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8篇

时间:2023-12-21 11:24:25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篇1

    提高生态投资效益,可以在实现原定生态目标的前提下, 节约生态投资, 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用同样多的生态投资, 取得较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各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期望能为生态投资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生态投资是生态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它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但是与生态投资有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生态投资相关课题发表了一些论着,如张福庆,董唤霞发表了《科学发展观催生生态投资建设理念》,针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模式, 提出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走生态投资建设之路,以实现“五个转变”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本质内涵。该论文侧重于号召有关部门发展常规投资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的投资。汤尚颖和徐翔发表了《准确理解生态投资的内涵》,文章指出随着环保投资的界和内涵不断延伸,环保投资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生态投资”环保投资及生态投资的内涵。在区分了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的内涵之后,指出生态投资从范畴上看应包含: (1) 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3) 生态产业投入。马国强发表了《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一文,明确了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生态投资状况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之后在对比国外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的一些建议。牛荣在《论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一文中,在分析生态投资补偿的含义和探讨进行西部生态投资补偿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应以政府补偿为主, 采用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来解决西部生态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公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诸多现状,提出了增强生态投资的一些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上述有关学者的相关论文和有关部门的官方报告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对环保投资的基础之上,虽然针对有关的生态投资内涵,以及生态投资的补偿机制等有了专门性的论述,但是并没有形成有关生态投资研究的学术体系。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生态投资课题的某一方面,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所以理论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并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投资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投资课题进行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篇2

提高生态投资效益,可以在实现原定生态目标的前提下, 节约生态投资, 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用同样多的生态投资, 取得较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各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期望能为生态投资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生态投资是生态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它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但是与生态投资有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生态投资相关课题发表了一些论着,如张福庆,董唤霞发表了《科学发展观催生生态投资建设理念》,针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模式, 提出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走生态投资建设之路,以实现“五个转变”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本质内涵。该论文侧重于号召有关部门发展常规投资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的投资。汤尚颖和徐翔发表了《准确理解生态投资的内涵》,文章指出随着环保投资的界和内涵不断延伸,环保投资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生态投资”环保投资及生态投资的内涵。在区分了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的内涵之后,指出生态投资从范畴上看应包含: (1) 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3) 生态产业投入。马国强发表了《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一文,明确了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生态投资状况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之后在对比国外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的一些建议。牛荣在《论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一文中,在分析生态投资补偿的含义和探讨进行西部生态投资补偿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应以政府补偿为主, 采用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来解决西部生态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公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诸多现状,提出了增强生态投资的一些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上述有关学者的相关论文和有关部门的官方报告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对环保投资的基础之上,虽然针对有关的生态投资内涵,以及生态投资的补偿机制等有了专门性的论述,但是并没有形成有关生态投资研究的学术体系。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生态投资课题的某一方面,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所以理论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并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投资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投资课题进行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篇3

关键词:检察文化;检察文化价值;检察文化模式;检察理念与知识体系;检察管理文化;检察公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D9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5?0082?06

一、检察文化研究与建设中存在的

问题

(一) 检察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问题

1. 描述性的检察文化内涵定义

当前,检察文化的内涵多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以描述性定义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表现的总和,是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检察制度的基本属性,传承、吸收中外优秀法律文化,是本质上的统一性与表征上的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导向、凝聚、约束、激励等价值功能。[1]检察文化是指融注在检察人心底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检察机关的组织、制度、设施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检察干警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是有关检察的法律语言、法治文学艺术作品和法律文书中所反映和体现的法治内涵及其精神。[2]这些定义体现了检察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将检察文化描述为“价值观念(标准)、规范制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法治精神、法律语言、文学作品”及有关的“物质表现”。笔者认为,描述性的定义难以体现检察文化的根本属性,不能很好地界定检察文化,容易把检察文化分解成上述看起来分离的各个部分,而不是从整

体上把握检察文化,从而也导致了下述对检察文化构成把握的不足。

2. 经验化的检察文化构成多元“线型”结构模式划分

关于检察文化构成,即检察文化的组成部分,存在多种不同的分类,但其划分标准或理论依据显现不足。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认为检察文化包括检察理念文化、检察组织文化、检察设施文化、检察行为文化、检察制度文化、检察语体文化;[2]或者认为检察文化包括表层的检察形式文化、中层的检察制度文化和深层的检察精神文化;[3]或者认为检察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 次;[4]或者认为检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认知(精神、理念)文化。[5]上述对检察文化组成部分的划分主要依据作者的个人经验,欠缺理论方法;以检察文化的多个下位概念依次“线型”地排开罗列来界分检察文化的组成部分,欠缺逻辑性和严谨性。这些概念本身就难以界定,相互之间还存在内容上的重合,显得极不严谨。比如,对检察行为文化的界定存在很大困难。因为,现代的文化定义倾向于更明确地区分现实的行为和构成行为原因的抽象的价值、信念以及世界观。换一种说法,文化不是可以观察的行为,而是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念,人们用它们来解释经验,生成行为,而且文化也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之中。[6](36)又如,检察组织文化是“指检察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政体制、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所具有的内涵”,“同时,检察组织文化也有隐性的一面,例如,检察机构沿革与建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检察机构的性质与职能,检察机构的制度与管理……”[2]。这一界定很不清晰,似乎检察组织文化属于有关检察组织的制度文化的内容,而与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中提及的“组织文化”①存在明显差别。再如,从逻辑上而言,理念文化和制度文化难以界分清晰,制度文化包括制度的理念,又与理念文化发生重合。总之,这种经验化的多元“线型”结构模式缺乏划分的理论依据支撑。

3. 单纯性的检察文化性质界定

关于检察文化的性质,多强调检察文化的法律属性,普遍认为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权运作制度的总和;[5]是检察制度的法律文化性格,而正义本位必须凸显为检察文化的性格。[7]或者认为,检察文化在从属关系上是法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 分;[1]是社会中存在的与检察法律制度相关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程序规则和行为方式总和。[2]上述对检察文化性质的界定,虽然使得检察文化建设与检察工作本身紧密联系起来,避免了将检察文化单纯化地沦为机关娱乐文化,但对一些检察文化实践现象欠缺解释力。比如,其无法解释检察文化实践中形成的管理文化。又如,在社会公众之中形成的有关检察活动的认识、态度、观念、评价等,也无法用单纯的法律文化性质去解释。因此,检察文化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法律文化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二) 检察文化建设实践的泛化和简单化

检察文化建设实践存在两个趋势:要么把从物质到精神、从有形到无形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均视为检察文化,无所不包,导致实践无从入手;要么把检察文化简化为单纯的文化活动,诸如读书、下棋、打球以及各类文体竞赛等。[8]许多检察机关的检察文化建设演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简单地等同为引入文化概念(比如,提炼出一些院训、精神和理念,但仅是形式层面的,没有明确的和深刻的含义,没有层次化和体系化),营造文化环境(比如,在办公楼悬挂名言,建立图书室,绿化美化庭院等等),强化文化关怀(比如,更多地关心干警家属,从优待警),丰富文化载体(比如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等等一些简单行为。这些行为只是较低水平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育检。这种检察文化建设实践的泛化与简单化源于上述对检察文化的内涵、构成和性质以及检察文化实践径路研究的欠缺。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篇4

“十二五”规划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部署,这里所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上涵盖了“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称为“国家建设规划”。从现在公布的《规划建议》全文看,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它已涉及众多的方面,兹将《规划建议》中的标题罗列于下:(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2)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6)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7)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8)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9)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0)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2)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上述12个方面归结起来,涉及国家的“四大建设”,一是关于经济建设的,内容还比较多,包括其中的(1)、(2)、(3)、(4)、(5)五个部分;二是文化建设,包括(7)、(9)两个部分;三是社会建设,包括(8)这个部分;四是生态建设,包括(6)这个部分。《规划建议》的(10)和(11)两部分比较特殊,是讲国家建设的总体发展方略和动力问题,一是讲对内改革的战略,二是讲对外开放的战略。《规划建议》的(12)这个部分则是结束语。

但是,我国的国家建设并不止于“四大建设”,而是“五大建设”。对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最早作了表述,报告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这段表述中,先是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大建设”问题,接着用很长的一段话讲生态问题。到了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推进”。由此可见,我国的国家建设已于2009年正式确立了“五大建设”的格局。

很明显,目前所作的“十二五”规划仅涉及 “四大建设”,对比“五大建设”,少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建设”。

也许有人认为,“十二五”规划是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集中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当然不必论及“政治”。笔者认为,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怎样理解“社会”的涵义。对于“社会”,从现在通行的党的文件所赋予的涵义看,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社会”,是指除“经济”、“政治”、“文化”之外的内容,主要指民生问题。而广义的“社会”呢,就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以及狭义的“社会”在内的全部内容。显然,“十二五”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这里的“社会发展”绝不是狭义的“社会”涵义。事实也是这样,在“十二五”规划中,当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提并论时,其“社会发展”就不仅讲到民生问题,而且涵盖“文化”(包括教育、科技等)和“生态”问题。既然这里的“社会”是一个广义概念,那么把政治建设遗漏就欠妥了。

也许有人认为,《规划建议》中的(10)这个部分,谈到了“十二五”规划要“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包括“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这“四大体制改革”中,有政治体制改革,这就是政治建设。笔者认为,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建设虽有相关和交叉,但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简单地以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代替政治建设本身。大家会注意到,《规划建议》就没有以“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来代替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本身。对这三者,既有专门的改革部署,又分别作出了具体条文的建设规划论述。同理,自然也不能以政治体制改革来代替政治建设。

也许有人认为,《规划建议》中的(12)这个部分,提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其中明确谈到了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这里已详尽谈到了“政治建设”问题。笔者认为,这最后一部分带有“结束语”的特点,其意义在于作出号召和要求,它本身并不具有具体规划的性质,因而不应视为规划政治建设的实体部分。我们总不能把政治建设与提出号召及作一般性要求相等同。

综上所述,“十二五”规划不应忽视和遗漏“政治建设”问题,而应增添“政治建设”的部分和具体内容,就我国未来关键的五年如何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与其他“建设”相适应和相匹配的规划和部署。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篇5

关键词:仿生设计;禅意;精神回归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65-01

禅,是梵语中“禅那”的简称,意为平静,空灵。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禅”在当下正在转化为一种生活态度与设计思维。“禅”不仅仅是用来提高自身修养、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也为现代的设计需求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思路,而且能很好的回答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问题,蕴含着拯救人类危机的智慧,关乎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一、鸟巢体育馆的设计思维启发

鸟巢体育馆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鸟巢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体育馆的设计中,设计师通过禅意的智慧将设计回归本质,在不使用任何传统元素的前提下,成功地将禅意的精神与气韵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以东方文化所强调的禅意与抽象理论认识并行,表达了设计师对空间的独到见解。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一)“围”与“露”的巧妙空间转换

与传统体育场馆不同的是,鸟巢的魅力在于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二)设计语言的纯粹性与设计目的的明确性

禅的意境不需要由过多的文字和语言来描述,往往都是以极简的方式让人去领悟。因此,简约直接的视觉语言和东方“禅”意表达形式的简洁形成一种类似的意境,这种简约、随意的设计语言与造型设计更能表达“禅”的意境。完全“回归自然”的设计语言,表达出鸟巢体育馆,没有因为风格单一而失去人性化和情感性的设计。相反,正是去除了繁复装饰的干扰,采用更加简洁的设计视觉语言表达了更加纯粹的设计理念,让设计师原本要表达的语意更加明确。在建筑材质的选择上,鸟巢以钢材的朴实、沉稳的外观和与生俱来的厚重,显示了一种简单、质朴的美感,体现的是“回归自然”的禅意品味的明确性。

二、国内仿生设计的误区

反思当前国内的仿生设计趋势,相当部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已经脱离了产品设计的本质需求,显得非常物质化与形式化。例如:过度的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使其丧失了功能上的价值;还有些设计师则追求炫耀技术,过分强调现代技术和工业生产的特点从而达到吸引眼球的作用,但是它缺乏设计内涵与思想。过度的追求仿生设计的外在感觉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根本原因在于,当今社会物质条件十分丰富,产品设计竞争极为激烈。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国内设计领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采取奢侈、醒目、刺激为主的设计表现手法。殊不知这样的设计是缺乏人文关怀与文化内涵。为了寻求突破口,产品设计人员增加设计的刺激性,使得用户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更加不适。与感官和物质上刺激增长形成极大反差的则是精神世界的冷漠;大规模批量化生产、非合理性的科技标榜,又使得产品设计缺少人性与情趣。这些都值得我国的设计师深刻反省与思考。综上,当前消费者迫切需要使人精神自由与平和的仿生设计,以缓解去打的刺激与压力所产生的压迫感。基于这种思考,以“禅”的意境将仿生设计回归本质,使仿生设计给人类一种平静祥和与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三、东方禅意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一)设计本质的回归

“禅”的意境讲究回归自然、平静、空灵,用心去体悟设计的内涵,而不是用浮华的外表去掩饰设计内涵上的空虚。将禅意引入仿生设计,回归最原始的设计目的,以再设计的眼光重新思考原有的设计,回归原始的的本质需求。只有去除外界的干扰和浮躁,关注用户体验者最初的的需求,才能做出富有禅宗意境内涵的仿生设计。禅意还体现在设计的理念上。体现禅意的仿生设计不是只局限于某种造型特点,更应当重视其设计本质,不拘泥于外形,不只看到外表局部的变化。使设计原本应该传达的意境与内涵渐渐流露,去真实地表达灵感理念与设计意图。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以其为北京奥运设计的会徽的设计理念为例,阐述了设计并非以奇异的素材与夸张的造型来表达独特和价值,而是追求“文化内涵”,“以丰富而直观的设计来表达其对东方文化的理解,“禅”意正在变为一种人们的生活态度与设计方向。

(二)从生命到禅:人的心理回归

现代人们的生活已在不经意之间复杂化了,现代人在经理较长时间的审美疲劳后,逐渐发现内心深处被淡忘的的精神追求,于是从复杂到简单,就像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成为现代人内心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简化过程用物质的“少”去寻求精神的“多”,亦是禅意在设计中的体现。因为“少”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代表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只有当物质退居二线,广泛意义下的精神层面才逐渐显露,这与禅宗的“参禅”有着不谋而合之处。用最少的物质、最简洁的方法,创造一种深入人类灵魂的的美,成为当下设计师探索的方向。韩国设计师从自然元素竹子、圆石、海螺与禅宗的意境的结合点中感悟,巧妙地把这一精神质感,转化为香水包装设计:使消费者看到包装是就会有一种心中宁静、安详、平和、空灵的感觉,当使用香水再看看包装时,更能体会到好像置身大自然之中的味道。使消费者从身体到心里都达到一种禅意的意境。

四、小结

仿生设计的根本目的,原本就是从自然界领悟到一种精神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而不是更繁杂。达到禅意的仿生设计,无论是表达语言还是材质表现上,都应该由繁到简,表达出自然与设计的本质。以“禅”意的智慧解决仿生设计问题,这是东方禅意设计的精髓,同时也是禅意设计最本质的深层次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张辉.浅谈工业设计中的仿生设计[J].艺术与设计.2008(4).

[2]周伯军.工业设计中的仿生设计与应用[J].包装工程.2008(1).

[3]韩亚静,冯豫韬.工业产品形态仿生设计初探[J].科教导刊.2010(6).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校训,内化,对策

有关大学校训的建设的研究是个热门的话题。近年来,学术界对如何进行大学校训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各高校也在不断完善大学校训的制度建设。然而,众多的研究往往着眼于高校作为一个单位如何进行大学校训的建设,而对于大学校训能否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的精神动力则关注不够。本文以大学校训的内化机制为切入点,对如何将大学校训的内涵和理念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行为的内化机制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大学校训内化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的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于学校公见之地,是为校训。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全校师生的意志和追求,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品格并深刻体现了其办学宗旨、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校训对内影响和规范了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引领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对外则作用于社会文化和文明理念,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虽然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校训的制定和贯彻,但是,由于学校对校训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宣传不够,把它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重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的虽然重视其存在,但不重视其内在价值及作用的实际发挥,使得校训不能真正在实践中落实其灵魂作用。大学校训的建设的关键要体现实践性,内化校训,落实校训的本质作用,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大学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三者统一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着力内化自己的大学校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内化是指人将外部事物通过认知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最先提出的。他认为,社会本身即具有规范的体系,它超越个人意识而独立存在,个人只有透过内化的过程,才能将其植根于个人意识之中,即将社会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中。大学校训的内化是指大学生如何自觉地将大学校训的内涵转化为自己的理念,它标志着大学生对大学校训的内涵从外在灌输转化为内在认同,其目的是把大学校训的内涵及理念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追求,并成为大学生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这一内化过程充分反映了主体与外界间相互作用关系,外界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才能反映为主体的信念、情感。内化是一种过程,显示了某种理念或价值逐次地成为个体一部分的过程。大学校训内涵的内化也是一种过程,校训的内容通过接受或内化学习过程之后,它不再是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了,而已成为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该接受过程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通过内在心理变化而实现的。影响大学校训的内化实现的心理因素包括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意志,行为和评价,五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大学校训内化的整个过程。

二、大学校训的内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校训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仅从大学校训内化的视角探讨大学校训建设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校训的内涵阐释不深刻,内化的内容不统一

大学校训的内容往往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其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结构等有密切的联系。解读大学校训,深入领会其文化内涵,发挥其实际的教育作用,就必须对此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对25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校对于校训的内涵也没有进行过详细的阐述;58%的师生反映,并不是很了解校训的有关历史及内涵。而另一项针对国内100所高校网站的调查显示,在网站首页上显示了校训的仅有62所,对校训进行简单介绍的仅有11所,对校训的历史、内涵进行详细阐述的高校更是少之又少。总之,很多学校没有通过有效的形式将校训的精神表征出来,或者利用学校网站等有效载体对校训的内容和内涵做一些必要的宣传和阐释;许多学校的校训仅仅停留于口号、标语,成为装饰学校门面的工具,没有将校训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新生入学时讲,在重要会议上讲,以致大学生不知道校训的确切内容,对校训的内涵更是缺乏深刻而统一的认识。

(二)高校不重视开展校训宣传活动,内化缺少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虽然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校训的制定、贯彻和传播,但学校对校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全,很少开展校训宣传活动。上海市教育党委研究室面向上海市150所学校(包括大学、高职、高专、中小学、特殊学校)所做的校训调查发现,很少有学校能准确说出学校校训的特色及具体的校训教育措施。校训不同于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很多学校没有相关对校训建设的规定,校训建设容易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85%左右的学校很少或从未围绕校训或以校训为主题开展过系列活动,没有开展过校训专题研究,没有通过课程、讲座、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党团活动、文体娱乐等活动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校训和实践校训,使得校训的内化缺乏必要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所以无法充分发挥校训的灵魂作用。

(三)高校不重视校训文化氛围营造,内化缺少相应的环境

建设校训文化也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校训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内化校训,从而实现其育人效果。校训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一些学校为求校训而立校训,没有把校训与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精神等联系起来,很多学校的简介、招生广告、宣传材料、奖励证书上都没有出现校训。校训蕴含着丰富的理念和内涵,可惜的是,当前的大学校训在管理上把校训建设成了形象工程建设的代名词,不但不注重校训物质文化的建设,也没有把校训的理念和精神融入大学校园中,使得大学生不能在环境中内化大学校训的精神和理念。每个大学都应该形成自己有特色的优势学科、人文精神、办学理念等,努力营造有特色的大学校训文化,这样才能使校训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逐步内化校训,发挥大学校训的价值和作用。

三、大学校训的内化策略

内化校训的理念和内涵,建设校园文化,要靠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要让校训理念的精髓深入到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自觉地投入到这种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高等学校应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多的途径内化校训,内化校训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

(一)利用多种渠道对校训的内涵进行深刻的解读,统一校训内化的内容

内化校训要从诠释和解读切入,不仅要知道其表层含义,校训的来龙去脉、内涵外延都要通过不同载体面对不同层面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而让师生更加了解、认知、遵循校训。尤其是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等重大活动中都应将校训教育、弘扬校训精神作为重要内容,有组织、有步骤地利用校内外宣传阵地进行广泛的解读校训,让大学生能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层面了解校训的内涵。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采用换位思考、平等互动、讲求实效的方法,通过课程、讲座、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党团活动、文体娱乐、师生交流、校园网络等渠道,要强调针对性、生动性、感召性和互动性,追溯校训来源、诠释校训内涵,通过介绍杰出校友展现校训,帮助新生代学生在校训的旗帜下,逐渐了解校训的深刻内涵和理念,逐渐形成统一的认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校训内化的途径

确立了校训后,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有组织、有步骤地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内刊物和简报等校内外宣传舆论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所有的校友,都熟悉和了解校训,在此基础上接受、认同、喜欢校训,并参与相关的征集活动,在活动中自觉内化校训。除了开展宣传活动之外,还要围绕校训或以校训为主题开展相关系列活动,以促进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从而让大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思考和研究校训。如江西师范大学就曾以校训内容作为学校每年四大传统校园活动的名称。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确定新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校训书法大赛,新校训英语翻译大赛等,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深刻全面地理解新校训的内涵和精神,逐步内化校训。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对大学生自我实践活动的指导,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校训主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大学校训中所蕴涵的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活动中,经过反复强化,逐步内化校训。

(三)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氛围的营造,提供有效内化的环境

高校在进行大学校训教育时,要加深对重在养成的认识,高度重视校训文化环境的影响,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大学校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他需要通过特定环境的熏陶和渗透形成这一环境中人们共同的价值标准,信念追求,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充分发挥校训的文化作用,要通过集体活动建立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塑造优良教风、学风,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同学之间互相影响,无形当中内化校训内容,树立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应该把校训巧妙地列入校园景点之中,同时,将校训写入校徽、校歌和学校网站的首页上,将校训写入招生简章、学校简介、新生入学通知书、毕业纪念册和毕业文凭上,尽可能多地让校训出现,总之,要使校训的精髓真正深入人心,融化在校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蕴含在每一个校园人的言行之中,内化为每个校园人的意志和情感,促使每个校园人为实现校训的理念而孜孜奋斗。

总之,要努力使校训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价值追求,赋予全校师生一种文化精神,引导他们的一言一行,激励他们充分充实自我、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在校训的指导下,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和学习,同时用精神的力量促进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学术行为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度红平、杜学元、李化树.论大学校训[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http://www.godpp.gov.cn/ddjs_/2007-07/25/content_10668756.htm.

[5]刘亚军等.关于上海市部分学校校训的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3(01).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篇7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 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二)具体表征指标

1.生态环境部分。(1)生态环境状况目标层单元。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持续利用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生态环境状况。以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以生态用地比例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表征整个区域、城镇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表征资源的持续利用。(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单元。包括经济投入状况、污染治理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分别以经济度量指标和实物指标表征。经济投入状况针对整个经济系统和政府财政分别选择了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两个指标。污染治理状况主要选择了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1)物质文明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发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发达程度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例分别表征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生活消费水平则以恩格尔系数表征。(2)物质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生态化强调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其中,资源消耗选取了水、能源、土地三种资源,污染物则选择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纳入约束性指标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种类也应随之调整。生活生态化,强调生活活动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这里选取了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和绿色出行率三个表征指标(如表2所示)。

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1)政治文明目标层单元。构建了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众参与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一般地,效率由市场机制完成,而公平状况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因此选择描述社会个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表征政府的执政水平。公众参与状况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来表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情况。(2)政治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动,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执政部分,以生态环保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两个指标表征;公众参与状况,则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表征(如表3所示)。

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1)精神文明目标层单元。主要包括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科技水平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来表征。文化水平可以选择人均受教育年限或者入学率来表征,考虑到 当前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高中入学率作为发展目标,这里选择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为指标。思想道德水平难以直接表征而采取间接反映的方式选择指标,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义工小时数、人均捐款量等正向指标与犯罪率、交通违章数量等负向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择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作为表征指标。(2)精神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与精神文明相对应,包括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其含义分别为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生态友好程度、人们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人们从事生态友好活动的意愿。生态科技水平以应实施清洁审核的清洁生产企业比例表征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程度。生态文化氛围则解读为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通过统计调研得到。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反映人们相对更加偏好生态环境的程度,此处以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来表征(如表4所示)。

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以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占用的衡量指标,从而选定某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表征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如表5所示)。

四、结语

本文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两种角度理解出发,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基于生态文明内涵,构建了“1+3+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进一步构建了包括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以及35项具体表征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篇8

一、园林景观设计发展

一般认为,园林的发端来源于19世纪末的现代艺术运动思潮,随着现代建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等推动下,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逐渐向园林景观方向发展。

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城市人口、环境压力的剧增,美国政府开始大量修建城市公园,进行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其中,奥姆斯特德在1854设计建造的纽约中央公园开启了城市公园的先河,作为最早期的现代风景园林最早诞生在了北美大陆,而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也不失为风景园林中的经典作品。同时期的欧洲则出现了新古典主义的组合、混合式风格,新艺术花园和印象派花园等,在随后的20世纪初期,1925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在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园林作品,例如装饰艺术和立体派花园等,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由此打开了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新篇章。20世纪的70年代,风景园林艺术开始流行,并成为园林景观领域的主要流派

一直到今天,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为园林景观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仍然在不断的更新,并融合了各个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园林设计理念和作品。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内涵及特征

与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相比,低碳景观设计强调碳排放、能耗等环境指标,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提高到一种深的层次。从目前国内外众多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来看,生态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相关的设计理念及内涵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而言,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内涵及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设计理念的内涵和特征;二是设计原则及内涵;三是园林景观低碳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作为整个生态理念内容的一部分,内容分述如下。

(一)设计理念的内涵和特征

1、基于生态主义的设计理念

从19世纪后期开始流行,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关系出发,并以其动态平衡为设计目标的生态主义设计理念是低碳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方面。作为最早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设计理念,其融合了植物学、生物学、农学、地理及气象等多门学科,在生态理念设计中经常采用基于生态主义的思想生态理念中的生态主义理念同时还体现在尊重自然、将生态自然与艺术相结合方面,以达到一种环境友好、自然和谐的效果。

2、基于资源节约的设计理念

资源节约理念最早也来源于生态主义的可持续思想,目前主要在建筑、园林景观领域,并出现了绿色住宅和节约型园林等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资源节约是实现生态理念设计的重要环节,其理念的核心内容包括高效和循环,重点体现在能源的高效使用和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

电、热及亮化等能耗是景观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碳消耗源,因此节能高效是低碳景观设计的必要目标,一般而言,景观的节能高效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实现:一是设计低耗能的景观系统。通过方位、结构形式、绿化配置、自然通风等设计方法,改变或调整景观、建筑的能耗,例如通过建筑方位、结构实现建筑物的“冬暖夏凉”,通过植被、绿化的设计实现对气流、污染扩散、噪音和光线的控制。二是新能源的使用。在照明、取暖、灯光以及景观动力等方面广泛采用太阳能、风能、地源热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降低对煤炭、天热气及电网等传统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可大量的减少传统能源导致的碳排放。三是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循环。生态理念尽量采用合理、环保的材料,从材料的生产、建造及废弃处理全过程的降低碳排放,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尽量采用本地、原有材料,尽量减少废料乃至于实现零废料,材料及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四是水资源的循环处理。水处理和景观是园林景观中的常见部分,以往的水景设计往往注重其艺术、美学方面的特征表达,而水处理则依赖于公共处理系统或直接缺失,由此而形成水资源的能耗、损耗均偏高。生态理念下的水资源处理和水景设计则偏向于开源节流、自然循环的设计,在雨水收集、灌溉、中水处理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力和生物特性,实现自然水系的自净化功能。

3、后工业化设计理念

自上个世纪60, 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许多工业产业逐渐缩减或转移,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用地,很多废弃的工厂、矿山、铁路、仓库和码头用地需要改造成园林景观等公共空间,因此景观设计领域开始在工业废弃地环境下进行景观设计探索,在环保、生态理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然生态恢复、治理的低碳设计理念,并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4、注重科技与科技创新的理念

景观设计作为人类对于生存自然环境的主观改造与意识表达,其本身即是艺术与科学的集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因素的不断增加,对于景观设计要求和内涵的不断加深,科技因素在景观设计中的比重也随之变大,著名设计师密斯曾说:“当技术的使命完成之际,其将升华为艺术”。生态理念设计作为最新的景观设计前沿学说,其更重视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忠实履行着科学升华为艺术的职责。科技及其创新理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方法的科学理性化;二是采用最新科技创新的成果。

(二)设计原则及内涵

1、自然为主的原则

自然为主的原则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自然力做功,例如水力、重力、风力、太阳能及生物能等,实现景观的自我净化、维护与成长,减少由于外界非自然力引起的碳排放。二是在艺术创造上的自然为主原则,突破人工雕琢与修饰的美学范畴,重新审视自然之美,进入自然美学的新层次。

2、最小干预原则

最小干预原则与上述的自然为主的原则有共同的部分,最小干预原则即意味着在保持原始自然生态基础上,尽量减少人工建造干预自然生态,采用最高效、最合理的方式对初始景观、生态进行建造,在艺术设计上具有结构主义和极简主义的理念,给予原生态以最大的理解与尊重,从而减少了人工干预所需要的能耗,降低了碳排放。

3、循环集约原则

循环集约原则是生态理念的直接体现,循环集约原则既包括资源、能源,还包括了设计建造的过程,例如:对景观空间的高效利用,对建造材料的集约使用,对于能源和材料的节约与回收利用。其也反映前述资源节约理念的实践本质。

(三)园林景观的低碳文化内涵及特征

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是自然景观设计与内在精神文化的统一,相对于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低碳园林景观设计则显示了另一种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