财富。

参考文献:

[1]吴风.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M].艾颜,译.华夏出版社,1999.

[3]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4]蔡醒善.浅谈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J].大庆社会科学,2010(6).

文学艺术的属性篇7

关键词:焊接;直接金属雕塑;金属装饰艺术;表现语言

现代金属焊接装饰雕塑的创作是艺术家与金属材质直接对话的过程,是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创造力和技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以施展,最终使其成为一个既具金属材质独特魅力,又能展现个性风格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而抽象化、形式化、自由化和现代化是现代金属焊接装饰雕塑艺术语言的主要特征。金属焊接装饰雕塑课程,在装饰雕塑艺术新的观念、新的材料、新的加工手段和新的工艺技术下,改变了自古以来传统雕塑的教学模式。而具有时代精神的金属焊接作为现代装饰雕塑的艺术教育,使学生的艺术创作变得直接、简练和自由。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雕塑的制作过程,从艺术观念、创作手法、选用材质、制作加工和作品的展示效果上,打破了雕塑教学就是单纯地学习泥塑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运用与创意,同时也体现学生学习雕塑的一种智慧和方式。透过这些作品,能够感觉到雕塑艺术语言的空前活跃,以及在材料运用、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尤其在艺术观念上收获颇多。

直接金属雕塑,是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切割、锻造、焊接、打磨等工业加工方式,直接构成体积或空间的艺术形式,直接金属雕塑的概念第一次提出来是在20世纪初的欧洲。在中国国内,直接金属雕塑作为艺术院校的课程,应该始于20世纪90年代 。那时的美术学院教学主要是沿用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方法。二十世纪西方艺术蓬勃发展,现代主义以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实践经验,成为西方的主流文化。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艺术样式,国内搞现代艺术的或如饥似渴地吸收和消化,或囫囵吞 枣照搬引用,一时间中国的艺术风景也林林总总壮观起来,而这种景观其实恰恰成为我们社会当代文化的组成部分。直接金属雕塑是现代 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源流,对它的材料、形式乃至思考方式的学习实践,是在雕塑教学走向多元化背景下的有益尝试。直接金属雕塑是创作 者直接用铁等金属材料制作作品,这与传统上金属材料仅仅作为雕塑的拷贝形式是不同的。它具有许多构成主义的逻辑成分,但更加突出金属的材料因素,它超越一般构成的正是它具有强烈的材料感。它为探索在雕塑中不断运用新型材料,提供了新的出发点。经济的高度发展在艺术教育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与设计越来越受欢迎。人们的审美标准不再单一,除了“像不像”以外, 似乎总要不断有新鲜而强烈一点的东西来提供刺激,补充营养。然而,许多充满热情的年轻学生,对于西方艺术的领略,大多是通过西方 现代艺术简史和艺术画册,所接收的信息严格地说都还只是一些切片。隐约感到一些现实性与刺激性,就随机抓起手边的材料做起来,所以常常可以见到的就会是用“拾来品”用机器零件去追具象写实,或是用钢筋铁板焊出“泥味十足”的作品,要不就是“雅俗共赏”的不锈钢城雕。习惯上对金属雕塑的理解就是:只要是用“金属”做的雕塑就是金属雕塑,于是,通常出现在金属课展览上的不是生涩的焊铁人体,就是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金属自然主义写生”。这种认识和表现上的错位现象,是雕塑材料创作的常见误区。因此,如何从金属本身出发,去发掘材料的特性,就成了近两年来金属课教学要解决的问题,面对初次接触金属材料的学生,一套相对清晰明确的基础课 教学思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今天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有必要对直接金属雕塑在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中的坐标有一个较为系统的 了解,还要让学生直接接触金属材料,直接参与材料的选择、加工、完成、布展的全过程。

在20世纪初的欧洲,当时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大工业时代的来临,导致人们心态的巨大变化和艺术思想的空前活跃。许多那时的艺术家满怀变革的理想,他们重新审视一切传统与法则并渴望新艺术模式。相对于这之前的传统雕塑,他的雕塑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而是若干部分的集团党委。立体主义对于现代艺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其代表人物毕加索的集合雕塑和冈萨雷斯的暗示人物形体特征的钢铁焊接雕塑,成为直接金属雕塑的最早形态。他们的雕塑标志着作为现代雕塑主要手段——链接金属雕塑——的问世:在雕塑上 用铁的时代开始了。

现代金属装饰艺术创作中焊接艺术表现语言的挖掘:作为一种工业技术,焊接的出现迎合了金属艺术发展对新工艺手段的需要。而在另一方面,金属在焊接热量作用下所产生的独特美妙的变化也满足了金属艺术对新的艺术表现语言的需求。在今天的金属艺术创作中,焊接可以而且正在被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而着力加以表现。

金属焊接艺术可以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以分支的方式从传统的金属艺术中分离出来,这是因为:首先,焊接具有艺术性。焊接可以产生丰富的艺术创作的表现语言。焊接通常是在高温下进行的,而金属在高温下会产生许多美妙丰富的变化 :金属母材 会发生颜色变化和热变形(即焊接热影响区) ;焊丝熔化后会形成一些漂亮的肌理 ;而焊接缺陷在焊接艺术中更是经常被应用。焊接缺陷是指焊接过程中,在焊接接头产生的不符合设计或工艺要求的缺陷。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焊接裂纹、气孔、咬边、未焊透、未熔合、夹渣、 焊瘤、塌陷、凹坑、烧穿、夹杂等。这是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焊接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一些工业焊接的失败操作之中,或者说蕴藏于一些工业焊接极力避免的焊接缺陷之中。其次,焊接艺术语言是独特的

上述种种焊接缺陷的表现形式以及焊接热影响区,是通过一定规范下的焊接操作形成的,也只有通过焊接的方式才会产生这些艺术语言。焊接艺术作品的表面效果是其它金属加工工艺无法或者很难实现的,因而说焊接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选用不同的金属材料,使用不同的焊接工艺,焊接的艺术性可以在不同的金属艺术形式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 金属焊接装饰雕塑

焊接雕塑中,焊缝和割痕是作为表现语言来体现的。在一件作品中,的焊缝,不规则的切割也是一种艺术语言。很多时候,粗糙质朴的风格,金属的锈蚀、瑕疵也大多根据作品的需要特意保留,这样会有一种原始的美。

二 金属焊接挂件

对切割后的碳钢板材进行高温锻打、修理成型以后,在其上用不锈钢焊丝进行堆焊,这里之所以选择了不锈钢焊丝 ,是因为在施焊过程中,不锈钢焊丝与碳钢板材在焊接高温的作用下发生熔合,产生两者的合金,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冶金工程,它的 颜色不同于不锈钢的亮银色,而是呈乌亮的光泽。作品上半部分采用堆焊的方法,使表面形成一种类似编织的肌理效果,同时也形成一定的体量,与一束贯穿的弯曲低垂的不锈钢焊丝搭配,使作品达到了视觉上的和谐。

三 焊雕艺术

文学艺术的属性篇8

关键词:蔡仪;美学;意识形态;和谐文化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蔡仪关于文艺意识形态属性与功能的论述,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文艺的一般意识形态属性

文艺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更高”的意识形态,这是蔡仪在其相关论述中再三强调的基本论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新艺术论》和《新美学》中,通过“典型论”和“美的观念”的描述,蔡仪就已经开始密切关注这个问题。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与造诣的不断提升,蔡仪晚年改写再版《新美学》,有关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论述更是其立论的基本依据。其出发点依据两个互补的理论前提: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二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的论述。前者是蔡仪有关文艺意识形态“真实性”论述的基本依据,后者是其文艺意识形态“效益性”论述的基本依据。

(一)文艺的真实性问题

蔡仪美学的形态,属于经典而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美学。换言之,蔡仪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框架内探讨文艺的意识形态问题的。他在强调文艺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同时,也强调这种反映的主观能动性因素,这是其文艺理论的一大特色。在他看来,文学艺术是一种“保留着若干相关的感觉和表象的因素而成为具象概念,进行各种形态的形象思维的”能动地把握世界的过程。“具象概念”是理解这一动态过程的关键性范畴。蔡仪的“具象概念”主要是受德国古典哲学中关于认识能力的感性、悟性和理性的三层次说的影响,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这一论点的改造与发挥的启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方式统称为“知性”,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共享的认识能力,而人的思维的特征,则主要在于“辩证的思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则强调抽象的知性范畴要达到“思维的进程”与“现实的历史过程相符合”的认识目的,必须让思维重新回到现实,以扬弃自身的抽象性而上升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的辩证理性概念。蔡仪认为,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学艺术是通过形象思维或艺术的想象而表现出来的知情意的综合体,它同理论思维“在思想原则上是一致的”。这里的一致性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方面是指人们在审美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表象,会逐渐上升为一种抽象性与形象性并存的“具象概念”,“它既保持感性认识阶段上获得的感性特征,具有感觉、知觉、表象的生动直观的形象性,又具有理性认识阶段的概念、判断、推理的把握事物内部联系的理性特征”,与抽象概念必须回归现实才能获得丰富的具体性一样,“具象概念”对于现实的把握,也必须放在具体的审美语境中才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文学艺术对于现实世界本质的把握,体现为一种既非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避免了拙象性),又与历史趋势相一致(排斥了虚伪性)的“形象的真实”,其中既包含了对于“社会真理”的揭示,更是对于“传统理想性”中蕴含的“历史真实性”的把握。这种“历史真实性”是指人们在把握了历史上各种艺术形式的“神韵精神”,受到了感动、启发和熏陶之后而在作品中实现的历史“丰富性”,即借助于艺术作品的个性和主观性体现出来的历史而具体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例如,“奴隶社会的‘邦人君子’就不关心山水,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也都鄙视工商。反过来说,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则关心山水,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才开始重视工商”。关于传统士大夫的山水情趣,蔡仪说:“在我国汉末晋初,内乱外患历经百余年之后,城市荒芜,货币不行,中原的门阀士族,实行坞堡分居,完全形成了封建制度。而在局势稍得安定之后,新的文化和文学逐步兴起。于是宋晋之际,就出现了以谢灵运、谢朓为首的山水诗,以顾恺之、宗炳为首的山水画,一时蓬勃发展起来了。”关于重视工商,蔡仪以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为例,认为剧中对于安东尼道义精神的褒扬,“若不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表现资本主义初期的社会性的一个适当的标准”。可以看出,蔡仪论述的关于文学艺术的真实,是指一种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与历史趋势相一致的审美情趣的真实,是具象性概念与具体的审美语境相结合而形成的时代性真实,是知情意高度统一的形象真实。

(二)文艺的功能性问题

马克思在谈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社会变革时,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变革。首先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其次是上层建筑的变革。后者的本质,是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对立和冲突的意识,并且“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意识形态诸形式的变革。强调具体的意识形态都旨在按一定的利益格局解决、克服现实的生产关系领域内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蔡仪强调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发生在经济基础领域内的变革是“很不同”的,这种不同在文学艺术这类意识形态形式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文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理想,尽管是作者的主观意识的体现,但最终还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作品的内容往往是特定时代经济基础的艺术体现。(2)文艺服务于经济基础。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对于经济基础的服务即反作用,主要是通过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价值倾向来加以体现的。譬如同样是对于商品交换和金钱,“十六世纪英国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引者注)用穷困后的贵族来诅咒它,而十七世纪法国伟大作家(莫里哀——引者注)用高利贷的吝啬鬼来赞颂它”。这种褒贬不一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3)文艺不可能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相对于经济基础,政治离它最近,属于“中间的意识形态”;文艺离它最远,属于“更高的意识形态”。更高的意识形态主要通过政治等中间意识形态来反映经济基础,因此文艺总是要受政治“极大的直接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倾向性和阶级性。

蔡仪关于文艺的真实性和功能性的描述,发挥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比较贴切地描述了文艺与经济基础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