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8篇

时间:2022-05-23 04:38:07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篇1

关键词:课程结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互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72-03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师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拟从职前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视角出发,以教师教育的政策和理论为指导,论述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就该课程的结构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课程结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吻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掌握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必须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现在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而且抽象、空洞,缺乏情境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力培养不给力。

2.课程结构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当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教学法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将来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社会教师招聘考试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但目前该课程的设置有相当多的内容陈旧,时代性不强,与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脱节、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与实际基础教育教学脱节。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隔。理论课程结构的设置没有按照实践课程结构的设置,两者之间在时空上都缺乏全面统筹的安排,条块分割现状严重,二者缺少互融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任何问题或行为的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对课程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需要一定政策和教育理论的支撑。有关政策性文件、教师教育理论、整体性结构理论等,为课程结构优化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1.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我国2012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明确提出了“教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三大理念,设计了“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目标领域,并细化了每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理念和目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指明了方向。[1]

2.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现代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向是以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内在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内在专业基本素质。它强调自主性,是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反思与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外在和被动知识灌输和技能的培训。就职前教师教育而言,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为教育者提供专业发展的环境,即建设小学与大学积极共赢伙伴关系,诸如专业发展学校(PDS),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情境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获得体验,获得对理论的解读、反思与建构,从而改变传统教师培养过程中先接受理论学习,再进行呆板的职业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培养方式。[3]教师专业发展既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根本出发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优化的主要目标。

3.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萌芽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在借鉴结构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站在不同视角上提出“三层次说(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去把握课程结构)”、“表层―深层说”和“两形式说(即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虽提法不同,但他们对整体性课程结构共同看法是,不但要从课程整体到局部上去把握结构,而且着重从课程价值取向以及人的发展意义上去把握课程结构。[4]以上观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策略

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在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学生成长的整个大系统中检验课程设置,以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和现实条件下取得最佳效益。[5]在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笔者侧重以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专业需求与发展为基点,尝试建构全程性的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课程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目标应是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较全面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小学语文执教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基于以上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群结构应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四个子课程结构有机结合,互融共生,组成全程性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而逐步对各个子课程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1.构建完整性的理论课程结构。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主要是按学术理性取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纯理论性,结构单一、抽象难懂,课程内容缺乏活力。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从宏观上看,课程结构应体现这样思路:教学是什么(弄清语文学科性质)――为什么教学(目的是弄清语文教学目标性问题)――教学什么(弄清小学语文到底教什么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教学(弄清用什么方法或途径来呈现教学内容)。确定总体思路后,再针对每个结构环节进行实质性设计。从中观上考虑,“教学什么”这章节主要包语文课程的定名及语文课程本质认识发展历程。“为什么教学”这章节,应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小学语文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世界母语课程改革及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历史、现状和趋势、21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知识结构。“教什么”这个知识环节也涵盖了古代、近代和当代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拼音、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至于“怎么教学”的知识主要是由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和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等。课程结构从宏观和中观设置后,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结构的微观设置是我们关注重心,也是难点。微观课程结构的设置要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问题解决本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基础,把抽象、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基于特定的情境、基于特定的案例中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情境、案例有机整合起来,在每个理论知识环节设置有特定情景、理论知识的感知、案例研讨和质疑探究等更细的环节结构,让学生在基于情境、基于案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感悟、质疑探询,主动建构知识,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理论课程安排在第三和第四个学期开设。

2.构建与理论课程互融的实践课程结构。教师职业能力是经过一系列系统化练习而习得的完成一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方式。教师实践课程是以关照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学习中的教育体验,是以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与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沟通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发展平台的重要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体系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将理论习得的知识有效转化为个体实践性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和智慧,而且能使教师应有的专业情意和专业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教育实践课程也分为两大体系: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与理论知识课程同步的、共融的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

技能训练课程结构主要涵盖以下要素:朗读技能、备课技能、课程资源开发技能、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课堂观察与分析技能、教学评价技能、说课与评课技能、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教学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

校外实践课程是在师范院校与基地小学密切合作的前提下,基地小学为职前教师提供零距离的专业发展的真实实践情境(场地),以教育体验、职业技能训练为内容,以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智慧为目标的课程类型。校外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必须体现全程化,贯穿在专科三年的学习中,要现体连续性、阶段性、渐进性,形成与教学法理论课程学习的有机融合。教育实践课程结构体系包括观摩感知性见习、专题性见习、教育实习与反思、顶岗(就业)实习四个模块,是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基本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师范生获得观摩―参与―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其中观摩感知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每两周规定时间开展见习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小学校长、语文名师的讲座与报告,观摩小学生学习活动、观摩小学主题性活动,观察小学日常管理,听小学语文教师上课、评课,参与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等内容,设置观摩感知性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走小学、亲近小学、熟悉小学,感受小学教育文化,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内容、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教学法理论课程时获得前置性教育经验,开阔学生教育视野,培养学生专业信念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动力。

专题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第四学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理论课程的学习主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或带着专题性问题任务,安排学生到基地小学观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与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了解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组织与开展等,进一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与深化,为开展校内教学技能训练提供经验与方法的支持。

多层次的、渐进式的见习是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感知阶段,是教育实习的前奏,为教育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实习与反思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上半学期,实习时间是一个月。实践要素主要包括教学实践与反思、班主任工作实践、参与基地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语文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教育实习结束后撰写教育实训报告。

顶岗(就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要求学生到农村小学独立完成一学期顶岗实习任务,让学生全程参与或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思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求职水平和成功率,为他们顺利入职奠定坚实基础。

3.重构选修课程结构体系。选修课程是主修课程的拓展与深化,目的是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法选修课程结构体系应以小学语文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语文科学的特点、就业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自主选修的课程。选修课结构设置要体现前瞻性、方向性、实用性,同时要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增大选修课程的空间,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基于这一设想,可以设置反映该学科发展规律与前沿性的课程,如世界母语课程改革趋势与教学特点及规律;可以设置教材研究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分析;可以设置小学生学法研究课程,如小学语文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个别差异与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可以设置教法方面的课程,如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课件制作;还可以设置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性课程,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

4.构建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法课程结构,不仅要注意显性课程结构优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优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虽是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潜在性的课程,但它比显性课程的形式更灵活、更多样化。因它与显性课程之间有着内在的递进、转化和互补的关系,所以如果重视隐性课程结构的设置与实施,能有效地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氛围中接受教育,并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这是实现该课程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活动课程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隐性课程一个重要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与语文教育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组织。比如成立话剧社,开展排演课本剧活动,培养学生对课程本剧的编导与表演能力;设立记者团,通过采访、写作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成立文学社团,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等编辑与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自办报刊的能力;此外还可成立书法协会、简笔绘画协会、音乐舞蹈协会、礼仪队等。通过成立多种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培养多才多艺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为以后出色地组织小学生开展课内外活动奠定基础。

也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赛、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这样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自觉性。

还可以开展校外活动课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基地小学的义务支教活动,两周一次,帮助基地小学开展主题班会、礼仪礼节教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以及课程辅导活动,或协助基地小学领导、教师做一些辅工作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强服务意识、专业意识与专业信念,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其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当然,活动课程项目的设置要根据自身学校特点来确定,各类活动课程的设置还要体现全程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注意与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相衔接。

以上四类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在时间与空间上体现了递进、交叉、互融的特性,并有计划地贯穿于专科三年的整个过程,能更有效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13.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2013,(11).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硬性灌输 软性灌输

[作者简介]房咏梅(1970- ),女,山东汶上人,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吉林 通化 134002)周丹(1988- ),女,吉林通化人,江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 南昌 33002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56-02

“硬性灌输”指采用有形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把特定的内容传授给教育对象。主要包括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教育形式,其在高校中表现为各高校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授的教学形式。“软性灌输”指采用无形的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把灌输的内容融入一定的载体之中,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软性灌输”贯彻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原则、民主原则、层次原则、激励原则等重要原则,是上述诸原则综合运用的一种理论成果。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有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问题,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为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服务的作用。

一、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助于“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它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最直接的方式。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载体之一,能较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活化”,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能在将受教育者个体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道德生活的直接经验与社会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智慧相结合的形式中才能取得,所以需要有一种媒介将两者联系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两者相结合的重要媒介。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受教育者能够直接感知它,并将对教育内容的理性理解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又在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产生直接经验,能够更好地将教育内容内化,极大地感染人们,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因此,为了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我们提倡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让受教育者知道了“硬性灌输”教育方法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是怎样产生的,让受教育者在知其然的同时又知其所以然,使受教育者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体系。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首先,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产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其次,教育者要及时将受教育者在生产活动中获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将这些经验与书本中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比较,让受教育者在比较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不仅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参加社区服务可以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高校应坚持理论学习,同时与各种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文化、教育”下基层、进社区活动,让学生到基层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坚定信仰,让学生在服务群众中深入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作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之一,有利于受教育者亲自去领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主人翁应有的权利。同时,它也间接地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并改变原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抽象的问题。

二、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校风、教风、学风最直接的反映,具有内在教育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载体。因此,在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方面,我们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相结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相结合,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载体相结合的具体措施之一,它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建筑景观、校园绿化和美化、场馆布置、文体设施、教育教学设施等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受教育者随时随地接受现阶段国家正在提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还可以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对校园建筑、公共设施、主要道路、办公场所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赋予物质环境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充分发挥它们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等教育作用。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精神文化载体相结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方针、治学态度、道德观、价值观、校风等。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往往处于反抗与屈从、自负与自卑、自信与气馁等困惑和矛盾之中。通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载体相结合,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受教育者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受教育者在学习和工作中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并让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更加细化地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校园精神文化载体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到巨大的作用。

3.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制度文化载体相结合。在高校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制度载体相结合,可以防止“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再次落入思想政治教育重制度轻育人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可以使校园制度更加合理化、人性化,使校园制度发挥其本来应该具有的育人功能,这也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发挥育人作用奠定了基础。在高校应充分利用师生道德行为规范、校园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惩制度和社团活动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养成文明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长期存在。

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学生社区载体相结合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与学生社区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社区载体对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学生公寓和学生社团的各种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的结合。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学生公寓。首先,在学生公寓内设置党团的工作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其次,在各公寓中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使其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载体;再次,通过创建文明宿舍、宿舍文化建设竞赛、公寓板报、宣传橱窗,开展遵守公寓规定、诚实守信等活动,让大学生时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刻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素质。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场所,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进学生公寓,更有利于促进“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并达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学生社团。丰富的社团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还可以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极佳渠道。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不断强化学生社团干部的学习和培训,配备专任指导教师对社团进行分类指导,注重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媒体载体相结合

在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上,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体载体相结合,正是充分利用了媒体时效性强的特点。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电波媒体。电波媒体作为媒体的一种,其在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采用广播电视这样形象化的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弥补了过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僵化、时效性不强、内容传送滞后等方面的不足,为广大的学生更快捷、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因此,高校应积极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电波媒体,使“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高校中得以实施。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平面媒体。平面媒体主要是指报纸、杂志等媒介。充分发挥平面媒体的作用,使“硬性灌输”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软性灌输”教育方法的帮助下,让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得到传播和弘扬。因此,我们提倡在高校中要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平面媒体,做到从无形中推动“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

3.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网络媒体。提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媒体相结合的过程中,不能缺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媒体相结合这个重要的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网络领域,实质上就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助推器,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速度。另一方面,在网络领域中,高校通过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得到拓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活动。

[参考文献]

[1]郑润权,陈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程敬华,万宝方.马克思论实践与人的本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篇3

一、适应培养方案,寻找课改契点

国内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务基础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为主的特色鲜明、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2]的办学理念下,该院经历了由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成长道路,逐渐摸索出本科阶段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小学教师”[3]。在这个目标下培养出的一线小学教师,既要具备小学教学、教育及管理的职业素养,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化与艺体的综合素质。这实际上就是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看,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迎来更大的契机。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必然要突破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师范类及普通综合类院校的模式,向实用性、专业型和开放性、素质型过渡,使学生在研习理论课程时,除了理性思辨的培养,理论体系的消化,还要适应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实践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走出学院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旧框,突出对新问题、新领域的应对能力,探索合理科学的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

二、调整课程结构,培植特色课程

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念、训练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创作鉴赏文本等任务。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同样肩负着传授基础文学理论的任务,但基于有特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同名课程存在着差异,需要在讲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的结构,培植具有职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彰显其独特地专业价值,以及面对小学教师培养的适应能力。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文学概论、中西方文论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与其他普通院校无异。而美学课程在以往都是文艺学限选课程,学院将其与小学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开设了“小学美育”这样的特色课程,这种适度改良是创新性的尝试,开辟出一块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该课程明确小学美育的专业定位,建构包括接受论、主体论、过程论、环境论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秉着实践性、审美性、师范性的原则,架设起完整理论体系与小学教育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探索诸如小学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活动的特点、小学教师的美育角色、小学各科教学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课教师的审美修养等问题,为培养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提供理论课程的实际支撑。结合教学实践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作这种结构性调整实属必要。循着“小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文艺学其他理论课程也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如文艺心理学,可以适当简化基础知识结构,选择有专业依据的针对性知识要点,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挂钩,探寻小学教学中创作与阅读文本的心理学特征,从而加强理论课程的职业化储备和人文素质培养。写作学课程除了讲授写作主体素养、写作客体要素、写作文体技法等基础理论之外,应挖掘写作技能实践,归纳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开辟与学术论文写作和小学教师职业写作相关的专题,助推文艺学理论课程适应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建设。

三、整合教材优势,完善教学内容

纵观目前的教材建设,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艺学教材与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文艺学教材,还是存在偏重体系化和缺乏职业针对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顾体系化与专业化双重特点,进一步完善文艺学理论各级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建构理论课程严密而庞大的体系,强调体系的完整与内容的系统,强调“本质化”,内容上出现“哲学化”倾向,整个体系从理论到理论,不免艰涩。但作为理论课程,这种教材表现出理论的严整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养成,这是其明显的优势。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教材,主要围绕“文学概论”展开,并未辐射到其他相关理论课程,单就文学概论的教材来说,它们减少了纯粹理论阐述的份额,降低了理论教材的阅读难度,更有针对性的建立理论知识框架,将传统型知识要点、前沿知识导入与职业一线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如果仅就“文学概论”而言,我们能比较轻松地整合两类教材的优势,完善教学内容,既保证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下职业素养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需要。具体来说,“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紧扣小学教师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文学领域的指导能力,并增设“儿童文学概论”这一极具专业针对性的章节,以精深理论与批判眼光架设理论知识与特色专业的桥梁。这在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里还未出现,只是在“儿童文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里涉及到,以一种“史”的眼光梳理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这种研究缺少开阔厚重的文艺学理论背景,也不具有独立的理论研究条件,难以从理论的高度俯视整体儿童文学现象,概括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块亟待开垦的责任田。文艺学理论其他课程也应该尝试将传统理论体系与实用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小学教师文学教育水平与教学科研能力的实用知识,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度,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同时,打破封闭的理论体系,融入人文审美因子,培育学生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的审美感知,实现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像文学批评课程,无论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还是20世纪以来西方前沿性文学批评理论,都是纯理论的,将这种艰深的理论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具有适应性,大多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如果将中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为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提供科学实用的文学批评依据,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并为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做出具体贡献。如果将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批评流派带入到对当下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像80后写作、网络小说、青春类小说、手机文学、超文本等青年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现象,当然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关注当下、批评当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艺学理论课程改革除了从整体着眼设置课程结构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具体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规划与统筹。上述事实说明,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应该从细节上寻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主格调就是:淡化理论哲学化色彩,优化实践“文本化”途径。在诸多教研资料中,人们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集中于辅助理论阐释这一定位。像互动式教学与多样性教学,体现出调动学生自主意识与综合使用教学手段这两种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纠其根本,在于冲淡理论形而上思辨的哲学化色彩,淡化高密度、体系化理论讲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课程特点的适应性变通。传统的讲授形式将抽象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确实给学生一种鸟瞰全貌的高度,严密而富有逻辑性。但由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误差、学生们知识结构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功利性学习态度,这种教学形式弊大于利,严重抹杀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自身、抛弃理论,因为从文艺学学科萌芽开始,理论就是其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石,特别是20世纪理论作为独立地位的出现,文艺学课程大多成为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诊断理论课程症候之后,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顺应时展与专业特色,探索实践教学的根本方式,即实践教学“文本化”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成了公认的出路,而“文本化”实践教学则是对众多具体细致的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统领。文艺学理论课程的重点不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读文本,围绕众多形式的文本展开基础批评、古代文论批评、西方现代派批评、文艺心理学批评、哲学美学批评等多样化批评路径。弗莱《批评的解剖》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难去教授文学,因为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能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是文学批评。”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需要在文本选择、批评样式、难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调整。首先在文本选择方面,从小学语文课本、儿童文学作品中精选文本,注重文艺学理论对这些文本的涵盖事实。其次是批评样式,一般而言,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形式都追逐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实际效果,诸如分组讨论作品、集体研究专题、辩论不同立场、一人一份读书笔记、原创作品鉴赏会议、情景教学模拟等形式,都较好地接触文本、批评文本,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时,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批评思路、正确选择批评视角。再次就是难度把控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与文化视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师提前评估文本深度、批评方法的难度、学生对实践活动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实践活动的进行中,也要及时判断进展的效果值,作出适度调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据文艺学学科各门理论课程的不同性质及其所处的学科结构点来设计具体方法,注意调试好各课程实践教学“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该学科本身的共同性质,又要体现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实开展这些方面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文本素养,为其承担小学教学的责任提供专业知识与综合视野的双重保障。

五、拓宽考评渠道,更新操作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篇4

关键词 电工技术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众所周知,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强硬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动手技能;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就中职当前的教育发展情况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是理论课程在先,实践课程在后,课堂上只是单纯讲理论,实践课程只是单纯讲操作,导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这就导致了教师教学效率低;而学生理论学不精、实践学不会。因此,教学模式与方法亟待创新。

1“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融“教、学、做”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内涵就是学生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从学习理论知识中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理论知识的更深一层学习。

2“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的含义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就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的同时,又要对理论知识的再次讲述,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于一体的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3理实一体化在电工技术教学中应用

3.1优势

(1)它能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知识教学,在技能实践中巩固课堂知识,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它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因为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实践的引导者;同时学生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者,还是教师实践的监督者。这样彼此相互学习与实践,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3)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应用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也就间接地体现了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

3.2实现

(1)合理设置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理实一体化。其主要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应以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基础课的教学注重“精”,真正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度”。并将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合为一体,从内容上保证实现“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

(2)科学安排课程讲授,循序渐进,实现教学过程的合理化。教师不但要进行课程讲授的科学安排,还要把握知识体系的脉络,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求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它主要是围绕实践操作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如“电工测量仪器的使用”的课程讲授,可放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它要求教师必须要一边进行讲授一边进行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练习,从而引导学生入门;如“电动机正反转”的课程讲授,则可放在实践后,以讨论、提问、总结的形式获得,即让学生动手装配电路,调试电路,观察现象,得到结论:通过改变火线相序,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这种通过由表面现象到不断探索、发现新知识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做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在操作中验证理论;同时,又用理论指导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改革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化的;所以评价解决问题方案的标准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好”与“更好”。因此,在评价方法上,教师要灵活运用绝对评价,并且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

4结语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电工技术教学中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俞艳.电工基础[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4).

[2] 纪文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百度文库,2012(1).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篇5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2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篇6

关键词:本土英语教学法;流派;体系;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57-06

自19世纪中叶洋务学堂开办英语教育到今天大中小幼学校普遍开展英语教育已有一个半世纪,我国已成为全球英语教育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国家。但是,我国既尚未实现外国英语教学法本土化,更没有形成成熟的本土英语教学法。这种状况与我国英语教育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推进外国英语教学法本土化并尝试建构本土英语教学法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人就开始了英语教学法本土化和本土英语教学法建构的探索历程。什么是本土英语教学法和英语教学法本土化?我国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本土英语教学法?我国有哪些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流派?其教学观点、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有什么样的个性和共性?他们是否反映了我国英语教学法发展的规律和特色?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内涵阐释

本土教学法和教学法本土化是教学法发展的两种类型或两种过程 [1 ]。一般说来,本土教学法具有三个特性。一是本土生长的,即本国产生的而非来自国外的;二是适应本土的,即适应本国教学情形的;三是原创的,即本国人自己通过研究与实践创造出来的,带有本国特色的。教学法本土化则是指国外教学法传入某国并适应某国(本土、本民族)教学情形并逐渐成为某国教学法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本地教学法为了迎接国外教学法的冲击和挑战而不断调整和强化自身并整合的过程。

相应的,英语教学法本土化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结果,是西方英语教学法来到我国特有的文化语境并与我国原有文化教育结合,相互吸收合理内核和精髓,进而渗透到我国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变成与我国英语教学相适应的能指导英语教学的教学法。本土英语教学法,就我国来说,即中国英语教学法,包括传统英语教学法和现代英语教学法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在近代因开展英语教学而移植西方英语教学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乎是西方英语教学法的翻版,毫无“本土”可言。因此,这里所谈论的本土英语教学法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后由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或专家所创立的现代英语教学法。构成本土英语教学法需具备如下三个特征。首先,它是本土生长的、本国产生而非来自国外的英语教学法。尽管某种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语言教学理念可能与国外某种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它一定是发源于本土英语教学内部的自我演进过程。其次,本土英语教学法应是适应本国英语教学实际及特色的教学法,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上。我国的母语文化语境、教学思想及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对本土英语教学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不同母语背景下的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学一定会有不同之处。即便在我国产生的某些教学法如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体现了国外某些学科包括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的一些观点,但只要这些理念不是来自国外某种专门的英语教学法而是在中国语境下有独创性运用,且在国内外首次使用,就仍是本土英语教学法。最后,本土英语教学法应是原创的教学法,即本国人自己通过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的国外没有的教学法。因此,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源于我国英语教学的实践,有着深厚的中国国情、教情、学情的土壤;是为解决我国英语教学问题而进行的教学法的改革与探索;其名称独一无二。

无论是本土英语教学法还是英语教学法本土化,如能反映英语教学的规律并切合实际,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能为构建当下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提供样式和借鉴。我国英语教学界一直受限于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不相信我国深厚文化土壤能产生自己的英语教学法,更忽视我国学者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对本土的教学法研究不仅不能公正视之,反而多持批判的态度 [2 ]。我们应当将母语与外语、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理念、理论研究与实践(实验)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发展。

二、本土英语教学法:流派述析

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理念。这些学科又由于有不同见解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因此,每种具体的英语教学法由于采纳了上述不同学科的思想而各具特色。这种具体的教学法即是教学法流派。迄今为止,国外较有影响的教学法流派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交际法等十一种。我国的英语教学虽也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传统英语教学法以引进为主,鲜有本土的教学法诞生。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学飞速发展,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尤其是教学法研究却相当滞后。值得庆幸的是,在被西方英语教学法左右控制、“东跳西跳”(指移植苏联和西方英美国家教学法)的年代里,部分英语教学专家在对引进的教学法流派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加工,使之成为适应我国教学情境的英语教学法本土化,如吸纳了人本主义教学法精髓的章兼中“五因素教学法”、以交际法理论为指导的王才仁“双重活动教学法”,等等。亦有少数学者仍坚持以本土文化为语境,积极运用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和语文教学理念,或从教学实践出发提炼教学理论,或从教学理论着手建构教学法模式再加以验证运用,最终形成本土英语教学法流派。较有影响的有西南大学张正东教授创建的“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张思中老师创立的“张思中外语教学法”,通化师范学院包天仁教授创立的“四位一体教学法”等。下面笔者对“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和“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形成过程及影响进行简要剖析。

1.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是由特级教师张思中在近三十年的外语教学实践和改革基础上,将传统教学思想和心理学原理与英语教学理论相融合,通过“教学实验――课题验证――教法成形――理论成书――试验推广”的循环过程而探索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英语教学法 [3 ]。

1959年,张思中从华东师大俄语系毕业并留校进入一附中任教。他将在部队学习到的“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和在大学期间用各种记忆法与方法论以零起步而赶超同学的个人学习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大胆创新,根据学生需求,借用传统复式教学方式,采取集中识词、原版拓展等方法进行了第一轮60~65届初中至高中教改实验。1963年,华东师大李振雷教授带队实习时发现了张老师的改革实验并撰文在《人民教育》上加以介绍 [4 ]。“”中该实验被迫中断。之后,张思中进行了第二轮78~84届初中至高中教改实验,创设“心理优势论”,开发出跨学科兴趣小组、两两对话等教学技巧,学生连续三年高考外语成绩位列全国第一,震动了教育部及外语界的专家。1986年,教育部中学司副司长卓晴君在“第二次全国外语教改工作会议”上宣布推广张思中的外语教学法。从这时起,张思中开始了专门的教学法研究工作。他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概括为“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十六个字,简称“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这一名称由教学法专家胡春洞教授所取,意指此法中国独有,张思中首创) [5 ]。自1988年起,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进入群体实验、发展、充实、完善与大面积推广阶段,并得到吴棠、邵瑞珍、应云天等教授的理论指导;教育部教育司、中央教科所从各种条件上给予保障并先后开设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全国培训班”,成立了“上海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张思中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七五”到“十五”的课题,子课题更是遍布全国一百多个教改基地。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仅大大改观了“费时低效”的“哑巴英语”现状 [6 ],学生英语成绩有了质的飞跃,还培养了一大批特级和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带动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各级各类英语教学,还将教学影响拓展到东南亚和我国台湾嘉义地区。1996年《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出版。同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发文称“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是中国人第一次创造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7 ]。胡春洞教授也称这一教学法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土特产”,“弥补了中国外语教学法学术界只谈论和介绍国外外语教学法各种流派的缺陷,因此它完全有资格作为中国外语教学法流派之一而立足于学术之林” [8 ]。1996年6月28日和1998年9月23日,李岚清副总理两次会见张思中老师并寄予殷切期望。1999年,《张思中英语教程》发行,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从教法到教材的飞跃,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

2. 张正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是由西南大学张正东教授创建的教学法流派。他是我国外语教育名家,参加过历次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研制修订等工作,不仅对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有系统研究,而且对我国传统教学法理论的特点有独到见解。张正东教授通过对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如语言学派、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的研究,认为他们作为外语教学法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学校外语教学的环境”。他认为:“学校的青少年是在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不是小孩或成人在目的语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学生学习外语所用的生活语言、工作语言、学习语言全是母语。”“国外外语教学法基本上对之视而不见,不闻不问。” [9 ]其次,他总结了自拨乱反正以来我国中学外语教改中不少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的类似立体化教学的经验。再次,他对外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外语教学应是由目的语、学生、环境三维以及以经济发展为顶和跨国文化为底而构成的立体” [10 ]的理论假说,突破了外语教学法重语言学、心理学理论轻教育学、文化学理论的缺陷。1985年,他不仅出版《外语教育学》一书,成为我国第一位将外语教学纳入教育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第一人,而且还撰写了《外语教学法理论研究的三个问题》一文,提出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是立体化,必须重视教学环境的积极作用,观点得到邓炎昌、许国璋、李庭芗、吴裳等老先生的赞同。1986年开始,他在四川开江中学由特级教师王恩群组织开展了从初一到高三长达11个学期的外语立体化教学实验。1992年3月,实验通过评审验收。验收表明,实验班在高三上期接受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通过率达73%,远远高于同时接受考试的九所院校大学生的通过率。第一轮及后几轮不同省市中学实验班在初三时接受同年高中毕业会考英语试题检测,合格率达50%以上,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实验效果显著。实验成果陆续在《外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1995年,张正东的《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出版,表明其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趋于成熟。

从上述对张思中和张正东外语教学法形成背景及其影响的梳理中,我们可清晰地看到,这两种教学法是地道的我国本土英语教学法:它们不仅产自我国本土,还是由我国外语教师首次提出;不仅有长期严密的实验作基础,还有系统的理论为支撑;不仅适用于英语教学,还成功进行了嫁接,适应了母语环境下的外语教学规律。

三、本土英语教学法:体系分析

上述流派尤其在教学观点、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三个维度上突出了“本土”特征,是建构本土英语教学法体系的核心要素。教学观点是对英语教学本质的看法,反映其客观规律,如语言本质观、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授(育)观(教学有法);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观点的程序性结构,是联接教学观点和教学技巧的中间层。不同的教学观点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即使具有相同的教学观点也可形成多种侧重不一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教学技巧则是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是最能体现教学个性形成不同教学风格的层面(教有良法或贵在得法) [9 ]。

1.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1)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有人认为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或一些具体教学方法的堆积,教学理论不够严密和完善。事实上,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在关于语言本质、语言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有独到见解。他持系统的外语教学观。他认为,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由相互联系的几个子系统构成。首先是语言系统,包括拼音、词汇、语法和书写四个子系统。其次是心理系统。面对庞杂的语言系统,在语言教学中,师生应呈现一种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渴求成功并收获成功体验的良好心理状态。突破难点、扬长避短、排除干扰、满足学生需求、让学生看到成就等就是构成心理系统的五个要素。第三是语言学习系统。语言学习可经由很多途经,最有效的途径是将语言系统内各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适当集中并通过后一阶段的阅读材料的补充精泛结合,采用循环记忆、译学结合的方法巩固。第四是外语教学的语言交际和文化传播目的使其应用教育学的观点辩证看待教学中的几对矛盾,如教学方法与教学课本之间的矛盾、听说读写之间是否同等重要的矛盾、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矛盾等。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立足本国教学实情,认为课程标准与学生能力不是对等的,不能为标准而上,而应依学生能力而变,依照学生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调整教学的步子;听说读写作为语言学习最核心的四大技能,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种技能同等重要。上述论点构成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完整的教学思想。

(2)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在语言本质、语言学习、外语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有鲜明论点。首先,关于语言及语言教学。张正东认为,外语教学是以外语为对象,是包含结构、功能、文化诸多部分的整体系统。结构是功能的载体,功能的实现要经由对结构的学习,文化则是通过结构和功能所传达的外语教学的内容。衍生于中华文化大背景下的我国外语教学是一个迥异于国外文化情境的客观存在的整体。“从这一整体的构成来看,首先要有学生,学生要学外语,外语学习主要在学校进行,办学和学习决定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需要,办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有的价值观和不同的生存、创造能力,这在外语教学中主要通过对文化冲突的处理和用外语进行交际去实现。” [9 ]因此,外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学生、目的语(英语)、教学环境(教师、母语、教学条件等)为三维,以经济发展为底,以跨国文化为顶的立体化系统。上述要素应体现我国外语教学的国情,各要素保持平衡,教师要发挥维持教学系统之内稳态的作用。其次,对于外语的学习。张正东认为,学生学习外语主要是学得,习得只起辅助作用。因为外语教学不同于教学,不具备习得的环境,外语教学法实际上是教学生学习外语的方法论。再次,关于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张正东十分推崇我国传统心理学,强调记忆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关于外语教育的地位。张正东认为,外语教学只是达到学校教育目的的手段之一,外语教学法应在教育学范畴内发展,并按教育学的规范来指导外语教学。

2.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操作体系

(1)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操作体系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又称“十六字外语教学法” 即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这既是其教学思想的生动体现更是一套完整的操作模式。

“适当集中”指集中教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教学技能。集中教学容易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教学效果自然好。集中教学又可分为超前集中、随机集中、综合集中。“反复循环”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渠道,对语言材料采取循环记忆法、卡片记忆法、排列组合记忆法等,通过圆周式、螺旋式和逆循环方式巧记乐记语言材料,奠定学习的坚实基础。“阅读原著”是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深入学习文化内容,带动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既是语言学习观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原版的报刊、书甚至教科书都是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文化的最佳载体。而通过阅读,我们可最直接地体悟他们的思维生活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这一点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了教学法以人为本,辩证对待学生差异。这一教学法采用兴趣小组和辅导小组解决个体差异;用同堂分组复试教学对待群体差异,成为一大亮点。四者之间是统一而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活化在具体课堂教学中。

张思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技巧,如善用“导向法”、常用“循环法”、妙用“观察法”、学用“军训法”、勤用“形象法”、用好“筛选法”等。这些技巧在课堂情景中可化生为教学艺术,能让语言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如在对知识进行集中学习时,教师可采用各种记忆法进行循环记忆;在课外指导阅读原著时,教师可采用精泛结合、译学结合推动学生迎难而上,体会成功,塑造心理优势。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之所以充满张力并大面积提升教学水平就在于教师对教学技巧的精心运用,台湾嘉义大学副校长余玉照博士用一副对联形象地突出了它的诀窍,即“耳、目、口、手、心时时出招;听、读、说、写、想处处发功” [11 ]。

(2)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操作体系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操作体系具有开放性。在前述教学观的指导下,张正东提出了形成完整教学模式的六点原则:全面考虑、从国情出发、辨证论法、包容百家、着眼准备、用法之法。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由于教学目的的差异、教学类型的变化等因素,教学操作模式可多种多样。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操作模式包括一个总模式和四个具体教学模式。如“听读训练引路,优先发展听说能力”教学模式、“拼读入门,阅读主导”教学模式、英语“优化输入,分层输出”教学模式等。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通用模式又叫阶段教学模式,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部分构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得外语的认知规律分成五个下位阶段性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安排充分体现立体化教学法所倡导的教学交错、精泛结合、活化事件及温故知新等原则;教学方法重在意理记忆、整体着眼、分散巩固等学习方法;教学手段则主要为教师所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式。具体目标之一的“精通基本语言材料”主要通过学习及精炼语法内容的极少精读文章“作为发展语言技能的积淀,有如酵母”的教学活动得以实现;这里体现了语言结构知识通过蕴含丰富文化的语料与语言功能相融合。“取得语言技能”并“形成运用能力”的分类目标则需要“粗读较多的篇章以及学过的课文,用目的语组织教学和运用日常会话相结合”、运用“整体着眼、交换重复、学用结合”、“大量输入、运用沟通”等方法达到。从教学目标的预设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手段的使用,都体现了立体化教学五要素相互联系而成一系统的观点。

根据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教学技巧主要有:裁缝、滚雪球、迂回、反刍、发酵五种。“裁缝”指解决“教出去学进来”之矛盾的策略,因外语教学中把语言拆分整合、归纳演绎如裁缝时裁剪后又缝合相似;“滚雪球”是安排外语教学过程和积累外语知识技能以转化成外语运用能力的策略,包含捏紧核心、点面互及、循环往复、五步教学、滚动不息要点;“发酵”指精选少量语言材料而练得烂熟,以之作为吸收、发展语言技能、能力的酵母,它是将外语知识转化为技能、运用能力的技巧;“迂回”是处理重点难点的策略;“反刍”则是由粗到细、循环加深的技巧 [12 ]。

四、本土英语教学法:特色探讨

1. 两种本土英语教学法的个性特色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和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作为两种独具特色的本土英语教学法,在形成路径、教学观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有鲜明的个性。

首先,从形成路径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诞生、发展与成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理论形成模式。近三十年的外语教改经历是其教学法形成的实践基础,各种课题的研究则是这一教学法逐步成熟化的有力支撑,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研究机构的成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书籍的出版则标志着这一教学法的体系建立。相较而言,张正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是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理论形成路线。在对国内外外语教学法做了系统研究后,张正东从我国传统教学法思想出发,将外语教学法纳入教育学范畴,提出了“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理论假说,然后在中学的教学实验中进行了严格的实验论证,并以科研文章、理论书籍等方式来完善教学法体系的建立。这两种教学法理论的形成发展模式反映了教学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实践的支持、科研的引领和实验的探索。

其次,从教学思想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认为外语不仅可学得也可习得,学得在学习中占主要地位但不可忽视习得的作用;张正东则明确提出外语主要通过学得完成,习得最多只起补充作用。因此,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认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学习中同等重要,并特别提出通过阅读原著进行读译结合的主张,在学习中应遵循“输入>输出”原则;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则提倡听读先行、说写随后,重视听力和阅读的引领作用,优化输入、分层输出。

第三,从教学目的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立足当时中学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现象,旨在“大面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九五课题),“一门外语基础过关”(十五课题),教学目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则主要基于理论探索,不仅旨在用理论指导中学包括大专院校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实践,更意在将这一教学法理论化,建构我国独有的外语教学法理论体系。因此,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更重教学理论的本土探究而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则更强调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

第四,从教学技巧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成为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仿照使用的方法。在每一种教学方法下又有具体的教学技巧。如“反复循环”运用的记忆原理有卡片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技巧;“因材施教”则是孔子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促使教师应运用兴趣小组、辅导小组或同堂复试教学的操作技巧区别对待。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不仅在理论假说中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如整体着眼、学用结合、集中教学、分散巩固等,还开发出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技巧。

2. 两种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共性特征

首先,都符合“本土”特征。这两种英语教学法虽各有特色,但都是本土生长出来的,不是外语教学法的移植或改造,即使受到外国外语教学法的一定影响(在开放时代,母语国外语教学法要想不受外国原发教学法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其痕迹也不明显。这两种外语教学法都适应我国本土英语教学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英语教学特点和规律,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它们都是国人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创造出来的,深深地打上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烙印。

其次,都有扎实的理论作指导。除了语言学、文化学外,他们更强调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如,两者都持外语教学系统观。张思中认为这个系统由相互联系的语言、心理、教学、教育等构成。张正东更认为外语教学不仅要以语言学、文化学作支撑,更应以心理学、教学为指导。外语教学法直属于教育学范畴。

第三,都有可操作、可仿效、易推行的实践操作模式。张思中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操作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下含“导向法”、“循环法”、“军训法”、“筛选法”组成的方法技巧。张正东的操作模式包括一个总模式和四个具体教学模式。教学技巧主要有裁缝、滚雪球、迂回、反刍、发酵五种。

第四,都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反映了本土外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成效。两种外语教学法都认为,浸润于印欧语系的西方外语教学与成长于汉藏语系中的我国外语教学有迥然不同的教学环境。因此,西方外语教学法理论产生的文化环境于第二语言和外语来说是一样的,外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差异较小;但在我国外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只能在我国文化中寻找适合我们的路子和方法而不能不分脑袋扣帽子,生搬硬套,结果食洋不化,适得其反。这两种外语教学法均吸收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教学思想和语文教学思想,都肯定我国传统的模仿+实践的学得模式的作用,认为内隐的心里途径和外显的行为途径是我国外语学习需要特别继承运用的两种有效途径。同时,这两种外语教学法不仅提高了我国中小学校乃至大学的外语教学水平,还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传燧.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12,(3):82-86.

[2]俞约法.《外语教育学》与外语教学法通论――读张正东同志近著有感[J].外语学刊,1988,(5):58-60.

[3]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4]李震雷.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好外语[J].人民教育,1965,(6):24-27.

[5]张思中.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李岚清副总理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探索中国人学外语有效方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N].文汇报,1996-09-25(1).

[7]张志远.认真学习落实李岚清副总理讲话精神,进一步总结推广“张思中外语教学法”[M]//张思中.专家学者教师论说“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8]胡春洞.论“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兼谈外语教改的方向[M]//张思中.专家学者教师论说“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张正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篇7

关键词:化学教育研究方法

随着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即研究者”、“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论和努力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教育科研意义重大,化学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势在必行。笔者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教育科研略谈拙见,以供参考。

一、化学教育科研的研究过程

化学教育科研是从客观存在的化学教育事实和现象出发,以推动化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改善和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科学行动研究活动。研究过程包括选定课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五个部分。

1.选定课题

课题的选定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首发环节,它决定研究的价值、意义,影响研究的效果。选题要注意课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实效性和科学性。选题内容一般来自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主要包括化学课程与教材的研究;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化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研究;化学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化学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化学课外活动的研究;现代化学教学手段的研究等。

2.制定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工作的统筹性规划,制定研究方案就是提出对研究活动的可操作性计划。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查阅,了解前人对该课题作过哪些研究,有那些科学理论根据;研究者将在何时、何地、运用何方法进行研究活动。查文献时最好普查文献索引或目录,可查《全国报刊索引》(月刊)哲学版的文化教育类G部分(上海图书馆主办),或查《中学化学教育》(双月刊)复印报刊资料(人民大学主办)等。

3.实施方案

这是研究工作的主体落实阶段。研究者采用调查、实验、观察或其它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的实践活动,从中搜集有关问题和资料。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要不断记录研究中需要运用的资料以及自己对具体资料的分析意见和结果;要对资料分类和系统化以便于资料的系统保存和调用;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加以核对、考证,淘汰一些不必要和不真实的资料。对一些零乱的数据资料可以进行统计加工,使资料内含的规律能一目了然。

4.分析资料

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搜集来的大量资料只是一些具体的研究事实或数据,须经过自己思考和集体讨论,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从而发掘有关规律,掌握事物的本质。分析的方法有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两种。在具体的研究中往往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以某一分析为主,或者两种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当分析、综合、概括出研究结论后,还需要到变化的实践中加以检验。

5.撰写论文

教学研究的结果要用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一是总结,二是交流和推广。

二、化学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

化学教育科研方法是指在化学教学中,为达到研究目的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的总和。常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四种。在研究中往往采用起主导作用的某一种方法,又配合运用其它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是运用文献史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它适用于研究以往的化学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通过研究历史资料来认识化学教学的发展规律,吸取历史上化学教学经验的精华,总结教训,探讨化学教材、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原则和规律,以指导当前的化学教学实践。文献法的操作有四个步骤:一是文献检索,二是文献收集,三是文献鉴别,四是文献的研究与运用。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尽可能搜集第一手材料;既要搜集正面材料,又要搜集反面材料;要善于辨证分析史料的价值,选择能反映本质规律的材料。

2.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教育教学处于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教学、学习和实验等外部表现,搜集化学教学的感性材料,探求化学教学规律或经验教训的一种方法。观察的方式有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两种。定量观察常通过填写观察量表来进行。设计观察量表最主要的是根据课题需要确定观察项目,再将项目分解成可以观察的目标行为。定性观察只需尽可能详细地对观察对象的表现做原原本本的记录,不追求量的确定。观察的要求是: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观察前要阅读有关的基本理论和经验总结等文献资料;观察者要作实事求是的、全面的、详细的记录;观察后要及时整理观察资料。

3.实验法

实验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适当控制或模拟客观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有计划地逐步变化条件,探讨其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在化学教学研究中,这种方法应用是较多的。一般有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之分。实验室实验较多应用于摸索某些实验的最优方案或化学反应机理等。现场实验一般用来检验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手段等。实验法的一般步骤是:首先是提出问题、订立计划;然后进行实验,再从理论上加以探讨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撰写论文。其基本要求是:实验必须周密设计,系统进行,精确测量,反复进行;广泛参考、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新理论,采用新方法。

4.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访问、问卷、座谈、测验等方式,有计划地收集化学教学工作某一方面的资料,并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化学教学的某些规律的方法。它常与实验法、观察法配合应用,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可以用它去研究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大,时间较长的化学教学现象。调查的一般步骤为:一确定调查课题,制定调查计划。二搜集材料,这是调查的关键环节。可以综合运用实地考察、开调查会、问卷或测验等调查手段。必要时要设计调查表格,问卷过程中设计的调查表,较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用“√”或“×”进行选择。三整理材料,将原始材料的可靠性和统一性进行检查并进行统计处理。四撰写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要求调查目的明确、选样方法科学、收集手段多样、统计方法合理。

三、化学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

研究论文的撰写是课题研究的最后阶段,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呈现。其基本组成包括:

1.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和关键词。

题目要求醒目、新颖、具有科学性。作者及单位需如实填写。关键词是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字数一般控制在3~5个以内。摘要需用最简洁、精练的词语表达出论文研究的问题、方法、意义等,字数一般不超过论文总字数的5%.。:

2.绪论

绪论要求简明扼要,有吸引力。主要用以说明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及方法。

3.本论

本论是全文的精髓,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论述充分,论证有力,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要说明研究的过程、方法、样本和所使用的测量方法。用调查法或实验法研究的课题,要列出和研究密切有关的数据、表格和图表等等。

4.结论

主要论述研究结论,特别说明有创见的论点。

主要参考文献: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25~350。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方法 手段 辩证扬弃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317-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该课)实效性的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该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之现实的最优化的辩证研究,是解决实效性问题的重要一环。

科学地总结国内对该课题方面的研究,客观地讲,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如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的研究与改进举措、双边教学方法的研究、“两课”“知、情、意”的实效性的研究、教与学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多媒体教学条件的配置与运用等方面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中,指出了该课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少;一言堂多,群言堂少;学习书本的多,接触实际少;被动学习者多,主动学习者少;专注听课的少,课上做其余事情的多;更有甚者,老师不愿意讲,学生不愿意听。教学手段上,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多数教者只是把书本内容简单地搬到电脑、屏幕上,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图、像、网络联接等现代传播技术、条件还没有充分的有效利用。该课没能达到科学性、系统性、价值性、审美艺术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没能做到“知”、“情”、“意”三者完美的结合。故此,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对该课学的好坏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模糊认识,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抵触情绪,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现状,国内的专家、学者提出一些较有建设性的观点,如,为改变单一的课堂灌输现象增加专题讲授、实践考察、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提出比较方法教学法,使学生融会贯通;提出优化教学手段,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

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大量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方便快捷性,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面临新的困惑,现实的实效性、针对性之出路在何方?

若实现该课的实效性、针对性的教学目的,客观辩证地分析上述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上述研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与实践方面,缺乏最优化的系统分析,缺乏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的评估系统及认证体系;缺乏实施认证的目标管理体系;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缺乏反馈机制及动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与运用是定性的多,而定量的少;随意性多,系统性、计划性、有目的的实施少;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少;寓教于生活的少,寓教于乐的更少;由于对该课在观念上、管理上不重视,对该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理论研究深度也不够,系统性不强,实践上又缺乏规范性;同样,缺乏针对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与运用;缺乏对该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适用环境的选择;缺乏教学方法与内容结合方式的研究;缺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系统有机的转换、更新;缺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技术含量的支撑;更缺乏课堂学习及课下研讨的浓厚求知欲的有效激励机制;缺乏思想政治课新知识新思想的有效的传播量;缺乏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与形式、在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的有效研究;故此,该课程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不深入,其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不高;教学的实践的实效性有较大的或然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在某一高校某一班级,某一阶段可以,但仅具有特殊性意义不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全面客观的辩证地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在辩证扬弃的意义上,针对其存在着诸多不足及缺陷,突出该课程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实践基础性、可操作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公共关系双向传播与沟通的理论与实务技能,以与时代相吻合的思想政治理论为核心内容,以现实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切入点,密切联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从解决大学生当前及长远的关注的问题入手,着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此达到“知”、“情”、“意”共鸣。继而,以实效性为目的针对授课对象、授课环境,客观、系统、科学的优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用性、普遍性意义上得以推广,使受教育者由不愿意学,转变为愿意学,再转变为我要学;使受教育者从学习无用,转变为学习有用,再转变为终生受益等等。这是实现该课程实效性的最现实的选择。

辩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一问题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于,是解决该课程实效性的重要一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辩证扬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就是要在克服其不足,保留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这些内容主要之点是:第一,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本质规定、原则、特征、切入点、归宿点;第二,以该课程的内容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筛选、确定、排序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三,以该课程的教学环境、条件及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四,以该课程的学期的不同阶段(如期初、期中、期末)及不同课程阶段(课前、课中、课后)系统设置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五,以该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与多方面、多视角的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媒相结合来确定、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六,以该课程的全程教学的战略系统性与各个阶段教学战术的灵活性相结合,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七,以该课程传统模糊性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向科学的量化教学方法及手段过渡;第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现实选择及具体模式:突出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双向性,通过疑难问题专题式、座谈式、对话式、演讲辩论式、案例式、调研式、论文式、报告式、网络交互式等丰富和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不仅是理论意义上的,更重要还是实践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现实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体系方案,方案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上升理论,升华理论;各种方法手段交融交互运用,先后重轻有别。第二,建立系统的评估及认证体系,以保证最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实施。第三,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认证目标管理体系。第四,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人文实践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习惯。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是富有实效性的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实、具体的系统的统一;第二,建立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的系统评估及认证体系;实施认证目标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第三,建立反馈机制,实施动态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组合;第四,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以现代心理学、现代公关学、现代传播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相交融,并以此为科学理论依据,对其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性优化;第五,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是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第六,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对于受教育者是喜闻乐见的集知识性、理论性、欣赏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选择;第七,掌握和运用方法与手段的人,必备实施最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条件,应是事业型、学究型、宣传型、讲演型、主持型、沟通型、辩说型等几者于一体的通才教师;第八,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必须是建立在现代科技、传播技术的新生产力基础之上,使之具有科学化、标准化、信息量大,感染力强等特色;第九,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应以哲学、数学的科学定性、定量为基本思路;第十,创立其有共性、个性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组合的各种模式。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其基本思路和方法是:第一,从个性意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从教学的实践中概括和推导出具有共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二,从分散的、不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到系统的形成教学方法与手段规律性的运用;第三,从该课程的内容到形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色,选择最适宜的导入点,如疑难的社会问题、关系到自身发展前途问题、价值取向等问题为切入点,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研究与实践。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其现实性的选择是:第一,依据课堂教学实际,客观、科学的区别分受教育者注意力、兴趣点的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其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二,建立反馈机制,在一定的时段,对该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抽查,评估其效果,以不断地加以修正,进而采用更为现实可行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汪建华.“全国高校第二十一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2,(11).

[2]李文海.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三重挑战[J].高校理论战线,2001,(10).

[3]郭凤志,张澍军.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针对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9).

[4]徐朝旭.“两课”教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J].高校理论战线,2001,(1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