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8篇

时间:2023-12-20 15:08:08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篇1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首要的在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思想高度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而对发展的意义、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内涵、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发展得更好上下功夫、抓落实、见成效、上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并注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在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了全面具体部署。这些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全面理解,深刻把握,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5.2%。在经济社会较快较好发展的同时,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层次和素质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依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社会建设和管理滞后,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城乡部分群众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我们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看到成绩、更看到差距和不足,既看到有利条件、又看到不利因素,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指导实践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结合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着眼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中央要求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山东省委于2003年6月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一个总目标”,就是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两个提前”,就是力争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三个阶段任务”,就是分三步实现发展目标。“四大战略”,就是大力实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五项工作方针”,就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济工作,坚持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抓住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等关键环节;突出发展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增加、财政增长;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六个方面变化”,就是实现经济运行质量有新的提高,发展后劲有新的增强,城乡建设有新的进展,投资环境有新的改善,群众收入有新的增长,机关作风有新的改进。根据新起点、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去年召开的山东省八届十一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努力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山东作为农业大省,有基础、有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步子更大一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按照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坚定不移地稳定粮食生产,坚定不移地调整农业结构,坚定不移地统筹城乡就业,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由抓好农村经济向城乡统筹、工农联动、城乡联动转变。

优化经济结构,培植“三个亮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根本措施。从山东实际出发,主要是抓好外经外贸、高新技术和民营经济“三个亮点”。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突出抓好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提高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开进入领域,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做大做强做好。

统筹区域发展,实施“三个突破”。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发挥区域优势、增强整体合力的现实需要。从山东东中西发展不平衡考虑,实施了“突出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的区域发展战略,带动全省联动协作、整体推进、竞相发展。鼓励青岛站在新起点、瞄准大目标、实现新发展。支持烟台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发挥优势,形成新的强有力的增长点。充分发挥济南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优势,加快城市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省会经济和总部经济,全面提升省会形象,省城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济南城市圈正逐步形成。把加快菏泽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实施“百个项目进菏泽”、“农村劳动力西输东接”,增强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坚持促强扶弱带中间,加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强化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指导经济发展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实施高新技术带动、大企业名牌带动、自主知识产权带动战略,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造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环境、政策人才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着力培植一批支柱产业、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一批知名品牌,积极推进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汽车、船舶、食品、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家电、电子信息七大产业链,建设制造业强省。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降耗、节约资源既是缓解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坚持把资源利用、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情况作为考核分析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建立企业、行业、社会“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注重发展实效,促进“三个增加”。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强调善于理财、聚财、用财,大力培植财源,实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加快推进改革,完善体制保障。深化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消除体制机制的必由之路。山东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省属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国企改制面达89.6%以上,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国有大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国有经济控制力进一步增强。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在发展金融保险证券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教育卫生事业、餐饮服务旅游业、文化产业、信息和社会中介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同时,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市场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农村配套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建设平安山东,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物质基础、平安山东、民主法制、社会事业、民心工程、文明山东、生态环境、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重点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着力解决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抓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加强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

三、切实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保证。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突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要求,突出取得实效这个关键,努力实现党员精神面貌有新变化、党组织状况有新变化、各项工作有新变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推进干部交流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各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重要条件。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加强领导班子内部、几套班子之间、新老干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团结协调,营造团结奋进的工作环境,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合力。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营造高效协调的体制环境,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信法治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责任机制,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社会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传导机制;转变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指出: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生产管理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契合,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有效的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实现政府职能。为了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向经济发展转变,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依靠科技与体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机制研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人力资源开发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导的机理分析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提升人力资源的有效程度,从而实现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升自然资源的开发翟勇效率,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与自然资源的开发浪费,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了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以实现开发管理,

(一)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根据舒尔茨、贝克尔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本对于知识、技术的进步具有促进作用。加强人力资本的研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根据边际效益递增理论,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研究,能够实现产业升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罗默、卢卡斯等人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于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本能够对社会经济进行协调发展,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自身呈现兽医题赠,从而促进物质资本收益的递增,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批准号07&ZD007)对于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显示,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人力资源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发展到一定程度,可选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度增加,对于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内容之一,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能够使人力资本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的研究与利用,能够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提升生产要素,加快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劳动者结构的改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是劳动者结构的转变,提升劳动者素质,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能够合理的额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在人力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人力资本的提升。人力资本能够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劳动力素质,为技术的革新与研究提供人力支持,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从而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工作,降低与自然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升自然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为了支线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工业化发展,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以现代化思维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从而接触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因素,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质,不断的增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提升劳动者的职业化程度,提升劳动者的责任心、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价值。

二、人力资源开发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导的途径

为了实现人力资源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研究与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将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做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生产性资源、消费性资源以及能动性资源的开发,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通过三个层次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一)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

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最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能够使企业员工等人力进行培训与管理,能够提升职员对企业的生产相关知识的认识;加强农民对农业工业化的认识,能够提升农民对工业化的认识。为了提升农业与工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做好教育与培训,从而实现最初人力资源的开发。这种层次的教育资源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够为人力资源中等层次与高层次的开发提供基础。

(二)结合生产性资源进行社会再分配

结合生产性资源的开发,通过引导与社会再分配消费性资源,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中等层次的开发。中等层次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是社会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的人力资源开发,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消费性资源的开发程度会成为生产性资源开发的主要障碍。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将人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通过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消费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转变。

(三)通过文化教育与政策规划开发能动性资源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与能动性,因此采用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全面发展人力资源,做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三个层次的研究开发是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从而实现社会的跨越式进步。

三、人力资源开发向转变经济发发展转变的传导机制

当前社会经济面临着多种市场竞争,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效能,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人才作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篇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重庆的实际出发,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正确处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各种重要关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认真落实既快又好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在“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关键阶段。要实现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战略意图,办好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早日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既快又好地推动经济增长,努力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发展期,不断增强综合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相统一。有效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的有机统一。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调整优化结构,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当前,重庆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和高新技术四大重点产业,积极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力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大集团、大公司;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相统一。发展经济,既需要高速度,更需要高质量。片面强调速度而不讲质量,通过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来实现经济增长,是“没有质量的速度”,也是“没有发展的增长”。目前,重庆经济增长的方式总体上还比较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的问题较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快推动科技进步,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传统装备工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换代;尽快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加大优良种养业品种推广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的力度,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快信息化步伐,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是检验经济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重庆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益还不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坚持向科技要效益,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向管理要效益,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坚持向改革要效益,积极深化企业改革,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创造企业高效运行的体制和机制条件。

二、认真落实全面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把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基本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体现着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重庆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大,尤其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当落后。我们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推动科技进步;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能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通过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

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证人民群众有效行使民利,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并创造形成了以“真正让群众当家,真心为群众造福”为内涵的“麻柳经验”,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红岩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活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心系新重庆、热爱新重庆、建设新重庆”的巨大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认真落实协调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对内对外开放的关系

所谓协调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搞好统筹兼顾。针对重庆城乡发展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状况,我们要不断提高协调发展的能力,就必须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驾驭发展全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发展与开放的良性互动。

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对重庆来说,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关键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连接城乡的“纽带”;加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形成空间连接畅通、产业梯度连续、经济文化融合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区域发展失衡,既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重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比较滞后,严重阻碍了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统筹区域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使各区域各展所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促进“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要发挥主城区的原有优势,着力增强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继续保持其领先发展的态势;大力强化渝西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果不能抓住这个特点,不能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就无法加快自身的发展。为此,我们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主动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加快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如我们加强与港澳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深入实施渝港“9+1”、渝澳“8+1”合作协议和川渝“1+6”、渝黔“1+16”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合与协作,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投资环境好、竞争能力强、发展活力足的开放型城市。

四、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践表明,如果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过分索取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基础上,只能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最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才会有坚实可靠的基础。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条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人口增长过快、规模过大,超出了现实的承载能力,不仅难以实现发展的根本目的,反而可能因不堪重负而引发多方面的危机。重庆人口基数高、潜在生育压力大、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不高等情况比较严重,就业、稳定、资源供给等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种种措施,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从单一控制人口数量,向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并重转变;从以惩罚手段为主,向惩罚和奖励并重转变;从片面强调管理,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从偏重缓解人口压力,向缓解人口压力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并重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的土地、矿产和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把保护资源放在突出位置,重点保护好矿产、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真正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最急需的地方;积极推广和普及各种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能力。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打牢坚实的生态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重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尤其是三峡成库后,水环境污染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压力更大。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扎实推进主城区“山水园林城市工程”和“蓝天行动”,促进和推动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扎实推进三峡库区“青山绿水工程”和“碧水行动”,确保库区生态安全;扎实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工程”和“生态文明行动”,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五、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富民安民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改革发展,必须以“为民”为宗旨。为民,是工人阶级政党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推动发展时,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在推进各项改革时,要切实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切身利益;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时,要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篇4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实施“凝聚力工程”,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主题,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增强党组织凝聚党员和职工、服务生产经营的能力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不断扩大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新经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通过实施党建“凝聚力工程”,努力实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覆盖,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覆盖,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党的活动和明显的工作成效,使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分别达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

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五个好”:(1)领导班子好。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生产经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善于协调,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党员队伍好。党员爱岗敬业,先进性意识强,能够团结凝聚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党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4)工作业绩好。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和充分发挥作用,有效服务和促进新经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5)群众反映好。党组织善于依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为新经济社会组织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所拥护。

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员“五个好”:(1)政治素质好。自觉加强学习,理想信念坚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工作业绩好。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能吃苦、讲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3)服务群众好。密切联系群众,热心为职工群众服务,得到群众支持和拥护。(4)履行义务好。认真执行党组织决议、决定,积极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模范地履行规定的各项义务。(5)思想作风好。艰苦奋斗,遵纪守法,争做实践“八荣八耻”的模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实施党建“凝聚力工程”,要从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实际出发,围绕提高党组织凝聚党员和职工、服务生产经营、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强化工作措施,注重工作实效。

1.建立健全组织,夯实党的工作基础。把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作为实施“凝聚力工程”的基础,根据《中国共产程》和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在新经济社会组织中设立党的组织。通过3-5年的努力,使职工人数50名以上的新经济组织有党员、100名以上的有党组织,从业人员(会员)20名以上的新社会组织有党员、从业人员(会员)50名以上的有党组织。

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在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凡是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新经济社会组织,都应当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对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经济组织,按照“企业规模适中、数量适度,地域相邻为主、行业相近为辅”的思路,以街道(乡镇)或社区(村)为基本单位分区划片建立党组织;在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商务区、大型批发集贸市场等区域因地制宜建立党组织;以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党组织。事业单位或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必须同步组建党的组织。对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社会组织,要按照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以行业管理为主的原则,明确管理责任,采取单独组建或挂靠、联合等办法,及时建立起党的组织。

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断扩大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工作覆盖面。要大力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建工作指导员主要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复转军人和离退休老同志党员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工作要坚持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协助做好组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指导和帮助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活动。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报酬待遇由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发放,没有固定单位的由选派单位协调解决。要依托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在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经济社会组织中,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党的群众工作,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2.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党组织凝聚党员的能力。认真搞好调查摸底,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为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将在新经济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发展党员工作的总体规划,每年按照不低于全年发展计划总数8%的比例落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以及教育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在生产工作一线和经营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吸收新经济社会组织业主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的工作。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输送党员骨干工作。充分利用人才交流中心、劳动中介组织等渠道,经与新经济社会组织协商,向尚未建立党组织的新经济社会组织推荐党员就业,壮大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员队伍。通过努力,使大多数规模较大的生产型非公有制企业车间有支部,班组有党员;大多数规模较大的新社会组织单位建支部,部门有党员。

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以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为重点,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深化“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为党旗增辉、为单位发展做贡献”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深入开展争创“五个好”党员活动,做好关心爱护党员工作,激发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教育党员业主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员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和支持新经济社会组织做好人才工作,努力把优秀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优秀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

3.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党组织凝聚职工的能力。坚持党建带工建团建、党工团共建。党组织要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领导,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开展厂务(行政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载体,按照“小型、业余、灵活、实效”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做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所支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在活动的规模上,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活动的时间上,既严格组织制度,又不影响本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工作;在活动的方式上,既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又注意与单位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建设富有新经济社会组织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

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广大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关心职工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引导新经济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职工接待、定期约谈制度,及时解决职工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职工的合理要求,党组织要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当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又得不到纠正时,要支持工会依法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

4.探索有效途径,增强党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能力。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党员和广大职工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履行好保证、监督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实施的政治责任。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教育所有者、经营者以及职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支持和监督新经济社会组织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积极参与新经济社会组织重大决策,增强服务发展的本领。

积极支持新经济社会组织所有者、经营者开展工作。党组织要建立协调、疏导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和民主协商等多种方式做好工作,支持新经济社会组织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发动党员和职工为本单位发展出力、献策,帮助解决影响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新经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党组织自身优势,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反映投资者、经营者的合理要求,争取各方支持,为新经济社会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整体功能。选好配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一般由党性观念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担任,一般从本单位管理层党员和职工党员中产生;本单位内部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经与新经济社会组织协商可以由上级党组织推荐或选派。要建立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加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做好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工作,力争用2-3年时间,把全市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轮训一遍。

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效能。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加强与生产经营组织的沟通协调,加强和改进对群众组织的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党组织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要让党员充分发表意见,保障党员民利。强化群众观点和宗旨观念,满腔热情地为党员和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靠真心实意的服务凝聚党员、职工。

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工作水平。按照和党内有关规定,结合新经济社会组织特点,重点建立健全以“”、组织生活会等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以经常性教育培训、设岗定责和目标管理、党费收缴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以年度目标责任制、党组织内部工作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党组织自我约束制度,以党建带工建团建、党工团共建等为主要内容的党群共建制度,为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三、组织领导

实施党建“凝聚力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落实。

1.建立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监督考核“三个体系”的要求,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帮助解决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以责任制管责任人,把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采取有效措施,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明确专人从事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具体负责本地本单位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抓紧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统战、民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各类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参加的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形成各负其责、大力协同的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格局。

2.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会同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结合注册登记、年检、税收征管等工作,对所属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状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按照新经济组织以属地管理为主、新社会组织以行业管理为主的原则,理顺党组织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或方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力量举办学校等不同类型新经济社会组织实施党建“凝聚力工程”,分别提出具体要求。要深入扎实地搞好宣传、发动,使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党员明确实施“凝聚力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增强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规定,新经济社会组织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员交纳的党费,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同意,可大部分或全部返还给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活动经费确有困难的,有留成党费的上级党委可从管理的留成党费中适当拨补;也可与新经济社会组织所有者、经营者协商,从管理费中列支一部分。

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场所。党的组织生活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参加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活动,需占用工作时间的,新经济社会组织应积极支持。党组织的活动场所一般应在本单位内解决。对于一定区域内联合建立或实行挂靠管理的,要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工业园区、大型集贸市场建立党员服务管理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活动场地共用、设施资源共享。

关心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上级党组织要依法维护新经济社会组织中党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对做出贡献的,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篇5

增强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浙江已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前进的道路上,既面临着成功爬坡越坎、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方针。贯彻这一要求,就是要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真正构建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继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科学谋划、统筹兼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扎实推动浙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再创新成效,改善民生工作得到新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迈出新步伐,努力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发展中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加剧、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十分突出,过多依赖低端工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这些矛盾和问题,是经济发展中共性问题在浙江的具体反映,其本质和根源仍是发展方式问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浙江省能源和主要资源的人均消费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我们既不能像少数发达国家那样消费地球上的资源,也不能因为面临资源问题而影响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快建立科技――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青山湖科技城等科创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和大企业共建创新载体,加快培育全国一流科研院所,加大对公共创新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区。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性高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求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二是坚持以产业优化升级为基本途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针对浙江发展空间受限、生产力布局分散、龙头带动作用不强的瓶颈制约问题,打造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支撑带动作用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以集聚优质资源、提升竞争实力、支撑未来发展。坚持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以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工业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导向,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全面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营销网络,引导鼓励企业积极调整产品市场结构,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根本举措,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积极改善分配结构,优化消费环境,鼓励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努力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营销网络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四是坚持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加强节能减排,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深入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和土壤修复,加快建设“森林浙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确保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从某种角度而言,浙江经济是“民本经济”、“老百姓经济”,是人民群众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的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老百姓不仅是生产者、消费者,而且是投资者、经营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人民正是靠着创业的热情、创新的胆识,走出了一条可贵的创业创新之路;正是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让群众创业致富,小河有水大河满,进而使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可以说,通过富民,推动强省,是浙江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现实路径和战略选择。

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省人民创业创新的热情,通过创业创新的途径来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努力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一方面,要把“创业”和“创新”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创业创新主体,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鼓励支持全省人民干事业、干成事业,在全社会培育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以创新提升创业,以创业促进创新,加快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型省份。另一方面,要把“富民”和“强省”结合起来。“富民”和“强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富民”以“强省”为前提,省不强则民难富;“强省”以“富民”为目的,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早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认识到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区域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继续提高,力争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居全国前列,努力实现“富民”和“强省”的统一,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社会矛盾急剧增多的时期。浙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2009年全省人均GDP已达到6535美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成长的烦恼”,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相对来说会更为早发先发。我们对这些社会矛盾进行了逐一的梳理,开展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做到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把矛盾纠纷控制在一定范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自2004年5月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以来,浙江省对于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一直抓得很紧,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更加重视和加强以全面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改善劳动条件,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障是民生之基。要继续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扩面,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和推进各类社会保险制度的对接,逐步形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不断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篇6

我国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历了数百年的演进。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能走市场自然演进的老路,而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后发优势,积极主动地建设和完善市场。

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金融运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从而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效力,是金融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切实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金融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鲜经验,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为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总体来说,我国社会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如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依旧存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化解和消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这一方面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持久、强劲的动力,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原本较长时期内渐次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出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大,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显著增强,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特别是市场落后和缺损引发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经济运行摩擦加大,推进市场建设成为紧迫任务。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我国分享着经济全球化的利益,经济实力在增强,但同时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增大,国内经济政策日益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压力增大。我国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解决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能够顺利渡过关键时期,为实现今后更长期的平稳发展奠定基础。

发挥市场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决定了我们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历了数百年的演进。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能走市场自然演进的老路,而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后发优势,积极主动地建设和完善市场。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市场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从“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发挥各方面的力量,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市场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这就决定了加强市场建设是推进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促进“四位一体”建设的必要条件。没有先进和完善的市场制度,经济运行就没有载体,物质和科技的力量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和活力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就不能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物质和制度基础。现阶段我国发展遇到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市场的空白、缺损和落后中找到症结,市场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待市场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对推进市场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市场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市场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率。加强市场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完善市场的微观基础和传导机制,使宏观调控更加有效,从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说明我国的市场基础还比较薄弱,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市场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同时,市场建设对于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也具有独特作用。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以及社会困难群体缺少平等发展机会等问题的存在,有市场失灵的因素,但主要原因是市场不健全。因此,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不仅应发挥政府作用,给予政策扶持,而且应建设市场、完善制度,后者更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

市场建设应借助“四位一体”的合力。市场虽然直接为经济运行服务,但不能仅把市场建设视为一种经济范畴和活动,它还包含着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内容。政府组织协调能力强,社会组织化程度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四位一体”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广泛开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把政府、市场、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提高市场建设的效率。但是,在市场建设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要素并不是盲目组合起来就能发挥积极作用的,而必须按照市场运行和经济运行的要求、按照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整合起来,这样才会实现市场的有效运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益的合理分配。

以市场建设推动金融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金融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市场的发育程度对金融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金融运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从而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效力,是金融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金融应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掌握着巨大资源,承担着重要的经济社会责任。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金融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金融发展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大动力。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金融发展还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自身还不够强健,金融机构竞争和创新的意识、能力还不强,在风险控制、业务拓展、经营管理以及盈利和服务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还不能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三农”领域、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等长期缺乏足够的融资支持。当前,加强金融建设,不仅要使金融自身尽快强健起来,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健全和发挥金融的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回馈社会。通过市场建设,突破困难地区、困难产业和困难群体发展的融资瓶颈,构建一个市场化、社会化的融资体系,是金融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通过社会建设加强和完善金融建设。金融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形成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社会条件,其中诸如社会信用、法律、会计、支付系统、执法等方面的内容和工作已超出了金融自身的范畴。因此,一方面,应把金融和市场的理念、制度、方法及技术向社会传播普及,使之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掌握和运用,促进金融和市场的社会化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应体现社会建设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并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金融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帮助金融防范风险的良好局面。通过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建设市场的合力,金融就能够更好地防范风险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篇7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刘奇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省2010年经济工作和“十一五”发展,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工作基调、着力重点和主要任务。蒋巨峰在讲话中总结了2010年经济工作,阐述了2011年全省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对2011年经济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指出,“十一五”发展成就辉煌,2011年经济工作要实现高点起步、良好开局的目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穿越灾难、加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主要目标任务,谱写了气壮山河、坚韧奋进的历史篇章。这5年,必将以创造人类抗击特大灾难的伟大奇迹而载入史册,必将以化危为机、崛起危难的巨大发展成就而载入史册,必将以奠基四川长远发展而载入史册。总结“十一五”发展,一个深刻启示就是,谋划和推动发展,关键在思路,成败在工作。我们要倍加珍惜当前发展的好形势,确立更高的目标,实现更大的发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会议指出,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有利,2011年经济工作要体现抢抓机遇、主动有为的要求。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我国经济逐步向稳定增长、良性循环转变。中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将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我省2011年经济发展面临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灾后重建以及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等重大机遇。要准确判断宏观形势,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充分考虑不利因素,继续攻坚克难,打好全省重大工作集中攻坚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指出,全省经济走势回升攀高,2011年经济工作要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基调。中央强调2011年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做好2011年我省经济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与省委近几年来加快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新成效。要在高的起点上实现大的发展,在高位上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体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跳起摸高、加快发展的要求。

会议指出,增长引擎基本格局未变,2011年经济工作要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重点。要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主要的抓手,稳定和扩大投资规模,保持投资的持续拉动力。要继续把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做强工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培育更多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全省经济增长逐步转向主要依靠产业发展。

会议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2011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会议提出,2011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实施“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贯彻落实这一总体要求,核心是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上,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

会议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保持经济增长势头。要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增长逐步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要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继续狠抓新的项目开工,加大对统筹城乡、改善民生、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投资。着力保持消费较快增长,积极培育汽车、住房、教育、文化娱乐、旅游、健身等新的消费热点。实现出口较大幅度增长,制定专门政策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发展。稳定物价总体水平,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

二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加快发展的条件。“十二五”是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攻坚期,2011年开始处于建设高峰期。要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攻坚,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宽带网络、物联网、通信等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快做大优势产业规模,继续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抓紧编制和实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建设。加强自主创新和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四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优先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农民专合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探索创新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模式和机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和村级组织建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体。

五是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抓好城镇规划的调整和修编,推动城市功能合理分区。统筹产业发展和城镇布局,高水平编制“天府新区”发展规划,加快启动实施。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分类推进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等“五大经济区”建设。抓住国家启动实施成渝经济区规划的机遇,积极推动川渝务实合作,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中心。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实现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强就业促进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灾区就业和民族地区就业工作。深入实施重大民生工程,进一步办好惠民实事。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七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深化开放对加快四川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牢固树立算大账、算综合账、算长远账的开明开放意识,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落实到推动开放合作的具体工作之中。要把重点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大引强,加快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和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发展,努力开展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八是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地震灾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要大力推进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科学开发,着力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大力促进彝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要大力推进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确保重建任务圆满完成,做好灾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要大力推进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资源开发机制、发展特色产业、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特殊支持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会议指出,在集中精力做好2011年经济工作的同时,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社会建设和维护稳定。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深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促进和谐四川建设。要重视和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加强“三基地一窗口”建设,在全省进一步形成感恩奋进、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强工作,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扩展人民调解的覆盖面,创新行政调解,提升司法调解,延伸社会调解,增强调解实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全力做好藏区稳定工作,旗帜鲜明地开展斗争。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篇8

一、正确认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和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变化孕育着机遇,也伴随着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国际环境的新趋势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调整变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不振,房地产、金融等支柱产业在危机中受到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还难以形成。一些国家政府负债过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其潜在危害和影响不容小视。特别是一些主要经济体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持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大量投放流动性,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推动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的涌入也会对新兴经济体发展带来冲击。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重组引人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倡导储蓄、鼓励出口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试图解决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过高、经济“虚拟化”等问题。有的发达国家还实施扩大出口战略,推行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力求改善贸易失衡状况。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对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形成新的压力,也对我们在内需和外需的平衡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可能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绿色发展成为一大趋势。不少发达国家在应对危机中提出“绿色新政”,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创新发展。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有些领域,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把握趋势、应对得当,就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就会贻误时机,难以实现赶超,甚至陷于被动和落后。

三是国际治理结构出现新调整。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结构和金融监管制度改革。通过改进和完善已有架构,形成一个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反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已成为各方共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调整已经实施或正在推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有所增强。各国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合作与博弈强化,牵动着国际关系调整演变和国际力量分化组合。如何适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利避害,有所作为,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二)国内环境的新特征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继续发生新变化。

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对我国而言,在这个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亟待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

二是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人均国民收入仍排在世界百位左右。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推进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先例。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受土地、水、自然灾害等多重制约,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难度较大,加上市场流动性较多、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保持国内价格稳定、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加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焦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社会主体的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而社会建设还不到位,经验缺乏,人才也不足。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

(三)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提出,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建议》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我们党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想的进一步阐述,是指导我们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战略判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潮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关起门来搞建设转向通过开放促发展,由传统计划经济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新世纪以来,我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迈出坚实步伐。

应当看到,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发展的回旋余地广阔,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资金、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组合具有综合优势,经济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过近些年的磨砺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在许多方面又积累了新的经验、铸造了新的优势。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长期保持下去。

还应看到,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改变。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仍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国内外两个大局互动加深,相互联系更为紧密,为我国在全球范围提高配置资源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全球科技产业变革趋势,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产业整体跃升创造了条件;国际经济体系和治理结构进入调整期,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多样性更加受到重视,为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我们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可能。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战略机遇十分宝贵,时不我待,稍纵即逝。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形势发展变化中捕捉新机遇,在国际国内相互影响中把握主动权,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继续紧紧抓住并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二、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主题和主线是发展的指南,也是规划的灵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符合党心民心,符合时代潮流,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意义。把握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建议》精神的关键。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重要出发点。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成为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年、几十年,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地实现现代化的既定目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趋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完善发展机制,破解发展难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按经济、社会、自然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与发展的成效和结果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一,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使发展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其二,这是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经验的总结。早在“九五”时期,中央就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其三,这是适应发展新阶段、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化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现在只有10年时间了。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面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早转早主动,能够实现更好更大的发展;晚转则被动,付出的代价大,影响发展全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变也是改革。《建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是规划主线的具体体现。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转变,发展就会重量轻质、不可持续。发展是转变的基本前提,不谋发展,转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转方式与谋发展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促转变,要坚持好字当头、快在其中,为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支撑。谋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以科学的方式推动发展。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持续发展中的转变,也是调整结构、有促有控、调优调强的发展。我们要切实在加快转变上下更多功夫、见更大实效,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促进经济转型,也要创新体制机制。这就要求我们把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中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调整经济结构既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又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必须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突出矛盾,采取有力举措,大力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从国际经验看,以内需为主导,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内需潜力是促进我国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优势。扩大内需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战略重点,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消费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民生,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循环能力的根本途径。核心是要大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建立起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消费政策、消费环境、消费业态等方面综合施治、多策并举,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

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也就必然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更加注重就业创业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再分配中的作用,通过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保持适当的投资增长速度,但如果投资率过高,各方面条件难以承受。应当把政策重点放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上,把增投资与扩消费、惠民生更多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管好用好政府公共投资,引导投资向重点领域倾斜,建设好关系发展全局和保障民生的重大工程,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水平。

二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人口将工作和生活在城镇。我们应当顺势而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强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确保耕地安全、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是扩大内需、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引擎。我们应当遵循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抓住城乡人口结构转折的重大机遇,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在城镇化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城乡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要按照“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对特殊地区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新疆等地的发展,这事关全局。要搞好主体功能区等规划引导,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促进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要靠科技创新。在创新路径上,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要集中力量组织攻关推进原始创新,努力取得突破;对能够引进的技术,应善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搞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缩短创新的进程,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把人口多的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可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国家在科技、教育、人才三个方面相继制定了中长期规划纲要,覆盖了“十二五”时期。要以这些规划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继续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面向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还要着眼于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高技术产业,努力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智能、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要把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无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切实加强节约增效和生态环保。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把节约和环保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一举托两头的大事,既有利于改善民生,又有利于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繁荣进步,是建设现代国家的要求。我国发展到今天,社会事业这块“短板”如不尽快补上,就会拖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后腿。现在,我们既需要也有条件加强社会建设。要把推进社会领域发展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进步,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要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做好这方面工作,应当区分“基本”和“非基本”两类性质的服务。基本的部分属于公共产品,保基本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明确今后五年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保基本,应做到广覆盖、可持续,使保障范围逐步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在保障标准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刚开始可以低一些,以后再随着发展而逐步提高,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使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能够长期运行下去。非基本的部分,应当交给市场和社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调控办法,通过发展相关行业,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这样做,既可以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促进社会建设,又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财力,履行保基本的职责。即使是政府提供的基本部分,也应注重利用市场手段,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社会领域既有事业也有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应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市场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加强社会建设,重点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当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重点民生工程,着力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近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必须深入推进。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近期五项重点改革措施,逐步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要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廉租住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通过建机制,做到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续,形成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做更加艰苦细致的工作,把这些惠民利民的事情办实办好。

随着社会结构加快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也可能进入多发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更大挑战。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我们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履行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动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增强公民意识,推行公共治理,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要针对社会安全保障的新形势,强化抗风险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有效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

实践表明,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推动科学发展根本上要靠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十二五”时期,是改革的攻坚时期,不加快改革,就可能贻误重要战略机遇期,丧失已有的发展成果。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精力,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要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的积极性,切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行政体制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责,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财税体制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要围绕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税负、节能环保等,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对资源有效配置具有关键作用,要立足我国国情,吸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增强金融企业活力,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市场价格是经济活动最为灵敏的信号,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要素市场。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进一步扩大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的客观需要。“十二五”时期,要适应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扩大开放,有一个完善开放格局的问题。既要提升沿海开放、向东开放,又要加快沿边开放、向西开放,还要扩大内陆开放,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扩大开放,也有一个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问题。要下大力气推动外贸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分工中逐步从低端向高端转变。扩大开放还有一个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问题。要在继续做好“引进来”工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着眼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要素,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转变。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建议》主题主线鲜明,内涵丰富,部署明确,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建议》精神实质,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署上来。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和武装各级领导干部,加快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能力,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努力调动各方面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性,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