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8篇

时间:2024-01-24 16:58:53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1

关键词:会计透明度;会计信息;措施

一、引言

根据普华永道的一份关于“不透明指数”的调查报告,中国在被调查的国家中被列为透明度最低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计透明度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主要话题,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透明度较低的现状随着会计造假案件的曝光不断被揭示出来,因此,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研究并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概述

会计透明度是通过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以及这些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而获得可比、清晰和完善的、非真实的影像(左志民和唐予华,2003)。这是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接受程度的角度来定义会计透明度的。

会计透明度这一概念是由曾经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利维特(Levitt)在1994年最早提出的,并指出会计信息应当具有透明性。SEC于1996年了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核心准则》的声明,认为核心准则应该是具有”高质量”的信息,将这种“高质量”的信息描述为“具有可比性、透明性和得到充分的披露”。葛家澍(2004)研究表明,“透明度”是一个总体的和全面的信息质量,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透明度同信息的充分披露视为同一含义,而广义的解释则把透明度定义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全部含义”。

通常,会计信息透明度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有一套准确的、清晰的、易理解的、正式的并被普遍认可的会计准则和各种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应该是协调一致。 (2) 能及时、准确的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使信息使用者能迅速的获得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和风险方面的信息,(3) 各部门应该高度遵循企业的会计准则(魏明海,刘峰,施鲲翔2001)。也就是说,会计信息透明度不仅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信息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还包括信息的披露以及监管控制体系。

因此,会计信息透明度是指能够准确、及时的披露相关的信息,能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时、准确的获得有关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和风险的信息,它是以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信息披露质量为保证,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得到发展,它也是一个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较为综合和全面的概念,它的目标是让会计信息使用者能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透明度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能力,其价值等同于其它的企业的优秀品质,对于企业尤其是快速发展中的企业来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可以反映出管理方面的优秀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是企业吸引投资者的根本因素,而且会计信息透明度还能使企业的投资者准确的了解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的各方面的信息,如其所包含的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并且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会计信息透明度能够有效预防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对称性,约束和规范信息的强势方,强化信息的弱势方面。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巨大的内部交易的利益和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使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在获得会计信息方面的地位上高度不平等,所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对于企业的中小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会计透明度的有限性

会计透明度的提高对于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完全透明”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对“完全透明”的追求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只需达到“相对透明”即可。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企业真实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反映途径,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的提高可以对会计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利益方面的损害进行防止,并且,众多会计舞弊和会计造假案件的发生都对现行的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的提高的好处和会计透明度的现状使我们不断的思考会计透明度的提高方法,例如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增强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等。随着,市场对会计信息的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使用者对会计透明度的日益重视,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寻求不断提高会计透明度的方法,我们总是通过提高会计透明度来解决各种问题,问题多了,解决的方法也就多了,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质量也就是会计透明度的 “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是 “完全的”还是“相对的”呢,以及能否实现呢?

我们总是希望追求“完全的透明”,但这并不总是必要的。那些旨在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会计信息透明度规则的要求,不但不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反而导致投资者恐慌,进一步影响整个资本市场和经济的稳定性。“透明”实质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得利益相关者只能通过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情况,并在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提出新的标准;另一方面,“它会引起道德风险和恐慌。会计信息透明是指企业外部人员能够看出企业内部的真实操作,并对企业进行监督,因此,会计透明度会对公司内部人员的行为产生影响。所以,会计信息的透明要能同时反映出公司业绩较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对较高的经济效益进行追求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但这会导致冲突的产生,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这可能造成冲突的产生,企业在协调这些冲突时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同时,企业在市场中还会受到各种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制约,所以,我们认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是有限的。但是,会计透明度的有限性不代表不需要提高会计透明度,由于目前的会计透明度还不够高,市场对会计透明度提出的要求不断增加,因此,对于会计透明度的提高,我们必须继续努力。

五、我国会计透明度的实现

(一)我国会计透明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持续、相关、透明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上市公司的职责,然而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着会计舞弊现象严重、会计透明度不高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低的问题,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透明度不断下降,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到的会计信息可能不准确或不相关,这不但伤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利益,同时,也挑战了我国市场经济和会计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会计透明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会计造假严重;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以及盈利预告内容随意更改。

影响我国会计透明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对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的需求、监管体系和违规行为的惩罚不严格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薄弱,即企业对于会计准则的遵循和执行效果。

(二)提高会计透明度的有效措施

1、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会计透明度的制度基础。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治理的首要任务是优化股权结构,改变一股独大的情况,禁止内部人控制,鼓励中小股东积极参加股东大会,这样会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的压力,加快会计透明度实现的步伐。然后还要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加独立董事,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强化公司的内部控制,保障企业能提供高透明的信息,加快会计透明度实现步伐。

2、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要准确、完整以及真实、及时的披露企业的信息,其披露的信息至少应当包括:企业的发展情况;目标;现金流量;股东变动情况;经营成果;经营风险;财务会计发展状况等方面。

对于治理信息的披露应该更具有现代化的特性,要大范围、快速及时的披露。其披露的信息包括:企业的经营情况、人员情况、治理结构以及所有权状况等非会计信息。企业应定期对信息进行披露,至少应该每年披露一次,当发生重大变化时应该不定期进行披露,对重大变化情况进行反映,并且公司应该主动披露信息,供信息需求者使用。在披露的手段上,应更现代化,如利用网络或其它财务信息披露的信息化技术,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质量。

3、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提高会计准则、制度、法律法规,使其能够正确、容易理解、清楚、被普遍认可、有正式的形式并被遵循。会计制度、准则应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适用于不同企业的会计准则,并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得到完善,并使之趋向国际化,增强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有利于确保会计准则的实行。目前,大量事实表明,上市公司之所以存在会计舞弊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对违规行为惩罚措施的缺失,惩罚机制的薄弱,对提供不透明的会计信息的经营者不具有威慑作用。因此,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提高会计透明度是十分重要的。

4、加强会计信息外部督体系的建设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总不理想,其原因之一是外部审计独立性差,而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企业外部审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的外部监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职业环境、职业质量、技术能力、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影响,是审计人员独立性差,导致审计结果的公平公正受到怀疑。而且注册会计师由于受到利益的趋势,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力度减弱,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严重。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的惩罚力度,有利于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发挥真正的作用,使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和质量得到保障。

六、结论

会计信息透明度是对企业会计信息是否完全披露以及高质量披露的综合评价,提高企业会计透明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可以保证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会计高质量以及快速的提高。本文通过对会信息计透明度的含义、有限性、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会计透明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对提高我国的会计透明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陈守德.财务报告质量的评估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1(11).

[2] 魏明海,刘峰,施鲲翔.论会计透明度[J].会计研究,2001(9).

[3] 吉健雄.论会计透明度[J].知识经济,2010(4).

[4] 李伟民,张秀春.对会计透明度的几点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

篇2

关键词:物资管理 信息化 意义 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物资管理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物资管理的种类较多,且管理内容也日趋复杂。传统的物资管理手段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对物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物资管理的必经之路。如何进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企业物资管理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相关思考。

一、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要进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了解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是关键。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减少物资管理人力,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表现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上。对物资管理而言,利用信息化进行物资管理,让信息按标准的物资计划采购程序流动,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和统计,既规范了物资采购流程,又可汇集大量的优良物资供应商,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物资管理部门而言,各申请计划采购部门可以随时查看仓库库存情况和采购申请的执行情况;主管领导可以随时了解分管部门的工作进展。我们还可以通过消息的形式通知申请人到仓库领取到货的物资,定期停产、更新换代等信息,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序化、透明化、人性化。

(二)减少物资管理人力

减少物资管理人力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意义。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减少物资管理人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实现物资管理无纸化办公意义重大。一般来说,传统的物资管理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来实现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的时间较长,且需要的人员众多。而物资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化网络处理信息,节省了信息处理的时间,信息处理的结果可以马上显示出来,也减少了物资管理的人力,通常只需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便能解决物资信息的处理,这样就把人从大量烦琐、无序、低端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因此,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减少物资管理人力。

二、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了解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为使信息资源合理运用到物资管理中,进一步提高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提高物资管理信息化意识

提高物资管理信息化意识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进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提高物资管理信息化意识,重视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领导要加强对物资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注重运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增强办公自动化意识,依托信息基地,探索物流管理之路,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另外,还应大力宣传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使全体员工意识到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提高全员的物资管理信息化意识。

(二)建立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

建立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物资管理系统是一款通用性极强的物资管理软件,适用于各类企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该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物资的入库、领用、库存等情况进行管理,完成企业对物资日常业务的采购入库、退货、领用、退库、盘点、往来账款等管理工作,全面反映物资的采购情况、领用情况、损耗情况、以及人员和部门的领用情况。同时,建立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借助功能强大的查询及报表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所需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正确、便捷的支持平台,帮助企业更有效、更全面地管理物资。

(三)优化物资管理信息化人才

优化物资管理信息化人才在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在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优化物资管理信息化人才,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展物资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物资管理信息化培训,建立一支比较有作为的队伍。二是加强人才交流,全面培养信息化人才。信息人员不仅需要专业业务知识的培训,更需要到不同的岗位进行学习和锻炼,尽快了解企业的业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三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共识。

三、结束语

总之,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物资管理信息化意识、建立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优化物资管理信息化人才,不断探索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促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沈有生.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高物资管理水平[J].科技与企业.2011(02)

[2]赵春林.略论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知识经济.2011(12)

[3]常生.浅论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篇3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建筑领域;重要性

一、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需求问题。由于在初始阶段,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往往不仅不能直接显现,并且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在许多企业里,它就成了“软需求”。特别是在现阶段,传统管理模式还有效的情况下,信息化建设往往会成为一项“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还有的企业将其视作一项单纯技术工作,让少数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闭门造车、听其自然。

(二)对信息化理解存在误区。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都具备了较好的硬件条件,但相当一部分计算机主要是用来打字、算工资。虽然很多企业逐步开始了办公自动化(即OA系统)的进程。问题是,一些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一是应用面不广,真正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建筑施工辅助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实力比较雄厚的施工企业,或者说,仅仅是这些单位的某些部门在用。其次是应用深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停留在肤浅的日常工作文件数字化的层面上。再者就是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

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位、部门、条线之间各自为阵,形成“信息孤岛”林立。据了解,仅在一个建筑企业中,使用的各种管理软件不下数十种。这些软件之间缺乏集成和沟通,一是重复开发、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②信息定义彼此独立。信息定义与采集过程彼此独立,信息的一致性无法保证,造成数据失真。③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原本集成连贯的企业完整流程被分割开来,一方数据库的变化无法触发另一方同步变化,管理层看到的永远是业务流程中不完整的部分。这些使得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实现电子商务、远程管理、决策支持成为空谈。

二、在建筑企业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来看可提升企业业务流程的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用现代手段实现人力、资金、物料、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使信息网络成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加快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对建筑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建筑企业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对企业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进行有效的监控,不论是项目的进度、合同履行的程度,还是项目中人、机、料的使用成本,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的监督。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能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地域管理。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种跨组织、跨地域协作、沟通困难等问题。尤其自中铁建设集团实施区域管理以来,我们更需要利用快速、实时、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系统,全面满足办公需求,提高业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跨区域管理成本。对于项目遍布世界各地的我们而言,采用项目管理系统以及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将更有利于实现全球业务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三、信息化建设对施工项目的影响

(一)能适应施工项目管理对信息量的需求,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建筑企业管理的粗放型导致长期不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逐步形成了依靠经验的管理。随着企业施工项目数量的增加,施工中涉及的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据统计方法,不仅数据传输速度慢,传输流程长,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也存在很大的失真风险。信息技术的介入不仅能保证工作量不增加,而且实现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并使高层次数据分析――如数据挖掘,成为可能。

(二)能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通过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建立全面预算机制,缩短预算周期,同时通过严格的项目成本管理,做到质量有依据、消耗有定额、管理有规范。

四、对总体整合的影响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除了在管理水平、项目管理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以外,从企业总体整合能力方面看,信息技术能够形成企业的超强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的发展。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建筑企业的施工、财务、材料采购、劳资等内容整合、提炼升华,能够将总部、专业分(子)公司、项目部的三级管理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五、应对措施

(一)领导重视。重视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首要保证。建筑企业信息化首先要从强化企业的“一把手”意识入手,使其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态度坚定,把信息化当成是一件关系企业未来出路的重大问题来对待。信息化只有在总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得以实现。另外,在强化领导者信息化意识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强化和统一企业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程,只有人人重视信息化,相信企业 信息化将为他们带来的益处,才能把信息化建设的被动行为转为主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深层次的业务处理。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现状以及实力状况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当前需求的软件,并且在应用过程中针对建筑行 业特点进行核心业务处理,例如分析项目部成本管控及风险管控,使信息化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为企业所用。同时在信息化实施时要分步分项,切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三)平衡利益。任何企业的信息化实施都是对当前企业各层级利益的重新调整。增加企业内部的信息透明、对称性和流程再造都是进一步对各方权利的上缴即信息就是权利。要达到平衡,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双向思维,即从管控和支撑两个方面同时着手。既要能为企业总部实行资金风险、成本管控起到好的作用,也能为项目部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量减少和利润提高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甚至后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原因很简单,项目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若项目利润高了,管控矛盾会大幅减小,同时顺理成章完成了企业总部对项目的管控,此乃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培养属于自己团队的专业人才。企业在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后通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使用不当、系统出现故障等。问题的出现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出现巨大的损失。所以应该拥有一个自己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为节省人才成本,企业也以在内部发掘一些功底强的员工,实施严格的培训,使他们达到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这样,既解决了长期依赖外部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剧与企业边界的网络化拓展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有限理性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现实基础,即垄断、异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避需要经济调节主体的全球联合。

【关键词】

经济危机;企业边界;有限理性;经济调节主体

一、企业的有限理性导致企业层面的垄断、异化和信息不对称

在私有制的前提下,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出企业的信息较多,但是信息仍然不完全。企业层面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某个市场的过渡繁荣或经济泡沫。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导致企业整体的非理性,损害到经济主体的整体利益。因企业自由竞争必然会导致垄断。某些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使单个企业的实力增强,获取利益的能力增强。垄断企业的异化,使企业受制于自己生产的商品,企业的命运由商品决定而不是企业来决定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商品越来越作为企业的对立面而存在。企业法人企图超越市场和国家,却代表着企业的利益,即企业就是为了赚取暴力,从而进行财富分配。企业的出现集聚了大量财富。国家将企业看作与市场一样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是错误的。国家是市场和企业存在的制度保障。市场是中立的。

二、企业层面的垄断、异化和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企业层面的垄断、异化和信息不对称都可以导致某一领域的极端失衡,都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实基础。垄断、异化和信息不对称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共同起作用。垄断使企业实力增强,从而加剧了异化和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异化使企业不能以人的意志来左右企业的发展,而是由资本的意志和商品的意志推动企业中的人为资本和商品的逐利性和内在价值的实现而服务,从而加剧了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内在驱动性;信息不对称是现实存在的一种状态,企业有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内在动力,企业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来为自身盈利服务,这就加剧了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进一步为垄断和异化创造了条件。当引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现实基础逐渐增强的情况下,若政府的监管不力就容易导致结构性失衡,这种结构性失衡在信息不对称的庇护下不为多数人所知,一旦这种结构性失衡被识破,就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的风险规避行为,从而使经济危机发生和蔓延。

三、企业边界网络化拓展的财富分配机制酿造了危机

企业本身是一种财富分配制度,与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公平性不同,企业配置资源有缺陷。正因为以往人们将企业配置资源的缺陷归咎于市场,所以才造成各种国家干预措施无效,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使得市场机制不能起到理论上所讲的资源配置作用。企业对市场的干预和扭曲远远大于国家对市场的干预。一定程度上,如果市场发挥了作用,企业就不能从中获利。能够约束企业行为的只有国家,因为市场是中性的。所以,国家应该研究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界限在哪里,而不是单纯的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市场、企业与国家的边界的确定,有助于解决经济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有利于做到公平分配利益和资源。

四、企业边界的网络化拓展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现实的联系到虚拟的网络联系,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这表现为企业内部母子公司之间边界的模糊和企业外部边界的模糊。母子公司之间由于统一管理与本地融合之间的权利配置,逐渐变得灵活和柔性,因此,母子公司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企业外部边界由于外包、战略联合等使企业的边界网络化拓展,虚拟化拓展,实际的边界缩小,而企业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企业的虚拟边界更大了。

从企业的空间边界来看,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全球化生产网络。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来看,实体经济中,企业的边界受资本、资源等限制不能无限扩张;虚拟经济中,企业的边界可以网络化无限扩张。下表展示了资本主义历史上较严重的5次经济危机,从危机波及范围、危机走势、企业边界变动和危机中政府角色4方面进行了描述。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边界拓展了,危机发生的范围和领域也拓展了,而政府在其中干预强度不断增大。随着企业边界的拓展,企业层面的垄断、异化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加剧了危机产生的现实基础。垄断特点由私人垄断、对生产和销售的垄断、实体经济中的垄断过渡到超级垄断与自由放任并存、金融垄断占主导、以金融资本控制工业资本、虚拟经济中的垄断。异化的特点由实体经济中企业的异化、商品和劳务与企业的对立过渡到虚拟经济中企业的异化、资本、知识和信息与企业的对立。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由资本不能实现“惊险的一跃”、生产与消费脱节、工农业生产过剩和过渡信用消费过渡到金融领域各种相互监督和制衡的企业之间存在道德风险共同酿制危机、从实体经济领域的信息不对称过渡到虚拟经济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边界的拓展使得危机酿制的现实基础从实体经济领域扩展到虚拟经济领域,从一国范围拓展到多国范围,使得危机的现实基础越来越雄厚和普遍,从而导致危机的复苏越来越乏力,危机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企业边界明晰时,资本主义经济调节主体有较强的调节意愿,因为企业边界较小,经济危机发生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较少,不调节会使本国经济衰退严重,但调节能力较弱,调节手段有限,危机就产生了。当企业边界网络化拓展后,虽然经济调节手段和经济调节力度增强,但资本主义经济调节主体的调节意愿减弱,因为危机的发生不但影响本国经济,而且会转嫁和波及其他国家,经济危机已经成为一种公共治理领域。

五、企业边界的网络化拓展要求经济调节主体的边界相应拓展

篇5

关键词:ERP 会计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

一、前言

会计系统内部控制措施的采取对于降低企业运行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ERP环境的不断建设,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过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这对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就ERP的含义,ERP环境对企业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以及提升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质量的措施进行分析。

二、关于ERP的概述

ERP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其最初被应用到企业管理过程中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随着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ERP被更多的企业接受与应用。相关企业为了使得内部管理的顺利推进,把ERP系统和计算机技术联系起来,这对于其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这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ERP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在企业利用ERP系统时可以对企业内外部的关系以及资源进行优化,进而使得企业在运转过程中的风险性可以被降低,因此可以说ERP的研究与利用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为了保证ERP作用得以被发挥,相关企业在对其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其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联系,尽可能的提升ERP的现代化水平,这对于庞大ERP信息系统的构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ERP系统在资源获取以及资源整合方面的效率得以提升,进而使得企业内部控制过程能够顺利被推进。随着ERP系统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其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管理过程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在ERP环境的新特点恰当的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措施进行调整,从而最大程度的使得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被保证。见图1。

三、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会被影响

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最大程度的使得财务工作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够被保证,可以说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将会直接对企业资金的安全性造成影响。随着ERP的不断推进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被影响。譬如通过ERP系统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通过相关软件或者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得以提升,这对于内部控制执行的实现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可以说ERP环境的的构建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有着一定的影响,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二)企业的环境会被影响

ERP的应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产生变化,而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将会直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环境因素的重视,尽可能的把环境因素作为考量依据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这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此外ERP环境下对于员工的诚信度要求更加高,这也是企业环境改变的必然发展趋势。总之在ERP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情况有新的要求,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尽可能的使得人力资源情况和现代企业环境相符合,这对于内部管理模式优化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会计风险会被影响

企业之所要采取内部控制措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企业的经营风险得以降低,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措施的采取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对企业经营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及时的采取相关措施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这对于企业正常运转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ERP环境的营造会使得整个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提升,但是其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并不是很大,随着会计业务处理方式的改变,许多潜在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会计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造成了阻碍。因此加强ERP环境下会计系统合法性、安全性的保证对于整个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极为重要,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在ERP环境下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加强相关风险的识别,尽可能的把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企业运作带来的风险性降到最低。

(四)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会被影响

随着ERP环境的营造,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模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在ERP环境下进行的内部控制大都以人机交互的形式所实现,即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相关的人员把控制内容、指标、方法等信息录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然后会计信息系统通过自身程序的运行来实现对会计信息的监督与控制,这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受计算机特性的影响,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也要对其人为监管,从而使得相关运行风险能够被最大程度降低。

四、提升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对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保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尽可能的使得内部控制系统得以完善,这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其都会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企业进行会计系统的建立时,必须对现有的管理组织进行重组处理,被重组后的而会计流程会更加符合ERP系统的要求,这对于ERP系统信息集成以及传递的实现都有着极大的意义。在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构建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必须把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作为导向,并对现有的会计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此外相关企业还要加强ERP环境下各方信息沟通渠道的建设,尽可能的使得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能够被解决,这对于整个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保证有着一定的益处。此外为了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权威性能够被保证,相关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会计信息的核实与筛选,最大程度的让企业相关利益人能够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降低内部控制风险

在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实现需要人机互控管理的支持,因此相关企业要想最大程度使得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得以降低,就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机制进行完善,这对于会计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降低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必须把目光集中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尽可能的让审计人员能够对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审核流程进行了解与把握,从而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在ERP环境下,相关企业要想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质量进行保证就必须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完善,这对于会计系统运行风险的降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在ERP环境下,相关的设计人员也要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整体的评价与检查,从而及时的发现会计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会计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降低对于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三)加强提升参与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ERP环境下,相关企业要想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质量得以提升就必须对参与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这对于会计系统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极为重要。此外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必须加强责任落实制度的实施,对管理人员的职能职责进行划分,这对于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制约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意义。此外在对相关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提升的过程中,要把目光放在对会计管理人员以及系统维护人员内部控制能力的提升上,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责任意识进行强化,尽可能的让财务人员能够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解,从而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过程中,这对于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ERP环境的构建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过程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尽可能的提升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质量,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栗娜.ERP系统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会计之友,2014,(6):40-41

篇6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建设 云计算 应用与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于企业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往来业务的不断增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需要。企业信息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且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和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1 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1.1 现代企业发展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信息化要求企业重视信息的形成、信息运用,企业用信息化的工具整合业务、共享信息构建企业“信息化网络体系”才能使企业在当今信息爆炸,高效率的社会背景下,是企业高效运转,才能综合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管理能力是企业的各种资源通过信息化网络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的高效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的目标凝聚力量。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社会迈向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将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电子化处理,从而提高信息的交互与传输效率,并希望藉此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管理效率,从而达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利润的根本目的。

1.2 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云数据在云计算平台中通过网络运算,将大量的数据处理打包成数据处理包,并利用网络中的云计算服务器和网络资源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返回给相应的用户。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最大的优势是云计算技术的共享数据处理技术,由于企业信息化技术的特点,云计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重复建设的浪费,云计算提供以共享为基础的网络构架,提供共享化的网络交流、信息储存的服务和信息应用,共享资源和设施,这种信息化传递的方式正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急需的。例如一个产品研发中心中,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标准的产品图库和设计式样、图纸等通过云计算技术共享,研发中心的具有相应权限的研发人员能够随时动态共享产品图库和设计式样。同时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使研发小组能够通过网络共同完成设计作品,哪怕设计人员分别在上海或广州,都能够及时通过网络交互性极好的云计算技术共同设计。

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2.1 云计算技术的可靠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通常是网络信息技术人员通过建立企业的主服务器,使大家共享主服务器或使用服务器共享和传输数据,企业的数据通常存储在企业的主服务器上。这种主服务器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一旦发生服务器遭受物理破坏,如火灾、洪灾、雷击等事件时,主服务器被破坏,则企业数据将可能无法恢复,甚至永久丢失。此外企业的主服务器可能被不法分子或黑客恶意攻击,导致服务器数据泄露或丢失。同时由于企业所有终端都可能访问主服务器,导致主服务器运行计算压力十分之大,主服务器由于访问量的增多和数据存储越来越大,可能运行越来越慢甚至崩溃。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时,云计算下的企业相关信息都通过网络存储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器上,服务器由云服务器提供商专门维护和保养,企业所有人员只要具备相应的权限,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在云客户端访问云服务器,不需要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开发和建立数据库。

2.2 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云服务器的安全性能远远高于普通的企业服务器,而且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信息化系统不担心数据丢失,一旦云服务中的数据被侵袭或破坏则自动建立备份,省去了数据丢失的后顾之忧。企业或用户将数据交给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委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运行数据时,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或运营商对企业或用户的数据的安全性能负全部责任,因此免去了企业数据遭黑客窃取的后顾之忧,而云服务器通过SSL和VPN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性能较高,因此企业不用担心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

2.3 云计算技术的高效性和共享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企业采用云服务器建设的云服务,使企业有信息利用需要的员工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从云服务器中获取所需数据,提高了信息化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例如采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的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的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登陆信息服务器,下载最新的产品目录和产品介绍以及相关信息,使销售过程更具竞争力。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购置服务器、搭建企业网络平台、和购买相应的软件系统,以及支付大量的维护费用,在云计算中,企业可以针对自身需要购买云计算服务,而且无需花费大量的服务器维护费用,节省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支。

3 云计算在企业应用的效果分析

云计算在企业中应用后,能够很大程度缩减企业在软件方面的投入成本,提升企业网络的安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企业局域网的规模、用途不尽相同,网络设计的形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企业来说,应从企业经济能力出发,在设计保证可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适应性。

4 结语

总之,“云计算”技术作为解决企业信息化中大量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沟通、共享的最佳方案,应当受到高度重视。通过“云计算”技术的集成服务处理的应用,企业信息数据的访问与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企业信息化程度更高。

参考文献

[1] 陈小燕.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电子制作,2013(17):125-126.

[2] 白h琦.云计算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发展前景[J].中国证券期货,2013(09):241-242.

[3] 胥玉霞.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13(09):147-148.

作者简介

赵杰(1978-),男,山东安丘人,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为企业信息化建设。

篇7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经济飞速发展带来市场形势的瞬息万变,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占的地位已经完成了从组成部分到基础保障的转变,财政管理掌控着企业的经济命脉,支撑着包括生产、运营、售后等各个环节的企业活动行为,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

企业规模的扩大化、经营业务的复杂化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信息数量急剧上涨和质量需求大幅提高的双重挑战,传统的财务信息处理模式因其滞后性、单一性和低效性难以适应这一剧变,在实际应片j中暴露出愈来愈明显的缺陷,严重阻碍了企业管理T作的顺畅进行。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企业财政管理中,有利丁企业领导方便快捷的掌控企业财力、人力布局,对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规避潜在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生存发展迫切的内在需求。

2.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符合国家社会的外在期望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企业涌人并以其科学的管理模式、高新的技术于段、高质量的生产产品迅速席卷了市场,甚至与本土企业平分秋色,针对于这一现象,实现我国企业的内部改革,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脚步,保证企业财务高效运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国家社会对于本土企业的要求和期望,通过企业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飞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化管理日前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可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1.内部原因

(1)财务信息化管理认知水平较低。首先表现在企业领导对丁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价值认知不足,受传统管理理念的桎梏、传统管理模式的约束,许多高层管理人员满足丁现状,未能主动相应时代号召积极了解财务信息化管理理念,意识不到财务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领导意识到了转变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但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日标、复杂程度认知存在偏差,未能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系统性和全局性特征,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足,减弱了其效能的发挥,形成恶性循环。

(2)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但南丁财政信息化管理工作推广时间较短,且企业负责人对于其重视程度不够,使得相关规章制度一直处丁缺失状态,进而导致企业各部门不自觉地以自身利益为重,会计信息在各个部门间难以得到顺畅传递,各种财务反馈亦不能及时送达,严重阻碍了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同时,审计部门对于财务管理的监察力度不够,会计数据真实性得不到保障,会计核算工作更是随意化严重,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基本职能都很难达标,更遑论对企业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3)财务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信息化管理是应电子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需要配套的软件和硬件支持,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投资力度不够,许多企业财务部门的电脑配置较低、会计软件也较为陈旧,在处理大量会计信息时很容易出现崩溃,同时,其保密性能也比较差,财务数据资料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信息,万一出现失窃现象,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4)财务信息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发展刚刚起步,各种制度还不完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且由于财务信息的特殊性,许多中小企业负责人会直接任命亲属,或由本人直接担任,这种情况下,很可能相关工作人员对基本的财务知识都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信息化管理素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2.外部原因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面对的外部压力来自丁基础设备的缺失,我国相关软件产品种类较少且不稳定,而国外财务管理软件造价昂贵,且对于国家支柱产业而言安全性不足,故加快我国财务管理软件的研发脚步,提高财务管理软件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度迫在眉睫。

三、应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可行对策

1.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

增强财务信息化管理意识,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企业负责人应主动了解相关流程,认知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效能和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局规划,合理投入人力物力,为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扫清障碍。同时,应加强宣传,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关乎整个企业的重要工作,需要全体员工自觉参与,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2.规范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应加快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进程,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杜绝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以强制于段带动员工自觉性发展,并且应规范相关软硬件设备的购买流程,确保所选购的软件与企业实际水平相适应,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好基础条件。

篇8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信任;前因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1)03-0070-07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产品生命周期和交货提前期越来越短、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膨胀、全球竞争加剧等。这些不确定性和由此带来的风险对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内部资源整合已经难以应对这种局面,同时原有的企业管理思想也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竞争形势的需要,于是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应运而生。Ohmae&Associates的创始人、总经理大前研一认为:“公司刚认识到一个国家早已接受的事实,那就是在这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中充满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单独前行”。由于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最适合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因而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Balt指出,只要存在风险和不完全买方信息,信任问题就至关重要。由于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参与各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而且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又具有不确定性,高度的风险使得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与协调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困难,这就需要信任这种剂来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换言之,信任在供应链管理中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毋庸讳言,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供应链管理极为重要,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成员企业间缺乏信任,存在权利上的不对称等,这些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相悖的。

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相互信任能够增加协同性,并减少双方的心理和经济方面的损失,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这些论述在已有的研究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是一种关系型社会,许多企业间的买卖关系经历着信任危机,往往直接导致供应链的低效率甚至合作伙伴关系的破裂,从而使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危机感,不利于供应链整体绩效的优化。因此,进一步明确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是我国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二、信任的定义及维度

对信任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Georg Simmel,他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信任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们采用实验和量表等实证研究方法,试图从人格、态度、动机、认知、人际关系等个人的心理实践着手,解释信任的发生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学者们开始重点关注信任问题的经济学意义。然而,经济学对信任的研究比较分散,往往是在论述一个具体经济问题的时候运用到信任的概念,以信任作为自变量来研究信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但缺乏对信任形成机制的研究。管理学领域中的信任研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信任是经济交换的有效剂,因此,对信任的系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信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与社会结构、文化规范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而心理学只关注发生在微观主体之间即人际间的信任,与组织间的信任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概念和方法值得借鉴。

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问题本质上是组织间信任问题,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企业间联盟治理和合作伙伴关系以及组织信任。目前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对于信任的定义尚缺乏一致的理解,学者们根据研究需要,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信任进行界定。Anderson等认为:“信任是对另一个公司将采取对本公司有利的行为,且不做损害本公司利益的事情的一种预期”。Ganesan将信任定义为:“对交易伙伴有信心而依赖该交易伙伴的意愿”。Mayer等认为信任是基于另一方将采取对施信方有益行为的预期,一方所持有向对方暴露脆弱点的意愿,取代了对另一方行为的管理和控制。Chow等将信任定义为:“对某人或某物的可依赖性与忠诚的期望水平或确定性程度”。Sako对信任的理解是:“信任是一方所持有的关于交易伙伴将采取双方都可以接受行为的预期,包括任何一方都不会利用其他成员的脆弱性的预期”。这种预期减少了可能的行为,因此减少了因为交易伙伴的行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Pavlou将组织间信任定义为:“组织成员集体评估组织所有的一种主观信念,组织的人员将会根据他们确信的期望完成可能的交易,他们有能力却放弃控制另一方”。Cannon等从社会心理学和营销学角度将信任定义为:“对于信任对象可感知的可信赖性以及仁慈”。此外,还有学者认为信任是“由一个企业所持有的当对方面对机会主义行为选择的时候不会利用自己的脆弱性的预期”。从上述有关信任的定义可以总结出信任具有以下特点:施信的主体具有某种脆弱性,信任是一种预期,对方的不确定以及机会主义行为是信任存在的条件。

学术界对于信任的不同定义导致了不同的信任维度划分,信任的维度经历了从单维度到多维度的演变。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采取单维度测量的方式,近年来,随着对信任问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对信任维度的划分更趋向于多维度,Ebert对信任的维度的划分作出了详细的归纳。在信任的维度中,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仁慈/可靠性、能力/善意、可靠性/可预测性等几种二维划分方式比较具有代表性;而三维划分方式也比较常见,例如,Mayer等将信任维度划分为能力/仁慈/忠诚信任;Dyer等将信任维度划分为可靠性/公平/善意信任。上述各种信任维度可能在不同的研究中出现不同的组合,此外,还有其他的信任维度,如合同型信任、制度信任等。通过细分信任维度,信任测量的更高准确性得以实现。

信任是供应链企业防范成员机会主义行为和对抗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并不是成员企业单纯而盲目的利他行为的体现,善意或情感型信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即使成员企业具有一定利己倾向,经过利益的计算也有可能最终会选择互惠行为,也会带来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现实中,单向信任导致的结果是施信方因为暴露自身的弱点处于被动地位,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事实上,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大多来源于契约的限制或利益的计算以及双方行为的可预测性。施信企业就对方的可信度建立评价机制,这种机制

主要基于能力、声誉、规模、创新性以及与自身的契合度等指标的判断,并且在双方进一步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延续评价和利益计算,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产物。大量的研究探讨了供应链的这种互动关系,揭示了信息共享、相互依赖性、专有资产投资与信任以及供应链绩效等问题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此外,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还受到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影响。早期的供应链联盟以企业家的关系网为纽带建立的企业间信任,在合作的初始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企业的自利性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靠这种松散的信任关系预防成员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并维持高效合作显然不够。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对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来说显得日益重要,通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来降低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企业行为的可预测性,可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长期合作。

三、信任的结果和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组织关系学学者们就注意到相互信任是成员间关系质量和绩效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Ebert通过对1966―2006年的800多篇高水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其中45%的文献是关于p-p的研究(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27%是关于O-O的研究(即组织之间,主要是虚拟企业及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问题),26%是关于P-O的研究(即组织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同时发现虚拟企业和合作经营的兴起不仅暗示了组织文化和组织员工间的信任问题,而且揭示了信任机制的重要性――作为控制的补充,对于合同制的B-B关系(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模式)能使之更有效率。信任被认为是影响商业表现的关键因素,是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它促使更为开放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信任也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复杂性,增加可预测性和策略弹性,减少投机行为,是等级权力控制的替代,并且为非正式合作和合作创新奠定了基础。信任在供应链协调管理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众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支持。

近年来,从国外关于企业组织间信任的实证研究来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信任的作用,使得信任的结果变量非常多。总体而言,信任的结果变量有:保持交易伙伴的协调一致、信息共享、合作关系的建立和持续、声誉、相互满意、减少控制、规避机会主义、长期目标的实现、共同价值观的建立、沟通水平的提高、承诺以及增加信心。上述信任的结果变量虽然各异,但是其对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避机会主义风险,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机会主义的存在是信任存在的前提之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供应链节点之间基于信任关系的长期合作博弈可以使企业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从而减弱合作中各企业的机会主义动机。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使得他们相互之间的信息由割裂与封闭变成了互通与共享,通过供应链的整体优化促成节点企业的帕累托改进成为供应链中所有成员企业追求的目标。所有这一切必然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约。信任可以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交易费用的节约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信息搜寻费用的节约;交易谈判费用的节约;契约履行费用的节约;交易变更费用的节约。

2、减少冲突,促进企业间的合作愿望

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中比较关注的,也很重要的一点是:伙伴间的冲突可能导致较高的费用以及伙伴关系的较早破裂。而信任能够帮助化解这种冲突,因为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更可能使得自己在解释对方意味不明行为的时候采取一种对合作关系稳定性有利的理解方式。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都已经表明信任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愿望,在营销渠道理论中,一个公司信任其供应商就将更加忠诚于且愿意维持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Anderson等的研究发现:一旦建立了信任,企业将会发现协调一致的、共同的努力将带来超过仅仅以自身的最大利益出发所能达到的收益。Morgan等也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信任度越高,组织之间越趋向于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信任对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都是至关重要的,信任能够使组织之间互换有价值的信息,投入时间和资源去理解业务,获得超出个体所能实现的结果,从而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柔性,在不可预测事件发生时提高对方的责任感,努力谋求双方的共同利益,因此所带来绩效的提高使得成员企业更倾向于留在合作关系中,增强了合作意愿。

3、降低不确定性,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

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与个性化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同时企业还需面对合作伙伴行为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揭示了信息在降低企业面临不确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信任是企业分享信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而有意义的信息分享,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不确定性。

通过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可以降低合作伙伴行为的不确定性,还可以很好地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信任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分享,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和准确,同时也更有意义,保证了成员企业交货的时间和质量,大大降低了“牛鞭效应”,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同时,高水平的信任关系还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与摩擦、谈判与协商,进而减少处理矛盾与摩擦的时间消耗。信任还意味着超越合同之外的灵活性,尤其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时的应变力,可以减少企业在应付突发事件和危机中的相互推诿,促进了企业间的融合,提高了供应链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4、规避关系终止和寻求替代的成本

在关系营销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一个终止的团队将寻找可替代的关系,因此产生转移成本,这些成本主要是由专用资产投资产生。这个假设在供应链管理中也是完全适用的。在企业合作关系或者战略联盟的研究文献中常涉及专用资产投资的概念,其指的是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的合作关系或联盟所进行的实物、技术、人力或管理方面的投资。这种投资可能具有一定的锁定效应,在企业退出或转向其他的合作关系时,这些资本很难进行再利用,如果转移成本太大就可能使得企业陷入现有关系中。除了转移成本之外,还有寻求替代关系所要付出的搜索成本、协商成本等。如果成员企业间能相互信任、合作无间,就不会出现关系的较早破裂,也就可以规避这部分成本。事实上,很多研究都表明信任能够促进合作企业间的专用资产投资,信任与专用资产投资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加强关系。

四、信任的前因

无论是从供应链管理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信任的成因都显得极为重要。目前,供应链企业信任问题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前因性研究和机制性研究。前者是在不同的背景下探寻影响信任的具体因素,后者是分析信任建立的过程和基础。信任的前因性研究和基于过程观点的信

任机制研究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金玉芳等对于信任的前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将信任的前因分为3个方面:受信方特征(包括诚实、专业技术、能力、善意、声誉和规模等)、施信方特征(包括顾客的满意、施信者的倾向等)以及双方的互动特征(包括沟通、合作、共同的价值观、感知到的供应商的投入、承诺、双方交往经历、对问题和冲突的解决等)。目前关于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前因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信方特征以及双方的互动特征两个方面,关注施信方特征这一前因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信任的前因内涵阐述比较丰富,如:意向、过去的行为、关系、社会关系、相似性、信息共享、能力、合同、正式合约的减少、可靠性、减少依赖、可预测性、共同的价值观、声誉、合作、专用资产投资、满意等。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信任概念具有双重性。以顾客满意为例,信任既是满意的前因变量,又是满意的结果变量,这在企业组织间信任的实证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大多根据自己研究背景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前因变量,缺乏一般的研究模型。在信任的前因性研究中被广泛提及的变量主要有声誉、共同的价值观、沟通等。

Doney等研究认为供应商的声誉与客户对供应商的信任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供应商的声誉是买卖关系中影响客户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享有较高声誉的企业比较容易获得信任,因为声誉是一种标签,企业的声誉好说明在过去的一段时期中,该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这可以增加合作企业的信心,从而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声誉好意味着该企业投入了资源去维护自己的声誉,是在诚信经营,合作企业基于信任将采取恰当的行为。

共同的价值观强调合作企业间要具有共同的信念,在行为和目标上有着较高的协调一致性,在应对环境变化的时候能够采取不损害双方利益的行为,有时为了双方的利益和系统目标的实现能做出妥协。当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时,就更容易理解彼此的意愿和行为,对外在的状况和事件能够采取相近的理解,不容易发生冲突。与共同的价值观异曲同工的前因变量是相似性,邱海雄等在实证模型中采用这一概念,相似性指的是组织文化和行为、目标与政策的相似程度。

沟通一般被理解为合作双方正式或非正式的、及时而有意义的信息分享。沟通,特别是及时的沟通,能够帮助企业之间解决争端、协同认知与预期,从而促进信任的建立。Denize等通过分析355个样本,详细考察了信息的特征、信息传递的特征、信息的层次、信息交换准则等和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证信息质量的信息交换准则与信任水平有着最为显著的影响。信息交换准则强调的是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认知。因此,在建立信任关系的时候应注意所交换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是否切实为对方所需,大容量无意义的信息只能增加对方的信息处理成本,甚至可能降低对方的信任度。

除上述信任的前因要素外,在“买方一供应商”关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哈尔希认为战略联盟或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并非企业间的关系,而是某些人之间的关系,谁在联盟中对另一家公司,谁的想法就会被理解为公司的想法。因此,有学者主张将窗口人员(销售人员、代表)间的信任关系纳入企业组织间信任关系的研究范畴,潘文安等研究表明个人信任对合作绩效有影响,且其直接影响大于通过关系承诺产生的间接影响。此外,Sako等通过一项对日本和美国的跨文化调研发现,日本供应商的信任形成比美国复杂,信任水平更高。Dyer等的研究部分支持了上述结论,并且提出信任程度因国别而有所不同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制度环境有所不同。目前对于信任的研究开始趋向于制度、文化思路,学者们认为制度因素也是建立信任的一个重要的前因,文化对信任的建立过程和信任水平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虽然国外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已经著述颇丰,但不一定适应中国情境,以我国供应链企业为样本进行信任的前因性研究就显得极为必要。

五、结论与展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