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12-07 14:05:48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篇1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和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司负责“111计划”的具体组织工作。核心内容是按照“统筹规划、限额申报、专家评审、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以项目形式建设100个左右引智基地。2005年启动实施以来,该计划共有77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得批复立项建设,引起了教育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和各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为国内高校与国外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以及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要求,今年,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将于近期启动2008年度 “111计划”的申报工作,再建设一批新的引智基地,进而完成“111计划”的整体布局工作。为方便申请者申报,现就有关具体事项做些说明,供申请者及相关高校与部门参考。

受理条件

申请者申报前须仔细阅读“关于申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申报通知”)与《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严格按申报领域和相关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申报程序

1.了解申请信息

“111计划”自2007年起采取网上申报方式,通过“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访问网址stmp.moe.省略/)进行。

“111计划”项目申请者和依托高校在组织项目申报之前,首先要了解和把握“111计划”的性质、内涵和意义,以及申报资格要求等事项。相关文件可登录教育部科技司网站主页(dost.moe.省略/)查阅。

2.为申请者设立账户

“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系统是为满足教育部科技管理工作电子化办公需要而建立的,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各高等学校推广使用。高校使用此系统进行项目申报时,必须拥有相应的帐户和密码。目前各高校科技(研)处(部、院)拥有本校管理员账户和密码。凡通过学校外事处、国际合作处等部门申报“111计划”项目的高校,需与本校科技处协调设立申请者账户事宜。

3.申请者网上提交申请书

申请者在教育部科技司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项目申请书后,按要求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请书”的各项内容。填写完成后,进入“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系统,选择对应的支持领域,按提示要求逐条在页面上填写相关内容,并将申请书电子版本通过申报页面在申报系统中提交。

4.依托高校审查并提交申请书

申请者通过“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提交申请材料后,依托高校须对申请书内容真实性等进行审核,并在管理平台中填写项目审查意见。特别注意必须在受理期限内通过网络提交申请材料。直属高校的申请可通过管理平台直接提交到教育部科技司,部门所属高校的申请在管理平台中只能提交到相关部门,须经部门进行审查后方能提交到教育部科技司。

5.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审查并提交申请书

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必须对所属高校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提交后,申请材料方能到达教育部科技司。

申报注意事项

鉴于前两批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避免今后项目申报发生类似情况,现将申报中需注意的事项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供申请者参考。

项目组织要求

1.“111计划”主要目的是引进海外人才并与国内团队形成较紧密的结合,以带动学科发展。强调的是“强强合作”。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要求拟建立的引智基地需同时拥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

2.在注重海外学术大师的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个人影响力,考虑其能否团结和凝聚整个团队在一定时间内开展研究等。

3.海外学术骨干要与学术大师及国内研究团队有一定的前期合作基础。海外团队的人员组成结构必须合理,避免临时拼凑、避免海外团队与国内团队研究方向不一致等情况发生。特别注意要避免海外人才的重复引进聘用。

4.国内科研骨干要有较高的研究水平,拥有能够与海外人员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的能力。国内研究团队的人员构成要合理,团队成员间要有较为稳定的前期合作基础,避免临时拼凑。不建议将外单位研究人员加入到国内研究团队中。

5.要注重斟酌和凝练拟建基地名称,避免基地名称不能反映申报基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申请材料撰写与提交要求

2007年度,“111计划”项目实行网上集中申报,最新版本的申请书可在教育部科技司网站的“下载中心”下载。

1.申请者应严格按照申请书中的“填写说明”和各条款中的“填写要求”填写。

2.申请者在“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中提交申请书电子版(须PDF格式,大小不超过10M)时,申请书中各签章页和部分附件内容须扫描,其中各签章页须原件原色扫描。在撰写附件材料时,项目申请者只需按申请书要求提供相关附件材料即可,无需制作上千页的附件材料。同时,申请者提供的纸质材料内容须与申请者在“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中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内容完全一致。

3.项目依托高校需组织本校学术委员会专家讨论项目申请,并对拟建引智基地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工作设想的科学性、预期目标、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签署具体意见。依托高校管理员须对项目申请内容进行审查,确认申请书填写无误后,在“审查意见”栏填写审查意见,并提交至上级管理员进行审查。各项目申请只有通过教育部管理员审查通过后,方视为有效申请。

4.申请者提出的首年度申请经费一般不得高于“申报通知”中规定的经费额度,项目依托高校应按照《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请书”中的相关要求出具匹配资助经费等条件的书面承诺,否则不予受理。

网上申报流程

为避免项目申请者因不熟悉申报要求和申报流程而失去申报资格,“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中提供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报注意事项及网上申报流程”,供申请者在进行网上申报前了解申报流程。项目的申报和评审流程如下页图所示。

在进行网上申报时,必须严格按照网上申报流程操作,否则“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将无法显示申报项目信息。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而言,申报操作流程为:项目申请者填写学校管理员审查教育部管理员审查;对各部门高校而言,申报操作流程为:项目申请者填写学校管理员审查部门主管司局管理员审查教育部管理员审查。如果低一级管理员没有对项目进行审查,则更高级管理员将看不到该项目。项目申请者及各级管理员都应随时关注项目状态,直到项目状态显示为“教育部审查通过”,方可认为项目网络申报成功。

学术人才要求

1.国外人才规定

应聘请不少于10名海外人才,其中包括:不少于1名学术大师、不少于3名学术骨干、不少于6名来华短期学术交流学术骨干。已被其他高校引进聘用或已在前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受聘的海外专家,不得重复引进聘用。在拟引进的海外人才基本条件方面,《管理办法》做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具体如下:

(1)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且与拟建基地有良好的相关合作研究基础。

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报及评审流程图

(2)海外人才所属学科领域包括基础科学、技术与工程、管理等。

(3)海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所在国家或地区永久居留权,对中国态度友好,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70 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4)学术大师应为国际著名教授或同领域公认的知名学者,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能够把握国际科学发展的趋势,引领本学科保持或赶超国际领先水平,汇聚国际上本学科的学术骨干,解决对学科或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

(5)学术骨干应具有所在国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位,拥有创新性思维,与学术大师有合作基础,在所属领域取得过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6)国内工作时间:学术大师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1个月;学术骨干每人每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一般应有一名学术骨干留在基地工作;每年来华短期学术交流的学术骨干不少于6人次,时间不限。

2.国内人才规定

申请负责人,亦为国内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和拟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需要有很好的全局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也要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并有能力统领一批高水平人才进行长期合作研究,其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

国内科研骨干,要求配备不少于10名国内科研骨干。科研骨干成员需具有博士学位,5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获得者应占国内科研骨干的一半以上。

3.资助经费使用

“111计划”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支持采取分阶段滚动资助的办法,首年度支持经费一般为180万元,各申报单位应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相关经费使用原则和“985 工程”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进行预算。资助经费主要用于:

(1)聘请海外人才的国际旅费、津贴、住房、医疗等开支;

(2)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原则上不得用于购买3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

(3)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4)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相关的费用。

4.项目申请者与依托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1)申请者的责任和义务

申请者要按照本年度“申报通知”中支持的指南领域要求,认真撰写申请书,要保证提交的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申请者有义务向拟引进的海外人才说明“111计划”的性质及相关要求,不得制作虚假合作证明,更不得通过非正常方式获得海外人才签字。对于故意在项目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该申请负责人申请资格,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应处理。

(2)依托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篇2

xx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全市“强工兴城”、推进沿江开放开发,致力做好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抓好“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会同庐山区玻纤基地参加科技部对基地建设整改工作答辩,与庐山区有关部门商榷拟在庐山生态工业园挂牌“**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修改完善恒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科技孵化器材料,并与省科技厅、科技部进行工作沟通汇报。向省、市人民政府申请共青城市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为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共青城市园区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金淞电器”公司申报了省工业支撑科技计划项目。筹划向省科技厅申报“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对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推荐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省·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制氧机有限公司、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白莲钢质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了公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取得进展。(二)以申报科技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计划工作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工作取得进展。“*雷迪”、“巨石公司”、“同方电子”、“朝阳机械”、“山水光电”等5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市科技局的积极培育,已通过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四家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家。二是牵头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围绕省部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1项,其中: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基金项目29项;省级工业科技支撑计划10项、农业科技支撑计划9项、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18项;省级星火计划19项、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3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2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项、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计划20项、青年科学基金计划16项、软科学计划3项;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19项。同时,编制了九江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申报书、星火计划申报书、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申报书以及科技计划任务(合同书)等,并上传九江科技信息网,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快捷服务。三是积极进行部级项目实施监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完成山水光电、奥盛、绿野食品等三家企业分别承担的“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的研发”以及“野生坚果剥壳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三个部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验收工作;完成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4家企业承担的的20xx年度部级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工作。四是服务领导工作调研。积极做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一行来浔调研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服务工作,认真编印“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简报2期,及时报道九江市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动态。五是认真完成有关科技统计年报。根据科技部·年的科技统计工作部署,对我市·年度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等进行了年度统计,上报了年度科技统计报表。根据·军分区国动委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我市·个县的科技资源潜力调查统计工作。六是积极参与“双百双千”人才评选工作。根据市委办公厅印发的《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会同市人保局草拟“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一批人选创新组评审工作方案,制定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人文社科人才计划、高端人才聚集计划、高端柔性特聘人才计划以及实用人才发展计划中的技能人才评审标准,并对上述6类参评人才进行了初审。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科技计划 项目 探讨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完善,我国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政府在1995年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2006年初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计划、项目分别是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目标不同层次的任务。国家的政策是鼓励科技研发,鼓励创新,企业应该利用国家政策,积极申报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政府资金支持,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要想更好得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必须把握好一下四个环节暨“四好”,好项目;好单位;好团队;好思路。

1.好项目

实现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尽然抉择,是提高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引导和支持科技产业(包括农业)发展的政策。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本部门的特点,多渠道地安排了各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这些计划其支持的项目各有侧重点,因为申报的项目要选择定位好。

一个好项目选定,是获得国家资金支持的良好开端。项目要与申报的归口计划立项要求相适应,这是选项目定位的首要原则。选项目就要选择易于产业化、市场可靠、成果显著、为大企业配套的技术项目,另外,多注重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如产品的测试和鉴定;企业标准的制订;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申请;科技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企业信用的评级;重点新产品的申请;重信誉、守合同的评比;出口创汇企业的评选;ISO9000质量体系认定;高新技术项目(企业)或软件企业的认定等。通过技术创新尤其是采用高新技术来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项目,以及产学研联合项目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项目。

项目要与申报的归口计划支持水平相吻合,这是选项目的第二原则,项目的实施内容、目标、技术路线、技术创新、实施进度与可行性等都要与申报的归口计划支持水平相接近或有所超出,通过项目的实施成功实现国家计划的宗旨与任务。

定位好的项目从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项目里筛选;从项目成果比较集中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去选,采取产学研联合;和有项目的企业联合,相互之间联合投资项目的形式,优势互补。

2.好单位

有好项目了,随之好项目也要有好载体,既与之相应的要有一个好的实施单位。

科技专项计划,不仅其支持的项目有侧重点,对申报的单位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面向企业。有的面向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有的对联合单位的申报单位优先。所以,对承担单位的资质原则性要求是不能改变的,对企业如经营范围、企业信誉、实力规规模、职工人数、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资产负债率、每年用于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比例等。因此,单位要自身体察,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要使自己的资格达到国家对占报单位的要求。

3.好团队

项目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单位的竞争,核心之一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项目与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国家注重项目实施单位与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横向合作,同时大力加强科技队伍,他们即为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技,也是项目持续发展的有力后盾。因此,国家科技专项计划,对项目的戌成果与单位人才团队考核严格,并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如,主要承担者学术水平、研究能力、是否具有相关研究经验、主持的项目数量、研究时间的投入保障、研究队伍人员构成、研究能力、发展潜力等。

因为,申报项目的单位在组建好团队时,要广开门路、广纳贤才,除了开设培训中心培养人才与注重从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人才外,还要委托专门的培训机构或高校培养人才,或者面向社会吸收招聘高级人才。同时,要注意团队的年龄结构、专业组成和分工配合要合理。

4.好思路

申报的项目要获得成功,涉及到项目筛选、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写、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中期审核、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提高工作效率,申报项目工作组专职任务是完成项目申报。申报项目工作组在项目申报材料编写、项目查新、项目专家鉴定、推荐单位意见、联络对外各类机构的工作协调等方面具体分工负责,制定出可操作性的计划和措施,每步工作扎实严谨,并环环相扣,根据项目申报要求按质按量并严格期完成,这样即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申报工作的质量加大申报成功的几率。

结 语

总之,企业只有把握好国家科技政策,选择合适的项目,积极组织并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达到增强企业利益和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国韩.提高科研项目申报质量的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1(1):33-34+41

[2]刘艳妮,张都应,王会斌.大科学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1):35-37

[3]张丹,刘娟娟.加强科研管理提高重大科研项目申报质量[J]农业科技管理 2007(3):44-45

[4]邱苑华.现代项目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9。

[5]孙郁瑶.科研项目申报管理有待加强[N].中国工业报.2009-07-16(1)

[6]李立范,但继恩.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Z]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湖北教育年鉴.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篇4

扬帆计划面向32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其进行原始创新和大胆探索,尽快成长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启明星计划面向35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脱颖而出的杰出青年科技人员,促进其加快向学术、技术带头人成长的步伐。资助项目分为A、B两类,A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B类主要以企业为依托。

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面向50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带头人,促进其建设高水平科研梯队和创新团队,带动上海科技和产业发展。资助项目分为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两类,学术带头人项目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技术带头人项目主要以企业为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前期有较好合作基础的,可依托企业申报技术带头人。

浦江计划面向50周岁以下回国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目的是加快集聚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向其提供在上海创新创业的“第一桶金”。其资助项目分为A、B、C、D等类型,市科委主管其中A、B两类项目。A类项目资助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B类项目主要资助以企业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创业。

(一)基本条件

1.申请者所在单位和依托单位应在沪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依托单位承诺给予申请者必要的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

3.已入选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任一类型计划的人员,不得再次申报该类型计划。在受资助项目结题验收前,不得申报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的其它类型计划。

(二)申报各类型计划的申请者还应分别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扬帆计划

(1)截至申报次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32周岁。

(2)申请者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

(3)申请者未曾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2.启明星计划

(1)截至申报次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35周岁。

(2)A类项目申请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B类项目申请者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有博士学位,或有硕士学位且有两年以上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经历。

3.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

(1)截至申报次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50周岁。

(2)已形成以申请者为核心的稳定的科研团队,团队中人才结构、梯队配置合理。

(3)学术带头人申请者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一般应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且有独立主持部级科研项目的经历;技术带头人申请者应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担任所在单位技术部门负责人,并有主持科研或技术攻关项目的经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员依托企业申报的,应与依托企业有较好前期合作基础。

4、浦江计划

(1)截至申报当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50周岁,且回国不超过2年或回国创业不超过4年。

(2)A类申请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以留学身份在国外连续学习或进修2年以上;B类创新类申请者须以留学身份在国外连续学习或进修2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硕士学位但在海外知名跨国企业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4年以上;B类创业类申请者须以留学身份在国外连续学习或进修1年以上,具有学士(含)以上学位,所创企业已获得本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

申请者回国后未获得过国家或本市政府资金支持。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11]538号)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遴选条件:

1.科学家工作室。

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首席科学家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研究方向处于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级科技大师的潜力;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坚持科学精神、品德高尚。

首席科学家由有关部门、地方或国内外权威专家推荐产生。科学家工作室要有具体的科研规划、建设方案和部门(地方)支持措施,加强与国家相关人才计划的衔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首席科学家人选和工作室建设方案进行论证,会同有关部门或地方批准建设。

2.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在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具有主持承担国家或地方重要科技项目的经验;表现出较强的领军才能、团队组织能力;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年龄在45周岁以下。

3.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科技型企业的主要创办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企业创办不足5年;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性。

同等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创办人、法人科技特派员的法人代表以及“”创业人才入选者优先。

4.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所从事科研工作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长远需求;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经历;团队创新业绩突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团队组织结构合理、核心人员相对稳定;团队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科研规划。

5.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牵头单位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牵头单位应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牵头单位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牵头单位建立了科教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能够发挥较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篇5

一、资助对象

1、应聘来本市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2、在本市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3、来本市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4、其他本市特殊急需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留学人员具体申请条件参见《*市*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二、资助类别、重点及强度

*计划资助类别分为四类:科研开发(A类)、科技创业(B类)、社会科学(C类)以及特殊急需人才(D类)。其中A和B类由市科委负责组织实施,C和D类由市人事局负责组织实施。

*年度资助重点为:节能减排、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金融、港航、创意产业、文化艺术等。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计划资助强度一般分为三类:一类为40至50万元(资助对象:同一单位且持有有效留学人员资格认定证书的3人(含)以上团队);二类为20至30万元;三类为5至10万元。

三、注意事项

1、年龄要求:本年度资助的留学人员年龄一般应不超过50周岁

2、回国年限:本年度资助的A、C和D类人员一般应在*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工作;B类人员一般应在2005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工作。

3、每位留学人员限报一项且四个资助类别不得兼报。

4、申报A类资助的人员一般应在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以留学身份连续学习或工作2年(含)以上,且全职回国来*工作,每年在*工作时间须在9个月(含)以上。

5、申报B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其创办的企业必须完成相关注册手续且获得本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等证件。

6、申报C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凡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的,可不受职称限制。

7、申报D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应符合本指南所规定的年度资助重点领域,且持有重要研究成果或拥有重要发明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来*自主创业或具有特殊专长。申报该类资助的留学人员须由所在单位出具推荐函(加盖公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计划管理办公室审核,确定申报资格。

四、申请方式

*计划项目申报按《*市*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申报人员首先要通过*市*人才计划留学人员资格认定(具体事宜详见附件),然后在*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网”)或*市人事局“21世纪人才网”填报《*市*人才计划申请书》,在线打印后连同附件材料(一式五份),送交所在单位、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或区(县)人事局、科委审核盖章后,向受理窗口集中报送,其中A类申请须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并统一报送。

网上填报并提交成功、报送的书面材料签章齐全并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文档内容一致的申请为有效申请。

五、受理时间

1、留学人员*人才计划资格认定时间:3月11日至4月10日。

2、课题网上填报和书面材料受理时间:3月11日至4月10日。

3、资格认定和书面材料受理时间为每个工作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13:30至17:00。

六、联系方式

1、申请受理窗口地址:

2、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

(1)市人事局留学人员工作处,

(2)市科委基础研究处,

本指南公开,凡符合申请条件的留学人员均可提出申请。请各单位和有关区县人事局、科委认真组织择优申报。

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篇6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年度全省科技计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布署我市*年度省级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刚才,建国同志对申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这是经过局党组研究定下来的,希望大家认真组织实施。现在,我根据全省科技计划编制会议的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全面贯彻省计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意义。

在全省科技计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省科技厅厅长赵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今后全省科技工作要体现两个主攻方向:第一个主攻方向是紧紧围绕“四大工程”开展工作。1、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主要指培育创新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要突出培育30户创新主导型企业。2、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要围绕国家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突出科技部门特点开展工作。3、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启动“中原学者”计划培育院士,利用两金开展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育。4、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工程。突出产学研结合,建立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构建四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第二个主攻方向是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重点突破,提升科技工作的显示度。

全面贯彻省计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把赵琛厅长的讲话落到实处,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把*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好,把各类计划项目征集好、筛选好、编制好、申报好、汇报好。这是因为:科技计划项目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计划项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科技计划项目是企业和科研单位推动科技进步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和助推器;科技计划项目是科研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激情的舞台和重要载体;科技计划项目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外部形象的良好展示。因此,可以说,把*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好、申报好,无论从企业自身发展,或是提升区域经济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科技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对此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二、认真总结我市申报项目的成功经验,积极动员各类承担单位参与申报工作。

近年来,我市承担了一大批部级、省级的科技计划项目,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经济对科技的依存度不断增强。据统计,*年以来,我市就承担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5项,获得经费支持1000多万元;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09项,获得经费支持5524万元。仅*年度,我市就被批准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达53项,获得经费支持2975万元。伴随着大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一些重量级项目,如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国家和省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省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相继在*落户。可以说,这些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使*经济、科技发展如虎添翼,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关键技术”项目,经过我们科技部门和企业的不懈努力,*年被列入河南省首批启动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获得了1000万元的经费资助。现在该项目已经进入了工程化、产业化的阶段,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突破15亿元,占据了我国直流输电保护装备的“半壁江山”,在国际直流输电保护技术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想起来,这几年我市申报部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得宜于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得益于上级科技部门关心支持和有关申报单位积极主动。从申报工作本身的角度来看,我想是不是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一是深入发动,不漏“死角”,抢抓申报机遇;二是层层审查,严格把关,确保申报项目质量;三是尽职尽责,热诚服务,为申报单位创造便利;四是主动汇报,锲而不舍,求得上级部门理解和支持;五是认真实施,真抓实干,树立良好的科技诚信和科技道德。以上五条经验,需要我们在这次申报工作中继续发扬和借鉴。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千方百计提高申报项目的成功率

*年全省科技计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非常明确,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突出战略重点,统筹项目、人才和基础建设,统筹各领域的科技创新过程和省市县科技发展,通过科技创新的新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我们在组织和申报项目时应特别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要认真学习、研究河南省*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指南,领会精神实质和操作规则。尤其是今天安排的,需要提前申报的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备选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省科技厅将从这些备选项目中凝练筛选一些重大科技专项和一部分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有些还将推荐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用于项目经费追加。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地去发现和组织一些好的项目,积极地向上推荐和申报。

2、要在项目选题上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紧密围绕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瞄准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同时,要注重结合我市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做到省市县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和谐统一。

3、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注重产业化。围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围绕本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产品优势,围绕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重大、重点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从以上几个方面组织筛选项目,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4、要抓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这个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是创新能力培育、提高科技工作显示度的主要手段,从国家到地方党委、政府及科技部门都予以高度重视,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今后省科技厅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在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的内容之一,就是实行单一组建资金支持转为全方位的项目支持。省科技厅领导多次强调,科技计划编制要首先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中去安排。所以,我市现有的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这次项目申报中一定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积极组织好项目,推荐好项目。

5、要注重实行“产、学、研”结合。根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对自主创新的迫切要求,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势在必行。国家、省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支持上,都在向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倾斜,这一类项目在受理和立项时倍受青睐。因此,我们的申报单位,尤其是企业,一定要注重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姻,包括与国外科技组织和知名企业联姻,积极主动地与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与他们共同申报项目、承担项目,这是提高申报项目成功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作为近期科技工作的重心来抓。

省科技厅对明年的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特别是对重大项目的申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增强搞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热情去组织、落实项目申报,工作必须做得更细致、更扎实。为此,对组织工作我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把它作为近一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组织配备对科技计划业务熟悉的人员开展工作,保证申报工作各个环节的畅通。市科技局党组统一领导申报工作,张建国副局长在党组领导下具体抓好申报工作。市科技局发展计划科及各专业科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和指导的责任。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首问负责,热诚服务,为申报工作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各县(市、区)科技局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步调一致,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为申报醒目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要确立申报单位的主体地位。在申报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要明确申报单位是主体,科技部门的职责是搞好服务、协调、受理、审查、呈报等具体工作。能否把项目组织好、申报好,重点在申报单位,关键也在申报单位。为此,各申报单位一定要从提升本地区、本单位科技实力,争取上级支持,争取项目资金的高度,以主人翁的姿态来认识,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工作态度去攻关,切实把项目申报工作做扎实,务求实效。各申报单位一定要树立机遇意识、竞争意识。现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除了个别是常年受理外,大部分是一个年度只申报一次,一次就是这短短的20多天,可以说是时间紧迫,机会难得,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同时,现在省科技计划已经取消了普通科技攻关项目,一旦申报成功,最低的资助也在10万元以上,有不少是30万元、50万元,有的计划项目甚至几百万、上千万,这些钱都是无偿资助搞研发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争取呢?为什么不去公平竞争呢?希望各申报单位的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申报工作,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组织,亲自汇报,相关业务部门和人员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志在必得。在这方面,我们有的单位认识是有差距的,重视程度不够,下的功夫也不够。有的单位急功近利,想一次就抱个“金娃娃”,一旦申报不成,就心灰意冷,一落千丈,这种态度是万万不可取的。要知道我市不少单位申报项目屡获成功,除了自身实力外,是他们长期技术储备、经验积累、感情积淀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所有申报单位都要树立信心,不畏困难,勇于公关,即使项目不能入围,学学经验,长长见识,掌握一些科技政策也是有收益的,可以为以后的申报工作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篇7

继续教育是提高我院人才素质,持续保持队伍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是实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组部《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国科学院2006-2010年继续教育规划》,推进我院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现将2009年继续教育计划申报和2008年继续教育情况统计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09年继续教育计划申报

各单位(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部门)的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认真制定2009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努力形成特色培训项目。同时可申报院设立的以下培训项目:

1.专项技术短期培训班

为加强科技人员的培训,使科技人员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掌握学科新进展、新技能、新方法,开拓视野,提高技术水平和科学实验的分析能力,院2009年将资助研究所举办专项技术短期培训班。各研究所可根据需求,申请举办针对本领域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训、实用性强的专项技术理论知识及实验分析方法培训等,以提高科研技能水平。培训班应注意吸收院内、外同行参加,促进科研技能的交流。同时鼓励各研究所推进各类资源的协调与整合,实现培训资源的整体优化。

2.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

为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了解科技前沿新知识、新技术提供平台,有效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院2009年将资助研究所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高级研修班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专业技术课题,高新技术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共性关键课题,自主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前沿性、基础性理论课题。

3.管理干部培训班

各单位可通过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讲座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管理干部的培训,重点加强管理工作中难点问题的研讨以及所需岗位知识技能的学习。各分院要认真规划、统筹安排,抓好所联系单位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倡分院、相关研究所联合举办培训班。

4.机关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创新基地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好本系统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以提高本系统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机关各部门的培训计划直接向院人事教育局申报。

请各单位(部门)认真做好2009年继续教育计划上报工作,院将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培训计划,编制全院年度培训计划,并下发各单位(部门),以提供培训信息,便于自行选训。

二、2008年继续教育情况统计

继续教育的统计工作是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请各单位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并将2008年继续教育与培训情况(包括获得院资助的培训项目)及时报院人事教育局。院将以适当方式公布各单位2008年继续教育情况统计数据。

申报人才工作计划篇8

(一)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抓好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会同庐山区玻纤基地参加科技部对基地建设整改工作答辩,与庐山区有关部门商榷拟在庐山生态工业园挂牌**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修改完善恒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科技孵化器材料,并与省科技厅、科技部进行工作沟通汇报。向省、市人民政府申请共青城市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为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共青城市园区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金淞电器公司申报了省工业支撑科技计划项目。筹划向省科技厅申报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对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

推荐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省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制氧机有限公司、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白莲钢质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了公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取得进展。

(二)以申报科技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计划工作

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工作取得进展。*雷迪、巨石公司、同方电子、朝阳机械、山水光电等5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市科技局的积极培育,已通过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四家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家。

三是积极进行部级项目实施监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完成山水光电、奥盛、绿野食品等三家企业分别承担的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的研发以及野生坚果剥壳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三个部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验收工作;完成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4家企业承担的的20xx年度部级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四是服务领导工作调研。积极做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一行来浔调研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服务工作,认真编印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简报2期,及时报道九江市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动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