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学的特征8篇

时间:2023-12-15 10:09:01

文学的特征

文学的特征篇1

一、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散文和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不受到空间和时间概念的限制,但剧本和小说、散文不同,剧本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要高度集中在舞台所承受的范围内。舞台的表演与时间关系密切,时间不宜过长,也不易过短,要符合观众的承受时间,所以剧本的篇幅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人们的语言表达也不能特别多,观众会有厌烦的心理,有些语言与表情是让观众去思考的,去想象的,因此,编写时还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可用“前台词”“旁白”来承上启下,例如,张伟老师的《七步成诗》,旁白写道:东汉建安26年,曹操身死,其子曹丕继父之位。当此新老交替之际,内有外患,家国仇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旁白用简单精练的语言首先交代了这出戏发生的时代、主人公,并且引出了接下来要出场的人物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二、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剧本中的故事情节要求必须通过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得以体现,剧本要比其他文学体裁更加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我们所能体会到的真实的冲突。剧本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所以说,如果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只有冲突的呈现,才有戏剧的精彩,演员才有发挥的余地,例如张伟老师的《七步成诗》,以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七步诗》创作的背景为依据而创作,“东汉建安26年,曹操身死,其子曹丕继父之位。当此新老交替之际,内有外患,家国仇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戏剧冲突反映着社会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的情节变化以至于达到高潮都是需要人物的心理因素的构成过程。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主要情节结构,一般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的,不然戏剧的可看程度就会减半,在大幕拉开的是瞬间,我们进去了故事情节当中,主人公的苦笑就会带领我们如何去和他们一样的生活,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的作用,发展表达除了矛盾冲突向前不断发展的全过程,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指引观众如何去感受当时的气氛,高潮是矛盾冲突发展到了最高的顶点,就是故事的最精彩部分,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的主要部分,也是戏剧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三、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主要内容就是靠剧中人物的语言魅力,语言就人物塑造成否的主要法宝,一句话,一个神态表情都贯穿着全文,所以语言很重要,还是就是选择演员是最重要的,只有适合的演员才能用真情实感把剧中人物的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才能让我们看起来大块淋漓,这样的戏剧才是成功的,才是观众喜欢看到的。例如,《七步成诗》,旁白写道:“东汉建安26年,曹操身死,其子曹丕继父之位。当此新老交替之际,内有外患,家国仇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如《七步成诗》中,曹丕的语言,曹丕对华歆说:“先王刚刚去世,举国哀痛,民心不稳,千头万绪,你要处处小心谨慎才好,遇事多想想。”历史上曹操对人的残忍、猜疑,不下于其父曹操。曹丕的话可以表现出他性格猜疑,做事小心谨慎。曹丕对曹母说:“曹植是我的亲弟弟,我俩是您的亲生儿子,他还是父王生前的宠子,纵然他有天大的错,我也不会置他于死地的。”此台词充分表现了曹丕虚伪的性格,曹彰有战功,曹植有文名,对曹丕都是威胁,曹丕下毒毒死了曹彰,在《三国演义》七步成诗中看,看起来曹丕宽宏大量,放过了曹植,事实上曹丕曾多次陷害曹植。舞台也是一种表演,这种说明又叫舞台提示,也是连接着剧本的重要内容,给了剧本上的文字补充,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 

参考文献: 

文学的特征篇2

关键词:叶以群 文学特征观

叶以群是我国在文学理论界具有巨大名声而又令人时人和今人都敬仰的文学理论家。他的一生都“遵命文学”,他热衷文学、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的研究工作,他在文艺理论方面造诣极深,著述很多。他在文学特征观方面持的观点是:文学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一观点,直到现在仍为我国很多文学论著所遵从。同时,这说法几乎成了文学理论中一个不容怀疑的定律。建国以来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几本文学概论著作,都毫无异议地坚守这一定律。

一、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概述

叶以群作为我国对文学理论研究极深的一位文学理论家,其文学特征观始终坚持“文学是用形象反映生活”。

在叶以群看来,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不仅具有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一样的共同性质,而且具有自身得显著特点。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里,人们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两种主要形式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共同点表现在其来源和作用以及认识的过程。但是,作为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文学、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哲学、社会科学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1]哲学、社会科学一般以公式、概念、定理、理论的形式为人们表现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知识,然而普列汉诺夫说过:“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使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2]也就是说,艺术、文学的主要特点是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来给人们呈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叶以群通过对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分析得出他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进行塑造和人与人彼此的关系进行具体描绘,从而呈现一种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以形象的形式用文字来表现出生活状况。

叶以群得出文学、艺术是适应着人们认识现实的不同需要而产生的,是以“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和他们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因而也就决定了它必须借具体的、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3]所以,文学和艺术有着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即文学的特征是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二、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形成的背景和过程

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形成的原因除了他自身对文理论的积极认真探索和研究,当时国内外具体的政治、文化环境也是观点形成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文学理论以及文艺学,最早是从域外引进的。一开始,我国的文学理论深受苏联的影响,形成一种文学理论的“苏联模式”,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逐步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中苏关系也有所破裂。反映到文学理论上,就是这年的全国文科教材会议提出建立自己的文学理论和文艺学体系,同时由蔡仪和叶以群领衔分别组织写作班子,编写教材。在1961年北京召开高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周扬嘱咐叶以群组织班子主编全国高校通用的文学理论教材,这就是他后来与叶子铭等编纂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尽管如此,在以叶以群为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中仍然存在着浓郁的苏联味道。因此这本书书只是在文学起源论、鉴赏论、批评论以及例子上,大量采用了中国的材料,才是书本带有了中国的风格和民族的气派。但在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基本命题这些方面上,却仍然来自“苏联模式”。

在文艺解放后,教育部组织人员对叶以群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修订,全书的章节结构基本不变,一般只在观点、材料、文字方面进行修改加工,若干章节则做了较大的充实和删改,艺术文学现象除个别外,原则上仍以一九年为界。所以说,叶以群“文学是用形象反映生活”的文学特征观点依然对文学理论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三、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对后来文学特征的影响

自叶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成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之一后,他的文学特征观点影响了很多文学理论家对文学基本特征的理解,文学理论家对以后的文学特征有了新的认识,而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文学理论领域普遍遵从的观点。

文学用形象的形式反映生活;科学则用理论的形式反映生活。这些说法几乎成了文学理论中一个不容质疑的定律。后来在我国,对人们的文学理论观点产生较大影响的几本文学理论著作基本上都是以这一定律为准则。例如:巴人的《文学论稿》(1954年)说:我们所谓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就是文学艺术不同于别的学术文字的一个特征:学者是由一定的观点,解释事实,表现自己对事实的态度。但在文学艺术中,情感表现得更为广泛的,是借了更生动的形象的形式而描写的……文学艺术与思想科学不同的仅是表现方法,而其内容则是相同的,即同样在发现真理……[4]又例如郭正元的《文艺学新论》(2009年)说:文学用形象化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就要描绘种种具体生动的图画,栩栩如生对的人物,以呈现生活的面貌,而不是用概念的逻辑推理的论理方式来抽象地说明生活。[5]这两个例子都表明了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点对人们的文学理论观的重大影响,也表明其是具有可取性的。

文学要反映的既是具体的情景,也就要有完整的面貌,主要是描写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和人的具体生活情景。[6]也正是因为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符合这些要求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和可取性,才得到人们对其的认可。

当然,也有人对“文学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提出异议,这是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而文学理论也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不断更新充实,但是总的来说,叶以群的这种文学特征观至今仍对文学理论有着巨大影响。我们研究文学特征的时候,不仅要看到未来,也要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像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这种观点要吸收其有利的精华。

参考文献:

[1][3]叶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1964年出版,1979年修订后再版)第35页,第43页

[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地第4页

[4]巴人:《文学论稿》上册,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第320页

文学的特征篇3

关键词: 电视文艺 美学特征 多元性 便捷性 普及性

电视文艺是一种新潮艺术形式,从美学视角与高度上来系统地研究电视文艺的美学特征,无疑对于提升电视文艺的美学品位、深化电视文艺的美学内蕴,均具有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电视文艺的工作实践与理性思考,对电视文艺的美学特征这一重要命题,进行系统化研究与论述,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电视文艺的美学特征,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化研究。

一、多元性

电视文艺的第一大美学特征,是它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成要素的多元性

电视文艺的构成要素,既有艺术性元素,又有科技性元素。其艺术性元素,主要是具有艺术的形象性、抒情性、思想性、创造性等特点与要素。其科技性元素,主要是电视文艺的制作(摄像、配乐、后期制作等)、传播(卫星发送与接收)、收视(主要靠电视机)等各个环节,都要以高科技为依托。因此可以说,电视文艺的构成要素是各种艺术性元素与各种科技性多元综合体,其构成要素多元性的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二)艺术种类的多元性

电视文艺的艺术种类十分丰富多彩,也呈现明显的多元性美学特征。“电视艺术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各式各类文艺节目,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如游戏类、益智类、乃至新近出现的真人秀节目)等等。同时,电视文艺还应当包括直播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杂技、电视戏曲、电视戏剧、电视电影,乃至于诸多亚艺术电视节目如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1]由此可见,电视文艺艺术种类的多元性美学特征,也是有目共睹的。

(三)观众层面的多元性

电视文艺的观众层面,具有鲜明的多元性美学特征,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无论是达官显贵、富商明星,还是平民百姓,都是电视文艺的热心观众。可谓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妇孺皆爱、官民同喜。电视文艺的观众层,在各种文艺中高居榜首。

二、便捷性

电视文艺的第二大美学特征,是它的便捷性。

电视文艺的观赏,只凭一台电视机,一按电钮,便可自由选择,可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坐地家中或办公室内,就可以自由观看。而且,由于现代传播技术的高度发达,通过网络和手机,都可以观看到电视文艺节目。

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文艺真个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便捷性的美学特征,也是有口皆碑的事实。

三、普及性

电视文艺的第三大美学特征,是它的普及性。

电视文艺节目紧连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在各种文艺形式中,它的普及程度最高。“目前,电视艺术已经遍及我国城乡,成为广大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门艺术,电视艺术所拥有的观众数量,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遥遥领先,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2]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现有各级各类电视台近3000余个,覆盖了全国城乡。许多大城市可以收看数十个频道。从一定程度上说,收看电视文艺节目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首选。

特别值得一起的,近年来出现的“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非常6+1”、“星光大道”等栏目,更使电视文艺成为观众梦想家园。许多人不仅观看电视文艺节目,还希望自己进电视文艺节目,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渴望自己也成为电视文艺明星。阿宝、郝歌、李玉刚、玖月奇迹、月亮传奇、朱之文、刘大成等等,都成为这一梦想的实现者。由他们引领,中国的电视文艺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大普及的高峰。

文学的特征篇4

关键词:国别文学;特征;影响

从国别文学的定义来讲,国别文学是指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即人类写作的国家边界。例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等。从定义可看出,国别文学的基本特征首先应为国家性。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比较文学、翻译学等等,从国别文学的角度,是着重研究一部作品的以一个国家为根基的发展史,从第一版本、起源版本到最终版本,从传统的传承到历史的转变,在文学中凸显出一个国家政治概念,强调权利、经济、技术等等的地缘感,从文本出发,使读者感受到较为强烈的国家感,并产生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

要探讨国别,首要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 国家是怎么产生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恩格斯曾强调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其他代表理论神权论、暴力论和契约论。

第二, 世界格局是怎么产生的。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国际关系状态。一战后,凡──华体系形成,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形成,现今是多级“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俄国、中国)局面。

第三, 世界格局、国家对文学的影响。

首先不得不说,文学作品包括题材、主题、情节,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所以世界格局、各个国家的变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深刻的。

与国别文学并立,有世界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他们相互区别并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对比出,一个国家可能由多个民族,但是国别文学强调的是以一国为界限研究本国的文学,它可能是多民族的;他强调本国文学自己发展的特征与情况,注重一脉相承;它注重在知人论世,从背景中汲取有益的材料促进研究的深入;它不仅仅是理论化的,它注重具体案例的分析研讨。

国别文学研究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掺杂国家主义感情和种族理论,在研究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时,“任何客观的分析都要区别研究是作者的祖籍问题及出处和背景等社会问题, 还是景色的实际影响问题及文学传统和流行式样等问。”i第二个问题是,有些研究是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但并不属于比较文学的“跨文学”研究,仍是国别文学研究,例如李白和杜甫诗歌研究。

国别文学对促进本国文学的研究,保持一国之内文学独特的个性具有深远影响。并希望通过比较来丰富和弘扬国别文学的特性,从而增进世界文学的交流与沟通。

东西比较文学差异原因:

一为学术传统;

二为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对文本的文学体验、认知模式不同;

三为比较文学评价衡量的准绳是以西方为中心,在话语权相对不平等的局面下,要求中国比较文学要以文本语言、结构等为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线,将中国文学纳入全球语境之中,在比较中求同存异,在比较中理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四为由于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且国内各民族之间、国外无论是印度、还是西方都有很长的交流历史,这为民族文学的比较提供更广阔的可研究空间和更高的价值。

在历数差异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说,中外比较文学都注重民族文学之间、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比较,从而探讨具有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困惑人类的相关问题——生与死,爱与恨、认同与排斥,以及人与自然等等。

文学的特征篇5

文学是以各种文字语言来表现作者所要向读者传递的东西,如作者的感情或想揭露的社会现象等,其实质上就是作者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处理。英美著名的文学作品无论在风格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学有很大的差异,它主要表现在英美作家善于处理语言,把整个作品的气氛带动起来,从而使所有人物都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处理方式最显著地体现在整部作品中语言的陌生化上。 站在文学理论的角度上看,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呈现的趋势主要是虚构化、突出审美化、整体化等,有着显著的后现代主义特色。因此对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征的探讨显得极其重要,对今后文学研究的方向与途径可能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及特征分析 其实“陌生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亚里士多德想到的,但当时他没有具体去定义这个概念,而是用“不平常”“惊奇”等词来形容这种形式给人们带来的触动。而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语言”这个概念,实质是不断改变我们对旧事物的观念、看法,从旧事物中发现创新点,从而对生活、人生有新的不一样的感受。这些都是在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且自从陌生化语言的理论被接受并传播开后,这种新奇的语言运用方式被很多作家用于小说作品的创作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它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作者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一种惊奇又陌生的感觉。 在陌生化语言的特征的小说作品中,平凡无奇的生活场景都被作者用诗情画意的语言展示出来,并用一反传统的多重叙事模式和非线性的叙事技巧介绍故事的发展、高潮及结局,充分显示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这种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手法是为了让读者对已熟识的事物再次产生的新奇感,其目的却不是仅仅局限于所产生的新奇感,而是为了吸引读者,通过新奇感来使读者重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脱离以前的麻木状态,重新拾回对生活的激情,找到真正的生活的意义,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因此,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是为了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新鲜感。 二、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运用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手法虽然起源于俄国的形式主义理论,但其却被非常明显广泛地运用在了英美文学的意识流作品中,通过研究这些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的特征,能够清楚地看到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英美文学的快速发展。 “意识流”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来的,该概念一经提出就直接影响到了文学界,被很多文学大家借鉴并运用于各种作品中。英国作家瑞恰生最早在他的小说《旅程》中运用意识流方式写作,之后在文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后来纷纷出现意识流派、意识流作家等。意识流小说是指整个小说的发展都是根据作者的意识流动来完成的,充分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没有逻辑纯属想象,意识流派作家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他们对人内心的观察和描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而来的。我们看到的很多意识流小说虽然大都风格迥异、手法不同,但作者都会注意在语言措辞上的揣摩,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充分揭露人物的内心活动。小说中的很多语言看似是杂乱无章、毫无逻辑的,而且不易看懂,但正是这种看似凌乱的无序的写作才显示出了陌生化语言的特征。 意识流作家认为这种无序杂乱的语言恰好是最好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凸显小说主角混乱的思维及矛盾的内心世界,根据意识飞快地流动,主角的内心世界更加混乱,潜意识的活动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正是要用这种方式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这种写作形式表面上看毫无逻辑,语言晦涩且重复混乱,甚至打破了正常的语序结构,但正是这种难以理解的内心独白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作家们的深层意识,也突出了陌生化语言的特征。 英、美有代表性的意识流作品非常多,较典型的有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托马斯•曼的《魔山》、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小说,其中都运用了陌生化语言来加深作品的新奇别致感。 比如小说《尤利西斯》中最后一章是完全无标点的连续到底,描写医科学生穆利根昏昏欲睡时的心理变化。整段文字像天马行空,思绪所到之处尽显纸上,所以也有人说意识流小说根本上是对思想的描摹,因此阅读意识流小说也可以从作品中窥探到自己的思想和心理,达到与作品的共鸣。 三、典型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分析 本文以《尤利西斯》为例,来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的特征,具体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小说的意象、语言的运用及小说的表现手法。 (一)小说意象的可感性 看过《尤利西斯》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作品里大量的爱尔兰式英语中还混杂着部分标准英语,在一些语法方面更是与中文译本里的句型截然不同。 这样便可以想象得出,读者读起来便会有许多惊喜,更会感觉到一种陌生。更重要的是,这部经典著作中的人物独白根本看不出乔伊斯创作的迹象,让人感觉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口语化的对白既显得是那么陌生,又让人感觉到是那么的真实、可感知。例如,小说中有一段描述布卢姆的妻子回忆起他们在青春时坠入爱河的场景,当时布卢姆的妻子的思绪可以说是混乱无章,但是却又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所以,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并不是说语言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而是在带有一定想象成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意识去判断小说中每个人物的情感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二)高超的语言描述方式 乔伊斯对语言的驾驭力是鲜有人能比的,小说《尤利西斯》更是把他的熟稔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卓越的才华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部小说分别从三个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思绪联想、象征等方面来组织语言,相当真实地再现了柏林小市民平庸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写他们变态的心理和扭曲的人性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崩溃、人生价值观歪曲的现实。#p#分页标题#e# 但整个小说的语言偏离了传统的语序,显得异常混乱无序。 第七章中有段描述布卢姆去参加葬礼时碰到妻子的情人博伊兰时的内心活动,作者用高超的语言描述了他痛苦悲愤的情绪起伏,虽然没点明博伊兰的名字,但通过对其一系列的外貌描写和形态描写以及布卢姆此时的心理,读者自然猜得到出场人物是谁。文中说布卢姆心烦意乱,甚至不敢看博伊兰,当时他心理不断起伏变化想到很多,而作者就用很多残缺、短促的句子来描述,句子的节奏也正好和他的心理相映衬,把布卢姆当时心神不定、敢怒不敢言的状态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当布卢姆参加完葬礼往回走时,看见印刷工人排字,无意中想到自己的父亲,看到无赖的犹太人,他的思绪又飘向了耶稣、教会、教堂以及葬礼上的歌曲等。这段描述中也没用标点,恰好是他联想到歌曲的节奏时,一气呵成地叙述让语言有了音乐的美感。等到布卢姆回到现实中,又看到排字工飞快地排字时,作者用大段无逻辑的独白,非常细腻地刻画了布卢姆细微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加深了读者的印象。乔伊斯在他的意识流小说中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以眼前景物来引发所想所感的方式,这也充分体现了语言陌生化带来的效果。 (三)语言表现的体验性 语言是理性的映像,而语言的体验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在这部作品中,对于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体验性有许多落笔,甚至一些经典的段落让许多专著研究的学者都很难准确地分辨出文章语体色彩中的真正内涵。人的意识是多变的,流动的,不定向的,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语言陌生化的运用正是突破了时空限制的,符合了意识发展的规律。之所以会产生陌生化,主要在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错综复杂,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存在于其中,这些表象便使得现代的作家更难看清社会现象的真实面目。作家们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作品即是他们的思想的写照,他们并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像现实生活那样杂乱无章、糟糕透顶,因此,当他们一方面在如实地描写这个五彩的世界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往往会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思想给这个世界故意加上一个良好的秩序结构。小说《尤利西斯》便是用这种自由的“神话的方式”来描绘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这样既恰当地丰富了现代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又对20世纪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四、结语 总之,文学中意识流在《尤利西斯》这部经典中得到了完满的体现,同时作者对作品语言的处理技巧以及各种陌生化特点的运用也让我们耳目一新,叹为观止。在技巧方面,作品本身的语言在内心独白以及自由联想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蒙太奇手法、反复出现的形象、平行视角与两方对比等手法也是层出不穷。以各式各样的陌生化特征为基础,巧妙地运用剪辑的手段,将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的人、物、景与自己想象创造出来的许多截然不同的场面结合起来,从而从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一幅完美的画面。除此之外,作品运用陌生化特点的另一亮点就是“因人说话”,即小说中的人物对话都是随人物自身的年龄、背景环境、生活特点等各个方面而定的,可以让不同的人阅读时以不同的心境代入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真实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再现出来,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更加能够从作品中直接了解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向。

文学的特征篇6

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短信文学因独特的文本特征和内在品质,呈现出审美的虚拟性、大众性、交互性、娱乐性等多元审美特征,进而激发了文学新活力,促进了文学新的发展。

【关键词】 短信文学;虚拟性;大众性;交互性;娱乐性

The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Message Literature

Abstract:Be one kind of brand-new literature form, short message literature because of whose unique version characteristic and inherent quality, multivariate appreciation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uppositional, masses, interactive nature, entertainment displaying appreciation, have aroused the new vigour of literature then, have promoted new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Key words:the short message literature, virtual, populace,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人类文明的进程,依次经历了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自1992年世界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第二代无线网络上发送成功以来,手机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迅速崛起的“第五媒体”。纵观历史的发展,传播媒介的演变总会引起文学样式的变革。短信文学即是一种突破了纸介质传播局限,“以手机为传播媒介,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为目的,以短小精悍为文本样式,以情意绵绵、幽默诙谐的哲理意蕴为文本风格,体裁多样,具有真正文学品质和文学欣赏的一种新型文学”。①

虽然短信文学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学术界对这一新型文学样式的研究却极为重视。不少学人从短信文学的定义、文学合法性、文学特征、文化意义等角度作出了许多富有见识的探讨和阐释。但当短信文学逐渐被接受并进入我们的欣赏视野时,它的审美特征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笔者试就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审美虚拟性

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到,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更具参与性的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司信号。短信文学就是电子科技装备的语言艺术新品种,以数字通信网络作支持,以多媒体高速传输系统为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的全新文学样式,所以短信文学作品是一种虚拟性的存在,它注重文本营构的虚拟世界对生活世界的真实表达。艺术家可以利用这种“虚假的真实”和“真实的虚幻”进行充分的艺术虚构、艺术想象,充分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

短信文学首先是艺术,而不只是一种技术产品,它是技术与艺术的审美化统一。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短信文学与传统文学一样,都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和生命体验的一种方式。艺术的世界都是虚拟的,但手机通信的虚拟又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艺术真实”,这是一种对客观的、物理的现实存在形态的真实仿拟,在这个数码技术和个性化色彩相融合的虚拟审美空间里,每一个欣赏者可以感受到有别于纸质媒介线性阅读的多重审美体验。

短信文学打破了作者与读者的传统角色模式。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作家与读者是有着鲜明的界限和角色特征的。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我们所谈的创作活动和创作理论,都是针对作家而言的,作家在文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文学创作的一方。读者是文学鉴赏的主体,是接受的一方。文学鉴赏是一种群众性的广泛的精神享受活动。在传统文学活动中,两者的角色有着鲜明的差别,是不可混淆的,这是由传统文学所包含的“作者一读者”模式所决定的。读者即使有再大的创造性,作者的主体地位也很难动摇。而短信文学则力求打破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主动传播与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它消解了这种线性规律,使作者与读者的界限变得相对模糊起来。在手机上,作者与读者互动往返,读者进入一个可以高度参与、自由发挥和即兴创造的空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哪怕是只言片语,不用担心退稿或拒发;而作者可以在手机上创作的过程中,随时收到读者的反应。这本质上是不同的呈现方式之间的对话,这种方式除了让人能随时随地的即兴创作,还能让人随时随地的接收,它讲究通过快速瞄上一眼而博得会心一笑或有所领悟。短信文学的审美风味因此更别具一格,如果变成纸质文学其文本或许没有什么变化,但外在的活泼灵动和因时因地的情趣却丧失殆尽了。

总之,与传统文学的沉静与思索相比,由于受手机传输技术的限制,短小精悍的短信文学或许在艺术性灵、审美情怀、诗学深度等价值特性方面都不可能达到与传统文学同样的高度。欣赏者也只有在浅俗的内容、简短的形式和毫不费力地接受中,逐渐钝化了想象力,取消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思维独立性,滋长了他们一味追求娱乐消遣的欲望。诚如马尔库塞所说的,技术的解放力转而成了自由的枷锁。②

然而,在强调感性舒张的现代社会,由科技所精心营造的文学的虚拟空间无疑更加契合了人们审美体验的需要。

二、审美大众性

据信息产业部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4亿手机用户,是世界上拥有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而且短信数量占世界的50%。2004年7月中国移动与国内著名人文刊物《天涯》杂志、国内著名的人文网站海南在线“天涯社区”联合举办了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参赛者遍布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人群包括学者、作家、政府官员、大学生、企业老板、打工者等等。在这里没有等级秩序和社会阶层的高下之分,正如评委格非所言,今天的文学创作已经不再是一种权力,任何人,只要你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权力创作。所以,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文学也拥有越来越大的魅力。短信文学的创作者也总是千方百计让作品雅俗共赏,扩大受众面。在内容上,爱情、祝福、问候、感谢、道谦、离别、励志等主题应有尽有;在文本样式上,或叙事或抒情,或对话或独自,或格言或谚语,或顺口溜或古诗词;在修辞手法上,大量运用讽刺、谐音、夸张、比喻、拟人、对偶、借代、排比、双关、顶真等,对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尽情抒写心灵体验;接受者也无须去思索作品的微言大义,阅读只是感受文学带给你的感觉,于是,在手中浏览这种无负担、无压力的轻松阅读便给他们提供了许多愉悦的审美体验。

透过短信文学鲜明的大众化的特点,我们依稀听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声音在当下中国的回响:“热衷于游戏,努力摆脱官方的一切约束和规范,在自由、怪诞、戏谑、轻松中放纵地享受狂欢节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贯追求,在文学创作上,大众文化主张创作的游戏性、反深度模式,倡导无深度性、扁平化、平而化的创作。”③在手机上大众不单是消费者,也成为文学的创作者,其结果是短信文学打通了俗和雅的两个世界——大众文化特点,使它从一开始就自觉远离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内容,尽量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对流行文化元素的借鉴吸收,又使它精细、雅致、时尚兼备。这种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蹂合,正是它能同时赢得不同社会阶层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大众化的创作者,大众化的接受者,共同构建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想王国,其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袒露着大众化的审美追求。同时,审慎又是必要的,短信文学的审美大众性特征使它有时难免流于粗俗、下流,所以,创作者应把握好大众化的审美取向,使短信文学“通俗但不庸俗,风流但不下流”。

转贴于

三、审美交互性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只有在读者的欣赏中,才有可能得到比较完美的实现。短信文学的创作和欣赏是双向的、交互性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带给创作者和接受者一种新鲜的审美体验,使他们在一个虚拟的时空里,经历着一次次意蕴丰厚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是蕴涵着复杂情感的心灵颤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短信文学结束了传统文学认同过去的时间美学,而开辟出在线空间上的动感审美。在交互式的审美空间里,读者与作家的身份已经模糊化了。每一个读者都可以自由地表达真实的想法,发表独到的见解,甚至根据自己的爱好修改、补充作品,创造出适宜自己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的新文本。例如大学校园里有一男生发出了这么一条短信文学作品:“徜徉校园小路/偶见一女回顾/呕吐,呕吐/从此低头走路。”这条短信一经发出,便发生了一系列链条式的反应,一女生看后便回应了一条:“徜徉校园小道/偶遇一男侧顾/呕吐,呕吐/从此闭目走路”。接着还有“昨夜饮酒过度/醉卧情人之路/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此外还有许多与上面主旨不尽相同的戏仿“如梦令”多条,形成一种众声喧哗的场面。一人创作一条短信而引发多人互动创作,这是短信文学引人入胜的地方。你的短信一经发出,立马便可能得到读者反馈,或褒或贬,一针见血,不留情面。短信利用手机,可完成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短信接龙。有时也可利用众多短信的智慧来完成一部短信文学作品,这些都是短信文学创作与欣赏实时互动的跨文化跨语言传播的特点。

这是阅读传统文学作品的读者无法获得的动感审美享受。创作者可以在手机上把自己对作品的感想、解说、议论等表达出来,提供给审美接受者,而审美接受者也可参与短信的原创作,同创作者一起进一步补充、丰富、完善文本,可以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结构形式、情节安排、人物命运、发展趋势等等,从而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同时让短信文学充满生命活力。

审美交互性虽然使读者获得参与短信文本不断建构的机会,但这种参与已不再是“解码”或理解意义,而是一种娱乐,传统文学作品的纯粹诗意和韵味在这种交互创作中也很难寻觅。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或许恰好弥补了读者把玩鉴赏印刷文学时的缺撼吧!

四、审美娱乐性

尼葛洛庞蒂说:“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信息与娱乐的系统”④。

从审美创造主体来看,短信文学作品大多通过调侃生活、嘲弄经典、营造时尚等方式,其内容大多是平凡的欲望、琐碎的抒情、偏激的言论、浅薄的思考。自娱自乐,自由开放,无拘无束,表达自身体验,宣泄个性情感。各种样式和风格也全凭作者自出心裁,因此,另类的构思和鲜明的生活气息,给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走进文学殿堂的广阔空间。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和欣赏中,创作者只是体验“我手写我心”的生存快感,而读者也只是“我眼读我心”地去体验,阅读就是感受文字带给你的快乐。短信们常常以谐趣幽默、充满个性、明白如话的语言,以明快的节奏和一目了然的结构来建构文本作品。而接受者大多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宣泄情绪,放松身心,获得一种令自己愉悦的审美快感。例如大众对医院不满的普遍情绪,在短信文学中是这样表达的:“医院四花:排队挂号,头昏眼花;医生诊断,天女散花;药品收费,雾里看花;久治不愈,药费白花。还有许多嘲弄别人的短信文学,让人在被嘲弄时又忍俊不禁,如:“狼来了,猪窝里乱成一团,猪妈妈安排‘大猪快去堵门!二猪去堵窗!’当看到小猪时, 猪妈妈来火了,大叫‘老三,不要看短信啦!你肉多,出去把狼引开’”……

短信文学用率真、感性、碎片式的声音解构了审美领域中既有的话语权威,带给进入这个虚拟审美空间的人们最简单的娱乐式审美体验。

但是,短信文学一味追求文学游戏而避文学深刻的学理意义,以游戏动机代替审美动机,缺乏传统文学应有的庄重、崇高、深遂,少了一份为文学创作审美价值的追求,这也是其致命的弱点之一。

另外,短信文学借助手机的无线通讯与随身携带的方便突破了传统文学在地域、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及时生动准确地反映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具有审美的时效性、便捷性、技术性等多元审美特征。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媒体革命带来的短信文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这样一个强调速度、效率、变化、互动的年代,这种新的文学样式能够“满足人类生命追求的精神需要”,⑤拥有其独特的多元审美体验,也必将激发文学新活力,推动文学新的发展。倘若短信文学仅仅停留在媒介传播时尚文化消费的意义上,一味追求时尚性、娱乐性和庸俗性,而缺乏一种博大和深刻,不能以自身的诗性魅力来抒发人类的审美情怀,将会导致工具理性对艺术人文精神的泯灭。

所以,短信文学要不断地拓展新的审美视域,自觉地调整审美价值取向,追求更高的审美境界。

注 释:

[1]李 存.试论“短信文学”[J].文艺评论.2005(1)26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134

[3]叶从容.论短信文学的基本特征[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25

文学的特征篇7

毕业论文

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有下列几种特征:

一、口头性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现在新社会的人民,虽然大多数已经认识文字,并且有的还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而且,它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用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在群众口头上流传。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集体性

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所谓集体的创作,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来,都存在着特有的集体性问题。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些作品,一开始就是集体参与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它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民间文学作品,有一部分(可能还是相当优秀的部分)是群众中具有特殊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者的创作和加工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艺教养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特征。

三、变异性

民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尤其是散文作品),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大变动时,群众往往将传统作品加以变化来表现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某些新作品产生的一种原因。这种相当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一般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中是很少见到的。作家作品中,虽也有前后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别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现象(所以须有校勘)。但是,这毕竟是比较个别的情形,它除了由于本人的修订或别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于抄写、刻印、排字等技术失误所招致。它不象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那样经常和大量。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蕴涵着所经过的历史、社会和传述者等的思想、才艺的因素,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这种特征与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密切相联,或者说,是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的果实。这是民间文学的又一个特征。

四、传承性

人民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至于产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人民中间的,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变化。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文学的特征篇8

1.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

小说是古代文学中一种常见的作品形式,在小说中对于古代文学特质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在小说中有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通过三要素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一个个鲜明的任务形象。我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古典文学中小说作品的经典巨作。如《水浒传》中描写了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每一个人物的个性都十分鲜明,而《水浒传》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其不仅塑造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抓住了小说创作的根本,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规律。在小说作品中,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而情节的发展又能够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人物与情节的发展都需要依靠环境这一现实的基础,所以可以说,三要素之间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塑造出一个符合环境而且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事实上,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依靠情节取胜的作品有很多,如《封神演义》、《三侠五义》等,但是这部分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似乎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就,而如《水浒传》《红楼梦》这几部作品却将人物与情节和环境三者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所以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有人认为古典小说重情节、轻人物的思想显然是片面的,而且与我国古典小说创造的实际情况是相违背的。对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实际上也是塑造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方面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提供巧妙的外部条件,如《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这一幕,刘备利用恰巧而至的雷声来掩饰自己失凉落筋的真正原因,这里为刘备的韬晦性格的塑造奠定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人物的性格塑造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如《红楼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时,作者用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竹影参差,苔痕浓淡”的潇湘馆象征着林黛玉孤傲、素雅的品格,“冷香习习,蘅芷清芬,奇草仙藤,兰风蕙露”的蘅芜苑象征着薛宝钗冷漠,等等,类似的描写在书中数不胜数。另外,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也利用环境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如《红楼梦》中对于四大家族的介绍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贾雨村,必然会形成扭曲的人格。

2.古代戏曲作品中的怨谱

古代文学中的戏曲作品,主要是借助文学艺术形式揭示社会矛盾,可以说,一部成功的戏曲作品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环境。在古典戏曲中具有喜剧和悲剧兼美的特性,而其中以悲剧的怨谱最能体现古代文学戏曲的特质。在西方国家的文学和文艺领域中,悲剧被认为是戏剧的最高境界,通常用主人公事业甚至生命的毁灭来表达永不磨灭的精神作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戏剧作品在表达悲剧的形式上,一般分为两类:第一是利用忠奸善恶的冲突所产生的道德悲剧警醒世人,如《赵氏孤儿》、《精忠旗》等;另一种则是通过被压迫的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与社会压迫势力的冲突来表达,如《窦娥冤》、《牡丹亭》等。在悲剧的创作方面,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悲剧人物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冲突的不可调节性、被毁灭者的价值。如《窦娥冤》中窦娥的种种不幸,可以将其前二十年的悲惨经历视为命运的悲剧,但是此后的悲剧就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悲剧,面对黑暗社会的压迫,窦娥无力反抗,她不得不救婆婆,更是在临死前发了三个誓愿,这也充分表达了她既无奈又绝望的悲愤情感。是谁吞噬了这个弱女子,我想,答案是很明确的。结束语:中国古代文学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学发展阶段,而汉语最具有优美意境的语言,从中国古代文学特质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正是由于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在古代文学的诗词歌赋中自然地流露出千回百转的情感,这也正是古代文学的特质所在。随着文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将更加全面和彻底,这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云云单位:中直管理局北戴河服务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