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视觉传播研究8篇

时间:2024-03-21 14:40:37

视觉传播研究

视觉传播研究篇1

在当代视觉化信息的传播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人们对生活中的环境空间的视觉审美意识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与我们生活最为相关的学科其与视觉信息的传播关系密切,环境艺术设计中视觉信息的传播手段和过程对人们了解和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帮助,环境艺术是研究人类与生存空间更加和谐的实用艺术,对环境艺术设计用视觉信息传播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对我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探索,本文将着重分析研究视觉信息与环境艺术的联系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中常见的视觉问题进行归纳和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信息传播的研究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环境艺术视觉信息理论的探析

环境艺术设计虽然作为一门改变人类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的学科,但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方式则是以视觉的形式进行,对现代环境艺术视觉信息传播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1.环境艺术视觉信息理论简述

环境艺术视觉信息是基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通过视觉感知传递情感的方式,视觉信息的获取区别于其他感官的获取,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有利于对环境艺术有一个明确的视觉感受和认知,形成良好的环境艺术视觉信息认知系统,环境艺术视觉信息理论其实就是人们对周边环境的主观感受,通过视觉获取环境艺术信息,并将其视觉认知和感受进行传递,视觉信息与环境艺术的融合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有机融合。

2.环境艺术视觉信息的传播特点

环境艺术视觉信息传播过程其实就是人们的生理视觉感受的过程,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艺术传播的视觉信息的内涵和内容,环境艺术视觉信息主要存在于环境空间,人们通过观察和进入到空间环境中,通过眼睛观察对周围事物的形象、色彩和空间动态以及装饰的感知,从而在大脑中对感知进行存取和分析,也就是常说的对环境的事物的观察和主管感知理解。环境艺术中的视觉信息传播是对环境中的美的因素的感知和欣赏,人们通过对环境艺术的感知获取视觉信息,视觉信息在感知的过程中范围十分广阔,包含所有看见的事物及主观感知的元素,并对这些元素进行传播,将自身的感受告诉其他的受众,所以环境艺术视觉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观性。

三、现代环境艺术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

现代环境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视觉信息的传播。视觉信息即是获取创作灵感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进行推广和宣传的重要方式,下面将对现代环境艺术与视觉信息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探求现代环境艺术视觉信息的传播与应用。

1.现代环境艺术与视觉信息传播的关系探析

环境艺术作为视觉信息感受和认知的重要载体为人们进行视觉感知提供平面和空间的环境以及大小和色彩的辨识,在环境艺术中视觉信息存在于每一个环境空间之中,不同人群由于文化和学历背景的不同对环境艺术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别,如何更好的认知环境艺术中的视觉信息内容则需要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在进行视觉信息的传播,由此可见二者的关系十分紧密。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视觉信息的是观赏者进入到空间环境中对通过视觉元素对空间信息的获取形成的视觉感受的共识。在现代环境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用更为好理解词汇就是环境艺术的体验,环境艺术提供给观赏者一个视觉情感获取的载体,观赏者则将视觉信息的体验结果进行传播,这就是环境艺术的有效体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2.环境艺术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

其传播的方式上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相似之处,环境艺术中的视觉信息传播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环境艺术信息的视觉的获取,另一方面是对环境艺术感受和认知的传播,这个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广而告之”的理论极为相似,同样分为“视觉信息”和“信息传播”,传播的方式除了平面广告和实际参观还有影视资料以及立体成像技术等,视觉信息传播在环境艺术中更多的是对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视觉信息的传播

现代信息的传播手段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信息的传播领域也在不断的变化,环境艺术信息的传播方式除了传播视觉信息本身的内容也体现在传播受众的感受和传达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特征和空间特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视觉信息存在环境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视觉作为人们感知空间环境的重要方式,对空间、大小、远近和色彩以及植物和雕塑景观,以及环境艺术的空间氛围和细节进行感知和分析,并将大脑中形成的画面进行传播和扩展,环境艺术中视觉信息的传播与应用是环境艺术空间表现研究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视觉信息的空间传播有助于提升环境艺术的空间表现效果,相反的较差的环境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则不利于宣传和推广。

结束语

视觉传播研究篇2

关键词:户外广告;视觉传播;设计形式;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85-01

一、农村广告传播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媒体的建设明显滞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媒体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很多广告传播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广告传播的研究在数量上仍然很少,且内容主要集中于农村广告市场现状、农村广告媒体、农村受众广告态度三个方面,在视觉传播这方面处于空缺阶段,笔者将在前辈们研究的文献基础上,对农村户外广告的视觉传播进行研究。

二、农村广告形式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得农村广告媒体日趋活跃,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视媒体、墙体广告、车身广告、村委会公告栏广告等。。农村广告市场虽然形式完整,但局部破碎、层次众多,而且易受当地的经济水平、文化风俗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此外,在视觉传播的两种知觉理论中,符号学和认知理论被认为是视觉研究中的内容驱动研究方法或知觉研究方法。户外广告视觉形象则具有符号特征,它是广告信息的载体,是由文字、图象、版面组织方式组成的,受众对其构成元素的认知,可以极大地影响它所传播的广告信息。

三、农村户外广告的视觉设计

(一)墙体广告的视觉设计

墙体广告。具有灵活性强、覆盖面爪材料简单、成本低廉、留存性高的优点。台湾学者樊志育在其所著《广告学原理》一书中说:除去所有多余无用的文字及图片,并集中要点,户外广告是一种简洁的表现艺术。因此,只有简洁明了,才可能过目不忘。

商业广告是目前农村墙体广告中占比最大的广告类型。人们对图形的记忆往往比文字强,图像可以令观众愉悦,从而影响并改变人们的态度,文字广告便大大影降低了农村广告的传播效果。随着农村广告环境的变化及墙体广告制作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农村墙体广告越来越多地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

(二)交通工具广告视的觉设计

户外广告的画面设计不外乎利用文字、色彩、图像来进行创意,这一简单的道理设计师无人不知,问题在于如何结合煤体特征、展示面积、传达效果来把握处理好视觉元素。交通工具广告载体并非墙体广告面积那么大,因此在视觉上没有墙体广告有冲击力,所以在广告设计创意中应尽可能保持视觉符号的清晰性。视觉对于物体空间特征,如形状、大小、距离、深度、运动等区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招牌广告的视觉设计

在农村,招牌广告以个人或家庭开办的小型商店或作坊等为主。它们通过造型、文字、标记、色块构成功能性符号。招牌广告中的功能性视觉符号,主要传递实用性信息,是通过所见即刻认知,通常给受众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广告的刺激强度表现为:大标题、简洁的图形、明亮的色彩等。广告的视觉符号包含着具有实用性价值的信息,因此在农村的招牌广告中,只需几个简单的元素,构成一个又一个简洁明了的画面,让受众一目了然即可。

(四)宣传栏广告的视觉设计

宣传栏广告是以政府为主体,主要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公益性质的广告。人们接受信息,总是与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有关,加上人们的视觉具有本能的好奇性,视网膜总是对有刺激性的东西最敏感,总是追随新奇的因素,人们接触广告往往是突发性或瞬时性的,因而,特别要求宣传栏的广告画面富有魅力,能让人驻步停留去关注广告所传达的信息。

(五)LED广告的视觉设计

LED户外广告是新媒体技术与户外广告的完美结合,有着节能、寿命长、低耗能、光线质量高、无污染辐射等特点,传播效果极佳,然而成本高、技术含量高、在农村使用频率较低,范围较窄。其视觉特点是以色彩艳丽的灯光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色彩与人们的心理反应是密切相关的,在人们尚未看清设计所传达的内容时,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黑暗里流光彩翼的色彩而对其产生兴趣和关注度。

四、农村户外广告视觉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视觉传播不是单纯的视觉设计,是艺术表现形式与传播媒介的整合考虑,并且还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农村的户外广告中,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广告的视觉设计也因此相对粗放、无美感。大多的户外广告都是硬性的传达信息,对视觉的美感缺乏考虑。设计与媒介的结合也相对死板,在上述5种户外广告中,除LED广告可以有动态的视觉感受以外,其他均为静态,缺少活力。

五、总结

对于农村的户外广告来说,首要任务是引进高科技的材质,让广告传播更加生动。其次,广告公司应该牵头,用好设计作品来主动提高农村广告的形式美,而不是被动的从属于农村落后的审美观念。这样,或许能提高农村户外广告的视觉传播效果。

视觉传播研究篇3

关键词:巴渝文化;视觉呈现;传播对策

1997年,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与此同时,“巴渝文化”作为一个区别原有的“巴蜀文化”观点被明确提出并渐渐进入民众的视野。在“巴渝文化”观点提出之前,巴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经存在了三千多年[1]。重庆古称“巴”“渝”,巴渝文化以重庆为中心,是长江上游地区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民族文化之一,也是大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

一、巴渝文化的主要特征

巴渝文化的创造主体古代巴人一直生活在重庆一带的大巴山、嘉陵江、长江等大山大川之中[3]。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艰难的生存条件铸就了巴人独特的个性,也使巴渝文化呈现鲜明的特征。

第一,粗犷。山高水急,谷深林密,险峻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生存条件,使巴人的生产生活简单化,粗放化。他们日用器物大都形体粗陋,缺少精雕细琢,他们的建筑上虽然也有纹饰,但总体上线条简单。这种简单化、粗放化使巴渝文化呈现出粗犷的形貌。

第二,顽强。长期在险峻的自然环境中艰难生存,孕育了巴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他们在险峻的山林中修石寨,凿天梯,在波涛汹涌的江面唱着雄浑的川江号子。他们赋予了巴渝文化顽强的风骨。

第三,血勇。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险要,一方面是生存资源的有限,为了保护或掠夺更多的生存资源,巴人骁勇尚武并以此著称,从史书中的“巴师勇锐”到抗日战争中百万川军与日寇浴血奋战可见一斑,巴渝文化也因之而具有血勇的气概。

第四,忠贞。长期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也练就了巴人执着的个性。他们对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理想信念忠贞不渝。东汉末年有宁可断头,不愿投降的严颜将军;宣传革命理想,在监狱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邹容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赋予了巴渝文化忠贞的品格。

二、巴渝文化典型的几种视觉呈现形式

巴渝文化历史悠久,在三千多年发展演变中,积淀了丰厚的极具巴渝文化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财富,其中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的符号、元素、造型、精神或理念的视觉呈现种类繁多[4],比如火锅、巴渝舞、神鸟图腾等都是非常典型的巴渝文化视觉呈现。

(一)重庆火锅

火锅是重庆地区非常重要的饮食形式,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一般认为源自于川江船工的饮食风尚。船工们在船上,在码头上用餐一般时间短,以火锅的形式可以避免做菜的繁琐费时,长年在江上生活,江上寒气重,多食辣椒可以驱寒。全国范围火锅存在较广,但重庆火锅却独具特色,甚至让人把它与重庆这座城市直接联系在一起,说起重庆不得不提的肯定少不了重庆火锅。

现在火锅已经是对于重庆人不可或缺的一种饮食存在。天气寒冷的时候,热浪翻滚的火锅是驱寒的法宝,天气暑热的时候,麻辣鲜香的火锅更是提升食欲的美食首选。对于一个地道的重庆人来说,火锅绝对是戒不掉的诱惑,如果说火锅成了迎接长期阔别重庆或者小别重庆的人们的首选食物,绝对不为过。

重庆火锅的出现,时间较晚,但其器形、配料等与北方火锅有着很明显的差异,是巴渝文化在日常饮食上的一个重要表现。重庆火锅器形简单,透着巴渝文化的粗犷;红尖椒的大量使用使其味道辛辣,色泽红亮,体现出巴渝文化中的血勇气概。

(二)吊脚楼

巴人的生活区域,山地多,地形陡,雨水足,蛇虫野兽众多,吊脚楼成了巴人在险恶环境中生存实践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巴渝建筑的典型代表。吊脚楼造型独特,或依山,或傍水,下虚上实的半悬空的构造既能有效避免蛇虫野兽的侵害,又能起到防潮防洪的作用。 同时吊脚楼依地形而建,其建筑材料也是就地取材,实现了人居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自然。吊脚楼融入了雕刻、绘画等具有鲜明审美特征的艺术元素,使吊脚楼既体现巴人的生存智慧,也w现了建筑美学的理念,是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的建筑形式,给人以和谐优美的视觉效果。

(三)巴渝舞

巴渝舞与巴人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是一种激发士气,震慑敌人的集体武舞,是最能体现巴渝文化血勇气概的民间舞蹈形式。史书中称巴人作战“前歌后舞”既是后世巴渝舞起源[5]。作为武舞,巴渝舞呈现鲜明的特色,首先是“执杖而舞”,既有一定的战斗力,更有强烈的震慑力;第二是集体舞蹈,气势恢宏;第三是且舞且唱,一人领唱,众人帮腔,有助于在战场激发并凝聚士气;第四是以鼓伴奏,雄浑的鼓声增强了舞蹈的气势,更有助于激发士气,震慑敌人。

(四)神鸟图腾

在巴人的文化图腾中,神鸟具有重要的地位。巴人的神鸟形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变,成为后世普遍认同的“火凤凰”形象。巴人的神鸟起先是口衔圆珠的精卫鸟,源自于巴人对神话中精卫填海的顽强不屈精神的崇拜,这也是巴渝文化顽强风范的精神源头。出土的“汉代神鸟”在造型上更接近凤凰的形象,称为“太阳鸟”或“火凤凰”。神鸟外形的演变一方面是因为楚国曾占领过巴国,楚文化对本土的巴渝文化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巴渝文化中的血勇气概与忠贞品格的强化,而对“太阳”和“火”的崇拜正是血勇气概与忠贞品格的外化。

(五)川剧脸谱

川剧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表演形式,但依然保留着鲜明的巴渝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其脸谱的设计和变脸的技艺上。川剧脸谱大都是由演员自己在保持戏剧人物的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依据自己的脸部特点进行绘制,因而川剧脸谱呈现出其它剧种脸谱少有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在用色上与常用剧种的脸谱用色相似,如用赤色表现忠义,用白色表现刁诈等。川剧脸谱多用浓墨重彩来表现人物的勇猛刚毅,这与巴渝文化尊崇的顽强、血勇与忠贞是分不开的。在图案上多采用具有象征隐喻意义的图案,如包公的山形图案,象征执法如山,赵匡胤的龙纹眉喻指帝王之相等;在图案上最突出的是利用动物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如演蛇精的在脸部勾画蛇纹。其它还有花脸和文字脸谱,也是别具一格。“变脸”或称“扯脸”,更是川剧脸谱的独创。

三、巴渝文化的传播的一些问题

巴渝文化富有鲜明个性,它的传播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从传播的效果来说,目前巴渝文化的传播并不理想,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影响力都十分有限,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有效地掌握跨文化传播方法[6]。究其根由,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研究时间短,尚未建立完备的文化研究体系

巴渝文化的形成虽然历时久远,可追溯到商周时代甚至更远,单巴渝文化概念的提出并作为文化研究的具体对象,却是在重庆称为新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之后,到目前也只有二十年不到的时间。虽然学术界特别是重庆的学术界为巴渝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付出了许多努力,但短时间内尚未建立完备的巴渝文化研究体系,无法系统地将巴渝文化的特质呈现出来,使人们对巴渝文化的认识更全面深入。碎片化地研究巴渝文化,导致巴渝文化的整体识别度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巴渝文化的传播。

(二)巴渝文化与固有的巴蜀文化之间的关系尚未理清

“巴蜀文化”或“蜀文化”是提出时间早,研究时间长,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研究四川文化的概念,并且一直以成都为巴蜀文化的中心。“巴渝文化”的概念是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才提出的,对其与“巴蜀文化”的关系认识尚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巴渝文化从属于巴蜀文化,是从巴蜀文化中剥离出来的;也有人认为巴渝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与以成都为中心的巴蜀文化在文化特质与外化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将其视为巴蜀文化的一部分其实是一种误读。无论是剥离论还是误读论,都未能得到普遍认同。这就导致了人们对巴渝文化中的许多概念缺少清晰的认识,巴渝文化形象整体显得模糊。

(三)巴渝文化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巴渝文化的传播

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山或深谷之中,缺少便利的与外界交流的条件,因而造成了巴渝文化的封闭性与落后性,既缺少融合外来文化的气度,又被外来的先进文化视为落后而不屑,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使巴渝文化的传播受到明显的影响。巴渝文化中的顽强与血勇也使巴渝文化粗犷有余而典雅不足,这种粗犷既不利于巴渝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也使巴渝文化的视觉审美显得单调,影响了人们对巴渝文化的接受程度。巴渝文化内部的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格局缺少平衡,巴渝文化中表现在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的通俗文化比较繁荣,而表现在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精英文化明显欠缺,而精英文化比通俗文化对文化传播与影响力的影响更大。

四、巴渝文化的传播对策

(一)加快对巴渝文化的系统研究,提炼巴渝文化的“名片”

目前学界特别是重庆学界对巴渝文化的研究还处于碎片化研究状态,应积极寻求整合巴渝文化研究的途径,使巴渝文化研究全面化立体化,并深入巴渝文化的内核,提炼出受众喜爱的符号元素,提炼出一些最能体现和传达巴渝文化特质的典型视觉形象,以之作为传播巴渝文化的“名片”。题材和角度的选择对于传播宣传是十分重要的,充分发现和挖掘体育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资源,开发多维化的标志识别系统,如重庆“火凤凰”正是原创的一个简化,容易识别的形象,就是一张传播巴渝文化的极好的“名片”。“火凤凰”形象源自于巴渝文化的神鸟形象,并结合重庆地图进行巧妙的艺术加工,使得“火凤凰”形象集和谐、吉祥、幸福、腾飞等诸多美好寓意于一身,又表现出巴渝文化对太阳和火的崇拜,传达出巴渝文化顽强、血勇的特质,同时具有重庆地图的特征,指向鲜明,识别性强。

(二)充分发挥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宣传作用

有了文化“名片”,还需要借助媒体宣传来提升其知名度。大众媒介的兴起疯狂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除传统的平面媒体外,还要发挥电视这种立体媒体以及网络这种立体的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媒体的宣传首先要有恰当的宣传对象与明确的宣传目标。对于一种地域文化来说,巴渝文化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与时展极不协调的内容,如过于崇拜武力的尚武风气与今天的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不相协调,不应该成为宣传的对象。其次媒体要有相对固定的栏目。文化的传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宣传巴渝文化上,媒体要有长远的规划,要设立相对固定的栏目。如重庆文明网中的“巴渝文化”栏目就应该作为重要的文化宣传窗口保持下去。第三,媒体要有专业的文化宣传制作团队制作出优秀的宣传作品,这是媒体作用充分发挥得重要途径。从建立、完善到赢得受众的认知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数字化平台,这个平台的构建需要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与数字终端来实现。如上海世博会期间重庆馆的节目展演就很好展示了绚丽多彩的巴渝文化,取得了很大的反响。

(三)加大文化产业的建设

巴渝文化的产业化对巴渝文化的传播意义不言而喻。巴渝文化的产业化首先要有政府的扶持,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为传统的文化产品、文化制作提供策划、开发、销售与推广的一体化平台。如2013年,在重庆荣昌区规划建成川渝地区第一个陶文化产业园,该产业园的建成,为荣昌陶的发展带来新的路径,使更多的人开始认识了解这一体现巴渝文化的陶艺。

(四)加大文化旅游的深入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文化旅游正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山脉多,江流多,自然景观奇特,使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条件。重庆现有的旅游景点十分丰富,适合打造文化品牌旅游,以“巴渝十二景”和“新重庆十二景”为代表的景点也被视为巴渝文化的名片。但目前这些景点大多以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歌舞等形式来展示巴渝文化,对于一般的游客来说,难以真正从中把握巴渝文化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景点的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如何更精准传达巴渝文化的内涵,如何在这些景点形成更浓郁的巴渝文化氛围是文化旅游深入开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加大文化传播与教育的融合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巴渝文化的传播同样需要借助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这一平台。首先要解决巴渝文化课程设置,设立对应学科,编写相关教材,培养更专业的人才,整体提高巴渝文化受众群体的素质;其次是加强巴渝文化学术研究,为巴渝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三是将传统的富有文化特色和底蕴的技艺、技能引入教学中来,为巴渝文化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四是组织专业队伍进入农村、企业、社区、景点,与这些地方的文化团体进行交流学习,指导这些地方文化团体的活动,使之更能精准传达巴渝文化的精髓。2015年6月,垫江角雕进入四川美术学院,民间的工艺设计师与高校的研究生、教授进行合作,以打造一批既有传统巴渝文化特色又有现代艺术美感的角雕精品,为传统工艺发展思路的拓宽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五、结语

巴渝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传播巴渝文化,是对民族传统的尊重,也是民族稳定发展的可行举措。我们要积极拓宽思路,寻求更有效的传播途径。从文化、观念、生活、体制、历史、现实等诸多方面研讨巴渝文化传播的“接地性”策略;墓勰钣氩呗浴⒛谌萦胄问健⒒坝镉胧苤诘确矫嫣教职陀逦幕在国内外传播中的普适性与差异性策略。当然,在传播巴渝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认真甄别,对巴渝文化中的落后消极的部分要果断扬弃,让巴渝大地上的文化之花在新时期绽放更艳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瓮少彬.当代重庆本土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俞荣根.巴渝文化与易文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6):122-128.

[3]张万仪,庞国栋.巴渝文化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4]杨柳.试论三峡文化旅游开发应以巴文化为主题[M].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5):23-25.

[5]彭娟.巴渝传统文化在城市公交站台海报中的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08):124-127.

视觉传播研究篇4

>> 多予,历史性的转向 浅谈本土影视文化对新疆形象的传播 影视文化传播中女性形象的突破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行为的影响研究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中的身体审美 当代影视文化视域中的平民意识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审美价值探讨 影视文化现象研究 美军影视文化传播功能探析 论网络时代影视文化传播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传播:权力与权利的历史性考察 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性跨越 浅谈中韩影视文化研究 筒论当代小说的历史性 美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大学校园中的传播 影视文化产业视野中“生态江西”形象的构建、营销与传播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影视文化传播路径 “一带一路”对影视文化传播的影响 后工业社会影视文化传播对服装流行的影响 浅析影视文化传播对学生审美品格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Marjorie Perloff.Screening the Page/Paging the Screen:Digital Poetics and the Differential Text.In New Media Poetics:Contexts, Technotexts,and Theories.Edited by Adalaide Morris and Thomas Swiss.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6:pp.146;.160.

[15]iAB:多屏时代的用户行为与营销[EB/OL].199it网,,2012-05-21.

[16]平成广告吴晓波:多屏的视觉整合,混媒的主题传播[EB/OL].艾瑞网,2008-05-30,http:///events/20080530/81264.shtml.

[17][美]詹姆斯·艾尔金斯.视觉品味[M].丁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视觉传播研究篇5

[关键词] 视觉艺术影视传播转型研究

一、新时期视觉艺术发展的现状

1、大众传媒的视觉化转型是对视觉艺术的推动。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在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世界也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从我们生活中的报刊、书籍、电视节目、企业标志,计算机的多媒体操作和网络传播,甚至美容美发、形象设计、健美、瘦身以及整容术等等,都与视觉文化、生活的视觉化、美学化趋势有关。视觉图像成了从事摄影、电影、电视、广告、美术、艺术史、社会学及其它视觉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中心。

视觉文化的兴起是以视觉艺术的产生为先导的,即以20世纪初电影技术的诞生作为标志。由于影视文化所具有的直观性与具象性,影视作品中的视听元素,必须先被观众感官感知、才能吸引观众注意。近十多年来日臻完善的电脑多媒体技术,以其对图像的生成、加工、复制的优势和凭借网络通讯传输对影视技术的综合运用,表征着现代文化工业凭借科学技术对传媒领域革新的全面完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尤其是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都在尽其所能地将自身的功能推向极致。

从美学上看,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本身就有语言和视觉形象两个方面,视觉艺术转型是大众传媒由印刷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型,并由此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相应的变化电视作为当今最大众化的传媒,比其它传媒有更多的优点和功能。如传播速度快捷、形式上音像并茂、制作技术多样化、传递内容广泛等,深刻地影响着全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视觉文化的主要特征

视觉文化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是组合性、综合性。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下的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与文化艺术的结晶;是美学、艺术等传统意识形态与现代科学文化、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多重价值体系的交汇融合,它以影视图像为主要载体,组织了声音、语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号形式与介质。

(2)、是传播运作的商业操作性。在讲究工作效率、贪图生活享受、追求轰动效应、崇尚新奇的现代社会里,视觉文化以其直观、浅白、快捷、刺激的特点,无疑最能迎合现代文化大众的消费心理。

(3)、是生产方式的批量复制性。以现代工业的大规模批量生产代替传统文化的手工创作,形成了视觉文化生产的新的景观

(4)、是内容的直观性、浅白性。视觉文化艺术代之以生动、逼真、直观的影视画面,因此其内容的表达具有直观性、浅自性的特点。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到来。较之于传统的延时文字传播,视觉的电子媒介传播更接近实时传播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视觉文化逐步走进数字化“虚拟影像”时代。

3、多视角把握视觉艺术转型

视觉文化跨度广泛,涉及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觉文化的研究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作为影像视听文化的电视文化,在深层次上更需要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需要借助各种艺术的长处来完善自身。在经济与科技的双重驱动下,当代电视文化已由以往的艺术文化向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亦即电视大众文化转型。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引入,促使电视研究从传统的传播者重心向观众视角变迁。已超越单一的文化艺术领域而横跨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对待这样一个复杂对象,任何单一的阐释角度或评价尺度都是有局限的,因此有必要从多个视角给予观照与描述,以期客观真实、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存在事实。

当代视觉艺术的社会学转型首先强调的是艺术对当代社会的介入程度,反映在当代艺术具有现实关怀,重要的是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和人的生存状态。从很大的意义上说,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和多种角度来反思当代艺术、重建当代艺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理性的认识,以期更有效地规范和引导这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二、视觉艺术转型是时展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表现

1、经济发展、技术革命对视觉艺术转型的影响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入世后中国传媒发展有了较大的提升。数码相机、DV摄像机和电脑技术正在以最快的步伐走向大众化,中国的现代都市正在由传统的话语方式转向图像文化,影像艺术已经成为都市文化和当代艺术习惯采用的方式,影像艺术正在成为今日世界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载体。无论“信息”还是“传播”,今日之影像技术都呈现出、而且越来越呈现出拟真、逼真、乱真的高技术品质。

新媒体的来临确实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与艺术之面貌,更是改变了今日人类的审美观念与视觉经验。随着20世纪末期数字化媒体出现,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新兴科技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播形式。与此同时,也使视觉传播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视觉艺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信息技术在视觉上的突破带来了成功,视觉文化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又孕生更多更有潜力的新价值。

入世来一系列同传媒业相关产业的腾飞,有力地推动着中国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卫星信号传输技术的进步使电视节目有了更为优质的载体,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各种介质的传统媒体借助网络实现了信息传递的现代化。彩电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进步,使电视传媒在传播手段上呈现新的面貌,中国传媒业获得了实现腾飞的经济力的巨大支持和科学技术基础的有力保障。电视是科技的产物,在中国电视产业化改革的进程中,技术革命对电视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改变了新技术背景下的传播行为意识。

2、图像时代等文化背景对视觉艺术转型的影响

电子影像媒体的出现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开始向视觉文化转型,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给整个社会的文化变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人们再也不像20年前那样痴迷于 文学作品,名著几乎成了陈列于书房中的摆设,数码影碟早已取代小说成为受众需求量最大的艺术品,进入所谓“读图时代”。我国电视事业在现实社会生活和国家历史进程中,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与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都存在着密切的、多方位的互相促进与制约关系。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转型,更是内含了思想和文化的转型。文化与传媒产业发展具有互动关系,既;中突又和谐。

以影视为主体的图像文化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关系的密不可分,其意义突出地表现在,它创造了一个当代大众消费群体及其文化观念。从生产方式看,图像文化主要是一种“集体创作”,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密不可分,其突出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大众消费群体及其文化观念,这对推进文化的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视觉文化转型的出现,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它通过电子影像来传播信息。取代了印刷文化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最为突出的现象,这在西方的一些著名学者如波德里亚、德波、詹姆逊、费瑟斯通等人那里都有了相当深刻的论述美学界近来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其实也是视觉文化所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嬗变,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的文化症候,其实有着深刻的商品经济的背景,大量的视像消费,正是后工业时代的逻辑发展。

三 新时期视觉艺术的发展路向研究

1、在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模式。

视觉艺术传播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观念上要有所创新,西方媒体的现代化是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来的,中国至今仍然处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之中,深层的文化层面,政治和经济层面发挥着巨大影响。

传播观念与一定的传媒体制直接决定着媒体的功能表现。中西方传媒在认知新闻和新闻价值以及操作方式上的区别决定了各自社会的传播生态。因此中国电视应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立足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在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当代世界电视传播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顺应世界电视发展的潮流。借鉴经营运作方式集团化,统筹管理电视栏目,将资本运营引入电视,为了增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发挥综合效益。另外,加入WTO我国要认真研究“规则”,更新服务贸易观念。只有熟悉掌握“世贸”规则,根据WTO基本原则才能制定一些对本国有利的政策,尽快融入世界电视贸易市场,实现电视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电视集团,使电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以受众为中心是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视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最主要的途径,视觉传播必须以接受者的注意为前提。高信息量的视觉符号会比低信息量的符号更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注意。在视觉传播中,要获得目标受众的关注,需要以与外部认知环境相一致来实现意图。

视觉文化时代阅读主体的变化,首先在于视觉文化形态的直观形象性和视觉代码表意的直接浅白性。以人为本理念在电视传播观念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受众的反作用是制导电视传播观念转型重要因素。随着电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视在实践中日益凸显其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殊性,观众研究也受到愈来愈广泛的重视。从认识观众反馈的意义到重视研究观众,再到自觉运用观众研究指导传播实践,观众研究的调节作用日趋明显,既反映出电视研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传播观念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与多媒体技术互相借鉴、融合,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可以说没有哪一种传播方式能象电视更吸引观众的参与感,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从而增强了电视节目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视觉思维为立足点,创造出更贴近观者的视觉心理。所谓视觉思维是以视觉形象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涉及信息的接收、存储、恢复及处理等方方面面。利用视觉思维通过直观、选择、发现、探究等方法在信息中的感知,将民族文化的底蕴与视觉思维的功能相结合,创造出更好的视觉形象。我们在面对无所不在的视像时,当然不必取一种抵制或排斥的心态,而应该将视觉审美纳入到新的文艺学格局之中。

视觉传播研究篇6

从篇章结构上看,该书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析理论基础,下篇着重于视觉传达的具体呈现形式、案例分析以及基本方法等,结构上按照由易到难、由整体到部分、由理论到方法论的顺序依次展开,通篇结构安排合理有序,即使是音乐艺术初学者,从该书中也能掌握大致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奠定研究视觉传达基础。由于范围小,在音乐艺术研究领域视觉传达并没有获得广泛关注,因此在缺乏完整理论框架的局面下,对此进行研究往往容易导致逻辑结构混乱、思路不清晰的情况,作者在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授课多年,在音乐艺术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一定学术研究经验与学术写作能力,为了理清逻辑顺序、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作者做了大量的细节性分析,在结构安排上精心设置,从而使该书完成了脉络梳理与结构建立完善。该书的层次较为分明,理论基础与具体内容一一展开,从音乐视觉化的基础、传播形式到表演者形象、唱片封面设计等,以总分结合的方式向读者呈现视觉传达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知识,该书内容虽多,但并无杂乱之感,由此可见作者有条不紊地对全书内容作了层次安排,使该书层次分明,达到较为突出的效果。

从全书内容上看,该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该书以音乐中视觉传达作为探究对象,在深入研究、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使该书呈现出丰富翔实的内容。从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该书上篇对音乐与视觉的关系进行阐述,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为音乐视觉化的基础,包括感知世界的渠道与视觉化的意义。第二章音乐视觉化的传播形式,具体介绍唱片封面、音乐会演唱会、音乐录像、电影音乐等较为常见的视觉化运用形式。下篇音乐的视觉传达形式分析,多从素材入手,重点针对基本规律及方法进行总结。第一章不同音乐流派歌手的形象包装,包括乡村音乐、古典音乐、电子乐等六个较为常见的音乐流派在内,从形象包装上突出视觉传达的实际运用方法。第二章歌手符号意义的延展,如艾薇儿·拉维尼、痛仰乐队等四个案例。第三章不同音乐类型的唱片封面设计,如爵士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具体分析如何在唱片封面设计上体现视觉传达效果这一问题。第四章对音乐会、演唱会等现场音乐的视觉传达,以前期宣传和现场视频来进行解析,说明现场音乐视觉传达的意义。第五章音乐在影像作品中的呈现,分别从电影、动画、音乐录像上突出视觉传达的规律及方法。该书通过不同角度对音乐视觉传达进行探究,重点突出视觉化对音乐表现的作用及其具体应用方法,使该书具备更具价值性的实际意义。

从研究价值上看,该书价值较高,指导性强。音乐作为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今天依然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听音乐成为很多人每天必备的减压形式,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除了依靠耳朵去听之外,还有视觉传达作用参与其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音乐产业的改革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同时兼顾审美需求与认知需求的音乐视觉化传播研究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因此,该书所研究和阐述的关于音乐视觉化的基本手段与方法,无论是从音乐家的角度,还是站在观众的立场,这些视觉化方式都具有非凡的意义。音乐视觉化传达有着多种传播形式可以传递出音乐的气质与美感,从某种角度来说,听觉已经不再是感知音乐的唯一方式,视觉传达的加入放大了受众对于音乐的感受,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视觉传达加入而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对于音乐视觉传达这个主题的探索和研究也将会越来越丰富。该书开辟了视觉传达的研究路径,从形象、舞台环境、现场布置等角度来提高音乐的吸引力,无疑将会拓宽音乐的演出形式,增强音乐环境的感染力,提高视觉传达在音乐领域的地位,具备较高研究价值。无论是从不同音乐流派的歌手形象到唱片封面设计,还是针对电影、动画等对使用音乐来增强感染力的需要,该书通过对视觉传达所展开的一系列研究,从而使研究具备现实指导作用。

视觉传播研究篇7

[关键词]视觉性;视觉体验;影像消费;视觉文化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无论何种媒介在传递的信息内容上并无大的差别,但传播信息方式的变化却对传播过程机制产生了重大影响。视觉文化受到热烈关注正是由媒介的发展转换性所造成。本文无意从哲学等角度去探讨视觉文化的渊源发展问题,更多地是想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思考媒介转换格局将对广告传播活动产生何种影响。为此首先应该从视觉文化的界定人手。所谓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与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影视广告传播是视觉文化形态的典型代表与生力军,通过影视广告这面镜子我们可以反观视觉文化的影响作用。

一、广告图像与受众:影视广告传播的新路径

美国的N・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2006)和英国的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2007)主要介绍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知识理论以及相关实践,基本上并没有对于广告视觉文化的研究做出更多的分析。在中国对视觉文化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是陈龙的《视觉文化传播导论》(2006)。该书从视觉心理人手,结合视觉符号、视觉手段的发展史,梳理了从近代到现代乃至后现代视觉传播的发展脉络,将基础知识的介绍与理论的思辨结合起来。在涉及广告研究方面主要采用符号学方法对具体的广告作品进行了分析,对广告的图像研究也只着眼于图像本身,并未涉及到广告传播过程当中的视觉转换问题,换而言之即是指站在研究者立场对广告作品按照符号学修辞学方式的解读,并未从广告受众角度进行分析。因此目前对于广告视觉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正面临着难解的困境。因为将多种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并没有寻找到理想的突破口,尤其是关于影视广告传播的研究。为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影视广告视觉传播研究的方向性问题。沿着符号学角度,按照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结构进行修辞学的分析可能夸大了影视广告传播的视觉符号的威力。虽然大多数研究者也承认洛伦兹,恩格尔的看法,即“视觉哲学的主要发现是,思想并不独立于视觉”。思想或信息虽然不能独立存在,但当其与视觉性的影像融合为一起时,广告所能传播的内容及形式比预料的要复杂得多。对于影视广告的视觉文化研究应该把视觉性影像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并考虑转换研究的主体性问题,通过换位思考力求能从受众的角度对广告视觉文化做出新的解读与阐释。因为“文化工业”等批判理论是站在精英主义立场对大众文化做出的完全否定的批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消融与并存预示着对传统霸权文化的消解,也说明社会审美的多元化趋向成为定势。所以对影视广告视觉文化的研究应该是综合性与多科性的。

二、媒介技术变革与视觉体验的转变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媒介技术发展对社会艺术所造成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他看来,媒介技术的发展使艺术品失去“韵味”和神秘感、崇高感,但同时却可以促进艺术普及。研究影视广告,必须考虑媒介技术变革与受众的视觉体验问题,媒介技术的变革重点在于媒介符号的不同。印刷媒介技术与电子媒介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文字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严格来讲,早期的报纸广告是以文字为主,后期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这正说明了广告产业对于新技术的积极采用)。文字符号的视觉阅读过程是一种主动性参与,必须要经过抽象的思维过程完成,广告受众对广告内容的理解与体验要求必须在头脑中完成同构,因此印刷媒介技术的广告形态是以理性为主的,视觉体验表现为文字对主体产生的心理刺激,广告主要着眼于受众的心理反应,而不是视觉。广告作品促使受众以旁观者身份完成视觉体验过程。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图画开始在报纸广告中占据主流。二战前后很多的广告作品运用故事性、展示性的图画广告,预示着影像时代的来临。影视广告的出现则完全颠覆了印刷广告的信息传播形态。从视觉体验的方式来分析,影视广告的视听综合性特征,加上拍摄技术的巧妙运用,广告作品的体验演化为一种幻象。“因为电影技术的惯用手法就是要让机位视角等同于观众视角,我们看见的是摄影机看见的,以至摄影机变成我们,我们变成了摄影机”。此时作为广告受众的消费者的身份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旁观者观看的身份成为参与广告视觉重构实现的关键,亦即主体性的丧失和旁观者位置的消失使其成为影视广告生产机制的一部分,由此“电报、电话和电力加速了交流和沟通,铁路和蒸汽机车改变了距离的概念,而新的视觉文化――摄影术、广告和橱窗――重塑着人们的记忆与经验”,技术化的视觉经验正在构建视觉性的奇观社会,导致世界因而被把握为图像,通过借助于视觉传播技术,整个世界被视觉化了。随之而来的是影视广告的制作与符号的电子化导致了其以虚拟性的特征来完成商业营销的目的。换而言之,影视广告要求的已经不是简单地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而要求通过影像符号技术完成对现实的真实性建构。在百度的影视广告“名捕”篇中,出现了不同时空的人物形象大刀王五、王保长、时迁、潘金莲、邦德007,全部被抓捕归案,通过影视广告符号消解了时空限制,融合了真实与幻象,实现了对广告受众审美的胜利改造,媒介技术变革引导着视觉体验的转变,以影视媒体为代表的电子媒体改变了眼见为实的真理,通过真实性建构验证了“信息环境化”的主题。早期影视广告的实证性作用并没有消失,随着仿像技术的出现,影视广告作品的内容也从现实性的展示向超现实的方向发展,影视广告中的美丽秀发、迷人身材、商品的巨大魔力作用被不断地技术化改造,逐步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成为广告神话的强力引擎。夸大细节因素、制作娱乐场景、关注细微差别,并将这些通过影视技术的呈现,使广告受众在影视广告内在结构的吸引下,自觉地完成替代性的参与体验,使欲望在视觉体验的刺激下膨胀。这将构成影像消费的必要前提。

视觉传播研究篇8

[关键词] 骆越文化;新媒体;视觉传播

[作者简介] 黎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院长,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艺术,广西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5-0064-0003

一、骆越文化简述

岭南地区多丘陵地带,人们在丘陵上开垦田地种植庄稼,这种农田称为“骆”(壮话译音),“越”是“人”的意思。骆越,指古代活动于如今广西地区(主要聚居于广西左、右江流域、贵州西南部、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的人们。骆越后裔的族称,紧接骆越的第一个族称是东汉时的乌浒,然后是魏、晋、隋、唐时代的俚僚,宋代以后称为僮、、沙、侬,今天则称为壮族①。

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②。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为创造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骆越文化,其中的稻作文化、太阳文化、航运文化、龙母文化、龙舟文化、铜鼓文化、花山壁画文化、巫文化、玉器文化、象形方块字等文化瑰宝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骆越文化是壮族文化的根,是广西文化的根,它不仅属于壮族、属于广西,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继承和发扬骆越优秀文化遗产,对少数民族及广西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骆越文化的传播现状

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我国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骆越文化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地政府也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打造文化品牌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尽力推进骆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当前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民俗节日

民俗节日是骆越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承载着远古文明的宝贵信息。广西每年农历“三月三”,南宁、桂林、柳州、玉林、百色等壮乡地区都会举办盛大的“三月三”节庆活动,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庆祝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在节日中多个地区举行的各具地域特色的祭祀仪式、歌圩活动,体现了骆越后裔民族对骆越祖先的尊敬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各地壮族地区,如武鸣的“四月四”祈丰节、马山农村的壮族大王节、隆安县壮族乡村的“四月八”农具节、六月六祭拜稻神“娅王”的稻神节等民俗节日都体现了质朴的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也成为传扬稻作文化、龙母文化、太阳文化、铜鼓文化等骆越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旅游开发

广西多个壮族地区充分挖掘本地的民俗资源和文化内涵,打造以骆越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开发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如隆安稻神山景区,以稻神山岜娅神像、骆越岜娅城古城、古老的稻作祭祀雕塑群等元素构成充满神秘色彩的景区文化,打造旅游、“稻作”民俗文化传承一体的旅游产业品牌;宁明花山景区的骆越文化宫项目建设用地约30亩,建筑面积17600m2,以骆越文化寻根探秘为主题,打造了一个集民俗文化教育宣传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文化旅游景点;还有各地独特的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或文化旅游景区,均结合自身人文、自然优势,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著名的文化品牌,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也传扬了民族文化。

(三)其他形式

主要有歌舞、专题片、研究专著,但是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传播时间没有连续性,受众面不广。古代传统骆越祭祀舞《骆越点兵舞》是骆越文化歌舞的代表。它将浓郁的远古民俗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通过富有特色的民俗舞蹈、扣人心弦的民俗音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气势恢宏的舞蹈场面,最大程度地再现了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深深感受到骆越文化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对骆越文化的考察与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先后出版了《大明山龙母揭秘》、《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等论著。

总而言之,目前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还是单一有限的,受众面不广,不为大众普遍认知,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宣传不足。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宣传不够,没有形成持续性;(2)手段单一有限。只有民俗节日、旅游开发、研究专著等传统手段,信息时代的新传播形式使用有限;(3)传播方式需要改进。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选择符合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载体、传承方式,才能使珍贵的民间文化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

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新媒体指的是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手机媒体、互联网、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博客等。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四大媒体相比,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它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同时还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它具备以下优点: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更新快、及时性、使用方便、成本低、视觉效果丰富等。它符合现代高节奏工作与生活下的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满足人们对信息互动与交流的需要,使人们选择与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与意愿更强,它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容质疑的。

新媒体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日益丰富多样。与传统媒体相比,以网络电视、网络视频、多媒体广告等新媒体形式为载体的视觉传播形式在形态上由平面、静态快速向立体、动态转化,表现手段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使用手段从纸质平面传播转化到虚拟化形象的传播。视觉传播形式极大丰富。不仅在视觉上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受,还导致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情感取向等意识状态发生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造就丰富视觉传播样式的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它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作,在工具上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后期编辑软件等电脑辅助设计技术,在表现形式上注重以声、光、电、虚拟互动等媒介进行内容的表达与传播,全面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达到了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导致人们审美意识、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达到视觉传播的目的。所以,基于新媒体的优势及其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新媒体艺术所产生的效果,新媒体视觉传播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四、骆越文化的新媒体视觉传播策略

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骆越文化的传播、发展、创新也应该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而改变途径,特别是在视觉传播方面寻求新的策略。

(一)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

新媒体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它的作品“形态”可以是静态的,动态的、虚拟的与仿真的。数码艺术是最能表现这种现实的新媒体形式。运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等新媒体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进行视觉传播,效果方便、快捷,视觉冲击力强,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平面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进行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分类,对各个类别用数码艺术的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二维、三维的数码艺术作品制作,进行平面的数码艺术展示。 动态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以每个类别的经典传奇故事为题材进行动画形式的艺术创作,每个文化类别制作1~2个故事短片,以二维动画片、三维动画片的方式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进行阐述与展示。 立体视觉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民族元素进行提取,吸收与运用民族元素,进行可持续的设计与开发,应用在现代服饰、鞋、帽、文具、玩具、日常用品、现代手工艺品等方面的设计制作上。对“骆越文化”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加强传统媒体的视觉传播

电视、报纸、户外、广播四大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在文化宣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拍摄展现骆越文化遗产的高质量纪录片,制作骆越文化专题节目,介绍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介绍各历史时期的骆越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元素,依托电视、报纸、广播、户外广告等传媒开设骆越精品文化专栏,打造骆越精品文化栏目,使节目保持常态化与连续性。与新媒体互相共享高质量的素材,互相充实传播内容,提高传播效果。

(三)尝试互动体验式视觉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喜欢虚拟互动的媒体体验方式。首先,网络游戏(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互动娱乐的视频游戏)是人们越来越喜欢的娱乐形式,可以开发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网络游戏,将骆越文化的传奇民间故事设计成游戏内容,玩家在通关游戏的过程中了解骆越文化的民族风俗习惯、典故、文化内涵等,使民族文化无形中得到了传扬。其次,在地方门户网站、旅游网站、博物馆推出电子地图或虚拟展示,将骆越民族地区的特色村寨、风景名胜等用静态画面、动态画面进行展示及说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展示屏等媒介进行虚拟游览,了解民族文化。

(四)推动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传播空间

当今时代,人们的娱乐方式、阅读习惯、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博客、微信、QQ、论坛、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的出现已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更加乐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学习、娱乐、交流。因此,让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空间,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必要途径。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可以将宝贵的民族文化以符合现代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心理状态的视觉形式体现出来,拉近民族文化与大众的距离,以大众能够广为接受的形式,使人们在轻松的视觉传播中对民族文化观赏、学习、讨论、传扬、创新,达到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目的。

五、结 语

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传承不是个体行为,也不能一蹴而就。新媒体传播路径的实现,需要集合政府、社会的力量,长期规划实施才会有所成效。要进行传播观念的更新和强化,政府加大宣传和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最后是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峰,王静.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J].美与时代,2010,(1).

[2]杨东篱.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与“伪民俗”[J].天府新论,2010,(1).

[3]王朝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技术困境及对策[J].新闻前哨,2011,(3).

[4]阎敏.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路径――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青年记者,2012,(20).

[5]王桂娜,张丽萍.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视觉传播策略――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J].前沿,2013,(7).

[6]朱春阳.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创新特征[J].当代传播,2008,(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