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8篇

时间:2024-01-31 14:46:31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1

关键词:甘肃;农村;区域经济;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8-2

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为了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计划》的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文件均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规划与支持,可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1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2.1.1.1 土地资源丰富

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

2.1.1.2 水利资源丰富

无论发展农业还是工业,水资源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水资源分布决定着土地开发整理的模式及工业的发展。甘肃省水能理论总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装机总容量为1069万千瓦(已装机265.2万千瓦)。

2.1.1.3动植物资源丰富

甘肃省地形狭长,省域跨度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省内现有森林总面积38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树种繁多,主要有冷杉、云杉、栎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省草场以天然草场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的甘南草原、马衔山、祁连山等地。

甘肃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共有650多种,其中有90多种属于国家级珍稀动物,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地包括成县、文县、康县、武都、两当、天水等。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甘肃是全国药材主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马铃薯、啤酒大麦等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肉用羊、食用百合、酿酒葡萄、啤酒花等产量位居全国前五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国首屈一指的马铃薯生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啤酒大麦啤酒花生产加工基地、肉用羔羊基地、高原夏菜基地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1.1.4 气候条件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小时,自东南向西北增多。

甘肃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1.1.5 财政投入

甘肃省实际利用内资也由第三产业不断向第二产业集中,就固定资产投资来讲,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内资占全部实际利用内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2%上升为2010年的5.2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率非常低。

2.1.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他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把战略构成分为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要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的相互制约因素,并主张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机遇来克服自身的劣势和威胁,从而实现组织的发展。虽然SWOT分析法经常应用于营销学领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把他应用于社会领域。因为农业是一个独立行业,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也自成系统,因此,SWOT分析法也适用于甘肃省农业发展的研究。

2.2 制约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2.2.1 自主创新意识薄弱。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的体制和机制与发达农业省份趋同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学习和借鉴农业发达省份成功经验的深度不够,自我探索的能力不足,自主创新意识不够,等政策、等财力支持的现象比较突出。

2.2.2 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在农业技术普及过程中的技术吸收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等能力明显不足。引进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难以与相关产业技术和劳动力进行合力匹配,使一些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本省难以实现其市场扩张的目标,弱化了技术的驱动效应。

2.2.3 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不够灵活。一些地方只重视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后续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在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容量小、各类人才缺乏的前提下,甘肃省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形成足够灵活的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

2.2.4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心理效应缺失。甘肃省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心态仍然存在。对外开放的社会心理效应的缺失,不但制约着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也影响着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心理预期和参与的积极性。

2.2.5 政府财政投入不能保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农村的发展需要。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严重缺乏。广大农民充满致富的愿望和信念,但是生产和发展资金严重匮乏已成为一大障碍性因素。

2.2.6 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甘肃属经济落后地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依靠土地为生,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农民的非农收入较少。多年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太明显,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收入主渠道仍然来自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使农民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3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论文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经济,分别给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与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完全可以实现我省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1 大力推进产业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产业融合改变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组织形态。应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融合提供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农业融合构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产业融合的扩散、渗透与诱导作用,推动农业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转变政府观念与职能,构建并发展融合型农业体系,同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1.1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产品的制造流程和空间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产品价值链的拆分与重组特征明显。高新技术在农产品中的大量应用使得产业技术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产品加工环节增多,大大延长了产品价值琏,价值琏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在价值琏重组方面,产业融合的作用更是明显。产业融合导致农业内部各子产业之间渗透交叉与重组,从而形成导致农业价值琏重组,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价值琏。生态农庄、生物产业就是明证。

3.1.2 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统计,我国目前流通成本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零售商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产品从生产到销往用户手中,95%的时间损耗在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方面,而同时物流费用平均占到总成本的50%。因此,将现代物流产业与农业更好的融合起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业物流投融资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物流保险体系,对农业物流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风险进行承保,并针对不同的标的和风险,开发出多样化的保险合同菜单;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

3.1.3 大力推进农家乐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在时代特征、业态特征、功能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从目前而言,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的一个新举措。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用崇高的信仰、远大的理想来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农民操作技能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建设,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3.3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健全农业保障的机制

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以企业集群发展带动区域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国家财政对遭受风险农户的救济力度;树立科技兴农意识,在政策制定上,真正把发展高科技农业摆在重要位置,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

参考文献

[1] 丁越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评述[J].开发研究,2012,(2):74—79.

[2] 项继权.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1):30—35.

[3] 张蕾,蔡志坚,牛利民.低碳经济与我国农村发展[J].生态经济,2010,(9):73—76.

[4] 李忠斌,张婷婷.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3):116—121.

[5] 李周.改革以来的中国农村发展[J].财贸经济,2008,(11):82—127.

[6] 刘洁.典型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7,(专):57—62.

[7] 谢延文.论我国农村发展路径[J].特区经济,2007,(10):142—143.

[8] 闫永,刘志峰,韩玉勇.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生态农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717—9718.

[9] 刘玉琼,艾大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路径反思[J].农业经济,2010,(9):27—28.

[10] 曾国平,罗航艳,曹跃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100—102.

[11] 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J].农村经济,2007,(12):45—47.

[12] 方华,赵海,徐雪高.2009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红旗文稿,2009,(24):8—10.

[13] 陈玉福,刘彦随,龙花楼,王介勇.苏南地区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1):123—128.

作者简介:李含宝(1982—),男,汉族,甘肃华池人,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极为重要,而仅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的投入。因此,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应制定与运用合理的财政政策,找准经济增长点,及时协助调整产业的发展方向,谋求区域的持续稳定发展。对此,可以从财政政策的多种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个不同层面手段和方式的协调、统一和互补,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性。

一、调整税费

现行某些地区,其中资源开发所得利益分配是存在失衡的,因此地方政府要在保证发展的同时改善地方财政税费,引导地区利益分配。第一,在合适地区应继续执行国家增值税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并促进增值税转型,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在地方财政收入因扩大抵扣范围而短期内减少增值税收入的同时,中央或自治区财政也应采取相应的财税倾斜政策,促进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第二,针对某些地区主导的能源产业,早出台如环境税等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专门税种,并适当调整资源税,可试行征收基数由从量征收转变为从价征收或量价结合的征收办法,逐步过度到按资源储量征收。第三,为了防止地区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而导致较高的生态成本,可适度授权地方政府在一定幅度内调高资源税,并将地方对资源性产品征收的基金等纳入资源税,增加的税收由地方财政统一平衡使用,并按一定比例返还企业,以此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二、设立环境基金

针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地区仅靠现行的环保经费往往不足以进行全面的防治。因此,地方政府可考虑出台有关环境资金申请、评估等程序的具体标准,牵头设立环境基金并妥善运作,以填补环保经费的空缺,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以支持针对其他转型项目的财政支出。环境基金的资金来源,首先,可以是财政部门管理的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其次,由地区资源开采行业及能源生产行业,根据生产规模、排污指数以及用水吨数分列出不同的比例,在各自税后利润中按比例提取冲入基金。再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用户,亦应向能源生产行业及地区资源开采行业支付一定的价外补贴,能源输出地区亦可作为价外补贴的直接承担对象。在保证资金来源的同时,还应有正确的投资方法。首先,地方财政部门应注意到环境基金的特殊性质,在做投资决策时应首先注重稳健。其次,才是盈利。再有,环境基金体系复杂,资金来源较为多样分散,资金的到位时间、规模数目相对于普通基金而言波动性较大,因此无论是直接使用还是投资,都应物色专业的投资理财机构,做出更详细的分析与规划。

三、完善转移支付,引导产业转型

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适时转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推动产业转型和创新,第一,上级财政应继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区重点工程、新兴工程和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第二,可参照国家给予一些地区的相关政策,如天津滨海新区,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第三,要深刻意识矿产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规避生态环境风险,避免资源丰富地区在未来走上资源耗竭型城市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财政政策的选择上,应有意识地向低碳产业倾斜,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短期效益和长期利益的统一。第四,应合理设置能源资源的开发权,维护积极转型、排放达标企业的开采权,对该类企业维持相关优惠政策,适当加大补贴力度;同时,淘汰落后的能源化工产能,减少同质化产能生产,将资源和相关补贴资金分配给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化工项目。

四、推行生态补偿

在目前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生态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很强外部性的活动,不应再是政府的强制性要求和社会的公益项目,应成为投资和收益相对称的经济行为[2],财政部门的合理介入以及妥善安排,是解决此类问题最可靠的途径:对于生态系统产生正外部性的产业,要给予相应的直接经济补助;而对于产生负外部性的产业,政府部门应介入划清产权,要求相关产业根据其经济活动范围和影响做出相应补偿,使得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相互衔接,达成稳态。通过将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直接经济利益,有利于鼓励地区产业参与生态保护。具体而言,可参照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典型案例,结合实际情况在相应地区大力开展生态补偿。首先应将环境财政支出纳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上级政府设立的专项资金和地方财政的相关资金,建立出一套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得环境治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陕西榆林为例,目前已出现大面积的采空区,治理资金缺口极大,根据生态补偿机制,首先可以对资源开采行业即受益者收取生态补偿,并对采用落后开采方式的企业收取额外修复费用,要求其出资出力参加生态修复工作;接着结合补偿、修复费用和环境专项资金,安排合理支出对采空区生态进行维护,如引进人工湖修建地下水存储、加固矿洞减小塌陷风险等。

五、加强区域财政协同合作

加强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同以保障区内的统筹规划,强化区内联系和沟通,通过新的财政管理形式,相互联系、相互扶持,促进区域财政的协调合作,调整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是充分发挥该区域的区位优势,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思路。因此,在财政协同的框架下,可由政府引导建立产业联盟,减少区内恶性竞争,并充分发挥地区不同的资源优势,发展地区内能源互补联产系统,从而有效引导区域能源产业差异化发展。从长远来看,可持续发展应在推动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可进一步考虑通过区域财政合作促进兼并重组、资产置换等以发挥规模效益,提升技术水平,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正中.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J].西北煤炭,2007,(12):7.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3

一、广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事关社会和国家的稳定,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区域发展失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要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必须加大力度扶持粤东西北的发展,将短板补齐。目前广东省委提出的最新战略是“一核一带一区”,在继续保持珠三角核心地位的基础上,另外将粤东、粤西这两个沿海经济带打造成新增长极,把粤北山区定位成生态发展区,以绿色发展为指引开拓新局面。“一核一带一区”布局的重点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路线,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实践价值

1.补短板,实现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

粤东西北和珠三角发展差距大,同时与珠三角相比粤东西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等明显落后。“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通过对粤东西北的优势定位,因地制宜地部署发展战略,提升发达地区的辐射力,带动落后地区同步发展,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广东的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还可以优化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合理分配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

在要素禀赋方面,粤东西北各有优势,粤东粤西有天然的海洋资源,而粤北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不同,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珠三角应重点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先进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到粤东西北,带动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粤东西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布局和园内承接产业的发展,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提高整体综合经济效益。

3.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全省经济活力

产业集聚指的是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这种集聚可以带来规模化效应。珠三角通过产业的一些转移,可以扩大与粤东西北地区的联系和产业关联,加强珠三角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分工,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经济腹地,同时也能带动粤东西北的发展。这种产业上的分工,不仅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同时也能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双赢。

二、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转移政策实效不明显

广东近几年大力推荐产业转移,但是效果不彰,粤东西北经济落后的局面未得到根本转变,产业转移政策的制定目的在于淘汰落后的、对珠三角带动作用不足并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能,忽略了落后地区是否具备全要素的支撑能力。而珠三角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科技创新产业转移较少,无法为粤东西北带来经济活力。粤东西北主导产业数量较少,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更是无法发挥带动作用。另外广东省有 343 家大型工业类企业,绝大多数都在珠三角,粤东西北只有24家,难以为粤东西北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够,对粤东西北的产业辐射力度不够强。

(二)区域政策和发展理念有偏差

现行的区域扶持政策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这种扶持就助长了落后地区的依赖心理,使他们缺乏一种主动性,长远看不利于当地的发展。另外现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缺乏在时序上的合理安排,全省围绕着珠三角这一核心,粤东西北同步向外平推发展。实施的重点和方向不明确,容易分不清主次造成同质化发展,浪费了资源。另外粵东西北的发展观念相对珠三角较为落后,改革的力度和开放程度与珠三角也有很大差距。

除此之外,没有对粤东西北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单依靠经济指标去考核,没有考虑到粤东西北对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贡献。因此造成各地区各自发展,对区域协调的整体发展考虑较少,缺乏对整体协调发展的动力。

(三)粤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内居于社会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即增长极理论中的增长极。中心城市一般具有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条件,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比较大,并且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周围地区同步发展。粤东西北共12个地市,内部差异小,各自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不突出,对区域增长的贡献有限。粤东地区汕头逐渐衰退,被揭阳追赶,汕头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经济龙头作用不明显。粤西地区湛江与茂名经济总量接近,此外两市在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财政收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指标上相差均不明显。粤北山区五市,问题同样存在,韶关、清远两市经济总量接近,差距小,韶关无法形成经济龙头担当粤北中心城市的地位。

三、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珠三角

珠三角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经济基础,应保持在全省的核心地位,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自己的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投资合作,引进一些高技术产业和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互利共赢,进而实现广东新一轮的大发展。另外可以挖掘发展一些新兴行业,调整自己的产业布局,为经济发展带来新鲜血液和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应该向粤东西北转移一些高科技产业,发挥自己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在整体上提升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二)沿海经济带

粤东粤西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港口居多,有很多发展空间,但是交通基础设施与珠三角差距很大。“要致富,先修路,富得快,高速带”。

基礎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粤东粤西交通网络布局不完善,公路和高铁通达度不够,严重制约了资本的配置和流动,增加了产业发展的经济成本。要想实现粤东粤西新一轮的发展,需要补齐交通设施这个短板,增加更多的铁路和公路线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促进生产要素更加顺畅、合理流动。海洋蕴含着巨大的财富,广东应加快粤东粤西海洋经济的开发。充分利用粤东粤西的港口资源,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发展一些港口产业和海洋养殖业、对外贸易等产业,以此来带动当地的发展,逐渐缩小与珠三角的差距。另外粤东粤西要注意避免同质化,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实行多元化错位发展。如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优越地理位置的港口,可发展成为都市型休闲观光渔港、水产品集散地,以及发展游艇码头提供海上观光活动,使该地区的渔港呈现多元化功能。

(三)北部山区

北部山区是广东的生态屏障,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因此,在推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粤北不能根据珠三角地区的取舍,来决定所承接的产业类型,而是应该根据本地的优势,选择那些具有生态效应的产业。同时北部山区贫困地区多,要注重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施策,发动全社会力量,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时粤北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应该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引导产业创新发展,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考核机制上,粤北地区应在政府主导下,制定更加合理的、考虑各地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贡献的考核方案,激发出各区域为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的动力,并在“共生、多赢”的竞合理论基础上进行城市间高层次的合作。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宁夏将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面对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宁夏各高职院校如何围绕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前瞻性地构建适应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对推动宁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一、宁夏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宁夏经济呈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2010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90亿元,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25080亿元,增加3303亿元,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89万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9.4:49.0:41.6,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如表1、表2所示

宁夏“十二五”期间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在未来五年中,作为西部内陆省区,宁夏将继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高端化、低碳化、高技术化、高效化为发展方向,加大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比重,提高优势特色农业的增加值,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推进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把宁夏打造成为西部现代产业集聚区,向西开放内陆实验区。

二、宁夏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宁夏共有各类职业院校46所,高职院校8所,形成了以2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1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的办学体系。

各高职院校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方向,针对少数民族区位优势调整优化教育专业结构,开设了回族商贸、数控机床、回族烹饪、现代物流、阿拉伯语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专业100多个,在校生规模达到2.3万人。近三年,共向社会输送高职毕业生17905人,就业率达到93.8%。如表3所示。

下大力气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力地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针对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改革用人制度,完善高职教育专、兼职教师聘用政策,聘请企事业单位经验丰富和实践经历的科技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做学生实训的“师傅”。目前,全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3%以上,“双师型”教师占40%以上。无论是学历层次还是专业技术职称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支持学校和企业、行业联合办学,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参与、利用企业的资金或技术人才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各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和企业用工等方面与企业建立长期密切合作,推进了校际合作、校企共建、校企共赢,加快了共建实验实训基地的进程。相继与长城须崎、小巨人、共享集团、佳通轮胎、吴忠仪表、多维药业、星翰集团、蒙牛等区内外大型企业签定合作办学协议。有力地推进了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促进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宁夏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历史、经济、环境、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随着宁夏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高职教育作为宁夏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鄙视,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生源,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要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据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生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全社会认同和支持,主要原因是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一个档次,学生就业后收入和社会地位太低,只能做一线的技术工人,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二)高职院校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对教师队伍建设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宁夏的高职院校多由原来的中专升格和合并而成,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市场急需的、专业性强的专业教师缺乏,教学任务繁重,也没有时间通过学习、深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基础学科的师资过剩,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大部分教师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进校,从企业或社会其他行业引进的人才太少,一线的实践经验缺乏;高职院校中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大多为中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年龄老化问题已经开始有所改变,但是高级职称和高学历教师的比例过少,学历职称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师资紧缺,大部分教师忙于授课,没有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和企业挂职锻炼,缺乏高职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实践经验。

(三)高职院校布局失衡、不合理,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地区布局上看,宁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地区分布极不合理,大多集中在首府银川,占宁夏高职院校的80%以上。宁南山区只有一所师范院校,严重影响了当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宁夏北部是我区工业发展的先行区,也是老工业基地,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然而,职业教育发展远不能满足当地用人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和改善北部及宁南地区高职教育,是宁夏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四)高职教育直接服务宁夏区域经济的效果不明显

随着宁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今后急需现代农、林、牧、渔等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宁夏各高职院校开设的涉农专业较少,加之,在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村镇,毕业后多数不愿回原地就业,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市场对现代涉农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五)高职教育的办学机制尚不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高职教育应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因为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够,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学生接触社会、认识企业的机会过少,企业不能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践的平台,造成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和胜任就业岗位。

三、宁夏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拓宽渠道,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针对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对高职教育鄙视的现状,一方面要大力宣传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上形成人人重视和尊重高职教育、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应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经常组织一些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大赛,利用新闻媒体扩大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关注度。

(二)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提高社会力量参与高职办学的积极性

创新和健全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机制,积极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兴办高职教育,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发展高职教育的机制,充分依托、联合企业利用其生产和经营场地,使高职教育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企业得到实惠,共同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加快高职教育发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教育教学经费投入的扶持政策,保障高职教育教学经费充足,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在积极引导和解决学生充分就业的同时,创新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办法,如建立自主创业基金等形式,帮助和解决高职学生自主创业资金短缺等问题。

(三)优化布局,突出特色,提升各类专业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规模分散、办学成本大、结构布局不合理、办学特色不鲜明一直是影响和制约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拓宽高职教育的办学区域、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突出地域发展特色,推动高职教育走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规范运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树立“专业品牌”意识,强化骨干专业,适度开发新专业,大力办好特色专业,增强专业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职业院校办成行业特色鲜明、社会信誉度高的职业院校。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步入生产、管理、经营一线的岗位工作,需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培训能力,应该是一个既具备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又具备相应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学校通过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为企业进行科研开发服务,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参评第二职称评定等途径,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宁夏各高职院校教学骨干还是以有教学经验的专科和本科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居多,高学历教师引进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每一个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院的教学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提高教师的学历,提高学院的竞争力。

目前,宁夏正处在结构大调整、产业大转移、经济大发展的时代。高职教育也要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宁夏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燕萍.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职教论坛,2000(12).

2.马树超.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5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6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7

关键词:亚洲金融对外贸易区域合作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1-047-04

尽管建立亚洲区域货币有助于打破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促进亚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但基于亚洲“全球化”趋势强于“区域化”的特点以及亚洲经济缺少“领头羊”的现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甚至单一货币区等较深层次的区域金融合作的难度较高,现实意义也不大。围绕区域核心货币的竞争仍是主流,真正的货币合作恐怕要在鼎立之势打破之后。

未来10年内,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框架应以完善政策对话、危机救助、监管合作等机制为主,同时培育发展区域金融市场。通过区域金融合作和各国的金融深化,改善亚洲金融体系结构,为亚洲贸易投资模式的转变和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创造条件。中国则应着力为扩大人民币的区域使用创造经济和制度条件,把人民币打造成区域核心货币。

一、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区域金融论坛形式为主的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启动。目前,虽然在清迈倡议下的区域流动性救助安排、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政策对话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迄今为止,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清迈倡议”实现了多边化,区域流动性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

2000年5月,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东盟+3)的财长们决定在东盟+3的框架内设立一个区域金融合作协议,这就是清迈倡议。财长们决定,通过清迈倡议在四个重要领域展开合作: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建立资本流动监测机制,建立区域政策对话和经济监控机制,进行人员培训。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具有准机构性质的流动性救助机制,清迈倡议对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清迈倡议只是促进进一步谈判的协议,而不是一个关于货币互换安排的最终协议,此后,在清迈倡议下的行动逐步展开。

2007年5月,在10+3日本京都财长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通过建立自我管理的外汇储备库,即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或财政部分别划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建立区域储备基金。该基金再签署协议,委托各参与国在非危机时期分别管理各自的出资,危机发生时集中使用储备基金,帮助发生危机国家应对国际收支和短期流动性困难。区域储备基金的建立,是改变清迈倡议以往的双边性质,向多边化机制发展的开端。同时,东盟+3决策机制和基金启动机制也从双边安排向多边转变。

2009年2月22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盟+3财长会议为强化清迈倡议再次采取行动。财长们在会后联合公布了《亚洲经济金融稳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将共同储备基金扩大到12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为保证共同储备基金有效管理和使用,提议建立独立的区域监控实体。在上述两项措施实施之后,共同储备基金启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性贷款的挂钩比例从80%进一步降低。

2009年5月3日印尼巴厘岛10+3财长会上,各方就外汇储备库主要要素及香港加入储备库达成一致。储备库总规模为1200亿美元,中(包括香港)日韩和东盟按照80:20比例出资,中国、日本分别为384亿美元,韩国为192亿美元,东盟为240亿美元。在中国的出资份额里,香港出资42亿美元。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于2010年3月24日正式生效。2010年5月初,在10+3塔什干召开的财长会上,各方就10+3独立监督机构(即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的主要要素达成共识。

“清迈倡议”的多边化以及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不仅完善了亚洲区域流动性救助机制,而且为开展区域货币合作搭建了基础平台。

(二)亚洲金融市场发展倡议多,联合行动少

2003年由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EMEAP)牵头成立的亚洲债券基金一期(ABFl)是发展区域债券市场第一次联合行动,总金额为10亿美元,现已全部投资于EMEAP经济体中和准发行体发行的美元债券。由和准发行人发行的债券只能以美元计价,因为没有本地货币的参与和缺乏二级市场。2005年6月,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正式推出亚洲债券基金二期(ABF2),种子基金数额为20亿美元,确定了向私人部门开放的原则。投资方向由8个经济体的和准美元债券拓展到和准本币债券。与第一期不同的是,ABF2允许在八个市场上发行以本国货币计价的债券,这八个市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

在亚洲金融市场发展方面的倡议很多,包括2003年东盟+3也提出了建立亚洲债券市场动议(ABMI)、2002年泰国提出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CD)、2002年香港提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和信用担保市场的倡议等。但基本没有采取联合行动。2008年5月10+3马德里财长会通过了ABMI新路线图,其重点是推动各国进一步发展各自的本币结算债券市场,从而进一步发展亚洲债券市场。“新路线图”主要致力于10+3促进本币债券的发行、扩大本币债券的需求、完善债券市场监管架构以及改善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2009年,新的东盟+3签署的《行动计划》,再一次将建立区域金融市场提到议事日程,但没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三)建立了多层次的政策对话机制,但一些跨区域的论坛在促进亚洲区域合作方面的作用有限

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中最重要的政策对话机制是由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1国组成的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EMEAP)。该组织成立于1991年2月,其宗旨是通过交流与合作,维护东亚金融稳定、推动区域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支付体系建设并加强银行业监管合作等。为加强EMEAP在金融稳定方面的合作,2006年11月,EMRAP行长会决定成立副行长级的货币与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经济监测、危机管理等重要职责。此外,由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参与的东南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论坛(SEANZA)以及跨区域亚欧会议(ASEM)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也为亚洲加强政策对话和经济监督提供了平台。但是,由于美国并不愿意看到没有他参与的亚洲区域集团的建立,美国的干扰也是亚洲区域合作的障碍,由美国参与的跨区域论坛在促进亚洲区域合作方面的作用有限。

(四)亚洲汇率和货币合作停滞不前

关于亚洲汇率机制和货币合作主要还处在学者研究和探讨阶段。尽管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曾提出亚洲通货单位(ACU)的动议,由于存在很多技术困难,参加国之间无法达成共识,亚洲开发银行将原定2006年5月启动ACU的计划无限期推迟。虽然在亚洲,日元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区域效应相对较强,但任何一种货币都没有成为其他国家的锚货币,不是区域核心货币。

二、亚洲“全球化”倾向大于“区域化”,大量金融资源区外循环,区域金融合作缺乏推动力

亚洲国家主要通过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普遍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产业发展既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也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这决定了亚洲基本的贸易流向。尽管亚洲区内贸易份额从2003年开始已经超过区外贸易,但从贸易最终需求看,亚洲对外贸易的主要需求拉动力仍然在区外。亚洲对外贸易最终需求70%左右依赖欧美市场。而导致区内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东亚生产网络布局。从自由贸易协定数量上看,目前亚洲国家在谈和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猛增到近100个,但亚洲区内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数量只占全部贸易协定的25%。

亚洲资本流动也不具备“本地偏好”(home-biased)特点。第一,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亚洲国家加快开放资本帐户,区内FDI也因跨国企业生产网络区内布局而活跃,但投资的区内份额仍然比较低,亚洲FDI流入和流出60%左右是在区域内进行的,如果排除香港因素,东盟10国+3(中日韩)的区内直接投资份额仅为30%左右。亚洲区内证券投资份额大致为10%。第二,由于亚洲区内没有稳定的可信赖的国际货币,无论区内还是与区外的贸易和投资往来主要以美元来进行结算,亚洲国家为保障国际支付能力不得不储备大量美元储备资产,这决定了亚洲区域净资本流向;第三,亚洲国家金融市场在规模、效率、深度和流动性等方面与美国和欧洲都有很大差距,金融体系结构是银行主导,无论是官方外汇储备还是私人资本不得不投资美国等区域外的金融市场。大量的亚洲储蓄剩余不是在区域内转化成投资,而是在区外循环。

可以说,亚洲的区域化不仅没有表现出对区外的对抗性,反而是全球化的“副产品”。无论从贸易还是投资方面看,亚洲的“全球化”倾向都大于“区域化”,这导致亚洲各经济体对美元和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尽管近年来亚洲区域各主要经济体相互依存关系逐步深化,但亚洲区域金融资源的区内循环比重不高,金融运行不可能摆脱美元体制1。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经济受美国和欧元区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更大,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不突出,使合作缺乏动力。这也是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未来10年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框架

基于亚洲“全球化”趋势强于“区域化”的特点以及亚洲经济缺少“领头羊”的现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甚至单一货币区等较深层次的区域金融合作的难度较高,现实意义也不大。围绕区域核心货币的竞争仍是主流,真正的汇率和货币合作恐怕要在鼎立之势打破之后。

未来10年内,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框架应以完善政策对话、危机救助和防范机制为主,同时采取合作或单独方式发展区域债券市场。

(一)强化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EMRAP)对话平台的作用,加强政策对话

尽管涉及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对话平台比较多,但EMEAP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对话机制。已经初步构建了危机管理构架及建立了金融市场交易室网络。EMEAP的相关机制分为三层:行长级会议机制、副手级会议机制和工作组会议机制。已经发起了两期亚洲债券基金,编制了地区金融稳定宏观监测报告。相对其他论坛,其参与成员相对较少,容易达成合作共识,未来,应将其作为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政策对话的最重要的平台。

(二)在“清迈倡议”原则框架下,继续完善亚洲区域危机救助和防范机制

第一,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库建设,应在“清迈倡议”多边化的基础上,增加其独立性,逐步减少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资方案的联系,由国际货币基金的的补充转变成替代。这虽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不愿意看到的,但这正是亚洲摆脱美元体制的重要手段。

第二,加强区域内经济监测机制和区域金融监管机制。清迈倡议建立之初有四个内容:监控资本流动、区域金融监管、货币互换和培训。但目前看,主要在危机后解决区域内的短期流动性短缺问题取得比较大的进展,在危机防范方面少有作为。未来应在经济监测、国际资本流动监控和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建立机制.

第三,逐步加强外汇储备库的机构化,为设立亚洲货币基金做准备。目前外汇储备库尚未使用过,根据规定,在非危机时是由各国央行管理,但是到危机时刻储备库如何实现有效管理还是个问题。从长远发展需要看,按照亚洲货币基金的方向发展,外汇储备基金需要集中统一账户管理,储备库的机构化也是必然选择。

(三)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ABMI)下,大力发展亚洲债券市场

由于亚洲主要经济体金融体系结构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实际上,亚洲金融市场发展与亚洲主要依赖欧美市场的贸易模式转变互为条件,要转变亚洲过度依赖外需的局面,要把亚洲储蓄剩余在区内转化,这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的支撑,发展亚洲债券市场是关键。ABMI 提出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发展以东亚地区货币为计价单位的债券市场,以降低东亚地区对美元的依赖性。ABMI下,新的亚洲债券市场发展路线图希望各成员能够主动地进一步发展本币结算债券市场,采用或者单独或者联合的方式寻求建立一个更加有利于发行人及投资者进入的市场。但是,目前这个机制显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未来,亚洲各国应在消除阻碍跨境债券融资的技术如信用评级、税收、跨境清算交割等方面加强合作。

四、我国的参与策略

作为亚洲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受美元体制的影响最大,加强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立场是坚定的,也应该发挥最重要的作用。但鉴于目前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为竞争。而且,“合作”往往离不开必要的“妥协”,在合作的成本与收益的对比中,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方式和时机尤为重要。未来10年是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初级阶段,也是为更深层次的汇率和货币合作“排兵布阵”做准备的阶段。为此,我国的基本策略是:

第一,我国应将政策对话、完善区域危机救助和防范机制和发展亚洲债券市场作为合作重点,并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清迈倡议和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等三大机制中扮演积极推动者的角色,争取发挥主导地位。

第二,将打造人民币亚洲区域核心货币作为目标,围绕该目标为扩大人民币区域使用创造条件。包括加快转变贸易模式、完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开放资本账户、深化金融改革,尤其是发展人民币计价的离岸和在岸债券市场等;

第三,积极参与或主导有关亚洲汇率和货币合作的研究,为更深层次的区域金融合作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

注:

1.所谓美元体制,是指不能与黄金相兑换的美元发挥关键货币功能的国际货币体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由以美元为核心的短期及中、长期国际信用周转体系所形成的整个国际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曲凤杰,“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定位、挑战和对策”,《国际贸易》2010年6期

2.李君濠,“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措施的发展近况”,澳门金融管理局研究暨统计办公室

3.刘红忠 乔碌卓,“东亚金融合作的研究范式及其架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

4.朱孟楠,傅俊霖,“东亚货币合作的意义、难点与对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

5.王子先,“欧元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

6.Haruhiko Kuroda ,Masahiro Kawai,“STRENGTHENING REGIONAL FINANCI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May 2003, PR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03A-10)

7.Jee-young Jung “Regional financial cooperation in Asia:challenges and path to development”,

8.高海红,“中国在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中的作用”,国际经济评论2009.5-6

9.楼继伟,“全球经济不平衡与亚洲的货币金融合作” 2004 年6月25日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8

[关键词]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运行现状;统一立法。

引言。

尽管我国《劳动法》、《工会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没有明确规定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争议,但是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处劳动争议这种创新模式已经在全国推广而且工作成效显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劳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等部门也多次发文要求积极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研究解决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法律地位、工作程序和制度”。¨o然而迄今为止,有关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专门研究还比较缺乏。研究我国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合时、有价值。

一、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发源诞生。

1949年全总颁布《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与《劳资争议解决程序的暂行规定》,规定“劳资双方发生争议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时,应由劳资双方请求该业工会①与同业公会②派出之代表会同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解决之”。L21此处规定的“该业工会与同业公会派出之代表会同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131还不能理解为我国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的早期制度起源。因为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是由行业工会、行业协会等组织派代表组建起来的真正的组织体,独立地居中调解劳动争议,而“该业工会与同业公会派出之代表”都是以维护各自一方当事人权益为前提共同协商并寻求争议的合理解决方案,没有共同组建为一个组织体,不是独立地居中调解劳动争议。

在1993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出台后,不少地方开始设立乡镇级的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尔后1995年劳动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按三方原则组建这类调解组织并进行规范化运作。Ho再后,1995年全总颁布《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2001年劳社部、国家经贸委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通知》,2005年劳社部、全总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2007年全总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2008年劳社部下发《关于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2008年全总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意见》,2009年人社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2009年人社部、司法部、全总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这些文件都要求积极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开展调解工作,并对此类调解组织的工作职责等作出了要求。2010年司法部下发《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意见》还要求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与此同时,各省市工会、人社等部门也发文推动辖区内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另外,有关省市工会、劳社等部门还印发规范性文件对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及工作程序作出规定,如2003年出台的《武汉市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试行办法》,2005年出台的《四川省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试行办法》等。所以,在劳动争议调解创新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我国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已经破土诞生,目前渊源主要体现为大量零散的部、省、市级行政性文件。

二、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运行现状。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已经在全国推广建立。全国设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总数已经由2005年的8891个增加到2010年的15000个。¨1另外,媒体相关报道更能说明各地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蓬勃景象。比如,2010年11月西宁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立,【612011年8月深圳市盐田港口汽车运输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立,【刊成都市计划2012年实现已建工会的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率达90%等等。旧。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成效显著。根据全总政研室正式发布的2007~2010年度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绘制出全国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业绩统计表(表一)与全国企事业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业绩统计表(表二)如下: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全国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每年成功调解劳动争议的绝对数高于企事业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全国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争议的成功调解率基本上在80%以上,远高于企事业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大约23%的成功调鳃率,平均每个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每年成功调解数约为7件,而每个企事业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每年成功调解数不到0.20件。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的具体制度尚不统一。首先,关于调解组织的设立区域规定不统一。全总《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四川省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试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在所有街道(乡镇)、行业设立;2005年劳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2008年银川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在小型非公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另外,2009年北京市人社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的工作意见》、吉林省《关于构建全省劳动人事争议“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在各地建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出租汽车、餐饮服务、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立行业性调解组织。其次,关于调解组织的组建方式规定不统一。1995年劳动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按照三方原则组建;2009年人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却要求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两方组建;1995年全总《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等文件体现的是工会可以独家组建;吉林省《关于构建全省劳动人事争议“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意见》体现的是人社部门唱主角组建;2005年河北省劳社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体现的是由工会牵头唱主角,商同人社、司法、综治等代表组建;同时河北省还规定可以企业(行业)协会为依托组建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再次,关于调解组织的工作职责规定不统一。全总《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等文件规定了指导区域内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和调解未设调解组织的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两项基本职责;吉林省《关于构建全省劳动人事争议“大调解”

工作体系的意见》规定指导辖区内企业开展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和调解比较重要、复杂的劳动争议两项基本职责;《四川省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试行办法》却只规定了调解本区域、本行业内尚未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所发生的劳动争议一项基本职责。最后,关于调解组织的工作程序制度规定不统一。2005年劳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等部级文件笼统要求各地建章立制做到办案程序和工作制度规范化,对具体制度内容没有作出规定;福州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完善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对乡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印章制度作出了规定;河北省劳社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对影响较大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会商调解制度作出了规定;《四川省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试行办法》等文件对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案件管辖、调解期限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武汉市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试行办法》还专门规定了调解劳动争议案件所发生的费用由当事人所在单位承担的制度。

三、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统一立法的正当性分析。

各地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运行良好、调解工作成效显著,但是这一创新的调解组织形式及其工作制度目前还处在政出多门、各地为政的散乱状态。笔者认为,应当把该项模式创新上升到国家级的法规层面上,制定全国统一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法规制度。理由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填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的作用盲区。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规定大中型企业应当依法设立调解委员会、小微型企业可以设立调解委员会,事实上全国多数大中型企业没有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小微型企业基本上都没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对这些企业无从发挥作用。一方面,企业内设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于超企业范围,甚至是跨区域、跨行业的大范围性质的劳动争议也无从发挥作用。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法规制度,规定由此类调解组织调处尚未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的劳动争议及超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的劳动争议,扩大调解工作覆盖面;另一方面,我国已设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处理企业内部劳动争议方面多年来工作效果较差,甚至可以说是不能正常运转、难以发挥作用,[9 3由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对这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工作指导与协助也是必要的。

(二)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具有独特优势。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应当按照三方原则组建(后文再作分析),这类组织当中各方代表都能摆脱发生劳资纠纷的特定企业行政的束缚操控,能够从双方维权、维稳角度理性公平处理争议,即便是企业方代表也能从企业在人工成本方面公平竞争等角度考虑维护职工利益,各方代表能够保持其独立性、中立性。同时各方代表之间没有根本性利益冲突,能够通过协调沟通形成本区域、本行业劳动争议处理的共同指导方针,能够融合为一个真正的组织体。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能够克服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上的内在弊端①。另一方面,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具有真切了解特定区域行业的企业职工、企业文化、劳资关系习惯与惯例等独特优势,调处争议特别有针对性、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调解效果更好。同时,这类调解组织邻近企业、邻近争议发生地,方便企业及职工就近解决争议。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相比人社行政部门而言调处劳动争议更有亲和力、更近便。所以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法规制度,充分发挥此类调解组织预防调处劳动争议的独特优势。

(三)统一立法的条件基本成熟。

有关部、省、市发布了大量的指导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的行政性文件以及规范此类调解组织设立区域、组建方式、工作程序等内容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为制定统一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法规制度提供了充足的可以比较筛选的制度参考。全国各地普遍组建起来的乡镇工会、园区工会、行业工会以及行业协会等组织,为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多年来人社系统、工会系统、企业人力资源系统都狠抓干部培训工作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丰硕成果,人社、工会、企业等方面都能选派出精明干练、工作能力强的代表组成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四)人民调解制度不妨碍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统一立法。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人民调解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人民调解模式,确立了劳动争议的人民调解制度,实践中各类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都在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即便如此,按照三方原则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制定统一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法规制度仍然是必要的。

其一,依据《人民调解法》规定,各类人民调解组织都应当充分体现群众自治性特征,严格实行选举制或推举制。②尽管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在实践中确实成功调处过一些劳动争议,但是这些纯粹按照群众意愿选举(推举)产生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难以做到全面、客观、专业地研判劳动关系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难以真正担当起调解劳动争议的重任。只有按照三方原则组建起来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才能够真正担当调解劳动争议的重任,切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详见后文分析)。人民调解制度代替不了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法规制度。

其二,强调三方原则组建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争议,同时也不偏废村(居)、乡(街)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争议,这样也有利于在三方原则组建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与人民调解组织之间形成一种工作竞争局面,提高调解工作水平。但是在依照三方原则组建了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前提下,再依照《人民调解法》第34条之规定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的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确实就构成重复建设了。⑧其实,《人民调解法》第34条本身就是立法者对各方利益博弈、观念冲突所采取的回避矛盾的开放性、模糊化的立法技术处理,¨州立法者本身也没有要求一定要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的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

其三,台湾《劳资争议处理法》第44条规定表明,台湾劳资争议调解是以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调解为主,同时认可乡镇市公所调解委员会对权利事项劳资争议的调解。Q)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人民调解法》既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又规定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为此,我们制定统一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法规制度,允许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与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调解劳动争议又为何不可。

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的制度建构。

(一)调解组织的设立区域范围。

统一立法不宜盲目要求所有市、区、街(乡)都建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因为全国有相当部分乡镇还没有一家企业,甚至有些县都还没有一家企业,在这些乡镇、县建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纯属浪费资源。统一立法也不宜只要求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立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因为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不少的非公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这些非公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也是劳动关系复杂多变、劳动争议案件多发企业,也存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不能发挥作用等情形,这些非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争议需要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建议统一立法考虑规定:企业达到一定数量的市、县(区)、街道(乡镇)及工业园区应当设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企业达到一定数量的省、市、县(区)行业应当设立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具体的企业数量标准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作出规定。

(二)调解组织的组建方式。

工会、企业代表两方或是由工会、企业协会中一方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都有失偏颇,他们都只是特定利益集团代表,缺乏正当性。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应当坚持三方原则,坚持三方原则不仅符合国际劳工标准《三方协商公约》、符合我国劳动法制传统,更主要的还在于人社、工会、企业三方充分协商沟通、相互配合支持,能更全面地研判劳动关系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更理性妥善地调处各种劳动争议案件。关于这一点,世界上不少国家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也都体现了三方原则。在德国,解决劳资冲突的调解机构是由冲突中的雇主协会和工会的同等数量代表组成,并有~个中立的主席。ll¨在法国,集体劳动争议的调解机构是地区或全国调解委员会,该委员会除了雇员组织和雇主组织人数相等的代表外,还有公共权力机关三分之一的代表参加。-l纠在日本,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主要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劳动委员会,劳动委员会由资方、劳方和公益方代表组成。¨副在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三方原则关系中,由人社部门唱主角牵头组建更为恰当,因为人社部门是政府机构、具有权威性和号召力,在工会与企业方的利益冲突中能够做到客观中立,工会与企业两方都能按受。同时,人社部门在调处劳动争议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足够的干部调解实力。建议统一立法考虑规定: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由人社部门牵头按三方原则组建,也可以邀请司法、综治等部门派员参加。主任由人社部门人员担任。办事机构设在人社部门,也可以设在地方总工会或行业工会。

(三)调解组织的工作职责。

统一立法应当最大限度地保障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发挥其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功效,应当确立这类调解组织指导辖内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含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下级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等)开展调解工作,调处尚未建立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超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等重大复杂劳动争议三项职责才恰当合理。

(四)调解工作的主要程序规则。

统一立法应当对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的基本原则、受案范围、案件管辖、调解员岗位资格、申请调解的期限、受理立案的期限、调解员选定、调解会议召开程序、调解文书及签章、调解期限、调解协议效力、当事人权利、调解费用承担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这些具体规则内容本文不作详述。

五、结论。

在创新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我国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已经破土诞生,目前渊源主要体现为大量零散的行政性文件。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已经在全国推广建立且工作成效显著,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的具体制度尚不统一。人民调解法律制度不妨碍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的统一立法,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具有独立性等优势,统一立法能填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的作用盲区,统一立法的条件基本成熟。统一立法应当对调解组织的设立区域范围、三方组建原则、基本工作职责及具体程序规则等作出恰当的具体规定。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5年8月4日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等文件。http://tyldbz.gov.cn/web/policies/viewpolicies.jsp?id=747.

[2][3]中华全国总工会1949年11月22日发布《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第27条,http://old,chinacourt.ore,/Ⅱwk/showl.php.

[4]劳动部1995年5月9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通知》第二条第(六)项。http://www chinaace.

com/new/63/74/1995/5/ad401135501 1 195599126620.him.

[5]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5年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EB].中国工运,2006,(6):54.全国总工会研究室。

2010年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EB].中国工运。2011,(8):53.

[6]邢生祥。西宁成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青海新闻网2010年11月28日报道,http://qhnews.corn/newseenter/system/2010/1 1/28/010241603.shtml.

[7]工联会成立全市首家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深圳市盐田港口汽车运输业工会联合会网站2011年9月5 13报道。ht—tp://szglh.org/detail.asp?id=1 120#.

[8]成都市总工会法律部。关于印发(2012年成都市工会法律工作要点》的通知,成都市总工会网站2012年3月2日报道。http://cdzgh.com/html/detail.asp?classid=0202&id=22998.

[9]尹明生。我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的现实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l,(1):41.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