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敬老事迹材料8篇

时间:2022-09-11 16:22:19

敬老事迹材料

敬老事迹材料篇1

在____,说起____总要附上一长串的好标签:“小棉袄”、“铁娘子”、“____的好女儿”、“孝心人”等。这位____乡敬老院的年轻院长,用自己的行动在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壮举。

11年一心干一行

____三年,按照组织安排,当了十多年村支书的____上任____乡敬老院院长一职。此时,摆在____面前的敬老院是一副“烂摊子”,由于资金缺乏、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敬老院举步维艰,院民楼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到处淌水,面对如此困境,包括爱人在内的许多人都劝____“别趟这趟浑水”,然而在村里连年获先进的____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她干一行、爱一行,正如她自己所说:“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敬老爱老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不怕困难’是我当初的誓词”。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敬老爱老的特有感情,____临危授命,毅然挑起敬老院院长重要职务。她把忠诚转化为爱心,把激情转化为工作的热情。条件不行,争取机会创造条件;资金不足,多方筹措跑资金。经过几年的努力,____终于露出会心笑脸:两幢占地4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的崭新、漂亮的院民楼拔地而起,彻底地改善了院民的居住条件;____1年又将院民楼前面的休闲广场进行了亮化、绿化和美化,使敬老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2面美名传八方

作为院长,她是管理的好能手。对于老人,她是安心的好女儿。双重角色的精彩演绎,让其在____广受好评。

管理好能手

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院里的条件,提高院民的生活质量,____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多方位、多渠道地增加经济来源,同时做好开源节流工作,用好每一分钱。目前敬老院有生产基地:水田8亩,菜地4亩,鱼塘1亩,此外还有一个养殖场。全年院办经济收入达5万元。院民日常生活中所需的蔬菜、鱼肉等达到了完全自给。另外,____院长还亲自带领相对年轻的院民上山砍柴,以实现柴火自给,每年仅柴火一项便可节约资金1万多元。

敬老院实行“阳光管理”,____本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理念,从制度建设着手,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加快规范化建设进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制度“上墙”,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实行院长负责制,由院长安排和处理好日常具体事务,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敬老院的财务管理,做到财务公开、透明化;对财产、物资管理实行登记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安心好女儿

____舍小家顾大家,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一样,默默地奉献着,十年来她没有同小孩一起过一个节,没有同老公一起过一个年,她只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上任以来的每个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都在院里陪着老人。

敬老事迹材料篇2

**,女,1976年2月出生,太平桥乡跑马岭村人,20__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镇**村妇女主任。她拥有一个六口之家,公公疾,婆患,脑瘫,生活十分艰难。十六年来,她始终任劳任怨,孝敬公婆,照顾夫弟,一家人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互相扶持,战胜了重重困难。**的故事,在街坊四邻广为流传,邻里乡亲交口称赞,在村民心中,她是孝老爱亲的典范。

百般尽孝 照顾公婆毫无怨言

1996年,**与**镇**村的**相识结为夫妻。第二年,他们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公公幼时患病落下残疾,常年需人照顾,**工作之余负责照顾公公,虽然辛苦,却也十分幸福。然而,就在女儿不满三岁时,婆婆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病,卧床不起。自从患病后,老人家开始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与丈夫协商分工,担起照顾家庭的担子。每天除安排好全家的生活起居之外,她尽量陪伴在婆婆身边,像女儿一样和婆婆谈心,安慰鼓励婆婆勇敢生活下去;晚上老人家睡不舒服,她常常起身帮助翻身、擦背,她的坚持与爱护给了老人力量,重新振作起来。

8年前,夫妻俩终于凑够手术费,为婆婆更换了骨头,婆婆拄起拐杖重新站立起来,种菜、喂猪、做饭、洗衣,有时还会跟她抢着干家务活,精神和身体状态大大改善。在婆婆卧床的四年里,**每天都只有两到三个小时的睡眠,时常累得腰酸背痛,一双手不知反复洗破了多少次。在公婆的眼里,她就是自己的亲闺女。

不离不弃 照顾夫弟胜亲兄弟

**家还有一个患上脑瘫的夫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在外奔波,婆婆患病后,她像母亲一样担起了照顾夫弟生活起居的重担,不离不弃。他们是叔嫂,却更像母子,她对夫弟的照顾如孩子般无微不至,穿衣、喂饭、洗澡、洗衣,日复一日,一晃就是十二年。夫弟经常大小便失禁,有时一天换衣洗被好几次,她却没有让他的房间出现一丝异味。由于常年超负荷劳动,身体严重透支,有一次在为夫弟换洗被子的时候,她突然昏倒在地,幸好被邻居发现进行急救,才慢慢缓过神来,可她只让自己休息了一天,又马上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别人感叹她的辛苦,她总是说:“他也是我的弟弟,我要守护他一辈子。”

无私奉献 百姓的贴已知心人

20__年,**以全票当选为**村村委,担任妇女主任。工作中既是一位热心的调解员,也是出了名的“百姓知心人”。尽管家中困难重重,她依然贴钱贴力帮邻里排忧解难。20__年冬,村里七组的李大妈深夜敲开她的家门,焦急地叫**去她家看看,原来她丈夫王大爷突然肚子痛,痛得满地打滚,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家中只剩二老和读小学的孙子,老人家一下慌了神。**二话不说,喊了车赶往老人家,拉着一家三口赶到医院,镇医院不能确诊,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常德市人民医院,及时进行了手术,医生说晚到半个小时病人可能就没救了。在村委的十一年里,这样的事不胜枚举,**的工作和为人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先后多次被评为镇、村优秀共产党员。

以身作则 女儿心中的好榜样

敬老事迹材料篇3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一:

萍同学15年级以来一直非常要求上进,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佳绩,成绩和能力突出,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她的学习方法好,成绩佳,因此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她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学校的各项活动她都积极参加,比如诗歌朗诵比赛等。在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帮助下,在父母的疼爱和自身的努力下,兰萍同学一直都很优秀,她全面发展,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不懈努力。她专心学习,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常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从中获益非浅。她坚持用知识充实自己,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培养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这对于她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有很大帮助。

她尊敬师长,她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爱,校园内总能听到她亲切的老师,您好!

她关心同学,及时送生病的同学到医生那里,从来都是尽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上帮助同学解答难题,她以一颗真诚的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无论何时都深受同学的拥护。

在班级事务上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不仅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而且能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在工作中,讲求方法,不仅带动了全体同学,而且得到老师的信任,同学的喜爱。

老师的 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成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里,她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她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

在家里,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照顾年迈祖母。,她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常年有病的祖母行动不便,她会帮着倒水端饭还和陪爷爷、奶奶聊天。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她帮妈妈周末的必修课,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对自己的一惯要求。因为她家庭里充满欢笑、和谐。

在学校,她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她,不断的学习和总结, 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日益丰满的自我;与同学 们在互学互比中取长补短、一起进取;与同学们在交流探求中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她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她快乐的身影, 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都会有她主动承担任务,同学之间的友谊她会特别珍惜。在老师心目中她是好帮手,在同学心目中她是知心伙伴和学习榜样。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与同学 们在互相帮助中茁壮成长。

在社会,她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炼自己的毅力。最有意义,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在汶川、玉树大地震后,她积极为灾区孩子献爱心,不仅自己主动把平时攒的 零花

钱全部汇到灾区,还带领全班同学,争取身边的亲人、同学和朋友积极为灾区孩子损款。并通节约与灾区的小朋友共渡难关,她用一颗炽热 的心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二: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中共党员,大专学历,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处处发挥一个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经常受到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和学生家长的赞誉。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在生活上,我始终是孝字当先,爱字装心,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的侍奉着父母双亲。

我国是一个讲文明的国家,敬老爱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更是我们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常读四书五经,使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深的懂得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我多年来始终无怨无悔地侍奉于父母的身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单位同事和亲朋好友的称赞。

我身体还算健康的母亲于1998那的一天夜晚突然得了脑出血。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流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我还是几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无悔付出、毫无怨言的实际行动彻底否定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为了让妈妈不感寂寞,让她不再难受,我经常坐在床边讲些小笑话来转移她的注意力,使她减轻一点痛苦。

为了母亲的身体,再苦再累也值得。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我除了天天上班,其他的时间都是陪在母亲身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3年的一天我心爱的老妈妈突发心脏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由于悲痛欲绝,使我连续休克并得了较严重的高血压疾病直至今日。

失去母亲的痛苦还没完全消失爸爸又给我娶回一位继母,并且爸爸执意继续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唉!真的是我们夫妻俩对老爸太好的缘故,爸爸的吃喝住行是离不开我们的。为了不让爸爸扫兴我俩一口答应了。

想念亲生母亲 ,笑脸迎接继母。真是叫我心乱如麻呀!但是人必须面对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我对继母比亲妈还亲。只要我在家一切家务都是我们夫妻俩的事儿,两位老人尽享他们的晚年之乐。就在我们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的时候患难接踵而来。2006年的一天换多年高血压的爸爸突然得脑出血住院二十多天,留下轻微后遗症。2007年他老人家又得了肾病住院治疗一个多月。2008年的年底第二次脑出血又降临到我心爱的老爸身上。这次住院治疗四十多天。每次住院我都是主要护理人员。这次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行动不便、走路相当困难、半侧身体不好使,生活不能自理。我每天反复细致繁琐却又非常重要的护理步骤,这几乎成了我的固定模式。寒暑假期间我顾不得丈夫和孩子独自一人去前郭县松林康复理疗中心住院治疗(病人心娇啊!加之老爸天生脾气暴躁,使得两位老人经常吵嘴。继母毅然离开了瘫痪的爸爸。所以全部的重担都落在我们夫妻俩的身上。)

康复理疗过程中懂事孝顺的四个兄弟姐妹看我实在太辛苦了,纷纷提出要轮流护理。并先后来到医院照顾。可老爸只有一个念头谁来也必须有老姑娘梁xx在身边,其他儿女都因护理不够精细被老爸骂过、撵过。我也有同样的想法谁伺候都感觉不放心。就这样我和爸爸在医院度过了寒暑假的每一天。功夫不负苦心人,现在的爸爸虽不能完全自理但比起以前是好多了。最最了解爸爸的人是我,爸爸的饮食向来是非常讲究的,为了能给老人做出香甜可口、又有营养的菜肴,我特意买来《高血压食疗食谱》这本书,换着样儿的每天为老爸做可口的一日三餐,每天给老爸测血压、换洗被褥(严重的肾病使得爸爸有尿床的毛病)洗头、洗脸、洗脚、洗澡、剪指甲、接屎倒尿工作时间外还经常推轮椅陪他老人家散步、聊天,按摩全身。长期的悉心照料使得爸爸的身体日渐好转。

敬老事迹材料篇4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老年人健身休闲创造优越条件

社区从人性化的角度,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活动的场所。管区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占地9000平方米的时代广场,投资多万元在居民小区修建了三处休闲公园,安置了15组健身路,铺设了足疗路,为老年人健身休闲创造出了优越条件。

创业里社区居委会依托民政部“星光计划”,建立了高标准的“星光老年之家”,有“四室一校”(图书室、健身室、室、娱乐室和居民学校),室内活动面积为284.4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平均为4400平方米,活动面积远远高于市里规定的5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的标准。投资28万元扩建了室外场馆,在灯光篮球场的基础上,修建了高标准的门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满足了老年人健身方面的不同需求。不断加大文体设施投入,投资了3万余元,新购置了室内活动所需的桌椅、电视、DVD、牌桌等乐器24件及音响、灯光等,为老年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创造干净、舒适、优美的环境,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幸福的家园

社区为老年人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居委会号召居民大搞爱国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拆除私搭乱建,共拆除私搭乱建1789处、清除卫生死角112处,有效的治理了环境。为了革除陈规漏习,约束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了各种垃圾日产日清制度,在全市率先封堵三层以上楼房垃圾口,实行垃圾袋装化,安装了50个果皮箱和16个标志路牌,使管区的卫生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搞好净化的前提下,我们又在绿化、美化上大做文章。共种植种树木株,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同时在主要街道、公园、小区种植了月季、紫叶、美人蕉、芙蓉等33种花卉123000株。同时在居民中开展了认养花木活动,在全区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居委会与居民共同缔造了硕果--创业里社区居委会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2—2003年度市级文明社区。老年人生活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街道干净如洗的环境里,陶冶情操,延年益寿。

三、加强老年协会队伍建设,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文化需求

原有老年协会单一,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文化、健身需求。社区在原有秧歌队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时代合唱团、戏曲票友会、红珊舞蹈队、紫蝶舞蹈队、书画协会、门球队,扩建了永红健美队等3支群众腰鼓、健美、太极、秧歌队伍,文艺骨干达到一千余人。这些老年人文体队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依托这些老年协会组织了庆“十六大”召开、庆“七一”建党82周年、庆兴北广场落成、庆管理区成立、文化下乡慰问演出、卡拉ok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和比赛,演出丰富多彩的节目,观众达3万余人次,不仅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而且弘扬了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促进了“四进”社区活动地深入开展。

老年人在丰富社区文化的同时,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文艺团体结出了文明硕果。永红健美队在建队十年里获得市级各种比赛一等奖十次和优秀奖两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老有所为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社区书画协会有三人成为中国书画协会会员;社区门球队在唐山市老年门球比赛获得优秀奖。

四、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为社区建设出力

充分发挥老年作用,社区选举了责任心强、威信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89名同志担任了居民代表、党支部委员、计划生育小组长等,协助社区干部工作。在防治非典期间,老党员、片长做好外来人员调查、发放消毒药品、发放宣传资料等工作,为打赢防治非典这场硬战作出了重大贡献。老党员发挥余热,担任义务巡逻员、宣管员,维护社区治安,劝阻不文明行为,教育未成年人。

老年团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服务社会。永红健美队、紫蝶舞蹈队主动参加义务劳动,栽花、种树、清理垃圾,在她们的带动下,居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营造了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社区书画协会开展了文化下乡送春联活动,为低保户、军烈属、五保户送去温暖;社区时代合唱团、永红健美队、紫蝶舞蹈队每年九九重阳节、春节都到老年公寓慰问演出;时代合唱团在小区里歌唱《八荣八耻》歌曲;退休干部马富元根据社区的变化,撰写了《万从中一点红说咱们的新社区》的快板,有利地宣传了卫生常识;社区老党员高俊宝撰写快板《赞农场》,用快板的形式描述了农场的变化文明、、、和谐的春风吹遍了社区的角角落落。

五、关心老年人的健康,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看到老人们健康,就是我的幸福。社区从基础工作做起,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逐一填写了老年健康情况登记表,对每名老年人的年龄、职业、曾患病、联系电话等9项内容逐一调查清楚,共登记60岁以上老人404人,其中患病人数268人,患病类型16类,健康人数136人。在此基础上,针对社区老年人的要求,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医生到社区开展义务咨询、免费查体,开展了老年病预防、保健专题讲座;组织老年人参加了大港健康一日游活动,大红鹰集团公司为每位老年人进行了体检,讲解了健康常识;社区不但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且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邀请了高级政工师高俊宝同志讲解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引导老年人如何快乐的度过晚年。

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几年来接待涉老纠纷案件12起,建业里居民陈栓德九十多岁了,子女因养老的问题发生纠纷,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找到社区,我们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出发,尊重老人的意愿,安排老人到老年公寓安渡晚年。同时加强老年人法律意识,司法分局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常识,解答疑难问题,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社区营造敬老的良好氛围,每年三八妇女节都要评选五星级文明家庭、好儿媳、好姑爷;社区关心困难老人,为他们办理低保,在两节期间开展了送温暖活动;特别关注鳏寡孤独的老年人,积极开展志愿者奉献爱心行动,与两名困难老人结成“一助一”对子,逢年过节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带去精神上的关怀。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老年人健身休闲创造优越条件

社区从人性化的角度,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活动的场所。管区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占地9000平方米的时代广场,投资多万元在居民小区修建了三处休闲公园,安置了15组健身路,铺设了足疗路,为老年人健身休闲创造出了优越条件。

创业里社区居委会依托民政部“星光计划”,建立了高标准的“星光老年之家”,有“四室一校”(图书室、健身室、室、娱乐室和居民学校),室内活动面积为284.4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平均为4400平方米,活动面积远远高于市里规定的5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的标准。投资28万元扩建了室外场馆,在灯光篮球场的基础上,修建了高标准的门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满足了老年人健身方面的不同需求。不断加大文体设施投入,投资了3万余元,新购置了室内活动所需的桌椅、电视、DVD、牌桌等乐器24件及音响、灯光等,为老年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创造干净、舒适、优美的环境,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幸福的家园

社区为老年人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居委会号召居民大搞爱国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拆除私搭乱建,共拆除私搭乱建1789处、清除卫生死角112处,有效的治理了环境。为了革除陈规漏习,约束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了各种垃圾日产日清制度,在全市率先封堵三层以上楼房垃圾口,实行垃圾袋装化,安装了50个果皮箱和16个标志路牌,使管区的卫生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搞好净化的前提下,我们又在绿化、美化上大做文章。共种植种树木株,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同时在主要街道、公园、小区种植了月季、紫叶、美人蕉、芙蓉等33种花卉123000株。同时在居民中开展了认养花木活动,在全区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居委会与居民共同缔造了硕果--创业里社区居委会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2—2003年度市级文明社区。老年人生活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街道干净如洗的环境里,陶冶情操,延年益寿。

三、加强老年协会队伍建设,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文化需求

原有老年协会单一,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文化、健身需求。社区在原有秧歌队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时代合唱团、戏曲票友会、红珊舞蹈队、紫蝶舞蹈队、书画协会、门球队,扩建了永红健美队等3支群众腰鼓、健美、太极、秧歌队伍,文艺骨干达到一千余人。这些老年人文体队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依托这些老年协会组织了庆“十六大”召开、庆“七一”建党82周年、庆兴北广场落成、庆管理区成立、文化下乡慰问演出、卡拉ok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和比赛,演出丰富多彩的节目,观众达3万余人次,不仅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而且弘扬了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促进了“四进”社区活动地深入开展。

老年人在丰富社区文化的同时,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文艺团体结出了文明硕果。永红健美队在建队十年里获得市级各种比赛一等奖十次和优秀奖两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老有所为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社区书画协会有三人成为中国书画协会会员;社区门球队在唐山市老年门球比赛获得优秀奖。

四、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为社区建设出力

充分发挥老年作用,社区选举了责任心强、威信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89名同志担任了居民代表、党支部委员、计划生育小组长等,协助社区干部工作。在防治非典期间,老党员、片长做好外来人员调查、发放消毒药品、发放宣传资料等工作,为打赢防治非典这场硬战作出了重大贡献。老党员发挥余热,担任义务巡逻员、宣管员,维护社区治安,劝阻不文明行为,教育未成年人。

老年团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服务社会。永红健美队、紫蝶舞蹈队主动参加义务劳动,栽花、种树、清理垃圾,在她们的带动下,居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营造了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社区书画协会开展了文化下乡送春联活动,为低保户、军烈属、五保户送去温暖;社区时代合唱团、永红健美队、紫蝶舞蹈队每年九九重阳节、春节都到老年公寓慰问演出;时代合唱团在小区里歌唱《八荣八耻》歌曲;退休干部马富元根据社区的变化,撰写了《万从中一点红说咱们的新社区》的快板,有利地宣传了卫生常识;社区老党员高俊宝撰写快板《赞农场》,用快板的形式描述了农场的变化文明、、、和谐的春风吹遍了社区的角角落落。

五、关心老年人的健康,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敬老事迹材料篇5

大乌江镇凉风村申报“全国敬老模范村”事迹材料

凉风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乌江南岸,S204线公路从村内通过,全村辖31个村民组,1686户6711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667人,占总人口的10%。1997年,村支两委在不断巩固和提高基层组织,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同时,把老龄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老龄事业被纳入了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规范之中,并于当年重阳节成立了凉风村老龄协会。

现在的大乌江镇凉风村,村寨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老人活动有门球、打牌、秧歌、乒乓球等,老人们乐在其中,成了凉风村敬老爱老的一个缩影。为此,全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单位”、“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村”、“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县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机制保障敬老爱老

村支两委一直重视老龄工作,特别是凉风村老年协会成立后,更是明显,村成立了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支书、主任分别任组长、副组长,两委成员任组员,负责开展尊老、敬老、养老的宣传和组织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有益活动,并常年保障老年人活动经费,在老年人活动免费使用水电的基础上,凉风村委会还先后为老年人划拨了32000元活动经费。同时还把老龄工作列入到“十星级文明户”创评的重要内容,列入到《村民自治章程》之中,以此增强村民敬老意识,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按照各自的分工和分管区域,深入各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遵义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在党员干部、青年妇女中进行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知识教育,还开展了讲文明,树正气,立新风活动。每年一次的“十佳‘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十佳敬老好儿女”、“十佳好儿媳”、“十佳好婆婆”表彰大会,已先后对160多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品和证书。

田茂珍是周云福的妻子,70多岁的公公因病常年卧床不起,生活自理困难,田茂珍为让丈夫安心忙于生产,坚持做好丈夫的后盾,每天给公公喂药喂水喂饭和端屎端尿。周云福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帮老人擦洗身子,和老人聊天、摆故事,夫妻俩四年如一日,直到2005年周胜华去世。为此,周云福连续4年被村委会评为“十佳敬老好儿女”,田茂红连续3年被村委会评为“十佳好儿媳”。

周云福与田茂珍的事迹传遍了凉风村的大街小巷、村村寨寨,邻里都说:“当儿媳要学田茂珍,当儿子要像周云福”。

制度保障老有所养

近几年来,凉风村在春节、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的扶贫济困慰问活动,首先考虑的是生活困难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还把此项活动与计生、民政、司法等扶助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了相关保障制度。

全村结合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民政救助,为13名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落实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仅2005年就划拨最低生活保障金3600元,救助物资拆款34000元。

平时,如有老年人病了,村里都会及时带着礼物去看望。老年人去世,只要符合丧事简办的规定,村里都要组织干部前去吊唁,送花圈,其老龄协会下设的文艺队还将出动义务锣鼓唢呐队送葬。

与此,凉风村还推行了协议赡养制度,先后为37户男到女家落户、五保户和伤残特困户签订了赡养协议,通过协议的形式解决了这部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下街组76岁的孙碧先因常年多病,儿子宋贤文和宋贤武在赡养母亲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导致孙碧先生活无着落,村支两委接到反映后,立即组织干部前往调解。在大力宣讲老年*益保护的同时,还组织一家人签订了赡养协议,使孙碧先老无所忧,逢人便说:是村委会给了她生活的渴望与信心。

68岁的陈明英是新寨组村民,丈夫去世较早,自己好不容易才把4个儿子拉扯大,成了家。先后进门的4个儿媳都嫌婆婆年老体弱,没有本事和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家产,长期不尽赡养义务,并时常还有打骂等过激行为。2003年2月,陈明英再次被儿媳打骂,村支书田洪林知道后,立即组织村干部湛义明、王仕林、赵炳贵等一行前往调解维权。“子不嫌母丑、女不嫌家贫”,通过田洪林等一行人细致的思想工作,陈明英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活动保障老有所乐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凉风村委会在村委会办公楼让出一个房间作为老龄办公室,并将村委会一个能容纳300多人会议室给老年人作活动室,投资4.1万元修建了2个占地600平方米的门球场和11套老龄健身器材,村远程教育活动室优先提供给老年人使用,为老年人开展活动提供了保证。

2004年底,凉风村老年文艺队成立后,村委会请来专业老师教老年人扭秧歌、跳舞、练腰鼓,每逢农闲时节,老年文艺队都要组织文艺演出,让全村群众都能欣赏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老年文艺队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引导群众过上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新农村生活。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精神来源于活动。凉风村在已有老年文艺队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3月成立了老年秧歌队,起初老年人们有点腼腆,看的多,扭的少,经过党员干部的启发诱导、很快得到老年人的接受,秧歌队队员从当初的1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80多人,不但有老年人参加,还有一些中青年人也加入了老年秧歌队的队伍,都说这种活动比玩麻将好得多。平时定时定点活动,锻炼身体。每逢重大节日,秧歌队走街串村,连扭带唱,好不热闹。正如秧歌队唱的歌词“扭秧歌、不花钱;精神爽、身体健;心里亮、眼界宽;邻里亲、常见面;婆媳和、妯娌谦;遇矛盾、乌云散;享安居、颐晚年;*、实可赞;办实事、说不完”,老年秧歌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誉和认同。

保障健康老有所医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凉风村委会与凉风卫生院联系,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惠优先服务,老年人看病实行“四免”,即:免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输液费,据统计,仅去年凉风卫生院实行“四免”制度后,共为老年人节约费用1500多元。同时还发动老年人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老年人参合率达87%,着力解决了老年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为了减少由于卫生条件差而引起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村支两委早在2001年起就发动全村开展以“五通三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家家改厕、改灶、建沼气、修浴室,使全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改善了老年人的卫生条件,保证了老年人的健康。呈现出文明建设喜见新貌,农村环境整洁,扶贫步伐稳健,社会稳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身体力行老有所为

凉风村把老年人看作一笔财富,因势利导创造方方面面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挥优势的平台,为村里的事业作贡献,铸造他们完美的人生。2004年12月,凉风村第六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新的两委班子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有威望老年人的作用,让他们成立了家庭经济调解组,管理起清官难断的家务事,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扫清障碍。老年人因此也忙碌了起来,发挥助手作用越来越明显。

曹家巷村民组63岁的老党员王应昌,个人捐资13000元,为凉风村院子、桥龙、磨子坪等村民组安上了闭路电视,为山村的信息闭塞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凉风村整村推进“四在农家”创建过程中,他积极组织老年协会的会员捐资,给工地的工人送开水和馒头,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05年12月,王应昌当选凉风村老年协会会长,之后,他认真抓组织建设,争取市老龄委专项资金1万元,修建了凉风街上和曹家巷两个老年门球场。

为进一步落实好老有所为,今年凉风村在老年人中又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使老年人在起草《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监督,“四在农家”创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积极发扬老传统,秉公办事,在村民中树立了很好的口碑,为村里的各项事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注社会老有所学

凉风村连续4年组织老年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护法》和《贵州省老年*益保护条例》,使老年人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老年人可到村图书室,借图书或看书、看报。

敬老事迹材料篇6

大乌江镇凉风村申报“全国敬老模范村”事迹材料

凉风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乌江南岸,S204线公路从村内通过,全村辖31个村民组,1686户6711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667人,占总人口的10%。1997年,村支两委在不断巩固和提高基层组织,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同时,把老龄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老龄事业被纳入了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规范之中,并于当年重阳节成立了凉风村老龄协会。

现在的大乌江镇凉风村,村寨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老人活动有门球、打牌、秧歌、乒乓球等,老人们乐在其中,成了凉风村敬老爱老的一个缩影。为此,全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单位”、“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村”、“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县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机制保障敬老爱老

村支两委一直重视老龄工作,特别是凉风村老年协会成立后,更是明显,村成立了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支书、主任分别任组长、副组长,两委成员任组员,负责开展尊老、敬老、养老的宣传和组织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有益活动,并常年保障老年人活动经费,在老年人活动免费使用水电的基础上,凉风村委会还先后为老年人划拨了32000元活动经费。同时还把老龄工作列入到“十星级文明户”创评的重要内容,列入到《村民自治章程》之中,以此增强村民敬老意识,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按照各自的分工和分管区域,深入各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遵义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在党员干部、青年妇女中进行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知识教育,还开展了讲文明,树正气,立新风活动。每年一次的“十佳‘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十佳敬老好儿女”、“十佳好儿媳”、“十佳好婆婆”表彰大会,已先后对160多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品和证书。

田茂珍是周云福的妻子,70多岁的公公因病常年卧床不起,生活自理困难,田茂珍为让丈夫安心忙于生产,坚持做好丈夫的后盾,每天给公公喂药喂水喂饭和端屎端尿。周云福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帮老人擦洗身子,和老人聊天、摆故事,夫妻俩四年如一日,直到2005年周胜华去世。为此,周云福连续4年被村委会评为“十佳敬老好儿女”,田茂红连续3年被村委会评为“十佳好儿媳”。

周云福与田茂珍的事迹传遍了凉风村的大街小巷、村村寨寨,邻里都说:“当儿媳要学田茂珍,当儿子要像周云福”。

制度保障老有所养

近几年来,凉风村在春节、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的扶贫济困慰问活动,首先考虑的是生活困难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还把此项活动与计生、民政、司法等扶助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了相关保障制度。

全村结合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民政救助,为13名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落实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仅2005年就划拨最低生活保障金3600元,救助物资拆款34000元。

平时,如有老年人病了,村里都会及时带着礼物去看望。老年人去世,只要符合丧事简办的规定,村里都要组织干部前去吊唁,送花圈,其老龄协会下设的文艺队还将出动义务锣鼓唢呐队送葬。

与此,凉风村还推行了协议赡养制度,先后为37户男到女家落户、五保户和伤残特困户签订了赡养协议,通过协议的形式解决了这部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下街组76岁的孙碧先因常年多病,儿子宋贤文和宋贤武在赡养母亲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导致孙碧先生活无着落,村支两委接到反映后,立即组织干部前往调解。在大力宣讲老年*益保护的同时,还组织一家人签订了赡养协议,使孙碧先老无所忧,逢人便说:是村委会给了她生活的渴望与信心。

68岁的陈明英是新寨组村民,丈夫去世较早,自己好不容易才把4个儿子拉扯大,成了家。先后进门的4个儿媳都嫌婆婆年老体弱,没有本事和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家产,长期不尽赡养义务,并时常还有打骂等过激行为。2003年2月,陈明英再次被儿媳打骂,村支书田洪林知道后,立即组织村干部湛义明、王仕林、赵炳贵等一行前往调解维权。“子不嫌母丑、女不嫌家贫”,通过田洪林等一行人细致的思想工作,陈明英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活动保障老有所乐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凉风村委会在村委会办公楼让出一个房间作为老龄办公室,并将村委会一个能容纳300多人会议室给老年人作活动室,投资4.1万元修建了2个占地600平方米的门球场和11套老龄健身器材,村远程教育活动室优先提供给老年人使用,为老年人开展活动提供了保证。

2004年底,凉风村老年文艺队成立后,村委会请来专业老师教老年人扭秧歌、跳舞、练腰鼓,每逢农闲时节,老年文艺队都要组织文艺演出,让全村群众都能欣赏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老年文艺队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引导群众过上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新农村生活。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精神来源于活动。凉风村在已有老年文艺队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3月成立了老年秧歌队,起初老年人们有点腼腆,看的多,扭的少,经过党员干部的启发诱导、很快得到老年人的接受,秧歌队队员从当初的1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80多人,不但有老年人参加,还有一些中青年人也加入了老年秧歌队的队伍,都说这种活动比玩麻将好得多。平时定时定点活动,锻炼身体。每逢重大节日,秧歌队走街串村,连扭带唱,好不热闹。正如秧歌队唱的歌词“扭秧歌、不花钱;精神爽、身体健;心里亮、眼界宽;邻里亲、常见面;婆媳和、妯娌谦;遇矛盾、乌云散;享安居、颐晚年;*、实可赞;办实事、说不完”,老年秧歌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誉和认同。

保障健康老有所医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凉风村委会与凉风卫生院联系,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惠优先服务,老年人看病实行“四免”,即:免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输液费,据统计,仅去年凉风卫生院实行“四免”制度后,共为老年人节约费用1500多元。同时还发动老年人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老年人参合率达87%,着力解决了老年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为了减少由于卫生条件差而引起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村支两委早在2001年起就发动全村开展以“五通三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家家改厕、改灶、建沼气、修浴室,使全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改善了老年人的卫生条件,保证了老年人的健康。呈现出文明建设喜见新貌,农村环境整洁,扶贫步伐稳健,社会稳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身体力行老有所为

凉风村把老年人看作一笔财富,因势利导创造方方面面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挥优势的平台,为村里的事业作贡献,铸造他们完美的人生。2004年12月,凉风村第六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新的两委班子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有威望老年人的作用,让他们成立了家庭经济调解组,管理起清官难断的家务事,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扫清障碍。老年人因此也忙碌了起来,发挥助手作用越来越明显。

曹家巷村民组63岁的老党员王应昌,个人捐资13000元,为凉风村院子、桥龙、磨子坪等村民组安上了闭路电视,为山村的信息闭塞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凉风村整村推进“四在农家”创建过程中,他积极组织老年协会的会员捐资,给工地的工人送开水和馒头,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05年12月,王应昌当选凉风村老年协会会长,之后,他认真抓组织建设,争取市老龄委专项资金1万元,修建了凉风街上和曹家巷两个老年门球场。

为进一步落实好老有所为,今年凉风村在老年人中又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使老年人在起草《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监督,“四在农家”创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积极发扬老传统,秉公办事,在村民中树立了很好的口碑,为村里的各项事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注社会老有所学

凉风村连续4年组织老年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护法》和《贵州省老年*益保护条例》,使老年人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老年人可到村图书室,借图书或看书、看报。

敬老事迹材料篇7

**同志是**平安财险公司一名业务主管。她作为一个儿媳,十多年来始终用孝心伺候公婆,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同志于92年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生活,刚走进这个家庭时,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曾和公婆产生过矛盾和分歧,但她不计较,不记仇,象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他们的起居,在说话的声音上尽量放低一些,用商量的口气、和言悦色地和他们开诚布公的交谈,经过一段时间心与心的交流,公婆彻底的接纳了她。15年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身体的左手和右手,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同志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95年冬,**同志的公公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悲观厌世情绪严重,多次吞吃安眠药、触电自杀。最严重的一次是97年冬天,公公趁着家里人中午睡午觉的时候跑到厨房用菜刀将自己的喉管割开了四分之三,场景让人惨不忍睹。当时婆婆吓得手足无措,根本无法照顾公公,我的两个大姑姐,一个远在千里之外,一个正在生小孩。只有我和妯娌两个人轮流在公公身边看护。公公脾气暴躁,一心求死,拒绝治疗,不断用手拨掉输液管,推翻医疗器具,**同志只好日夜握着公公的手,怕公公再次拒绝治疗。在急症室半个月时间里,公公大小便从不吭声,裤子里又是屎又是尿,还不时从口中、鼻中咳出大量血块,好多次都喷到她的脸上和衣服上,只好换下来洗好晒干,并为公公擦洗身体。病房里的人以为她是公公的女儿,明白后都说:“这个老头,整天拉个脸子训斥人,只有儿媳来了才有笑脸。”因为喉管割开了,发不了音,**同志怕公公心里烦闷,就每天在纸上写字和公公交流,把每天家里高兴的事写给公公看,让他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用行动让老人发出了开心的笑。

在公公住院三十天后,**同志的爸爸因脑血栓也住进了医院,两个老人一个住在三楼一个在二楼,她只好轮流在二楼三楼来回跑。父亲全身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床单、裤子、被罩每天都换几次,每天必须把父亲和公公换下的衣服带回家,一遍又一遍的洗,这种日子持续了三个月,那时她总是闻着家里臭烘烘的,因此冬天不管多冷的天总要开窗通风。那年公公住院住了65天,父亲住了48天,**同志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成宿觉,吃过一次安稳饭,但从未对公婆有过抱怨,使过脸色。

公公出院后,精神变得特别呆滞、多疑和脆弱,对家中的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稍不遂心就想死。为治病**同志和丈夫跑到石家庄、北京等各地求医问药,并在生活上处处小心谨慎,白天让婆婆寸步不离地看着公公。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得把剪子、菜刀、绳子之类的东西藏起来,家里电器开关也得关好,晚上睡觉也不敢关上房门,公公夜里上厕所时间长一点就赶紧出去看看,怕有丝毫闪失。由于公公被疾病困扰,对**同志产生了依赖性,不愿意她到外面吃饭、开会、旅游等。有一次,公司组织去香港旅游7天,**同志提前把家里吃的用的都买好了,可和公婆两人一商量,老人都哭了,他们不愿意她去,说她一去家里冷清,吃饭不香,最后**同志只好放弃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同志在公司担任业务经理,由于工作任务完成出色,多次荣获省市县奖励,公司每年都组织奖励人员到全国各地旅游,可她十多年来一次也没去过,但她从未后悔过。

敬老事迹材料篇8

五十年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切都是平淡无奇。但1963年,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最小的女儿赵静一生下来就是先天性脊柱侧弯,无法同正常孩子一样行走,长大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得知这个噩耗,**大哭了一场,稳定情绪后,老人犯起了愁:孩子这么小,以后怎么生活?别人会怎么看她?她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吗?有人说:你都有四个孩子了,这个孩子天生有病,要不就把她送走吧。**想都没想,立刻一把抱过女儿哭着说:“我不会送人的,再苦再难我也得养着她,实在不行我就养她一辈子。”没想到老人这句话成了现实,而且一养就是五十年。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也苍老了许多,头上的白发比同龄人多了一圈。由于女儿不能自理,身边离不开人,**白天上班,下班带女儿去锻炼,晚上再回家做饭、照顾孩子、伺候公婆。丈夫工作忙,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到**一人身上,可上天却没有眷顾这个坚强的女人,1989年不幸再次降临到女儿身上。在上学途中,赵静出了车祸,送去医院连动了三次手术,腿部留下了后遗症,本来就不利索的腿现在已无法行走,腰部也受到重创,属下肢瘫痪状态。**得知后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她擦干眼泪,重新面对现实。**说:“当我得知女儿出车祸后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我可怜我的女儿,一想到她的苦难命运我就忍不住落泪。可作为一个母亲我不能倒下,生活还在继续,我得乐观起来,得让她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每天守在女儿身旁,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赵静的腿需要做长时间的按摩和护理,不然会留下肌肉萎缩的后遗症。刚开始**用轮椅推着女儿去做按摩,后来她自己又重新捡起书本,自学按摩护理知识,不懂就向专业医生请教。慢慢的,她也能为女儿做简单的按摩治疗了。杨老这样一照顾就是十几年,渐渐的,老人的白发越来越多,可坚强的信念却从未动摇。有时候,老人也会背着女儿偷偷的抹眼泪,可在女儿面前,她总是一副坚强的样子,有一份打不败的精神头。由于自己天生残疾,赵静从车祸后一直在家中静养,本来就不愿意见人,再加上处在更年期,五年前得了轻度抑郁症。不说话,不见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脾气也变得极其暴躁。**不怕苦、不怕累,除了生活上照顾女儿外,每天都跟女儿谈心,用心去开导她,陪她下楼散步,为她树立生活的信念。女儿高兴了,一家人都跟着高兴,女儿发脾气了,她也默默忍受,她说女儿太苦了,让她发泄发泄会好点。就这样,杨老陪着赵静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现在的赵静开朗了许多,平时也能干点家务活,能够擦擦桌子、刷刷碗了。她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和教育着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很上心照顾这个残疾姊妹。面对如此艰难的生活,**却说:“我挺知足的,虽然上天跟我开了个玩笑,可那是我女儿,是一条生命,无论再苦再难我也养着她,我天生乐观,希望我乐观的性格也能影响到我的女儿,让她有生活的勇气,现在的我很满足,人家不是说知足就是福嘛,我现在就是在享福了……”

虽然家庭困难,可**却没有被困难打倒。相反,她乐观的性格让她想开了很多。退休后,杨老一直照顾生病的女儿,平时邻居有大事小事她都乐善好施。几年前杨老所在长安社区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后,她也随之转来社区。2008年社区开展的“爱心储蓄”志愿服务活动征集志愿者,**听说是志愿帮扶老人和困难人员,她第一个跑来报了名,成了一名光荣的社区老年志愿者。她说:“我虽然退休了,但身体还行,我自己家里有需要照顾的病人,我也深知社会上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也许比我更困难,我也想奉献一点我的爱心,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让爱心一步一步传递下去。“长安社区“爱心储蓄”活动是通过社区党员、群众、企业退休人员开展的一种爱心互助活动。主要内容是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孤寡老人和有需求人员提供日间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免费服务。社区将每周三定为“爱心志愿服务日”,在这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三都准时来社区报到,风雨无阻。除了照顾女儿外,她一有空就到帮扶老人家中探望,嘘寒问暖,有时候看到孤寡老人生活实在困难,她会毫不犹豫的塞给老人100块钱,让他们改善生活。在帮扶对象家中,她给孤寡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有时候把热腾腾的水饺直接送到老人家中;每当过马路遇到年龄大的老人,她都会搀扶老人过马路,有时候买菜碰到老人钱不够,她都自告奋勇的替他们垫上;每逢过年过节,她都主动给社区孤寡老人和贫困户捐款、捐物,给予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帮助,她家本不富裕,至今已累计捐款3000余元;她积极带头在自家居住的居民楼道自费进行粉刷、清理楼道卫生,不但美化了居住环境,同时又增加了邻里和谐亲情;在**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她积极带头宣传,在辖区楼道张贴宣传标语和分发宣传册,给居民讲解文明用语,制止不文明行为;邻里关系有矛盾,杨老听说后都耐心的去协调劝解,被居民认同为协调邻里关系的“金点子”;她是社区出勤最高的志愿者,因为自己家庭生活不易,她更加周到细致的照顾别人,有时候社区忙不过来,她从自己家熬好稀饭,炒好菜送到受助老人那里……

这些,只是老人做的很少的一部分,志愿服务中的杨老,是真正让居民们竖起大拇指的。有一次她跟随志愿服务小组来到周淑会老人家中,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前几日摔伤了腿一直卧床,白天家中无人照料。她得知老人情况后,主动要求跟老人结成帮扶对子。看到老人白天连口水也喝不上,她落下了心疼的眼泪,她给老人搓背擦身,为老人理发,整理床铺,把老人的家打扫的干干净净,临走的时候她把手中的200元钱塞到老人手中,老人握着她的手久久不能放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也是做母亲的人,我自己尤其能体会到做父母的不易,等父母老了不能动了,做儿女的更应该去尽心尽力照顾她们,我做的这点不算啥。”从此,她跟周淑会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抽空就去老人家中帮扶,风雨无阻,无怨无悔。直到今年6月老人去世,她依旧摸着眼泪说:“跟老姐姐有感情了,舍不得她走,我们要是早认识几年该多好啊……“

另外一名被帮扶老人黄素芬,近80岁高龄了,老伴已去世多年,子女都在外地,家中只有她自己一人,平时无人照料,生活也比较拮据。** 听说后,主动与老人结成帮扶对子,每周都来帮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散步、聊天。她为老人整理房间,抹桌子、扫地、擦玻璃,样样都干,为的是让老人有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她给老人读报,国家大事、家庭琐事、政策法规,为的是让老人精神不再空虚;有时候陪老人去公园散步,说说笑笑让老人出门放松心情;得知黄大姐爱吃白菜馅子饺子,**会从自己家里拿来肉馅和面团,为老人包一盘热腾腾的白菜馅饺子……就这样,**一帮就是三年。三年来,黄素芬老人一直对**赞赏有加,经常握着她的手感动的说:“妹妹对我太好了,对我的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待我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