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8篇

时间:2023-12-07 10:19:41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篇1

一、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

1.视觉,是人类首当其冲的感觉,视觉过程是人类生存中如此基本而又奥妙的经历,以致我们把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与视觉联系在一起。目前心理学界理论研究认为,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有80%左右来自视觉所传达的信息,只有20%是由听觉、触觉、嗅觉等引发的。“色恶不食”、“秀色可餐”、“赏心悦目”、“观之者动容,味之者动情”等经典语言说明,视觉的作用实际上已影响到了我们的认识、思维和感觉。烹饪造型艺术则是欣赏与食用并存,将艺术之美赋予烹饪之中,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烹饪发展之必然。

2.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

烹饪工艺美术是一门研究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中国烹饪自古以来就注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始终将味美可口与色、形的美观相结合,特别注重外表的视觉作用,讲究一菜十法、一饺十变、一酥十态等特色,充分运用艺术变化规则和烹饪工艺造型技法,使烹饪造型生动有趣、朴实自然,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烹饪造型艺术的主要宗旨是以欣赏促食欲,在食者进行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增进食欲享受。

3.烹饪工艺美术实践的全过程

在烹饪工艺美术的研究中,以宴席菜点为媒介,使制作者与食者之间产生共鸣,出现了一种美的和声,一种美的共同追求。烹饪工艺美术自始至终贯穿于烹饪实践的全过程,不管是高档的宴席酒会、精致讲究的菜点、玲珑剔透的食品雕刻,还是大众化的饮食及一般的菜肴,都离不开烹饪工艺美术知识。正确认识、深入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并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是当前烹饪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二人的食欲因生理条件所限,总有一定的“量”和“度”,因此人类的食欲享受是有限的,而艺术享受是无限的。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但需要烹饪,更需要用烹饪艺术方法去丰富烹饪、美化烹饪、提高烹饪。

4.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目前,烹饪界虽然创新了不少艺术菜点,也出现了若干色彩、造型、用料、口味及工艺和谐统一的好作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就整体而言,烹饪艺术与其他姐妹艺术相比,差距还很远。不少宴席菜点的造型不美、水平不高、片面追求菜点表面形式的倾向仍然存在,使创新的艺术菜不伦不类,或毫无食用价值。有的地方把衡量菜点的艺术水平仅限于是否出现食品雕刻和围边上,许多人不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含义,一提及烹饪艺术,不管是冷菜还是热菜,都是放上几朵雕刻小花。如此做法不仅降低了中国菜的格调,而且有损于中国烹饪的声誉。因此,烹饪工艺美术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提倡、推广烹饪造型的艺术规律,提高、拓展烹饪作者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二、烹饪的吉祥文化

在现代烹饪美术教学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现代烹饪理念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基本掌握烹饪工艺造型中常用的素描、图案、色彩等工艺美术基本知识及技能。学习烹饪造型艺术过程中的美学基本原理,并懂得如何实现饮食最佳美学境界的具体途径。让传统图形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焕发生命力的中国烹饪吉祥图案。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篇2

一、引言

烹饪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烹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为了解决温饱而进行的一日三餐式的烹饪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烹饪也因此变成了热门行业,成为当下前景可观的职业。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群希望通过烹饪学习而掌握一技之长。但是,目前我国的烹饪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并不理想,有的学员毕业后烹饪技能和岗位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随着烹饪市场的规范化,作为烹饪教育工作者,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也无法适应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标准。烹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当前烹饪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对烹饪教学以及学生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完善烹饪教学模式。

二、烹饪教学学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学科系统性

学校生源整体学历偏低,目前很多烹饪学校的生源学历都在高中以下,这也就造成了烹饪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学生认知缺乏系统性和完善性,对烹饪这门学科的认知也就存在偏颇和不足,认为烹饪简单容易学,只要随便上几节课,拿到毕业证书就等于掌握了烹饪技能,不知道烹饪是一门庞发系统的学科,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我烹饪技能。在简单思维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学习不刻苦,不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导致烹饪学习流于形式和表面,难以真正提高。

(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出现问题,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主动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学烹饪,只求拿到毕业证书,希望通过一张毕业证书而找到一份烹饪工作。但是现今社会对烹饪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简单的停留在对证书的需求上,而是对烹饪人才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就能有的,需要学生全方面的学习烹饪理论知识以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将所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三)学生惰性思想严重

学生进入学校后,不愿意动手操作练习,只是单纯的看教师做示范,不注重自己基本技能的提高。当看着教师做示范的时候,觉得各种烹饪方式方法十分简单,但是到了需要自己动手的时候,又一脸茫然,或者不会操作,或者操作不对,各种烹饪问题随之出现。眼高手低是烹饪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就是学生惰性思想导致,并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强化实践教学能力

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改变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通过良好的互动氛围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去,从而实现教学课堂成果的巩固。其次,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为契机,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方法,制定紧密结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多提供校外实际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力能力需要更多的实际训练,校外实习作为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最佳方式,是当前烹饪教学应该采用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烹饪教学过程中,学校将实习当做一次任务,学生也没有将实习当做提升烹饪技能的练习方式,教师都只是将目光锁定实结,对学生实际的实习过程并不关注,导致学生为了完成总结而参与实习,降低了实习的实际效果。因为,在组织校外实习的时候,教师应该随时抽查,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不定期的走访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并根据表现给予打分。此外,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和实习单位沟通,在实习单位为每一个实习学生安排一位现场的指导老师,通过导致老师的现场监督了解,给学生打分,从而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真主动,更好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三)定期进行实践能力的评比

评比工作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在烹饪教学过程中,定期对烹饪实习和各种烹饪比赛进行评比,并对评比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在评比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评比的分寸,一方面要做到鼓励促进的作用,同时又要考虑是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有合理把握评比工作,建立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二)在实训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分析烹饪实训的特点,树立新的烹饪教育观念

烹饪技能的提高是学校开展烹饪实训的主要目的,通过实训培养学生一专多用、一技多能。烹饪实训和其它技能教学一样,具有操作性、模仿性、演示性以及工艺性等诸多特点,同时,烹饪实训又有自身的独特性,比如食材的选择、初加工、刀工、烹饪、调味乃至最后的完成,需要的是烹饪的连续性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烹饪的特色,有针对性的提出实训要求,树立新的烹饪教育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教育模式。

2、传授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掌握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完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传授学生烹饪技能的同时,通过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考能力。

3、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和广阔性的特点,它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了解,从而达到一个问题多种解决办法的目的。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多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上传授烹饪制作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以及基本要领等基础性知识,帮助学生把基础夯实,学生自己通过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建立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做好基础理论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赵节昌,叶子.浅论烹饪教学改革[J].中国食品,2010,17:53-55.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篇3

关键词:烹饪;造型;视觉效果

烹饪及美学是一门富有特色的烹饪专业的课程,是人们在生活物质水平要求日益提高和丰富中逐步产生的主要方式和处理方法,具有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特点。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中,各种商业活动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形式日益的频繁,使得在烹饪事业中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烹饪是世界上最早的烹饪艺术形成的方式和方法,总结和发掘中国烹饪美的丰富遗产,建立起完善的烹饪工艺,是当前烹饪工艺发展的关键,更是当前系统化人才配享和专业烹饪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丰富烹饪视觉艺术效果在当前烹饪技术发展中是不可忽视的过程。

一、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

1.视觉,是人类首当其冲的感觉,是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的主要重点形式,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视觉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休息的主要方法和方式。作为对各种事物进行了解的必然趋势,其在发展中是精神效果和人们产生良好心理作用的关键因素。目前心理学界理论研究认为,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有80%左右来自视觉所传达的信息,只有20%是由听觉、触觉、嗅觉等引发的。“色恶不食”、“秀色可餐”、“赏心悦目”、“观之者动容,味之者动情”等经典语言说明,视觉的作用实际上已影响到了我们的认识、思维和感觉。烹饪造型艺术则是欣赏与食用并存,将艺术之美赋予烹饪之中,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烹饪发展之必然。

2.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

烹饪工艺美术是一门研究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中国烹饪自古以来就注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始终将味美可口与色、形的美观相结合,特别注重外表的视觉作用,讲究一菜十法、一饺十变、一酥十态等特色,充分运用艺术变化规则和烹饪工艺造型技法,使烹饪造型生动有趣、朴实自然,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烹饪造型艺术的主要宗旨是以欣赏促食欲,在食者进行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增进食欲享受。

3.烹饪工艺美术实践的全过程

在烹饪工艺美术的研究中,是通过以宴席为主要的研究措施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宴席菜点为媒介,使制作者与食者之间产生共鸣,形成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独特的烹饪艺术效果,更是出现了一种美的和声,一种美的共同追求。在烹饪工艺和美术学追求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将视觉艺术效果和烹饪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控制方法。烹饪工艺美术自始至终贯穿于烹饪实践的全过程,不管是高档的宴席酒会、精致讲究的菜点、玲珑剔透的食品雕刻,还是大众化的饮食及一般的菜肴,都离不开烹饪工艺美术知识。正确认识、深入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并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是当前烹饪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二人的食欲因生理条件所限,总有一定的“量”和“度”,因此人类的食欲享受是有限的,而艺术享受是无限的。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但需要烹饪,更需要用烹饪艺术方法去丰富烹饪、美化烹饪、提高烹饪。

4.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目前,烹饪界虽然创新了不少艺术菜点,也出现了若干色彩、造型、用料、口味及工艺和谐统一的好作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就整体而言,烹饪艺术与其他姐妹艺术相比,差距还很远。不少宴席菜点的造型不美、水平不高、片面追求菜点表面形式的倾向仍然存在,使创新的艺术菜不伦不类,或毫无食用价值。有的地方把衡量菜点的艺术水平仅限于是否出现食品雕刻和围边上,许多人不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含义,一提及烹饪艺术,不管是冷菜还是热菜,都是放上几朵雕刻小花。如此做法不仅降低了中国菜的格调,而且有损于中国烹饪的声誉。因此,烹饪工艺美术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提倡、推广烹饪造型的艺术规律,提高、拓展烹饪作者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二、烹饪的吉祥文化

在现代烹饪美术教学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现代烹饪理念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基本掌握烹饪工艺造型中常用的素描、图案、色彩等工艺美术基本知识及技能。学习烹饪造型艺术过程中的美学基本原理,并懂得如何实现饮食最佳美学境界的具体途径。让传统图形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焕发生命力的中国烹饪吉祥图案。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这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在传统图案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表露出我国人民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中国吉祥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提升为“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即使吉祥主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但它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

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它题材之广泛、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流传之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即使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也丝毫不会逊色。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烹饪美术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烹饪美术吉祥图案的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篇4

关键词:中式烹饪 科学化 营养化

中图分类号:TS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63-02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为辉煌的发展历史,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在中式菜肴中,往往只注重追求菜肴的色、香、味、形,注重菜肴的外形和口感,忽视了菜肴的营养价值,因此中式烹饪的科学化、营养化程度不高,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就必须对中式烹饪进行改革,推动烹饪理论和烹饪技能的不断提升,不断推动中式烹饪的发展。

1 中式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存在的问题

1.1 菜肴评价标准存在问题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我国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菜系,这些菜系推动了我国烹饪的发展,为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美食享受。传统意义上对菜肴的评价只关注菜肴的色、香、味、形等方面,只要这些方面达标就是一道合格的菜肴。对于烹饪原材料的使用、处理是否符合营养卫生标准并不关注.“另外当前大多数的厨师对食物的营养也仅仅停留在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上,还一直持续使用传统的烹饪手艺和烹饪方法来进行菜品的烹饪”[1],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一些厨师虽然也具备一定的营养学知识,但是传统的烹饪方式限制了对菜肴营养化的追求,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将营养学知识运用到烹饪过程中,阻碍了中式烹饪的进一步发展。

1.2 群众营养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饮食理念逐渐得到提升,在日常饮食中注重营养物质的摄入。但是群众的营养意识还是比较淡薄,一些群众盲目地追求营养膳食,许多人盲目听信一些人员的健康饮食理念,没有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科学合理选择。一些群众为了追求口福还是注重菜肴的口感不重视营养,对科学膳食和营养膳食的认识程度还非常低,饮食缺乏规律性。一些群众还盲目地学习西方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中经常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导致出现健康问题。

1.3 原材料采购不达标

原材料是烹饪科学化和营养化的前提,因此选择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否则就不能烹饪出营养的菜肴。但是一些单位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采购,都是按照自身情况随意制定原材料采购方案,造成原材料采购不符合标准,采购市场非常混乱。

2 提升中式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措施

2.1 提升烹饪工作者的科学意识、营养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营养价值认识程度的提高,就需要在烹饪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提升菜肴的营养含量。因此,烹饪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加强营养学科的建设,烹饪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烹饪化学、营养卫生学理论以及烹饪原料熟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提升烹饪工作者营养膳食的设计与指导的能力,烹饪工作者要练就熟练的烹调技艺,不断迎合现代人对于健康营养的追求,不断推动中式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的发展。同时还要学习国内外其他菜肴的先进经验,改良烹饪工艺,提升中式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

2.2 使用科学烹饪方法

食物的营养流失主要发生在烹饪过程中,因此就必须使用科学方式进行烹饪。因此就要对厨师进行培训教育,提升厨师的烹饪技巧,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材料的营养成分,减少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流失。在个人家庭中,也要遵循科学的烹饪方式,尽可能做到少油、低糖、低盐,荤素合理搭配,降低烹饪过程对菜肴营养的影响。烹饪工作者要在原有菜肴基础上研发出新菜品,使用的原材料要做到绿色无污染,根据原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提升中式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

2.3 创新原材料,改良加工方法

随着时展,中式烹饪关于原材料的选择逐渐呈现出新的变化,不断原材料的天然绿色、优质口感。为保证烹饪的科学、营养,就要选择绿色、无公害的原材料进行烹饪,提升菜品质量。在选料时要严格精选,防止有添加剂的食材流向餐桌。在此基础上,改良烹饪方式,在烹饪中尽量减少使用增味剂等提升菜肴味道的添加剂,保持食材的原味,同时,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的烹饪方式,制作菜品是根据食材特点尽量采用蒸、煮、炖等少油炸方式进行烹饪。“一些新兴的餐馆以蒸、煮为主题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厨师使用文火熬制的浓郁骨汤正好迎合消费者补充营养、强劲身体的需求。”[2]

2.4 对中式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进行研究

要想实现中式烹饪不断走向科学化与营养化,就需要对菜肴的烹饪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找到菜肴在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菜肴烹饪的关键点,防止菜肴在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流失,尽量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材料进行烹饪。

做好膳食调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某人群或个体的饮食习惯及膳食状况对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服务对象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作出判断,给出膳食营养评价,才能有针对性设计营养保健计划,提出改进措施。”[3]安排学生对医院、食品加工企业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例了解营养膳食。

2.5 提升烹饪人员的营养意识

烹饪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学员的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合理的营养膳食,制定出科学的饮食计划。烹饪人员在继承中式烹饪优点的同时还要摒弃一些不好的做法,不要只注重追求才要的色、香、味、形,还要注重菜肴的营养搭配,注重对各种食材的营养配比,这样才能提升烹饪的科学性和营养性。烹饪人员要对国内各个地域不同的菜肴烹饪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学习到各种搭配方式和烹饪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食材的营养价值,推动中式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水平的提升。

3 结语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提升中式烹饪科学化与营养化,使中式烹饪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理念,使菜肴在色香味的基础上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使中华美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推动中华美食不断走向世界,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张平.中式烹饪的科学化与营养化[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篇5

【关键词】烹饪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32-02

1 烹饪教学的目标

烹饪职业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对于烹饪教学来说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目标,具体要求为: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第二,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掌握基础的烹饪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第三,要具备创新精神,在实践中能有效的进行自我创新,适应职业要求的新变化;第四,要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并能动手创造出美的艺术能力。基于上述烹饪教学目标,这也对当代的烹饪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升烹饪的教学师资力量

在烹饪的教学体系中,虽然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和中心,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办法就在于提升教师的的能力和水平。目前,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烹饪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处于劣势,整体实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2.1 优化烹饪教师准入制度,调整教师队伍整体结构

要打造一支业务能力水平过硬,结构配置合理的教师队伍,首先,就需要学校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控好教师的质量水平;其次,要对于当前的教师队伍进行培养和优化,坚持学科带头人制度,注重对骨干教师力量的培养,打造名师,带动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最后,要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优秀的教师,并组织本校教师到别的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师资水平。

2.2 重点重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采取多途径培养文武双全的烹饪教师

当前,烹饪专业的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职称不高,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是简单的传授烹饪技能,而忽视了对烹饪原理的深入讲解,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要鼓励烹饪教师丰富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把烹饪文化同现代烹饪的发展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在课堂讲授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优秀厨师。

2.3要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教学深度和广度

中国的传统的烹饪文化博大精深,涉及文化、艺术、农业等多种学科内容。而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自己首先就要在精通烹饪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食材原料知识、加工的基本原理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和烹饪专业相联系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既要懂得卫生学、化学、美学等知识,也要掌握心理学等知识。将这些综合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整合资源,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综合能力优秀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教育基础。

3 发挥学校主导优势,带动多种力量共同促进教学质量水平提升

学校应发挥自身的主导能力,形成以教学主管为核心,以教师队伍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家庭为后盾的全面的教学体系,整合多种力量,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3.1学校加强对教学环节的管理,及时纠正教学问题

学校的教务等相关部门要对烹饪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方面进行实时管理,并组织相关领导和人员深入课堂,切实调查研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提出解决方案,化问题于萌芽阶段。并且要严格考试制度,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行奖惩措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2 定期开展家长会并组建家长委员会,动员学生家庭力量提升教学水平

定期开展家长会,及时告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组织家长委员会,把家长会制度长期化固定化,鼓励家长委员会成员从家长的角度为学校的教学提出好的建议。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家长对学校教学的监督,侧面激励学校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和督促,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成。

3.3 教师发挥纽带作用,积极开展班级交流会

烹饪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优势,积极看展烹饪专业班级的交流会。这样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对自身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效果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

4 重视学生的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烹饪专业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技能训练始终是烹饪教学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烹饪专业的教学目标。

4.1 开拓实践场所,分类考核学生实践成果

学校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实践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学校的实习场地,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巧。并且教师要根据相应的实践环节设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比如说面点、冷拼、食材雕花等项目,要有明细的考核内容,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出其目前的实践操作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其积极改正。

4.2 组织各种形式的烹饪比赛,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烹饪比赛,在校园中营造烹饪比赛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些比赛,让学生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锻炼其所学所想所思。并且,学校要设立明确的奖励机制,对于在比赛中获胜的学生要有着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做好后勤保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营造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烹饪之风。

4.3 校企合作,鼓励学生走出去锻炼自己的烹饪技巧

在学校的支持下,与优秀的餐饮饭店进行合作。在烹饪老师的带领下,到实际工作中的一线厨房进行锻炼和实习,进一步感受实际工作的气氛,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烹饪视野,这有利于日后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提高烹饪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这需要依靠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学生实践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学校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开拓创新,以扎实的教学素质,培养大量的优秀烹饪人才,为社会的烹饪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声琅,构建教学资源库 优化烹饪课堂教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2期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篇6

关键词:烹饪教学 更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79-01

怎样才能提高烹饪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求的烹饪专业技术人才呢?笔者认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理念正确认识餐饮行业的新格局。其次,要牢固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时空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发展观”。

1 职业教育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可以激发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就烹饪专业教师来说,首先应意识到烹饪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开设最普遍、招生难度较小、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之一,办好这个专业顺应了学生的学业需求;其次,要认识到随着国家经济战略方针的调整,餐饮服务业前景非常广阔。加强烹饪专业建设,顺应并推动了烹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第三,烹饪专业教师应摆脱传统职业教育观的束缚,要立足于现代经济发展特点,从“职业群”的角度来认识职业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和社会责任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具备烹饪大行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烹饪专业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既立足于校内的学习指导,又立足于校外的实践训练,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立体化教育模式。

2 时空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建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时空观,是提高烹饪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指导思想。

首先,传统的职业教育强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实验、实习条件相对滞后,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面对当前社会的巨变,还用过去的教育标准去看待烹饪职业教育工作,当然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面对烹饪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

其次,应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研究新时期餐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烹饪专业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行业式”教学模式渗透到烹饪专业教学中来,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置身社会,在实践中研究餐饮行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人才需求状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经济政策的变化对餐饮行业的影响,要用动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研究餐饮市场。唯其如此,烹饪专业的学生才能有敏锐的洞察力,将来才能不断获得生存、发展机遇。

由此可见,烹饪职业教育,必须建立全新的时空观,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市场,这样才能提高烹饪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3 正确的人才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正确的人才观认为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别的,社会需要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别的人才。这一点对于烹饪职业教育来讲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从培养烹饪技术人才角度看,当前中等烹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至少应有三个培养方向:一是学历培养,即通过中等烹饪技术教育使一部分学生能有机会升入高等烹饪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成为高一级烹饪职业技术人才;二是为烹饪行业、企业输送一批多层次、高规格的人才;三是为餐饮行业造就一批自立、自强的“小业主”。为此,在教学中,对第一类的学生就要围绕对口单招的考试大纲,既加强专业教学,又强化文化课的学习;对第二类的学生重点进行技能训练和行业纪律、规范以及规章制度的教育,使其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对第三类学生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突出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4 学生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新时期职业教育必须改变旧有的“学生观”,重新看待和认识当前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首先,树立人本思想,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社会人而不只是生物人。对待学生,应尊重他们的人格,看到他们的差异,努力去发现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

其次,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观点。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文化基础水平一般较差,但是,到了职业学校以后,在技能训练方面没有先天的劣势。这正是学生发挥各自特长,实现自主发展的契机。就烹饪专业来说,教师应列举成功案例,激励、感化学生,使其树立信心。

再次,要树立学生是主、客体的统一观。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内因”,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教师是促进其发展的指导者和带路人。比如,在刀工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示范讲解,然后安排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教师要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矫正。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有可能沿用错误的刀法,形成痼疾。但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解的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

5 教学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学观,必须认清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及教学过程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与教学要求”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当前餐饮市场正逐步形成地方菜、外系菜、流行菜、西菜、西式快餐、中式快餐、面食、小吃等多形式、多风味并存的多元格局。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努力抓住使“学生达到教学要求”这一主要矛盾,探索“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既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又开拓学生视野,使其适应餐饮市场多元格局的发展需要。

6 发展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并促进教育的发展,这就对人才的培养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确立经济发展观、教育发展观和人才发展观;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拓展教学内容,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相关知识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职业行政能力。再次,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烹饪美术教学;课程设计

中国烹饪工艺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以食为天”,在烹饪的色、香、味、形中美术就占了三项。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烹饪技巧,而忽视烹饪工艺。在我国目前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中,烹饪教育多以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传授烹饪技术,培养的学生都仅仅满足一般的厨师要求。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和了解,缺少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有的虽开设了工艺美术课,也没有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所学知识难以满足人们对饮食文化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更谈不上对烹饪工艺的发扬和创新了,因此,在烹饪食品专业中开好工艺美术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设置

烹饪美术教学应占烹饪专业课总课时的20%~25%,主要可分为基础美术课和工艺美术课两大部分。基础美术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基础训练,了解和掌握美术绘画的基本常识和表现技巧,培养学生整体空间的观察力。课程有:素描、色彩课,占美术教学总课时的20%。工艺美术课是烹饪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基础知识及设计造型能力,并将色彩、图案应用于食品工艺中。课程有:烹饪色彩、烹饪图案、美术字、菜点造型。

教学内容

基础素描课理论讲述:素描的基本常识和写生步骤,素描在美术造型中的作用及常用的绘画透视原理。课堂练习:通过对石膏几何体、陶罐、水果的素描写生练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黑、白、灰的线条表现能力和空间造型能力。

基础色彩课理论讲述:色彩的形成,色相环、三原色、三要素、复色、间色的意义及作用,色彩的心理情感、色彩的对比调和、空间混合的基本知识。课堂练习:色彩的色相环冷暖练习,色彩的调和、渐变、对比、空混练习,色彩的情感、作色技巧练习。

烹饪色彩课理论讲述:色彩在烹饪中的作用,食品色彩的基本特性,食品烹饪色彩对人的心理、生理的作用和变化、色彩的联想等。冷暖色在烹饪中的运用及食品通过烹、炸、煎、煮前后颜色的变化,食品原料冷暖色的配制,中性色、无彩色在烹饪中的调配与应用,烹饪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规律和方法。课堂练习:各种冷色、暖色食品原料调配操作练习,如西红柿、红枣、枸杞、红辣椒等暖色原料与青菜、黄瓜、葱、蒜等冷色原料的对比与调和练习。烹饪原料的对比与调和练习。烹饪原料烹制前后的色彩变化及对比调和练习,如大虾、生蟹烹前是灰色,烹后变成金红色。烹饪作料颜色的识别及调制应用,暖色调料应用,如番茄酱、辣椒油等,冷色调料的应用,如葱、蒜、青椒的应用及无彩色汤料的应用练习。

烹饪图案课理论讲述:图案的形式法则,动物、花卉、风景图案变化规律,构成形式、表现手法。烹饪食品图案的特性中国传统喜庆图案的应用,图案的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条理与反复在烹饪中的应用。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在烹饪食品中的表现形式,如瓜果、菜叶、菜梗、鱼虾、禽蛋等原料在冷、热菜肴设计中的重复排列及围边、围花的应用。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先从临摹再到设计的纸上练习,主要以圆形、方形,椭圆形的适合纹样、自由纹样、填充纹样、角隅纹样设计为主。继而再进行食品原料的实际操作的图案拼摆练习,多以糕点、水果拼盘为实物练习。主要以独立式、背立式、对立式,圆心与圆周对称式、均衡式、离心式、旋转式、综合式的图案排列组合为练习重点。

字体设计课理论讲述:美术字的基本设计规律及在烹饪中的作用,宋体、黑体、变体字的结构特征及书写方法。课堂练习:宋体、黑体基本笔画练习,特别是变体美术字的设计与书写,练习应用食品原材料在中餐、西餐糕点中设计和制作如福、禄、寿喜庆吉祥字样。

菜点造型课理论讲述:立体构成、烹饪造型的美学基本原理、手法和艺术风格,图案在烹饪造型中的应用,冷菜拼盘的形式,花卉、动物、风景的造型手法,瓜果等食品原料雕镂技巧及与其他原料在造型中的综合应用。课堂练习: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述和示范操作,学生再加以实物瓜果、蔬菜雕刻拼摆造型练习,特别是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喜庆菜肴,如红梅迎春、孔雀开屏、雄鸡报晓、延年益寿等主题性造型的设计与练习。转贴于

教学特点

烹饪食品美术是集艺术美学、原材料化学、工艺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它区别于其他美术教学,强调实用性、技能性、示范性,这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同时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艺术的熏陶。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生动灵活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热情。烹饪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美术基础、缺乏学习美术课的兴趣,因此,对学生应因材施教、由浅入深、耐心细致的教学,鼓励和帮助他们学好这门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动手能力。

学科师资

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解篇8

关键词: 数学知识 烹饪专业知识 问卷调查分析 反思与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作用。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但在我校烹饪专业中,学生普遍不喜欢数学课而更多地喜欢专业课。而这些学生的专业课成绩并不理想,专业课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动手能力差,反应慢,做事缺乏条理,认为烹饪专业知识中不直接用到中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体现不了数学知识为烹饪专业课服务的作用。随着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深入,出现了以下问题: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专业课成绩很差,渐渐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总体数学学习成绩下降。

数学学习成绩与专业课学习成绩是否有着某种必然联系?能否将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迁移到数学上来?能否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专业课的特点?以专业课知识为背景改进数学课教学,从技术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带着这些问题,对我校烹饪专业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展开了调查研究。①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设计思路

通过调查师生双方对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联系,探索我校数学教学与烹饪专业课教学的相关性。

(二)实施过程

关于学生的问卷调查,向我校烹饪专业班级学生发放了27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68份。对78位教师的问卷与访谈涉及13名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索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内在关系。

问卷一:(学生回答)

1.你是否喜欢数学这门学科?2.你是否喜欢专业课?3.你认为数学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是否密切相关?4.你认为数学学习对专业课学习是否有很大的影响?5.你认为数学应用能力是否可以促进专业课学习?6.你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7.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活动方式你最喜欢什么?8.课堂教学中,你喜欢哪一种形式的新课引入?9.你怎么看待目前主要用书面考试进行教学评价的方式?10.你的数学学习成绩与专业课学习成绩有无关系?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①学生普遍不喜欢数学这门学科,更多地喜欢烹饪专业技术。认为:我就是因为数学学不好才来学一门手艺的。烹饪专业课很少用到高中数学知识。我们又不考大学,数学学得再好有什么用?烹饪专业技术不行,工作单位没有人要,数学成绩的好坏不会影响我的专业技术,也不可能影响我的毕业。因为升留级制度中必须是三门学科成绩都不合格才留级。因此,有许多学生放弃学习数学。数学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更是变本加厉——不学数学。表现在上课不听讲(在下面雕刻作品)、作业不做、笔记不记,甚至趴着睡觉,就连考试时,写上姓名后将选择题随机地写上A、B、C、D就交卷。也有部分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的烹饪专业技术确实很好。实际上这部分学生很聪明,就是不愿意学习数学。

②学生普遍认为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数学学习成绩与专业课学习成绩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数学课上,基础差的学生不愿意认真听课,即使偶尔听讲,也听不懂。

③烹饪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喜欢新课能够从创设情境、动手实践和生活实例等与专业知识有直接联系的导入,而不喜欢照书上的内容导入。

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新课的引入都能听懂,一旦运用到以前学的知识,就不知所措。尤其要想学好数学知识,必须经常练习做作业、记公式,而我们的学生平时要练习刀工、雕刻等专业技术,就没有时间练习,总是前面学了后面忘。

关键是烹饪专业教学中,很少直接运用到数学的知识;数学教学中,很少渗透烹饪专业技术知识。学生的数学基础不一,总体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较弱,数学知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影响,都导致学生逃避数学的学习。

问卷二:(教师回答)

1.你认为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2.你认为大多数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3.你认为数学课与专业课之间是否有很大关系?4.你认为数学应用能力是否能促进专业课学习?5.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高低与其专业课学习成绩的关系是否成正比例?6.在数学课上,你是否经常有意识地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教学?7.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数学应用能力的高低对专业课学习存在什么影响?8.你认为目前数学教学是否做到了为专业课服务?9.在你所教的专业课中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①很多专业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品质,数学知识学得好的学生头脑灵活、反应快、做事认真、责任心强、发散思维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数学成绩的好坏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的高低,数学基础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基础差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连贯性,学习专业课时,理解慢、条理性差、分析问题能力低下,不利于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时间长了,也会严重影响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导致厌学、弃学的现象。数学应用能力的高低和数学成绩的好坏并不直接影响该学生专业技术操作成绩的高低,但肯定在很大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专业知识学习,制约着今后专业技术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②专业课教师反映:目前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为专业课服务的价值功能,实际教学中专业课教学与数学课教学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在数学基础模块教学中,烹饪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几乎不可能运用到对数函数的知识,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平面向量的积等知识,没有学过高中数学的人也照样可以做一名优秀厨师。甚至于一些烹饪专业的老师认为:烹饪不需要学习高中数学,会小学的加、减、乘、除就可以了。炒菜,炒不出“X+Y”来。有时流露出烹饪专业没有必要学数学的想法。

③烹饪雕刻教师反映: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学生计算能力薄弱。例如,烹饪专业中雕刻教师认为,烹饪的盘式围边需要依靠数学的几何知识,将圆周进行平均等分计算;雕刻各种花型(玫瑰花、、喇叭花),雕刻龙、仙女、各种人物造型,需要应用数学的对称性、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有些学生在雕刻课上,经常雕不出任何作品,连起码的造型的毛坯都无法完成。这类学生大多数数学学习成绩很差。

④大部分数学教师由于对专业课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很少联系专业知识,这也是导致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数学课时的严重不足,许多数学知识点在课堂上不能够讲细、讲透。学生数学基础就差,课堂上练习的时间很短,课后学生要练习专业技术,不会有意识地练习数学知识。有些数学内容可以不学,有些要重点学。烹饪专业能够用到的数学知识有:平面几何知识、有理数的运算、一次函数的应用、简单的统计初步、简单的概率知识。银行利率的计算,等差、等比数列等知识也有所涉及,但用得很少。教材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脱节,也是导致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之一。

三、调查结论

1.数学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专业技术学习,制约着学生今后专业技术的发展。学生虽然喜欢专业课,但其专业课成绩并不理想是因为:头脑不够灵活,反应慢,发散思维能力弱,条理性差,处理突发事件、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低下,数学应用意识薄弱,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数学课成绩差的学生,专业课成绩也差;数学课成绩突出的学生,其专业课成绩往往也很好。也有一部分学生的专业课成绩很好,数学成绩很差,主要是原有的数学基础薄弱,对学习数学的态度不端正造成的。

2.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不端正的原因主要是:数学教学未能很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因此,我们在引入数学新知识、新概念的时候,应与烹饪专业中的问题结合,数学教师应对烹饪专业知识有充分的了解。现行中职数学教材采用的是代数、几何、三角混合编排几大基础模块体系,虽说是基础模块,是中专生应知应会的基本数学知识,但烹饪专业中很少直接用到这些知识,数学课不能为烹饪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直接、及时、有效的服务。

四、反思与对策

反思一:数学课教学如何与烹饪专业课教学相互结合?能否进行合理的课程改革,重新编排适合烹饪专业的数学教材?例如《成本核算》之类的数学运用教材。根据烹饪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数学教学目标,针对烹饪专业课需求,选择适当的数学教学内容,以满足烹饪专业教学的需要。

反思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数学的能力,结合专业课内容进行数学教学,采用学生喜爱的与专业知识有联系、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有趣的、新颖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素质,从技术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让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烹饪专业技术中处处充满数学问题。

反思三:在烹饪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的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烹饪专业课中的相关问题,增强其数学应用能力。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烹饪专业知识、技能的双重丰收。

总之,中职学校数学课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不容忽视,数学课必须为专业课服务。要改革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将数学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数学课教学中体现专业课特点,以专业课知识为背景改进数学课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专业课教学,同时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数学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