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8篇

时间:2023-06-26 10:16:10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篇1

一、情景创设与课前预习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新教材与过去的教材区别很大的一点就是在内容引入方面创设了大量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创设这些现实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去,学“有用”的数学。这是对原教材缺少生气的改变,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正是这个原因,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必要性产生了困惑。课前预习使很多要在课堂上抖开的“包袱”早早被打开了。教师担心课前预习后,学生的兴奋点会不会前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会下降?

事实上,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活动。通过预习,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预习中的疑点,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课前预习效果很好。

教材不是教案,课堂情境的设计不一定照搬教材上的,教师应有自己的设计和创新,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会受到影响。相反,课前预习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知识探索与技能训练

新课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倡导在问题情境下学生采用“主动、探索、合作”的方式感悟知识。不过,由于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常常使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环节进度放慢,有时技能训练得不到及时落实,这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有的教师为赶速度又采取了老办法,即我讲你听。当然,必要的讲解是不可少的,但不能包办。对新课程倡导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不能动摇。表面上看,进度慢了,部分技能训练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采用“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感悟,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结论比教师生硬灌输的结果记得更牢、体会更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提高,学习热情也能得到保护。

三、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开放式的局面,学生合作交流多了,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多了,教师感到放开容易收起来难。加上很多学校班额大,分小组讨论时,难免有些学生不按要求做,很长时间才能集中起来。于是,有些教师干脆让学生少讨论,少合作。对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引导。

1.小组成员的组合要合理;2.在分组活动前对学生讲清活动规则,明确活动要求,让学生有序地、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对于活动时间,教师自己要把握,引导学生跟上教学的进度。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放开了,有的另僻蹊径,有的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有时,学生的发言会一发而不可收。这时,教师应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把握好节奏。

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课堂上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多了,甚至课后的作业也要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新气象。但每次合作交流时,常常是几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争着出点子,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有些学生依赖性强,缺少独立思考,很少发言,久而久之成了别人的听众。

合作交流本身就需要各自的独立思考,群策群力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组织开展合作交流不要流于形式,要分工明确,在围绕共同探索思考的问题时,要有各自的任务,必须人人参与,不能有袖手旁观者。

五、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建筑、道路桥梁的大量修建,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不断扩大,同时在管理方面的复杂性也不断提高,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的传统手工计算方式完全无法满足现有建筑规模的需要而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自然而然的便应运而生,取代了原有的传统手工计算方式因此,培养新型建筑工程造价人才的专业课程也就水到渠成。

一、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软件更新较快

工程造价领域近年来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新的国家标准、规范频繁出台,新平法图集的颁布使用,再加上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应用,导致工程造价的软件也处于经常的更新升级中,软件的功能日益完善,三维表达的能力越来越强,适应新规范的模块的加入等等,软件版本的频繁更迭给软件教学带来了困难,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挑战。

(二)软件作业成果电子化易抄袭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作业一般都设计为根据指定的图纸,在计算机上完成软件建模、钢筋工程量统计、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以及工程计价等工作,作业成果是电子的,如果图纸相同,则结果可以相同,故会出现部分学生“搭便车”现象,自己不做,直接用别人的成果上交。这给软件课程的考核带来了不便,作业很难区分优劣,而且在学生中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工程计价软件学生掌握难度大

工程造价软件包括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和工程计价软件3个主要模块,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都是对图纸建模进行工程量计算,有三维模型显示,比较形象直观,学生学习兴趣高,掌握得也好。但是工程计价软件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价差调整、费率修改等等不会操作,不理解计价流程,大多时候只是根据软件默认进行计价,缺乏根据实际情况计价的能力。

(四)教学任务设计缺乏有机联系

工程造价软件的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和工程计价软件3个模块,在教学中是分开讲授的,作业任务也是针对软件命令设计的局部图纸,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孤立的,在实际工程面前往往束手无策,不能将3个模块有机联系灵活应用,缺乏工程造价整体流程的认知。

二、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内容

(一)构建学习情境

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出学习情境,见下表1:

表1学习情境表

(二)确定学习任务

根据构建的学习情境的工作内容,将学习情境分解为若干个学习任务。

(三)实施课程教学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集中10天(共60学时)进行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中采用“四层次渐进式”的教学模式,即:“基础型”实训“提高型”实训“拓展型”实训“实践型”实训。

三、教学组织

(一)理论教学组织

将工程造价和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安排在同一学期教学,有利于工程造价知识体系的构建,将工程造价中涉及的招投标程序、工程变更、价款结算和索赔的相关知识放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课上教授,不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程开始前,每位学生发教学工程图纸一份,提前熟悉图纸。

在工程计量部分,将%计量规则教师讲解’和%图纸算量学生操作’紧密结合。在计量规则讲解中,采取%讲解清单计量规则为主,比较清单计量规则与计价表计量规则不同之处为辅’的方式,着力点放在教学生%会读计量规则’、%读懂计量规则’进而会使用计算规则计量。在定额原理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简单重复课本,可以利用造价员、建造师的历年真题中关于工程定额原理这部分的题目,选取其中适合的题目辅助理论讲解。

(二)实践和实训教学组织

在掌握工程计量的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广联达软件为教学实践的课程实例,向同学介绍广联达图形算量以及钢筋算量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要点,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计价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在输入工程量与选取定额之后,调出相应的计价表格。根据这一实践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把握。

另外,可以与合同管理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几个招标队伍和投标队伍。招标队伍使用广联达软件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然后编制文件。投标对使用该软件,依据招标要求中的工程策略,编制投标文书。老师组成评标方,观看学生的演习。通过这种模拟,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去了解造价软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一)算量软件与算价软件紧密结合

通过同时引入工程算量软件和工程算价软件,并保证算量软件和算价软件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了工程造价软件的完备性,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系统地应用工程算量软件和工程算价软件,完成工程项目造价的建模,达到全面掌握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目的。

(二)工程案例操作和实际工程项目紧密结合

在工程造价软件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工程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练习,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使学生毕业时即能直接上岗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三)教师教学和专家指导紧密结合

在工程造价软件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教学和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熟悉工程造价软件,掌握工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聘请软件公司的专家为学生作进一步实践指导,传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快捷操作方法及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得到软件专家进一步的实战性指导,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广联达软件在教学中运用

广联达软件是在新时期下顺应工程造价电算化形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计算机软件技术,它能够在工程造价中进行应用,使工程造价核算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工程概预算速度,使工程造价工作效率加倍提高。

教学实例:

(一)熟悉图纸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识图知识指出图纸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部分带领学生一起熟悉图纸。例如框架柱的结构尺寸,与轴线的位置关系等。

(二)新建构件

首先在左侧“模块导航栏”中选中“柱”构件然后在构件列表中单击“新建”下拉菜单选择“新建矩形柱”。

(三)属性定义

在柱的“属性编辑框”中很据图纸实际内容,填写KZ1的属性值。

单击右侧“查询匹配清单”下拉菜单,选择相对应的柱清单。构件做法漏套是实践操作中学生常犯的错误之一。此时河以提示学生在新建KZ2,不套用做法,最后汇总计算时,对比两者的区别。

(五)绘制柱

进入绘图界面在构件列表中选择KZ1层标左键单击“点”画法技照图纸中KZ1所在位置单击相应轴线交点。绘制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点”画法只能绘制居中的柱。

(六)汇总计算并查看计算式

KZ1绘制完后单击工具菜单中的“汇总计算”汇总完毕后,可点击任一构件意看计算式。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手工计算工程量河以引导学生对比手工算量的方法加深理解。当学生绘制完全部柱类构件后要求学生查看三维视图并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结束语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软件操作能力是社会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一项业务能力。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将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是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将工程造价整体工作流程贯穿在软件教学中,同时,制定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学习软件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照叔.浅谈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公路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7:124-125.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篇3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608

【原刊页号】36~37

【分 类 号】G382

【分 类 名】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

【复印期号】200612

【作 者】姜涛

【作者简介】姜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摘 要 题】教研心得

【正 文】

依据新的《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几套新《生物学》教材已经在实验区实验了一轮以上。广大教师从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入手,逐步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明确了新课程的变化,同时也在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可以说,新的生物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然,在生物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广大实验区教师也遇到了许多困惑与挫折,在此,就实验区老师反响比较大的几个问题和老师们一起探讨。

1.课时紧与内容多的矛盾问题

这是广大教师反响最强烈的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生物学科目前在教学实际中的现状和地位。教育部课程计划中要求的生物学科的课时是3、3、2、2(即第一学年每周3课时,第二学年每周2课时),大多数教材也是根据这个课程计划设计的。但是目前许多实验区的生物课程仍旧是每周2课时,这与教育部要求的课时数是相抵触的。因此,许多老师反映课时不够。针对这一情况,我想广大实验区生物教研员和教师首先应该拿出相关课时计划,据理力争,争取提高生物学科的课时数。在努力争取课时增加的同时,广大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教材在选择性方面的设计优势,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有选择地删节部分内容(如教材中设计的一些“建议活动”“进一步探究”等)。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一些地区已经实验,效果很不错。实际操作中,教研员可以组织本地区的一些骨干教师组成核心备课小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删节、简化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减轻广大教师的负担,又可以减少教师个人删改的盲目性。

2.活动开展与班额太大的矛盾问题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几套新生物教材都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在教材中都设计了众多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实验区学校的班额在60至100人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组织学生的活动呢?

首先是要克服畏难情绪,相信学生,相信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能够吸引学生,能够在较大班额的前提下顺利开展;其次在操作层面上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以保证活动的开展,比如可以挑选一些学习兴趣和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内容包括活动前准备工作的组织,活动中的分工、组织讨论、记录,活动后的小结、活动报告的撰写,对小组成员在活动中表现的初步评价等,以这些小组长的表率作用和管理职能带动全体学生开展活动。此外可以考虑在班额大的教学班中,先集中力量完成一两个比较典型的教学活动,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开展其他活动。这种教学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老师们积极尝试,取得成果。当然,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教学班的学生分成两大部分,轮换开展活动也是可行的。

3.核心概念与科学过程的关系问题

在传统的概念教学中,老师一般习惯于先将概念告诉学生,例如,“什么是细胞”“什么叫新陈代谢”“什么叫光合作用”等等,然后再讲这些概念的内容、过程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概念。而现在的新教材一般不引导学生背诵概念,而是强调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希望学生通过实例、活动等学习过程对概念加强理解和掌握,这样掌握的概念比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要深刻得多。例如,“新陈代谢”这个概念,教材一般不给出明确的概念表述,只是要求学生知道很多感性的生命现象都属于新陈代谢。此外,新教材强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让学生对较多的具体实例先有感性认识,然后进行研究、讨论,找出具体实例的共同特征,再进行归纳、表述,形成概念。比如,北师大版教材中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给出就是在学生学习阅读光合作用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学生参与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形成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实际上,在本次课程改开始之后,出现了一种“重过程轻概念”的倾向,一些教师走入了误区,认为新课程不重视“双基”了。在一些新课程实验区出现了奇特的现象:有的教师不敢讲知识点,一上生物课就必须“探究”,必须“活动”。这实际上是部分教师对学习过程和核心概念关系的一种狭隘理解,是对新课程倡导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理念的一种极端发挥。新课程绝不是不重视核心概念,不重视“双基”,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在新课程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来修正自己对“双基”内涵的理解——“双基”绝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数量的堆积,核心概念的记忆和背诵,而是应该在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确定哪些内容是要保留的?哪些是要删除的?哪些是要增加的?哪些知识是必须学的?哪些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同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既重过程,又不能忽视结论,应该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授课方式。

4.教材内容衔接、重复和调整等问题

这实际上是教材处理的问题,我们一直希望教师能够“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即希望教师能够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生搬硬套教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材与教法的关系。教材是课堂教学之本,应对教学方法具有指导作用,但教材绝不可能将所有的教学方法都编进教材之中。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调整、处理好教材,选择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同样在内容上,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到我国地域的辽阔和差异,要考虑教材体系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在内容选取和前后编排上肯定不能满足所有实验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教材进行调整、处理,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创作。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有不同的调整、处理、设计方法,但标准、目标应该是一样的。比如,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可以把教材中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的内容调整到开学的第一节课,在实验室里开展,这样一下子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也为以后的活动开展储备了一些技能基础(如观察);也可以把呼吸作用的一系列演示实验调整到一节课内,用一连串的问题把各个实验联系起来,既节省了教学时间,也使学生明确了各个实验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有老师将教材中有关根的吸收作用和根尖的结构,观察水蚤心脏的搏动和观察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等内容,分别调整到一节课内,节省了实验材料的重复准备和教学时间。同样,当季节与实验要求不合适时,寻找其他的替代材料或替代方案,或者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都是教师的权力,也是教师能动地使用教材的体现。

当然现实的课程计划与结构对生物学科有一些不利的地方,在考试、升学等压力下,广大教师很难有大的发挥。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生物学科在许多地区不是中考学科,也正因为生物学科不是中考学科,才比其他学科有着更加大的“自由”,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学生一起开创生物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篇4

关键词:叶轮机械;课程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b)-0000-00

一、 引言

动力系统是船舶的心脏,在船舶的航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轮机械》课程作为船舶动力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课程主要介绍船舶动力装置中涡轮和压气机等典型叶轮机械的工作原理,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背景,其教学任务和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典型叶轮机械的能量转换原理、设计及非设计工况下的工作过程和特性,为今后熟练掌握操纵管理和维护船舶动力装置,提高对装备的使用管理水平及故障的分析、排除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科技的进步,船舶动力系统装备的发展和更新换代也非常迅速,对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其课程教学质量是专业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叶轮机械》课程教学的现状,紧跟装备发展的教学需要,对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二、《叶轮机械》课程特点

《叶轮机械》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与船舶动力工程专业其它主干课程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 课程涉及的动力装置结构系统复杂,概念多,原理抽象

课程主要涉及涡轮和压气机两种典型原动机,通过分析其工作过程中的参数变化及能量转换介绍叶轮机械的工作原理。这两种叶轮机械结构系统复杂,涉及概念较多,理论也比较抽象[1]。如:学生在刚接触“级”和“基元级”时都比较头疼。这两个概念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级”的结构组成比较直观,而“基元级”则比较抽象,如何引入“基元级”的概念,并能够清楚地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

(二) 课程内容综合性、连续性较强

《叶轮机械》比一般的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大主要体现在其综合了《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多门预修课程所学知识[2],并且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如:在讲授“焓熵图”时,要求学生运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相关知识来分析工质在级内的热力变化过程;在讲授“级的内损失”时,要求学生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知识来分析内损失产生的原因和减小的措施。如果预修课程学习不牢固,学生在进行理论分析时很多现象难以理解。

课程的连续性则体现在章节内容的衔接方面。如:向心涡轮与轴流涡轮都属于叶轮机械中的原动机,但工质的流动方向不同,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果轴流式涡轮的工作原理没有理解,那么后面的向心涡轮工作原理的学习也非常困难,产生不良学习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三) 课程注重理论分析,公式推导较多

课程涉及速度、流量及能量转换等方面计算和大量的数学公式推导,不同状态下的参数符号相近,容易混淆。例如: 表示喷嘴出口处气流的实际速度, 表示喷嘴出口处气流的理想速度,二者分别表示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喷嘴出口气流速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公式的推导和计算过程中要结合其本身的物理意义。

三、 目前《叶轮机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前期教学团队已进行了课程改革,但在整个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目前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教学环节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 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教学方式目前多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由于总学时数有限,现场教学安排较少,学生对课程研究对象不熟悉,直接影响其对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单纯依靠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网络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目前,高等教育强调宽基础,基础课学时和比例增加,专业课学时相对缩减。伴随而来的就是课堂教学节奏明显加快,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动画展示转瞬即逝,部分学生来不及消化课堂教学内容[3]。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PPT及3D等各种软件制作的短片或视频等网络教学资源已逐渐发展成为学生课外时间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与基础课程不同,《叶轮机械》课程针对性较强,目前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特别是一些高清的叶轮机械结构组成动画及原理介绍的视频。网络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程度和范围很大程度上依赖担任课堂教学的老师。

(三) 考核方式传统单一

课程考核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环节,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考核方式目前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大部分学生都是临近考试开始突击复习,主要依靠强化记忆和简单理解,闭卷考试只能检验其短期内的学习效果,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不利于其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

四、针对教学问题拟采取对策

针对上述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形势的发展现状,可从以下方面改善:

(一) 开展基于微课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

以往,学生课下学习只能通过教学PPT或其他教材等方面来获取知识,这些PPT和教材的知识点比较分散,重难点不够突出。为了弥补传统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量大、节奏过快的不足,可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整理细分,配以文字、动画和讲解图文并茂制作成5~10分钟的教学小视频,开展基于微课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并上传到相关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利用微课程进行自学或复习。目前很多专业课程已开展相关的微课建设,并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可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涉及结构方面的教学内容,可将原来的课堂讲授改为实验室现场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讲授,加深学生对研究对象的进一步了解;针对部分相对简单、知识点突出、容易讲解的模块,可实行以任务为驱动,由学生独立备课、讲授,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的教学方式,让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针对热力校核等综合性较强的模块,可采用具体的案例教学,通过讨论方式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学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三)结合学科发展前沿,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式教学

尽管主体教材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发展进行了相关介绍,但由于出版周期的问题,最新的动力装置应用情况及最新的技术状态仍需通过主讲教师在课程中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穿插介绍,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增加课程吸引力。如:在介绍“轮周功”“轮周效率”的计算时,可结合最新的船舶动力装置、电厂动力装置汽轮机技术参数来介绍其功率、效率是怎样计算出来,让学生体会知识点的应用。由于课程的综合性较强,讲解过程别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要求主讲教师思路清晰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更全面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尝试针对内容特点采用开闭结合的考核方式[4]。对必须掌握的内容,采用闭卷形式考查成绩;对部分主观题分析题及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允许学生自带在规定的纸张上整理的参考资料,进行考试,对参考资料和答题情况一并进行评判,计入成绩,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又能避免死记硬背。

(五)增设课外选作实验

专业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通过增设叶片振动和转子临街转速等选做实验,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实现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项目。

四、 结束语

通过对《叶轮机械》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开展基于微课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加选作实验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董向元, 郭淑青.汽轮机原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8(24): 225

[2]刘爱虢, 曾文.《汽轮机与燃气轮机原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J].教学实践探索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篇5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案;教学模式;合作小组

新课标的执行,各校都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笔者所在学校与其他学校一样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采用了学案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问题一:学案知识点没有连贯性或者知识点重复现象

在学案中由于不同节、课时的学案是由不同教师准备的,这样就造成不同教师准备的学案侧重点不同,还有重难点有时把握不准等情况,使节与节之间课时与课时之间内容不能很好地衔接,还会出现漏知识点或者同一知识点多次出现的情况。笔者所在学科组处理方法是首先让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学案,然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探讨,最后经修改后印刷供教学使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原来没有想到的问题或者学生反映出的问题,这样要在下一次教研活动中进行弥补,可以避免知识不连贯和知识点重复或者漏知识点的现象。

问题二:学案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

根据学习心理学,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同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概念的学习。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定义性概念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不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必须通过下定义来揭示。我们在教学时一般采用先讲解概念的涵义、概念的本质特征,然后用适量的典型例子说明,即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如化学平衡概念和盐类水解概念的学习,我们采用先讲解后举例然后让学生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概念是指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可以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学习,学习时要经过知觉辨别、假设、检验假设和概括四个阶段,比较适合采用发现式学习。比如酸、碱、盐的定义还有醇、酸的定义等的教学。

学案准备时还要同时注意学生学习知识的条件:

1.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如果原有知识不可用,这样就无法与新知识建立联系,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时要进行机械记忆,这时我们准备学案时要为学生准备一些背景资料以利于其学习。

2.学习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可辨别性差时,容易导致学生保持困难和提取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对比法学习,比如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学习。

3.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如果与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掌握不牢,容易导致新知识学习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必须要复习好相关的旧知识,在学案背景材料中或教师导课时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或准备。

问题三:学案仅仅是课本知识的转移

有些教师和学科在准备学案时只是把课本内容复制到学案上,使学案内容没有新意,造成学生处理学案时不重视,只是把处理学案当成课本内容的预习,达不到学案应达到的效果,造成资源浪费。

问题四:学案滥而不精

有些老师为了与其他学科老师争学生学习该科的时间,每天都发新学案或者在学案中准备大量的题目,使学生处理学案时浪费时间或者顾此失彼压力较大并且不能及时复习,考试复习时学生会有复习如同上新课的感觉。

对问题三和问题四的处理方式是精心准备学案,学案题目要精而少,并且上课时要引导学生多思考,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出相应的题目,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问题五:学案讨论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地对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环节,小组成员之间只是简单地对答案,如果答案不一致时也不讨论,各自为是,或者出现争吵局面失控现象。

问题六:学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在上课与讨论环节处理不当,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造成学生对本科的抵触情绪,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只是简单的形式改变,学生起不到学习的主体作用。

那么对于问题五、六,笔者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1.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教学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任务,即选定好课题。

2.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学习小组的规模,一般4~6人,划分学习讨论小组,即小组设计。

3.根据小组分组情况和本节课教学任务安排课堂,可以采用原始组讨论学习也可以先分出专家组进行讨论,再回原始组讨论的形式,即安排课堂。

4.要准备好学案及学习材料,然后根据课堂安排进行分割,让每一个小组,每一位成员都有不同的任务,又有共同的目标,即呈现、分割学习材料。

5.开展学习活动,包括教师导学、学生讨论、小组展现、体现个性各个环节,即教学过程。

6.教师根据各组及学生的表现做最后总结,并且解决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即课堂结束。

除了要把握好各个环节外还要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1.小组成员应是异质性的

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要使每个小组成员具有异质性,包括成绩和性别还有性格等,防止讨论问题时谁也不服谁或者消极对抗情况的出现。

2.要使小组成员有明确的目标

在讨论问题以前要给每一个小组分配任务,使小组讨论时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在讨论时才能各尽所能积极配合。

3.要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

在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使学生知道如果脱离了小组对自己应该是一个损失,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样才能使小组凝聚力增强。

4.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要监控每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并且充当学习资源

由于小组成员之间在讨论问题时会出现僵局,这时教师要注意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还有由于学生手中的资料有限以及思考问题的局限性,老师要充当学生学习的资料给予相应的提示。

5.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相应的个体责任,这样有利于小组成员的成长。

6.在展现过程中要奖励小组,不能只奖励个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小组的凝聚力。

7.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不足和优点,有利于个体在小组中的成长。

8.适当地变化合作时间,为了更好地学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下分组方式。笔者一般是每进行一次考试就重新分一下组。这样有利于个体发展个性,同时又可以避免因长期合作而引起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小明.学习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02).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篇6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资源中图分类号:G420;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5)05-0003-07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成绩与问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对于成绩,必须给予肯定;当然,对于问题,也必须给予正视。

一、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则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参与实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追求,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

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一些课听下来我们总觉得心虚,我们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但也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第二,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首先,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下面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莱”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

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这类教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目标的多维化以及对目标的不当定位,致使教师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缺乏课程意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小学6年的语文就是学懂12本书,数学就是会算12本书上的习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教材被神化了,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这是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做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可怜的课本知识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学中再也不以“本”(课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这是新课程的课堂极其普遍的现象,我们在听课时,经常会听到学生质疑教材的声音:我对教材有个建议;我对教材有个补充;我对教材有不同看法;我对教材……与此同时,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无字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深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走进了新课程,‘成为学生阅读、思考、探究的对象。这是新课程十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些专家据此把教材比喻为教学的“引子”,这是对传统教材观的补充。教材是“引子”,并不能因此削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人们对教材的科学理解和灵活把握,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如一些学校大量增加民族文化或乡土文化的内容,删除了不少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的题材;有的山区学校回避大海和繁华的城市,教材中那些有关大海和城市的美丽词汇和精美插图本可以唤起学生对外面世界和未来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但却被教师狭隘的“生活教育观”所限制,学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机会。

第二,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然而,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如某教师在讲“两步计算式题”时,创设了去游乐园玩的情境。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车来到游乐园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教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去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均为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追问:“这些题目中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可以说,这种情境与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联系,只是外加的一顶“高帽子”。

第三,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然而,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给知识教学所穿的一件“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第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形式主义。一是动不动就让学生搜集材料。语文课表现特别明显,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教师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延伸、拓展与整合。教学内容泛化,语文课成了杂烩课、拼盘课。这必将导致语文课的变味,甚至变质。一些很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让学生搜集材料,以为不如此就不是新课程了。实际上,这样做既不必要,学生也难以承受,造成了学生的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负担。二是只重搜集而不重处理、利用。材料搜集到了,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读一读,而没有加工、分析。出现了为搜集材料而搜集材料的形式主义。以上是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它们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师使命的缺失

本次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应该说,无论从理念还是从实践角度说,这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对这个过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在数学课上,有十几种解题方法;在人文课程里,对文本有十几种理解。有的方法巧妙,有的较为繁琐;有的切中要害、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辄止,真可谓众说纷纭。而教师在此是“听其不语”,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①应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富有独特、个体性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主观性偏差。请看《司马光》一文的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

生: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来,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坏了公园的缸,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师:你们觉得第二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对,小石头都会砸伤人,这么大的石头真的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缸片飞出来,还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这办法危险!

师:这几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其实,该文主要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不慌不忙、急中生智、挺身救人。而这大智大勇的司马光却在教师的引导下被群起而攻之,批了个体无完肤,使大部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严重偏离了课文原意。

②让我们来再看一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

《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

《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

《虎门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人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石灰冲人大海,对大海动植物的危害更大!”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是对文本的误解,它不仅严重偏离、曲解了课文原意和科学本质,而且还出现了价值观的偏离,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学的方向和实质。虽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决不会变成彼.拉多。因此,教师既要激励学生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导学生尊重人文主旨并追求共通见解,正确处理一元标准要求与多元解释、个性解读与文本原旨领会、独特认识与共性认识、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这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要求。转贴于

(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建构),却忽视教师的引导性(价值引领)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忽视教师作用的唯(学生)自主化的倾向,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缺乏启发性艺术性的常用语:“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就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不要紧,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关系,只要把你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就行了”等等。各学科在实施自主学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现象和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增能”的不负责教学行为,它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假性主体),失去的却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这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①一位语文教育专家也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读得提不起精神的时候,教师应该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和兴趣;当学生读得印象浅薄、形象模糊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学生读得充分、读得细腻;当学生读不出文本的理趣、情味的时候,教师得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想象。

②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三)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却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上也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过分表扬:“你很聪明”“你回答得最好”,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最好而沾沾自喜,长此以往,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探究,这便是误区。

笔者认为,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又需要批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改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一味批评或赏识都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值得强调的是,正如表扬不是随意性夸奖一样,批评也绝不是压制、嘲弄,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与教学过程形式化

学习方式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一)“对话”变成“问答”

对话是一种交流方式。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方法。从精神的角度说,它倡导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多的“传话”和“独自”的方式,走向互动和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可以说,新课程所提倡的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独自式教学的超越。但实践上,却有不少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实际上,发生在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其实并非真正的教学对话。

(二)有活动却没体验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针对以往教学中过分夸大内隐的、观念的活动,而忽视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但当前的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因此,当前应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对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视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

(三)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增多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一些教师却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四)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

在封闭式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但是一些课堂虽有温度,却没有深度,虽然让人感受到活跃,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五)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在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上,我们不能只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即为典型),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创新,影响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基于此,新课程倡导和凸显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要通过一定的“形”表现出来并加以实施,这里强调的是探究的程序,也是探究的载体,它表明探究学习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现在一般认为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和开展探究教学的基本步骤是:(1)提出或生成问题;(2)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3)收集证据,形成解释;(4)交流和评价。

这几个环节也可以看作是几个要素,它们是探究性学习和教学的基本标志,它们使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有章可循。但是,如果只是按照环节和要素机械地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探究路线,然后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实践或经历探究过程的每一步,把学生直接引向所要获得的学习结果,这其中既没有学生对现象、事件和观点的质疑,也没有对问题的自由性探索和观察实验的自主性设计,也没有教师对学生探索的智慧性启发和引导,那么,这种“探索”就会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而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最终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篇7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资源中图分类号:G420;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成绩与问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对于成绩,必须给予肯定;当然,对于问题,也必须给予正视。

一、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则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参与实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追求,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

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一些课听下来我们总觉得心虚,我们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但也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第二,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首先,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下面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莱”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

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这类教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目标的多维化以及对目标的不当定位,致使教师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些专家据此把教材比喻为教学的“引子”,这是对传统教材观的补充。教材是“引子”,并不能因此削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人们对教材的科学理解和灵活把握,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如一些学校大量增加民族文化或乡土文化的内容,删除了不少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的题材;有的山区学校回避大海和繁华的城市,教材中那些有关大海和城市的美丽词汇和精美插图本可以唤起学生对外面世界和未来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但却被教师狭隘的“生活教育观”所限制,学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机会。

第二,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然而,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如某教师在讲“两步计算式题”时,创设了去游乐园玩的情境。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车来到游乐园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教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去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均为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追问:“这些题目中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可以说,这种情境与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联系,只是外加的一顶“高帽子”。

第三,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然而,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给知识教学所穿的一件“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第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形式主义。一是动不动就让学生搜集材料。语文课表现特别明显,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教师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延伸、拓展与整合。教学内容泛化,语文课成了杂烩课、拼盘课。这必将导致语文课的变味,甚至变质。一些很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让学生搜集材料,以为不如此就不是新课程了。实际上,这样做既不必要,学生也难以承受,造成了学生的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负担。二是只重搜集而不重处理、利用。材料搜集到了,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读一读,而没有加工、分析。出现了为搜集材料而搜集材料的形式主义。以上是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它们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师使命的缺失

本次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应该说,无论从理念还是从实践角度说,这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对这个过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在数学课上,有十几种解题方法;在人文课程里,对文本有十几种理解。有的方法巧妙,有的较为繁琐;有的切中要害、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辄止,真可谓众说纷纭。而教师在此是“听其不语”,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①应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富有独特、个体性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主观性偏差。请看《司马光》一文的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

生: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来,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坏了公园的缸,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师:你们觉得第二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对,小石头都会砸伤人,这么大的石头真的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缸片飞出来,还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这办法危险!

师:这几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其实,该文主要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不慌不忙、急中生智、挺身救人。而这大智大勇的司马光却在教师的引导下被群起而攻之,批了个体无完肤,使大部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严重偏离了课文原意。

②让我们来再看一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

《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

《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

《虎门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人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石灰冲人大海,对大海动植物的危害更大!”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是对文本的误解,它不仅严重偏离、曲解了课文原意和科学本质,而且还出现了价值观的偏离,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学的方向和实质。虽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决不会变成彼.拉多。因此,教师既要激励学生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导学生尊重人文主旨并追求共通见解,正确处理一元标准要求与多元解释、个性解读与文本原旨领会、独特认识与共性认识、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这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要求。

(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建构),却忽视教师的引导性(价值引领)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忽视教师作用的唯(学生)自主化的倾向,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缺乏启发性艺术性的常用语:“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就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不要紧,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关系,只要把你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就行了”等等。各学科在实施自主学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现象和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增能”的不负责教学行为,它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假性主体),失去的却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这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真正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①一位语文教育专家也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读得提不起精神的时候,教师应该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和兴趣;当学生读得印象浅薄、形象模糊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学生读得充分、读得细腻;当学生读不出文本的理趣、情味的时候,教师得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想象。

②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三)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却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上也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过分表扬:“你很聪明”“你回答得最好”,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最好而沾沾自喜,长此以往,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探究,这便是误区。

笔者认为,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又需要批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改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一味批评或赏识都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值得强调的是,正如表扬不是随意性夸奖一样,批评也绝不是压制、嘲弄,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与教学过程形式化

学习方式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一)“对话”变成“问答”

对话是一种交流方式。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方法。从精神的角度说,它倡导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多的“传话”和“独自”的方式,走向互动和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可以说,新课程所提倡的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独自式教学的超越。但实践上,却有不少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实际上,发生在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其实并非真正的教学对话。

(二)有活动却没体验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针对以往教学中过分夸大内隐的、观念的活动,而忽视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但当前的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因此,当前应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对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视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

(三)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增多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一些教师却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四)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

在封闭式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但是一些课堂虽有温度,却没有深度,虽然让人感受到活跃,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五)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篇8

摘 要:电子工艺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电子工艺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本课程的教学在不少学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电子工艺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总结并且指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状、对策、开放实验室

1、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只限于课堂:以往电子工艺的教学是按照教学计划上面制定的课时去上,每周4课时,一学期按17周授课时间算也就68个课时,而且还要抽出几乎一半的课时来上理论课,这样学生动手的机会非常少,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且电子工艺课程和其它课程有本质的不同,例如对于复杂一点的电子产品的整机组装不是一两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如果仅限于课堂教学,学生这次课没有组装完成下次课可能要等到下一周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并且有些零部件在保存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丢失的现象,对于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都非常不利。另外,电子工艺实验室造价昂贵,但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设备在几年之后就有可能要被淘汰掉了,如果只是在上课时间利用,那么其他课堂外的时间和寒暑假期就处于闲置状态,这样对实验设备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消耗型器材的使用上:电子工艺课程的教学在消耗品的使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进行整机组装时的套件和进行一些小制作时的元件电路板等,因为用过的东西要由学生自己保存,属于耗材,所以以往教学中曾经让学生自己购买,但是对于已经交过学费的学生来说,几乎有一半的学生都不愿意出这些费用。近几年我们在学期初就向学校申请耗材,由学校来承担这部分费用,这样解决了学生使用耗材的问题,但是组装过的很多成品怎样归置又成了问题。

3)、新型实验设备的购置和使用上:应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想跟上电子行业发展的进程,电子工艺实验设备就需要不断更新,而新型的实验设备如数控钻孔机、回流焊接设备等造价昂贵,所以学校要想把电子工艺的实验课上好就需要大笔的投资。但是对于现在很多的民办院校来说,不但要把学校办好,为了维持学校的生存还要有一定的赢利,所以这些试验设备一般学校仅购置一两台,这样学生自己练习使用这些实验仪器的机会也就非常的少,大多数时间只是演示性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下使用过程。因为学生并不能亲自动手,也不能够了解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将会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所以这样效果往往不是很好。而把各门课程都办好,让学生在学校学到实用的东西有更广的就业门路也是学校能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所以在新型实验设备的购置和使用上就出现了矛盾。

2、改进现有教学问题的对策

经过几年的电子工艺课程的教学,我们对这些问题做了以上总结并在教改的过程当中不断思考着对策。目的就是使学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为以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打下基础。

1)、针对教学只限于课堂不利于学生学习和造成实验器材大量时间闲置的这种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开放实验室的做法。大学课程相对于高中来说比较轻松,学生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这样我们可以采取开放实验室的做法。例如要让学生完成一个数字万用表的组装来了解一下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过程,那我们可以先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把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套件的发放和原理的讲解。其他时间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时间到开放实验室进行组装。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可。并且在假期期间学生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一些项目的实验和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者进行一些课程设计等。对于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管理,筛选几个有责任心并且程度稍好些的同学轮班管理并且为他们发放一些助学金,这样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减轻了他们家庭的负担,也缓解了教师没有过多实践参与课余管理的问题。

2)、消耗型的器材我们可以选择组装或设计一些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用的电子产品如耳机音响等进行组装和设计,我们可以把组装过的成品再按套件或原材料的进价来进行销售,这样就等于我们免费的进行了动手能力的练习。但是我们必须要保证成品的质量,这就要对学生和老师做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还在尝试着使用其它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例如对学校师生的故障家电进行征集,在电子工艺实践课上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维修,并把修好的家电物归原主。从结果来看效果非常的好,不但学生学到了真正实用的知识,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方便。

3)、对于实验设备的购置上我们仍然可以采用以前的形式,必须的实验仪器和器材保证最多两个人一套,而比较昂贵的新型实验设备如PCB板工艺实验装置和SMT工艺实验装置各购置一两套就可以了。而在少量实验设备的使用上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将三个或四个学生分成一组,操作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先对所有学生进行演示并说明注意事项,然后再对第一组学生进行指导。剩下的操作由学生自己进行,第一组的学生操作完成之后再对第二组的学生进行指导,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再向老师请教,这样依次下去直到所有学生的操作完成。另外还可以采取校外参观实习的方式,带领学生到生产场地现场参观工艺流程,并且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生产厂家进行实习。这样不但考虑到了学校的经费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得到很好的专业素质的训练。

参考文献:

[1]王卫平:电子工艺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