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网络的内涵8篇

时间:2024-02-19 15:14:45

网络的内涵

网络的内涵篇1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148-02

一、提高网络教育质量的内涵

网络教育质量是涵盖整个网络教育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网络教育是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比传统的广播、电视为载体的远程教育模式有着更好的可控性和灵活性。通过网络平台,在教学的时间、地点、互动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对网络教育质量也要有更深刻的认识,网络教育质量是涵盖于教学平台、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监测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系统工程。

1.教学平台。网络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一个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平台像我们工作的办公室、学习的教室,如果条件舒适、温馨,自然会促进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相反,如果灯光昏暗、脏乱不堪,则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一个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要求,在功能全面的同时,界面设计的美观、使用上的人性化等都是一个优秀网络教学平台要具备的条件。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广义上指一个专业中各门课程的安排和设计。在这一点上要有一个科学务实的定位。要充分考虑网络教育自身的特点,当前我们有些学校的网络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与脱产教育的课程几乎没有区别,只是照搬过来,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网络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强调个体化学习,学生群体又多是在职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专业的定位和课程设计上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二是在狭义上指一门课程的内容。这主要指教学课件、授课录像等的质量,网络教学的主要学习手段是观看授课录像和教学课件,由于网络教学不会受到脱产学习时教师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可以在网络教学中提供最优秀的课件和录像。教学内容的质量如何是整个网络教育质量的核心。

3.教学组织。教学组织似乎是只有脱产学习才有的,但由于网络的互动性十分好,因此,网络教学的教学组织也同样可以实现,并且十分重要,也就是说不要把网络教学理解成僵硬的、简单的教与学,由于网络可以灵活控制教学进度、方便地展开讨论和师生的交流,具备把质量控制实施在教学过程中的条件,而不是通过最后的一次考试来求质量,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水到渠成。在教学组织这一点上,它与面对面的教学可以说各有优缺点,因此,网络教育中教学组织水平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一个突破口,也是从根本上改变网络教育质量控制、监测难的关键。

4.教学监测。监测、评估体系是网络教学系统中保证教学活动按照既定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它既包括对学生的监督也包括对教师的监督,既包括对教学结果的考查也包括对教学过程的监测。我们应该在网络教学中制定标准的、可量化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系统的可操作性,而不是停留在方针和指导上。在教学过程中,监测系统要随时起到规范教学活动、纠正教学错误的功能,把监测活动融于教学整个过程中,成为网络教育中的“电子教务管理部门”。

素质与能力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它们自然也就成为所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网络教育也不例外,由于网络教育自身的特点,在网络教育中出现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现象,这显然会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和提高造成障碍。在网络教育中,我们要通过灵活的课程设计、有创意的作业安排和丰富的讨论交流,营造出学科的文化氛围和交流氛围,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熏陶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网络教育对于学生的抽象总结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可以得到较好的锻炼,唯一缺乏的就是实验、实践等动手能力,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仿真技术,模拟有些实验的效果。

二、提高网络教育质量的思路

1.从网络教育的特点出发,抓住提高质量的主动性。网络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生教育为主,其学习的对象十分广泛,但其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很好的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学习的主体在主观上希望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表现为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有较强的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持续不断的学习自觉性。尤其是当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在客观上也会逐步促进学习主体的学习能动性,这些主动学习的特性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是十分有利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们的主动性,通过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和努力,把这些主动性转化为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方式的特性,扬长避短。网络教育具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异地发生,“教”与“学”在时间上的错位的自身教育方式上的特点,是适应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主要特点,一般来说,这些特点,方便了学生对教育的选择和学习,但不利于管理和交流。但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交流方式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年轻人,通过网络交流的热情不亚于面对面交流,因此,我们在网络教育中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上研究探讨符合人们心理和行为的教学模式,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在学习交流上的优势,弥补在管理上的松散,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交流、朋友似的沟通。

3.进行科学务实的教学定位,适应社会需求,发挥学科优势,特色突出、专业鲜明。网络教育的定位在教育部2006年的文件中有着明确的阐述:“网络教育定位为非全日制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岗位培训及其他非学历培训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试点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办学类型、层次和专业。”网络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市场变化,美国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嘉格伦(Glenn R.Jones)在其风行一时的著作《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一书中指出:“远程教育的基础理念,是向人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而不是向教育提供人。”因此,在网络教育中优秀的、特色突出的学科、专业设置,既是我们吸引学生、保证生源的前提,也是我们提高质量的保障。

4.正确处理网络教育与面授教育的关系。当前,除了一些专业的网络教育学院,还有大部分是大学等办理的附属网络教育学院,这就需要我们认清网络教育与面授教育的关系,不要把网络教育简单地看作面授教育的延伸和扩充,网络教育与脱产教育只不过是教育手段和途径的不同,它们各有特色,不存在优劣的区别。不要简单地沿袭和套用面授教育课堂教学的做法,面授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只能作为参考,网络教育应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网络教育的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及教学管理体系,和传统的学校面授教育优势互补,比翼齐飞,共同发展。

3.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紧密结合网络教育自身的特点

(1)开展层次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由于网络教学的学生组成十分复杂,其基础不同,经历多样,这一点和面授教育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完全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显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网络教学自身的特点,为开展层次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网络教学可以更细化教学的层次,以学生的需求出发,灵活地安排学科的层次、班级的层次等,如按照学生基础的高低分为入门、初级、高级等;按照学生的求学重点分为侧重实际操作还是理论学习等;个性化教学则针对目标会更具体,甚至到单个人,由于网络教学的交流方式可以实现点到点(通过邮件、讨论等),个性化的学习定制和指导完全可以实现。

网络的内涵篇2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纷争

概念由内涵和外延组成,前者是概念涵盖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后者是其包含的对象与范围。综观当前对学界、业界两个方面对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看法,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分歧。

(一)概念内涵的三种观点。

1.语言说。即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是暴力语言。如金君俐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它是指网络世界的那些具有‘暴力’特征的语言。” [1]这一界定将暴力(violenc)等同于语言,仅仅注意到了暴力的表现手段,而从本质上忽略了暴力的行为特征。事实上,自西方学术界研究暴力(violenc)现象以来,无论是早期仅仅将其看做是对肉体或经济的伤害行为,还是后来将心理和语言暴力也纳入其中,都无一例外地将暴力(violenc)界定为行为。如阿・拜特格尔指出“暴力不仅表现为纯肉体的行为,而且也可以有心理的和语言的多种暴力形式。” [2]可见,将网络语言暴力等同于网络暴力语言的界定是不合适的。

2.行为说。与语言说相对的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行为。如杨东伟、李惊雷认为“网络语言暴力专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骂攻击行为。” [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行为说内部又分化为“言语行为”、“侵权行为”、“舆论行为”等。如邱业伟,纪丽娟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是“由某一网民在网上公布的某一信息引发的,众多网民利用网络搜索获取该信息中的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并公布于众,进而在网上发表大量侮辱、诽谤言辞或不当评论进行攻击,甚至延伸到现实生活中,造成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严重损害甚至可以导致当事人死亡的大规模网络集体侵权行为。” [4]而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是“舆论行为”的学者则指出该行为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网民在意见表达中使用侮辱、谩骂与人身攻击等语言暴力,二是舆论对当事人构成直接或者间接伤害;三是表现为网民的群体,是多数人对少数人意见的压制。” [5]符合以上特征即为网络舆论暴力(或语言暴力)。

3.权利说。即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是话语霸权。李宪玲认为“网络语言暴力,具体说来就是在属于新兴媒体的网络上,采用霸权的方式,用不道德、不符合常人思考范围、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词语,通过组织没有逻辑顺序的语言,剥夺了他人的一些话语权力,导致的结果是对他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甚至是身体伤害。” [6]任敏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是“暴力显现在语言中,就是用语言霸权的形式剥夺他人的平等交流的权利,企图用这种语言来强制别人接受自己偏激的思想,从而对他们的思想或者心理上产生某种程度的伤害。”二者都将概念的本质属性界定为“话语霸权”。

(二)概念外延的两种观点

网络语言暴力这一概念的外延即网络语言暴力这一行为涵盖哪些对象。从目前概念界定来看,表现为以下几种:

1.语言说。金君俐,杨东伟,李惊雷,李宪玲等认为网络语言暴力的范围限于语言,如“以语言为武器”、“以语言为媒介”、“用不道德、不符合常人思考范围、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词语,通过组织没有逻辑顺序的语言”等。持这一观点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暴力的语言表征主要是辱骂、侮辱、诽谤、嘲讽、诋毁等人身攻击性言辞。

2.信息说。这一观点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语言暴力由言语攻击行为、人肉搜索行为、隐私公开行为等多种暴力形式组成的共同体,如邱业伟,纪丽娟等。

语言说和信息说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网络语言暴力由个体或者群体实施,且具有强制性、攻击性,都是以语言攻击行为为主体。区别在于信息说将暴力的范围拓展到舆论事件全程中由网民发出的各种攻击行为。这一观点主要由传播学界和传媒界的学者提出。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界定

辨析各方学者和网民对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看法,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语境。

网络虚拟空间是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语境,由于网络虚拟语境的特性,网络语言暴力在暴力语言的表征上具有明显的特点,如因网络语境的隐匿与自由,使得网民在发表意见时无所顾忌、恣意妄为,从而产生比现实语言暴力程度更深的暴力语言;由于网络语境的超时空性,使得网络语言暴力往往由个人行为出发,大多会形成网络群体语言暴力景观,而且受到群体影响,以及技术的强化,网络暴力语言会愈加极化,加深暴力程度。由此可见,网络语境是网络语言暴力形成的重要场域。因此,由网络转入网下(社会现实语境)中的的延伸性的暴力言语行为不能算网络语言暴力。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要素。

关于构成要素,有学者认为是“客体、主体和实施方式”三要素。[7]网络语言暴力由暴力言语行为的场域、施与方、承受方和暴力语言四个要素组成。施与方和承受方是语言暴力的施、受双方,施受双方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因此,会形成多种关系。如个体对群体、个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等多元互动关系,并且个体与群体之间也会相互转化。暴力语言是网络语言暴力的手段与工具,是否具有攻击性和伤害性是其是否称为“暴力”的关键。这4个要素构成了网络语言暴力这一特殊场域的言语行为。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具有攻击性和伤害性,带来明显负面效果,其负向功能显而易见。更有歪曲和违背事实真相、蛊惑人心、恶意侮辱等言论将网络受众和舆论事件引入歧途,甚至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造成错误舆论导向。这是网络语言暴力的负功能,如网络谣言、谤言、群体对骂等。但网络语言暴力也有其正向意义。由事实出发,对现实社会事实存在的,由媒体或网络曝光的“假、恶、丑”等现象,网民使用言语的利器,借助网络的自由空间,对其实施言语制裁、舆论监督,从而对其形成心理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方再心理或事实上接受网络的宣判和制裁,甚至会影响行政、法律和社会的进程。

(四)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网络语言暴力因其攻击性和伤害性本质而给承受方带来身心伤害。但从功能角度而言,这种伤害又具有正反两个方面,即积极伤害和消极伤害。

由以上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语境、要素、功能和影响这四个方面来看,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网络虚拟空间中,网民运用具有暴力性(讥讽、嘲弄、咒骂、侮辱等)的书面、口语、图符等多种手段对他人(个人或群体、组织等)实施具有攻击性和伤害性的言语行为。

狭义:网络虚拟空间中,网民不顾事实真相,运用具有暴力性(讥讽、嘲弄、咒骂、侮辱等)的书面、口语、图符等多种手段对他人(或群体、组织等)实施恶意攻击和伤害的言语行为。

从广义上,网络语言暴力包含正负两种功能的语言暴力;从狭义上,网络语言暴力仅指具有负面功能的暴力行为。我们认为,从功能角度界定网络语言暴力,能够比较全面关照、客观评价这一特殊场域的复杂现象。解决前文呈现的概念界定纷争,为评判和管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奠定理论基础。

注释:

[1] 金君俐:《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和对策初探》,《新闻实践》2009年第4期

[2] [德]阿・拜特格尔:《何谓暴力?暴力释义与暴力使用类别的商讨》,《青少年犯罪问题》1997年第1期

[3] 杨东伟 李惊雷:《网络语言暴力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究》,《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4] 邱业伟 纪丽娟:《网络语言暴力概念认知及其侵权责任构成要件》,《西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5] 彭兰:《如何认识网络舆论中的暴力现象》,《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8月25日

[6] 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网络的内涵篇3

一、网络经济犯罪的基本内涵

经济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利用法律所许可的经济方式,违反国家有关经济法规,严重侵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国家、集体及他人财产,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计算机信息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工具或者以计算机硬件、软件及信息网络为侵害对象,实施的违反《刑法》有关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网络经济犯罪可以认为是上述两者的复合形式,本质上讲仍然是经济犯罪,是一种新的严重侵害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形态,它并不是一个法定的刑法罪名,是在计算机网络犯罪基础上“孵化”出来的,它发生在网络空间内,有人称之为“虚拟空间”或“第五空间”,它区别于现实的生活空间,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精神空间和文化空间。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网络经济犯罪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本身。基于以上分析,可将网络经济犯罪定义为: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为犯罪工具或以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网络系统为侵害攻击对象,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国家、集体及他人财产所有权的经济犯罪形态。

二、网络经济犯罪的成因

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犯罪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犯罪形式。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经济犯罪是现代社会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与信息时代伴生的一种新型的智能犯罪。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经济犯罪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成功率极高,但侦破率相对较低

网络经济犯罪的高度隐蔽性,无疑助长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诱发犯罪的发生。计算机信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无国界、高速便捷、智能等特性,使网络的时空跨度超过了传统的限制,而且操作具有长距离、易修改、不留痕迹等特点,因此网上违法犯罪行为在侦查和取证时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上跨国犯罪势成必然,如果没有国际合作,很多网上犯罪将无法侦破。世界各国的警察在对付网络经济犯罪方面都有些力不从心。比较而言,美国的警察多一些这方面的技术、经验和能力,但即使在美国,网络经济犯罪依然很少能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

2.法制观念淡薄,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严重滞后

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没有现实世界那样有形可感的边界和障碍,如果广大的网络使用者没有法制观念,当出现太多的网民违法时,即使有完善的法律,也将法不治众。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如何应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在网络世界里,网络使用者的主要法律问题则应该是如何遵守法律来避免可能产生的违法行为。目前,网络立法严重滞后,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其条款还散见于《刑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等法规中,不够系统,操作较为困难。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法律未明确而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达到犯罪的情形。网络立法的滞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也是很不完善。因为网络一方面在普及之中,另一方面又仍在发展之中,难以制定出针对网络成熟状态的稳定法律。

3.网络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和软件的先天不足,导致安全性降低

首先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存储介质极易被携带出去,并且容易被有意或无意的损坏,造成大量信息的丢失;其次数据的可访问性使数据很容易被拷贝下来而不留任何痕迹;再次信息的聚集性,信息在以分离的形式出现时价值往往不大,当大量信息聚集在一起时则显示出其价值性;最后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网络在物理结构、使用条件上难以统一的标准和协议,使其保密更加困难。另外,在计算机程序的设计上多数软件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有许多薄弱环节,加之缺乏完善的安全措施很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如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网络侵入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内部系统,修改数据库而获得非法经济利益。据媒体报道,在中国95%上网的网管中心都遭到过境内外黑客攻击和侵人,其中,银行和证券机构是黑客攻击的重点。

4.受高额利润的驱使,在网上贪图非法钱财;忽视网络道德文化建设,西方不良文化刺激带来了负面效应

网络的内涵篇4

[关键词] 微博时代;教育舆情;微博教育舆情

2013年3月8日,被称为当代中国画坛富有活力的一位“探索性画家”的孙海峰,在其新浪微博上:“刚听到的真实故事:朋友妈妈资助了一个江西井冈山孩子,从小学捐助到了高中毕业后说不上大学了,说她妈妈给他找份工作到广东这边打工,见了面说到成长经历,说谢谢阿姨每月捐的40快钱帮助他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生活费...妈妈当时很惊讶!因为寄给孩子的至少是10倍!当地的经手的民政慈善部门提成真高!” [1]的微博,并在随后了关于此教育资助事件的详细情况,一时间引起了广大博友的关注,粗略统计截止到4月7号,原文的直接转发量已达63798次,评论量也达17283次。同时也使得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纷纷追踪报道,由此引发了一场民政慈善部门“提成真高”的风波。孙海峰的微博及博友们的评论形成的舆情是这场风波迅速蔓延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我们以此教育事件为例来了解微博教育舆情的定义与要素。

一、微博教育舆情的定义与要素

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随之而生,网络舆情也源于现实,只是人们将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所拓展到了互联网。目前,随着 Web 3.0 技术及相关互联网用户的不断普及,新型媒体――微博已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舆论场所。近年来,微博以其用户基数大、传播速度快、信息上传方便等特点,逐渐成为我国舆情爆发的主要传播媒介。教育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互联网的使用,使人们对某些教育现象、问题等的讨论变得更广泛,更客观。因此,我们把有关教育的网络舆情称为网络教育舆情,故此,就把以微博为舆论场的有关教育的网络舆情称为微博教育舆情。所以,由孙海峰及网友们的评论形成的舆情便叫做微博教育舆情。微博教育舆情属于网络舆情,与其相似,微博教育舆情的要素也应包括:主体,客体,本体和舆情空间[3]。

(一)主体

所谓主体就是指广大的微博使用者即微博主。教育与广大网络使用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许许多多的微博使用者。微博教育舆情是微博使用者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因此,在此教育事件中,孙海峰以及参与对此教育事件进行转发评论的其他博友都是主体。

(二)客体

所谓客体就是指教育事项。它具有刺激微博用户心理的中介作用并且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教育事件、教育热点现象、行为和政策等等。只要与教育相关的事情都可以是微博教育舆情的刺激物,包括来自现实社会中与教育有关的事和网络虚拟世界里与教育有关的事。所以,此教育资助事件便是形成舆情的客体。

(三)本体

所谓本体是指微博教育舆情本身即公众的各种情绪、意见、态度的总和。在此事件中,指微博主们对此事件的评论。由于微博主的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所以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很难统一,即便是同一个人、对教育的看法也会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互相碰撞,互相交织促使微博教育舆情复杂多变。针对此教育事件,我们看到广大博友持各种各样的观点。

(四)舆情空间

网络教育舆情的舆情空间是指网络使用者对中介性教育事项的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情境,也是网络教育舆情主、客体和空间中其他基本因素之间进行多维“互动”的情境。 [4]所以,微博教育舆情的舆情空间就是指微博平台,以及在使用微博时应该遵循的法律法规、角色认知、价值观以及网络文化等。在此教育事件中,微博平台和广大博友在发表自己观点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以及网络文化构成这场风波的舆情空间。

综上分析:微博教育舆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微博主围绕教育现象、教育事件、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政策等教育事项。通过微博表达、传播各种意见的总和。比如,在一定的时期内,广大的微博用户对有关教育的热点话题或突发事件表示的关心与议论的总和在微博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阵地”,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从而形成微博教育舆情。

二、微博教育舆情的特点

微博教育舆情虽然只是网络舆情中的一小部分,但它既有网络舆情的特点,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ging)的简称,是博客的一种变体,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M (如QQ等)、Email、web等方式向个人微博短消息,文本内容通常限制在140字之内,并实现即时分享。 [5]在微博中,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可以或转发信息,也可以接受别人的信息,由此形成一个快速传播的网。所以,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体,在传播教育舆情时的特点如下:

(一)微博在形成教育舆情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微博有更新、评论、转发、收藏四个基本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将身边所发生的教育事件、教育问题等到微博上供所有用户阅读,并和其他博友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畅谈自己的看法。微博教育舆情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动态信息交流过程而形成。这与博客等其他网络传播方式相比,互动性大大提高[6]。在此事件中,最开始是孙海峰在微博中提出民政慈善部门克扣对贫困小学生的资助事件,而后孙海峰发微博和博友之间进行讨论互动,从而慢慢形成舆论引发民政慈善部门“提成真高”这一风波。

(二)微博教育舆情的主体具有多样性,隐匿性,从而使其更具真实性

微博教育舆情主体是通过微博表达自己对相关教育事件的意见的微博使用者。微博时代舆论主体具有多元化、不定性的特征,发表意见的人既可以是实名认证的“真人”,也可以是虚拟的“微博昵称”;既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草根。总之只要注册成为微博用户,都可以是舆论主体。我们可以看到,微博为人们提供了空前自由的表达场所,没有身份顾虑的网民表达意见也更为真实、大胆[7]。通过查看广大博友对此事件的原微博的评论,便会觉得这样形成的微博教育舆情,也更加真实的反映了群众的看法。

(三)微博教育舆情客体的特殊性,从而使其更加复杂多变

微博教育舆情的本质是微博使用者对教育现象、问题等中介性教育事件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因此必需要考虑作为客体的教育的特殊性。教育能促进个体的个性化,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而促进社会群体的高层次化。正是因为教育在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易引起广大微博使用者的关注,形成微博舆情。教育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如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教育性质要受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教学要遵循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特征等。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但是微博使用者由于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地位等差异,对教育问题、教育事件等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在评论此教育资助事件时,有的博友从教育资助基金管理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的评论,有得从教育资助政策的不完善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的评论,还有从社会道德角度来评论等。因此,微博教育舆情内容更加丰富。

(四)微博教育舆情本体的多元性

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微博教育舆情内容也是多元的。“民政慈善部门提成真高”这一教育资助事件,不仅告诉我们相关部门在教育资助的管理上存在问题,同时说明相关教育资助政策尚需完善。这种多元性的教育事件不仅在现实社会中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微博上更是广大博友争论的焦点。

(五)意见领袖具有最强大话语权。

意见领袖是指在突发事件的产生、发酵、传播等环节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网民,他们在特定的领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潜意识里影响着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8]在此事件中,孙海峰便占据了意见领袖的位置,对其他博友的评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研究微博教育舆情的意义

通过对“民政慈善部门对教育资助金提成真高”事件所引起的微博教育舆情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微博在传递教育舆情时所具有的独特性,也反映了有关教育资助的政策法规尚需完善,需要重视对教育资助金的管理以及去向的透明度等问题。微博教育舆情是由现实社会中相关教育事项刺激而产生的民众社会态度在微博上的表现。虽然微博教育舆情的集散地是微博平台,但主体――微博使用者是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微博教育舆情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对现实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微博教育舆情相对真实,有利于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不同于传统搜集社情民意的方式,受访者因担心受到嘲讽或打击,而有意无意的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微博用户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任何人在微博上可以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对有关教育事件、教育问题等的想法,这样就能将自己相对真实的想法、态度传递给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微博平台的开放性,使我们可以直接搜原微博,看其转发量和评论量来了解广大博友对某教育事件关注程度。微博的即时性有利于上传下达,所以有利于教育管理者、政策制定者有义务、有责任及时准确地汇集教育舆情信息并做出价值判断,进而为政策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服务。在此事件中,博友们对此教育资助事件的观点具有相当高的真实性,更有利于科学的进行教育决策。因此,微博教育舆情为制定教育决策提供真实的舆情基础,有利于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二)简便的互动反馈机制促进教育舆情的扩散,有利于实现“网络问政”

互动是网络的本质,微博将互动这一特性发挥到极致,没有哪种媒介比微博互动性强。只有通过不断地互动意见才能够不断地扩散。从2013年3月8号孙海峰“民政慈善部门提成真高”事件开始到2013年3月18号上午11点,在这短短的十天之内,这条微博的转发量已达63912,评论量已达17254,这些数字不仅表明了此教育事件受关注程度,也同样说明,微博简便的互动反馈机制有利于教育舆情的扩散,微博的这一特性,也便于实现“网络问政”。

(三)有利于增强社会民众对教育的监控力

在“民政慈善部门提成真高”事件中所反映出的广大民众对民政慈善部门教育资助资金管理的不满,说明了在教育资助资金的管理和去向上需要增加透明度,同时也增强社会民众对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教育作为国家的立国之本,与广大社会群众切身相关,教育部门行政管制失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必须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舆论监督。微博使用者获取教育信息的途径便捷多样,对教育信息的评价自由方便,对教育决策者的个人道德起到监督制约。微博教育舆情的传播能够促进信息公开,保障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通过微博反映网民对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事件等的褒贬与评价,更好地在网络与现实社会进行双重监督。在揭露教育腐败、违法乱纪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教育的公平公正。微博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公布教育事实,传递教育信息,并加快信息反馈。通过微博教育舆情的传播,社会民众能够发挥强有力的监督作用,进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海峰,新浪微博,2013-3-8

[2]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 52.

[3] [4] [7]左明章,国桂环,曾睿.网络教育舆情的内涵及特点[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8―9.

[5]刘佳.微博来了[J].互联网周刊.2009.12.

[6]张晗.微博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传播规律[J].传媒e时代.2011.4:85―86.

网络的内涵篇5

文本的存在问题:交互性与亲历体验

在传统审美生态系统中,艺术作品一经生成,随之就固定化了。也就是说,这个定型了的艺术作品,构成它的各种要素之间具备一定的秩序,并按一定的组合排列使之固定,除非某些刻意的修改,它就不会再有大的变动。一部以纸媒为载体的文艺作品,经过创作者的写作定稿,交付印刷厂印刷,并由出版社出版发行等几个程序后,无论是它外在的结构形式、修辞技艺,还是内在的审美内蕴、价值导向,整部作品的基本要义被规定下来了。一旦流行于市面,这部作品也就脱离艺术家“母体”的滋养,成为一个自主自为的生命体。

对于它的读者或鉴赏者来说,它是他们进行阅读、审查和品评的逻辑起点,读者或鉴赏者首先要以之为对象,然后按部就班地审阅它的篇、章、节布局,捕捉上下文的结构关系,把玩它的审美蕴味,体会它的精神内涵。总而言之,在传统媒体的审美生态系统里,固定化、定型化、线性不可逆的文本鉴赏程序成立一个习以为常的文化现象,并广泛为人们接受。网络传媒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固有模式。与传统文本存在的固定化特征相比,网络传媒中的艺术文本远不是固化、定型了的样式,它永远处在被读者或鉴赏者建构的过程之中,没有完结时刻。对于文本的阅读与鉴赏来说,一个人阅读可能是这个样子,另一个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段阅读又是另一个样子。对于正处在创作之中的文本来说,例如接龙叙事的文本,读者在参与阅读的同时也介入创作,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和情感需求在网络原创作品之后接续故事情节,展开主人公的命运。但他的创作并非文本的终结,事实上,他所创作的这个文本同样面临被后继者改写和接龙的可能。另外,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影响了网络文本的存在。具有超文本、超媒体形式特性的网络传媒,其读者或鉴赏者对文本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甚至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鉴赏趣味决定文本存在的样式。比如,在一些网络小说里,如果读者点击不同的选项,那么后面被链接的情节也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异。此时,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并非全然按照作者所前定的结构秩序,而是读者根据他们自身的审美理念、艺术理想和情感爱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实现阅读和审美过程。这就意味着,传统媒体审美生态系统中文本生成的责任者由作者转移到了读者,读者决定着文本的走向。不同的读者或鉴赏者,由于点击链接的路径不同,就会导致他们走向不同的文本空间和审美世界。因为读者或鉴赏者每次点击链接过程,就是他运用思维、感情和态度进行文本创作的过程,他们经过修辞关系、符号组构从而形成一个叙事文本。如果他们的点击链接停止,那么他们的文本创作在他们点击链接停止时就停止了。正如法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所说的:“(作者)与文本同时诞生,绝不是先于写作或超越写作的存在,不是以其作品为从属的主体。存在只是阐述的那一刻,并且只有此时此地每一个文本才被永远地写作。”②

综上所述,在网络传媒空间里,由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文本始终处于建构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局面。因此,每一个读者或鉴赏者的任何一次阅读和欣赏活动,摆在他面前的不是一个即在、现存的文本,这与传统审美活动基于同一文本的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在网络时代,探讨某一具体确切的审美活动是不可能的,因为网络传媒的随机性使得这种确定的文本几无存在的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网络传媒审美生态系统下,人们的审美鉴赏活动必须是亲历亲为的,贴近自我,直逼本我的“肉身化”。

文本之间的关系:反本源与拟像生存

原作是传统审美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传统的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艺术门类而言,原创者的手稿、珍本、母带是其原作,这能为艺术爱好者提供精神上的享受。随着大众消费欲望的膨胀,数量稀少的原作对于艺术品鉴的大量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人们以原作为蓝本进行复制,以图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但是,复制品与原作之间的区别显而易见。以文学作品和影视艺术为例,当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由手稿变成铅字印刷品时,虽然经过大规模复制印刷可以得到大量的复制品,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但复制的过程也是“灵韵”丧失的过程,手稿的原始信息将会消失,因为章、节、句、字的修改往往是反映思维演绎痕迹的重要标尺。同样,影视艺术中声、色、光、电的粗制滥造和大量拷贝,使得画质和音质变异,导致影视艺术不能取得震人心魄的效果。这些原本在原作中都存在的审美因子因标准化、同质化的生产复制而消亡殆尽。对这一过程重新检视,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全书任务之一。他认为,在技术复制时代,艺术文本中那些不可复制的“灵韵”已经凋谢。虽然对于非专业人士,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差异很难分辨,甚至在他们眼里是不存在的,但“灵韵”有无造成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差异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艺术复制用技术干预造成了对自然存在的中断和文本诗性的语境错位”。③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能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购得一幅名作的“赝品”,而“原作”却价值连城的原因。例如,2011年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拍出4.2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1994年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代价购得达•芬奇的一本笔记手稿。从这个角度看,在机械复制时代,原作是本源性的,而复制品是非本源的,前者对后者具有一种前定的优越性。机械复制时代下,原作对复制品前定的优越性,在网络传媒空间里有了巨大的改观。在网络时代,数码复制技术成为最醒目的特征,传统媒介如声音、图像、手稿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转化成计算机可读形式,以“0”和“1”的二进制原理编码信息,并将其加载其中。

“网络媒体则是融声音、文字、图像等媒介为一体,采用静态、动态等多种传播方式提供信息”④,这种数码复制技术一个主要优势就是能将原始传输数据还原,且产品质量很高,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差异几乎抹平。但是这种根据原作生成,又与原作在样态上完全一致的衍生物毕竟只是拟像。这样,在网络传媒空间里生成的艺术作品实现了对原作的模拟,生产出一个个在价值结构与原作雷同,同时又消解原作的摹本——拟像。因此,在数码复制技术的网络时代,原作与摹本的君临关系被打破,文本之间呈现出一种拟像生存的关系。四、审美的期待功能:嬉戏与回归游戏对网络传媒审美生态系统的考察,最后一个环节是从价值论方面展开的,因为任何一次审美活动的完成都要以作者、读者或鉴赏者对其价值诉求的满足与达到为条件。中西艺术史上从审美期待层面对此的论述颇为繁多,这其中又以“游戏说”最负盛名。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为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因此审美是自由的想象与体验。席勒在康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游戏说”。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主要标志。“什么现象标志着野蛮人达到了人性呢?不论我们对历史追溯到多么遥远,在摆脱了动物状态奴役的一切民族中,这种现象都是一样的:对外观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⑤席勒所说的游戏,是指处在审美活动中的人在打破了感性感官欲望的道道枷锁,并跨越道德必然性的层层藩篱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其显著特征是审美的人只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兴趣,对象本身的形式成为唯一聚焦点,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但是,与这种艺术的无功利性相对,历史上艺术往往被赋予实用的功能。在中外艺术史上,《诗经》践行“诗言志”品格,曹丕《典论•论文》认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诗艺》提出诗要“寓教于乐”。艺术承载教化民众、救国安邦的功能从以上略举可窥一斑。在他们看来,艺术背后隐含某种严肃的道德理想、伦理诉求和社会道义,艺术在启人蒙昧、教育大众方面是一件性能良好的“工具”。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为例,这个特点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与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文学”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两个时期的文学,以批判国民性的思想布道为主。反思民族命运,关注人性,强调知识分子对大众的精神启蒙,推进中国的现代性事业成为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使命。鲁迅的启蒙小说,新时期伤痕小说刘心武的《班主任》、韩少功的《爸爸爸》等作品,不一而同地将文学批判理性指向历史、民族、政治等宏大叙事。这两个时期的文化与文学笼罩在精英知识分子的批判——启蒙理性之中,坚持精英主义的写作立场,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转化和再造功能,创作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启蒙情结和社会责任感。

网络的内涵篇6

众所周知, 知识经济是以电脑、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数码技术等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信息网络“爆炸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实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这两种趋势的出现无不与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加速了科技开发与创新的步伐,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从而使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程度空前提高; 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和扩散,使传统的国家、民族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因此,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网络经济。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 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

从狭义角度讲,网络经济就是应用因特网技术所进行的投资以及通过因特网销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主要是指B2B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和B2C (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广义地讲,所谓网络经济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联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EDI、EFT和各类信用卡交易。

目前,在人类的商务活动中因特网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特网上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用户资源,不仅能使使用者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获得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一般的信息浏览功能,向更具价值创造功能的网络经济方向发展。可以说,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

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很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2.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呈扁平化发展趋势,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借助网络即可实现“产销直接见面”,从而使中间层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未来成熟的网络经济将带给消费者更为价廉物美的产品与服务。

3.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的、相促进的。培育虚拟经济的成长,促进虚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经济新潮流的历史动向。

4.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的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与知识。

5.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流行起来,而网络年只相当于正常的日历年的四分之一。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21世界头10年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6.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

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高新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是推动网络经济的根本动因。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必须特别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并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推动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开创史无前例的全球网络新经济。

三、加速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途径

1.加速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进程。网络教育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也会对未来中国产生积极的影响。网络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网络教育投资使沉重的人口包袱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此,建议国家逐步实现全民网络教育,使所有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都进行不同程度的网络教育,并且国家出资重点帮助贫困地区中小学实现计算机与网络教育。

2.加速中国政府管理与公共机构服务的网络化进程。实现政府、公共机构、社会、企业管理网络化,加快实施“政府及公共机构上网工程”,强化网络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支出、科研机构、各类学校、各类卫生机构以及其它公共机构的普及和应用。各类公共部门提供的政府政务信息、法律法规信息、政府采购、公共工程招标、技术专利、文献检索科技期刊、公共数据库、主要经济信息等信息服务实行免费或低费服务,由于上述信息具有外部效益,决定了上述信息服务应由政府予以资助。

3.加速网络技术引进、扩散和应用进程。大幅度降低引进信息的技术成本,尽快实现信息技术产品、设备进口零关税,取消对该类产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使所有消费者和使用者能以最低成本获得附加值较高的信息技术和服务,同时鼓励信息产品与服务出口。

网络的内涵篇7

关键词:国际化;网络能力;内涵;结构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12.2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51-03

国际化企业是相对于国内经营企业而言的一种企业定位,它是指企业积极地进行国际化经营。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企业国际化,亦即企业进行上述活动的进程。企业国际化的代表理论是由北欧学者,如Johanson等人首先提出来的,较有代表性的有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即Uppsala model(简称U-M模型)。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投入的连续形式。企业国际化经历以下阶段:直接出口――通过商出口――设立销售分支――设立生产或制造分支。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出现了一股中小企业快速国际化的现象,这对于传统的国际化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们在企业创立伊始,就通过不同的市场进入模式,进行快速、有计划的国际化。因此,企业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国际化理论。于是,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由原来的“企业―环境”视角转变为“企业―网络”视角,而企业的网络能力对于企业国际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问题,对于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对于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

国际化企业的网络能力具有一般企业网络能力的基本特征。所谓网络能力,是指企业开发并利用组织内外部关系的能力,亦即企业基于内部组织结构,通过识别外部网络价值和机会,塑造网络结构,开发、维持与利用各个层次的网络关系,以便获得企业所需要的稀缺资源以及引导网络变化的能力。企业网络能力,首先得益于其知识性。专业知识,比如技术、财务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企业进行网络管理;社会知识则有利于企业与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在沟通技巧方面具有合作性和自律性。企业拥有的知识存量越多,越有利于将自身嵌入到网络关系中,并与其他成员形成互动关系,从中获得互补性的知识、信息和资产。与此同时,知识的层面也影响着企业网络能力的演化进程。肖鸿钧等人的研究表明,网络能力的演化路径从获取能力开始,通过整合能力转化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

国际关系网络是企业获取更多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快慢,取决于国际关系网络的建立以及企业在网络中的具置。有些企业快速的国际化,是因为其与国外的供应商有着密切的联系。广泛紧密的国际关系网络,一方面,能够使企业的新产品快速地遍布世界各地市场: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供了获取稀缺资源的重要途径。只要市场存在着竞争及资源稀缺,企业就必须通过各种网络活动,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知识的吸收、转移、整合以及创新是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知识的吸收是企业识别并获取内外部信息,将其应用于商业模式:知识的转移与整合,是企业协调内部的组织因素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共同促进企业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知识的创新是企业识别外部知识的价值,结合企业的优势,将知识消化并最终应用于商业目的。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不能只依赖于自身资源,而且应该从世界范围内获取知识、技术和市场。国际化企业的网络能力在于企业通过识别所在的国际网络关系中所蕴含的能够与企业优势互补的资源与知识,进行吸收、转移、整合进而创新,形成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的能力。

基于企业网络能力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定义为:所谓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是指国际化企业基于内部知识体系,通过国际关系网络,寻找与企业自身能力、资源相互匹配的合作伙伴,积极地构建和运营企业关系网络,通过知识的吸收、转移和整合,从而最终实现知识创造和创新的动态能力。

二、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的构成

与国内经营企业不同,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空间更加广泛,经营环境更加复杂,信息管理难度也更大,相应的计划和组织也要更加的细致周密。因此,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在拥有国内经营企业网络能力的一般特性的同时,还要拥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观点,将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的构成,具体划分为网络规划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和网络运营能力3个部分。综上所述,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也就是贯穿于国际化企业关系网络的规划、构建与运营全过程的综合能力。

所谓国际化企业的网络规划能力,是指企业根据自身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以及谁能够提供这些信息和知识,并根据识别出来的国际关系网络中所蕴涵的战略机会,制定企业有关国际合作伙伴选择、国际关系开发、互动方法等网络行为并进行选择的能力。网络战略规划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搜集能力、网络选择能力和关系发起能力3个部分。所谓信息搜集能力,是指企业对于国际环境信息进行搜索和收集的能力。它是决定企业国际化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企业网络信息搜集能力越强,越能够主动地进行信息的跨界或全局搜寻,同时进行多维环境信息吸收,搜集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并且,能够运用多元视角,更加准确地分析更多的信息,企业国际化经营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与此同时,企业也能够迅速且有效地整合内外部资源,并进行准确的战略决策,以适应国际环境变化,进而构建与维持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所谓网络选择能力,是指国际化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辨识潜在的网络价值与机会,搜集潜在合作伙伴的有关信息,进而对于将进入国际关系网络和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甄选以及选择进入网络时机的能力。所谓关系发起能力,是指企业选择以何种方式,与潜在合作伙伴建立关系的能力。

所谓国际化企业的网络构建能力。是指国际化企业通过协调各种网络资源,以发现和利用国际关系网络中所包含的战略机会,利用网络关系技巧构建和调整国际网络关系的能力。网络构建能力。有助于企业理解国际网络关系的构建、运作和演化的规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战略协同能力。协同能力所追求的目标是国

际关系网络的整体价值高于组成该网络的各个企业单独价值的总和。任何作为战略性资源的单一能力,都不能确保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只有运用网络学习能力,持续地创造新的知识,并将新的知识传遍整个国际关系网络,与此同时,通过知识协同,迅速开发新产品并建立全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国际化企业才能够在全球竞争中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通过有效的网络战略协同,企业可以在国际关系网络中获得共生共、系统全局的良好效果,并能够加强对国际市场环境的动态适应性。二是网络战略控制能力。企业制定与实施网络战略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突发性和偶然性的事件,因此,国际化企业应根据网络实际情况以及网络战略的主旨,进行具体的控制与处理,确保企业行为不偏离网络战略决策,并保持网络、战略、企业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是确保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能力之一。

所谓国际化企业的网络运营能力,是指企业管理和运用关系网络中每个合作伙伴关系的能力。网络运营能力重视深化与现有的每一个合作者的关系,并努力使来自于伙伴的利益最大化。具体而言,网络运营能力主要包括3个维度:第一,网络资源的交流能力。它是指企业如何与网络伙伴频繁、紧密和深入地互动,以提高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转移,并且提高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从而使信息和知识交流的渠道保持顺畅的能力。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通过国际关系网络不断地进行知识获取,不仅改变了企业既有的知识存量:还将通过关系网络获得的知识,在整个企业网络内部进行国际化的转移与整合。进而影响到网络整体的知识积累与创新。因此,国际化企业网络资源交流能力的强弱,对于企业在国际关系网络中进行知识的吸收、转移、整合以及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二,网络差异的兼容能力。它是指企业如何建立网络成员之间的集体规范和共享价值的系统。网络兼容能力通过建立被网络成员广泛接受的标准或工作规程,以发展多方兼容的管理模式,缩小网络成员之间因为不同的组织背景和组织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国际化企业在2个或2个以上国家进行生产和交易,其所处关系网络的成员在语言、法律、文化、经济制度、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很大。因此,企业网络差异的兼容能力,有助于企业克服网络成员在各个方面的差异,促进他们更加快速地达成共识。第三。网络占位能力。顾名思义,所谓网络占位能力,是指企业在网络中占有核心位置的能力。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也被称为“向心性”。首先,处于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其更容易接近于网络的其他成员,比如,他们所掌握的外部资产――技术、资金与管理技巧等。其次,处于核心位置的企业,其处于网络中大量信息资源的汇集之处,他们会比非核心位置的企业更加迅速地接收到新的信息,也更加容易得到新的发展(v01。,cct,1995)。最后,处于核心位置的企业,容易被其他网络成员视为是具有更高的威望。拥有较高向心性的企业,也意味着在网络中拥有较高的地位与权力,即企业的网络占位能力也越强。企业距离网络的核心位置越近。他们所获得的资源数量也就越多,也就越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国际化企业与国内经营企业相比,其所处网络的范围更加广泛,成员数量也更多。因此,网络占位能力,对于国际化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网络的内涵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

社会化网络交往作为网络交往的新形式,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该交往基于社会化网络,体现了明显的网络性和社会性。本文分别从交往理论和网络媒介理论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社会化网络交往的涵义和特征。

一、社会化网络交往的理论溯源

1.马克思交往理论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将交往和生产实践联系在一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并指出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即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渗透于物质交往。网络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交往方式,从定义上分析属于精神交往范畴,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

2.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中对交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把社会行为分为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四种类型。社会化网络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网络,社会化网络交往也满足哈贝马斯提出的构建交往合理化的三个途径。由于社会化网络交往的主客体在现实社会中彼此认知,不会出现在以往网络交往中匿名带来的交往环境混乱,双方为了达成交往的效果,会使用彼此领会的语言同时遵守现实社会的交往原则。

3.六度分割理论和弱链接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格兰姆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想和任何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实现,该理论被称为“六度分割”理论。该理论很好的阐述了人类社会网络结构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该理论也被公认为社会化网络产生的基础理论。与之相关的是弱链接理论,斯坦福大学教授格拉诺沃特认为,人们通常愿意和与自己有相似性的人建立紧密联系,然而通常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量和信息面又和自己趋同;而那些与自己平时接触少、关系疏远的人,因为与自己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也就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与自己相异且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源,这些人被称“弱链接”。“弱链接”理论也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化网络交往中。

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个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

二、社会化网络交往概念界定

1. 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内涵

通过对网络交往和社会化网络概念的理解,我认为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首先,社会化网络交往是网络交往的新形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交往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社会化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人际互动,符合网络交往的概念。其次,社会化网络交往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是现实社会的模拟与重构,使构建信任稳定的网络交往成为现实。

2.社会化网络交往的特征

①交往主体的真实化。交往主体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它是交往中唯一的能动性因素,在社会化网络交往中占主导地位。网络交往是网络主体的各种交流沟通关系。社会化网络实行实名制,强调交往主体的真实,增加了交往双方的信任,从而实现了真实交往的网络化。

②交往关系的确定化。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交往关系,如同学、师生、家庭、同事等等,对不同交往对象之间进行不同侧重的交往行为,交往关系的确定使交往行为变得有意义。社会化网络以现实的人际关系为核心,交往关系是确定的,人们可以像现实交往一样进行交流沟通,实现了网络交往的真实化。

③交往功能的多样化。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逐渐融合,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只使用互联网某一单一的功能,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也不再集中于一种,对网络交往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化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在交往方式上,社会化网络提供了即时通讯、日志、留言本、相册、分享等功能模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使交往更具个性化。

④交往过程的高效化。网络的延展性扩展了交往的空间,网络的即时性缩短了交往的时间,节省交往资源,提高交往效率。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平板电脑的发展,社会化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的充分结合,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便捷的使用网络进行交往,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交往能力,这也是网络交往的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