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8篇

时间:2024-03-23 08:17:59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篇1

随着初中历史学科纳入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的统考科目,其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近几年的历史中考成绩并不理想,即尖子生不尖,优生不优,特别是中下等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较大,严重影响了历史学科总体质量的提升。经过对近几年中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得分率较低的试题基本上集中于阅读理解类非选择题,以及转弯较大的选择题上。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在阅读理解方面。现就如何通过历史作业的设计,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应用历史作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努力提高历史教师的历史素养和历史作业设计的能力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行。历史教师提高历史知识水平,势在必行。历史教师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运用历史唯物的观点和科学发展观的态度讲述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要熟悉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各项要求,做到正确使用教师用书,准确把握历史教学的重难点、教材的灵活运用以及教学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历史教学实践和作业设计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以达到自我提高。

(二)合理设计历史作业

(1)作业设计体现工具书的使用。如字典、词典、历史词典、历史文献、通史资料等。历史课文中有不少难读、难写或不常见的字词,且多为重要的人名、地名、首领的称呼等,也有许多历史概念、历史典故、历史成语等,此类作业必须借助工具书才能完成。

(2)预习作业设计(即阅读标记作业)。历史课文中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性质、影响、评价,历史概念,历史成语,重要战役等。要求采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标记要求泾渭分明,使知识点一目了然。这类作业设计意在培养学生预习历史课文的能力。

(3)制作大事年表的作业设计(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即编年体的方式)。如解放战争时期的大事年表、新中国外交成就大事年表、美国独立战争大事年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等的设计制作。

(4)评价历史人物作业设计(标准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当中,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功过是非,正确评价。要求不能简单草率,片面的主观臆断)。

(5)问题引读法的作业设计。即学生带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阅读历史课文。这类作业设计便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目标的意义),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6)图表作业设计。历史课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学会阅读图表并制作简单的示意图,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三国鼎立局面示意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战国七雄位置示意图等。

(7)历史学科与边沿学科的作业设计。如历史阅读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历史课文中涉及不少的文学艺术成就史内容。阅读理解能力也是语文课必备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要多与语文教师沟通联系,探讨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尽可能地整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的交融点,共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历史离不开特定的时空环境,因此,历史与地理有着许多必然的联系,同样,历史教师也要加强与地理教师的沟通,更好地为历史作业设计服务。

(8)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的作业设计。如历史与民间节日的关系(伟大的诗人屈原与端午节的来历等),历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三次科技革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等)。

(三)课内阅读作业设计

即历史作业的数量、难易程度都要适中。课内的练习以及检测,还要适当引入教材内容作为题目的文献材料,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课文的阅读与理解,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四)课外阅读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是课内知识的补充与拓展,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历史教师要设计一些适当的课外阅读作业,经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读物来完成此类作业。

二、通过历史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应注意: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抓早抓实。从初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历史教师就要有计划地在作业设计中,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以及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篇2

【关键词】历史教材 文本解读 搜集史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地深化,推动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方法,以便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趋势激发了教师探究和探索教学的热情。也正是由于改革的实施,很多新理念和旧传统不断地撞击和矛盾着,到底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怎样发展,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高中历史教师的面前。

一、历史文本解读的概念

高中历史文本,是历史教学的蓝本,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历史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编者都会参阅很多的历史资料,采用在正文中插入史料、在课文中插入图片、在课后练习中插入历史资料的形式,应用大量的史实,为学生再现当时社会的真实内容。而且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蓝本,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依据。历史教材中的大量史料,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的读本。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史实,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重要依据。正确解读文本,可以高效学习历史,还有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二、重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

教学研究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教学实践的开展是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所以说历史教学是从历史文本的解读开始的。准确和正确地解读教材的文本,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和重要的实施途径。在教学中,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是高效教学的保证,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起点。重视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方法、过程、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遗憾地看到,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偏离教材进行教学。以至于教材成了摆设或者对教材进行解读的过于细致,矫枉过正的现象很多。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拓展知识面,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一个人滔滔不绝,将历史事件向开博物馆一样,纷纷展览出来,知识罗列严重,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一言堂地主宰着教学,而学生则是忠实的听众是,和老师的讲述一起云里雾里的乱撞;还有的老师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切都为了高考的分数,所以教学目标的功利性很强,过度依赖教材。另一方面来自学生的原因,一部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很差,需要老师的帮助,他们的文字工底不深,对文本把握的能力参差不齐,而老师如果放任学生自学,那么自学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不会提高。

三、正确解读文本的策略

1.正确理解教材文本的体例

新人教版教材每一“学习专题”有2—4个“学习内容”,正文前设有“课前提示”栏目,每一“学习内容”有3—5个子目,文中配插“学习思考”、“资料卡片”和“知识链接”等提示框和若干幅说明教材内容的历史图表。正文后附设“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栏目,“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包括“专题小结”、“问题研讨”等栏目。这样的结构是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的,然后根据文本的设计结构进行教学过程的安排。

2.重视历史教材中的史料

培养学生的史料研习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历史课程标准中有具体的规定:“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和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侧重史料的研习和学生对史料内容的搜集,提高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研习史料的习惯和素养。

首先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网络文库中针对教材中内容搜集相关史料,对物品、文字、图片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完成对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其次是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素养和能力。教师通过指导,使学生学会提炼和归纳各种史料信息,并理清史料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脉络。正确判断搜集到的史料的真实性和历史意义,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最后是通过文本的解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学生认知基础上,提高对文本资料进行理论观点的甄别和评价能力,通过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方法的培养和形成,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实际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需要创新人才的世纪,学校正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中阶段的教学承担着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是高中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新课程改革,目的是在于将历史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昨天。所以重视历史文本的解读,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和保证。

参考文献

[1]裘红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情感教学问题探究[J].才智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教师指导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而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一)初中生课外历史阅读的必要性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涵盖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又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博大精深。而初中三年的历史课程安排,只能是精炼抽象、非常浅显的学习人类发展轨迹的轮廓,从中领略一下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学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历史课堂的讲解,对学习初中历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加大历史课外阅读的容量,扩大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历史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新课标把“文字资料”,包括教科书和其他各类历史书籍认定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倡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阅读时间、阅读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阅读可以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较差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课外书籍中记载着大量的朝代兴衰更替、历史人物的崛起浮沉,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当学生阅读到这些内容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就有了一定认识,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初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依旧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很多学生每天要应付课业,忙于作业,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即使能抽出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阅读的娱乐化倾向也非常严重,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他们没有认识到有益的课外阅读对于促进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业的关系,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发挥课外阅读的功效,是值得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需要历史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

(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历史课外阅读有了兴趣,很自然地就转化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能自觉地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而学习和研究又促使他们去进一步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古代希腊的文明”这一知识点时,我通过提出问题:“你更愿意生活在古代的雅典还是斯巴达?”来激发学生对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著名城邦不同点的探究,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而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对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向往,或者对古代斯巴达崇尚武力、报效祖国的憧憬。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学习兴趣。

2.方法指导。虽然历史课外阅读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但是,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乐读、会读、读得好、读得深。

(1)推荐与历史课程有关联的、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课外书籍。历史学科的课外读物浩如瀚海,一个人穷其一生都难以读完,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会很茫然,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需要教师做适当的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学生的理性思维处于形成发展时期,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所以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目,一定要跟历史课程有关,如初一、初二、初三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学术性太浓。学术性太浓,学生会感觉枯燥、读不懂,从而丧失读书的兴趣。所以初一的学生,可推荐他们看《中国通史故事》、《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等通俗读物,初二可以阅读的书目有《中国近代历史人物》、《长征故事》、《鸦片战争》等。总的说来,初一初二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为主。学生到了初三以后,历史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适当少些,因为学习任务紧,其目标以培养分析能力为主,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阅读的课外书目有《两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欧洲历史名人》等。

(2)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有助于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方式。”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要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阅读内容等灵活使用阅读方法,做到行之有效。由于受阅读时间的限制,略读是历史课外阅读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内容比较浅显、阅读目的在于拓展教材知识的历史读物,可以快速阅读,在阅读中要能抓住关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阅读重要的史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精读法,“如要重视史料的来源和作者,认识史料的性质;学会认读和解读史料,把史料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等。”在精读课外历史读物时,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与其他学科课外阅读的关系。首先,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简单把历史课外阅读等同于历史学习,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中心,教师要不断地从教材中挖掘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与学生的阅读兴趣密切相关的阅读主题。其次,历史知识的包罗万象决定了历史课外阅读必然会有无数的线索与其他学科相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方法,突出历史学习的特色,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外阅读中逐步提高历史学习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一课中的《马可・波罗行纪》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普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马可・波罗究竟是如何描述东方的,是否真的把东方描写成遍地是黄金?一个同学去书店买了一本《马可・波罗行纪》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供其他同学阅读,并相互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还提高了他们分析材料,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合理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历史课外阅读也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一部分,所以也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去阅读并促进教师指导策略的不断完善。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所以课外阅读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要从多方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另外,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督促评价,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可以是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知识竞赛,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或是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评比,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也可结合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有意识地在试题中选用历史读物材料,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特点和年级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初一学生每年都有历史小报设计评比、优秀历史读书笔记展出,初二学生的活动则为课外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讲坛等,初三则是请学生根据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来命题,效果都非常好,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目前,初中历史课程设置时间较少,只有两节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学生阅读的背景知识点较低,升学考试制度等等都影响着历史课外阅读的开展。但只要历史教师与学生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定能实现历史课外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梁琼珍.《走出盲点,关注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小茹.《谈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第7期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阅读感知理解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94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良好记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引导,忽视了阅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致使学生获取知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实际上,历史课本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课本中的基本史实和重要结论,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阅读走进历史课堂,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历史课本的兴趣和习惯,并提高自学能力。

一、课前读,感知课本

课前读,即课前对课本的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教材对新知有初步的认识或领会,为课堂深入系统学习打下基础。预习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可以参考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的做法,在预习环节以“预学案”为蓝本,指导学生通读教材。“预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教材助读”等内容,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预习所学内容,初步理解和把握知识框架。学生可用双色笔勾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试着完成“预学案”中的“预习自测”,同时把阅读中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记录在“预学案”的“我的遗憾”栏目中。

通过课前对历史课本的阅读,学生初步接触了学习内容,对知识的重难点已有所了解,这就为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课中读,加深理解新知

每节新课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时间来再次阅读课本,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加深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课本内容完整地、仔细地通读一遍,同时强化记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且梳理本节课内容,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新知。例如在学习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时,学生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把本节课的知识作以下梳理: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修筑长城;思想上焚书坑儒等。学生在再读和梳理课本内容中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归纳和总结能力。

另外,学生阅读历史课本时要能真正理解和记忆每节课的重要内容,还应注重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新旧知识发生混淆。例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当讲到政治上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时,学生会联想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就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当学到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时,学生会联想到我国最早的文字及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样读书与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使学生不拘泥于本课所学的知识,也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课后读,拓展丰富知识

依据知识遗忘规律,学生在学完新课后要定期对课本进行阅读和复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自行整理知识,进一步理解消化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对于课后阅读,建议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边读课本边回忆当时是如何学习的。2.重点阅读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3.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把教科书由“厚”读“薄”。这样阅读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所学内容推荐一些历史故事或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学生学习了七上第一单元《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之后,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增加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可以给学生推荐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比如亚当夏娃造人、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丰富学生的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篇5

1.历史学科的特色要求重视史料教学

学界一般都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承载着历史信息,能比较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是了解过去历史知识的重要媒介。历史学家都是依据相关的史料,如,历史遗迹、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来认识、重建过去的客观历史事实。

2.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史料教学

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以下简称为新课标)。通过研读、学习,可以看出新课标就是根据历史这一学科的特点,对史料教学十分重视,提出了许多要求与建议。如,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课程要完成的能力培养中有历史技能的培养,那么,在新课标中具体要求阐述为“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包括阅读文字材料和解读图表材料),能分清史实与史论、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解读图表材料(包括历史图画、历史地图和统计表格),要能从中发现有助于对历史理解信息、分析或概括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等”,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阶段必须促使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够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那么,在新课标中就明确提出能实现这种目标的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先培养学生获得通过多种途径最大限度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二就是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要做到“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阅读材料的技能”“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证”“史”即为史料的问题,这就对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3.新课程改革下高考趋势要求重视史料教学

2006年,我省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2009年,迎来了新课程改革下的第一次高考。在2008年9月,省普教室出台的复习教学建议中就提到了新高考与史料教学有关,如,“选修模块以情境材料题为主。非选择题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选择题大多以材料入题,问题出自材料,而不是出自教材”。2009年省教育厅出台的考试说明历史部分第一条要求就提出:“(一)获取和解读信息指考生通过阅读试题,从试题的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中发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查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这些指导建议、原则就要求历史教师对史料教学进行关注、重视。

如果再对高考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史料引入考试已成趋势。如,2009年的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就运用了大量的史料,设置了新情景、新材料,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必做与选做),13~24题,综合题38题,与选做41题,几乎全都是材料题,涉及学者观点、历史图片、报刊报道、文献资料摘录、中国史料、外国史料等,史料使用都十分丰富。

二、如何运用史料教学

1.精心、合理、慎重选用史料且运用要得法

上文所述课标版的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史料丰富多样,有文字史料与大量的图片史料。这些史料做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引用的史料都是精心选择的,一般都是为了说明教材的重、难点,精心选取的,具有典型性、情景性、深刻性和启发性。文字史实为直接史料的居多,可信度较高,图片史料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上灵活地运用,可以促进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教材中的史料,要注意充分合理在运用教材中的这些资源,舍近求远,盲目补充大量课外资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对学生史料运用的指导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篇6

关键词:课外阅读 历史课学习 实践与构想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感到历史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呢?我经过长时期的思考与实践发现:将高中生课外阅读引进历史课学习中来,拓宽中学生课外阅读,把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不失为当前高中历史课学习的有效途径。阅读(自觉的或非自觉的、文本的或非文本形式的)作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今天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然是我们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方式,有人说:“阅读几乎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然而,现今中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小而面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过去那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景象已经难得一见。

历史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历史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为提高能力,在高三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非常简单,能力内涵丰富,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形成。因此有必要将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

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忧思。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本文拟就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新课程标准重视历史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水平,特别是提高学习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经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出版和实验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课教材,在知识容量上,新教材从中学生认知心理规律出发,改变了旧教科书难度大、内容多、小而全的状况,新教材的“少、精、易、新”特点十分明显。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相比有不同学科的特点,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多的是人文学科的要求。在课程内容相对减少,甚至不再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是否完整的情况下,历史课教师如何实现新课标的三大“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或者根本是不可能的了。这是一个挑战。

我们看到,新课标特别引入了一个“课程资源”的概念,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来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甚至“海量”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中学生只能“取其一杯羹”,抓住那些重要的内容、掌握那些重要的能力、体验那些最重要的过程。新课标把“文字资料”认定为一种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关键是我们对这部分课程资源怎么进行开发和利用?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教辅资料外,更需要我们用两只眼睛来看教学,两只手来抓教学:课内和课外都要重视,把教学过程延伸到45分钟以外。因此,在现有历史课程主体教材(课堂教学用书)之外,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构建一个中学历史学科课外阅读体系,正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学习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完全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构想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目前已经在笔者所在地区(江苏省)实施一年多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自觉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自觉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教学建议,尝试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探索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方式,提高历史课学习的效益。

新课标有关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对于改进高中历史课教学,我认为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要让学生体会到独特的历史责任感,认识真正的历史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来?只有真正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作为一个突破口,才能开拓历史教学的新天地,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和发展需要――我相信这也就是新课标三个层次“课程目标”中最高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发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并不欠缺,但是,其盲目性、偶然性、随意性必然制约课外阅读的效果和意义。因此,就有了高中生课外阅读与中学历史学习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对“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而仍然于能力的培养无甚裨益。造成课外阅读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症结所在,还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阅读死角”,以致徘徊、困惑,从而制约了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那么,如何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高中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该“读什么”、“怎么读”?联系平时的教学经历,我有一些不成熟的设想:

1.历史课外阅读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阅读杂志

我国有很多与历史科有关的杂志,如《历史学习》、《中学历史课教学参考》、《中学政史地》、《历史月刊》等。阅读这些杂志可以获取很多有用资料,我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查阅。历史学习中经常需要对历史上的人或事进行评价,如在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就把《历史学习》上的《新航路开辟的两种作用》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去读,读完再进行交流,最后表述成文。结果同学们都踊跃发言,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现。可见,阅读的力量是无限的。

(2)阅读史书

我国有大量的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像二十四史以及国内外人物传记,还有近现代史资料汇编等等。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我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把《史记》中秦始皇的部分印发给学生去读。并且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自己翻译并归纳出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提高了概括归纳能力。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在做最头疼的材料解析题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3)进行网上资料的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上网阅读资料,中国教育网、中学历史学习园地、K12等网站上都可以找到历史学习需要的相关材料。指导学生去查阅既可以开阔其眼界,又能获取最新资料。

2.历史课外阅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历史课外阅读与其它学科(语文、政治)课内外阅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应突出各学科特点,一方面应避免重复,发挥互相配合的总体优势。

(2)要处理好与学校图书馆、学生家庭读书环境、社会图书资源(如互联网)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多渠道的、大综合的体系。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篇7

[关键词] 综合文科 教学目的 创新能力 历史自觉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教育改革已成为遍及全球的浪潮。职业高校教育改革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引人注目。职业高校搞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等方面问题,但课改的核心问题之一显然是课程的教学目的。因为课程的教学目的决定了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制约着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利用,引领着教学评估等诸方面。那么高校教师如何在“就业为导向”、“必须、够用”的原则下,立足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制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呢?

扬州职业大学综合文科所开设的《历史要籍解读》课程是历史学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的系统认识以及学生独立运用史料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确定依据

课程教学目的是施教者依据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等对施教对象实施教育后想要达到的境地和结果,它侧重于表达施教者施教前预设的主观动机和愿望。综合文科专业《历史要籍解读》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我们教师依据大专层次的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依据职业高校综合文科专业培养目标等对该专业学生实施本课程教学后预设的教学目的。当然,教师的主观教学目的必须要与社会、学校及学生的状况和发展要求相一致,否则,再好的目的也因缺乏实施基础而流于形式。具体到《历史要籍解读》教学目的,我们考量的依据主要有:

1.与当代国家、学校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制定每一门课程教学目的的总指针。扬州职业大学师范教育处制定的《综合文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健全人格、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胜任中小学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语文教学,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变化的新型师资。”我们认为,我校制定的这一培养目标,与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可作为我们制定可操作的《历史要籍解读》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

2.与专业历史课程设计保持高度一致

(1)要考虑到本课程课程性质

《历史要籍解读》是历史学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侧重于对历史文献的系统认识和独立运用。因此,本课程教学目的也应侧重于学生对历史文献的搜集、辨别、解读和阐释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独特的历史思维。

(2)要兼顾到教程教材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采用的是赵淡元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它对我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文献史料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重要文献部分内容作了提示和解读。对前者,我们的课程目的应该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文献学知识;对后者,我们要借助对该书精选的部分重要的文献材料的真正占有,让学生逐步掌握终身有用的文献研究法等科学方法。

(3)要考虑到他们未来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要求

我们应结合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探究方法,重点培养现代教师应该具有的创新自觉与创新能力,让他们真正能利用一切文献资料独立解决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3.要充分考虑到大一学生的学习心理

《历史要籍解读》课程应注意到这些有利的学习心理,要特别注重熟悉、理解、交流师生彼此经验,在愉悦的课程情境和共同探究中,达到史学认识的最高境界即历史的自觉,进而能把从该课程获得的健康情感与价值观潜移默化,贯穿到自己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三、主要教学目的

鉴于我们对确定教学目的依据的认识,《历史要籍解读》课程教学目的至少应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精选的知识、创新性技能和史学价值观上。

1.知识要求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让他们得到终身受用的必备知识。

(1)系统了解我国古代历史要籍

①宏观上看,要了解历史文献的演变及其发展脉络

先秦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记言、记事、编年、国别和地理等典籍;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纪传体通史《史记》和断代史《汉书》等,表明中国古代史学在发展中取得了独立地位;隋唐宋元是古代中国史籍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设史馆努力编修“正史”和“国史”,《资治通鉴》代表着编年体史书的成熟,方志体得到了完善,出现了贯通历朝与断代的政书体史籍,还有史论专著《史通》等;明清是古代史籍的守成时期,各种体例史籍获得续修,方志空前繁荣,历史考证著作、史学理论《文史通义》格外亮眼。

②微观上看,要学会系统地认识每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如该书作者生平事迹、写作动机和成书经过,该书性质、记事起讫时间、体例内容、史料价值和重大成就,该书版本及研究该书的代表性参考书最后,最好要交待阅读诸如《史记》等名著的主要方法以及自己对该书的评价。

(2)大致了解阅读古代史籍应具有的“小学”常识

这些常识大体包括:研究文字形音义的文字学、音韵学,训释古书文句的训诂学,研究图书文献著录的目录学,研究文献版本渊源、优劣的版本学,校订版本、恢复书籍原貌的校勘学,搜求整理古佚书的辑佚学,辨别伪书的辨伪学,广泛搜集史料基础上鉴别资料真伪的考据学等。

2.技能要求

目的是授人以渔,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掌握操作性、创新性技能。

(1)掌握古代文献资料的一般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古代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2)提高创新能力

①要有创新的意识

无论是对文献的一般认识,还是对文献具体内容的解读,都要有置疑、求异、求变、求新的自觉。教师要把学生能否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视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最关键的第一步。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允许有各种假想的答案。

②要积聚创新能力

在《历史要籍解读》课程学习中,创新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文献的搜集、整理,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得到文献;对文献资料作出符合历史环境的阐释,言之成理均应得到教师的首肯、视为合理;有关现实问题的解决、解决手段及其文字表达,只要方法科学,手段简明、表述简洁生动,都应得到我们的激励。我们在课程学习中的探讨交流及练习都应该贯穿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要求

教育目的莫难于引导受教者学会做人,做现代人。最根本的要让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关注人类命运。

(1)深刻认识史学家自觉认识人类社会的艰辛列程

人类对自身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莫过于史学家。那么,我们的史学前辈是如何不断地探究我们的社会的呢?首先是留意人事。夏已设史官,殷卜辞为史实记录,《春秋》已能完整反映史实四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其次是系统整体地反映历史社会并探究其过程的联系。这种理论上的批判精神至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表现得更为系统,史识也更为卓越。我国古代史学家对人类社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应该能够为综合文科专业的学生真正理解和继承。

(2)培养丰富的历史人文情感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文献是对这一过程的累加记录。对《历史要籍解读》的认识其实就是关注人类的由来、发展和归宿。历史是由历史人物表演的产物,分析文献中的人物,要求我们肯定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所做的一切,而对阻碍历史巨轮前行的小人则应予与揭露和批判。我们还应该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自觉地为人类进步事业添砖加瓦。人类历史演进的道路是曲折延伸的,对文献的释读要看到人类历史本身的复杂性。要用全面的、长远的、动态的、辩证的、系统的眼光和态度去释读文献、释读历史、释读人生。这其实也就是史学的思维、史学的态度,也就是更高乃至最高层次上的历史意识或历史自觉。

四、结论

我们从确定《历史要籍解读》这样的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探讨中,似可得到制定职业高校基础课程教学目的的一般原则:制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应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想一致;制定具体的教学目的应体现高校现实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具体课程性质、课程教材或参考书相一致;制定具体的课程目的应体现“协调发展、综合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情感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相一致。

参考文献:

[1]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篇8

关键词:初中 历史学科 文本解读 分析研讨

一、引言

文本研究,务于解读,以得文本之意为旨归。文本解读的根本在察文章之本,明文章真意。在初中的历史学科教学中,由此及彼的文本解读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上可以更加深刻,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在进行文本解读的同时,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的综合素质,对历史产生深刻感悟及共鸣。以下将对初中历史“文本解读”研训进行问题和实践的探究。

二、推进初中历史学科“文本解读”的问题提出

众所周知,初中的历史学科相对数理化来说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其中的故事情节、历史典故和深刻意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阅读是现代人类社会认知的最基本方法,是人类获取并传承知识信息的最主要手段。现代教育中无论什么学科,读者必须通过对全文语篇的信息阅读来了解知识框架,在此期间,教学者对文本进行意义解读,挖掘其中内涵,对人物进行深刻剖析,使学生提高学科整体素质的关键。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同时,根据内容对文本进行详细和粗略的解读以达到使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深刻的目的,通过预测、推理、归纳、概括、联想、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教学手段更好地提高学生兴趣。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思想文化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课程教学标准提出后,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思想逐渐超前的现代初中生了,必须通过新的教育革新和教学手段创新来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这个时候,加强“文本解读”教学方法的实践和研训可谓迫在眉睫。

三、对初中历史学科 “文本解读”研训的重要性思考

1.文本解读的研修,使历史教学从“教”转向“学”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当下教学所极力提倡的,文本解读的研训工作开展可以使教学者深刻认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往的传统教学通常是老师教,学生学,效果和效率都不是最佳。文本解读的教学模式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这样不会产生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学者要明白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要教什么,要怎么教,并且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在文本理解蕴含的内容和意义。使历史教学课堂真正从“教”向“学”转变。

2.文本解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等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时刻注重课堂的效率,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对文本解读的研修至关重要,文本解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课文大意,分清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在教师教学中可以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标准,实现历史教学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力求达到较高的教学水准。

3.文本解读的研训工作使地区指导更具深度

初中历史学科的“文本解读”研训实践的开展要从区域来开展,因此区域教研组从策划到实施都要有一定的理念指导,同时引导备课组和教学者参照既定模板逐步进行文本解读,从课程标准到教材教参等都要有一定的深刻理解,还可以请专家进行文本解读的目标设定方面的指导等,充分发挥地区指导工作的深度。

4.文本解读使教研组和教学者产生了思想上的变革

文本解读使得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学工作者都产生了思想上的变化,对目标的设定更加重视,对文本解读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在教学行为上也产生了变化。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学者通过文本解读研训,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和教学反思,在历史教学上有所突破,达到新的水平。

四、初中历史学科“文本解读”的实践与探究

1.组本研修,连接课堂教学和文本解读的纽带。

文本解读的实际目的是为了教学服务的,而不是简单地为了文本解读而解读。在初中的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学者要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将解读的知识点和有用的东西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与实际教学相联系,体现其最终价值。因此,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解读,同时教学者在解读过程中也要有所感悟和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文本解读的学科素养提升的基本点是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所以,提升学校组本研修的质量是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学的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当前个初中学校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文本解读”教学的同时,大多是以“三段五步”模式进行组本研修,其具体流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备课组的集体研讨,参考其他文献或教育网上的专业单元文本解读,然后根据备课组和教学者的分析理解,以本校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为基准进行完善和改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本解读教材。第二阶段,历史学科教学者根据现下已经完善的文本解读材料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完善教学的内容,多加入新鲜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典故。第三阶段,历史学科的所有教学工作者集体探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了解文本解读教材,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充分理解教学设计和教学意图。然后通过教学实践对成效进行检验并总结其中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

2.资源共享,分任务驱动,体验文本解读的过程

作为初中的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者,文本解读是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所谓的“三段五步”的组本研修只是起到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要想真正做到良好的历史文本解读教学,需要教学者去亲自实践和体验其中带来的成效和产生的不足。学校可以通过简单的文本解读培训使每个教学工作者都能对教材的整体内容有细致且深刻的解读,并要付诸手稿。发挥区域优势,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动员地区的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者参与文本解读,发挥教研组的整体力量,实现自愿的共享,通过集体的“文本解读”研训让每位教学者都能参与研究和探讨,将最终的定稿上交研训员,通过严格审核后上传校内网,以便教师备课下载。总之,要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历史学科的文本解读质量。

五、结束语

文本解读既是历史等阅读教学的观察点,又是阅读教学的指南针。可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预测能力、概括能力和文化意识,通过区域推进初中历史学科“文本解读”研训实践并进行研究,使之在教学者的教学意识中根深蒂固,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敬芳,顾维坚. 教研互见 行知相长――华东政法大学附中“文本解读”系列教研活动回顾[J]. 基础教育课程. 2010(07)

[2] 王桂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06)

[3] 游泽生.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深度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10(32)

[4] 黄明坤. 初中历史新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探索――来自课改一线的实践[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4(10)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