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视听说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2-03-20 21:33:27

视听说实训总结

视听说实训总结篇1

我们知道,听说训练是语言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一个人从学话开始,就在进行听说等语言实践了,语文的四种能力,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听读同属理解的范畴,说写同属表达的范畴,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训练说,能够促进写。《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说和写有密切的关系,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另外,从长远看,现代社会口语运用的范围和频率,已远远超过书面语,人们的许多文字表达逐渐为口头表达所替代。所以我们的学生应面向未来社会的需求,全面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呢?

首先,教师要有进行听说能力训练的理念和意识,并以此为先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听说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把听说的环节贯串其中,以此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其次,听说能力训练的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听”的方面,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安排一些如听写、听记、听读、听讲的小活动,让学生进行辨音、记忆、理解、概括、识别纠正等,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听课效率。“说”的方面,教师要多安排一些诸如朗读、背诵、表述、复述、评说、讨论等环节,“不放过可以利用的机会,哪怕三句五句,总要尽可能说得有头尾”(叶圣陶语)。比如朗读是说话训练最好的形式之一,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沟通起来,提高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背诵、表述和复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清晰连贯的说话能力。评说和讨论则有助于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表达见解的能力。此外,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听说训练也很重要。听的方面如听专题讲座、听朗诵录音、听读报、听广播等。说的方面如举行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等。都能做到阅读、理解、表达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第三,教师要注重创设一种听说训练的环境,培养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必需的语言习惯与规范,提高应变力和适应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教材的特点,如《项链》的结尾,让学生进行口头的续写,这样做既可以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进行一些模拟对话的训练,如采访、答记者问、致欢迎辞、打电话等,还可以编排话剧,如《范进中举》《雷雨》等课本剧,都有很明确的语境,都是训练表达的很好的做法。

视听说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说话能力培养措施

能说会写,口笔兼长,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这已成为标志现代实用人才综合实力的两大基本能力。随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及人才管理活动的日益加强和深入,口才这一被誉为与原子弹、美元或电脑同等重要的“现代战略武器”,其传导沟通、交际协调功能愈益显著。不善言谈,拙于表达,“敏于思而讷于言”的人,不能算作合格人才。注重说话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口头实际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同仁的共识。

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语言作为人们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视、广播、录音等设施的普遍使用,使口语得以随时记录、传播和保存。在生活、工作快节奏的今天,那种靠书面语言交流的场合会大大减少,而代之以口头语言。因此,没有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对于造就未来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对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无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从语文教学的整个体系中来看,说话训练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中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

语文能力这个整体是由听、说、读、写诸要素有机组合而成。它包括理解、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要理解口头语言便要“听”,要理解书面语言便要“读”;要运用口头语言便要“说”,要运用书面语言便要“写”。因此,要运用口头语言,说话能力的培养便不可缺少,它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听也是读,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写也是说,是用笔来说。”①因此,听、说、读、写是相通的。它们各有功能,相互促进。现代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的综合训练效益常常大于片面的和单项的训练。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忽视不得的。

再进一步说,“听、说、读、写”,“听、说”在先,“读、写”在后。“读”和“写”的培养属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它们始于学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它始于社会。人一生下来就开始接受“听、说”能力的训练。故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说话”培养,不是指说零碎的话说俏皮的话或者简单的问答。它是指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说两三分钟以上,并且准确、周密、有条理、有头有尾的整段话、整篇话,它们有具体的要求:第一,要把话说得准确、得体,让人听了清楚、无误;第二,要用最少的时间表达最多的意思;第三,要重点明确,有头有尾,意思完整,条理分明;第四,要生动优美,符号规范,能够吸引人、感染人。只有这样的说话才能收到语言交际的良好效果。这样的说话能力,也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可以说,学生说话能力在语文结构体系中有其重要的地位,任何的轻视或忽视都是要不得的,而且是不应该的。

其次,说话能力的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众所周知,说话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内部语言(思维)借助于语词,按一定的语法结果快速地转换为外部语言(话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总是边想边说、边说边想,内部思维与口语表达迅速传递,不断交错进行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马克思)。因此,学生在说的时候,不断地把自己本来较模糊紊乱的意识转化为清晰有条理的语言,同时还要不断地注意听者的反馈信息,以便调整自己的说话内容,其思维内容是积极的和亢奋的,远比表现为书面语言的思维频率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和思维训练是同步进行的。说话要边想边说,这就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敏捷,智力的迅速发展。一个思维混乱的人,不可能会说出很有条理的话。叶圣陶先生在《说话训练》一文中也提出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个“总枢纽”就会有效地带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叶老的这个见解应当说是十分深刻的。

最后,从课堂教学的特点来看,课堂教学应是以教材为媒介的师生信息交流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的双向交流,学生应有听有说,主动及时反馈信息;而且学生听的不仅是课文的内容和老师的语言,还有同学的意见,这就可以培养听的能力,发表订正性和争论性意见,有利于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意义是重大的。

视听说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核心因素;思维训练;经验积累;语言训练

【中国分类号】G633.3

一、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核心的因素

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语文为什么能充当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无论是说给别人听,或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或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都是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就是说,语文是靠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有了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才表现出了它的工具性。语文为什么又能表现出思想性?也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这种思想是靠语言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才产生的。当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遇到了某个问题,他就会在头脑中针对这个问题以语言为工具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最后形成一种认识,这就是思想。可见,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但它们又是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更深层的本质或根本属性,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二、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它从现象上看,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而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而听说读写又是语言和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离开听说读写,语言和思维便失去了得以外化并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条件,它只能永远保留在自己的头脑中。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这样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便会提高。事实证明,如果忽视了听说读写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去一味强调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则必然事倍功半,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阅读,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但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认为既然语言和思维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抓好听说读写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和思维的能力。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要靠听说读写,但只有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提高。比如写作,如果不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当然也要思考,也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毕竟是不自觉的,盲目的,他的进步也必定是缓慢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以上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都必须在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措施,通过听说读写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系

首先说说知识经验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有人误认为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便可以忽视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这是不对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材料,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加工。试想,如果学生写作文,头脑空空,既没有感性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理性的知识材料,凭借什么来思维呢?正因为知识经验对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训练,也不能脱离知识经验而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正确的认识是,只有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从丰富思维材料上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为此,在教学中一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勤于动脑,学会分析事物,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

其次说说非智力因素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有些地方出现过片面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问题。我们且不说语文教学负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责任,即从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来说,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以兴趣为例,如果教师教法不得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便会因为缺乏动力而处于被动状态,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自然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再如情感,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都离不开情感性的语言和情感性的思维,如果学生的情感不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那么他们的情感性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限制。所以为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们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四.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彼此之间的关系

视听说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听说兴趣;听说环境;听说训练;听说优先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有效运用新教材,激发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是初中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听说能力作为四项技能中难度较大的部分,理应受到初中英语教师关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听说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会主动坚持下去。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还未发育成熟,他们接触英语开始可能只是一时感觉新鲜,会用英语交流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自豪的事。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抓住有利时机培养他们的听说兴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采用丰富、活泼、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播放英文电影、观看英文视频、观看英文节目、小组教学法、戏剧表演法等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英语听说环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听说氛围,让学生能够感知到学习英语的美好,在美好情境中学习英语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直接进入主题,而应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说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进行自主探讨,最后派出代表发言。例如,针对最近新闻中出现的名人,教师可以引入这一人物激发学生听说的欲望。当然,因为初中英语的英语知识储备比较有限,教师可以运用比较简单的句式来陈述事实,还可以用换单词、换句子的方式来让学生听懂,总之,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英语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在学生听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要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如果有发音不当或者用词不当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纠正。

三、课前五分钟听说训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听说的机会,避免一言堂教学模式的发生,这就可以采用课前五分钟听说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听说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应该认识到,听说训练并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内的安排和设置里,应该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新课讲授之前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英语进行交流,内容是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语等等。例如,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句式提问天气、星期、值日、衣着、食物、节日等等话题,遵循从简单到困难、从浅层到深层的原则,激发学生听说兴趣,相信在日积月累的听说训练中,学生听说能力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四、课堂教学听说优先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就要坚持听说优先的原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听说训练融入进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英语教材,在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适合听说训练的词汇与句型,将其视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载体。其次,教师要创新听说训练的类型,例如,可以融朗读、对话、复述、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为一体。此外,教师应该重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录音带的作用,让学生根据录音带中的发音来纠正自身发音中的错误,通过比照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选择学生能听清楚的阅读方式,注重自身语言语调的问题,以免影响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五、结合课内课外活动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针对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教师应结合课内课外活动创新教学形式,将英语元素融入其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在课堂内部,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活动小组方式进行听说训练。通过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表演经典英语电影里的片段,在这其中不仅仅结合了多媒体技术,还调动了学生的口与耳,营造了浓厚的英语氛围,因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唱英文歌曲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如,The number song,The spelling song这类的歌曲,不仅简单易懂,优美动听,还与课堂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成果。在课堂外部,教师可以设置希望英语、每日一读交流心得、英语歌唱会、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总之,初中英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加以重视,要从激发学生听说兴趣、营造良好听说环境、课前五分钟听说训练、课堂教学听说训练、课内课外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并结合多媒体技术、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全面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

视听说实训总结篇5

英语听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克服集中突击训练的做法。要把听力训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教学;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多样的听力专项训练,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采用先听后说、再读、再写的教学方法,使听力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7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为例,可以在开始上课时播放教材内容的录音,让学生在听完录音后以“Ifyourfriend'sbirthdaysoon,whatpresentwillyoubuy?”为话题进行讨论和情景对话,然后带领学生朗读和学习课文,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的词句,最后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布置作业。这样,就将听说读写逐步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训练听力的同时,说、读、写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2)合理安排教学以提高听力训练的实效

在听力训练中,教师要合理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听力材料,要综合材料内容、词汇、句子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挑选,以保证教学的进度。还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简化听力训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进行教学和训练,并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能有效提高听力训练的实效,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

(3)重视训练的过程以促进学生良好听力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在对学生的听力训练中重视训练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听力习惯。在对听力技能的训练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和判断连读、重音、弱读、语调等,对较容易混淆的语素进行重点讲解,如seat和sit,mouse和mouth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用英语的思维翻译和理解句子,如“能告诉我您的电话是多少吗?”可以翻译成“Canyoutellmeyourtelephonenumber?”但不能翻译成“Canyoutellmewhatisyourtelephonenumber?”在听力教学中,增加学生对国外文化和历史背景等的认识和了解,把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带入到听力训练中。如西方人说“Youaresobeautiful”,应该回答“Thankyou!”而不是“No,Idon'tthinkso”;再如西方人说“I’mfeelingblue”意思是“I’mfeelingsad”。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而且还能训练其英语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听力的提升。

(4)结语

视听说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

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兴趣、态度和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和谐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观念及其手段必须更新,它既要在认知领域内发挥作用,更要在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中发挥作用,使教学双方以多媒体为中介,产生和谐自然的共鸣,形成语言信息和思维的双向交流,使学生的身心在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中得以健康的发展。

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是一个受着多种变量影响的系统,其中主要变量是教师、学生、教材、过程和环境。教师的经验和特质,学生的形成性经验和特质、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教材的质及其呈现方式、教学过程的诸变量包括师生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行为中可以观察的变化等构成并创造了鲜明、生动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主要由教学系统内部结构所决定,声像教材的编制和使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图片及语言实验室的有机组合,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实践: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在听说训练、视听说综合训练、视听写结合训练等方面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听说训练

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电教媒体是录音机,听录音模拟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为英语交际提供了先决条件,在上新课时,让学生跟录音说,这样有助于对课文加深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听录音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同时教师点拨) 学生回答或者生提问教师答疑学生思考。

二、视、听、说综合训练

视、听、说综合训练方式是通过接受视听树料,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愿望,通过视听材料的运用创没情境。电教手段如:教学机、录像、投影、幻灯等给处于形象思维较发达的初中学生提供说的素材,然后配以有声有色的解说或对话,使场面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我要说”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积极、专注、自然地投入到新课学习。通过视、听、说综合训练,保证了学生说的机会,在学生接受视觉、听觉信息的同时,恰当地配以对话,如师生双向提问、生生互问互答,或根据课文内容对故事的发展开展讨论。视听说综合训练的方式有:在听录音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在看录像的基础上进行录像一配音、录像一表演等。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比赛中,学生的内潜力得到发掘,课堂给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各方面才华的舞台。

三、视、听、写结合训练

视听说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商务英语 视听说 教学模式

一、引言

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历了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目前世界各地的很多大学包括高职院校都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及相关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商务英语视听说”给学生初步接触商务活动和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并与口语课、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具备坚实的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和商务常识的必修课程。然而,基于本科教学模式的借鉴,高职院校的课程很大程度上成了本科教学的“压缩饼干”,“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也成了传统的知识体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为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工学结合”模式所要实现的四大转变

1.课程设计的转变

新的职教理念详细介绍了课程教学的设计问题。具有先进职业教育教育观念的课程教学,基本原则有以下六项: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及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高效率的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设计上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所谓一体化教学方式,指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时间、地点、内容、教师一体化;知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戴士弘,2007)。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领学生做事,围绕知识的应用能力、用项目对能力进行反复实训,实现课程教学的一体化设计。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内容覆盖商务活动的基本概况,课程分为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并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技巧。传统的单元设计以知识、概念等问题引入,往往由教师先进行知识的传授,再让学生用实验对知识理论进行验证,“先学后用”在传统课程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种课的特点是,给学生讲书(课本):围绕通用知识体系、知识点、重点、难点讲书。理论课与实践课通常是分离的。因此,在新的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力图摆脱从语言到专业知识,由听到说的单一训练过程,设计灵活生动的教学过程。我们首先应该确定教学的能力目标,即通过本课程(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能力和技巧;然后,利用生动直观的例子导入教学;最后,完成本次课程的任务所要经历的阶段有:

案例分析阶段?陴分组讨论阶段?陴角色扮演阶段?陴总结评估阶段?陴能力巩固阶段?陴作业布置

由此可见,“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计首先由直观的商务场景或案例开始,给学生直接的视听感受,并从中总结语言技能、商务技巧和交际素质。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模仿商务活动,并进行小组汇报和个人展示。最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和总结。从而体现出学生由实践到经验的过程,由不知到知,由具体到抽象的领会过程。

2.教学方法的转变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具备英语语言和商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在商务背景下展示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商务活动技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多维的“音”“像”结合的互动听说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交际法。在教学中,学生被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组5名左右学生,按能力好的带动能力不足的学生自由组合,并选出一名组长负责)进行表演、做报告等。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团队精神,为学生以后在企业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来完成任务,能得到自我满足感。

在教学中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环境等手段辅助教学,课程内容通过图片、实物、PPT电子课件、音像资源和人为创造模拟环境和场景,仿真完成实际训练的过程,在情景中完成教学任务;模拟商务情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给学生相关的教学资源网站,方便学生自我学习、拓宽视野,并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且实用性强的证书考试(例如英国剑桥的“商务英语(BEC)”和托业考试(TOEIC))。

3.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教学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当然,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英语视听说课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语言交际环境的营造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在互动听说教学模式及网络学习平台之下,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学习该学的知识和完成相关练习。因此,教师的责任并非让学生来到固定的教室给学生放视听材料这么简单,而是要促使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教师必须营造真实的商务环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促使学生尽量进行仿真的训练。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语言素质、商务常识和交际技巧,能够及时对学生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的质量加以准确判断和评价,促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同时也要求教师预测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并帮助学生独立进行解决。

4.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转变

执行严格公正的评估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以往的学科对学生的评估基本上是建立在如期末考试、全国性标准化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估之上的,这样的评估方式过于单一,也不能及时反馈信息,课程得不到学生应有的重视。针对这一状况,我们要实行过程性评估为+终结性评估的方式,侧重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估并逐渐减少期末考试分值,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也可弥补终结性评估的弱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帮助和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模拟训练。

对于学生每次的课堂表现和表演,教师应该做记录并进行评估。教师必须记录学生的表现、并填写评估表并且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训练。视听说的教学始终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个人展示、小组表演、小组汇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估表的制定中,应该包含语言、表演和交际技能方面的评价。评估参考表如下:

三、构建“工学结合”模式所要实现的条件

1.教学资源的建设

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限于一本教材的使用,还应参考相关的著作和网站:如《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体验商务英语视听说》等,同时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视听材料。参考的网站如:省略,http: // 省略/, http: // 省略/ ,mofcom.省略/,省略/.

在实践教学环境方面,建设实训室、语音室并配备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和网上学习平台,共享网络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水平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听说操练,教师也可以做到个别指导,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实际的语言操作能力。

2.实习(训)基地的建设

开拓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训)基地保证了“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能以新的模式顺利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仅限于教室这一地点,而实训室和实习(训)基地的建设,使仿真场景更真实,效果更理想。从而使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模式深入、持久地进行,更加有利于每学期都开展模块实训活动(例如“商务英语综实训”、“酒店英语实训”、“英语翻译实训”等);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了解生产和工作过程,也应成为视听说课的一大特色内容,使学生真正体验商务英语的真实场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的能力。此外,星级酒店也是校外实习场地之一。安排学生一定期间的顶岗实习,主要从事星级酒店前台、西(中)餐、咖啡厅服务等岗位的服务工作和翻译工作,给学生创造尝试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力的外部环境,逐渐积累“工学结合”的经验。实训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使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商务英语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体验真正的工作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心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基础。

3.“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持有双证并具备相应能力和素质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师资建设的一大特色。如果学校的教师属于由高校到高校的过程,基本上没有足够或较少的企业经验或实践经验,这对于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岗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存在着极大矛盾。要扭转这一窘况,就要重建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商务英语教师而言,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语言能力,还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商务知识和交际素质。所以,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邀请企业骨干到校内汇报指导之外,还要通过进修培训、企业见习等方式促进本校教师的自我提升,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并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如BEC考试、报关员考试、秘书资格考试等)。以此改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纯语言教师的普遍现象,从而达到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和发展。

四、结语

职教改革给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希望,也带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商务英语这一专业,完成这项复杂的改革工程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样也要坚持“能力为本”的育人观念。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视听说的教学探讨上,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和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充分考虑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各种职业能力和相关的资格证明,刺激和推动职业教育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而且更加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也便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共建学习社会,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与“工学结合”全面接轨的崭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视听说实训总结篇8

语文课堂的40分钟由语文教师主宰,但不能为语文教师独霸。教学活动的全部,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为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时间总量上深考虑、加限制,在课堂时间总量的分配上大胆革新。

深考虑

课堂教学要真正把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就必须认真对待一个看似极平常的问题:保证“教”的时间还是保证“学”的时间?一些教师(既有青年教师也有中老年教师)常常感叹:“要讲的太多,要说的太多,40分钟太少。”“也知道要让学生动起来,多说多想多练习,就是没有时间。”于是,教师说不完的话,问不够的问题,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设计的教案完不成?压学生的训练。在四川某市听课后,请我评议,我只提供了一个数据:40分钟内执教教师提问共83次。老师急了:“未必我每分钟提两个问题?”看了课堂录像,她很不好意思,红着脸说:“以前以为多问就是启发式,结果只是‘假打’。”又一次,在湖南某市听课,课堂内教师安排了不少学生活动的环节。评议时我照样提供了一组数据:“现在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长达千字的课文只给了10秒钟;“请同桌的同学议论一下,怎样给课文分段,说说每一段的主要意思。”——更惨,6秒钟收摊!又是“假打”。要强化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量,首先要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需要我们从很多方面进行深刻思考。思考内容与结果,这里不再赘述。

加限制

在湖北某市听课了解到,他们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硬性规定:学生课堂内的自学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20分钟内,教师不能有一句集体指导的话,只能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另外,学生汇报自学情况的时间规定在10分钟以上。从表面看,学习活动占教学时间总量的四分之三强。不管这种限制存在些什么问题,但对目前小语教学现状而言,这种作法毕竟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结果,这项实验的“快者快学,慢者慢学,不能让快车等慢车”的指导思想,至少得到时间上的做主,在按照大纲教材要求保底的基础上,每个学生能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同时,教师必须充分备课,用惜墨如金的精神,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以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当然,“加限制”不能搞成形而上学,教师当讲时要敢于大胆讲,哪怕多用一点时间。

二、训练总量的再分配

课堂学习活动的总量需要开发,除了时间总量的再分配以外,还得搞训练总量的再分配,用句时髦的话来讲,就是要提高学习活动和训练活动的含金量。听了不少课,总的感觉是:课堂上重视训练的现象已不鲜见,较之旧的课堂教学结构,可算是一个大的进步。但是,在训练总量的分配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重读轻写,重说轻听,重操作轻思维;第二个方面,重共性轻个性。

重读轻写

有人讲:“小和尚念经就是要念。”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十分重视让学生多读 ,似乎只有一班“小和尚”念经,才是真正的“训练课”。以朗读为例,一位教师在一次课中让学生全文朗读、分角色朗读、选段选句朗读多达二十余次。多读,当然是好事。但是,无指导的读真的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么?那么,设置小学语文课有何用?我认为,读中一定要有指导,这样的读,才能称为学习活动。这位教师也注意了训练的指导:“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情感读?”但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情感,怎样读才能表达这种情感,一字不提,读了半天,还是那个样。写,就更少了。几乎所有的写(这里仅指动笔,而非写作),都由家庭作业承包了。抄写生字词语,填空造句,段意中心,一古脑推给课外。学生错别字多,句子不通顺,不知与此有无干系?看来,在学习活动总量中,读与写,需要进行再分配。

重说轻听

说的训练比较多,让学生能说会道的确是好事,但听力的训练也不能忽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是课堂中看到谁在进行听的训练,那真要赞叹一声难能可贵。“要专心听讲”,已是教师的口头禅,但怎样才能做到专心听讲,却无指导与训练,充其量来一句“不要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在省内某县,一位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学习活动的环节:一道思考题,同桌左边同学说给右边同学听,教师再请右边同学把听到的意思先说出来,然后加评论。课堂出现了花絮:左边同学起立说右边同学说的不是他的意思,引起听课者一番善意哄笑。好得很!这的的确确是在进行听的训练,同时还有听的品质训练。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暂不让学生回答,先进行其他活动,再请学生说出刚才听到的两个问题,然后进行评议。这样除了强化“记忆”,也是训练“听要专心”的好形式。

重操作轻思维

一说学生学习活动,往往就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外部操作活动,听说读写,热闹非凡。但对内部思维能力的启动,一般因较难把握而不进行训练。思维活动,是学习活动的重头戏。思维在头脑中“无声”进行,我们都可通过“有声”把它外现出来。一位教师每提一个问题,都让学生把思维过程小声念出来,通过组织语言来组织思维,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可惜这样的训练也见得太少。

推荐期刊
  • 视听
    刊号:45-1342/G2
    级别:省级期刊
  • 视听技术
    刊号:51-1476/TN
    级别:省级期刊
  • 视听界
    刊号:32-1294/G2
    级别:省级期刊
  • 现代视听
    刊号:37-1514/G2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