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4-03-23 08:18:00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1

高等农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课程体系改革加快步伐。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高等农业教育在不断地推动内涵式发展,推进涉农专业综合改革。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别要求:“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向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农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农科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的顶层设计中,往往以专业负责人为主导者,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是参照国内相关农科专业的课程架构。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与当地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人力资源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的现象。课程体系的建立缺少专家论证这一关键环节。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缺少反馈和评判环节,发现问题时,往往是针对某一问题做出改变,而不是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变革。

2.课程体系的设置偏重学科化。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需求的人才类型看,更主要的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长期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主要以学科基本框架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致力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始终处于弱势。从国内各农业高校农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不但在总体结构上体现出明显的学科化特征,即课程体系一般遵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科架构方式进行组织,跨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开设不多,而且在课程体系的具体要素构成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学科性与专业性色彩。

3.实践课程体系缺乏特色。目前,从大多数农业高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来看,实践课程体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仔细推敲,发现实践课程体系并没有体现出系统性和独立性。很多教学实验、生产实习都是理论课程的补充,实践课程在知识和能力的授予上不能做到由点到线,一线贯通,实践教学还明显地存在着单打独斗的现象。此外,实践课程体系缺乏特色,不能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课体系,导致大部分院校的实践课程体系相似度高,特色不明显。

三、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农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直接体现了现代农业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观念、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明确目标,找准切入点,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增强实效。

1.建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评价机制。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应引入论证机制,改变以往由专业负责人主导设计的方式为学校教务部门统筹,专业负责人制定,相关领域专家论证的方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在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参考企业、行业和协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进行设计论证,确保顶层设计科学合理,保证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将教学效果作为评判课程体系优劣的基本标准,不断通过教学效果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同时,还应充分调研学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及社会反馈情况,根据这些因素逐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总之,要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需要在课程体系应用的全过程中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按照“论证-实施-评判-反馈-调整”这一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突出综合性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总体布局的核心问题,课程结构的优化应当避免“唯比例论”的做法。以往在优化课程结构时,很多高校比较看重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比例、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往往将某一比例的提高看做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这就造成了为了改革而改革。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应当以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别、功能、素质、技能的需求为依据,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人才需求分析来合理的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减少重复的不必要的课程,增加与社会需求紧密的课程,减少单学科课程,增加多学科交叉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的整合也要避免“唯学时论”的做法。教学内容的整合其实质是知识结构的重新配置。应当避免为了“增加或减少学时”而增加或减少学时的盲目做法。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农业技术的应用除需要具备农学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生产经营等知识,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当适度地将一些单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农学、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合到某一综合性的课程当中,并在部分综述或概论课程中融入政策法规以及经营管理类的社会科学知识。综合性课程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综合性课程最突出的体征就是知识结构的连贯和整体性。增加综合性课程,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和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教学、生产、企业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部分高校农学专业将《作物栽培学》和《作物生产学》以及《农业信息技术》三门课综合为《作物栽培与管理》一门课程,将《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细胞工程》两门课程综合为《现代农业技术》一门课程,将多门农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为农学专业综合实验。综合性课程使横向上分散的知识点变为纵向上连贯的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更为紧密。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高校课程;课程体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59-03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是关键。高校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七大要素,其中,培养途径的选择与实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及其体系,它合理与否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高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资源状况,合理制定构建原则,科学设计出适应自身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课程体系概述

目前,关于高校课程体系概念的主要观点有“要素系统说”、“内容实施说”、“关联整体说”。这些观点只反映了高校课程体系的部分特点。整体上说,高校课程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课程体系是为了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模块化,课程体系是结构化了的课程,必然是由具有若干特定功能的课程模块组成;(3)系统性,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要素构成应体现系统性,确保系统最优;(4)开放性,课程体系一经构建它就会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但是它不是静止的、孤立的;(5)层次性,课程体系由不同层次的课程单位构成,对应地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鉴于上述,高校课程体系是一个高等学校为了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构建的由若干课程元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开放系统。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课程元。在微观的单门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它是指课程章节内容,在中观的学科专业、大类专业和学校课程体系中它是指单门课程,在宏观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它是指具体学科专业。与之相对应,高校课程体系就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本文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指中观层次课程体系的构建。

二、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原则。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采纳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提升计划、创新实验班等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经验,充分吸收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双语课程、精品开放课程、核心课程等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系统优化课程体系,全方位更新课程内容。与之同时,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也要有适当的前瞻性。例如,要实现某种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就要在原有课程体系和现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构建凸显培养新型人才类型的课程体系。再如,若要构建某些专业核心竞争力,就要依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发展性地构建课程体系。

2.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原则。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过多的专业教育造成知识范围过小、岗位适应面较窄的问题,又要考虑过多的基础教育造成专业方向不易明确、在学制之内难以完成合格人才培养的问题。对于口径宽的专业,一进校就定专业,在一定阶段之后再分方向;对于口径窄的专业实行大类培养,先模糊专业身份,在一定阶段之后再进行分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允许本、硕专业打通设置课程,为复合型人才和贯通性人才培养提供机会。此外,在教育时间的分配上以专业素质的训练为主,在教育内容和途径上则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与普通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包含多重内容,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之外,还包括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体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身心素质的养成和完善。这些目标的实现要重视理论课程的设置,使学生用较多的时间把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学好,切实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也要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加大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被分散在各门理论课内,处于从属地位的现象。这些目标的实现还要逐步加大本科生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4.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注重学生“公平”和“个性”发展落实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就是要合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历而开设的课程,所有学生必须修读。选修课程的设置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设的课程。它把不同专业方向及侧重的课程内容提供给不同的学生,允许学生选择课程,以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适应学科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这两类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公平的、个性化的发展。

三、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将若干课程元组成的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课程单元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整合。下面笔者就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谈谈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是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它在横向上构建了理论、集中实践、B学分5等“三个系列”,纵向上构建了基础、专门、综合等“三个层次”,总体上形成了“横向三系列,纵向三层次”,包含公共基础模块、学科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及方向模块,认识性实践模块、专门性实践模块、综合性实践模块,B学分基础模块、行知与发展模块、提升模块等九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还要优化结构学分比例。一是减少结构总学分。二是调整“横向三系列”课程体系结构学分,使其比例大体上为10∶3.3∶1。三是在结构学分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理论课中选修课的比重,使得选修课的比重不低于25%;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使得实践课占课内教学比重不低于25%;增加B学分中创新学分的比重,使得创新学分的比重不低于25%。此外,纵向上,均衡设计课程进程,使得课内教学(即理论课和集中实践课的教学)每学期不超过25学分。

2.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1)理论系列课程体系的内容选择与设置。该系列分为必设课程和选设课程两个类型。必设课程由全校统一要求的普通教育课程和院系教研部设置的专业教育课程组成。前者包含大学英语课程、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后者包含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选设课程主要由全校统筹的普通教育选设课程和院系教研部设置的专业方向课程组成。前者包含数学类课程、物理类课程、电子电路类课程、信息类课程等,后者主要是指专业方向课程。(2)集中实践课程系列的内容选择与设置。该系列由院系教研部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类型,其内容涵盖集中实践课程体系三个系列,具体包含了认识实习、企业调查、集中上机、专业实习、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类型。(3)B学分课程系列的内容选择与设置。该系列课程由学校统筹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类型,其内容涵盖B学分课程体系三个系列,具体包含了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工作与公益劳动、认识实习与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安全卫生教育、科技创新、文体活动、技能认证等课程类型。

3.课程体系内容的整合。一是校管课程体系的整合。(1)校管基础课程的整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采用“8+4+x”模式,其中,8、4、x分别是指必修学分、限选学分、任选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践课程学分的比重不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总学分30%。整合人文素质类课程,在保持人文学分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将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成小型课(1学分、16学时的课程),增加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将学校统筹的选设课程分类设置课程模块并设定基本标准,供开课单位选设。此外,还整合了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内容。(2)校管B学分课程的整合。B学分课程主要对应着实践育人中的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在将实践育人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文体活动,课外技能认证。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科研研究训练、学术论文或研究成果撰写与发表等纳入课外科技创新课程体系。进一步将课外文体活动课程体系细化为文化、艺术、体育三大类活动,其中文化类活动主要包括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各种主题演讲赛、辩论赛、读书活动、征文、讲座或学术报告等;艺术类活动主要包括参加校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各种艺术竞赛和展演或汇报演出等;体育类活动包括除运动会之外的其他体育比赛活动。此外,还将各种专业资格认证证书的获取纳入创新学分。二是院(系)管课程体系的整合。(1)大类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整合。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学院,应在校管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大类所涵盖的专业的差异,尤其是在专业优势特色的差异、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差异、就业率高低的差异等,科学统筹院(系)内外教学资源,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形成经济适用的大类培养课程体系。(2)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整合。专业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整合课程资源,设置能反映专业核心内容的大型课、巨型课(大型课是指学分大于等于4但小于6,学时大于等于64小于96或教学周大于等于4周小于6的课程;巨型课是指学分大于等于6,学时大于等于96或教学周大于等于6周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真正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设置新生研讨课或微型课(即学分为0.5,学时为8的课程),该类课程是由学科专业领域知名专家以学术讲座、专题方式开设的,以反映学科前沿最新发展内容为核心的课程。此外,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和量力设置创新实践课程;对于宽口径的专业,还可合理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形成具有明显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3]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4]巩建闽,肖蓓蕾.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106.

[5]杜惠平,刘显忠,冯辉宗,等.普通高校“A+B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16-120.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合理构建

为了培养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构建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成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鉴于课程与课程改革在人才改革、专业建设和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对于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队伍,构建和谐的学习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也称之为课程设置或课程结构,它不是指某一科目的理论体系,而是由构成各专业间全部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烙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很深的痕迹。首先表现为课程目标的确定上片面,注重社会需求,仅仅关注成人学员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分“职业化”,“专业化”。同时,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牺牲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其次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片面性,片面强调课程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忽视学生的经验、生活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成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还表现出单一性,没有选修课或选修课范围狭窄,从而限制了学校结合学员个体差异进行教学的可能。最后表现为课程评价的僵化性,课程评价中重目标轻过程,注重量化评价方法,忽视质化评价的方法,片面追求评价的客观性。

二、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新形势下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以科学技术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培养扎实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为目的,深入研究,认真讨论,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应考虑学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员个性差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成为一个开放的过程,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不同地区的差异,以利于学校、教师发挥创造性,使课程实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从课程的整体性出发,内容的选择不能仅从某一学科的角度出发,要考虑学科门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拓宽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讲求教育的渗透性,要将综合性内容纳入课程。

三、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相适应,与营造学习型、和谐型社会相配套,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更新与改造。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要融合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实现课程目标的全面性。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对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导向功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首先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对社会来说,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对于成人个体来说,要从容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对学科来说,应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或前沿进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应将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有机协调和融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社会生活、个人经验和学科知识三者之间的整合。由于成人集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与学习者于一身,其学习内容必须尽快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尽快适应职业变更的要求,尽快适应个人角色转换的要求和个人生活转换的要求。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密跟随当代社会发展需求,重视个体的发展愿望,结合学科的发展趋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要尽可能吸收与反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内容,使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人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进入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变过去完全按照某一专业学科本身的逻辑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使课程体系具有浓烈的现代化气息,以拓宽学员的视野,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培养与提高学员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能力。

3.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和组合,重视课程的综合化,设计体现课程的整体性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要努力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努力实现课程综合化。当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现象,必修课一统天下,无选修课,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互割裂等。必修课程是保证所有成人学员达到基本学历而开发的课程,以确保所有成人学员达到该专业所规定的统一要求,而选修课是让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要求而自由选择的课程,在于满足学员的个性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塑造。人文学科的主要功用在于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通过对人类的智慧结晶和阅历经验的体悟、感受和交流使学员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实现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塑造、精神的启迪和智慧的提升,使个体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生活方式。自然学科向人们传授自然科技知识、发展人的技能、开发人的智力。因此,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补充,是优化成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全面性的重要手段。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价值转型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价值差异的根源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1]目前,我国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为数众多,其课程体系在价值取向上往往和学校自身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

在中等师范升格为大专的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更多沿袭了旧有价值传统,多以学科综合类课程为主,相对于培养学生教育素质而言,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目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在价值取向上着重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在高职专科升本类高校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其课程设置更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相对于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教育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在价值取向上着重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教育性。

在高校本科学校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中,其课程设置受大学院系划分方式影响,在教育类院系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其课程体系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特别重视学生的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在价值取向上着重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教育性和学术性。在其它学科类院系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其课程体系多以学科分科类课程为主,课程体系设置在价值取向上着重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性与学术性。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价值差异的表现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价值取向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对关系之中。

(一)学科专业类课程与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关系:轻重之争

学科专业类课程为主型:着重讲授“教什么”的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为主型指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中,以小学开设的教学科目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将与之相对应的文学、数学、英语、艺术等课程作为重点课程,而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与教育对象身心特点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专业类课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种课程体系在价值取向上首先注重“教什么”的课程,其次才是“如何教”的课程。

教育专业类课程为主型:着重讲授“如何教”的课程。教育专业类课程为主型指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中,以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将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与教育对象身心特点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类专业课程作为重点课程,而体现小学具体教学科目的文学、数学、艺术等学科专业类课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种课程体系在价值取向上首先注重“如何教”的课程,其次才是“教什么”的课程。

(二)综合类课程与分科类课程的关系:博专之争

综合类课程为主型:侧重于“综合培养”的模式。该种价值设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学科教学能力,在课程计划中涵盖了执教当前小学开设的所有科目或绝大部分科目所要求的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常以知识模块的形式实施,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着力培养能够从事小学各科教学所具有的综合知识与综合能力,学生的知识面涉及小学所有科目所在的领域。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取向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执教小学多门课程,易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外部世界。

分科类课程为主型:侧重于“分学科培养”的模式。该种价值设定在课程设置上在突出通识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某一具体领域的教学能力,力求做到全面突出,有所侧重。课程计划别注重开设培养学生从事小学某门具体学科教学工作所需的课程,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常以某一具体学科为方向特色,如综合文科方向、综合理科方向等,在课程实施中力求突出培养学生从事小学具体学科教学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取向有助于培养具有一定专长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在特色方向上具有较深的知识底蕴和更强的教学能力,在执教修习方向的科目上更有优势。

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价值差异的弥合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价值差异,在实施中实质表现为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其在实施中各有利弊。以学科专业类课程为主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却轻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与专业情意,课程体系易于产生重术轻道的倾向,重视知识目标的实现轻视学生的学习体验,突出了学科的知识逻辑却轻视了学生的心理逻辑。以教育专业类课程为主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与专业情意,却轻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易于产生重道轻术的倾向,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轻视知识目标的实现,突出了学生的心理逻辑却轻视了学科的知识逻辑。[2]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价值差异,在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始终需要在课程宽度与课程深度之间进行决择,这种决择的实质核心问题就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博与专问题。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侧重于“综合培养”的模式造成了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将精力与时间分散于多门科目,结果造成博而不专。在具体科目的知识与技能造诣上总是有所欠缺,底蕴不够深遂,对所教科目所在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缺乏系统性掌握和深度性领会[3];侧重于“分学科培养”的模式使该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较为专注于某一方面,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所侧重,在课程教学中较好处理了宽度与深度的关系,做到了博中有专,但是这种博中有专仅仅是通才中的专才,其深度与高校其它师范本科分专业培养的学生相比,实则是非常有限。

分析可见,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比例的轻重之争与内容选择的博专之争,这种争议的基点始终是着眼于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发展,对影响课程设置的外部影响因素考虑甚少。弥合此类差异,需要遵从教育规律与知识规律,需要顺应社会需求与教育现实,促进学生心理逻辑与知识逻辑的协调发展,知识广度与知识深度的适恰契合。

为此,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取向进行分类设置。根据小学教育师资市场的现实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定位,设定本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与现实目标,在全科型教师、单科型教师和综合科型教师三类培养目标中理性选择适合本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价值选项,增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旭东.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版.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马云风(1962-),女,河北三河人,山西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培训策划部主任,高级讲师。(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48-02

课程是培训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关键,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载体。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和日益普及,逐步建立起贯彻公司要求、适应干部需求、具有公司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培训课程体系是夯实干部教育培训基础、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离不开实际调研。笔者以山西省电力公司为例,通过对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体系模块及其内容设置的调研,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得出结论,以更加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培训工作。

一、培训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培训课程体系的现状

长期以来,干部教育培训以增加干部的系统知识为目标,课程设置以学科课程为主,注重的是知识本位,实施的弹性差,可选择性不强。课程设计上严重忽视了干部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发展,更谈不上在干部培训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开拓创新能力。显然,这跟当前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目标,即“使广大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强,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本领不断增强,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进一步弘扬”是不相适应的。

2.培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对领导干部的学习需求了解得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影响了培训课程体系模块和内容设置。

(2)课程模块划分还不够系统和科学,需要进一步整合。

(3)课程主题库还不够丰富和完备,尤其是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建设较薄弱,现有课程实施的弹性较差,可选择性还不够强。

(4)师资力量整体偏向薄弱,覆盖面及可选择性不强。

二、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需求分析

结合当前公司战略的变化和工作岗位对领导干部的要求,综合分析对培训课程模块及其内容设置需求的调查结果,当前的培训课程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干部的教育培训。基于“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现代培训理念和国网公司的战略要求,培训课程体系必须应势而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培训课程体系的战略性与开放性

领导干部对课程模块及相关内容的设置需求,跟公司的发展形势密切相关,主要反映在对新理论、新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

2.培训课程体系的重点

领导干部对政治理论课程的需求相对较低,对做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和个人领导能力的课程需求强烈。

3.培训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与差异性

由于领导干部各自的工作岗位、知识层面、兴趣专长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课程模块及其内容的需求上各有侧重。

三、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培训课程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一定关联度的课程组成。这些课程涉及理论教学课、讨论课、课题调研、教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等干部教育培训的所有环节,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基于多年培训经验,笔者总结出了电力企业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战略性与实用性

(1)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既要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干部发展需求。

(2)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既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帮助和促进领导干部全面健康发展;也要遵循干部教育规律,设置符合教育规律的课程。

2.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完备性与系统性

(1)培训课程体系构建要兼顾领导干部领导力、政治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既要注重领导干部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能力与领导力建设,也不能忽视领导干部政治素养的提升,强化党性培养和实践,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同时,还要兼顾领导干部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心理素质、自主创新能力、良好的兴趣爱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2)培训课程体系构建要兼顾理论教育和领导能力提升,既要加强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经济等知识教育,还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以及公司的热点难点问题培养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3.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历史延续性和前瞻性

(1)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既要考虑历史延续性,又要顾及前瞻性,选择部分涵盖与公司的发展形势密切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的课程。

(2)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既要力求课程的相对稳定性和成熟性,又要兼顾其创新性和开放性。

4.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既要体现干部培训战略任务共性目标的必修课,还要设置适应学员不同知识结构和个性化能力差异的选修课,努力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四、构建“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培训课程体系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结合多年来对领导干部工作的理解与积累,从电力企业培训工作特点出发,构建了山西电力领导干部的培训课程体系。以政治理论知识、能力建设、专业知识、道德修养四大体系为主,涵盖九大模块,各个模块以专题课程、活动课程和讨论课程等类型为基本构成。(具体内容见表1)

1.政治理论和党性修养课程体系

政治理论和党性修养课程体系在全面系统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教学,以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理论武装的力度,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提升其分析和解决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同时突出党性锻炼,引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2.领导力建设课程体系

领导力建设以国企领导干部核心素质要求和国外领导力培养实践理论为基础,将领导力的培养战略化与系统化,摒弃经验式零散课题,以领导力提升为主线,多角度整合干部素质培养主题;同时以战略要求为导向,创新培养方式,化被动学习为自我学习。

3.人文素养及道德修养课程体系

人文素养与道德修养课程体系重点是加强领导干部在领导艺术、沟通能力、心理调适、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干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干部领导水平和个人修养,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4.专业知识课程体系

专业知识课程体系的重点是依据具体的、不同的管理方向设置多种专业模块,比如经济发展模块、公司发展战略、五大体系建设与管理模块等,提高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进一步完善

面对国网公司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培训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1.引进优秀课程,建立并及时更新课程库

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充分掌握培训对象的需求,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开设课程模块,使培训课程在类型、形式与内容等多个方面适应现代党政干部多元化与多样性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各类优秀课程的了解,建立可选课程库,不断充实和丰富现有课程体系模块。

其次,通过多渠道、多方面了解符合需求的各类课程,包括联系和建设更多的教育培训基地,择优入库,并对重点课程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课程适用对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主讲教师和备选教师情况、教学评估结果、教学方式方法等要素进行详细登记,规范管理。此外,还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及时补充或轮换新课程,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和弹性。

2.尝试现有课程体系组织教学,探索形成各班次课程体系

选择若干班次尝试按照现有的课程体系模块组织教学,并探索形成各类班次的课程体系。为使培训课程体系模块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有效用,就必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培训班次,采用、实施各有侧重的课程模块体系。

3.加强学科建设,开发精品课程

(1)加强党校主阵地的学科建设,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以新的科研成果充实培训课程体系。

(2)结合公司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打造有公司特色的精品课程,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质量师资库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6

民办高等教育自恢复发展以来,在规模、数量上发展很快。截至2005年底,经正式批准的民办学历普通高校250所,加上独立学校295所,共545所。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共达341万人,约占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5%左右。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促进高等教育走向竞争与繁荣的生力军。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改革往往注重宏观体制的改革,而忽视了像课程这样微观层面的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是民办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实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知识框架体系,而且也反映着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等在大学教育中对于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学校定位与生源状况而定,因此,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

概念内涵界定

课程体系必须遵循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当前,民办高校应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创新构建有用、有效、先进的课程体系,然后将每门课程按要素配置好,应该是民办高校课程建设真正的重点。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需要、着眼国际接轨”的原则。课程体系内涵要体现国际性――广泛吸取国内外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优势;体现地方性――人才培养必须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学生需要――学生是“消费”课程的主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性――培养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课程体系结构要优化整合,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突出课程的时代性、实现课程的多样性等,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现状与问题

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受两大因素影响:第一受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响,为了满足学生与家长对职业追求的需要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第二受生源基本特征影响,民办高校的招生被安排在最后一批,生源质量比较差。就此,笔者深入分析民办高校课程结构,发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与应用性课程占优势

能够有充足的生源和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是热门专业,市场对于这些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点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尤其明显。这种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市场机制模式导致了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实用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占据绝对优势的状况,也体现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实用性、职业性的价值取向。

2.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比例偏小

由于民办高校的功利性与过度依赖市场机制调节,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虽然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中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但是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渡和转型期。在大多数民办高校中,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等这些通识性、基础性学科专业非常薄弱,相应的课程也是很少的。从市场角度分析,民办高校的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建设薄弱是自然适应和现实使然的结果,但是却违背了人的素质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人文主义课程在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地位。然而,人文主义课程对于通识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由于耗资巨大、成本高,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明显,民办高校自然不想问津。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的缺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狭隘性。

3.选修课资源严重不足

课程资源不足不仅表现在专业类选修课程上,公共选修课更是如此。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一般都是“专兼结合”,其中兼职教师占相当大比例,专职教师大多数为刚毕业的学生,只能基本保证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但要期待教师们开出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客观上则存在很大的难度:选修课内容侧重于反映新兴学科领域方面的知识,或者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兼职教师的精力有限,对增开选修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专职教师都还年轻,受教学经验及能力学识的限制,承担的课程还不能一下子太多,开新课和多开课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往往成了“一纸空文”,具体实施时一旦没有合适的教师,就“因人设课”,变任意选修为“必修式的限选”,或者以“没有学生选”为由删去,所以真正给学生以自由权选择的课程少之又少。

4.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够

民办高校从建立的那天起,就在为生存而奋斗。为了在短期内争取最大的效益,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和“短平快”,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也同样运用到了学分制的推行过程中:实行学分制的同时没有及时地伴之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只是为了满足选课而设置了一些课程,对课程与课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课程模块该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该怎样整合,与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匹配等问题,都来不及做充分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罗列和堆砌课程的现象在所难免。

改革途径

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一方面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较短,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受到传统公办高校的影响。由于有许多民办高校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是从公办高校过来的,其中肯定会受到公办模式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必须根据教育基本规律与自身的定位,寻找发展的主动空间,摆脱课程体系建设中被动、适应与迎合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应走以下四个途径:

1.通专结合

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是指:将管理学、心理学、文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贯穿到专业教学中,成为专业教学的环境、内容和亮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不知不觉接受通识教育的洗礼和熏陶,达到素质与能力的双重培养。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理论依据是:首先,通专结合是一场深刻的教学变革。上世纪40年代,梅贻琦就指出“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他所说的“通识之用,不止润身,亦以自通于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极为或缺的“营养品”。探索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传承大学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大学文化,让人文价值重返大学校园,让精神和文化的生命力再现于校园。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恢复传统,我们要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最终要以这种精神文化力量唤醒、凝聚师生对大学高远目标的追求。其次,通专结合的核心是人格教育。我们强调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育

人。这也是民办高校承载的高等教育根本职责之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从自然层次行为的人,到创造行为的人,到知识合理的人,到象征人,到道德人,直至儒家所谓的圣人,人应该、也能够集中其全部才能与心性努力提升,达到一个“止于至善”的境界。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应是大学教育与文化的理想。第三,通专结合的特点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民办高校在构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框架下,将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渗透的途径,不能简单地把通识教育仅当作民办高校教育的基础。因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有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所以应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让通识教育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专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在提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前提,突破学科界限,以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做人素质培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模块组合

民办高校必须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公办高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的共同缺陷是片面追求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平台由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群包括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政、史、地、生、数、理、化以及音、美、体和现代文化科技专题讲座等组成,以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通用性平台上,课程体系围绕教育目标进行划分模块。从结构上分析,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搭建由通识教育(含公共必修课、公共限选课、公共选修课三个模块)、学科教育(含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教育(含专业核心课、选修专业方向课模块)和能力教育(含基本能力课、职业能力课、综合能力课模块)等模块组成的教学体系。再设立若干门专业技术课程,这些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口的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实质上就是传授产业界成熟的、实际运用的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这些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课时占的比例应当大一些,以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课程模块的鲜明特色。

3.优化结构

课程体系目标应该体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征,人文课程、学术性课程、职业类课程、技术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等都应该有合理的比例。课程体系的内容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关系与社会、市场以及个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教育目标要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当然,一个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在具体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既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民办高校应通过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比重;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减少课堂学时比重、增加自主学习比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民办课程体系要考虑到民办特色,增设一些校本课程以及地方性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专业课程特色进行建设。如浙江树人大学的《茶文化》研究课程、《家庭教育》文化课程,泉州仰恩大学的《孙子兵法》课程等都很有特色。开创职业性、技术性、技能性的文化课程,不仅起到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作用,也可以很好地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最终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4.质量监控

为了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三方的状况,达到良性互动,全面推进课程整体提高的效果,创建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成为重中之重的“后防线”。民办高校应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制定校、院系(部)二级课程评价标准,把质量监控保障建设转化为提高精品课程质量的内涵建设。

一是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课程纵向监控体系是指对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从纵向的教学管理层面实行监控管理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通过对监控管理方法的分析、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监控管理体系,从而对每门课程从开课到考试结束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管理,以此来约束、激励课程教学内部和外部因素,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它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实行课前、课中和课后质量监控与管理,其主要监控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前期阶段的准备,如课程设置、专业计划的安排、教学设施的建设、教材的选用,教师的岗前培训与进修深造等环节。课程教学过程的中期阶段包含集体备课情况,课件制作与准备,出勤情况,讲课内容与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答疑及批改作业,另外还有学生到课情况,课堂纪律,师生互动等环节。课程教学的后期阶段包含实验教学,考试情况,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课程教学监控管理的手段包括日常巡视、定期检查、学校一院系(部)一学科组(教研室)三级督导检查,以及教学评价、调查研究和学生评议等。课程教学纵向监控管理的组成成员包括学校督导组、资深专家、教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等。

二是制定校、院系(部)二级的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建立“标准课程一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三层逐级提高的金字塔式的优秀课程建设结构。标准课程是满足各类课程建设基本要求的“规定动作”,是课程建设的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所有的课程都要合格或达标;重点课程包括各类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标准课程,是各专业或学院根据标准课程的建设情况及人才培养需求的提升而确定;精品课程则是在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确定的示范课程,也是课程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努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目的是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进行课程建设,形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推进整体的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的宏观管理,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课程体系;健康与人文;高职体育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之一,也面临着如何改革,是参照高校那样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还是职业院校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职业技能所具备的职业素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体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学校体育教育较为重视教学内容所带来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兴趣和终身体育、团队协作、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此,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目的。[1]目前,健康与人文并重的体育教育思想日益备受体育界的青睐。在这种背景下,建构健康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对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1.我国现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程体系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体育教学目标服务的,是指导学生体育学习的育人方案,是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从7个方面构建,具体包括理念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材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各个课程体系之间存在着连续性和层次性。我国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不均衡、不明确,课时安排不合理,各年级教学目标重复,没有特别定义学科能力;重视"短期效益",忽视终身体育教育,过分重视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内容陈旧繁杂,缺乏科学性和时代性,缺乏健康测量、教学评价等理论知识;[2][7]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限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评价体系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无法全面反映学生掌握技术的程度等。

2.健康与人文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2.1理念体系

课程理念改革是课程体系建构的关键。只有实现课程理念的创新,才能实现课程体系的创新。

调查表明,海南省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比较重视以"安全第一"、"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但终身体育、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能力目标往往被忽略,这无法真正理解职业教育下体育的生命意义。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理念体系。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营造健康自由的体育氛围,改革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体育课程,[12]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解决学生体质心理问题,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课程,实现"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的目标。[15]

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坚持终身体育的关键。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就是要从学生终身受益的角度出发,转变功利实用的观念,平衡体育教学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实现体育与不同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强化体育素质的培养,使学校体育快乐化、生活化。[3]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充分尊重和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5][7][18]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探索特色性体育运动项目,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把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作为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9]

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和体力自由发展的教育。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就是运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研究体育教学,实质上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及学会做事的过程。[6][11]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公平公正的态度以及竞争与协调的能力,确保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2目标体系

21世纪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人才。然而,目前海南省课程目标仍停留在体育知识、技能及社会价值的传授上,忽视学习过程和方法及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缺乏相应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学者指出海南省体育课程目标在实践中很难操作,体育的教育功能无法完全体现。[8][14]因此,急需从健康、知识技能和人格3个方面重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健康目标。健康目标不仅是"健康第一"体育思想的核心体现,亦是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两个方面。身体健康目标要求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学生体格,强健学生体魄,增强学生心血管和心肺机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生理机能水平、增强学生适应环境与抵抗疾病的能力的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要求调控学生情绪,振奋学生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意志力,完善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潜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体育健康知识,科学控制体育负荷,熟练处理体育损伤,合理评价体育效果;[4][13]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健身技能,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自我审美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教育奠定基础。

人格目标。人格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自觉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调控情绪和抗挫折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和良好竞争的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爱国守法、奉献社会的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

2.3内容体系

与国外体育教学相比,国内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只涉及跑步、练球等,且学校较少组织体育比赛,特别注重输赢结果,并不鼓励所有学生参加,比赛场所也仅局限于操场和体育馆。在健康与人文并重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应以终身健康为目标,并从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健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整合,努力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趣味性、信息性和现代性。

身体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包括身体教育、保健教育和竞技教育三个方面。身体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形成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保健教育要求学生了解体育保健与康复的知识,掌握体育健身的方法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急救方法。[2][17]教学内容主要以太极拳、太极剑和球类运动为主。竞技教育是为体育特长生开设的专项训练课。它采取多种形式传授学生专项的运动技术、培养学生顽强的进取精神。[10]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两个方面。成功教育要求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解决紧张、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排除心理障碍,增加心理健康。挫折教育要求学生正确地对待失败,学会承受失败,学会在锻炼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

社会健康教育。社会健康教育包括合作教育和行为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合作教育要求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的关系以及各种课堂现象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形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9]行为健康教育要求学生通过群体教育培养自身的角色意识和协作能力,学会如何与同伴沟通,进而使自身的个性趋于完美。

2.4方法体系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所采取的途径和手段。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更要遵循学生心理活动发展的规律。一份关于海南省高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表明,海南省的体育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过分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忽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1][6][15]调查还发现,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分别是练习法、讲授法及示范法。而一些诸如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较少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确保"以学生为中心"。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取心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信心。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习诊断和自我评价的作用,[12]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第三,把感知、思维、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有利的学习情境,强调师生互动性,体现教育民主性,增加方法内涵性。

2.5教材体系

教材的选择和创新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意义重大。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就拿海南省来说,其教材较少涉及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内容变动较少,且多为纯理论表述,与现实脱节。毕业生们大都表示教材知识对其找工作意义不大。因此,体育教材既要注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又要具有实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兴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等特点,[5][20]同时还要体现体育的文化功能,让学生了解体育背后的文化背景,提高教材对教学目标的作用性。

2.6管理体系

课程管理的有效实施是教学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我国体育课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教师工作档案、学生体育档案、教师教学管理体系、学生体育管理体系和课程管理支撑体系五个方面。其中,教师教学管理体系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急需探索和深化的前沿问题。据调查,有近89%的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师在课程管理上存在偏差,"主课"成"替补"、管理真空现象极其严重。[8][17]针对上述问题,学校要转变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反馈体系以及监督体系,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教师要积极参加课程培训,组织课程管理研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评价,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学生要做好学习准备,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果,促进自身个性发展。

2.7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总评价。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在当前海南省众多高校中依然盛行,学校教学评价往往只重视技能,而忽视学习过程,且存在教师送人情分的现象。[16]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84%的高校体育生认为学校教学评价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因此,重构海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对海南省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采用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内容的多元性;[7][13]其次,要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的体育素质,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及系统性;最后,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个体评价,淡化学生的一般评价,确保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3.结语

构建健康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是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探索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应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健康、知识技能和人格为目标,从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社会健康教育三个方面出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选择体育教材,系统地管理体育课堂,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人才,才能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王颖.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2]岳君.大众体育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03).

[3]马振.对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问题的探讨[J].理论研究,2011(05).

[4]段立军,马磊.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02).

[5]任永星.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6]孙福成.构建健康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科技信息,2007(32).

[7]方荣荣.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运作方法探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9(10).

[8]姜中阳.构建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理性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03).

[9]郑学会,钟河山,韩敬全.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10]苑高兴,胡有志等.浅谈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之路[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06).

[11]戴福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3(09).

[12]王爱华,张俊英.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13]王建强,李培文等.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1999(01).

[14]董捷.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01).

[15]李正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7).

[16]周卫东.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长沙大学学报,2005(09).

[17]张铁明,谭延.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9).

[18]吴敏.试论21世纪初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新模式[J].体育科技,2003(02).

[19]韩喆.重塑人文与健康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赤峰学院学报,2008(05).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8

一、课程群概念界定

我国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等方面均不同程度的体现课程群的思想。W关于课程群概念的界定,学术界有多种观点,广义上,对课程群概念的界定不仅包括了关联的课程、还包栝对这些课程重新规划、设计、整合构建的有机教学体系;狭义上对课程群的界定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课程群内大多数课程所属学科进行划分,集合;二是对专业课程体系内的某一类课程的集合。

广义的课程群概念的代表性观点: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成的系统。狭义的课程群概念的代表性观点: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诸多课程的集合,是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综上所述,不论使用哪种概念对课程群进行界定,总归脱离不了两个核心:多门课程的集合和构建整合多门课程的有机系统。

学者李慧仙在《论高校课程群建设》中提出:课程群的类型一般分为知识型课程群、方法型课程群和问题型课程群三种,其中知识型课程群是指同一学科、专业课程的组合。我国高校以“专业”为界限划定课程间的整合,所以目前课程群建设都是在同一学科和专业进行。按照李慧仙的课程群类型划分观点,根据广告学设计类课程群包含的具体课程来看,广告学专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型课程群。广告学专业中课程群一般有4一5个左右:传播学课程群,广告学课程群、设计类课程群、人文素养课程群等,每所高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所侧重,但开设的核心课程基本围绕以上几个课程群进行。

二、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设计类课程群的构成

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类课程一般有7-8门左右,主要分为设计基础和设计专业两个方向。课程群建设在规模限制的前提下,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的问题会选取核心课程5-6门进行,课程选择应包含设计基础和设计专业课两个部分。

(一)课程群建设的规模

课程群的建设规模一般选择培养方案中关联性密切的课程5-6门。设若课程选择太多,则系统太过繁杂,而少于3门难以成群,体现课程间的关联性。广告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类课程主要有:广告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1课程。以设计课程为核心可以选取广告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这5门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对象。在5门课程中其中有3门课程开设在大一和大二,包括广告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另外2门课程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分别开设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分为设计基础课程和设计专业课程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设的广告美术基础和平面设计基础是设计的基础课,主要是弥补广告学专业非艺术类生源的美术功底薄弱的问题,通过这两门课程对学生的素描和设计基础知识点如构图、形体结构,光影、形式美法则、色彩属性等有较好的认知度;第二阶段课程集中突出设计在课程内容中的重要地位,注重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基础知识、标志设计和企业视觉识别手册(VI)设计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群建设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在我国,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基本围绕以某一类课程为中心建设课程群的思路。这些课程往往都具有开设前后顺序的关联性和知识点的承接性,然而,这些课程的知识点不可避免的存在知识点的交叉和重叠。如何最大限度的整合同类质课程,使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点无疑是课程结构调整目标之一。并且,一般情况下,课程群建设选择的课程都是在性质相近或具有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的课程中进行。P]具有递进关系的课程一般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在开课的顺序上也有先后性,不能更改开课顺序。例如,广告美术基础要开设在平面设计基础之前,标志设计要开设在CI原理与实务之前。设计类课程群建设要对几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删减、调整、填补,使课程群间的课程关联性加强,整合后课程教学目的更加明确突出,课程群整体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三)课程群建设的结构

课程群内的课程要有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严谨的结构性,群内课程的选择和整合过程中要有“一体化”的思路。设计类课程群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设计相关软件课程、设计专业知识等课程内容,课程选择要包含设计基础和设计专业课两大部分,既要有理论,也要有实践应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有先后顺序,明确方向区分,才能形成具有递进关系和整体性的课程群结构。

三、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课程群建设不是单门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学方案修改提出更髙要求,同时也涉及到多门课程及任课教师,课程群建构的指导思想要从教学指导部门到教学执行者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课程群理念出发进行各个方面的改革才能实现课程群建设的设想。

(一)以谋程群理念为指导思想优化教学结构、重构课程体系

在课程的开设中要确定核心课程,全面规划课程内容的联动,课程内容的衔接与方向。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中基本由必修课组成,其中广告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都是专业必修课,另外两门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是专业限选课,课程间有相互支撑、循序渐进的关系。核心课程是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也可以替换为网页设计、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但是总体上教学结构以必修核心课程为中心,选修的应用型课程为辅助,实现课程结构逻辑化,按照知识型课程群建构课程结构。同时,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的考虑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和衔接性,不能各自为政。课程群建构是要求各门课程之间内在关联性加强,逻辑紧密,这也就要求任课教师不能只从单门课程出发,要有课程群建设意识,不仅在单门课程教学中围绕培养目标,建构课程群教学内容,还能跳出单门课程局限思维,从课程群角度对课程体系内容重置。

(二)以课程群理念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设计类课程群内每门课程实践课时都比较多,因此,设计类课程群是应用型课程群。课程群内大量的实践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课程群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设计及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情况。鉴于此,应该建构该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增加和确定每m果程的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项目;综设性实验项目的设立和改动任课教师有决定权,往往带有随意性,应该建立起统一的规章制度,经过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协商确定毎门课程具体的综设性实验项目个数以及项目实施内容,并且要考虑到与课程群内其他课程综设性实验项目之间的递进关系以及关联性,项目一旦设立不能轻易改动,必须按照项目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二是可以增设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开设课程设计,比如《标志设计>\?CI原理与实务》>《电脑图文设计》这三门课程内容具有独立性,可以用课程设计的形式代替考试,在结课时完成课程设计,还可以举办课程作品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在课程群中建设一套综设性实验项目立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三项内容逐渐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应用课、再到毕业设计构成具有连贯性、递进性的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可以有目的,有方向的实施应用性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大为提高。

(三)基于课程群需要建设教学团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最终都要把实施的任务交给教师,通过教师的行为和理念把教学内容的精髄传授给学生,所以,在任何一项教学改革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课程群建构中不能只建构课程群结构,同时也要以课程群思想,根据课程群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如教学团队,这也是在教学中能最大限度贾彻课程群建构思想,提髙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者髙萍在《传媒类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中提出课程体系建设要做到教师“人人呼应”,即同一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中将自己的专业理念贯穿下去,并针对不同年级专业课程不断提升和扩充。这个观点对于课程群建设也同样适用。设计类课程群需要组建一支8-10人左右,专业方向、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参与课程群建设的老师要赞同课程群建构理念,有全局意识,打破课程见的间隔,互相沟通协调,单门课程教学能从课程群建构的髙度出发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四)建立对课程群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