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8篇

时间:2023-12-07 10:19:41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篇1

关键词 媒介传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6—0019—02

0 引言

电视新闻是电视传媒业的重头戏,是电视台的标志性节目,新时期电视媒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视新闻的强大支持。新闻采编影响着电视新闻的播放形式和播放质量,为适应新时期的改革步伐,电视新闻采编也应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高质量高水准的采编服务媒体公信力的提升。

1 新时期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媒介竞争与融合成为发展的趋势。数字化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各国政府制定的媒体管理制度是媒介生态环境改变的主要动因。一方面,新媒体在媒介竞争中具有超越传统媒体的优势,例如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因而竞争成为必然。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通信技术的发展,政府对媒体兼并与融合的趋势持鼓励态度。传统媒体本身也需要借助新的媒介优势实现创新。因此,伴随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需要向纵深化发展,这不仅是提升电视媒体竞争力,提高新闻栏目收视率的需要,更是为受众提供精彩新闻节目的需要。

2 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方向

在媒介竞争与融合的生态环境中,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应着力发展深度采编,增强媒体公信力,借势媒介融合,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特有的媒体风貌,塑造栏目竞争优势。

第一,发展深度采编。通常情况下,媒介融合时代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占据重要位置,独家报道、抢先报道都与采编时效有着紧密的关联。但新闻采编与播放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特别对传统电视媒体来说,有其特定的新闻播报时间设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在切入点、价值观、舆论导向方面都有区别,所以为克服介入时间的问题,电视新闻必须实现深度采编,用特有的报道深度、新颖的新闻视角吸引受众目光。而且从受众的新闻观看与阅读习惯来看,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受众一般会关注最先信息的媒体,如门户网站实时更新的新闻信息,有的网站还具备用户提示功能,以便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动态。随后用户就会进入多种媒体同时关注与比对的阶段,其目的是挖掘更加深入、更有新意的报道内容。电视新闻具有深度报道优势,所以新闻采编也必须服务于深度报道,进行深度采编。例如,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作为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各大媒体都希望在第一时间介入。网络新闻、手机新闻更是保持实时更新。但对于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必须依赖于深度采编,而深度采编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电视新闻通过深入采访受灾地区,了解受灾原因,分析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内涝灾害预防、应急指挥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给予观众深刻的反思,并促使观众参与到相互救助中来,奉献一份爱心。这种深度采编不仅能够克服介入时间的问题,更易于实现新闻影响力,提高收视率;

第二,提升媒体公信力。新时期弘扬的时代精神、时代风貌需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媒体是政治思想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体公信力越强,越有助于发挥广泛的舆论引导作用。由于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法律法规针对虚假新闻的制裁力度不够,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媒体公信力出现流失的危机,受众往往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或是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量被弱化。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必须重视重塑媒体公信力,用具备公信力的高质量新闻节目赢得受众的认可,并以此作为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编承担起把关者、策划者、评论者的多重角色。首先,电视新闻采编应立足先进政治思想、文化思想传播和引导的视角筛选新闻信息,采编人员要具备高度的信息分析和辨别能力,精选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实地采访,有效保证新闻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其次,电视新闻采编应策划精彩而又具备强大舆论引导力的新闻内容,从栏目的定位、包装,到新闻节目方案的制定,编辑人员既要融合多种新闻播报形式,体现电视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又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以多种方式促成媒体和观众的互动,提高节目收视率。最后,电视新闻内容的评论是舆论引导的点睛之笔,并能带给观众深刻的反思,编辑人员要使用精准、锋利的语言直击问题根本,把握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借势媒介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虽然属于不同的媒体形式,其新闻传播亦各具优势和特点,但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也不可能绝对脱离新媒体而存在,如电视新闻中应用短信互动平台了解观众意见。同样在新闻采编环节,电视新闻也应借势媒介融合。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表现出的特点代表着一定的受众需求,一些流行的词语、话题、观点等也能为电视新闻采编提供重要参考,丰富电视新闻采编的源泉。而且受众自身也不可能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隔绝,所以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可结合新媒体传递的信息,搜集与之相关联的新闻素材,并在电视新闻主题、画面等包装上体现新亮点,加之深度采编和舆论引导的支持,电视新闻将迅速构建起立足时代前沿的采编特色。

3 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保障条件

为更好地践行服务受众的使命,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电视台新闻栏目组应组建高素质的采编团队,聘请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思维敏捷、善于甄别信息、生动策划和深刻评论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团队中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需求调研、新闻采集、分析、传输、制作等工作进行系统化整合,明确分工,加强合作,提高新闻采编效率,创造精品新闻。

4 结论

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给电视新闻采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采编工作只有立足时代前沿,充分关注受众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开拓崭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凯明,丘苑新.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思考[J].新闻知识,2010(5).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篇2

【关键词】媒介传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83-2

电视新闻是电视传媒业的重头戏,是电视台的标志性节目,新时期电视媒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视新闻的强大支持。新闻采编影响着电视新闻的播放形式和播放质量,为适应新时期的改革步伐,电视新闻采编也应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高质量高水准的采编服务媒体公信力的提升。

一、新时期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媒介竞争与融合成为发展的趋势。数字化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各国政府制定的媒体管理制度是媒介生态环境改变的主要动因。一方面,新媒体在媒介竞争中具有超越传统媒体的优势,例如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因而竞争成为必然。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通信技术的发展,政府对媒体兼并与融合的趋势持鼓励态度。传统媒体本身也需要借助新的媒介优势实现创新。因此,伴随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需要向纵深化发展,这不仅是提升电视媒体竞争力,提高新闻栏目收视率的需要,更是为受众提供精彩新闻节目的需要。

二、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方向

在媒介竞争与融合的生态环境中,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应着力发展深度采编,增强媒体公信力,借势媒介融合,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特有的媒体风貌,塑造栏目竞争优势。

第一,发展深度采编。通常情况下,媒介融合时代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占据重要位置,独家报道、抢先报道都与采编时效有着紧密的关联。但新闻采编与播放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特别对传统电视媒体来说,有其特定的新闻播报时间设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在切入点、价值观、舆论导向方面都有区别,所以为克服介入时间的问题,电视新闻必须实现深度采编,用特有的报道深度、新颖的新闻视角吸引受众目光。而且从受众的新闻观看与阅读习惯来看,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受众一般会关注最先信息的媒体,如门户网站实时更新的新闻信息,有的网站还具备用户提示功能,以便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动态。随后用户就会进入多种媒体同时关注与比对的阶段,其目的是挖掘更加深入、更有新意的报道内容。电视新闻具有深度报道优势,所以新闻采编也必须服务于深度报道,进行深度采编。例如,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作为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各大媒体都希望在第一时间介入。网络新闻、手机新闻更是保持实时更新。但对于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必须依赖于深度采编,而深度采编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电视新闻通过深入采访受灾地区,了解受灾原因,分析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内涝灾害预防、应急指挥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给予观众深刻的反思,并促使观众参与到相互救助中来,奉献一份爱心。这种深度采编不仅能够克服介入时间的问题,更易于实现新闻影响力,提高收视率;

第二,提升媒体公信力。新时期弘扬的时代精神、时代风貌需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媒体是政治思想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体公信力越强,越有助于发挥广泛的舆论引导作用。由于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法律法规针对虚假新闻的制裁力度不够,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媒体公信力出现流失的危机,受众往往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或是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量被弱化。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必须重视重塑媒体公信力,用具备公信力的高质量新闻节目赢得受众的认可,并以此作为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编承担起把关者、策划者、评论者的多重角色。首先,电视新闻采编应立足先进政治思想、文化思想传播和引导的视角筛选新闻信息,采编人员要具备高度的信息分析和辨别能力,精选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实地采访,有效保证新闻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其次,电视新闻采编应策划精彩而又具备强大舆论引导力的新闻内容,从栏目的定位、包装,到新闻节目方案的制定,编辑人员既要融合多种新闻播报形式,体现电视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又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以多种方式促成媒体和观众的互动,提高节目收视率。最后,电视新闻内容的评论是舆论引导的点睛之笔,并能带给观众深刻的反思,编辑人员要使用精准、锋利的语言直击问题根本,把握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借势媒介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虽然属于不同的媒体形式,其新闻传播亦各具优势和特点,但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也不可能绝对脱离新媒体而存在,如电视新闻中应用短信互动平台了解观众意见。同样在新闻采编环节,电视新闻也应借势媒介融合。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表现出的特点代表着一定的受众需求,一些流行的词语、话题、观点等也能为电视新闻采编提供重要参考,丰富电视新闻采编的源泉。而且受众自身也不可能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隔绝,所以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可结合新媒体传递的信息,搜集与之相关联的新闻素材,并在电视新闻主题、画面等包装上体现新亮点,加之深度采编和舆论引导的支持,电视新闻将迅速构建起立足时代前沿的采编特色。

三、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保障条件

为更好地践行服务受众的使命,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电视台新闻栏目组应组建高素质的采编团队,聘请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思维敏捷、善于甄别信息、生动策划和深刻评论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团队中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需求调研、新闻采集、分析、传输、制作等工作进行系统化整合,明确分工,加强合作,提高新闻采编效率,创造精品新闻。

四、结论

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给电视新闻采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采编工作只有立足时代前沿,充分关注受众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开拓崭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凯明,丘苑新.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思考[J].新闻知识,2010(5).

[2]黄成,花凯.试论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影响[J].电视研究,2010(3).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篇3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69-02

伴随我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的冲击,新闻学专业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的本科专业之一。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学专业面临诸多挑战,能否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能否满足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成为新闻学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对新闻学专业教学体系,特别是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改革。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发展既面临着来自学科专业内生的变革动力,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用人单位等外部的改革压力。从新闻学演变的视角看,该专业自诞生起就与新闻事业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以报纸为代表的新闻事业的繁荣催生了新闻学专业的产生,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带动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加快,各类新媒体发展迅猛,而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等印刷媒体则日渐式微。很明显,随着传统纸媒影响力的减弱,新闻学专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只有改革才能跟上媒体发展的脚步,否则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这是新闻学专业改革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至少有仅700所高校开设有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超过了20万,专业存在较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而传统媒体自身也面临着转型和调整,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新闻专业毕业生想要进入传统媒体从事记者工作比较困难,只能大量流入与专业相关甚至不相关的其他行业。与此同时,各类网络媒体却在招募大量能适应新媒体工作需求的创新人才,却常常面临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窘境。这是新闻专业改革面临的外在压力。

二、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1.紧跟媒体和社会发展趋势。新闻学是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新闻专业教学与发展必须紧跟新闻媒介变化的需要,这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目前,传媒产业格局明显呈现出了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新媒体日益强大的趋势,新闻学专业建设必须紧跟这一规律和发展趋势,不断对传统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等进行改革,才能跟上媒体发展的步伐。

2.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大学专业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新闻学专业建设也必须要兼顾学生身心特征、发展状态和专业学习需求。新媒体时代,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新闻专业学生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在进入高校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影像拍摄技能和信息创作技能,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都与学生实际特点和学习需求产生了较大差距,只有根据学生发展要求进行专业改革才能获得学生和社会认可。

3.树立品牌意识。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要有品牌意识,创建一流学校、一流专业,其实质也就是创建教育品牌。对于高校而言,既有高校的“母”品牌,也有专业的“子”品牌,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依存。对于专业而言,专业建设无异于就是专业的品牌打造,专业培养的学生无异于就是该专业生产的产品。因此,新闻学专业进行专业建设,必须坚持特色发展,要以打造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国内外一流专业、品牌专业为建设目标。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篇4

论文摘 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 。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 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 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 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 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 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 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 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 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 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 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 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 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 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 “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 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 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 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 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 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 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 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 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 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 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 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3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 editor and publisher.dec.24.1910,20.

5 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篇5

【关键词】新闻媒介 受众 媒介生态 受众分析

引言

信息时代,人们交互联系以及文化形态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随着各种媒介终端的升级,按传统地域划分的媒体边界逐步被打破。这种新兴的感知模式也迅速融入民族地区,逐步占据着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渠道。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成为主流,对少数民族地区受众而言,其影响也不例外,媒介接触特点,生活、思维也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受众也依赖民族地区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介生态变迁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使民族地区新闻媒体技术展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特点,民族新闻的传播也从单一的传统媒介逐步向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拓展,民族新闻传播的媒介生态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内容侧重碎片化和视觉化

民族新闻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新闻媒介,缺乏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民族新闻的传播主体增多,传播渠道丰富,使得更多的传播主体介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来,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介对民族新闻传播的垄断,出现了一系列的商业门户网站,例如在线网、中国网等,以及他们在微博平台的宣传推广。此外,民族新闻传播的内容也已经进入碎片化和视觉化的样态,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机构在输出新闻产品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新闻内容以碎片化和视觉化来呈现更利于信息的迅速抓取。

(二)由单一的反馈机制到信息的对称参与,信息交流呈现移动化、社交化

新媒体技术在民族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点对点的通信技术与点对面的广播技术的结合,使得原有信息传播的单一机制趋于双向的对称反馈机制。所谓的“对称参与”,即是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伴随着信息的发出,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传播的中心枢纽。可以发现,在民族地区媒介的传播生态也出现了诸如此类的特点,人们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时间逐步超过了传统的媒介,在这个过程中社交就产生了。转发、评论,是社交化的两大体现,这就意味着媒介产品已然不是由媒体本身及其渠道所决定,社交化的媒介无法预知用户量的多少,但是可以产生足够多的交流,因此也是一个信息对称参与的过程。

(三)民族新闻传播媒介也开始注重定制化、用户生产化

当今社会,私人定制已然成为流行,从服装到家具等各个方面,媒体产品也出现了这种动向,例如,关注在线这个微博的同时,就定制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媒体产品。微信订阅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设置自己的爱好标签,还会推送相关的微博等等。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媒介纷纷转变发展路子,不论报纸杂志还是电视节目,都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账号,主流媒体也推出了app与读者互动,这样一来就摆脱了你发我读、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渠道。事实上,民族地区的受众也已经进入了用户生产内容的时代,他们在这类媒介平台上评论转发,其参与性的过程使得民族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畅通。

(四)民族新闻传播过程中传统的新闻媒体依然处于主流地位

民族新闻的传播渠道固然实现了多样化,但是其传播的主流渠道依然是传统的主流媒体,这与民族地区的传播实际息息相关。民族新闻带有关乎民族发展、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的信息传播,但依然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民族地区,只有传统的新闻媒体和新闻网站有合法的采访权,这样的行业准入制度决定了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下,依然处于主导地位。

二、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受众生态变迁特点分析

随着媒体产业的发展,受众成为媒介市场的直接消费者;多元的传播内容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又使得受众除接受信息以外,还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受众由此演变为信息的接受者、消费者、生产者、传播者四重角色。民族新闻,其主要传播的对象是广大少数民族受众,近年来,这些受众也逐步实现了上述四重身份的转变。

(一)民族地区新闻受众的主体和个人意识由茫然走向崛起

在新媒体技术介入民族新闻传播时,成就了一种全新的虚拟的传播环境。在这一环境下,每一个民族受众主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他们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媒体自主的接受、生产、信息。这种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导致民族地区的受众也逐步走向分化,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苏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可以主动的选择接受信息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进行多渠道的反馈。此外,他们还可以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实现再次传播,既能获取自身所需信息,还能甄别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另外,民族地区受众个人意识也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不断地挖掘和延伸,他们对个人媒介产品的消费趋势异常显著。例如在地区,原本聚集在小广场的跳舞观众,逐渐变为电视观看成员,最后成为手机和平板等个人终端用户。民族地区受众逐步出现细分,虽然这个细分还不大明显,但依然能够看出在渐变地发展。其主体更加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

(二)民族地区新闻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和分享意识显现

受众在“接受者”和“消费者”这两个角色中实现了主体意识和个人意识,而且在“传播者”和“生产者”这两个角色中显现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意识和分享意识。在民族地区,新闻受众参与和分享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传统媒介的新闻传播特权被打破的情况下,受众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愿意借助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快捷的新媒体工具来参与到新闻信息传播的实践,甚至主动设置议程,根据自身实际去解读新闻信息,就重大议题发表自己看法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真切体会到在信息传播的实践中的存在感。

民族新闻受众在获得这种“存在感”之后,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此,还会把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实信息进行转发,以期分享给更多人。早在2004年日本就针对新媒体时代受众形态提出了分析模式AISAS(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笔者在暑期赴就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媒介使用状况进行调研时发现,本地区的受众社交软件使用较多的是QQ、微信,少量人使用微博。除了使用聊天工具最基本的功能以外,他们也从这些软件里浏览推送的信息。而且在此过程中,分享、转发、互动等交流形态基本得以体现。在新媒体的这种匿名的环境下,他们的分享无需有压力,更多的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成果”进行展示,从中来获得更多的传播主动权,以及更大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三)民族新闻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也逐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在传播效果的轨迹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受众从“子弹论”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他们在信息接收过程中逐步成为能动性的主体。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受众依然对媒介有着高度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在新媒体时代表现得异常强。在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受众中,这个特征也较为明显。而乡村受众则显得不大明显。但是还是能够明显地看出,这种变化在少数民族新闻受众群中正在发生。

在本次暑期进藏调研的过程中还发现,这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受众,他们对媒介依赖的特征也较为明显,大量的时间被消费在媒体产品上,借助这些社交媒体去认知周边世界(他们也在吃饭的时候拍下照片,上传到相关的社交网络)。这种在新媒体时代的依赖特征是不同于以往的,其媒体接触行为相对更加主动。

民族新闻的受众群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由被动的接受媒体转为主动的使用媒体。以往传统媒介在很大程度上都充当了信息的过滤器,民族新闻工作者按照自身特定的价值标准对事实进行加工,然后以特定的方式来呈现给具体化的受众,受众能做到就是被动地去接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本位”信息流通机制的多样化,被赋予了更多自主选择和接受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喜好也决定了媒介产品的生产。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民族新闻的受众对媒体的态度也由敬畏转变为怀疑。早期的民族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相对有地位和金钱的特权阶层,所掌握的信息相对较为匮乏,此时的受众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他们在阅读一些新闻报道时怀着敬畏的态度,表现出强烈的信任感。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民族新闻受众群的媒介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突出表现在他们对媒体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已经有了一定的怀疑态度。同时也能够利用多种途径获得关于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并通过自媒体这一渠道来发表对一些事件的看法。

(四)民族新闻的受众群信息获取习惯从封闭固定到开放多元变迁

何谓信息获取习惯,指的是受众所习惯了解信息的方式、时间、地点以及信息的呈现方式等等。以往民族地区的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信息的呈现方式也较为单一。基于这种受众活动空间的狭小,受众对这些信息获取习惯也相对封闭和固定。而今,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体信息无孔不入,民族地区受众的生活半径也相对有了延伸,所以信息的获取渠道和习惯也变得丰富多元。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生态已经向多样化发展,民族新闻的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初具多样化的发展形态,受众也已然有了分化的趋势,媒介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催生了多样化的信息接收终端,诸如手机、ipad、移动电视、车载广播、户外彩屏等等。而这些又加剧了信息获取方式的移动化,传统的信息接收模式被打破,了解信息的时间、地点界限已经变得模糊。

我们在暑期堆龙德庆县乃琼镇的调研中发现,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中的应用,大多数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成为“碎片化”的个体,原本的“大众”传播媒介逐渐裂变成终端平台,其受众也成为“小众”媒体的使用者。因此,民族地区的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时候选中的是“碎片化”的信息,他们很少去阅读一些长篇大论的报道,从一而终的受众逐步流失,多数是浏览一些新闻软件、网站的短新闻,甚至有的只看标题。因此,民族新闻传播者也开始加工这种瞬时新闻、毛坯新闻。这就意味着民族地区的新闻受众也开始接受这种信息传播的“浅表化”。他们喜欢利用多媒体来解读新闻,包括图片、视频、表情等,而非通过独立思考。

(五)民族新闻受众的审美心理由理性趋于感性

民族新闻的受众群主要集中于民族地区。基于此,来考量这类受众的审美心理可能过于牵强。但毫无疑问,民族地区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时候,这种审美取向已经有了明显的痕迹。而由理性到感性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新媒体本身就具有交流性强、反馈渠道多的特点,这就赋予了所有受众一个新的审美世界,包括民族新闻的受众,与传统媒体时代的理性的、批判性的审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单纯的接受信息到享乐信息,这是所有受众都具有的共性特征。

在新媒体时代下,多维度的传播关系网络形成的发达的媒介技术,使得民族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由传统媒体建立起来的强大话语权被弱化,一定程度上有被平民话语所淹没的可能。受众借助多种媒介终端,在一些社交软件上,也会积极发声,拥有自己的粉丝,通过个性的话语体系来证明自己亦是传播中的一份子。同时,我们还发现,民族地区受众对戏谑话的审美内容也显示出极大的关注兴趣,受众趣味逐渐呈现出“平面感”(深度削平)、“断裂感”(历史意识消失)、“零散化”(主体消失)、“复制”(距离感消失)等特征。

艺术化的审美和生活化的审美边界模糊,成为新媒体时代受众审美的又一特征。例如,新媒体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受众个人生活搬上公共平台,创造出一个带有民族特色的草根色彩的“生活化”艺术,这时候受众的审美兴趣也出现了泛化的倾向。“受众在此影响下的每一种行为、话语习惯和意识形态,都是在全媒体视野下的表征。”

三、基于媒介和生态变迁下民族新闻传播的应对策略

随着民族新闻的传播媒介和受众的逐步变迁,民族新闻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面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传播发展机遇,民族新闻传播就应该利用多平台传播信息,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优势得以发挥。

(一)媒介技术中心论转为价值论

民族新闻传播应该突破旧的媒介技术中心主义,转向公众提供价值增量为追求。民族新闻的传播理应是多渠道的,专业媒体本身含有技术要素、政治经济要素、文化要素,因而不能片面地认为新媒体在传播民族新闻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大,这样就会取代旧媒体。笔者认为,不论何种传播媒介,都应该为受众提供一定的价值增量。

(二)小规模探索发展

在民族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专业新闻媒介发现价值增量的过程一定经历了大量的调研与实践。在前景不明显的情况下,多传播民族新闻的媒介进行整体性的方向调整,风险大、成本高。此外,传播民族新闻还有诸多需要考虑的民族性因素。但是,在这些传统的媒体中应该开展小规模的实践来发现价值增量,为今后新媒体传播民族新闻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海波, 张书婷. 现代新闻传播中受众地位的变化[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2]孟彦. 媒体如何坚持受众本位[J]. 军事记者, 2004 (5): 26-27.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篇6

【关键词】主题内容;新闻制作;意识形态;新闻价值;媒介意向性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这一变革在中国的新闻改革进程中亦有体现。时政期刊作为中国时政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及时迅速地反映了政策变化,本文通过1978—2008年分别代表体制内与市场化两种不同属性的时政期刊《半月谈》和《三联》的1000篇标题进行主题阶段性变迁特征的梳理,发现两种属性时政期刊社会性变化的显著特征,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这些属于不同社会领域的新闻标题主题可分为三类:政策性主题、经济主题与社会主题。

时政期刊“主题”的共性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主题的“条件一致性”。即社会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是时政期刊“主题选择”的风向标,无论是体制内的《半月谈》,还是市场化的《三联》,都无一例外是对社会宏观政策的一种媒介话语方式的反映。第二,主题的信息融合性。在不同阶段中,同一主题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侧重点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同一本时政期刊中,四大主题之间比例的流动性变化,即三类主题彼此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同领域的“主题”在历史纵向的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融合程度在逐步提高。第三,主题的“时代盘点”相似性。时政期刊都喜好做年终“主题盘点”报道,记录大的、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做“时代的记录者”。

时政期刊“主题”的差异性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主题”选择上的区别。体制内时政期刊偏向于选择没有争议的话题,市场化期刊选择的多为有争议的话题。第二,“主题”报道倾向上的区别。对比《半月谈》与《三联》在“政策性主题”的新闻报道上,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对该主题的观察视角。《半月谈》对政策性主题的报道倾向于“正面宣传”,《三联》倾向于“批评分析”。第三,“主题”盘点类型的区别。时政期刊做年终“主题盘点式”报道时,《半月谈》与《三联》的区别在于,《半月谈》主要做新闻信息的综合和梳理,而《三联》擅长做具有“历史纪念性”的“主题系列报道”。对社会“主旋律”的坚持,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突出的是对主旋律的“政策性”和“英雄模式”的弘扬,后者突出的是“时代性”和“个人模式”。

借此,本文意在回答三个问题——媒介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媒介意识形态”、“媒介新闻价值”与“媒介意向性”与时政期刊文本话语现象之间究竟是何样的三种关系。

一、新闻组织与政治经济体制的关系: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

新闻组织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这里我们从两个层面来对连接媒介组织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关系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

首先是作为社会政治信念的意识形态。这个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是相对稳定的,不易发生变化的。在当代中国的媒介环境下,任何一种媒介不是受市场控制,就是受国家控制。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介的所有制类型与媒介新闻制作的意识形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意识形态是由社会这个更大的环境基础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时政期刊文本中没有变化的两个核心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是时政期刊新闻选题和新闻报道的“风向标”。究其根本,就在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在国家意识形态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国家路线”,而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媒介工具——时政期刊,必然始终要坚持这样一个理念,而不可能随意变更。二是话语形态的严肃、谨慎是时政期刊共同的、持久的一个特征。时政期刊作为国家政治导向的重要媒介形式之一,在话语形态上的严肃与谨慎,是对政治体制严肃与谨慎态度的一种媒介延伸,这是时政期刊话语的本质性特征。

其次是在政治信念意识形态基础上的媒介意识形态。这里的“价值观”即指主流文化价值观,它与“新闻价值”有所不同。这里笔者主要强调的是时政期刊“新闻价值”中具有本质性的、核心的一个宗旨。时政期刊具体的“新闻价值”都必须在这个核心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基础上来建构、修改和完善。

对于体制内时政期刊而言,它与政府的关系是从“依附关系”到“非对立关系”的转变。而市场化时政期刊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监督角色”出现的。因此,这两种时政期刊对“社会主流文化价值”不同的意识形态形式就直接反映在了各自的媒介文本特征中。然而,无论是体制内的还是市场化的时政期刊,从“控制主体”的本质上来说,两者的“意识形态”都是一样的,即为“精英控制”。

二、新闻组织与社会文化结构的关系:相同“官方信息来源”反映的不同“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建立在“新闻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更为具体地影响着“新闻制作”的一种组织模式。我们将以“新闻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来源”为本节的分析框架,分别对时政期刊“新闻价值”演变的“共性”与两种类型时政期刊“新闻价值”演变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由此对两种类型时政期刊话语演变特征作出解答。

其一,“新闻来源”在两种类型时政期刊演变中的“共性”。在“新闻制作”过程中,反映“新闻组织”与社会文化结构之间关系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媒介“新闻来源”,即新闻素材的来源。时政期刊作为社会时事政治新闻的主要媒介机构,“官方主导新闻来源”是时政期刊的一个基本特征。时政期刊中的新闻记者获得的有关时事政治活动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官方的信息通报。我们通过对《半月谈》中新闻报道的统计发现,政府活动、政策颁布、中央会议精神的传达是《半月谈》中主要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原文使用官方提供的文件资料是其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即使是在市场化属性的《三联》中,其专题报道中,约有50%的深度报道文章,仍然可见其官方意识的明显痕迹。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新闻报道中具有“信息来源于官方”这样的标志,与时政期刊所需要建立的“权威性”和“公允性”有关。

其二,“新闻来源”在两种时政期刊中的“差异性”。两种期刊不同的市场体系和盈利组织模式的经济本质,决定了其新闻制作过程中“新闻价值”的根本不同。《半月谈》的体制内属性决定了它在“新闻来源”的选择上,是一种天然的、必然的选择,且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既有的受众群体,相对而言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因此,“官方信息来源”与《半月谈》“新闻来源”的本质关系决定了其新闻生产的核心,就是“记者与官员”之间的联系,当然还有其背后的新闻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因此,“以官僚机构的结构看待社会”,正是该时政期刊中的记者能够发现各种事实的基础。相对来说,在“新闻来源”上,虽然市场化的《三联》主要源于官方渠道,但是“官方信息来源”更多的是作为其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视角,而不是作为该期刊的唯一信息选择。因此,《三联》必须要面对的是在市场上生存下来的问题,因而其“新闻价值”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广告发行、市场销售和订阅的盈利性等问题的影响。

三、新闻组织内部结构的运作关系:“媒介人”的组织依附性与独立的新闻理想

第一,“媒介人”作为专业组织中的成员。在社会“劳动分工”的理论范畴中,“媒介人”的社会身份,被界定为“作为专业组织中的成员”,这就意味着媒介人“新闻价值”的依附性。

媒介人是依附于该媒介组织的成员,其“新闻价值”最终必然要服从于“组织”的“新闻价值”,因此媒介组织“新闻价值”的变化就会直接作用于该组织中记者的“新闻价值”,而近些年“媒介人”对“新闻工作者”提法的取代,反映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要素逐渐被一一呈现。

由于“媒介人”这种“社会性生存”的结构,带来的便是“新闻价值观”的依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研究媒介组织,实际上就是对“媒介人”研究的基础和第一步。如同萨义德所述那样,“会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代表广泛的公众,按照一套共享的普遍价值观,以标准化的方式把握和解释现状,由此产生一个全体、一套话语和组织制度”。

第二,“媒介人”作为“知识分子”。媒介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概念本身就是社会劳动分工中的一个产物,因此这个群体必须与其所依附的“媒介组织”在新闻产品“新闻价值”上保持一致。但是,显然“媒介人”作为一个个在身份上独立的“知识分子”,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新闻价值”标准,这个标准在整体上与该组织的标准大致重合,但在这个重合的“交集”之外,必然会有一部分是这些“知识分子”自有的、坚持的“新闻价值”。这部分具有媒介人个性的“新闻价值”被称为“新闻理想”更为合适。在这里,我们需要借用“语言意向性理论”来理解媒介人的“新闻理想”对新闻产品的影响。

纵观30年里时政期刊的阶段性变化,可以发现“新闻理想”存在的两个痕迹:一是新闻“态度”的坚守,二是媒介“风格”的标志。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了媒介人的“新闻价值”或“新闻理想”,还体现为一种个人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媒介人个人品质、素养的话语反映,这种看似模糊的“风格”概念,实际上正是市场化时政期刊一种无形的“品牌标志”。

任何一类时政期刊,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里,都有它一以贯之的精神,这对期刊本身而言是一种固定身份的象征,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习惯性心理的标识。如果没有这种统一的长时间存在的风格特征,那么读者难以形成心理认同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媒介在制作新闻过程中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下图描述了新闻发生与传播的过程:

图中圆圈A表示新闻事件本身,新闻事件依存并制约于一定的国家、组织、个人或媒体(也是一种组织)。也就是说任何新闻都是这些社会细胞共同构建的,但是出于国家、组织、媒介、个人的自身利益,新闻事件的公开报道圆圈B选取的新闻事件本身永远只是A的一部分C。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关于事件A的报道B,远比事件A本身大,这是由信息资源的使用特性决定的,世界上的任何资源都是随着使用消耗变少,只有信息资源越用越多。本文把新闻传播的这一属性描述为“新闻发酵”。B大于C的部分是凝结于新闻的部分事实之上的价值取向、态度、情感因素和观点的织体。这就是新闻制作的工艺流程。

由此可见,“时政期刊的话语变迁”,一方面,是由其所反映的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相应变迁;另一方面,时政期刊的话语变迁,也产生于其自身在一次次的话语表达的实践中,潜在地改变了社会传统话语的某些惯例,当这样的变化足够大时(更多的媒介在使用这些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媒体传播和人际交流的合力),就有可能影响社会的话语变迁。这两个过程是交互发生的。

参考文献:

[1](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M].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3](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蒋冰冰.新闻语言与城市社会[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篇7

难题一:运作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创新

作为社会法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或缺的。县(区)级新闻网站,基本上是定位为公益类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其主要功能是“做事”,为公益需要而做事,其经费来源于财政全额拨款,所有盈利应予上交。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盈利多少是个不确定量,这个盈利也跟网站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不相挂钩。于是,就会形成干与不干一个样、盈利多少一个样的工作惰性。

事实上,很多时候,运用商业手段进行公益服务可以把公益事情做得更好,也体现网站人员的工作绩效。绩效要求回报,是自然的。而目前的工资制度,全国许多地方同浙江类似,基本上是把绩效参考公务员的工资制定的,同等条件下,事业人员的绩效工资基本上就是公务员的80%左右。这就束缚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管理体制问题各县(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亟需以创新的方式突破。既要保证单位属性的公益性,又要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要在机制体制上适当放开,科学监控。

同时,要突破这一难题,还需要一个衡量单位与个人绩效的科学评价体系,对照公务员的一般工资水平,制定出一个事业业绩的基本标准,根据业绩,分别对应不同层级的绩效工资,并把这类绩效与网站盈利收益相挂钩,再把盈利与公益服务满意度相挂钩,形成一个绩效、盈利与满意度相互契合的三维工资结构。“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难点是岗位设置、薪酬或绩效工资制度、福利制度、养老制度等工作动力机制方面的改革。”[1]这就需要各地根据网站发展水平和业务开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指标,形成科学化的运作机制和评价体系。

难题二:本地新闻特色如何凸显

县(区)级新闻网站的优势,首先是要走本地化道路,突出地方性。要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区域资讯平台,做好本地新闻,让本地新闻唱主角。其次是坚持重大新闻地方化,外地新闻本地化,做好重大主题重大新闻的落地报道。要紧扣主题,多渠道多角度地挖掘一些本地与此相关的人和事开展报道,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实现重大主题重大新闻的地方性解读,第一时间予以报道。第三要坚持本地新闻权威化。县(区)级新闻网站是宣传部门主导网站,一定要成为地方新闻权威可信的网络首发机构。要加强原创报道的组织,增强采编力量,通过博客、播客、BBS等,设置话题,大力挖掘整合网友原创新闻。同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获取和权威说法和声音。

本地文化、旅游等乡土元素,县(区)级新闻网站大多以频道形式予以报道。这一块除要大力强调地方特色外,还要不断挖掘内容深度和广度,丰富表现形式和说明符号,做到精细化展现,加大页面“厚重”感,形成乡土频道精细化。例如,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的秀洲新闻网的“画乡风采”、“曝书亭”、“小村官在线”等栏目,就注重加强了这方面的精细报道,成为一大特色。

难题三:探索性新闻平台的打造

县(区)级新闻网站立足本地实际,打造探索性媒体平台,要与县(区)人大、政协形成联动,以专题调研为抓手,将两部门的建议意见和调研成果等化作媒体跟踪探索的议题,通过媒体的视角进行挖掘,再通过新闻调查的形式报道出来。这样形成的稿件,既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前瞻性,又具有媒体监督的推动性,能使新闻报道发挥最大的实践效应。例如,秀洲新闻网与区政协、区人大联动分别推出的《把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全力打造平安畅通新秀洲》、《人大: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油车港生态建设秀色渐现》等探索稿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其次,宣传部门理论科室和各地党校基本上有针对本地实际展开的课题研究,实践性很强,也有不少新观点新思路,这同样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资源。这些课题通过媒体的参与,带动网民互动,能够更好更快地对理论应用价值作出客观评估。

在探索中要形成以重点现象调研、实践课题探讨、新闻督查推进、网民互动验证四方联动的探索格局,有效地发挥各个层面的联动效应,形成科学的推进机制,这样才可以发挥好县(区)级新闻媒体的中枢作用,使相关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也可以使自身的社会效应得到进一步凸显。秀洲新闻网近期推出的《找准农民画发展突破口做大做强画乡品牌建设》、《新居民融合:洪合范本探新路以缘化人有情有义》、《“创富”与“创优”的求索――南梅村创先争优调查》等探索性稿件,均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难题四:网络问政如何有问必答

网络的泛传播效应,已经逐渐模糊了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界限。在新时期的媒介环境下,县(区)级新闻网站更要加强引导,搭建舆情沟通交流平台,加强与相关合作站点建设,争取共赢。现实中,网络舆论的中心往往涉及当地人和事,当地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积极引导,及时权威报道,搭建一个顺畅及时的舆情沟通交流平台。

在网络对话中,要充分尊重网友意见,对民意保持足够尊重,建立与民意良性的互动,使网络真正成为反映民意、传递民声的平台,这是每个县(区)级新闻网站的社会职责。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要及早介入,将事情的本来面目负责任地告知网民,做到有问必答,及时将相关单位的答复第一时间上网,从而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

对网友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若关系区域发展大局,对党委政府工作有重大影响或积极促进作用的问题,要通过舆情专报的形式上报主要领导。其次,县(区)级新闻网站要注重培养网评员队伍,组织互动交流,积极创造直接交流的机会。如邀请部分领导就某一个主题与网民视频对话,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即时反馈网友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舆论发展。

近年来,各地在“网络问政”上做了不少尝试,如:宁波镇海区的“雄镇论坛”、“民生快递”等成为热门议政性论坛,浙江在线的“问政零距离”推动官员网民互动常态化。尤其是“网络发言人”运用网络语言与网民进行平等、真诚的沟通交流,使政府部门与普通网民成为“网络熟人”,畅通了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强化了网络引导工作的主动性。[2]这些经验都为县(区)级新闻网站发展取向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要把这项信息时代的“民生工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难题五:多媒介融合大文章怎么做

伴随着信息产业领域的改革,各类媒体融合的趋向越发明显。这其间,媒体的融合状态至关重要。影响媒体融合状态的核心,是媒介技术与内容的属性融合。“未来的媒介融合发展要以技术融合为先导,以内容融合为着力点,以人与媒介的和谐相融为终极诉求,营造文化与审美的和谐语境,发挥制作者解构与重构的人本潜能,这是当前媒介融合的突破口。”[3]随着“三网融合”技术的飞速提升,大媒体系统已然开始融合构建,手机、网络、报刊、广电等多媒介融合之路将漫长而充满生机。

对县(区)级新闻网站来说,创新模式搭建区域商务运作平台,加强对当地报纸和电视台、电台等媒介新闻的整合,与手机终端联动,从网络的角度出发,注入网络元素,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形成互补的传播效果。例如手机报、在线读报、在线TV、在线广播、手机TV等形式,都是行之有效的媒介融合方式。

县(区)级新闻网站要增强资讯的实用性,要多有特色的地方信息和适合网民口味的、对网民有用的资讯。要深度开发和挖掘本地的各种信息,逐步建立本地生活信息的数据库,了解和消费趋势,与开展分类广告业务良性互动,也为开展移动增值服务积聚“能量”。碎片化、同城性为县(区)级新闻网站分类广告的开拓提供了商机。网站与小城市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融为一体,共振效应不可估量。开展各媒介融合后的增值服务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将成为县(区)级新闻网站积极选择的发展途径。

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轨迹,媒介之间是不断融合与超越的,更新换代并不意味着媒介属性的消亡,新的媒介属性融合了老媒介的属性,才使得新生体获得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形态与特性各异的媒介,在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既有着符号战争、文化污染,也有着互补促进、融合共生,但和谐的营销结构尚未完成。县(区)级新闻网站要及早找到准确的定位,掌握好发展的主动权,走出适于本地发展的融合新路。

难题六: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的建立

县(区)级新闻网站的地理特性,决定了其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几乎可实现无缝对接,无论是网民普通的交流,还是商业运作,都具有独特的路径和魅力。基于网友的忠诚度,信息数据的丰富,以及消费需求的分析和了解,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可以形成良好的电子商务模式。例如,不妨尝试进行网上拍卖,网民可以用论坛币参与拍卖,以此来推进网民体验,并带动更多网民下单订购,从而促进网购一条街中的品牌实体店的销售。[4]

经常访问县(区)级新闻网站,特别是访问论坛、博客、播客的网民,以本地的居多,其所处环境有诸多相似之处,所碰到的问题诸多相同。对网站来说,一方面要做好网络问政的工作,满足其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做好主题策划,不定期地搞些互动活动,满足其娱乐性需求。交互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县(区)级新闻网站可以通过电话联系,甚至面对面对话交流,使网站工作人员和网民不仅是线上的朋友,也是线下的朋友。有了相对稳定的网友队伍,互动栏目的人气也就有了保证。

作为延伸和深入,县(区)级新闻网站的同城优势可以使线下活动成为常态。通过精心策划,积极组织推动,形成一定的互动业务机制,如爱心网友评选活动、网络时尚摄影比赛、网上婚礼秀、网友救助活动等,都可以作为特定时期或与特定部门联合举办的常态互动活动。当网友数量发展到一定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去培养、组建网民组织,如爱心志愿者组织、文明巡访团组织、影迷俱乐部等,以进一步增强网民的归属感,扩大网站影响力。

注释:

[1]竹立家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述要》,人民网,

[2]胡笛等:《直面“网络问政”的考验》,《宣传半月刊》2010年第5期

[3]张兆利:《论媒介融合的突破口》,《国际广播影视学刊》2008年第12期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篇8

[关键词]媒介素养 通讯员培训 群众办报

一、通讯员信息传播的意义

通讯员参与信息传播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根本要求,也符合和反映信息传播规律,并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1.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和根本要求。

“全党办报”、“开门办报”是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办报方针之一,就是群众办报,它通常与“全党办报”相联系,编辑部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编辑部外的广大群众相结合,即专家办报与群众办报相结合,才是无产阶级的正确办报方针。而群众办报必然形成一支队伍,这就是通讯员队伍。通讯员是不脱产的新闻工作者,是新闻工作的坚强支柱,没有他们的支持,群众办报就是一句空话。在延安时代,甚至在红军时代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红色中华报》就充分广泛地发动红军战士、高级将领等为报纸写稿,践行着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70年前的运动,针对当时报纸“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三脱离”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开门办报、全党办报。于是,《解放日报》通过发展各种层次的通讯员参加新闻的信息采访与写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改版,目标就是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一些媒体对虚假、浮浅的新闻报道进行了检讨,形式主义的文风得到了遏制,对与统一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人民的思想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一直启发并在后来的党报事业建设中发挥作用。

2.符合和反映信息传播规律。

传播学理论认为在信息传播的实际中存在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在将媒介信息传给社会群体的过程中,那些扮演某种有影响力的中介角色者”。“意见领袖”是传播学的一个经典概念,起源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由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他在研究中发现,大众媒体所的信息,并不会完全直接地到达目标受众,而是存在着一个由意见领袖中转的二级传播过程,这些信息可能被一部分意见领袖先接受,意见领袖经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加入自己的看法见解,再将这些信息有选择地传达给其他受众(大部分是较少接触大众传媒信息的),以此影响其他受众对该信息的看法、态度或行为,并可能在小范围内形成舆论。

通讯员是属于基层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通讯员就是一种特殊的意见领袖,他们将自己感受到的信息变动通过自己的加工,传递给一定的媒介机构,通过媒介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进行传递。因而,通讯员这个在信息生产环节中出现的意见领袖的作用并不亚于信息生产后的大众传播二次传播阶段的作用。正是由于通讯员的存在,所以许多不能及时被专业新闻从业人员采集传播的信息得以公开传播为社会大众所知晓,因而通讯员的存在是符合和体现信息传播规律的。

3.通讯员从事信息传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客观存在,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1)时间上的优势。我国有13亿多人口、2000多个县(市、区),有数以百万计的村庄(社区),发生在这些地方的这些人物的变动的信息,全部靠专业记者进行采写是不可能实现的。通讯员生活工作在最基层,最了解和熟悉基层的情况,一些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他们可以最快的速度深入现场采访,能迅速地把新闻报道出来,等媒体的专业记者赶到,通讯员完成的稿件很可能已经发出。

(2)区域上的优势。我国国土面积有960多万平方公里,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分别居住一定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活和心理特点。通讯员长期生活在某一个地区,对该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发展变化、风俗人情、名胜古迹等,有全面详尽的了解。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区,情况熟、朋友多、信息广,这为多写稿、写好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这也是流动性较强的专业记者所不具有的。

(3)行业上的优势。我国人口众多,行业也分布广泛且各自行业特点并不相同。虽然通讯员大多是业余的,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工作和专业知识,在采写本行业相关的新闻中对专业方而的知识、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都十分了解和熟悉,因此他们比专业记者,更容易把问题看得准、分析得透,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4)线索上的优势。许多通讯员是本单位或本地区的专职新闻干事,是一个地区和行业的新闻主管、线索主管,各种事件发生他们都是第一时间获知,并且能迅速甄别出线索的真假、价值的大小、适合报道的范围等等,他们根据媒体特点和定位,作出与媒体合作的方式等。因此,他们与媒体记者相比,对新闻线索的利用程度是相当高的,发挥的空间也是相当广阔的。

(5)采访上的优势。由于生活工作在一定的区域,因而通讯员在这个社会学意义的“熟人社会”进行相关采访活动时,除了没有专业记者这个身份外,他们具有人熟、路熟、部门熟、情况熟,更容易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访到更多的、更生动的素材。

二、通讯员信息传播的不足

随着信息传播进入市场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信息海量化的呈现的同时,也使受众对信息传播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不仅媒体竞争激烈,而且媒体从业人员之间竞争也异常激烈。在企业化经营的现实图景中,专业采编人员自身公开发表作品的难度也在加大,通讯员暴露出他们作为业余采编从业人员的先天不足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1.通讯员的采访受到一定限制。虽然通讯员具有从事采访的资格,但由于通讯员获得的采访资格一般是由相应的媒体授予的,不像专业采编人员经过国家专门的新闻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由相关政府部门颁发证书具有普适的合法性,并不完全为社会所认可,这样就容易导致在对一些敏感问题、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关注时,某些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拒绝基层通讯员的采访,甚至可以打招呼的形式,压制采访和报道。而新闻媒体则不同,你越拒绝采访就越有新闻价值和看点。另外通讯员在交通、通讯和采访器材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2.不能站在公众的角度采写新闻。除了一些通讯员是由各自单位的专业宣传干事担任以外,许多通讯员都有不同于媒体的工作。俗话说:在哪个坡唱哪里歌,端别人的碗服别人管。通讯员的工资、奖金等主要依靠他所在的单位和部门解决,这就决定了通讯员的写稿必须为自己的单位服务,通讯员的角色定位决定通讯员写稿不是从社会大众角度进行相关信息传播和发表观点,而是不得不为本单位、本地区和本行业呐喊助威、歌功颂德,这是媒体和受众所不欢迎的。

3.不能进行权威性的报道。权威性是信息传播中最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源泉。权威性又源于信息的全面、客观、准确、深刻、有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讯员全面、深入的采访并能够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报道。由于通讯员角度定位和工作的局限性,就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报道,也很少能够进入上一级政府主管部门进行采访报道,所采写出的新闻就没有权威性,也当然没有吸引力。

而且,信息传播进入数字化时代,信息表达途径和渠道增多,信息海量呈现,受众对信息选择范围更广,信息表达的竞争压力更大,一些通讯员为了在信息表达吸引别人和社会关注,将一些道听途说而未经证实的信息甚至个人“合理”想象的信息进行写稿,影响了信息传播的公信力。

4.信息传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提升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信息要求。而当前通讯员所处的环境不佳,存在着“学习”上的误区。基层通讯员不是在工厂上班,就是在田间劳作。比较难看到、听到各种优秀的新闻作品,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学习,更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交流等,也就无从谈起学习研究好的写作技巧,这成了制约通讯员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的一个因素,从而导致一些极具新闻价值的素材被视而不见,难免落入“新闻品种单调”的窠臼。

5.通讯员的积极性不断降低。由于我国媒体目前已经普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经营,媒体、以及媒体专业采编人员、经营人员等的薪酬都同自身的业绩挂钩,因而,各媒体都尽量地照顾本单位本部门的专职人员的稿件,再加上通讯员由于受采访外部条件影响和算账业务能力的制约,所创作的作品的质量越来越不适应日益更新的媒体的要求,包括报纸在内的各媒体发表通讯员稿件偏少,也直接影响了通讯员写稿的积极性。并且,通讯员队伍也呈现人员老化、人数减少的趋势。

三、通讯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信息网络传播的时代语境下,通讯员培训主要内容是加强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作为一个外来词,其英文为(medialiteracy),意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媒介素养能够使包括通讯员在内的大众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自主介入媒介生活。

在信息社会如此发展的今天,时代的发展使大众传播各个环节不断出现新情况、新突破和新问题,媒介的从业人员尤其通讯员对传媒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从通讯员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传媒素养、政治参与意识,更要积极的运用身边的大众媒体反馈身边的事件、新闻,发挥受众的主体地位,从而完成作为业余信息传播人员的使命和任务。对通讯员来说,提高媒介素养,一方面是提升自己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自己的应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传播的专业相关伦理要求。

1.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要提升通讯员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既包括通讯员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够准确接收媒介信息,理解和掌握信息传播者的传播意图,也包括通讯员对媒介信息传播的相关手段,对信息传播表达所具体采用的体裁和媒介信息传播采用不同的体裁对信息传播的表达效果异同,是通讯员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要通过对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使通讯员熟悉有关传媒的知识,熟悉网络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掌握信息传播基本规律,并遵循信息传播基本规律,包括对大众媒介本质、媒介技术、媒介组织机构及运作、媒介如何被赋予意义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要增强新闻敏感性,提高通讯员的应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这是通讯员提高素养的重点。相当多的通讯员缺乏新闻敏感,有的通讯员对发生在身边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的通讯员简单模仿他人,重复别人;有的通讯员所定稿件新闻价值很小甚至没有新闻价值。新闻敏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讯员素养的高低,决定了通讯员采访与写作水平的能力高低。在培训中可以通过让通讯员走进记者部、编辑部等采编业务平台,一方面可以在参观乃至参与学习实习过程中,直接与专业记者交流采访经验与写作技能,与版面编辑交流稿件的选题、行文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实践层面了解、熟悉信息采编流程及相关环节的技能技巧要求,有助于通讯员提高自己的信息采访和新闻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与记者、编辑等专业信息采编人员的交流,也有助于作为业余信息采编人员的通讯员培育自己的信息传播渠道资源,建立直接的信息传播通道、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获知传播机构的相关变动,通讯员获得线索第一时间告知编辑部而通过策划形成深度的选题等,能够帮助通讯员提高公开发表的作品的质量与数量。众所周知,通讯员的业绩以及影响力等与其公开发表的作品的质量与数量紧密相关的。因而,在培训中与专业媒体采编人员进行相关经验技能交流与学习,有助于通讯员提高稿件质量与数量,从而也有助于通讯员在基层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更好地在基层开展相关采访活动。

3.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要加强通讯员信息传播伦理教育。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主体是传者(新闻发言人、新闻者)和受者(普通大众),大众是信息的来源者和使用者,失去了大众,信息传播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作为信息传播的传者之一的通讯员,其服务对象应该是社会的普通大众。在培训中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通讯员认识到受众的重要性,认识到新闻工作的对象主体,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提醒和增强通讯员作为传媒从业者的责任意识,注重媒介公信力、媒介道德性、媒介公正性、媒介的社会良心,不能出现错位和越位的问题。

因而,明确通讯员作为信息传播活动中传者的职业操守,进行信息传播要跳出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圈圈,不以私利影响工作,坚持受众中心,坚持社会中心,坚持为公众发言的意识。把握好媒介的报道方向和宣传重点,把握好“公器”与“喉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等一系列的重要关系,既反映党和政府的声音,也要满足读者市场的需求。

而且,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做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通讯员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中的一员,应以自己的职业良知和责任感确保新闻的客观公正性,追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履行职业使命,更好地提供具有信息传播规律的,提供必读、可读、愿读的作品,使受众信任、信赖、信服的作品,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方汉奇、丁淦林、黄瑚:《中国新闻传播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