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05-01 23:40:19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篇1

为了规范本所的检验检测作业技术活动,严格控制好质量体系运行的各种因素,促进各科室的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本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特制订检测质量控制计划,对检测工作关系环节实施控制,及时消除管理或技术活动不符合管理体系文件或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的不合格工作,及时控制潜在不合格工作的原因。根据《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食品检验机构要求》(RB/T215-2017)及本所“质量体系文件”等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我所《XXXX年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XXXX年质量控制计划

二XX年X月X日

附件1

质量控制计划

一、目的:为了规范本所的检测作业技术活动,严格控制好质量体系运行的各种因素,促进各科室的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本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特制订检测质量控制计划。

二、依据:按第六版《质量手册》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内部质量控制”要求编制此计划。

三、实施方案:

1、外部质量控制

在XXXX年度积极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省级食药检验检测研究院、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上级机构举办的能力验证、比对试验和考核活动。

2、内部质量控制

(1)各检验检测科室制定科室内的年度质量控制计划,要求覆盖各大类、全年各阶段。质控计划应包含各类别、样品名称、项目名称、所用仪器、检测方法、质控方式、人员、实施时间、评判标准等内容。

(2)业务科负责监督、协助各科室进行质控活动,在4-10月采用有证标准物质、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留样再测或盲样测试等方法对检验检测科室进行考核,适当组织各检验科室参加全市的实验室比对活动或同级实验室比对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

(3)各科室质量监督员对实验室的日常检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授权范围(如仪器设备、试剂药品、检测过程、报告记录等)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工作进行控制并及时予以纠正。

(4)年内安排一至两次内审和一次管理评审。内部审核计划应包括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并重点审核监督评审和对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有影响的重点区域。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年底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活动进行管理评审,对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改进完善,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

四、结果判断

1、定期采用下列方式监控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1)当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盲样考核时,检测结果在证书标示值及其不确定度范围内为合格。

(2)当进行人员比对时,2/多人各自测定的平均值间的绝对差值不得大于方法规定的2/多次重复测定结果间的值,否则为不合格。

(3)当进行仪器比对时,对2/多台仪器测定的2/多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当2/多组结果间无显著差异,为合格。

(4)当进行留样再测时,前后2次测定结果间的绝对差值不得大于方法规定的2次重复测定结果间的值,否则为不合格。

(5)参加一至两次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当实验室之间或能力比对时,2/多个同等条件实验室各自测定的平均值间的绝对差值不得大于方法规定的2/多次重复测定结果间的值,否则为不合格。

2、运用统计技术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纠正措施,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各检验科室在12月对全年科室内质量控制情况做出评审,评审结论及资料由业务科归档。

二二年四月十七日

XX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表

质控时间

质控项目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检测方法

仪器型号及名称

质控目的

质控形式

质控人员

质控结果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质量计划;试验计划;检验与试验计划

0 引言

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正在走向精细化管理的道路,施工企业为了长远发展均在管理方面做各种提升,企业竞争体现在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管理创新则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规范工程建设的质量计划编制对本企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 质量计划

1.1 质量计划的定义

GB/T6583中对“质量计划”的定义是:“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1.1.1 工程建设中的质量计划

火电工程建设中的质量计划一般是由项目划分代替,按行业标准对应相关工程进行选用。操作中需要各专业有经验的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的图纸有了一定的熟悉后,做出质量计划的初稿,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对工程图纸进一步的熟悉,运行一段时间进行适应性的升版。质量计划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质量监督、检查的指导性的文件。指导各级质量人员完成工程实体的质量检验。

1.1.2质量计划的执行中的问题

质量计划在执行中,不仅要做好现场的实体验收工作,同时要收集验收中的技术支持类的试验报告,这要求施工企业的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熟悉施工验收规范、图纸,技术管理部门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物资部门做好原材料进场各种检验,施工班组按技术质量要求完成工程实体,最终通过质量管理人员的验收。此时质量计划将工程建设的影响质量的每一个环节联系起来,起到质量管理的关键性作用。

但由于质量计划的编制时,图纸往往来的不及时,存在很多待定项目,质量人员的经验不足,监理工程师也未认真审核。设计变更、图纸更新时没有对质量计划进行修订,因此,质量计划的最终执行缺少了适用性,现场的检查工作,由质量管理人员自我控制,有的质量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工作认真可以正确的完成质量控制工作,但有些质量管理人员就做的不好。该检验的没有检验、报告未收到就通过了验收,设计变更未及时更改到图纸上,技术交底不详细等等,这时质量计划与实际质量检验就会脱节,质量计划起不到事前控制的作用。造成质量管理有可能失控的风险。

2 检验与试验计划

2.1 检验与试验计划的定义

检验与试验计划(Inspection and Test Plan)是国际工程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ITP的形式来实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达到了验证产品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目的。ITP全面贯彻了“过程控制”的思想,按实体形成的施工工序、施工步骤制定质量计划,用W(见证)、H(停工待检)、R(文件见证)点的形式提高了“过程控制”的可操作性。每一个施工步骤都要经过有关方检查、验收和签证并形成记录,才能进入下一步工作。其真正体现了“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要求,有效改变了事后把关的检查办法,充分体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核电建设质量管理原则,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2 检验与试验计划的编制

ITP的编制是按照工程实体的施工步骤进行分解,一般每个ITP包括了先决条件的检查、各级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控制点选点,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点验收。最终的文件检查。

先决条件检查包括了施工方案、人员资质、材料验收、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环境检查。根据工程内容的不同,先决条件、质量控制点、文件见证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在每开启一个ITP的时候,质量管理人员会编制一份检验与试验计划,报监理审批。同时各级验收人员在监理审批通过的ITP上选出参与验收或见证的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按时参加当时选择的控制点进行验收与见证,验收通过后给予放行,进入下一道工序质量管理。

2.3 检验与试验计划的优点

ITP不需要工程初期就编制出严密的计划,对质量人员工作素质要求不是很严苛,只要执行企业内编制的ITP的范本,对工程实体施工工序了解,就可以开始本次ITP的开启、执行、关闭的质量控制。如基础柱的施工,我们知道完成基础柱要下列几个步骤,放线、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开启ITP时,先决条件检查,要有已审批通过基础施工方案、钢筋进场复试报告、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审批,测量人员的资质、测量设备在校验期内,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这些条件检查通过后就可以开启ITP。同时,各级的质量管理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对测量放线、钢筋加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模板拆除、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进行质量控制点的选择及现场控制,最终进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关闭本次ITP。

3 结束语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篇3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内部管理

1、按照三甲医院审核的标准,对检验科的各条检查内容进行分解对照,逐条梳理,认真准备,对没有达标的项目尽快落实解决的措施。力争检验科在三甲医院复审中顺利通过。

2、进行检验科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范的制度、流程和措施。进一步落实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到实处,要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系统学习,对各岗位上的责任人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定期进行考核、检查职责执行情况;

3、通过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增强安全忧患意识,逐步达到监督检查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实到实处,贯穿到科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

1、室内质量控制目标:继续做好生化室各个检验项目的每日质控工作,完善临检室各个常规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做到有记录、有失控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

2、室间质量控制目标:20xx年检验科继续按时参加卫生部和自治区临检中心的临床化学、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室和血库的室间质量控制活动。力争所有参加项目均达标。

3、血库配发血准确率达到100%,登记完好率100%;成份输血使用率达到99%;

4、将各室的室内和室间质控结果纳入对科室的质量考核指标,提高检验准确性、将科室的化验差错率降到最低点。

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作好现有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和保养仪器,并能对出现的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保证本室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这样既节省了维修成本也保证了日常检验工作的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2、引进新设备:20xx年争取购进……………

四、增加工作量提高业务收入:

1、标本量:20xx年计划完成……人次,比20xx年完成……人次,增长…%;

2、业务收入:20xx年计划完成……万元,比20xx年完成……万元,增长……%;

3、血库用血:20xx年计划用血……万毫升,比20xx年完成……万毫升,增长……%;其中成分输血率达到99%,(三级甲等医院规定标准为90%)。

五、开展新项目完成科研教学任务

1、20xx年检验科计划开展的新项目有……

2、争取科研课题立项一项。

3、全科在医学杂志5—8篇,其中在统计源和核心期刊3篇以上。

4、申报院内新技术新项目……项,争取获得院内奖项。

5、教学工作:接受来自xx医科大学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实习生管理规范有序。

六、人才培养与业务学习

1、计划引进本科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做好引进人员的培养工作。

2、全科业务学习规范化、制度化。计划全年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次。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篇4

为全面加强北京检验检疫科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工作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自主创新为目标,以保障检测工作有效性为主线,全面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和科技精品工程建设,积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机制改革,为引领检验检疫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创建“三体联动、分工协作”的科技保障新体系

1.强化科技管理手段。北京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科技委委员人才资源效益,提高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科研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科研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强化实验室认证认可后管理体系的监管工作,加大对实验室管理绩效考核频次和力度,初步建立了分层管理、权责明确、监督有力的三级实验室管理制度。

2.注重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以建设检验检疫精品实验室为目标,设立了质量部和业务部,完善了8个专业实验室,确保技术中心集中力量做好检测工作。

3 .完善北京市检科院建制。为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储备力度,充分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对科研资源整合和效能优化,完善了北京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制,设立了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和科研管理部,规划了生物技术研究室、食品理化技术研究室、工业与轻工产品技术研究室,为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和首都市场安全提供保障。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打造了“荧光定量pcr”、“生物芯片检测”和“纳米检测技术”三大技术平台,为“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实”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构建“思想创新、突破观念”的技术机构改革新模式

北京检验检疫局按照“精简效能、资源合理化配置、责权一致、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原则,使技术机构真正成为职责定位科学、职能划分规范,既能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职能,又能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法人实体,为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和开展社会检测提供优质服务。

1.建立健全以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按照“按需设岗、职责明确、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按岗付酬、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聘任制的用人机制。一是成立了质量管理部和业务管理部,技术机构的主任、副主任不兼任管理部门或实验室负责人,减少管理层级,明确各管理者、各实验室、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二是通过对技术机构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分析,科学设定工作岗位,编写岗位职责,并按岗位需求聘用人员。三是定期对全体人员实行量化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的依据,增强了人员聘用的灵活性。

2.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按岗位、任务、业绩设立了“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三元结构分配制,重点突出绩效工资比例,并依据工作岗位、人员能力确定不同的绩效奖励系数;根据实验室的不同专业设置工作类型系数,将人均检测项目数量、人均事业性创收检测项目数量、对外委托业务支出费用与法定检验工作计费收入的比例、试剂耗材消耗费用与总检测收入的比例等考核内容指标予以量化,并与收入分配挂钩,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广泛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全口径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单独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收费,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和成本核算制度。一是开展法定检测工作所需的费用全部在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的效力。二是社会检测市场收入全部纳入技术机构预算管理,并坚持按项目、时间、进度支出,确保年度收支平衡。三是按照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配比、相互一致的原则,根据收费性质实行以实验室为单位的部门成本核算。

此外,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与北京市有关部门建立了食品、玩具、服装、机电产品等商品的市场抽查检测合作机制,获得了国家3c强制性认证指定检测机构、消费者协会指定检测机构、农业部疯牛病疑似病例确诊实验室等资质;北京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和外交部、人事部、劳动部、交通部、中科院、北京海关等50余家单位建立了固定业务联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了稳定的顾客群。

三、搭建“借船出海、借梯上楼”的科技合作新机制

北京检验检疫局充分利用北京高校多、科研院所多、科技人才多、信息渠道多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聘请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为高级技术顾问,创新性地提出了“借船出海、借梯上楼”的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培养了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了严把国门和执法把关的技术支撑能力。

1.科技合作机制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倍增器。北京检验检疫局将检验检疫工作需求同国际前沿技术有机结合,积极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863”病毒基因载体研发基地、北京贝亿安泰医学研究院等30多家科研单位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并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如北京检验检疫局联合北京贝亿安泰医学研究院申报的《国境口岸应用ttm技术筛要检疫传染病方法的研究》,在获得了国家公益性科研项目立项批准,有效地解决了国境口岸检疫监测手段单一、灵敏度不高等问题,为我国检疫传染病监控模式带来重大变革;联合中国检科院等单位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境有害生物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81个植物病毒属的特异筛查基因芯片,发现2个植物病原新种,为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快速的检测手段。

2.组建科技智囊团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智力库。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聘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田波、侯云德、范维澄、饶子和、庞国芳等13位院士,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达赛克博士等13名知名学者,共计26人为高级技术顾问,使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科研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北京检验检疫局还通过实施科技骨干与院士顾问之间的“培养带教工程”,鼓励科研人员与特聘专家、院士及其拥有的行政资源开展合作,安排科技骨干到院士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为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速度、上层次奠定基础。

3.携手攻关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北京检验检疫局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携手攻关,促进科技研发工作进程,提升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如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作,构建检验检疫应用纳米技术新平台,共承担、参与有关纳米检测技术方面的科研课题17项,在全国首次确立了最佳的纳米材料与抗体偶联的方法,研制出禽流感、布氏杆菌病原的高特异性抗体;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检测5种重要植物病毒的纳米磁珠富集和提取核糖核酸(rna)方法,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北京检验检疫局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于推动生物芯片产业化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xx年,北京检验检疫局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申请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纳米测量技术标准的基础研究》已获得批准,使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纳米技术基础研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四、建立“一点两环、三级管理”的检测质量控制新体制

1.科技处监督构成外环。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处充分运用“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将实验室检测工作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采取专家评审、现场操作考核等方式,在盲样测试、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人员培训、标准物质、仪器设备、样品处置和不符合项整改等方面对实验室进行绩效考核,使检测工作质量控制逐步向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2.技术机构质控部门构成内环。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质控部将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指标体系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岗位练兵、盲样检测、空白试验、阳性对照试验、平行样试验、加标回收试验、标准物质检测、保留样品再测试、工作曲线的核查、实验室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等措施对检测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实验室年度考核、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实现了由单纯服务性收入考核向全面绩效考核指标的转变。

3.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形成质控点。实验室质量监督员通过监测实验室环境设施运行情况,监督检测人员实验操作,抽查标准操作规范(sop)实施情况等,做好实验室内部日常监督工作。

近年来,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动物检疫领域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资质,组织了“禽流感荧光rt-pcr检测”国际能力验证计划,成为第一个成功组织动物检疫领域国际能力验证计划的中国实验室,建设了质检系统唯一个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北京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卫生检疫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资质,成为全国质检系统唯一一个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成为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同时开展赴美移民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机构。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组织了28次全国性能力验证计划,从动物检疫、卫生检疫扩展到植物检疫、玩具检验、纺织品检验、机电检测、医学媒介生物等专业领域,进一步提升了检验检疫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执法把关水平。

目前,北京检验检疫局已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核查验收,占北京检验检疫局国家(规划)重点实验室的82%;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涉及的169个产品领域、1998项的检测项目参数已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并具备了13类产品、43个检测项目参数的能力验证组织能力。

五、建立“运行高效、科学监督”的信息化运行新机制

1.强化检测报告签发审查。北京检验检疫局通过引进科学数据系统,使审核报告人员能直接实时查询检测结果相关图谱,实现了在一台客户端上浏览实验室中大部分报告和数据,并且不影响实验中的仪器设备使用,提高了检测报告签发审查的质量。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篇5

为全面加强北京检验检疫科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工作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自主创新为目标,以保障检测工作有效性为主线,全面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和科技精品工程建设,积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机制改革,为引领检验检疫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创建“三体联动、分工协作”的科技保障新体系

1.强化科技管理手段。北京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科技委委员人才资源效益,提高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科研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科研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强化实验室认证认可后管理体系的监管工作,加大对实验室管理绩效考核频次和力度,初步建立了分层管理、权责明确、监督有力的三级实验室管理制度。

2.注重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以建设检验检疫精品实验室为目标,设立了质量部和业务部,完善了8个专业实验室,确保技术中心集中力量做好检测工作。

3 .完善北京市检科院建制。为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储备力度,充分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对科研资源整合和效能优化,完善了北京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制,设立了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和科研管理部,规划了生物技术研究室、食品理化技术研究室、工业与轻工产品技术研究室,为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和首都市场安全提供保障。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打造了“荧光定量pcr”、“生物芯片检测”和“纳米检测技术”三大技术平台,为“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实”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构建“思想创新、突破观念”的技术机构改革新模式

北京检验检疫局按照“精简效能、资源合理化配置、责权一致、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原则,使技术机构真正成为职责定位科学、职能划分规范,既能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职能,又能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法人实体,为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和开展社会检测提供优质服务。

1.建立健全以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按照“按需设岗、职责明确、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按岗付酬、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聘任制的用人机制。一是成立了质量管理部和业务管理部,技术机构的主任、副主任不兼任管理部门或实验室负责人,减少管理层级,明确各管理者、各实验室、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二是通过对技术机构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分析,科学设定工作岗位,编写岗位职责,并按岗位需求聘用人员。三是定期对全体人员实行量化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的依据,增强了人员聘用的灵活性。

2.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按岗位、任务、业绩设立了“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三元结构分配制,重点突出绩效工资比例,并依据工作岗位、人员能力确定不同的绩效奖励系数;根据实验室的不同专业设置工作类型系数,将人均检测项目数量、人均事业性创收检测项目数量、对外委托业务支出费用与法定检验工作计费收入的比例、试剂耗材消耗费用与总检测收入的比例等考核内容指标予以量化,并与收入分配挂钩,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广泛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全口径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单独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收费,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和成本核算制度。一是开展法定检测工作所需的费用全部在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的效力。二是社会检测市场收入全部纳入技术机构预算管理,并坚持按项目、时间、进度支出,确保年度收支平衡。三是按照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配比、相互一致的原则,根据收费性质实行以实验室为单位的部门成本核算。

此外,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与北京市有关部门建立了食品、玩具、服装、机电产品等商品的市场抽查检测合作机制,获得了国家3c强制性认证指定检测机构、消费者协会指定检测机构、农业部疯牛病疑似病例确诊实验室等资质;北京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和外交部、人事部、劳动部、交通部、中科院、北京海关等50余家单位建立了固定业务联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了稳定的顾客群。

三、搭建“借船出海、借梯上楼”的科技合作新机制

北京检验检疫局充分利用北京高校多、科研院所多、科技人才多、信息渠道多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聘请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为高级技术顾问,创新性地提出了“借船出海、借梯上楼”的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培养了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了严把国门和执法把关的技术支撑能力。

1.科技合作机制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倍增器。北京检验检疫局将检验检疫工作需求同国际前沿技术有机结合,积极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863”病毒基因载体研发基地、北京贝亿安泰医学研究院等30多家科研单位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并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如北京检验检疫局联合北京贝亿安泰医学研究院申报的《国境口岸应用ttm技术筛查重要检疫传染病方法的研究》,在获得了国家公益性科研项目立项批准,有效地解决了国境口岸检疫监测手段单一、灵敏度不高等问题,为我国检疫传染病监控模式带来重大变革;联合中国检科院等单位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境有害生物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81个植物病毒属的特异筛查基因芯片,发现2个植物病原新种,为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快速的检测手段。

2.组建科技智囊团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智力库。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聘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田波、侯云德、范维澄、饶子和、庞国芳等13位院士,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达赛克博士等13名知名学者,共计26人为高级技术顾问,使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科研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北京检验检疫局还通过实施科技骨干与院士顾问之间的“培养带教工程”,鼓励科研人员与特聘专家、院士及其拥有的行政资源开展合作,安排科技骨干到院士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为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速度、上层次奠定基础。

3.携手攻关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北京检验检疫局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携手攻关,促进科技研发工作进程,提升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如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作,构建检验检疫应用纳米技术新平台,共承担、参与有关纳米检测技术方面的科研课题17项,在全国首次确立了最佳的纳米材料与抗体偶联的方法,研制出禽流感、布氏杆菌病原的高特异性抗体;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检测5种重要植物病毒的纳米磁珠富集和提取核糖核酸(rna)方法,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北京检验检疫局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于推动生物芯片产业化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xx年,北京检验检疫局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申请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纳米测量技术标准的基础研究》已获得批准,使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纳米技术基础研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四、建立“一点两环、三级管理”的检测质量控制新体制

1.科技处监督构成外环。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处充分运用“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将实验室检测工作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采取专家评审、现场操作考核等方式,在盲样测试、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人员培训、标准物质、仪器设备、样品处置和不符合项整改等方面对实验室进行绩效考核,使检测工作质量控制逐步向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2.技术机构质控部门构成内环。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质控部将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指标体系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岗位练兵、盲样检测、空白试验、阳性对照试验、平行样试验、加标回收试验、标准物质检测、保留样品再测试、工作曲线的核查、实验室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等措施对检测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实验室年度考核、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实现了由单纯服务性收入考核向全面绩效考核指标的转变。

3.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形成质控点。实验室质量监督员通过监测实验室环境设施运行情况,监督检测人员实验操作,抽查标准操作规范(sop)实施情况等,做好实验室内部日常监督工作。

近年来,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动物检疫领域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资质,组织了“禽流感荧光rt-pcr检测”国际能力验证计划,成为第一个成功组织动物检疫领域国际能力验证计划的中国实验室,建设了质检系统唯一个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北京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卫生检疫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资质,成为全国质检系统唯一一个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成为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同时开展赴美移民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机构。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组织了28次全国性能力验证计划,从动物检疫、卫生检疫扩展到植物检疫、玩具检验、纺织品检验、机电检测、医学媒介生物等专业领域,进一步提升了检验检疫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执法把关水平。

目前,北京检验检疫局已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核查验收,占北京检验检疫局国家(规划)重点实验室的82%;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涉及的169个产品领域、1998项的检测项目参数已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并具备了13类产品、43个检测项目参数的能力验证组织能力。

五、建立“运行高效、科学监督”的信息化运行新机制

1.强化检测报告签发审查。北京检验检疫局通过引进科学数据系统,使审核报告人员能直接实时查询检测结果相关图谱,实现了在一台客户端上浏览实验室中大部分报告和数据,并且不影响实验中的仪器设备使用,提高了检测报告签发审查的质量。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工程开工前,进行质量策划,根据工程特点,明确管理职责,编制质量计划,关键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明确管理程序。各项要求中为了保证合同规定都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和贯彻,正确理解和全面履行合同,严格执行合同的条款施工经营活动,要求进行合同评审严格按照公司。

一、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对资料和项目部受控文件实行分系统:质量体系类、行政类、施工安全拘管理、技术类。各部门分别质量和负责有关的生产计划,行政管理制度类文件等;本系统资料和有关文件的修订、编制、回收等管理工作。受控资料和文件的范围有质量体系文件等;与业主或分供方签定的合同及有关合同文件;国家、公司和行业颁发的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规程、验收规范、定额标准、标准图集等;工程施工图纸和有关资料。需受控的资料和文件分别由其主管科室或编制按规定在需受控的资料和文件上进行编号。

二、物资采购和材料供方及外委实验室的选择

(一)、材料供方及外委实验室的选择

其质量按《采购物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通过市场采购的小量物资,能够不参与材料供方的评价;对材料供方的选择按《职业健康安全影响控制程序和材料供方环境行为》由供应科进行,对关键物资或重要物资的采购共同和必须同技术质量科对材料供方做以评价;为保证获得正确的结论和可靠的实验数据,由技质科按公司《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对外委实验室的选择和评价。

(二)、物资采购

材料供应科按计划进行采购,项目部负责给材料供应科提供经审查符合设计要求或要求的图纸的材料必须使用计划表;为确保采购的物资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及合同规定的要求,按照《采购物资控制程序》对物资进行采购;在物资采购计划中,必须对采购材料的名称、类别、图纸编号、型号规格和执行标准都明确;对订货及加工的产品在物资采购中应签订合同。若需采购的物资不能及时供货或无货而必须寻找代用时,技质科根据由供应科提出申请交的资料对国家规范和工程设计条件进行审核,则签字认可,职权范围内且同意时,必须征得设计同意,对于应由设计部门决定的代用,由其出具材料借用单;合同中必须验收标准和质量要求明确,防止发生不同解释的可能;供应科应按公司《采购物资控制程序》采购的物资到货后对其进行验证。

三、顾客提品控制

供应科按合同确定的物资供应范围和物资供应方式,对业主提供的物资组织进行接货,接货包括资料交接、实物交接和交接记录。为确保业主符合规定的要求的提品质量,执行公司《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对业主提供的产品严查。业主提供的物资如有损坏、不适用或不合格等时,供应设备科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同时记录单独存放和做好标识和,并由业主和计划员协商解决办法。材料质量进行检查验证检查员必须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由仓库保管办理物资入库手续对检查验收合格的物资进行标识后的货物。

四、施工过程控制

对施工过程按公司《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本工程的月份和季度施工生产计划应由施工组织和生产科根据质量计划设计的总体部署分解进行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中确保全面实现。开工前,对施工图纸及资料进行审查有技术质量科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展开,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业主或设计处理,并填图纸会审记录。

作业前,负责向施工队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交底记录要填写,负责为施工生产有关人员技术质量科配备必要的规范、规程及标准。必须持证上岗所有在工程殊工种人员,对各自岗位人员资格其技能资格应满足相应规定。协助项目经理安排适宜的工作环境和组织工序交接,施工生产科负责月、季生产计划的实施,。供应设备科负责提供合格的配备合适和生产物资的施工生产工具、设备,并确保在用工具、设备的良好性能。技术质检科负责控制在用计量器具的合格率,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施工生产设备的控制执行《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由各责任部门或施工责任人员施工生产全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特性和过程参数进行控制、监视,过程交接质量、检验检查员专检的专业试验机构的试验和检验,施工过程实施施工人员自检,保证工程实现质量目标与质量计划规定相符合。按公司《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对于本工程质量记录的过程控制。按公司《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其它与施工过程控制有关的要求。

五、检验和试验

为控制进货物资质量,确保验证不合格或未经检验的物资投入使用,按照公司《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本工程对进货物资的试验和检验,由材料检查员按产品检验文件和标准检验物资随货资料是否齐全和能否达到规定要求。

为使所有的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在检测准确性和精度方面满足经营活动和施工生产的需要,按照公司《测量和监视装置控制程序》进行本工程对测量、试验及检验设备。由质量部门整理保存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的技术资料,在一定范围内还必须提供。本工程所有使用的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的应有相应计量部门检定,只有检定合格的设备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才可使用。应提供相应资料,当业主要求时,以保证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的功能是适宜的,检测的数据是有效的。必须具有与其工作相一致的资格和有效证书关于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的使用者,才能操作上岗。

六、预防和纠正措施

为纠正和消除潜在或实际不合格品,达到质量改进,保证类似问题不再发生,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应对本工程不合格品。纠正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验证主要是针对负责不合格品的项目技术质量科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同级和综合管理。技术质量科负责组织每月召开一次,项目部实行质量分析会制度,作为分析会在会前收集到涉及工程的不合格信息的内容来进行研究。质量分析会通常参加的人员有:施工安全、技术质量、供应设备、经营劳资等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部门的负责人及工程队长等。针对不合格信息,质量分析会分析并分析和提出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七、搬运、贮存、防护和交付。

(一)、物资搬运与贮存。

由技术部门制订搬运方案搬运特殊物资或大型超限设备,组织实施由生产部门进行;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搬运方法来处理不同物资的搬运,负责组织实施一般物资由供应部门来负责;根据施工所需物资的贮存和数量要求建立适当的仓库,分区和储存,必须按其贮存要求对有特殊要求的物资采取相应措施;在搬运中,应注意保护有关试验、检验状态标识和产品标识,防止标识损坏和丢失。

(二)、工程防护与交付

在交付前防止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全过程中必须对工程施工实施有效的防护,按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本工程进行,确保符合规定要求的工程提供业主;在安排施工作业时各施工单位,对相关工程以及本工程应有效地实施保护,严禁对工程的污染、损坏在施工作业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工程施工完毕候的交工验收计划,根据交工验收计划各专业相应人员和生产科组织进行内部联合检查,并做好记录,要尽快组织施工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负责工程防护的施工安全科监督检查;工程交付时,要积极配合监理及、设计部门和业主对工程进行检查。工程交付后,还必须组织施工生产科参加工程投料的保运工作和试车的保运工作;按《不符合控制程序》对不有合格项进行处理,最终达到交工条件。

总之,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从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加之后期的验收和养护交付等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必须坚持不懈的把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到建筑施工中去,才能建造出非常出色的建筑,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产品质检机构;现状;发展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53.3

引言:

我国产品质检机构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质检机构数量较多,但规模较小,专业性差,地域分割严重。长期以来,质检技术机构承担的是法定检测等任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相应形成了自我封闭、自成体系、高度集中统一、计划性和指令性特别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资金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业务来源由国家计划,技术改造靠政府,长期以来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能力落后于市场要求。

1产品质检机构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各级质检机构约 3000 多家,从事质检工作的人员 9 万多人,承担着政府授权、法定仲裁和企业委托的检验任务,为社会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和净化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质检机构也存在深层次的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六个方面。

1.1由于历史上“条”、“块”分割的隶属关系,产品质检机构多为国家设置,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有的依附于科研院校,有的依附于部、委、局,基本靠国家政策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开展工作,低水平重复交叉,对国家依赖性较大,资源配置不合理。

1.2我国产品质检机构的设备利用率仅 60%左右,且有 30%的设备仍处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确实难以保证产品检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以致错判误判的问题时有发生,同国外先进的质检机构相比要落后 20 年甚至更多,用户信任度差。

1.3现在国家对大多数产品质检机构的财政支持严重不足,事业发展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跟不上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设置的产品质检机构,由于资金严重不足,使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工作无法正常运行,人员培训、设备更新无法进行,更谈不上持续快速发展壮大。

1.4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由于过去各地质检机构人员来源渠道不同,其业务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及职业道德都不均衡,加之由于缺乏质量检验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岗位培训,有些检测机构工作运行质量差,多数质检机构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表现为跑龙套的多、做“主演”的人员少,有些甚至是固定人员少,临时聘用人员多,所出据的检验结论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产品的质量,其公正性、权威性大打折扣。

1.5长期以来由于对各行业、各部门设立的质检机构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协调,使质检机构设立和建设低层次、低水平严重重复,以致出现了相互抵制、重复检验、重复收费的严重现象。严重破坏了经济秩序,损害了产品质检机构的科学、公正的权威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1.6产品质检机构思想不解放、管理跟不上、基础薄弱、经验匮乏;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落实、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得力,缺乏自主创新精神,甚至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有的还是粗放型管理,没有严格的制度和相关程序,甚至严重违背科学理论,将报告的科学结论变成了“个别人说了算”。

2产品质检机构发展

2.1改变现有管理模式,促进质检机构健康发展。目前,质检机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下属技术机构,既承担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而政府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又严重不足;既接受社会的各种委托业务,而又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既要保证公正性,又要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样严重制约了检验机构的良性发展。为此,建议对质检机构从以下两个方面实行管理和运作。

2.1.1对综合性质检机构实行公务员化管理,人员根据不同检验专业从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校中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人员中经公务员考试录用,人员的费用和设备资产由政府投入,由政府加强其执业管理,任务由政府指令性计划下达,检验与收费分开,专业从事强制性检验业务和检验科研的研究开发,做科研型和公正性检验机构,以保证其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真正为政府、为企业、为社会服务。同时,进一步减少对产品的符合性检验业务,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风险检测和评估。

2.1.2将现有质检机构完全市场化运作,由其根据市场需求对人财物进行投入和运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政府有指令性计划时可以委托有能力的检验机构承担,促进质检机构的健康发展。

2.2抓科研重技术储备,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面对市场和产品的新形势, 要求产品质检机构提高检验水准和检验效果, 这就要求检测设备的投入要精良, 要“高、专、精”。质检机构的生存是要靠“科学、准确、公正”的数据说话。要使数据权威性更高、说服力更强,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质检设备的精良。所以, 基层产品质检机构设备的投入要有重点, 起点要高, 设备要精, 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为未来的发展以及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市场竞争奠定基础。要多方筹措资金,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及科技等相关部门对质检科研机构科技经费的稳定支持, 争取资金来源,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环境条件, 武装设备, 提高重点学科技术能力。

2.3加强科技人员引进、培训制度

2.3.1根据产品标准、检测方法变更、设备更新和开拓新检验领域工作的需要, 通过外派培训学习, 学习新标准、新的检测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等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 不断提高现有检验人员技术能力水平。

2.3.2质检机构组织自学或邀请国内外技术专家、学者讲学, 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学习。对新上岗人员重点组织培训学习, 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检验。

2.3.3通过社会公开招录办法,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质检人员队伍建设。

2.3.4对检验工作急需, 本部门又暂缺的专业技术人员, 可按认可准则有关规定, 通过聘用的办法逐步过渡。

2.4由追求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

产品质检机构承担着产品的检验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社会的责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企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随着国家的法律的 健全,企业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企业的自律在完善,ISO9001和ISO4001 质量体系及环境体系认证的实施,绩效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企业需要的是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因此,转变思想、转变发展思路是摆在质检机构管理者和每一个职工面前的重大课题。继续追求单位自身利益,不注重社会责任,这样的产品质检机构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就容易立足不稳,失去竞争优势。所以质检机构在转变思想时,要确实高度重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肩负好社会赋予的责任,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全心全意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科学、高效、公正的质量方针是帮助指导我们实现各项工作的行动准则,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是整个产品质检机构今后发展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检验科质量工作计划篇8

一、日常及科研等工作

1.共完成检品921批次,比去年同期(765批次)增长20%。其中主检505批次,协检416批次。

2.市科技局项目申报获批1个,合作获批1项,省局重大装备项目申报1项,目前自主在研项目2项,实施合作项目11项(省公益4项,市科技局7项)。

3.技术服务辖区内外四家企业,延伸药品、药包材安全性项目检验检测服务链。

4.参与快检抽样23天。

5.按各级部门要求做好实验动物工作,生产小鼠4656只,外供1200只。

二、重点工作

(一)建设医疗器械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工作

1. 3月批复同意建设医疗器械应急物质检验检测实验室后,根据对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和企业需求的调研结果,规划了改造平面设计方案和所需仪器设备。

2.5月实验室改造项目和仪器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完成后,为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障工程质量,确保改造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成立院实验室改造项目小组。

3.6月为保障改造项目施工及实验场所、人员安全,环境整洁有序,告知施工方改造注意事项,明确责任,并签字确认。

4.严格按合同约定验收施工材料规格,严把质量关,目前施工改造按施工进度表稳步推进,预计6月底完成改造。

(二) 共建SPF实验动物房工作

1.3月为保证平面方案设计符合验收要求,邀请省实验动物专家召开平面方案设计评审会,听取各方建议对原有设计进行了修改。

2.5月 清理实验场地,SPF实验室净化工程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完成招标。

3.6月 召开三方单位代表参加的进场施工协调会,明确施工计划、进度、期限,施工安全管理等各项事宜。

4.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放样,开始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下半年工作思路

重点工作计划

一、 医疗器械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验收及扩项

1.7月初按合同完成实验室改造项目和仪器设备的验收。

2.7月底前完成32台仪器设备的调试,设备资料的建档归档和人员培训。

3.8月-9月,完成医用外科口罩等6大类,112个参数的扩项。

4.11月,配合质管科等部门完成医疗器械体系的建设,通过现场评审考核。

二、共建SPF实验动物房工作

与共建方市中心医院紧密配合、共同推进:

1.8月完成项目施工。

2.9月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人员的招聘。

3.10月底配合共建方提出实验室验收申请。

其他工作计划

1.7月配合合作方永康市质量技术检测研究院完成共建异地实验室(产烟毒性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及验收工作。

2.继续拓展技术服务领域,计划与浙江都邦药业(衢州)开展药包材生物试验检测批量合作。

推荐期刊