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8篇

时间:2023-11-21 10:09:41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1

文化差异会影响外语学习者对语言内涵的准确理解,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由于初中生受学习经验、经历和课外阅读的限制,对汉英文化差异的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广泛接触英语文化,了解汉英文化的差异,减少和消除汉英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提高词汇学习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

文化差异;词汇学习;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才得以产生和继承。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1]57。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在词语的内涵方面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往往很大[1]90。大部分引起语言变化的因素有时都会在讨论文化差异方面被提及[2]。据此可知,语言差异性或多或少都与文化的差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差异经常使外语学习者对语言内涵的理解感到极大的困惑。词汇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种消极影响尤为突出。由于初中生受学习经验、经历和课外阅读的限制,对汉英文化差异的了解不足,加之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对词汇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的词汇学习效果,影响了对英语句、篇、语义的准确理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注意到中外文化差异,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与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下面,笔者举例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汉英文化差异在词汇上的表现,并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减少和克服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词汇学习的文化差异例析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语言也受到该民族政治、地理、宗教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作为东西方文化载体的主要代表语言,汉语与英语文化差异对我国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别是对词汇学习的影响尤为重要,现结合初中学生学习实际选取部分典型例子予以说明。

(一)汉英文化差异在词汇意象表达上的不同汉语成语“爱屋及乌”,对应的英语为“Loveme,lovemydog”。汉语“爱屋及乌”侧重以生活住所强调它的语言内涵,表达隐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喜欢和他有关的人或事物”,英语“Loveme,lovemydog”更强调侧重从人的活动角度(狗是人的朋友,人的活动或生活与狗为伴)直观隐喻,表达的思维角度有差异。

(二)汉英不同思维方式在词汇上的体现一般来说,汉语语言比较含蓄、内敛、概括,而英语语言通常倾向于自然而真实形象地表达。如“密切注意,提防”,英语表述为“keepaneyeoutfor”。汉语表达笼统,而英语表达具体到用“眼睛”来看,语言更加直观、形象。

(三)相同词汇因文化差异具有不同的意义狗(dog)在汉英表达上意义差别很大。汉语使用该词时常带有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而英语中该词多含有“真诚”“忠实“”可爱”之意。如:luckydog(幸运儿),cleverdog(聪明的人),Everydoghasitsday(人人都有出头之日)。

(四)相同意思因文化差异用不同的词汇表达汉英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和耕作方式的差异,也使词汇使用有显著差异。英国传统农业劳动力辅助牲畜为“马”,而中国是“牛”,所以反映在词汇方面亦有这方面的不同,如汉语“力大如牛”,英语译为“asstrongashorse”。

三、解决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影响的应对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其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一些积极的干预措施,减少或消除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利影响。

(一)引导学生关注汉英文化差异结合词汇教学中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汉英文化的异同。如颜色隐喻意义因汉英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语义差异;“MerryChrist-mas!”与“HappyNewYear!”中同样表示“高兴,快乐”之意,英语因受到宗教文化影响而使用不同的词。通过这些类似的实例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词汇学习中的汉英文化差异,对他们提高整体阅读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造有效接触更多英语文化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英语报纸、汉英词典、电视、电影、网络等途径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真实地道的语料中,通过语境分析去准确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观看外国影视剧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因素和行为,并且其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同化动机,从而把目标语语言知识学习与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并真正掌握该语言[4]。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举办英语文化专题讲座、制作手抄报、开展英语角文化交流会、英语国家文化竞赛或含有汉英文化差异的词汇听写比赛,借助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初中生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在英汉词汇的对比学习中,学生可以很好地体悟理解词汇表面意义与深层含义(外延),发掘汉英词汇文化意义的异同点,从而增进学生对相关的词汇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三)鼓励学生多开展对外交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方式与英语国家的学生交笔友、网上聊天,了解异域文化,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总以母语文化的标准与外国人交际[5]。在此过程中学生从中学习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词汇,在真实的运用参与体验中,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文化差异,真正掌握词汇。

四、结束语

词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汉英文化差异的认识,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扎实了学生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积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广泛接触英语文化,了解汉英文化的差异,减少和消除汉英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提高词汇学习的整体效果。不过,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汉英文化差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教学中汉英文化差异的引入应与中学生的语言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内容相关,切忌引入无关的文化,否则会转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影响学生对词汇学习效果的巩固。2.词汇教学中汉英文化差异的引入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领悟理解能力,要与课堂教学及相关拓展内容一致或相近,切记引入生僻、抽象、空洞的文化,否则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3.词汇教学中汉英文化差异的引入在内容和方法上要适度,不要过多过滥。在词汇的选择上要有广泛性、典型性,更多体现主流文化与元素,效果与激发兴趣并重。在方法上要灵活多样,自读探究、小组合作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同时鼓励学生去积累总结,为今后的词汇学习奠定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YULEG.Thestudyof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4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24.

[4]张津海.根据影视课特点改进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2(4):16-19.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2

关键词:日本事情教育;文化差异论;他者理解;文化文本

本文试在理论层面上从以下三个角度对日语教育中的异文化理解进行讨论。首先是在文化独自性的质疑声中,探讨文化类型化和文化差异论是否妥当的问题;其次是针对语言习得是文化习得的观点展开讨论;最后是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出发,探讨文化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问题。

一、日语教育中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

1.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存在的问题。日本关于日本事情教育的研究,涉及了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独自性持肯定态度的相关分析;传统的创造和虚构性;作为日本文化比照物的美国社会存在等等内容(小川.1996)。其中许多研究阐述了日本文化独自性观念的危害性和复杂性。日语教育不仅与日语、日本文化相关联,对语言、文化的本质,包括其形成进行历时性考察至关重要。若要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一定要涉及到已形成的文化和语言,这样作为非常不安定的文化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因此,对待语言文化不仅需要慎重处理,还要对把文化类型化来分析其差异性的做法的妥当性提出质疑。下面,对在异文化理解教育中经常用到的差异论问题,援引吉野(1997)和江原(1985)等人的观点,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

随着关于文化差异知识的异文化间交际出版物的不断增加,让人们更加忽视了与外国人的共通性,留下了更深刻的文化差异印象。结果,“原来以消除异文化间交际障碍为目的出版物,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的,反而成为了一道文化屏障”(吉野.1997)。当日本人和外国人在交际中出现困难时,则容易将其归咎于文化,说外国人不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等等。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虽不能说文化差异论的提出者、传播者、接受者均为民族主义者,但是可以说明“异文化间交际和文化民族主义是内外一体的关系”。因此,这就警示我们要时刻关注文化民族主义扩散的可能性。

理解差异的确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观点或许过于片面化了,如果考虑到真正的共感是理解达成的基础,我们就不得不对运用差异作为材料来进行异文化理解的做法抱有疑问。作为文化类型化中间媒介的日语教师,应该事先意识到“因差异化而被类型化的文化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差异化了”。差别问题阻碍了理解的共生,“讨论差异无助于差别的消解”(吉野.1997)。日本著名社会学者江原由美子认为:差别是一种非对称性的东西(江原.1985),拘泥于文化差异的争论无助于差别的解决。

2.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对异文化理解的负面影响。在此,我们不是将差别看作是心理上的或是认同上的问题,而是强调把握其形式侧面的重要性,不要忽视了问题的本质部分。关于差别和差异,正是因为“被差别者”也同样被置于“差别”事实的面前,所以其情形是多样的,从而也说明“差别”不是以“差异”为根据的。在日本事情教育中我们有过这种经验:当我们和某个“被差异”集团的成员开始交往,后来发现对方是归属某个集团的一员,有时便会带有一种意外感。相反,当我们事先知道某人是属于某个集团的成员而继续和他交往,直到后来双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同时注意到那人原来是属于怎样的集团的。差异和差别的理论存在于个体当中,正是讨论差异的要求导致了“差别”理论的产生。就是说,运用差别理论解决问题就如同解决“差别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差异”认识一样于事无补。

差别是一种从本质上的排除行为。从差别者对被差别者毫不关注的日常经验来看,可以说差别的排除性是内附的一种东西。因为差别者将被差别者排除在外,所以也不想去考虑差别者带有何种差异。也就是说,差别是非对称的。所以对差异的指出及评价,反而可能会强化这种差异,从而说明使之差别化的论据是不成立的。因此,江原认为“差别就是让人们不要看到这种差别存在的一种装置”(江原.1985)。

非对称性的原因是由于差别者一方面设定范畴,将自己与被差别者的界限设定。一方是无目的的,而另一方带有目的性,所以,提示差别的责任由被差别者承担。然而,原先因差别者的范围划分而导致的被差别者的差别提示,就从这种装置出发而又回归到这个装置,成为了装置本身的一种行为。另一方被划定范围的人,当被问到“你是属于哪个范围”的时候,也是无法回答的。这就是说,被差别者被镶嵌在差别的构图之中。即便说:“不是将你差别开来,我们对谁都一样”,被差别者要从这个构图中脱身出来也并非易事,从而对自身感到愤怒,带有一种焦燥感。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差别理论”不是对“差异”的实体性把握,或是如江原所说的感情、解放的印象之类的问题,而是“差别理论”形式上的论述,不过是种高明的自我记述的小把戏而已。差别不是差异的根据,如果按照希望者那样创造出差别理论的话,讨论差异就成为了差异的再生产。关于解放的印象,江原认为将“解放的印象”语言化是确实很重要的,但是,这种努力同样应该放在揭露“差别理论”的把戏和增强“反差别”的理论上去(江原.1985)。江原指出了“差别理论”的脆弱性。异文化理解和多文化主义就是文化容许、承认差异、谋求共生的行为。这种理解警示我们要以一种“与人为善”的方式与人交往,并需要反省、批判究竟是什么制造了这种差异?

关于差异,对以某个范畴而划分的N个个体或集体来讨论差异问题,是以特定的个人或集体自身的标准来将之范畴化的,因而会导致如下情况:一是恣意引入的范围界限标准模糊;二是无视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的活跃的交流交涉;三是从时空上以固定的模式来把握对象。由此看来,讨论差异是毫无意义的。不仅是毫无意义,而且讨论差异(范围化)就是重蹈差别论的覆辙。

以上,通过援引吉野(1997)和江原(1985)的观点对文化的固有性和差异论的观点进行批判,使我们认识到“异文化理解”本质上就是如何构建个体间关系的自他双方的相互理解问题。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对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的批判之上的。

二、对“语言习得即为文化习得”理论的质疑

在日语教育领域中,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的学习的大有人在。一般认为:日语习得和日本文化习得难以分开。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观点,从日语、日本事情教育这种名称就能体现出来,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前者是语言教育,后者则为文化教育。

如前所述,对日本文化带有独自性疑问的主张对日语的独自性也因同样的理论而存在异议。诸如日本文化是因与他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观点一样,日语也是因差异化而产生的。欲讨论日语习得即为文化习得的观点,最好先思考一下日语、日本文化独自性本身存在的疑问。

关于语言和文化是否关联这个问题,在日语教育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本文在此不予涉及。我们想讨论的是在认为两者相关联的前提下,探讨一下日语教育对日语教育研究的影响问题。

首先,与当前日语的普及程度相比,若剔除文化因素,日语是否有更广泛被使用的可能性?其次,研究者不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关联持有疑议,并以此为前提来观察语言现象时,如果认为那是与某种文化事象相关联而武断地做出结论,就容易犯让自己轻易下结论的毛病。

关于前者,以英语为例来说明一下就容易明白。英语是世界上相当广泛传播的一种语言,但却将其文化性看得很淡薄。也就是说,语言的普及与语言即文化这样的模式存在矛盾。关于后者,在日语研究中,根据不对日本文化论采取批判的态度,研究者采纳的文化中会不自觉地步入自己“客观”发现的的语言现象的后尘,并采用文化的概念,又让本应该加强分析的文化论成为讨论的依据。许多学者对此也提出了批判。

因此,不要在语言即文化的模式中自我完结,要将它们作为研究者自身的问题,置于个体的水平上来将这一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对日本事情中文化的处理需要从将文化看作是集体性的观点转变为个体性的观点,转变为自己和他者之间的关系来把握。

三、朝向学习者中心观、文本观和教师观的异文化理解新转向

关于文化的议论中,终始于日本人论的文本批判对接受者、消费者的分析很缺乏。社会学者指出:区分文化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很重要的。要摆脱文化是总体性、综合性的观点,转向关注个体的受容方式,其中作为个体的文化消费观点也和日本事情中的文化观点的变化相关联。

将生产和消费分开指的是:在说明日本人论现象时,对总体论式的日本人论进行批判的研究者本身也会对自己拘泥于对总体论式的知性文化状况进行重新思考。也就是说,担当文化生产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没有将一般的文化论消费群体考虑进去,只是凭自己周边的情况擅自联系,妄下结论,从而导致了诸多弊端。不过,我们也可以将这两者的关系比作是教育中的教材或教师和学习者的关系。文化论一旦作为文本引入到日语教育,消费者就是读者、听者等学习者。在文化学习中,从能动的听众、读者中心的观点出发,有观点认为唯有读者可以制约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从这两者的非对称性出发而夹在其中的“他者性”的关系不一定是处于优先的位置,相反,它需要学习者一方的同意且处于不得不从属于学习者任意选择的弱势地位(柄谷.1997)。

在日语教育中,也有论及阅读是如何进行的。站在上述立场之上,“阅读”就是把文本作为媒介,读者在心中书写另一个自我的文本。读者按照其任意的阅读方法,对阅读文本重新建构成自己的不同文本,是一种积极能动的相互对话行为。各种各样的学习者以文本为线索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将文本作为引发新创造的契机来把握文本。这种将文化、文学的游戏性引入视野的文本观,要求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有一定的灵活性,或者说要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发展。

按照文化符号学的观点,对于同一文本不同学习者所表现的理解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学习者的文化认识常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即使不能直接理解,也仍需要继续与文本的“对话”活动。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来考虑的话,说到底是作为异文化的文本或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这使我们又回到了要抛弃总体的、综合性的文化,转向为把文化作为个体的异文化,教师和学习者是相互对等的关系把握上了。

四、结语

本文在理论层面通过对日语教育中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的批判探讨了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围绕语言和文化的关联性对语言习得是文化习得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通过对文化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述探讨了日语教育中异文化理解的新转向。对“类型化日本文化的学习”进行了批判性论述。通过考察得出了如下结论:即文化学习终究是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自他双方相互理解的问题。文章从开始就明确了日本事情要从类型化的总体性文化观转向作为个体问题的异文化理解,是对日本文化理解上的根本性修正。由文本是什么而引发的对学习者中心观的再思考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总之,日语和日本事情教育要从自己诞生的土壤和文化的狭小文本中抽身出来,朝一种更具普遍性的方向发展。意识到这点将具有崭新的意义。由于我们不能对学习者寄予太多的期望,所以教师应该承担的使命更加重大。双语教育学者J・卡明哲认为:教育者自身是在一般的社会权力关系中定义和认同自己的作用的。作用定义这一概念的提出,主张教育者自觉、意识化的重要性。教育的成败最直接的因素在于教师,教师对自身认识的缺乏,必须引起关注。以上研究涉及了许多对学习者的讨论,但是对于教师,尤其是对教师内部相关的教育研究很是缺乏,我们意识到了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将在以后的课题中进一步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 小川贵士.『日本事情教育の一座としての日本人『ICU日本教育研究センタ要国际基督教大学日语研究教育中心,1996.

[2] 吉野耕作.『文化ナショナリズムの社会学[M].名古屋大学出版社,1997.

[3] 江原由美子.『女性解放という思想[M].劲草书房,1985.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国公司;管理

跨国企业面临着重大的跨文化管理问题,一项调查表明, 有35 % 的高级管理者把文化差异排为国外收购的第一大困难。但是, 文化差异 引发的问题经常很晚才被发现。是否进行战略性合作、是否实施海外经营、是否开拓当地市场, 对于这些间题跨国公司都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对商业运作的推动力及潜在的冲击力。美国惠尔浦W H IR LP0 0 L 公司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就进驻中国东莞, 却因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足, 不得不暂时退出中国市场。然而同样是跨国经营,肯德基和麦当劳无疑是成功 的例子,两个源于美国的餐饮业,携带的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快餐文化,然而,在进驻中国时,结合中国的饮食开发了老北京鸡肉卷等,进驻日本,印度,荷兰是也相应的结合当地的饮食文化开发了许多受当地人民喜爱的食品,多元文化的利用对跨国企业的营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国际企业对文化的利用却往往带有很强的复杂性,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对企业内部多元文化的利用首先要认识内部的多元文化,相互尊重互相理解,解决好企业内部出现的文化冲突。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跨国公司,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应该是利用文化的差异,所以,在利用之前必须先对文化进行认识和协同,使之达成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管理者对文化的利用奠定基础。

在影响管理的众多因素中,文化毫无疑问是及其重要的,组织的企业文化体现了组织的价值观和工作氛围。然而,在许多公司里文化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跨国公司作为超越国界存在的经济体,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遭受到外部异于母公司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的制约,内部来自母国,东道国和第三国不同人员的文化的影响。跨国公司的文化管理难度并不取决于文化差异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双方的沟通,包容及相互理解的程度。处理文化多元的情况,管理的原则是减少冲突,文化镶嵌,建立公司共同的价值观。具体的方法可以采取3R法,即认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协同文化差异。

1 认识文化差异

一般来讲,每个人在判断其他事物时都会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准,对其他事物进行衡量,在面对文化差异时也不例外,总会以自己的文化为参照物来认识和评价其他的文化,从而存在一种“自我优越感”,贬低甚至歧视其他文化,从而产生了文化冲突的根源。例如,迪斯尼在法国经营失败的案例,分析其中一条便是,迪斯尼在法公司命令要求所有员工在迪斯尼乐园里只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哪怕是两个土生土长的法国员工也要用英语交流,这让认为自己的法语是世界上最美语言的法国人难以接受,员工开始情绪不满甚至出现怠工,排挤英语。毫无疑问迪斯尼公司在法国经营没有充分认识和关注两地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了经营失败。另外,没有认识文化差异导致出现子公司管理经营时完全照抄母公司的经验而忽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所以,国际企业跨文化经营时要避免教条主义。跨国公司进行经营时,要充分认识到员工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教育员工相互认识,达到相互尊重,相互协同。

2 尊重文化差异

尊重文化差异要学会理解,当然,这种理解首先是对自己名族文化的理解,准确把握自己文化的精神和特点,进而正确理解异质文化。所以在对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时要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首先强化对本国文化的理解,进而强化员工对企业内部所存在的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实行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防止文化误读和避免文化冲突,克服东道国员工的自我文化优越感。

尊重对方的文化是解决文化问题的首要条件,只有尊重对方的文化,对方才可能尊重你的文化,才可能出现解决问题的前提。拿微软公司的案例来说,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每年都会对全球的分公司进行一些查巡,而且这些时间早在年初就已经制定完成,盖茨的时间从来都是严格按照制定的时间履行,当比尔盖茨在查视和慰问中国分公司时,首次调整了已经安排好的时间,原来当时正值中国传统的春节期间,微软驻中国的分公司总裁唐骏向盖茨提出了该事并希望盖茨调整时间,盖茨答应了,在和唐骏的对话中调侃的对他说,你是第一个让我改变自己时间的人,唐骏回答道,不,是中国让你为此改变了时间。从这里可以看到盖茨尊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想象当时若他坚持查巡,中国的员工在春节期间离开家庭团聚而来工作,情绪将会有如何的起伏,公司的业绩将会受到如何的影响。所以在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学会文化移情充分尊重他人的文化,尊重产生信任,如此循环能够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和冲突,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3 协同文化差异

协同文化差异顾名思义就是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协调,使之相互理解融合,从而企业内既有各种文化的共存共荣,又有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在跨文化经营时往往需要协同的有三种文化――本土文化,东道国文化,企业文化,协同文化差异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困难和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经过冲突期,交汇期和聚合期,在冲突期,来自不同文化的管理员要认真对对方文化和己方文化的差异要有包容心,不偏见和歧视任何一种文化,相互尊重和理解,这样才会有后来的真诚合作;交汇期是各种文化相渗透的时期,在这时期,各种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员清楚认识各种文化的不足和优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凝和期是跨文化的全面融合期。简而言之,就是在前两者――认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企业为内部的各种文化进行镶嵌,使员工可以愉快的工作,企业形成员工共同追求的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总之,文化就是一种资本,一种竞争力和一种品牌,而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差异更是跨国公司出奇制胜的法宝。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应该只看到其带来的管理上的困难,更应该看到不同文化下的员工关于一件事的不同想法,从而摆脱单种文化下的“思想统一”,根据员工的想法找到管理或销售的突破口,增长口。企业在管理与运行时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之间相互尊重,文化协同,去其冲突等糟粕而充分利用文化的差异,实现文化镶嵌,优势互补,在企业层面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可能会具有一种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隽.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2]美国企业经营管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4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家之间与人民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使得语言、文化上巨大的差异问题得以显现,并成为两国交际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作为东方国家,我国与西方世界的德国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就具体的差异表现来看,一些甚至处于完全相反和对立的状态。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哲学思想、思维定式和社会风俗、语言文化以及言谈内容等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着两国的交际和沟通。为有效避免文化上巨大差异造成沟通不畅问题,需要结合两国文化上具体的差异表现,提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有效规避文化差异带来的实际问题。

二、文化差异概述

所谓文化差异,指的是因地区异同,使得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其所在区域的人们需要结合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等进行自我文化的塑造,以满足自身社会生活活动需求,实现最佳的生活状态。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逐渐达成文化共识,在历史、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产生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内容,逐渐与其它地区的文化区分开来。文化落到语言上,则将其内容和精髓渗透到语言的各个范畴,使得语言的文化性更强,让其具备了文化载体的功能。文化差异的形成,就是不同地区文化的碰撞造成的文化区别。持有两种文化的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因文化表现上的诸多差异,造成交流不畅,无法实现有效交流。文化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无论是哲学思想上,还是思维定式、社会风俗上,尤其直观体现在语言文化现象和言谈内容上。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中德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1.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就中德两国文化上具体差异来看,最为突出的一方面,即两国在哲学思想上的巨大差异。中国作为最具代表的东方国家,历史文化悠久,其哲学思想呈多样化,且具有多种内涵,更加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中国哲学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儒家思想,但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也极其深远,涉及到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日常行为处事当中。德国作为哲学思想较为发达的国家,诞生过世界闻名的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以及近代的中国最为熟知的哲学家马克思。德国的哲学思想注重思辨,中国哲学思想则更加侧重慎行和中庸,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2]。两国对于对方哲学思想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对于对方哲学思想的深层内涵了解不深,多由浅层理解来概括整体内容。

2.思维定式的差异从两国思维定式方面来看,同样具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德国的思维定式主要为哲学性思维,更加注重对事物的思辨性,主张深挖事物的本质,以思想的穿透力抵达最根本的目标。在思维定式的指导下,德国人在行为处事上较为严谨,以规则和事理作为处世态度和办法,更加注重推理和演绎过程。从表面上来看,德国人的处事办法往往被看作不近人情和墨守成规,缺乏人情味。中国思维定式当中,人情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巨大,在行为处事中,往往人情先于法理。将人作为社会管理和运行的主要决定者,且处事办法多以经验和自身的观察、判断作为依据,对于事物推论的结果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猜测性质。中德两国思维定式上的巨大差异,成为各自的思维特色。

3.社会风俗的差异从两国社会风俗上的差异来看,最为突出的表现,即家庭成员称呼上的不同。中国重视礼教传统,重视亲属间的亲密关系,因此,在家庭成员的称呼上,具有较为细致的划分。一个家庭当中,父母两方亲属的称呼都有具体的称谓。所有称谓都有明确的对象,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家长和教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礼仪教导,注重长幼尊卑,尊重长辈的地位和身份。对于长辈,不可直呼其名,也不能将自身置于与长辈同等的身份地位。德国则因宗教信条的影响,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在亲属的称谓上没有明确的细分要求,且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地位平等。此外,中德两国在礼节客套上有很大差别,中国更为强调为人处事的热情和礼貌。

4.语言文化形象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能够充分体现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语言文化形象上的巨大差异,可表现在具体的词汇和意象之上。如“龙”这一文化形象,西方国家普遍将其作为邪恶和黑暗的代表,将其作为反面形象。在德国文化中,“Drachen”这一词汇所指的动物即传统文化中邪恶的代表,还将刺龙作为表演形式流传下来。而中国则将龙作为神圣和吉祥的代表,“龙凤呈祥”“龙飞凤舞”均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景[3]。同时,龙在封建社会被作为皇权的象征,以“望子成龙”表达期盼子嗣成才的美好愿望。此外,“杜鹃”一词,在中国代表着忧郁、忠贞,如“子规啼血”即将杜鹃拟人化,赋予其拟人化形象。德国文化体系中杜鹃的文化形象则不固定,既能代表幸福,又能代表冷酷和魔鬼。

5.言谈内容上的差异就言谈内容上的差异而言,德国文化中有着较为明显的禁忌,是在交谈过程中不能贸然触碰的。如交谈双方在谈论天气、兴趣爱好、社会性事件时,往往不会存在禁忌问题,双方能够通过有效沟通实现关系上的亲近。而涉及到隐私和个人问题时,则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情绪。如在交谈当中贸然向对方询问其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时,则会造成对方反感,认为自身隐私受到侵犯,对于对方形成不礼貌的印象。而中国文化体系中,向对方询问隐私问题,代表着自身对于对方的关心和问候,所问问题涉及的隐私性和私密性越强,则代表双方关系越亲密。言谈内容禁忌上的巨大差别,往往造成中德两国人在交谈时出现巨大隔阂。

四、中德跨文化交际

1.跨文化交际概述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沟通交流过程,需要在互动过程中跨越文化隔阂,实现双方的有效交际。跨文化交际属于一种在社会符号基础上的交换过程,双方需要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对对方文化信息进行转释,以便准确把握对方传达出的意思和内涵。由于人在特定文化环境当中成长,其言行举止乃至思维方式都会深深烙上特定文化的印记,在交际过程中突出表现出来。跨文化交际需要来源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对自我较为陌生的社会符号意义进行有效认定,需要对于双方文化之间具体差别进行有效把握。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活动将会越来越频繁。为实现不同文化国家之间的有效交际,就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有效消除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隔阂。

2.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源于文化和交流之间关系的密切。文化作为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获取的内容,其对于人的行为举止和言谈思维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文化渗透到语言当中,也会体现在交谈表达的全过程当中。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将给跨文化交际造成巨大障碍。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已经形成文化定式,对于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人们的行为和意想均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依照自身文化标准去理解对方文化意涵,必然造成错位和误解,导致沟通不畅,交际失败。为此,要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就需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并掌握对方的文化意涵,进而将其贯穿到交际过程当中。

3.中德跨文化交际的策略(1)建立跨文化意识基于中德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要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首先即应当建立跨文化意识。许多中德交际失败的案例,都是源于双方文化认同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造成理解障碍,进而产生矛盾和误会。建立跨文化意识,即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别,认识到文化对于交际形成的巨大影响。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应基于对不同文化的见识和理解之上。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观看影片、纪录片、相关书籍等资料,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进行浏览和观察,并在对方立场上体会文化的深层含义。了解对方国家文化的具体体现,如社会风俗、哲学、思维方式、言谈内容和语言文化形象上的具体文化展现,形成不同的文化观,有效建立跨文化意识,为实现跨文化交际打下思想基础。(2)掌握两国文化差别其次,应当掌握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别,以更好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涵,实现交际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中德两国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别,体现在社会风俗、哲学思想和语言习惯等方方面面。应当在充分浏览对方国家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对两国文化上的差别进行对比,准确抓住跨文化交际当中的注意事项。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会市场的不断繁荣,了解双方之间文化差别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为了解德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具体差别,可通过相关书籍,系统学习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别。从文化起源产生到发展繁荣,全方位地了解文化上的具体差别,还要理解其文化产生发展到如今状态的主要原因,以便深层次地理解对方的文化。(3)正确运用交际策略为有效跨越中德两国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鸿沟,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应在拥有跨文化意识、掌握双方文化具体差别的基础上,正确运用交际策略,确保交际过程的和谐融洽,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首先,应当充分认同两国之间文化上的差异,并了解、接受对方的文化特征。尊重、理解对方的文化,尽量适应对方的文化习俗,以对方的立场去看待交际过程。相互之间的文化理解和尊重,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应了解并接受德国直接、率性的表达方式,并规避交谈中对对方隐私问题的询问。适当调整自身的语言习惯,控制谈话内容和范围,确保交际过程中交际策略的有效运用。

五、结语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5

关键词:英语文学;文学翻译;文化差异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综述

1.文化

所谓“文化”并无准确的定义,这里我们以翻译学中的文化界定为准,将“文化”这一概念界定为“以某种语言作为团体表达方式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现象”。文化的本质特征得到了统一的认知,笔者将进行概述。文化具有非遗传特性,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具有非个体性,是某一社会团体所共有的;文化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其中语言为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文化传播与体现的具体形式;文化具有典型的整体性,文化构成的各个环节均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关于文化的分类,也是各种说法琳琅满目,这里我们同样引用翻译学中对于文化类型的分类,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主导价值观等)和亚文化(即副文化、内部文化),翻译学家曾指出文学作品的优质翻译离不开对五种亚文化的良好认知,它们分别为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

2.文化差异

所谓“文化差异”是指在差异性的社会发展模式与生态环境下特定群体的人们所形成的包括语言交流、人生信仰、思维方式、风俗道德等方面上的差异,其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即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理解与阐述不同,进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1]。这里我们对基于翻译学的两种文化所存在的不同情况进行一个阐述,这是进行英文文学作品翻译,实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有效沟通的基础。其一是文化相含关系,即两种文化的内涵呈现一方文化内涵包含于另一方文化内涵,或者两种文化内涵之间存在交集的情况。其二是文化相斥关系,即两种文化针对于同一表达形式所具有的深层内涵出现不同甚至完全相悖的情况。其三是文化相缺关系,即两种文化都各自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组成部分,相对其他文化则是此部分的空白。

3.语言、文化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差异性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文化有的词汇表达,也赋予了某些特定事物独特的精神含义,中国的“龙”代表吉祥、风调雨顺,而西方的“龙”则代表着暴力与忤逆。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可否实现有效的沟通,语句本身的准确把握是基础,对语句背后深刻的文化底蕴的理解是关键。翻译则是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人们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与语言和文化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优秀的译者必须既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又充分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翻译的深层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实现源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在目标语言中的完整表达,实现真正的交流。

4.文学翻译

所谓的“文学翻译”即以文学作品为对象而开展的翻译活动。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创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翻译亦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活动,它所实现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字符的等价转换,更是原作品中内涵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以实现带给读者欣赏的需求及愉悦感,并如原著一般带给读者思考与启迪。文学翻译的目标就是最大可能地实现源语言文化的传播,实现目标语言文化的丰富,并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只有深刻认知两种文化内涵,并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采取正确的处理,运用灵活的翻译策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方可实现原著作品内涵的准确传达。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影响因素及主要方法概述

1.影响因素

文学作品中文化差异翻译处理策略的选择是一个弹性掌握的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翻译目的的影响,一是译本读者定位的影响。翻译目的是影响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我们同样以《Gonewiththewind》为例进行阐述。本作品的翻译目的界定为满足一般中文读者阅读需求,并全面展现原著的所有内容。基于此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取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选择,大量使用了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手法,既保证了原著原有内容的全面展现,又降低了读者阅读难度。对于读者的定位,这对于确定一部作品的翻译侧重点具有很好的指向作用,不同读者的审美与欣赏水平不尽相同,翻译策略不同。若一部作品的受众为对源文化具有深刻认知的较专业人士,则文化差异处理采用直译即可实现文化传播目的,但若面对普通受众,则源文化背景欠缺,这就要求译者结合自身对两种语言的熟练应用及对两种文化的把控采取弱化差异的策略,降低阅读难度。

2.主要方法

针对英文文学作品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不外乎“异化”与“归化”两种。所谓“异化”即以充分将原著文化内涵进行保留为原则,将目标受众带入异国文化氛围,具有充分实现文化传播目的,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诸多优点。所谓“归化”即以追求译文读起来不像译文而像目标语原创为方向,致力于通过翻译实现用固有文化价值观对作品进行理解。异化的处理方法在作品的文化差异处理中,对于文化交流的促进以及对目标语言的丰富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良好的翻译离不开方便目标读者阅读,迎合其阅读习惯的目的。在英文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上,通常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处理方式。

三、英文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类别及处理方式概述

本节我们对英文文学翻译过程中关键的五种亚文化差异的正确处理方式进行论述。

1.生态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生态文化”是指某民族在其特有的生态环境(自然、地理)中发展所形成的具有自我标志性特点、带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化特征,不同的生态文化造成了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或者现象的不同反应。在生态文化差异的处理中,我们对于读者的接受能力要有一个弹性的掌握。对于读者通过自我联想可以理解的文化相斥部分,可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原作中的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直接进行翻译,这种做法会带给读者新鲜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的渗透作用;对于作品中文化相缺部分的翻译,可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式,最大程度保持原作特色,又通过注释采取归化处理,丰富双方文化的交流;对于原作中由于习惯所采取的比喻手法直译后目标对象难以理解的情况,可选择采取意译的方式,基于译者对于源文化的掌握将比喻含义直接进行翻译,虽降低了形象性,但确保了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原作中所出现的西方文化俗语等,可采取替换的翻译方法,用目标语中具有同样表达含义及表达风格的俗语进行替换;对于原作中难以向目标读者解释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省略,降低读者阅读困难,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和省略两种表达方式在原作文化底蕴传递作用上有一定的削减,应慎用。

2.物质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物质文化”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物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如建筑、食品等,物质文化通常是以一种文化相缺的形式存在,英文文学作品中物质文化的良好传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给读者异国风情感受,对文化交流具有很好的效果[2]。对于文学作品中物质文化差异部分的翻译,大多采取了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的方式,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作中包含的异国特色,起到了一定的源语言民族或国家文化背景及历史的普及作用。比如对于“Duelingpistol”一词的翻译,《飘》中就直接翻译为“决斗手枪”,决斗这一风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陌生的,直译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源语言的文化气质,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氛围与新奇感。而对于一些在目标读者概念中不存在的器物以及仅在某专业领域才会使用到的词汇的翻译,我们有必要对其用途进行一个注释,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描述的场景[3]。对于物质文化的翻译,由于其独特性和强烈的文化气质,很少采用意译,并无法采用替代的方式进行翻译以求实现理解上的便利。对于英语文学作品中物质文化的差异应以传播文化为基本原则。

3.社会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的“社会文化”是指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社会形态、行为方式等。社会文化的差异往往会造成交流上的误解与无法理解,这一现象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则表现为翻译的失误。无论是在中文还是英文中,都存在一词多译的情况,翻译学中曾指出词汇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的表达才有意义,可见作品翻译中对于社会文化差异的细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关系到作品原意的准确传达。基于上述观点,在进行文学作品中社会文化差异部分的翻译应采用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的方式,以求规避社会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误区。同样应对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弹性的掌握,对于抽象度不高,或差异性不明显的比喻方式,我们可以直接保留原文喻体,进行直译,将理解的环节留给读者;社会文化的差异多归属于文化相缺的范畴,故大多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实现如实反映原文社会文化背景,并确保读者不会因为晦涩抽象的社会文化差异而丧失阅读兴趣。如《飘》中,则将原著中的“wallflower”翻译为“墙花”,并注释为“舞会中没有舞伴而坐在墙边的单身女性”,这样生动与准确兼顾。作品中出现蕴含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的词汇时,译者应结合作品本身的人物、环境、场景塑造,进行归化处理。如《飘》中的“mammy”一词,若直译则是帮白人看护孩子的黑人保姆,而原著中该人物的塑造要体现的是一个忠诚而认真的老保姆,故译文中翻译为“黑妈妈”,实现了社会文化差异处理与文学作品内涵的到位传递。

4.语言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语言文化”[4],上文已有阐述,而文学作品则是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对于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如何将人物的日常语言交流所蕴含的情绪、人物关系、谈话氛围很好地表现出来,对于成功翻译作品关系重大。这里我们以人名的翻译以及英语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黑人对白的处理进行一个举例论述。人名既是日常语言交流中的常用要素之一,又从侧面映射着不同的风俗、宗教、道德等文化信息,对其恰当翻译处理很重要。人名在中英翻译中通常采取音译的方式,但在文学作品的处理中,我亦应结合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见机行事”的处理,让作品译文行文更为流畅。黑人对话也是英语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组成部分,西方历史造就了黑人奴隶的存在,种族的歧视导致了黑人受教育程度与白人的差异性,原著书写过程中会用一些词汇语句构成的不同来对其进行表现,现有的翻译大多采取直译,而放弃了对这一特有文化要素的控制,笔者认为在对该情况的处理上,可采用意译方式,在充分理解原文表达意图的基础上,用目标读者语言中常用的区分方式对这种阶级差异之间的对话进行替代,实现语言表达设置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0-40.

[2]马丽群.浅析英语文学中文化翻译差异处理的技巧[J].作家,2013(18):165-166.

[3]于文杰.文化学视阈下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J].芒种,2012(16):163-164.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6

论文提要:本文运用后现代意义上的“差异”观和“差异政治”观,简要评价了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延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典型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的代表——它们从多元文化、文明作为理解差异政治的切入点,为理解多级的世界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但同时它们也过分彰显和强调了当今政治学中差异与冲突的固有性和不可避免性。只有辩证地理解政治文化中的“异与同”,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化、文明中的差异以及后现代差异政治观,才能真正科学把握纷繁复杂的世界政治图景,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差异”与“差异政治”的内涵

差异,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早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就业已存在。它通常被理解为矛盾的一个要素,是矛盾发展过程中的最初阶段和表现,它处于二种尚未激化的矛盾状态。简而言之,差异就是矛盾或对立统一的幼体。

然而,在后现论视野中,辩证法“总是错误地解释差异,它是对谱系学的一种混乱倒置”。因此,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学者虽然也使用“差异”这一术语,但其内涵却是与辩证法迥异的。他们承认差异性,否认同一性,反对把差异最终归入更高的统一之中。尤其在德里达那里,“差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常用“延异”加以替代。

“延异”(diferance)是德里达自撰的一个重要术语,是其锵构主义理论的奠基性概念。从词源上考证,德里达的“延异”是由“diference”(差异)演变而来。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关于语言学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任意性”和“差异性”。按索绪尔所说,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或约定俗成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存在自然或本质的关系。不仅如此,符号还有严格的区别意义的作用,即差异原则。语言是一种差异关系而无确切的意义系统,语义主要“撒播”在一连串能指的转换过程中,它是压抑差异或不断变动的结果。

索绪尔的差异原则,经德里达继承和批判衍生出了“延异”这一全新的概念。按德里达的说法,延异是“不再以在场(pres-ence)/缺场(absence)的对立为基础而构思的一个结构或运动。延异是差异、差异的踪迹和诸因素得以相互关联的间隔(spac.ing:)的系统游戏。这种间隔同时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没有这种间隔的产生,‘完整的’术语就不能指示其意义,就不能发生作用”。在德里达看来,延异至少有两种不同而又相关的意义:即它同时既指差异(todif—fer)又指延宕(todefer)。一方面,延异包含着“在场”与“缺场”之间的非同一性或差异;另一方面,延异既不是“在场”也不是“缺场”,而是指意过程成为可能的游戏,“在场”既与“缺场”相异,又延宕到“缺场”,同时“缺场”又延滞了“在场”。德里达认为“延异”是无法明确界定的,它必须避免概念化,否则它将会使“中心”与“根源”等含义重新进入“延异”之中。如此说来,“延异”是一个非在的存在,不管多么完美、独特或超验。它不控制任何东西,不主宰任何东西,不在任何方面行使权威。

概而言之,“差异”或“延异”是德里达用来借以消解现代哲学的一种后现代策略性用语,它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异性、非意义性和非真理性等内涵。

说到差异政治,就是指在后现代思潮中,用差异性原则或策略对当代政治哲学或政治理论进行理解的一种方式。具体说来,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德里达的“差异”或“延异”、利奥塔的反对“宏大叙事”观作为哲学基础,以多元政治观和差异政治观为基线,反对建构任何类似于“启蒙理性”那样的大一统政治哲学,强调政治价值向度的多元化、多维化倾向。无论是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抑或后现代女权主义、黑人政治、族性政治等等,无不具有浓厚的差异政治色彩。

后现代政治观的首要目标是反对现代政治学中的宏大统一叙事体系,进而要求建立具有异质多元的差异政治观。这一差异政治观多从政治文化论研究人手,随着文化学研究视角的不断转向而形成并扩展。

当代美国政治哲学的代表罗尔斯在1993年出版的《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一方面坚持了《正义论》一书中提出的“无知之幕”,即将人们用于选择权利的生活基础“虚化”;另一方面,针对哈贝马斯、“社群主义”等等的挑战,提出了所谓在诸差异的理解基础上的“交叉共识”观。这一观念,与哈贝马斯的以商谈交往为基础、以真理为内容而具有强烈重建现代主义愿望的“普遍共识”相抵触,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

库恩指出,在世界上,各种不同民族的语言可以互相翻译,但不存在凌驾于众多语言之上的“世界语”。差异政治观对于自启蒙学派以来的现代政治学的“统一、宏大叙事方式”以及抽象统一的思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对西方“中心论”的政治观也存在着深刻的批判性。它强调多级主体性,并关注异质性,这都有助于当代政治学的思维范式由单一主体论向多级主体交往实践的政治学的转型,进而推动着世界多级格局的最终形成。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作为差异政治观的典型代表,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从差异性、多元性的文化、文明作为理解差异政治的切入点,将差异政治和多元文化、文明并置或联系在一起,从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来理解差异政治的基础,从而为现代政治学进入后现代轨道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二、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

帕依认为,现代政治学一直将政治权力视为一种抽象的、统一的和总体性的存在。而实际上,现代政治学在基础方面存在着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重大差异。在他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亚洲权力与政治学——权威的文化向度》等著作中,系统地考察了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东西方关于“政治权力的本性及其运作”在理解方面的差异的史实,进而提出了政治文化差异观。他认为“那种追寻有关权力的一般特性的理论是完全不得要领的,因为在所有社会现象中,唯有权力是一种对文化细微差异都成为最为敏感的因素,它的多样可能性和界域总是由时间和空间来规定的”(帕依,1985)。

具体而言,他的差异政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政治学基础观上,他反对现代政治学的抽象同一观,强调政治学基础的差异性。由抽象的人性和理性所导出的抽象统一的现代政治学,是非历史的和非辩证的:它将古希腊城邦的政治与现代国家政治都纳入到同一概念体系中加以抽象研究,所以是非历史的;这种抽象的政治观忽视了各种文化的差异对政治的主导性影响,所以是非辩证的。帕依看到了文化的差异对政治的影响,但是他没有进一步提及不同文化或不同政治之间的关系如何。若按博厄斯文化相对论认为,政治和文化一样,此政治与彼政治、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然而此政治与彼政治、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决不存在谁优谁劣的事实。

(2)其文化差异决定论。在探究政治差异的基础上,帕依认为,不同模式的文化差异造成了政治观的差异。这是一种关于政治学理论基础方面的“文化差异”决定观,他指明了政治权力对于所属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由于人们的文化视野、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对于权力等政治运作现象的观念就会不同,当然其评价合法性、合理性的标准也就不同。他通过对马来西亚、缅甸、印度的实地调查,亲身体验了不同文化中对权力和权威的“应是什么”、“实是什么”所作出的根本不同的回答。

(3)帕依还具体分析了亚洲“权威主义”政治文化模式的文化机理,他认为,由于西方个人价值观主导性,决定了西方政治的民主制模式。而由于亚洲的群体价值观的主导性,相应地产生了权威主义政治模式,这一模式是从社会文化机体中“总和地”酝酿产生的。帕依从公众文化、社会心理、政治运作等多元视角对亚洲权威主义政治模式产生的原因作了独特的分析。从公众文化层面来说,整个亚洲社会对于像权威和权力这样一些基本的政治理念都有合理而清晰的见解。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它们总是普遍深入地存在于政治文化的“集体经验”中,甚至内化于每个人的私生活中。在文化熏陶下的人们懂得必须对占有权力和处于支配地位的统治者以及其神圣权力本身顶礼膜拜,而在这种崇拜权力的活动中必然也使权威和权力的政治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同化和加强,从而为权威主义政治模式打下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来看,亚洲人对权威的接受是满足其个人安全需要的手段。对他们来说,西方的自由和个性是“异在”的。而追求同一性就是追寻一个能隶属的群体,即寻找一个适合于己的家长制权威形式,使自己能隶属于其中,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从政治运作层面来看,亚洲后发式“赶超型”的现代化要求权力的高度统一,因此,权威主义的政治模式也是符合他们的效率观念的。帕依认为,考察亚洲社会内部诸文化模式的差异固然重要,但是考察其内部文化差异对于政治运作的主导性的影响更有意义。他认为,亚洲诸文化民族善于把握依顺性,并将之变成行为心理意义上的运作的能量释放——这是一种最具深刻意义的依赖性。通过“民族主义的亚洲形式”或由“种族的同一性”、群体的依赖性等因素构成了亚洲权威主义的新形式,而亚洲社会政治的运作则主要依赖于这种“权威一服从”的两极纽带。所以没有权威主义,亚洲的政治运作就失去了准则和模式。

总而言之,帕依一方面强调东西方文化差异所造就的政治差异的现实性,这对于消解政治观上的“西方中心论”,尊重各国政治价值观多元存在的现实,推进在承认差异和多元的前提下各文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平等对话与交往是有益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在具体阐释亚洲政治文化何以不同于西方政治文化机理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概念,如“家长制”、“权威主义”、“民族主义”以及由之所形成的具有依赖性的“权威一服从”式的亚洲权威主义政治模式理论,其科学性则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

三、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如果说帕依的政治文化差异观还停留在比较政治学层面,那么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等论文中就将差异政治观应用于全球政治结构分析,以“文明”为单元建立起国际政治理论。从思维范式转型角度来看,亨廷顿完成了从单一主体观或抽象统一政治学范式向多元主体的差异政治观范式的转化。

现代政治学理论话语的核心观——人权、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正义、国家法理等理念,以及整个政治学的思考方式和观视方式都源于l7一l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学家们援用的两大哲学公理——人性和理性,以及抽象的“一般观视方式”。它以单一、普遍、抽象的人性观构筑政治学的基础,以抽象的理性构筑政治学方法论,沿用自然法的宏大叙事结构,采用元理论和元叙事所产生的等级体系。由此可见,以启蒙理性为主导的现代政治哲学无疑是以大写的“人”为中心的单一主体性哲学,这一哲学视野的基本缺陷是单一主体中心性即抽象的人。抽象理性主义基础观、抽象普适方法论观念和具有严格逻辑与大一统的等级秩序理论叙事话语,遭到了后现代政治学的猛烈批判。后现代政治学以“多级主体交往观”为哲学基础,是无中心或多中心的,且没有可以制约主体的客观底板。因此,多级主体产生多级、多元视野,在彼此对话和交往中是开放和互动的。它只有游戏规则而无真理制约,主体间性是由差异的、异质的主体彼此交往而构成的。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实质上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浓厚后现代政治哲学色彩的“差异政治”观。亨廷顿在其一系列论文中一反传统的“西方中心论”,以多级主体差异政治观来勾画全球政治学。在亨廷顿看来,冷战时代是建立在以美苏为代表的西东两个集团各自“具有绝对权威和绝对真理性”的“单一主体性”的视野基础之上的。而现在,世界政治正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需要有一个多级主体间的差异结构的全球政治观。亨廷顿认为,这种差异政治的基础在于差异性的文明,而不是传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纷争,也不是民族国家之阿的竞争。

亨廷顿认为,文明间差异必然演化为主体际政治冲突,文明间的差异是差异政治观的主要源泉。文明通过历史、语言文化、传统以及重要的宗教把人与人区分开来,不同文明的人们对一系列政治价值观的见解有着重要的分歧。这些文明差异是差异政治观赖以生存的“语境”,它作为历史积淀并非短期能够清除,因此它比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利差异更为根本。差异并不等于冲突,但却是冲突,尤其是持续长时间激烈冲突的导因。世界正在变小,不同文明间(主体际)人们日益频繁交流强化了文明意识(文明的自我认同),加深了人们对同一文明的认同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的意识,从而推动了不同文明问的差异甚至敌意的增长,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文明的寻根意识。经济全球化使得人们超越了原先民族国家和地方区域性的狭隘眼界,从而从“比较文明”的差异性角度追寻对“跨国界文明的认同感”。

亨廷顿还认为,西方文明的“中心化”迫使非西方文明的自我认同意识崛起、强化。这种文化特征和差异具有稳定性,因而它比政治、经济特征更难协调与变更。在阶级和意识形态冲突中,问题是“你站在哪一边?”人们可以选择站在哪一边或改变之。而在文明冲突中,问题变成“你是什么人?”而这是既定的和不能改变的。另外,经济区域主义使文明内部的聚合力增强,也使差异文明的离异度增强。文明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政治(人权、正义、价值观等)、经济(贸易和发展权等)到环境等一系列政策和观念的分歧,西方文明越是将自己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作为“普遍价值观”进行推广,越容易激起来自其他文明的反对,文明间的差异必然演化为主体际政治冲突。

总而言之,差异政治观成为亨廷顿观察世界政治、建构全球政治学的基本范式。在亨廷顿的视野中,文明问的差异和冲突成为主宰全球政治的主范式,较之帕依的“文化差异决定政治差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无疑是一次提升和发展,而且是一种朝向极端方向的发展。许多差异政治论者由差异必然性而导出了相互宽容、忍让、理解、尊重等后现代结论,而亨廷顿却将之推到另一个极端,强凋“冲突”主题政治论,无疑是重蹈冷战时期的“集体对抗”思维的覆辙,有悖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四、差异政治观之启示与误导

综上所述,无论是帕依的政治文化差异观,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将多元文化、文明与政治差异相关联,将政治的差异性、多样性归因于文化、文明的多元性,进而与现代主义的“普遍共识”相抵触,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成为后现代主义政治学的一种典型现象或典型形态。他们是借“文化”之异而强调“政治”之别,其内涵是通过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来揭示政治范式、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话语中异质存在性和差异性,由此导出多级政治主体问存在着一种异在(无统一范式)的交往关系。既然主体际的政治范式各异,因而就难以通约,难以将之再统摄到一个更高、更大的范式中并加以转换。

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正如眼睛、鼻耳朵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但是眼睛、鼻子、耳朵之间决没有谁优谁劣的说法,这是主观。如前所述,文化差异、文明差异也是差异政治的形成基础,但是,多元文化、文明本身一定会冲突吗?差异政治一定是冲突政治吗?好比男人和女人也存在着差异,但是他们既可以相互成仇,也可以共同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双方相敬如宾、恩爱一生。所以,古代圣人讲“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也就是说,水到牛那里就变成珍贵的牛乳,水到蛇那里就变为有毒的液汁。文化、文明乃至政治的差异也像水一样,我们应该学会以善美的心态去应对它的存在。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7

论文摘 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世界的通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则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群体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运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因而常常使得中西方交流时陷入尴尬的境地。总之,忽视中西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交际失败和尴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以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西方的文化,达到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尽量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

(二)

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广泛运用的语言,更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更好地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服务。第二,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解决和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从而更好地融入世界,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大地发挥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第三,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利于本国语言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加深自身文化理解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尽可能多地主动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在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好的一面,使自己能够顺利进行双向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究出版社,1999年.

[3] 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陕西: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聂淼.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差异化 个体特点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50-01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中有些教育工作者理论基础以及专业素质比较薄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不够,差异化教学还受班级人数的限制。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来实施好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

一、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标的基准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在平常授课中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慢慢的开始对差异化教学重视,并且开始着重研究。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差异化的语文教学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果不能恰当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效果。作为一个有着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基础以及专业素质比较薄弱

目前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方式都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来的。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教学理论基础相对的薄弱。而且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是以后总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接触差异化的教学机会比较少,所以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关于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比较薄弱。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差异化教学时,会因为理论的缺失 ,在进行语文差异化教学中比较吃力,实际的语文差异化教学不得要领。要么就是对照现有的经验照搬照抄,导致大量的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语文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理解不充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关注学生对于学习的学习需求。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以及个性化,过分的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日常的课堂中和师生互动的比较少,导致整个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够,导致教学脱节,教师教学并不是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三)语文差异化教学受班级人数的限制

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要想有好的效果就需要语文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等各N状况都能了解的特别清楚透彻。这也就需要语文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对学生进行了解分类,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接触,以确保差异化教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但是现实状况确不一定是这样,现实的班级中,人数设置的并不合理,基本上的学校都是设置的大班制教学,人数过多,导致教师无法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特别清楚了解,在对学生进行分类的时候也就只能依靠成绩来对学生进行划分,但是完全依靠成绩进行的划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了解,会导致很多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因为某一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性而被忽视。难以完成差异化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论培训学习

目前阶段许多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接受差异化教学的教学理念,这多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都带去了许多的困难。所以要想实施好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首要的工作就是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的理论知识培训。让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深刻的理解差异化教学的真正内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地位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形成的性格也各有差异,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所以差异化教学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而为每一位学生都制定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实施差异化教学。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习差异化教学是教学是无意识的,这样的教学作用很小。这样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深刻的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学校应该组织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差异化教学理念,让差异化教学顺利进行。

(二)差异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在差异化教学中分组教学是最有效果的一个方式。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到每位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学习方法。然后把出现类似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这样的设置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语文差异化开展的核心。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和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而且分组的方式是随着教学的内容变化而变化的,能够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有效的将差异化的语文教学彻底实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