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12-23 21:39:12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篇1

一、国际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制度的结构与特点

(一)国际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制度的结构。国际商业银行薪酬一般包括年薪收入、中长期性激励薪酬和其他福利津贴。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试行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薪酬激励制度。目前美国有50%以上的公司使用长期激励计划,而1999年薪酬最高的50位总裁,平均股票收益占薪酬的94.92%。

1、年薪收入。年度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年度奖金等。这是一项基本收入,通常情况下其是与岗位挂钩的一项相对固定报酬。基本工资之外是奖金,它以绩效为基础,每年的波动范围较大。

2、长期性激励薪酬。长期性激励薪酬包括股票期权计划、限制性股票奖励、非法定股票期权、附加期权等。股票期权计划是公司给予员工的一种以某一固定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并在一定时期后将股票在市场上出售的选择权。限制性股票是公司直接针对高管人员的激励,但这些获得奖励的人员出售该股票的权利受到若干的限制。虚拟股票,指高级管理人员对股票没有所有权,但享有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收益,以及享受分红的权利。长期激励措施主要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很少会享有。美国的银行系统中拥有股票期权的员工的比例是10%~15%。已于2003年退休的花旗集团董事长兼CEO Sanford I.Weill当年所拿到的薪酬为4,470万美元,在此巨额收入当中,绝大部分属于长期激励报酬。

3、其他福利和津贴。其他福利和津贴包括各种保险、养老计划、401(K)账户、公益利和其他福利措施。商业银行提供的保险项目多种多样,一般包括健康保险、牙齿保险、眼镜护理保险和残疾保险等。养老计划是商业银行福利中较复杂的一个项目,其筹集方式非常多。401(K)计划规定员工每年自愿缴纳一定份额到一个独立账户积累至退休后使用,企业为参与该计划的员工搭配一定比例的投入,员工可以自主选择运用账户基金的各种投资项目及组合,一般是通过养老基金将基金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资,主要投资于共同基金。公益利和其他福利的项目更是繁多,约有四五十种,比如教育补贴、金融咨询、定期体检、享用专用交通工具、免费旅游等。

(二)国际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制度的特点

1、实施组合薪酬激励,重视长期薪酬激励。国际商业银行薪酬激励中短期的、固定的薪酬所占比例较小,并且这一比例呈下降趋势。长期薪酬激励将高管人员的注意力从短期财务指标转移到银行的长远发展方面,从而将高管人员的薪酬与银行的长远利益捆绑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起到激励高管人员的作用。

2、建立激励与约束的双重激励制度。以股票期权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应用。股票期权主要针对的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这一机制充分体现了激励和约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由于股票期权的价值会随股票市价的上涨而增加,从而可以使高管人员因公司的良好业绩得到丰厚的报酬;另一方面股票期权的授予与行权都与公司业绩指标密切相关,通常与股东回报或股票的每股现金收益挂钩,充分体现了股票期权对高管人员的约束。

二、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制度缺乏对普通员工的吸引力。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基本工资水平很低。国内商业银行逐年增加基本工资的幅度较小,这对技术熟练的普通员工没有吸引力。因此,在各大商业银行成功上市之后,技术熟练而升迁无望的银行老员工便选择了跳槽。虽然也有较高的奖金,但奖金的主要功能是“奖”,对银行而言需要较上年有显著增长的盈利。对部门、个人而言需要有其他部门、个人更多的业绩贡献。低工资、高奖金实际上给管理者以过大的分配权,对一般员工可能有不利之处,由此也会带来操作上的较大争议。

(二)忽视长期激励制度。与国际上的薪酬激励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的薪酬激励制度缺乏对高管人员长期行为的激励。我国商业银行总薪酬都是由短期薪酬如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及养老保险等经济福利所组成。这样的薪酬结构只能使员工更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和短期的业绩改善,无法激励其长期行为。而员工福利通常以福利品的形式发放,并不能很好地激励员工的长期行为。

(三)市场非充分有效。长期薪酬发挥有效激励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证券市场的充分有效,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却存在非充分有效问题,基本上属于弱有效的市场。另外,政策干预较明显,整个市场投机心理比较严重,这就导致公司股票价格脱离实际价值。这就使得股票价格较多地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很好地反映银行真正的发展状况,更不能有效地反映经理层的经营业绩。证券市场的非充分有效使得长期薪酬不能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

三、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扩大长期激励比例,实施全体员工激励。国际商业银行激励制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注重长期激励,我国商业银行长期薪酬激励却较少运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商业银行整体员工薪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薪酬与经营业绩的相关度。

实施全体员工激励,对高层以股票期权等薪酬激励;对中层以限制性股权薪酬为重点;对普通员工以持股计划或指定适合本银行员工奖励计划为重点。这样,通过有针对性、多层次的员工薪酬激励制度使员工利益与银行的整体利益密切相关,以提升薪酬激励制度的有效性。

(二)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完善治理结构。改善董事会的构成,降低内部董事比例,提高独立董事比例以及来自机构投资者的董事的比例,已形成严格的内部约束,对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实施有效监督。设立独立董事领导下的稽核委员会,负责考核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并配合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时反馈经理人员业绩的真实程度。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篇2

国际银行业股权激励的经验

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最早出现于2 0世纪50年代的美国。1952年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开创性地将高层管理人员的长期利益与公司的未来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股权激励制度之所以最早在美国兴起主要归因于美国当时税收政策及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一方面,美国税收政策为股权激励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率较高,公司员工需对一般工资缴纳高昂的税费,1950年出台的美国《税收法案》明确规定,对于法定股票期权只向其股权激励兑现后的溢价部分征收25%的资本利得税;同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1950年收入法案》,首次规定了任何企业都有权向雇员发放股票期权。在这两项关键政策的基础上,美国公司陆续改变了过去以奖金和红利为主的员工奖励模式,将股权激励特别是股票期权纳入员工的工资结构之中,旨在帮助公司员工降低个人所得税数额。20世纪60年代,路易斯・凯尔索针对雇员不掌握公司资本的问题提出了“员工持股计划”(ESOP),其核心内容是资本所有权的泛化,即将公司内部员工所提供的的劳动作为其分享股权的依据,使员工通过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分享企业的所有权和未来的收益权,目的在于最大化每个员工的组织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美国国会对“激励性股票期权”的优惠政策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大量企业开始认识到股权激励制度兼具激励与约束双重效应,在解决委托-问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陆续对其员工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将股权激励制度带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显示,1986年美国89%的大公司已向其高层管理人员发放了股票期权,1990年后更有不少中小企业参与到股票期权的发放之中。随后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公司也陆续开始对其员工使用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的应用目的也由最初的规避税费和平衡社会矛盾逐步转化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优秀技术人员薪酬的有效组成部分,并在企业保持长期的成长发展和管理层的连续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银行业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际银行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措施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和员工持股计划。

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措施,美国银行业约15%的员工享有公司的股票期权,它是与股票价值增值密切相关的企业长期激励手段。企业面向员工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措施意味着被激励对象在未来约定的期限内,在达到事先约定条件的前提下,拥有着可以按照预先商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选择权。股票期权的类型可根据约定行权价与授权日收盘价的大小关系划分为价外期权、平价期权和价内期权,以激励员工为目的的股票期权通常为价外期权或平价期权,如今美国银行业较常采用平价期权激励员工。

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计划是指激励对象无偿从上市公司获得约定数量的股票份额,这部分股票通常附有对工作年限、业绩目标、禁售期限等限制条件的明确规定,被激励对象只有满足以上要求时才有权将这部分股票卖出获利,它是与股票期权相并列的常用的长期薪酬激励措施。2014年美国合众银行75%的长期奖励是以限制性股票形式发放的。限制性股票对股票锁定时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有效地使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对企业员工的约束效果显著,尤其适合发展进入成熟期的公司应用。

业绩股票。业绩股票的实质是将员工奖金延迟发放,即公司规定被激励员工在完成年度业绩目标的条件下可无偿获得一定数量的股票或领取用来购买股票的现金,具有突出的长期激励作用。与其他几种股权激励措施相比,业绩股票将被激励者的权、责、利一一对应起来,有利于员工准确地将个人工作目标与公司长期战略结合起来。如加拿大银行业通常根据年度业绩表现情况向其员工发放锁定期为三年的业绩股票,即自授予日起第35个月的最后一天该股票进入行权期允许变现。

股票增值权。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不直接给予被激励员工公司股票的所有权,而是以员工在规定期限内达到约定的股价或业绩标准为前提,赋予其享受由公司股价上涨或业绩提升所带来收益的权利。作为一种虚拟股权激励措施,股票增值权相较于其他四种股权激励措施的特点在于其被激励的主体一旦行权,这份激励作用将随即消失,且这项权利在企业经营效果好、股价上升时将为被激励对象带来额外收益,而一旦企业经营效果不佳,员工只需放弃行权即可避免自身损失。总的来说,股票增值权的约束作用不足且激励成本较高,适用于现金流十分充裕的公司应用。

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指公司内部员工自愿出资认购公司的部分股权,通过成为公司股东共享企业成长的一项兼具激励与福利双重作用的员工福利计划。在各项股权激励措施之中,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和重点在于公司员工持股比例的多少显著地影响着计划的激励效果,如果员工持股比例过少,激励员工的效果不明显,而一旦员工持股比例过高,则容易产生内部控制问题。这项股权激励措施更适用于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明晰的上市公司。

国际银行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特点

以上几种股权激励措施在实施细则、预期收益及适用对象等方面各有特色,但是其将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思路是相同的。国际上各银行在实施股权激励时普遍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业绩指标为主确定被激励对象领取股权奖励的额度。美国合众银行将其股权奖励额度同年度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挂钩,薪酬委员会将在每个绩效年根据各岗位在就业市场的竞争状况及员工个人贡献的实际情况综合决定其长期激励额度,并在一年后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调整。第二,以多重指标为辅持续更新股权激励的发放额度。在加拿大的银行业,首席风险官专门负责根据股东回报率、财务报表、实际风险等指标的变化调整员工股权激励的发放水平,以确保激励措施能恰当及时地反映公司的经营处境。第三,银行业日益重视对全体员工的薪酬激励。国际银行业普遍认识到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运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整体团队的力量也不容小觑。美国银行业常通过激励层次的多样化实现对全体员工的激励效果。德意志银行2001年股东大会首次确定了全球持股计划,允许在银行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按一定折扣购买规定数额的本行股票。

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作为一种缓解“委托-”矛盾、明确员工奋斗目标、提升高管经营能力的薪酬激励措施,股权激励在国际银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股权激励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经验来看,可根据其实施效果将其概括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

股权激励的正面效应。首先,股权激励有效地将高级管理层的工作目标与企业所有者的长期利益统一起来。对于银行高管及个别员工而言,获得股权激励意味着得到了一个提高工资水平的机会,而实现个人收入的提升要以完成公司业绩目标、达成股票价值增值或达到其他约束条件为前提,从而将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长期成长与被激励者的个人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高层管理人员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将会更加重视长远利益和发展,为形成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地缓解了两权分离所带来的问题。其次,股权激励为银行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同时有效地缓解了重要员工流失。股权激励是一种兼具激励效果与约束作用的企业长期薪酬激励办法,一方面股权激励的激励效果与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密切相关,股价上涨往往可以大幅度地提升被激励员工的工资水平,激发其努力工作完成业绩目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股权激励通常带有配套的约束条件,企业常以入职年限、业绩考核、个人贡献等指标为参考依据,通过规定被激励员工认股数量及股票锁定期限的方式约束其持续稳定地为公司发展服务。

股权激励的负面效应。首先,股权激励不当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股权激励效果与股票价格的波动密切相关,被激励对象特别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通过债券融资或回购股票等方式刻意抬高股价,公司负债比例的增加很可能会提升其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另外,被激励对象还可以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消除因公司业绩不佳而产生的风险,从而形成了即便公司经营状况或股票价格不佳被激励对象也可以获利的有利形势,破坏了股权激励将经营者与股东利益统一起来共同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初衷,反而给予经营者利用激励措施谋取个人利益的可乘之机。其次,股权激励不当可能会加剧社会矛盾。目前,在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结构中由股权激励所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基础工资的数额,股权激励与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挂钩使其具备了成倍扩大受益者工资水平的能力,由此造成的企业内部员工巨大的贫富差距,不仅不利于企业内部团结协作,而且容易激化社会公平问题。最后,股权激励不当可能会影响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受股权激励作用的刺激,企业的经营效果和股票价格常常被高估,在股权激励措施被广泛应用的条件下很可能会使整个股票市场泡沫化严重,从而对国际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国内商业银行股权激励现状

我国银行业股权激励的背景

与国际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使我国先后出现了内部职工股、公司职工股及内部职工持股会等员工持股形式,但此时的股份赠与不属于公司员工经常性工资的组成部分,尚不具备激励性质。1998年11月25日证监会宣布取消内部职工股,同时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指示中多次提到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制度,在这两项政策的背景下,我国一批国有企业相继开始对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业绩股票等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尝试与探索,由此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积极尝试中进入了初步探索阶段。

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开始进入广泛发展阶段。该文件首次明确规定了我国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一整套办法,将我国股权激励带入规范化的发展模式,激励了一大批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面向内部员工开展股票激励计划,使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得到广泛的应用。

2016年7月15日,证监会了新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后文简称《办法》),又一次引起了我国各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关注。该《办法》在原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信息监管、内部监督与市场约束等监督机制,进一步细化了监管处罚规定,同时通过明确公司实施激励计划的条件、规定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再次完善了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新《办法》补充了关于重点落实监管、完善激励制度等方面的规定细则,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政策环境,各上市公司亟待调整或发展激励计划以适应新制度的要求。

我国银行业股权激励的现状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激励计划频频受阻。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自2005年起陆续开始审议施行股权激励计划。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最早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国有银行,2007年7月6日建行正式开始实施其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允许符合资格的约27万建行员工可通过认购的方式分得约8亿股份。之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相继提出了基于H股的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然而,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激励的进程并未顺利展开,2008年后的各家银行的股权激励方案被相继叫停。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二:其一,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银行业纷纷降低了高管的薪酬水平,2009年1月我国财政部出台了《关于金融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合理控制各级机构负责人的薪酬,并根据有关规定暂停股权激励计划。其二,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通常来自上级部门的任命,具有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的双重身份,虽然金融机构内高管领取高额薪酬符合国际惯例,但对于政府官员而言享受公司股权激励尚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

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发展顺利。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激励措施通常以管理层股票增值权计划为主,目前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已经相继开展了股权激励计划。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的同时对其总行9名高管实施了股票增值计划; 2004年2月中国民生银行公布的长期激励计划草案,称将以公司股价折算后的现金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优秀员工作为奖励,其实质也是发放股票增值权;2007年10月招商银行推出了首期高管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规定股票增值权的持有者将获得自授予日起至行权日止获取公司股票在H股因价格上涨产生收益的权利。

近年来,股份制银行日益重视对全体员工的激励,纷纷通过对股权激励措施的调整增加对中间层和普通员工的股权激励措施。2014年11月7日,中国民生银行了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公告称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140846万股,员工的最低持股期限为36个月,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并约束银行的核心员工,不会造成公司控制权的变化。此外,2015年招商银行首批面向内部8500名员工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使广泛参与的员工持股计划在股份制银行中的得到了又一次应用。

城市商业银行股权激励迎来新进展。重庆银行于2015年11月在我国H股上市,其后的股东大会正式通过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声明将拟用2014年年底银行8位高管绩效薪酬的延迟发放部分购买相应价值的本行H股股份,此限制性股票在3年锁定期满后可按规定参与考核,合格后方能解锁兑付。

我国银行业股权激励中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一,我国银行特殊的经营结构导致薪酬激励的效果不佳。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银行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与个人业绩的相关程度较低而与其所处职位高度相关,绩效考核尚未在工资水平的确定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薪酬激励措施不足以打破控制权下的固有体制范式。其二,我国商业银行员工激励目前仍以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为主。由于自身缺乏长期稳定的战略指导,我国商业银行经常以实现某一阶段内的特定目标为前提利用短期激励措施奖励员工。其三,股票增值权虽易于操作但其激励作用有限。目前,股票增值权是我国商业银行应用最为广泛的股票激励措施,这种激励办法因无需解决股票来源而具有操作简单的天然优势,但是股票增值权一旦被兑现其激励作用随即消失,被激励者不能真正享受拥有公司股票的待遇。

国际经验对我国银行业开展股权激励的启示

在人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建立股权激励制度、完善员工薪酬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保持与外资银行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一环。结合国际银行业股权激励计划的开展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在探索股权激励计划时应重视以下三方面问题。

首先,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合理的股权激励制度。目前,国际银行业普遍形成了以业绩指标为主、相关指标为辅的股权奖励额度计划机制,并主要通过发放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实现了对企业员工的长期奖励。我国银行业发展股权激励不能“用力过猛”,既要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又要注重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其一,银行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必须考虑我国银行业高层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特殊性,确定与银行股权激励相配套的制度规定,同时着力健全我国人力资本市场。其二,银行应积极探索股权激励的实施措施。与国际银行业广泛地开展股权激励计划不同,我国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尚处探索阶段,目前主要以股票增值权激励为主。未来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措施激励效果和约束作用的特点,有区别地向不同层级的员工施行差异化的激励办法。例如,商业银行可向高层管理人员发放股票期权以实现激励、约束重要人才的效果,向中层管理人员发放限制性股票以反映其工作与股票走势关系不明显而与完成计划目标密切相关的情况,同时增加现金行权在股权激励中的比重,加大银行激励措施对员工的约束力度。其三,银行要慎重选择股权激励的实施范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激励要以符合证监会《办法》对上市公司激励对象范围的硬性要求为前提,从高层管理人员开始小范围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避免使股权激励演化成银行全体员工的福利措施。

其次,要增加银行信息披露,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证券会《办法》中重点强调了股权激励的监管问题,而社会监管是实现全方位监督管理的重要一环。由于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可能会引发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商业银行有必要增加对管理者持股数量、股票操作行为、期权行权时间及行权价格等信息的披露要求,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地获取银行管理层交易信息,保障社会监管有效推进。另外,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中还没有关于股票期权的计量、确认、摊销等会计处理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会计实务中对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式千差万别,若想有效地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落实监管机制,需进一步对相关会计制度进行完善。总而言之,我国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应以建立公司重要信息披露制度、健全全面监督机制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篇3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1.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缺陷及其面临的挑战。

1.1人才观念陈旧,没有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人才危机感。

1.2录用选拔机制不完善,忽略人才的再培养。

1.3“官本位”思想严重,收人分配不公平。

1.4人事安排不合理,人员冗余且素质不高。

2.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现有管理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新形势下金融同业竞争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促使商业银行全面走向市场,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跨世纪金融人才队伍。

2.2商业银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周期越来越短,商业银行正面临知识现代化、信息现代化和经营管理高科技的严峻挑战,这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来弥补。

2.3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广大青年员工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人力资源开发既是员工的迫切需要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不断地挖掘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素质。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有弊端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上存在偏差。国有商业银行在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时,必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的结合,使个人知识变得更加重要,而缺乏知识的人则无法藏在领导职位背后。

2.人力资源培育缺少整体规划。一般来说人力资源规划需要包括:预测未来的组织结构,制定人力供求平衡计划,制定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计划,以及人员使用计划。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体制这各个方面很少都考虑进去,即使有也很难将这各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重录用轻使用状况比较突出。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看,因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内部人事管理上还没有完全脱离旧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另一方面,对员工的开发相对不足,没有视员工为可以无限开发的宝贵资源,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还不能很好适应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需要。

4.晋升渠道狭窄且运行不畅。目前,在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晋升的机制上,国有商业银行能提供的晋升空间相对较小,基本上只有单纯的行政管理职位,而且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也没有完全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的思想阻碍。

5.薪资制度的激励作用缺乏。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考评的现状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类别的员工笼统地用“德、能、勤、绩”这一比较抽象的、难以量化的指标加以评价;其二、尚未进行标准的职位分析,不同岗位和职称的员工职责界定模糊;其三、在考评的指标体系中缺少关键业绩指标(KPI指标),未能体现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

三、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举措及可行性分析

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1.1首先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系统性清查。(1)对明显不合格人员予以调整;(2)运用“评价中心”或其他测评技术对重点人员(或全体员工)进行评估;(3)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总体或分类统计。

1.2与其他战略、经营、财务规划协调。(1)根据企业每年经营、财务计划指标,结合企业现有员工状况,尤其是员工流动率,来测算年度人力资源总量和按工种、岗位、职务等分类的结构性指标;(2)提出年度须新增招募、压缩辞退、下岗分流、转岗调配的具体计划;(3)人力需求计划,应包括所需的数量、质量、人才素质要求。

1.3人力计划要一次规划、分期流动实行,并根据实际状况,经常性调整和进行动态评估,必要时建立高级或稀缺专业人才后备系统。

1.4企业实行员工总额控制。

2.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力度。改革培训关键是培训机制的转变,变偶尔培训为全方位的培训。一方面,培训是不间断的,方式是多样的,要将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学历培训相结合,脱产学习与业余学习相结合。另一方面,培训是有针对性的。每个岗位要根据其需要进行特定的培训,每个员工根据他的个人情况有相应的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以适应银行内部的变化和外部的变化,达到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步的目的。

3.完善员工的绩效考评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转变考核的基本思想,实现从目前的“考核时点模式”向“绩效管理过程模式”的转变。变静态考核力动态考核;其次要改革现有的“德、能、勤、绩”考核要素设计、实行“业绩、能力、态度”考核模式;要明确用人部门管理者对下属的绩效管理职责.在改进年度考核等综合性考核项目的同时,完善干部任免考核、季(月)度考核等考核制度;最后,员工考核还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如干部任免、薪酬分配等更全面、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充分发挥考核的基础作用和导向作用。

4.改革传统单一的用人制度。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必须从非市场化方式向市场化方式转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用人方式基本上还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内部员工流动和淘汰率每年不到12%。针对这种情况,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逐步向以客户经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所有对客户工作由客户经理一个人完成。其他人员的配置则必须和客户经理制相对应,或以市场的需要来因事设人从而建立起精干高效、高效、灵敏、协调的员工队伍。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薪酬体系 薪酬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00-02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现状

我国的五大行当初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依照国务院及银监会等管理机构批准制定的有关文件,聘请了竞越、汉威特和美世等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运用他们先进的职位评估工具,参照市场水平,对他们的职位体系进行了梳理与评估。首先,建立了绩效工资制,以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为主;其次,制定了高管人员薪酬的考核与分配方法;再次,研究并制定了长期的激励计划;最后,还建立了高管收入的信息披露制度。应该说,新建的薪酬体系改变了原有的平均主义,形成了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留住和激励员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为主的绩效工资制

国有商业银行现在普遍采用的是基本薪酬加绩效薪酬的工资制。其中,基本薪酬就是固定工资,工资与员工工作绩效无关。实行岗位工资制,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随着工龄递增;而绩效薪酬是浮动工资,俗称“奖金”,主要是视员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而有所区别,随着工作业绩的递增而递增。如中国银行的员工薪酬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中间业务奖和存款奖励等)、各项津贴(交通补贴、生活补贴、过节费、降温费、社会统筹保险、住房公积金、补充公积金、补充养老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等)。员工分成了11个等级,新入行的员工为第11级,一级最高,在行内员工随着岗位级别的提升,岗位工资也不同幅度的增加。

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员工的薪酬也基本是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这三大类构成。五大行都将银行的岗位分为若干个,保证责任和回报的相匹配。

(二)制订高管薪酬分配及考核办法

依据《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银行高管的薪酬是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福利性收入及中长期激励收益等几部分共同构成。其中的基本年薪是由个人资历情况、银行规模和工龄等因素综合决定,“办法”确定的基本年薪在5到70万之间;绩效年薪则与银行利润、银行规模、市场垄断程度、国有控股程度、国家政策支持等因素相关;高管的福利性收入不宜与普通职工差别过大;中长期激励计划一般多采取股权激励,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允许兑现,若在约定时间内不在岗就收回股权。

此外,高管的薪酬还应该参照社会的可参照标准。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审核高管年薪时可考虑的参照标准主要有: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本单位员工工资水平、整个行业员工平均工资水平以及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等。例如相关管理部门应规定银行高管的工资应不能高于单位员工平均工资水平、行业工资水平和社会工资水平的若干倍。

(三)研究建立长期激励计划及高管收入信息披露制度

长期激励性薪酬是企业提供给其董事、监事、高管以及有特殊贡献的员工的一种分享公司成长收益的奖励,是与股价增长挂钩的长期激励计划。为了引进和留住高水平的人才,发展公司战略,促进公司长期发展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研究并建立对在职的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长期激励计划。

根据“办法”规定,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计算和审批流程应合理,信息应该透明公开,并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国有商业银行高管年薪应有事后监督机制。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不定期地对国有商业银行高管的年薪发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其薪酬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随着它们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的不断调整,薪酬体系还不够完善并缺乏不断完善的机制和能力,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薪酬体系设计缺乏长期激励机制

虽然开始研究建立高管薪酬的长期激励计划,但其长期激励机制在银行尚未普及化。就目前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论实行的是传统的“等级工资制”,还是经改革后的“年薪制”,与员工将来的工作表现无关而只与员工当下的工作表现挂钩。从激励作用来讲,是对员工短期工作行为的激励,容易误导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管及其员工过分注重短期行为,从而不利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在薪酬结构上,虽规定了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的比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员工的收入却又有同员工的职务、职级挂钩的倾向,削弱了薪酬中浮动部分的激励作用。

(二)薪酬体系缺乏内部公平性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建立的分配制度还不能体现不同岗位特点。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员工更为关注的是与他人相比的相对薪酬,而非自己的绝对薪酬。当一名员工觉得自己得到与付出的比值比另一员工的少时,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而这种不公平感会使其情绪紧张焦虑,使其采取措施以求重建公平。他或是改变自己的投入,或是选择离开。由此看出,缺失了公平的薪酬体系,会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留下的都是能力差的员工,而使其优秀员工大量流失,从而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现象。

(三)薪酬水平缺乏外部竞争力

在设计和完善薪酬体系的时候,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力和薪酬体系的外部公平性。在调查薪酬市场时,应该选择的薪酬比对对象是未来企业招聘人才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现有人才流失的方向。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只习惯于在国有商业银行之间作比较,从而导致我国五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水平大致持平,却与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薪酬水平相差甚远,而实际上这些银行才是它们人才流出的主要去向;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总额的基数完全的是由其主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以及财政部来核定,致使其薪酬水平与市场脱轨,缺乏外部竞争力。

(四)薪酬分配过分依据员工的行政级别

忽略岗位差异的薪酬分配制度,会严重挫伤那些具有高技能、高知识与高能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制传统的设计思想是以“行政级别”为中心,即员工的薪酬水平和其他方面的待遇都是与他们的行政级别紧密相关的。如果其员工职务没有达到某一确定的行政级别,那么他的薪酬就没有上升的可能。正是这种过分依据于员工行政级别的薪酬分配方式,严重挫伤了其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薪酬结构不尽合理,薪酬分配与业绩的相关性低

薪酬制度的设计应包含三个因素:第一,货币价值;第二,表彰价值,即对员工工作业绩认可的奖励;第三,激励价值,也就是促使员工想要再做一次的奖励。而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结构往往过分的重视了第一个因素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其他两个因素。一般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员工薪酬主要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福利收入和中长期激励性薪酬等几部分组成。在薪酬总量一样的情况下,如果这几部分所占比重不同,那么对员工所产生的激励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其中,基本薪酬是最具刚性的,在短期内基本保持不变;绩效薪酬是与员工绩效挂钩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去激励员工实现工作目标。国有商业银行尽管近几年来开始实行工资、奖励与年度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但工资总额中这部分“活工资”所占的比例还很低,没有有效的区分开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的差距,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薪酬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有必要对当前的薪酬体系进行再设计。

三、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改进的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

随着股份制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及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竞争。因此必须尽快的建立起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在这方面,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主要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长期激励计划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例如在美国,银行是实施股权激励比例最高的行业,拥有股票期权的员工要占到员工总数的10%到15%。银行对其高管人员设置的以股票为载体的奖励机制,达到了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使员工与股东拥有了共同的经济利益;第二,可以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加盟公司并有效的防止本公司的人才流失;第三,为企业员工和高管提供了致富的机会与手段。

(二)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要合理的设计薪酬确定的依据、支付的标准和支付的方式等。不同的岗位、职等和部门都应该有与之对应的薪酬体系设计。特别是在关系到多个部门之间的业务时,就需要有更为具体和完善的薪酬体系来体现其员工的价值。即薪酬在体现保障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员工对银行的贡献度,确保薪酬的内部公平。

此外,还要不断地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合理设计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包括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超前与滞后指标等,以充分体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努力程度。例如要有滞后指标,因为员工现在做的工作,其效果可能要一段时间甚至两到三年后才能够体现出来。因此业绩考核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其更具合理性。

(三)建立动态的薪酬体系管理机制

银行内部发展战略的改变、外部市场的变化以及组织架构的调整都会对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产生直接影响,这也需要在薪酬体系上加以一定程度的体现以促进这种改变。具有宽泛组群结构的薪酬体系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依据发展战略、外部市场和组织构架调整员工的薪酬体系提供了基础,但要使其能有效发挥作用,则还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审查、薪酬水平市场调研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动态管理机制。使其能够根据外部市场、银行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的调整,分析对员工工作技能要求的改变和对工作内容的影响,并及时在员工的薪酬上得以体现。

(四)完善薪酬体系管理的配套措施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一部分,对薪酬体系的管理和对其他方面的管理紧密关联。不管是基于工作或能力的薪酬体系划分,还是基于职位组群的薪酬体系划分,都需要对员工的胜任力进行分析。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或是还没有建立员工胜任力模型,或是建立的胜任力模型缺失了行为等级描述,致使其薪酬评估缺乏客观的标准和依据。此外,仅仅依靠薪酬体系来吸引和留住员工是不够了,往往还有企业文化、员工的学习培训、绩效考核的方法和方式等其他多方因素的影响。如果国有商业银行不能在上述方面满足员工发展的需要,员工则就会反过来更加关注和强调薪酬。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树立全面的薪酬管理理念,从更高层面、更广的范围去管理银行的薪酬体系。

参考文献:

1.沈磊.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改革:理论与实践[J].上海金融,2008(10)

2.陈民科.基于胜任力的职务分析及其应用[J].人类工效学,2002(1)

3.郑先炳.美加银行业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及启示[J].世界经济,2001(9)

4.兰斯・A・伯杰等.薪酬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李克文,郑录军.高管人激励机制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篇5

十月份工作计划之超市人员

(1)作为与现金直接打交道的收银员,我认为必须遵守超市的作业纪律。收银员在营业时身上不可带有现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可能产生的公款私挪的现象。收银员在进行收银作业时,不可擅离收银台,以免造成钱币损失,或引起等候结算的顾客的不满与抱怨。收银员不可为自己的亲朋好友结算收款,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可能产生的收银员利用收银职务的方便,以低于原价的收款登录至收银机,以企业利益来图利于他人私利,或可能产生的内外勾结的偷盗"现象。

在收银台上,收银员不可放置任何私人物品。因为收银台上随时都可能有顾客退货的商品,或临时决定不购买的商品,如果有私人物品也放在收银台上,容易与这些商品混淆,引起误会。收银员不可任意打开收银机抽屉查看数字和清点现金。随意打开抽屉既会引人注目并引发不安全因素,也会使人产生对收银员营私舞弊的怀疑。不启用的收银通道必须用链条拦住,否则会使个别顾客趁机不结账就将商品带出超市。收银员在营业期间不可看报与谈笑,要随时注意收银台前和视线所见的卖场内的情况,以防止和避免不利于企业的异常现象发生。收银员要熟悉卖场上的商品,尤其是特价商品,以及有关的经营状况,以便顾客提问时随时作出正确的解答。

(2)认真做好商品装袋工作。将结算好的商品替顾客装入袋中是收银工作的一个环节,不要以为该顶工作是最容易不过的,往往由于该项工作做得不好,而使顾客扫兴而归。

装袋作业的控制程序是:硬与重的商品垫底装袋;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商品装入包装袋的两例,作为支架;瓶装或罐装的商品放在中间,以免受外来压力而破损;易碎品或轻泡的商品放置在袋中的上方;冷冻品、豆制品等容易出水的商品和肉、菜等易流出汁液的商品,先应用包装袋装好后再放入大的购物袋中,或经顾客同意不放入大购物袋中装入袋中的商品不能高过袋口,以避免顾客提拿时不方便,一个袋中装不下的商品应装入另一个袋中;超市在促销活动中所发的广告页或赠品要确认已放入包装袋中。装袋时要绝对避免不是一个顾客的商品放入同一个袋中的现象;对包装袋装不下的体积过大的商品,要用绳子捆好,以方便顾客提拿;提醒顾客带走所有包装入袋的商品,防止其遗忘商品在收银台上的情况发生。

(3)注意离开收银台时的工作程序。离开收银台时,要将暂停收款牌放在收银台上;用链条将收银通道拦住;将现金全部锁入收银机的抽屉里,钥匙必须随身带走或交值班长保管;将离开收银台的原因和回来的时间告知临近的收银员;离开收银机前,如还有顾客等侯结算,不可立即离开,应以礼貌的态度请后采的顾客到其他的收银台结账;并为等侯的顾客结账后方可离开。

十月份工作计划之超市人员

培训的目的:

培训就是超市企业组织为员工创造一种学习环境,力图在此环境中,使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等得以改变,从而使他们能在现在或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达到企业的要求,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1、 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2、 可以提高销售额和为企业创新的能力;

3、 可以降低损耗;

4、 可以改善工作质量;

5、 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6、 可以改善管理内容;

7、 增强就业能力;

8、 获得除收入以外的其它报酬;

9、 增强职业的稳定性;

培训的内容:

1、 知识培训 知的问题(商品知识、服务知识、顾客消费知识);

2、 技能培训 会的问题;

3、 思维培训 创的问题;

4、 观念培训 适的问题;

5、 心理培训 悟的问题;

培训前的准备和要求:

1、 了解受训员工现有的全面信息;

2、 确定员工的知识技能需求;

3、 明确主要培训内容;

4、 提供培训材料;

5、 了解员工对培训的态度;

6、 获取管理者的支持;

7、 估算培训成本;

8、 对受训员工进行训后评估;

培训效果的评价

1、层次 类型 目的

1 反映 学员反应如何? 每次课程后给学员反馈评价表,特别是外聘教师工作如何?是否合适?

2 知识/技能 学员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之后如何?通过小测验可获得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篇6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政策,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是不被允许的;21世纪初,政策略松,商业银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投行业务,如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之后,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可从事为企业发债融资、做企业重组的财务顾问、进行资产管理等业务。目前,除股票保荐上市,商业银行几乎可以从事其他所有投资银行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空间巨大,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居民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整个中国金融服务市场规模急剧扩张,金融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化。我国投行业务市场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包括国外知名投行、合资投行、国内券商及商业银行在内的市场竞争主体各展所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信托、基金,彼此竞争又彼此渗透,形成了混业经营的趋势。随着投资银行本身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商业银行引入的投行业务种类也可能增加,今后该业务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从外部政策环境来看,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的条件日趋宽松。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存在较好的机遇。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意义非凡,随着企业直接融资市场的迅猛发展,主要依赖利息收入的传统商业银行面临严峻挑战,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国内外商业银行不断地通过组织、技术和业务创新进入投资银行等资本市场业务领域,发展投行业务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适应经营环境变化,向综合化、全能化演变必然的战略选择。发展投行业务是优化业务和收入结构的需要,是化解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是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工具也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存在难点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开局不错,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受到政策法规、竞争环境和商业银行内部条件的制约。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整体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矛盾。

(一)外部法律环境有待改善。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范围主要局限在债务融资市场,对股本融资市场只能做一些配套性业务,通过组建合资资产管理公司以及证券化等投行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在出资、税收、会计处理、外汇汇出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法律障碍。

(二)市场经济环境远不成熟。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存在规模小、成熟度低、交易工具单一、市场缺乏流动性和透明度、管理体系重监管轻创新等问题。整体来说,客户对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认知程度还不高,所以在产生直接融资、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需求的时候,暂时不会将银行列为优先选择的合作对象。

(三)商业银行存在内部制约。一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观与投行业务风险观存在分歧。二是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缺乏长远规划与资源支持。三是产品结构待优化,产品竞争力待提升,业务渗透度待提高。四是应避免与开展投行业务相关的声誉风险。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与投行业务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总行管理层应积极推动投行风险观的落地,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鼓励投行部积极创新和试验,设计出最符合客户的金融产品的同时、服务好客户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为了控制创新中的风险,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并在总行风险管理层面专门建立投行创新专项风险准备金以增强商业银行对创新风险的承受能力。

其次,投行业务的部分服务工具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来获取超额收益,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不完全一致,商业银行应建立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的投行业务配套贷款的风险容忍度,并以此为基础审查决策与投行业务相关的授信。投行业务作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业务,其直接效应体现在能够取得中间业务收入,形成新的收入来源,间接效应体现在促进商业银行竞争高端客户。可借鉴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等综合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将投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及品牌进行重新整合,使投资银行业务拥有与传统银行业务共同的操作平台,一致的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从制度上使投行业务更好地融入商业银行体系。

再次,应完善管理制度,并做好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解释工作。如修订债务融资工具后续管理、理财产品创设、权益融资产品等各类管理制度,组织经营单位开展学习,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在审批流程中,可将投行部门出具的投行审查意见作为必需的辅助审查环节,从投行业务角度防范担保业务风险。还可以合理利用担保资源配合直接融资业务的发展,为企业设计可以替代资产收益计划、企业发债等的融资方案,提升商业银行在企业直接融资中的参与程度和角色地位,提高银行的整体收益。

(二)调整投行业务定位,重视投行业务地位,提升投行业务效率

首先,目前商业银行通常将投资银行业务定位于服务传统业务发展的工具。从长期来看,这样的定位对投资银行业务成长极为不利,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工作,树立长远目标,制定适合本行实际的长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资金实力、客户资源、机构网络、市场声誉等优势,积极开展融资、并购、顾问等投行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其次,商业银行管理层、总行各部门及分行应充分重视投行业务,形成统一认识,并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在考虑任一笔业务时,将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单一主体,以获取整体最高收益为衡量基准,探索和创造很多办法促使不同部门进行合作。特别是管理层,应充分发挥出总行领导的协调作用,为投行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在组织建设方面,应在机构设置、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业务运作模式等方面做出大胆创新,打破商业银行的既有陈规,为投行业务构架制度性基础。在业务营销方面,投行业务通常为高端客户服务,营销环节技术性强、难度大,在投行从业人员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总行领导非常有必要投入适当的精力参与营销。

再次,投行业务要求极高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不断优化投行业务的流程,提升审批效率,以增强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谁能在第一时间,做出业务决策,在既定的风险容忍范围内对客户做出可兑现的承诺,谁就有机会赢得业务,塑造更强的竞争力,享有更稳固的市场地位。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审查审批标准,运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投行业务评判体系来规范业务审查的内容、审查的标准及审批的流程,提高审查审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三)加快队伍建设,深化业务管理

首先,应加快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组建投行专业机构。投资银行最大的资产就是公司的品牌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投行业务专业性强,要求营销人员必须具备财务、法律、税务、金融市场等多方面复合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营销能力。商业银行应当先建立有竞争力的管理团队和专业人才队伍,制定下发投行业务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定岗定编、组建投行专业机构的工作要求,在完善投行专业机构的基础上,优化内部岗位设置,大力充实优秀人才。

其次,要形成一套缜密且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在薪酬的设计上,可借鉴国际投资银行的先进理念,要充分考虑投行业务高风险、高强度的特性,还要拓宽晋升通道,避免商业银行只有通过行政职务提升的弊病,让投行从业人员通过晋升得到组织的认同,从而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工作团队。

再次,要建立导向性的考核机制,引导经营单位细化业务发展和条线管理的考核措施,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规范操作流程,健全投行业务管理机制框架,充分发挥“裁判员”的工作效用。如制定全面衡量和考核经营机构投行业务发展和条线管理成效的操作细则;使关键绩效指标与经营效益、客户和产品、业务成长等挂钩;使条线管理指标与机构设置、制度建设、队伍管理等挂钩。

另外,还应积极开展系统培训,设计投行业务人员短期培训计划和长期培养规划。如及时开展业务沟通,实现全行投行业务信息共享。如推出并不断完善《投行业务常见问题Q&A》,编制《投行业务知识题库》、《经典营销案例集》,定期开展案例式研讨和学习,提高营销人员的实战水平。还可以组织营销活动,如投行业务竞赛,鼓励经营单位争先创优,组织优秀投行业务人员交流培训,激发营销人员工作主动性。

(四)正确把握市场走势,谨慎深入开展产品创新

首先,要明确市场定位,主攻重点领域,加快产品创新,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行业务体系,设计全方位综合化的营销方案,分层次搭建业务合作平台。要注意避免盲目从事自己不熟悉、没把握的投行业务,可以先暂缓从事或先小范围内试一下再推出,例如QDII业务。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形势的分析,正确把握市场走势,小心谨慎地做出可能涉及本行资金使用的承诺。

其次,应谨慎深入开展产品创新。一是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熟产品在成熟客户中的推广和应用,并培养专业的操作人员。二是丰富理财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重点推进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创设,提高理财业务的竞争力及理财业务对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创设多投资标的、多期限结构、多收益特征、多客户群体及多渠道营销的资产组合类理财产品。三是优化对理财资金配资结构,拓展资产配资范围,逐步加大对应收账款、资产收益权、信托收益权、股权收益权等多种资产的投资规模。四是创新产品运作方式,降低运作成本,如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系列产品,担任信托计划的推介人,收取中间业务收入;与券商的合作,根据融资方的需求,设计产品,募集资金投资于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券商根据约定向融资方提供融资服务,满足融资方需求。

(五)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战略合作

首先,应充分发挥客户资源的优势,提升服务水平。注重在办理客户日常结算和信贷业务过程中,掌握企业的业务结构和发展方向,积极营销投资银行业务机会;设计全方位的服务方案,为客户的资本运作、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活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投资收益;支持优质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作为资金募集监管行,带动负债业务增长,拓展中间业务的广度和深度;提供存款、现金管理等其他配套金融服务,提高综合回报。要避免争议,在合同中明确权利和义务,既按合同要求提供投行服务,也按合同约定收取相关费用。对涉及客户损益的投行业务,要做好损失处理预案,避免为客户垫付资金。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篇7

一、银行高管人员薪酬现状

薪酬激励机制是通过薪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员工进行经济奖惩以实现其激励约束目标的一种机制。银行的薪酬是指银行工作人员为银行提供劳动和服务而获得的经济报酬,其基本形式包括: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工资、奖金和以限制股份、股票期权等形式提供的奖励和以其他形式提供的保险、福利等物质利益。我国现阶段高管人员的薪酬结构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长期、有效的薪酬机制还是未可知的。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薪酬制度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初步建立了基本薪酬加绩效薪酬的薪酬激励机制。中国商业银行员工的基本薪酬制度正逐步转向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基本工资为固定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确定,随时间变动而增加,与本人当年的工作绩效基本没有联系。工资制度是传统薪酬制度设计的首要问题,其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如企业工资策略、对工作的价值评估、对员工的价值评判以及企业本身的支付能力等;外部因素,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讨价还价能力和相关法律规范,等等。

中国商业银行多数采用行员等级工资制。行员等级工资制主要由行员等级工资、奖金和特殊职位津贴构成。行员等级工资采用统一的“行员等级工资薪点表”。对应基准薪级的基准工资由总行核定,并适时调整;工资等级对应的工资额等于基准工资与各等级薪点的乘积。行员等级工资随基准工资额的提高相应调整。

绩效工资为浮动工资(或奖金),在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奖励比例对完成和超额完成的工作绩效给予奖励。各商业银行的奖金种类包括:月奖、季度奖、年终奖、全勤奖、一次性奖等。奖金的计发通常以“奖金发放系数”为基础,绩效工资并未严格地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挂钩。

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数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高级管理人员基本薪酬和福利薪酬按总行三级行员基本薪酬和福利薪酬标准的系数执行。其中,行长系数为3,其他高管人员系数为2。业绩薪酬按照风险控制、综合管理和效益水平考核结果发放,三项占比分别为业绩薪酬的40%、10%和50%。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根据每年董事会下达的年度经营计划中关于风险控制、综合管理和效益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制定业绩薪酬考核指标体系。

(二)我国银行员工薪酬水平和银行效益水平较低。中国商业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对于银行经济效益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均高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但与外资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在中国银行业中均位居第一,但并不能由此证明,工商银行的薪酬水平和银行效益水平也处在高位。

人力资本成本是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主要构成之一,低工资水平有助于改善银行短期财务指标;但人力资本成本又是对员工工作努力付出的一种补偿,在行业竞争激烈、高素质员工紧缺的情况下,过低的薪酬不利于获得和维持优质人力资源,从而不利于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构筑和保持。近几年,在银行业的人才竞争中,国有银行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低薪酬,特别是缺乏与其业绩紧密联系的有效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三)不同银行高管人员薪酬差异大,与业绩相关度较小。由表1可以看出,这5家银行的高管人均薪酬间差距较大,最高与最低人均薪酬相差了34万元。(表1)

表2考察了高管薪酬与业绩的相关性:高管的薪酬与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无显著相关性,且高管薪酬总额与收入和利润还呈现了负相关系数,说明上市银行管理层薪酬与银行业绩的相关度较差,业绩尚未成为薪酬确定的

主要影响因素。(表2)

(四)银行高管人员薪酬与员工薪酬之间差距渐扩。传统计划经济的分配模式就是平均主义,各种人员收入差距小,不能体现其承担的责任、风险,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贡献。近二十几年的改革,已使中国商业银行的分配发生了重要变化。除了实行结构工资制,收入与业绩相联系,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这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更为明显,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股票期权在收入中所占权重发生了变化。通常情况下,高管人员职位越高,股票期权在其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大,从而使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亦愈加显著。这种差距的扩大,是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承担的责任、风险,付出劳动和做出贡献差异的体现。

(五)经济福利在薪酬机制中的重要性。各大商业银行的福利制度一般都是以福利品的平均发放为主,其经济激励作用大小主要同银行间相对福利水平高低相关。商业银行的福利可分为个人直接获得的福利(简称个人福利)和银行为全体员工提供的且为员工共同享有的福利(简称集体福利)。

二、银行高管薪酬问题分析

(一)银行员工薪酬形式单一,缺乏长期激励机制。中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薪酬形式基本上为现金支付方式,缺乏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股份奖励和股票期权奖励等激励方式。2004年2月民生银行率先推出了期权激励的长期激励方案。

与美国同行业相比,我国上市银行在长期激励机制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成功实施的案例,5家内地上市银行中,仅民生与深发展存在高管持股状况,但持股人数从2001年起一直没有增加。总体而言,我国的上市银行缺乏长期激励。

但许多银行都开始了长期激励的尝试。招商银行一直是最积极的探索者,它曾经发售过员工持股,但在2002年上市前,因政策禁令被迫全数回购。上市后,招行也一直在寻求长期激励上的突破,2003年8月第一次临时董事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管理人员长期激励计划的议案》,提出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管理人员长期激励机制,为股东提供长期、稳定、更好的投资回报,董事会同意公司从税前利润提取约3亿元奖励基金,并利用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时机,建立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的管理人员长期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公司高、中级管理人员;董事会授权经营班子负责制定具体可行的长期激励计划操作方案,由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报董事会通过,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实施。但由于招商银行的可转债一直没有发行,该计划也还没有正式实施。民生银行则推出了《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制办法(试行)》,加强高管收入与管理水平、经营业绩的挂钩程度,并且安排了任期内奖金预留方法,以激励管理人员更多地考虑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我国银行业薪酬水平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员工和高管人员薪酬的绝对水平与国际同业存在很大差距,使中国商业银行在与国际同业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了留住高管人才,势必要提高薪酬、加强长期激励机制。

近十几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大量流失,相对较低的薪酬水平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中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合理的薪酬水平是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在外资和股份制银行相对较高的薪酬水平影响下,国有银行过低的薪酬水平也导致银行的一些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心理失衡,在得不到更多合法薪酬收入的情况下,出工不出力,大肆追求非薪酬享受,甚至不惜,非法侵吞银行和客户资产的案件不断发生。

三、解决我国银行高管薪酬问题的对策

(一)真正建立以绩效薪酬为主、基本薪酬和福利保障为辅的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各种形式的薪酬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基本薪酬和福利保障为高管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只有与工作绩效紧密联系的绩效薪酬才对高管人员具有真正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因此,上市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必须以与绩效紧密联系的绩效薪酬为主,与工作岗位相联系的基本薪酬和福利保障为辅。

(二)确定合理的综合业绩考核目标。在以绩效薪酬为主体的薪酬激励机制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综合业绩考核指标。银行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产规模的扩张、资本收益的提高、风险的控制等。因此,考核员工的业绩必须基于广泛的因素而非单一的标准,以避免员工为追求单一的业绩而牺牲银行的其他重要方面。对员工业绩的考核目标应该包括业务单位的业绩和个人的业绩,以激励员工把个人奋斗和团体协作相结合为提高银行整体业绩而多做贡献。对于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其业务业绩应该包括其分管的业务单位的业绩和银行整体业绩两个层次综合考核。

个人业绩考核包括管理人员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和怎样从长期角度管理其分管业务。这包括领导艺术和才能的开发、风险管理、适应和控制环境、授权的扩大、顾客的满意、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的增加和对运营单位和整个公司成绩的贡献等。

(三)薪酬水平必须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因素和业绩因素。薪酬水映了人力资本的使用成本。上市银行目前较低的薪酬水平虽然使之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优势,但却使其在与外资商业银行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薪酬水平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因素和业绩因素。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好的经营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变灰色收入为公开收入、平衡收入攀比心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抑制其犯罪动机具有积极作用。商业银行薪酬委员会必须经常评价市场竞争性薪酬状况,包括同类公司的薪酬水平,为董事会制订银行薪酬方案提供依据。另外,薪酬水平必须与业绩紧密挂钩,注重提高人力资本成本使用效率。只有银行业绩的提高才真正地为员工和高管人员薪酬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开了空间。

商场收银员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高管人员 对比研究

引 言

人是决定组织绩效最关键因素。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绩效,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就离不开激励。[1]随着外资银行进驻,内资银行扩张,我国银行竞争日益激烈,激烈的竞争带来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争夺,对商业银行而言,采取何种激励机制才能使银行高管产生最大动力,已成为从深层次上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实现银行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Hall and Liebman(1998)[2]研究了美国上百家上市公司,发现股票期权在高管薪酬中的比例越高,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而认为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是显著有效的。De Young和Spong (2001)[3]利用美国266家小型的、州属商业银行1994年数据分析了管理层持股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银行管理权转移给职业经理人有利于提高小型银行的经营绩效。苟开红(2004)[4]对美国银行业的长期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银行长期激励机制主要有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奖励计划两种方式。阙澄宇、王一江(2005)[5]对美国20家主要银行的高管激励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刘晓星(2006)[6]从委托―角度出发,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在非对称信息下的高管激励机制。

本文对中美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机制进行对比研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的普遍问题,提出完善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的措施。

1.中美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特点分析

1.1 美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特点

1.1.1 高管薪酬档次与普通职工差距较大

美国高管与职员薪酬差别巨大也是美国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原因之一。其中除了有薪酬差别外,公司高管获得的配给认股权也是他们致富的主要原因。如:美洲银行现在对所有的员工授予股票期权,但高、中、低层差别极大。

1.1.2 高管的薪酬内容丰富且增长速度较快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各大企业总经理的报酬津贴增长很快,远远超过了日本和德国。近几年美国银行高管薪酬、福利奖励水平的概况分为基本工资、年度奖金、长期激励收入和福利,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长期激励收入,且股票期权有扩大趋势。

1.1.3 精神激励以培训为主

精神激励主要以培训为主,培训包括正式的课程和在职培训。培训可扩展高管知识技能,从而具备在其他银行找到更理想工作的能力。因此,培训对高管来讲是晋升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励的重要因素。

1.2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特殊性分析

1.2.1 行政激励色彩浓厚

以晋升为主的行政激励并不完全以银行的业绩作为对高管的评价指标,使得高管不能将精力完全放在提高银行的业绩上,在行政激励中,银行高管会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使得高管在提高银行业绩上难有作为。

1.2.2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收益来源的多样性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收益不仅包括合同收益还包括控制权收益。合同收益是指委托人为了激励高管在契约中已经规定好的薪酬,主要有工资、奖金、保险、年金、福利和长期薪酬等,合同收益属于显性激励。控制权收益是指高管因为拥有某方面的特权,比如人事调配权、财务审核权、贷款审批权等,这种激励方式属于隐性激励。

2.中美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的差异

2.1 激励机制的基础―绩效考核形式不同

2.1.1 美国:平衡计分卡为主的绩效考核模式

美国商业银行的领先实践是利用平衡计分卡来实现银行绩效考核与战略执行匹配,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风险管理与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来综合进行绩效考核。花旗银行是较早使用平衡计分卡系统的公司之一,它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开始尝试使用平衡计分卡,经过逐步完善,现己将该体系应用于花旗所有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

2.1.2 中国:各行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平衡计分卡逐步实施

中国商业银行根据各行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主要包括360度绩效考评、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等。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逐渐引进平衡计分卡法,如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在绩效管理中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思路和框架来构建考核体系。

2.2 激励侧重点不同

2.2.1 美国:以薪酬为主的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是美国商业银行对高管人员的最主要的激励方式,激烈的行业竞争,使得银行在决定薪酬水平时,必须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在美国银行业,要对银行高管进行评价一般以其工作业绩及所取得的薪酬来衡量,较少使用成就感、声誉、公开表彰等激励形式。

2.2.2 中国:物质和非物质激励并重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选聘实行行政选拔任用与市场化选聘,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对高管的激励,往往采用物质和非物质激励两方面结合的方式,物质激励主要体现在各种经济激励上,包括薪酬、奖金、福利等。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对高管的激励同样注重非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社会地位与培训。

2.3 薪酬激励制度不同

2.3.1 美国:薪酬内容丰富,以长期激励为主

美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制度一般为年薪制。薪酬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基本工资,即年薪;短期激励,主要指年度奖金;中、长期激励,主要包括延期支付的奖金以及各种股权激励方式;福利和津贴。美国商业银行高管的收入结构与其他行业类似,即以股权激励为代表的长期激励薪酬为主。其中,长期薪酬激励主要包括: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制度,授予银行高管一种权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一定年限内以授予期权时的市场价格购买银行股票,如果此后股价上涨,高管就能获得现价与以后股价之间的差价;限制性股票制度,对高管直接赠送股份,并允许其以持有的股份参与银行利润的分配,在一定期限后,管理人员持有股票还可以上市流通,以此来激励银行高管工作。以股票为基础的奖励都需要员工在银行工作一定期限后才能实现,因此客观上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捆住”人才,有效防止高管人员的流失。

2.3.2 中国:薪酬形式相对单一,长期激励机制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14家上市银行都实行年薪制,现有年报中公布的高管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基本工资及津贴、年终奖金、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及医疗保险等。绩效工资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依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在长期激励方式方面,部分商业银行实行预期收入制度,预期收入类似于一种风险保障金,在满足一定条件进行延期支付。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大多通过认购、转增等方式持有本行股票。除了内部持股,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股权激励方式也逐渐被中国商业银行所运用,目前这类长期激励机制相对缺乏,还处在探索阶段。

3.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的启示

世界上没有完全固定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选择取决于银行的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环境、经济制度、历史背景等。通过对比中美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特别是分析其中各自优势后,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有以下几点启示。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是激励机制的核心。不管采用何种考核方法,绩效考核不能流于形式、走过程。为了利用好激励机制这个“晴雨表”,银行应对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流程进行认真研究,将指标量化考核过渡到虚拟利润考核为主、量化指标考核为铺,机构考核分类和个人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组织层面绩效指标和个人层面绩效指标。绩效指标应由上自下,按照“组织―部门―个人”的顺序,进行层层分解,个人绩效指标是根据高管的职责分工,由组织绩效指标分解而来。

3.2 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商业银行在对高管进行物质激励时,不能忽略对高管的非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可以包括精神激励和能力激励。增强对高管的精神激励,包括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目标激励等。榜样激励是商业银行将高管树立成榜样,让其他员工向他们学习;荣誉激励是为工作成绩突出的高管颁发荣誉称号,代表银行对这些员工工作的认可;目标激励是为高管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并向他们提出工作挑战。同时,应增强对高管的能力激励,主要包括培训激励和工作激励。培训激励对年轻高管尤为有效,通过培训,可以提高高管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工作激励可通过工作设计,使工作本身对工作者产生巨大的激励功效,并为高管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

3.3 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

长期薪酬激励是商业银行对高管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对商业银行高管进行长期激励有助于减少高管的短期行为。长期激励也有其弊端,美国虽然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健全的市场监管环境,但是股权激励被滥用问题仍然无法避免。对我国来说,银行业不存在以股票为载体的长期激励方式的基本制度环境。在中国现有国情和政策法律框架下,探寻一套中国化的银行业长期激励模式,无疑是更现实的选择。在建立长期激励机制时,应以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为基础,以银行高管签订契约为载体,建立以可转换有限制股票计划、虚拟分红权计划、奖金延后支付计划、员工持股计划为主体,以有限制的福利性激励计划为辅助的长期货币激励体系。

伴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商业银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解决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问题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这一问题也正引起学术界和实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商业银行可以更多地借鉴理论研究成果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健,郭少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Hall,Brian,Jeffrey Liebman.Are CEOs Really Paid Like Bureaucrat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

[3] De Young and Spong.Who’s minding the store-motivating and monitoring hired managers at small,closely held commercial banks.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Vol.25,2001.

[4] 苟开红.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构成及长期激励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11.

[5]阙澄宇,王一江.银行高层激励:美国20家银行调查[J].经济研究,2005,3.

[6]刘晓星.国有上市银行激励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1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