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8篇

时间:2023-12-06 11:14:48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篇1

高职院校资源相对匮乏,需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我院明确定位于高级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并要最大限度地运用社会资源,尤其是有实力的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内部资源,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对于融合校企资源建设,本文进行了现存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的如下探讨。 1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融合校企资源现存问题 当前我国动画教育的发展空间相对狭隘,教育资金的缺失、教育政策的扶持不到位、动画专业教材的不统一以及动画教育人才能力水平的良莠不齐等等,都是制约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一批极富创造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懂市场运营模式的动画产业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日、美、韩等国的动画产品不断涌入我国市场,带有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原创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日、美、韩等动画强国相抗衡。这是因为少数国产动画还存在观念陈旧、制作粗糙、手法单一、说教幼稚,甚至内容脱离现实的问题。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中也普遍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办学场所设施缺乏、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动画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师水平与能力有限、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缺乏、缺少稳定的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还比较高,但是就业工作的难度再加大。面对种种压力与挑战,高职院校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密切地合作,建立办学伙伴关系,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培养过程,以期共同完成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校企合作“不够紧密”有着必然的联系,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战略选择。对于企业来说,实行校企合作,可以解决企业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有利于提高企业现有员工的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有利于加快企业技术升级的步伐,有利于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融合校企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是搞好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和影视动画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影视动画专业校企合作是基于人才需求的“互动模式”,是高职院校与影视动画企业互动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行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准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2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融合校企资源的解决方案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依托学院支持政策与专业特点,采用校企合作“2+1”的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专家项目进校园”的合作方式转变为校企全程共建的合作方式,确立了“依托品牌优势,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嵌入式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嵌入有镶入、的意思。原意是指把东西卡在空隙里。这里借以指学院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将企业的培养方法直接镶进到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训练学生,使学生既学到技术知识,又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这种模式要求校企高度融合,双方和谐共建。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校企共赢、社会成本最低、边际收益最大的符合我国当前及长远人才发展方向的最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融合校企资源的最有效途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高职院和企业资源存量,促进资源增值。在高职院和企业资源存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有效而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嵌入式模式的开展,可以以较少的资源增量,促进资源增值。这是校企双方缓解资金等资源硬约束的有效方式。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企业快速获取高级应用型人才,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大大降低人才培养成本。通过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企业可以大大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或者可以认为是“零周期”培养。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增强新进员工的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缓解学院就业压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企业文化的传播,更有利于学生初步完成社会化和职业化进程。2009年,我院影视动画专业与北京幸星国际影视动画学院合作。为了实现教学、企业、市场“零距离对接”的最终目标,适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性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性,我们采取了深度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把企业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法引入学院的教学中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训练学生,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较好地掌握了实用技术。实践表明,这种深度嵌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2.1人才培养方案嵌入 2009年,我院影视动画专业与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利用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和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结合我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人才培养嵌入到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除了嵌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内容外,还贯穿着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团队合作等训练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开展入职训练、求职面试系列课程,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飞跃。自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来,教学状态平稳、效果明显、学生反映很好。 2.2课程嵌入 影视动画专业是学院针对国家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要求,以课程嵌入专业共建的形式同北京幸星公司进行合作;将幸星国际影视动画学院先进成熟的课程体系完整嵌入到合作院校原有的教学计划中,替换原有的全部或部分专业课,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既打好扎实的文化课基础,同时又能够掌握国际上最先进主流的动漫制作开发技术,通过最终的考试认证及项目实训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其合作主要目的是将幸星先进的,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课程融入到高校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既接受了正规的高等教育,又学到了实用先进的技能。 2.3师资嵌入#p#分页标题#e# 我院从事本专业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10人,兼职教师为6人,双师型教师为12人。在与企业合作并实施嵌入式人才培养后,部分课程由幸星国际影视动画学院北京总部直接派驻优秀教师进行授课,教师全部有国际大型项目实施经验,结合本土教师的教学,共同完成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师水平、加强学院专业建设、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我院影视动画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两者有机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未能完全满足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数量不够,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量不足;工作室、实训室及生产性实训基地数量不足,设备需要不断升级,经费紧缺等,我专业将在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创新、进取。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篇2

[关键词] 高职教育;影视动画;师资建设;实训体系;校企兼融;人文素质

[作者简介] 柯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8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2-0079-0003

当前,影视动画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如美国、日本和韩国,其动画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了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的产值。近年来,我国动画产业也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市场均被国外产品垄断。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在于缺乏优秀的动画创作、营销和管理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其师资力量的建设至关重要,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当前高职影视动画教师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只有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实训体系,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平台,深化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与兼融,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才是打造高水平影视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一、新形势对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及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

近年来,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迅速,国家、地方都陆续出台一系列发展扶持的政策和措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国家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相关举措也在抓紧进行。2012年2月,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尝试通过跨校联合的方式培养动漫高端人才。有资料显示,全国开设动漫专业本专科院校1279所、设置动漫相关专业1877个,动漫相关专业本专科在校人数584589人,毕业人数113669人。可以说,当前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建设已经进入了黄金期和关键期,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对动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影视动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影视动画的发展繁荣,全国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动画或动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专业师资力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编著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当前动画教育面临办学困难的12个原因中,“高水平专业师资缺乏”和“教师缺乏业界实践经验”位居前两位。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专业教师为本科计算机专业或美术院校毕业,硕士研究生很少,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更少。多数院校教师没有真正从事过动画行业实践,甚至存在“美术加计算机等于动漫”、“掌握动画软件的能力等于动漫技术能力”等错误观念,许多院校的动画专业教师仅仅从书本上学习动画知识后就走上讲台,真正既有动画制作经验又有教学经验的“双师型”高学历教师少之又少。

(二)教学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成人高校改制或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教师的主体仍然是理论型教师,专业结构和教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特别是对于影视动画这一类的新设置专业则更为明显。

(三)在价值取向上不合理

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术教学能力和资格的高职院校教师。但部分高职院校在“双师”建设的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以教师能否能取得多个资格证书来衡量“双师”资格,而忽略了根本――就是对教师职业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而现有的动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发证大都不规范,名目繁多,因此导致“双师型”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四)在职称评定上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职称不适合以本科院校的职称评审标准来进行,因为本科院校考核教师的重点在于科研的能力,将论文与课题作为评选的唯一或主要标准,而高职的实际情况是强调实践能力,如果和本科院校一样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技能,这样的导向间接地导致了教师因循守旧,影响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

(五)在人才引进上不合理

现在不管是高职还是本科院校引进人才的标准都设在硕士学历以上,这对于影视动画专业来说门槛过高。因为目前许多教师原是企业骨干并非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甚至非科班出身,但他们在影视动画行业内从业多年,实践经验丰富,而具有高学历的科班人才不一定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即使有也不会到二三线城市的高职院校来,这样就造成了人才的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

(六)在培训机制上不合理

缺乏系统、规范、科学的教师实训教育和培训体系。一是培训机会少。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由于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使得专业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到生产第一线实践锻炼。二是经费无保障。很多学校自身由于经费紧缺,无力顾及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无力承担教师到更高专业机构培训及资格考证。三是培训渠道不通畅。高职院校虽然与企业、行业建立了实训合作关系,但在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机制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常态,产教研结合的模式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教师参与项目实践的机会较少。

三、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想

高职院校生命力的根本在于教学的质量,而保持教学质量的高水平,源于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鉴于我国影视动画发展前景广阔,国家和地方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必要将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到高职院校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谋划,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解决“高水平专业师资缺乏”和“教师缺乏业界实践经验”等瓶颈问题:

(一)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实训体系

德国、日本、法国等职教发达国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体系,体现在职教师资生源质量标准化、培养结构专门化、培养特色、任职资格严格化和职后培训工作制度化、职后培训结构专门化、教师进修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等,做到了职前培养高质量,职后培训高水平,有力促进了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在职前培养上建立相应的职教师资资格标准和认证体系,严格准入制度,把好师资质量的入口关。在职后培训上把教师参加培训进修作为必须履行的义务,定期到企业进行技术实践、企业培训、企业兼职、顶岗实践锻炼,参加行业或专业委员会组织活动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确立“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标准,完善成长激励机制

根据教师的持证书情况和教学经历,可将“双师型”教师划分为双师经历型教师、双师资格型教师两大类 ,并将“双师”教师等级又细分为中级、高级两个层次。不管是哪一类教师都应该具备高校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具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具备创业创新意识及较强的科研能力。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外在的督促机制,使专业教师逐步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以政治待遇激励、心理情感激励和经济待遇激励等人文关怀,建立内化的能动机制,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培训进修、提高技能的自觉性。如在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训进修、申报高一级职称、安排科研开发项目时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制定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的、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职称推荐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技能的锻炼提高和课堂教学上来;对于取得了全国注册执业资格的教师或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在经济上给予适当奖励等。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自我培训机制,发挥教师个体在“双师”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师自学自培不断提升完善。

(三)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完善校企兼融的合作机制

一是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人才,把具有5年以上在企业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技术人员,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二是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师资管理制度,兼职教师也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专职教师一起来建设和管理,并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根据专业课程计划安排阶段性聘请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融入不仅可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可以把生产、管理一线的成功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达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建设的目的。

完善校企兼融合作机制;加强产学合作,最有效的办法是将企业请进校同,这是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校企兼融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的环境条件,教师则能够通过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革,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动画企业通过推荐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动画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也提高了动画专业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增加广大教师参加生产项目实践和指导实习的机会,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转变为教学、实践、科研型,实现产学研一体的复合型教师。鼓励教师到社会上兼职,企业科研项目可以在学校立项,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带动动画专业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且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强化自身人文素质修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水平

一是强化师德培养和行业职业素养。良好的品德素质是从事教师工作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教育T作者首要的先决条件。而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这也是一名“双师型”动画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二是强化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与通俗化。动画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既要有扎实的艺术基本功和一定的文学素养,又要掌握现代计算机软件,更要有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对人性、社会的洞察力。特别是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同,拥有无比丰富的动画创作素材,如果中国哲学、文学和历史方面知识欠缺,那么就无法从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同时,动画的表现形式又是通俗化的,专业教师的讲授要做到理论知识通俗化演绎,教学语言通俗化使用,教学案例通俗化运用。让学生听得懂,有兴趣;学得通,会运用;练得熟,有技能。三是强化审美情趣的年轻化与时尚化。动画是审美年轻化和时尚化的产物,动画的观众主要是青少年,动画专业所教授的对象也是青年学生,他们对新鲜又时尚的现代文化及流行趋势非常感兴趣,这需要专业教师对社会上的各种时尚文化加强掌握,善加利用,与时俱进,正所谓“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时尚而年轻的审美情趣,不但是成功创作的灵感来源,也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情感的有效载体。

以上几点是笔者对新形势下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谈的几点建议及构想。中国的职教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辈高职教师不断地努力,思变,创新,提高,才能为我国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梅.对成人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J].科技博览,201O.(11).

[2]李国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价值工程,201O,(14).

[3]徐英俊.发达国家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主要特点[J].职教论坛,2010,(9).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篇3

关键词:影视动画;现代学徒制;发展概况;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量随之加大,人才也由此成为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人才。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双方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前正处于文化产业大发展时期,科技进步迅速,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影视动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难以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概况与意义

在高职院校中,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缺少与企业的对接,容易导致以下三种问题出现:第一,部分专业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企业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人才培养方面难免偏向于理论教学;第二,经过学习后,部分学生的能力难以满足现阶段企业对于影视动画人才的需求;第三,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为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引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影视动画人才,促进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良好发展。影视动画专业最初采用的是“师徒制”教学模式。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开始以集中教学的形式授课,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可以让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和相关人员在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时,未能有效结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并与其进行对接。在此情况下,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引入高职院校的影视动画专业教学,可以为影视动画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在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教学中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逐渐完善影视动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形成崭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让影视动画专业无论在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上,都能有效满足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教育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影视动画行业的发展。

二、影视动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企业参与度较低

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影视动画专业,学生、学校、企业是该模式的三大主体,企业作为新加入的主体,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部分企业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影响企业参与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限,难以胜任企业中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特别是一些对创意性要求较高的影视动画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的进度。第二,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从整体看,部分高职院校占据主导地位,企业相对被动,个别企业提出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第三,个别企业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希望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直接参与企业工作,或通过短期培训直接上岗。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2.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旨在为社会输送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注重理论考核,轻视对学生实训成绩与综合能力的评价。个别高职院校受以往教学理念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部分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未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合适的平台,这种不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难以真实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能力。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教学评价,难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对客观、有效的参考。

3.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部分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另外,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影视动画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便有效应对未来影视动画行业的发展,促进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影视动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1.构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平台

在影视动画专业中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与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树立校企合作的新型教学理念,搭建相对完善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现代学徒制在影视动画专业中的应用。该平台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使高职院校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影视动画行业的发展需求,为相关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型人才。校企合作平台应以“1+n”形式构建,即一所学校可以与多个企业共同合作,以获取更多的有利资源,实现更全面的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校企平台。第一,高职院校要做好充分调查,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高职院校首先要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影视动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基于了解本校实情的问卷调查与市场调研并予以分析,再选择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应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发展实力,掌握先进的技术,企业内部的岗位划分相对全面且合理。第二,高职院校与合作的企业应结合实际,共同研究、制订长期实施的战略计划,充分分析现阶段市场中行业发展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此为影视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搭建长期、稳定的平台,确保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有更充足的沟通、磨合空间,以此逐渐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第三,基于信息化进行资源整合。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事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影视动画专业中搭建相对完善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平台时,高职院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所选合作企业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进行校企资源整合,并搭建相应的平台,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与技术发展现状,而且可以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成果,以及与实训有关的社会服务等,如项目的开发、策划以及相关内容的设计等。各方要在此基础上搭建完善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更具有深度的校企合作平台。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应组建一支实力强、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以增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效果。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加大对原有师资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岗位培训。高职院校要提升影视动画专业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实操经验,进而引导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实践经验与技术能力。校方可以将这方面的培训列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以此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岗位培训,提升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为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构建“双导师”形式的师资队伍。这种形式的师资队伍指校方在原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从一线岗位中聘请一些优秀的兼职技师,负责指导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并进行实操。这种师资的引入也是现代学徒制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教育行业的一线教师和企业一线的优秀技师可以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3.构建完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在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十分关键,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客观地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帮助学生正确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特长也不尽相同,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此全面考量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多元化评价体系中除了以往教师的评价、生生评价以及自评,还应增加企业对于学生实训中的表现评价。这方面评价包含的内容较多,如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意设计能力、相关软件的使用能力以及团队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可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各项评价的分值标准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篇4

动画专业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动画行业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专业课的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合的专业实用技能。动画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改革,是基于动画专业教学特性的最基本的基础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动画专业已基本构建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通过实践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改革,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素描课程现状分析

动画艺术是影视与绘画紧密结合的动态视觉表现形式,动画专业是集科技与艺术为一身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边缘性的学科。动画的美术创作是绘画技法、表现形式和科技手段等因素的整体调度与综合运用。它对视觉形象的塑造与表现是动态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因此它要求制作者必须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与基础素描教学息息相关,素描训练是获得这些能力的根本途径。

1.教学目标的差异

目前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基本是在延用经过某些局部改良的传统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众所周知,传统绘画造型艺术基础素描在训练上多以对静态客观形态的写生再现为主要目的,表现的是客观形态的瞬间的静态造型,它是一门以创作相对完整的独幅绘画作品为最终目标的平面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性学科,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表现静态视觉形象的造型能力。相对于动态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传统的静态写生再现的素描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的形式上己无法与动画专业教学相适应。这导致动画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使动画专业学生无法在基础教学的训练中明确地、全面地、充分地获取与专业课教学中技能训练相对应的必备的造型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专业教学的顺利展开,影响了专业教学的质量。

2.课时分配

在课程时间分配上,动画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只有一年级上学期,总共为七周教学时数,这些有限的训练时间,对于要求深刻与精准把握表现对象的解剖结构,同时要明暗地、质量地,有重量、有空间地深入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3.教学方法

动画专业在基础课程中,同时需要进行一些夸张、装饰、想象的训练,但全因素素描的教学中明显缺乏相关的训练内容。将全因素素描在一张画面中完成造型、调子、材质、层次等十几个绘画语言的训练方式,拆分为各个单元而系统地训练,在基础训练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力求在每张作品中都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将全因素素描训练,改为单因素素描训练。同时,再在素描教学中加入例如夸张、取舍、装饰、归纳等与新型绘画学科密切相关的专业训练内容,

素描课程改革内容

1.转变观念,开创教学新思路

在动画专业基础素描的教学中结合传统绘画素描中的造型规律,明确与动画专业相关的、有利于动画专业教学的造型元素,引入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建立与动画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基础素描教学。

2.教学内容

改变原有素描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审美素质与造型能力下的“宽、散、浅”的状况,明确动画基础素描教学内容的专业指向性,细分、强化素描基础课与动画专业课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改变以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像———真人的为梯度进程的、以单一写生训练为主的基础素描教学。建立以光影描绘、质感刻画、结构分析、形体塑造、空间体现、动态把握、形象表现为主要学习内容;以静物、景物、人物、动物为表现对象;以实物、图片、影像为教学参照;以临摹、写生、默写、改编、移位为训练手段;以架上、案头、数字媒介为综合操作平台的动画专业素描课程教学。实现动画专业的素描课教学内容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序、有效、有机的结合。

3.教学场地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篇5

【关键词】动画专业基础教学 创新培养

目前,动画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之一。十几年来,国外动画产业发展迅猛,国外的动漫卡通产品与其衍生产品占据了我国大部分动漫市场,以致各种外来动漫形象深入人心。资料表明,美国动画基础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鼓励原创,使动画创作者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为动画产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出台一系列鼓励动漫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地纷纷设立动漫产业基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各地高校也都开始设立动画专业,以期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教学已发展了10多年的时间,动画专业的设计师及相关教育人士正在摸索一条针对动画专业的特点、能为动画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造型的教学模式,我们惊喜地看到,已有同动画相关的教学研究和动画教材出版,说明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已经引起各大高校动画教学研究者的关注及重视。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动画专业学科建设起步较晚,高校的动画艺术教育仍在探索之中,动画专业的教师很少,教师的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动画艺术相关教学师资还很薄弱,缺乏必要的重视及科学、规范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在学科建设上有很多方面仍是空白,这与越来越多的希望在动画艺术领域有所发展的广大学生的愿望不相符合,也使当前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完全满足动画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高校动画专业学科建设及招生情况。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动画专业基础教学的现状以及怎样合理改进教学方法,如何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创新培养。

一、动画专业基础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的动画专业教育比较落后,动画理论研究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动画专业教师相关的艺术修养不够,同动画艺术相关的设计、教学还相当薄弱,一些动画作品抄袭国外动画作品的造型和技术,没有本国的民族特色,使得我国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完全满足动画市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部分动画专业的生源情况。

2.认清独立学院和公办院校之间存在的差距,了解并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情况进行人才培养。目前,公办院校比较重视动画专业学科建设,注重学生的原创性和多方面的动画人才培养。但在独立学院动画专业教育中,学生的艺术修养不够全面,动手能力普遍较弱,轻视或不合理对待手绘训练等基础教学内容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从对数量的追求转变为对质量的要求,分析和解决这些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每一个有志于发展中国特色动画的创作者应该关注的。

二、动画专业基础教学发展方向

动画专业基础教学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谋求发展,在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坚持一个“特”字,借鉴各大院校的优秀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出适合动画专业基础教学发展的特色道路,为我国动画产业迅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定位。高校动画专业基础教学,应该为学生毕业后成为动画设计、创作行业能手奠定基础,只有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今后动画设计、制作的需求,动画专业基础教学才有意义。同时必须注意,我国动画专业应该更多地培养应用型而非研究型人才。

2.以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专长、提高素质为培养目标。在基础教学过程中,除培养学生掌握企业所需的动画创作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应用性强的动画绘制技巧与制作技术外,还应培养学生掌握高科技动画制作手段,具备动画编辑和多种风格的造型能力,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中外优秀文化艺术知识与修养。

3.以自编教材为教学依据。目前,有些开办动画专业的院校还在使用十几年前的动画教材,这完全不适合现在高速发展的动画艺术。因此,我们应从动画专业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并注重吸收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院校和各兄弟高校的教学改革成果,制定适合本学院特色的动画基础教学计划。在最新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组织教材与教案,突破现有动画基础教学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动画基础教材更好地为动画学院的教育服务。

4.积极利用国外有益的基础教育资源以及国外先进创作经验。国外动画近年来发展迅速,有很多好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利用。我们应以动画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动漫专业教师队伍和优秀人才;其次,聘请海外动漫创意、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来校讲学和工作。这种多渠道的合作与沟通为更好地开展动画基础教学创造了有力条件。

三、动画专业基础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找准兴趣点。在动画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喜好,有针对性地加以启发和引导,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复杂、多变的结构造型变得简单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绘画方法,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通过学生对动漫形象、动画短片、动画电影的喜爱,引导学生对动画制作、动画设计产生浓厚兴趣,转而让学生更加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和研究。

2.采取临摹训练。在动画素描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基础造型这种训练方式,对人物、动物、植物、环境等造型因素进行大量、反复的临摹练习。在临摹的过程中,掌握物象的比例、结构、透视等基本绘画规律,并积累各种人物群体、老幼的个性特征,认识和了解各种人物在性别、年龄、性格、职业等方面的造型差异,丰富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在临摹的过程中,放弃传统绘画写生的造型方式,用搜集形象资料的学习方法可以缩短基础造型学习的进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适合动画专业基础造型的有效学习方法。

因此,用临摹和写生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要重视绘画基本功的训练,其次找到适合造型训练中能够表现动画特点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物象的基本比例、结构、透视等基本绘画知识,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视觉表现能力,强化对视觉判断的敏锐性和表现准确性;用临摹和写生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不同物象运动、环境、道具进行造型设计,增强学生综合造型能力,为后期培养动画专业的设计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3.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动画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而不是研究型的。在动画基础造型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两个方面的创新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缺少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知识整体性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动画专业基础造型训练应抓住人物形象、结构的主要特征,在绘画训练中始终尽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写生、临摹、创作融为一体,使造型生动有趣。通过这种系统的训练方法,使学生不断加深对物象的感受和理解,不断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和视觉表现力,逐步形成一种向动画造型靠拢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领悟力和描绘对象的能力,更好地再现绘画造型表现方法,为今后动画专业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实际上是动画专业基础训练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2)培养学生的动态造型思维能力。在动画设计中,需要表现故事情节以及角色活动的全过程,这不仅是采取静止的造型思维方式所能解决的问题,还要求在基础造型环节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动态造型思维的能力。在基础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但能描绘单个人物的静止造型,而且能从多角度描绘人物的动态造型;不但能画出人物表面的结构、透视,还能画出人物内在的结构、透视。

因此,在动画专业基础造型的学习中,课堂教学应大量开设速写课程和必要的默写课程。在速写课程中,除了设置静态速写,还有动态速写,有条件的学院可以聘请舞蹈专业的学生展示舞蹈动作和形体动态,这要求学生能敏锐地抓住对象的大透视、大结构和形体特点、动态特点作简洁概括的艺术处理,生动真实的艺术形象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动态造型意识。在默写过程中,能强化学生的形象记忆力,加深形体的理解力,培养准确的表现力,在形体关系的塑造中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性,树立画面的整体意识,通过这种交叉综合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态造型思维能力。

4.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画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动画基础课程时,仍按照一般造型基础课程学习,采取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的绘画方式,与真正的动画设计联系很少,这就造成学生当前的基础学习与今后的动画创作严重脱轨的现象,等到高年级再去进行动画设计时,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时间上也不够用,手头功夫不扎实,随之而来会出现更多问题,甚至影响将来的就业情况。

因此,动画专业基础课程的开办应根据实际情况,将更多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动画创作、动画市场接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经常参观高年级的动画创作,培养学生在低年级的基础学习中就有动画设计创作意识,带着明确的目标训练,可以有的放矢,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制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与动画、影视制作机构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简单的创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有机会参与动画创作,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从而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以实践创作经验指导动画专业的学习,检验学生平时所学知识,使专业学习同动画市场、动画产业接轨,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我国动画专业要根据现有的国情和民族特点来发展动画专业的基础教学,明确培养目标,走适合中国教育的教学路子,用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实践,使动画基础教学更加符合动画创作和动画产业的需求,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动画的设计与创作,为中国动画能够早日走上国际舞台做出不懈努力。

(注:本文为2011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B142)

参考文献:

[1]高璎璎.中国动漫业尝到了苦果[C].经济参考报,2004.

[2]孙珊珊,雷珺麟.高校动画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探究[J].美术大观,2007(2).

[3]吴冠英.动画美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阙海宝,王冲.独立学院定位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6).

[5]王文杰.文化领域内中国美术电影的衰微[J].艺术百家,2005(1).

[6]赵枫,苏惠香.我国数字动画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2.

[7]熊阳春.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冷思考[J].知识经济,2007.

[8]王红亮.试论高校动画教育发展问题[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6(4).

[9]朱方盛.动漫教学之我见[J].中国动画,2006(6).

[10]曹钰,沈浩,米高峰.寻找动画专业的教学之路[J].中国动画,2006(6).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篇6

关键词:高职;影视动画;商业项目;实践教学评价

“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商业项目,按企业要求和生产标准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训练和项目生产。基于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提出以商业项目为载体,以师生工作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为平台,按企业的要求和生产标准对学生进行生产性教学实践的构想。促使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要求与企业要求一致、课程标准与生产标准互通,校企双方互利互惠的目的。构建影视动画专业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能从事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具有创意思维、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的动画专业人才。

实践能力在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每一个有影视动画专业的高职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多年来,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实践中,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本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为核心,以实践类课程质量检查、评估为纽带,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影视动画专业发展的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它是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活动及其有关因素做出系统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实践教学进程做出判断,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各类人员相互监督与促进,若一个环节薄弱,将导致体系内各因素间的脱节和整个体系漏洞的出现。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能够反映实际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而当前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影视动画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实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实践教学研究较为成熟,已有成功的实施经验值得借鉴。国外的教育已从学院派形式化的封闭、僵化教学模式向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发展。学徒制和工学交替是国外影视动画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虽然这种师徒技艺传承的关系没有根本改变,但是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英、法、德等欧洲一些国家的职业动画艺术院校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师徒制工作室”模式,强调低年级和高年级共同组织成纵向学习小组,由导演、教授、原画师、场景设计师、合成师领导的各专业组共同指导。优势在于增加了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实践和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日本、韩国等国动画职业教育都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日本的影视动画职业训练体系一般为两年,每年的标准学时为1600学时,在两年总计3200学时中,68.7%的学时用于实际操作训练,25%的学时用于专门的学科学习。这反映了他们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韩国高校的动画专业中,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新生入学后一般需要进行为期1―2年不间断的手绘训练,其训练量大,要求十分严格。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高职院校影视动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影视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主要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原则、理论基础、开发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如张成武提出实践教学是以提高能力为目标,必须具备实践活动诸要素。

其本质是将学习者置身于一定的知识场景之中,促使其将知识内化为个体经验。张路光强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实用型原则、混合型原则等。

实践探索方面,来自高职院校的实践者主要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师资、实践教学模式、实训教材等配套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如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王丽萍、杨葆华 在《浅谈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中提出高等影视院校应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建设、打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健全管理和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构建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解辉在《浅谈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文表明高职院校的影视动画专业由于动画片设计制作的多工种密切配合、流水线式的运做特性所至,在教育教学中应坚持与实践、企业相结合,实现与企业的无缝连接。戴一峰、黄汉亲等研究者都认为动画专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实践教学在该专业中十分重要。提出了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框架。

纵观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虽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毕竟已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本课题的研究留下了许多研究的空间。已有研究的不足在于,国外虽然在教学实践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但在理论上的系统研究不够。国内这些年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研究也有不少,但对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还不完整,尚未涉及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普遍规律及共性的研究,尤其对商业项目式的实践教学研究还很少。研究者还停留在仿真项目的实践教学研究,且侧重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的比较研究,未涉及到如何设置项目课程、教学与企业的标准如何统一、商业项目实践教学如何组织实施、生产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如何建设以及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如何评价等问题。

二、实践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目前,影视动画专业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对方法的研究缺少深层次考虑。我们知道,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方法的变革背景意味着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评价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更没有完整的指标体系。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是督导听课、同行听课,评价者听完课后再集体讨论,最后汇报给主管领导形成统一的意见。这是一个单向评价过程,只有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评价的过程,这种“窥一斑见全豹”的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二)实践教学评价的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践教学评价的效益包括“效益评价”和“评价的效益”。效益评价,即对教学质量所包含的效益进行评价,在看“产出”的同时,也要看“投入”。投入越少、产出越多,说明其在同等资源消耗下培养更多的人才或培养等量的人才而消耗更少,从而表现为效益也就越高。而现阶段,一些院校注重看结果的“产出”,而忽略对过程的“投入”;评价的效益,指评价实施过程要讲求效益。一般情况下,教师规定了学生教学实践的内容和要求,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思考较少。老师在实践教学中很累,学生收获颇少。

(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单一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制,就需要及时地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模式多数仍停留在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上,注重学生的成绩,不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过程的评价,重视可测量的外在的行为目标,忽视内在能力的培养。教学、课程和评价之间为线性关系,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及有效的反馈调节。往往简单地看待学生成绩,而看不到成绩后面不同的动机取向和实际能力提高的程度等。有的学校教师个人的评价标准就最终决定了学生实践环节的成绩,缺乏评价的规范性、客观性、公平性,无视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复杂性。导致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训、设计或实习效果,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水平。

(四)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不完善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评价指标内容侧重于实践教学的方法、管理、师资等,这对实践教学评价还不够完善,应对实践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实践教学评价工具、学生的反馈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分析。

三、实践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即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活动要建章立制,依法管理,使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保证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与实践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客观性原则。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

(三)指导性原则。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并通过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持续性原则。即要从持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发展观出发。制约实践教学质量的诸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因而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应不断地改进,才能持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五)可操作性原则。实践教学评价要做到可操作性,删繁就简,既体现评价体系的指导性,又要适应学院实际需要,使实践教学评价不断完善又容易实施。

(六)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七)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光靠经验和直觉,而要根据科学。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科学性不仅要求评价目标标准的科学化,而且要求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

四、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依据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动向,结合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构建了“课程实训―联合创作―毕业实习”等三个环节组成的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项目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为:第一、二学期,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实训、校外实训基地见习等形式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第三、四学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校内湖南华人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名师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交替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大师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前实训;第六学期,在校内湖南华人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率先在实践教学中试行了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评价,是指通过模拟商业项目或真实商业项目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系统综合评价。其在“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进行项目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改革。“商业项目式”考核改革的核心,主要是通过模拟或真实项目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30%;“总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和实际动手能力,占总成绩的70%。其中总结性评价引入企业的标准和评价机制,实施项目式的考评(即按项目水平、项目效率、返修程度、整体效果等分项考评),将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商业项目效果等纳入考评的主体。目前,影视动画专业的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场景设计、原画技法、中间帧绘制、2D动画制作、RETASI动画软件应用、3DMAX动画制作、Maya动画制作、动画短片创作、影视后期合成技术等课程都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践证明,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将评价结果及时进行通报,并责成系部及时解决,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和秩序,为视觉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教学管理与决策提供主要依据。视觉艺术学院在期末和年终考核时,对于系部的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总体评价并进行排名,与奖金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五、结语

实践教学是完成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贯穿了整个高职教学过程。通过这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构建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对于保证实践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调动视觉艺术学院各系部办学的积极性,增强各系部办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性很强,如何科学、合理、准确的进行教学评价,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逐渐完善。只有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企业专家和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教学改革及评价工作才能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素娟.高校实践教学评价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

[2]赵先美.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02).

[3]曾义、魏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4]郭元祥、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06(08).

[5]吴立春.高职实践教学评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6] 钟文婧、邱兴雄.项目化动画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艺术教育,2010(3).

[7] 张路光、薄芙丽、王林林.动画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 (12) .

[8] 张健.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9] 袁玉珍.谈高校数字动画产业化教育实践教学[J].美术大观,2009(5).

[10] 张成武 、 王道坤.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基本形式.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11] 杨友妮.重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体系 [J].艺术教育,2009(1).

[12] 解辉.浅析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17).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篇7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产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一、引言

高职生产性实训既是学生真刀真枪的实战演习,更是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以及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的综合培养。所以,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高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专业应把握住当今国际、国内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即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契机,通过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工学结合,解决当前社会迫切需要的具有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现状与职业教育需要、与企业要求还有距离

第一“双师型”教师缺乏。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准入制度不够完善,师资结构单一,实践经验不足。青年教师多为应届毕业生,社会参与度低,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导致在教学上硬套书本,使课程建设落后于企业生产实际,所学与所用相脱节。在教学实施中,满堂灌的方法仍占主导,缺少实战训练使课程教学枯燥与偏难,实训学时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二,实践条件跟不上教学需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整体来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功能、作用和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与生产流程、岗位需求不够匹配,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知识与应用相结合。校内实训场地与设备跟不上产业步伐,且缺乏稳定的校外基地,一些临时的校外实习单位与教学要求有所偏离,且难于管理,其结果是实习实训难有真正收获。第三,企业与院校合作积极性不高,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不足。校内实习基地企业参与度低或无参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政府宏观管理、院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1]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或派出兼职教师是本着互惠原则的,有的企业因利益微薄或技术保密,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和建设实训基地。有的企业缺少有长远眼光的培训组织者,或提供的实训岗位不足,因此积极性不高。

三、以教学产品为载体,探索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教学产品“是指覆盖相关专业教学,特别是实习、实训教学内容,以教学为目的,通过研究、设计、选择的特定产品。”[2]定位在教学产品的视角下,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开展的课程改革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动漫设计与制作实训中心,让学生通过教学产品的生产实践,培养职业能力,并有利于“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3]主要的做法如下。

第一,创新项目引领教学产品的生产,及其设计原则。创新项目要联系地方产业规划及职业院校结构布局科学设计,并引领教学产品的生产。创新项目、教学产品设计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相应的研发组织机构来实施。创新项目、教学产品设计原则:首先,教学产品隶属创新项目的范畴之内,其生产应控制在创新项目的框架中。其次,教学产品必须能够覆盖专业核心教学内容,满足岗位需求。再次,教师策划教学产品的研发,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通过产业需求调研而精心设计。最后,每门课程可生产一种或多门课程综合生产一种教学产品,并逐渐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

第二,为适应教学产品的生产,需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为适应文化产业技术升级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适应教学产品的生产,需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规范课程资源,尝试教学产品在课程与专业群之间的应用与互动等。在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标准、教育部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标准、企业招聘岗位要求等文件,制定了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建设方案、课程资源开发方案,调整影视动画专业教学计划等。影视动画专业再次明确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调整核心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所要支撑的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

第三,深化校企合作项目,科学设计创新项目与教学产品。首先,“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4]因此,影视动画专业以校企合作平台作为创新项目与教学产品的基础,其模式为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全方位合作。影视动画专业联合大连动漫游产业办公室,组建了包括大连坐标数码、大连折纸时代、火狐动漫等参加的影视动画职教联,开发企业动漫制作、企业微电影和教学动画片3个校企合作项目;其次,影视动画专业紧密结合辽宁区域支柱性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发挥自身优势,依据创新项目、教学产品设计原则和专兼职教师的能力及实践条件,设计了微电影、教学动画短片、卡通雕塑三个能够覆盖专业核心教学内容的创新项目以及相关教学产品。以卡通雕塑创新项目为例,其所属卡通雕塑课程,包括装饰浮雕教学产品、学院吉祥物衍生教学产品。卡通雕塑涵盖角色设计、动漫周边产品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明确体现了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这2种教学产品属于摆件装饰品,材质为粘土、树脂、胶合石粉。以学生人数为基准产品数量可控,成品率由开始阶段的40%,提升至后期的70%以上。由于其成果直接对应动漫周边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对增强学生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障学生就业后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四,承载教学产品的课程改革与校内生产性基地建设工作。首先,影视动画专业已经形成了批量培养的学训结合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工学结合的培养明显不足。为此影视动画专业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实施“准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企业形成校内训练的工作坊链。所谓“准公司制”,就是参照企业结构模式,组建动画形象设计等多个教师工作坊,工作坊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开展真实任务的生产实训工作,“准公司制”使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其次,影视动画专业坚持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功能合理、规模适度、任务真实、效益突出的原则,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按照上述原则和企业化运作规程、教学产品生产要求建成了动漫设计与制作实训中心,建成后该中心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现有相关实训室15个,包括三维动画实训室、影视采编实训室等,专业依托实训中心的实践条件,培养师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职业操守。

四、影视动画专业在七个方面具体开展课程改革工作

为正确体现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关系,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训练,影视动画专业在以下方面具体开展课程改革工作。

第一,影视动画专业为适应产业技术升级和软件更新,以及按照职业能力分析结论和教学产品的生产要求,调整了专业教学计划,增设、合并与更新课程。调整后,课程总数减少至29门,课序也按生产流程重新组合,如增设了配合三维建模的卡通雕塑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与三维制作能力。教学计划中数量最多的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经过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以动画色彩技法课程为例,原理论与实践比例相当,加上专门设置的实训教学内容后,实践教学增加了一倍。实训任务包括质感与贴图素描绘制,所绘制的案例均为企业项。

第二,创新教学内容,以素描课程为例,该课程改革以真实任务与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与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强调创新意识、专业特点与造型能力的融合,运用培养运动与想象能力的素描训练方法,教学内容由之前的写实绘画训练演变为角色、场景服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相应的教学产品为单色造型设计图。通过调整,课程内容适用性强,各模块对实现课程目标的作用明显,课时分配与序化依据合理。通过学习,学生具有将素描技法应用于动画造型设计的能力。

第三,实施建构主义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如素描课程教学环境创设了与企业一致的情境与氛围,并设计了静物、角色、模型、场景、创意设计任务。因为能力的获得是需要不断训练的,即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落实到画笔上,所以任务分析、任务学习、任务实施是个多次循环的过程,在每一个学生身都要上重复多次,教学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达成一致。

第四,过去的课程之间,基本上没有课程成果物的持续应用。教学产品在后续课程中持续应用,使课程体系的序化关系更为明确、知识与技能的衔接关系更为紧密。甚至学生就业后,在其工作岗位上也能够继续应用,乃至运用到实际工程之中。

第五,在卡通雕塑课程成绩构成中,试用教师评分,学生平时成绩,虚拟出售法评分各占一定比例计分方式。组织一定数量的顾客对匿名教学产品虚拟购买,每个产品销售所得,赋予一定分值计入成绩。由于评分形式新颖,引发了学评双方的参与兴趣,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有部分教学产品可以通过不同专业来共同完成。教学产品可横贯专业群的很多课程,使教学产品趋于完善与系列化。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包装设计课程可为影视动画专业雕塑教学产品设计单体包装装潢,以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产品在满足教学需要之后,通过产品上下游流程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

第七,影视动画专业规范课程配套资源建设,实行标准化管理,使教学任务的每个阶段,分别有对应的课程教材,课程资源,以支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影视动画专业历时一年规范了全部课程的教学基本资源,并且启动了一批计划三年完成的数字化课程建设,力求资源系统、丰富并适合网络传播。此外,鼓励教师开发校本教材与推荐学习资源。如三维建模技术教材紧跟技术发展,将知识点分解到多个任务中,同时,向学生推荐漫客等网站与图书资源。

五、两点建议

当前的高职专业教育工作,建议重点开展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教学改革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并提出两点具体意见。第一,强化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合作,共同开展教学产品的研发。教师只有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技术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才能提升实践技能与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教师只有具有了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与掌握工艺制作的技能,才能保证教学产品与自身的教学能力跟得上企业技术进步和满足教学需求,并在履行教师社会服务职责的同时带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第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能够体现企业生产形态。必须通过凸显教学产品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连接,才能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生产情景达成一致,如此才能使课程教学能够体现企业生产的形态,有效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总之,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改革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在有效推动“职业教师投身生产实践,职业学生尝试生产创新,企业支持职业院校,社会关注职业教育,校中厂办学模式步入科学规范的轨道”[5]方面作用明显,并为从事职业教育的院校和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4]罗三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9):11-14.

[2]屈善孝,黄勇.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Z3):62-63.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

影视动画专业培训篇8

文章对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专业建设的机几点措施。主要对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与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

[ 中图分类号 ]G 7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53-02

动漫产业现已成为以动画卡通、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产品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并被视为21世纪创意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由于社会对动漫产品的巨大需求,加上国家一系列鼓励和扶持的政策出台,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动漫产业刚刚起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动漫人才相对缺乏,总需求量大约在30万左右,而各高校每年能提供的毕业生大概在1万人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动漫产业对人才的渴求。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动漫相关专业,扩大学生规模,力求培养相应的人才,高职院校亦是如此。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匆忙上阵,层次低,培养效果不如人意,专业人才素质不高,总的来说,专业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专业定位不明确,职业方向不清晰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是相当多的,而每一个职业岗位对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上各有侧重,动漫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系如此庞大,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样样精通;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爱好、性格上都有所差异。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对高职学院来说,动漫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对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可借鉴的经验不多。许多人认为动漫专业的教育就是艺术、美术和计算机教育的相结合,有的人偏重软件技术的层面或艺术层面,导致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完善。事实上,动漫专业教育仍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理论与实践技能结合、创作与经营结合等内涵形成的综合性教育体系。所以需要不断的探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三)师资严重不足

动漫专业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起步较晚,许多院校动漫专业方面的师资不足。动漫专业在仅有一两名教师的情况下就招生办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没来得及提高,一些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锻炼就上课,并且这些教师往往对最基本的艺术教学工作知之甚少,这就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同样对艺术缺乏了解,写出的剧本或设计的作品毫无创造性和艺术性。从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所以,师资力量是目前动漫专业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四)实验设备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由于动漫设备相当昂贵,大部分院校的动漫专业仅仅拥有普通计算机实验室、画室等基本教学设备,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使得教师只能将部分教学内容“纸上谈兵”或放弃不讲。这就导致大多数毕业生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环境,还需要由企业负责相关的培养学习。

(五)学生专业对口率偏低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使专业对口率降低。从这两年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主要就业在一些广告、影视、策划和装潢公司等,真正做动画片的寥寥无几。

此外,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校企合作、等方面都不过完善。

以上这些不足导致了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动漫人才状况与实际岗位工作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缺少创新性和艺术性。

二、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准确定位

我国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换言之,可以说培养的是一线的员工,动漫专业也是如此。高职教育应该坚持以市场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专业培养目标上,要根据国内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学生的素质实施准确定位。不能盲目的攀比或跟从其他院校,要从自己院校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学院发展的教学授课计划和实践教学任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做到人才培养方案跟专业定位,层次定位,岗位定位密切相关。

(二)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体系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坚持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道路,着力培养应用型的动漫专业人才。

按照上述原则,提出了一个公共平台、多个职业方向、精于一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由三大模块课程构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该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习对应岗位所属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

(1)专业基础模块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模块是本专业的最基础的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要素,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图形图像设计》、《FLAS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原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等。

(2)影视动画方向模块课程设置

影视动画方向课程:《特效合成》、《影视剪辑》、《影视合成与编辑》、《影视动画后期制作》,《MAYA影视动画》、影视广告》、《影视动画编剧》等。

(3)三维动画方向模块课程设置

三维动画方向基础课程:《Maya场景建模技术》、《3D渲染技术》、《渲染与材质(LS、Render Man、Mantel ray等)》、《三维动画技术(3D MAX)》、《三维角色设计及场景》等。

(4)游戏动画方向模块课程设置

游戏动画方向基础课程:《程序设计》、《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基础》、《游戏角色及场景原画绘制》、《3D游戏设计与动画制作》、《游戏网站设计》、《游戏引擎程序开发》、《网络游戏脚本编程》、《游戏音乐及视频处理》等。

(三)教材建设

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学院教材建设上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为出发点,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因此,教材编写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材模式,根据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及岗位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需要,按照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的整合改革,改变教材滞后于实际的状况,按照“教培融合,强调技能、依托行业”的原则,引入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核内容。同时,聘请行业或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制定编写,紧密结合地区特色,创建了具有高职学院特色的动漫专业新教材体系。积极开展校企结合开发教材的括动,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动漫设计的师资的配备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很多动漫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来学校任教,或者由设计等专业转行,或具有较强的绘画功底,或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但这些都只能引导专业走向一个偏向,并且这些老师并没有太多的企业和教学经验。

因此,在动漫专业师资建设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聘请具有实际动漫设计与制作经验以及从事动漫行业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地向教师讲解当前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状况.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2)选送教师到企业、动漫职业培训机构挂职锻炼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各类竞赛、进行学历的进修达标工作。

(3)与企业一线的合作,从企业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基础的实践教学教师。

(4)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来学院上课和讲座。建立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掌握最新技能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在高职教育中,实验、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现有实验、实训设备不完善,实训方式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问题。可以采用校企共建,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统一规划,互为补充,体现统一性。

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采用“模拟仿真模式”,基本参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建设,开设的实训项目是生产性实训。实训室全天免费开放(包括周末和部分节假日),学生可以自主实训并协助管理。

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采用“搭建公司化办学平台,实岗育人”,公司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对于进入公司实习的学生。完全按照企业员工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锻炼,使其淡化“实习观念”,强化“工作观念”。让学生承受与普通公司员工相同的工作压力,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培养锻炼.使学生的自身能力获得实质的提高。

(六)重视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特色,动漫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除了学院提供的实验实训设备外,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可作为实践教育的主阵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动漫企业或行业的合作交流,与企业联手培养人才或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探讨多种可行性。现在主要有三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一种是企业提供项目,学院安排学生到企业中直接参与项目开发;第二种是学校开设实验、实训课程,企业提供培训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第三种是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单位的要求,针对性的招生、设立独立的专业或班级,定做单位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毕业后就进入该单位工作。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建设,应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教育层次、教育特色和学生就业的环境区域,抓住新―轮动漫发展机遇,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同时不断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振兴地方经济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珊珊.关于影视动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5).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