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8篇

时间:2023-11-22 11:02:01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篇1

[关键词]数控车床 实践教学 分析

中图分类号:TG5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244-01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数控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机械产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在机械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机械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机械产业对数控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数控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所以,在培养数控人员过程中,实施数控车床实践教学很有必要。

一、明确培养目标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所培养的数控技术人员主要是“蓝领”人才,“蓝领”在生产工作中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数控机床进行操作,以及对数控机床的维修工作。目前,“蓝领”工作技术人员占我国数控技术岗位的70%,是机械产业中需求量最大。对于数控人才的培养,应在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使其掌握数控机床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并学会数控加工编程技术,同时还要对几种工作中经常用到的“CAD/CAM”软件熟练把握。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各种职业学校的实力水平都有所差距,部分职业学校没有建立适当的实训基地,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对理论知识有所掌握,但缺乏实战训练,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不利于学生数控技术的培养。所以要根据各种职业学校的实力水平,建立相应的数控技术实际训练基地,以满足学生实践训练的需求。在进行实际训练基地的建设时,应首先满足学生对教学及数控实际训练的需求,运用有限的资金对实际训练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实训基地的建设尽量以小型数控设备为主,对高档机床应适当选用。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对数控技术的掌握,为学生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控人员做好准备。

三、重视传统机床操作经验

传统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车床、数控车床等技术的学习。在数控车床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普通机床的操作训练,在保证学生熟悉普通机床的操作之后,带领学生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训练。学生在进行数控机床的训练时,应将普通机床的操作经验合理运用到数控机床的操作训练中来,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四、优化教学程序

在数控车床实践教学中,需要学生对数控编程的内容有所掌握,要使学生从编程开始之前就对数控编程的整体思路有明确的了解:仔细分析工程的设计图纸的内容,并对图纸内内容进行工艺设计将加工方案确定,对机床、刀具等设备进行合适的选择以确定走刀路线、切削用量等;之后学生应将所需生产的工件建立成为几何模型,对加工过程中机床的运动轨迹等进行合理计算;对所生成的生产加工程序进行仔细的验证与修改,直到合格为止。在这样一整套完整的思路下要求下,要保证学生编程的正确性,在对学生进行数控车床实践教学时,就要使学生对七个环节及五个步骤进行有效把握。首先,七个环节主要包括:一看,学生要看懂所需生产的零件的图纸;二算,学生要对轨迹点的坐标值进行正确的计算;三编,进行程序清单的编写;四输,将编写的程序输入到数控机床系统当中;五验,对所编写的程序及仿真轨迹进行验证。六试,切削首件进行试验。七调,对首件进行试验后,对程序进行修改调试[1]。五个步骤主要包括:第一,进行工艺分析。在进行编程之前,要对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根据所需加工零件的图纸样本要求及前道工序等加工情况,以对加工路线及工艺方案进行确定,根据加工的需求,对切削用量及刀具等进行合理的选择。第二,建立工件坐标系。对工件的原点进行设定,在进行工件原点的选择时,没有固定位置,具有随意性,但原点的选择应尽量有利于程序的编制与计算,同时确定3个坐标轴。第三,确定刀具运动轨迹。对加工的方案、顺序、路线进行合理选择,确定刀具的运动轨迹,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写出。第四,编写程序清单。按照在此之前已经确定的刀具运动轨迹,对加工程序清单进行编写。第五,试切首件,校验程序[2]。

五、优化操作程序

数控车床操作中的细节问题的处理对生产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时,为了避免程序出现问题,以保证生产加工,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细节化的培养。在编程时就要对以下细节问题进行处理。第一,对起刀点的位置与退刀点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第二,注意对指定编程指标进行设置。第三,对倒角起刀点的坐标进行确定。第四,对切断刀的宽度进行考虑。第五,灵活运用直角退刀技巧[3]。

六、提高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文明生产对现代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及现代工业生产来说尤为重要。对于一个合格的数控车床操作人员来说,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生产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数控车床,应重视对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这是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数控车床操作人员的关键。数控车床操作人员应进行正确操作,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系统的启动,避免在使用时导致系统出现故障。系统启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耐心等待,待系统完全启动之后,再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人员操作太急,导致系统运行出现故障[4]。操作人员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还应注意对数控机床的保养与维护,对车床出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做到防患于未然,使车床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七、避免或减少错误的发生

数控车床操作人员的心态问题经常会使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部分学生进入车间之后,没有了在教室中的良好心态,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导致在操作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或者在进行程序输入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输入等。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时,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将实训态度等职业能力要求均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中,以促进学生端正实际训练态度,提高实际训练效果。

结术语

数控车床对于机械产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面对机械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对数控操作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养,以满足机械生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应运用实践教学模式以实现全面型、创新型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数控车床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对刀方法、程序编程等进行落实,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此外,还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培养,使其成为优秀的数控车床操作人员。

参考文献

[1] 陈安鑫.项目教学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

[2] 周晓宏,胡旭兰,黄小云.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34).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篇2

[关键词] 数控技术 模块化教学 探讨

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已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随着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社会急需大批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数控加工与编程》就是我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职业技能课,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作为一名教师,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将《数控加工与编程》这一职业技能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为如下几个模块进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手工编程训练模块;数控仿真训练模块及数控机床实际操作训练模块。从而达到教学与实践、实践与实用的统一。

一、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开设,之前已经完成《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实训,所以可直接进行数控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此模块主要在课堂内完成,计划40学时,完成两部分的教学。第一部分主要讲授数控加工实用基础:包括数控系统构成、数控机床及其坐标系统、数控编程基础、数控加工工艺处理及工艺指令和常用工艺文件等内容;第二部分讲授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这部分是这一模块的重点内容:包括数控车床、铣床及加工中心三类典型机床的操作与编程技巧。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这三类典型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位置调整与坐标系的设定、各类编程指令及编程技巧。

在教学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以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结构变得直观,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除此之外,理论课教学中还可以采取设疑式、分层式、任务驱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其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手工编程训练模块

此模块内容应紧接在理论教学模块之后以实训周的形式集中进行,时间1~2周。手工编程就是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工夹具、数据计算、编写程序单、程序输入、校对检查程序等。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零件的加工,以及计算较简单、程序段不多、编程易于实现的场合。

训练内容包括:根据预定工艺要求,拟订工艺路线、选择加工方式(车、铣)训练;正确选择切削用量、刀具、夹具、量具训练;正确选择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切入切出点、走刀路线训练;根据系统格式手工编写加工程序训练;调试程序训练。

该训练的题目由指导教师确定,以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典型零件的手工编程为主。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自己独立完成,掌握了训练内容后可自行修改题目内容或创作题目,由指导教师协助完成,以培养学生想象空间和创作能力。

三、数控仿真训练模块

数控机床仿真训练是让学生在实际使用数控机床前在计算机上使用仿真软件练习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面板的使用、工件的装夹、找正、对刀及工件精度的控制,是一种进行数控实作前模拟加工教学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上数控机床训练的效果、对数控机床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国内的几种数控仿真软件经过多方面比较,我校最终选择了上海宇龙公司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教学软件。它可以实现对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零件全过程的仿真,其中包括毛坯定义、夹具刀具定义与选用,零件基准测量和设置,数控程序输入、编辑和调试,拥有FANUC 数控系统、SIEMENS 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广州数控系统等多种数控系统,具有多系统、多机床、多零件的加工仿真模拟功能,该软件具有独创性,达到了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此模块同样也以实训周的形式集中进行,时间2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对软件的应用做简单的讲解,学生在了解软件的应用后要进行反复的实践训练,熟练掌握后要对手工编程模块所作题目逐一进行仿真训练,检验其正确及合理性。

该训练教师起引导作用,即对学生活动中遇到困难或无法下手的问题进行引导、讲解,完成典型零件的仿真训练后还应尽可能结合工程中数控加工的实用工件进行分析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数控机床实际操作训练模块

学生在经过以上模块的训练后,就可以进行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训练了。实训时间4~5周。此模块要构建以数控中级工认证强化训练为重点,数控机床、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等课程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数控技术应用基本技能训练。以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面板操作、零件程序的编辑和对零件的自动加工方法,熟悉操作要领,熟练操作过程,能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能正确选择和安装刀具,并确定切削参数;能编制带有台阶、柱面、锥面、螺纹、沟槽等零件的加工程序并能加工;能手工编制二维轮廓的加工程序;能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能输入程序,对刀试运行工作。

该训练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学生从分析设计图纸毛坯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方法选择工艺参数确定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操作零件检测各项操作都由自己完成。在这过程中,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教师可帮助解决,或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自己解决。

在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结束时,按照中级技能资格证书的要求报请劳动技能鉴定部门组织测试,合格者颁发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理论知识再次经过实践检验而得到一个质的飞跃,使他们上岗就能顶岗,为用人单位大大缩短了培训时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又达到了产学结合的目的。

五、结语

数控技术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数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面临着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汤振宁,梁日辉.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4):13~14

[2] 于淼,张志娟.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22):340

[3] 王加春.数控机床课的教学探讨[J].教学研究,2005(2):166~168

[4] 王增杰.构建职校数控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25~26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篇3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普通车床实训是数控车床实训的基础、接着阐述了中职学校数控车床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流程,最后针对如何提高数控车床操作工考试通过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数控车床 理实一体化 中职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家的科技兴国战略使得数控加工行业快速发展,从事数控加工的工人相对缺乏。迫切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出大量的在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的技术工人。作为中职学生,学习数控车工技术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数控基本原理、各大模块的功能、数控车床的编程知识,熟悉相关的仿真a软件和自动编程软件,并通过实训、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达到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发展。

1、普通车床实训是数控车床实训的基础

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普通车床实训是学习车工的第一步。普通车床实训是以后进行数控车床实训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学习普通车床的操作技能比作学走路,把数控机床的学习比作学跑步,只有走好了才能跑起来。

现在学校中的数控专业,大都是在原有的车工专业的基础上,又购置了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而形成的。数控车床的价格相比于普通车床要贵许多。大多数学校数控车床的数量相比于普通车床也是要少很多的。综合上述原因,学校在安排数控车床实训之前,都要安排一定课时的普通车床实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初学阶段利用普通车床学习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数控机床打下基础,利用普通机床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在目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的技术上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的加工技术,一个数控工作人员,如果不懂得刀具角度,切削用量和制造工艺,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数控人员。我们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数控加工人才就是先要从最基本的知识抓起,要使学生学习好掌握好基本功,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知识,了解普通车床的基本性能和基本构造,熟练掌握普通车床的正确操作:车外圆、车端面、切断和车槽、钻中心孔、车孔、镗孔、车螺纹、车圆锥面、车成形面、滚花等等。这些基本技能、技巧在现阶段,我们不可能在数控机床上安排大量时间进行练习。反过来,我们可以利用普通车床台数比较多这样的条件,进行这些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学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以后在数控机床实训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普通车床实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中职学校数控车床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流程

学生学完普通车床以后,开始进入数控车床的学习。现在技工院校使用最普遍的是沈阳机床厂生产的FANUC系统的机床。因为涉及到中、高级工的考试,所以在学习数控实践操作的时候,还要兼顾到中、高级工理论的学习。综合以上考虑,教学安排如下:

(1)了解数控机床的总成、面板(主要包括CRT显示器、系统操作区域、机床操作区域),并掌握操作面板按钮的功能。

(2)认识数控机床的坐标系(x轴、z轴)。

(3)三个基本操作:回零操作、MDI操作(转速及换刀)、手作。

(4)对刀操作、对刀的目的。

(5)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G指令、M指令,及简单的编程过程。

(6)G71切削循环指令。

(7)外螺纹、镗孔、内螺纹的编程。

(8)中、高级工理论、实践的模拟练习。

3、提高学生数控车床操作工的考试通过率

数控车床中、高技工的鉴定考试都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只有理论和实践操作都通过,才可以取得相应的数控车床操作工的等级证书。针对学校数控车床中、高级工考试通过率不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理论知识

现在数控车床中、高级工的理论主要涉及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车工工艺、数控技工工艺、机械制造工艺、电力拖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职业道德、企业管理等科目。知识比较复杂,除了多读、多看、多练之外,还要学会总结。比如G71、G72、G73、G90、G92、M21、M22、M23等指令很容易混淆,要对比记忆。

(2)实践操作

数控车床的实践操作技能是衡量数控车床操作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数控车床操作工鉴定的关键环节。考试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零件图纸,注意公差、表面粗糙度、同轴度的要求等,然后再编程。同时,要注意心态,一定要沉着冷静。例如,在考试中,某一个尺寸误差做大了,头脑一定要冷静。要相信:只要别的尺寸做对了一样可以顺利通过。要及时调整情绪,在思想上要有个充分的应试心理准备,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通过鉴定考试。

(3)考试技巧

在数控车床中、高级工考试中,理论上要本着先易后难、先主后次的做题原则,不要轻易放弃每一道题,必要时使用排除法、验证法等技巧。实践操作考试中,装夹工件一定要装夹牢固,工件跳动量越小越好。在编写程序时,要先写工艺,然后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来编程及工件的加工操作。在实践操作考试完毕以后,要进行机床的清理和保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数控机床操作工、编程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数控车床实训与普通车床实训的关系、中职学校数控车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流程、如何提高数控车床操作工的考试通过率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关熊飞.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篇4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企业生产项目;多元评价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提及多次,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尤其在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加强与企业、行业的沟通合作,根据岗位人才需要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标准,双向赋能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按照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相关要求,校企深度合作,建设高质量的课程,才能实现职业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近些年由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急需高技术技能人才,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职业院校的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共识,只要找出双方共赢的契合点,二者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回转体类零件工艺设计、程序编制、数控车床操作、产品质量检测等综合实践能力。但在当前的数控车床专业教学中,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教学项目仅仅是以实现指令教学为目的设置,理论知识充足,但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脱节,缺乏实用性,学生在学习以后很难适应企业的生产要求,直接影响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认可率;也有些课程设置中,有企业人员参与学校的课程教学,但大多企业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教师培训,在教学安排上理论课时相对较少,容易忽视教学设计、分析、评价等环节,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有些缺乏,理论与实践知识难以构成体系,学生在工作中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提高[2]。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对数控床编程与操作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并以实践为重进行一体化改革。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的想法,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1企业调研

为了掌握青岛市数控技术企业和社会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人才类型、需求量、需求周期等情况,探索数控专业与有关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委托培养等人才培养新模式,考察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是否相符合企业需求,确定学生的专业知识、操作能力、职业素养,进而设置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项目,建设相应的仿真室和实训车间,为青岛和周边地区数控产业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数控技能型人才,学院数控专业的老师深入周边高新区50多家合作的制造类企业,比如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泰科模具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等,通过企业实地走访,掌握数控专业毕业生在企业的生产中需增加的理论和实践专业知识、掌握学生在职业能力及素养方面的缺项、调研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3],明确培养目标、能力结构和覆盖岗位群,提出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培养方案和采取的改革措施。

2以职业标准、生产过程构建学习内容

根据数控车床操作工岗位的职业工作过程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企业调研,我们获取了企业数控车工岗位的零件图纸、加工工艺卡、数控加工刀具卡、零件质检单等相关资料,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企业的生产实际,我们将相关资料进行分解、重组和改造,形成若干相对应的教学实训图纸、教学实训程序单、教学实训工艺卡和教学实训评分表,形成模块化、项目化的工作任务,以此构建学习内容。从企业直接获得的图纸,精度比较高,结构相对复杂,对于学生开始不容易接受,我们将从企业得到的相关材料如图纸、工艺卡等进行教学处理,初级模块和中级模块的零件图纸在不影响企业加工过程内涵的基础上,将零件的尺寸及结构进行分解、修改及重组,以方便教学实施。首先将企业零件加工图纸结构分解成阶梯、圆弧、锥等初级单项技能模块,将企业零件的公差适当地放大,让学生掌握数控车床初级操作技能,其次依据数控车床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企业图纸,将单项技能组合,形成中级复合技能模块,让学生掌握数控车床中级复合操作技能,最后结合企业的岗位标准,直接加工企业零件,形成企业成产技能模块,提升学生的企业生产技能,如图1所示。尤其企业的加工工艺卡记录了企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我们在生成实训教学项目零件加工工艺卡的过程中保留了企业的加工工序、工步、安装和定位基准,增加了装夹定位基准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理解和掌握零件的加工工艺。图1数控车床编程及操作教学内容。

3构建企业生产情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有效提升课堂质量,解决一些学生主动性较差、责任感不强、协作精神不足等问题,依托校内生产基地,建立与企业类似的生产任务情景,将校内实训基地数控车间的生产设备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重新布置,将数控车床、检测设备、分类货架及工具小车布置成一个生产单元。在生产单元中,学生通过企业生产角色扮演,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有利于培养岗位责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学实施过程以实际的工作流程为导向,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学生有双重身份:车间机械师和学员;教师也两重身份:客户和教师。第一阶段:项目承接阶段。客户(教师)将图纸交给车间组长,车间组长向客户介绍技术方案,并征得客户同意。第二阶段:加工制造阶段。车间组长接到任务后,小组成员分别担任工艺员、操作员、质检员、安全员,通过工艺设计、编程仿真、实操加工、质量检测,完成零件加工。第三阶段:企业验收阶段。车间组长将加工完成的零件交给客户验收。尤其是第三模块企业生产实训模块,车间加工时候有企业兼职教师直接进行指导,点评学生的加工工艺,同时讲解加工中注意的问题。通过构建企业生产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创造性思维、培养岗位责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4建立课程教学标准

本课程根据数控专业学生学情实际,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定位,通过职业活动情境下的具体项目任务,构建精讲工艺理论、虚拟操练加工、实践操作提升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零件加工工艺制订能力、编程能力和数控车床的操作能力等职业能力的目标[4]。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从而使学生在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同时也能学习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将资源库的资料进行收集、分解、重构,转化为教学实训项目,实训项目由初级基础单项技能、中级复合技能和高级企业生产技能三模块组成,在项目学习的安排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前面安排简单的初级项目,并且加工工艺也相应简化以方便学习掌握基础为主,在学生具有了数控车工的基本能力以后,然后安排提升学生的中级加工能力,最后安排企业的实训项目,按照企业的加工工艺进行学习、评价,建立相应的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标准。

5实施多元评价,推进考核方式的改变

为突出教学评价的人本性、多元性、公平性,本课程对学生完成三个模块的所有项目加工及在加工过程中的表现实施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如图2所示。诊断性评价主要包括超星学习通线上课程自学情况、在线测试情况、自学成果汇报等,过程性评价分为职业技能评价和职业素养评价两部分,职业技能评价包括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程序编制、设备操作、工件加工精度的检测与控制等,职业素养评价包括安全规程落实情况、6S管理考核情况、团队任务落实情况、出勤考核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产品质量检测,初级模块和中级模块采用技能鉴定式评价,所有尺寸精度按项得分。企业生产模块按照企业的标准由企业专家对零件进行评价,有一个尺寸不合格得零分,培养学生“有一个不合格尺寸的零件等于废品”的职业理念,有些核心尺寸精度没有保证好,不仅不得分,还要进行扣分,让学生明白加工不合格的零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此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6教学效果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改革在实际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实训项目,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后重组,将知识点分散在各个教学项目中,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教学项目的内容由浅入深,教学过程由理论-仿真-实际操作-检测-总结评价最后回归到理论,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教学项目由初级单项技能模块-中级复合技能模块-企业生产技能模块层层深入;学生在掌握了模块一数控车床初级操作与编程和模块二中级加工技能以后,引入了模块三企业零件生产项目实训,该模块的项目图纸和生产工艺完全来自于企业,让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加工、检测零件,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构建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教学,最终可以实现学生直接给企业生产合格零件,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实施多元评价,该评价体系由学生、教师、企业专家为评价主体,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反馈,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倩,罗福祎,张雪淞.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4):218-219.

[2]秦文伟.基于远程教育的数控专业产教融合教学研究[J].南方农机,2019(12):94.

[3]潘克江.以数控专业教学为例谈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J].中国轻工教育,2017(6):91-95.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篇5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数控技术专业

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倾斜,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面临的机遇是抓住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型人才,面临的挑战是不断地探究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爱心、守纪律、肯吃苦、懂技能、善创新”的技能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基本标准,也是企业挑选人才根本点。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改变原有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较严重的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目前培训模式发展趋势,是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下面就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数控车工)为例,对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加以探讨。

一、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的弊端

数控车工专业的专业课涉及到《车工工艺学》、《数控车工工艺》《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等几门专业课,操作性强,要求理论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同步。原有的教学理论与实训分开教学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理论和实训教学不在同一场所,且每一教学课题的时间上也很难同步,出现教学内容脱节、教学进度不统一、知识条块分割、学生不容易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过易忘等现象。理论和实训教师不由一人担任,重复讲授教学内容,学生不能将理论和设备的操作过程紧密有机结合,导致理论教师纸上谈兵;实训教师则教其然不教其所以然,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差。例如,理论教学讲授的数控机床与现有的实训设备操作系统不一致,编程指令、控制面板等方面与实际操作编程指令不一致,而学生实训时只有按照实训指导教师讲授的内容实施编程操作;二是数控车工教材内容比较抽象,但理论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不感兴趣。单纯的理论教学方式,特别是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大多数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法,较好的方法也只是采用多媒体教学,造成学生难学、难懂,也不愿意学,甚至厌学;三是该课程实践性强,理论教学时不能进行示范性操作指导,也不能动手演示。在讲授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时,理论教师虽然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讲解,学生仍然不知教师所云。例如,理论教师在讲授车刀的对刀方法和程序子菜单时,学生就很难接受和理解,教师如果在机床上或仿真软件上演示或示范讲解,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方法;四是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数控操作系统不统一。现有教材中一般是以法兰克和西门子操作系统为例讲解,而学校配备的是华中世纪星或广数系统,即使学校的设备与教材上的系统相同,在型号和使用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别。

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体化教学是由同一位教师承担,在教学场地、教学内容、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克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脱节的弊端,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技能。例如,在讲授编程指令时,边演示边讲授,也可以设置不同的参数,让学生看机床的动作或运动轨迹,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掌握了常用的编程指令。在讲解对刀方法和切削用量的选择时,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理论实训操作一体化是必要的,是目前提高学生技能的必然趋势。

三、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要讲述编程技巧方法,又要指导学生操作,将自己的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教师必须是双师型。好多学校为实现一体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是许多学校对数控设备投入较大,配备了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还添置了CAXA软件和仿真教学软件,在设备的数量和实训工位上基本上可以满足,为学生学习仿真操作、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和实际操作提供良好条件。同时,仿真教学基本与实际操作类似,安全直观,成本低,能配备大量的实训工位,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编程指令,检查发现编程的正确与否,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二是经过几年的培养和锻炼,培养了一定的数控专职教师,在师资力量上符合要求,可以胜任一体化教学。现有的数控教师都从事过数控车床的实训教学,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些都为实现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充分条件。

四、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安排

数控车工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车工工艺学》、《数控车工工艺》《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等,一体化教学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四大部分内容:1、专业基础知识讲解与指导演示;2、普通车床一体化教学,即《车工工艺学》与车工实训一体化;3、数控编程与操作的仿真教学,即《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与仿真一体化;4、数控车床上机操作实训。即《数控车工工艺》与数车实训一体化;

五、一体化教学效果的分析

一体化教学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的综合能力;既符合学生实际特点,又突出操作技能实训,并且讲授内容针对性强,学生边学习理论边实训操作;既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灵活地加以解决。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学发展趋势,是突出技能训练有效手段。同时,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顺刚 对职业技术教育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篇6

【关键词】数控;教改;课程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CNC lathe”course features,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e current “CNC lathe” Teaching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 teaching reference.

【Key words】CNC;Reform;Course

0 引言

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它是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机械加工的一门技术。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它具有广泛的加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具有很多优点:高柔性,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适合新产品的开发;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率高,数控机床的加工自动化,免除了普通机床上工人的疲劳、粗心、估计等人为误差,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并且数控机床对操作工人的要求降低,一个普通机床的高级技工,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培养的,而相对来说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培养时间极短(如数控车工需要一周即可,还会编写简单的加工程序)。随着数控机床在工厂的普及,它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1]。

1 《数控车床》实训课程性质和特点

《数控车床》课程是我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必修实验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建立现代机械制造的全新概念,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1 知识密集

《数控车床》是以数控车床设备为主要研究对象讲授计算机数控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方法。数控车床集合了多学科,具有集机、电、液于一身,技术密集和知识密的特点,设计、使用数控车床必须具备机械制造、微电子、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

1.2 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要求较高

《数控车床》课程既包含了开发设计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所需要的深奥的理论知识,又包含了使用数控机床所需要的应用方面的知识。

1.3 知识更新快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数控技术从创造到现在虽然只有50多年的历史但已经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相应的数控车床也经历了五次更新换代,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

2 《数控车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数控车床》实训课程具有以上的特点,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经常有如下困惑:授课的重点在哪里、如何掌握讲授课程的深浅、如何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等。笔者通过《数控车床》实训课程实践中获得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归纳如下:

2.1 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

由于数控技术教学和培训都离不开数控机床,而数控机床本身价格比较昂贵,同时训练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操作过程,这对机床安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同时数控机床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量学生实践训练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控机床加工仿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矛盾。数控加工仿真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人机交互技术,具有生动的界面和强大的显示功能,图形大小、颜色、观察视角以及刀具的形状等都可由操作者自行设计以满足不同的监控与学习要求;仿真系统的通用性较强,其语法诊断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编程。在模拟过程中,系统能及时提供错误信息以及刀具相对移动轨迹的显示以及最终加工的立体效果,很容易发现和修改编写程序的错误,高仿真界面及动态的模拟仿真系统可有效地显示代替机床实际运行状况并且还能够提示操作信息,使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易于课堂化教学,从而既节省了机床设备和实习消耗,降低了实做危险,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规避了实习人员的操作风险。仿真系统在模拟中出现人为的编程或操作失误也不会危及学生和机床安全,学生反而还可以从中吸取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所以说它是初学者理想的实验、实践工具[2]。

2.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刚刚开始接触数控车床,首先要掌握常用的指令G、M指令,例如快速进刀指令G00、直线插补指令G01、圆弧指令G02和G03、主轴正转M03等相关的指令。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中熟记他们,对于不明白的概念暂时不要理会,在实训中,通过实际的实践操作就会慢慢的理解明白。简单的指令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不高,学生学习起来容易。脱离课本上大的知识框架直接从常见指令学期起,学生容易上手,又有成就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3]。

3 展望

推进高校数控人才的规模化培养,有利于壮大中国数控人才队伍,对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有着重大意义,同时还可向创业人才队伍输送人才资源。改变传统数控人才的自底向上的知识串联培养模式,建构以项目为核心、自顶向下目标型的数控教学知识体系,优化实训软硬件环境,改善数控实训的权重,降低高校卓越数控人才规模化培养成本,结合创新、创业实践,不断拓展卓越数控人才培养的知识活化面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促进越工程人才规模化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多重数控实训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整合, 有待深入探讨,协同完成。

【参考文献】

[1]张三.数控技术与产业发展途径[J].电工论坛,2013-04-11.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篇7

目前X院机械专业主要有数控加工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校内教学实训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起点,并为后面的加工生产奠定基础,因此通过教学实训使学生应达到以下的能力结构要求。

(一)通过钳工实训,培养手工制作工件的基本技能

现代机械加工技术虽然早已取代原始的手工加工技术,但手工操作技能对学生的能力形成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地位,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钳工实训内容包括了解利用手工制作工件所需的设备、工具、刃具及量具,掌握锯削、锉削、錾削、划线、钻孔、攻丝、套丝等基本操作方法,钳工加工工艺的制定,能制作一般难度的工件及镶配件;通过钳工实训掌握机械加工常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使用方法,工件精度检测方法;还能让学生知道从事机械专业工作要不怕脏不怕累,培养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锻炼毅力,增强体魄;熟悉钳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及安全文明实训要求。

(二)通过普通机床加工实训

(如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培养普通机床的加工技能在现代机械加工行业中,由于历史原因,传统的普通机床加工仍然占据较大比重,掌握普通机床的加工技术仍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普通机床的分类、结构及功能;熟练掌握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的操作规程和方法,能分析和制定一般难度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掌握刀具的刃磨、安装、调试方法,工件的装夹及调试,切削参数的选择;能独立完成一般难度的零件加工、零件的精度控制和检测方法;熟悉普通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及安全文明实训要求。

(三)通过数控机床加工实训

(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床等),培养数控机床的加工技能随着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加工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加工技术,机械专业的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加工技能是不可缺少的。了解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及电火花成型机床的操作规程和方法;掌握数控编程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技巧,能利用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方法编制一般难度零件加工程序;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工艺制定;合理选择工具、刃具、量具及切削参数;掌握零件精度控制和检测方法,能利用数控设备独立完成一般难度零件的加工;了解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电气控制原理,熟悉数控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及安全文明实训要求。

二、改善机械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可行路径

(一)制定教学实训计划

学制为三年制的数控加工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高职学生,根据教学实训应达到的能力结构和目标要求,结合实训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实训各工种实训流程,学期安排,实训课时,实训内容,实训设备台数,每台设备人数及相关工具、刃具、量具、夹具和材料配备。1.钳工实训只安排一次,并安排在新生进校第一学期,实训时间3周(84课时)。实训内容以钳工加工工艺知识,锯削、锉削、錾削、划线、钻孔、攻丝、套丝等操作方法、手捶及镶配件的制作。每位学生一个台虎钳工位,若干台台式钻床,相关工具、刃具、量具和材料配备。2.普通机床加工实训安排在第二学期,实训时间4周(112课时),以车、铣为主,刨、磨为辅。实训内容主要为普通车、铣、刨、磨床的基本操作;学习车、铣加工工艺分析,工艺制定,车削外圆、内孔、圆弧、台阶、内外锥面、内外螺纹等;平面和沟键的铣削、刨削工艺分析、工艺制定及加工方法;平面及内外圆磨削工艺分析、工艺制定及加工方法;一般难度零件的综合加工练习。每台机床2-3名学生,相关工具、刃具、量具、夹具和材料配备。3.数控加工实训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实训时间10周,其中数控车工3周(84课时),数控铣工(加工中心)4周(112课时),线切割(电火花)1周(28课时),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2周(56课时)。实训内容主要学习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机床的基本操作;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工艺制定,数控程序编制及零件加工方法,一般难度零件的综合加工练习;学习数控设备故障分析与诊断,电气控制原理,对一般性故障进行分析及排除练习。每台设备3-4名学生,相关工具、刃具、量具、夹具、材料及电工器材的配备。

(二)制定加工生产训练计划与目标

加工生产主要是承接外协企业的产品加工业务,属校内生产系列,其本身具有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性质,原本属于教学系列之外。为使加工生产服务于教学实训,可将加工生产形式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总的实践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从事外协企业的加工生产任务,既可以节省实训材料,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能力结构范围,加深技能难度,延伸企业管理知识。把校内教学实训和加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加工生产安排在第四、五学期进行,学生从事加工生产时间7周(196课时)。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及难易程度,既可利用普通设备也可利用数控设备进行加工。通过承接企业生产任务,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结构、形状的零件,自己分析、确定加工工艺,选择和刃磨刀具,自己编制加工程序,自己对刀,自己加工及检测零件。能对零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和排除,能分析和排除设备的日常故障。通过加工逐步熟悉企业生产模式和企业环境,碰到问题自己想方设法解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工艺制定、操作能力和水平。当外协业务不足时,可用一定难度的零件项目进行补充。

(三)教学实训与加工生产相结合衔接方案及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篇8

【关键词】 信息化 数控加工 教学实施

1 概述

《零件的数控加工》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实用性。课程前期学生已学习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加工工艺编制、钳工实训、普通车床铣床实训,后期还将学习复杂零件数控编程、机械加工质量控制及数控实训课程。课程的核心工作岗位:数控编程员、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实施人员。

课程教学主要内容:(1)学会正确设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2)学会数控机床加工的编程指令与零件加工程序编制;(3)学会各种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与程序输入加工出合格零件。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托岗位职业要求,注重岗位化能力培养,选取实际典型加工案例,依据学生学习规律进行了教学化改造。按照有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设计典型工作项目,以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课程设置4个典型工作项目培养学生数控加工能力。

2 项目驱动信息化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以工作项目4-综合轴类零件加工的子任务-带内孔轴类零件(图1)的加工为例。[1][2][3][4][5]

2.1 本次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简单固定循环指令的格式;(2)熟练运用G70、G71、G72编写零件的加工程序;(3)掌握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流程;(2)会阶梯轴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刀具的选用。(3)会数控车床的操作。

通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关键能力。

2.2 教学方法

教学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工任务的实施按照数控加工工作流程,运用六步法组织教学。数控加工的工作流程通常为:分析加工零件图纸;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输入程序操作加工;合格零件的加工完成。与数控加工过程相对应,设计教学流程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最后进行学习评价。

本次课程教学的重点是:(1)G70、G71、G72固定循环指令的格式;(2)运用G71等固定循环指令的程序编写;(3)数控模拟系统的操作方法;(4)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教学难点是:(1)G70、G71、G72固定循环指令的程序编写;(2)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3)走刀路径规划。

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1)充分利用采用网络教室、虚拟仿真软件、视频、动画等信息技术教学;(2)加强教学中的辅导和答疑;(3)按照岗位要求,学生团队合作。组内讨论、组间互学,取长补短。(4)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评价总结工作过程和成果,提高综合能力;(5)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巩固难点和重点;(6)利用数控实训进行实作与论证,加深理解。

2.3 教学过程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采用六步法组织实施。

(1)资讯阶段:借助网络教学软件(图2),运用网络化的传输方式下发零件图纸、加工任务书(图3)等资料。学生根据下发的图纸等资料,查阅分析相关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分析相关加工资料,达到该阶段的教学目标。

(2)计划阶段:利用多媒体CAD/CAM信息化实训室,结合零件加工实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资讯信息,下发工艺卡(图4)、工序卡(图5)、车削加工项目报告书(图6)、刀具卡等电子文档及样本,合理组织信息化课堂(图7),引导学生制定加工工艺及加工操作方案。

(3)决策阶段;学生通过网络提交小组的工序卡、工步卡、刀具卡等机械加工工艺资料(图8)以及编制的数控加工程序(图9),提高学生的加工分析水平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

(4)实施阶段:

运用信息化虚拟加工平台-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图10)进行零件加工。该仿真系统可进行程序的编辑和虚拟加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工前的准备,了解实际操作加工规范,学会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同时可了解不同数控设备及编程要求。

仿真演示数控加工仿真符合工程实际,仿真从毛坯的选择装夹、刀具量具的选择、程序的编写与输入、数控机床的正确操作。如在加工中发生加工故障,会有故障信息提示。学生通过检查加工程序和操作,分析故障。学生通过故障的处理,加深理编程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学依托网络教学实训室,虚拟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难点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学习。主要有编程手册、图形图片资料、G71、G72动画,数控车床对刀视频等。

(5)检测阶段:以加工零件为依据,运用软件测量工具进行质量检查,填写质量分析报告(图11)、机床操作故障单(图12),帮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提高数控车床设备操作水平。

(6)学习评价阶段:依据整个学习过程及加工零件,进行成果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填写学习评价表(图13),总结学习过程,进行成果展示。为便于知识的学习、巩固,课后学生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平台依据专业分类,核心课程提高了习题集、视频库、企业案例集、技术资源网站(图14)等资源。

2.4 教学效果

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通过一体化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凸显,操作技能明显增强,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后续的数控实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次参加北京市的数控大赛都取得了好成绩。

3 结语

课程教学环节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生完成加工任务。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一体化的信息教学实训室;虚拟仿真加工设备教学软件;课后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和技术网站;各种文字手册、图片、动画、视频资料。信息化技术在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雄伟.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蒋建强.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赵燕伟.现代数控技术.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