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8篇

时间:2024-03-23 08:17:59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1

关键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消费;增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b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扩大消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大源动力,消费需求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决定了居民消费在超出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后,会趋向于追求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进而强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就在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之时却发现,消费的急剧增长固然带来了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水、电、燃油、燃气等资源的大量耗费,以及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尽管不能绝对地说这完全是居民消费行为所致,但是近现代社会以来享乐主义消费观,以及在这种消费观引导下的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超越实际需要的消费行为和模式,在强劲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人口消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紧约条件下的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

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根本保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99 21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40 50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然而,经济快速增长也付出了大量消耗有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沉重代价,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对企业的生产供给、居民的消费需求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由此而生。所谓“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进而对居民消费需求实现而形成的一种显著偏紧的限制和约束状态。不仅如此,即使现有市场产品供给充裕,如果它是以沉重的资源耗损和环境破坏为代价,亦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的明显下降来实现,那么该国或该地区居民的消费增长,乃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仍然处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运行状态。目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不仅是世界所有国家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实现消费需求增长,进而经济持续增长的致命威胁。

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消费需求是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一,由于消费可以通过自身的增长直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消费需求所提供的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在资源供给和生产能力的界限之内,消费需求的增长直接就是经济的增长。而对于投资需求,其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消费拉动投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只要不存在资源性供给约束,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投资需求的增长,由消费增长及其所引致的投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投资需求是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对经济持续增长起间接拉动作用。第二,由于消费与生产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因此居民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生产增长和经济增长幅度,亦即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质上是消费与经济,或者说是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探讨生产决定消费,不只是生产的内容决定消费的内容,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以及生产的方式与水平决定消费的方式与水平,还有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和决定消费增长方式。

同经济增长一样,消费增长也有一个“增长方式”问题,也有粗放和集约两种类型。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是指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促进节能减排已经逐渐上升到各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以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而消费的粗放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资料数量上的累积和增加,最终表现为对资源环境的粗放型消耗和破坏;消费的集约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质量的改进和消费效益的提高,以及出于对自然资源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而对低碳、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等。当然,这两种类型不是截然分开的,数量和质量是相互依存的,只不过在一定时期有一种类型的增长是主导的。

消费增长由粗放主导向集约主导转变,是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是生产发展的结果,但集约型消费需要对于企业开发、设计和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具有明显的导向和激发作用。第一,集约型的消费需要是靠集约型的生产满足的。生产为消费需要提供了消费的对象、方式以及数量和质量的界限,没有集约型的生产就没有集约型的消费。那种通过对土地、淡水和森林等资源进行粗放型开发和利用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方式,不仅是不可持续的,且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必然是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污染型的;第二,集约型的生产是由集约型的消费需要激发出来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解释道:“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在消费脱离了它最初的自然粗陋状态和直接状态之后,——如果停留在这种状态,那也是生产停滞在自然粗陋状态的结果,——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来媒介的”[1]。因此,集约型消费需要通过激发和引导企业的集约型生产,促进企业的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推动国民经济走上内涵式经济增长之路。

在当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集约型消费需要对生产导向或激发作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广大居民对绿色环保型产品的消费需要自然会激发企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而不是那种过度消费、高消费等不合理消费需要而引发的企业对资源高耗型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生产与消费这两个层面的决定作用如果从微观经济,或从企业营销的角度看,前者称为满足需求或者紧跟市场,后者称为创造需求或者创造市场。因此,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一方面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企业通过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广大居民的绿色消费需要,而且还要创造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需求;另一方面,集约型的消费增长方式所要求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消费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所提供的绿色环保产品的消费需要。

二、资源紧约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规模的物质财富积累。整个20世纪是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地球生态遭受最严重破坏的时期。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社会出现了三大全球性问题,即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日益深化,使人们对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模式产生质疑,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因此成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发展理论的早期研究中,西方经济理论都是从单纯经济增长来看发展的,从而把经济发展问题归结为单纯增长问题,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的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我们将互相替代地使用‘增长’和‘发展’两个词”,“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2]。然而,这种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存在着许多重大缺陷并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导致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以及经济结构失调、分配不均、资源耗损、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

应当指出,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为在经济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仍然是社会物质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改善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即便是特别注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也会得出“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结论。[3]通过经济增长实现物质财富积累,仍然是广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progress, coupled with the pressur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f China's economy, speeding up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difficulty that China's economy face and need to solve at present.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measures to speed up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

Key word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54-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也不断进步,出现了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和环境的无限制消耗和污染的基础上,一直采用着高投放、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破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停留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上,资源投入量和消耗量均较大,但是利用率却较低,这种经济模式给我国带来严重的后果,如环境污染、资源减少、投资膨胀、价格水平上涨等等,并可能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减少资源矛盾,我们急需将我国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型,提高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把我国向资源节约型社会方向发展。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将集约型经济理念落实到各个经济领域的各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完成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重在追求数量、规模、速度、投入,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效率。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配置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是,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产品的竞争力强、环境污染程度小和经济效益高的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便是要把我国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改变过去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再一味追求盲目扩大经济范围、靠增加投入来获取经济效益的做法,而是发展集约型经济,低投入、高产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因此,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重任提到日程上来。

2 全方位、多角度推进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1 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加大力度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使用范围,才是最基本的发展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创新型国家,我们要加快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急需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集约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我们急需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及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加快开发对经济集约化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标准,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有重点地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粗放型经济转型奠定基础。

2.2 调整和提升产业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规律性调整和转换来推动,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对经济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提升,可从根本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振兴第一产业,促进我国产业全面发展。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其次,我们可以完善消费政策,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消费发展,控制固定资本投资,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2.3 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政府监督体系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与政府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关系。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者,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应减少政府对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直接干预,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还要改进绩效考核体系,改变过去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纳入考核的范围内。政府还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那些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保障经济的顺利转型。

2.4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重组,向集约型经济模式发展 企业是国家经济的主力军,企业的发展形势也反映了国家经济的现状。为了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提高产业结构,企业可立足于现有基础,把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优化现有资源配置结合,大力发展集约型经济。企业可综合考虑自身因素,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管理体制和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效率,在现有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节能减排 发展集约型经济,一个需要我们注重的部分便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因此,促进节能减排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的突破点。首先,节能减排的实施需要政策的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节能效率和力度。其次,对重污染行业和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大力整顿,淘汰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设备、技术等,贯彻节能减排措施。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积极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提升产业结构。四是可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成本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模式的优选方式,应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3 结束语

经济是支撑国家发展的支柱,加快经济转型,提升我国经济结构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惜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模式上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长期下去必将以牺牲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因此,改变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形式,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提倡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化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我国加快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刘玉琼,曹向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诠释[J].特区经济,2012,(2).

[2]张军果.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再思考[J].唯实, 2012,(3).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现代企业,2012,(3).

[4]文尚卿.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中国市场,2012,(9).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3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的基本含义是:经济量的、能力的扩张与经济结构的转变或高度化。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依靠大量要素投入的增加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依靠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决定的。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或工业化实现以前,通常为粗放型经济增长,而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或工业化实现以后,则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我国建国以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选择了以优先重工业为中心、高积累、高速度的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向前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总量之后,就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经济效益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重复建设现象普遍; 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各个领域里资源耗费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增长方式,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入一个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时期,这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适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正逐步同国际市场接轨。但目前国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国要想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就必须提高我国产品的品质。如果我们不改变当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从较低层次上升到较高层次,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缓解资金、能源、原材料供给矛盾的良方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如果继续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必将造成资源的过量开采,加剧破坏生态环境。并且财政和银行能用于建设的资金有限,扩大利用外资也需要相应的国内配套资金。只有改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有效缓解资金、能源的供需矛盾,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使企业真正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实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压力,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工作中真正做到自主决策、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求发展;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变化,建立重要商品的国内储备制度和市场风险基金制度,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功能,同时也增强国家对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金融、外贸、投资等宏观管理体制等等。

2.优化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过快;第二产业(主要是加工业)的低效率过度扩张带动需求膨胀的压力;第三产业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现代化,使产业结构从低级水准向高级水准发展,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有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2)产业结构中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3)产业结构中有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3.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在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方式,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这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又一重要途径。

4.推进科技进步

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而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

5.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4

[ 关键词 ]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一、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

1.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产业结构调整是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各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2.“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提升二者之间关系

总体上讲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提升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1.产业结构对增长方式的影响

在经济生活中,通常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分析增长方式的构成,该生产函数如下:y=f(L,K)=ALαKβ其中A代表技术状态,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αβ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产出弹性。其对数形式为 lny=lnA+αlnL+βlnK 由此可知 ,经济增长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技术的提高,二是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

在产业结构低端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中,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当外界需求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劳动力的工资提升,这将促使劳动供给增加,进而增加产量。同样,在资本密集的产业结构中,市场需求增加,将导致企业对产房,机器等资本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投入更多在资本品上,引起最终产量增加。这种由于需要增加资源投入而带动产量增长的方式为粗放型增长,这种增长所带来的产品附加值较小,因而也可以视为外延型经济增长。

这种产业结构一般存在于农业或低技术工业领域中,所带来的粗放型增长数量扩张速度很快,成本较低,而且由于不需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导致风险较小。但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由于受制于资源有限,给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了发展瓶颈,而且,粗放增长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等现象,不符合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的总体规划。

在产业结构较为高端的高技术领域,当外界需求增加时,企业将选择增加技术含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办法来使产量提高,即为集约型或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产业结构一般存在于第二产业中高技术领域或第三产业中,所带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资源利用效率高等诸多优点,但由于改善技术,或更换更先进的设备投入成本较大,生产较高,对科学技术要求较高,见效缓慢,而且有可能导致失业率的升高,所以这种增长方式在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还不是很普遍。

2.增长方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采取粗放型增长发式时,将会采取以增加劳动力而带动产业增长,如此用劳动替代技术将导致总福利减小 ,产业结构低端化。采取集约型增长方式,将引导国家向技术密集型发展。

具体来讲,当企业资本充足,市场需求增加时,为扩大在生产,当企业选择集约型增长方式时,企业将会投入更多资本在技术开发和机器改进上,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而且资源利用率较高,形成高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

3.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依赖和制约

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是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然而,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选择同时又受到资源禀赋和国内收入水平的制约,如果一个国家科技落后,由于技术和需求的制约而不能获得预期的集约型增长。而当一国资源贫乏,人口稀少,而采取粗放型增长的策略将很快面临资源瓶颈,生产可能取消下移而难以得到经济增长。

三、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在以前的发展中,我国由于地大物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且人口众多,发展多属于粗放型,这在一方面带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失业率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以致于发展速度趋于递减,且面临资源瓶颈制约,不满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应在长期内适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素质,使结构高端化的同时,就业率不受很大影响,最终实现内涵式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钟淦恩: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读战后日本通货膨胀史有感,兼论我国的物价政策[J];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5

关键词:草原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F31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73-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力度的增大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草原生态畜牧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到底什么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以及它与传统与畜牧业以及工厂化畜牧业或者集约畜牧业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却一直没有正面的回答。

生态畜牧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畜牧业生产,建立新型的动物生产模式。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规律和要求,把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形成优化的、高效益的动物转化体系,同时实现无污染、无废物生产,通过多层次利用,多层次的增值,实现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畜牧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1~2]。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目标和新方向。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综合草原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各组成要素的特点的基础上,整体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科学地利用草原,优质高效低耗地发展草原畜牧业,达到草原系统的土—草—畜—人协调统一,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集约畜牧业又叫密集型畜牧业或工厂化畜牧业,是指在一定的土地(草原)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心饲养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其实质是建造最适畜禽的生产环境,提高机械化水平,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配合饲料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等)改善生产工艺,合理组织劳动,从而缩短饲养周期,取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力求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经济效益[3]。集约畜牧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现代畜牧业范畴,在中国也已经有几十年历史。

由于草原上超载过牧现象严重以及草原退化等问题,造成草畜矛盾尖锐。在草原畜牧业转型以及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中,专家提出退牧还草、季节性轮牧、休牧以及舍饲、半舍饲的饲养方式,提出通过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补饲等方法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自由放牧相比,舍饲半舍饲的技术含量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因此造成了草原生态畜牧业是集约型畜牧业的困惑,甚至形成了草原上要发展集约型畜牧业的观点[4]。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解答这种疑惑,辨清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实质内涵。

的确,在很多方面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他们都注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注重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来提高效益。无论草原生态畜牧业还是集约型畜牧业都注重畜群结构的优化,注重通过科学的家畜管理技术及畜牧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高效、低耗。集约化生产无疑是获得高效低耗的经济效益的最优途径,因此,在畜牧业的现代化生产中,都会朝着集约的方向迈进。中国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效率低,因此在朝着草原生态畜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在生产中某个环节,甚至整个生产过程的集约化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变游牧为定居、通过土地置换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围栏来管理家畜、冬春季节舍饲等都可以视为集约化的表现。而在国外,也有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程度很高的例子,以美国为例,其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典型特点就是集约化水平高 [5]。

然而,即便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也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其驱动机制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与经济二者共轭驱动的发展方式,而集约型畜牧业是单一的经济驱动型。由于其驱动机制不同,也就造成了其生产方式、目的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产品的优质、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兽药等的使用。尊重自然规律,保证家畜的自然生长。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要保留放牧,而不是完全舍饲。但是,在放牧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家畜,比如进行季节性轮牧,在保证家畜生产需求的同时,让草原得到修养生息,让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重建。在冬春季节的禁牧、休牧目的也是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会有短期的舍饲,或者叫半舍饲,往往选择在冬春季节缺草期,其目的除了保护草原外,还可以减少冬季家畜因游走及抵御寒冷而耗费能量。尽管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的一个重要主张是提高家畜在秋季的出栏率,也就是尽量减少在冬春季节舍饲的家畜数量,只留基本母畜越冬。这样既降低了家畜越冬的投入,又不会减少秋季家畜出栏的数量,同时还保护了草场,也就是减畜不减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赢。通过草原生态畜牧业的这些主张与措施,可以发现,草原生态畜牧业,不仅注重经济收入,更注重草场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

而集约型畜牧业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因此其主要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注重的是产品的量。尽管集约型畜牧业也追求优质、低耗,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高产、高收益。因此,为了高产高效,集约型畜牧业往往会割裂了动物与植物之间的自然联系,忽视了动物生长发育的自身需求,而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添加剂和兽药,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另外,集约化生产追求规模效应,造成生产集中,而致使禽畜粪便污染土壤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总之,集约型畜牧业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方式。在这种驱动机制下,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其牺牲品。但由于其高效的特点,集约型畜牧业也可能是畜牧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集约型畜牧业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的、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体现,但当经济发展到另一定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开始注重食品安全时,单纯的集约型畜牧业也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如集约型生态畜牧业,此时,“集约”只是生产手段,而不是目的。

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在中国的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如何把握住其中的尺度呢?

当前世界上常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二是以草畜平衡为特征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三是以农户小规模饲养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四是以开发绿色、无污染天然畜产品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 [6]。四种模式各有特点和适应发展的环境。中国的生态畜牧业从传统畜牧业发展而来,由于中国农业发展以整体、传统的小农、小牧经济为主,因此,目前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以第三种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但主要缺点是效率低、风险高,因此研究者们不断致力于其他发展模式的研究。草原生态畜牧业是中国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中国北方草原退化的有效途径 [2],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草原政策是生态优先,兼顾发展经济,也就是说生态保护建设放在了经济发展的前面。其原因不是为了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更多的是对过去草原退化的一种补偿,也就是说,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恢复草原生态的条件下的畜牧业经济,这本身就像一种夹缝中的生存,既要进行经济生产,又没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利用,甚至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必须减小生产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中国的草原生态畜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低耗、高产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长胜,孙凤俊,王书杰,等.动物生态与生态畜牧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6):376-379.

[2] 侯向阳.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J].中国草地学报,2010,(4):1-9.

[3] 金铁城.畜牧业集约经营[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4,(2):17-18.

[4] 于铁夫,卢德勋.对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5):1-11.

[5] 颜景辰.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08,(1):47-50.

[6] 颜景辰,张俊飚,罗小锋,刘歆海.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7,(9):7-10.

An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and Intensive Livestock Husbandry

LI Ping,HOU Xiang-yang

(Grassl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Hohhot 010010,China)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6

关键词:两型社会;两型产业;城市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报告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 “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强调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可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两大宗旨。

2007年12月,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建设“两型社会”将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将要为此探索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 发展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关键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但是,从资源消耗、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来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与国内先进城市、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武汉城市圈在能源利用效率的工艺和技术上的企业研发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2005年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单位GDP能耗,武汉市列第14位,而第三产业比重列第6位。从牺牲环境的角度来看,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大大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就,据测算,两者都要扣除大约10个百分点。这就使得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大打折扣。而且,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粮食等传统工业原材料价格飞涨,使得大量依赖煤炭、石油、铁矿石的重工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传统工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威胁。在现有产业结构下,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行业不仅无法实现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短期内连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也不可维持。

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武汉市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大体表现为武汉一枝独秀、东部高于西部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普遍反映出城市规模呈外延扩张,土地持续利用趋势不明显的特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土地集约水平的提高。

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200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6%、44.38%、43.84%。其中武汉市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9.4%)低于北京(70.9%)、广州(57.6%)、西安(52.7%)、上海(50.6%)、沈阳(50.5%)等城市。从产业的空间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状况,表现出产业同构和趋同现象,圈内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互补关系。在产业的技术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在产业的组织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从产业质量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的经济效益(如税收)、社会效益(如就业量和就业结构)还比较低,特别是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更低。在其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产业和污染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2006年武汉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为32.3%,高于哈尔滨(16.0%)、青岛(18%)、沈阳(18.6%)、北京(23.7%)、杭州(26%)、上海(26.4%)、重庆(26.7%)、广州(27.4%)等城市。在2007年的圈内5557.24亿元GDP中,“黑色GDP”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而“绿色GDP”所占的比重很低。

武汉城市圈作为改革试验区,就是要根据十七大报告精神,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成为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绿色、宜居、和谐,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而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最适合成为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应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3 发展“两型”产业的思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解决危机无法求助于产生这一危机的思维方式”。同样地,作为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后果,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是不可能凭借传统的发展思维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的。要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就必须更新发展观念,推动制度创新,从而在科学的发展观念和制度规范引导之下改变社会行为方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我们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7

关键词:两型社会;两型产业;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7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报告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 “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强调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可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两大宗旨。

2007年12月,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建设“两型社会”将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将要为此探索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 发展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关键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但是,从资源消耗、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来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与国内先进城市、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武汉城市圈在能源利用效率的工艺和技术上的企业研发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2005年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单位GDP能耗,武汉市列第14位,而第三产业比重列第6位。从牺牲环境的角度来看,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大大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就,据测算,两者都要扣除大约10个百分点。这就使得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大打折扣。而且,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粮食等传统工业原材料价格飞涨,使得大量依赖煤炭、石油、铁矿石的重工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传统工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威胁。在现有产业结构下,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行业不仅无法实现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短期内连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也不可维持。

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武汉市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大体表现为武汉一枝独秀、东部高于西部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普遍反映出城市规模呈外延扩张,土地持续利用趋势不明显的特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土地集约水平的提高。

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200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6%、44.38%、43.84%。其中武汉市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9.4%)低于北京(70.9%)、广州(57.6%)、西安(52.7%)、上海(50.6%)、沈阳(50.5%)等城市。从产业的空间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状况,表现出产业同构和趋同现象,圈内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互补关系。在产业的技术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在产业的组织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从产业质量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的经济效益(如税收)、社会效益(如就业量和就业结构)还比较低,特别是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更低。在其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产业和污染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2006年武汉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为32.3%,高于哈尔滨(16.0%)、青岛(18%)、沈阳(18.6%)、北京(23.7%)、杭州(26%)、上海(26.4%)、重庆(26.7%)、广州(27.4%)等城市。在2007年的圈内5557.24亿元GDP中,“黑色GDP”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而“绿色GDP”所占的比重很低。

武汉城市圈作为改革试验区,就是要根据十七大报告精神,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成为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绿色、宜居、和谐,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而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最适合成为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应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3 发展“两型”产业的思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解决危机无法求助于产生这一危机的思维方式”。同样地,作为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后果,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是不可能凭借传统的发展思维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的。要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就必须更新发展观念,推动制度创新,从而在科学的发展观念和制度规范引导之下改变社会行为方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我们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发展是建设“两型”产业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内容,而建设“两型”产业的战略目标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前置条件和贯穿始终的约束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探索,从而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发展,形成一条条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网络,有利于形成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生产流程,能够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湖北省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是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横向一体化分工为主,不仅产品附加值增值有限,而且容易造成过度竞争。因此,建立以核心产业为中心,积极发展上下游相关企业,打造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一体化产业流程,通过合理有效地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是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路径。

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远远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从根本上摆脱快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大量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运用。要把经济增加值放在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创新、依靠知识转化上来实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园区建设,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成功对接,形成知识和科技产业链条。积极开发资源节约型新技术、新工艺,对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实现节能减排。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局的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国内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迅速做大做强;大胆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为武汉城市圈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中提出建设10大产业链,分别是: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建材及建筑业、农副产品加工。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发展50个产业集群。现阶段重点建设已形成了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钢铁及深加工、金属制品、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纺织、建材、服装、造纸及包装、食品、饮料等15个产业集群。

总之,我们要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以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打造“两型”的产业链集群,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尽量减少资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武汉城市圈。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2]正确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J].武汉学刊,2007,(6).

[3]李立辉.区域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谢自强.着力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J].湖湘论坛,2007,(6).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8

工业设计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一百多年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而不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和世界的面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工业设计已经从初期的美化产品成为企业兴衰存亡的武器发展到作为“设计立国”的战略国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制造强国、科技与设计创新大国和发达国家。由于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技术落后,缺乏创新设计,为制造业服务的我国的工业设计和制造业也一样处在粗放型阶段。缺乏科技创新、设计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以及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数据、互联网和智能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我国的制造业和工业设计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工业设计理念、方法和技术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和“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我国的工业设计必须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快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速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进程,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市场主体,推动产业集聚、走可持续的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二、集约化经营与管理途径

(一)“集约”与“集约化”的内涵

近几年“集约”与“集约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各个领域有关集约化方面的模式探索等论述数以万计。特别是在世界性的产业和经济转型时期,更加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集约化的“集”是指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实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目标,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集约”一般是相对粗放而言《,辞海》对其解释为:“集约”是指农业上在同一面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通俗地讲“,集约”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益来实现经济的增长。集约发展就是科学发展,是区域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和关键。“集约化”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集约化经营要求在人力资源利用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物质资源利用上不断降低物耗水平和产品成本;在财力资源利用上不断提高投资收益率和资金使用效果;在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上,集约化发展最主要的特点是要素组合的集结、协调和优化。与粗放型模式相比较,粗放型组合只是“外延扩张”,而集约化组合则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要求的“内涵增长”。

(二)集约化经营的内涵1.集约化经营的概念

现代意义的“集约化经营”的内涵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人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集约化经营作了精辟的论述:“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1]2.集约化经营的基本特征集约化经营,从总体来看,有如下5个显著的特征:

(1)质量经营特征。从粗放型经营的“外延扩大”为主的经营理念转向以“强化内涵”为主的经营理念上来,在资产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上档次、上台阶;

(2)集团规模经营的特征。从“分散型、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经营转向生产要素的相对集中,经营集团化、规模化;

(3)效益效率经营特征。从“高成本、低效率”和“少、慢、差、费”的状况,转向“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的经营目标;

(4)高科技经营、电子化经营特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尽快实现从“手工”向“电子化”的转变,实现服务手段电子化是集约化经营的突出表现;

(5)人才经营的特征。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这也是集约化经营的主要特征之一。针对我国制造业粗放型经营的现状,国内一些从事经营管理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思路和途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增长观念,树立集约化经营思想。要完成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型,必须确立:树立商业现代化、国际化的观念;树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树立主要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新观念;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制度创新。制度是企业集约化经营生成与发展的基础性要素,蔡文浩教授则进一步指出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内容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微观企业层面的创新包括产权结构与组织创新,劳动人事与分配制度创新,商业业务流程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

(3)发展连锁经营,扩大商业企业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实质是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只是单体规模的扩大,而是群体规模的扩大,因此通过连锁经营等方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4)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重点要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和信息网络系统,要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企业独立自主的技术开发能力

(。5)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执法机关的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企业实现集约型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集约化管理途径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效益的最大化,是实现企业集约化经营与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实现科学的集约化;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缩小管理时空,增强应变能力,使集约化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行机构整合、调整和改造;优化要素配置,提高经营回报;要加强集中管理、制定统一标准;增加员工的紧迫感,调动积极性;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发展企业经营服务项目,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强有力的地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的产业转型,产业集约化的经营和管理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方向。

三、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一)两种经济增长方式

1.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从经营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实质上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一种是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2.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的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的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强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在经济手段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3)在经济发展的途径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投资规模;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掘;

(4)在经济发展的表现状态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经济周期性波动地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是必由之路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其意义在于:

(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

(。2)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数量,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工业设计的现状与转型升级发展的机遇

(一)工业设计是企业兴衰存亡、振兴经济的战略武器

工业设计发展一百多年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工业设计作为国家的国策高度重视: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从20世纪初期就重视工业设计,使经济发展如虎添翼,而芬兰就靠一个电信业和一个“诺基亚”品牌来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亚洲的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把工业设计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提出了“科技立国,设计开路”的国策,使日本从战后出口手工艺品和模仿欧美产品到以高科技、新设计的“轻、薄、短、小”家用电器和汽车风靡世界;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提出“设计立国”,韩国的三星手机销售量一度超过了苹果公司;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英国可以没有首相,但不能没有设计师“”忘记设计的重要,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布莱尔首相执政时,在21世纪初和韩国领导人在伦敦《21世纪设计宣言》,将工业设计纳入“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并努力把伦敦建成“世界创意之都”,要把英国建成“创意之国”。这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凭着不断科技创新和创建世界品牌成为发达国家。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工业设计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之一,是企业兴衰存亡的“秘密武器”。

(二)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

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只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开设产品设计专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80年代,中国派出的留学人员回国后,适时引进了国外现代设计的理念、方法和技术。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设计教育如雨后春笋高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的2300多所高校中几乎都设立了艺术设计类专业。仅在2006我国每年已有33万各类设计艺术类在校生和数以千计的设计艺术类的研究生、11万名本、专科毕业生走向社会,我国设计学科两年的毕业人数就超过日本战后近半个世纪培养的人数总和。我国设计教育的学科门类、层次齐全,学科分类新专业和新方向有增无减,设计专业图书层出不穷,设计比赛、展览和国际学术交流非常活跃、频繁。每年很多设计领域的学子到各国留学和回国服务,无数学子到企业从事设计,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设计师在国际设计比赛中获奖,我国不但成了世界的设计教育大国,同时,中国设计正逐步走向世界。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设计教育大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历史比较短,加上历史的原因,在高等教育产业化、行政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尽管数量有了空前的发展,但我国至今还没有一所世界一流的设计院校,还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设计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学科缺乏特色、办学条件不足,缺乏一流师资,教学质量下滑,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据波士顿咨询数据显示,全世界全职从事设计行业的设计师人数约有9000万,其中,亚洲占43%,欧洲占30%,美洲占20%。设计师数量排名前五位依次为: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中国设计师约有1700万,占世界设计师的19%,占亚洲的45%。截至2013年底,我国的1546.16万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拥有1.1个设计师。中国设计师主要分布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网站设计等7个行业。其中,产品设计占28%,室内设计占20%,服装设计占16%,平面设计占11%,建筑设计占6%,工业设计占5%,网站设计占3%,其他占11%。其中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占33%,约有561万名。这些设计师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区域及省会城市,北、上、广、深是设计师的主要就业地。我国工业设计师主要有如下几类:企业内的设计部门的驻厂设计师、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师、独立的设计事务所(公司)设计师和自由职业设计师。此外,还有一部分设计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担任设计单位的兼职设计师。近几年各类独立的工业设计以及文化创意园、工业设计研究机构和设计企业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随着智能设备、机器人、物联网的兴起和高速发展以及个性化时代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大幅提升,我国的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必将迎来下一个设计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由于我国制造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迅速发展,并且长期处在中低端的代加工粗放型发展阶段,我国的工业设计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从国外引进、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发展历史短,设计事务所大多是小、微型单位,存在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完善、设计经验不足、研发和创新能力差、效益低等诸多问题。尽管正在出现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工业设计单位,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但是,今天的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7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各国都用各种发展模式探索成为发达国家的途径,像巴西、印度尼西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国家曾经采用拼命发展房地产和基本建设等取得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但是,最终以惨痛失败告终,只有像芬兰、爱尔兰、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和创建世界一流品牌才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制造大国,但制造业产出只占世界的19.8%;中国制造业中的高铁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装备等领域达到了引领世界发展的水平;中国的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还有一定优势;我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有些产品的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生产能力的50%、60%以上。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仍然处于工业2.0和3.0的阶段;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处于国际代加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由于我国制造业技术低端,很多企业不具备技术创新能力,长期以来处在粗放型阶段,企业满足于拼人力、拼材料;立足于来样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缺乏自主的品牌;生产的能耗和物耗高,污染严重;生产率低下,质量较差,科技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等问题突出。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导致建设规模过大、投资需求膨胀、煤电油运紧张、价格水平上涨、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带来了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同时,我国制造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一部分制造企业破产、倒闭和转移,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已经从长三角地区向其他地区扩散。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困境难解、难以为继,以致造成我国大量民众出国旅游疯狂抢购madeinchina的国外产品的现象。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必由之路。为此,我国的制造业“要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改变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工业设计作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升级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必须和科技创新一样走设计创新发展的道路。世界的历史还告诉我们:世界一流规模的经济国家,客观上要求有世界一流的文化产业。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占我国GDP的份额不足4%,还不能成为国家的主导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不足3%,这同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极不相称。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内GDP的份额平均在1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在其GDP中占到了25%,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达43%左右。加快我国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文化发展已迫在眉睫。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给设计产业带来了空前发展机遇,不过任重而道远。

(三)我国工业设计转型升级发展的机遇

众所周知,随着新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使整个世界高度互联,机器人、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所实现的跨越式进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从18世纪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以电力应用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正在大踏步地进入以智能自动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都将迎来新的转型发展期。在200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2009年2月1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还作了“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重要批示;2010年国家11个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011年中央又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并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力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以及国家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2015年3月2日,科技部举行了“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电视电话会议“,发展众创空间”已被中央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到德国访问的时候就两国政府加强工业4.0领域合作与德国政府达成的6点共识中专门有一条“加强工业设计的合作”;全国各级政府、各行各业的学术团体也都纷纷出台规划、政策和具体措施;全国各地有关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发展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另外,我国还有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有56个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间手工艺产品,我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迈进,就必须加快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加速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进程,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市场主体,推动产业集聚。这也是解决设计行业的高度分散、弱小和低效益,使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为产业和市场服务的工业设计必须随着转型,否则难以生存和发展。

五、集约化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模式转型的核心和必然选择

(一)集约化经营是一场发展模式的革命

工业设计发展一百多年来,传统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在企业内部的设计研究部门、独立的设计事务所和个人的自由设计师来承担设计任务。这基本上是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翻开欧美国家期刊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单刊到多刊,从刊社到集团,从手工作坊到集约化经营,这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集约成就产业。走过百年历史的欧美期刊市场通过竞争和淘汰,80%以上的期刊市场份额被大约20家传媒集团控制在手中。集约化的经营方式使出版者能够在资源配置和资本集中上实现最优、最大化,也使其一流的期刊成为创造巨额财富的机器。欧美期刊业之所以形成巨大的经济规模,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和集团化的组织形式。”在美国,由一本杂志成长为一个集团的《读者文摘》更是创造了传奇,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以21种语言出版了50种版本。在德国,鲍尔传媒集团是欧洲最大的期刊出版集团,在全世界出版了近300种期刊,销售额达到18亿欧元。我国目前有9000多种期刊分散在5000多家出版单位,平均每个出版单位运作1.6本期刊。尽管目前已经有《读者《》知音《》家庭》这样集团性质的期刊社已经走向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但就多数期刊而言,仍然属于分散化经营、手工作坊式生产的模式,这大大落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了今天中国期刊多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现状。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无论哪一个产业和企业,如果集约化程度不高,那么其市场化程度肯定不会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和工业革命一样,不是简单的组织形式上的拼凑更新,而是一场世界性的、伴随着新的工业革命发展的新设计产业发展模式的革命。集约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命运。

(二)集约化发展是工业设计的特性、使命和时展的必然选择

工业设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领域;是造福人类,将人们的理想变成现实,把人们的需求和概念变成商品的创造性系统工程。设计的核心在于创新,而一切创新的核心在于能否商业化,在于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在于能否建立“天人合一”的和谐系统,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工业设计与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生活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哪一个要素都是工业设计的必要条件,但是,都不是充分条件,必须整合所有要素才能够做好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历史、生活文化、工效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工业设计是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业设计如果离开了制造业和市场将难以发展。再从工业产品的研发生产的全过程来看,必须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小到一根绣花针、小家电,大到汽车、飞机、高铁、船舶等产品都不是有一个想法就能够成功的。每一辆新的汽车设计从立项到投产需要10多位从事工程结构、动力、人机工程、造型、色彩、室内设计、材料、油漆、模具等不同领域的人员自始至终共同研究才能完成;像波音747飞机的研发周期就更长,仅生产零部件就需要世界各国1.5万家企业、2万多家工厂生产的数十万个零部件装配而成,工业设计在其中的作用可想而知。在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工业设计更应该在制造业集约化发展中发挥作用。纵观世界历史,是人类高科技的不断创新推动着时代的进步,只有出现划时代的科技创新才能出现原创性的工业设计产品:没有蒸汽机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火车的设计;先进的发动机和材料等技术的创新,才有今天汽车、飞机产品的设计;电子技术的创新出现了计算机、手机等现代办公通信产品;数码技术的进步才出现了数码相机和无数现代数码产品,把全世界的柯达胶卷的产业系统颠覆了;先进的液晶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显像管电视机,新的液晶电视机设计才能出现;互联网造就了快递产业,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电子书的出现给传统的出版业以颠覆性的冲击等,这类例子举不胜举。因此,工业设计必须在产业链中正确定位,如果离开了科技的驱动和保障,工业设计必将一事无成。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工业设计随着从初期“实用、经济、美观”的外观设计,逐步向产品系列设计、系统设计、设计战略、设计专利战略、设计经营一体化、整合设计和集约化设计方向发展,工业设计的内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由原来以产品硬件设计为主到必须充分考虑产品的人性化、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文化和服务等以产品的软件设计为主上来,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成为历史,必须转型升级。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的工业革命风起云涌,作为与科技创新、制造业为“鱼水关系”的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战略是工业设计产业的性质、任务、历史使命和时展的必然选择。

(三)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1.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为了落实国家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和“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近几年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法规和了一系列的文件,在国发(2014)10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一开始就明确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意见》同时指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扶持引导,实施支持企业创新政策,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满足新需求。”“文化传承,科技支撑“”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意见》还明确提出“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2.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探索的几点建议近几年,国内很多学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在集约化管理、经营、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一致指出:要完成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树立现代化、国际化的观念;树立主要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新观念;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提高科技含量;树立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简便化。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执法机关的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灵活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等建议,从而达到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近年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新的工业革命冲击下,各行各业都在根据国情和产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思考和探索实践,我国有些地区的设计和媒体等文化产业转变增长观念,树立集约化经营思想,深化改革,制订行业集约化发展战略,采取比并购更为松散、实现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联合;建立企业集团,进行了集约化转型升级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三集五大”的发展战略,实施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两个转变。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简称“四化”)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简称“三集五大”)体系实现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无锡广电集团在局台合一、多台合一的基础上打破台与台的界限,把相同的部门合并,进行机构调整和节目构成重组,形成了统一的集约化管理模式。无锡广电集团实行集约化管理后,在经营创收上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集团建立了8个中心和8大经营管理的产业机构,坚持以广告为主,兼营相关产业和多种经营,加上集团实行严格的财务监督和管理,集团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浙江省慈溪市政府回顾了改革开放20年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集约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实现集约发展的“产业集聚、人口集中、配置优化、资源节约”的基本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工业设计产业非常活跃,设计学术活动、大奖赛热火朝天;全国各地工业设计园区、创意产业园和工业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有的地区的工业设计协会建立跨行业、跨学科战略联盟,来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有的设计公司深化改革,把设计作为资本投入合作开发;有的建立“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等模式,为企业实现集约型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预见,工业设计领域一场新的发展模式的革命性浪潮正在涌现。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模式,推进集约化发展就是科学发展,既有宏观规划又有微观操作问题;既是当前迫切的工作又是需要较长历史阶段才能解决和逐步完善的工程。下面就我国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加强学习,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结合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文件,对于发展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论述已经非常具体,我们重要的是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任务,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从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勇于探索适合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集约化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2)加快完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现在世界性的产业革命和转型升级,所有的企业都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命运,绝不能掉以轻心,工业设计也不能例外。必须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完成工业设计发展模式的转型,根据我国的国情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绝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3)集约化发展模式的多样化。随着设计的不同领域由原来的多面体、专业界线非常明确正在向着不同的设计领域只是在共同的设计球体上的不同位置而已,随着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其界线正在逐步消失。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非常丰富而复杂,国内很多地区和产业采用建立企业集团和企业战略联盟两种企业联合发展模式较多,但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模式和转型升级不能够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不能够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来要求;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领域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并且不断丰富其内涵。

(4)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徐匡迪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韩国三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机、电视机和计算机“三合一”的电子产品使韩国整个产业带动起来了,手机销量超过苹果。特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当今世界进入以智能化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更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模式的驱动和核心,否则就不可能有工业设计的创新,也不能形成品牌。

(5)深化设计教育改革,强化人才培养。未来的设计竞争实质上是设计人才和发展模式的竞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没有一流的设计教育就没有工业设计产业的未来。为了从设计教育大国转化为设计教育强国,必须建立培养杰出设计人才的机制、体系和学科高地。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倡导学科交叉,培养一专多能和复合型人才。要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设计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杰出的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建立健全的工业设计人才的再教育和创新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工业设计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6)加强知识产权法的普及教育和完善保护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屡禁不止的“山寨”行为,要让“山寨”企业难以为继;让那些唯利是图、为山寨企业造假、吹捧炒作的媒体和设计师无立锥之地;营造“创新为荣,山寨可耻”“不敢抄袭、不能抄袭、不想抄袭”的设计新风。

(7)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文化交融、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工业革命时代,我国的工业设计师必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高瞻远瞩,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高外语水平,了解国际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模式。

(8)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加快传统工艺美术、手工艺品与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打造民族品牌,提高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9)引导转型集约发展。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提供公共服务,深化财税和价格改革,完善市场体系,要根据国家战略,依托现有各类文化、创意和设计园区基地,加强规范引导、政策扶持,加强公共技术、资源信息、投资融资、交易展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各类园区基地提高效益、发挥产业集聚优势。鼓励各地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明确发展重点,科学规划建设融合发展集聚区,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与合作平台,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形成合理分工与协作,构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组织实施基础性、引导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增强发展后劲。

(10)根据我国的制造业和工业设计的现状,根据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五个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金、商、民”的“研发-生产-经营-消费”一体化的集约化创新战略联盟。工业设计集约化可以从体制、科技、信息、管理、结构、人才素质等方面采取措施;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制定好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信息化战略、扩大内需战略、节约资源战略和技术升级战略等;从联合走向并购,实现从经营联合到资产联合到资本联合的跨越;从本地区的联合到跨地区的国际联合,逐步建立中国自主的工业设计品牌。

六、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