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8篇

时间:2023-11-21 10:09:40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篇1

【关键词】孟子;“反求诸己”;思想政治教育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是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德育方面,孟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建树,对现代德育思想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孟子的德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形式下德育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现代德育的发展,大多都是借鉴中国传统的思想,加上时代的发展,又加入了很多现代教育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有现代教育意义思想的内容。

一、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中最注重的也是人内心的修养,即“持正养气”,认为后天修行的德行才使人真正的生命目标,是真正的光明大道。孟子的“持正养气”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志与气。“志”就是意志专一,意气风发,孟子的“志”中所包含的坚定的意志力与坚持的精神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气”是指人要充满正气,做事情要光明磊落,要有刚正之气。孟子的“持正养气”说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坚定的精神力量与意志力。为现代教育的思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的“持正养气”说与孟子的性善论在一起正是重要的教育思想,教育学生要内外兼修,不仅要修人的气质,还要修人的意志。

二、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得到教育的主体性

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其具有抽象性与内隐性,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教育的主体性。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对主体性的认识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孟子对主体性的意识强烈而鲜明,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反求诸己”,旨在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挖掘自身的潜能。孟子认为,每个人存在都具有其独特性,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不应成为机械的复制品,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身的过人之处,这会极大的丰富社会,推动时代的进步。孟子对主体性的认识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指导意义,现代学校教育应积极从孟子的道德教育理念中汲取养料,在教育活动中提升对道德教育主体性的认识,促进道德教育主体性自觉发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偏差,其过分强调的教育者的地位,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地位,这造成了教育方式机械、教育内容滞后,而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的教育方式,其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力,将教育的中心设定为受教育者,并针对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教育能最大限度照顾每一位受教育者。哲学家柏拉图对填压式教学持根本否定态度,他曾从用带有讥讽的语气说,“外铄”道德教育模式能将知识灌输到没有知识的灵魂中去,能将视力放进瞎了的眼睛里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先哲的思想中得到教训和启发,针对如何发挥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将理论积极联系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愿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道德的实践教育活动应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道德的形成依赖于实践,道德的体现也基于实践,可见,实践是道德的根本载体,没有实践的道德只能沦为空洞的说教,没有任何社会意义。孟子一生致力于仕途,在社会中他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同时,他也将自身美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孟子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集中体现在其“反求诸己”思想中。

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个人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修炼自己,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有效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发挥自身的才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不例外,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素质水平高的合格人才。在道德实践教育中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积极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形象。道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其不同于传统知识依靠灌输就能有成效,其需要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知,在自我感知中实现知识的内化。第二,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道德品质的内涵,并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以美好品质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使日常行为符合道德规范。道德停留在纸上仅仅是一句空谈,只有在实践中的道德才能焕发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道德的效果也才能真正显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提升对学生自律、自省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篇2

一、创新教育背景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价值内涵

人们通常喜欢引用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一段著名论述来说明他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法,这就是他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这段话里,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启”和“发”二字,也是第一次由他把“启发”二字引用到教学中来。

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十分注意贯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论语 为政篇》有一段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即孟懿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做孝,孔子答以“无违”(不违背礼节)。孟懿子没有再往下问,孔子也就不再往下讲了。因为孟懿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更多的要求。这就是“不愤不启”。当孔子有意识地把他和孟懿子的谈话告诉樊迟,希望引起樊迟的求知欲时,樊果然主动提出问题:“何谓也?”于是孔子便详细地告诉他“无违”的内容。认为只有当学生的见识达到一定程度,才可往纵深方向引导。否则,宁可闭口不言,也不强行灌输其暂时无法接受的知识。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培养创新人才尤为重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可以看作是“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性的方法论保障”。孔子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来恢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怀疑精神,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显然,相比其它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有其独特之处。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现在很多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只习惯于按课前写好的教案机械地组织教学,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课思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只准教师讲,不准学生说,没有得到教师的许可,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创见,提出的不同看法和质疑,都可能被判为谬误。在这种对学生创造力漠不关心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求新意识就会受到压抑而逐渐枯萎。在《论语 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撼。’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在这里就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非常放松,能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产生创造性的想法,从而在师生互动中培养了创造力。

2.恢复学生的主体意识。 创造活动的主体是人,是人按照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主动地、积极地、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论语 公冶长》中关于子路颜渊“各言尔志”的记载也同样可以论证孔子在教学中注意恢复学生的主体意识。孔子让子路和颜渊自由谈论自己的志向,不管他们的志向是否符合孔子心中的标准,他都不加评论。而是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恢复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怀疑精神。 怀疑是求新的前提,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创造。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正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学生理解和表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使学生揭示新东西的机会,如《论语 雍也》中记载到: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仲弓对孔子关于桑伯子的评价产生了怀疑,而孔子不但不发怒,而且还给出了肯定的评价:“雍之言然。”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论语 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张问到:“令尹子文多次做令尹,不见他有高兴的神色;多次被罢官,也不见他有怨恨的神色。每次卸任,一定将任上原有的政事全部都告诉新上任的令尹,由此看来子文这个人怎么样?”)子曰:“忠矣。”(孔子说:“可算是忠于职守了。”)曰:“仁矣乎?”(子张又问:“可算有仁德吧?”)曰:“未知,焉得仁?”(孔子说:“不知道,这样才算有仁德呢?”)对于“仁德”,孔子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看法,但他不把一己之见强加于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在思考某一问题时不但思维得到了发展,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的个性。

三、结论与对策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篇3

[关键词]内圣外王;思想政治;启示

“内圣外王”思想是我国古代教化思想的精髓,这一思想的目标是内修身以成圣、外治世以为王,强调济世以修身为前提和基础,修身又以济世为目标,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内圣外王”最早由道家提出,但却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和政治理想相关内容的最好的表述。

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在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礼崩乐坏的历史大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深受孔子由人及礼、由礼启仁思想的影响,希望能通过个人修炼内心的“圣”,而达到社会太平、天下大治的政治目的。

一、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

(一)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

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人的心性生来就有向善的倾向,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谓“不忍人之心”,具体来说,就是人生来就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四心”又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孟子认为,“四心”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根本特征,只有人才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禽兽是不具备这些心性的。人有“四心”,也就拥有了成贤立圣的可能。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君子”、“圣人”,只有将“四心”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为,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才有可能成为“君子”、“圣人”。也就是说,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先验层面上论述的,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向善的心性,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善”的,顺从“四心”,就会朝着向善的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恶的方向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孟子性善论中所论述的“善”,是超乎于善恶之上的,特指人性有向善发展的倾向。

孟子以“性善论”为依据和出发点,认为人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将“四心”不断地扩充,就可以拥有仁、义、礼、智四种德行,再将这四种德行不断完善,就能达到“人伦之至”,这是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内圣之道――外王的人格要求

孟子的“性善论”从理论上肯定了人人都有成贤立圣的可能,“圣人”是孟子理想人格的典范,也是个人自我道德的目标。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之所以会有君子和普通人的差异,是因为君子能遵从道德心的指引。他特别强调道德心的自发作用,认为道德心能促使人们由内而外地去注意自己的言谈是否符合规范,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礼”的要求。个人一旦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道德体系,就会意识到为善行仁的重要性。“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大夫不仁,不保四体。”这句话说明,不管是天子还是庶民,所遇到的祸福,无不都是自己行为的结果,为善行仁方能立国保身。孟子所认定的道德规范的评判标准有理想坚定、有为有守、持守中道、知所进退等方面。孟子理想中的圣人典范以帝尧、帝舜、孔子等人为代表,凡是能在内心和行为上都符合道德规范的均可以尊崇为“圣”。

孟子的内圣之道因其时代和认知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形而上学的观点。他特别强调“天”的概念和作用,认为“天”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天,更承载了神明的意义,既是道德的代表,又是道德的监督者,过分夸大了“天”的作用,是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中不合理的方面。

(三)外王之道――内圣的表现形式

儒家学说是一种强调积极入世的学说,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扩充四心以成贤立圣,达到相对较高的道德标准后,就应该将道德思想外化为行为,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推行仁政,以实现“圣王合一”的政治理想。

孟子认为实现外王的重要途径就是施行仁政。战国时期,战乱频发,民生凋敝,孟子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迫切希望结束战争,通过贤明君主施行仁政来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施行仁政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民众有“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表明了物质条件是实现“内圣”的先决条件。孟子主张停止混战、轻赋薄敛、发展生产、保障民生,通过施行“不忍人之政”来实现保民、养民、富民、教民的政治目的。

孟子还认为施行仁政,就不能任由君权的无限扩张,就必须节制君权。君主的权利是民众赋予的,得民心,则国家昌;失民心,则国家亡。而想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就必须做到爱民、敬民、保民,孟子因此而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君主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得民心、得天下的保证,君主应礼遇下士,臣子应以德事君,防止君权的滥用,保证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民心向背是国家昌盛与否的关键。

二、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的特点

“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孟子建立于理想人格之上的政治主张,“内圣之道”在于加强自身修养,“外王之道”在于突显事功,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和前提,外王内圣的发展和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互有影响,初步建构了封建社会的理想人格,对后世政治文化影响深远。

(一)强调“内圣”和“外王”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强调必须做到内修身以为圣,外治世以为王,实现“圣王合一”。

一方面,“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存心养气,扩充四端,不断的修身养性,学习符合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而后才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另一方面,“外王”是“内圣”的必然要求。孟子认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平天下”,儒家提倡积极入世,修身以达到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是保证封建社会持续稳固发展的基础。如此,二者是相辅相成,具有深层次的内在一致性的,逐渐形成了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常态。

(二)重视道德的力量

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实际上是勾勒出了一种道德典范,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沐仁浴义,不断修身以达到仁义君子的标准,而后督促、辅佐君主施行仁政实现积极入世的人生目标。这种圣王合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泛道德化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治的运作提供了动力。

三、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在当前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很容易对人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应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好的约束和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基于高度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在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方面的启示和引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帮助。

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传统因素的涉及是在所难免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占据着最为主要的行为规范体系、价值体系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关注。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其进行关注,从而帮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明晰,对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传统人际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强调内修身外治世,建立一个君圣臣贤、父慈子孝、长幼相亲、人际关系合理有序的理想社会。传统文化中的人际观是以国家为本位,因而能够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启示。在传统人际观当中,对于个人和整体关系的处理,要求人们牺牲自己的利益,满足集体的利益。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绝不能向极端方向演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对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良好的平衡,从而实现更为和谐的发展。

(二)传统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其“内圣外王”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基础、本源应当进行关注。例如,在孟子的人性论、程朱的天理、董仲舒的天等理念中,都是对道德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强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具有明确的依据和基础,才能够提出正确的行为要求和价值体系。在传统伦理文化中,认为人天生是具有善性等,因此应当进行良好的修养,提升自己道德。对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种理念能够提供监视的基础和依据。此外,就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荀子的“性恶论”来说,也能够提醒人们对法律制度建设加以重视。

(三)传统德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以修身为第一要义,认为修身是成人成才、治国保家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构建内容来说,需要对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加以运用。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人性道德的提高十分重视,道德修养、道德教育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德育教育、德性养成等也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中,纳入了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教育。另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能够对传统伦理文化中优秀、经典的内容进行发扬和继承。

现代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传统社会,因此人们在社会当中更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极端的思想或观念的影响,进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对此,应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之外,仍然有很多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供良好的⑹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关注,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5年版.

[2]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李亚彬.道德哲学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运用方式;综合素质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非常关键时期,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可塑性较大,是培养的最佳时机,培养中学生创新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生物科学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使生物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和当前社会发展联系更加密切。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为学生日后继续学习深造打下坚定地基础,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灵活自如地施展才华。

启发式教学法在生物课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生物课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进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下面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对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方式试做探讨。

一、层层递进式

启发式教学法严格按照教学过程的逻辑结构展开,以达到系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做法如下:对于每堂授课内容,按内在逻辑关系合理、科学地编排。授课时以问题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开动思维,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再由教师针对疑难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同时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知识,最后通过课外习题加以巩固,消化。

如在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1:在孟德尔之前,也有不少学者做过动物和值物的杂交实验,但是都未能总结出遗传的规律。为什么孟德尔能够取得成功呢?问题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与实验选材有关;(2)从一对相性状的杂交实验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进行遗传的研究;(3)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学的统计;(4)对统计结果提出假说做出解释;(5)以假说――演绎法即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的正确性;(6)孟德尔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度、勤于实践及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层层递进式教学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中心扩展式

中心扩展式教学方式通过对一个主题多方面的讲解,以达到对这个主题进行全面把握的目的,一般多用于理论性问题的讲授。我们应该科学确定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主要内容上,而不是分散很多时间去讲次要的例子和材料。

比如在动物学教学中,我们始终应抓住进化发展的主线,以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为出发点,以代表动物为依据来介绍讲解。这样才能强化每个物种的主要特征,同时不增加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三、点面结合式

点面结合式教学是通过突出讲解重点,对涉及的相关科学知识加以讲解介绍,以达到扩大知识面、启迪思维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兼顾了重点内容和知识面,故称点面结合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新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比如,当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即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首先重点讲解亲本纯种豌豆高茎与矮茎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是高茎,基因是杂合子,再让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表现型有高茎(显现)与矮茎(隐性)的出现,孟德尔统计子二代表现型高茎(显性)与矮茎(隐性)的比是3:1;其次再讲解孟德尔对所选的七对相对性状,并分别对每对相对性状都进行了杂交实验,而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都进行了统计;最后总结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亲本纯种(显性)与(隐性)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显性),基因型是杂合子,再让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表现型有(显性)与(隐性)的出现,孟德尔统计子二代表现型(显性)与(隐性)的比都是3:1。以此说明生物的遗传遵守着一定的规律,最后总结出了分离定律。点面结合式教学显而易见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情境模拟式

情境模拟式教学方式是对生物课程中有关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模拟。通过观看课堂演示或学生独立操作,达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生物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文字教科书、黑板、标本、挂图等传统媒体以外,还应积极采用计算机软件、电影片、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等现代教学媒体。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有效性。一方面,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因为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色、形、变化和发展的形象认识,去获取知识,不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从而使知识易于转向具体实际化,也易于转向抽象要概念化。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通过电脑展示立体的图,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它,不但节约时间,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很好。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五、参观访问式

人类的生活实践与生物科学知识息息相关。自然界及社会实践中的实例比比皆是,此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参观调查获取实际素材来加深对所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越,也可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篇5

关键词:孟子;人性向善论;德育

中图分类号:B2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37-02

一、孟子人性向善论的内涵——心之四端

孟子认为,人和禽兽的区别只有一点点,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有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并非行仁义也。”仁作为四德之一,是心之四端之一——恻隐之心的扩充。人具有潜在的向善的可能性,他把这种可能性称为“端”,人心有四端,这是善的萌芽。一个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也在于人有这心之四端,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傅佩荣认为,人有这四种心,并不代表人性本善。“本”可以理解为本质,是静态的。但实际人并不是从一出生就有善的想法表现为善的行为。比如刚出生的婴儿都会找奶吃,这是一种先天性的条件反射,但是婴儿每隔三四个小时就要吃奶,母亲照看婴儿会非常累。这个时候如果婴儿有孝心应该为母亲着想,不要总是哭着要吃奶,但是婴儿的意识并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并且婴儿如果这么做了自己也会饿坏。所以人之初,性非本善,而是人听善话,做善事,心里面自然觉得喜欢,内心的力量就会像江河决了口一样没有什么东西能真正挡住,这就叫做人性向善。正如孟子所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向善是动态的,它进而表现为一种适当的行为,它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实现。儒家认为真正的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从父母开始,到所有的人,我们都应与之以适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一定会实现,但是一旦实现,也就是做到了善。这是性善是人性得以充实的条件。

二、人性向善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教育不仅传授给受教育者知识,开发其智力,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其生存与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使其不断追寻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使人学会创造自己的成功和幸福生活。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教”,更强调价值层面的“育”。教育是要把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多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对逆境作用有很好诠释作用的话,反映了道德修养中一条规律,即逆境中不断磨砺和提高自己的意志与道德品质,是造就有作为的人的必备条件。孟子的人性向善论所蕴涵的道德哲学思想,对当前道德教育和道德文明的建设,仍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且他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为善之道的理论,他的为善思想主要是围绕人的心志展开的。

(一)自我教育的实施

在道德教化的过程中,孟子强调自我教育的实施,强调自我的修养。

1.内在的省思。孟子认为,善需要省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他十分重视思的作用,“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思是人开启内心向善能力的钥匙。内在省思就要做到内心感受要真诚。孟子说:“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首先从每个人面对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入手,由外层推及内层,由他人推及自身,由外表推及内心,层层递进,环环紧扣,说明人为什么要真诚。从自身和内层来讲,需要最先做到的是自己对父母要真诚,真诚的孝顺,真诚的善待父母,这样父母才会对自己好。接下来,要做到真诚,就需要明白什么叫善,人性向善,一个人明白了善是什么,也就知道了自己的人性。想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外在的一切都不需要,只要反省自己,做到完全真诚,心中坦荡,孝顺父母,对朋友讲信用讲道义,工作负责,就会快乐无比,乐莫大焉。

2.善存养于扩充。思的目的在于将丧失的本性找回来。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心之后便需要存心,继而涵养心。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存心之道在于存之于仁、礼,仁人爱别人,有礼的人恭敬别人。“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唯心之谓与?”心需要时时涵养,否则没有东西不会消亡。那么,如何做到养心?这就需要寡欲和扩充,“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把心的四种萌芽扩充起来,足以安定天下,否则连赡养父母都不行。可见,善的存养过程存乎一心,从用心、存心、求放心、养心以至于尽心,为善的途径乃是尽心之道。

3.浩然之气的培养。孟子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心得是浩然之气。善于培养浩然之气,内心就会充实圆满,快乐无比。真正的快乐不是靠别人给你的好处换来的,而是要从内心决定做正当的事,配合人性的要求来得到快乐。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浩然之气可以用“直”,也就是用真诚来培养它,这种正气培养出来之后,人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走得通,可以活得安稳,活在当下,活在今天,问心无愧;并且内心有力量,感觉生命没有任何亏欠。浩然正气是集义所生,是由修持仁义而得来,并且只有将义与道配合起来,它才能得以巩固、持久、广大。

4.沟通和社会规范的遵守。首先,对方期许要沟通。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对方和自己的关系,重视对方的期许。就孝顺来说,孟子认为,“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舜的伟大在于他五十岁的时候还在思慕父母,这就是所谓的孝顺。父母一般对子女的期望都很高,而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有多么的成功,那没办法,但是起码我们要想办法孝顺。对父母有孝心就足够了。反之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那这个人就不算是人了。其次,社会规范要遵守。社会规范代表的是社会上的共识,比如风俗习惯和法律法规,这些要尽量地遵守。不遵守这些,会引起别人的侧目和批评,有好的心不见得达到好的效果。

(二)学校教师的外在引导

1.教师言传身教。儒家的基本教育原则在于“道之以德”。儒家道德教育首先要求统治者和教师的道德水准。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道之以德的思想,他认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其身正而天下归之”,都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通过身教言传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尊重别人的前提是要求自己,道德教育者只有首先要求自己做到了做好了,才会尊重他人;改进教育方法的前提是认识到教育方法的不足,道德教育者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会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真正改进教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有所提升。

2.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体措施。首先,因材施教。孟子在教学方法上说的很具体,他在道德教育别注意个体的差异性,依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总结出五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个体分别进行教育。孟子认为,教育要因时、因地、因事进行,并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确定自己的施教方法。孟子的道德教育具有很鲜明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他的教育方法将普遍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相结合,这体现了儒家人文思想并非抹煞个体来发展群体,而是在群体中发现和界定个体。其次,启发诱导。孟子说:“有如时雨化之者”,润泽点化。孔子强调启发式教学,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孟子所说的及时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读书,老师讲很多大道理或者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的道理,就听不懂。要等到自己需要的时候,对这些道理的学习效果才会好。

(三)良好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营造

孟子很注意学习的环境。他从“岁凶”与“岁富”两种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出发,论述了不同的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行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又举了牛山上的树木如何失去繁茂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人之所以丧失掉善心是因为外界的不良环境对人性的长期影响、感染的结果。

1.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韩诗外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孟子开始读书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家里背书,突然间停下来了。当时孟母正在织布,问他为什么停了下来。孟子说他忘记了背书的内容。孟母听到后一下子剪短了正在织的布匹。这样做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布匹剪断后就需要重新上机器,非常麻烦。孟子见母亲这样做吓了一跳,母亲这时对他说,以后你读书读到一半停下来,我就把布匹剪断。孟子听了非常惭愧,他意识到母亲织布养家非常辛苦,自己却不专心读书。从此之后,他常提醒自己,读书一时一刻也不能松懈。由于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就是家庭,无论在先入为主的基础作用方面,还是在物质和情感方面,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的提供都没有办法和家庭比,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都更具有深刻性。因此,家庭成员之间需要营造融洽和睦的家庭关系,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彼此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家长也需要运用好的家庭德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身作则,讲究科学的家教方法,将良好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格传给孩子,正确指导和帮助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

2.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孟子的母亲正是看到附近的社会风气对孩子巨大的影响,才搬了三次家,最终为孟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孟子又说过,“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经济繁荣丰收的时候,年轻人就会好吃懒做;经济萧条、收成不好的时候,年轻人就会凶暴,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所谓的收成,也就是指外在的形式。外在的形势会影响到人,有时候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错误的行为。因此,加强德育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对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23-36.

[2]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傅佩荣.向善的孟子[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1.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篇6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 主体型人格

一、儒家代表的教育思想概述

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大师,其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数千年之久,在历史的长河中画下色彩浓厚的一笔。本文主要就《孔子》《孟子》这两本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入手,分析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1.孔子教育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教育事业,其治学育人的儒家教育理论影响至今,归结起来,其教育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修己安人”两个方面。《论语》曰:“修己以安人”,修己是从教师一方来讲,要求教师首先保证自身修为,方可“安人”。梁启超在《儒家哲学》中这样阐述孔子的修己:“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可见修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要将修己做到极处,首先要谦虚好学,“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诸如此类思想观点,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其次,返躬内省是修己的另一要素,人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教学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先要自我反省,在看到别人优点时需“见贤思齐焉”。教师做好修己后,怎样“安人”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出发,选取合适的方式与态度,使学生信服并以自己为榜样,进而促进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在孔子看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要对学生进行适当表扬,重视与他们谈论“志向”,还要给学生适当的批评与评价。通过与学生谈论交流可“听其言而观其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另一方面可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适当的批评与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

2.孟子教育思想。孟子除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精华之外,他还以育人为人生之乐。《孟子·尽心上》曰:“君子有三乐,而天王不下欲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对教育人的思想哲学上比较注重人格主体性的培养,他教育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要注重人格和意志自由。这种人格与意志的自由应用到语文教学时,体现在学生对文章的自由理解、对阅读空间的自由选择、对观点的自由辩论等。在塑造学生主体性人格时,主要通过反求诸己、自得、自觉三个方面。在教师观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他认为面对不同类型、不同资质的学生需要选择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但作为教师,其教学标准面对所有学生是一样的,不以学生资质论标准高低。

二、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分析

从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来看,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兼而有之,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升学标准等压力的存在,使绝大多数学校目前的语文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唯分数论”造成语文教育人文性缺失的结果,偏离了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语文教学模式不开放,走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架,重视多媒体等新式教学方法没错,但教学内容并未随之提升。第三,考核方式的单调使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地位。语文学科教学及考核不像其他理工科目,有成型的、标准的内容体系,语文是开放的、发散的,考核内容并非出自教材之内,而是关联的、延伸的,这就造成中学语文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第四,教师在教学的准备与进程中,备课及教课内容单调,过于“应试”。

三、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孔子所处时代因其教育不受制度限制,不具有制度性特征,因此孔子在对其弟子进行教育,往往因人而教。语文的人文性与诗意性要求语文教学课堂富有启发性,优美而深刻,但同时又要保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多元化、层次化。比如对于公共知识或公共赏析用半节课或者多半节可完成,剩余的课堂时间则是分配给因人而异的教学,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进行“长善救失”。

2.深化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的深层次要求。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欲望。教育体制与教育环境的不同使目前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和孔子当时完全相同,不能达到孔子与弟子朝夕相处的地步。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现有可改变的东西和地方,尽可能的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创造机会。比如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建立班级社区,使教师和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沟通。

3.体会“反求诸己”的教师观教育思想,时刻保持自身素养的学习和提升。从内心来说,每位教师都想成为优秀教师,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沉重的业务压力使教师们对学生产生了高期望值。这种高期望值不是建立在语文能力上,而是升学及考试分数上。在这些压力下,教师可借着儒学“修己”的精神启示,在反思中寻求突破,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用智慧去教好语文。另外,教师应树立“自觉、自得”的心态,以学生未来成长为思考出发点,坚持正确的育人观。

4.在教师观上,坚持身正为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思想,同时,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避免过度“以学生为本”而使教师处于旁观地位。建立与语文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标准,这个标准的建立是基于教书育人、语文学科性质的,而不是由考试来决定的。这些正如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参考文献:

[1]杜娟.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

[2]苏明飞.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3]秦晓春.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的启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篇7

关键词:儒家思想 美育思想 大学生 德育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我国的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就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教育思想,对于其他学派的育人思想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主流思想以后,儒家学说经过长期的发展,美育思想的学说发展的就更加成熟,奠定了我国古代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基础,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官员的选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社会中充斥着各种诱惑和犯罪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催化下,西方的各种思想也开始流传开来,这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入手,对中国古代的美育教育思想进行有益地挖掘,从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有关孔子美育思想的概述

孔子(约前551-约前479)是我国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于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和音乐有着独到的造诣和见解,大约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教育生涯。“六艺之教”的思想最早是在西周时期就被提出来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此作了最深入的贯彻和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孔子一直以礼乐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点,并且认为是人格思想教育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这句话,邢爵在《论语集解疏》中是这样进行注释的:“此章论人立身成德之法也。兴,起也,言人修身当先学于诗歌也。立身先须学礼,成性在于学乐。不学诗以无言,不学礼无以立。既学诗礼,然后乐可以成之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将《诗经》作为了我国最早的这部诗歌总集作为了修身养性的教科书,明确地将诗乐教育放在了礼仪教育的前面,并且将其作为了一种美育教育的工具。

孔子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儒家美育思想的核心,这也是中国早期氏族社会中亲情血缘关系的一种延续。孔子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于春秋战国时期将这种关系的人道主义精神发扬光大推而广之为人格主义,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美育,认为这是高尚人品修养必须要实现的一种境界。所谓的人格,孔子认为就是自身的一种反思和自我超越,所以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有关孟子美育思想的概述

孟子(约前390-约前305年)是在孔子以后儒家学派中的另一位集大成者,孟子关于学生的美育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视程度,把学生的人格教育放在首位。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曾说过:“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在《孟子滕文公下》中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人格思想具有仁义之心和博怀,和天地并起,强调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坚信人性本来善良的一面,强调后期教育对于人格美德塑造的一种重要性。

孟子强调对学生的仁义教育。在《孟子尽心下》中曾有一段孟子和自己学生浩生的一段对话:浩生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为善?何为信?”曰:“可欲之为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子中,四下之也。”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善恶是坚持区分对待的,教导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将人性中固有的善良进行精神上的升华,变成内在的人性光芒,孟子的这种以塑造人格美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和伦理观念对于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儒家美育教育思想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途径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众多问题,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有找到得当的思政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所以,我们将在儒家美育思想的指导下对大学生德育的途径展开探讨。

(一)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文学素养教育的启示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有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遂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年兽草木之名。”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启发是要求有一种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手段和途径,在当时只有书简这种传播媒介的时候,孔子把书本教育作为了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思政教育工作者除了让学生阅读大量的健康纸质文学书籍,提升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外,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引导当代大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电子书籍,观看主题向上的影视作品,可以运用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扩大学生的涉猎面,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含量,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

(二)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培养的启示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这样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所说的“艺”就是礼乐书数射御这“六艺”,要重视道德的教育作用,意思就是,作为一名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胸怀宽广,装有仁义,最后还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艺。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道德节操,面对权贵不应该屈膝折节,而应该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各种思想都充斥在其中,其中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最为严重,当代有的大学生甚至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盲目追求西方思想,整天浑浑噩噩,完全没有了目标,对于人生规划,完全没有任何打算,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人生态度,消极地生活。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开展名人讲座,用真人真事去激励这些大学生,鼓励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坚决不能在享乐主义中消沉,鼓励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刻苦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伟大的人生观,指导者大学生前进的道路。

(三)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启示

对于人格教育的尽善尽美的追求和文质统一是孔子进行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威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文之一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从这样的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孔子的观念中,即使一个学生拥有了各种具体的机智,谋略和德行,但是没有相应的礼乐作为衬托,那么就脱离不了粗鲁的本性,只有具备了礼乐之才,那么举止谈吐才会显得有修养,才可以谈得上是文质具备,尽善尽美,这才是理想中的人格思想教育。孔子重视君子的文学修养,认为只有不断进行读书学习才可以内化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是道德修养的一个集中体现。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曾曰:“《韶》尽其美,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从这一段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歌舞的艺术的极大评价,所以也让学生进行礼乐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各项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除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外,还应该重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思政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在思政教育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培养观念,鼓励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刻苦学习,在其他专业上都要有所专长,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户外训练,磨炼意志,开发各个方面的智力,促进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单一孤立的,是一门对大学生综合教育和培养的课程,和其他学科有很多的交叉,不仅是在心理健康、性格塑造、观念树立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大学生的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思想指导的作用。

四、结语

中国五千年的古代文化蕴藏着众多的光辉思想,对于古代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终于在古代成为了主流的官家思想,对于古代社会的人才培养和读书人的道德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这个变化莫测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已经严重腐蚀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生是祖国的明天,未来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历史复兴的重任,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从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中汲取健康的文化营养,转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康怀远.中国修身文化的和谐意蕴与当代教育价值[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2]胡发贵.论“孔孟儒学”一词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9(03).

[3]项志良.德育实践有效途径:以“修身”为平台,以制度促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9(08).

[4]姚伟钧.儒家“入世”精神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04).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篇8

1.观念教育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本主义”的政治观念教育。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善教,民爱之。”(《滕文公上》),君主只有顺从了民意,才能得到民心,社会才能安定,君主的统治才能长久;反之,若君主忽略了人民的利益,做出逆民心的举动,就会造成社会动乱,社稷不稳,就没人去维护君主的威严了。“去利怀义”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孟子认为‘仁义’是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原则,而要‘由仁行义’就必须‘去利’,这是孟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观点”。“去利怀义”也正集中反映了孟子对“义”与“利”的道德评判,“为利”是小人的行为,“为义”是君子的行为,区分了小人和君子也就凸显了恶与善的价值所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孟子把“义”看成比财富甚至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教育。在孟子看来理想的人格应该是大丈夫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只有具有崇高的精神气节和独立的道德意识的大丈夫,才能在生死存亡时做出舍生取义的决定。在中国传统的道理观念中,舍生取义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也正是孟子的道德理论所推崇备至的。

2.因材施教是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如何教的问题上孟子提出了许多经世致用的教育方法,如:“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对于基础较好并且有较高自觉性的学生,只要施以‘时雨之教’稍加点化就可以了;对于长于德行的,要加以‘成德’之教,鼓励其继续发挥长处,在德行方面持久熏陶;对于长于才能的,要施以‘达财’之教,进一步指导其素质才能;对于资质一般的学生,则只要采用问答的方法,帮助其理解所提的问题就可以了;对于不能及门受业的学生,则要采取‘私淑弟子’的形式,稍加提点就行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达到教学目的,就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使优者更优,次者变优。孟子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不仅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与时俱进将之运用于现代教育中,尤其针对当今大学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当代大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的教育体制问题日益突显

首先,单一的教学目的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各大学为了就业率的提高,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注重各类专业技术,如计算机、外语、化工、数控等,此类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寻找工作方面能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培养有能力的专业精英可谓是各大学竞相追求的教学目标,但在教育中一味强调学校传播知识技术的功能,而忽视人文教化功能,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学内容单薄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无法正常展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高等教育中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品教材,有的则过于陈旧和肤浅。有的大学虽然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但不被重视,师资力量配备不足,课程形同虚设,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第三,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不明显的学习效果。多数大学的授课方式还是课堂授课制,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单方面讲解的知识不容易被学生吸收,缺乏互动过程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双向交流,授、受双方很难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某些问题比较突出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素质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由于现实中一些不正之风、不公正现象与自身的美好愿望不相符,便对社会和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甚至认为自己就业难等问题都是社会造成的,有的对国家的时政热点冷淡,笼统地反对“唱高调”,片面强调“务实”,热衷于“来钱快”、“经济效益高”的东西,进而产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其次,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严重偏离。由于市场经济机制日益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校园中的一些大学生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切向钱看,要求有偿服务与报酬性劳动。例如在就业问题上,他们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和“到最容易赚钱多的地方去”的抉择上明显倾向于后者。他们往往用金钱来衡量所接触的一切东西,甚至在爱情、亲情和友情之中也受这种观念的支配。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有些人误入歧途,把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与自身相对立起来,这就形成了个人功利主义。如若利益追求难以实现,便会自怨自艾、意志消沉或者极端地抱怨社会甚至仇恨社会;而当他们的需求如愿以偿时,则沾沾自喜甚至变本加厉。最后,一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偏低。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分三方面:第一是同学关系,进入大学,因为年龄的关系对于处理同学关系相比高中阶段会理智很多,交往的深度只是停留在广泛的、浅交往的层面上,关系往往比较脆弱,一旦有利益冲突就会导致猜疑嫉妒或者矛盾激化;第二是恋爱关系,大学生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以及爱情,校园情侣随处可见,但相较于处理同学关系,大学生对于恋爱关系的处理却没有那么成熟和理智,谈恋爱的动机和方式都有所偏差,并不是纯粹的追求爱情,掺杂了其他一些因素;第三是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师生关系比较疏远,缺乏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上课时间,下课后很少有交往。

三、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面对当前大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孟子的教育思想中获得许多发人深省的启示,将其运用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必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1.孟子的德育思想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理念之源

孟子的“性善论”值得当代教育者去重新解读与思考,来指导大学生素质教育。首先,孟子的“性善论”暗含了对人性的肯定和追求,他坚定地相信“人皆可以为舜尧”。当代教育者在面对那些所谓“问题学生”时,如能有这样的观念,以一颗平等的心去教育他们,定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其次,孟子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较早地提出了修身习德的自我教育理念,重视受教育者的自我行为训练和观念转化,肯定了“人的基本尊严”。这一点值得当代教育者去思考,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我提高和修为的能力,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潜能。

2.孟子的德育内容可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必要补充

孟子所主张的德育内容,例如“仁义”、“五伦”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许多素质缺乏的大学生都有相似的共同点,如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别人的利益,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家庭观念淡薄等。虽然当今社会更多地提倡自由、民主和平等,但并不等于可以无度地放纵自己,这样会使自己养成骄横的恶习,危害家庭和社会。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数、理、化、外语这些看起来很有用的学习科目,尽管它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单一的学习只会培养出不健全的人,甚至高分低能、低素质的人。

3.孟子的德育方法为当代大学教育改革开辟了新思路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