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8篇

时间:2024-04-09 14:35:12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篇1

关键词 新媒体;广播;民生新闻;传播;优势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043-02

新媒体时代,广播作为比较“古老”的传播手段,不但没有因竞争力的削减而淡出媒体的舞台,反而在一些实用性传播上,尤其是各地的广播民生新闻节目,显得比其他媒体更具优势。归结起来其原因就是一直坚持走亲民的道路,反映百姓的诉求,使她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了新兴媒体,而显得越来越旺盛。在各地的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中,记者都是以深入基层的方式,帮助百姓跑腿问事儿,解决最实际最极待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栏目定位也是以能动为民、效率为民、结果为民为要义,实现新闻批评性监督、协调性监督、建设性监督。,对于百姓的诉求,栏目可以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答案,件件有结果,也搭建了政府和百姓沟通的绿色通道。下面就以辽宁本溪电台自办的民生新闻栏目《舆情聚焦》为例,探索一下新媒体时代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的优势所在。

1贴得更近,听得更清:深入+体验=精彩

《舆情聚焦》辽宁省许多城市都有的自办民生新闻栏目,同一个名称,同一个方向,为的是形成一种品牌的合力。而本溪电台把这品牌栏目,打造得愈发实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深入基层的强度超乎寻常。

节目中专门开办了《记者走基层》和《记者视线》两个以走基层为主的栏目,让整个节目以更新的面目,更亲近的广播话语,表达着对百姓的关爱,对基层生活的理解和关注。2013年12月下旬,本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寒的挑战,供暖成了百姓最为关注的内容,记者们不畏严寒,克服采访条件艰苦,常遇刁难冷眼的困难,把偏远地区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及时而深入地反映了溪湖后湖、东山、九歌城、卧龙棚户区、西泊子棚户区等许多偏远地区居民的供暖问题。每一名年轻女记者,在采访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独到的视角,向听众展示一幅幅基层生活的画面。她们深入住户家中,体验供暖的温度,反映真实情况的同时,还要找到各处室部门反映问题,找到根源,同时提出解决办法,促进相关部门实实在在为百姓解决问题。2014年节目组提出了“体验采访,直击结果”的口号,将百姓诉求的调查引向深入。年轻的女记者们有的起大早,与校车司机一起到高台子溪堡村接孩子上学;有的在夜晚十点多体验彩北彩荣小区居民因为球团厂的燥音无法入睡的感觉;有的大冬天寒冷的清晨与辽宁科技学院参加溪湖区雏鹰社的志愿者一起挤小客;有的早晨三四点钟与田师傅镇的豆腐女孩磨豆腐、卖豆腐;有的到桓仁黑沟乡与道德模范体验平常岁月的孝道……这段时间,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呈现在节目中:《一个人的升旗仪式》、《我和我的雏鹰社》、《妈妈,女儿为你撑着家》、《大爱在平常岁月里》等等新闻专题相继产生,这些作品相继在全省评选中获奖。有的还报送中国新闻奖参加评选。由于所有采访的资料都来源于记者的亲身经历,所以在节目中播出时,就显得格外鲜活、真实,可听性极强,所以解决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反响就更加强烈。

2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真实+评述=正能量

以反映民生新闻为主的节目,大多是以舆论监督为主,如果把握不当,负面的信息会随着报道过程显露出来,这就必须要求记者改变文风,《舆情聚焦》提出每件民生新闻都要找到一个正能量的切入点由记者加以评述,站在理论和政策的高度,拿出记者自己的观点,帮助社会提升正能量,体现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次栏目组接到群众反映溪湖区后湖头道社区一处便利桥的护栏破损。记者调查情况后,协调相关部门处理直至修复。记者从提升每一位居民的公德意识入手,赞扬了提供线索的听众,提到他为居民的出行,办了一件实事,推而广之,如果每一个居民看到这种现象不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来对待,而是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有觉得有一份责任,我们的社会不就会更加和谐顺畅了吗,整个节目从小事切入,逐层深入,最后提升到社会问题的解决,让听众听到希望看到希望。也正是记者们在报道中正能量的体现,才使得节目更有说服力,更受听众欢迎。

3塑得更强,容得更多:震撼+感动=新闻力量

民生新闻栏目在地方台几乎无一例外地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极受民众欢迎的实用价值。而《舆情聚焦》栏目作为广播的一档最具前沿力量的新闻节目,更以它全新的底层的视角,突出媒体的重量和能量。

几年来一直开展的系列媒体行动每月一个主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希望2014》中,记者们深入一线,采写正在工作中的交警,医生,护士,站岗的哨兵,打工回乡的农民,高炉前的工人、环卫大姐等等,让他们通过电波传递自己对2014的希望,带给听众更多的鼓励和感动。即使是两会这样的报道我们也是从居民养老,棚户改造,社区环境建设以及社会保障机制运行等几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方面入手,将政府准备为市民办的26件实事,以形象化的听觉语言展现在市民面前,以民生的形式塑造了政府的形象。在《平安春节在行动》行动中,记者主动出击,促使十二个职能部门全面行动,全方位报道为确保春节安全全市各职能部门所做的重点工作。记者深入到检查一线,以百姓和检查者的双重身份体验春节安全的重要。成功反映了广播这种“弱势”媒体的力量所在。为了突出春节欢乐享和的节日气氛,在《欢欢喜喜过大年》行动中,记者深入到老年公寓,本钢集团,少年艺术团,儿童乐园,政府广场等地,与市民一起联欢,让人们通过电波感受最为普通的草根儿百姓的平凡却不平淡的春节。在关注寒假中的孩子的《放假啦!》行动中,记者深入到学生们所在的家庭、社区以及看护班,特长班,少年宫,采访大中小学生,家长,社区关工委成员,教师,以对比和类比的方式对如今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做了全方位报道和剖析,将假期生活中孩子管理存在的弊端加以提炼,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篇2

>> 新媒体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途径研究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信息传播的理念创新与路径优化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问题探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作用比较 主体视域下MOOC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思考 新媒体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影响研究 浅谈“微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舆情引导 关于如何优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广播的发展路径 新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影响与路径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及现状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征 如何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江玉石.“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构建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15(3).

[3] 施萍,黎海燕.《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中教师素质结构浅析[J].考试周刊,2013(21).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篇3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数字化网络媒体开始占据人们的生活,而内容营销顺应此形势开始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法,并以其优势取得了显著的营销效果。本文分析了内容营销的意义及优势,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 内容营销 优势 发展方向

内容营销是新时代企业在数字网络化平台上利用多种形式如微博、视频、电子杂志、网站等产品或品牌信息,刺激消费者的参与消费欲望提升业务成交率的一种营销模式。媒体及企业在看到内容营销的优势后逐渐转变传统营销策略为内容营销策略。随着网络社交网站对内容营销呈现开放趋势,更大程度的推进了内容营销的发展。

一、内容营销及其发展的历程

1、内容营销的特点

虽然内容营销的概念没有一个准确界定,但内容营销有几项显著特征:(1)内容营销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企业在制定内容营销策略时首先自主创造出多样性的体现品牌信息的文本或图像及多媒体素材的作品作为企业内容经销的内容。内容营销首先需要内容作为主要信息,以多种载体和表现形式在企业网站及其它各种网站,然后以这种产品介绍及对消费心理引导的信息,对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推动作用并吸引消费者,在能让消费者发现信息价值的同时主动的去搜索和传播。

(2)内容营销属于自发性传播的营销策略,与以往的推送式广告传播的策略不同,内容营销在内容上使消费者了解产品及品牌信息,将消费者想知道内容表达出来,以娱乐有趣的方式降低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抵触感,并对消费者进行长期的引导。

(3)内容营销能以完整的信息价值激发客户参与讨论,充分了解客户需求,让顾客在互动时提出建议使企业有内容调整完善的方向。内容营销是从吸引顾客目光到使顾客对品牌接受并且信赖的价值传递过程,首先营销内容应具有娱乐性,然后在娱乐性的基础上显示品牌价值,让内容营销实施时除了理性的引导说服更注重在沟通时引导顾客情绪,使顾客与企业产生共鸣。

2、内容营销的发展历程

内容营销是在本世纪初开始形成,最初时内容营销主要是企业推行自己的个性化市场与顾客沟通发现问题并解决的方案,企业开始建立和经营自身的媒体,以直接接触顾客的方式为顾客量身定做信息方案,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企业的利益。内容营销在发展中学习出版业注重读者、信任用户群的理念以企业或品牌本身作为主要内容创作基础。而近年来推广的内容品牌化也是内容营销的形式之一,创造品牌让消费者以多媒体方式进行分享或传递其内容。品牌化内容与内容营销有着共同的引导服务消费者的目的。

二、内容营销的优势

新时代下内容营销伴随网络媒体的发展而产生,企业营销界常会把内容营销与社会化媒体相比较,而品牌娱乐化及广告植入也和内容营销有着一些相同之处,使业界对内容营销产生错觉。内容营销与其它营销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内容营销的动机本质,内容营销不是直接体现利润,而是注重培养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内容经销的首要目的是培养消费者的品牌意识,然后使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提高,在此基础让消费者主动自发的消费。与消费者沟通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内容营销的主要目标。

1、内容营销与广告植入的区别与优势有人认为内容营销和植入广告是相同的,内容营销被一些人定义为植入广告的新型表现方式。虽然品牌娱乐化的植入广告也是将品牌信息以娱乐性的方式融入广告中达到营销目的,但是过于重视娱乐性。而内容营销在娱乐性的基础上更大程度的注重体现产品及品牌的价值,内容营销改变了广告的付费媒体方式,将内容直接到企业的自主媒体及公众媒体平台上,更大程度扩展了内容营销的空间,避免了广告可能带来的打扰,使消费者自主发现、搜索,进而达到内容营销目的。

2、内容营销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区别与优势

社会化媒体和内容营销的部分相同之处在于社会化媒体营销也是注重沟通,与客户建立关系,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投入精力,等待其被分享传播。内容营销离不开社会化媒体,这是社会媒体化营销与内容营销的相同之处,但内容营销的推广和分享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媒体平台,而且将社会媒体作为一个引导点,将消费者的注意力从社会媒体平台引入企业自主品牌网站。内容营销相比较社会媒体营销来讲更注重长久性培养的目的,相比较来讲,内容营销有着更广泛的渠道,及更多的沟通优势。

3、内容营销与病毒营销即网络口碑营销的区别与优势

新时代下网站的普及给病毒营销带来了很大空间,因为病毒营销主要目的是将品牌或产品信息传播到更广范围,它的焦点在于人们的转发。而内容营销不借力于这种方式,内容营销将信息扩展范围及内容价值深度和顾客沟通及对品牌的忠诚度作为主要焦点,以有价值的品牌信息使顾客进行自主传播,将和消费者的沟通互动作为辅助方案,将品牌塑造表现于内容上进行营销。

三、内容营销的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

1、内容营销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内容营销受到各企业广泛关注使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继而给企业带来了更大效益。如汽车品牌雪佛兰就是数字网络媒体时代其成功实践的代表。一首《老男孩》红遍大江南北,新媒体电影随之点击率上升,这在带动了优酷出品出名的同时,最大受益的则是在系列电影中不断亮相的雪佛兰汽车。雪佛兰汽车在这场内容营销战中,将自己的品牌贯穿到整个电影的故事中,以主角的目标为引导,变成筷子兄弟的梦想奖品。将影片所表达的精神和汽车创意融合在一起。将正能量的人生态度淋漓展现,让观众在接受引导的同时被自然带入营销创意中。雪佛兰的营销视频经由优酷自制剧平台传播,以影院和网站平台的双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电影植入营销的范畴,并借助互联网病毒营销的力量,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将电影的创意带入观看者即消费者心中,在引起受众共鸣的同时,消费者自主讨论转发,理解了电影及营销创意引导,给雪佛兰汽车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2、内容营销的未来发展方向

内容营销在逐步展现其优势时得到了企业界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扩展了内容营销的发展空间,各企业加大了内容营销的投入,使其发展障碍减少,发展更为顺利,以其优于其他营销策略的优势逐渐在营销领域占据更大领地。不管技术如何创新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都不会变,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是营销过程的主要目的,将内容价值提升,让其在新时代下从网站广告搜索等扩展到视频、社会化媒体等方面。用优质的内容拉近消费者与品牌间的距离,让消费者从单一的接受升级到参与品牌的传播理念中,将互联网的优势特性体现到内容营销上。同时,充分了解消费者在接触广告时的反应及购买行为,使内容营销创意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网络时代选择精准的投放,加强品牌和消费者的沟通。随着移动信息设备的改进,社会化媒体平台将是内容营销的主要发展阵地,移动设备的应用也将给内容营销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总之,作为新时代下营销新领域的内容营销,未来将更大程度的发挥其优势和特性,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及效益,它将传统营销策略优点集聚一身,推动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的构建,使企业的品牌效益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①周懿瑾、陈嘉卉,《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内容营销概念初探与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6)

②《挖掘内容营销的无限潜力》[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3(6)

③吕勇,《网络内容营销的成功践行》[J].《广告人》,2011(5)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篇4

目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正以多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但其内容的匮乏、人才储备的不足和品牌积累上的欠缺仍然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传统媒体在多年发展中积累的优势也并未丧失。因此,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新媒体只有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才能迅速发展壮大。本文以新时期下媒介融合趋势为背景,提出新媒体需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媒体优势新媒体互补

近年来,以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为特征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成为我国媒体阵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优势对传统媒体产生着日益严重的冲击,甚至业内有观点认为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快速发展,大有完全替代传统媒体之势。但通过分析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虽然新媒体依靠其在受众、渠道、传播方式上的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其在信息来源上相比传统媒体缺乏权威性、在内容上缺乏深度等仍然成为制约其稳步发展的因素。而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优势也并未丧失,其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都不是网络媒体在短期内可以造就的。①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中,现实的情况是新旧媒体之间更多地呈现一种竞合的态势,而非替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媒体不可能“速胜”,传统媒体也不可能像某些学者精算的那样“速亡”,媒介融合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②而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旧融合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主要指新旧媒体之间在传播方式、内容等方面的相互借用。③因此,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拓展新媒体,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是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借助传统媒体内容优势,推动新媒体内容建设

树立内容为王,渠道制胜的新媒体发展思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新媒体,可以说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信息化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由单一的技术拉动转向技术与内容共同推动。④内容是传媒业的灵魂,没有内容也就没有意义,以渠道起家的新媒体更加需要内容支持,只有以内容为基础,以渠道为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加快新媒体的发展。以移动传媒的发展为例,由于早期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移动媒体大多独立于传统媒体,有些移动媒体纯粹是资本、技术与广告结合的产物,内容的量和质都严重不足,过度重视渠道而忽略了内容建设,往往使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因此,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以补偿内容制作能力的先天缺陷,成为当前一些移动媒体发展的主流思路。CCTV移动传媒就是传统媒体内容与新媒体渠道结合下优势互补的典型案例。依托央视丰富的节目资源,CCTV移动传媒从受众的特点出发,为乘客提供权威的新闻资讯、生活服务、文体娱乐等视听节目,将使车载移动电视的传播价值倍增,成为公交车厢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推动数字化建设,助推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内容供应。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内容供应,实际上就是如何把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转化为适应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新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就是实现传统媒体资源从形式产品到延伸产品的转移,而数字化则为实现这一转移提供了技术可能。

数字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消弭传媒介质的形态,其提供了一种同样内容在不同介质平台上实现传播和售卖的可能性。当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数字化生存的战略转型已经开始。从内容供应的角度看,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的进程也正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内容供应的变革过程。一方面,传统媒体数字化带来了内容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而内容的专业性也正是新媒体实现传播精准化的要求。以央视风云为例,根据新媒体受众的消费习惯,风云把央视历年来电视剧的优质资源,以四集连播的方式集中编排,并根据大的主题精选节目,通过对央视传统节目资源的重新梳理和编排理念的调整,向数字电视用户输送精品内容,实现精准传播。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也为传统媒体内容向新媒体的传输变得更加便捷。无论是新闻信息采编数据库还是节目资料库,都使得传统媒体的内容更加适应新媒体个性化传播的需求。通过建立一个存储、展示视频节目、素材的媒体资料管理系统,与视频编辑系统相联系,使得数字电视频道节目编辑制作人员可以从上面获取需要的内容进行编辑,实现了传统媒体内容向新媒体的高效内容供应。

借助传统媒体人才优势,提高新媒体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人才资源是新媒体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媒体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传媒人才,其在新闻采编、节目制作、工程技术、媒体管理上的人才优势是新媒体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媒介融合时代,借助传统媒体人才优势,实现“新旧媒体之间的人才竞合”对发展新媒体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媒体不仅在人力资源上远远胜于新媒体,其制作、运营经验也非常丰富。以新闻制作为例,由于信息海量化和播报即时化的要求,新媒体在做新闻时对编辑的要求不会太高,使得新媒体缺少对新闻的把控能力,做出来的新闻缺少深度和厚度。但受众市场对新闻的深度和厚度的要求从未降低,因此,新媒体要寻求突破,就必须打造一个经验丰富的制作队伍,而传统媒体制作队伍多年来积累的成熟经验和成功模式正是新媒体所需。

传媒人才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流动将成人才流动主流。在网络经济的攻势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越来越认识到具有专业水准的采编人员的重要性,纷纷将目光投向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编辑甚至高层管理人员转入新媒体的消息时有所闻,传统媒体人才“触网”几成常态。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人才流动,都曾给予传媒界不小的震动。这种传统媒体精英人才向新媒体的流动所反映的正是新旧媒体之间的人才竞争态势。而新旧媒体之间人才流动的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源自两种媒体形态的各自特点所在,新媒体需要传统媒体的人才和经验,传统媒体也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因此,未来传媒领域人才的双向流动或成大势所趋,而目前的情况更多的则是传统媒体人才流向新媒体。

借助传统媒体品牌优势,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品牌运作。媒体品牌标志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品位和文化,媒体的总体形象实际上是社会公众对于媒体的综合系统评判。⑤因此可以说品牌就是形象,对于飞速发展的传媒业而言,媒体的影响力往往取决于其传播内容和渠道、增值服务、品牌运作。尤其在当今传媒产业纷繁复杂的格局下,面对供大于求的媒体环境,品牌是一种吸引力;面对媒体分化的市场环境,品牌是一种亲和力;面对产品多样的消费环境,品牌更是一种信任度。对于媒体阵营中后起之秀的新媒体来说,以渠道起家的发展特点使其在内容深度和厚度上、传播的权威性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其成长的关键因素,是重视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形象,通过在受众中不断完善服务、丰富内容来确立其良好的口碑,并通过先进的运作使其品牌增值,锁定和扩大受众群。

借助传统媒体品牌优势助推新媒体品牌塑造。品牌运作的最大益处就是锁定忠实的受众,影响未来的受众。⑥品牌的塑造是一段时间的积淀,媒体营销的手段则是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做加法。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发展新时代,新媒体塑造品牌要结合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之后,其品牌优势会延伸到新媒体。例如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节目正是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叉传播扩大了受众面,形成了品牌效应。

结语

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和当前的繁荣状态显示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当前传媒产业发展的纷繁格局下,媒介融合正是主流趋势,新媒体不是对传统媒体的替代,而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的延伸。传统媒体有丰富的资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丰富的经验和长久积累的优势品牌,新媒体应该在其传播形式和渠道的优势上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取长补短,形成互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实现内容资源、人才资源、品牌资源等的共建共享共用,进一步促进新媒体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注释:

①张晴:《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科教文汇》,2008(1)。

②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当代传播》,2007(3)。

③王鸿涛:《媒介融合现状与前景》,《中国记者》,2007(6)。

④苏毅:《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发展趋势》,《出版参考》,2010

(2)。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篇5

关键词:传统媒体 优势 新媒体 互补

近年来,以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为特征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成为我国媒体阵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优势对传统媒体产生着日益严重的冲击,甚至业内有观点认为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快速发展,大有完全替代传统媒体之势。但通过分析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虽然新媒体依靠其在受众、渠道、传播方式上的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其在信息来源上相比传统媒体缺乏权威性、在内容上缺乏深度等仍然成为制约其稳步发展的因素。而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优势也并未丧失,其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都不是网络媒体在短期内可以造就的。①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中,现实的情况是新旧媒体之间更多地呈现一种竞合的态势,而非替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媒体不可能“速胜”,传统媒体也不可能像某些学者精算的那样“速亡”,媒介融合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②而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旧融合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主要指新旧媒体之间在传播方式、内容等方面的相互借用。③因此,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拓展新媒体,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是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借助传统媒体内容优势,推动新媒体内容建设

树立内容为王,渠道制胜的新媒体发展思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新媒体,可以说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信息化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由单一的技术拉动转向技术与内容共同推动。④内容是传媒业的灵魂,没有内容也就没有意义,以渠道起家的新媒体更加需要内容支持,只有以内容为基础,以渠道为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加快新媒体的发展。以移动传媒的发展为例,由于早期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移动媒体大多独立于传统媒体,有些移动媒体纯粹是资本、技术与广告结合的产物,内容的量和质都严重不足,过度重视渠道而忽略了内容建设,往往使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因此,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以补偿内容制作能力的先天缺陷,成为当前一些移动媒体发展的主流思路。CCTV移动传媒就是传统媒体内容与新媒体渠道结合下优势互补的典型案例。依托央视丰富的节目资源,CCTV移动传媒从受众的特点出发,为乘客提供权威的新闻资讯、生活服务、文体娱乐等视听节目,将使车载移动电视的传播价值倍增,成为公交车厢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推动数字化建设,助推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内容供应。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内容供应,实际上就是如何把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转化为适应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新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就是实现传统媒体资源从形式产品到延伸产品的转移,而数字化则为实现这一转移提供了技术可能。

数字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消弭传媒介质的形态,其提供了一种同样内容在不同介质平台上实现传播和售卖的可能性。当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数字化生存的战略转型已经开始。从内容供应的角度看,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的进程也正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内容供应的变革过程。一方面,传统媒体数字化带来了内容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而内容的专业性也正是新媒体实现传播精准化的要求。以央视风云为例,根据新媒体受众的消费习惯,风云把央视历年来电视剧的优质资源,以四集连播的方式集中编排,并根据大的主题精选节目,通过对央视传统节目资源的重新梳理和编排理念的调整,向数字电视用户输送精品内容,实现精准传播。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也为传统媒体内容向新媒体的传输变得更加便捷。无论是新闻信息采编数据库还是节目资料库,都使得传统媒体的内容更加适应新媒体个性化传播的需求。通过建立一个存储、展示视频节目、素材的媒体资料管理系统,与视频编辑系统相联系,使得数字电视频道节目编辑制作人员可以从上面获取需要的内容进行编辑,实现了传统媒体内容向新媒体的高效内容供应。

借助传统媒体人才优势,提高新媒体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人才资源是新媒体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媒体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传媒人才,其在新闻采编、节目制作、工程技术、媒体管理上的人才优势是新媒体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媒介融合时代,借助传统媒体人才优势,实现“新旧媒体之间的人才竞合”对发展新媒体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媒体不仅在人力资源上远远胜于新媒体,其制作、运营经验也非常丰富。以新闻制作为例,由于信息海量化和播报即时化的要求,新媒体在做新闻时对编辑的要求不会太高,使得新媒体缺少对新闻的把控能力,做出来的新闻缺少深度和厚度。但受众市场对新闻的深度和厚度的要求从未降低,因此,新媒体要寻求突破,就必须打造一个经验丰富的制作队伍,而传统媒体制作队伍多年来积累的成熟经验和成功模式正是新媒体所需。

传媒人才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流动将成人才流动主流。在网络经济的攻势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越来越认识到具有专业水准的采编人员的重要性,纷纷将目光投向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编辑甚至高层管理人员转入新媒体的消息时有所闻,传统媒体人才“触网”几成常态。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人才流动,都曾给予传媒界不小的震动。这种传统媒体精英人才向新媒体的流动所反映的正是新旧媒体之间的人才竞争态势。而新旧媒体之间人才流动的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源自两种媒体形态的各自特点所在,新媒体需要传统媒体的人才和经验,传统媒体也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因此,未来传媒领域人才的双向流动或成大势所趋,而目前的情况更多的则是传统媒体人才流向新媒体。

借助传统媒体品牌优势,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品牌运作。媒体品牌标志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品位和文化,媒体的总体形象实际上是社会公众对于媒体的综合系统评判。⑤因此可以说品牌就是形象,对速发展的传媒业而言,媒体的影响力往往取决于其传播内容和渠道、增值服务、品牌运作。尤其在当今传媒产业纷繁复杂的格局下,面对供大于求的媒体环境,品牌是一种吸引力;面对媒体分化的市场环境,品牌是一种亲和力;面对产品多样的消费环境,品牌更是一种信任度。对于媒体阵营中后起之秀的新媒体来说,以渠道起家的发展特点使其在内容深度和厚度上、传播的权威性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其成长的关键因素,是重视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形象,通过在受众中不断完善服务、丰富内容来确立其良好的口碑,并通过先进的运作使其品牌增值,锁定和扩大受众群。

借助传统媒体品牌优势助推新媒体品牌塑造。品牌运作的最大益处就是锁定忠实的受众,影响未来的受众。⑥品牌的塑造是一段时间的积淀,媒体营销的手段则是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做加法。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发展新时代,新媒体塑造品牌要结合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之后,其品牌优势会延伸到新媒体。例如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节目正是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叉传播扩大了受众面,形成了品牌效应。

结语

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和当前的繁荣状态显示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当前传媒产业发展的纷繁格局下,媒介融合正是主流趋势,新媒体不是对传统媒体的替代,而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的延伸。传统媒体有丰富的资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丰富的经验和长久积累的优势品牌,新媒体应该在其传播形式和渠道的优势上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取长补短,形成互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实现内容资源、人才资源、品牌资源等的共建共享共用,进一步促进新媒体的发展。

注释:

①张晴:《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科教文汇》,2008(1)。

②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当代传播》,2007(3)。

③王鸿涛:《媒介融合现状与前景》,《中国记者》,2007(6)。

④苏毅:《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发展趋势》,《出版参考》,2010(2)。

⑤聂朝霞:《媒体面对激烈竞争的策略:发扬品牌优势》,《湖南社会科学》,2008(3)。

⑥蒋宏:《新媒体环境下看传统媒体的盲点及策略》,《新闻界》,2006(4)。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篇6

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冲击,阐述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并对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走出困局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电视新闻记者;困局;策略

一、引言

在新媒体来势汹汹的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如何突破“你说我听、你播我看”的信息传播模式,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冲击

新媒体时代,指的是以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为主体的媒介形式开展新闻信息传播的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来说,新媒体时代是一个逐步发展转变,涵盖了互联网延伸、无线移动及技术革新的传播范畴。在知识经济逐步深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产业、网络化构筑而成的信息文化,势必会对电视新闻传播带来或正面或反面,或即时或持久的影响。[1]凭借新媒体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可将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归纳为:第一,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以大众传播模式为主,新媒体则具备大众媒体、人际媒体双重优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展人际传播,可促进媒体传播效果的优化。第二,新媒体使新闻有了全新的含义、属性。不同于传统电视的单项传播,新媒体具备全天性、实时性、互动性及传播迅速等特征。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凭借自身优势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构成极大冲击,并以其特征优势一时间抢占了新闻报道先机,给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严峻挑战。[2]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

1.受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受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仍旧存在细微的区别。传统媒体受众是习惯并坚持使用传统媒介工具的中老年受众及部分新媒体受众,传统媒体受众不存在较高的选择需求,只要能够观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便是受众;而新媒体能够更自由地选取受众,通常在领域论坛传播,受众多为业内人士。2.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可理解成一种全面、重复及广泛的传播,就好比报刊、电视等;新媒体则是通过针对、灵活的方式来展开传播。前者是借助传统媒体展开有依据、相对真实的传播;后者是利用互联网信息的繁杂、即时性展开良莠不齐的传播。

(二)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所处困境

1.传播主体与传播模式缺乏多样性,受众主动性不强。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主体以各级电视台为主,传播模式主要为单项输出模式。这使新闻受众在获取信息期间难以进行更多的互动,受众基于传播载体的主动性、个性不得体现。新媒体的诞生则扭转了该局面,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可以得到更多的权利。这是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相较于新媒体面临的最严苛挑战。2.传播渠道不足,受诸多因素影响。现阶段,电视新闻传播主要是借助卫星、有线两类方式获取信息接收终端,也就是电视机。由于传播渠道不足,现阶段电视新闻的覆盖范围受到很大制约。电视新闻传播还会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从而使信息传播效果遭受影响。但利用新媒体,该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新媒体能够打破时间、空间壁垒,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效开展新闻信息传播。

四、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走出困局的有效策略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电视新闻记者势必会面临各种困境,实现媒体融合是新闻传播的必经之路。在时代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下,电视新闻行业要与时俱进,大力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理论,不断优化媒体融合。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想要走出困局,可以从以下策略着手。

(一)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应对策略

1.强化电视传播媒体交流,促进资源整合、优化。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实现宽带通信网、互联网及数字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发展。[3]在全面建设数字化的背景下,应不断丰富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构建起有效的多频道、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构建起有效的电视与广播有机融合的多路型网络电视,构建起有效的交互式电视系统。2.凸显电视本身优势,促进媒体融合。电视新闻传播自身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发展创新期间,应当全面结合电视传播的优势,提升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同时借助媒体融合手段,促进资源优化。电视新闻传播的构成成分包括不同的频道、节目及专题栏目等,在新闻传播期间,可利用这一特征促进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策略

1.加强学习,正确认识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领域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基于全新的媒体发展思想,媒体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形式,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流行媒体融入新闻中,开拓了新闻发展的范围。鉴于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好各式各样的新闻制作手段,伴随电视新闻的转变作出及时调整。2.熟练跨媒体协作,掌握多媒体技能。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的要求不再单一,不仅要求其运用多媒体终端展开新闻稿件写作,还要其学会新闻的制作,从而促进电视新闻的有效发展。

五、结束语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电视新闻记者势必会面临各种困境,实现媒体融合是新闻传播的必经之路。为了让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走出困局,相关人员必须不断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冲击,清楚认识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强化电视传播媒体交流,促进资源整合、优化”,“凸显电视本身优势,促进媒体融合”,“加强学习,正确认识新媒体”,“熟练跨媒体协作,掌握多媒体技能”,积极促进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杨秀娜.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研究——以各省、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改版为例[J].魅力中国,2010(16):162-163.

[2]赵靳秋.从BBC的国际电视发展战略试析国际一流电视媒体的主要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6):38-41.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篇7

新媒体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形式,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的传播媒介,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是则是在以往信息传播的基础上,引进了更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利用越来越便捷的计算机系统,构建自己的信息传播的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之中,调动各种媒体形态之间相互合作。如伴随着智能手机出现的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继以往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在求创新。这种新的通讯方式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可以更加快捷的为人民搜寻以及传播各种新闻信息之外,还更加有效的辅助人民开阔了视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甚至还深刻的改变了群众的思想方式。这些都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最为传播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形式将信息技术光放的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诸如商业、教育、管理业、文化业等等领域。与此同时,它也更加成为当代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到来,对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度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能力进一步激发出来。长此以往,这些能力对大学生会逐渐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的会对他们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方式都会产生相应深刻而又客观的影响。这些变化都为当下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为新颖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机遇条件。

二、新媒体时代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它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最为独特以及便捷的信息传播的技术和手段。伴随着这种新技术的面世,它对于自身的技术水准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以及实践要求。这种新型的技术也逐渐被各大高校所利用,逐渐地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逐渐被扩大优势加以利用是有其自身的优势的,具体说来,新媒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具体说来:

(一)新媒体所独具的权威性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在继承传统媒体传播信息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了传统媒体的优良作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正继往开来的为国家以及人民传播信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与众不同的舆论监督力量是其他行业不具备的媒体优势。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继成为国家进行宣传的窗口之后又一在高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阵地。

(二)新媒体所独具的覆盖性的特征。这里所提到的有关于的新媒体的覆盖性特征是指新媒体在面向社会公众的环节上,它充分的实现了向更广范围内的社会大众,更大面积的传播相应的信息,伴随着这个过程,也逐渐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强覆盖性以及强辐射性。众所周知,各种媒体类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都是各有所长,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和缺点。这样不同的媒介之间可以充分彼此搭档,优势互补,促进信息传播的最大化。新媒体充分受这一与特征的影响,结合高校学生这个群体的年龄夜店、性格特点以及生活习惯等,使其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做法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三)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新媒体以及自身所独具的信息技术优势逐渐扩大了信息在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信息的接受的便捷性、快速性。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所接收到奥的信息更为准确、及时以及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等特点。众所周知,大学生更为乐于接受和主动乐于尝试很多新兴的技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各高校在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一)将新媒体作为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媒介。高校努力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将新媒体这一媒介广泛地应用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环节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介技术,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创新,在通过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深入到其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网络群体的特殊作用,并且伴随着这个环节的开展,需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的“育人、树人”的教学观念,逐渐引导学生突出和强化自身的主体性学习观念,不断锤炼自身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品格。

(二)逐渐培养出相对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研究者。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逐渐成长为现代化的先锋,更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及时地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感觉到时代竞争的压力,在充分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合理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把握好思想政治发展的规律,双管齐下,做好评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以及教育的工作。

(三)需要充分发挥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之间优势互补的特征。熟悉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并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就好好地利用,以便其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作。比如现在很流行的通讯新媒体形式,诸如QQ、MSN等等通讯形式,都可以辅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捷和实时性。例如Email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并快速的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主客体之间的平等互助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新的媒体形式,微博的出现。它同样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交以及传播软件而在新媒体领域极度活跃的。伴随着社会上对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以及它自身的优点也在切实的显现出来,我们发现,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如果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大学教学菱悦的话,其自身的优势可以说是极其明显的。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需要大力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只有在充分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的基础之上,只有这两点做到完美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的互动发展。通过广泛的利用好新媒体这一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高校优秀课堂的广泛传播。

(二)着力扩建校园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校园相关负责人可以结合本校的特征,将本校的实际需求与当前甚为流行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在充分的时间内,与学生实现优势互补,沟通交流。积极调动起学校的其他组织机构。采用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进行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观念。

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篇8

作为地市报从业人员,笔者长期思考着报业尤其是地市报业未来的发展到底路在何方。今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变革,再次坚定了笔者的一个想法,那就是:在数字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报业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步上数字化道路,而借助“融媒”优势,打造本土强势社交平台,这是地市报业探索数字化道路的方向之一。

“融媒”是报业应对新媒体竞争的必然选择

在国内近2000家报纸中,地市报可能是数量最多、势力最弱的一个群体。在上世纪后半叶,电视才刚刚开始成长,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报业竞争尚未白热化,各家地市报还可以借助地利优势,在各自的一方小天地中呼风唤雨,怡然自得。进入21世纪,席卷全席的信息化浪潮同样在中华大地上汹涌澎湃,借助互联网缩短时空的优势,传媒业进入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时代,地市报开展面临着生死攸关的竞争局面。

在报业内部,省级媒体借助集团优势,在各地市排兵布阵,纷纷把战火烧到了地市报家门口,迫使地市报不得不奋起抗争;在报业外部,卫星电视接连落地,央视及以湖南卫视等为代表的地方卫视,在全国风生水起,使得各地报业广告竞争压力倍增。而真正让地市报业感到生存危机的,则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新媒体的接连兴起,年轻读者受众的不断流失让传统报业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威胁。

在此,笔者不想就纸媒与新媒体孰优孰劣、孰长孰短等问题进行辨析。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博客、微博等正势不可挡地充当着另类的传播者――谁也不知道,第N种媒体会是什么形态,又会在何时出现。而关于互联网将对传统媒体造成如何重大冲击的言论,也已经很难再引起一般传媒人的关注。在有关新旧媒体发展前景的大讨论一次又一次尘埃落定之后,包括地市报人在内的多数传统媒体人大多已然明了:新媒体的冲击势不可挡,但传统媒体也不会走向消亡,传媒产业正不断地迈向“融媒时代”,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在内的传统媒体,正与新闻网站、手机报、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构建着一个又一个横跨多种业态的新型传媒集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将在“竞合”中持续前行,共同成长。

事实上,在应对新媒体竞争的过程中,报业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融媒之路。从最初的报纸电子版到地方新闻网站,再到地方门户网站,以及各地的手机报,直到最新的iPad版本数字报……国内的地市报人在应对新媒体竞争的过程中,不是画地为牢,与新媒体新技术泾渭分明,走闭关锁国的道路;而是采取“洋为中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积极地采用移动互联网的最新技术,且战且进,不断地在“融媒”道路上前行。

不管是自觉或是不自觉,如今,绝大多数的地市报业集团已经走上了“融媒”这条不归路。而且,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竞争以及越来越“数字化生存”的年轻受众的需求时,地市报业者注定要在“融媒”之路上越走越远。目前,部分地市报业集团正在不遗余力地申请网络视频许可证等资格,各地报业一个又一个“全媒体”设想也不断出炉。

“本土性”是地市报业集团组建社交平台的最大优势

在2008年于东莞召开的中国地市报发展高峰论坛上,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在演讲中就提到:“地市级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区域优势,它不一定在全国或全省做得最好、影响力最大,而只需要在某个区域内是最强大的,是别人不可替代的。”笔者认为,借助区域优势、打造本土强势社交平台,是地市报业集团在“融媒时代”走数字化道路的较好选择之一。

从单纯的新闻传播者,变身“社交平台”,是地市报强化自身存在价值的必然选择。在数字化时代,可供受众选择的新闻源越来越多,报业如果再单纯依靠“内容为王”来求生存,必将越走路越窄。只有向“社交平台”转型,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报业才能真正求得生存和发展。

社交是社会人的天然需求之一。在21世纪,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并未因手机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产生而联系更为紧密,反而因为城市化、多元化、信息海量化等因素而导致社会交往日趋复杂和困难。人们之间,不再那样容易彼此互信,不再那么易于交流沟通。城市人之间,隔起了一道又一道的有形或无形的栅栏,想要跨过并不那么容易。但是,作为社会人,城市居民又不可能自绝于社会。即使是所谓的宅男宅女,也要跟送外卖的打打交道。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一个本土的、便捷的、可信的社交平台,便成为城市人的最爱。

向“本土强势社交平台”转型,地市报业集团有着水到渠成的天然优势。首先,作为传统主流新闻传播者,地市报纸可以说是本土新闻的最重要提供者,是许多人获取本土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具有吸引本土受众关注的天然磁性;其次,借助融媒之势,地市报业集团所属的地方门户网站正在成为当地市民现实与网络社交的重要平台,是许多网友看本土新闻、对当局施政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再次,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优势,让地市报业集团所提供的本土社交平台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可以成为本地市民、网友展示自我、发达意见的强大舞台,符合当代人展示自我、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个性需求。

本土性,是地市报业集团打造强势社交平台的最大优势。一方面,权威性使地市报业集团的社交平台拥有其他网站无可比拟的可信度。地市报业集团大多是以地市党委机关报为核心组建的企业,地市机关报在本土的权威性无可替代。在网络信息泛滥成灾的时代,受众天然对本地党报党网有着较高的信任度,这使得地市报业主办的地方门户网站等社交平台,易于被当地市民、网友所接受。一方面,地市报业集团社交平台的地域性,使得本土受众倾向于选择它。一是作为地方门户网站等社交平台的主办方,地方报业通过报社、报纸、发行人员、户外广告等各种社交媒介,使自己可见可亲,不会像全国性网站一样虚拟化――虽有其名,但难见其实,较难接触,让人有不真实感;二是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或地方门户网站,地市报业集团易于组织发动、聚合联络当地受众或网友,而“同城交际”正是网络时代人们最为迫切的一种交际需求;三是作为本土传媒集团,地市报业集团拥有最大数量的本土娱乐休闲以及购物消费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加上拥有报纸、地方门户网站等本土影响力最强大的渠道,易于吸引本土市民、网友的关注。

本土强势社交平台是地市报业集团未来盈利增长的基石

目前,多数地方报业集团的主营收入百分之八九十还是依靠所属各家报纸的广告收入。即使有部分报业集团在不断地实行多元化经营,但也是以亏损居多。究其原因,各地市报业集团的主营收入往往过于单一,而多元化经营又与主业关联度不大,属于无根之萍,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与其他市场主体相比缺乏优势。

而借助融媒优势打造起来的本土强势社交平台,则有望成为未来地市报业集团盈利增长的重要基石。首先,纸媒数字化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纸媒需要地方门户网站这一平台来维持自身的存在,从而才能够通过或网络新闻收费或在新闻中夹带网络广告的方式来实现纸媒的“数字化生存”。其次,网络新闻台已逐步成为重要的新兴媒体,也慢慢成为广告的投放增长点。拥有地方主流报纸、网络视频等融媒优势的地方报业集团本土社交平台,本土网络视频新闻有可能是其未来最大的亮点,在吸引以本土受众为消费者的商家的广告投放上,有较大的优势。再次,社交平台聚集的流量,是地方报业集团拓展多元业务的土壤和根本。有了海量的点击,有了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报业集团就拥有了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最大资源。第一,借助地方门户网站的公信力和自办发行的配送网络,地市报业集团有着做本土网购、团购等电子商务的先天优势;第二,地方社交平台聚集的人流量有明显的地域性,消费群体相对集中,易于吸引本土消费群体,可以吸引零售商投放广告,也可以构筑本土消费平台;第三,“传媒+本土+受众”的优势,使得平台易于吸引企业合作,组织各类活动,使品牌资源产生现实收益。

“立体、本土、品牌、延伸”:地市报业集团打造本土强势社交平台的策略选择

地市报业集团如何打造强势的本土社交平台,笔者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融媒,使平台立体化。地市报业集团虽是做报纸出身,但不能囿于纸媒一隅,而应积极主动地“融媒”。打造地方门户网站,开发手机报,为纸媒开发iPad版,开办网络视频,开通官方微博等,都应该是报业集团主动与各类新媒体融合的选择。而借助这些新媒体的受众,纸媒的影响力也将得以拓展。

融媒平台的立体化,并不是各种媒体的简单叠加。而应以纸媒为核心、地方门户网站为主要载体、数字视频为主要辅助、手机报和微博等为拓展延伸,分层次、形成立体结构。

在更深层次上,地市报业集团社交平台的立体化,还应该是各种媒体优势的充分整合。譬如,平台应该整合发挥纸媒内容可信度高的优势,地方门户网站的及时性、互动性优势,网络视频的可视性优势等。

2.主动贴近,使平台本土化。本土性,是地市报业集团打造强势社交平台的优势,也是根本。因此,必须强化平台的本土性。地市报业集团应该利用集团的融媒优势,通过纸媒、网站、手机报、官方微博等多种传播渠道,加强与本土受众和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强化地市报业集团与本土受众和消费群体的联系紧密,使社交平台更具本土性。在具体运作中,地市报业集团社交平台的业务拓展,应该紧紧抓住“服务本土受众和消费者”这一核心,提供更具服务性的消费信息、选择更为便捷的网购服务方式、开发更有地方特色的网络游戏等,吸引更多本土受众,服务更多市民生活。

3.积极造势,使平台品牌化。为了吸引广告,传媒人最常对广告主说的一句话是:在信息爆炸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地市报业集团自身。虽然作为地方传统主流媒体,地市报业集团一般都在本土受众心中留有较为深刻的正面印象;但是,如果地市报业因此而觉得不需要再进行自身宣传的话,那就有可能慢慢地为受众所忽略,尤其是越来越年轻化的网络族群。因此,地市报业集团应该通过主办各类活动,加强自身宣传,塑造报业集团作为本土强势社交平台的形象,不断强化平台的品牌,使之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