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8篇

时间:2023-02-10 01:55:20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篇1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财规划;教学方法。

家庭理财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大学生需要提高对个人理财行业的认识,加强自身的理财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高校也逐渐增多。目前,对该课程的教学尚在探索之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的理财需求,如何改善课程教学以便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入,有利于完善个人理财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财商水平。

一、加强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人理财社会需求增长较快。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金融投资工具种类的不断增加,社会理财需求增长较快,理财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高端消费者人群中,约78%的受访者需要理财服务;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1995 年至2005 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每年的业务增长率达到 18%,而据该项调查预计,在未来 10 年里,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1]。金融投资工具的增多加大了人们对专业理财服务的需求,理财规划师行业前景广阔,因此,培养大学生具有理财规划方面的专业眼光和视角正在成为高校理财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亟待提高。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大学生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已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希望通过一定的投资渠道为富余资金找到保值增值的门路,但实际上,他们的理财行为和理财观念之间还有较大差距。有调查表明,虽然大学生将证券投资列为投资首选渠道,但真正具有实际股市投资经验的比例只有10%,因此,有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表示,需要理财知识并希望通过高校的理财教育课程、报纸杂志、专家讲座等方式获取理财知识[2]。

二、个人理财课程的特点。

(一)综合性和系统性。

高校个人理财类课程综合性突出,涵盖了金融、会计、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大学生拥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房地产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诸多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对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整合度较高。个人理财类课程以居民家庭理财规划为主要服务目标,包含着投资规划和生活规划两大类内容。投资规划不仅包括证券投资规划,如股票、债券、基金和期权等金融工具的规划,而且还包括外汇、黄金等方面的投资规划。生活规划包括了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和遗产规划等诸多方面。

(二)实务性和专业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家庭都是经济活动单位,都需要解决如何扩大收入和如何合理消费的问题,个人理财是以实现居民家庭的财务自由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财力分配活动,包括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流动资金管理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家庭理财集中在投资上,很多人将理财等同于投资。但居民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需要平衡好自身财力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因此,个人理财包含着比投资内涵更广、更为实际的内容。个人理财是在居民家庭难以应对复杂的财务管理体系状况下诞生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较完善、规范的理财规划师行业。理财规划师包括了注册金融策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特许财富管理师等诸多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理财人士。除理财规划师外,广义上为居民家庭提供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类似人员,还包括了保险专业人员、证券和投资咨询专业人员、会计师、律师、遗产规划师等等。

三、个人理财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适应学生理财需求的教材少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理财课程有着不同的需求,一般来说,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希望获得增加对理财规划师职业能力的了解,加深对已有金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认识,而理工类和医学类等其他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则想通过对理财课程的学习,了解投资的基本知识,做好自己的生活规划。但是,从目前已有的《个人理财》或者《理财规划》教材来看,案例分析较少,而对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成为重点,如股票投资、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外汇投资、保险等基本知识的介绍占据了大半的篇幅,对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已经了解过,或者非常很熟悉。使用这些教材授课,学生就会认为再学已经学过的知识意义不大,从而对《个人理财》课程由新鲜、好奇逐渐转向厌倦情绪。目前各个高校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专业多是财经类,因此,教材内容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财能力的实际提升。

(二)课程定位并不恰当。

《个人理财》课程定位一般是专业选修课或者一般的选修课,很少作为专业课出现。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综合性强的个人理财课程由于涉及到众多金融投资工具和会计、税收、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将其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从该课程的特点来看,知识综合性强需要一定的教学课时让学生融会贯通,实务性强需要学生多实际操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财多体会、多实践,所以各高校分配给专业选修课的 30 多个课时就显得不足。另外,选修课的课程定位也使部分学生存在轻视该课程的倾向,因此,随着对个人理财课程定位认识的加深,将其调整为专业主干课程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过多重视理论教学。

目前,各高校对个人理财课程的课时分配只是在32 课时上下。有限的教学课时使得实践教学课时捉襟见肘,而强调实践教学又会使学生的知识整合度欠缺,加上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重视理论教学成为有限课时内的理性选择。

除了该课程的教材过多重视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性内容外,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老教师们一般不愿涉足,这给年轻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年轻教师理论知识较强,但教学经验不足,对不同知识之间的衔接转换上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讲课中往往对实际操作重视不够,倾向于理论讲解。对学生而言,如果年轻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会快速下降。

(四)教学案例较为简单个人理财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为生活情景的简化模拟,案例教学能将枯燥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目前,一般教材上的已有案例选择往往只为某一章节、某一种理财知识准备,情景设置过于简单,使学生对案例本身的认同度不高。

除了个别教材在最后一章设置综合性很强的案例外,缺乏不同种类理财知识的案例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能将简单的两三种理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案例不多。这也导致对案例本身的问题设置等一系列引导性的思考还欠深入。

四、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学生理财能力培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认识,大学生群体的财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个人理财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大学生理财观念和能力的调查研究。来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的大学生,理财观念和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别。所学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其投资理财能力差异也较大。在个人理财课程开课前,可以设置简单的理财课程需求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动机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摸清大学生的实际理财状况,能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和课外阅读或实践活动的信息反馈,注重学生解决生活模拟理财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帮助其养成较好的理财习惯,使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能够不断提高。

(二)对个人理财课程重新定位。

解决个人理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逐步改变个人理财课程的选修课地位,将其纳入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延长教师的授课时数,可以有充分的教学时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兼顾,会吸引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到理财课程教学中来,他们的经验和能力能够缩短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过程,更能适应学生的理财需求。课程的重新定位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一些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会加大对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使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切实提高其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个人理财课程实践教学力度。

加强实践教学是改善个人理财课程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径有以下 4 条:一是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和理财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理财知识的案例讨论中,针对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类型的理财规划,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理财信息,提高实际理财能力;二是开展理财模拟大赛,以赛带练,促进学生理财学习的兴趣;三是邀请职业理财规划师、金融投资界专业人士举办理财规划讲座,使学生对实际的、前沿的理财业务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四是和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多参观,实际感受理财业务的运营流程,体验理财文化,加深对实际理财市场的切身感受。

(四)注重教学案例的综合性和严谨性。

在理财教学中,需要精选案例,建立教师自己的理财案例库。选取案例可以从教材和经典案例中直接拿来,但更多的案例需要教师从网络、身边的案例等搜集,并进行加工,以适合教学需要。可以选择从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中删减不必要的内容,突出案例所要体现的某2 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理财知识,注重案例的适度综合性,同时又要保证案例的生活性,如果能对学生的理财能力有直接应用的价值更好;也可以从已有的几个简单案例进行整合,将不同家庭遇到的理财问题放到同一个假定的家庭中去,整合过程中要注重理财规划的逻辑性,设置问题要循序渐进,既能回顾已学知识,又能引导到新学的理财知识上。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反馈思考所用案例的适用性、综合性和严谨性,不断整理财案例库,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命力,使之能对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提供切实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耿彩琴.未来10年个人理财市场将年增30%[J].北京日报,转载于搜狐网,2008- 01- 09.http:/ / news.sohu.com/ 20080109/ n254539439.shtml.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篇2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财规划;教学方法。

家庭理财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大学生需要提高对个人理财行业的认识,加强自身的理财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高校也逐渐增多。目前,对该课程的教学尚在探索之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的理财需求,如何改善课程教学以便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入,有利于完善个人理财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财商水平。

一、加强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人理财社会需求增长较快。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金融投资工具种类的不断增加,社会理财需求增长较快,理财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高端消费者人群中,约78%的受访者需要理财服务;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1995 年至2005 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每年的业务增长率达到 18%,而据该项调查预计,在未来 10 年里,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1]。金融投资工具的增多加大了人们对专业理财服务的需求,理财规划师行业前景广阔,因此,培养大学生具有理财规划方面的专业眼光和视角正在成为高校理财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亟待提高。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大学生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已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希望通过一定的投资渠道为富余资金找到保值增值的门路,但实际上,他们的理财行为和理财观念之间还有较大差距。有调查表明,虽然大学生将证券投资列为投资首选渠道,但真正具有实际股市投资经验的比例只有10%,因此,有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表示,需要理财知识并希望通过高校的理财教育课程、报纸杂志、专家讲座等方式获取理财知识[2]。

二、个人理财课程的特点。

(一)综合性和系统性。

高校个人理财类课程综合性突出,涵盖了金融、会计、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大学生拥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房地产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诸多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对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整合度较高。个人理财类课程以居民家庭理财规划为主要服务目标,包含着投资规划和生活规划两大类内容。投资规划不仅包括证券投资规划,如股票、债券、基金和期权等金融工具的规划,而且还包括外汇、黄金等方面的投资规划。生活规划包括了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和遗产规划等诸多方面。

(二)实务性和专业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家庭都是经济活动单位,都需要解决如何扩大收入和如何合理消费的问题,个人理财是以实现居民家庭的财务自由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财力分配活动,包括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流动资金管理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家庭理财集中在投资上,很多人将理财等同于投资。但居民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需要平衡好自身财力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因此,个人理财包含着比投资内涵更广、更为实际的内容。个人理财是在居民家庭难以应对复杂的财务管理体系状况下诞生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较完善、规范的理财规划师行业。理财规划师包括了注册金融策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特许财富管理师等诸多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理财人士。除理财规划师外,广义上为居民家庭提供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类似人员,还包括了保险专业人员、证券和投资咨询专业人员、会计师、律师、遗产规划师等等。

三、个人理财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适应学生理财需求的教材少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理财课程有着不同的需求,一般来说,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希望获得增加对理财规划师职业能力的了解,加深对已有金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认识,而理工类和医学类等其他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则想通过对理财课程的学习,了解投资的基本知识,做好自己的生活规划。但是,从目前已有的《个人理财》或者《理财规划》教材来看,案例分析较少,而对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成为重点,如股票投资、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外汇投资、保险等基本知识的介绍占据了大半的篇幅,对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已经了解过,或者非常很熟悉。使用这些教材授课,学生就会认为再学已经学过的知识意义不大,从而对《个人理财》课程由新鲜、好奇逐渐转向厌倦情绪。目前各个高校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专业多是财经类,因此,教材内容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财能力的实际提升。

(二)课程定位并不恰当。

《个人理财》课程定位一般是专业选修课或者一般的选修课,很少作为专业课出现。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综合性强的个人理财课程由于涉及到众多金融投资工具和会计、税收、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将其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从该课程的特点来看,知识综合性强需要一定的教学课时让学生融会贯通,实务性强需要学生多实际操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财多体会、多实践,所以各高校分配给专业选修课的 30 多个课时就显得不足。另外,选修课的课程定位也使部分学生存在轻视该课程的倾向,因此,随着对个人理财课程定位认识的加深,将其调整为专业主干课程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过多重视理论教学。

目前,各高校对个人理财课程的课时分配只是在32 课时上下。有限的教学课时使得实践教学课时捉襟见肘,而强调实践教学又会使学生的知识整合度欠缺,加上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重视理论教学成为有限课时内的理性选择。

除了该课程的教材过多重视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性内容外,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老教师们一般不愿涉足,这给年轻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年轻教师理论知识较强,但教学经验不足,对不同知识之间的衔接转换上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讲课中往往对实际操作重视不够,倾向于理论讲解。对学生而言,如果年轻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会快速下降。

(四)教学案例较为简单个人理财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为生活情景的简化模拟,案例教学能将枯燥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目前,一般教材上的已有案例选择往往只为某一章节、某一种理财知识准备,情景设置过于简单,使学生对案例本身的认同度不高。

除了个别教材在最后一章设置综合性很强的案例外,缺乏不同种类理财知识的案例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能将简单的两三种理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案例不多。这也导致对案例本身的问题设置等一系列引导性的思考还欠深入。

四、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学生理财能力培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认识,大学生群体的财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个人理财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大学生理财观念和能力的调查研究。来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的大学生,理财观念和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别。所学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其投资理财能力差异也较大。在个人理财课程开课前,可以设置简单的理财课程需求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动机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摸清大学生的实际理财状况,能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和课外阅读或实践活动的信息反馈,注重学生解决生活模拟理财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帮助其养成较好的理财习惯,使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能够不断提高。

(二)对个人理财课程重新定位。

解决个人理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逐步改变个人理财课程的选修课地位,将其纳入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延长教师的授课时数,可以有充分的教学时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兼顾,会吸引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到理财课程教学中来,他们的经验和能力能够缩短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过程,更能适应学生的理财需求。课程的重新定位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一些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会加大对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使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切实提高其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个人理财课程实践教学力度。

加强实践教学是改善个人理财课程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径有以下 4 条:一是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和理财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理财知识的案例讨论中,针对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类型的理财规划,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理财信息,提高实际理财能力;二是开展理财模拟大赛,以赛带练,促进学生理财学习的兴趣;三是邀请职业理财规划师、金融投资界专业人士举办理财规划讲座,使学生对实际的、前沿的理财业务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四是和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多参观,实际感受理财业务的运营流程,体验理财文化,加深对实际理财市场的切身感受。

(四)注重教学案例的综合性和严谨性。

在理财教学中,需要精选案例,建立教师自己的理财案例库。选取案例可以从教材和经典案例中直接拿来,但更多的案例需要教师从网络、身边的案例等搜集,并进行加工,以适合教学需要。可以选择从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中删减不必要的内容,突出案例所要体现的某2 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理财知识,注重案例的适度综合性,同时又要保证案例的生活性,如果能对学生的理财能力有直接应用的价值更好;也可以从已有的几个简单案例进行整合,将不同家庭遇到的理财问题放到同一个假定的家庭中去,整合过程中要注重理财规划的逻辑性,设置问题要循序渐进,既能回顾已学知识,又能引导到新学的理财知识上。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反馈思考所用案例的适用性、综合性和严谨性,不断整理财案例库,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命力,使之能对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提供切实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耿彩琴.未来10年个人理财市场将年增30%[j].北京日报,转载于搜狐网,2008- 01- 09.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篇3

一、量身定制的理财方案

其实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有具有理财资质的理财师,可根据您的需要为您提供定制适合的理财方案,让您在投资理财时,享受私人订制的服务。

投资理财归根结底是为生活服务,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实现人生的各类目标,因此理财方案会根据您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制定。一份完善的理财计划应该要兼顾三个方面: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在制定这份方案时,首先最需要重视的是安全性。由专业人士提供的完整理财方案应当能够涵盖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买房购车、退休养老等方方面面的需求。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计算需要的投资回报率,随后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或者投资组合来实现这一系列的理财目标。由于理财方案分析都基于您目前的家庭情况、财务状况、生活环境、未来目标和计划,因此,特别是在人生阶段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如更换工作、组建家庭、孩子出生、创建企业等,理财师会定期评估您的目标,并及时调整投资计划。这样一份完善的理财方案,也是实现理财私人订制的基石,把握着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高效便捷的理财平台

当然作为理财的私人订制,只有一个理财方案是不够的,还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小问题。例如,有紧急的需要,要去银行网点大额取现,即使预约过了,仍然需要排队等待;市场信息林林总总,要找到自己马上需要的行业信息可能还是要搜索一番;平时工作生活太忙,没有精力去关心手里的投资。也许一年下来您的投资理财收获仍然不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是让您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把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折算成理财过程中的一部分,他们肯定要计算在我们的理财成本当中。

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应用应运而生,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平台,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当然也包括您的个人理财。现在,各家银行已经提供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方式为我们提供便利,降低理财成本。其中网银和手机银行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账户查询、转账等业务,随着功能的完善,包括购汇、投资理财、缴交公用事业费等业务都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来完成。

为了进一步完善理财的服务体验,一些银行也推出了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值的应用软件,以“建行财管家”手机APP为例,只要轻松摇一摇,即可显示离我们当前位置最近的三个网点,并显示忙闲状态,方便我们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前往,还能进行在线预约,手指随心一点,轻松进入网点快车道。另外,繁忙的工作可能使您遗忘基金定投的扣款,同样“建行财管家”App中的投资保镖能够每月定时提示您按时扣款,帮您坚持投资纪律,同时提供定投业绩试算,方便您选择更合适的投资品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想找到自己需要的资讯并不是一个问题,而迅速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却成为了我们遇到的大难题。“建行财管家”App每日精选市场资讯、产品活动信息,让您及时掌握最新资讯,把握市场脉搏。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篇4

一、投资理财的作用

我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很多人在持有着比较多的财富的时候就会思考如何才能利用手中的财富去创造更大的财富。然而,每个人持有的财富都是辛苦挣来的,故而没有人想赔本,但是一般收益高的投资理财方式往往风险也不低,故而,在投资理财的时候要找到一些合理的方案去降低投资理财的风险,故而需要对投资理财的方案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最大程度避免风险,最大程度获利。当然,每位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成功的时候,还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如果投资失败,更要总结教训,书本上的知识要灵活运用,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在金融波动环境下投资理财策略

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不管是处于金融波动的环境,还是平稳的环境,都要遵守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也就是通俗所说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对于不管是哪种投资方案来说,其风险与收益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是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在环境的作用下,其收益也会与原来的预期收益略有不同,这个不同可能是低于预期收益,也可能是高于预期收益。如果投资理财者想要在投资理财中不失败,甚至想要经过投资理财达到一定的效果,积累一定的财富,那么就要对自身有一定的自控力,也要对风险问题更好的把握,有一颗强大的心,要对投资理财情况非常的了解和清楚,懂得市场的运作规律,资本的运作规则,千万不能人云亦云。盲目的跟随和效仿,是一种不理性的投资行为,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只有投资理财者对自己情况充分的掌握,了解相关的规则,才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经过对投资理财行为的分析,可以明白一些基本规则:金钱只有不断的投资,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金钱越来越贬值,投资理财越来越重要,投资理财产品持有时间越久,收益往往越大。但是,投资理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受到环境的影响,风险问题也在变化,故而在投资理财的时候可以有两种方案,投资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但是持有时间一定要短,在短期内收益极大,另外的一个投资法则就是投资时间长一些,当然,在投资这个理财产品的时候,可能在短期或者某局部时间里是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是长远来看肯定是会上涨的,故而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

三、投资理财建议

一个良好的投资理财者,要考虑自己能够承担的最大损失,损失也就是风险。很多投资理财者都是及其冲动的,看见高收益,就不假思索的购买,这是非常不理智的作法,年轻人也应该对自身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找清楚自身的不足,积淀一下自身,不要那么浮躁冒进。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选择风险比较小的投资理财产品。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篇5

刘先生现年45岁,是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刘太太32岁,银行职员,他们有一个4岁的儿子。刘先生年收入20万元,刘太太年收入5万元。家庭月消费支出3200元,另赡养刘先生父母每月赡养费之支出800元,儿子幼儿园费用每月900元,其它支出每月约500元。家庭现有住房90平米,市值60万元,无贷款。另有存款20万元,股票型基金10万元,股票市值5万元。刘先生夫妇到目前为止,除社会保险外,没有任何商业保险。夫妻合计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5万元,养老金账户余额12万元。

理财目标:

1 住房:刘先生要参与其任职公司提供的以八折的优惠价购房活动,新房价值150万元,2年后交房,可转让。

2 子女教育:准备儿子15年后出国留学的费用现值共30万元。

3 退休养老:刘先生10年后退休,希望家庭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且仍然支付父母的赡养费。

4 旅游:退休后希望和妻子在国内旅游,预计旅游总开销10万元现值。

财务分析:

通过对刘先生家庭生命周期情况进行了解得知,其家庭处于财务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属于财富的积累阶段,同时也是各项家庭支出较高的时期。还可以知道,刘先生是家庭支柱:家庭理财组合中大部分为储蓄类资产,而且没有负债,其风险类型属于稳健保守型。

1 刘先生家庭现收入、支出状况稳定,自由储蓄率较高,且没有任何负债。

2 刘先生家庭的主要收入过于依赖工资性收入,投资性资产比重过低,导致储蓄率过高,财务自由度偏低,影响其家庭理财目标的实现。

3 刘先生是家庭支柱,而目前只拥有社会保障,且保障过低,一旦刘先生本人出现人身意外,或者工作出现重大变故,其家庭则无法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理财方案。

通过计算,以目前刘先生的财务状况要想实现所有理财目标,有近70万元的缺口,所以建议刘先生应优先去实现如下几项理财目标:

住房 教育

1 刘先生要参与其任职公司提供的以八折的优惠价购房活动,新房价值50万元,2年后交房,可转让。

2 准备儿子15年后出国留学的费用现值共30万元。

保险规划

通过对刘先生的家庭财务状况分析,刘先生及其夫人的保障过低,所以在做理财规划之前,先为刘先生及其夫人做一份保险规划,以保障其家庭能够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结合目前市场上的商业保险产品,建议刘先生及其夫人主要投保重疾类险种以及附加定期寿险,具体方案如下:

房产规划

刘先生的理财支出中,占其现金流最多的,也是需要投资收益予以补充的要数房产的规划,所以在设计理财方案时,重点放在了房产规划中。在房产规划中,从不同的侧重点,为刘先生考虑了四个不同的方案:提高生活质量的住新房卖旧房;增加家庭现金流的住旧房卖新房:既满足提高生活质量又有足够现金流的住新房出租旧房;住旧房出租新房。通过综合计算各种方案所需要的投资回报率得出,方案三及方案四需要高达14.5%和1 2.9%的投资回报率,如果选择,需要投资风险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对于刘先生这种稳健型投资者来说可行性较低。如果选择方案二,也就是住旧房,把新房在两年后卖出,虽然可以得到一笔投资收入,但是没有起到改善刘先生家庭生活质量的效果。所以我们最终建议刘先生选择方案一――住新房卖出旧房。采用这一理财方案,要想全都实现,这需要至少8.2%的投资回报率,通过不同的投资理财组合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投资规划

考虑到刘先生家庭属于稳健型投资者,在投资理财上偏保守,适合低风险投资产品的投资,所以在做刘先生家庭的金融产品的投资规划中,涉及的投资目标是追求资产的长期稳定回报。资产回报以利息收入为主,辅以一定的资本利得。具体投资品种请见下表: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篇6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风险会降低企业的价值。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应与财务目标具有协同性,而不应仅仅以降低税负作为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只有当纳税筹划取得收益而不会引发更大的财务风险时,方案才是可行的。

案例一、某企业与某国外大公司联合出资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假设其投资总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注册资金为人民币3000万元,在注册资金中中方占40%投入资金1200万元,外方占60%投入资金1800万元。中方企业打算以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评估价值1200万元)和房屋建筑(评估价值1200万元)投入。在选择投入方式上该企业做了如下两个方案:一是以机器设备作价1200万元作为权益资本投入,房屋建筑作价1200万元作为实物债权投入;二是以房屋建筑作价1200万元作为权益资本投入,机器设备作价1200万元作为实物债权投入。

(一)两个方案的税负分析

方案一:企业以设备作为权益资本,参与合资企业利润分配,同时承担投资风险,不缴纳增值税和相关税款及附加。房屋建筑作为新企业的实物负债,不参与利润分配,不承担风险,此种行为应视同房产转让,依照相关税法规定应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契税,其各种税种具体数额为:

营业税为1200×5%=60(万元);

城建税为60×7%=4.2(万元);

教育费附加为60×3%=1.8(万元);

契税为1200×3%=36(万元)由受让方承担。

方案二:房屋建筑作为权益资本投资,参与利润分配,承担投资风险,按相关税法规定,可以不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但需缴纳契税。另外,税法规定企业出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售价不超过原值的,不缴纳增值税。在方案二中企业把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作为实物债权投资给另一企业,视同转让固定资产。由于其售价一般达不到设备原值。因此可以不缴纳增值税。其最后的税负负担为:

契税1200×3%=36(万元)由受让方缴纳。

对照上述两方案可以看出,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税负减轻66万元,扣除所得税影响,实际税负减轻66×(1-33%)=44.22(万元)。

(二)对纳税筹划方案的财务风险分析

1.经济内涵分析:(1)商品内在经济价值:机器设备价值最终取决于特定的生产经营,并随着经济和技术折旧转移、损耗其价值。由于缺少活跃的交易市场,其变现价值往往不等同于评估价值,且变现将承担较多的交易费用;而房屋建筑可以脱离生产经营体现其价值,并且只承担经济折旧,通常增值超过折旧。(2)投资方式经济价值:方案一,房屋建筑以实物债权投资方式投入企业,资产价值得以保全。方案二,房屋建筑作为权益资本投入,取得合资企业份额的同时,资产价值作为新合资企业价值的一部分而被虚拟化。

2.财务风险分析:(1)资产贬值风险:作为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一般来说,经营风险较大。而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房屋建筑作为区别于在生产运营中体现价值的机器设备而具有独立市场价值的商品,有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和稳定的资产升值率(只承担系统风险)。在方案一中,房屋建筑作为实物债权投资参照市场增值率约定投入资产报酬的情况下,当房地产市场增值率超过合资企业资本报酬率时,很显然,方案二面临更大的资产贬值风险(同时承担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2)价值变现风险: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作为非上市公司,缺乏资本转让的畅通渠道。通过企业经营收回房屋建筑投资在创业初期具有较长过程,使其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而作为负债,企业则具有刚性的偿债义务。因此,方案二比方案一具有更大的价值变现风险。(3)资产保障风险: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实物债权对企业剩余财产有比普通债权更优先的受偿权而比所有者权益更有保障。因此,方案二比方案一承受更大的资产保障风险。

结论:一方面,如果仅从税收负担来看,方案二优于方案一。但从财务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则应视情况而定:如果新合资企业所从事的是低风险或成熟行业,同行业平均资本报酬率高于房地产增值率,则无疑选用方案一。但如果新合资企业所从事的是高风险行业,则以多纳税44.22万元的代价换取1200万元房屋建筑资产的保全,并且将机器设备连同所承担的风险一并转移给新合资企业以获取股份,是完全可行的;另一方面,如果案例一的实物债权投资改为普通债权投资,无疑应采用方案二。因为在此情况下,债权投资的实物风险已提前被“货币资金固态化”,选择税负轻的方案是必然。但如果把这看作独立纳税筹划方案(即方案三)的话,仍要考虑方案一与方案二的财务风险比较。

案例二、甲公司欲将一幢房产出售给乙公司,双方约定的售价1200万元。

方案一:甲公司按出售方式交纳营业税:

1200×5%=60(万元)

方案二:甲公司前期以该房产对乙企业投资,后期再将其股份按比例全部转让给乙企业股东。

根据税法规定,以房产对企业投资,并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在投资后六个月内将投出房产过户至乙公司的情况下,不需缴纳营业税。

方案三:甲公司以该房产对乙企业投资,投资时私下签订合同,在约定时间内将其股份按固定价格全部转让给乙企业股东。表面上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同样不需缴纳营业税。

对纳税筹划方案的财务风险分析:

前两种方案比较:从税收负担来看,方案二少纳税60×(1-33%)=40.2万元。从财务风险角度看,如果被投资企业近三年平均资本报酬率较高,资本结构适宜,企业产品市场反应较好,在可预见的将来无亏损的风险,则作为投资的房产无较大幅度贬值的风险,应采取方案二。如果被投资企业近三年平均资本报酬率不佳,而且企业正处于成长期,则可预见企业风险较大,最好采用方案一,以保证房产资产的安全性。

至于第三个方案,因投资时签订了某个时点的固定转让价格的合同,投资企业并不实质承担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属于对税收政策的恶意规避,极易遭致国家税收权力严厉的反避税制裁,导致企业财务资源加倍流出,是纳税筹划的高风险区域。纳税筹划的财务风险高于纳税筹划的收益,违背了风险控制的财务目标。

结语:以上两起案例给我们的启示为:

(一)正确理解税收内涵

作为利益博弈的强势一方,国家作为税收主体之一,对企业的纳税行为始终处于导向地位。企业应善意利用税收政策,降低纳税筹划风险。

(二)正确实施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要求行为人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成功的纳税筹划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对政府、对企业都有利。

(三)纳税筹划应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务 经营

1、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投资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利的经济行为,我们在考虑投资时必须把好以下四关。

第一、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经济行为关。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根据一些投资决策失误的事例中不难看出其中一个失误原因是没有从经济规律本身去决策,另一种投资决策失误的原因是投资决策者本人素质差,,独断专行,自己又不懂经济规律而拍脑袋作出的决策。

第二、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调查研究关,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按法治办事。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否则不能轻易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一定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力等诸多方面要有可靠的证明。合同要

严格把关,符合有关法律手续,切不可留有隐患。

第三、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做到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同种类的投资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经不同的部门审批,严格按授权审批制度办事。

第四,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投资的目的是要有效益,因此必须实行投资成本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尽力规避风险,以确保投资在安全的前提下有高收益高回报。

2、财务管理方法

想要建立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要服务、服从经营需求,改善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利益,完善会计与统计信息完全结合的企业电算化管理。首先,必须建立一支符合企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会计队伍。他们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挂念、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才能。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财务管理的新思路,对财务人员积极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行为予以激励,实行全过程经营监督,并开展全过程经济服务,将财务管理融合到企业经营中的整个过程。

以预算为企业管理主体,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资源配置逐渐复杂化、管理功能也呈多样化发展,因此,只有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方可实施有效的控制,主要应进行一下工作:编制经营预算使预算管理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跟踪、评价、分析和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好月、季结算及年度决算。利用预算控制,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节约节支的情况下实现增产增收,保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3、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即保证财务人员在财务总目标的前提下,从若干个财务活动方案中择取最优的方案,决策的步骤如下:依据财务预测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可选方案进行确定对比、分析和评价各种方案择优标准的拟定选择最佳方案。决策的方法很多,现说明常见的方法。

3.1、优选对比法

财务决策的基本方法是优选对比法,它是把各种不同的方案排列在一起,依据经济效益好坏进行对比和优选,进而做出决策。对表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比如有总量对比、差量对比和指标对比等。不同方案的总收入、总成本和总利润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一种最佳的方案就是总量对比法。而差量的对比法就是将不同方案的收入差额和预期成本差额之间进行对比,求出差量的利润,从而做出最佳方案的决策。指标对比就是对比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指标,例如可把不同的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最优的方案。

3.2、数学微分法

财务决策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数学微分法,通常用于最优资本结构决策、存货的经济批量决策和现金最佳持有量决策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是以成本为判断的标准的,一般求极小值,但如果是以利润为判定标准的就需要求极大值,这种根据边际分析的原理,对曲线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求解,就是数学上的微积分方法,也是确定最优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

3.3、线性规划法

根据运筹学的基本原理,线性规划法是用来对具有线性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的求解,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的一种方法。在有一些约束条件下,这种方法能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优化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也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

3.4、概率决策法

概率决策法主要针对的是风险决策,既然有风险就是对未来情况的不明了或者不能把握,但是根据概率还是可以进行预知的一种决策方法。这种决策常用概率法来计算各种方案的期望值,并以决策树图表示出来,整个决策过程形象生动,一目了然。

4、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特定的信息和特定手段,对财务活动施加影响和调节,从而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总之,这些措施都是为保证财务计划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措施。常用的控制方法是有以下几种:

4.1、防护性控制

防护性控制也称为排除干扰法,这是最彻底的控制方法,前提是需要事先也就是在财务活动开始之前进行标准、制度的制定,为了充分的保证现金的安全和完整,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使得现金在使用范围内,内部的牵制制度也需要制定好,这样就对被控制对象有绝对的控制能力,对于各种开支标准也要事先规定,可以达到节约各种费用开支的目的。

4.2、前馈性控制

前馈性控制又称为补偿干扰控制,也就是对实际运行系统进行监视,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差异,从而使得财务得以控制。尤其是企业短期的偿还能力要是可控制,密切的关注公司的流动资产和流动的负债,并对这一比例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如果发现变率不合理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使得它们的关系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上,总之,补偿干扰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方法,但前提是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预测,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补偿干扰的目的。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篇8

财政部原始注入中投2000亿美元,除去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金公司)投放的近千亿美元外,三年多时间,中司共投放了1000多亿美元,剩余无几。

除流动性较强的少量投资,中投所投项目多为中长期,短期内并无内部腾挪空间来换取更多的资金投资新项目。中司建立起的专业投资团队,面临投资掣肘。

然而,中投的布局却并未停止,1月21日,中投在加拿大多伦多设立了首家境外代表处,去年11月,还在香港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今年1月15日,中投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公开对媒体表示,中司的资金接近投完,已向政府部门申请希望增资。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投已提交了五种增资方案,其中一些方案已经被直接否定,一些方案仍待全国“两会”后进一步讨论,因面临不同意见,中投增资前景不会一帆风顺。

五种增资方案

据悉,相关主管部门已经收到中投递交的五种增资方案,但中投并未针对注资金额提出具体要求,可能会在主管部门给出进一步指示后,再由中投研究注资金额数目上报。

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五种方案分别牵涉到各个部委,每个方案也各有优缺点,预料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之后才进行讨论。

“大项目是做不了,但总能挪出点数做小项目。”一位接近中投的投资经理对《财经》记者描述现在的工作气氛。该投资经理表示,扣除掉汇金方面的近千亿美元投资,中投的投资团队实际上仅有1000亿美元出头的投资基金,已经在去年底满仓,可能无力支持类似创始之初参股摩根士丹利、百仕通私募基金那样的大型项目。

目前中投仍有超过10%的资金可以随时流动,足以支持小型项目的投资,目前中投就依靠这些资金持续投资计划,“总是有点束手束脚。”他说。

在中投给出的五种方案中,已遭到否决的一项是中投发债。中投原构想仿照新加坡基金淡马锡控股公司的做法,以中投为发债主体,到境外发行债券筹资,市场人士甚至一度兴奋臆想“中投债券”的问世。

据了解,中投在上报注资方案前,已向投资银行询问过滚动发行短期债券的可能性,并且询问是否可能将所持资产抵押给银行,取得新的投资资金。

但是上述方案在上报时即遭到否决。有关方面认为,中投的成立就是因为中国巨量外汇储备遭到闲置,希望能积极运用;如果中投弃外储而到海外发债,与创立中投的目的有所违背。

另一种方案则是依照原有路径,由财政部发行债券,中投再向外管局买进外汇储备。此方案维持现行体制,对中投的变动最小,然而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无法一次性解决中投未来的增资问题,每次注资都必须重走一次程序,请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增资、财政部通过发行国债等,不能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注资管道。

其他方案则涉及央行的角色定位。一种变动较小的方案,是由外管局出资,作为“委托人”,将外汇储备资产委托给中投操作,外管局类似于私募基金中的“有限合伙人(LP)”角色,而中投类似于“普通合伙人(GP)”角色,GP为LP管理资产。

此方案的优点在于,由外管局作为出资人,未来可获得稳定的增资来源;然而此方案也有难为之处。一旦外管局将资产委托给中投,必然在收益率方面有所要求,届时中投管理资产的一部分收益可能需归于外储,和目前中投自管资产、收益完全呈现在公司财报的情形有所不同。

中投与外管局之间是否能对收益率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收益率是否应该与大盘基准指数挂钩、收益应如何归属等,是此方案中待解的问题。从中投方面讲,此种方案亦是不太情愿之选。

变动较大的方案,则是由外管局出资,直接入股中投,未来以大股东身份,视中投需求而渐次增资。

一位了解中投的市场人士对《财经》记者指出,中国的财富基金创立之初,本来就存在由财政部主导或由央行主导的理论之争,后来决定由财政部发债注资后,中投虽然直接向国务院报告,但是和财政部的关系“近了一些”,例如目前中投董事会的三名执行董事中,有两位皆出身财政部。一旦央行入股中投,未来央行也将增加在中投的话语权,原有股东未必愿意。

央行入股中投,还会面临外界对于央行存在外汇政策偏倚的批评。由于外汇储备理论上是依照本国与各国的贸易情形而配置外储资产币别,但是中投的投资策略只看投资标的有无增值潜力,这可能让央行的外汇储备产生偏离应有储备的情形。

同时,无论是中投或外管局的境外投资,都普遍受到国际瞩目,例如中投过去着重战略资源类投资、外管局去年增持日本国债、韩国国债,都遭到外界广泛关注;一旦央行入股,中投的投资会更显得敏感,外界可能将中投的策略视为央行的政策,中投在执行投资决策时恐将受到更大牵制。

投资业绩超11%

无论央行以何种方案参与中资,由于目前财政部通过董事会而对中投具有话语权,市场人士忧心会出现“双头马车”效应,例如和中投资产规模相仿的韩国基金韩国投资公司(Korea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下称KIC),即是由韩国财政部、韩国央行共同出资成立的基金运营机构,专业杂志《机构投资者》曾经在2008年撰文“一只基金俩主人”,形容双重话语权在KIC内部造成的掣肘情况。

KIC成立于2005年,初始希望能争取到500亿美元运营资金,然而韩国央行只希望保守管理外储,态度消极,仅出资170亿美元;韩国财政部对于KIC态度较为支持,希望能积极运用外储,因此参与了初始出资30亿美元,2008年再追加100亿美元。

韩国央行与财政部对外储管理的理念不同,在多项重大投资上出现争议,常常有“财政部同意、央行不放行”的项目,甚至2009年1月KIC趁金融危机参股华尔街券商美林投资银行(现为美银美林投资银行)时,还强调“用的是财政部的钱”。双方龃龉使得KIC人员流动频繁,也拖累投资效率。

中投提出的前述注资方案各有优点,也存在部分疑难必须解决。目前社会上还存在另一种声音,是中投必须面对的难题。多名熟悉中投的人士皆对《财经》记者提及,目前部分部委主张不应将外汇储备拨给基金,而应该单纯进行国家的战略投资之用。

“国内有些看法,认为中投追求投资收益是不对的,因小失大,应该投资战略目标。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很多瓶颈,资源、能源受制于人,粮食大量进口,高新技术不行,外储的钱应该买战略资源。”一位市场人士表示,过去对政府投资有主导权的部委,对于外储运用持不同意见,甚至对注资中投不抱赞成态度,“这会让注资过程拖得很长。”

中国应运用外储购买战略资源的倡议已久,例如3月8日在“两会”上,前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提案《积极利用外汇储备资金,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认为应该以外汇资金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开行、进出口行、中行、工行等主力融资行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外汇资金来源,在支持企业“走出去”业务中感到力不从心。

事实上,中投过去两年屡见全球战略资源的投资,例如对哈萨克石油天然气探勘开发公司、美国Penn West能源信托基金都有10亿美元左右规模的大笔投入。

去年中投在全球投资市场波动程度较高的情形下,取得超过11%的成绩,内部士气高昂,对注资呼声甚高。中投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在“两会”时公开对媒体表示,去年的投资回报率与2009年成绩相当,权益资产已达4000亿美元之多。据此测算,中投成立三年来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应为6.345%。

据《财经》记者了解,2010年中投本身借由投资取得的投资回报率仅略低于2009年的11.7%,汇金方面的资产,则因为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上市之后,赢利高于2009年水平,上缴股利可能增加,汇金方面预料收获颇丰,因此中投的“总成绩”可能会超越去年加计汇金收益后的12.9%。

中投团队在2009年初改组后,内部也逐渐协调适应。去年汪建熙参加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会议时,曾表示中投认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会在2010年底站上1250点;去年12月31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盘价是1257.64点,与中投预估只差了7点。种种表现也加强了中投寻求增资的底气。

基金多元化增资

中投并不是唯一一个为注资方案伤神的基金,去年许多基金也为增资做出努力。除了KIC在夹缝生存中争取到韩国央行承诺的30亿美元新资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下称GIC)与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下称淡马锡)也尝试了新的筹资工具。

GIC在去年10月18日首度将旗下资产进行初次公开发行,工业物流地产普洛斯(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在新加坡股市发行新股达约26.4亿美元。这是GIC第一次以多数股东角色,将所投资产推向IPO市场。

过去曾有多次发债记录的淡马锡控股,则在2010年7月首度发行以英镑计价的债券,共发行7亿英镑。加上2010年全年另外四次发行的新加坡币计价债券及票据30亿元新币,淡马锡一共在2010年利用固定收益工具筹集了近43.4亿美元资金。去年10月21日,淡马锡也通过IPO,将旗下的枫树工业信托(Mapletree Industrial Trust)公司上市,获得约0.93亿美元。

这些筹资行为说明了,基金渴望在资金来源上掌握更大的主动权。传统上,财富基金的资金多由外汇储备、石油储备、退休基金等来源组成,资金来源依赖国家供应,较为被动。

GIC特别投资公司(为GIC三大基金之一)总裁郑国枰去年底就对《财经》记者表示,GIC直属于新加坡财政部,和淡马锡的独立公司体制不同,法定的营运资金来源仅有新加坡财政部一处,其他的收入就是投资所得的股利、债息、资本利得,并不能够像淡马锡一样以独立公司身份出去发债募资。

“财政部不给钱,我们就没办法。”郑国枰说,这时如果GIC想要做更多新投资,仅有出售过往投资一途。

此前,澳大利亚财富基金董事长穆雷(DavidMurray)曾表示,后危机时期,财富基金有机会买入廉价资产。在过去一两年,各国财富基金的确在频频出手。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