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育率的意义8篇

时间:2024-02-28 14:39:58

生育率的意义

生育率的意义篇1

1.1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率调查发现,有51人(13.2%)每周从不参加体育锻炼;132人(34.3%)每周只参加1次体育锻炼;93人(24.2%)每周参加2次体育锻炼;38人(9.9%)每周参加3次体育锻炼;71人(18.4%)每周参加4次以上体育锻炼。

1.2大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调查发现,大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小于30min的有125人(32.5%),30~60min的有189人(49.1%),大于1h的有71人(18.4%)。

1.3不同锻炼频率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情况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为“从不参加”和“参加1次”、“参加2次”、“参加3次”和“参加4次以上”大学生的运动锻炼行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频率为“从不参加”和“参加4次以上”大学生的饮食营养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频率为“从不参加”和“参加1次”大学生的健康危害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频率为“从不参加”和“参加4次以上”大学生的健康责任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频率为“从不参加”和“参加3次”、“参加4次以上”大学生的人际支持行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频率为“从不参加”和“参加2次”、“参加3次”、“参加4次以上”大学生的生命欣赏行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频率为“从不参加”和“参加3次”、“参加4次以上”大学生的外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参加”和“参加2次”、“参加3次”、“参加4次以上”大学生的内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参加”和“参加2次”、“参加3次”、“参加4次以上”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1.4不同锻炼持续时间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情况锻炼持续时间为“小于30min”和“30~60min”、“大于1h”大学生的运动锻炼行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持续时间为“小于30min”和“大于1h”大学生的外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持续时间为“小于30min”和“大于1h”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5专业、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中,以专业、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为固定因子,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进行3×5×3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业、锻炼频率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具有主效应(F专业=8.028,P<0.05;F锻炼频率=2.920,P<0.05)。锻炼持续时间对运动锻炼行为具有主效应(F锻炼持续时间=8.991,P<0.05)。专业和锻炼频率对生命欣赏行为具有交互效应(F专业*锻炼频率=2.105,P<0.05)。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对运动锻炼行为具有交互效应(F锻炼频率*锻炼持续时间=2.416,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生活规律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支持行为、压力管理行为、生命欣赏行为、外显、内隐和总分等健康生活方式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锻炼频率大学生在运动锻炼行为、生命欣赏行为、外显、总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锻炼持续时间大学生在运动锻炼行为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讨论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调查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Janssen等也认为参与者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长,将从中获得越多的健康益处。大学生缺乏锻炼的原因可能与其花费更多的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和缺乏运动动机有关。研究发现,大学生锻炼频率的增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行为习惯,每周锻炼4次大学生的饮食营养行为优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锻炼频率为每周“从不参加”的大学生比“参加1次”大学生的健康危害行为严重,每周“锻炼4次以上”的大学生比“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具有更好健康责任行为,每周参加3次和4次以上体育锻炼大学生的人际支持行为远远高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每周参加锻炼2、3和4次以上大学生的生命欣赏行为优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锻炼频率高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均高于锻炼频率低的大学生,表明参加体育锻炼频率的提升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促进作用。

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为30~60min和大于1h大学生的运动锻炼行为显著高于锻炼持续时间小于30min的大学生,锻炼持续时间大于1h大学生的外显性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方式总分显著高于锻炼持续时间小于30min的大学生,并且,锻炼持续时间长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均高于锻炼持续时间短的大学生,表明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的增加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促进作用。

生育率的意义篇2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认知;现状;特征

大学生政治认知,是指他们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于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今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因此,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时期大学生的认知行为特点,研究其政治认知现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其个人的成长成才,也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别的八所高校为研究现场,以所在高校某学院为单位,共抽取26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调查问卷2451份,有效应答率为94.27%。(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在调查员统一指导下,在教室集中、独立完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获取信息渠道等。(三)质量控制正式调查前通过预调查对问卷内容进行修订,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明确调查内容和注意事项。现场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并在教室集中独立填写,调查员现场指导并当场收回问卷。(四)统计分析运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有频数分布、x2检验等。二、结果(一)大学生政治认知总体情况从基本政治认知来看,当前大学生对我国国体、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认知的应答准确率分别为65.2%,88.6%和83.2%;从基本政治态度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赞同率分别为83.6%,83.8%和82.6%。

(二)不同类别大学生政治认知特征1.不同类别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准确率比较在国体的认知上,毕业班学生应答准确率最高,二年级最低,分别为69.8%和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55,p<0.01);城镇学生应答准确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98,p<0.05);学生党员的应答准确率为84.2%,团员和群众应答准确率分别为64.8%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230,p<0.01);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的应答准确率分别为68.5%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7,p<0.05);文科生的应答准确率高于理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85,p<0.01).男生和女生的应答准确率分别为65.4%和6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8,p>0.05)。在政治制度的认知上,不同类别大学生的应答准确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济制度的认知上,男生和女生的应答准确率分别为79.5%和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56,p<0.01);学生党员的应答准确率达91.8%,群众仅为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42,p<0.01);85.8%的学生干部应答准确,非学生干部应答准确率为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65,p<0.01);89.35%的文科生和81.8%的理科生应答准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47,p<0.01)。不同年级和生源地的学生应答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类别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差异比较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态度上,85.7%的女生表示赞同,高于男生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4,p<0.01);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学生赞同率分别为84.8%和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4,p<0.05);政治面貌为党员的赞同率最高为90.1%,普通群众最低为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90,p<0.01);学生干部赞同率为86.1%,非学生干部赞同率为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41,p<0.01)。不同年级和学科的大学生在认知态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态度上,男生和女生的赞同率分别为81.7%和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9,p<0.01);学生党员、团员和群众的赞同率分别为90.8%,83.5%和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28,p<0.01);86.9%的学生干部表示赞同,非学生干部的赞同率为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69,p<0.01)。不同年级、生源地和学科的大学生在认知态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态度上,不同类别大学生的认知态度差异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态度相同。

三、讨论

(一)大学生基本政治知识认知全面,但认知水平不平衡调查结果显示,65.2%的大学生对国体的认知准确,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认知准确率分别为88.6%和83.%,高于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其中毕业班的准确率最高,可能源于毕业班接受教育时间较长且临近考研,更加注重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国体和经济制度认知方面,呈现出城镇学生高于农村的现象,可能与城镇大学生接受信息更为广泛有关;党员和学生干部,可能由于对他们本身素质要求较高,且日常教育和培训机会较多,因此准确率也高于其他同学;而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则可能与其自身知识结构有关。

(二)大学生政治态度积极乐观,但在不同类别学生之间尚存差异研究显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体系赞同率均在80%以上,呈现较高的认同度,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总体政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具体来看,女生认同度高于男生,可能与其自身知识储备有关;学生党员和干部的认同度高于其他同学,与政治理论知识的认知差异类似,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其自身素质、工作需要和教育培养经历有关;而不同年级、生源地和学科的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无显著性差异。总体来看,政治面貌、是否学生干部、学科类别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有较大影响,表明对学生骨干的系统化、常态化教育对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态度有促进作用,同时,高校也需要结合大学生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的特点和分布差异,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工作,一是强化教育成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着力提高课程吸引力,增强教学效果;二是突出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差异,在做好系统教育、关注重点学生的同时,不放松对普通同学的要求,重视对中间群体学生思想引领和教育培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总体政治认知水平和认知态度,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孙关宏.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涂序堂.对青年大学生政治认知的调查与现状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30(1):31-34.

生育率的意义篇3

【中图分类号】R 179 R 339.3+5

【文章编号】l000-9817(2006)09-0803-02

【关键词】体质;生长和发育;营养状况;学生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是反映学校健康保健工作的指标之一。为了解曲靖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探索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学生健康的各种因素,并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2004年对曲靖市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曲靖市麒麟区第四中学、新生小学,罗平县第一中学、东屏小学,3 a连续跟踪监测学生24730名(其中男生13874名,女生10856名)。2002年监测7256人(中学3504人,小学3 572人),2003年监测7954人(中学4060人,小学3894人),2004年监测9520人(中学4989人,小学4531人)。

1.2方法所有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均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年报表技术规范》进行,体检人员由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每年体检人员基本稳定,器材统一,使用前均经校正。原始监测数据输入计算机,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分析。采用《1992年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学生预防保健汇总表)》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在被监测的24730名学生中,身高上等率8.0%,下等率12.9%;体重上等率15.6%,下等率7.9%。营养不良率23.1%,肥胖率5.3%,视力低下率44.3%,龋患率7.7%,沙眼患病率3.7%,贫血率9.07%。2.2身高发育 中小学生身高发育上等率均低于1992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6.8%和11.3%),下等率均高于1992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6.1%和5.0%)。中小学生体重下等率均高于1992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6.2%和5.0%);市区、县城学生身高和体重上等与下等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营养状况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高于1992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1.1%和6.9%),市区和县城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率中小学生、市区和县城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常见病检出情况

2.4.1视力低下和沙眼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高于1992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40.4%和15.7%);中小学生沙眼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低于1992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3.5%和10.1%);市区和县城学生视力低下率和沙眼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2龋齿和贫血 中小学生龋患率和贫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1992年全国平均水平(龋齿检出率分别为13.1%和20.6%;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2.0%和21.2%);市区、县城学生龋齿和贫血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3不同年度学生营养状况及常见病比较 营养不良率2002年高于2003年,2003年高于2004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和视力低下率则2004年高于2003年,2003年高于200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齿、沙眼和贫血检出率各年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生育率的意义篇4

[论文摘要] 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面临着诸如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是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难题,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热点。本文对有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处理二者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是教育史上永恒的话题。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一直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两难抉择。笔者基于“中国知网”五种数据库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谈论焦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及对二者关系的处理方面。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回顾

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进行了研究。

1.基于理论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是对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交替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需求冲突。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水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必然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公平与效率就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冲突;二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配置方式的冲突。一定时期,政府和社会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投入是有限的。按照公平的一般原则,应不分类型、层次、地区地在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间平均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以使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能平等地占有高等教育资源。但这样资源配置,又会使优质教育资源因得不到必要的重点支持而失去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而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机构却因“公平”而得到长期“保护”。按照效率一般原则,在资源配置上应加大向优质教育机构的政策倾斜,但这又进一步拉大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获得资源能力的差距,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

二是统一说。此意见认为,效率和公平在本质上是统一一致的。效率提高有助于机会增加从而促进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当人们亲身感受到公平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从而会产生巨大的效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价值追求是公平,通过效率不断提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

三是分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追求公平并不必然牺牲效率,追求效率也并不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原因多由人们认识上的误区造成。高等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并非一对矛盾,其一,讨论层面不同。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主要是在社会学层面上谈,而高等教育效率主要是在经济学层面上谈;其二,影响因素来源不一。影响高等教育效率因素主要来自高校内部,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则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

笔者认为,在理解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时不应简单视为对立关系,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方向与目的。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同时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为高等教育效率提高指明了方向,也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目的。

(2)高等教育效率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手段。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导致教育由政府垄断供给,而财政不足必然出现教育供求资源配置失衡。从“教育服务产品”来看,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一个人接受教育必然排斥他人接受教育。

2.基于实践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从实践角度即实践中如何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一些学者指出,在教育资源有限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矛盾是存在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优先”也应当“适度”,首先,要“兼顾”而不是不顾,效率优先要兼顾公平。其次,要根据进程及时调整政策。政策调整不仅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而且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上公平。

第二,公平优先论。一些学者认为,无论从实施《教育法》依法办教育角度出发,还是基于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目标,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公平应始终是我们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第三,效率与公平的兼顾论。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政策导向正确调节有利,就能够使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产生共生效应,达到二者兼顾目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得以共生,存在着三个主要基本条件:一是市场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二是政府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助推装置;三是高等学校自我规范成为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的重要条件。

第四,分层认识论。有的学者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不同层面上分别对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进行探讨。宏观层面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整体教育事业为背景,将高等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事业中,探讨有限资源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等之间的分配问题。即高等教育应该占有多少资源是公平的,是符合整个教育事业有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在宏观层面上,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为背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内而言,所指问题主要涉及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利用和配置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才符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效率与公平”在中观层面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微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不再涉及教育资源配置,而是具体到高校的管理教学过程。在微观层面“公平优先”是应该的选择,而效率是兼顾还是同时达到高效有赖于学校具体改革方法和管理以及教学技术。

上述观点可看到,对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教育追求的是高层次公平和效率,只要效率不要公平或只要公平不要效率都不是社会主义。当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时,为实现公平而置效率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都是不可行的,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我们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政策。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中的不足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文献总结,笔者发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如下方面的一些不足:

1.实证研究不够

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探讨多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若不知道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现状,提出的观点又怎能有说服力?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但是作为一个现实问题理论探讨需要以实证研究为依托,这样提出的观点才经得起推敲。

2.研究未能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特点

探讨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需要从高等教育中具体问题出发,而且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

3.高等教育效率研究不足

在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中,关注公平问题较多,而对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关注研究不够,要重视研究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因为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着巨大需求,对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功能有着强烈呼唤。加强效率研究用有限教育资源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多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研究过分偏向经济学视角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相互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争议颇多,原因是大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最重要原因,还是对公平和效率两个术语内涵的不同理解甚至是误读,笼统地谈公平和效率不可能有个确定的内涵。高等教育公平应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同样其效率也应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因此,只有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对公平和效率进行考察,才能澄清两者关系不能偏废其一。

5.把握二者关系时过分强调绝对性

高等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种相对公平,但多数研究对二者都侧重于绝对性,因此导致二者完全对立。事实上,因为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公共教育资源,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一种弱相关关系。

三、总结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论是探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本身,还是探讨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现状,最终目的都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二者关系时,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上,我们更应重视统一的方面力求缓和矛盾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不是简单对立关系,二者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状态,我们应用联系、发展、辩证观点来分析认识二者关系,并把这种复杂关系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制度的合理性支柱和现实基础,同时,从影响二者诸多因素出发动员社会各届多角度、多途径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实现。

2.与经济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有其自身特殊性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教育机会应是一种“赠予性机会”,义务教育演变成追求效率的阶段是完全背离义务教育宗旨。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应坚持公平第一的价值标准。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机会是要靠个体自身努力和能力争取来竞争性机会,也就是说,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至少应并重,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事业健康、有序、高效、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效率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不容忽视

初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尤其是基础性、普通性和理论性教育,具有周期长特点社会功能具有明显迟效性。办教育绝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是不符合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义务教育的效率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效率,也没有整个教育的效率。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的观点都有其道理,也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制度作基础。我国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结合实际,特别是在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下,我们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7-13.

[2]李朝晖.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3,(3).

生育率的意义篇5

[论文摘要] 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面临着诸如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是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难题,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热点。本文对有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处理二者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是教育史上永恒的话题。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一直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两难抉择。笔者基于“中国知网”五种数据库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谈论焦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及对二者关系的处理方面。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回顾

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进行了研究。

1.基于理论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是对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交替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需求冲突。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水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必然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公平与效率就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冲突;二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配置方式的冲突。一定时期,政府和社会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投入是有限的。按照公平的一般原则,应不分类型、层次、地区地在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间平均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以使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能平等地占有高等教育资源。但这样资源配置,又会使优质教育资源因得不到必要的重点支持而失去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而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机构却因“公平”而得到长期“保护”。按照效率一般原则,在资源配置上应加大向优质教育机构的政策倾斜,但这又进一步拉大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获得资源能力的差距,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

二是统一说。此意见认为,效率和公平在本质上是统一一致的。效率提高有助于机会增加从而促进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当人们亲身感受到公平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从而会产生巨大的效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价值追求是公平,通过效率不断提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

三是分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追求公平并不必然牺牲效率,追求效率也并不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原因多由人们认识上的误区造成。高等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并非一对矛盾,其一,讨论层面不同。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主要是在社会学层面上谈,而高等教育效率主要是在经济学层面上谈;其二,影响因素来源不一。影响高等教育效率因素主要来自高校内部,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则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

笔者认为,在理解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时不应简单视为对立关系,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方向与目的。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同时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为高等教育效率提高指明了方向,也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目的。

(2)高等教育效率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手段。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导致教育由政府垄断供给,而财政不足必然出现教育供求资源配置失衡。从“教育服务产品”来看,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一个人接受教育必然排斥他人接受教育。

2.基于实践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从实践角度即实践中如何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一些学者指出,在教育资源有限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矛盾是存在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优先”也应当“适度”,首先,要“兼顾”而不是不顾,效率优先要兼顾公平。其次,要根据进程及时调整政策。政策调整不仅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而且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上公平。

第二,公平优先论。一些学者认为,无论从实施《教育法》依法办教育角度出发,还是基于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目标,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公平应始终是我们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第三,效率与公平的兼顾论。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政策导向正确调节有利,就能够使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产生共生效应,达到二者兼顾目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得以共生,存在着三个主要基本条件:一是市场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二是政府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助推装置;三是高等学校自我规范成为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的重要条件。

第四,分层认识论。有的学者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不同层面上分别对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进行探讨。宏观层面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整体教育事业为背景,将高等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事业中,探讨有限资源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等之间的分配问题。即高等教育应该占有多少资源是公平的,是符合整个教育事业有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在宏观层面上,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为背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内而言,所指问题主要涉及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利用和配置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才符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效率与公平”在中观层面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微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不再涉及教育资源配置,而是具体到高校的管理教学过程。在微观层面“公平优先”是应该的选择,而效率是兼顾还是同时达到高效有赖于学校具体改革方法和管理以及教学技术。

上述观点可看到,对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教育追求的是高层次公平和效率,只要效率不要公平或只要公平不要效率都不是社会主义。当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时,为实现公平而置效率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都是不可行的,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我们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政策。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中的不足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文献总结,笔者发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如下方面的一些不足:

1.实证研究不够

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探讨多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若不知道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现状,提出的观点又怎能有说服力?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但是作为一个现实问题理论探讨需要以实证研究为依托,这样提出的观点才经得起推敲。

2.研究未能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特点

探讨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需要从高等教育中具体问题出发,而且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

3.高等教育效率研究不足

在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中,关注公平问题较多,而对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关注研究不够,要重视研究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因为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着巨大需求,对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功能有着强烈呼唤。加强效率研究用有限教育资源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多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研究过分偏向经济学视角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相互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争议颇多,原因是大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最重要原因,还是对公平和效率两个术语内涵的不同理解甚至是误读,笼统地谈公平和效率不可能有个确定的内涵。高等教育公平应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同样其效率也应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因此,只有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对公平和效率进行考察,才能澄清两者关系不能偏废其一。 转贴于

5.把握二者关系时过分强调绝对性

高等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种相对公平,但多数研究对二者都侧重于绝对性,因此导致二者完全对立。事实上,因为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公共教育资源,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一种弱相关关系。

三、总结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论是探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本身,还是探讨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现状,最终目的都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二者关系时,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上,我们更应重视统一的方面力求缓和矛盾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不是简单对立关系,二者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状态,我们应用联系、发展、辩证观点来分析认识二者关系,并把这种复杂关系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制度的合理性支柱和现实基础,同时,从影响二者诸多因素出发动员社会各届多角度、多途径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实现。

2.与经济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有其自身特殊性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教育机会应是一种“赠予性机会”,义务教育演变成追求效率的阶段是完全背离义务教育宗旨。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应坚持公平第一的价值标准。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机会是要靠个体自身努力和能力争取来竞争性机会,也就是说,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至少应并重,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事业健康、有序、高效、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效率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不容忽视

初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尤其是基础性、普通性和理论性教育,具有周期长特点社会功能具有明显迟效性。办教育绝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是不符合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义务教育的效率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效率,也没有整个教育的效率。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的观点都有其道理,也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制度作基础。我国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结合实际,特别是在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下,我们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7-13.

[2]李朝晖.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3,(3).

生育率的意义篇6

[论文摘要] 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面临着诸如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是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难题,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热点。本文对有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处理二者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是教育史上永恒的话题。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一直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两难抉择。笔者基于“中国知网”五种数据库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谈论焦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及对二者关系的处理方面。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回顾 

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进行了研究。 

1.基于理论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是对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交替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需求冲突。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水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必然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公平与效率就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冲突;二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配置方式的冲突。一定时期,政府和社会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投入是有限的。按照公平的一般原则,应不分类型、层次、地区地在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间平均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以使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能平等地占有高等教育资源。但这样资源配置,又会使优质教育资源因得不到必要的重点支持而失去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而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机构却因“公平”而得到长期“保护”。按照效率一般原则,在资源配置上应加大向优质教育机构的政策倾斜,但这又进一步拉大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获得资源能力的差距,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 

二是统一说。此意见认为,效率和公平在本质上是统一一致的。效率提高有助于机会增加从而促进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当人们亲身感受到公平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从而会产生巨大的效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价值追求是公平,通过效率不断提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 

三是分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追求公平并不必然牺牲效率,追求效率也并不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原因多由人们认识上的误区造成。高等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并非一对矛盾,其一,讨论层面不同。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主要是在社会学层面上谈,而高等教育效率主要是在经济学层面上谈;其二,影响因素来源不一。影响高等教育效率因素主要来自高校内部,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则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 

笔者认为,在理解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时不应简单视为对立关系,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方向与目的。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同时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为高等教育效率提高指明了方向,也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目的。 

(2)高等教育效率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手段。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导致教育由政府垄断供给,而财政不足必然出现教育供求资源配置失衡。从“教育服务产品”来看,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一个人接受教育必然排斥他人接受教育。 

2.基于实践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从实践角度即实践中如何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一些学者指出,在教育资源有限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矛盾是存在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优先”也应当“适度”,首先,要“兼顾”而不是不顾,效率优先要兼顾公平。其次,要根据进程及时调整政策。政策调整不仅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而且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上公平。 

第二,公平优先论。一些学者认为,无论从实施《教育法》依法办教育角度出发,还是基于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目标,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公平应始终是我们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第三,效率与公平的兼顾论。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政策导向正确调节有利,就能够使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产生共生效应,达到二者兼顾目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得以共生,存在着三个主要基本条件:一是市场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二是政府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助推装置;三是高等学校自我规范成为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的重要条件。 

第四,分层认识论。有的学者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不同层面上分别对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进行探讨。宏观层面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整体教育事业为背景,将高等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事业中,探讨有限资源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等之间的分配问题。即高等教育应该占有多少资源是公平的,是符合整个教育事业有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在宏观层面上,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为背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内而言,所指问题主要涉及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利用和配置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才符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效率与公平”在中观层面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微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不再涉及教育资源配置,而是具体到高校的管理教学过程。在微观层面“公平优先”是应该的选择,而效率是兼顾还是同时达到高效有赖于学校具体改革方法和管理以及教学技术。 

上述观点可看到,对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教育追求的是高层次公平和效率,只要效率不要公平或只要公平不要效率都不是社会主义。当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时,为实现公平而置效率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都是不可行的,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我们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政策。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中的不足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文献总结,笔者发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如下方面的一些不足: 

1.实证研究不够 

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探讨多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若不知道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现状,提出的观点又怎能有说服力?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但是作为一个现实问题理论探讨需要以实证研究为依托,这样提出的观点才经得起推敲。 

2.研究未能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特点 

探讨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需要从高等教育中具体问题出发,而且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 

3.高等教育效率研究不足 

在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中,关注公平问题较多,而对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关注研究不够,要重视研究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因为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着巨大需求,对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功能有着强烈呼唤。加强效率研究用有限教育资源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多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研究过分偏向经济学视角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相互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争议颇多,原因是大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最重要原因,还是对公平和效率两个术语内涵的不同理解甚至是误读,笼统地谈公平和效率不可能有个确定的内涵。高等教育公平应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同样其效率也应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因此,只有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对公平和效率进行考察,才能澄清两者关系不能偏废其一。 

5.把握二者关系时过分强调绝对性 

高等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种相对公平,但多数研究对二者都侧重于绝对性,因此导致二者完全对立。事实上,因为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公共教育资源,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一种弱相关关系。 

三、总结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论是探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本身,还是探讨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现状,最终目的都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二者关系时,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上,我们更应重视统一的方面力求缓和矛盾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不是简单对立关系,二者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状态,我们应用联系、发展、辩证观点来分析认识二者关系,并把这种复杂关系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制度的合理性支柱和现实基础,同时,从影响二者诸多因素出发动员社会各届多角度、多途径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实现。 

2.与经济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有其自身特殊性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教育机会应是一种“赠予性机会”,义务教育演变成追求效率的阶段是完全背离义务教育宗旨。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应坚持公平第一的价值标准。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机会是要靠个体自身努力和能力争取来竞争性机会,也就是说,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至少应并重,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事业健康、有序、高效、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效率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不容忽视 

初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尤其是基础性、普通性和理论性教育,具有周期长特点社会功能具有明显迟效性。办教育绝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是不符合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义务教育的效率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效率,也没有整个教育的效率。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的观点都有其道理,也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制度作基础。我国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结合实际,特别是在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下,我们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7-13. 

[2]李朝晖.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3,(3). 

生育率的意义篇7

督导评估验收的主要内容是:1.对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抽查,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审核;2.测算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标准差异系数;3.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评估;4.进行县域内公众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抽样调查。

督导评估验收的程序和方法是:1.召开了由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乡镇(街道)政府负责人、县直各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参加的汇报会,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情况;2.督导评估组组长当场抽取被检查学校名单,初中学校抽签面不少于三分之一以上;3.督导评估组对县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际间标准差异系数进行测算;4.督导评估组到学校检查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核实各项申报数据;5.督导评估组分别召开了由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对政府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6.督导评估组进行公众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的抽样调查;7.督导评估组对县(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督导评估验收意见;8.召开督导评估验收反馈会议,督导评估组组长代表专家组向县(区)政府反馈督导评估验收情况;9.县(区)政府主要领导表态。

一、督导评估验收结果

1.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督导评估验收组重点核查了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班数、校舍建筑面积、体育活动场所、装备和图书、教师配置等5大项,12个核心指标。综合评估结果:在学校规模和班数大项中:各市、县(区)学校的小学班数达标比例均等于或大于初中班数达标比例;嘉峪关市和安宁区的小学班额偏大,达标率分别为35.3%和35.7l%;白银区和安宁区的初中学校班额偏大,达标率为50%。在校舍建筑面积大项中:临泽县的初中生均用地面积达标率低,为33.33%;嘉峪关市的小学生均建筑面积偏小,达标率为47.1%;安宁区的初中生均建筑面积达标率为50%。在体育活动场所大项中:嘉峪关市的小学田径场跑道达标率偏低,为47.1%;安宁区的小学篮球场、排球场达标率偏低,为42.85%。在装备和图书大项中:民勤县的小学和初中实验室设备达标率分别为93.5%和94.7%;民勤县的小学体音美器材设备达标率为96.8%;民勤县的小学和初中计算机生机比达标率分别为90.3%和89.5%;各市、县(区)的小学和初中生均图书册数基本达标。在教师配置大项中:嘉峪关市和白银区的初中师生比达标率偏低,分别为77.8%和50%。2.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状况。督导评估结果显示,各市、县(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状况基本符合评估标准(达到评估标准要求),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综合差异系数值越大,反映均衡水平越低,差异系数的值越小,反映均衡水平越高。)西峰区的小学和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较高,白银区的小学综合差异系数较高。3.市、县(区)政府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投入情况。大多数市、县(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甘肃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政府分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等费用后,按10%比例计提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市管财政的白银区、安宁区、金川区的土地出让金由市上统一计提,按项目配套资金下拨到各区,用于教育。加大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都达到了50%以上。2010年部分市、县(区)的教育投入低,不少市、县(区)出现了负增长。嘉峪关市2010-2012年三年累计征收教育费附加没有单列科目反映支出。嘉峪关市、白银区、安宁区等市、县(区)由于市管财政支持结构变化的原因,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比例的要求没有达到。4.区域内公众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情况。督导评估组对被评估市、县(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公众满意度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对象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抽样调查结果均为满意度高,满意率都在90%以上,其中,满意率前三位的依次是金川区、民勤县、金塔县。督导评估组对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主要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4个方面29项指标进行了督导评估验收,评估总分为100分,达到85分以上为合格。督导评估结果是各市、县(区)均达到了85分以上。

生育率的意义篇8

问:国家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答:进入本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一是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广大农村地区,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二是从2006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率先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从2008年开始,这一政策推广到全国城乡所有地区,有力地保障了适龄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三是普遍建立了学生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并不断提高补助标准。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约2600万在校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些政策的落实,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加之家长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送孩子上学成了自觉行动。我国小学入学率从2001年99.1%到2011年的99.8%,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状态。

问:我国小学辍学率有没有大幅度反弹?是否“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答:2005年前,教育部依据1991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试行)》以统计公报形式对外小学辍学率。2006年以后,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小学辍学率一直稳定控制在1%以内,尤其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全国义务教育工作重点从普及转向巩固提高,因此教育部不再公布小学年度辍学率。但国家对此问题依然十分重视,在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对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出了明确指标,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也把入学率和巩固率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指标,对各地进行严格监测和督导评估,实行一票否决。

近年来,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学生在城镇化建设加快的背景下流动性不断增强,流动规模也逐年增大,因此学生个体的流动情况难以及时掌握。2006年以前使用的辍学率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大规模流动因素,因此国家层面上的统计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计算方法,正转向通过建立电子学籍系统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就学情况的监控。某些机构和学者虽然就我国小学阶段辍学率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他们不掌握义务教育整体情况,依然套用原有辍学率计算方法,因此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各地学生的流失情况,得出的全国辍学率数据也不准确。

事实上,1994年原国家教委《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教基[1994]19号),规定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自进入新世纪的10多年以来,虽然辍学率随年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是都没有高于1%的国家控制线,说明我国小学控辍保学的措施是成功的。特别是近年来小学五年巩固率一直比较稳定,因此并不存在小学辍学率回到十年前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学生基数较大,辍学问题仍需得到长期关注。

问:有学者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撤并。总体上,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师队伍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但同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减少,导致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并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对于部分地方布局调整导致学生辍学的情况,国家一直非常关注。教育部分别于2006年、2009年、2010年印发文件,要求各地避免盲目撤并学校。在认真研究基础上,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县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在完成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保证学生能够就近入学。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必须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学生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问:教育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做好“控辍保学”和义务教育相关工作?

答:一是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拟于近日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开展专题部署,从明确保障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的政策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科学制订布局规划,加强督查和引导,把国办要求落到实处,让农村学生能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二是加快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设。尽快建立国家教育信息化平台与省级教育部门对接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构建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加强对学生动向的监管,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就学与流动情况。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