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8篇

时间:2023-12-20 10:45:21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1

关键词: 高职英语 阅读教学 实训模式

近年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具之一,已成为时展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从自身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来看,高职生都迫切需要甚至是必须提高英语语言技能。阅读作为英语五大技能之一,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那么,究竟如何进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传统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及其后果

1.阅读教学重语言知识传输,轻阅读技能培养。目前各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的主要模式仍然是学生课前忙着查字典、课堂上教师解析单词、讲解句子语法结构、翻译难句、核对课后答案。在阅读课堂上,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点、语法结构,而忽视了阅读技能的培养,即仅仅“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而阅读技能是学生阅读的基础,因为根据Barnett(1989)的研究发现,阅读过程不仅仅要求读者有必要的语言知识,同时需要其预测能力、语篇分析能力等。同时,阅读技能也是学生自主阅读、终身学习的基础。

2.阅读材料脱离实际,实用性不强。目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所用阅读课本的材料大部分来自报刊杂志,文体一般只有议论文、说明文或记叙文。但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它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强调专业的实用性及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性。根据对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阅读的往往不是报刊文章,而是产品说明书、通知、分类广告、招聘启示、产品包装、销量统计等实用文体。

由于上述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导致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存在以下问题:存在不良阅读习惯(如唇读、指读、经常性回读),不能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长难句,不会推测难词,抓不住段落主旨,不理解文章篇章结构,不会推断等。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它主要是培养从事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强调专业的实用性及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性。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为:传统的通过分析词汇语法来理解语篇的教学模式不再为人们所推行,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为本位,基于任务型为主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阅读教学由原先的“面授”式的听说教学扩展为“面授+实训”的互动教学。“面授”主要是指语言知识的传授,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实训”侧重技能运用,侧重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怎么学”的方法问题。可以说,目前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已能较好地完成前者的要求,但在后者方面还处于实践阶段,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二、实训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上述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给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带来很大的启示: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围绕“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长难句结构分析能力、掌握阅读技巧,强化阅读训练”这三方面来展开,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实训环节的实施。

笔者在教授的商务英语一年级新生中进行了“面授+实训”相结合教学方式,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周,制定阅读学习计划,培养正确阅读习惯:介绍阅读训练的重要性、目的等,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阅读计划,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习惯。

第二、第三周,技能训练一――词义推测,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如何运用词缀、定义(同位)、对比、上下位法来猜测生词词义,并举例解释;然后实训部分:学生练习运用词缀、定义(同位)、对比、上下位法来猜测生词词义。

第四、第五周,技能训练二――句子理解,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句子的基本结构,如何分析句子结构成分,从而理解其意思;实训部分:学生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长难句进行结构分析,理解其意思。

第六、第七周,技能训练三――快速阅读,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skimming和scanning的方法技巧;实训部分:要求学生对一些文章进行skimming和scanning,并完成一些阅读任务,如在大量阅读材料中能利用数字、大写、地名等标识快速寻找需要的信息,快速回答文章相关问题。

第八周,技能训练四――判定段落大意,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文章常见段落结构,介绍段首句、段尾句的作用,如何判断段落大意;实训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段首句、段尾句总结段落大意。

第九周,技能训练五――内容预测,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英语文章常见篇章结构,介绍如何用非正文内容(如文章封面、封底、别人的评论、标题、副标题等)预测正文内容,如何用文章标题、副标题或首段预测下文内容;实训部分:要求学生用非正文内容预测正文内容,用文章标题、副标题或首段预测下文内容。

第十周至第十四周,技能训练六――不同体裁实用材料阅读,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在工作中经常需要阅读的不同体裁英语文章(如产品说明书、通知、分类广告、招聘启示、产品包装、销量统计等)的特点,高效阅读的技巧;实训部分:要求学生练习阅读产品说明书、通知、分类广告、招聘启示、产品包装、销量统计等,并完成一些阅读任务。

从上述课程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了“面授+实训”的师生互动性教学,且面授与实训在教学中各占一半。首先是在课堂向学生讲授某个阅读技能,然后是学生实训阶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用阅读材料,以便学生强化训练该阅读技能。

另外,本阅读实训教学模式的另一特点就是注重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阅读教学并不只是解决学生阅读中词汇、语法等问题,或只是简单地带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教师的“授业”更主要的是传授阅读策略、传授学习方法,即如何处理生词、语法,如何解阅读理解题。这样做的益处是学生可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主运用阅读技巧来进行阅读实践,提高阅读效果和速度。

经过笔者在学院一年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实行以上阅读实训练习一个学期之后,学生能熟练掌握常用阅读技能(包括难词推测、略读、跳读、预测、判定段落大意、推断等)。项目实施前后,学生都参加阅读技能测验,学生测验成绩提高50%以上,实施后测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同时,学生能有效阅读常用实用文体(包括产品说明书、通知、分类广告、招聘启示、产品包装、销量统计等)的阅读材料。

三、结语

总地来说,高职英语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而实训环节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围绕能力培养核心,适当增加实训环节的学时比重。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介绍并分析了英语阅读课程实训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但这仍处于探索阶段,如阅读材料滞后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2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提出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发和培育学生阅读的内动力(即广泛阅读需求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才能不断地“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的“教学建议”是:“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学生自主审美体验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自身个性化的阅读,而非教师的一叶遮百树的模式教学。而倡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已经成为现今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

从语文教学的任务来看,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发展语文的应用能力,而这种应用能力之一就是提高和发展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1.培养学生阅读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进行阅读训练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想象是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阅读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即读者按读物中的描述在脑子里构成的想象。这种再造想象体现着学生的知识能力、个人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培养学生系统化认知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把零散的、无系统化的知识组织起来成为系统的知识结构。系统稳定的认知结构是顺利地吸收新知识、促进知识迁移的有利条件,因为新知识只有在与旧知识的联系与比较中,才便于接受和贮存,新知识的输入又补充、调整、更新着原有的认知结构。所有认知的系统化,是进行阅读能力训练与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

3.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1)分析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练习把整篇文章分解成为几个部分、几种因素,然后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分析的训练,例如分析段落结构、分析思想内容及文章特点等。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文章有具体、细致的了解。坚持有计划的训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

(2)综合训练与分析训练正相反,在分析训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各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以获得整体的本质的认识,这就是综合。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诗中分析了一节的内容:寻找海而失望、沮丧的心情;二节内容:妈妈用“信念凝成的海”鼓励着我战胜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综合起来学生便理解了妈妈用“海”这个理想给我设定了一个人生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鼓舞着我战胜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分析与综合常常是结合起来进行的,人们通过分析与综合,对文章的理解会逐步加深,从而达到统摄全篇的目的。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一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二是提高学生做阅读题的效率。现在的各种测试题布置了大篇幅的阅读题,如不提高阅读速度,学生极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测试题内容。所以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能力的好与否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掌握了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说,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同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3

一、充满哲理思辨:阅读技能培养新设计

在阅读认知过程中,要进行文字辨认、词义理解、句子加工、篇章分析等各种技能活动。阅读技能的培养途径、方法和手段,需要用哲学的眼光来审视,才能改变阅读教学中常常把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误认为技能培养的状况。洪编教材,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整体阅读思想的指导、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痼疾,采用“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编写体系,在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构建了阅读技能的培养体系。

1.在语文技能协调发展中优化阅读技能的培养

洪编教材改变过去诸多教材以单一内容为主线的编选体系,洪宗礼把它概括为“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一本书”是说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教学体系。“一串珠”表示教材每个单元像珠子一样,都是听说读写思的“集成块”。“一条线”是说单元相互连贯,教材是听说读写思训练的多股交织的“集合体”。在整套教材、单册课本、教学单元乃至单篇课文中,都能将读、写、说、综合实践以及有关知识巧妙地融为一体,用阅读来带动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等活动,同时又以写促读、以说促读,优化阅读技能的培养。

2.在教材结构元素中突出阅读技能的培养

洪编教材结构包含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等四个系统。其范文系统多用主题合成单元,如“长征之歌”、“至爱亲情”、“金色年华”、“民俗风情”等,有助于学生对同类题材作品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对朗读、诵读和速读等阅读技能的培养不无益处。知识系统融入单元前的导读、课文后的探究练习、专题学习及附录当中,知识的积累引导阅读、促进阅读,促进阅读技能的训练。助读系统,课文的注脚、富有启发性的读中评注、九年级上下两册中十一个单元的“学会读书”系列所介绍的读书技法和策略,对阅读技能培养有着直接的帮助。作业系统,整套教材每篇课文的作业,都有阅读技能训练的因素,很多阅读技能训练还明确了训练方法和要求。

3.在教学关系的辩证处理中促进阅读技能的培养

洪编教材试图对语文教学作全方位、多侧面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中的诸多矛盾关系作辩证分析。例如:教材阅读技能的培养,在单元编排中都有分与合的问题。从分的角度看,单元内的讲读、扶读、自读,构成了一个从“教”到“不用教”的上升螺旋。从合的角度看,每个单元螺旋都是一个多种阅读技能的“集成块”。再如:从度与量的把握来看阅读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必须适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和思维状况,不能脱离学生实际需要和可能。教育学家凯洛夫提出量力性原则,赞可夫提出高难度的原则。单元内精读、略读、诵读三类课文的选择难度递减,既注意量力,又注意难度,能够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阅读技能的提升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促进阅读技能的培养。

二、观照阅读方略:阅读技能培养新范例

阅读技能是阅读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可分为普通阅读技能和专业阅读技能。普通阅读技能适用于各种阅读材料,它包括基本的阅读技能精读和评读、常用的阅读技能略读和浏览、高效的阅读技能默读和速读、突破性的阅读技能问读和查读等等。培养普通阅读技能通常采取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猜测阅读、比较阅读、对话阅读、整体阅读等策略。洪编教材中普通阅读技能培养有着清晰的思路,共设计了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能训练35个点,解决了阅读训练序列问题。

1.教材的知识系统提示阅读技能的养成方法

洪编教材在七、八年级作业练习中分散介绍阅读要求、强化阅读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集中安排十一个单元,突出阅读学知识介绍和阅读技能训练,成为“学会阅读”系列单元,作为九年级学习的重要内容。九年级下册五个单元“学会阅读”系列较详细地介绍了普通阅读技能培养方法。从信息获取方式角度看,有默读、略读、精读、速读等方法;从信息反馈策略角度看,有质疑阅读、感悟阅读等方法,既有显示思维流向的“发问”,又有反映语言再现能力的“复述”;从信息处理形式角度看,有圈点、批注、提要、撰写心得等多种方法;从信息储存途径角度看,有熟读成诵和摘记卡片等形式。

2.教材的范文系统引导阅读技能的培养路径

范文系统循环编选教读、扶读、自读课文,精选和编配一定数量的扶读课文,作为阅读学习过程中由教读到自读的中介,助以读中提示,为教读的“举一”过渡到自读的“反三”架设桥梁,这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洪编教材“单元合成”在扶读课文编排上注意选文的特殊要求,其内容比教读课文略浅,但又比自读课文稍深;语言表达形式上与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有明显的类似处。扶读课文的读中提示多采用评点式和鉴赏式,把课文的重点内容、语言知识、篇章结构等分析过程都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地借助扶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根据读中提示“寻文觅路”,从接受教师的启发逐步过渡到独立的自主阅读。

3.从阅读的质和量上保证阅读技能的目标达成

洪编教材除介绍“走进图书馆”、“网上阅读交流”、语文实践活动等课外阅读学习方式外,还重点安排了“名著推荐与阅读”。名著荐读将整本书的阅读引入课堂,打破历来课堂上读单篇文章的惯例,扩大了语文学习资源,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洪宗礼主编的《语文读本》倡导“高级阅读”,即阅读文本所反映的水平要高于阅读者的水平,因为学生阅读文本所反映的生活水平如果同他们现实的生存状况基本接近,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是一种“同级阅读”。从阅读技能训练角度看,则近乎机械的重复训练。《语文读本》内容,有的与课文内容相联系,有的与课文某些写作方法有共同点,有的选用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用课外阅读加深和补充课内的阅读。

三、呈现人文色彩:阅读技能培养新蓝本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阅读不仅要具备普通阅读技能,还要有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能够体验文本情感的专业阅读技能,如朗读与诵读、悟读与赏读、用读与写读等等。语文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有适用于专业阅读技能的培养策略,如感知积累以培养语感的阅读策略、唤情融情以体验情感的阅读策略、引发审美以欣赏意境的阅读策略等等。洪编教材课文的助读提示、作业的阅读要求、单元后的诵读欣赏、专题中的阅读训练、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以及“学会阅读”系列,既注意技能训练材料的人文性,又重视阅读技能培养的可操作性,为学生语文阅读技能培养指引了一条富有人文色彩的绿色通道。

1.用教材助读系统指导语文阅读技能的培养

洪编教材每个单元前都有助读内容,多数课文还有读中提示,为阅读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明确到位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会读书”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要“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读出文章味道,培养良好的语感。再如七年级下册课文《月迹》、八年级上册课文《苏州园林》、九年级下册课文《出师表》等,都加注了读中提示,便于学生阅读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教材还专门设计一个单元――九年级上册自由读写单元,让学生仿照“读中提示”范例,自己编写“读中提示”,训练对读物进行圈点批注的阅读技能。

2.用教材作业系统明确语文阅读技能的训练要求

洪编教材的作业练习形成了有利于指导学生学习的综合训练序列。练习中对阅读技能的要求很清楚,便于学生明确训练目标。初中六册语文课本共有35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编配了诵读欣赏内容,有33个单元的课文后面安排了练习;课文156篇,其中有146课安排了练习。在146课的练习中,共有练习题569题,其中除去阅读思考、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外,有阅读技能要求的题目共有122道,这当中要求朗读的有29题,要求诵读的有17题,要求背诵的有45题,要求速读的有2题。这些题目中,几乎涉及了各种阅读技能的练习。其中积累性背诵的段篇已超过50,如果加上每个单元后的诵读欣赏内容,背诵篇目不低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朗读、诵读等训练有助于学生感语、品味、鉴赏能力的培养,在积淀语感过程中体验人文情怀。

3.用语文专题和实践活动培养语文阅读技能

洪编教材中编排语文专题共10个、语文实践活动12次、综合学习与探究11次。专题学最后一个是初中语文学习情况调查,其他都是用阅读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养成获取信息的阅读技能内容。专题学习分阅读参考、思索质疑、讨论研究三个栏目,如七年级上册的专题《狼》。这一专题设计好就好在把读、写、听、说、思糅合在一起,把“读”放在第一位。了解认识“狼”靠文章选读;比较分析“狼”要拓展阅读;评点欣赏“狼”的形象则离不开搜索阅读。有关“狼”信息的获取过程实际上就是阅读技能训练和阅读策略运用的过程。这里不但要阅读教材,还要查阅相关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浏览网络信息;不但有精读、默读、略读、速读、疑读、查读的练习,还有悟读、赏读、用读、写读等等的练习。这是语文阅读技能的综合应用。

七年级、八年级的语文实践安排,近一半活动与阅读技能是直接相关的。如“走进图书馆”、“网上读写与交流”离不开阅读技能的应用,而“赛诗会”等活动则是语文阅读技能展示和提升的大好机会。九年级的综合学习与探究强调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如主动搜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整理资料,占有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说,综合学习与探究是阅读技能形成、应用和提升的重要演练场。

四、关注文体特征:阅读技能培养新尝试

文体是文字作品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样式。正确解读文本的方法需要注意文体特征的规定性,需要随文体的不同来选择阅读方法、调整阅读策略。洪编教材有关文体常识分散于读中提示、课后作文练习以及综合学习与探究中,应用文示例等内容安排在附录里,这与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不同。“语文版”国标本按文体组织单元,进行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训练。从整套洪编教材看,文体意识主要是通过以写促读、读中评注来培养的,教材对文体阅读技能培养作了有益尝试。

1.洪编教材不同文体课文的编配及分布

从单元编排体例上看,七、八年级大多用主题来统帅课文合成单元,九年级则以阅读技法为主合成单元,单元内的文体意识不很明显。但从整套教材的阅读技能培养看,文体意识还是有所体现的,同类文体的阅读技能相对集中地训练,写实作品在前三个学期侧重记叙文、说明文,后三个学期侧重议论文;文学作品选文占66%,七、八年级侧重散文、诗歌,九年级加强了小说、增加了戏剧。

2.用诵读欣赏和课文评注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

“诵读欣赏”是洪编教材单元合成中的固定部分。全套教材35个单元,有35次诵读欣赏,有利于诵读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这种阅读技能持之以恒的训练。诵读欣赏的内容有97段(首),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独白、对联、警语等等,其中古诗词有38首。这些不同文学体裁作品的诵读,有助于学生在诵读中感知不同文体的差异。

课文评注,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注读。整套教材的示范注读,每册两课,共有12课,对经典散文、短篇小说和诗歌标注读中提示。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还示范说明不同文体阅读技巧,从而帮助培养阅读技能。如对朱自清《春》、《绿》、《背景》的评注,对写景散文、写人散文的叙写顺序、层次和表达意图、表达方法、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都作了提示。再如对鲁迅作品《孔乙己》和《故乡》的评注,扣住小说的特点,抓住细节对人物的肖像刻画、心理描写、动作和语言的叙述进行了分析,对小说中情节的深刻含义以及环境描写所预示的变化也作了提示。教材对贺敬之和徐志摩的现代诗歌的评注,也紧扣文体特征,对诗歌《回延安》和《再别康桥》当中词语的锤炼、诗句的节奏、情感的表达、想象的再现、意象的概括、修辞的手法等等都作了赏析。

3.用以写促读的方法增强语文阅读中的文体意识

洪编教材中没有把文体知识单独排列出来,而是融入单元合成的“写作”或综合学习与探究,七、八年级教材中的“写作”把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注意点分在多个单元中以系列的形式介绍出来。九年级下册课本第一个综合学习与探究谈及戏剧剧本的写作,比较全面地探究剧本写作的注意点。写作技能的训练,也是文体阅读技能的训练。

阅读技能培养目标应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洪编教材对阅读技能的评价思想体现在九年级下册中的专题“我心中的语文”里。编者提示学生按照七至九年级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对语文基本技能进行分项评价,作自我检测评估,共列出22条分三个等级来衡量,其中涉及到阅读评价的有10条。这10条大致是从课外阅读总量、阅读情感态度、阅读兴趣习惯、阅读技能养成四个方面评价阅读,这个评价标准有利于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阅读技能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2] 徐宗文,任范洪.洪宗礼初中语文教材研究荟萃.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 方韬.从结构思想看“单元合成”型语文教材的理论基础.江苏教育研究,1990(1).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75-01

随着小学教学的精细化和高效化要求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已不再是以往的含糊了事,而转变为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模块进行有所针对地训练,努力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培养起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并逐渐培养起英语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心理基础。

1.从心理角度培养起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教学不仅是一个方法上的精细工作,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引导工作,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培养起基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阅读训练之中,教室就应该从心理方面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选取合适的训练材料,对阅读材料的语言进行再加工,使之更为通俗易懂,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在阅读训练中反馈日常英语学习的效果。

2.采取有规律的阅读训练

教学和学习都是一个有序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相应环节和步骤的取舍。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学生的阅读训练时,需要采取有效的阅读训练,选取合适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并且为学生细致分析阅读材料,而非单纯的核对答案,让学生在训练的同时增长知识。

3.阅读训练的方法选择

对于小学生而言,枯燥机械的教学方法自然是不可采用的,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细加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在阅读训练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对相应的阅读材料进行精读和泛读,对一些生词进行记录,如此积少成多,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增长词汇量,同时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出现粗糙性和效果低下的情况,但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推广之后,小学英语教学倾向于高效和长期性。小学英语教师力求做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实施有效的阅读训练,为学生提供有效、合适的阅读训练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当然,阅读训练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训练的道路上,众多师生依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5

关键词 中专院校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ANG Han

(Qiqihaer Foresty School, Qiqihaer, Heilongjiang 161006)

AbstractChina'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training,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s the focus of language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need to always b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manuals, and technology fil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reading and literature access. Therefore, colleges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tudent's work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d training models, emphasis and methods of colleges student' reading ability.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reading ability; train

1 关于现代中专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的探讨

传统中专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专业课程课时占用总课时时间较多的影响使得基础课程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满足教学需求中专语文教学中常忽略阅读能力培养工作,影响了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而且,学生在自身的认识上也普遍不重视语文等基础课程,造成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开展的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中专语文教学中应针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科学安排教学时间。通过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强化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为中专学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中专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式方法的探讨

2.1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基础阅读能力培训的认识

针对现代中专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不重视而影响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现代中专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宣传语文学习以及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高中专学生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认识,以此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中专语文教师应通过强调阅读能力、语文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强调语文阅读能力在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训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为中专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2 科学分析中专业生语文阅读能力需求,针对需求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

中专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了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语文技能应用。作为语文应用过程中的重要职能,语文阅读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职业需求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此实现以职业应用为指导的语文教学。以机械制造与维修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对设备使用说明书、维修指导作业书、相关专业技术文献进行查找与阅读。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基础专业课程名词以及相应词条的理解能力基础上还应具有基本的语文阅读技巧与能力。运用跳读、粗读、精读等方式找到专业技术文献的重点,以此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阅读效率。利用科学的阅读方式快速掌握技术文件的重点与要点。但是文秘专业学生的阅读情况与机械制造类专业有很大的区别。文秘专业的职业工作中需要对管理文件、合同、邮件以及信件等进行逐字逐句的精读。避免词语使用不当或词语理解不足造成的误解,避免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不足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这类专业学生阅读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词语、词条、语句含义的阅读与理解,将精度作为阅读训练的重点开展阅读能力培训与培养。通过针对专业以及职业应用为指导的阅读能力培训为学生工作中的文件阅读奠定基础,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及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3 如何提高中专院校学生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

在现代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中需要对专业技术文献、相关技术信息进行检索与阅读。而专业技术人员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专业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机械维修专业为例,这一专业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大中型生产型企业。而企业的生产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是机械维修专业学生的主要工作。不同生产企业的设备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时就需要学生以机械使用保养说明书为基础,强化对说明书的阅读与理解。了解设备的特性以及维修方式、零件说明等信息。为了提高机械维修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中专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除注重技术语文学科阅读材料的讲解以及相关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与机械专业教师进行沟通,推荐学生对专业类读物以及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与训练。通过对专业类读物的阅读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素养以及专业信息阅读能力,为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为学生职业发展所必须的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2.4 注重学生阅读方式的训练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方式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针对现代专业技术人才阅读能力需求,中专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阅读方式的训练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中专院校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专业应用对其阅读能力需求以及阅读方式进行分析与论证。结合现代语文应用情况以及不同专业的专业语言现状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训练。根据信息需求的不同将信息式阅读法、文学作品阅读法、经典著作阅读法以及休闲阅读法等基础的阅读方式介绍给学生。以这四种基础阅读方式为基础,根据阅读内容以及需求的不同选择向适宜的方式进行阅读,以此提高阅读质量与阅读效率。仍以专业应用为例,专业文献的阅读与日常小说、经典著作的阅读存在明显的差别。小说与经典著作可以仅对内容的梗概、故事发展的情节进行关注。而专业文献要求阅读者必须逐字逐句的进行阅读,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以及强调事项,以此确保专业信息应用的有效性。在强化阅读方式教学与培养的同时,中专语文教师还要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以基础阅读方式作为切入点,通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过程中的注解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专业技术应用所需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 中专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方式与重点

针对现代中专生的心理特点,中专语文教师应采用任务教学法、职业模拟教学法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此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以及基础能力应用情况。运用任务教学法以及职业模拟教学法使学生在活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工作后阅读的重点以及阅读方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对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能力调查、文献收集与整理中发现,中专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首先要从阅读目的的明确性入手。通过培养学生带有明确目的的阅读习惯使阅读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提高阅读质量奠定基础。另外,还要注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辨析力培养,使学生学会辨析主要内容与一般内容,实现学生粗读、精读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文章语言辨析力的养成,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筛选能力、具有良好的语句把握能力。通过辨析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深刻掌握文章中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为学生职业技术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掌握文章含义、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在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以词义诠释、语句分析以及文章综合分析能力作为培训的重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中专业生专业技术文献以及商业往来信件等职业所需文件资料的良好阅读,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中专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是现代中专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是关系到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现代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职业需求进行阅读能力的培训与培养,同时针对职业应用要求对相关重点进行强化训练。以科学的阅读能力培训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为中专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6

关键词:英语专业 ;英语阅读课;课程设置改革

一、引 言

阅读作为提高英语语言实践能力、获取英语语言知识、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背景”[1]。在缺乏外语语言环境的中国,阅读对外语学习者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一直以来英语阅读课都是各高校英语专业必开的专业技能课和基础必修课,它是学生听、说、写等能力提高和语感培养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进行更高级语言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基石。

但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盛行,各大学各课程都在追赶潮流,普遍主张听说先行,而“对学生今后受益终身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却受到了轻视”(张绍杰)[2]。作为阅读能力培养重要课程之一的“阅读课”逐渐被边缘化,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只重听说不重通过阅读进行有效输入的教与学理念,导致目前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水平下滑,学生语言基本功下滑,进而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效果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诚如董亚芬在回顾我国大学英语教育50年历程后所强调指出的,“广泛阅读……是学好外语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缺乏自然语言环境的条件下企图将听说置于首位来弥补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3]。

针对这一现状,研究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阅读教学,进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二、英语专业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没有根据时代要求及时进行改革:笔者从部分高校外语学院的培养方案及从高校同行了解到,很多高校阅读课程设置还是原来的一至二年级四个学期连续的“英语泛读”(部分院校将其更名为“英语阅读”)1-4,或者再辅之以“英语快速阅读”,“报刊英语阅读”等,课程设置重复,费时低效。

2. 教材陈旧:在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下是一直沿用的一至四册一个模式编写下来的阅读教材。这些教材模式及内容陈旧单一。由于缺乏对当前国内外阅读理论和阅读教学的研究,教材编排中对阅读策略教学重视远远不够,阅读策略只作为补充内容简单予以介绍,针对阅读策略进行系统训练的内容很少或者没有。再加上教材内容编排零散,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某些实用文体的集中阅读训练,同时学生的知识摄入也凌乱而不系统。阅读教学既起不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也没有实现培养学生“广博”知识面的要求,阅读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制约和影响。

3.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上述课程设置和教材方面的问题必然导致教学模式雷同,使学生失去兴趣。此外由于对课程的不重视导致的对教学设计的缺失,许多教师上课要么只重词汇语法教学, 将本应培养阅读能力的“泛读课”当作“精读”来上,失去阅读课的实质意义;要么以片面的“整体教学/语篇教学”观指导教学,没有必要的阅读策略指导,也没有语言分析,导致学生阅读流于形式,一知半解。不管哪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一直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学习主体性受到严重约束和压制,对阅读教学甚至阅读本身产生厌倦情绪。而后者则更会贻害无穷。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源头首先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如何解决好英语阅读课设置问题,进而推动整个阅读课教学改革,提高阅读课课堂教学效果,“把这已成‘鸡肋’课程的时间部分调换为能激发学生思辨、又能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运用中提高语言能力的专业课程”[4],是外语教学者的共同理想。如何将这一美妙构思落在实处,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的目标。自2009年起,我们对英语阅读课进行了改革。经过几年探索,已建立起一组相应的英语阅读课程,经过三届学生实践,其效果显著,现将我们的改革经验做一总结,以期业界同仁共同探讨。

三、改革后的阅读课框架

(一)改革指导思想:作为我院课程体系改革试点,我们选择从阅读课改革入手,本着既实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5]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又针对当前外语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探讨在阅读课教学中如何将语言技能训练、专业知识传播、学生人文素养及思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程教学效益。希望通过改革,解决英语阅读课程1)设置陈旧,与综合英语课程模式雷同、重复教学、费时低效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对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强的问题;3)忽视阅读课特点和阅读策略训练,教学效果不理想问题;学生阅读实践不够,课外阅读无指导、无考核,课外阅读实践流于形式问题;4)传统阅读教学中专业技能培养与思辨能力培养、人文素养培养相脱节的问题等。

(二)课程设置:本着上述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生源情况、以及阅读课程在本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我们将传统的四学期泛读课程改革为:第一学期:基于阅读策略训练的阅读教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第二学期: “英语报刊阅读”、第三、四学期:内容依托阅读――“中国文化阅读”和“西方文化阅读”。四学期一直辅之以不间断课外背诵、课外阅读并撰写读书报告。

“英语阅读策略训练”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英语阅读理论知识和阅读技巧方法的系统介绍,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并以策略指导其进行快速准确的阅读,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英语报刊阅读”以训练学生对获取信息重要手段的英语报刊文体的阅读能力为目标,将阅读策略训练融入这一特殊文体阅读教学中。而“以内容为依托阅读部分”则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学生对中国(英语材料)文化、英美国家文化的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人文素养。通过阅读系列课程教学,为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以后的更高级语言学习和研究以及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课程的设置都着力到一个落脚点上:尽可能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培养与人文素养培养融为一体,同步发展。

1.英语阅读策略训练

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广泛认同,很多研究者都发现,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策略应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6]。策略培训对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有明显效果[7],作为英语语言能力之一的阅读水平,一样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策略培训得以有效提高” [8]。

据此,我们参照Cohen的SBI“策略取向”(strategies-based-instruction) [9]教学模式,确立了第一学期的“英语阅读策略训练”课程。由教师向学生强调策略训练的目的与作用,并结合教学内容演示策略的使用,然后把策略训练融合到阅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使用阅读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和策略调控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他们自我监控和调整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为了保证阅读策略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对比分析了多套教材,选定了外研社引进的美国资深阅读课教师John Langan主编的原版教材:Ten Steps to Improving Reading Skills。与国内教材编排不同,该教材编排新颖,由浅入深,其中涉及的十种阅读技巧照顾到了从篇章结构到词义推测等各种阅读策略的讲解与训练,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习者加深策略的理解与运用。其系统的阅读训练与启发性的思考活动贯穿全书,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又能增强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推理、分析与判断能力的训练。

2. 英语报刊阅读

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通过阅读学习阅读”[10]已然成为共识。相对于其它语言材料,英文报刊有其独特的优势: 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和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以致用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等等。更重要的是国内有很多优秀的英文报刊,教学资源极其丰富。怎样引导学生利用这种便利而又可贵的资源,在EFL的条件下为自己创设语言环境,以最有效的途径――运用“阅读策略训练”中习得的阅读策略,通过阅读学习阅读,是第二学期设置“英语报刊阅读”的指导思想。

英文报刊鲜明的语言形式和文体特点及其特殊的新闻体词汇和新闻背景知识,对于从未或很少接触英文报刊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往往会成为他们阅读英文报刊的拦路虎。因此,通过系统的课堂训练,由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报刊的基本常识,如报刊文章的写法、用词特色、版面设计、标题特点等等,让学生对报刊文章的特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将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作为阅读课程,教师的授课重点是放在介绍阅读报刊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浏览、略读和精读等阅读方法,从而快速地获取信息和知识。

配合课堂的系统训练,加强对学生课外报刊阅读指导,利用“课前5分钟新闻”活动检查学生报刊新闻阅读情况。这种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给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课程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3.内容依托阅读――“中国文化阅读”/ “西方文化阅读”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语言的学习是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语言技能和知识的学习是不可分的。但多年来英语专业学生普遍人文知识薄弱、思辨能力差,这一点不仅为外界所诟病,外语界对此现象也都忧心忡忡。如何将“技能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技能化,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高”[11]是业内人士共同关心的课题。

另一方面,面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大潮,外语人才肩负的使命已经由上世纪的“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提升到“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文化走向世界,语言是桥梁和纽带,更是基础。[12] 此形式下,外语更不应只片面强调对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与学习, 同时也要重视对母语文化的维护与传播。只有在外语教育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将文化和语言有机结合,外语人才才能积极承担“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使“我们的文化通过语言更好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世界优秀文化通过语言更好的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13]。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改革的第三步便是将大学二年级的英语泛读3-4调换为 “中国文化阅读”和“西方文化阅读”。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既能训练阅读基本功,又能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实现上述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

4. 强化背诵/课外阅读等语言实践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大量实例证明,背诵是传统语言学习的一件重要武器,也是历经实践检验的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在缺少英语语言环境,母语的影响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要想在大脑中建立一个新的语言反应区,必须记忆和储存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因此,背诵对学生学习英语是相当有益的。而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除了帮助学生实践课堂所学的阅读策略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读中积累语言,扩充词汇量,增加知识面。董亚芬曾谆谆告诫“千万别把背诵、翻译、复述、听写等传统学习方法视为落后的过时方法” [3]。

而这种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固然很好,但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受益。为了保证这一环节的顺利实施,我们将此两项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实践必修学分规定下来。同时将学生分组,指定负责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导与检查。

结合上述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新型课堂。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批判性阅读实践,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并掌握各种阅读方法,达到逐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的目的。

四、结语

黄源深在提到解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时曾指出,“首先要做的是教学必须转型;其次,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次,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14]。面对对专业英语人才需求空间日益缩小的现实,不积极主动进行改革,提高培养质量,英语专业学生的出路会越来越狭窄。如何冲破困境,探索英语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是英语教育界共同关心的主题。我们的阅读课程改革只是英语专业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一改革也只能部分地改变我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弊端,对改革的成效也有待做进一步量化研究。但这种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一定程度上能够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积累些有益的经验,有助于推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Nuttall, Christine.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3rd ed.) Oxford: MacMillan. 2005: p. 6

[2]安琳, 王蓓蕾 着眼国家战略、立足外语教学现实――首届中国外语战略与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纪实 外国语2010,(1) :18-23

[3]董亚芬 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坚持读写为主[J] 外语界2003,(1):p2-6

[4]张冲 英语学科及专业改革的思路: 正名・固本・定标准[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7):p309-311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外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Ellis, Ro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Introductions to Language Study[M].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108

[7]文秋芳,王立非 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9):p28-34

[8]Pearson, P. D. & Fielding, L.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A] . In Barr,R. , Kamil, M. , Mosenthal, P. & Pearson, P. ( eds. ) .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C] .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1991:p67

[9]Cohen,A.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London:Longman,1998:p32

[10]Smith, Frank Understanding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Analysis of Reading and Learning to Read[M]. Routledge. 2004:p157?

[11]胡文仲 孙有中 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243-248

[12]仲伟合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中高等外语院校的使命与作用[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0月25号(第232期第8版)

[13]刘春艳 浅析外语教育在推动文化走向世界中的作用 [EB/OL]scio.省略/zhzc/3/3/201112/t1069178.htm 2011-12-21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7

关键词:小学生;基本功;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84-01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阅读不仅有助语文学科的学习,而且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同时,阅读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会读书、看报、习作和会说普通话。从语文课的特点来看语文课是读和写的结晶,语文课的表现形式就是字、词、句、段、篇;语文课的应用方式就是听、说、读、写;学习语文的方式就是理解和运用。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学习,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意思,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结合,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结合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应该培养学生哪些阅读习惯呢?这都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各位老师关注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一试: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第一、我们要充分运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阅读和习作的基本功训练。要通过关注内容和关注内容的表达形式的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不仅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而且能在关注内容表达形式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

第二、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孩子们会预习,会阅读课外书报。

第三、我们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起来,使孩子们在课内掌握好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学会阅读,形成阅读的能力。

二、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

1、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意义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人云: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其目的强调了传授方法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阅读教学中,这句话说明了学生无论在课内阅读,还是在课外阅读中,都必须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都必须遵循阅读的规律;都必须运用好阅读的方法。

2、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应遵循的规律。

对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要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要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阅读要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像培植盆景一样具有耐心、精心、恒心。

三、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来看,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1、要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阅读三到位”的习惯。

对于这一方面的阅读习惯培养,我们必须在中低段的阅读教学中予以落实。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所谓“眼到”,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读书时在正确的读书姿势基础上,眼睛看清自己所读的内容(看清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话。),从而培养学生专注的读书习惯;所谓“口到”,就是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字音,分清字词,把握住如何适当停顿,做到朗读的抑扬顿挫的要求;所谓“心到”,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读书,用心去理解语言的意思。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读望天书”,“读无所获”,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读书的效率。

2、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随着教学阶段的升高,学生的认识和不教学的要求断提高。从阅读的方式来看,低段以朗读训练为主,中段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高段则以培养学生浏览性阅读和抓关键词浏览阅读的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训练有步骤,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要结合课外的预习及课内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点、画、圈、勾、注”等方面的阅读训练。学生通过“点、画、圈、勾、注”标出疑难,勾画出重点词句、语段,标注上自己的阅读理解、感受等。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阅读做好准备,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以便做到交流时有话可说。

3、要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和“读有所思,读有所获”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我们绝不可忽视了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进行阅读的习惯。这样有利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益提高学生运用工具书理解字词的能力,有利益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和战胜困难的意志。

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结合默读训练,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目的去阅读。这样就有利益使学生“读有所思”,从而达到“读有所获”的目的。例如,我们在教学《赤壁之战》时,为了抓住课文的重点,我们必须围绕“为什么火攻是个好主意?”、“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是什么计策?”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默读、讨论和交流,从读和议之中感受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益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4、要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方法的习惯。

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解读《课标》和教材。在解读过程中确定如何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从而循序渐进的传授阅读的方法,结合主题课文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达到“授人之渔,食鱼无穷”的真正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阅读方法,逐步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5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学生预习和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8

关键词: 元认知 阅读策略 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阅读能力反映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实际能力,但目前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受教学理念、教学条件、学生英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采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元认知理论为依据,分析了阅读策略与阅读及阅读能力的提高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将元认知引入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较低,英语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学习被动,不习惯于或者还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因此在学习中表现为学习依赖性强,不能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学习效率偏低,考试成绩偏低,阅读理解水平偏低。高职学生学英语的热情是有的,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想学好英语的,尤其在他们较擅长的方面,如简单的英语朗读、制作PPT、欣赏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生活的影视短片等,学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他们能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小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并且经过训练,他们在这些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由此可见,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英语阅读学习而言,学生还是停留在逐字逐句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层面,遇到词汇量大、语言较难的文章,学生的阅读几乎无法进行下去,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更是少之又少,阅读理解测试成绩偏低是不难理解的。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总认为学生基本功差,花大量时间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不重视训练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不重视篇章教学,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阅读水平,从而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英语阅读理解成了学生学习中很难跨越的一大障碍。因此,要改变这种“阅读理解水平很难提高”的现状,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重新审视目前英语阅读的教与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要“授人以渔” ;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John H Flavell提出,他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个具体目标或人们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控,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元认知知识包括个人主体知识、任务知识和策略知识三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共同实现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作用。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掌握语言知识技能,使语言知识技能内化,达到自动输出语言的效果。众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了元认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Carrell(1989)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研究表明,母语与二语阅读中若干个元认知策略与阅读能力呈正相关。Wen和Johnson(1997)发现,学习策略的使用对英语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此外,Carrell(1985)的研究表明,教授课文的组织结构,即篇章教学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明显提高。因此,阅读与策略息息相关,策略是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关键。只有当学生会运用有关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时,才能真正地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调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元认知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会使英语阅读变得可教可学。元认知能帮助学习者认识整个阅读过程,了解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都是可以由学习者掌控的,并非不可知、不可学; 此外,元认知可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非词汇、句法等知识的传授。

三、教学中使用阅读策略的研究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南京城市职业学院2012级财会专业的两个自然班,共62名学生,年龄为17~19岁,经过了7年的英语学习,但英语水平中等偏下。本次实验随机选择其中一个班32名学生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班30名学生为传统教学对照组。

2.问卷调查

为了确定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必要性,研究者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学生阅读中的元认知策略意识、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了解学生个人情况的客观问题,第二部分为了解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主观问题:你认为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必要使用阅读策略吗?阅读策略培训后,你认为你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吗?你认为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评价重要吗?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学生对阅读策略不够了解或不了解,但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阅读策略的培训,认为在阅读中使用阅读策略是必要的。尤其是成绩较好的同学已经意识到自己在阅读中使用了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阅读文章标题、副标题,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等,并且认为这些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经过阅读策略培训的同学,绝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对于提高阅读测试的准确率更有信心。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是重要的。教师的指导有助于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阅读策略,教师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有意识地分析自己在阅读中表现出的优势和出现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丰富课外知识,开阔视野。但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对阅读策略知之甚少,不理解什么是阅读策略,为什么在阅读中还要运用策略?他们已经习惯于逐句翻译的阅读方式。这些学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阅读策略培训

本次阅读策略培训为期6周,共36节课,由一位任课教师完成。自然班财会1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过程不进行任何干预。财会2班为实验组,培训实验期间,每周三次课,每次两节,每节课45分钟。每次训练前,教师详细介绍要训练的阅读策略,包括该策略的定义、特点,并给出具体范例演示,使学生对该策略有一个较全面的初步认识。接下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策略操练,体验阅读策略,学生通过实践阅读策略对该策略有了理性的认识。训练过程中,教师可组织一些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如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小组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使用的阅读策略进行思考和讨论。每次训练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己对所训练阅读策略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验组与对照组阅读测试结果

以上阅读测试成绩表明,元认知策略培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经过一个周期的培训,实验组英语阅读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教授这两个班级的教学经验,发现实验组班级的阅读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元认知策略训练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试者的元认知策略意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策略训练中阅读学习中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他们希望通过训练掌握阅读策略,然后运用到实际阅读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元认知策略训练贯彻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对元认知策略有全面了解,并进行充分的阅读实践;同时,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和示范性的指导,及时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元认知与自主学习

培养学习策略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的责任感,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元认知策略的作用并掌握好培训方式。教师应首先从个人角度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认识层面及兴趣爱好等,将这些信息与教学中要涉及掌握的策略知识和学习任务结合起来。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各种课内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得与学生兴趣相关的信息,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

其次,教师要将角色转换贯彻于教学的始终。教师应真正从传统上的主导者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促进者、帮助者和建议者。高职学生英语语言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缺乏自主独立性与自信心,因此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特别关注他们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需求,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教学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效率,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传授元认知知识,特别是学习策略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哪些学习任务使用哪些学习策略更有效,如何使用这些策略等;同时指导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针对自己的弱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还应引导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情况,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下一步计划和目标。自我评价能力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Flavell 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2]Carrell,P.L.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reading[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3.

[3]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张军,张东兰.元认知、元语言意识、自我调控与外语教学[J].中国外语教育,2008(2).

[5]李兰.英认知策略意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