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曼哈顿计划8篇

时间:2022-04-24 19:59:56

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篇1

引言

城市中心区是人和车流最密集的地方,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调和停车供需矛盾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此外停车设施分类标准不一,按照服务对象可分为专用停车设施、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和公共停车设施,公共停车设施包括路外公共停车设施(off-street parking)和路内公共停车设施(on-street parking)。由于数据获取有限,以及城市中心区为商业和金融业聚集区,居住区分布较少,因而本文以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采取何种措施来满足巨大的停车需求,以期为我国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提供借鉴。

曼哈顿核心区是纽约乃至美国的经济心脏,在商业和金融方面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力。[1]其中,下曼哈顿(社区1~3)是世界金融中心,中曼哈顿(社区4~6)是美国最大的中心商务区,世界大企业的总部多分布于此,参见图2。

一、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的需求

2009年,曼哈顿核心区居民汽车拥有量约为139,000辆;在工作日早上高峰期(7am~10am)驶入曼哈顿核心区的车辆约为750,000辆。[2]根据统计,一辆机动车将产生约0.3个公共停车需求,[3]即曼哈顿核心区需配备266,700个公共停车位。然而2009年曼哈顿CBD(第60大街以下的曼哈顿核心区)地区路外公共停车位仅为11,000个,[4]全市路面收费停车位也仅为85,930个。[5]

此外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停车吸引率不同,表现出的停车需求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商业和居住用地规模大、交通活动频繁,因而停车需求总量大。通过对2010年曼哈顿土地使用类型进行分析后发现,曼哈顿核心区商业和居住面积占总面积的60%,尤其是曼哈顿金融区(社区1)和中心商务区(社区5)的商业设施,吸引大量的停车需求。然而停车设施占地面积仅为0.41平方千米,占曼哈顿核心区土地利用总面积的1.6%,如图3。

2011年纽约市交通部门对停车者展开调查,[6]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只有15%的人居住在曼哈顿地区,85%的人不住在曼哈顿。其中,52%居住在曼哈顿地区的居民上个月使用汽车次数超过20次,45%的未居住在曼哈顿地区的居民表示上个月到曼哈顿核心区的次数都超过20次以上。这就表明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场的主要使用者为通勤者,而通勤者是造成交通拥堵的最主要原因。此外9·11事件后,曼哈顿核心区居住人口在不断增加,居住者不断地占据着公共停车设施,因而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设施将面临更大的停车需求。

二、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设施的供给

除了严格控制公共停车设施供给数量之外,曼哈顿核心区还针对不同用地性质采取不同的公共停车供给策略。

(一)商业区公共停车设施供给

纽约市政府规定:位于曼哈顿核心区的商业区,每372平方米上最多只能设有100个路外停车位,此外只有获得政府的特别许可,才能建设室内公共停车场。[7]而位于曼哈顿核心区之外的商业区,则根据商业用地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用地类型为C1①的商业区,则允许设有的停车位是所有类型中最多的,即在93平方米上配备6.67个停车位;C5商业区则允许配备的停车位最少;位于布鲁克林、曼哈顿北端、布朗克斯南端和其他靠近曼哈顿核心区的区域用地类型为C4的商业区,即93平方米上可设1个停车位。

(二)居住区公共停车设施供给

纽约市分区法则将居住用地类型划分为10类,其中规定R1-R5为低密度居住区,R6-R7为中等密度居住区,R8-R10为高密度居住区。[8]如表1,曼哈顿核心区之外的居住区路外停车位的配备率会根据居住密度、距离曼哈顿核心区的远近和交通便捷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低密度居住区(R1-R5)根据区域不同,其每居住单元停车位为0.66~1.0个不等;在地理位置上距离曼哈顿核心区较近的中高(R6-R10)密度居住区,停车位为0.4~0.5个。纽约市政府特别规定位于曼哈顿核心区的R8-R10居住区,每居住单元最多设有0.35个停车位(除经济适用房外)。此外规定经济适用房每居住单元可至少设有0.25个停车位,根据补贴类型不同,最高可设有200个停车位。不仅如此,纽约市政府还设立“低密度增长管理区域”,允许该地区设有更多的停车位如布朗克斯的斯罗格斯内克。[9]根据2007年纽约市地块数据、停车位数据和最大住房容积率等计算得知(表2、图4、图5),全市居住区平均拥有路外停车位率为47%,意味着对于100个居住单元,开发商必须要提供47个路外停车位。[10]而曼哈顿的平均停车位率几乎为零。此外在曼哈顿靠近地铁站的地块,平均停车位率远高于远离地铁站地块的平均停车空间率,主要是因为90%的居住区都靠近地铁站。

三、曼哈顿核心区停车设施的管控

通过对曼哈顿核心区停车需求和供给进行分析发现,如果仅从数量来看,曼哈顿核心区的停车位供给数量是完全无法满足其停车需求的。但实践证明,现有的停车设施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2010年核心区就业人口为285.4万,比1980年(246.5万)增加了15.8%。[11]究其原因主要是曼哈顿核心区采取了停车设施需求管理政策、创新管理措施以及细分停车设施供应策略。

(一)管控的政策

在20世纪70年代纽约政府便认识到停车场能调整出行行为,对停车场的认识也由“越多越好”转变为“控制和管理停车场”,[12]并于1982年,颁布了曼哈顿核心区停车分区法案。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限制最大停车供给数量,减少停车供给数量,增加公共交通,以保护环境和减少交通拥堵。目前,纽约市停车设施总体发展思路是:以发展配建停车场(accessory parking)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off-street public parking)为辅,路面公共停车场(on-street parking)为补充;[13]由追求停车设施供需平衡转为加强停车设施需求管理;限制最大停车供给数量;特定区域实施弹性停车规定(如经济适用房停车配备和曼哈顿核心区停车)。

(二)管控的措施

曼哈顿核心区在调节供需矛盾方面,主要采取两种管理措施:其一,抑制公共停车需求——公共交通、限时停车、高停车费及汽车共乘;其二,高效利用城市空间——智能停车。

1.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是曼哈顿核心区缓解交通拥堵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保障。它极大地降低了曼哈顿核心区的汽车驶入量,进而减少了对停车位的需求。纽约地铁是大纽约地区的大众运输骨干,目前共有469个车站,总铺轨长度达842英里(约1355千米)。从图6可以看到,曼哈顿已经没有地铁有效辐射区不能覆盖的空间了。纽约的公共汽车平均每天有5800辆,载着2.01万人次的乘客,行走于200多条的慢车线及301条的快车线上。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改变了居民的出行方式,2010年公共交通和步行出行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私家车所占比重为20%以下。[14]更多的居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进入曼哈顿核心区,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停车设施供需不符的矛盾。

2.停车限时增加收费

纽约市政府对商用货车和私家车分类管理。在规定时间段,只允许商用货车停在规定路段内计时收费停车,一般只允许1小时,最多不超过2个小时,[15]如表3所示。而私家车则必须停入收费昂贵的路外停车场,以曼哈顿中城停车场为例,每小时收费7.99~20美元不等。因而,许多居民为免交停车费,将车停在长岛或邻近的新泽西州,然后乘地铁到曼哈顿。

3.倡导汽车共乘

汽车共乘(Car Sharing)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租赁方式,由多个人共乘一辆车来完成特定的旅程(尤其是上下班),从而共同承担交通成本。纽约市政府在分区法案中鼓励开发商在路外公共停车场或居住区和商业区的配建停车场中专门提供合乘车泊位,从而达到居民汽车共乘的目的。汽车共乘有利于降低对停车场的需求、交通成本和汽车拥有量等。

4.推广智能停车

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纽约市政府还设立了“智能停车”(Park Smart),即允许路面停车空间需求大的地方在停车高峰期时智能停车。目前在曼哈顿格林威治村和布鲁克林公园坡成功试点施行,如表4。

四、纽约市停车设施的规划经验与中国借鉴

(一)纽约市停车设施规划经验

曼哈顿核心区面对庞大的停车需求,不再一味地增加停车设施供给,而是加强停车设施需求管理,逐年降低停车设施供给数量。此外政府细化停车设施供应,根据土地利用类型规定停车位数量。商业区根据其所在位置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而设置不同数量的停车位。居住区停车设施供应会根据居住密度、距离曼哈顿核心区的远近和交通便捷性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需求管理,则通过建立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来改变居民地出行方式,降低私家车使用率;通过限制路面停车时间、提高路外停车费用和鼓励汽车共乘等方式限制私家车出行;通过实施智能停车等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空间。

(二)我国城市停车场建设的对策

目前我国城市停车设施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管理不到位,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加剧了交通拥堵,制约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471.3万辆,[16]停车设施需求518万~613万个,而停车设施供给仅248万个。北京市停车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缺口高达50%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对机动车采取宽松政策、出行方式结构不合理以及对停车设施政策管理不科学等。除了北京之外,上海、广州等城市也存在类似的停车问题,这与曼哈顿核心区具有相似之处。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北京等城市应该借鉴曼哈顿经验,由追求供需平衡转向加强停车设施需求管理。就这样的意义而言,纽约停车规划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停车设施规划以及解决道路拥挤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一是停车设施规划要具有前瞻性,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在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如设置残疾人主用停车位,允许经济适用房建设更多的停车位。

二是有必要适当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共停车场,但是必须改变单纯依靠增加停车位供给来满足停车需求。应加强对停车设施需求的管理,适当控制停车数量,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来满足居民的出行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是不断细化停车设施供给和需求。根据建筑密度、距离城市核心区的远近和交通便捷性来决定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停车位数量。加大对停车需求的研究,根据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停留时间、停车时段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曼哈顿计划篇2

发生时间:1939年8月2日至1946年12月31日

发生地点:美国、日本

综合背景:

最早注意到核裂变价值的是德国科学家,他们在核裂变研究中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39年初,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波尔从两位刚从德国逃亡出来的物理学家那里知道德国已经开始研制原子弹的确切消息。由于核能具有巨大威力,如果纳粹德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那么,人类就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核灾难。

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疯狂迫害犹太人,爱因斯坦、费米、波尔、格拉德等科学家也都被迫逃离德国,定居美国。居里夫妇的女婿约里奥(后为法国科学院院长、法共党员,也是钱三强的导师)则在德军占领挪威前夕,把制造核弹必需的200升重水运到美国,而此时全世界其他试验室中的重水加在一起不过几升。因此,法西斯的残暴统治反而导致美国在核研究方面已有了最优越的人力物力资源。

详细内容:

曼哈顿工程是指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的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为了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整个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1939年,西拉德等科学家担心德国造出核武器,便向美国政府提出应抢先研制,几乎没有这类知识的官员却将此建议视为天方夜谭。沮丧的西拉德等人只好找到爱因斯坦,说服他直接致信总统罗斯福,说明核裂变可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新型炸弹。他们的观点得到了爱因斯坦的支持。1939年8月2日,他们用爱因斯坦的名义写了一封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件(由西拉德等起草)。

罗斯福收到信件后,于1939年10月11日下令组织“铀矿顾问委员会”。经过周密的考虑,罗斯福后于1941年12月6日(即“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前一天)批准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

美国科学家虽然对原子弹的机制、应该努力的方向,甚至费用和时间都有了大致的构想,但核研究的庞大工程已经超过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能力。当时美国经济已经转向战争,没有一家工业公司能在短期内完成有关生产设施的建设。美国核研究的负责人之一布什认为,只有军队以最高优先权,才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核原料来。1942年3月9日,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强调了原子弹的光明前景,提出把全部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移交给军队。6月17日,布什给罗斯福准备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罗斯福立即批复了布什的报告。

罗斯福总统赋予“曼哈顿工程”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曼哈顿计划”规模大得惊人。由于当时还不知道分裂铀235的3种方法哪种最好,只得用3种方法同时进行裂变工作。这项复杂的工程成了美国科学的熔炉,在“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曼哈顿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的支持下,美国军方同意按原S-1委员会(负责铀研究的一个机构)的建议,开始建设4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和其他的研制、生产基地。军队把整个计划取名为“代用材料发展实验室”,指派美国军事工程部的马歇尔上校负责全部行动。由于马歇尔上校循规蹈矩,与科学顾问们又合不来,使研究计划优先权的升级和气体分离工厂地址的选择拖延了两个月。9月,政府战时办公室和军队高层领导决定,领导修建美国国防部大楼五角大楼的格罗夫斯上校接替马歇尔上校。格罗夫斯在赴任之前,被提升为准将。

格罗夫斯在上任后不到48小时内就成功地把计划的优先权升为最高级,并选定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作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基地。因为马歇尔上校的总办公室最初将设在纽约城,他们决定把新管区的名称命名为“曼哈顿”。于是,“曼哈顿工程区”就这样诞生了。美国整个核研究计划不久后取名为 “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赶在战争以前造出原子弹。虽然在这个计划以前,S-1执行委员会就肯定了它的可行性,但要实现这一新的爆炸,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在劳伦斯、康普顿等人的推荐下,格罗夫斯请奥本海默负责这一工作。

为了使原子弹研究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根据奥本海默的建议,军事当局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快中子反应和原子弹结构研究基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奥本海默凭着他的才能与智慧,以及他对于原子弹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命,才使他在日后赢得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的称号。

奥本海默开始时对困难估计不足,认为只要6名物理学家和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但实验室到1945年时,发展到拥有2000多名文职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军事人员,其中包括1000多名科学家。

鉴于大多数科学家都反对实验室的军事化,格罗夫斯同意加州大学成为洛斯阿拉莫斯名义上的管理单位和合同保证单位,基地的军队负责实验室建设、后勤供应和安全保障。这就保证了实验室内部的自由学术讨论。奥本海默鼓励科学家们大胆地讨论原子弹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即使看门人的意见,也会对原子弹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奥本海默注意倾听任何人的意见,掌握着整个实验进程。有些参与核研究的物理学家后来回忆说,他们自己甚至都不如奥本海默清楚自己工作的细节和进展。在很多问题上,都是由于奥本海默的决断才取得突破,保证了原子弹研制时间表的执行。奥本海默在科学家、普通职工和政府官员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洛斯阿拉莫斯素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营”之誉,人们称奥本海默为这个集中营的“营长”。奥本海默没有获过诺贝尔奖,却拥有如此高的个人威望,他的组织才能与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曼哈顿工程区”工作的15万人当中,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的计划。其实,全体人员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在从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例如,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长时期内进行复杂的计算,但大部分工作人员不了解这些工作的实际意义。由于他们不知道工作目的,所以也就不可能使他们对工作发生真正的兴趣。后来,有一个年轻人说明了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此后,这里的工作达到了高潮,并且有许多工作人员自愿留下来加班加点。经过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原子弹的许多技术与工程问题得到解决。

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随着苏联军队出兵我国东北,日本天皇于14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曼哈顿计划”不仅造出了原子弹,也留下了14亿美元的财产,包括一个具有9000人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一个具有36000人、价值9亿美元的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和附带的一个实验室;一个具有17000人、价值3亿多美元的汉福特钚材料生产工厂,以及分布在伯克利和芝加哥等地的实验室。

1946年7月,在原子弹研制成功一周年之际,美国参、众两院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一项由参议员麦克马洪提出的议案。杜鲁门于8月1日签署命令,提案开始正式生效,这就是《1946年原子能法令》。它标志着美国战时核计划的结束和新的过渡时期的开始,也成为和平时期整个美国原子能发展的指导纲领。《原子能法令》正式生效后,格罗夫斯领导的“曼哈顿工程”在国会和政府的同意下,继续支撑着整个核计划。

当美国新的原子能委员会组成后,杜鲁门决定在1946年的最后一天晚上12点,将原曼哈顿工程的全部财产和权力移交给原子能委员会,从而正式开始了一个新的过渡时期。原子能委员会设有四个部:研究部,它控制一切与原子能有关的研究;生产部,它拥有并控制一切生产裂变材料和原子能的设施,组织核裂变材料的生产;工程部,它指导一切与原子能发展有关的设备和工程;军事应用部,它处理与军备有关的原子能事项。原子能委员会总部也从橡树岭迁到了华盛顿。

范例分析:

一、“曼哈顿工程”具备项目的全部六大要素:

(一)目标:赶在战争以前造出原子弹。

(二)内容: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

(三)过程:提议、批准、授权、建设、生产、组装、实验、使用。

(四)资源:科学家、原材料、权限、资金、技术、设备。

(五)载体:科学家、美国领导人、美国军方、各大学和科研机构。

(六)标准:核裂变技术标准、生产流程、管理标准。

因此,“曼哈顿工程”是一个项目。

二、曼哈顿工程具有以下特性:

(一)完整:从开始到结束,没有缺失、断裂、破碎和中断,完整完全。

(二)独立:具备自有人员、资金、装备的其他内容,相对独立。

(三)正常:生存环境合理、稳定,全部发展过程正常。

因此,“曼哈顿工程”还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正常项目。

三、从发展过程方向来看,“曼哈顿工程”的活动分为以下九个阶段:

(一)发起:1939年,西拉德、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

(二)筹备:罗斯福于1939年10月11日下令组织“铀矿顾问委员会”,于1941年12月6日批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并赋予“曼哈顿工程”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三)开始:A:美国军方开始建设4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和其他的研制、生产基地。

B:指派美国军事工程部的马歇尔上校负责全部行动。

(四)实施:从格罗夫斯选定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作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基地,并命名新管区的名称为“曼哈顿”开始,经过建设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等各个组成部门,以及试验、生产各种原料和部件,直到组成出成品。

(五)监控:A:工程开始后不久,布什发现核研究的庞大工程已经超过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能力,没有一家工业公司能在短期内完成有关生产设施的建设。布什认为只有给军队以最高优先权,才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核原料来。

B:工程开始后,马歇尔上校循规蹈矩,与科学顾问们又合不来,使研究计划优先权的升级和气体分离工厂地址的选择拖延了两个月。

C:奥本海默开始时对建设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困难估计不足,认为只要6名物理学家和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但是实际工作中发现远远不能完成工作。

(六)改善:A:布什在1942年3月9日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提出把全部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移交给军队,并于6月17日,提交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罗斯福立即批准。

B:1942年9月,政府战时办公室和军队高层领导决定,领导修建美国国防部大楼五角大楼的格罗夫斯上校接替马歇尔上校。格罗夫斯在上任后不到48小时内就成功地把计划的优先权升为最高级。

C: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逐渐扩充,到1945年时拥有2000多名文职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军事人员,其中包括1000多名科学家。

(七)睡眠:每天的休息时间、每周的休息日、每一次单项活动的暂停时间。

(八)结束:A: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1946年12月31日晚上12点,杜鲁门决定将原“曼哈顿工程”的全部财产和权力移交给原子能委员会,总部也从橡树岭迁到了华盛顿。

(九)衍生:A: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B:“曼哈顿工程”留下了14亿美元的财产,包括一个具有9000人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一个具有36000人、价值9亿美元的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和附带的一个实验室;一个具有17000人、价值3亿多美元的汉福特钚材料生产工厂,以及分布在伯克利和芝加哥等地的实验室。

C:1946年8月1日《原子能法令》正式生效后,格罗夫斯领导的“曼哈顿工程”在国会和政府的同意下,继续支撑着整个核计划。

四、从内容类别来看,“曼哈顿工程”的工作包括以下九个种类:

(一)产品:生产核原料、原子弹部件、成品原子弹、开展爆炸试验(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等。

(二)装备:基地建设、试验设备、车辆等装备、工作设备、200升重水等资源,具有9000人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36000人、价值9亿美元)和附带的一个实验室;汉福特钚材料生产工厂(具有17000人、价值3亿多美元),以及分布在伯克利和芝加哥等地的实验室等。

(三)技术:3种铀235分离方法、聚变技术、管理技术、军队工作方式、提升优先级等。

(四)发展:历时3年,工作计划、工作进程、活动日程、需求计划、全盘计划、实验进程等。

(五)经济:国家支持、资金保障、人员薪酬、财务管理、费用损耗、资金耗资25亿美元等。

(六)安全:保密(15万人当中,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计划)、防止敌对人员破坏、核辐射预防、生产基地隐蔽(田纳西州)等。

(七)保障:服务组织、管理组织、生活服务(每天15万人的餐饮等)、工作支持(“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等。

(八)组织:铀矿顾问委员会、军方机构、S-1原子委员会、代用材料发展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加州大学、科学家(西拉德、爱因斯坦、费米、波尔、格拉德、约里奥、奥本海默、诺贝尔奖得主)、文职人员、军事人员、美国总统、布什、马歇尔、格罗夫斯等;所有参加人员10万多人,顶峰时期53.9万人。

(九)信息:致总统信、技术资料、试验资料、各种数据、各种文件、工作细节、《1946年原子能法令》、原子弹的有关讨论问题、看门人的意见、任何人的意见、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等。

五、从高度结构来看,“曼哈顿工程”的组织包括以下九个等级:

(一)全面决策:罗斯福、杜鲁门、美国政府、美国国会。

(二)专业决策:布什、马歇尔主席、爱因斯坦、政府战时办公室、军队高层领导、麦克马洪铀矿顾 问委员会、S-1委员会。

(三)系统指挥:马歇尔上校、格罗夫斯准将、曼哈顿工程、原子能委员会。

(四)专业指挥:科学顾问、军方高级参谋、曼哈顿工程分项总监。

(五)综合执行:奥本海默等各实验室、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负责人。

(六)专业执行:各专业科学家、部门专项管理者、军队专项执行负责人。

(七)专业操作: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的年轻人、轰炸机机长、计算小组、管理小组等。

(八)独立操作: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的工作人员、轰炸机投弹手等。

(九)基础操作:普通工作人员、警卫士兵、服务员、接线员等。

曼哈顿计划篇3

2006年,美国大都会集团携手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启用MetLife品牌,并投资千万元在上海启动国际水准的“曼哈顿金领计划(Top Gun)”。同年底,“曼哈顿金领计划”被引入南京,至今已成功运作了三期。

2007年12月17日,江苏省第四届“保险之星”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受表彰的144位“保险之星”,是全省14万保险从业人员的杰出代表。其中有一位比较特别的“保险之星”,就是来自联泰大都会江苏分公司的黄慧。说她特别是因为她是从企业总经理改行“卖保险”的,而且一入保险行当,就创造了单周销售保单收入逾12万元的奇迹,是名符其实的“金领”。说起这一奇迹的背后,不得不提到保险业一个特别的人才培训计划――“曼哈顿金领计划”。

保险人说“金领”不单是“卖保单”

家装设计师程天蕾先后在某中资保险公司的人和联泰大都会的“曼哈顿金领”手中买过寿险保单。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对保险、保险人都挺反感的,但通过与“曼哈顿金领”的接触,让他改变了看法。他说,“金领”们有两个特点比较明显。一个是学历高、阅历丰富,亲和力很强,不让人讨厌。第二个就是不是单纯“推销”保险,而是为客户负责,量身定做财务规划。

“比如说,接待我的姓郭的‘金领’详细问了我的年龄、职业、年收入、年开支、风险防范的具体要求等,然后做了方案给我。”程天蕾说,除了“金领”推荐的险种,他自己还提出要求想买另外的几款,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对方居然拒绝了他,说并不适合其个人状况。“这点让我印象非常深,这才是负责的理财顾问的做法。”不知不觉,他居然与这些“卖保险”的处成了朋友。

保险之星从总经理改行“卖保险”

黄慧告诉记者,在成为“曼哈顿金领”之前,她曾任杭州西子奥的斯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上海芝普舒适家居江苏分公司总经理。长久以来,自己一直生活在所谓“女强人”的光圈里,也习惯了用金钱地位等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曼哈顿金领计划”介绍“成功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成就多少事业,而是你协助多少人梦想成真、你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人生。”这句话使她陷入思索,并于2007年4月从总经理改行“卖保险”。

一开始她总是抹不开面子,无法跟人开口讲自己是卖保险的,后来还一度想放弃。而培训主管告诉她:“你要的不是放弃,而是放下。”这让她豁然开朗,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保单的销售,不是金钱与商品的交换,而是心与心的交流”的经验。接下来,她帮很多家庭进行了财务规划,最高的一周,单周保费收入达到120521元。

金领计划“顾问”收入远超平均水平

曼哈顿计划篇4

十九世纪的北美大陆,殖民主义者们携持着工业文明的利器,开始了他们追寻新奇梦想的旅程。地图上许多陌生的名字迅速地为人熟悉:新英格兰,新泽西,新奥尔良……还有新约克(NEW YORK)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纽约。日新月异、求新求变是当时的主旋律。十九世纪也曾是个都市化迅猛发展的时代。

曼哈顿的发展浓缩了那个时代的故事。在这个狭长的岛城上,人们可不是站着,而是飞奔着把钱赚下来的。和人们一起飞奔的还有许多文件:合同、图纸、批文……这些纸片儿在曼哈顿狠狠地穿梭了一阵子。开工建厂、赚钱发财、大兴土木、投资土地,纽约人在它们之间迅速地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曼哈顿城市本身就是这些经济合同的三维模型。律师和商人们手脚麻利地设计了一套均质的土地分割体系,使这个岛上的每一片土地都可以马上放到市场上,得到清晰的价值评估和迅速的流转交易。下一步轮到规划师上场了。他们在图纸上用横平竖直的网格街道将千万张土地契约粘黏起来,挂在墙上。之后,纽约人开始乐此不疲地按图索骥,招商引资。一个个项目,一幢幢建筑飞速落地,如雨后春笋。

隔岸观火的欧洲人对此看得目瞪口呆。这还了得!面对层出不穷的北美新贵大款,喧闹杂乱、茁壮成长的曼哈顿,先辈们开始了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批评和教导:美国的大款没有文化修养、不懂规矩、缺少公共意识,总是把个人物质利益凌驾于公共道德和信仰之上,于是就有了城市的脏乱差,给人以政绩不佳的坏印象。这样的评审结果深深地刺伤了奋进向“钱”、积极进取的纽约上流人士。痛定思痛,曼哈顿沙龙开始了积极的努力,他们与市政厅一道谋划出了一个优美的城市田园设想来回击欧洲人的讥讽。

1857年,地貌规划师(landscape architect,俗称景观师)奥妙思太德(F.L. Olmsted)被请出规划公园。这位大师秉承了美国人简明的风格,面对铺满街道网格的蓝图,大师用绿色在它的中心画出了一个840英亩的方形,为这个小岛打开了一扇绿色的天窗,接上了地气。我的天哪!这位仁兄是在金砖堆儿里画了一个比颐和园还大四分之一的方框,放到市面上, 这里可以产生多少可出让的地块啊!

接下来奥妙大师做的事情更令人惊愕。他告诉他的客户,在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不是做什么样的事情,而是不许做什么样的事。大师开创的“奥妙版本”的“摩西十诫”:公园里不许有围墙,不许有城市车辆穿过,不许有万人顶礼的教堂,不许有辉煌庄严的政绩主轴,不许有任何形式的开发项目,不许任何作秀,不许有任何忽悠…… 在这里只有两个字:“公”和“园”――恢复自然、服务公众。

纽约就是纽约。这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形形的曼哈顿人,在此后的150年中,竟然对奥妙大师的训诫笃定深信。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游离于政府和私募机构之外的管理公社,来捍卫这座为公众而建的巨大绿色神坛。

曼哈顿计划篇5

一些愿意冒险的中国开发商,直接参与到布鲁克林的市区重建中。3月前,绿地集团收购当地atlantic yards项目70%的股权,这片9万平方米的开发面积拥有15幢大楼的商业和住宅项目。预计超过50亿美元的豪赌,令绿地成为中国房地产商在美国投资额目前为止的NO.1

作为纽约十几年来最大的市区重建项目,这让当地人为之振奋,也让布鲁克林立下追赶东河对岸曼哈顿的决心。布鲁克林曾经以“住满艺术家和嬉皮士、治安条件让人担忧”为标签,但是现在它的投资热度一点不比曼哈顿少。TerraCRG创始人奥弗·科恩表示,不仅曼哈顿那些高耸云霄的高端公寓价格一路攀升,这里的房价已经超过了危机前的最高水平。“布鲁克林周边的辐射地带,从prospect heights、park slope、boerum hill 到fort greene都在十余年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Fort Greene和Carroll Gardens地区的房价最高。北布鲁克林Williamsburg地区豪华公寓房价2013年居然上涨30%,中位数高达69.1万美元。”

知名房地产公司Douglas Elliman 的资深地产经纪人认为,正是大批不同种族的新移民涌入其中,提高了房价,这片地方变得非常时髦。“自经济回暖以来,大量开发商涌入了布鲁克林寻找掘金的新机会,他们开发的中高端项目很快在市场上售出。支撑起这些销售行情的既有个人投资者也有机构投资者。”在6家房地产公司中,有4家表示,机构投资者正在大肆购买市场上的新项目,并且把它们出租出去。根据 PropertyShark的数据,一家名为Newtown Jets的公司自去年三月份以来已经购买了布鲁克林24栋房产,仅5月份一个月就签下了12笔合约。这些地产遍布布鲁克林不同的区域,投资额度各不相同,比如它支付了268万美元在Park Slope地区的房产项目上,却在Carroll Gardens只花费了170万美元,Bushwick的价格只有66.2万美元。“我有来自不同公司的5家机构客户,他们每一家公司一个月之内购买5到10个房产项目,有一家比较侧重购买历史建筑翻新后或者建造在古老街区有历史底蕴的豪华物业。这些公司来自以色列和欧洲。”

本土开发商和经纪人相信布鲁克林未来可能比曼哈顿中城更加繁华,他们与资金富裕的外来投资方热情洽谈。绿地并非第一家进驻布鲁克林的中国公司。事实上,第一家在这里投资的中国公司是鑫苑置业。这家中等规模的地产商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是陌生,然而它在布鲁克林的高调行动却得到了亿万富翁山姆泽尔的支持。据媒体报道,2012年,鑫苑置业斥资5400万美元买下东河边上威廉斯堡肯特街421号8000平方米的一块地,准备兴建216套住宅,今年年初项目开始启动。出售这一地块的公司显然非常满意这笔交易。他们聘请了讲三种中国方言的翻译,帮助他更好的和潜在的中国买家进行沟通。与鑫苑置业合作的纽约收购团队顾问欧阳默 (Omer Ozden)对笔者表示,布鲁克林是他们为中国开发商精挑细选的地方。“这一带早期聚集着从苏荷区搬迁来的艺术家,如果超过200个小型开放商纷至沓来,将工业时代废弃的大楼改造为时髦的住宅,一些物业的租金和出售价格几乎可以和对岸的曼哈顿相较量。越来越多的开发项目大卖、高校和名企的迁入,使得此地成为中产阶级心目中的新理想城,甚至被寄予了“曼哈顿第二”的厚望。”

曼哈顿计划篇6

在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一位听众向我提问:“你认为中国的城市与西方的城市,有什么不同?”

“这不是一个好问题,”我回答,“真正的好问题是:汽车产生之前的城市,与汽车产生之后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汽车产生之前的城市,是步行者的尺度;汽车产生之后的城市,是汽车的尺度。这之前与这之后,东西方的城市在尺度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尺度是城市最重要的东西。”

我用电脑演示了两张地图,一是元大都的胡同,二是纽约曼哈顿的街道,“你看,它们都是矩形路网,从平面上看,几乎是同一个城市,代表了汽车产生之前人类城市的一种理想状态。可是,汽车产生之后,这种高密度的路网和宜于步行的街道,就在许多城市消失了。”

一年前,我应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之邀赴华盛顿演讲,题为《向老城市学习》,其中提及元大都与曼哈顿的故事引起了听众们的兴趣。比较这两个城市的想法始于2005年我第一次踏上曼哈顿的街道时,发现这里的路网与老北京惊人地相似,都是横平竖直的方格状,而且“格子”的大小也差不多。

曼哈顿的标准路网是:东西向的街道(street)长244米,南北间隔61米;老北京的标准路网是:东西向的胡同长700多米,南北间隔70多米。这两个城市,路网匹配的功能也高度一致:横向排列的街道或胡同,以居住为主,闹中取静;纵向排列的街道(曼哈顿称avenue),以商业为主,车水马龙。中国古人追求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并非胡同独有,在曼哈顿的横街里,也是寻得到的。

曼哈顿的路网比老北京要密一些。其实,北京也有200多米长甚至更短的胡同,但它们都不够“标准”。700多米之所以成为胡同的标准长度,是因为元大都的宫城就是这么宽(明紫禁城东西宽753米,比例承自元大都宫城,因包砖面,宽度可能加大)――以宫城为“模数单位”规划都城,是中国古代皇帝“化家为国”意志的表现。

1267年,忽必烈(1215-1294)营建元大都,历二十余载而成。此前,中国城市在北宋年间经历了一场变革――废除了战国以来封闭的里坊制,拆除坊墙,沿街兴办商业,形成了《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华都市景象。

曼哈顿的矩形路网规划于1811年,是欧洲殖民地城市的后继之作,其鼻祖可追至1573年的墨西哥城规划。那一年,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以法令规定墨西哥城以方格路网布局,奠定了西班牙殖民地城市的模式。这种路网在十七、十八世纪被英法殖民者广泛应用于北美城市。

忽必烈、菲力普二世以方格路网给元大都、墨西哥城打底子,是因为这种路网十分方便切割与售卖土地。以元大都为例,胡同内以8亩为标准住宅面积,等分起来,易如反掌。高密度的方格路网,还能提供大量的临街面,增加商业与就业机会,提高土地利用价值。1900年,纽约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50%(那时纽约尚以制造业为王),1980年上升至81.8%(其中,金融、管理和专业服务部门占34.6%),即与这种路网相关。1949年,北京62.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能够供养130万人口,就有这种路网的贡献。

1913年,福特公司以流水线装配T型汽车,小汽车开始进入家庭。这之后,扩大街坊、减少十字路口、建设快速路,成为欧美城市规划的新潮。这股力量险些毁掉了曼哈顿的街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市民抗争,高速路才没有入市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地铁等公共交通的计划,这使曼哈顿的传奇得以延续。在这里,城市的立面(建筑高度)不断攀升,城市的平面(街道肌理)却依然如故,城市的品质(充足的就业机会、街道上的乐趣等)一如既往;攀天大楼还与地铁保持着良性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客流,后者支撑了前者的生长。

曼哈顿计划篇7

从地面到星空没有简捷易行之途径。。。。

――受领奖章人之上流奖章之书

于是最终,在那最后的一幕,巴别塔已然耸立于云霄之间,许许多多的强壮之人正在新的期望的激励下为它的完工而努力。当他们完成顶部的时候,统治者(也许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吧)相形之下显得无知愚蠢起来;而人类好似忽然尽察世间万事,最终取得了他们应有的位置,而且马上运用他们全新的洞察力开始了新的生活。。。。

――F.Dostoyevski,《魔鬼》

我们从你那里取得我们需要的,把我们不需要的丢弃在你的脸上。

一砖一瓦,我们将会移走阿尔罕布拉宫,克里姆林宫和卢佛宫,把它们在哈得森河岸边从新建造起来。

――Benjamind.C.《纽约之镜》

天空的边界

曼哈顿的摩天楼是在1900至1910的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代表着城市发展中的三个迥然相异的突破点的偶然重合:这三点在经过了一段各自独立的发展以后,终于汇聚成一个系统体系。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2.塔的合并

3.街区的划分

要明白纽约摩天楼在当时的希望和潜力(和它们现在作为普通形象出现之现实不同),有必要在以上三项建筑学上的突变被曼哈顿的建设者们整合成一“荣耀之整体”之前,对三点分别加以定义。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在楼梯的时代,所有两层以上的楼层都被认为是不适用于商业的,而五层以上则难以居住。1870年以后的曼哈顿,电梯最大程度的释放了底层以上的横向平面的扩展。

奥梯斯的装置改进了以往无数欠乏考虑的方案,从而在一个大都市的悖论中展现了它们的过人之处:距离地面的距离越远,和自然的沟通就越紧密(例如光线和空气)。

电梯就是最终实现自我满足暗示的场所:他窜得越高,抛弃在他后面的场景越不值得留恋。它还在重复和建筑质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电梯四周聚集的层的数量越多,它们就更加自发的会聚成一个整体。电梯产生了第一种建立在缺乏清楚联系基础上的审美快感。

80年代的早期,电梯和钢结构相遇,后者能够在自身不占用大量空间的前提下支撑新近开拓的领域。

在这两项突破的相互增强之共同功能下,现在任何地段都可以无限增加的方式大量繁殖楼层空间-我们称之为摩天楼。

法则

当1909,这个被世界之塔允诺为世间重生之日降临到曼哈顿的时候,在其卡通化的外表下实际描述了摩天楼理想形式的法则:一个瘦长的钢结构体系,支撑起84层平面,每一层都和原有的地段同等大小。

这些人造平面的每一层都被作为一个初原的地域,好似其他任何层都不曾存在,建立起一块严格私蔽的疆土:围绕着一座独立的乡村住宅,旁边还有一些附属设施,牲棚仆人,茅舍小屋等。

84层平台上的所有别墅展现了社会大众对从乡村风格到富丽堂皇的多样性渴求;这些从花园,了望台等诸如此类建筑风格的有意强调出的交换布置,在每一个电梯停处都有一个不同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含蓄的理想,全都被构架毫无偏倚的支撑。

同样,建筑内部的生活也是大相迥异:82层边缘有一头驴子在向内部畏缩,而81层则有一对世界主义的夫妇在向一架飞机招手致敬。各层上的偶然事件是如此剧烈的不相连贯,以至于它们难以被作为一整幕情节的各个部分而加以接受。每个空间区域的不相干联看起来似乎和它们整体作为一座单独建筑这一事实相冲突。这张图示强烈的表达出这样一种意向:结构作为整体是建立在其内部平台的独立性被发掘和保持的前提下,其成功和否应以其在支撑平台共存的情况下是否干涉了它们的生活加以衡量。

建筑变成了个体私密的堆栈。84层中只有5层是可以看见的,其他各层隐藏在其下的云层里,被另外各种活动所占据。每一层平台的用处在建造前都无从知晓。别墅盖起来,又塌下去,还可能被其他设施代替,不变的只有结构框架。

从城市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一块指定地段难以再被赋予任何独立的事先确定的用途。从现在起,每一块都市划地,至少在理论上,能够容纳同时发生之各种活动的难以预见和不稳定的混合,这使得建筑和之前相比更短于深谋远虑,而规划的预见性也受到了限制。

“策划”人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可能。

熨斗大楼的纯粹的土地增殖缺乏意义;大都会生活大楼有意义,但这种意义却被其表面上的独立和其地段只是同一街区的许多块地(每一块地都拭目以待,期望抢在其之前)之一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所伤害;而麦迪逊广场花园也缺乏足够的金钱以用来证实其铺张奢华的隐喻的合理。

但是当三者放到一起,它们的缺点就便成了强势:高塔赋予土地的增殖以意义,而后者又使得地面层的隐喻在财政上不在成为新问题,对于整个街区的占据也保证了作为整个岛屿的占有者的高塔的独立性。

真正的摩天楼就是这三方面融合的产物。

大教堂

在“定格”之后的四年,第一座建造出来的合并体——Woolworth大楼

——完工于1913年。它的底部向上伸展了27层,支撑着高达30层的塔尖,而且这个嫁接体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但是这个“荣耀之整体,近乎超越了人类的想象,”只实现了摩天楼的部分潜质。它更近乎于一部现实主义的大师手笔:新的建筑类型计划中的突破并没有被挖掘。Woolworth从底部到顶层全都用于商业。塔的部分被分割成办公套间,饰以不相关联的装饰主题——一个帝国风格的房间紧挨着一个混合着佛兰芒人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风格的会议室——而底层则配备着现代的行政业务:档案,电传,自动收报机,压缩空气管道,打字小组等等。

室内都是商业,而室外却是近乎纯精神性的。

“夜幕降临时,沐浴在灯光中的大楼好似披上了一件明亮的外罩;抑或是在清楚明亮的夏日清晨,它宛若沉浸在圣约翰的注视中的天堂的雉堞般刺入天籁,唤起即使是泪水也无法表达的感情....作者注视着这一奇迹,并称之为‘商业的大教堂。’”

Woolworth大楼实际上并没有为城市的生活作出任何实质上的修改和突破,但它事实上的存在却激发了对于建立奇迹的渴望;一个有史以来从未被建造过的巨大物体,同时被看作是无实体的,反重力的:“粗鲁的原始材料被剥夺了密度,被猛抛到天空中去挑战它的魅力....”

大楼于1913年4月配备了电力系统,“Wilson总统按下了白宫中的小钮,随即80000盏明灯照亮了大楼....”

通过以上一番哗然天下的表演,Woolworth大楼具有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现实的:“14000余人,近乎一个城市的人口”;另一方面是无形的:“通过兑换和交换,人类的精神终于把大家联合为一体,减少了战争和流血的灾难....”

自我纪念

当超过了一个临界的体积之后,结构本身就具有了纪念碑的意义,至少单纯从体形上它能引起人们这方面的期待,即使它所承载的个体活动并不需要纪念性的表现。

这一系列纪念碑展现了一种对于传统的象征主义的根本上的精神伤害:它物质上的表现并不代表一种抽象思想,一系列格外重要之处,一个三维的,清楚可读的社会层级,一个纪念碑;它只是它自己,尽管如此这纯粹的体形仍然无法避免被披上象征意义——一个空白,对于意义来说就像公告板对于广告。它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赞美着它的不合比例的存在和无动于衷的自身创造的过程。

这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是一座自我纪念碑,而其最完美的体现就是摩天楼。

为了使自我纪念的摩天楼变得适于居住,发展了一系列辅助的策略以满足两种看上来总是冲突的要求:其一是纪念性,代表着永恒,坚固和平静;而同时还要能提供最大程度的高效率,“改变生活”,这一点,从定义上是反纪念性的。

乌托邦的双重生命:摩天大楼

从地面到星空没有简捷易行之途径。。。。

――受领奖章人之上流奖章之书

于是最终,在那最后的一幕,巴别塔已然耸立于云霄之间,许许多多的强壮之人正在新的期望的激励下为它的完工而努力。当他们完成顶部的时候,统治者(也许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吧)相形之下显得无知愚蠢起来;而人类好似忽然尽察世间万事,最终取得了他们应有的位置,而且马上运用他们全新的洞察力开始了新的生活。。。。

――F.Dostoyevski,《魔鬼》

我们从你那里取得我们需要的,把我们不需要的丢弃在你的脸上。

一砖一瓦,我们将会移走阿尔罕布拉宫,克里姆林宫和卢佛宫,把它们在哈得森河岸边从新建造起来。

――Benjamind.C.《纽约之镜》

天空的边界

曼哈顿的摩天楼是在1900至1910的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代表着城市发展中的三个迥然相异的突破点的偶然重合:这三点在经过了一段各自独立的发展以后,终于汇聚成一个系统体系。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2.塔的合并

3.街区的划分

要明白纽约摩天楼在当时的希望和潜力(和它们现在作为普通形象出现之现实不同),有必要在以上三项建筑学上的突变被曼哈顿的建设者们整合成一“荣耀之整体”之前,对三点分别加以定义。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在楼梯的时代,所有两层以上的楼层都被认为是不适用于商业的,而五层以上则难以居住。1870年以后的曼哈顿,电梯最大程度的释放了底层以上的横向平面的扩展。

奥梯斯的装置改进了以往无数欠乏考虑的方案,从而在一个大都市的悖论中展现了它们的过人之处:距离地面的距离越远,和自然的沟通就越紧密(例如光线和空气)。

电梯就是最终实现自我满足暗示的场所:他窜得越高,抛弃在他后面的场景越不值得留恋。它还在重复和建筑质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电梯四周聚集的层的数量越多,它们就更加自发的会聚成一个整体。电梯产生了第一种建立在缺乏清楚联系基础上的审美快感。

80年代的早期,电梯和钢结构相遇,后者能够在自身不占用大量空间的前提下支撑新近开拓的领域。

在这两项突破的相互增强之共同功能下,现在任何地段都可以无限增加的方式大量繁殖楼层空间-我们称之为摩天楼。

法则

当1909,这个被世界之塔允诺为世间重生之日降临到曼哈顿的时候,在其卡通化的外表下实际描述了摩天楼理想形式的法则:一个瘦长的钢结构体系,支撑起84层平面,每一层都和原有的地段同等大小。

这些人造平面的每一层都被作为一个初原的地域,好似其他任何层都不曾存在,建立起一块严格私蔽的疆土:围绕着一座独立的乡村住宅,旁边还有一些附属设施,牲棚仆人,茅舍小屋等。

84层平台上的所有别墅展现了社会大众对从乡村风格到富丽堂皇的多样性渴求;这些从花园,了望台等诸如此类建筑风格的有意强调出的交换布置,在每一个电梯停处都有一个不同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含蓄的理想,全都被构架毫无偏倚的支撑。

同样,建筑内部的生活也是大相迥异:82层边缘有一头驴子在向内部畏缩,而81层则有一对世界主义的夫妇在向一架飞机招手致敬。各层上的偶然事件是如此剧烈的不相连贯,以至于它们难以被作为一整幕情节的各个部分而加以接受。每个空间区域的不相干联看起来似乎和它们整体作为一座单独建筑这一事实相冲突。这张图示强烈的表达出这样一种意向:结构作为整体是建立在其内部平台的独立性被发掘和保持的前提下,其成功和否应以其在支撑平台共存的情况下是否干涉了它们的生活加以衡量。

建筑变成了个体私密的堆栈。84层中只有5层是可以看见的,其他各层隐藏在其下的云层里,被另外各种活动所占据。每一层平台的用处在建造前都无从知晓。别墅盖起来,又塌下去,还可能被其他设施代替,不变的只有结构框架。

从城市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一块指定地段难以再被赋予任何独立的事先确定的用途。从现在起,每一块都市划地,至少在理论上,能够容纳同时发生之各种活动的难以预见和不稳定的混合,这使得建筑和之前相比更短于深谋远虑,而规划的预见性也受到了限制。

“策划”人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可能。

1909年的这一方案刊于老的《生活》杂志,一本大众刊物,而且出于一位漫画家之手,而同时代的建筑杂志还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巴黎美术学院派的怀抱中这一事实说明在世纪早期“大众”比曼哈顿的建筑师更为深远的以直觉体察到摩天楼的前途,当时存在的对于新形式的地下性的集体对话当中,官方建筑师是被摒弃在外的。

托辞

1909法则的梗概以其乌托邦式的原则特征为曼哈顿摩天楼在一块单独城市地区上的初原地段的无限复制阐明了基本条件。

由于每一块地段都需要满足其自身独特的企划用途,这一点超出了建筑师的控制,摩天楼成为了一种不可知的城市主义的手段。虽然具有物理上的固定性,摩天楼却是极大的动摇了大都市的稳定性:它承诺着永恒的预先策划的可变性。

摩天楼的颠覆性的本质,即其表现的根本的不可预料,是难以被其制造者所承认的。因此在这些制造者们为把这些新时代的巨人引入都市的奋斗过程中充斥着自我施加的无意识,甚至可以说是掩饰的气息。由于必然性的难以满足的商业上的要求,加上曼哈顿是作为一个岛屿的事实,建设者们构造出一对托辞使得摩天楼的合法性成为必然。

(曼哈顿)金融区的两侧都有河流这一状况使得建筑侧面无法扩展,因此激发了建筑和工程上的技术探索来向高处寻找空间,以此来满足新世界中心的需要的办公空间的巨大喜好。换句话说:除了网格格局本身向空中扩展,曼哈顿别无选择;只有摩天楼能够为商业提供一片辽阔的人造西部蛮荒,一个天空的边界。

伪装

为了给“商业”上的借口提供托辞,奇妙技术的早期传统被伪装成注重实用的技术。那些把自然的科尼岛转变成为一个人工天堂的制造幻境的装备——电力系统,空调,管线,电报,轨道和电梯——在曼哈顿作为把粗犷的空间转变为办公套间的有效装备而从新出现。通过压制它们缺乏理性的潜在资质,使它们主要作为一些平凡变动的手段:例如改进照明,温度,湿度,交流状况,等等。但是好似双面镜的另一面,1909年的摩天楼方案中的84层平台的多样性维持着允诺:当下所有的商业只是一个阶段,一个暂时的用处,它预期着摩天楼甚至可能是逐层的被其他活动的形式所占据。到那个时刻,这个人造疆域的空中边界将被不可抗拒的人造物质所开发,以在任何层上建立可供选择的其他现实。 “我是商业。

“我是盈利和亏损。

“我是一个坠入现实地狱的尤物。”

这就是伪装在实用主义之下的摩天楼吟出的悲歌。

胜利

在这股乌托邦向现实转化的分流中,建筑在这种于开发商绞尽脑汁拼凑起来的地段上不顾一切的向天空扩张的过程中,已不再是一种设计的艺术。

·1902年的熨斗大楼是这种纯粹增殖的一个典范:它的三角形的地段向空中复制了22次,高达300英尺,通过六部电梯可以到达。只有它那最上镜的有如尖利刀锋的正立面揭示了它的奇异之处:地段完全依据外形复制了自身。7年间一直是“世界上最闻名的建筑,”熨斗大楼成为了乌托邦的双重生命的第一个象征。

·位于40西40号大街的世界之塔大楼复制了其地段达30次,“在如此之小的地段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作为一个象征的意义在于它是建筑纯粹增殖土地这一革命性特质的证据:它看上去难以实现,但它确实耸立在那里。

·本尼森大楼(城市投资大楼)的建造者们把地段复制了34次。这一地段在平面上是一个不规则形;而他们由此盖起的大楼却更加肆意妄为。这一有缺陷的外形被其完美的室内所弥补:“休息厅....完成于坚固的大理石,30到50英尺宽,40英尺高,在大楼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伸展,整整一个街区....”

虽然体量上是单独的,摩天楼内外的生活还是卷入到一种相互敌对的关系当中:大厅对抗着街道,以一种线性的方式展示着大楼的自负和诱惑,这种展示被时常出现的上升之处——那些能够把参观者进一步卷入大楼内部的虚幻之中的电梯——所突出。

·1915年平等大楼从地面升起了39层,如它所吹嘘的,“笔直向上”。它的大厅外面是一道奢华的拱廊,里面布满了商店,酒吧等设施,使得周边的街道有如被废弃了一般。

摩天楼生长的越高,它们就越难以压制那潜伏的革命性的野心。当平等大楼完工时它的真实面目甚至令它的制造者们晕眩。“有一段时期我们的那1,200,000平方英尺的出租空间看上去简直像一块新大陆,那些楼层是如此的广大而空旷....”

除却那庞大的层数,平等大楼被进一步形容为“楼中之城,容纳达16,000之众。”

这有如神谕一般的宣言,揭示了曼哈顿主义最为恒久的主题之一:从现在开始每一幢新的突变的建筑都将努力成为一座“城中之城”。这种狂野的雄心使得大都市成为一个建筑上的城邦集合体,相互之间难免日后一场混战。

范例

到了1910年土地增殖的过程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华尔街地区的空中扩张近乎达到了一种可笑的饱和状态,“最终,下曼哈顿地区没有被庞大建筑所占据的地方就只有街道了....”这里没有宣言,没有建筑争论,没有学说,没有法律,没有规划,没有意识形态,没有理论;这里只有——摩天楼。

1911年摩天楼到达了其概念上的临界点:100层,“一旦房地产经纪人找到了合适的城市地区....成千上万的人和资金就会预备好....”

一个由T.Starrett领导的绘图业者联合会,其本身是建造集团的一员,而后者负责了一半的曼哈顿摩天楼(而且意欲在其后的土地增殖中保持其领先地位)。这个绘图业者联合会“正在作100层大楼的方案....”“作”形容的很贴切,没有设计,只有对于曼哈顿正在发生的势不可挡的趋向和主题的推测。毫不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联合会中没有建筑师。

Starrett显然同样相信大都市明显而不可避免的命运:“我们的文明在飞速前进。在纽约——即指曼哈顿岛——我们必须不停的造,不停的向上造。我们已经一步一步的从木制的茅屋发展到30层的摩天楼....现在我们必须发展出点前所未有的,更大一些的东西来....”

随着100层,这个理论上的高级阶段的实现,依据1909年法则,对于楼层平面有计划的处理终于影响了它自身:把室内全部用于商业是不能接受的。

假如39层的平等大楼称得上“楼中之城”的话,那100层的大楼简直就是一个大都市,“一个庞然大物,塔尖直插云霄,它容纳了一个大都市的文化,商业和工业活动....”仅仅大楼的巨大尺寸就会忽然改变城市正常生活的面貌。“在纽约我们同时通行于地面和天空方向,”Starrett这个未来派的信徒解释道,“在100层的摩天楼里,我们将会以同飞越布鲁克林大桥的电报相同的速度被发射向上。”

这种上升每20层就被公共的广场打断一次,因为需要这些广场来连接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划分:工业在底部,上面依次为商业,居住,顶部还有一个旅馆。

第20层是一个综合市场,第40层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电影院,第60层是商业区,第80层整层都是一所旅馆,而第100层则是“一所娱乐公园,有屋顶花园和游泳池。”

为了实现这些计划中的丰富内容,那些增进效率的工具手段再次承担了作为梦幻工具的功能:“另一个有趣的特征是我们要定制我们需要的天气。当我们的建造状况达到理想时,我们同样应该具有对于大气的完美控制能力,所以将来去佛罗里达过冬或是去加拿大避暑都没有必要了。在我们的曼哈顿的大楼里,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天气变化....”

“总体建筑!”这就是随着Starrett的曼哈顿计划的揭示而提出的反人道主义的倡议:一个图示,表现着“温度和空气调节管”,出现在其结构的伴有壁炉的橡木面板隔墙中。

塔的合并

1853年拉廷观象台使曼哈顿人第一次有机会全面的观察他们的领土;使得曼哈顿人面对岛屿性的孤立这一限制,从而为日后所有的开发提供了理由。

·1876年的费城百年纪念塔是这一过程中的第二位细长状的名角,使得科尼岛在1878年触发了其向人为控制的非理性奇幻科技的投怀送抱。

·从1904年月神公园成为了高塔的温床,在塔之间的抵触和冲突间找到了建筑戏剧的源泉。

·1905年的梦境公园的灯塔尝试引诱天真的过往船只,借以炫耀Reynolds对于所谓的现实的蔑视。

·1906年的Blobe塔显示出塔的潜在能力:在严格的意义上自身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

在这50年的过程中,塔成为了多种意义的载体:个人意识的催化剂,技术进步的标志,娱乐场所的符号,对于传统具有颠覆性的送葬者,以及最终自我独立的世界。

而今日塔象征着对于平淡无味的日常生活模式的重大决裂,标志着一种全新文化的四下分散的前哨正在形成。

建筑

曼哈顿的早期高层建筑通常要比那些高塔的高度高,但是它们立方形的外轮廓线却无法唤起人们对于塔的形象的回忆。它们被顽固的称为建筑,而非摩天楼。但是1908年E.Flagg设计了一个高塔,并且把它放置在现存的歌手大楼上,后者有14层高,建于1899年。这个建筑上的二次添加物使得这幢大楼成为“1908至1913年间美国最为闻名的建筑。”

成千上万的旅游者们到纽约来专程参观这座当代的巴别塔,兴高采烈的付50美分到“观测台”上一览风景。作为对大都市黑暗面的回应它也同样成为了第一个“自杀顶峰”——“它似乎对于那些尝近了生活的辛酸痛苦之人有强烈的吸引力....”

大都市生活大楼(1893)位于麦迪逊大街上,以十层的高度成为了早期的“高大体块”。当1902年它被楔形的高达22层的熨斗大楼超过以后,管理层决定向高处扩展这幢大楼。1909年他们扩建了邻接的一小块地段达39层之高。因为地段很小,扩建的结构复制了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钟楼,其楼身考虑到商业的空气流通的需要,周身布满了空洞以吸纳光线。在顶部他们演出了一幕更为新潮的合并:安装了探照灯和其他从灯塔原型直接引来的设备。一个红宝石状的突起安装在结构的顶部,通过事先布置的信号,假想其在向虚构的大西洋上的航海者们传递着时间和天气情况。

通过这些步骤,纯粹的土地增殖的产物却移花接木,使自己成为了塔在过去的50年以来所积累的丰厚含义的化身。

建筑变成了高塔,被陆地围困的灯塔,表面上在向海洋发射着光线,实际却在引诱着大都市的观众的到来。

街区的划分

马展示协会——“其花名册是最早的社会登记的核心”——拥有麦迪逊广场花园,位于麦迪逊大街西部的26和27大街之间的一个街区上。

在1890年他们委托了一幢新的建筑:一个占据了整个街区的70英尺高的矩形盒子。这个盒子的内部是空的,它的当时最大的礼堂能够容纳8000人,被夹在一个1200人的剧场和一个1200人的音乐厅中间,因此整个街区的表面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清楚的演出的界面。竞技场是为了协会的跑马活动而设计的,同时也出租给马戏团,体育或其他活动;在屋顶设计了一个露天剧场和餐厅。

严格的遵循世界展览会的传统,其建筑师S.White通过在大厅屋顶上仿制一个西班牙风格的尖塔,使得这一个方盒子变成了一个有非凡意味的场所。

作为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提倡者之一White同时负责设计内部的娱乐表演,甚至在建筑在一个永无尽头的建筑设计的形式中完工以后。

但是单独依靠具有品位的表演活动还是难以保证竞技场的良好的财政状况,它的尺寸同其意欲扩展的社会各阶层的领域并不相容。“大楼开张之日就是个财政上的鸡肋。”

为了避开尴尬的情形,White被迫去在有限的室内面积中试验,发明和建立各种不同的广泛的针对普罗大众口味的“情景”。

“在1893年他搭起了一个巨大的芝加哥博览会的全景图,使得纽约人省却了漫长的西行之旅....”之后他又把竞技场变成了“世界剧场,旧纽伦堡,狄更斯的伦敦,在威尼斯城,参观者们漂浮....在贡多拉上,从一个展览到另一个展览。”

White旋入了科尼岛经历过的高雅和大众文化的交叉火力的冲突中:他的“奇观”是如此的“缺乏品味”因而使得社会名流望之却步,但是它们对大众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在真实的贡多拉和和梦境公园的在铁轨上驱动的机械贡多拉的差异之间,White旋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是一个有格调的人,应该吸引更小众的品味。他没有时间来解决这一点:1906年一个疯子在他自己作品的屋顶上射杀了他。

舌状物

1905年Thompson,厌恶了月亮公园,在43和44大街之间的第六道的东部买了一块街区。科尼岛的奇幻技术将第一次被嫁接到曼哈顿的网格上。

一年之内,Thompson造起了他的大竞技场,另一个方盒子,有5200个坐席,顶部有“继万神庙之后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两个从月亮公园的高塔之林中移植过来的电塔,确定了第六大街上的入口,标志着这个街区作为另一个微缩世界,在这里建立了别样的现实。

舞台本身就是Thompson的领域的核心:它打破了传统的舞台形式:向观众席伸出达60英尺,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舌状物。这个“围裙”能够即时的变化:在其他的众多变化中,“它能够把舞台的一部分变成小湾,或是湖泊,甚至是奔腾的山涧....”

相对和月亮公园的意图使人置身于月球之旅的策略,Thompson的第一次的曼哈顿演出被称为“一个美国佬儿的火星马戏团,”布满着使他的整个街区的表面都变成一个宇宙飞行器的雄心壮志。“一个束手无策的马戏团正面临着被市政长官拍卖的命运,但一个火星传来的消息——他们的国王要买下它——拯救了这个马戏团....”一旦到了火星,“火星人要求(这些表演者)永远留下来,成为那个遥远星球上的定居者....”这就是Thompson设计的情节,意图使来到他的剧场的观众同样被放逐到另一个星球。马戏团表演的高潮是一幕抽象且意味深长的舞台舞蹈:64个“潜水女孩儿”8个为一组降下一个楼梯,“似乎一个整体。”舌状的舞台变成一个湖泊,有17英尺深。这些女孩“走向水中,直到她们的头消失在视线中,”再也没有返回到水面(一个倒置的有空气的水下容器被走道连接到后台区域。)。

这是如此富有激情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个奇观,以至于“男人们整夜整夜地坐在前排,无声的哭泣着....”

控制

在自由经济体制企业的传统中,控制只在个体策划的层面上被操作。而对于麦迪逊广场花园和Thompson的竞技场,这种控制已经到了如泥潭般进退两难的地步,更不用说整个街区了。

街区被配备了各种附属设备,它们对目前状况的处理和扭曲超越了人们正常的认知,在于其它所有街区的竞争中建立了自己独有的法律甚至是意识形态。街区变成了一个科尼岛传统意义上的“公园”:它提供了一个激进而标新立异的现实,意欲怀疑和取代所有“自然”的现实。

这些室内公园的尺寸永远无法超越一个街区的尺寸:这是一个单独的“计划者”抑或一个单独的“幻想”所能征服的极大值。

由于曼哈顿所有的街区在网格体系未被阐明的前提下被设计成相似的,尤其是平等的,因此某一处的转变以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影响到其它所有的街区:理论上每一街区现在都可以转变成一块具有巨大诱惑力的,综合独立的完整领土。

这种潜力同时暗示着一个根本上的隔裂:城市不再是一个或多或少的同质纹理的组合体,像一个镶嵌着各种辅助性的都市碎片的马赛克;而现在每个街区都像一个岛屿般独立,本质上自成一体。

曼哈顿变成一个干涸的街区群岛。

定格

1909年,一张明信片展示了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一幅定格画面——三个方面的突破共存于麦迪逊广场上:熨斗大楼的土地增殖,大都会的灯塔和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街区之岛。

这张明信片被用来说明(从它的多重灭点来看它决不是一张简单的照片)麦迪逊广场“是纽约从未出现的大都会生活的中心....时装,俱乐部,金融,体育,政治和零售商业都在这个顶点汇聚....据说假如有人在第5大道和23大街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他就能见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从‘老’熨斗大楼看广场,景观有如巴黎人的万花筒般五光十色....”

曼哈顿计划篇8

从地面到星空没有简捷易行之途径。。。。

――受领奖章人之上流奖章之书

于是最终,在那最后的一幕,巴别塔已然耸立于云霄之间,许许多多的强壮之人正在新的期望的激励下为它的完工而努力。当他们完成顶部的时候,统治者(也许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吧)相形之下显得无知愚蠢起来;而人类好似忽然尽察世间万事,最终取得了他们应有的位置,而且马上运用他们全新的洞察力开始了新的生活。。。。

――f.dostoyevski,《魔鬼》

我们从你那里取得我们需要的,把我们不需要的丢弃在你的脸上。

一砖一瓦,我们将会移走阿尔罕布拉宫,克里姆林宫和卢佛宫,把它们在哈得森河岸边从新建造起来。

――benjamind.c.《纽约之镜》

天空的边界

曼哈顿的摩天楼是在1900至1910的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代表着城市发展中的三个迥然相异的突破点的偶然重合:这三点在经过了一段各自独立的发展以后,终于汇聚成一个系统体系。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2.塔的合并

3.街区的划分

要明白纽约摩天楼在当时的希望和潜力(和它们现在作为普通形象出现之现实不同),有必要在以上三项建筑学上的突变被曼哈顿的建设者们整合成一“荣耀之整体”之前,对三点分别加以定义。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在楼梯的时代,所有两层以上的楼层都被认为是不适用于商业的,而五层以上则难以居住。wwW.133229.Com1870年以后的曼哈顿,电梯最大程度的释放了底层以上的横向平面的扩展。

奥梯斯的装置改进了以往无数欠乏考虑的方案,从而在一个大都市的悖论中展现了它们的过人之处:距离地面的距离越远,和自然的沟通就越紧密(例如光线和空气)。

电梯就是最终实现自我满足暗示的场所:他窜得越高,抛弃在他后面的场景越不值得留恋。它还在重复和建筑质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电梯四周聚集的层的数量越多,它们就更加自发的会聚成一个整体。电梯产生了第一种建立在缺乏清楚联系基础上的审美快感。

80年代的早期,电梯和钢结构相遇,后者能够在自身不占用大量空间的前提下支撑新近开拓的领域。

在这两项突破的相互增强之共同功能下,现在任何地段都可以无限增加的方式大量繁殖楼层空间-我们称之为摩天楼。

法则

当1909,这个被世界之塔允诺为世间重生之日降临到曼哈顿的时候,在其卡通化的外表下实际描述了摩天楼理想形式的法则:一个瘦长的钢结构体系,支撑起84层平面,每一层都和原有的地段同等大小。

这些人造平面的每一层都被作为一个初原的地域,好似其他任何层都不曾存在,建立起一块严格私蔽的疆土:围绕着一座独立的乡村住宅,旁边还有一些附属设施,牲棚仆人,茅舍小屋等。

84层平台上的所有别墅展现了社会大众对从乡村风格到富丽堂皇的多样性渴求;这些从花园,了望台等诸如此类建筑风格的有意强调出的交换布置,在每一个电梯停处都有一个不同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含蓄的理想,全都被构架毫无偏倚的支撑。

同样,建筑内部的生活也是大相迥异:82层边缘有一头驴子在向内部畏缩,而81层则有一对世界主义的夫妇在向一架飞机招手致敬。各层上的偶然事件是如此剧烈的不相连贯,以至于它们难以被作为一整幕情节的各个部分而加以接受。每个空间区域的不相干联看起来似乎和它们整体作为一座单独建筑这一事实相冲突。这张图示强烈的表达出这样一种意向:结构作为整体是建立在其内部平台的独立性被发掘和保持的前提下,其成功和否应以其在支撑平台共存的情况下是否干涉了它们的生活加以衡量。

建筑变成了个体私密的堆栈。84层中只有5层是可以看见的,其他各层隐藏在其下的云层里,被另外各种活动所占据。每一层平台的用处在建造前都无从知晓。别墅盖起来,又塌下去,还可能被其他设施代替,不变的只有结构框架。

从城市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一块指定地段难以再被赋予任何独立的事先确定的用途。从现在起,每一块都市划地,至少在理论上,能够容纳同时发生之各种活动的难以预见和不稳定的混合,这使得建筑和之前相比更短于深谋远虑,而规划的预见性也受到了限制。

“策划”人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可能。

熨斗大楼的纯粹的土地增殖缺乏意义;大都会生活大楼有意义,但这种意义却被其表面上的独立和其地段只是同一街区的许多块地(每一块地都拭目以待,期望抢在其之前)之一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所伤害;而麦迪逊广场花园也缺乏足够的金钱以用来证实其铺张奢华的隐喻的合理。

但是当三者放到一起,它们的缺点就便成了强势:高塔赋予土地的增殖以意义,而后者又使得地面层的隐喻在财政上不在成为新问题,对于整个街区的占据也保证了作为整个岛屿的占有者的高塔的独立性。

真正的摩天楼就是这三方面融合的产物。

大教堂

在“定格”之后的四年,第一座建造出来的合并体——woolworth大楼

——完工于1913年。它的底部向上伸展了27层,支撑着高达30层的塔尖,而且这个嫁接体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但是这个“荣耀之整体,近乎超越了人类的想象,”只实现了摩天楼的部分潜质。它更近乎于一部现实主义的大师手笔:新的建筑类型计划中的突破并没有被挖掘。woolworth从底部到顶层全都用于商业。塔的部分被分割成办公套间,饰以不相关联的装饰主题——一个帝国风格的房间紧挨着一个混合着佛兰芒人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风格的会议室——而底层则配备着现代的行政业务:档案,电传,自动收报机,压缩空气管道,打字小组等等。

室内都是商业,而室外却是近乎纯精神性的。

“夜幕降临时,沐浴在灯光中的大楼好似披上了一件明亮的外罩;抑或是在清楚明亮的夏日清晨,它宛若沉浸在圣约翰的注视中的天堂的雉堞般刺入天籁,唤起即使是泪水也无法表达的感情....作者注视着这一奇迹,并称之为‘商业的大教堂。’”

woolworth大楼实际上并没有为城市的生活作出任何实质上的修改和突破,但它事实上的存在却激发了对于建立奇迹的渴望;一个有史以来从未被建造过的巨大物体,同时被看作是无实体的,反重力的:“粗鲁的原始材料被剥夺了密度,被猛抛到天空中去挑战它的魅力....”

大楼于1913年4月配备了电力系统,“wilson总统按下了白宫中的小钮,随即80000盏明灯照亮了大楼....”

通过以上一番哗然天下的表演,woolworth大楼具有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现实的:“14000余人,近乎一个城市的人口”;另一方面是无形的:“通过兑换和交换,人类的精神终于把大家联合为一体,减少了战争和流血的灾难....”

自我纪念

当超过了一个临界的体积之后,结构本身就具有了纪念碑的意义,至少单纯从体形上它能引起人们这方面的期待,即使它所承载的个体活动并不需要纪念性的表现。

这一系列纪念碑展现了一种对于传统的象征主义的根本上的精神伤害:它物质上的表现并不代表一种抽象思想,一系列格外重要之处,一个三维的,清楚可读的社会层级,一个纪念碑;它只是它自己,尽管如此这纯粹的体形仍然无法避免被披上象征意义——一个空白,对于意义来说就像公告板对于广告。它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赞美着它的不合比例的存在和无动于衷的自身创造的过程。

这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是一座自我纪念碑,而其最完美的体现就是摩天楼。

为了使自我纪念的摩天楼变得适于居住,发展了一系列辅助的策略以满足两种看上来总是冲突的要求:其一是纪念性,代表着永恒,坚固和平静;而同时还要能提供最大程度的高效率,“改变生活”,这一点,从定义上是反纪念性的。

乌托邦的双重生命:摩天大楼

从地面到星空没有简捷易行之途径。。。。

――受领奖章人之上流奖章之书

于是最终,在那最后的一幕,巴别塔已然耸立于云霄之间,许许多多的强壮之人正在新的期望的激励下为它的完工而努力。当他们完成顶部的时候,统治者(也许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吧)相形之下显得无知愚蠢起来;而人类好似忽然尽察世间万事,最终取得了他们应有的位置,而且马上运用他们全新的洞察力开始了新的生活。。。。

――f.dostoyevski,《魔鬼》

我们从你那里取得我们需要的,把我们不需要的丢弃在你的脸上。

一砖一瓦,我们将会移走阿尔罕布拉宫,克里姆林宫和卢佛宫,把它们在哈得森河岸边从新建造起来。

――benjamind.c.《纽约之镜》

天空的边界

曼哈顿的摩天楼是在1900至1910的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代表着城市发展中的三个迥然相异的突破点的偶然重合:这三点在经过了一段各自独立的发展以后,终于汇聚成一个系统体系。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2.塔的合并

3.街区的划分

要明白纽约摩天楼在当时的希望和潜力(和它们现在作为普通形象出现之现实不同),有必要在以上三项建筑学上的突变被曼哈顿的建设者们整合成一“荣耀之整体”之前,对三点分别加以定义。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在楼梯的时代,所有两层以上的楼层都被认为是不适用于商业的,而五层以上则难以居住。1870年以后的曼哈顿,电梯最大程度的释放了底层以上的横向平面的扩展。

奥梯斯的装置改进了以往无数欠乏考虑的方案,从而在一个大都市的悖论中展现了它们的过人之处:距离地面的距离越远,和自然的沟通就越紧密(例如光线和空气)。

电梯就是最终实现自我满足暗示的场所:他窜得越高,抛弃在他后面的场景越不值得留恋。它还在重复和建筑质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电梯四周聚集的层的数量越多,它们就更加自发的会聚成一个整体。电梯产生了第一种建立在缺乏清楚联系基础上的审美快感。

80年代的早期,电梯和钢结构相遇,后者能够在自身不占用大量空间的前提下支撑新近开拓的领域。

在这两项突破的相互增强之共同功能下,现在任何地段都可以无限增加的方式大量繁殖楼层空间-我们称之为摩天楼。

法则

当1909,这个被世界之塔允诺为世间重生之日降临到曼哈顿的时候,在其卡通化的外表下实际描述了摩天楼理想形式的法则:一个瘦长的钢结构体系,支撑起84层平面,每一层都和原有的地段同等大小。

这些人造平面的每一层都被作为一个初原的地域,好似其他任何层都不曾存在,建立起一块严格私蔽的疆土:围绕着一座独立的乡村住宅,旁边还有一些附属设施,牲棚仆人,茅舍小屋等。

84层平台上的所有别墅展现了社会大众对从乡村风格到富丽堂皇的多样性渴求;这些从花园,了望台等诸如此类建筑风格的有意强调出的交换布置,在每一个电梯停处都有一个不同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含蓄的理想,全都被构架毫无偏倚的支撑。

同样,建筑内部的生活也是大相迥异:82层边缘有一头驴子在向内部畏缩,而81层则有一对世界主义的夫妇在向一架飞机招手致敬。各层上的偶然事件是如此剧烈的不相连贯,以至于它们难以被作为一整幕情节的各个部分而加以接受。每个空间区域的不相干联看起来似乎和它们整体作为一座单独建筑这一事实相冲突。这张图示强烈的表达出这样一种意向:结构作为整体是建立在其内部平台的独立性被发掘和保持的前提下,其成功和否应以其在支撑平台共存的情况下是否干涉了它们的生活加以衡量。

建筑变成了个体私密的堆栈。84层中只有5层是可以看见的,其他各层隐藏在其下的云层里,被另外各种活动所占据。每一层平台的用处在建造前都无从知晓。别墅盖起来,又塌下去,还可能被其他设施代替,不变的只有结构框架。

从城市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一块指定地段难以再被赋予任何独立的事先确定的用途。从现在起,每一块都市划地,至少在理论上,能够容纳同时发生之各种活动的难以预见和不稳定的混合,这使得建筑和之前相比更短于深谋远虑,而规划的预见性也受到了限制。

“策划”人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可能。

1909年的这一方案刊于老的《生活》杂志,一本大众刊物,而且出于一位漫画家之手,而同时代的建筑杂志还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巴黎美术学院派的怀抱中这一事实说明在世纪早期“大众”比曼哈顿的建筑师更为深远的以直觉体察到摩天楼的前途,当时存在的对于新形式的地下性的集体对话当中,官方建筑师是被摒弃在外的。

托辞

1909法则的梗概以其乌托邦式的原则特征为曼哈顿摩天楼在一块单独城市地区上的初原地段的无限复制阐明了基本条件。

由于每一块地段都需要满足其自身独特的企划用途,这一点超出了建筑师的控制,摩天楼成为了一种不可知的城市主义的手段。虽然具有物理上的固定性,摩天楼却是极大的动摇了大都市的稳定性:它承诺着永恒的预先策划的可变性。

摩天楼的颠覆性的本质,即其表现的根本的不可预料,是难以被其制造者所承认的。因此在这些制造者们为把这些新时代的巨人引入都市的奋斗过程中充斥着自我施加的无意识,甚至可以说是掩饰的气息。由于必然性的难以满足的商业上的要求,加上曼哈顿是作为一个岛屿的事实,建设者们构造出一对托辞使得摩天楼的合法性成为必然。

(曼哈顿)金融区的两侧都有河流这一状况使得建筑侧面无法扩展,因此激发了建筑和工程上的技术探索来向高处寻找空间,以此来满足新世界中心的需要的办公空间的巨大喜好。换句话说:除了网格格局本身向空中扩展,曼哈顿别无选择;只有摩天楼能够为商业提供一片辽阔的人造西部蛮荒,一个天空的边界。

伪装

为了给“商业”上的借口提供托辞,奇妙技术的早期传统被伪装成注重实用的技术。那些把自然的科尼岛转变成为一个人工天堂的制造幻境的装备——电力系统,空调,管线,电报,轨道和电梯——在曼哈顿作为把粗犷的空间转变为办公套间的有效装备而从新出现。通过压制它们缺乏理性的潜在资质,使它们主要作为一些平凡变动的手段:例如改进照明,温度,湿度,交流状况,等等。但是好似双面镜的另一面,1909年的摩天楼方案中的84层平台的多样性维持着允诺:当下所有的商业只是一个阶段,一个暂时的用处,它预期着摩天楼甚至可能是逐层的被其他活动的形式所占据。到那个时刻,这个人造疆域的空中边界将被不可抗拒的人造物质所开发,以在任何层上建立可供选择的其他现实。

“我是商业。

“我是盈利和亏损。

“我是一个坠入现实地狱的尤物。”

这就是伪装在实用主义之下的摩天楼吟出的悲歌。

胜利

在这股乌托邦向现实转化的分流中,建筑在这种于开发商绞尽脑汁拼凑起来的地段上不顾一切的向天空扩张的过程中,已不再是一种设计的艺术。

·1902年的熨斗大楼是这种纯粹增殖的一个典范:它的三角形的地段向空中复制了22次,高达300英尺,通过六部电梯可以到达。只有它那最上镜的有如尖利刀锋的正立面揭示了它的奇异之处:地段完全依据外形复制了自身。7年间一直是“世界上最闻名的建筑,”熨斗大楼成为了乌托邦的双重生命的第一个象征。

·位于40西40号大街的世界之塔大楼复制了其地段达30次,“在如此之小的地段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作为一个象征的意义在于它是建筑纯粹增殖土地这一革命性特质的证据:它看上去难以实现,但它确实耸立在那里。

·本尼森大楼(城市投资大楼)的建造者们把地段复制了34次。这一地段在平面上是一个不规则形;而他们由此盖起的大楼却更加肆意妄为。这一有缺陷的外形被其完美的室内所弥补:“休息厅....完成于坚固的大理石,30到50英尺宽,40英尺高,在大楼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伸展,整整一个街区....”

虽然体量上是单独的,摩天楼内外的生活还是卷入到一种相互敌对的关系当中:大厅对抗着街道,以一种线性的方式展示着大楼的自负和诱惑,这种展示被时常出现的上升之处——那些能够把参观者进一步卷入大楼内部的虚幻之中的电梯——所突出。

·1915年平等大楼从地面升起了39层,如它所吹嘘的,“笔直向上”。它的大厅外面是一道奢华的拱廊,里面布满了商店,酒吧等设施,使得周边的街道有如被废弃了一般。

摩天楼生长的越高,它们就越难以压制那潜伏的革命性的野心。当平等大楼完工时它的真实面目甚至令它的制造者们晕眩。“有一段时期我们的那1,200,000平方英尺的出租空间看上去简直像一块新大陆,那些楼层是如此的广大而空旷....”

除却那庞大的层数,平等大楼被进一步形容为“楼中之城,容纳达16,000之众。”

这有如神谕一般的宣言,揭示了曼哈顿主义最为恒久的主题之一:从现在开始每一幢新的突变的建筑都将努力成为一座“城中之城”。这种狂野的雄心使得大都市成为一个建筑上的城邦集合体,相互之间难免日后一场混战。

范例

到了1910年土地增殖的过程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华尔街地区的空中扩张近乎达到了一种可笑的饱和状态,“最终,下曼哈顿地区没有被庞大建筑所占据的地方就只有街道了....”这里没有宣言,没有建筑争论,没有学说,没有法律,没有规划,没有意识形态,没有理论;这里只有——摩天楼。

1911年摩天楼到达了其概念上的临界点:100层,“一旦房地产经纪人找到了合适的城市地区....成千上万的人和资金就会预备好....”

一个由t.starrett领导的绘图业者联合会,其本身是建造集团的一员,而后者负责了一半的曼哈顿摩天楼(而且意欲在其后的土地增殖中保持其领先地位)。这个绘图业者联合会“正在作100层大楼的方案....”“作”形容的很贴切,没有设计,只有对于曼哈顿正在发生的势不可挡的趋向和主题的推测。毫不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联合会中没有建筑师。

starrett显然同样相信大都市明显而不可避免的命运:“我们的文明在飞速前进。在纽约——即指曼哈顿岛——我们必须不停的造,不停的向上造。我们已经一步一步的从木制的茅屋发展到30层的摩天楼....现在我们必须发展出点前所未有的,更大一些的东西来....”

随着100层,这个理论上的高级阶段的实现,依据1909年法则,对于楼层平面有计划的处理终于影响了它自身:把室内全部用于商业是不能接受的。

假如39层的平等大楼称得上“楼中之城”的话,那100层的大楼简直就是一个大都市,“一个庞然大物,塔尖直插云霄,它容纳了一个大都市的文化,商业和工业活动....”仅仅大楼的巨大尺寸就会忽然改变城市正常生活的面貌。“在纽约我们同时通行于地面和天空方向,”starrett这个未来派的信徒解释道,“在100层的摩天楼里,我们将会以同飞越布鲁克林大桥的电报相同的速度被发射向上。”

这种上升每20层就被公共的广场打断一次,因为需要这些广场来连接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划分:工业在底部,上面依次为商业,居住,顶部还有一个旅馆。

第20层是一个综合市场,第40层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电影院,第60层是商业区,第80层整层都是一所旅馆,而第100层则是“一所娱乐公园,有屋顶花园和游泳池。”

为了实现这些计划中的丰富内容,那些增进效率的工具手段再次承担了作为梦幻工具的功能:“另一个有趣的特征是我们要定制我们需要的天气。当我们的建造状况达到理想时,我们同样应该具有对于大气的完美控制能力,所以将来去佛罗里达过冬或是去加拿大避暑都没有必要了。在我们的曼哈顿的大楼里,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天气变化....”

“总体建筑!”这就是随着starrett的曼哈顿计划的揭示而提出的反人道主义的倡议:一个图示,表现着“温度和空气调节管”,出现在其结构的伴有壁炉的橡木面板隔墙中。

塔的合并

1853年拉廷观象台使曼哈顿人第一次有机会全面的观察他们的领土;使得曼哈顿人面对岛屿性的孤立这一限制,从而为日后所有的开发提供了理由。

·1876年的费城百年纪念塔是这一过程中的第二位细长状的名角,使得科尼岛在1878年触发了其向人为控制的非理性奇幻科技的投怀送抱。

·从1904年月神公园成为了高塔的温床,在塔之间的抵触和冲突间找到了建筑戏剧的源泉。

·1905年的梦境公园的灯塔尝试引诱天真的过往船只,借以炫耀reynolds对于所谓的现实的蔑视。

·1906年的blobe塔显示出塔的潜在能力:在严格的意义上自身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

在这50年的过程中,塔成为了多种意义的载体:个人意识的催化剂,技术进步的标志,娱乐场所的符号,对于传统具有颠覆性的送葬者,以及最终自我独立的世界。

而今日塔象征着对于平淡无味的日常生活模式的重大决裂,标志着一种全新文化的四下分散的前哨正在形成。

建筑

曼哈顿的早期高层建筑通常要比那些高塔的高度高,但是它们立方形的外轮廓线却无法唤起人们对于塔的形象的回忆。它们被顽固的称为建筑,而非摩天楼。但是1908年e.flagg设计了一个高塔,并且把它放置在现存的歌手大楼上,后者有14层高,建于1899年。这个建筑上的二次添加物使得这幢大楼成为“1908至1913年间美国最为闻名的建筑。”

成千上万的旅游者们到纽约来专程参观这座当代的巴别塔,兴高采烈的付50美分到“观测台”上一览风景。作为对大都市黑暗面的回应它也同样成为了第一个“自杀顶峰”——“它似乎对于那些尝近了生活的辛酸痛苦之人有强烈的吸引力....”

大都市生活大楼(1893)位于麦迪逊大街上,以十层的高度成为了早期的“高大体块”。当1902年它被楔形的高达22层的熨斗大楼超过以后,管理层决定向高处扩展这幢大楼。1909年他们扩建了邻接的一小块地段达39层之高。因为地段很小,扩建的结构复制了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钟楼,其楼身考虑到商业的空气流通的需要,周身布满了空洞以吸纳光线。在顶部他们演出了一幕更为新潮的合并:安装了探照灯和其他从灯塔原型直接引来的设备。一个红宝石状的突起安装在结构的顶部,通过事先布置的信号,假想其在向虚构的大西洋上的航海者们传递着时间和天气情况。

通过这些步骤,纯粹的土地增殖的产物却移花接木,使自己成为了塔在过去的50年以来所积累的丰厚含义的化身。

建筑变成了高塔,被陆地围困的灯塔,表面上在向海洋发射着光线,实际却在引诱着大都市的观众的到来。

街区的划分

马展示协会——“其花名册是最早的社会登记的核心”——拥有麦迪逊广场花园,位于麦迪逊大街西部的26和27大街之间的一个街区上。

在1890年他们委托了一幢新的建筑:一个占据了整个街区的70英尺高的矩形盒子。这个盒子的内部是空的,它的当时最大的礼堂能够容纳8000人,被夹在一个1200人的剧场和一个1200人的音乐厅中间,因此整个街区的表面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清楚的演出的界面。竞技场是为了协会的跑马活动而设计的,同时也出租给马戏团,体育或其他活动;在屋顶设计了一个露天剧场和餐厅。

严格的遵循世界展览会的传统,其建筑师s.white通过在大厅屋顶上仿制一个西班牙风格的尖塔,使得这一个方盒子变成了一个有非凡意味的场所。

作为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提倡者之一white同时负责设计内部的娱乐表演,甚至在建筑在一个永无尽头的建筑设计的形式中完工以后。

但是单独依靠具有品位的表演活动还是难以保证竞技场的良好的财政状况,它的尺寸同其意欲扩展的社会各阶层的领域并不相容。“大楼开张之日就是个财政上的鸡肋。”

为了避开尴尬的情形,white被迫去在有限的室内面积中试验,发明和建立各种不同的广泛的针对普罗大众口味的“情景”。

“在1893年他搭起了一个巨大的芝加哥博览会的全景图,使得纽约人省却了漫长的西行之旅....”之后他又把竞技场变成了“世界剧场,旧纽伦堡,狄更斯的伦敦,在威尼斯城,参观者们漂浮....在贡多拉上,从一个展览到另一个展览。”

white旋入了科尼岛经历过的高雅和大众文化的交叉火力的冲突中:他的“奇观”是如此的“缺乏品味”因而使得社会名流望之却步,但是它们对大众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在真实的贡多拉和和梦境公园的在铁轨上驱动的机械贡多拉的差异之间,white旋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是一个有格调的人,应该吸引更小众的品味。他没有时间来解决这一点:1906年一个疯子在他自己作品的屋顶上射杀了他。

舌状物

1905年thompson,厌恶了月亮公园,在43和44大街之间的第六道的东部买了一块街区。科尼岛的奇幻技术将第一次被嫁接到曼哈顿的网格上。

一年之内,thompson造起了他的大竞技场,另一个方盒子,有5200个坐席,顶部有“继万神庙之后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两个从月亮公园的高塔之林中移植过来的电塔,确定了第六大街上的入口,标志着这个街区作为另一个微缩世界,在这里建立了别样的现实。

舞台本身就是thompson的领域的核心:它打破了传统的舞台形式:向观众席伸出达60英尺,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舌状物。这个“围裙”能够即时的变化:在其他的众多变化中,“它能够把舞台的一部分变成小湾,或是湖泊,甚至是奔腾的山涧....”

相对和月亮公园的意图使人置身于月球之旅的策略,thompson的第一次的曼哈顿演出被称为“一个美国佬儿的火星马戏团,”布满着使他的整个街区的表面都变成一个宇宙飞行器的雄心壮志。“一个束手无策的马戏团正面临着被市政长官拍卖的命运,但一个火星传来的消息——他们的国王要买下它——拯救了这个马戏团....”一旦到了火星,“火星人要求(这些表演者)永远留下来,成为那个遥远星球上的定居者....”这就是thompson设计的情节,意图使来到他的剧场的观众同样被放逐到另一个星球。马戏团表演的高潮是一幕抽象且意味深长的舞台舞蹈:64个“潜水女孩儿”8个为一组降下一个楼梯,“似乎一个整体。”舌状的舞台变成一个湖泊,有17英尺深。这些女孩“走向水中,直到她们的头消失在视线中,”再也没有返回到水面(一个倒置的有空气的水下容器被走道连接到后台区域。)。

这是如此富有激情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个奇观,以至于“男人们整夜整夜地坐在前排,无声的哭泣着....”

控制

在自由经济体制企业的传统中,控制只在个体策划的层面上被操作。而对于麦迪逊广场花园和thompson的竞技场,这种控制已经到了如泥潭般进退两难的地步,更不用说整个街区了。

街区被配备了各种附属设备,它们对目前状况的处理和扭曲超越了人们正常的认知,在于其它所有街区的竞争中建立了自己独有的法律甚至是意识形态。街区变成了一个科尼岛传统意义上的“公园”:它提供了一个激进而标新立异的现实,意欲怀疑和取代所有“自然”的现实。

这些室内公园的尺寸永远无法超越一个街区的尺寸:这是一个单独的“计划者”抑或一个单独的“幻想”所能征服的极大值。

由于曼哈顿所有的街区在网格体系未被阐明的前提下被设计成相似的,尤其是平等的,因此某一处的转变以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影响到其它所有的街区:理论上每一街区现在都可以转变成一块具有巨大诱惑力的,综合独立的完整领土。

这种潜力同时暗示着一个根本上的隔裂:城市不再是一个或多或少的同质纹理的组合体,像一个镶嵌着各种辅助性的都市碎片的马赛克;而现在每个街区都像一个岛屿般独立,本质上自成一体。

曼哈顿变成一个干涸的街区群岛。

定格

1909年,一张明信片展示了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一幅定格画面——三个方面的突破共存于麦迪逊广场上:熨斗大楼的土地增殖,大都会的灯塔和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街区之岛。

这张明信片被用来说明(从它的多重灭点来看它决不是一张简单的照片)麦迪逊广场“是纽约从未出现的大都会生活的中心....时装,俱乐部,金融,体育,政治和零售商业都在这个顶点汇聚....据说假如有人在第5大道和23大街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他就能见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从‘老’熨斗大楼看广场,景观有如巴黎人的万花筒般五光十色....”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